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乡村文化艺术

乡村文化艺术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浅谈乡村文化艺术节的特点与成效

摘 要:乡村文化艺术节以展示新农村建设成果,以科学发展为指导,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文化为重点,丰富乡村文化生活,努力营造和谐向上、健康文明的文化氛围和艺术环境。本文从乡村文化艺术节的特点入手,探索并分析其建设意见及其成效,为乡村文化艺术节的开展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乡村文化;艺术节;成效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2-0203-01

一、乡村文化艺术节的特点

(一)节目规模大范围广

近年来,随着我国文化艺术的不断发展繁荣,乡村文化艺术也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主要表现为涉及的规模大、范围广、内容丰富多彩。乡村文化艺术节不断得到领导的高度重视,承办单位群策群力,抽调精干力量准备活动,活动涉及各种演出、比赛等不同项目,活动持续时间长,参与群众多,这为乡村文化艺术的传承、交流、发展提供一个广阔的平台。

(二)乡土气息浓郁

乡村文化艺术节的系列活动不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而且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大多数节目都是农民群众自编、自导、自演,节目语言生动形象,表演通俗易懂,能把现实性和艺术性高度融合,这些节目来源于农村生活实际,深刻反映了农村群众的心声和体会,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强烈表达了农民群众幸福生活的愿望。

全文阅读

乡村文化艺术节的实践与思考

农村群众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绿谷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事业发展的基础工程。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离不开农村文化的发展与繁荣,离不开群众文化的广泛开展。如何进一步加农村群众文化建设,不断满足农村群众多层次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是一个值得思考和探索的问题,全市乡村文化艺术节,在这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有益的启示。

一、乡村文化艺术节的提出和主要做法

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对农村文化工作都非常重视,不断加大投入,改善基础设施,不断加大送文化下乡的力度,让广大农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然而在这过程中,广大农村群众太多是被动地接受,缺乏展示自己风采和才艺的舞台,缺乏参与文化活动的平台和载体。为使农民群众不仅是农村文化的受惠者,更是农村文化的建设者,相关部门和领导提出了举办全市乡村文化艺术节的创意。

丽水市乡村文化艺术节由丽水市委宣传部、丽水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农办、农业局和广播电视总合主办,坚持以乡村为舞台,以农民为主角,讴歌新世纪乡村新发展,展示新丽水农民新风采,历时近半年,期间举行了七大系列活动,一是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演暨全市乡村文化艺术节开幕式,以全面展示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间传统文化节目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的动态表演和静态展示,为艺术节营造欢乐、祥和、热烈的节日气氛。二是丽水市新农村戏曲演唱大赛,参赛者剧种不限、年龄不限、性别不限,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参与热情。三是全市新农村民间绝活、乡村才艺展示,挖掘农村能工巧匠,展示农民群众的特殊才艺。四是“迎奥运”农民趣味运动会,以乡镇为单位组队参加,主要项目有万众一心迎奥运、搭菇棚、插秧、趣味接力等。五是全市乡村器乐大赛,弘扬民族民间音乐、展示农民艺术家风采,层层选拔,充分体现了广泛的参与性。六是全市乡村文艺汇演,坚持自下而上,层层发动,坚持农民群众广泛参与,做到村村有节目,乡乡一台戏。七是全市乡村文化艺术节颁奖晚会暨闭幕式,选择农民自编自演的精彩节目进城演出。至今已举办四届。

二、乡村文化艺术节的特点与成效

特点一:规模大,范围广,内容丰富。历届乡村文化艺术节群策群力,主办承办单位阵容大,力量强,系列活动项目设置众多,是首次融文化传承、文化交流、文化比赛展示为一体的盛会。一般从六月开幕到十一月闭幕,历时近半年,持续时间长,参与人数众多,据不完全统计,有近2万农民群众参加了各种演出、比赛等活动。

特点二:乡村为舞台,农民唱主角。乡村文化艺术节,除闭幕式暨颁奖晚会地点设在莲都区纳爱斯广场外,其他各项活动地点均设在各县(市、区)及乡镇,农民群众的参与热情高涨,广大农民群众找出了尘封的乐器,亮起了豪迈的歌喉,跳起了热烈的舞蹈,练起了传奇的绝活,真正成了艺术节的主角。乡村文化艺术节期间,除七大系列活动外,各地还配套设计组织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系列活动,使乡村处处有舞台,农民群众始终是舞台的主角,基本实现了旁观者向参与者的转变。

特点三:乡土气息浓郁。在艺术节的各项活动中,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形式多样,且大多由农民自编、自导、自演,贴近农村实际,贴近农民生活,反映的是农村的人和事,如青田代表队创作表演的《杨梅酸・杨梅甜》,生动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的巨大变化,表达了广大农民全面奔小康的强烈愿望,语言生动形象,表演真实、清新自然,通俗性与艺术性相结合,娱乐性与观赏性相统一,具有了浓郁的乡土气息。

