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先进事迹发言稿

先进事迹发言稿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先进集体事迹发言稿

下面是准备的先进集体事迹发言稿,希望能满足各位的阅读需求,内容看完后有所收获。

**区检察院现有在编干警职工55人,其中女检察干警职工16人,占29%。在**这片美丽的热土上,她们用火一般的热情,在平凡的的检察岗位上,忠实履行法律监督的职责,诠释着公平正义、执法为民的宗旨,她们用扎实的业绩展现了当代女检察官的飒爽英姿和靓丽风采。

——她们是公平正义的守护者

她们立足本职、忠于职守、爱岗敬业,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为维护**经济社会稳定,构建和谐**做出了积极的贡献。2015年,侦查监督科2名女检察官办理各类审查逮捕案件141件227人,均在法定期限内审结;公诉科3名女检察官办理各类刑事案件108件157人,占办案总数的45%,所办案件均未出现判无罪的情况。民事行政检察科2名女检察官受理各类民事行政申诉案件线索11件,立案9件,提请抗诉2件,建议提请抗诉7件,办理法律监督调查案件2件,并积极做好息诉服判工作。综合部门6名女检察官积极为办案服务,为办案工作解决后顾之忧,提供了坚实有力的后勤保障。在办案的同时,她们积极宣传法制,以案释法,共撰写宣传、信息、调研等各类材料500余篇,实现了办案的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有机统一。

——她们是柔情满怀的执法者

她们满怀“关爱心、母亲心、正义心”,始终关注社会和谐进步,在维护妇女儿童权益、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院妇委会被评为“全市先进妇联组织”。女检察官们充分发挥女性优势,成立了未成年人案件办案组,进一步完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办案方式,建立健全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办理制度。2015年,女检察官办理未成年人案件37人,全面落实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告知制度,并有效利用讯问和法庭教育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感化和挽救。如在办理姜某等人抢劫案的过程中,针对肖某、陈某系在校学生,在共同犯罪中系从犯,犯案后认罪态度较好等情况,决定对肖某、陈某实行6个月的考察,要求其每月上交一次书面汇报,促使其进一步悔过自新。考察期满后,女检察官又深入学校了解他们在考察期内的实际表现后,对其依法作出了相对不处理,使其重归健康成长道路。同时,在办案过程中,女检察官对未成年被害人也给予特别关注,将人性化关怀延伸到案件外。如在办理望某某xx案、屈某某xx案中,两名被害人均系未成年人,一方面女检察官严把事实关和证据关,另一方面主动与被害人交流,鼓励其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未来的生活,并做好其家长的思想工作,为其营造宽松的成长环境。在公诉科女检察官们共同努力下,公诉科先后荣获“宜昌市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全省优秀青少年维权岗”等光荣称号。

——她们是充满爱心的奉献者

女检察官们积极响应区妇儿工委号召,自觉把关爱弱势群体融入检察工作,形成帮扶困难妇女儿童的良好氛围。自XX年以来,全院女干警集体担当一名单亲儿童的“爱心妈妈”,定期看望慰问,以精神鼓励、物质帮助等方式使其重新感受母爱。同时,女检察官们还主动联系帮扶了一个困难小女孩。她的父亲因涉嫌滥伐林木罪被**区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家中仅剩下患有精神病的母亲。经办案的女检察官与当地政府沟通、协调,小女孩的母亲被送往当地福利院,小女孩也免费就读于**区雾渡河镇中心小学。当检察官“妈妈”去看望小女孩时,她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检察官“妈妈”们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全文阅读

学习毛丰美先进事迹座谈会发言稿

学习毛丰美先进事迹座谈会发言稿

校党委书记xx在锦州市委组织召开的"学习毛丰美先进事迹座谈会"上以"注重立德树人 , 弘扬"实干"精神"为题作大会发言,表达了实验学校开展好学习活动,促进学校稳步、快速发展的信心和决心。(附杜书记发言全文)

