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社会与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加快了我国城镇化的进程,如何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内涵进行合理地城乡规划设计,成为目前需要深思和研究的重要课题。文章首先分析了城乡规划设计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应用价值,然后就如何在城乡规划设计中更好地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内涵提出了几点建议,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城乡规划;设计;以人为本;体现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21-102-2
0 引言
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任务中城乡规划与建设是一项重要的内容,同时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目前,我国的城乡规划设计普遍存在城市平均规模较小、集中度偏低、城乡地区差异显著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城乡规划设计与建设的均衡性与全面化。因此,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内涵,并以其为具体标准,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合理进行城乡规划设计,更好地满足农民和城镇居民的多样化需求。文章探索了以人为本的城乡规划设计与建设,希望为业内人士的相关研究提供一些有借鉴价值的思路。
1 城乡规划设计坚持以人为本的应用价值和内在要求
1.1 应用价值
首先,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内涵,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我国城乡规划设计与建设的实际相结合,以正确的思想理论指导我国城乡规划设计与建设,为有效解决城市病显性化和日益严重的问题提供必要的政策建议;其次,城乡规划设计与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理论,可以提高城镇化建设的合理与实效性,有序促进乡村居民市民化,有利于建设包容性城乡模式,将城乡发展成果惠及民众,有效促进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
【摘要】本文主要以乡镇规划建设档案的内容为基础,思考优化乡镇规划建设档案管理工作的作用和举措,希望对乡镇规划建设档案管理水平的提升有所帮助。
【关键词】新农村;乡镇规划建设;档案管理;优化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乡镇基础设施建设越来越完善,基层群众的居住环境大大改善,乡镇面貌的改变日新月异,乡镇规划建设资料的数量及种类也随之大幅增加,乡镇管理对规划建设资源的依赖性不断增强。因此,怎样收集和管理好乡镇规划建设档案直接形成的对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文字、图纸、声像等文件材料是乡镇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义不容辞的职责。
一、乡镇规划建设档案的内容
乡镇规划建设档案源自乡镇规划、设计、建设及管理等各项工作的参与单位,直接形成于规划和建设乡镇的各个环节,其内容主要包括:一是乡镇规划中产生的大量规划建设文件,即为编修对乡镇建设独具指导性作用的具体控制性规划与总体规划,需广泛开展必要的调查与勘测工作,并申请、审批,以此所形成的反映乡镇地名、经济、水文、人口、气象、资源、测绘、地质勘测等情况的乡镇基本资料;利用乡镇土地的总体规划以及控制性规划、整治土地的文本及图表等档案。二是乡镇设计与建设中产生的工程项目档案,主要有项目建议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计划任务书、乡镇规划选址、用地及规划许可、设计勘测、征地动迁、申请审批等各种各样的前期材料;定位测量资料、鉴定、验收隐蔽工程的材料、复验试验报告、变更设计的通知、验收现场质量的记录、竣工图及验收资料、结算审计报告等乡镇规划建设项目的施工、竣工档案。三是形成于市政管理的大量档案材料,涵盖乡镇排水、供电、供气、有线电视、电讯等地上与地下管线工程的材料;道路、桥梁、防洪设施、涵闸、相关配套工程等档案;小型车站、停车场等交通设施档案;公共厕所、广场、环卫设施等乡镇公共建筑物档案。
二、优化乡镇规划建设档案管理工作的作用
(一)优化乡镇档案管理体现时展需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农业大国推动农业甚至广泛涉及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变革,意义之深、规模之大、道路之艰难让人无法想象,这就对如何优化乡镇规划建设档案管理工作、如何最大限度发挥档案管理工作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传承文明、记录历史、造福人民、服务社会等特殊作用提出了更严峻的挑战。在新时期,每一位建设者都要牢固树立抓住机遇、喜迎挑战的乡镇规划建设意识,跟随时展步伐优化乡镇规划建设档案管理工作,促进档案管理更适应社会全面进步及科学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更适应时展需要。
(二)更好地满足乡镇规划建设提出的高要求。乡镇规划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无法一蹴而就的过程,不可能一劳永逸,所以在乡镇的规划与建设中务必要真实记录实践活动的点点滴滴,它是纵深推进乡镇规划建设的主要参数和参考依据,对创新、传承和发展新农村建设有重要作用。与此同时,乡镇规划建设还是一项复杂的、系统的工作,需要通过档案的形式把一些工作经验及成就永久保存下来,所以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务必要把践行乡镇规划建设的瞬间变成永恒,以便为后人观察、研究乡镇规划建设的历史、探索规划和建设乡镇的规律提供可靠依据,从而实现乡镇规划建设档案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
