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乡镇粮食生产工作意见

乡镇粮食生产工作意见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粮食主产区建设与保护建议

为切实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与保护工作的意见》(政办发〔〕7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与保护工作意见》(政办发〔〕40号)的精神,经县政府同意,现就加强我县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和保护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保障粮食安全这个总目标,以改善粮食生产条件、建设吨粮田为核心,选择集中连片的标准农田,依靠科技,增加投入,完善设施,长久保护,使之成为粮食稳产高产高效模式示范区、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区、解决季节性抛荒的带动区、统一服务的先行区,为稳定粮食生产、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夯实基础。

二、建设任务

根据省、市政府下达我县的任务,计划通过8-10年努力,力争全县建成3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整体达到亩产吨粮的生产能力。其中,到年底建成2万亩,年建成3万亩。(-年各乡镇的任务见附表)

三、建设内容

(一)农田设施完善。耕地集中连片面积50亩以上,农田格式化,田面平整;排、灌水系通畅;田间道路布局合理,能适应大中型农机下田作业要求;农电设施能满足农业生产用电需求。

(二)农田质量提升。通过标准农田质量提升,达到土壤有机质含量与酸碱度适宜、耕作层厚度适中、理化性状优化、农田养分平衡的土壤培肥要求,农田总体地力水平良好。

全文阅读

粮食局加强粮食高产创建方案县

为进一步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促进我县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发展,保障粮食有效供给,决定在全县范围内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为广泛深入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特制订本工作方案。

一、充分认识粮食高产创建的重要意义

我县粮食生产实现了连续四年的稳定增长,但种粮效益不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为了继续保持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依靠科技、提高单产的路子。粮食高产创建是依靠科技提高单产的有效途径,它是集高产优质良种、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及优质高效投入品于一体的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活动。通过高产创建,能够实现统一品种、统一技术、实现良种良法配套,最大限度发挥品种和技术在产量、品质、抗性等方面的生产潜力,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粮食高产创建是农业科技推广的重要平台,能充分发挥样板方的辐射带动能力,推动在新形势下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对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各乡镇(街道)和涉农部门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出发,全面贯彻落实省农业厅有关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年的精神,把高产创建作为确保粮食稳定发展的中心工作,作为科技兴粮的关键举措,作为行政推动的重要抓手,促进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发展。

二、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我县粮食生产实际,继续深入贯彻落实《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农业科技普及推广着力提高水稻单产的若干意见》(浙政办发〔20*〕86号)精神,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保护基本农田,提高耕地质量,稳定粮食种植面积;集约项目,集成技术,依靠科技进步,主攻单产,提高品质,节本增效;通过高产创建,树立典型,示范展示,辐射带动,推进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全面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二)目标任务

在全县水稻主产区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全县计划建设5个水稻高产创建示范乡镇(街道),30个水稻高产创建示范村,400个水稻高产创建示范户。通过三年(20*—2010年)的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力争全县水稻单产比项目实施前三年平均增5%左右,示范乡镇(街道)水稻单产比项目实施前三年平均增8%左右,力争实现全县单季晚稻亩产超过500公斤、双季稻900公斤。

全文阅读

粮食稳定增产实施意见

2012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认真做好粮食生产工作,继续保持粮食稳定增长,是我县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县各级各单位要站在战略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今年粮食生产工作的重大意义,坚定发展粮食生产的信心,增强做好粮食生产工作的责任感。为切实抓好全县粮食生产发展,确保完成全年粮食生产任务,根据鄂政办发[2012]57号精神,经县政府研究,现就开展2012年全县粮食稳定增产行动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省、市关于农业农村工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农民持续增收为重点,按照“稳定面积,提高单产,改善品质,增加效益”的总体要求,创新工作机制,发挥政策效应,搞好服务指导,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力度,进一步挖掘科技兴粮潜力,努力开创我县粮食生产新局面。

(二)目标任务。2012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62.5万亩,平均单产比上年增加7公斤,达到370公斤,总产量达到23.13万吨。稳定粮食增产的主要任务是稳定增加玉米、水稻、马铃薯、豆杂等作物播种面积,提高单产,增加总产。同时在夏粮生产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影响的情况下,进一步加强秋粮作物管理,争取以秋补夏,确保全年粮食生产稳定发展。

