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乡村医生论文

乡村医生论文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乡村医生医学教育论文

1.乡村医生教育存在的问题

1.1缺乏有效的教育理念

医学教育面临很多问题,但主要是基础教学和临床应用的严重分离。基础和临床脱节主要的原因是基础和临床教师的分离,导致培养的学生也出现基础和临床的分离。这个问题不解决,医学教育改革就无法真正实现,这种现象普遍存在而又无法解决的根本原因是教学理念的缺乏。没有理念的教育是空洞的教育,没有医学理念的教师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同样是没有医学理念的学生。目前,乡村医生教育同样缺乏有效的教育理念,这必将导致乡村医生基础知识与临床应用不能有效结合运用。

1.2没有较好的教学体系

我国大部分乡村医生医学教育采用以学科为中心的教育模式,由于学科之间缺乏横向联系,教学内容存在交叉重复,造成学生思维单一,知识不系统、不连贯,综合能力差。比如在临床实践中,当患者出现的症状和体征发生变化时,乡村医生缺乏相关的理论知识体系,往往无法用整体观分析、解决问题。

1.3偏重理论而忽视实践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决定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系统辩证思维能力得不到锻炼。另外,乡村医生培训理论多于实践,因此很难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这在一定程度上迫使乡村医生花大量时间死记硬背,严重阻碍了乡村医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1.4教学设施不够完善

全文阅读

乡村医生计算机应用论文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抽样湖南省怀化市边远少数民族地区4个县50个乡、镇乡村医生,县级及以上医务人员,以乡村医生为主要调查样本,按照1誜60的比例抽样,平均每点采样人数为15人。以调查乡村医生计算机应用技能为目的,现场发出问卷750份,回收有效问卷644份,有效率为85.9%。

1.2方法

采用问卷式分层随机抽样方法进行定量研究,将调查对象分成村级、乡镇级、县级及以上3个等级,村级卫生室医生占70.0%,乡镇卫生院医生占21.1%,县级及以上医院医生占8.9%,其中县级及以上医院医生为对比样本。问卷以年龄结构、计算机实际操作能力、平时计算机用途以及参加计算机技能培训的愿望为主要调查目标。

1.3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录入Access数据库中,并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

2结果

全文阅读

管理优化论文:小议乡村医生的管理优化

本文作者:工作单位:黑龙江省牡丹江医学院红旗医院神经内科

这项工作是由省卫生厅负责政策指导、省乡村医生教育中心负责宏观调控和管理以及日常教学的检查和监督。市、县级卫生局则负责宣传发动、组织生源、报名及资格审查等,并协助所承办的学校设立相关的基层教学站点,完善教学条件。各省所承办学校要负责学生的入学注册、学籍管理、学籍发放等工作,重点是负责教学工作的组织管理,在教师的聘请、教学条件、实验实践教学、教学大纲及计划的实施等主要教学环节上实施指导和监查。乡村医生的培训主要采用集中培训或者集中授课的管理模式进行学历教育,比如:集体观看教学视频、分片辅导、集体探讨等方式。因为不能像本科生那样有5年的时间进行学习和教育,所以我省主要采用集中授课及多种教育模式并存的管理模式,比如:举办讲座、集中观看教学视频、临床指导学习、分片辅导、附院院长集体问答和会诊等多种模式。目的就是要尽可能的让这部分乡村医生再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更有价值的知识,在临床教学过程中也积极征求这些乡村医生的疑问和建议,按照绝大多数乡村医生的要求和建议进行教学,切合具体情况积极落实,合理安排和调整授课的方式和内容,尽最大的努力提高授课的质量和教学效果。通过抓好面授教育、努力提高教学的质量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积极修改和订正等工作,在按照乡村医生的严格培训前提下,采用分段式教学模式。聘请高素质的名师做积极地引导,根据成人实施教育的特点,旁征博引,举出我们身边的典型范例来增加授课的吸引度并且要及时地做好课后反馈,以提高面试率,另外授课安排也要科学、合理、要有利于这些成人学生能够把学习坚持下去而且要落实到位、减少临时调课、停课所造成的学生扑空或者缺课的现象;对这些课程的选用要以培养技能型、突出应用性、灵活性人才为主,在教学手段上要注重研讨式、案例式、启发式教学模式,加强乡村医生能力的培养和自主学习的指导。

