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乡土中国读后感

乡土中国读后感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让语文课堂绽放乡土文化之美

【摘 要】

语文课堂是乡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最好的沃土,只有语文课堂中为乡土文化开辟一定的空间,用乡土文化滋养课堂阅读审美活动。本文从乡土文化在课前导入,课堂渗透过程中异同的比较,乡土文化在课后的延伸这三个方面来实践课堂对乡土文化融入,让语文课堂绽放乡土文化之美。

【关键词】

语文课堂 乡土文化 引导 比较 延伸

温岭以其独特的地理风貌滋生出迷人的山海风光,积淀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孕育了丰富的乡土文化。我们的语文课堂应大力引进乡土文化,让乡土文化融入日常的课堂教学,让学生感受乡土文化之美,提高学生的语文审美能力。同时,让乡土情怀渗入学生心灵,进而构造自己的精神家园。

一、乡土文化的课前导入――引导美

良好的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取得成效的第一步,运用乡土文化之美导入课堂,让学生在熟悉亲切的乡土文化中激发兴趣,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获得美的感知,更好地推动课堂阅读审美活动的开展。

在执教《大自然的语言》一课时,学生对于此文中的物候概念比较陌生,笔者就利用乡土文化有的俗语谚语激发学生的兴趣,用生动活泼的生活俗语,找到课文和生活的联系点,激发学生的审美体验。

全文阅读

整合乡土资源,优化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一、整合乡土资源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意义

1.丰富语文阅读教学内容

农村地区有着优美的自然风光,高山、大树、野花、青草、流水、鸟语、虫鸣……四处弥漫着原生态的气息;有着珍贵的人文特色,传统的农作方式、质朴的乡村农友、悠久历史的民风民俗、独具特色的方言民歌……洋溢着一方水土一方人文的韵味。所以,在农村初中语文课上,如果我们将这些本土资源引入,那么课堂必然会变得生趣盎然,阅读内容也更加丰富多样。

2.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阅读本身是一个开放性的学习行为,我们不应该把学生局限于课堂和校园之内,而是应该鼓励学生放宽视野,去接触更多的东西。同时,阅读还是一个读者与作者之间思想情感相互交流、相互碰撞的过程,需要读者有一定的生活感悟或者情感体验,才能更好地理解文本内涵。而乡土文化可以熏陶学生的思想,激发学生的阅读情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整合乡土资源加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具体策略

1.营造乡土氛围,创设阅读情境

在农村初中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利用乡土文化气息,营造出乡土文化氛围,为学生创造出一个个逼真的、情节化的阅读情境。例如在阅读《始终眷恋着自己的祖国》、《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七律・长征》、《革命烈士诗二首》等爱国情怀浓厚的课文或者描写革命年代的诗歌时,则可以结合家乡的有名的革命先烈或者著名的革命事迹等文化资源,营造出氛围浓厚的阅读情境,更能激发学生内在的爱国情感。又比如在阅读《记承天寺夜游》、《小石潭记》、《美丽的西双版纳》、《阿里山纪行》等游记类课文时,则可以结合当地的自然风光,让学生介绍自己家乡的山山水水、花草树木,在风光迤逦的大自然美景中再去阅读课本中的游记,更能引发出学生对大自然热爱的情愫。还有在阅读《展示华夏文化的魅力》、《故乡》、《社戏》、《端午日》以及《中秋咏月诗三首》等记叙民俗风情的课文或诗词时,则可以联想家乡的人文风情,有没有什么有特色的民俗活动、戏曲表演等,家乡的端午节、中秋节有什么习惯或活动等等。这样,将家乡的本土文化与阅读文本进行了有机结合,借助家乡的本土资源营造出学生们熟知的文化情境,让学生更喜欢阅读、更善于阅读,帮助学生更好地利用家乡文化加强阅读学习。

全文阅读

乡土教材在教育教学中的价值

著名的NGO(非政府组织)“天下溪”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对中国乡土教材的关注与研究,并多次邀我参加相关的研讨,共同分享社会各界对乡土教材的见解和认识,这一次又在湘西召开专题研讨会,可见他们的关注不仅专业,而且执着,值得钦佩。我本来很想来参加,可惜因故又未能成行,只能以文字的形式与关心中国乡土教材建设的同道和朋友交流,谈几点粗浅的认识和感想,希望能得到大家的指点。

