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发展乡镇文化产业是重庆乡镇经济绿色崛起的内在要求
重庆乡镇经济实现绿色崛起需要以文化产业为支撑。乡镇是连接农村与城市的重要纽带,是推动农村发展进步的重要着力点和支撑点。对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大山区和民族地区于一体的重庆而言,要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率先在西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乡镇的绿色崛起是关键。乡镇经济的绿色崛起离不开绿色产业的支撑。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认为,一个地区应选择扩散效应最大的产业或产业群作为主导产业,重点扶持,加速发展,从而带动其他产业发展和社会进步。由于自然条件、地形地貌及资源禀赋的限制,重庆绝大多数乡镇不适合以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为支撑,这已经为半个世纪以来重庆工业化发展历程所证明。文化产业具有污染小、能耗低、效益高的特点,不仅高度契合生态文明价值理念,而且其发展繁荣能够带动乡镇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餐饮娱乐等新的经济增长点,甚至为下一个新兴产业搭建新的平台。文化产业对镇域经济具有良好的带动效应,符合扩散效应的经济带动原理。加之重庆历史文化底蕴丰厚,大足石刻、綦江版画、秀山花灯、铜梁火龙等民间艺术盛行,乡镇经济非常适合发展文化产业。在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和高度重视生态文明的当下,文化产业应该成为重庆镇域经济绿色崛起的支撑产业。发展乡镇文化产业是重庆乡镇落实生态文明战略的内在要求。2013年9月,重庆市委四届三次全会将渝东北11个区县定位为生态涵养发展区,将渝东南6个区县定位为生态保护发展区,明确提出“建设绿色经济发展高地、重要生态屏障、生态民俗文化旅游带……”[3]对于重庆各乡镇,尤其是渝东南、渝东北各乡镇来说,在力争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同时又要避免高能耗、高污染等问题,为三千万重庆人民留下一片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关键是要依靠以文化产业为代表的绿色产业来落实生态文明战略。为此,重庆市政府设立了历史文化名镇基础设施建设配套费,出台了有利于名镇保护与利用的具体政策和措施,每年支持每个区县2500万元,用于名镇的历史文化保护与开发。文化是推动经济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内在精神力量。以保护和开发特色文化资源为抓手,推动一大批特色文化乡镇的形成,是重庆统筹城乡发展、实施生态文明战略的重要使命。
二、乡镇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重庆文化产业总体发展迅猛。据蔡灵、薛胜文、沈哲彦等统计,2005—2012年,重庆市文化产业增加值从66.66亿元增长到约420亿元,年均增长近30%,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从2.2%提高到4%左右,重庆文化产业正向支柱性产业迅速迈进。据文创网披露,2013年,重庆市文化产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上半年实现电影票房收入3.45亿元,居西部第二、全国第九,同比增长31.23%;广播电视收入12.2亿元,同比增长11.97%,其中广电集团总收入11.7亿元,同比增长14.91%;直属院团公益演出218场,商业演出281场,其中演艺集团总收入3264万元,同比增长8.5%。与迅猛发展的城市文化产业相比,重庆乡镇文化产业发展还比较缓慢。由于乡镇文化产业、甚至整个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尚未纳入有关部门统计范畴,目前无法用详细、准确的数据对其进行描述。但是我们仍然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对重庆乡镇文化产业的现状做个基本判识:一是从发展基础看,重庆乡镇文化产业已有一定基础,但底子薄、基础差,发展速度慢。受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制约,重庆农村包括乡镇居民文化消费需求不高,消费支出偏小,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重庆城市居民文化娱乐消费支出是农村居民的5.98倍,文化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基本集中在大中城市,乡镇得益非常有限,全市3.64万文化人才主要集中在市级宣传文化单位,乡镇文化站专门工作人员则严重流失[5]。二是从区域布局看,重庆乡镇文化产业发展极不平衡。总体而言,经济社会发展较好、交通相对便利的渝西地区乡镇文化产业发展要好于渝东南和渝东北“两翼”地区;具有丰富历史文化底蕴、良好民间艺术基础或者拥有得天独厚自然资源的乡镇,其文化产业发展较快,而没有上述条件的乡镇文化产业发展举步维艰。三是从发展模式看,重庆乡镇文化产业目前主要是依托现有文化、艺术资源或者旅游资源,就地取材,“看米下锅”,缺乏“无中生有”“借船出海”的胆量和气魄,当然就更谈不上产业资本运作了。