第一次听到毛丰美的名字是2012年,当时对毛丰美的认识是很肤浅的,只知道他是最仗义执言,永远为农民说话的人大代表。通过深入学习,特别是刚才聆听了各位领导的发言,我对毛丰美同志的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他的忠诚、干净、为民、担当的优秀品质和崇高精神,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教育战线学习的好榜样。

我们要学习他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要像他那样,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要结合毛丰美同志的先进事迹,在全校党员中深入开展好"两学一做"教育,通过尊崇、遵守党规进一步指导教育教学工作,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理想信念、保持对党忠诚、树立清风正气。同志在与北大师生座谈时特别强调,"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可见,"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基础工程。教育工作者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更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所以,我们要把"立德树人"内化为学校办学理念,落实于教育教学的常态工作中。

我们要学习毛丰美敢于担当实干精神,要像毛丰美那样把"干"的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作为锦州基础教育的品牌学校,我们提出了"发扬既有优势,实现内涵发展"的工作思路,制定了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明确了路线图和任务书。狠抓教师专业成长,全方位、全员性、分层次、常规性的开展教师培训活动,打造一流教师队伍。增强德育实效性,确立和实施"九化"特色德育模式,引领德育工作从注重管理向"管育结合"方向发展。提升教学质量,以课堂教学改革为抓手,改变重知识轻能力的教学常态。构建特色校本课程体系,大规模、多种类的建立学校必修和选修性特长培养课程,助力学生全面发展、特长发展。培育特色学校文化,渗透优质文化元素,系统的建构学校文化体系,力争打造全国先进,省内一流的特色学校。

我们要学习毛丰美的为民情怀,要像他那样始终心中装着群众,办人民满意的教育。针对社会反映强烈的教师收受礼物礼金、有偿补课、私定教辅材料等社会热点问题,党委建立了教师有偿补课查处机构,我和校长与全体教师签订了《不进行有偿补课承诺书》,对个别教师进行重点谈话,跟踪管理。出台和落实"学生座位轮换办法"、"学生干部选举办法",巩固师德师风建设成果。

"干一寸胜过说一尺". 现在"两学一做"教育正在全党铺开,我们学校党委要在每一名教师心中树起一块"实干"的牌子,以坚定的信念、坚决的举措、坚持的韧劲,做"两学一做"的表率。以专题学习教育新成效推动学校教育工作,努力实现实验学校快速、优质发展,向全市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答卷。

全文阅读

区地税局税政科长先进事迹发言稿

平凡岗位演绎精彩人生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们:

大家好!

我叫,今年35岁,来自区地税局,非常荣幸今天能够作为先进个人代表在此发言。回想过去付出的辛勤汗水,感受此刻收获的喜悦、激动……在此,我衷心地感谢多年来一直关心、呵护我的各位领导和一直鼓励、帮助我的同事们,因为有了您们的支持,才有我今天的成绩。

从踏进税务系统的大门至今已经有18个年头了,18年来,我从基层一步一个脚印踏实走来,先后做过驻乡专管员、会计、出纳、稽查专干、分局副局长、税政科长等。不管是在什么岗位上工作,我都能立足本职,勤奋学习,爱岗敬业,因为我相信:是金子总会闪光,平凡的岗位上也可以演绎出精彩的人生。

学海无涯勤作舟

工作这么多年来,我体会最深的是:学习是适应工作、干好工作的基础。有人说:工作忙、任务重、应酬多,没时间学习,但我觉得学习的时间是靠挤出来的,要有持之以恒的信念。我除了参加局里组织的各类学习外,还坚持自学会计知识和税收业务政策,每当遇到政策性较强的业务问题,我就翻文件查资料,直至完全把握透彻。为提高实际工作能力,我更是以无比的热情参与局里的每一项工作,争做工作“多面手”,虚心向老同志请教专业知识,吸取优秀经验。养成做笔记的习惯,对《中国税务》、《中国税务报》、《钟税官信箱》等税务报刊,将其中有价值的内容摘抄下来,并对有争议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与同事们探讨。几年来,仅学习笔记就抄了十多万字。