由于乡村医生的临床经验的相对缺乏,因此,我省就要结合临床的案例和经验来对乡村医生进行培训并制定出实纲和学习计划,针对乡村医生的培训实行导师制,也就是负责院校要聘请附属医院的经验丰富的医师作为培训乡村医生的导师,在导师的指导下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规定的操作技巧和实习内容,并且要有较高的质量和水平。导师针对所指导的乡村医生进行指导并严格指导学生学习临床所常见的疾病及其并发症,同时也要细心的解决这部分乡村医生以前在医疗保健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在临床的实践中,导师要带领所指导的乡村医生为病人做诊断和治疗,教育乡村医生要有关爱病人的人文思想和理念。在导师的指导下,乡村医生要积极配合和学习实际操作技能,运用自己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并将其运用于临床的实践操作中去,较高水平地完成临床技能的实际操作,同时也使自己受益匪浅。

各省负责的院校要积极开展入学教育、行为教育、安全教育规范等一系列的规范教育活动,要积极地开展市、省教育沟通活动及讲座,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以及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精神。通过不断地提高管理和组织,使学生有较高的思想素养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为了更好地更高质量地完成教学的任务,就要在教学的材料上精挑细选,力求典型和结合实际,因为乡村医生进入大学学习的机会很难得,另外乡村医生也具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工作经验,年轻的教师由于自己的能力和教学水平的有限而不能胜任这项工作,所以院校有义务派出最优秀的教师进入培训行列,因此,这就要要求相关授课的院校选拔副教授及其以上的优秀名师组成教学队伍,并要求很好的完成所规定的教学任务,让乡村医生满意。教师队伍内部的成员也要进行集体备课,严格整合学科之间的交叉点和内容,合理安排各项课程之间的衔接问题,尽量使知识更加地合理、更加地连贯地传授给学生,并在指导期间积极督促学生。

考虑到乡村医生的工作性质和特点,考核的方式主要采用笔试、面试实验和考试等,尽可能地模拟执业医师考试的现场情况对乡村医进行规范化的考核,提高乡村医生执业医师考试的通过率。总而言之,就是运用这些人性化、规范化的管理模式,在对乡村医生进行教学及管理的问题上要有针对性,使得广大的乡村医生受到更多的农村居民的认可和好评,也为今后的乡村医生的教育教学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为农村医疗水平的不发达做出了一定程度上的补充。

全文阅读

乡村医生绩效管理论文

6月27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发改委、教育部、财政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五部委联合印发了《村卫生室管理办法(试行)》,对村卫生室的功能任务、机构设置与审批、人员配备与管理、业务管理、财务管理、保障措施进行了规范。其中对乡村医生绩效考核做出明确规定,这是村卫生室管理的重要一环,对调动乡村医生积极性,稳定乡村医生队伍都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多年来、乡村医生队伍一方面面临青黄不接、人才匿乏的“断层”困境,一方面又由于村医超员、服务人口偏少、承担公共卫生服务任务不足而收入较低。为改变这一现象,《办法》指出,县级卫生计生部门组织或委托乡镇卫生院对村卫生室实行定期绩效考核,严格将服务数量、质量和群众满意度作为核心考核指标,考核后按其实际工作量拨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对实行墓本药物制度的乡村医生给予定额补偿;将符合条件的村卫生室纳入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收取的一般诊疗费和使用的荃本药物纳入新农合支付范围;并鼓励各地提高对服务年限长和在偏远、条件艰苦地区执业的村卫生室人员的补助水平。当前,村卫生室的各项补助标准在不断提高。((办法))指出,对实施墓本药物制度的定额补偿,补助水平与当地村干部的补助水平相街接;近日国家卫生计生委的《关于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几项重点工作的通知))、明确乡村医生的一般诊疗标准在现有基础上提高1元,且一般诊疗费不低于5元,新增部分由新农合基金支付

