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表现主义与各种主义一起身在西方现代艺术运动中
表现主义先锋高更和凡•高身处在后印象主义中,其艺术也从浪漫、现实、印象主义甚至巴洛克中汲取营养,又影响着野兽、立体、综合等主义。表现主义之父蒙克,从后印象主义和象征主义的探索中发展出自己的路子,也不乏象征性的内容、野兽派的色彩。还有两位现代表现主义不得不提到的人物,即恩索和康定斯基,而恩索又是超现实主义和20 世纪幻想派之父,康定斯基则是抽象派之父。看来很难判断哪位画家、哪幅作品、哪个时期是表现主义的,而各种主义更多是艺术批评中运用的公式或标签,更应是一个概念或理念。如果说绘画从对宗教的弘扬和自然的再现这一传统中解放出来,发生变革,那么现实主义是将自然与社会结合进行表达;印象主义是将自身的感受与自然结合进行表达;而表现主义则是终于摆脱自然,独立于自然之外,对人自身的内心、精神、情感、感受等的表达。而后的许多主义又脱离了人,就绘画而绘画,发掘绘画世界本身的价值。从另一个方面说,所有绘画艺术都有“表现性”和“再现性”,两者是相对存在的。即便如米开朗琪罗、拉斐尔或雷诺兹、安格尔的绘画也有表现性;如康定斯基或蒙德里安的绘画也有再现性。
所以作为艺术运动的“表现主义”的提出,本意是以革命者的身份与“再现”对立的立场,而“再现”的承载不是绘画的再现性,它应是当时学院派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和现实主义等既有艺术。一般认为“表现主义”一词在1911年被《狂飙》杂志正式使用。但在这之前,1880年就有批评家用“表现主义者”来描述表现自身情感的现代画家。1901年在巴黎举办的画展上,画家茹利安•奥古斯特•埃尔维以《表现主义》命名自己的油画作品。“表现主义”的产生是“革命者”区别“旧艺术”而创造出的“新艺术”的名称,它的本质与现代艺术运动“革命与实验”是一致的。“高更把绘画的本质看成是某种独立与自然之外的东西,当成记忆经验中的一种‘综合’,而不是印象主义者所认为的那种直接的知觉经验中的东西。”“凡•高试图用红色和绿色为手段,来表现人类可怕的激情。”蒙克将内心世界的表现发挥得淋漓尽致,造型问题是第二位的,心理方面的问题才是第一位的。他的艺术作品表现人类的苦难、贫困、暴力和激情。主题多暗示和寓意病痛、孤独、恐惧、忧郁、死亡、暴力和。恩索奇特的幻想、对恐怖的探索揭示了艺术家纷乱的内心世界和感情的强烈程度,作品践踏了形式原则以便表达主题,空间组合的杂乱无章是为描画世界的杂乱无章。康定斯基强调纯色的心理效果,渴望通过一种纯“心灵性”的新艺术使世界更新。绘画本身抽象的色彩与形式的和谐,必须“以触及人类灵魂的原则为唯一基础”。以上五位画家可以说蒙克是比较纯粹的“表现主义”,所以表现主义和蒙克通常一起提及,同时与表现主义一起提及的还有德国。
二、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艺术巨变中
法国是当之无愧的中心,几乎所有具有国际性影响的思潮都以它为中心展开,在造就了本土艺术家的同时,它还是各国艺术家的圣地,很多艺术家到了巴黎才有了成功。但从表现主义开始,这种与巴黎的疏离与对立有了兆头,与法国的那种试图建立一种世界性流行语言相反,表现主义强调个性和种族性,它以斯拉夫民族和北欧国家的宏大、悲悯情怀为精神依托,对所处时代的动荡不安有着最细致和钟情的表现,并以悲剧的形式面貌和气质为其总体的特征。客观上讲蒙克的影响对表现主义在德国的重大发展有着相当的贡献,但表现主义在德国有最集中的表现,更重要的是主观与精神气质方面的契合,德国由浪漫主义到自然主义再到表现主义,都体现出了一种敏感、激荡的民族心理情绪,这不是一个容易简单地快乐起来的民族。
