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橡皮泥教案

橡皮泥教案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立足科学课例,浅谈反馈中教师有效的追问

摘 要:常常惊叹优秀教师恰到时机地追问学生,帮助学生解决在思考过程中遇到的“断层”现象。学生在反馈中出现问题,教师如何有效应对,这考验教师的智慧。从一堂课例浅谈反馈中教师如何有效追问学生,让学生思维不要停顿,理清学生的思路,在思维碰撞中激发强烈征服问题的愿望。

关键词:追问;有效;疑惑

时常会出现这样尴尬的场景:教师抛出一个问题,学生不能做出反应,教室里很冷场,教师不能静候,直接把答案告诉学生。认真分析这样的现象,主要是问题的要求太高,理解上出现“坑”,学生难以越过。教师也可能在引导中出现问题,学生不明确教师的意思。教师要避免这类现象的发生,有针对性地追问学生,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的来龙去脉。

一、在学生问题疑惑中进行有效追问

当学生研究了同种材料的物体在水中沉与浮的规律后,自然过渡到不同材料的物体在水中的沉与浮到底跟什么有关,试着让学生把材料按大小和轻重排一排,放入水中试一试,能否看出不同材料的物体跟轻重和大小的关系。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发现,不能找到明确的证据,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跟轻重和大小没有密切的关系。

此时,学生在理解上就会遇到困难,认真分析这种现象,是因为学生颠覆原先脑海中建立的前概念,建立新概念留下了空白点。这时,教师就要引发学生讨论:我们同时改变了大小和轻重两个不同的量,能看出物体在水中的沉与浮跟物体的大小、轻重的关系吗?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学生的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原先学生已经多次接触对比实验,要明确知道跟某因素是否有关系,只能一个条件发生变化,其他条件要保持不变。刚才是因为两个因素同时在变化,难以判断出它们间的关系。老师可以把握住学生思维瞬间转换的过程,分析学生在理解上遇到困难的潜在原因,采取有效对策加以应对。

二、在学生思维“短路”时进行有效追问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发现学生在学习知识时会遇到思维联络的节点。恰在这时,需要教师在思维理解的节点上去点一点,让学生链接前面的知识,理清事物的缘由,把这些知识像珠子似的串联起来。如学生用橡皮泥做成空心的形状,橡皮泥会浮起来。教师会问学生:“实心的橡皮泥在水中是沉的,空心的橡皮泥在水中浮起来了,改变了什么?”学生很清楚认识到是橡皮泥体积发生了改变。这时,如果教师继续追问一句:“你认为橡皮泥的体积发生改变,你有什么证据吗?”学生显然未意识这个问题的本意,学生就会不断地思考,而不会让思维停顿下来,去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有一个学生说:“肯定是体积发生了改变,因为同样一块橡皮泥,重量不可能改变。”教师接着说:“你说得很好,但你们没有亲眼看到橡皮泥的体积在发生变化,你们有好的办法吗?”此时,学生的关注点转向橡皮泥在水中排开的水量,学生通过对比研究发现:空心的橡皮泥在水中排开的水量比实心的橡皮泥排开的水量大。这时,教师有必要再追问一句:“刚才的发现是不是经得起证实,实际测量橡皮泥在水中排开的水量有多少?”引入我们本堂课着重要探究的问题:不同体积大小的橡皮泥在水中排开的水量有多少?

全文阅读

巧用橡皮泥做物理探究实验

橡皮泥有常见、易取材、价格便宜、容易改变形状、可重复使用等特点,这些特点让橡皮泥成为初中物理实验探究中最理想的实验器材之一。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归纳出橡皮泥可以运用于初中物理如下探究实验。

1.质量是物质的属性实验中探究质量与形状的关系。

取一块橡皮泥,分别把它做成圆柱形、球形、方形等,分别置于天平上,测出它的质量。通过分析质量大小可以得出质量与形状是否有关。

2.探究物质的密度与质量、体积的关系。

用几个大小不一的止咳糖浆量杯作为模具,读出他们的容积,将橡皮泥放入大小不一的量杯中压实,用三角板刮平且倒出橡皮泥,再分别放至天平上测量其质量,计算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换用别的材料,如金属币,矿泉水盖等完成多次实验,可以总结出同种材料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相同的,不同种材料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的。

