首页 > 文章中心 > 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写实主义与现实主义

到目前为止,关于艺术中的“现实主义”一词,中国当代视觉艺术界的绝大多数有关知名艺术家和理论家几乎均已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抒己见,不一而足。但是,“现实主义”是艺术史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换言之,对“现实主义”的讨论不能只停留在一己之见的层面上,理论家们还应该澄清一些问题,如现实主义与写实主义(包括徐悲鸿所说的“现实主义”与“写实主义”)究竟有无区别,中西现实主义概念是否完全一致,现实主义究竟是指一种艺术观或精神还是一种创作方法,西方19世纪的现实主义艺术与20世纪苏联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有无关系,我国的“革命现实主义”与西方19世纪的现实主义的关系是什么,等等。尽管自徐悲鸿先生起,现实主义就成了我国艺术创作的一面旗帜,但不可否认的是,现实主义这一概念本身就像油画一样是从西方“舶来”的。因此,廓清西方艺术史中这一概念的产生、发展与含义,是我们探讨上述所有问题的一个重要前提。鉴于此,本文讨论只限于西方艺术史中的“现实主义”和“写实主义”。最容易造成混乱的是现实主义和写实主义(自然主义)这两个概念及术语,它们在使用中能否互换,换言之,就是这两者能否相互替代。以下仅就这一问题展开讨论。

在西方艺术史上,现实主义与写实主义或自然主义是两个有关联但不完全等同的概念。根据英国《牛津艺术与艺术家词典》(Oxford Concise Dictionary of Art and Artists)中的“现实主义”(realism)和“写实主义”(naturalism)这两个词条的内容,前者的含义要远远大于后者,两者之间有着很大的区别。[1]具体地说,第一,现实主义是一个更大的、多层次的概念,而写实主义几乎就是一个单一概念,两者只是部分重叠。第二,从这两个概念出现的时间上来说,写实主义在前,而现实主义则在其后。因此,从两者之间的关系来说,是前者影响后者,即写实主义影响现实主义;第三,众所周知,西方艺术史上的现实主义是一个运动或流派,“现实主义绘画”就是库尔贝打出的旗号,态度鲜明,目的明确,而“写实主义”一词最初则是17世纪意大利著名学者贝洛里对其前辈画家卡拉瓦乔绘画风格的概括性称谓。当然,除此之外,西方艺术史上的“现实主义”与“写实主义”还有更为本质的共同特征,而这些特征常常是我国当代艺术界谈论现实主义时关注不够的。

“现实主义”(Realism)一词用在艺术史和艺术批评中,有着好几种不同的含义。首先,就最宽广意义上的“现实主义”来说,它大致相当于“写实主义”(或“自然主义”,naturalism);第一层意义上的现实主义(realism)与写实主义或自然主义大致上是同义概念和术语,在使用上是可以互换的,我们看到在一般西方艺术史及艺术批评文本中,“现实主义”一词出现频率要大大高于写实主义或自然主义。然而我们应该知道,“现实主义”一词的出现实际上要大大晚于“写实主义”。

写实主义一词最早是由17世纪意大利著名传记作家、艺术理论家、古物学家和收藏家贝洛里(Giovanni Pietro Bellori,1615-1696)针对卡拉瓦乔的绘画特征所提出来的。众所周知,卡拉瓦乔时期的绘画主流是“矫饰主义”(也称“样式主义”,mannerism)。所谓“矫饰主义”艺术,它有一个最核心的要素,即摈弃了达・芬奇、米开朗基罗观察自然的优良传统,而直接将先驱大师们的艺术作品作为范本,背离了简洁和均衡的艺术原则,无论是在构图、人物形象还是色彩方面均体现出高度夸张的风格和极度精湛的技艺。卡拉瓦乔反其道而行之,他不再按照传统样式来塑造自己绘画中的形象,而是像前辈大师们那样,首先用自己的眼睛来观察自然(现实),从中汲取艺术养分。为了真实地再现《圣经》人物,他总是不辞劳苦地花费很长时间在真实生活中寻找和发现自己所需要的形象,描绘和刻画一些非常细节但却更能给人以真实感的东西,如殉教者及圣徒们身上的灰尘和貌似质朴而贫穷的罗马大妈的圣母等等。正如艺术史家贡布里奇所说的那样:“他渴望的是真实。像他所看到的真实。他不喜欢古典范例,也不关心‘理想美’。他渴望摆脱当时的习惯做法,并渴望重新思考艺术。有些人认为他主要是想惊世骇俗;他不在乎任何类型的美或传统。”[2]说到“惊世骇俗”,卡拉瓦乔的艺术确实产生了这样的效果。例如,他在创作《圣母之死》时为了真实可感而拒绝因袭传统的圣母形象(如拉斐尔等前辈大师笔下完美的圣母形象),他的圣母原型竟然是一个溺死的少女。尽管他类似的过激举动在当时引起了一些非议,但由于反宗教改革的特伦特会议的决议,卡拉瓦乔所开创的新画风在当时与卡拉奇的古典主义一样大受欢迎,特别是他对光与影的精湛处理使他同样受到一些大宗的宗教题材的委托。