二、统筹安排,强化措施,确保粮食稳定增产

(三)落实粮食播种面积。要把面积落实责任及任务分解到乡(镇)、村、组,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切实做到农田不抛荒,落实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稳定耕地面积;抓好耕作制度的改革,提高耕地复种指数;采取针对性措施制止耕地撂荒,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积极引导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中短期和季节性流转;鼓励种粮大户扩大种粮面积,提高补贴标准,利用旱地和边缘地发展红薯、豆杂等旱粮作物。

(四)抓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今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抓好农田水利项目建设,改造灌区排灌设施,有效增强农田水利灌溉能力,扩大灌溉面积和提高农田旱涝保丰收能力,提高农业生产抗灾减灾能力。

(五)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单产。

全文阅读

早稻种植稳定粮食生产实施意见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稳定粮食生产工作的通知》和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全力稳定粮食生产持续推进种植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等有关文件要求,经市委、市政府研究,现就鼓励早稻种植稳定全市粮食生产,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

近日对全国春季农业生产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越是面对风险挑战,越要稳住农业,越要确保粮食和重要副食品安全。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保障粮食安全意义更为重大。各乡镇(街道、场)和相关单位要认真贯彻落实重要讲话精神,坚决按照中央、省和决策部署,把稳定粮食生产作为当前农业农村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明确任务,细化措施,压实责任,确保稳住粮食生产,巩固我市产粮大县地位。

二、落实目标任务

市委、市政府根据省委、省政府下达我市的粮食生产任务,制定了各乡镇(街道、场)和相关单位今年的粮食生产任务清单(见附件)。各乡镇(街道、场)和相关单位要紧盯粮食生产目标任务,不折不扣把面积尤其是早稻种植面积分解到村、到组、到户,落实到田间地块,做到应种尽种、宜种尽种,确保完成全市69.9万亩早稻种植面积和全年163.62万亩粮食种植面积、总产13.71亿斤的任务。

三、强化工作举措

1、市委、市政府将投入3635万元财政资金用于支持今年早稻生产,其中:①早稻种植补贴40元/亩;②完成早稻种植面积的乡镇(街道、场)和相关单位奖励经费10元/亩。

2、按照“谁种植补贴谁”原则,及时将稻谷补贴资金落实到户,今年稻谷补贴的发放额度将侧重于早稻种植面积。

全文阅读

抓好粮食生产工作意见

为全面贯彻年中央1号文件和全国粮食生产表彰奖励大会及中央、省、市有关粮食生产工作的会议精神,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促进粮食安全、社会稳定,现就抓好年粮食生产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强化认识,明确目标任务

粮食安全是关系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要求,要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首先要稳住粮食生产,确保不出现滑坡。我县作为全国680个粮食生产核心县之一,又是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建设县,肩负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各乡镇各部门要站在讲政治、讲大局的战略高度,对发展粮食生产再认识、再提高,全力推进全县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年全县粮食生产的总体目标是:粮食播种面积74.3万亩以上,总产27万吨以上,流转耕地1.5万亩以上。其中:水稻面积47.5万亩(早稻23万亩、中稻1.5万亩、晚稻23万亩),总产18万吨以上;玉米面积20.3万亩,总产8万吨以上;其他粮食作物6.5万亩,总产1万吨以上。继续保持全省粮食生产标兵县地位,争创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

二、加强耕地监管,夯实粮食生产基础

(一)深入开展耕地抛荒专项治理。要加强调查,摸清全县耕地抛荒情况,建立档案,分类治理。要强化督查督办,在3月、6月、9月分别开展1次耕地抛荒专项治理督查。要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对出现耕地抛荒现象的乡镇,要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二)大力实施耕地质量提升行动。要加快中低产田改良步伐。涉农各部门要充分抓住我县列为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罗霄山区)扶贫攻坚县机遇,切实加大项目申报力度,加快中低产田改良步伐,加强标准良田建设,力争全县高产田提高到50%以上,低产田控制在5%以下。要加强土壤有机质提升。推行作物秸杆还田,大力发展种植绿肥、油菜,实现稻田秸杆还田80%以上,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0.5%,杜绝稻田焚烧秸杆现象。要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全面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大力推广应用测土配方肥,加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培训。要加强农田环境治理,严禁生活垃圾废渣、工厂废水、废气“三废”下田。