3.探究物体的惯性与质量的关系。

用橡皮泥做成三个质量不等的小球,用相同的力推动小球,观察哪个球易启动,说明惯性小,其运动状态容易改变,得出惯性大小与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还可进一步提出哪个球更容易停下来,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惯性这种性质。

4.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全文阅读

小学科学仪器配备现状和实验改进尝试

摘 要:小学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依赖于科学探究活动,学生只有经历观察、发现问题、实验探索或验证的过程才能慢慢形成科学素养,所以科学实验仪器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中意义重大,本文结合作者的实际教学,将小学科学课中的几个实验在器材和方法上做了一些尝试和整理,旨在和各位同仁一起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小学;科学仪器;配备现状;实验改进;尝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0-127-01

新课程实施后,新的实验器材和实验材料配备也一起逐渐到位。这些材料为科学仪器室注入了新的活力,充实了科学实验材料的队伍。但是,尽管如此,在科学教学中,依然碰到了许多来自材料方面的问题,有些实验材料虽有配备,但和教科书上的实验要求有着和大差距,课上基本上无法用这些仪器进行实验。所以科学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的在教学中留意搜集有关信息,利用平时着手搜集实验材料和改进实验方案,以满足日常科学实验教学的需要。

小学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依赖于科学探究活动,学生只有经历观察、发现问题、实验探索或验证的过程才能慢慢形成科学素养,所以科学实验仪器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中意义重大,是实现学生科学启蒙的重要工具。

一、实验改进一:

实验名称: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

实验器材:分组实验材料:一个2.5N的测力计、三块橡皮泥(0.5N、1N、1.5N各一块)、侧面带有支管的塑料杯(自制)、100mL量筒、水、细线、记录表。

全文阅读

《陶器制作》与《古代农具制作》教学设计比较分析

摘要:如何在重复中增前方案的可行性?方案的难度不能超越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适合的难度,才能增强方案的可操作性。方案中所需的资源要大众,易得;活动的过程要简练。如果有些活动的难度较大,可以将活动的过程分解,让每个小组成员完成每一个环节,以此降低难度,增强方案的可操作性。方案的操作性强了,学生才能顺利完成,才能获得成就感,激发他探索、解决问题的热情。

关键词;可行性 激发兴趣

初中生带有儿童的特征,对动手制作特别感兴趣。模仿与制作是我们综合实践课一个不错的选题方向。以下是我所看到的两个动手制作方案。

片段一:《陶器制作》

老师:从《铁齿铜牙纪晓岚》中和珅摔笔洗说起,瓷器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作为炎黄子孙应该继承和发扬。引出本课的主题:中国陶瓷制作发展——裴李岗文化

老师:图片和文字介绍裴李岗文化所在地和它在中国陶器发展史上的地位

学生:看

老师:文字介绍裴李岗的生活环境和陶器制作的类型

全文阅读

促进物理课堂生成的做法

在课堂教学中不难发现,我们时常不能按预定的轨道运作,尤其是科学探究这一模式的引入,常会生成一些意料之外的的新信息、新情境、新思想、新方法.对于出现的这种预设之外的状况,很多教师往往采用逃避的手段处理,以“这个问题留做以后讨论”来搪塞过去,从而让课堂按自己的轨道运行,而以后就把“这个问题”打入“冷宫”,置之不理.

经过这几年的课改实践,我认为对待“新生问题”应坦然、从容、理智.下面谈谈我的做法与收获.

一、有胆跳出

预设对于课堂固然重要但不能限于预设而不敢越雷池半步.我认为调节课堂节奏、教学进度的一个根本标准不是教案而应是学生当时的学习状况.我们要激发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放手让学生自主去探究,这种研究、探索正好可以生成新的知识.