除了精神气质的契合,还有一个理论背景,新康德派哲学家菲德勒大概是第一个认识到作品是“内在需要”所产生的评论家,他认为艺术作品本来就是艺术家独特的视觉知觉对象,以他的选择能力所得出的自由形式,还有“移情作用”这一理论得出的色彩、线条、形状或空间,都是一种特定情绪特征的提示。随后沃林哲认为现代艺术家在走向对自然的有选择性的组合或抽象的“内在的不可抗拒的冲动”。桥社、青骑士等众多德国画家将这些理论、观念充分强调和实践。20 世纪初德国有“桥社”和“青骑士”等艺术团体。“桥社”是蒙克的追随者,成员基本都出生于普通家庭,其作品给予普通人同情;惊讶大城市的魔力同时又表达身在其中的焦虑;热衷表现舞蹈的瞬间,这可能与他们的15分钟素描法训练有关;此外在艺术上融合了非洲艺术的一些元素。“青骑士”的作品更为抽象,他们对内在精神和情感更感兴趣,并试图用视觉的形和色来表达,可谓纯“心灵性”的新艺术。德国表现主义艺术家普遍有“革命”色彩,强烈要求变革已有的艺术形式,规模宏大的叙事性题材极少出现,而经过简化和夸张的人物、风景和景物大量涌现。其作品倾向表达痛苦、绝望、紧张、狂喜之类的极端情感。虽然20世纪初德国大部分表现主义画家在画面上始终没能走出蒙克、凡•高、高更、马蒂斯等现代艺术巨匠的阴影,但他们的坚持是值得肯定的。
德国表现主义艺术家们的作品所展现出的艺术个性还是非常强的,同时他们各自的艺术主张也有所不同。就不同历史时期来看表现主义艺术特征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今天对表现主义的追溯,德国画家的光辉甚至掩盖了蒙克,原因之一是德国文化领域对德国表现主义持之以恒的强势宣传。20世纪有理论家把德国的表现主义追溯到16世纪的丢勒,不知是不是想摆脱挪威的蒙克和法国的印象主义而归宗到德国。从蒙克到第一次、二次世界大战之间,再从二战后到 20 世纪60 年代的新表现主义,表现主义的画家们努力推动表现主义在各自国家的发展和成熟,并将影响扩展到巴西、墨西哥、西班牙、瑞士、美国和意大利等地。从 20 世纪20 年代表现主义开始被介绍到中国,再到90年代陆续有油画家获得实践成功,表现主义作为一种手法和一片开拓出来的观念领域,似乎至今仍有它的余续。
作者:董俊超 单位: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讲师
一、叙事角度的转换与巧妙的时空处理
(一)叙事角度的转换体现了现代主义叙述风格在《夜色温柔》中,菲茨杰拉德彻底抛开传统的全知全能叙述者的叙事角度,以频繁转换的视角来刻画鲜明的人物性格,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体现现代主义叙述风格。小说开篇从电影演员玛丽的视角向读者展现了迪克夫妇奢华的生活和迪克的绅士风度,年仅18岁的玛丽无法判断迪克夫妇之间的关系,但她觉得“他们之间存在某种亲昵的关系”,“他们似乎过得很开心”,这种幼稚的话语符合涉世不深、头脑简单的少女语言特征。
当迪克沉迷于玛丽的美貌难以自拔时,小说以迪克的视角向读者揭示了他痛苦、彷徨、矛盾、消沉、复杂的内心世界,生动地展现了他是怎样从一个风华正茂的年轻精神病医生转变为一个道德堕落、染上酗酒恶习、精神死亡的人,深入剖析了他不断失控的自我意识和心路历程。频繁转换的视角不仅揭示了玛丽的纯真、迪克的内心矛盾和道德困惑,而且体现了作品的现代主义叙述风格,但在视角转换过程中,最具现代主义特征的则是作品中连绵不断的意识流叙述手法。如在作品第二部分长达3000余字的书信中,菲茨杰拉德以意识流的手法展现了主人公尼克尔杂乱无序的心路历程、她与迪克结合的历程以及生父给她造成的人格损毁。