(三)进一步加大耕地流转力度,推进粮食生产规模化。要进一步创新耕地流转模式,推进耕地向种粮大户集中,促进粮食规模化生产。要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体系,及时调解耕地纠纷,促进耕地健康有序流转。要进一步完善耕地流转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农户和种粮大户耕地流转的积极性。要严厉打击炒作提高土地流转价格、扰乱土地流转市场秩序、赚取土地流转差价的投机行为,使真正的土地承包经营者享受到惠农政策。要通过耕地流转,推进粮食规模化生产与经营,提高种粮效益。年,全县耕地流转面积要达到1.5万亩以上,在上年的基础上再发展面积10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60户以上,粮食规模化生产面积增加1万亩。

三、推进科技创新,强化科技兴粮

全文阅读

城乡粮食生产能力变动诌议

根据计算的结果将2000—2010年11年的廊坊市城乡结合部的粮食安全状况利用利用ArcGis的NaturalBreaks方法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00—2004年;第二阶段为2004—2006年;第三阶段为2006—2010年。廊坊市城乡结合部的粮食不安全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廊坊市城区以和开发区附近的乡镇,比较典型的是北史家务乡,11年来粮食安全形势都比较严峻;总体上,廊坊市城乡结合部的西南部和东南部地区各乡镇的粮食安全状况较好,而中部地区尤其是城区扩展方向地区的粮食安全形势较为严峻,说明经济的发展占用了耕地并且导致耕地质量下降。粮食安全重心转移变化根据计算可知,2000—2010年的11年内廊坊市城乡结合部的粮食安全重心发生了较大变化,粮食安全重心从城市建成区附近向西南部地区偏移,其重心点坐标由2000年的38°45'14"N、116°16'14"E移动到2010年的38°52'24"N、116°36'17"E,共向西南部远郊偏移了2.39km。

粮食安全空间格局影响因素分析利用式(6)分别计算2000、2005、2010年的投入要素弹性系数,利用弹性系数表征因素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力的大小。选择化肥投入量、农药投入、劳动力投入、机械动力投入、有效灌溉面积、粮食播种面作为粮食生产投入主要要素,为反映这些因素对粮食总产的影响,利用Cobb-Douglas生产函数对其进行多元回归分析见表2。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回归系数与零有显著区别,各方程通过检验结果为F值检验,且相伴概率P<0.00,回归模型有意义。在此基础上,取回归方程中各因素的系数绝对值,作为各因素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并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各因子对粮食生产区域差异的影响强度见图2。由图2可知,不同阶段各因子对粮食产量的影响程度不同。2000—2010年不同时期各因素对粮食产量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与变化。总体上,粮食播种面积、有效灌溉面积对粮食产量影响较大。2000年后有效灌溉面积对粮食产量影响变小,主要原因是随着水利设施的完善,耕地灌溉面积变大,因此有效灌溉面积已不是粮食产量的制约因子;化肥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在减少,根据有关数据[15],廊坊城乡结合部地区的化肥投入量大大超过全国水平,化肥投入出现部分地区投入过量现象;劳动力投入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在减少,但是作为劳动力投入的替代,机械动力投入在增加。

粮食产量重心转移变化分析将图2中粮食产量影响因素归为2类,即影响粮食产量的“量”的因素(播种面积、灌溉面积)和影响粮食产量的“质”的因素(化肥投入量、农药投入、劳动力投入、机械动力投入),“质”的因素主要影响粮食单产。“量”与“质”的因素相互作用,在不同时期对粮食产量的影响程度不同。廊坊市城乡结合部地区,主要经历了2个过程。2000—2005年,由于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在此期间“质”的因素对粮食产量影响较大,表现为粮食生产重心向生产条件较好、交通便利的城市郊区的转移。2005—2010年随着各乡镇农业条件的整体改善,农业要素投入量地区间差异减少,但由于廊坊处于京津经济都市圈发展内,随着京津二、三产业向廊坊的转移,廊坊结合部地区的农地非农化进程加快,耕地面积快速减少,粮食产量的“量”的影响因素,成为影响粮食产量的决定因素。廊坊市的万庄镇、南尖塔镇、北旺乡和落垡镇受到京津经济增长极的影响,耕地面积减少最快,而北史家务乡受到廊坊市自身城市化的扩张,耕地减少也比较快;相对于上面几个乡镇,九州乡、杨税务乡和仇庄乡,受到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影响相对较小,耕地面积呈低速减少。由于耕地面积的变化导致粮食生产的重心,由“外”(北京、天津方向)向“内”偏移。