全文阅读

乡土艺术与农村群众民俗文化活动

一、丰富多彩的乡土艺术是农村群众文化活动的基础

中国传统艺术形式丰富多彩,世代相传,地域性特色明显。费孝通认为,中国的社会是乡土性的,乡土社会中生活与泥土紧密相关,乡土意识浓厚。乡土艺术是中国传统艺术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传承、创新和推广乡土艺术,对于乡风文明建设和农村群众文化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

姜堰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传统乡土艺术资料十分丰富,如面塑、剪纸、砖雕、泥塑、根雕、刺绣、滚莲湘、牵驴花鼓、窑工号子、车水号子、倒花篮、莲化落、小鼓说唱、钱串子、道情等,都是很有价值的传统乡土艺术形式和资源。走进姜堰,来到乡间,便进入乡土艺术的大舞台,无论是田间劳作还是水上划船,无论是砌屋上梁还是新婚嫁娶,无论是逢年过节还是娱乐休闲,到处都能听到娓娓动听的民间故事、抒情小调,也能看到成人的歌舞或儿童的嬉戏,这里古老民间文艺乡土意味浓郁,水乡特色鲜明。为适应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需要,广大民间艺人及艺术爱好者对传统乡土艺术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创新与推广,极大地丰富了农村文化建设的内容,促进了乡风文明的建设。

溱潼会船是泰州市姜堰区影响最大的乡土艺术形式,2008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溱潼会船,源于宋代,相传义民张荣、贾虎曾于溱潼村阻击金兵,溱潼百姓帮助埋葬阵亡将士,并于每年清明节家家撑着篙子船、农船和小木船,身着民俗服饰,祭奠英魂,久而久之,形成撑会船的习俗。会船通常分为篙船、划船、花船、贡船、拐妇船等五种类型。如今,溱潼会船已从单一的水乡群众会船活动,演变成一个融文化、民俗、体育、旅游、经贸等多种内涵的民俗会船盛典,堪称“民俗文化之大观,水乡风情之博览”,被海内外专家赞誉为“天下会船数溱潼,溱潼会船甲天下”。可以将溱潼会船比作一场演出,表现的是生态民俗民风,十里溱湖的大舞台,万余人的演员阵容,十多万人的拉拉队,形成了天下绝唱。

2009年,姜堰滚莲湘、溱潼砖瓦制作技艺被列为江苏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滚莲湘在里下河一带是有代表性的乡土艺术,特别是在节日、庙会或在乡村演出时,滚莲湘都起一种打场子的作用,即通过滚莲湘拉开场子,然后让其他的节目来表演。姜堰滚莲湘是劳动人民在平时劳动过程中产生的一种乡土舞蹈艺术,它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是真正生长于农民生活的舞蹈。据清嘉庆《东台县志》载:溱潼砖瓦生产始于唐代,到清代时期,溱潼地段划为十四坊,其中以窑命名的就有六坊。以挖掘溱潼砖瓦文化编演的“溱潼窑工号子"2002年荣获“江苏省民歌民舞民乐大赛”金奖,2004年荣获“江苏省五星工程奖”。溱潼窑工号子生动反映了窑工们从挖泥制作土坯,到把土坯制作成砖头的全过程。尽管现代工业的发展曾使劳动号子渐行渐远,但溱潼湖窑工号子仍不断散发出强劲的生命气息。

二、乡土艺术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乡土艺术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基本形式之一。“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也应该从梳理农村传统文化根基开始,努力寻找现代工业文明与农村传统文化的契合点,将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生活对接,使其能在一定程度上助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尤其是乡土艺术资源丰富的一些地区,更是将其视作文化建设的根基。

泰州市姜堰区努力培育姜堰人文精神,繁荣文艺创作,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立足于改善文化民生,通过打造区级重大文化活动、培育基层特色文化团队、推动城乡文化互动等形式,不断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提升群众的文化境界。新春文艺调演、文艺新作展演、文艺汇演巡演、民俗文艺踩街、民间艺人现场表演、书画摄影大赛等活动也吸引了城乡群众热情参与,形成了城乡群众系列文化大餐。