在第二部分第十章,菲茨杰拉德又以内心独白的方法向读者展示了迪克与尼克尔婚后的生活经历和双方在许多问题上的分歧,此刻菲茨杰拉德从作品中完全隐退,让尼克尔以内心独白的方式来展现自己的思想,这种意识流叙述手法为作品增添了无限的现代主义特色。频繁转换的视角不仅有利于刻画人物性格特点,描述人物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体现事件的立体感和层次感,而且有助于淡化情节,形成交错式的叙事方式,真实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使作品具备现代主义注重刻画人物精神世界的倾向性。
(二)巧妙的时空处理体现了现代主义艺术时空传统小说往往在开始时由全能叙述者按照故事发生的先后顺序对人物、环境和事情的来龙去脉做出详细的交代,与这种线性叙述模式不同,现代主义文学作品则按照人物意识流动和人物的主观时间任意组合结构,这种完全打乱故事发生的时间顺序,以心理时空代替物理时空的时空观念打破了传统小说写作的时空顺序,发挥了时空在支配和渲染主题上的重要作用,体现出现代主义艺术时空的独特处理手法。在《夜色温柔》中,菲茨杰拉德以插叙、倒叙、内心独白等方式来叙述漫长的故事情节:小说第一部分详细地描述了迪克与妻子尼克尔在法国度假的生活;第二部分先以倒叙手法叙述了迪克与妻子相识、相恋的故事,而后又以内心独白的方式展示了他们之间的恩怨,随之,故事又回到当前迪克的堕落、沉沦,迪克与妻子在德国和法国的旅游度假以及在法国的彻底分手。整部小说钟表时间与心理时间相互交错,跳跃式时空组合打破了传统小说的时空设置,构成了一种完整的现代主义艺术时空。此外,美国学者玛丽·伯顿认为,无论在艺术上,还是在主题上,《夜色温柔》的结构都完美地体现了心理疗法的情景。小说第一部分展示了迪克与人相处融洽,带给人们幸福,是一个完美的魔术师式的人物;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第三部分,他不仅荒废了人生最美好的、最有创造性的年华,而且成了一个酒鬼、堕落者和无能者。第一部分与第三部分在形式上构成了平行关系,在结构上起着平行和平衡的作用,这种独特的结构与空间形式形成了巧妙的时空相关性,具有非凡的艺术魅力。
二、典型人物形象的刻画与新颖的零度结尾
(一)塑造幻灭的主人公体现现代主义人物典型传统小说在传统价值观念和审美意识的影响下都是通过对正直善良、无私无畏等崇高人物形象的塑造来体现社会的卑鄙、残暴,表现善与恶、美与丑、爱情与自由等题材,现代派作家则通过对痛苦、病态自我的表现来反映人的异化感、焦虑感和绝望感。在菲茨杰拉德的作品中,人们很难看到幸福的结局。如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主人公倾尽所有追求的“美好爱情”到头来只不过是一个幻想而已。在《人间天堂》中,主人公在经历了迷惘和幻灭后终于认识了自己。在《夜色温柔》中,这种对梦想的追求与破灭表现得更为深刻,如主人公对玫瑰色梦想的追求以及幻想的破灭,展现了主人公无法压制的绝望情绪。《夜色温柔》中的主人公迪克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善良正直、完美的人,他将爱情与理想抱负结合在一起,将他与尼克尔的婚姻作为追求理想的赌注,但沃伦家族的钱势、尼克尔反复发作的精神病、电影明星玛丽的美惑以及他内心矛盾和道德困惑的不断加剧,终于使得既努力保持经济与人格独立,又竭力维系没有感情基础的婚姻的迪克染上了酗酒的恶习,一个成熟稳重、温文尔雅、带给人们幸福的魔术师式的人物最终衍化成一个可怜的堕落者。身处异化和充满幻灭感的社会环境中,美好的理想和抱负都已灰飞烟灭,迪克———梦幻世界的“治疗者”却成为这个世界的牺牲品,在尼克尔与他离婚后,迪克只身回到美国,最终成为尼克尔“记忆地平线上一个越来越模糊的黑点”。作为作品中的典型主人公,迪克理想的幻灭是美国时代生活与感受的真实体现。