三、发展乡镇文化产业的路径建议
综观国内外文化产业发展路径,结合重庆实际,笔者以为,乡镇文化产业走“打造品牌—引智创新—产业集聚”的发展路径是可行的。依托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打造本地文化旅游品牌是乡镇文化产业发展路径的起点。重庆民间文化、民族文化丰富,许多乡镇具有非常独特的旅游资源、历史文化资源、民间文艺资源。綦江版画、铜梁火龙、秀山花灯、酉阳摆手舞、九龙楹联、梁平三绝(梁山灯戏、梁平年画、梁平竹帘)、接龙吹打、木洞山歌,是重庆的特色民间艺术。此外,重庆的民歌民谣、民间舞蹈如木叶情歌、喝茶歌、秧锣鼓、竹筒舞、铜铃舞等风格别致;“过赶年”“三月三”“赶秋节”等民族节日精彩纷呈;石板街、封火墙、印子屋、四合院、吊脚楼等民间建筑风格独异;媷油粑粑、酿豆腐、乌江鱼、油茶场等民间饮食别具特色……这些民间文化加上底蕴丰厚的历史文化、风光独特的自然环境,形成了强大的文化旅游基础。若政府能够牵头搭台,调动社会各方力量,那么,打造独特的乡镇文化旅游品牌是切实可行的。武隆县依托仙女山镇“天生三硚”等独特奇异的自然风光,聘请张艺谋等文化传媒专家对川江号子、哭嫁歌等民俗文化进行深度挖掘,精心打造了印象系列情景剧之印象•武隆。该剧公演后,3个月内就成功演出近百场,门票收入突破2000万元。同期,武隆县接待游客346.1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6.44亿元,同比增长19.08%和20.53%,带动仙女山镇和武隆县经济大幅增长。
乡镇文化产业要由小做大,还必须在此基础上积极引智创新。引智创新,就是乡镇在缺乏人才的情况下借用外部智慧对文化产业进行培育和打造,形成自己独特的品牌。对严重缺乏文化产业专业人才的重庆各乡镇而言,引智创新至少有四种方式可作参考。一是借用外部智慧对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包装打造,形成独特的文化旅游品牌。印象•武隆即是借用张艺谋、王潮歌、樊跃等外部智慧打造文化旅游品牌的成功典型。风光秀美、旅游资源丰富的渝东南、渝东北各乡镇宜将此种方式作为首选。二是借用外部智慧将本地文化资源如特殊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家族文化、耕稼文化、饮食文化等等,与本乡镇地形地貌紧密结合起来进行开发,打造具有浓郁乡土文化气息的特色小镇。文化是特色小镇之魂。当前一些“古镇”盲目仿古、冒古、造古,终究沦为“四不像”,关键就是没有抓住特色文化这个“魂”。历史悠久、民俗文化丰富的渝西各乡镇可考虑此种模式。如永川松溉古镇,滨临长江,交通便利,自明清以来多次作为县衙治所,其古街、衙门、城隍庙等建筑保存完好,又有诸葛亮神树传说,民间饮食“九大碗”享誉重庆……若能聘请文化传媒专家将这些文化要素进行综合打造,凝练出松溉古镇的特色文化并使其得以彰显,则该镇的文化旅游产业将迅速实现突飞猛进。三是借用外部智慧将本地特殊的文化资源制作成为电影、动漫、网络小说或者游戏作品等等。重庆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历史典故题材丰富,据段庸生、张雪梅等考证,重庆地区民间广为流传的这类文化题材多达250余个,诸如巫山神女、涂山禹迹、金鹰降螺、白帝托孤、蛇吞象等经典故事,都是值得影视业和动漫业深度挖掘并打造的好素材。四是借用外部智慧牵线搭桥或者“无中生有”,利用本地自然资源或者文化资源与文化传媒企业合作打造影视拍摄基地。拥有独特外景拍摄条件的乡镇,如南川、奉节、云阳、巫山等区县的一些乡镇可以借鉴龙兴镇两江国际影视城的做法。该影视城以“民国历史”“巴蜀特色”为主要外景拍摄主题,兼具“影视拍摄、影片观看、产品展示、高端论坛、特色旅游”五大功能,规划面积5平方公里,建成后将实现每年拍摄5部经典影视作品、年均游客500万人、年服务业产值逾500亿元的发展目标。目前虽尚未完全建成,但“民国街”已初具规模,游“民国街”、逛龙兴古镇成为重庆一日游的理想选择之一。
乡镇文化产业发展的落脚点是实现文化产业的集聚。马歇尔(《经济学原理》)的工业区理论本质上是一种产业要素集聚理论,该理论认为,同一产业越多的企业聚集于一个空间,就越有利于企业所需生产要素的聚集,而空间内生产要素聚集越多,就越容易降低该产业的平均生产成本,而且随着各生产要素专业化的加深,生产将更加有效率,该空间企业也将更具有竞争力。重庆乡镇文化产业经过若干年的品牌打造、引智创新,积累起一定的产业基础之后,必然走向产业集聚。产业集聚的初始阶段是生产要素的集聚。就某一乡镇而言,文化产业生产要素的集聚主要是指该乡镇文化旅游品牌或者文化产业主导项目所需的劳动力、资金、能源、运输以及其它专业化要素源源不断的集聚。这些要素的集聚一方面不断降低该文化产业品牌或主导项目的生产成本、提升其竞争力,另一方面还促进与本品牌或主导项目相关的其他产业的集聚。这些文化企业之间主要是互补关系而非竞争关系,他们之间的良性互动可以促进彼此更好地发展。