全文阅读

民间艺术在乡村文化的功用

推动民间艺术市场化和产业化的进程

伴随我国城镇建设的推进,农村人口不断涌向城市。在这个过程中,民间艺术的关注群体变得越来越广泛。民间艺术从对农民的情感表达向产业化的方向进行了转变。民间艺术带动了农村文化内容的革新,更显出了它所代表的独特地域特点。并且,在当今信息化发达的条件下,民间艺术的传播途径更加的便利和迅速。例如陕西的“面花之乡”——合阳。在当地民间艺术市场化的发展推动下。将面花原料改为用泥烧制为陶器。这样一来,把本来食用的面花变成了工艺产品,推动文化发展的同时,提高了当地的经济水平。贵州安顺的屯堡文化也是一个民间艺术产业化的例子。当地的农民充分利用民间的文化资源,把农村的曲艺、剪纸、绘画等作品变为了当地的文化艺术产品,提高了农民的艺术审美情趣,带动了农村新型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这些例子都是民间艺术在产业化发展中的表现。通过产业化的运作,农村文化的发展具有了先进性。受到这种影响,各地的民间艺术在艺术形式上进行了创新,被广大的消费群体所接受。农民开始充分借助当地文化资源的优势,对旅游产业进行了开发,带动了当地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民间艺术在文化传统中的精神表达

民间艺术作品的特点是:以农民大众的视角进行艺术的创造和欣赏。所以在这种价值观的体现下,广大农民群众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的作品。传统的农村文化传承中,民间艺术的观众是主导生产和生活的农民,这个时候的民间艺术主要承担的作用是供农民进行艺术欣赏和进行审美需求。因此创造出的艺术作品一部分也用于装饰作用,因此具有实用价值。这个时期的民间艺术带着原汁原味的乡村气息,它注重对民间艺术作品的形式的表达,结合当地风俗习惯和风景特色,具有很强的地域特色。

对民间艺术进行弘扬的意义所在

1.对民间艺术进行传承和弘扬,可以丰富农村文化的建设内容优秀的民间传统文化是农村在新时期建设农村文化的基础,作为传统文化的媒介,对民间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进行新型农村文化的建设过程中,要对具有当地文化传统特色的民间艺术进行积极的保护和传承,吸取民间艺术的文化精华,丰富农民的文化精神生活。促进农民对传统民间艺术的创新和发展,促进农村文化的繁荣,从整体上提高农村文化水平。

2.对民间艺术进行继承和发展,具有建设和谐农村和保持社会稳定的作用民间艺术是传统文化的精髓部分,它具有对人们进行道德和文化宣传教育的目的。建设新型的农村文化,离不开我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支持。大力的推广民间艺术,既可以展示农民的艺术才能,又可以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对塑造良好的文化环境,保持社会的稳定和和谐农村的建设具有很大的作用。

3.对民间艺术进行推广,可以更好的促进农民群众对文化建设的创造力农民群众作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主要部分,提高他们的艺术创造力,可以使新型农村文化的建设更加快速的进行。由于民间艺术是建立在广大人民群众和地方文化的基础上,因此可以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优势,对民间艺术进行创新。要保留传统的民间艺术内容,这些内容符合农民的生活,很容易被他们所接受,因此可以提高他们的参与性和创造性,使人民群众具有地方文化的自豪感。同时也使农民更加充分了解自己的传统文化,能够对民间艺术在传承基础上进行创新。我国在保护传统文化方面制定了许多的政策,如非物质的保护政策,这就为民间艺术的传承和弘扬起到了推进作用。传承并弘扬民间艺术,是我国和谐社会文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值得继续推广。在新时期的发展中,民间艺术由于处在农村生产生活和艺术欣赏的边缘部分,所以许多技艺在传承过程中渐渐消失了。这种情况要认真的对待,要通过当地文化部门的带动和引领,提高民间艺术的地位,积极鼓励人们进行学习传承,加大政府的投入,保证民间艺术持续的发展下去。

全文阅读

体会乡村公共艺术的文化自觉:以农民艺术家秦有子为例

近年来,人们对于公共艺术的需求在与日俱增,公共艺术多指在空间之中进行的设计手段,使人们与空间之间产生联系,从而自觉地形成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文化联系纽带。

随着我国现代化的不断发展,旧日的街头小巷,山间的寺庙宗祠,家族世代相聚的宅院。已被标准化的商铺街道,名义众多的文化广场,以及高楼林立的各式大厦所快速顶替。在此发展过程当中,城市文化个性渐渐消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越发变的冷漠。

公共艺术是引发文化自觉的互动性纽带,我国城市公共艺术表面发展迅速,然而大多与人们的生活无法产生互动关联。一些村落没有经历过现代化发展,虽然基础设施落后,却保持着原始文化生态,自然平衡发展。本文试就安阳石板岩村落的农民艺术家秦有子,以及所居周边环境为例,就乡村公共艺术的文化自觉做出以下思考。

一、体会由来

公共艺术是为普众服务的艺术,文化是人类在发展过程中掌握的相关一切能力和习惯之经验总和。在我国公共艺术近年来亦经历了不同程度的发展。我国是以乡土文化为主要关联的社会,从本土乡村出发,体会公共艺术的文化自觉就显得尤为重要。

1. 相关定义

公共艺术通常指的是在具有开放、公开特质的、由公众自由参与和认同的公共空间中的艺术创作以及相应的环境设计手段。公共艺术需要体现公共性,主要强调总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