乡村医生的待遇一直是农村卫生工作的焦点之一,它关系到这支队伍的稳定和“网底”的牢固与否,原卫生邵部长陈竺曾提出乡村医生年收入不得低于2万元的硬性指标。从现在的运行保障机制看、一个通过绩效考核,经过3个补偿渠道,享有4项待遇的乡村医生是能够得到一份合理的收入的。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是实现乡村医生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确保各项补助足额到位的关键,将有力的推动村卫生室服务水平的提升,进一步提高塞层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管理出效益规范管理就是机制创新,是激活基层资源、使村卫生室既能生存又有活力的具体措施。我国有64.86万所村卫生室,2013年诊疗人次为20.12亿,占全国的27.51%,并承担着40%左右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实施包括绩效考核在内的规范化管理,使百万乡村医生在不断改善工作环境和生活待遇的同时,充分挖掘内在潜力,提高自身业务素养,保持工作积极性,编密织牢农村三级卫生网的“网底”,从而在为广大农村居民提供更好的服务、实现“保基本”的目标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全文阅读

乡村医生论文:新时期乡村医生的社保探索

本文作者:于可人刘广德工作单位:苏州市急救中心

调查对象对所辖12个市(区)范围内2004年通过江苏省乡村医生考核,并获得具有执业资质的全部乡村医生(在职或退位)有关社会保障相关资料进行全面整体调查。调查方法在通过召开乡村医生座谈会,进行类似模拟调查的基础上,系统设计统一的调查方案与表格;所有参与调查人员都是熟悉市、县级市(区)、镇(街道)分管业务工作人员,通过市级会议进行简易培训、明确调查目的与填写口径等,在各地自查复核基础上,市级由质量监督员进行复核校对,有较大问题的进行重新核对,必要时,市卫生局深入现场进行复核校正,无误后交由计算机进行统计学处理。

人员结构2004年全市获得江苏省乡村医生执业证书,根据政府有关文件精神应该解决社会保障的人员总数为4471人,其中:男性2280人,占51%,女性2191人,占49.0%,在职注册人数3841,占85.9%,离职人数630人,占14.1%(详见附表一)。目前,全市在村级(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注册的卫技人员总数是4744人(包含:招聘的大学生、镇卫生院下派人员),其中:在职乡村医生占总人数81.0%。年龄文化在职3841名乡村医生中,年龄≥50岁的2175人占56.1%,年龄40岁-721人,占18.7%,年龄≤40岁的945人,占24.8%;大专及以上学历111人,占2.9%,其中:张家港市最高达11.3%,高中、中专968人,占25.1%,比例最高的张家港市为50.9%,初中及以下2762人,占72.0%,比例最高的为相城区、园区,分别为86.9%,86.3%。保障类型各市(区)解决乡村医生社保时间集中在2002-2007年;实行最早的地区是昆山市,2002年市政府确定解决这一问题;市(区)政府有具体文件的为五市二区(吴中、相城);全部按照“五险”(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障的为张家港市,解决“二险”(养老+医疗)保障的为常熟市、昆山市、太仓市,解决“一险”(养老)保障的吴江市、吴中区、相城区,其他混合型的有园区、新区、古城区。保险人数全市乡村医生应参保总人数4471人,根据有关标准已解决社会保障4189人,占总数的93.7%(不含园区征地保障人数),其中:解决“五险”占19.0%,“二险”33.8%,“一险”占30.4%,买断工龄的占10.5%,未解决乡村医生社会保障的人数有282人,占总数6.3%。(详见附表三)表三参照城镇职工标准解决乡村医生社会保障情况统计表2.5资金来源解决全市乡村医生社会保障资金的来源,主要有五种渠道:市(区)财政、镇财政、村集体、用人单位、乡村医生个人。具体做法各地并不一致,纳入卫生院统一管理,依据劳动法由用人单位与乡村医生个人共同负责,纳入卫生院之前工龄补缴部分由财政、村集体、乡村医生个人按比例负责,未纳入卫生院统一管理的,由财政+村集体+个人共同解决,市区部分区由村集体在征地中“五险”一次同步解决。方案对乡村医生最为优惠的是常熟市、相城区、古城区(详见附表四)。