11月我担任区局税政科长后,经常有纳税户以及身边的同事向我咨询税收政策,而税收政策变化相当频繁,因此,我每天都要通过上总局、省局的网站来查阅最新文件、税收动态、政策解读等,遇到不懂的问题或者书本上找不到的知识,我就及时向身边的业务骨干、各级税务专家请教,扬州税院的陈玉琢教授就是我经常请教的对象。

全文阅读

名家手稿:最有温度的“新”收藏

如果必须用一个比喻形容“手稿收藏”,那么,在艺术品收藏领域,名家手稿收藏理应被称为“最有温度的收藏”。那些泛黄的纸页之上,呈现的是作者创作时的心绪;删删改改的字里行间,呈现着书稿编辑与作者的原始共鸣;在创作与修改之间,手写的文字变成印刷的铅字,呈现着一个时代的脉络。

现当代手稿所具有的文献价值和文物价值是有目共睹、毋庸赘言的。虽然现代印刷技术使作品的传播更加广泛,但在特定的印刷文字之下,作品内外的丰富内涵仍未能完整体现。手稿作为一个原生态的文本,既可还原印本之缺,又能为研究者提供丰富的信息,探寻作者的心路历程。

目前,手稿在学术史和文学史中的研究价值已日益受到学界关注,成果不断涌现。就手稿的文物价值而言,稀缺的名家手稿已是珍贵文献中的重要文本类型,并有可能成为传世的新善本。

近日,歌德拍卖公司联手收藏家赵庆伟推出堪称今春最具特色的拍卖专题:20世纪中国文学艺术手书原作原稿。近百件拍卖标的中,不仅包括多次出版且具有较高声誉的莫言短篇小说代表作《苍蝇门牙》手书原稿、刊载于高中语文课本的唐瞍先生散文代表作《琐忆》手书原稿,以及曾经轰动一时的电视剧《海马歌舞厅》的王朔原著小说手书原稿等,还包括冰心、丁玲、孙犁、贺敬之、夏衍、魏巍、周谷城、季羡林、王朝闻等20世纪文学大师所著文章手书原作,以及王蒙、贾平凹、张抗抗、蒋子龙、梁晓声、铁凝、阿城等当代著名文学家具有重大影响的小说散文手书原稿等。

《苍蝇・门牙》手写书稿

展示“无删节版”莫言

对于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而言,他一定还记得1986年那些“透明的日子”。

就在那一年,莫言的中篇小说《红高梁》在《人民文学》第三期发表,随即引起巨大轰动;也是在那一年,莫言先后发表了系列中篇小说《高梁酒》《高梁殡》《狗道》《奇死》,进而形成了他最具代表风格的“红高梁小说系列”;还是在那一年,莫言与导演张艺谋合作,将《红高梁》改编成电影文学剧本,将“红高梁”搬上荧屏……

全文阅读

典型事迹材料怎么写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事迹材料还得当事人提供,由拟稿人对素材十以当一地进行裁剪润色定稿。譬如一处风景,总不能目之所及都悉数纳入取景框,那样不加甄别的做法只会冲淡主题,让精彩的画面淹没在没有主次的五颜六色之中,难以显山露水,凸显出风光旖旎的一面。

首先一点是人称的确定。有人问,事迹该用第几人称写?总不能黄婆卖瓜自卖自夸,好话要从别人的嘴里说出来,才显得有分量,尤其是出自有身份、有地位的人的嘴里,更是如听纶音,一言九鼎啊!退一万步讲,你我都是食人间烟火的庸常之辈,打交道的都是芸芸众生,凡夫俗子的称道也会聊胜于无的。这回,我镇编辑印发的《教师风采》,有的人却是用第一人称写的,像是事迹报告会上的讲稿,好是好,也很精彩,口吐莲花,总感到难以把握分寸。说过头了,人家嘴上不说心里会想,尽往自己脸上贴金;过于谦虚,又容易将自己几十年殚精竭虑奉献于山村基础教育的辉煌成绩掩盖。是进也难,退也难。如果用的是第三人称,就巧妙了:说过了,是写稿人妙笔生花;没说到位,是捉刀人手足无力掌握好分寸,才留下随处可见的斧凿痕迹,传主都是一脸无辜——我比窦娥还冤啊!