粮食安全问题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不同学者从土地利用、地理学、农业经济学等角度对区域粮食安全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从研究区尺度上,有学者从全球尺度、国家尺度、区域尺度以及大城市周边地区等尺度范围进行了粮食安全相关研究。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快速城镇化地区农地非农化、耕地流失、闲置等土地利用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在城镇化的宏观背景下,乡镇尺度上粮食生产问题有待进一步加强。论文基于快速城镇化地区廊坊市乡镇为研究角度,借助Cobb-Douglas生产函数、粮食安全指数、重心转移矩阵等模型,系统研究近10年来快速城镇化地区粮食安全变化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在未来研究中,将进一步把区域土地利用与粮食生产进行结合,深入分析相互作用机制,加强在国家宏观政策背景下的城镇化与粮食安全研究。

作者:杨悉廉 杨齐祺 金晓斌 周寅康 单位: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安徽省国土资源储备发展中心 山东农业大学水利土木工程学院

全文阅读

边远山区农户存粮调研报告

今年元月中旬以来,**发生了历史罕见的冰冻雪灾,造成全市一部分山区农村电力中断、交通中断、通信中断,致使边远山区、库区的粮食供应工作经受了一次严峻考验。虽然,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全力配合下,通过紧急调粮实施援助,避免了因灾缺粮断炊现象的发生,但灾后反思,研讨解决边远山区、库区粮食供应问题,已成为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急需解决的头等大事。鉴于此,**粮食局在三月中旬部署全市开展了边远山区农户存粮情况调研,并通过调研力求探索出一条保障边远山区、库区农村粮食供应工作的新途径。

一、**基本市情、粮情

**地处安徽南部,毗邻浙江和江西两省,下辖三区四县。面积98**平方公里,总人口147.9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12.7万人,占全市总人口76.2%。全市共有乡镇101个,行政村1138个,其中属缺粮山区、库区乡镇81个,行政村726个,分别占全市总数的80.2%、63.8%。农村缺粮总人口达66.59万人,占总人口数的59.1%。

**是全省最大的缺粮市,20**粮食总产量35.4万吨,而总需求量为56.58万吨,缺口21.18万吨需从市外调入,缺粮量占总需求量37.4%。据社会粮食供需平衡调查,全市总需求量中农业人口口粮28.94万吨,占总需求的51.1%,其中边远山区、库区人口口粮约15万吨,约占农业人口口粮需求总量的51.8%。因此,做好农村粮食供应工作,尤其是做好边远山区、库区农村粮食供应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二、**边远山区农村经济和农户存粮现状

本次调研的范围是交通不便或边远的山区、库区缺粮农村,其中年初冰冻雪灾期间粮食部门紧急调粮援助的农村列入调研重点。调研内容主要有:农村粮食产需基本情况、农户存粮意识和现状、农村粮油加工企业和零售企业基本情况等。

全市共调研了16个乡镇,22个行政村,30个村民组,151户家庭,被调查人口为553人。调查乡镇、村和村民组数分别占缺粮山区库区总数的19.8%、3.0%和0.3%。调研典型的边远山区库区农村主要有:屯溪区屯光镇留村和奕棋镇朱村;黄山区龙门乡龙门村和秀湖村;徽州区富溪乡碣石村和杨村乡杨村村;歙县长陔乡长陔村;休宁县璜尖乡璜尖村、白际乡江湾村和溪口乡花桥村;黟县红星乡奕村和长坑村;祁门县祁红乡汊口村、新安乡星林村和良禾村等等。

1、边远山区、库区农户基本经济状况

全文阅读

农业局发展粮食生产管理意见

为了确保全市粮食生产安全,实现粮食生产持续健康发展,根据省及温州市有关文件精神,现就促进我市粮食生产稳定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粮食生产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我市粮食生产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是:以满足人口不断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为导向,以推进科技进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持一定的粮食自给率为目标,稳定增加粮食播种面积,主攻单产,优化品质,实现粮食产量稳定增加、种粮效益明显提高。20*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43.5万亩,力争48.7万亩,其中早稻播种面积保持在13.5万亩,力争14.1万亩,粮食总产17.0万吨,力争18.6万吨(各乡镇20*年粮食生产指导性目标详见附件)。

各乡镇政府要加强组织领导,根据市下达的粮食生产指导性意见及计划任务,紧密结合当地实际,认真抓好落实,把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特别是要将早稻生产作为当前农业生产的重中之重,切实抓紧抓好。