【摘要】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小城镇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规模和数量均迅速增加,社会功能逐渐趋于完善。近期,在新型城镇化的引导下,资源优势明显的沿海小城镇的发展更是迎来了较大机遇。文中主要根据沿海小城镇的特点与优势,从区域统筹、优势利用、协同化发展、乡土文化体现等方面探讨沿海小城镇的规划思路。
【关键词】沿海小城镇;新型城镇化;协同化发展
1、前言
小城镇建设一直是国家城镇化中重要的一环,最近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更是重点指出:“具有特色资源、区位优势的小城镇,要通过规划引导、市场运作,培育成为文化旅游、商贸物流、资源加工、交通枢纽等专业特色镇。”在这种背景下,小城镇发展所面对不仅仅是机遇,而更多的是挑战。与此同时,规划从业者们也正积极实践如何从规划角度更好地服务于小城镇发展建设。
笔者在2013年参与了《庄河市鞍子山乡总体规划(2013-2030)》的编制工作,在工作中发现沿海小城镇的资源条件较好,物产丰富而多样,无论从产业基础、空间景观还是生态资源都有着独到的优势。本文想基于此规划,对沿海小城镇的规划思路进行初步探讨。
2、沿海小城镇――以鞍子山乡为例
本文所研究的沿海小城镇是指普遍背山面海,且在沿海经济带上分布的沿海小城镇。
庄河市鞍子山乡位于庄河市东部,乡域面积约295平方公里,规划区面积约45平方公里。其具体处在青堆子湾湾底,是辽宁沿海经济带、北黄海区域典型的农业型乡镇,在国家新型城镇化和大连市全域城市化发展战略的双重推动作用下,庄河市政府要求鞍子山乡进行新一轮总体规划编制,以带动庄河市沿海区域小城镇建设。
同志们:
今天把大家召集回来开这样一个会议,主要出发点有两个:一是在全县计划生育系统内部统一思想,明确目标,全面开展省优质服务县创建工作。在1月18日全市计生系统工作会议上,市人口计生委明确提出了全市优质服务先进县创建规划,即“省优创国优、
一类创省优、二类创一类、三类创二类、全市创一流”的口号,做为连续多年省、市一类县的我们,创建省优质服务县工作已经没有退路,刻不容缓。二是认真总结、深入分析20*年度全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成绩和问题,全面部署20*年度全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
下面,我讲两个问题:
一、20*年度全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回顾
20*年度,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各级各部门齐抓共管、综合治理,县、乡计划生育部门理清了工作思路、突出了工作重点、强化了保证措施,使我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继续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根据统计报表和抽样调查结果,预计全年人口出生率为8.36‰,自然增长率为3.47‰,计划生育率为99.39,综合节育率为94.81,国家、省结案率为100,稳定低生育水平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狠抓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
一是突出抓了“双节”期间的宣传教育活动。“双节”期间,县计生委聘请高翘队、锣鼓队、铜器队、离退休干部秧歌队等进行了游行踩街活动,在县城体育场举办了计划生育文艺专场演出;组织民间艺术表演队在县城和附近乡镇进行巡回演出,组织民间艺人组成两个演出小分队、排练涉及计划生育的文艺节目到八个乡镇、行政村进行了巡回演出。双节宣传期间,城关、闫庄、纸房等乡镇做了大量工作。
摘 要:乡镇是社会经济及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乡镇的发展,起着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性作用。乡镇规划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既有共性的,也有个性的,这就要求我们各级政府科学引导,严格管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同时要依靠群众的力量以及各部门之间的协作,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规划、建设和管理。本文针对乡镇规划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乡镇规划建设;问题;对策
前言
农村乡镇规划建设过程中,应立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中的大体社会背景,需要高度重视农业领域发展现状,旨在更好更优地促进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保证农村生活环境的优良特质,使得人口素质得到综合提升,就需要从实际角度出发,加大农村各项设施建设力度与改革力度。与此同时,乡镇建设仍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制约了农村经济和乡镇自身的发展。因此,针对乡镇规划建设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加强乡镇合理性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1、乡镇规划建设的重要性
乡镇是我国最基层的城区,数量多、分布广,是县域经济的增长点和城乡承上启下的重要节点,越来越成为我国当前高速城市化进程的主力军。我国绝大多数的农民来自乡镇,其居住于乡镇,这也即是说乡镇规划与建设直接关系到广大老百姓的根本利益,乡镇规划建设的效果和成绩将直接影响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效,并引申对我国现代化经济建设和小康社会的建设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通过深化乡镇规划的建设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必须在规划的前提下,按照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要求来展开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乡镇规划的发展所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要求必须系统化、规范化的提高规划和管理的水平,并根据各地的乡镇发展实情做出具体的乡镇建设的规划。在当前经济建设的环境下,尤其是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对乡镇规划建设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是对城乡经济发展需求的一种推进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2、乡镇规划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思想意识滞后