(二)新颖的零度结尾凸显了现代主义象征主题作为一种表现手法,象征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既是形式对内容、有形对无形的一种表现,也是对作品精神意蕴和题材意义的超越。在《夜色温柔》中,菲茨杰拉德成功地运用象征手法来揭示人物隐秘的情感,赋予小说巨大的语言艺术力量。小说的书名宣称夜色是温柔的,作品中温情脉脉的“黑夜”与“黑暗”代表着梦想世界,却缺乏活力,象征严酷现实社会的“白昼”与“光明”却生机勃勃。黑夜与白昼、黑暗与光明的对立不仅象征着截然不同的世界和两种相互对立的观念,而且将作品划分为以尼克尔内心独白连接起来的两部分。故事开始部分,白天灼热、刺眼的阳光炙烤着孩子们的草帽,在海滩上游玩的人们不得不撑起遮阳伞,整个城市令人沮丧,天气犹如一张旧照片,黯然失色,这种景象令人感到痛苦和恐惧;相反,柔情似水、冲动的夜色带给人欢乐、梦幻和遐想,但黑夜并不比白天更美好,白昼虽然是现实残酷的,但是充满活力;黑夜虽然是悠闲迷人的,但是缺少生气,它掩盖了白昼暴露的社会现实,容易使人脱离现实世界。正如作品在多角度刻画主人公曲折复杂的心路历程后,迪克悄然消失在西部温柔、迷惘的夜色中,在悲风中缠绵地倾诉着悲哀秀美之诗。他犹如一只受伤的夜莺,身心俱残地回到西部成为一名默默无闻的普通医生,黯然消失在温柔哀伤的夜色中。这个曾经有着伟大抱负的年轻人最终成为那个时代幻灭性的典型悲剧人物。这种渐降式结尾不仅创造出一种言犹未尽的艺术效果,而且体现了小说强烈的现代主义艺术表现力。
软现实主义已经被讨论得很多了,自从广州美术学院的谭天教授把“软现实主义”拿出来摆在桌面供大家讨论的开始,软现实主义的周围就出现了很多不同的文本,慢慢地又有了软现实主义绘画和软现实主义诗歌,这个主义可以说是被讨论出来的。当然,要把软现实主义放置于当代美术史为时尚早,但这并不否定把它作为广东的艺术理论和创作的个案研究的价值。提起广东,有着被人们普遍认同和接受的内容,比如改革开放,文化沙漠,消费文化等等,当这些时髦的词语被反复不停地用于描述广东的时候,甚至连广东人都产生同样的文化认同感。软现实主义和其他的广东当代艺术都是必须作为广东的文化生产实例加以关注。
历史的缺席
和广东的地理边缘化和政治边缘化的现状相似,广东的当代艺术创作也呈现出一种边缘化的状态。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的艺术界经历了现代艺术运动,从“星星画会”,到“85运动”,到89现代艺术大展,各种艺术团体不断涌现。八十年代的资讯不像今天那么发达,艺术院校由于成为当时传播西方现代艺术资讯的主要阵营,其艺术运动领军人物也大多从学院里出来。批评家易英这样形容当时的情形:“1985年前后,从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中央美术学院、浙江美术学院和湖北美术学院等院校毕业的一些研究生和本科生走向社会,参与现代艺术,抨击守旧势力,对规范和传播现代艺术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1]然而,在这场浩浩荡荡的美术思想解放运动中,广州美术学院(下简称广美)的师生并没有表现出积极的姿态,而是更多地把精力投在经济建设的大潮中,俗称“下海”。而当时的“下海”更像是学院表现出来的一种集体需求,“我们想建成一种开放型的教学单位。……艺术也是一种事业,办任何事业都是需要钱的,我们的教学改革需要经济做基础,国家经费有限,书生清淡不能解决报销开支问题,于是八五年夏,我们油画系成立了‘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公司’。”“通过办公司:我们要老师和同学明确建立艺术是可以多样途径为四化建设服务的思想。……我们的改革目标正在于改变那除了油画之外什么都不会的现状。”“我系建立的‘环艺公司’短短一年多的历程在完全不影响正常教学的情况下,完成和正在进行着数十乃至上百万的艺术工程任务”[2]从当时油画系主任的这一段总结来看,广美当时的教学目标定位过分商业化是造成广美遗憾地缺席“85’运动”的重要原因。