资料提示,即使在经济社会较为发达的苏州地区,村级卫技人员仍然以乡村医生为主,在职人数3841人,占总数81%,个别高达100%。昆山市虽然引进了大量外来大学生、下派卫生院执业医师,其比例也在49%。因此,要解决这支队伍的质变必然要经过一个较长时间量变过程,目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内乡村医生仍然是农村基层卫生工作的主要力量,妥善解决这支队伍的社会保障,对稳定队伍,吸引更多全科卫技人才到农村基层工作,保护广大群众身心健康,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及长远意义。由于历史上村集体经济和合作医疗较为巩固,使乡村医生队伍比较稳定。但也正因为这个原因,农村基层卫生人才市场优胜劣汰机制未能充分体现,附表二说明三个问题:一是年龄结构,40岁以上人员占74.8%,其中50岁以上占56.1%;二是文化结构,中专(高中)以下文化占97.1%,其中:初中以下文化占72.0%;三是多数地区出现基层卫技人员短缺,乡村医生“超期服役”现象明显。上述提示,要迅速解决乡村医生队伍结构问题。首先对年龄大、文化低的要加快调离岗位,其次对年龄小、文化高的要进行学历再教育,再次要充分利用苏南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抢占农村卫技人才市场制高点。所有这些都离不开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早在2002年,昆山市政府率先施行乡村医生社会保障工作,2003年苏州市政府第34令,以地方法规的形式予以明确。后逐步推广,经过五年努力,按照城镇标准,基本妥善解决了全市乡村医生社保问题,覆盖率93.7%,即使没有解决的人员,仍享受最低“农民保障”、或“征地保障”标准。解决乡村医生社会保障,消除了卫生部门最后一个社会保障空白点,也为解决全国百万乡村医生社会保障提供了可资借监模式。苏州乡村医生社保问题之所以得到较好较快解决,是市人大、市政府高度重视的结果。市政府及部门领导多次结合农村卫生现代化主题,深入现场,调查了解乡村医生社会保障问题,督促各地加快解决,卫生行政部门妥善解决来信来访。由于乡村医生队伍工龄跨度大、隶属单位的变迁、社保政策调整、资金保障来源等,具体解决起来比较困难,但各地还是比较好地解决,共同特点:一是保障标准:按市政府提出的参照城镇保障标准;二是参保资质:为2004年获得江苏省乡村医生考核认可资质的在离岗成员;三是保障政策:对不符合社保年龄政策的,则按下岗工人买断工龄办法,给予一次性补偿(即每一年工龄,给予一个月平均工资,常熟等地区一次性优惠更高),符合参保者,按劳动法有关要求执行;四是资金筹集:纳入卫生院管理者,由用人单位与个人共同负责,具体标准按照社保要求,即:用人单位每月缴纳本人工资(不低于1200元)标准的30%,个人负责11%;在纳入卫生院之前的补缴部分,由财政、集体负责补缴费用的20-80%,个人负责80-20%;五是保障内容:主要有三种形式,即:“五险全保”(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张家港市;“二险同步”(养老+医疗)———常熟市、昆山市、太仓市;“单一保险”(养老)———吴江市、吴中区、相城区等。研究还发现,苏州乡村医生社会保障虽然总体解决较早较好,处于全国领先水平,但截至目前,还没有真正实现100%全覆盖,尚有极少数历史遗留问题,特别是在城乡结合部的市区,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力争使全市乡村医生按照城镇社会保障标准仅早实现全覆盖,为实现农村卫生现代化,加快我市城乡一体化建设作出新的更大努力。