再说分量。千字文最讨巧,让人读了还想读,戛然而止回味无穷那才过瘾,要是读读还有,翻开一页还有一页,像臭婆娘的裹脚布,人家出于面子耐下心来读完,的确是一件乏味的差事。事迹嘛,无非是你做了些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你可有高尚的动机?有高尚的动机,平凡的事情也伟大;动机不纯,即使结果是好事,也只能说是歪打正着,不足为外人道。所以,愿望必须是美好的,精神必须是崇高的,不能就事论事,只见事迹不见人物精气神。人有善念,天必佑之!有的作者,不知从哪里摘抄了一些优美的文句放在段首,单独来看,我都怦然心动,“绝妙好辞”啊!在朴实无华的平凡人物事迹里,像一个五大三粗的男子,头上斜插着一朵鲜艳的大红花,全无美感,犹如正确的废话,一点信息量都没有,像饮一杯不冷不热的白开水,对身体无半点好处。

事迹总是先做后有,起码是边做边有,表决心的话还是留着对领导说去最佳。或许领导听了这些信誓旦旦的话,一时激动居然相信了也未可知。在篇幅不够的情况下,要是我,宁可让文章不足千字,绝不狗尾续貂,来一番“真情告白”。花开过后,才是沉甸甸的果实。天道酬勤,你的成绩放在最后才顺理成章,总不能放在文章的第一段,给人来个先入为主,硬要人双手给你捧上一顶华美的高帽!

我佩服为传主作传者的滔滔才情,他们的事迹我是感动得掉泪的,很想学习运用于工作之中。欣赏之后说几句煞风景的话,虽然逆耳,像我等到了知天命的年龄,是巴不得有人常给提醒提醒,不知人家是怎么想的。

全文阅读

演讲稿公众演讲

演讲稿也叫演讲词,是指在群众集会上或会议上发表讲话的文稿。演讲稿是进行宣传经常使用的一种文体。演讲的作用是表达个人的主张与见解,介绍一些学习、工作中的情况、经验,以便互相交流思想和感情。

演讲稿的主题要鲜明,例证要动人,感情要深厚,结构要清晰、完整,并注意跌宕。力求灵活、朴实、形象、幽默、并善于运用警句。

种类

1。叙述式:向听众陈述自己的思想、经历、事迹,转述自己看到、听到的他人的事迹或事件时使用的。叙述当中,也可夹用议论和抒情。

2。议论式:摆事实、讲道理,既有事实材料,又有逻辑推断,立场坚定,旗帜鲜明。

3。说明式:对听众说明事理,通过解说某个道理或某一问题来达到树立观点的目的。

写作格式

要写好演讲稿,首先必须要了解听众对象,了解他们的心理、愿望和要求是什么,使演讲有针对性,能解决实际问题。同时,要注意讲话人的身份。不同的身份,口吻、语言应有所不同。演讲稿没有严格的、固定的格式,一般分标题和正文两部分。标题可以是:

全文阅读

重大典型报道的突破

加强重大典型宣传,是地市党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打造权威、高端、主流媒体的现实要求。今年2月唐山宋志永等13位农民自发自费赴湖南郴州抗击冰雪灾害的英雄事迹,经唐山劳动日报披露后,他们心系灾区、千里驰援的动人事迹感动了唐山,感动了河北,感动了中国,成为大江南北高度关注的热点。回首这一新闻典型报道的过程,笔者认为地市党报虽然在信息资源、影响范围等方面比不上中央、省级媒体,但只要精心策划、不断创新,同样大有作为。