例如,在讲“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教材并没有涉及回声的知识,但在各种教辅用书里都出现了关于回声的练习题,所以我提到了回声的知识,本想提完即可,一略而过,学生了解就行.没想到刚提完回声是怎么形成的,意外就发生了……学生用一连串的问题表现出他们对回声的浓厚兴趣,同时也用这一连串的问题打破了我的预设.不少学生嘀嘀咕咕:教室里有墙壁这些障碍物,但为什么听不到回声呢?(表现出对回声形成原因的质疑)我解释:是因为人耳把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了,区分不开啊!学生眼睛一亮,又有学生问:怎样才能不混在一起呢?(我一想,如果继续回答学生的疑问,那将离教案越来越远了,所以我非常急于结束这个话题.)我故意用“一略而过”的口吻说:回声到达人耳的时间要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才能区分开!听完这个解释,他们小组之间讨论开了:要离障碍物多远才能让回声比原声晚0.1s呢?作为教师,面对他们的兴趣和质疑,情绪不得不受到激发,我决定:不按照我的预设内容讲下去了!马上,我临时调整了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计算离障碍物至少多远才能将回声与原声区分开?于是提出了一个更加诱发学生思考能力的问题:你能用这个知识测两地的距离吗?你能用这个知识测声速吗?课本上并没有这段知识内容的文字描述,学生通过讨论把这两个问题全都解决了.虽然预案设计没有完成,但聆听着他们的讨论与交流,我得到了预案之外的喜悦,学生得到了预案之外的收获.

二、有谋调整

非预设生成是指在教师预想之外而又有意义的学习生成.所以,教师要对课堂发生的情况做出正确的判断,根据学生的需要以及问题的价值及时调整授课方案.

例如,在讲“浮力”时,教材重点是计算浮力大小的两种方法,即阿基米德原理和示数差法.课本上的“橡皮泥小船”实验是为了引导学生猜想浮力的大小与排水体积排有关而设计的.我在备课时是这样安排的:先让学生利用橡皮泥进行造“船”比赛,之后提出:你猜测一下,浮力的大小可能跟什么因素有关?然而当做完“橡皮泥”实验时学生对“浮力大小可能与什么有关”这个问题并不感兴趣,而是一致对“橡皮泥为什么能浮在水面上”这个问题感兴趣.因为根据他们的生活经验橡皮泥在水中是下沉的,而实验中为什么就浮在水面上了呢?解释这个问题需用下一节“物体浮沉条件”的知识.所以,对学生的这个疑惑完全可以用“下一节再探讨”的方式处理,从而继续我的预案,但如果置学生的疑问于不顾,那么学生心中的这个疑问必定会对下面的学习过程产生一种干涉.转念一想,下一节内容里的“物体的浮沉条件”很易理解,即使没有这节课的基础也可以明白,只需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即可.所以,我就及时调整了授课方案,来了一个“乾坤大挪移”:引导学生从浮力和重力的大小关系入手分析物体上浮、下沉的原因,进而得出漂浮时浮力和重力的关系.当学生明白了这一问题时,我就提出:把橡皮泥做成船状的就能浮在水面上,证明船状的比实心的受到的浮力大还是小?做成船状时,橡皮泥的哪方面发生了变化?质量、体积还是密度?然后结合“造船”比赛引导学生对浮力的大小决定因素进行猜想.学生此时基本上都想到了可能是体积的原因.

全文阅读

《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学设计

本文以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39页《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为学习内容。其学习目标为:①通过动手操作、小组讨论交流,体验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②能根据不同的情况,会计算不规则物体的体积;③在学习过程中体会等积变形、等量替换的数学思想。其教学过程具体如下:

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第一步,新课导入。老师说:“这节课我们探究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课前老师已经批改了大家的学案,并进行了批注。请对照学案,把你的想法和组内的伙伴们交流一下,交流的同时并利用老师给大家准备的学具动手操作来验证你的想法。”学生组内交流。设计意图:通过对“学案”的先学过程,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了初步感知。教师在课前对学案的批阅,知道了学生的 “疑惑处”,使教学真正达到“目中有人”“以学定教”。让学生带着问题在组内交流,尝试同伴互助解决简单的问题,并提出新的困惑。