全文阅读

余杭区乡村医生中专学历教育在实际工作中的成效评估

【摘要】 目的 回顾性评价余杭区乡村医生中专学历教育的在农村基础卫生工作中的成效。方法 采用分阶段调查方法。第一阶段,2011年6月对余杭区卫生局科教科、农村卫生管理站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有关领导进行访谈;第二阶段,2011年9月采用自制问卷对2001~2002年参加过中专学历教育的乡村医生进行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的133人,全部参加过乡村医生中专学历教育,其中有86人取得了毕业证书,毕业率为64.67%。结论 在本次调查中发现,局级和基层领导都非常支持乡村医生中专学历教育,且能保证乡医脱产学习的时间,部分单位还对取得中专学历文凭的乡村医生给予了一定的奖励。参加调查的乡村医生对中专学历教育满意度较好,对后期在工作等方面获得的成效也表示满意。

【关键词】 乡村医生;中专学历教育;实际成效

【中图分类号】R197.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3)12-0566 -01

在农村乡村医生中专学历教育工作中,比较注重于政策的制定、具体方法的研讨和推出,以及成绩的总结,忽视了农村医学学历工作的实际成效,致使这项工作一直停留在经验水平上,而没有进一步上升到科学、理论、学术创新的阶段。据此,我们对余杭区开展的两届45岁以下乡村医生中专学历教育,在后期实践工作中所取得的成效进行分析、评估。

1.1 调查对象 (1)访谈对象:余杭区卫生局科教科、农村卫生管理站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有关领导。(2)问卷抽样调查对象:2001年~2002年参加中专学历教育的乡村医生。

1.2 调查方法 分两阶段调查。第一阶段,2011年6月对余杭区卫生局科教科、农村卫生管理站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有关领导进行访谈,内容主要包括余杭区目前乡村医生之前中专学历教育的效果及后期培训工作安排、政府和卫生局对教育培训的认识及对支持力度。第二阶段,2011年9月采用自制问卷对2001~2002年参加过中专学历教育的乡村医生进行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包括是否愿意接受乡村医生中专学历教育、教育后个人能力的提升及获得中专证书后的成效评价等。共发问卷133份,有效回收133份。

2 结果

2.1 访谈结果

全文阅读

我地区乡村医生培训策略探讨和体会

摘要:本文通过对800名地区乡村医生进行培训后发现的问题,分析了地区乡村医生的现状,通过调查分析,制定相应的培训对策,对培训中遇到的问题加以引导分析,只有认识到培训工作的重要性,认真抓好各项对策,充分发挥乡医的作用,才能全面有效提高培训效果,提高乡村医生的实际能力。

关键词: 乡村医生 培训策略 探讨 体会

长期以来,乡村医生承担着农村常见疾病的预防治疗、妇幼保健、健康教育、康复等工作, 是农村实施初级卫生保健的生产力军,因此乡村医生素质的高低 直接影响着基层卫生工作的质量,也是能否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目标的决定因素。但是,由于乡村医生知识与技术水平有限,常常导致延误诊断治疗和操作不规范医疗事故发生。故此,加强乡村医生培训,提高乡村医生素质已成为完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

我校作为乡村医生培训基地, 两年来承担着培养素质技能好的乡村医生的责任。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实践,目前已取得一些成效总结出一些经验笔者就其进行报道,以其能于广大学者商讨促进我地区乡村医生培训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为了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从业管理, 逐步完善乡村医生终身学习制度,我校在充分总结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组织制定了一些策略与大家一起学习和探讨。

1·我区乡村医生培训的现状

1.1 乡村医生认识水平低

乡村医生是农村卫生工作的一支十分重要的力量,我国现有乡村医生100 多万,肩负着农村基层医疗服务和预防保健任务, 他们直接担负着我国亿万农民的基本医疗和大部分的农村卫生保健工作。国家要求乡村医生有知识、有技能,是全科医生,但由于我区农村医护人员短缺、卫生资源在城乡之间配置比例严重失调,乡村医生自身知识与技术水平所限等原因导致,大多数基层医院普遍存在人员结构偏老、医护水平滞后的现象, 其次社会普遍对乡村医生的培训重视不足,有关部门组织的培训班大多设在县级以上的医疗机构,乡村医生很难有机会参与;乡村医生没有固定工资、参加培训期间不但没有收入、还要花去一笔不小的费用、所以他们参加的积极性不高 。