文化自觉,借用中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的观点:“它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换言之,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

全文阅读

新农村建设中湖南乡村 文化景观艺术的表征与保护

“三湘四水”、“四水一湖”是湖南自然文化景观的写照。湖南特有的大山、江河湖泊、建筑、村寨、大树 、老屋、村口、祠堂、傩面具等,都是湖南乡村文化景观的典型符号,也是体现湖湘文化艺术的表征因子,她不仅孕育了湖湘大地的文明、承载着湖南文化的历史,而且留给人们深刻的印象和美好想象。然而,由于认识的偏差、文化教育的缺失、建筑建设的盲目、规划管理的滞后,现代新农村建设中,丰富的乡村文化景观艺术因子遭到严重破坏。在建设新农村、发展新农村的今天,加强文化认识、对乡村景观艺术进行合理保护利用和发展已到了刻不容缓的重要阶段。

一、湖南乡村文化景观的特征及层面表达

湖南的东南西三面山地环绕,中部为丘陵,呈马蹄形,境内湘、资、沅、澧四水呈扇形汇入北部洞庭湖。这种以山地、丘陵和流水为主的地形地貌特征,构成了湖南气候和乡村人文自然景观的典型特征:即地理特征的封闭性与乡野性;地域特征的时代性和民族性;人文特征的独特性与丰富性;乡土特征的纯朴性和原始性;生态特征的多样性与脆弱性;气候特征的多变性与恶劣性。湖南乡村文化景观具有典型的湖南地理、自然、乡土、生态特征,带有明显的农耕文化、地域文化和宗教文化的特征。

乡村文化景观的构成层面主要包含乡村的生产生活、文化精神和环境生态三个方面,“按类型可分乡村聚落景观、人文景观和自然生态景观三个层面” [1]。1.湖南乡村聚落景观的层面主要体现在民居和村落的选址、建筑形式、艺术装饰上,如在选址上一般选择依山傍水的理想模式,反映了模山范水、阴阳有序的环境观。传统建筑形式一般结合地域特征和选材,以杆栏式形式和砖、瓦、木为构成的建筑文化,注重艺术装饰,即使一般的老百姓,只要有一定的经济能力,也注重以物寄情,表达意识内涵。装饰的题材丰富,多反映丰收、喜庆、吉祥的主题,形象生动活泼,审美情趣浪漫、自然,具有强烈的生活气息。2.湖南乡村的人文景观的精神层面不仅反映出湖湘先民物我一体的自然观、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和“经世致用”的哲学传统,更表达了浪漫、激情、敢为天下先的思维方式和气概,体现了湖湘文化的包容性和创造性,而且折射出“湖湘人重视学思并重与知行统一,重视独立思考与理性批判”的人文传统[2],体现在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精神文化的追求,具有深厚的文化价值。这在众多的乡土美术(如隆回的滩头年画、龙山织锦、苗家剪纸、湖湘木雕、民间刺绣)中都有很好的体现。3.自然生态景观层面强调物我一体的自然观,师法自然、尊重自然,主张返朴归真的田园生活、朴素美、自然美、艺术美。如被地质专家们誉为丹霞之魂、国之瑰宝的山,八百里洞庭水天一色自然景观,享誉中外的潇湘八景(平沙雁落,远浦归帆,山市晴岚,江天暮雪,洞庭秋月,烟寺晚钟,渔村落照)等,具有良好的自然美形式和审美价值。而这些丰富的乡村文化景观类型和资源对现代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厚重的文化基础。

二、湖南乡村文化景观艺术的表征因子

湖南乡村文化景观艺术是指具有湖南乡村文化景观类型的艺术特点,带有浓厚乡土特性的、反映湖湘人们审美情趣的各种艺术形式。湖南乡村文化景观艺术的典型特征是深受湖湘文化与楚巫、原始崇拜的影响,题材丰富多样,造型特征稚拙简朴,构图圆满匀称、灵活,常采用浪漫和象征写意的手法,品类和技艺丰富,在我国乡村文化景观艺术领域里占有重要地位。“湖南自古属于南蛮之地,一般认为,相对于中原文化来说,这里是比较落后的地方。事实上,早在石器时代就有远古先民在此生活,目前境内发现的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有数十处,出土的商周青铜器如四羊方尊、人面方尊等都属于国内最精美的青铜器之列。春秋战国时期湖南地区属于楚国,楚文化的灿烂辉煌,更是使湖南地区的文化艺术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湖南境内为数众多的战国楚墓,出土了大量精美的各类文物,便是这一时期文化艺术水平的写照”。[3]