第二步,全班交流释疑。①完成“学案”1题:现实生活中还有很多的物体,如:橡皮泥、土豆等,它们的形状是: 。(填“规则”或“不规则”)②完成“学案“2题:想办法求出它们的体积,并记录下来。

组1:我们认为橡皮泥、土豆的形状是不规则的(全班都正确)。

组2:我们把橡皮泥捏成长方体(或正方体),量出它的长、宽、高数据,用长方体的体积公式“V=a×b×h”(板书公式)算出橡皮泥的体积。这是我们小组的想法,请问哪个小组还有补充?或者有什么不同的想法?

组3:在捏橡皮泥的过程中一定要尽量保证捏成标准的长正方体,否则测量它的长、宽、高数据时会出现偏差,体积算不准确。

师:你的建议非常好(指组3)。在把橡皮泥捏成长、正方体的过程中橡皮泥发生了什么变化?

全文阅读

巧妙设计实验 化解探究难点

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中之重,而实验操作是否简单易行、实验现象是否明显清晰则是设计物理实验关键要素。

1 发现并分析问题

在探究实验过程中,学生对猜想“导体的电阻和哪些因素有关”时,由于“电阻”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对它的认识也处于比较肤浅的阶段,再加上缺乏生活经验,所以在课堂上表现茫然,觉得无从猜起,尤其是“导体的长度”和“横截面积”这两个影响因素。不少老师采用将“电流”类比“水流”,借助“水管中的水流受到水管的阻碍作用”与哪些因素有关,进而联系到“水管的长度”和“粗细”,再迁移回“导体的长度”和“横截面积”。在实际操作中发现效果仍然不佳,只是将一个抽象的问题换成了另一个抽象问题,并不能彻底解决问题,结果成为教师的“启发式”猜想,学生思维被迫跳跃,难以理解。

2 学情分析

学生刚刚了解了导体和绝缘体的知识,认识了一些常见导体,也知道可以用同一电路中电流的变化来显现导体电阻的改变,电路见图1,为便于接入导体,图中M、N处接两只鳄鱼夹。

3 思考问题的解决途径

在科学知识的认识过程中,很多时候华丽的语言也显得苍白无力,“事实胜于雄辩”,如果能设计实验,为学生的猜想提供真实的猜想依据,可以很好的帮助学生进行猜想。在实验中如果能让学生们亲眼看到当我们改变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时,导体的电阻也发生明显变化,那该多好啊!只是在选择导体时,难以找到能轻易改变长度、横截面积的“柔软”导体,于是笔者设计了以下两种方案进行突破。

实验方案1 能够“拉长”的铅笔芯。考虑到铅笔芯是学生比较了解的导体之一,准备采用将两支铅笔芯并排捆绑,然后进行局部“拉长”的方法进行。为使两根铅笔芯之间接 触良好,选择了普通文具店也能购买到的“考试专用”扁口铅笔芯。将两支铅笔芯叠放,用两枚小橡皮筋进行固定,注意两头分别露出一小段,便于用鳄鱼夹接入电路,如图2。实验时用两只鳄鱼夹分别夹在铅笔芯两端(单根),观察电流示数。然后将两只鳄鱼夹轻轻拉开一定间距(注意不要使笔芯脱落),如图3,此时可以看到电流表示数有明显减小,实验完成。

全文阅读

益智橡皮泥(13~18个月)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宝宝开始喜欢上千变万化的橡皮泥。没错,橡皮泥打开了宝宝的想象空间,就像哈利・波特的魔法石一样。看着宝宝快乐地把玩着橡皮泥,妈妈也快快参与其中吧,和宝宝一起加入五彩缤纷的橡皮泥世界!