摘 要: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是党的十以来,中国进行农村改革、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随着中国城乡统筹战略的不断深入,小城镇作为小型的“城”,在城市规划领域逐步成为研究的焦点与热点。研究马头镇的小城规划,也是推进邯郸市“三年大变样,一年一大步”的重要力量。通过分析马头镇的发展,总结其发展背后的一般性规律,探求马头镇总体规划的立意与主题思路,探索促进马头镇城镇建设健康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关键词:小城镇建设;马头镇;城乡规划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1-0235-02
城乡规划是中国进入21世纪后,为打破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结构所提出的发展理念,是协调城乡发展与彻底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管理依据和重要指导思想。随着经济的发展,邯郸市城镇化进程发展加速,马头镇的城镇建设速度也越来越快,成为邯郸市城镇化建设中的中坚力量,并且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探究马头镇城镇规划背景
马头镇位于邯郸市主城区南15公里,镇域面积16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7.86平方公里。马头镇历史悠久,因曾为水旱码头而得名,历来为商贾云集之地,盛产大米、莲藕和丰富的水产品,素有“鱼米之乡”之称。马头镇区位优越,交通便利,水、电资源丰富,工业基础雄厚。作为邯郸市第一批试点小城镇之一,马头镇的经济发展日新月异,城镇面貌发展空前,在“一年一大步,三年大变样”的口号下,修建了高楼群、宽街道、大广场,走入了“千城一面”规划设计误区。乡镇在发展的全面性上存在误区,城镇特色存在危机。因此,坚持发展定位,明确小城镇特色的总体发展思路成为马头镇当前和未来建设的重要任务。故本文所作调查以期对马头镇小城镇建设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二、政府完善城镇规划体系,抓好规划的落实
城镇规划是小城镇建设的龙头,也是小城镇发展的基础和前提。2001年,马头镇在邯郸市建设局的支持帮助下,邀请邯郸市规划设计院编制了马头镇区(2001―2010年)总体规划,并列入了邯郸市第三期总规中。规划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前瞻性强,打破了行政区划的界限,规划面积为130平方公里,使社会资源得到优化配置,为可持续发展拓展了空间。为使规划更具科学性、超前性、可操作性,2002年3月,镇政府组织对马头镇总体规划进行了编调,编调后的规划更注重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为小城镇建设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在规划实施中,坚持“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管理一个口”的原则,任何部门和个人从事开发建设,必须依据总体规划设计申报,严格审批程序,控制用地标准,规范建筑风格,提高建设质量,从而保证了建设的整体性和统一性。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庄整洁、管理民主”总体要求,按照“撤并自然屯、建设中心村、发展小城镇”的思路,以建设规划为先导,以产业规划为基础,以完善城乡基础设施为重点,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突破口,扎实稳步地推进新农村和小城镇规划,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
二、规划编制原则
(一)科学规划,适度超前。要突出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预见性,正确处理村镇现状、近期建设和长远发展的关系,正确处理村镇与哈东开发的关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保证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
(二)因地制宜,突出特色。要立足实际,以人为本,突出乡镇及各村产业特色,构建自然和谐、格调新颖、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新型村镇。对城子村、石人沟村等具有一定历史文化资源的村屯规划要从保护角度出发,服从服务于风景区的规划,并与之相协调和配套。
(三)实事求是,循序渐进。村镇规划编制建设,既要严格标准、积极实施,又要结合实际、尊重民意,因势利导,典型引路,以点带面,逐步推进。
三、目标任务及完成时序
目前,我区团结镇和民主乡总体规划已编制完成,团结镇红利村、团结村和民主乡友谊村、民主村、五星村、新国村、新发村、胜利村、光明村等9个村的村屯建设规划已编完成。团结镇8个村和民主乡的3个村的村屯规划尚未编制。因区划调整,永源镇、巨源镇总体规划尚未编制,永源镇、巨源镇18个村村屯建设规划尚未编制。基于这一基本情况,我区20*要完成的乡镇规划目标任务是:
摘要:针对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对规划师专业能力的需求,给出了城乡规划特色应用型人才概念模型,分析了校企协同培养人才的基本思路,指出校企协同是提高特色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主要包括“双师型”队伍建设、专业课程体系优化、专业实践与专业竞赛相结合、顶岗实习、毕业设计实用价值与创新水平提升等方面。
关键词:城乡规划;特色应用型人才;校企协同;培养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2.0;TU9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7)03-0028-04