乡土教材可以说是所有教学资源中最容易被学生接受的内容。从某种程度上说,乡土教材价值和作用就像是每个人对于自己“母语”的感觉。在对乡土的审视和品味中,人们可以得到最适宜的滋养,而且人类母语的获得也主要得益于乡土文化的润泽。我在1997年到美国参观他们的中小学,给我印象颇深的是在小学教室的墙上没有美国的地图和世界地图,最显眼的地图是学校所在的社区图。为什么这样做,是因为他们相信如此对于学生来说非常亲近和亲切。当然其中还肯定有许多便于学生获得学习和生活知识技能的实用意义。联系到全球范围内至今方兴未艾的“新课程改革”,其基本目的和途径方法是与之基本相符的。

我对乡土教材的兴趣是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当时我任所长的“教育与科普研究所”曾与语文教学的专业委员会等合作编辑出版过一套三十多本的分省学生作文《我爱我的家乡》,看到小作者们用生动稚嫩的语言赞美家乡的风土人情、人文历史、乡音亲情,我被深深地感动了。我深感在我们现实的教育中久违的真诚和真情在这些乡土气息浓烈的作文中被充分地洋溢出来,久已不畅的与学生经验有效沟通的渠道也被一下打通了。此后,每次出差时我都要抽时间到市场上闲逛,我最高兴的就是在旧书摊上买到当地的乡土教材。在我的潜意识里,当时对全国统一的教材有一种肤浅的不满,而对80年代曾经一度红火过的地方历史、地理教材等却有有一种渴望和偏爱。2004年,我到安徽、江西的四个县进行教育调研,在浮梁见到地方教育局从当地地方志等材料中选编的地方教材(64开口袋本),感触很深,认为既实用、有有效,想到许多成年人和大学生在离开家乡后不能清晰地描述自己的生长地,就更觉得乡土教材的编写和使用极为重要。

在此前后,我在长江沿线、东南沿海、四川腹地、河南河北、两湖两广、西部部分省区都搜集和关注了地方教材的发展变化,并被各地进行的乡土教材的建设所感动,认为这些努力是建构中国本土自己特色的教育体系的重要基石。1997年在考察时我曾了解到,在当地的文史教材中已经加入了藏族哲学、历史、文学、伦理、习俗等方面的内容,使当地的学生教师能从本民族的优良传统中更直接地得到激励和感悟。2008年汶川地震后,反映当地羌族文化历史的乡土读本及时面世,又在以地方文化为主要内容的乡土教材建设方面进行了新的尝试。

至于乡土教材的功用,从教学、阅读,以至多元文化的张扬等方面,均有诸多积极的意义。与一般强调学术体系的常规教材不同,乡土教材更具生命的活力和与学习者的亲和力,其展示的知识和信息很容易与读者的已有经验、知识和技能产生呼应和关联,使其所学更具拓展性和关联性,不仅便于教师和学生了解生动的知识及其相关生态,还易于据此进行探索性的教学和实践。而且,在正规教育之外,乡土教材还可以作为地方社会的重要学习资源,是本地人和外来者较全面地了解地方状况的标准读物,能为其生存和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

在中国的历史传统中,凡欲有所作为者,第一项必备的重要功课就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而所谓的上知与下知,都首先是地方性的,前者主要指地方的自然环境,后者则主要指人文历史。今天我们的教育过多地注重一般性知识和偏向城市化中的现代知识,对于与人生经验息息相关、紧密联系的地方性知识和乡土文化涉及甚少,这对学生的成长是不利的和疏离的。

从世界教育的改革和我国新课程改革设定的目标看,现行的多种教材仅是教学资源的一种,而与其相辅相成,可以互补的首先是乡土教材。当然,所谓的乡土教材、乡土读本也不是仅局限于一方面的内容、仅有一种模式,完全可以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编出地方自己的特色和水平。既可以依据地方的特有资源和优势资源进行宣传,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包括不断形成的一些优势,如“温州文化”等;也可以揭示地方的问题和困难激发人们的危机感和创造意识,促进家乡的改变,在这方面日本等国有很好的尝试;还可以就某个专题深入探索和系列展开,如无锡的桥文化、民族地区的民歌文化等。在这些方面,不少地区和学校都做了积极有效的尝试。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政治一体化、文化教育一体化的今天,民族化、本土化的资源更显现出其价值和张力。若只以发达国家、发达地区的标准为参照,则在城乡的对话中、在经济与文化的对话中,后者始终会处于劣势,或被边缘化。后者若要找回自信,找出适合自己的发展基础,就首先要了解自己。而在这些方面能起重要和关键作用的,能在人们的精神文化建设方面有所作为的就是编写和教授高水平的乡土教材。这种教材上可以拓展为以省市为范围的教材,下可以延伸为校本教材,可以涉及地缘内容的方方面面。