1.2 村医培训教学缺乏创新

全文阅读

以高等医学院校为依托探索乡村卫生人才继续教育途径

摘要:目的:了解齐齐哈尔医学院在读乡村医生对继续教育的需求情况;方法:在读乡村医生在班主任指导下填写-统一的问卷调查表;结果:乡村医生参加继续教育的愿望强烈,目前齐齐哈尔市乡村医生岗位培训面较大,但培训力度深度不够;讨论:根据齐齐哈尔市乡村医生对继续教育的需求情况,提出对齐齐哈尔市乡村医生进行继续教育的一些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齐齐哈尔市;乡村医生;继续教育;需求;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G7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 4156(2012)04-021-02

乡村医生是我国农村基层医疗服务的重要提供者,为了了解齐齐哈尔市乡村医生人力资源现状和乡村医生对医学继续教育的需求情况,笔者在2010年3月对齐齐哈尔医学院2008级“村村通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的对象是齐齐哈尔医学院2008级“村村通大学生”班的学员,这些学员来自于齐齐哈尔市七区九县各个村的基层卫生所,他们的愿意和需求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为了统计的方便,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00份,实际回收100份,应答率为100%。

(二)调查内容

全文阅读

乡村医师继续教育现状与改革

摘要:文章分析了我国乡村医师继续教育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对有效的提升和规范乡村医师继续教育培训方法进行探讨,提出改革方案,为进一步提高乡村医师队伍的整体医疗水平及更好地为广大农民服务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乡村医师;继续教育;改革

分析了解乡村医师继续教育现状,可寻求到适合乡村医师继续教育的改革方案,为进一步提高乡村医师队伍的整体医疗水平及更好地为广大农民服务提供理论依据。

1乡村医师继续教育现状

1.1缺乏适宜的继续教育形式

目前乡村医师学历相对较低,一些地区仅为中专以下学历,因此中专学历教育是当前乡村医师主要继续教育模式,以农村医疗卫生保健工作所必备的基础理论、实用知识、医疗技术和实践能力为主,结合乡村医师的自身特点,实行半工半读,采用集中面授、课堂教学和个人自学等多重手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此外,对于已取得中专学历的乡村医师,通过宣传、引导进行专科层次的继续教育,目前许多高校在各地均分布了若干教学点,由高校制定教学计划,各教学点负责乡村医师日常的教学安排及管理实施。主要学习形式包括2年全脱产及业余函授学习,但由于乡村医师学习时间难以统一、半医半农的双重身份、经济不宽裕、缺乏规范化要求、医务繁忙无时间和精力等因素,这种现有的普通医学院校的学历教育模式不适合乡村卫生人员的教学特点,影响了乡村医师继续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高校在为乡村医师制定教学计划时已经从教学内容、课程设置以及难度高低等方面做出适应调整,以便乡村医师进行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但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偏重于理论知识,而乡村医师的工作偏重于实践经验,这就使得他们在进行资格考试时出现了较大偏差。目前一些学校以及一些办学机构针对这种情况开设了适合乡村医师的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培训,因此这也成为乡村医师继续教育的另一种形式。在由学校承担的培训中由于师资场地器材等教学资源不足往往更注重理论知识的讲授比较讲究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对于技能培训则重视程度有所不足而由医院承担的培训中由于医院工作重心在于医疗加之学员自身重视不足等因素因此学员得到的实际操作和技能训练机会并不多。乡村医师继续教育的第三种重要形式是短期培训,目的是针对性提高乡村医师的业务水平和拓宽知识领域。乡镇卫生院是乡村医师继续医学教育培训的主要机构,通常以例会的形式进行,很少有组织专家教授到农村实地培训、函授和远程教育的形式[1]。由此可见,继续医学教育虽然有了长效化机制,但教育形式还是比较单一。