新型城镇化是新时期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核心策略。新型城镇化的关键内容是城乡统筹与一体化、产业升级与低碳转型、资源的节约与集约利用、土地的混合利用与紧凑开发等[1],因而要求城乡规划行业积极探索推行新型城镇化的新策略。作为为社会培养、输送城乡规划专业人才的高等学校,应积极进行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实践,使得毕业生具备前瞻预测、综合思考、专业分析、公正处理等方面的能力,能够科学应对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规划设计与规划管理方面的难题和挑战。
2011年黑龙江省启动了特色应用型人才培养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作为特色应用型人才培养试点高校,黑龙江科技大学积极开展特色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2-3]。黑龙江科技大学城乡规划专业在试点改革过程中,以校企协同方式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积极开展特色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毕业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和专业实践能力不断提高,得到了社会和行业的认可和好评。
一、城乡规划特色应用型人才概念模型
城乡规划特色应用型人才,是在一般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础上,根据学校和专业自身的办学条件、办学背景以及所处的地域环境,综合地方和区域的城乡建设发展需求,进行人才培养定位,并集中学校优势教学资源,使城乡规划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和专业能力,在城乡规划编制、公共政策制定及建设实施管理等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比较突出,在省内外具有领先优势和影响力。城乡规划特色应用型人才的概念模型见图1。
二、校企协同的基本思想
同志们:
今天把大家召集回来开这样一个会议,主要出发点有两个:一是在全县计划生育系统内部统一思想,明确目标,全面开展省优质服务县创建工作。在1月18日全市计生系统工作会议上,市人口计生委明确提出了全市优质服务先进县创建规划,即“省优创国优、一类创省优、二类创一类、三类创二类、全市创一流”的口号,做为连续多年省、市一类县的我们,创建省优质服务县工作已经没有退路,刻不容缓。二是认真总结、深入分析2004年度全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成绩和问题,全面部署2005年度全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
下面,我讲两个问题:
一、2004年度全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回顾
2004年度,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各级各部门齐抓共管、综合治理,县、乡计划生育部门理清了工作思路、突出了工作重点、强化了保证措施,使我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继续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根据统计报表和抽样调查结果,预计全年人口出生率为8.36‰,自然增长率为3.47‰,计划生育率为99.39%,综合节育率为94.81%,国家、省结案率为100%,稳定低生育水平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狠抓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
一是突出抓了“双节”期间的宣传教育活动。“双节”期间,县计生委聘请高翘队、锣鼓队、铜器队、离退休干部秧歌队等进行了游行踩街活动,在县城体育场举办了计划生育文艺专场演出;组织民间艺术表演队在县城和附近乡镇进行巡回演出,组织民间艺人组成两个演出小分队、排练涉及计划生育的文艺节目到八个乡镇、行政村进行了巡回演出。双节宣传期间,城关、闫庄、纸房等乡镇做了大量工作。
二是加大了环境宣传和生育文化大院建设力度。全年建成大型计划生育公益广告宣传牌37个、面积近3000平方米,新刷、刷新标语口号2168条,建成生育文化大院37个,初步形成了内外(内:生育文化大院和人口学校建设;外:户外环境宣传)结合的宣传教育新格局。特别是生育文化大院“小天地包含大世界”,集政策法规、避孕节育、优生优育、妇幼保健、科技知识、致富信息于一体,融趣味性、知识性、大众化为一院,使群众在培训、康检、开会的空闲时间能够接受到新型婚育观念、生殖健康知识、科技致富信息的教育。这方面,纸房、大章、旧县、木植街、车村等乡镇为我县争了光,省、市计生委领导多次到这些乡镇参观考察,并给予了高度评价。
为了进一步规范乡镇工作行为,转变乡镇工作职能,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执政能力和工作效率,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根据省、市、县关于乡镇职能转变工作有关精神,结合我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紧密结合新时期农村工作实际,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把乡镇职能转变的立足点和落脚点定位在规范机构设置,转变工作作风,加强干部管理,靠实工作责任,严格考核奖罚,充分调动干部积极性,服务“三农”,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等方面,加快建立结构合理、管理科学、运转协调、便民高效的乡镇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二)基本原则:
1、坚持精简效能原则。根据工作职能和乡镇规模,在促进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和维护稳定的前提下,从工作需要出发,科学设置机构,精减机构人员,合理核定编制,提高工作效率。
2、坚持因地制宜原则。从实际出发,综合考虑地域情况,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发育程度和工作特点等因素,实事求是,大胆创新,分类指导。
3、坚持稳妥有序原则。既要积极探索,又要稳步推进,在试点中总结经验,在实践中逐步完善。
4、坚持突出中心原则。围绕增加农民收入,突出产业化经营、农村劳动力输转、小城镇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用技术普及推广、维护稳定和基层组织建设等重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