就某一区县而言,文化产业的集聚应该是一种大文化产业即产业群的思路,其域内文化企业之间、各乡镇之间应该形成品牌的差异和互补。武隆县的产业集群发展思路可资借鉴:该县以文化旅游品牌为核心,吸引一大批文化旅游产业、文化生态产业、文化装饰产业、文化创意产业落户县城及周边各镇,推进文化旅游产品、营销、服务国际化进程,做优生态农业,做活现代服务业,拟用5~20年时间把近3000平方公里的县域全境打造成为一个宜居、宜游、宜业的大公园。重庆乡镇文化产业要成功走出“资源开发—引智创新—产业集聚”的发展路径,须具备三个方面的条件。首先是县级及以上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由于经济欠发达,重庆大多数乡镇,尤其是渝东南、渝东北的乡镇严重缺乏发展文化产业所必须的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物流等诸多要素。
1乡镇群众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1)文化建设经费不足。
乡镇文化建设中存在建设经费不足的问题,导致文化活动难以正常开展。虽然一些乡镇使用了拉赞助或者采用乡镇补助等方式来增加群众文化的活跃系数,但仍然缺少固定的经费用于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没有足够的经费用于乡镇文化的发展,使得文化站一些设施得不到及时维修。甚至有一些乡镇的财政支出中文化建设支出的比例极小,从而使得文化设备出现萎缩现象。
(2)文化建设设备简陋。
文化设备是群众文化活动开展的基础条件,缺少基本的文化设备就不会使得文化活动正常开展。受到乡镇环境条件的制约和经济条件的影响使得一些地方的基础设施建设极不平衡。外加领导对基础设施建设重视程度不高,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群众文化的发展。一些文化建设没有被列入到财政预算的范围内,导致其工程建设难以正常开展。部分乡镇虽然具有基础文化设施,但是由于设备不够健全,过于简陋导致文化活动难以正常开展。
(3)文化工作队伍存在缺陷。
现阶段的乡镇群众文化工作队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文化程度低、专业素质欠缺、从事文化行业的时间相对较少。此外,乡镇的文化队伍中从事群众文化的专业人员年龄偏大,一些乡镇虽然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组建了一支文化队伍,但是队伍中缺少专业文化人员和专职文体人员,通常情况下都是专干身兼多职的现象。大多数乡镇群众文化人员对文化的研究不够深入,即使一些人员对某一类文化有深入的研究,在从事乡镇群众文化以来没有得到专业的培训和指导,使得他们的文化发展步伐滞缓。乡镇群众文化的工作是基层工作,工作条件受到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在设备和经费等各个方面存在严重的问题,一些文化工作人员面对杂乱的工作和艰苦的工作环境最终会选择转行,从而导致乡镇群众文化的人员流失现象严重。国家对乡镇群众文化的重视力度不够,没有给予他们技术职称评判的机会,使得一些坚守岗位多年的工作人员最后还是初级职称的位置,不利于他们长期的发展。
2加强乡镇群众文化建设的创新,促进文化发展
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更加重视文化传承和城镇文化建设,不能因为城镇的崛起而失去了发展的根脉。
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新型城镇化更加重视文化传承和城镇文化建设。对一个城镇来讲,如果没有自己的文化,就形不成自身的特色,优势就发挥不出来,造成的结果必然是“千城一面”“千镇一面”。而城镇都是由乡村发展起来的,乡土文化是城镇文化的根基。所以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一定要重视乡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不能因为城镇的崛起而失去了发展的根脉。
树立正确的乡土文化观。乡土文化是中华民族得以繁衍发展的精神支撑和智慧结晶。“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千百年来形成的乡土文化,是老百姓在衣、食、住、行、用各个领域中智慧和才能的结晶。保护乡土文化,不是让它们进入博物馆,也不是让农村生活倒退到以前,而是要把这些传统文化积淀变成我们未来文化创造的源泉。对乡土文化最有效的保护是积极的延承和全方位的延承。所谓积极的延承指的是既要继承乡土文化传统的东西,也要适应现代生活需求创造新的东西;既要保护好原生态乡土文化,又要创造新生态乡土文化。所谓全方位的延承指的是既要延承乡土文化的文脉,也要有选择地延承作为乡土文化载体的人脉;既要延承乡土文化的物质表象,也要注意延承乡土文化的精神内涵。