动作快,注重报道的策划和整合

记者的第一技能不是写作而是发现。唐山13位农民自发自费赴湘抗击冰雪灾害的消息,最早见诸于纸质媒体是唐山劳动日报2月13日一版的消息《我市13名农民自发赴湖南灾区支援电网重建》。在此之前只有郴州新闻网上的一则不足300字的短消息。唐山劳动日报之所以有如此快的速度与报社领导高度的新闻敏感和政治敏锐分不开。唐山13位农民大年三十自发奔赴湖南灾区支援电网重建时,正值春节放假,值班的报社领导接到读者报料时,意识到这一事件背后的新闻价值与蕴藏的政治意义,立刻安排记者采访,同时密切关注事态的发展。2月12日,报社领导决定将记者采写的稿件《我市13名农民自发赴湖南灾区支援电网重建》配发编后及图片安排在一版刊发。而编辑则采取超粗黑字体、大照片、红线单圈的方式将稿件安排在头条下的显著位置。

策划之于新闻,就如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法宝.对于地方党报的典型报道更是如此。从第一篇唐山13位农民赴湘救灾的消息及之后相继推出的报道和专栏、专版,无一不是经过报社相关领导和总编室共同策划苦心“经营”、整合的结果。除了报道动态消息外,更注重提炼、深化报道主题,发挥党报评论优势,无论是通讯的刊发,还是以后主题专版和重要言论的推出,报社领导和参加宣传报道的部室及总编室等有关人员,一起进行了精心策划,不仅开了唐山劳动日报重大典型报道的先河,也使报道的影响力得以增强;不仅群众反响热烈,更引起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市委书记赵勇就此作出批示,号召全市每一名党员、干部和每一个同志都要向他们学习。

文体多,着力发掘人物个性细节

综观这次典型报道,在文体的变化上表现出了多样的特点,有的在时间上跟随;有的在空间上扩展;有的在视点上铺陈。这许许多多的文体根据报道内容的相似性,把一个个元素有机组合起来,彰显表现力,报道鲜活,在整体上和以往常用的单一形式的人物通讯相比更具感染力。

从2月13日到3月27日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唐山劳动日报共发表有关宋志永等13位农民自发赴湘救灾的消息、通讯、评论等大小稿件44篇,图片37幅,专版5个,其中评论5篇,全方位、多角度地报道了他们的先进事迹,形式灵活多样,大大地增强了报道的视觉冲击力。

多年来典型报道形成了一些模式,比如一说先进人物就是高大全远离人间烟火的样子,牺牲、奉献、亏欠家人等等,这很容易使受众产生抵触情绪,对典型不理解、不接受。而在报道中多采用群众视角,能让普通百姓感到平实亲切,更能激发读者的共鸣。在采访宋志永等13位农民及其家人时,记者发现他们没有豪言壮语,有的只是朴素的感恩情怀,“30多年前唐山大地震时,全国人民都在支援我们,现在南方遭了雪灾,我们也应该去支援他们!”“大地震那会儿,我家老房的后房山都塌啦。后来全国支援,我们得到了重建物资,这恩情我们不能忘!”……这些感人的细节都被我们的记者捕捉到了。

全文阅读

自查\互改及时纠错面批\点拨激励提升

为了有效提高学生书面表达能力,在平时的训练中,学生在完成初稿后,应该首先通过自查、同学间互相检查及时改正由于粗心、疏忽造成的低级错误,然后根据老师的点评意见,进行修改和润色,丰富文章,完成定稿。

一、 自我检查错

自我检点是检查:1. 内容要点是否全面;2. 是否有特别明显的拼写、标点、大小写、时态、语态和单复数等方面的低级错误。

二、 同学互相修改

由于受思维定势和自身水平的影响,学生往往难以及时发现自己练习中出现的全部错误,这时,同学之间的互相修改就很有必要。同学们通过互相修改可以激活思路,开拓眼界,打破常规,从别人文章中汲取优点和长处;同时,同学的缺点和错误对自己也能产生印象深刻的警醒和提示。