全文阅读

“乡土情结”在中等职业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探析

摘要:中职语文教学,要求融入各地历史地理、人文民俗等内容,然而现行的中职语文教材中这部分的比例较为不足。将“乡土情结”这一教学板块通过合理的方式融入到中职语文教学内容中,既不会影响中职语文教学的实际效果,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现行中职语文教材的缺陷,是一种非常值得提倡的做法。本文对“乡土情结”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一些探析,包括意义和具体做法等内容,希望能够对相关中职语文教育工作者带来一些启迪。

关键词:乡土情结;中职;语文教学

中职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语文基本能力的同时,也越来越承担起培养学生的“乡土情感”,即对于故乡的历史风貌、地理特点、人文资源、环境现状等的了解和热爱。将“乡土情结”融入到中职语文教学中,已经成了中职语文改革的大方向之一,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当前我国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条件下,将“乡土情结”对于学生思想的塑造作用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发挥出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职语文教学中运用“乡土情结”的意义

(一)弥补中职语文教材的缺陷

当前中职语文教材虽然经过了多次改编,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漏洞和缺陷,其中,对于“乡土情结”教育的缺失,就是当前中职语文教材的一种较为明显的缺陷。这种缺陷会造成学生在中职语文的学习过程中难以有效培养“乡土情结”,不能对故乡的历史、人文、风俗、地理等情况做到足够的了解,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运用“乡土情结”,即可以有效弥补当前教材的缺陷,让学生对乡土产生足够的认知,进而产生对乡土的热爱,有利于学生的综合发展。

(二)培养学生科学的价值观

价值观是一个较为综合的概念,涵盖了很多部分的内容,其中对于乡土的感情和责任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项,这一点,从很多历史名人的身上就可以看出来,他们的成就往往都是建立在浓重的“乡土情结”上的。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融入“乡土情结”,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的价值观是非常必要的。学生只有对故乡的历史、文化、风俗有足够的了解和认知,才能在此基础上培养出牢固的“乡土情结”,产生全面的、科学的价值观。

全文阅读

如何利用乡土历史资源提高教学有效性

摘 要: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穿插式利用乡土历史资源,可以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效率。

关键词:历史教学;乡土资源;教学有效性

为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可以在日常教学中穿插使用乡土历史资源。利用乡土历史资源开展初中历史教学意义深远。因此,拓宽获取乡土历史资源的途径,提高教学有效性是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利用乡土历史资源的重要性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利用乡土历史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乡土历史资源就是发生在家乡的历史,是学生学好初中历史的“向导”。其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有助于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热爱祖国和家乡的情感;

二是有利于继承和发扬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和民族传统文化;

三是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全文阅读

高中乡土地理教材《延边人口的空间变化》初探

引言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渗透着很多乡土地理理念。例如,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中,规定了学生要形成“热爱家乡的情感”。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乡土地理知识,可以使一些抽象的地理问题具体化,能够发展学生的能力。延边地区的高中地理教师对乡土地理的理念认识相对较好,但是对高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缺少积极性,延边高中乡土地理教材尚未开发编写。

1. 高中乡土地理教材开发。想要开发乡土地理教材,应在“新”、“特”、“实”、“情”这四个方面入手。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未对高中乡土地理教学提出内容标准和要求,只是在“活动建议”和“教科书编写建议”等内容中渗透了一些乡土地理的理念(见表1)。

目前,已有的乡土地理教材并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乡土地理教材不能很好地和课堂正式教材(如人教版教材)相结合。事实上,乡土地理教材最好的实施方式是将乡土地理的知识点穿插在日常的地理教学之中。

2. 延边高中乡土地理教材内容。延边高中乡土地理教材是人教版必修教材的辅助教材,即在讲授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的同时,穿插讲解乡土地理教材。这就要求高中乡土地理教材的内容组织方式要与人教版的教材内容组织方式有一定的吻合性。本文设计了与人教版必修二第一章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相对应的延边高中乡土地理教材,课文题目为《延边人口的空间变化》。具体的内容方式如下图所示:

3. 课文系统的“案例”。把乡土地理案例教学方式与教学相结合,从分析特定的乡土地理材料入手,分析地理事物的空间和时间演化规律,由感性上升到理性,有具象上升到抽象,把地理原理和乡土地理相结合。

案例:一个跨境而来的民族——朝鲜族

全文阅读

凸显实践性的乡土地理教材编写和应用途径初探

摘 要:“新义标”理念下,乡土地理教材的编写在内容选用和内容呈现方式方面,要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多以活动性课文的形式出现;在教材应用方面,要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作为重要目标,优化融入课堂教学的“四条路径”,拓展实践活动的模式。

关键词:乡土地理 实践 教材编写 教材应用

当前乡土地理被广泛开发,但教材编写的时代感不强,教材应用的随意性强。“新义标”理念下如何开发和应用,让它有机融入学科课程教学、综合实践活动等学习过程,是基层地理教育者关注和实践的取向。最近三年,笔者带领部分地理同行挖掘永泰丰富的乡土教育资源,秉持实践探究和绿色理念,开展相关课题研究,编写了《绿色永泰》一书作为地方课程的教材,并组织教学实验(下列例子均为本教材教学实验观摩课的课例)。

一、地理“新义标”之“新要求”:改变课程性质界定,凸显实践性

国家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版)(本文简称“新义标”)中“乡土地理”部分修订以后精减为六条“标准”,要求注意精减语言类的活动,更为鼓励和提倡操作类的、体验类的、室外的和野外的实践活动。同时指出:乡土地理既可作为独立学习的内容,也可作为综合性学习的载体。学生可以通过收集身边的资料,运用掌握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开展以环境与发展问题为中心的探究式实践活动。

二、乡土地理教材的编写:设置案例和活动,强调实践探究

新课程改革以来,国内许多地方均对当地的乡土教育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编写乡土地理教材或校本教材,但他们编写的乡土教材大多为读本的形式,并不切合具体年级学生的课堂教学,不利于引导学生动手实践。《绿色永泰》一书是在对永泰乡土资源挖掘、利用的基础上编写成的,其在内容选用和呈现方式上都强调实践探究。

1.内容选用

全文阅读

《读者》乡土人文版营销策略研究

众所周知,创刊于1981年的《读者》杂志,已成为中国期刊业的翘楚。而作为《读者》杂志社在扩张之路上创办的第一份子刊,《读者》乡土人文版自2000年创刊以来,沿袭了《读者》主刊的营销策略,但在面对各种市场挑战时依然存在着问题。

笔者从在《读者》乡土人文编辑部实习的亲身感受出发,结合对其改版所做的问卷调查,以及与相关人员进行交流,获得了较有价值的一手资料。本文即从营销管理的角度出发,从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促销策略和营销特色等五个方面对《读者》乡土人文版的现状进行简要的分析,总结其存在的问题。

产品策略:《读者》乡土人文版的目标市场定位

所谓媒介目标市场,就是媒介要进入并为其服务的市场。可以说,找准媒介目标市场是媒介取得成功的关键。

《读者》乡土人文版是《读者》杂志社为了提升杂志社的竞争力、适应媒介分众化时代的到来而创办的。20世纪末,大众期刊市场竞争惨烈,市场份额趋于饱和,杂志的消费群主要集中于城市,面向农村的大众期刊几乎没有。

在这样情况下,《读者》杂志社采取了差别性目标市场策略,创刊时就将乡土人文版的目标市场定位为“具有高小文化程度以上的农村干部、教师、学生、打工族和关心农民生活的城里人”,①农村青年是主要的目标人群。同时,编辑部将杂志的内容也相应地定位为“关注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期望《读者》乡土人文版能成为“一份为中国9亿农民办的杂志”。

2006年,编辑部在经过市场调研后发现,杂志的主要购买人群是“具有农村经历的城市人”,并不是之前的“农村青年”。先前努力要开发的农村市场却始终难以进入。这对杂志的目标受众定位提出了严峻的考验。

《读者》乡土人文版平民化的优质低价策略

全文阅读

在低处延伸的道路

其实,早在周伟的文字里就认识了周伟,正如评论家所言:他是“真正的大地之子”,默默地行走在乡间大地,用生暖的文字捂热大地苍凉的胸膛。几十年如一日,他那种无私而伟大的坚守,对乡土发自内心的热爱,对沉默灵魂的关注,以及那种“大地永无乡,心安是吾乡”的大爱情怀,无不糅合着对苍茫大地对故乡的疼痛碰撞。他的默默以及朴实、芬芳、淡雅、素好,不为人注意,却又弥生出一种安静的力量。