可是,在卡拉瓦乔和卡拉奇去世后不久出生的贝洛里,则只是对卡拉奇的古典主义风格情有独钟。身为意大利传记作家、艺术理论家、古物学家和收藏家,贝洛里知识渊博,作为17世纪罗马圣卢卡美术学院院长之一,他是建立学院绘画和雕塑理论的一个核心人物,贝洛里对于艺术本质的认识、他的艺术理想集中体现在他1672年撰写的《当代艺术家评传》(Vite de pittori, scultori et archittti moderni)一书的前言中。他的理论为当代艺术创作与批评建立了一种“古典主义的”规范,被公认为古典主义的代言人和推动者。当贝洛里审视自己时代、或上一代的艺术创作时,他将其大致分为:自然是不完美的;艺术家的作用是创作出一个完美的典范,然后在用这一完美的典范来改造自然。而这一理想的艺术典范就是古希腊著名画家宙克西斯笔下的美女海伦(为了他关于艺术美高于自然美的理论,他竟不惜改写神话,声称特洛伊战争的起因并不是一个活生生的海伦而是一尊海伦的雕像)。这既是贝洛里的艺术理想同时也是他评判艺术家优劣的标准。正因为如此,贝洛里对于拉菲尔、安尼巴尔・卡拉奇、多梅尼奇诺(Domenichino)和普桑的作品情有独钟。特别是卡拉奇理想化的形式和对古典样式的汲取与继承使他非常高兴。因为他在卡拉奇的作品中看到了通过综合自然中美的因素来创造出完美和理想典型的证据。正因为贝洛里强调的不是艺术家对自然的直接观察,所以尽管他被卡拉瓦乔的绘画所打动,但他却还是不认同它们,并称这类风格为“写实主义”(naturalism,在我国更多地是翻译成“自然主义”)。

首先,在贝洛里的著作中,卡拉瓦乔是作为反面的例子而被引用的,贝洛里不仅通过对比来批评他过分追求逼肖自然,而且还通过暗示来指责他所“模仿的是最邪恶的和最低劣的自然”。正如帕诺夫斯基所指出的那样,贝洛里企图在卡拉瓦乔的“写实主义”与风格主义之间开辟出一条中间路线。他认为,艺术应该模仿自然,但在模仿什么这一问题上则应该以过去大师为楷模。贝洛里认为,写实主义艺术缺乏审美规范。卡拉瓦乔是绘画审美的破坏者。贝洛里坚信写实主义画家的“头脑里没有任何理念”; 对于我们周围的物质世界中无处不在的“丑恶和谬误他们习以为常”;他们“极其信赖偶尔看到的现实中的人物形象并把他们当作自己的绘画老师”。那些属于低级阶层的绘画领域正好适合写实主义的艺术家们;因此,那些“肖像制作者们”只是一些“无创造性的”模仿型画匠而已。写实主义还体现出社会等级制的特征,它尤其对社会较低阶层的人特别有吸引力。[3]贝洛里说,“老百姓把他们所亲眼目睹的一切都与视觉(也许是与日常视觉经验)联系起来。由于他们习惯于这样的自然事物,所以对于写实绘画赞不绝口;他们喜爱美丽的色彩。”他接着又说,“高贵者和有识之士依赖他们所认识到的理念而非产生于视觉经验的熟悉的物象;他们因为美而狂喜和着迷;他们所喜爱的显然是被理解为线条的‘美丽形式’而大大胜于鲜亮的色彩。”[4]

正因为反对样式主义画风,卡拉瓦乔放弃了传统的构图和人物形象的范本,选择追求写实主义的画风。而写实主义的实质在当时就是世俗性(使宗教艺术世俗化);卡拉瓦乔没有自己的学生,但是却有众多的追随者。他对后来欧洲绘画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不仅仅是强烈的明暗对比画法,还有其“写实主义”的艺术观及画风。17世纪西班牙的里贝拉和委拉斯贵支,荷兰的伦勃朗、法国的勒南兄弟等艺术家的作品都在不同程度上证实了这一点。不过,在整个18世纪艺术家几乎对卡拉瓦乔都不感兴趣,例如在英国皇家美术学院第一任院长雷诺兹在他著名的《艺术演讲录》(Seven Discourses on Art)中,压根就没有提到他的名字。这当然是因为这一时期占主导地位的是贝洛里等人所制定的学院创作原则。不过,到了19世纪卡拉瓦乔的声誉和影响又逐渐恢复,尤其深受19世纪40―80年代出现的现实主义艺术家的青睐,而到了20世纪初他更是成了艺术史家的重要研究对象。当然,19世纪和20世纪对于卡拉瓦乔艺术的兴趣点是有别于17世纪的。如果说,17世纪主要感兴趣的是他绘画的与众不同的构思和造成神秘效果的强烈的明暗对比,那么19、20世纪对他的兴趣则是直指向他的“写实主义”艺术观,具体地说,就是他忠实于自然而对古典理想美的拒绝。由此可见,在西方艺术理论和批评中,“写实主义”或“自然主义”最初是作为贬义词出现。这种现象在西方艺术史中可以说是比比皆是,如巴洛克、罗可可、印象主义等等,不一而足,“现实主义”一词也不例外。

全文阅读

现实主义的现实

你是怎么遇到江志强的?薛晓路:我2005年写完《海洋天堂》以后找了很多投资人,但都没有下文。我辗转了快4年,有个合作过的朋友认识与江志强先生有合作关系的邓汉强先生,就和邓先生说有个剧本非常好,能不能帮忙想点办法。邓先生说江先生有一个新导演的计划,可以把剧本投过去试试。那时候我也没抱太大希望,本子在圈子里流传很广了,不介意再多投一个地方,就给他发过去了。一开始我也不知道江先生是谁,Google了一下,觉得他太有名,我基本没戏了。这中间江先生也发来过一些修改意见。大概一年时间,剧本改了三回。忽然有一天那边说,“江老板想见你”,我们就飞到香港和他还有电影公司的工作人员一起吃了个午茶,一个小时左右。我把所有关于这个项目所做的功课全说了,包括周期上、演员上的考虑,资金上的想法。当时也请了另外的公司做了预算,告诉他成本大概是多少,我想要的风格是什么等等。江先生基本没有发表意见,但他问了我两个问题,让我印象非常深:

第一,你是从哪年开始跟电影这个人群接触的?做到什么时候?都干了些什么?我觉得这个要没做过的,肯定就说露馅了。

再有一个问题,他说你的拍摄时间是怎么想的?我说我想的是40天,水上的部分比较好拍,但水下我没有经验,包括演员在水底的工作时间是有限的,时间会长点。老板说40天不可能,最多30天。这次拍《北西》他也对日子要求得很严格,38天必须拍完。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现实主义题材几乎就都意味着票房不佳,比如去年的《飞越老人院》,你的处女作《海洋天堂》也是这样。

薛晓路:电影本身的商业属性是没有办法回避的。观影人群现在主要是年轻人居多,这些年轻人所聚焦的话题,是他们买票很重要的因素,老人题材确实进不了这群孩子的视野。而《海洋天堂》一开始的时候,江老板也觉得可能会不太好卖,要求我改得喜剧一点。改完我觉得不行,改飞了,就又改回来了。《海洋天堂》是我一直坚持要自己拍的一个本子。

为什么会有《海洋天堂》,而且要坚持自己拍?

薛晓路:我1994年刚工作没多久,看杂志说“星星雨”自闭症儿童学校的故事,这学校离我也挺近,就过去帮帮忙。帮阿姨照顾一下孩子、护送一下募捐箱、帮他们拍拍东西什么的。2004、2005年的时候,我认识的那批自闭症孩子都长到20多岁了,妈妈爸爸们都50多岁、60多岁了,这群人开始很担心他们去世了以后孩子怎么办。在那个时候,很多讨论说着说着就绕到这儿,这对我来说触动很大。我跟了他们十多年,但没有看到政府对这个群体有什么帮助,或者制度上的变化,所以那个时候就特别特别想写这个东西。我觉得这个故事是我想讲的,交给别人不一定还是原来的故事了。 这部片子之所以有票房发酵作用,并不是因为它是个爱情电影,它还有普遍性的话题和对于现实的反映

所以,遇到江志强算是一个新导演非常幸运的事了?

全文阅读

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

在和一个个活生生的案例接触过程中,我感到,虽然许多人的学习精神强大,但是,

在性格最深层处的那种天分和潜能,终究还是会显示出最基本的特性。

举第一个例子, 型格中的六号。他们开始时很浪漫,似乎立即收起行李,马上就可

以踏上行程,去找寻理想的浪漫旅程。但是,这其实是一种表象,极为需要安全感的六号,

一定极其在乎这是否是比较安全的行程。也就是说,他们的冒险一定都是准备好的冒险。

换第二种爱冒险的性格的人会觉得,如此谨慎还有什么冒险的乐趣可言?但是,六号在

乎的是, 有准备的、充分的、不冒险的那种浪漫,这是一份现实的浪漫。这是六号的底线。

归根结底,六号还是现实主义者。

全文阅读

现实主义论文:现实主义电影创作探索

作者:高翀 单位:中国交响乐团

我们认真审视这些年中国电影发展的具体情况,就不难发现,对于现实和人民群众的关注,对时代的关注,恰恰成了一种缺憾。造成了这样的局面,一方面有违于电影艺术的传承,另一方面又不适合现在这个变革的时代对于电影发展的要求和呼唤。

中国电影要在不断创新中坚持走现实主义道路

从我国有电影的那一天开始,一直延续着现实主义题材的创作。中国电影发展的历史已经有100多年,在这一漫长的过程中,现实主义题材的创作好像是火把,一代代传承下来,发展下去。尤其是近三十年来,中国经济突飞猛进,展开了民族复兴、大国崛起的伟大宏图,我们中华民族的心理和思想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可是,这样如火如荼的时代强音,却没有相应产生出大量反映这个时展变化的作品,不能不说,这是我国电影发展过程中的一点遗憾,不管是思想匮乏,还是题材距离现实太远,或者是其他什么原因,思考其根本缘由,经常发现一样的困惑,那就是缺乏对现实主义的坚持和探索。

好莱坞各种类型的电影风靡全球,但是,全世界最著名的奥斯卡奖往往把最高奖项给予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据统计,近八年来的奥斯卡最佳影片全都是关注现实社会的佳作,美国是全世界电影最发达的国家,也是全世界商业电影产量最大的国家,却不断产生具有很高艺术性的现实主义题材的好作品,这也提醒我们认真思考。现实主义是完善的创作思想,其最主要的有这几个方面的特征:创作诉求、创作思想和创作方法。从创作诉求方面来看,以美国导演摄制的《华尔街》来分析,奉行现实主义精神,就使创作电影的人,无论编剧、导演,还是演员,都要具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而且要在深入生活,思索生活的前提下,认真遴选现实主义的题材。据说,《华尔街》导演的父亲就是一个经纪人,所以他常年近距离观察和思考这种生活,并在作品里展现了对拜金主义的批判。