激活乡土文化的“现代芯”。乡土文化要得到很好的传承和发展,需要在不改变原有文化内涵的前提下,注入健康、现代的文化因素,这样才能得到更多人的认可和接受。在这方面,相关部门应积极地引导、组织,并给予技术、资金等方面的扶持。例如,城市有市民活动的广场,那么乡村也可以开辟乡村舞台等公益设施。另外,要采取一些帮扶措施,以艺术手段把老百姓生活中的乡土文化基因激活。鼓励老百姓唱自己的歌,跳自己的舞,讲自己的故事,多给乡土文化表现的机会,多参与指导其中的创作。如吴桥杂技,不仅传承了原有杂技的精华,又结合时代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创新了许多人们喜闻乐见的杂技节目,使这一艺术形式常演常新。
让民间资本来滋养乡土文化。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乡土文化的产业化是一项重要内容。推进乡土文化的产业化,关键要发挥市场的作用,建立起多元化的文化产业融资机制,吸引更多民间资本进入。近年来,文化产业日益受到民间资本的青睐。但由于文化产业培育期较长、市场营销模式不明朗等因素,民间资本在投资时又不免顾虑重重。那么如何消解民间资本的投资顾虑,实现民间资本与乡土文化有机结合呢?这就需要进一步做好政策引导,出台更有力的激励措施。比如,政府部门文化产业项目指导,针对乡土文化产业项目尤其是重点乡土文化产业项目,在资金、税收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培养农民的文化创造力。对乡土文化的发展来讲,城镇化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特色与创新共进的历史发展过程。城镇化一方面使乡土文化面临巨大挑战和冲击,如果不能适应现代需求,就会有消亡的可能;另一方面,城镇化也给乡土文化带来了新的现代元素,如果能适应时代潮流,不断创新,乡土文化就会得到更大的发展。当然,推动乡土文化发展,必须遵循文化发展规律,不能拔苗助长,更不能越俎代庖。乡土文化的发展,关键是要激发广大农民的文化创造热情,努力培养农民自身的文化创造力,使之成为乡土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开拓者。尤其对那些乡土文化的传承者,要想方设法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为乡土文化发展增添活力。此外,要努力为乡土文化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引进勇于创新、有特长的人才,为当地乡土文化注入生机,从而打破原有闭塞环境,促进城乡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总之,新型城镇化不是把乡土文化“化”掉,而是要实现城市和乡村的差异化协调发展,各种文化百花齐放。因此,在大力发展城镇经济,建设现代人文乡村,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同时,要厘清城市和乡村不同的功能定位,充分发挥各自的特色,实现优势互补;尤其要从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高度,重视乡土文化尤其是古村落对于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价值和作用。重视乡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不仅能为后人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文化资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精神养料,而且还可以让人们在现代化的冲击下“诗意地栖居”。
一、国内外文化遗产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文化旅游策划相关研究进展
国外类似江南水乡古镇的旅游又被称之为文化遗产旅游。文化遗产旅游(Heritagetourism)是以文物、古迹等人类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物质遗存作为体旅游吸引物的旅游形式。随着上世纪七十年代文化遗产旅游在欧美出现及盛行,推动了文化遗产旅游研究在西方开展。九十年代以来文化遗产地因大量旅游者的涌入其可持续发展问题日益凸现,文化遗产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也由此成为研究的中心议题。国外学者主要从旅游管理、社区参与和市场供需因素等方面探讨了文化遗产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其中与文化旅游策划相关的研究主要包括:文化遗产旅游的市场研究。Bronwyn,J.[2](2004)探讨了文化遗产旅游者的动机和需求在旅游形象设计和产品体验方面的作用,Yaniv,P.[3](2003)探讨了文化遗产认同感在市场营销中的作用。(2)利用其他旅游形式促进文化遗产旅游的发展。如Janiskeef'[4](1996)研究了节日在文化遗产旅游发展中的作用。(3)参与文化遗产旅游的各主体利益差异研究。Heidi,D.[5](2001)从旅游人类学的角度研究了在面对旅游业发展提供机会时,遗产地社区各参与主体的不平等地位:Teo,Peggy[6](1997)和Cheungl'[7](1999)则研究了文化遗产相对不同参与主体的不同意义。