应该说,周伟散文上的成就在青年时代就达到了一个高峰。他是原生态散文十三家之一、新乡土派散文代表作家,在散文界有着广泛的影响。第二十六届湖南青年文学奖授奖辞对周伟的散文充分肯定,认为他的作品朴实有力,与乡野有着真正的骨肉和血脉联系,展开的是一幅幅动人的乡村画卷。他对人的深刻理解和洞察,对生命的坚定信仰,对人性善良的召唤,使作品负载了较高的文学价值和社会意义,超越了纷繁变化的生活表象而具有长久的魅力。

尽管如此,周伟仍然孜孜不倦地躬耕于广袤大地,田野乡村的旮旮旯旯仍然可见他无比坚定的脚步与守望。

袁姣素:很想知道你青年时期的创作动力,在你第一篇处女作发表之后,你曾有过什么想法?

周伟:这让我不得不回忆从前。而因为“酒”这个东西让我对远处产生了淡忘和隔膜,甚至有一段被洗脑的空白,但仍然有着一些深刻的记忆不被时间磨灭,以致躲在岁月的空间里装饰我的田园之梦。我曾经把自己关在家里用了一段时间阅读了所有《中国新文学大系》的入选作品,那个时候我应该是如饥似渴地吸收氧分和养料。没想到的是,自己的作品后来竟然也能挤入其中,应该是纯属偶然吧。多年以后,让我明白:一切的可能都孕育在不可能中。其实,我最初的写作,是没有野心的。说出来,不怕你笑话,记得我第一次看到自己的作品变成铅字的时候,心情非常地激动,就想着如果能发表一百篇“豆腐块”,那我一生就足了。没想到后来作品发表得越多,那个暗藏在心底的梦想也越来越真实了。我仿佛能触摸到乡村的小草、树木、山川、河流、泥土和大地,亲人和乡民都鲜活在我的眼前,文字让我重返故乡和时间的河流。记得俄罗斯诗人叶赛宁说过:“去找故乡吧,没有故乡就没有诗人。”是的,没有故园,何来远方?唯有贴近生活,贴近心灵,贴近大地,才能孕育我们心中无法割舍的精神原乡。

袁姣素:当非虚构作品越来越受到关注,以你的创作经验你认为时下的“非虚构”与“在场性”哪个更有力量?乡土散文跟这些有什么切实的关联?

周伟:怎么说呢?非虚构之说最早源自西方,但无论是“非虚构”还是“在场性”,说到底只是一种标识。就像作家韩少功说的:无论什么主义,只有一个好作品主义。是的,作品好不好,感不感染人,这才是最重要的。散文的真实性,永远是它的内核。记得很久以前,一个编辑看中某人的一篇作品,觉得非常地真实感人。文章写的是自己的父亲故去,他的那种眷念与悲伤无以言表之情令人动容,那个编辑刊登了那篇作品之后当天晚上就给这位作者打了电话,想问候与安慰他。没想到的是,那位作者弄清编辑的意图之后就哈哈大笑,然后告诉他,自己的父亲仍然健在,还活得好好的。这位编辑听后,从惊愕到愤怒,最后大骂这位作者,骂他地欺骗了读者的感情。散文之于小说本质上是有区别的,而表现形式是可以借鉴的。

在场性,要见证事物的真实性和日常生活的琐碎,介入当下、自由发现,在场、去蔽、敞亮、本真。现在,许多散文家更注重这种在场性,因为“在场”,所以感觉更为贴近与真实。而我更在乎灵魂的在场性,乡土散文更应如此。