从创作思想的方面看,有很多低级仿效,面对丰富而鲜活的生活,不去挖掘和思考,或者归根结底就没有这种思想。举例来说,奥斯卡获奖电影《撞车》因为创作者坚持现实主义思想,认真的体察生活,思索人性,从而产生了这样一部优秀的电影。美国是个多种族的国家,各种各样的民族文化汇聚在这个国度里,各种矛盾和纷争时时刻刻都在发生。这部电影的创作者生活在这样的现实中,观察社会,深入思考,从而产生了这样富有现实意义的作品:让生活在一个社会中的彼此仇恨、彼此攻击的人,在遇到了一次车祸以后,形成了互相理解和包容。

现实主义创作和商业化并非完全矛盾

电影走到这个时代,已经形成了很庞杂的体系,任何人都不可能把某一模式作为唯一的标准。有些人提出,现实主义是唯一高明的创作观念,其实这种提法和认识都是片面的、不切实际的,并不是只要提到现实主义,就一定是艺术家。电影发展到现在,各种表现形式百家争鸣,包括摄制的方法,都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所以说不论是现实主义还是其他各种类型电影,都适应了不同观众的不同需求,都具有自己存在的价值,甚至是电影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全文阅读

从现实主义到超现实主义

摘要:阎连科早期的小说创作主要采用传统的现实主义手法,1995年后作者的创作转向了超现实主义,除了语言和技巧上,他的后期作品多数是以个性化的方式切入社会和表现历史,以夸张、象征等多种技巧手段而将乡村现实寓言化,借此表达作者对乡村人情的深刻理解。这种超现实主义的创作方式为作者赢得了好评,同样也有质疑之声的存在。

关键词:现实主义;“现实主义”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3-0-02

作家阎连科的小说数量之多、角度之独特,面世以来受到了诸多评论者的关注。作者在三十多年的创作生涯中,创作风格由现实主义到如今的超现实主义,其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为作者赢得了好评,同样也有质疑之声。

前期的“瑶沟系列”小说中,作者采取了传统的现实主义手法,阎连科曾经这样说过,“《瑶沟人的梦》、《瑶沟的日头》等作品写得笨、实,但非常亲切,非常质朴,是对现实生活感受的真实描述,百姓喜欢看、尤其是从农村走出来的青年人喜欢。但是现在,要想回头再写那样质朴、温情的小说怕是已经回不去了。”尽管阎连科一再强调《情感狱》不是作家的自叙转,但我们仍能从中找出作者的影子,因为它太写实了。正如评论者所说:“它的主人公坚实厚重的土地背景,与路遥的名篇《人生》所依托的东西是一致的,主人公连科与高加林的心灵与行动风格,呈现出的也是同一类型的风景。后人如果想认识中国七、八十年代之交的中国农村,捧读《人生》、‘瑶沟系列中篇小说’,绝对会必读历史教科书,来得印象深刻。这一时期,阎连科的创作心理可以说是自发自觉参半,虽然显得形而上的理性超拔不够,但它们以结实的生活质感,中国化的叙事方略,注定会打动一代又一代的读者的心。这一段创作对阎连科的创作显得重要,是因为它基本上完成了作者的乡土人情主题歌者的形象草图。”“瑶沟系列”在阎连科创作道路上的作用,还在于为他一两年后把现代主义手段广泛引入乡土文学,迎来了自由的心态,因为“瑶沟系列”使他成了知名的青年作家,阎连科把这项工程的基点,仍看作是如何表现人与土地的关系。

1995年以后,阎连科的创作明显比前期减少,但篇篇都是分量级的,为他赢得了评论界的普遍关注。小说中的场景已由“瑶沟”扩展到整个“耙耧山脉”,也是“耙耧系列”的开始。“阎连科的小说充满着他性格中倔强的成分。一个耙耧山脉,被他锲而不舍地在那里爬行。他的小说像大山一样坚硬和蔓延,到处没有近路可以爬到山顶。最后,这块巴掌大的地方,就被他演变成了一个世界……”1998年发表的《日光流年》让人耳目一新,有评论者已开始注意到了作家的创作手法的改变。作者对自己的变化是这样认为的:“变化,肯定不是在一部品种突然而至。他一直蕴藏在你的写作之中,当写作需要变化的时候,这样一条‘暗线’就会依靠顿悟的力量上升上来。如‘瑶沟系列’之后的《黑乌鸦》、《寻找土地》、《天宫图》、《黄金洞》、《年月日》等,都是暗线上升的过程。”我们很容易发现,如果从阎连科自己的创作轨迹来看,从“写实”到“超写实”也确乎是一条“自然发展的路”。《受活》中使用的“絮言体”在《日月流年》(1998年)中已出现,而对方言的运用以及“狂欢式的书写”,在《坚硬如水》(2001年)已有了他后来自己承认“失控”的试验,以荒诞、戏谑、黑色幽默等手法处理政治、苦难等严肃命题的方式,也是从《坚硬如水》开始运用的。可以说,自从以现实主义力作《日光流年》彻底奠定了自己在中国当代文坛的地位之后,阎连科就“自觉且自然”地向现代主义方向转型。