二、加强指导,搞好规划布局

各乡镇政府要集中精力,深入农村、田头,加强调查研究,倾听广大农民尤其是种粮大户的呼声,切实帮助他们解决粮食生产尤其是当前春耕备耕生产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各平原乡镇要形成稳固的水稻生产基地,扩大优质稻米生产规模,着力提高食用稻米品质。提倡种植“双季稻”,压缩单季稻种植面积。扩大水稻种植面积,大力发展旱杂粮生产。重点发展专用稻,按照口粮、工业用粮、饲料用粮等用途多样化要求,进一步优化品种结构。同时,各乡镇政府要根据市政府有关扶持政策,及时研究对粮食生产的补贴方案,落实补贴资金,出台相应的配套政策,健全和完善扶持发展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形成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长效机制。

三、发展订单农业,推进粮田规模经营

大力开展订单生产,以农产品加工企业为龙头,协调好农户与企业的关系,努力提高订单生产中的履约率。充分发挥各种专业合作组织、产业协会、农产品批发商及购销大户的作用,实现农业龙头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购销大户与粮油种植大户的对接,按市场需求开展订单生产,避免生产的盲目性。各乡镇政府、市农业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农户找订单,落实种植计划,建立稳固的订单生产基地。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让部分粮田向种粮能手集中,推进粮田适度规模经营,集中连片种植,建立稳固的粮食生产基地和稳妥的粮食产销关系。

全文阅读

县粮食生产工作情况汇报

__县粮食生产工作情况汇报

我县认真贯彻落实各级农业和粮食生产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提高认识,采取有效措施,稳定粮食面积,制止耕地抛荒,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全县粮食生产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全年计划粮食播种面积49.4万亩,与去年基本持平,其中早稻16.2万亩,中稻7.2万亩,晚稻17.5万亩,旱粮8.5万亩,实现粮食总产21.9万吨。目前已落实早稻面积16.2万亩,完成计划的100%;落实中稻面积7.2万亩,完成计划的100%;落实旱粮面积6.8万亩,完成计划的80%。现将主要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周密部署各项工作

一是成立了领导小组。县政府成立了高规格的粮食生产工作领导小组,由县长廖桂生任组长,副县长李长清、陈占华任副组长,县农业局、科技局、财政局、国土资源局、水利局、农办、农经局、农机局、畜牧水产局、物价局、粮食局、农开办、扶贫办等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县农业局,农业局局长孙社生兼任办公室主任。领导小组主要负责粮食生产的领导、指挥、协调工作和研究解决粮食生产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各乡镇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工作班子。二是制定了工作方案。县政府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明确了粮食生产的工作目标及工作要求,实行政府行政首长责任制,县长和乡镇长为粮食生产第一责任人。县政府分别在月日和5月15日先后两次召开了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全县农业和粮食生产工作会议,对全县粮食生产工作进行部署。各乡镇也召开了两次以上会议对辖区内粮食生产工作进行研究和部署。在全县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全面抓落实的粮食生产工作格局。三是出台了相关政策。我县将国家十项惠农政策内容张贴到了23个乡镇,309个行政村,使国家惠农政策达到家喻户晓。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等各项农村直补政策资金2692.1万元在规定时间内全部落实到位。在认真宣传和落实国家各项惠农政策的基础上,我县还制定了系列倾斜政策,县政府规定对种植粮食30亩以上的生产大户,县财政每亩奖励100元。各乡镇也出台了相应的粮食生产激励机制。目前,农户种粮积极性空前高涨,出现了一批种粮大户。据统计,种植50亩以上的有380户,其中三星镇白泉村农户邓利祥,通过土地流转种植水稻80亩,并购买了耕田机、插秧机和收割机,种田机械化程度实现了质的飞跃。四是建立了奖惩机制。县政府把粮食生产任务分解到各乡镇,签订了粮食生产责任书,明确了奖罚措施,并将粮食生产工作列入对乡镇综合考核指标。对效果明显,成绩突出的乡镇给予重奖。对工作不力,考核不合格的乡(镇),将进行全县通报批评,并要乡镇向县政府说明原因。到目前,各项工作进展有序,政策措施落实到位。

二、严防死守,坚决制止耕地抛荒

一是建立了责任机制。我县认真贯彻执行《郴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解决耕地抛荒问题的若干意见》(郴政发[20__]5号)文件精神,并将文件转发到各乡镇及有关部门,县政府分管农业副县长就粮食生产和制止耕地抛荒进行了电视讲话。乡镇与县政府签订了责任书,实行一级