(4)文化遗产旅游社区参与问题研究。如Natan,V.[8](2002)分析了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中社区参与的重要性。(5)旅游对文化遗产的诊释。如Grufudd,P.[9](1999)研究了“凯尔特”主题表述在威尔士文化遗产旅游中的作用[10]。(6)如何保持文化遗产的原真性研究。Myra,S.E[11]以马里世界文化遗产地PaysDogon在旅游影响下的社会文化变迁为例探讨了旅游对文化遗产真实性的影响:Halewood[12](2001)以“维京遗产”旅游为例研究了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在市场营销中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我国世界文化遗产旅游的持续升温,国内学者也开始侧重研究其可持续发展问题。其中与文化旅游策划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遗产地旅游生命周期、形象策略、空间整合和市场营销的研究。而目前作为我国文化遗产重要组成部分的古村落(古镇)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也是国内学者的研究热点。古村落(古镇)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中涉及文化旅游策划部分主要有:(1)古村落(古镇)旅游产品设计研究。冯淑华[13](2002)通过对旅游者行为模式的研究,揭示了古村落旅游产品设计的个性化原则。吴文智[14](2003)则系统阐述了古村落旅游产品体验化设计的方法和途径。(2)古村落(古镇)旅游形象设计研究。
二、江南水乡古镇旅游可持续发展中文化旅游策划的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江南水乡古镇是江南地区古村落的典范和代表,其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自90年代以来一直是学术界的研究热点。目前国内学者研究江南水乡古镇旅游可持续发展中涉及文化旅游策划部分主要包括:(1)多数学者侧重于从旅游资源保护和开发现状分析入手,研究江南水乡古镇的保护与开发问题。(李丽雅[15]12003;孙明泉,2001;王莉[16],2003;雄侠仙[17],2002;江五七[18],2003:阳建强[19],2001)(2)有学者从区域旅游空间结构视角,探讨了江南水乡古镇旅游的竞争合作模式。(陶伟[20],2002)(3)有学者通过对旅游地意象空间进行的分析,提出了江南水乡古镇的旅游规划与开发建议。(蒋志杰,(4)有学者通过具体分析旅游地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研究了江南水乡古镇的旅游规划。(阮仪三,1996[22],1998[23],2001[24];陆志钢[25],2001
三、西塘古镇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1.古镇文化旅游策划开发现状主要表现出以下特征:
1)经过十余年发展,以江南六大古镇为代表的江南水乡古镇是华东区域旅游重要组成部分。而以江南水乡风貌为背景的文化旅游与本区域城市旅游相得益彰。如2001年“五一黄金周”周庄旅游接待人数仅次于北京八达岭长城和故宫,名列全国第三。
2)一些江南水乡古镇通过挖掘本地区文化底蕴,在此基础上创造性地策划的文化旅游产品,不仅促进了江南水乡古镇历史环境的保护,使当地一些优秀传统文化得以继承和发展,也使旅游者从中感受到了浓郁的江南民俗,并处处体验着典型的江南人文和自然环境。如2001年至今乌镇先后成功举办香市、花车巡游、烟花大会等节日活动,集中展示了具有典型地域特色的民俗活动,引起海内外游客的浓厚兴趣。
1加强乡镇群众文化建设的创新,促进文化发展
(1)打造特色乡镇群众文化。乡镇群众文化的发展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道路,提高人民群众的参与性才能促进文化的创新,才能赋予文化新的活力和生命力。所以,对乡镇文化的创新就需要从乡镇的具体发展情况出发,根据其历史文化和群众文化的价值取向促进文化的发展。还应该结合乡镇环境发展的实际情况建立文化发展的激励制度,积极鼓励乡镇人民群众参与到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增强他们对群众文化的认同感,提高群众文化的参与度就会为群众文化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外,乡镇文化组织人员应该大力开展文化交流活动,对乡镇的文化资源不断地进行挖掘,树立乡镇的品牌文化,从而促进乡镇文化的繁荣,使乡镇文化成为独具特色的群众文化,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2)加强乡镇文化内容的创新。文化内容是文化的灵魂,对乡镇文化进行创新首先应该从内容上进行创新。进行文化创新的思想应该标新立异。针对一些民族文化氛围浓烈的地区,应该注重发展本民族文化,将民族风土人情融入文化的内容中,使文化更能贴近群众,贴近生活,为人民群众打造喜闻乐见的群众文化。例如,在一些少数民族较多的地区,可以利用大量优秀的民俗文化创设文化内容。发展本民族文化,将他们的民族风俗习惯长久的保留和传承下去,从而使得文化内容更加丰富。创新乡镇文化内容对于增进人民的团结和发展也具有重大的意义。