全文阅读

浓浓乡土情 切切童稚心

电影大师谢晋说过:“故乡好比是天空中飞的一只风筝,我们人不论离风筝有多远,总有一根线连着风筝牢牢地牵在手里。”乡土在《辞海》里的解释是故乡、家乡。家乡用“乡土”一词来表达,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励志·天问》里:“游人去乡土,离六亲。”这就说明乡土总是与生命的“根”、血缘的“魂”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成为每一个人割不断的情丝。难怪古今中外作家的文学创作中都会有着浓浓的乡土气。乡土伴随着童年的温暖记忆而成为每个人的生命底色。正是从这样的视角出发,多年来我一直从事乡土写作的研究和实践。近几年,我在谢晋故乡谢塘执教时,以乡贤谢晋为契机,开展了影视写作的实践和研究,深受儿童的喜爱。这项作文教学改革,不仅得到了谢晋的多次亲临指导和关心支持,而且也引起了相关教育媒体的重视,如《新作文·小学作文创新教学》杂志2009年第一期整期64个页面近13万字刊发我的影视写作专号,本人也成为刊物封面人物。2009年3月,我应美国马丁电影基金会的邀请,代表中国学术访问团在美国纽约、华盛顿、新泽西州等学校进行影视写作教学推介、交流,引起了极大的反响。这次在上虞百官小学开展的是乡土写作研究和实践的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实践证明,乡土与写作有着一种天然的血脉联系,儿童作文中融入乡土写作是一个重要题材。乡土作文应该是十分值得倡导的一种小学作文教学新样态,其目标、体系、内容、文法都值得作系统的探索。本文限于篇幅,只能就几个主要问题作初步的探索:

一、乡土作文敞开写作新门径

习作改革的企盼:依赖于阅读教学中的写作教学,缺少一个具有科学性、操作性的作文教学系统和写作训练系统。写作教学内容的缺失和偏位已成了制约写作教学发展的瓶颈问题:如四年级的作文,都是依赖于主题阅读下的作文教学,缺少自身螺旋式提升的写作体系和具体要求,造成写作教学的随意性和难以操作,导致作文教学质量不高。乡土资源,就是指我们出生、成长的地方的地域特色、自然景观、文物古迹、地名沿革、历史变迁、社会发展以及民间艺术、民俗风情、名人轶事、语言文化等。它是习作最贴近儿童生活的题材,为丰富儿童写作题材、提高写作质量创造了可能。我们在这方面根据实践的探索,已经形成了一个乡土作文体系,主要有五个板块:1.乡土人物:指历史上乡土所涌现的名人贤士;2.乡土景物:故乡的山山水水;3.乡土文物:指乡土历史遗传的所有古迹和器物;4.乡土名物:对地方名特产的特点、传说及其现展的介绍;5.乡土“非物”:就是指乡土的非物质文化,如某一种民间小调、民间曲艺、民间技艺、民间节气、民间仪式活动等等。这个体系为儿童所熟知,易于感受,易于体验,自然也就易于写作。

生命表白的需求:乡土作文就是在《语文课程标准》(或教材大纲)的范围内,以学校的所在地或学生出生成长的本土为题材的作文。儿童的写作离不开乡土,儿童第一眼见到的世界是乡土,童年生活时期最长的世界是乡土,儿童获得生命体验最深的世界是乡土,儿童获得的个性感悟还是乡土,只有让儿童去关注乡土,表达乡土,才能触动每一个儿童心里最柔软的那一块儿,他们也最有话可说,最有话可写。乡土作文是最具有民族根和儿童心的作文。

乡土文化的召唤:乡土资源是源远流长最为丰富的,就拿笔者所在的乡土来说吧,上虞是虞舜文化的发源地,历代乡贤辈出、群星灿烂,民间故事丰盈,民族文化深厚,“东山再起”的东山,孝女曹娥的曹娥江,春晖教育之光的白马湖,第四纪冰川遗迹的覆卮山……所有这些都是不可或缺的珍贵的教育财富。上虞地方文化丛书的出版,小学《可爱的上虞》地方教材的推行,“知我上虞,爱我上虞,兴我上虞”系列活动的蓬勃开展,为乡土写作教学的开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开展乡土写作教学,可以让学生在乡土人文熏陶下,激发写作兴趣,贴近现实生活,培养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思想感情。

二、乡土写作丰蕴儿童写作情愫

(一)乡土阅读——习得文本方法,迁移乡土表达

1.教材文本中迁移:实行读写结合乡土化,让儿童在读写中迁移写作技能,表达乡土情怀是乡土作文的创新点。如学习《家乡的桥》后可进行主题迁移,描写上虞的桥,叙写古桥迷人的传说;如学习《颐和园》后运用过渡衔接手法写美丽的校园;应用《乡下人家》的对比手法写美丽的水乡;迁移《桂林山水》的排比手法写校园仙鹤喷泉的美景等等。如苏教版第四册《月亮湾》第二段学习后,老师引导学生运用ABB结构叠词、比喻句,抓住家乡田野、小河的形状、色彩,写一段话,写出家乡景色的美。学生在文本的感悟中习得了表达的方法,结合图片和生活观察,勾勒出一幅幅充满稚气的家乡“图”。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