对一级负责制,即乡镇长对县长负责,村长对乡镇长负责。因工作不力,造成连片抛荒面积超过5亩的乡镇,对乡镇长进行戒勉谈话。二是建立了监管机制。县政府对全县耕地抛荒情况进行动态监管,由县农业局牵头对全县耕地抛荒情况进行了详细调查,摸清底子,建立档案,做到心中有数。各乡镇实行一月一报,随时掌握耕地抛荒情况。据目前统计,全县耕地抛荒面积204.28亩,其中稻田抛荒167.4亩,旱地抛荒36.88亩,抛荒原因主要是干旱缺水不能耕种和劳力外出务工。对因干旱缺水不能耕种的耕地,要求所在乡镇采取措施,筹资筹劳改善耕地灌溉条件,创造条件进行复耕。对因弃农经商或外出务工无力耕种的耕地,要求乡镇督促耕地承包户及时将耕地转包与他人代为耕种,并逐步推动土地流转。三是加强了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今年我县共投资18万元用于防汛工作,投资355万元用于改善稻田水利设施。现冬修水利重点工程龙虎洞右干渠李屋段整修工程、龙虎洞干渠清淤扫障工程及两个小ⅰ型病险水库修复工程已全面完工。全县中型水库蓄水60%左右,小ⅱ型以上水库蓄水50%左右,耕地防汛抗旱能力进一步增强。四是提高了耕地地力。通过开展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措施提高耕地地力,全年计划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45万亩,推广配方肥1500吨。目前已对全县4028户农户的施肥情况展开调查,取回土样4626个,取得化验数据28462个,发放施肥建议卡8万份。通过项目实施,可提高肥料利用率4个百分点,每亩节本增效50元以上,耕地地力有效提高。三、坚持标准,创建粮食高产示范

一是加强领导,制定了工作方案。我县将20__年定为“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年”,成立了粮食高产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农业的副县长陈占华任组长,县农业局局长孙社生任副组长,县农业局、推广站、粮油站、土肥站、植保站、种子公司和种子管理站负责人员为成员。制定了粮食高产创建工作方案,明确了工作目标、工作要求,同时落实了项目经费10万元。二是大力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今年我县粮食高产创建活动以推广超级稻及高产栽培技术为主,结合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计划全县推广面积10万亩,平均亩产600公斤,总产达到6万吨。今年我县重点推广了超极稻和中档优质稻,推广品种以y两优1号、y两优7号、准两优527等组合为主,良种覆盖率达到了86.7%。推广秧盘和无盘抛秧、超级稻三定栽培法、改良型水稻强化栽培、病虫综合防治等先进适用技术12项,先进技术应用面积在85%以上。三是认真办好示范样板。县农业局牵头以三星镇为中心创办了1个万亩连片高产示范片,在附城廖家村创办了1个亩产900公斤百亩攻关示范片。示范片内实行专人负责、统一供种、统一技术、统一管理。每个乡镇创办了1个千亩示范片,每个村创办了1个百亩示范片。全县共创建大小示范片300多个,通过县、乡、村层层办点示范,在全县形成一个“三位一体”的示范网络。

全文阅读

农作物生产质量提升意见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级有关部门:

年,我县遭遇了持续干旱天气过程,特别是进入8月份的持续高温伏旱天气长到60余天,对大春农作物生长造成了一定的损失,据县农情专题调查统计,全县仅水稻作物受旱面积达3万余亩,成灾面积达1.5万余亩,绝收面积达3500余亩,损失稻谷产量达1200吨,造成粮食作物经济损失333.5万元。为弥补干旱损失,力争实现灾年不减产、不减收目标,各乡镇(街道)、县级相关部门务必抓好晚秋生产,扩大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提高晚秋种植质量,增加晚秋粮食产量,确保全年粮食总产和农民增收目标的顺利实现。为此,特提出我县年度晚秋作物生产意见,请认真贯彻落实。

一、指导思想

围绕“大春损失晚秋补、粮食损失经济作物补”有关要求,按照“因地制宜、应种尽种、选好品种、突出样板、强化套种”的总体思路,根据各地的区位优势、自然条件、产业优势,合理选择种植作物与品种,大干晚秋,提高单产,增加总产,千方百计弥补因旱造成的损失,确保全年粮食总产和农民增收目标的实现。

二、目标任务

全县计划种植晚秋农作物21.66万亩,其中粮食作物13.66万亩、秋菜8万亩;力争实现晚秋粮食产量5.14万吨、农业产值21480万元(详见计划表)。

三、工作重点

(一)抓好秋洋芋种植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