1.2乡村医师继续教育进程缓慢

国务院办公厅于2011年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乡村医师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涵盖了从乡村医师的职责、管理、惠医政策、健全培养培训制度和建设队伍质量等多方面内容,全国各地区也制定了相应的乡村医师培训规划,通过在岗培训、在职学历教育等继续教育形式来进一步提高乡村医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有资料显示,2008-2013年乡村医师人员逐年增加,数量增长了23.79万人,执业(助理)医师总数和所占比例也呈上升趋势,分别增长了143.56%和98.76%,表明乡村医师继续教育取得了一定成效,队伍的总体素质得到了提升[2]。然而,乡村医师继续教育还处在起始阶段,虽然2008年至2013年期间取得了一些成效,但2013年乡村医师中具备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人员占比为22.48%,甚至还未达到2002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提出的“到2010年,全国大多数乡村医师要具备执业助理医师及以上执业资格”这项要求,这与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乡村医师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的“到2025年乡村医师总体具备执业助理医师及以上资格”这一目标存在着非常大的差距。

全文阅读

乡村医生注册培训中教学内容改革的探讨

摘要:乡村医生是我国最基层卫生技术人员,承担了农村居民绝大部分的预防保健和基本医疗任务。乡村医生由于政策的规定、农村居民医疗保健的需求和本身业务水平提升的要求,必须要每年进行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以保证乡村医生行医和农村防病治病的需求。所以,做好乡村医生培训,科学的设置培训的内容很重要:首先要符合乡村医生的实际,其次要符合农村预防保健和基本医疗。经过了五轮乡村医生的注册培训实践,结合教学单位和培训对象对教学内容反映的问题,浙江省乡村医生培训学校通过对乡村医生分校辅导站(承担教学任务单位)和乡村医生(接受培训教学对象)就培训内容的改革需求进行调研,制订出科学性、合理性和适宜性的乡村医生注册培训内容,更好的提高乡村医生注册培训的效果。

关键词:乡村医生;培训;教学内容;改革;探讨

中图分类号:R19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9-0155-02

根据国务院《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1]第三十一条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组织制定乡村医生培训规划,保证乡村医生至少每2年接受一次培训”和浙江省卫生厅《印发浙江省乡村医生培训规划(2010―2015年)的通知》[浙卫发(2010)217号]文件的培训要求,浙江省乡村医生培训学校在全省开展持续的乡村医生培训工作。

一、培训内容

1.2006年根据《国务院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的精神以及卫生部乡村医生注册培训教学大纲的要求,组织全省第一轮的乡村医生注册培训,浙江省乡村医生培训学校组织编写了培训教材(讲义),教学内容主要为医学法律法规、社会医学及伦理学、社区常见病多发病、农村常见传染病预防、社区预防保健等课程。

2.2009年根据《国务院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的精神以及卫生部乡村医生注册培训教学大纲的要求,组织全省第二轮的乡村医生注册培训,浙江省乡村医生培训学校组织编写了培训教材(讲义),教学内容主要为医学法律法规、社会医学及伦理学、社区常见病多发病、农村常见传染病预防、社区预防保健等课程。

3.2010年,通过二轮培训,浙江省卫生厅在总结经验,找出问题的基础上,制订了浙江省2010―2015年乡村医生注册培训规划,将2年一次的乡村医生注册培训定为每年一次,每年培训50学时,全省统一确定的培训内容为“农村卫生政策与法规”、“农村临床诊疗与急救、“农村公共卫生与慢病管理”、“农村中医中药”、“农村药物使用与管理”、“农村医学辅助检查与结果分析”和“农村传染病的防控与管理”等七大培训模块,每个模块下设定若干个系列化培训项目,分年度推进,根据每年的培训要求,确定每个模块的具体教学内容。目前已经培训二轮。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