(3)加大群众文化模式的创新。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文化的发展方向也开始发生较大的转变,对群众文化的发展要求也逐渐提高,传统的群众文化发展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文化发展的需求,为了适应现代文化发展的方向,需要不断地创新文化发展模式。群众文化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经济是必不可少的铺路石,所以应该建立健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机制,使群众文化的发展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群众文化的创新是没有具体的规定的,所以需要让人们对文化发展的道路不断进行探索,促进群众文化逐渐走向繁荣和昌盛。文化的产生来源于人们的互动,文化的发展和创新应该也脱离不了这个特殊的群体,群众文化作为社会文化发展的基础,人们应该在生活的过程中不断进行探索和研究,积累更多的文化发展经验,将其不断地进行汇总,使用在群众文化的建设中,促进群众文化更快更好的发展。
(4)加大对群众文化的资金投入力度。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基础设施的建设,文化的创新同样如此,所以在乡镇群众文化的创新过程中应该增加资金的投入力度,建设文化活动中心,对文化演出的场所和设施进行更新,开展文化知识共享工程项目,形成新型的乡镇文化网络体系,为人们的文化活动提供一定的场所,满足人们实施文化活动的需求。此外,还应该聘请一些专业的群众文化研究人员对乡镇从事群众文化的人员进行专业知识讲解和培训,增加他们的专业能力和整体素质,鼓励群众自发组建文化演出团队,给予他们一定的演出经费,通过举办各种活动,让乡镇的文化队伍和专业的学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从而使得他们的文化知识能够快速的提高。
(5)建设系统的文化网络。随着文化的发展,群众文化的活动形式开始由过去的单一化形式变得多样化,出现了广场文化和民俗文化等多种形式的文化,所以需要建立系统的文化网络对乡镇文化进行引导。文化网络系统中可以将一些群众自发的文化活动通过网络的形式进行传播,促进群众文化有规则、有组织的发展,也能够提高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从而有利于人们身心健康的发展。做好群众文化的引导和控制工作,坚持正确的文化发展方向,促进群众文化的全面发展,使群众文化活动向着深度和广度的方向发展,形成文化发展的新局面。
2结束语
发展乡镇群众文化应该充分利用基层的文化资源,促进文化活动的开展和文化队伍的建设。加强资金的投入,建设新型的文化发展基地,提高人民群众的参与性,才能秉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文化发展道路,才能真正地实现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一、我国乡镇群众文化活动布置现状
研究乡镇群众文化活动拓展作为我国文明社会改造中的主要任务形式,实际发展速度始终与设计主体意愿相违背,主要在于此类区域资金投入与设施构建实力不足,响应群众力量相对薄弱,长此以往内部思想道德品质必将与社会总体精神规范指标相脱离,使得单位村民法律意识下降,精神思想上处于过度空虚境地,此时欲借助群众文化内涵开创乡镇综合发展局势便将是痴人说梦。
(一)地方性基础文化设施长期缺乏
文化站掌管一切乡镇群众文化交接事务,但是由于地域性经济实力不足,相关设备以及管理经验难以及时更新,不能全面渗透核心引导理念,这便引起当地信息闭塞隐患,群众之间难以建立标准文化渲染格局危机。此类现象长久延续下去,就会滋生一定规模的腐败风气,导致后期各类违法犯罪行为的泛滥成灾,最终将制约文化事业的多元发展实效。
(二)文化投入力度不足
文化建设事业需要结合健全经济结构进行同步衔接,这是目前创新生产技术对于乡镇群众文化格局改造的科学设定指标,因为生产技术才是决定当地异质化行业全面复苏的最大支持动力。可实际状况中,乡镇文化管理系统始终不够先进,有关企业在高端设备引进上缺乏资金支持,即便是一些群众已经掌握必要生产技术要诀,但是始终无法直接贯彻文化生产资料要求,这对于民众自我精神生活改造动力将是严重打击。
二、乡镇群众文化活动创新布置策略分析
为了进一步摒弃乡镇文化站综合建设的瓶颈限制危机,其最好利用文化传播媒介进行人文交流实效价值宣传,有效完善文化修缮机构体系,积极推进小康社会的跟进力度。
乡镇文化建设是乡镇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近年来正日益引起乡镇领导及社会各界的关心、重视。乡镇文化在经历“阵痛”后,正迎着困难和挑战,坎坷地前进。在当前全面建设小康构筑和谐社会,加大农村经济发展的形势下,应重新认识、研究、制定乡镇文化的建设方略,把握乡镇文化发展的脉搏。