湖南乡村文化景观的艺术表征因子包括乡村人文景观、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建筑形式、民间艺术、戏曲歌舞等方面,这些表征因子既是湖湘文化的表现,又是深刻影响湖湘人的“潜藏基因”,也是传播现代乡土文化的重要载体。其显著特点是保存了大量的物质形态历史景观和非物质形态传统习俗,聚集成较为完整的湖湘文化景观体系。其按表征因子的表现形态分类,包括显性的物质形态和隐性的非物质形态因子。1.物质形态因子,像山脉湖泊、田园风光、古民居群、庙宇祠堂、民居建筑、装饰、古街道、民间艺术、民间工艺、历代名人的足迹履痕、富有特色的农家饮食文化等等,都具有丰富的乡村文化景观资源。如张家界武陵源和邵阳山两处世界自然遗产、洞庭湖国家湿地公园、岳阳张谷英民居村、湖南土地庙、长沙铜官窑、农家风雨桥、滩头年画、坟墓石碑、邵阳蓝印花布、洞口墨晶石雕、民间戏曲纸扎等,都具有浓厚的乡土景观和独具地域特色的艺术气息。2.非物质类文化因子,它作为乡村景观的一种表现方式,集民族的、地域的、历史的、怀旧的、乡愁的、意识的、心理的等诸多文化因子于一体,“承载了前人丰富的人生经验和心理企盼,具有明显的感性生命活动的特征,表现为一种‘有意味’的形式”[4]。湖湘大地是我国民族居住最多的地域之一,各民族由于历史沿革、居住地域、生产方式和等的不同,孕育了丰富多彩的传统习俗和和民族风情,又由于不断的融合及互相渗透,彼此影响,汇合成一种个性鲜明独具―格的湖湘民俗文化,像戏曲歌舞、红白喜事、家族文化、风俗习惯、、审美与道德观等。如祁剧、花鼓戏、傩戏等戏曲,舞狮子、耍龙灯、赶庙会等民俗文化,做道场敬梅神等仪式的巫文化、修谱祭祖等家族文化,这些因子反映了浓厚的乡土习俗、风情和民族心理。

透视历史的维度无不发现乡村文化景观因子对湖南人隐性的、潜移默化的濡染。从楚国的屈原到当代沈从文等为代表的湖南乡土文学的作品,从长沙马王堆汉墓中的绘画到现代画家黄永玉为代表的乡村主题的绘画表现,无不体现出其对湖湘人心理的影响。南秀在读《丁玲与湖湘文化》一文中指出“这些濡染主要不在于其作品题材内容上的具有地域文化显著特征的那些方面,而在于那些暗含着的、受地域文化影响而形成的丁玲特异的思想以及她的个性、精神气质、观照问题的特殊角度、人生价值取向等”[5]。

全文阅读

从乡村文化礼堂开始孩子们的艺术之路

摘 要 2013年以来,浙江省围绕打造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升级版”,按照“文化礼堂、精神家园”的定位,在全省广泛开展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并以此为依托,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旗帜,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充分融入农村思想教育、道德建设、科学普及、继续教育、生活娱乐等方方面面。我校地处偏僻山区,留守儿童占60%以上,市红十字会、教育局、市心理协会等多家单位联合志愿者,在我镇组织了多个村级留守儿童之家,其中有两个活动点设在村文化礼堂内,为留守儿童的艺术类活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关键词 农村 文化礼堂 留守儿童 艺术 参与 体验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每一个文化礼堂,就是一座精神家园,为实现农村文化生活的可持续开展,镇政府、村委围绕“文化礼堂精神家园”的定位,通过抓好管理队伍、文体队伍、志愿队伍三支队伍,确保农村文化礼堂管好用好。根据村委的这一管理制度,我们学校也相应地给留守儿童艺术类活动制定了符合孩子天性的活动类型,推动实现各类活动“有计划、重参与、有收获”。进一步发挥农村文化礼堂作用,鼓励、吸引更多的农村孩子参与群众艺术活动,得到一个接触艺术的机会,让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的群体在活动中受到艺术美的熏陶,给自己一个表演的舞台。

1抓好管理队伍,实现留守儿童艺术活动“有计划”

1.1学校艺术授课实

学校严格按照课程标准进行排课,开齐开足各类课程。音、体、美等课都备了专职教师,按新课程标准认真开课。给孩子所有课程的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学校根据每类学生的特长,开设了古筝、口风琴、合唱、书法、朗诵、田径等兴趣小组,定时开展各类活动。

1.2留守儿童登记全

全文阅读

湖南乡镇文艺骨干培养路径探析

[摘 要]繁荣农村文化艺术生活,是新时期群众文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先行于经济建设的农村文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而乡镇艺术骨干的培养,则是其中最重要的任务。论文从培育新的艺术观念,提高乡镇艺术骨干的艺术修养;融入地方文化,培养乡镇艺术骨干的艺术风格;利用专业院校,强化乡镇艺术骨干的专业进修;借助现代传播媒介,强化对农村艺术人才的培养;在艺术交流中,培养乡镇艺术骨干的业务素质等五个方面,探讨了乡镇艺术骨干的培养路径。