而这种对现实主义的的超越,不仅是表现在语言和技巧上,他的后期作品多数是以个性化的方式切入社会和表现历史,以夸张、比喻、象征等多种技巧手段而将乡村现实寓言化,借此表达作者对乡村人情的深刻理解。这种理解,不仅把乡村的现实和历史连接起来,而且哲理性突出。后期的三部作品最具有代表性,《日光流年》中三姓村人悲惨绝望的生活历史,是关于愚昧和权势的苦难寓言。它隐含着一种深刻的警示:愚昧和权势是互为的,愚昧导致对权势的膜拜,权势则必然强化愚昧。《坚硬如水》寓言化的结构被赋予了喜剧性的消解意义,“”中对乡村权力的争夺这个沉重的话题,以“狂欢化”的文本被言说。2004年,阎连科长篇新作《受活》使用“超现实”的创作方法构筑了一个远离现代文明的残疾人山村――受活庄,借此反映建国以后几十年中国边缘乡村在融入现代“文明”社会过程中付出的种种艰辛,以及所作牺牲后人仍然无法实现梦想的无奈和绝望。这部作品一经推出,就赢得了评论界的高度评价,被称为“中国当代文学‘狂想现实主义的奠基之作’”、“中国的《百年孤独》”,“一部充满政治梦魇的小说”、……阎连科自己的挑战姿态是非常鲜明的。在《受活》页首的“题记”里,他写道:“现实主义―――我的兄弟姐妹哦,请你离我再近些;现实主义―――我的墓地,请你离我再远些。”在篇末的代后记《寻求超越主义的现实》中,他又明确表示:“我越来越感觉到,真正阻碍文学成就与发展的最大敌人,不是别的,而是过于粗大,过于根深叶茂,粗壮到不可动摇,根深叶茂到已成为参天大树的现实主义。”在《受活》的“超越”受到众多评论家的好评后,他再次表示,重要的不是别人怎么评价,而是自己写得好,写得舒展,写得自由,“我只希望自己的写作能够跳出现实主义这个越来越庸俗的概念”。

这样的转型除了作者自身的原因之外,还与乡土小说的创作由八十年代的现实主义到九十年代的超现实主义的过渡有关。自80年代中期,各种文流兴起后,你方唱罢我方登场,而每一方都尽力地向文学界倾泻自己的观点、创作方法,有时甚至不管这种引进的现代主义是否适合中国的文学创作。因此,在中国文坛上占据主要位置的是从西方引进的现代主义,而非在传统的现实主义。担负着引导文学创作的评论界,也以这种不断花样翻新的现代主义为批评准绳,他们关注的更多的是作家“怎么写”,而“写什么”往往被忽略。比如对陕西乡村真实写照的《平凡的世界》得到了读者的一致好评,再版数量较为可观,也荣获了第三届茅盾文学奖,但并没有引起评论界高度重视。此后传统的现实主义更是被看不起,仿佛创作时用起它就是“老土”、“不合潮流”的代名词。90年代中期以后,伴随着商品经济大寿的不断深入,文学上的转型也更进一步,文学“市场”成为评论界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读者地位的提升使现实主义的被动局面有所改变,似乎又回到“主流地位”。但此时的现实主义由于商业因素的介入,已非原本意义上的现实主义,更多的是借“现实主义”之名来赚取更多的商业利润。与此同时的现代主义命运也是如此,诞生于都市的这种创作艺术,对于连真正的都市文明都是艰难进入的乡土作家来说很难把握本源的现代主义,“……现代情绪的表达和形而上的反思本就不是乡土作家的强项,他们的得天独厚之处在于对占中国八成人口的农民生活、性格的深切理解和精微把握。然而,离开了现实主义的表现形式,这样的长处就难以表现。同时,作家在思想资源上的相对贫乏和在文化观念上的相对陈旧就会暴露出来。”

全文阅读

马恩现实主义与无边现实主义之比较

摘要:就加洛蒂无边现实主义与马、恩现实主义进行分析比较,探讨无边现实主义理论得失,准确认识马、恩现实主义基本原则。

关键词:无边现实主义;现实主义;典型理论

马、恩现实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抽象思辩哲学和自然主义,同时总结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艺术经验基础上,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它有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法国文艺理论家罗杰·加洛蒂的无边现实主义是对马、恩现实主义理论的再探讨。60年代初,围绕卡夫卡作品问题讨论,发展到关于现实主义问题大争论。主要争论的问题是:现实主义的界限以及它在现代艺术中的地位问题;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关系问题;还有一个极敏感的问题是社会主义国家是否存在异化现象。加洛蒂认为社会主义国家仍然存在异化,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是相通的,“应该开放和扩大现实主义的定义,根据这些当代特有的作品,赋予现实主义以新的尺度”1;在《论现实主义及其边界》一文里,他强调指出“无边的现实主义”的原理是:世界在我之前就存在,在没有我之后也将存在;这个世界和我对它的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因而是处于经常变革的过程中;我们每一个人对这种变革都负有责任。因而,加洛蒂说:“现实主义是无边的。”

问题在于能不能扩大现实主义的边界来囊括现实主义,能不能因在作品里那怕反映了一点儿现实性就把它看作现实主义呢?