橡皮泥――益智的世界

小小软软的橡皮泥,怎么会给宝宝带来那么多的快乐?看看下面几个场景,就可以领略橡皮泥的魅力了。

想象的翅膀越飞越高

宝宝拿着几个做小饼的切割器,切下来一个一个的饼坯,妈妈拿着擀面杖,把宝宝切好的饼坯压扁,擀圆,包成小饺子。

益智效果:宝宝想象力的点滴渗透全在妈妈的掌握中,妈妈的肯定对于宝宝来说是莫大的鼓舞,即使宝宝捏得什么也不像,妈妈也要极大地发挥个人想像力,给宝宝的作品加以总结概括。在这个过程中,宝宝的想象翅膀也会越飞越高。

初识斑斓色彩

色彩斑斓的橡皮泥让宝宝爱不释手,一会儿把红色和蓝色的橡皮泥揉到一起,一会儿又把白色和黄色的橡皮泥揉到一起。仔细看一看,咦,发生什么变化了?

全文阅读

作文拒绝“闭门造车”

[案例背景]

习作教学一直是所有师生的痛,教师怕教、学生厌写,现今常态下的习作教学要么有些学生抱着作文选在那儿认真“借鉴”,要么就是咬着笔头皱眉深思;要么苍白无力地想象所谓的过程,真是苦不堪言。

最近读了《叶圣陶先生教育思想》,深受老先生“生活即教育”思想的启发,在我的习作教学中让学生体验生活,感受生活,创造生活。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这就告诉我们作文的素材问题。生活是作文的源头,小学生作文的思想、观点、感情及一切材料都来自现实生活。如果学生生活丰富,接触的事物多,见识广,视野开阔,感受就会深刻,写起作文来就会左右逢源、触类旁通。

[案例设计]

“玩”出来的作文

一、激趣导入,动眼看

1.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橡皮泥吗?

2.介绍一下你的橡皮泥朋友。看到这一大盒(桶)橡皮泥,你想到什么成语?彩虹有赤橙黄绿青蓝紫,你的橡皮泥朋友可不止这些颜色哦,你的橡皮泥分别有哪些颜色?怎么来形容它?

全文阅读

赫尔墨斯作文600字

世界上有许许多多有趣的事情,比如把橡皮泥放到一个鸡蛋壳里,把鸡蛋变成一个聪明可爱的不倒翁。

不倒翁是这样做的,做的步骤十分简单但是十分有趣。先在鸡蛋的顶端敲一个小洞,再把蛋黄和蛋清倒出来,然后把蛋壳洗净再晾干。再往鸡蛋壳里放进一些粘粘的橡皮泥,接着帮难看的不倒翁做一个五颜六色的帽子,最后在不倒翁的脸上画上许许多多可爱的图案。就这样一个可爱的不倒翁就完成了。

我们开始做不倒翁了,那时场面十分热闹。刚开始我的同桌就把我的鸡蛋弄破了一个小窟窿,嘿嘿这倒还省了我的事。我就可以直接进行第二步了,把蛋黄和蛋清倒到碗里。这时我非常的开心,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后来又开始把橡皮泥放到蛋壳里面,那个蛋壳又润又滑,橡皮泥一直粘在手上,放都放不进去,好像在故意捉弄我一样。没有办法只好请教老师,原来是忘了晾干蛋壳了,于是我把蛋壳晾干,再把橡皮泥放进去,我一实验果然成功了。但是这时的不倒翁还只像个破蛋壳难看极了。于是我帮他做了一个飞行员的帽子,一戴上就显得十分威武和帅气了。最后一步就是装饰了,我在蛋壳上画了一些十分漂亮的图案。另外我还在上面粘了些橡皮泥这样一个不倒翁就做成功了,一看竟然像天神赫尔墨斯,真帅气。做好了我看了一下别的同学的,他们做得也不错,就是形状太没创意了。

到了最后,我们的不倒翁拿去比赛了。发现另一个班做得也不错,但是我却只得了第三名,我有点不开心。虽然不服气,但是我下次会努力的。

总而言之这节课还是非常有趣的。

四年级 刘义龙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