[关键词]乡镇艺术骨干 培养路径 艺术培训

在农村小城镇建设蓬勃发展的今天,如何搞好农村社区文艺建设,是农村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繁荣农村文化艺术生活,是新时期群众文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先行于经济建设的农村文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乡镇艺术骨干”在农村社区文化艺术传播、艺术氛围营造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何培养乡镇艺术骨干,也就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湖南省作为一个中部农业大省,也是乡村文化大省。为了推动湖南农村文化事业的持续发展,必须解决好乡镇艺术骨干培养教育的问题。近年来,随着新农村与和谐社会建设的进一步深入,乡村艺术人才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但从总体来看,我省基层文艺工作者大多存在年龄偏大、专业不对口、半路改行多、专职不专用等突出问题,越来越难以发挥乡镇艺术“骨干”的作用,客观上要求加强乡镇艺术骨干人才的培养。然而,从湖南乡镇艺术骨干人才培养的实践来看,由于教育教学的硬件设施、软件配套上都存在很大弊端,加之师资队伍建设的相对滞后,普遍存在专业教师不专业、艺术教师不艺术的问题,极大地制约着湖南乡镇艺术骨干人才的培养质量。乡镇艺术骨干的缺失,以及艺术骨干人才培养的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农村艺术的蜕变、萎缩。事实证明,随着基层文化阵地设施的改善,乡镇艺术骨干素质水平的高低,逐渐上升为制约了基层文化的繁荣与否的关键因素。建立一支素质高、能力强、业务精、用得上的农村基层文化干部和乡镇文艺骨干队伍,迫在眉睫。

笔者认为,乡镇艺术骨干的培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来展开:

一、培育新的艺术观念,提高乡镇艺术骨干的艺术修养。根据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的观点,人是自我实现的主体。艺术教育要以人为本,做到心中有“人”,以“人”为中心,形成以“人”育“人”、以“人”帮“人”的良好局面,做到“以德塑人、以情感人、以才育人、以理服人”。艺术教育要以新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教学技巧。乡镇艺术骨干的培训内容,要根据参训者的个人兴趣爱好来进行。只有尊重个人的爱好,艺术培养才能取得实效性。

二、融入地方文化,培养乡镇艺术骨干的艺术风格。乡镇艺术骨干是农村艺术氛围的培育者,是农村艺术的倡导者、传播者。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历史的积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富有较高艺术价值的地方文化、民族文化。培养乡镇艺术骨干,要注重融入民族风情、地域风格,这就要求我们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深入农村、深入了解地方特色、历史文化。艺术教师要主动与乡镇艺术团队、文化组织联系,积极参与乡镇艺术活动,在艺术活动实践中熏陶人、锻炼人、培养人。只有这样,我们的乡镇艺术骨干才具有乡土特色,我们的艺术教师也可以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充实自我,实现教学相长、共同提高。

三、利用专业院校,强化乡镇艺术骨干的专业进修。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加快乡村文化建设步伐、强化乡镇艺术骨干的专业修养。传统的师徒式教学,是乡镇艺术骨干培养的主要模式。这种师徒式教学,能较好地保留乡村艺术的乡土特色。但由于缺乏与外界的交流,这种师徒式教学难以融入新的艺术元素,难以实现传统艺术的创新,也就难以满足现代文化艺术发展的需要。农村艺术要融入时代特色,必须与时俱进地创新艺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农村艺术人才的培养模式,关键是要利用专业院校,加强乡镇艺术骨干的专业进修。只有大胆创新,让乡镇艺术骨干进入专业院校学习、培训,在专业学校这个大舞台去修炼、去创作、去汲取“新营养”,乡镇艺术骨干才能不断提高,才能更专业。

四、借助现代传播媒介,强化对农村艺术人才的培养。艺术人才的培养,是一项耗时较长、费用高昂的活动,受训者往往需要学习较长时间、承担较高学费。但是,乡镇艺术骨干很多出身于农民,在艺术生活中还需要承担繁重的农活,加之经济相对较为贫困,他们很难全身心地投入艺术事业,而长期在外学习艺术,无论是时间上还是经济上,都是不允许的。面对这些实际困难,在乡镇艺术骨干的培养过程中,必须勇于创新,充分利用现代传播媒介,构建远程教学、网络教学等现代教学新模式。对于农民艺术家来讲,这可能是最经济、最具体、最可行的一种艺术人才培养新模式。