三、 根据老师点评意见,修改文章

老师的作用重在引导、点拨学生在遣词造句、起承转合、段落衔接等方面提升。根据老师的详细建议,使用某些句型、单词和短语,润色某些可以继续修改、美化的句子,这样学生可以进一步改进书面表达技巧并提升文章内涵。

【书面表达训练】

全文阅读

浅谈人物专稿写作

中图分类号:G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2)10—0026—01

人物专稿是以反映特定人物的事迹和思想风貌的专稿样式,它是最常见且影响深远的一种专稿体裁。人物专稿可以通过展示特定人物的事迹和思想,更加生动、深刻地反映时代的精神风貌。一篇优秀的人物专稿,可以超越时空,流传久远。如《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谁是最可爱的人》等一篇篇优秀的人物专稿不仅让人们从中吸取营养、受到感染和启迪,更能起到“鼓舞斗志、凝聚力量、激发活力”的作用。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我将努力把视野投向各条战线、各个领域的优秀人物和他们的崇高精神世界,不仅记录历史,更为推动社会进步,唱响时代主旋律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下面浅谈一下自己对写好人物专稿的粗浅认知。

人物专稿的特点

人们通常将人物通讯、人物专访和人物特写统称为人物专稿。与人物消息相比,人物专稿可以用更多的笔墨,更详尽、更生动地描绘新闻人物,可以用叙述、描写、议论与抒情等多种方法并举的方式写人记事,这是人物专稿的总体特性。

一、文字简洁、内容充实

人物专稿毕竟是新闻,它可以比人物消息用更多的笔墨详尽地报道新闻人物,但它毕竟不是报告文学,不是传记。作为新闻产品,它要适合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的采用,应该像大多数新闻一样,言简意赅、惜字如金,做到用字简洁、内容充实,让人觉得是高度浓缩的产品,是精华。正如鲁迅曾说过的:要极省俭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要用最俭省的笔墨勾勒最感人的故事片断。

二、突出新闻性

人物专稿是新闻,作为新闻工作者在采写人物专稿时,必须站在时代的高度,注重把握历史进程的脉搏,努力用新的新闻价值和宣传价值观念去捕捉、选择好人物专稿的题材。人物专稿的采写中,无论是报道对象的本身还是报道成为新闻的人物都与新闻有着密切的关系。这就更需要新闻工作者发现其新闻价值与时代价值的美,更好地展现其新闻性与历史性。

全文阅读

喜得钱桂笙手稿

钱桂笙(1847~1917年),字季乡,晚号隐叟。室名丛桂堂、菊桂轩、独醒斋等。湖北武昌人。光绪甲午湖北乡试以解元夺魁中举。历职两湖书院、鹿门书院、存古学堂山长、讲司,湖北通志馆纂修等。学行健明笃实,以经史、诗文名于时,为张之洞等名流称许。其著述颇丰,有《钱隐叟遗集》(民国10年10卷印本,现藏中山图书馆)、《校经日记》(8册手稿本,现藏国家图书馆)、《丛桂堂文钞》《菊桂轩诗存》《经义文钞》《时方备要》《湖北藩封志》《湖北物产志》《湖北关隘志》《湖北风俗志》《说文问答》等。其中《校经日记》被载于汇集著名学人日记的《历代日记丛钞》,2006年由学苑出版社出版,由此可观钱氏学术地位之一斑。

日前,笔者在武昌某旧书店偶得“独醒主人’所作,文章冠名为“东社读史随笔”的手稿。该稿30余页,约70面,分上下两卷书于“凤华楼”铭的朱丝栏稿纸上并线装成一册,保存状况良好。经笔者考证,确认此稿乃钱桂笙未刊刻之早年手稿。兹将考证要点等罗列如下,以示同好。

一、手稿的成文年代与钱氏所处年代相符。手稿之序言提及该稿完成后曾交他人阅读,阅者提出:“近日宗新学,重新说。子以不适时用之文字而又刺及时事,文虽工,其毋乃为世诟病乎……”文中还写道:“近日异学兴,异说起,天下之陆沉矣,天下之人溺矣……”再如文中提及的废科举等时论,无疑都表明此稿成于清末这一中国传统文化同西方先进思想激烈碰撞的特殊年代。