一、乡镇文化要抓住传统节日,地区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传统文化历史,无论是某个民族独特的节日,还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的节日,广大人民群众对参与节日有着强烈的愿望和要求,会出现一呼百应之势。像磁石吸铁一样,吸引凝聚着各族,各地区的人民。
元宵节是我国民间老节日,节日期间扎灯笼、放鞭炮、大街小巷、火树银花。男女老少,摩肩接踵,聚集在一起,观赏灯会。已举办3届,逐渐向艺术靠近的我市“元宵节灯展”就显示了它广泛的群众性。千姿百态的冰灯、花灯再现了炎黄子孙悠久的民族文化节,二龙戏珠,龙舟画舫等各种龙灯,表达了龙的传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之年的腾飞凌云志。灯展期间,文化部门不仅有综合场的演出,而且有多项的艺术比赛、0K演出会,舞蹈比赛、乐器比赛、美术、书法、棋类等各类比赛,各单位、各乡镇还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使各行各业的文化艺术爱好者以施展才华,各种门类的群众文化艺术得到了展现的机会,“灯展会”有如百花绘呈,姹紫嫣红的大花园。
乡镇文化要抓住传统节日,地区节日的契机,因地制宜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弘扬民族文化。乡镇文化站要根据乡风乡俗,使文化活动应时应运而生。乡镇文化部门应紧紧抓住这一契机,开展以冰雪为题材的群众文化生活,繁荣乡镇文化,展现本地域外的文化特色。
二、加强乡镇文化建设。保持乡镇文化的可持发展
当前乡镇文化事业面临着许多困惑,一是全国的相当多的乡镇文化中心只有牌子,一个人,根本没有群众文化活动中心,乡镇文艺队伍被解散。二是乡镇政府对文化投入减少,许多乡镇对文化的投入还占不到财政总支出的1%,有的甚至是一毛不拔。三是供需失衡。一方面乡镇文化中心逢年过节无钱搞大型综合性文化娱乐活动,没有文艺演出队,没有乐器,另一方面广大农民看戏难,参加文化活动难。据说,在全国乡村总数中,5年多没有演出团进村的占85%以上。农民文化生活十分贫乏。由此导致聚众赌博,封建迷信,等社会丑恶现象死灰复燃。面对乡镇文化的诸多困惑,我们文化部门应冷静思考,积极探索,寻找新的思路。
(一)必须把乡镇文化建设自觉地纳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范畴,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乡镇文化建设即要有长期规划,又要有近期打算,而且要把乡镇领导的施政纲要,作为考核政绩的内容之一。做到真抓实干,长期坚持。这样才能使乡镇文化建设抓出成效,才能真正造成乡镇文化的“大气候”。文化部门要积极争取把文化建设,列入乡镇领导的统一规划,并努力办好乡镇文化活动。
摘要:生态文化建设是乡镇发展的重点,对现阶段乡镇经济、政治、社会等各个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当今新常态社会发展背景下,乡镇生态文化建设需要观念、主体、资源的有机统一和协调。本文依托第三届南京林业大学美丽中国行“百名博硕进百村,生态理念入万户”社会实践活动,对江苏省淮安市渔沟镇进行调查,以渔沟镇生态文化建设为例,分析当地生态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进一步推动该区生态文化建设提出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乡镇;生态文化;文化建设
一、渔沟镇在生态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文化元素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乡镇领导干部支持环境保护宣传工作,认为非常有必要开展环保教育讲座,并提出加大环境破坏的惩处力度及关闭污染严重的化工厂等多项建议。但乡镇生态文化建设,不仅是单纯的改善人居环境,而是要生态与文化齐头并进。现如今大多数乡镇领导已经摆脱了将经济发展作为衡量乡镇发展情况的唯一指标的旧观念,能够给予乡镇生态文化建设工作充分的重视,但生态与文化二者仍然不能达到同步走的理想效果。随着近年来生态环境问题在媒体上的广泛宣传,使当地群众对自身的生活居住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但对于生态文化的发展,明显有认识不充分、不到位的情况。文化同生态环境一样,是一个乡镇的软实力,若运用得当,可在乡镇发展的各个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
2.生态文化建设缺乏配套设施。
在调查中发现渔沟镇环保基础设施存在短板,果皮纸箱设立不足、环卫保洁车辆较少,公园数量、公共绿地量等有待增加,景观效果有待提高,文化娱乐设施陈旧,人员与场所不足,缺乏文娱活动的器材,造成文化氛围淡薄,镇属村级的图书室与文化活动室更是少之又少,之前“农村书屋”的推广,也暴露出很多的问题。
3.生态文化个性特征保护与挖掘不充分。