全文阅读

公共艺术在乡村建设介入

一、我国乡村建设反思

将公共艺术引入乡村公共环境改造能够提升公共环境人文方面的品质,成为乡村空间发展的一个基点,能直接促进我国乡村生活环境的建设,与此同时,公共环境的塑造将对周边街巷、住宅产生辐射,形成建设理念、施工技术上的示范,整体提升乡村人居环境的品质。另外,乡村环境与公共艺术之间的相互对接和一般的公共行为艺术不同,更加不是传统的艺术形式,它们能凭借现代的公共艺术具有的传播功能达到加强村落文化和信息与外界环境的互动,同时还能增强地区开放性、乡村社区的凝聚力和认同感,使得乡村自治能力得到提高形成自组织的发展[1]。除此之外,当地居民协同参与才能完成制作大型户外的公共艺术建设。通过这一参与过程培训当地居民的相关协作能力,有效提升农村社区的自治发展能力。引入农村发展的公共艺术主要是以改造乡村公共的空间环境和建设农村的视觉文化为核心,提供一个“基核”和契机来发展农村的人居环境,但它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当前在这样的经济和土地制度下,要想整体提升农村的人居环境,农村各家各户在建设自家居住环境的时候必须尊重农村的环境、邻里和传统,农村社会的自组织的程度和水平要有一个整体的提升,而且这将是一个长期演化和发展的过程。当前新农村建设中引入公共艺术,是非常科学和环保的,并将组成现代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部分。与当地发展的条件相结合创造新的艺术形式能促进农村自组织的发展并改变已有的演化路径;设计一个与新公共艺术相适应的、长期和稳定的制度,能保障乡村社区和居住环境的演化进程;正确认识与运用乡村自组织原理,引入合理公共艺术,对推动我国乡村发展大有裨益。

二、公共艺术介入乡村建设中起到的作用

自从2000年以来,许多的年轻艺术家将他们具有特色的艺术作品引入到第三世界贫民区及已衰落的欧洲老村庄。这些当代的艺术品与博物馆中收藏的艺术品有很多的区别,它们结合了摄影、绘画和大地艺术并处于行为艺术与新媒介的中间,通过运用现代媒体中蕴含的力量充分挖掘农村社区中存在的价值,同时提升居民自我意识。相比较于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全面的改造,引入当代优秀的艺术作品改造自建的社区,能让村庄更加的开放,加强与外界环境的信息交换;村庄平衡和均质状态的打破增加了地区内部发展的不平衡,使得村庄的发展更加具有活力;同时能让当地村民更加认同自建社区并提高他们的自组织能力,促进乡村可持续的发展。一是增强村庄开放,增加信息交换。引入村庄自建系统的公共艺术是比传统的艺术更具有张力的表现形式,通过加强与乡村空间环境的互动而形成。同时这种形式的艺术传播性更强,能很好的加强与外界之间信息和文化等的交流,扩大影响,吸引社会大众关注该地区的发展,使得信息和资金等流通更加快速,提高地区的发展潜力。二是破坏乡村均衡、均质的状态。当前乡村发展由于受到经济发展、外来文化侵入和缺失的传统文化等的影响表现出均质化的现象,乡村已经不再具备特色的社会文化。而这种创新性的当代公共艺术参与到乡村公共建设能打破这种均质化的农村发展倾向,保持农村人居内部环境的非均衡性,使村庄保持动态、可持续和具有特色的发展空间。总之,在村庄空间建设中介入公共空间艺术能创造出一种“无中生有”的村庄文化特征,增加新的空间基点,发展地区文化[2]。三是增加居民对地方的认同感和乡村自治能力。当代农村的乡土意识受到土地制度的改革、生产技术进步、经济和信息技术发展、婚姻家庭的变革、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转型的国家基层治理方法等的影响变得越来越淡薄,而农村社区逐渐消失的传统意识现象也不利于农村自组织的治理。另外传统农村在自建时所重视的血缘和地缘等关系也正在发生改变,因此我们急需寻求新组织形式来建设和演化乡村的人居环境。在乡村建设过程中适当的引入公共艺术,对提高地区的认同感和社区的凝聚力以及居民自治能力有非常大的作用,能有效的推进农村人居环境自组织的发展。特别是那些体现、尊重并关注当地人民平常生活的艺术作品,能极大的引起当地居民的自豪感。四是当代乡村建设中引入公共艺术形式,不但能促使乡村不均衡发展状态的形成,同时有效改善乡村公共环境,提高农村居民的乡土观念和社区意识;另外还能让乡村环境更加的开放,打破均衡状态,改变村庄周边已有的环境关系,促使农村的人居环境向新的演化路径发展;再者,在乡村建设中实施公共艺术需求村民的大力参与,并且农户通过培训能掌握新的技能获得非农业的收入。公共艺术这种外部的干扰因素有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对乡村公共环境的影响是直接作用,而对农村居民建设自住房的影响是间接性的,并且能全面的影响村庄整个人居环境的演化。