鉴于此,我们有必要就马、恩现实主义和无边现实主义进行比较分析。这里就马、恩异化观和加洛蒂异化观,马、恩反映现实生活的理论和加洛蒂现实本身无边论,马、恩典型理论和加洛蒂神话理论进行具体分析比较。

(一)

马、恩异化理论和加洛蒂异化理论都涉及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关于异化问题的论述。黑格尔把异化概念看作是人与人之间不平等关系的表现。他把历史上各种人奴役人的形式看作是异化了的社会关系。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越来越失去它的直接性就是异化劳动。异化劳动是一种精神活动,一切异化现象都是自我意识的异化、外化、对象化,自然界是绝对精神的外化和对象化,异化具有普遍性。由此看来,黑格尔异化观是建立在客观唯心主义基础上的。费尔巴哈不是从绝对精神和自我意识出发,而是直接用异化概念分析宗教。他认为,上帝是人创造的,是人按照自己的本质创造出来的,人创造了上帝,上帝却成了与人相对立的东西,主宰了人的一切,这就是异化、外化、疏远化。因而,他主张以人的权威代替神的权威,这是朴素的唯物主义宗教观。但是,费尔巴哈不强调人的社会性,把人理解为抽象的人,把人等同于生物。由此看来,费尔巴哈的宗教观、异化观是建立在人本学基础上。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异化观都有自己的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

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异化观,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异化劳动理论。马克思用异化劳动理论说明历史,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及一切私有制本身;异化劳动主要表现在工人和自己生产的产品相异化。“劳动所生产的对象,即劳动的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同劳动相对立”2。“劳动的这种实现表现为劳动者的非现实化,对象化表现为对象的丧失和被对象的奴役,占有表现为异化、外化”3。工人和自己的生产行为相异化。劳动是被迫的强制劳动,工人在劳动中并不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异化劳动的直接后果就是人性异化,包括工人自我异化。人和动物之间没有类的差别,人退化到动物,人的东西等同于动物的东西,动物的东西成了人的东西,人丧失了人性就是人的自我异化。人与他人(资产者)相异化,也就是说,伴随着人的自我异化,同时存在人与他人相异化。马克思指出人性复归途径是消灭私有制和异化劳动,使人类获得真正解放,人对人的本质真正占有,人才能向着自身、向着社会的人复归。

全文阅读

马恩现实主义和无边现实主义之比较

摘 要:就加洛蒂无边现实主义与马、恩现实主义进行分析比较,探讨无边现实主义理论得失,准确认识马、恩现实主义基本原则。

关键词:无边现实主义;现实主义;典型理论

马、恩现实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抽象思辩哲学和自然主义,同时总结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艺术经验基础上,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它有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法国文艺理论家罗杰·加洛蒂的无边现实主义是对马、恩现实主义理论的再探讨。60年代初,围绕卡夫卡作品问题讨论,发展到关于现实主义问题大争论。主要争论的问题是:现实主义的界限以及它在现代艺术中的地位问题;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关系问题;还有一个极敏感的问题是社会主义国家是否存在异化现象。加洛蒂认为社会主义国家仍然存在异化,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是相通的,“应该开放和扩大现实主义的定义,根据这些当代特有的作品,赋予现实主义以新的尺度”1;在《论现实主义及其边界》一文里,他强调指出“无边的现实主义”的原理是:世界在我之前就存在,在没有我之后也将存在;这个世界和我对它的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因而是处于经常变革的过程中;我们每一个人对这种变革都负有责任。因而,加洛蒂说:“现实主义是无边的。”

问题在于能不能扩大现实主义的边界来囊括现实主义,能不能因在作品里那怕反映了一点儿现实性就把它看作现实主义呢?

鉴于此,我们有必要就马、恩现实主义和无边现实主义进行比较分析。这里就马、恩异化观和加洛蒂异化观,马、恩反映现实生活的理论和加洛蒂现实本身无边论,马、恩典型理论和加洛蒂神话理论进行具体分析比较。

(一)

马、恩异化理论和加洛蒂异化理论都涉及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关于异化问题的论述。黑格尔把异化概念看作是人与人之间不平等关系的表现。他把历史上各种人奴役人的形式看作是异化了的社会关系。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越来越失去它的直接性就是异化劳动。异化劳动是一种精神活动,一切异化现象都是自我意识的异化、外化、对象化,自然界是绝对精神的外化和对象化,异化具有普遍性。由此看来,黑格尔异化观是建立在客观唯心主义基础上的。费尔巴哈不是从绝对精神和自我意识出发,而是直接用异化概念分析宗教。他认为,上帝是人创造的,是人按照自己的本质创造出来的,人创造了上帝,上帝却成了与人相对立的东西,主宰了人的一切,这就是异化、外化、疏远化。因而,他主张以人的权威代替神的权威,这是朴素的唯物主义宗教观。但是,费尔巴哈不强调人的社会性,把人理解为抽象的人,把人等同于生物。由此看来,费尔巴哈的宗教观、异化观是建立在人本学基础上。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异化观都有自己的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

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异化观,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异化劳动理论。马克思用异化劳动理论说明历史,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及一切私有制本身;异化劳动主要表现在工人和自己生产的产品相异化。“劳动所生产的对象,即劳动的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同劳动相对立”2。“劳动的这种实现表现为劳动者的非现实化,对象化表现为对象的丧失和被对象的奴役,占有表现为异化、外化”3。工人和自己的生产行为相异化。劳动是被迫的强制劳动,工人在劳动中并不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异化劳动的直接后果就是人性异化,包括工人自我异化。人和动物之间没有类的差别,人退化到动物,人的东西等同于动物的东西,动物的东西成了人的东西,人丧失了人性就是人的自我异化。人与他人(资产者)相异化,也就是说,伴随着人的自我异化,同时存在人与他人相异化。马克思指出人性复归途径是消灭私有制和异化劳动,使人类获得真正解放,人对人的本质真正占有,人才能向着自身、向着社会的人复归。