我国已迈入新的历史时期,正值“十二五”建设之初,社会主义现代化各项建设都制定了宏伟的规划和蓝图,尤其是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对科学文化工作的重视,出台了许多鼓励政策,加大了对边远地区文化投入。这些都保证了文化工作的建设和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追求文化品位,不仅在大都市,在乡镇也一样。但乡镇与城市的差别不仅体现在经济上,在文化上也有一定的差距。所以要缩小城乡差别,就要抓住机遇,不仅要发展经济,也要发展文化。
一、繁荣乡镇经济,加快乡镇硬件建设,改善乡镇文化生态环境
制约一个乡镇文化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一个地区的文化发展是和经济的发展紧密联系的,文化作为上层建筑领域离不开经济基础,事实上也证明了这一点。所以,繁荣乡镇经济、是发展乡镇文化的首要问题。
其次是各级领导对乡镇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也直接影响到乡镇文化的发展。在几届全国文化馆改革与发展研讨会上,来自全国各地文化馆的馆长在提交的论文中,都不约而同地提到领导对文化的重视,并把它列入发展当地文化的关键,可见当地领导对文化重视与否直接影响当地文化的发展。所以,作为乡镇领导应该把当地的文化建设纳入乡镇的整体规划之中,而且在实际工作中应给予重视和支持。
文化与教育是紧密相连的。这种教育是多方位的。包括学校教育,文化馆、站的培训以及图书馆、室的设立。学校教育是基础教育,虽然我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但是,还应重视社会知识教育。提高人们的综合素质、培养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增加人们的情趣和爱好,使人们在“求知”基础上“求乐”。
为了发展乡镇文化,还要有求同存异的精神,努力改善乡镇文化生态环境,为乡镇文化发展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要大力发展弘扬我们社会主义文化,在维持主流文化的秩序和发展的同时,也不排斥边缘文化、异地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存在与交流。
二、加强现有文化设施管理,扩大横向联系,培养综合型管理人才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文化馆、站对乡镇文化发展作出了贡献。在当今,文化馆、站对乡镇文化发展仍在潜移默化地发生着作用。它们仍然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前沿阵地和中流砥柱。过去,乡镇文化站或多或少地出现萎缩现象,或做其它用,名存实亡。但近年来,随着重视程度的提高和加大投入,文化馆、站正焕发着蓬勃生机,因此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文化馆、站设施,加强管理,让文化馆、站在乡镇文化建设中继续发挥龙头作用。
【摘 要】乡镇文化站是我国进行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载体,也是党与国家进行基层文化工作的重要阵地。它集群众文化、娱乐、体育、健身和农业科技普及为一体的农村文化中心,也是推进农村文化建设的桥梁和纽带,乡镇文化站应以构建多层次的公共文化设施体系为基础,以构建多方位的公共文化队伍体系为保障,以构建多元化公共文化活动体系为载体更是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
【关键词】文化站;问题;措施
1.乡镇文化站工作中的主要问题
1.1乡镇政府的重视度不够
因为农村文化的发展一直不太受关注,在对乡镇整体工作评估的时候,并不把文化建设作为重点的评估内容,无论建设的好坏都不会影响领导的工作业绩,所以,很多领导对综合文化站的建设缺乏必要的重视。他们认为,只要将经济抓上去了,就是乡镇建设最大的成功,他们不愿意为乡镇文化站投入资金和精力。乡镇文化站建设由于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而使建设过于形式化,严重危害了文化站的健康发展。很多文化站只是徒有一个空壳,上级领导毕竟不能长时间的深入实地考察,只能被表面的现象欺骗,以为工作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落实,实质上各种文化活动根本没有展开,文化站没有发挥它的公共文化服务职能,阻碍了我国文化事业的改革创新。
1.2乡镇文化队伍素质参差不齐
乡镇文化工作开展的好坏,基层文化干部的素质起着决定性作用。近年来,造成文化队伍不“精”的原有三方面:一是文化专职干部的频繁调动,一些非专业的同志被调到了文化部门。二是文化专干兼职太多,乡镇机构改革后,人员大量精简,文化专干不专职,身兼数职的现象普遍存在,因此投入到文化工作的精力、时间不到20%,造成文化工作人力资源隐形不足,基层文化事业发展受到影响。三是培训不够,后天不足。县文化部门每年培训的机会几乎没有,严重影响制约了乡镇文化工作的发展。
1.3文化站的作用没有得到更好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