三、未来乡村公共艺术建设的发展思路

作为城市精神和文化的标志,公共艺术能让人们对自己的生产环境产生思考和感受。它通过将活力注入公共空间的建设引起人们的关注讨论和欣赏,从而提升人们整体的生活文化质量。因此如果在乡村中也引入公共艺术,就能构建一条通向精神文明的路。一是重视功能性的建设,即在农村中增加基础设施的投资,如增添公共和运动的设施等,完善其基础设施建设;二是重视文明建设,发挥公共艺术在文化教育方面的重要意义,提高乡村农户的精神财富。总之,相信通过公共艺术的介入行为,农村在某一天能变得文明和智慧[3]。在当今时代,我们尤其要重视乡村发展的可持续,而在运用公共艺术的乡村发展中的“可持续性”可以从两个层面上理解:物质上的即“物象”和精神上的即“意境”,其中可持续的“物象”在农村公共艺术中主要通过保护和再利用乡村资源得以实现。在设计农村的公共艺术品时应该重点考虑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节省人力、财力和物力,注重艺术设计的因地制宜,而不是一味的讲究“鸿篇巨制”。在制造艺术品选材方面尽量选择本土化的、可以重复利用和再生的物材,而不是那些珍贵的不可再生的或者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材料。在乡村建设过程中对于那些拆除的建筑材料如果通过加工处理还可运用的话,就应该加以利用,实现对资源的节约利用并能保留历史的印记。公共艺术不是一个固定的艺术品,它是一种动态的、介入的、制造和合作的过程,是恢复手艺的一种表现。可以把艺术品当成是集体完成的,因为艺术家设计艺术品是为了满足所有大众的审美要求,大家都参与了艺术品的创造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参与者可以相互的沟通和交流想法,产生非常多的乐趣。比如说开展城郊农业项目时,通过乡村和城市之间的沟通互动,不仅可以保证食品的安全,还能让城里人体会到劳动的乐趣。当然,公共艺术不只是由人组成的空间,在一个生态农场中,蚯蚓、青蛙和萤火虫等等在没有化肥农药的情况下会与大自然共同作用形成共生的空间。

作者:汪海燕 单位:皖西学院 艺术学院

全文阅读

让乡土文化自信留住乡愁

乡村,如何能“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面对乡村凋敝的现实,当下正有一批批艺术家、建筑设计师、文化创客走进乡村,希望在保留乡村原貌、提升基础设施水平的基础上,以文化艺术的熏陶让村庄重新焕发活力。深入四川成都市蒲江县甘溪镇明月村,与文化主管部门、艺术家、村民等共同探讨文艺介入乡村建设的合理路径。

顺应历史传统,擦亮遗产价值,通过艺术家的眼睛和头脑发现文化遗产的价值、开阔村民的发展思路。

开一个工作室、做几个艺术展、搞几次文艺活动、种植大规模人工花田、把乡村的老房子统统隔离起来建立博物馆……如今在中国的乡村,文化人士、艺术从业者回归乡村的案例不可谓不多,然而,文艺工作者的活动究竟有多少能够与当地村民真正产生关系?

事实上,以在全国乡村迅速兴起的民居改造行动为例,一些艺术家在村里租下房屋开办工作室,并希望用艺术创作影响村民,甚至出现了一些艺术家将自己的理念强加给村民的现象――但普通农民怎么会理解拆掉白炽灯而看萤火虫的浪漫?

“比如,像日本‘越后妻有大地艺术节’的初始模式,以及国内一些文艺介入乡村的实践,都主要是艺术从业者针对农村的环境和资源做一些艺术活动,刷墙、搞展览、拍照片,不仅跟当地的文化历史传承没有太大关系,而且与改变农民的生活实际和精神状态也实在有一定距离。”为了不与这些实践落入一样的尴尬境地,蒲江县明月村项目组负责人、被新村民昵称为“奇村长”的陈奇陷入了思考,“村里的历史文化有哪些特点?现在村民的生活有哪些困难?他们对未来的发展有哪些愿望?如何以文艺的介入延续历史传统、解决实际困难、满足村民期待,是我们考虑的最重要的问题。”

通过文艺重塑乡村,必须顺应当地的历史、人和自然的需求,既不让艺术家自娱自乐,也不能肆意损害乡村的本来面貌。蒲江县文体旅局局长李辉表示,要顺应明月村的历史传统和资源禀赋,自然而然地将文艺与生产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为此,“每个入驻项目的策划、规划、推广和管理都有严格的标准。”

邛窑是成都平原上的一个古代窑址群,始烧于南朝、衰于宋代,断烧于元代,时间跨度800多年。明月村与邛崃交界,盛产高岭土,百年老窑“明月窑”的窑火始终不息,直到2008年才因地震损毁严重而停产,被当地人称作“活着的邛窑”。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