全文阅读

马恩现实主义和无边现实主义之对比

摘要:就加洛蒂无边现实主义与马、恩现实主义进行分析比较,探讨无边现实主义理论得失,准确认识马、恩现实主义基本原则。

关键词:无边现实主义;现实主义;典型理论

马、恩现实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抽象思辩哲学和自然主义,同时总结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艺术经验基础上,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它有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法国文艺理论家罗杰·加洛蒂的无边现实主义是对马、恩现实主义理论的再探讨。60年代初,围绕卡夫卡作品问题讨论,发展到关于现实主义问题大争论。主要争论的问题是:现实主义的界限以及它在现代艺术中的地位问题;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关系问题;还有一个极敏感的问题是社会主义国家是否存在异化现象。加洛蒂认为社会主义国家仍然存在异化,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是相通的,“应该开放和扩大现实主义的定义,根据这些当代特有的作品,赋予现实主义以新的尺度”1;在《论现实主义及其边界》一文里,他强调指出“无边的现实主义”的原理是:世界在我之前就存在,在没有我之后也将存在;这个世界和我对它的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因而是处于经常变革的过程中;我们每一个人对这种变革都负有责任。因而,加洛蒂说:“现实主义是无边的。”

问题在于能不能扩大现实主义的边界来囊括现实主义,能不能因在作品里那怕反映了一点儿现实性就把它看作现实主义呢?

鉴于此,我们有必要就马、恩现实主义和无边现实主义进行比较分析。这里就马、恩异化观和加洛蒂异化观,马、恩反映现实生活的理论和加洛蒂现实本身无边论,马、恩典型理论和加洛蒂神话理论进行具体分析比较。

(一)

马、恩异化理论和加洛蒂异化理论都涉及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关于异化问题的论述。黑格尔把异化概念看作是人与人之间不平等关系的表现。他把历史上各种人奴役人的形式看作是异化了的社会关系。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越来越失去它的直接性就是异化劳动。异化劳动是一种精神活动,一切异化现象都是自我意识的异化、外化、对象化,自然界是绝对精神的外化和对象化,异化具有普遍性。由此看来,黑格尔异化观是建立在客观唯心主义基础上的。费尔巴哈不是从绝对精神和自我意识出发,而是直接用异化概念分析宗教。他认为,上帝是人创造的,是人按照自己的本质创造出来的,人创造了上帝,上帝却成了与人相对立的东西,主宰了人的一切,这就是异化、外化、疏远化。因而,他主张以人的权威代替神的权威,这是朴素的唯物主义宗教观。但是,费尔巴哈不强调人的社会性,把人理解为抽象的人,把人等同于生物。由此看来,费尔巴哈的宗教观、异化观是建立在人本学基础上。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异化观都有自己的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

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异化观,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异化劳动理论。马克思用异化劳动理论说明历史,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及一切私有制本身;异化劳动主要表现在工人和自己生产的产品相异化。“劳动所生产的对象,即劳动的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同劳动相对立”2。“劳动的这种实现表现为劳动者的非现实化,对象化表现为对象的丧失和被对象的奴役,占有表现为异化、外化”3。工人和自己的生产行为相异化。劳动是被迫的强制劳动,工人在劳动中并不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异化劳动的直接后果就是人性异化,包括工人自我异化。人和动物之间没有类的差别,人退化到动物,人的东西等同于动物的东西,动物的东西成了人的东西,人丧失了人性就是人的自我异化。人与他人(资产者)相异化,也就是说,伴随着人的自我异化,同时存在人与他人相异化。马克思指出人性复归途径是消灭私有制和异化劳动,使人类获得真正解放,人对人的本质真正占有,人才能向着自身、向着社会的人复归。

全文阅读

超现实主义的现实性

摘要:超现实主义是现代主义文学的一个重要流派,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达到高潮人们往往根据超现实主义的字面意义以及布勒东对超现实主义的最初定义,认为超现实主义文学及其它的自动写作脱离现实,本文将通过对超现实主义思想的发展以及它的现实活动,阐明超现实主义的现实性。

关键词:超现实主义;超现实;现实;自动写作;联合

超现实主义一词最早来源于阿波利奈尔的《蒂蕾西亚的》,布勒东在“超现实主义第一次宣言”中提出了自己的理论主张:“超现实主义,阳性名词。纯粹的精神无意识活动。通过这种活动,人们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或以其他方式来表达思想的真正作用。在排除所有美学或道德的偏见之后,人们在不受理智控制时,则受思想的支配。”1人们对超现实主义的理解往往源于此定义,而普遍忽视了第二个定义:“超现实主义建立在相信现实,相信梦幻全能,相信思想客观活动的基础之上,虽然它忽略了现实中的某些联想形式。超现实主义的最终目标就是最终摧毁其他一切超心理的机制,并取而代之,去解决生活中的主要问题。”2

超现实主义在刚开始时,受到弗洛伊德理论的巨大影响,注意力基本上都集中于人的内心世界的研究与探讨,在这一过程中,超现实主义作家发现人们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和本能欲望普遍受到当时社会习俗和盛行的理性主义的压制,所以,他们试图通过无意识自动写作释放人内心深处被压抑的本能,但是,在最初自动写作以及无意识状态的探索过程中,超现实主义这对现实与超现实主义的联系重视不够,而且,超现实主义的一些过激言论,让人们感受到这一文艺思潮流派就是“反现实”的、脱离现实的。