二、手稿作者的观念同钱氏一致。由《钱隐叟遗集》的几篇序言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始终顽固坚守封建理念,绝不接受任何新事物的传统文人。如陈培庚在“钱隐叟遗集序”中写道:“君(指钱氏)年四十七始举甲午乡试第一,感中外多故,终不赴礼部试。当道征聘,屡辞不就。晚遭国变,束发为道家装,足不履城市者数年。后为张通参仲忻约修《湖北通志》,蜷伏志局,日手一编,不问外事……”另一篇序言中亦有关于钱氏拒赴洋务派张之洞幕府的记载。手稿之作者亦属此类,如谈及国家体制时,手稿写到:“天下无家,何以有民。天下无王,何以有国……欲弃王而为公国,不知谁为主人……倡公国之说者,府库可公,甲兵可公,宗庙社稷无不可公。按其说论其人,不鸟兽若矣。指为鸟种,鸟之中无此败群。指为兽种,兽之中无此败类。”又,在论及科举、书院时,手稿写到:“近日者,国家之科举群焉议罢,国家之书院群焉议毁矣。科举罢,书院毁,而无一种精神以维持新法之间,乃甘效他人之颦,学他人之步,贸贸焉为他人之奴隶。衮衮诸公持此以任天下事,吾未见其能有济也。”如此等等都显现了一个旧文人顽固维护封建制度,坚决反对维新思想的苦闷。

三、钱桂笙生前确有读史心得类的著述未曾付梓。《钱隐叟遗集》中称“交君(指钱氏)久知生平事”的周以存在题为“钱季乡先生家传”的序文中罗列了钱氏著述:“君著有《丛桂堂文钞》《经义文钞》《校经日记》《读史日札》《独醒斋私议》Ⅸ时方备要》《菊桂轩诗存》……已刊者《钱氏家乘》十二卷。”从内容看,所论手稿上卷应为《读史日札》,下卷则为《独醒斋私议》,即上述《东社读史随笔》。至于文章冠名的不完全一致,或因文章的修改、缀合以及周氏记忆之误所至。《钱隐叟遗集》之编纂者,钱桂笙孙钱宝瞻在述说编纂此书的过程时提及:《钱桂笙遗集》只收集了其祖父经解、论说杂文、诗作等,“其余百数十篇与校经日记暂藏于家待梓”。经核对,所论手稿与《钱隐叟遗集》并无相同内容,故其应归上面“百数十篇”之属,未曾付梓(《校经日记》则于2006年纳入《历代日记丛钞》而得以出版,这恐怕是钱宝瞻不曾想到的)。而手稿之序则有“欲付剞劂”之文字。

四、尽管目前尚未找到史料直接证明钱氏曾号“独醒主人”,但此署名与钱氏“独醒斋”之室名已极为相符。考虑到现有史料不可能无一遗漏地记录历史人物称谓,因而以此作为判断手稿作者即钱桂笙是合理有力的。

五、所论手稿同《校经日记》两者笔迹相符。显然,若手稿笔迹同已知钱氏手泽相符,则是最有力的判断依据,但在实际判断时存在两者形成时间差距大和字体不同的情况,即按手稿所言“余束发读书沉埋于括帖者近廿矣”,此稿为作者约27岁时所为,且以较随意的行楷书写,而《校经日记》则有“丁亥校经日记”之记载,为钱氏40岁所作,且以极工稳的楷书写就。为了取得用字与文义切合的效果,还大量采用了平时书写很少使用的古体字,因此核对两者笔迹就需稍加仔细。但从构字方式和用笔习惯来看,还是明显看出两者出自一人之手。如对比图所示余、康、成、经、感、语、於等字。

六、《校经日记》使用了“鸣凤楼”和“松华楼”铭的朱丝栏稿纸,而所论手稿使用了“凤华楼”铭的朱丝栏稿纸,应是出自一家作坊而为同一人习惯采用。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