在经历超现实主义第一次宣言以及相关的创作过程后,面对普遍存在的社会矛盾,特别是当超现实主义的一些主要作家接触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理论之后,他们感觉到,要使人本身获得真正的解放,首先必须让人们从资本主义的桎梏下解脱出来,社会革命是不可避免的,而在改变现状和生活这一点上,超现实主义在马克思主义那里得到了共鸣。正是在这样一种现实背景和理论背景影响之下,超现实主义由最初纯粹的心理学活动,慢慢将超现实主义与现实结合起来,提出来要解决人生的主要问题。所以超现实主义的信念从第一次宣言到第二次宣言发生较大的变化,他们从开始时的有意强调人的内心世界活动,到后来的企图将人的内心主观世界与外在的客观世界的融合,布勒东在“超现实主义第二宣言”说:“一切使人相信,存在着某种精神点,在那里,生与死,现实与想象,过去与未来,可言传的东西与不可言传的东西,高与低,都不再被看作是相互矛盾的了。”3超现实主义作家文学创作中,利用无意识自动写作的另一种形式――梦幻记录来实现这个“精神点”,在超现实主义作家看来,处于梦幻中的人介于无意识与意识的中间状态,创作主体可以将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情感释放出来,同时,创作主体虽然在非理性状态下自由挥洒文字,但是在这种半睡半醒的情况下,人还没有完全摆脱理性的控制,因此,布勒东认为梦幻是创作的一种理想状态,此时,人的理性与非理性,意识与无意识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保罗•爱吕雅也指出:“利用可能存在的清醒表现与睡眠表现之间的共同东西。实际上,只有当它们的同一性概念完全被人掌握了,人们才能明确地利用它们的不同之处,并由它们的同一性出发。使人关于现实世界的唯物主义观念得到加强。”4

但是这种在超现实主义眼中能够达到现实与非现实的同一性的精神点也是存在不足之处的,超现实主义作家想通过马克思主义的矛盾对立统一和黑格尔的“否定之否定“的辩证法达到外部客观世界与内在主观世界融合的超现实,但是这种融合的努力在很大程度上那个只停留在超现实主义的想象中,尽管他们“解决人生问题”的期望非常强烈,但是,他们毕竟缺少现实的磨练,缺少解决问题的实际经验。超现实主义作家利用无意识自动写作解决实际问题的动机可行性不高,但是在艺术创作上,无意识自动写作发挥了巨大作用,“艺术问题也好,社会问题也好都不过是一种更加普遍的问题的特殊形式,而这个更加普遍的问题,就是人及其生存状况。”5而且,超现实主义以往任何一个思潮流派都更关心人,更关心现实的状况,两次世界大战,特别是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不少超现实主义作家都与死亡擦肩而过,人的生命在战争的魔爪下,就像微小的蚂蚁,正所谓“命如贱蚁”,他们做出的种种文学上、艺术上的努力有其深刻的现实根源,他们努力探索的姿态是很值得我们尊敬的,另外,在超现实主义的作品中,他们对都市生活有着一种迷恋的态度,并且将这种现代性的日常生活融入到创作中,在超现实主义眼中,现代都市里的事物就是神话,都市生活在以惊人的速度发生变化,正如阿拉贡所说:“恐怕有一天火车不会在令你激动不已……”6超现实努力的最终目标是要“消除现存社会赖以维系生存的理性、道德、法律、习俗等对人的压抑,让人的生命得以自由自在地表现出来”7而非否定现实。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研究生;浙江;杭州;310000)

参考文献:

全文阅读

现实主义理论

内容提要:现实主义在国际关系理论界始终保持着其地位。但是,其理论贡献和缺失并存,给予其他学派生存的空间,并使国际关系理论走向新的综合成为可能和必要。

关键词:现实主义国际关系

一作为理想类型的现实主义

理想类型是社会科学中以终极的或纯粹的形式阐述事物特性的一种概念,它常常反映出现实的某些方面,人们通常把它当作判断、解释或调查现实的基础。象其他类型一样,理想类型也是一种抽象。在现实世界中即使能够发现这种概念所指的事物现象,也会是很少的。众所周知,“理想类型”概念是由韦伯创立的,后来为其他社会科学家所运用。韦伯最著名的理想类型是关于权威的,即传统权威、超凡魅力式权威和法定—理性权威。韦伯认为,在历史上并不存在这些理想类型所描述的“纯粹形式”,但它们提供了历史上可以见到的不同权威体系的典型特点。据此,学者可以估计社会生活中发现的一种权威体系与这三种类型的相对类似或差异。作为一种启发式设计,它还有助于提出新的研究途径。

政治现实主义也可以视为一种理想类型。在政治生活中很难发现一种“纯粹形式”的现实主义,所谓“现实主义”和“自由主义”都属于理想类型,而政治生活的实际往往要复杂得多,绝非那么“纯粹”,于是便有人揶揄说,制造这些术语、流派为很多人谋得了在大学里的终身教职。话虽如此,现实主义作为一种理想类型显然提供了一个参照系,帮助人们理解和考察经验现实中一国行为的逻辑。不可否认的是,经过多年之后,现实主义的生命力依然在延续。

二政治现实主义的理论脉络

在国际政治理论与实践的论争中,现实主义长期来处于中心地位。在理论史上,它虽屡次遭到挑战,但依然保持着主流地位。国际政治理论中的现实主义具有丰富的思想传统,可谓源远流长,人们一般将其追溯到古希腊的修昔底德及其《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生活在公元前五世纪的修昔底德是西方现实主义思想之父,而马基雅维利、霍布斯、卢梭等则延续和发展了这一思想传统。在当代,这一思想线索贯穿于E·H·卡尔、莱因霍尔德·尼布尔、汉斯·摩根索、乔治·凯南等人组成的这一脉,其中摩根索是公认的理论上集大成者。

现实主义作为一种国际关系理论流派的核心观念包括: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