走向国际的一群
当代艺术团体“大尾象”和“阳年”在广东的当代艺术中显得比较孤单,他们前面没有人,后辈又跟不上。“大尾象”和“阳年”的成员大多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毕业于广美,他们和陈侗的博尔赫斯艺术空间(1992年成立)、策展人侯瀚如的关系很密切,在他们之间形成一种良好的当代艺术合作关系。九十年代初期这两个团体几乎每年都有展览,其展览形式大多以行为和装置为主。1991年1月“大尾象”在广州市第一工人文化宫展览厅举办了“大尾象工作组艺术展”。九十年代初正是新潮美术向新生代艺术过渡的时期,这样的展览在当代行为艺术历史中具有先锋的意义,行为和装置展显得和当时的艺术氛围形成鲜明对比。九十年代中期,“大尾象”的成员均以个人的身份在海外做展览。而当时和他们几乎同时成立的博尔赫斯艺术空间,至今仍然作为凝聚广东当代艺术势力的一个重要场所,例如为“大尾象”的成员不定期地举办展览。成名稍晚的曹斐可以说是典型的广美出品,从附中到本科,她接受过完整的广美教育。近几年,曹斐受到海内外的高度关注,她和上述两个广东当代艺术团体的关系颇为密切,但其创作方式却完全不同于她的前辈。我们很难界定曹斐到底属于哪一类型的艺术家,然而可以肯定的是她对艺术的媒介和材料非常敏感。她的作品多少体现出广州人的典型特征:更加关心生活本身。曹斐参加第二届广州三年展的作品《珠三角枭雄传》依然令人印象深刻——无论是她的作品内涵的丰富性和幽默感,还是她作为导演的出色的个人魅力。在短短的三个月内曹斐组织了一班完全没有受过专业表演训练的广美学生,在广东美术馆上演了一场关于广州市民生活的小话剧。回顾一些她早期的短片,如《Cosplay》、《Hit-Hop》等,同样反映南方城市有的流行文化与本土市民生态之间的各种不确定的关系。
提起这些九十年代从广州走向国际的艺术家,总觉得他们的学院背景和他们的艺术成就并没有太大的关联,正是当代艺术和学院这种若即若离的关系,使外人在谈论广美的时候会产生一些神秘感。
前卡通和后卡通
这里要说的前和后并非又要创造一个关于卡通艺术的新名词,仅是用于描述在广美发生的和卡通有关艺术事件的先后顺序。前卡通也就是指九十年代以广美老师黄一瀚为代表所提出来的“卡通一代”。用他的表述:卡通一代是指具有生存平面化,卡通玩偶化、中性化,网络数字化等特征的一代年轻人,并不是简单的卡通画作者。[3]“卡通一代”是黄一瀚等人在90年代提出的一种社会学命题,其本意是有针对当时社会的新生文化现象,并以此作为艺术创作的主题,当时造成不小的轰动效应,有批评家高呼“有了‘卡通一代’,我们如梦初醒生活原来已经这样!”[4],但在艺术界最为持久的影响应该是“卡通”这个词。后卡通也理解为在“卡通一代”之后,如近两年广美出现的以“飘一代”为主的年轻艺术家团体,其主要策展人陈国辉认为:“以‘飘一代’为艺术团体的‘80年后’青年艺术家,其精神图式明显存在着卡通化、漫画化、平面化、符号化、寓言化的倾向。”可以说从“卡通一代”到了“飘一代”,一种“卡通”符号化的延伸,除此之外,作品形式和主题的已经没有多大联系。
摘要:后现代主义设计的出现是时展的结果,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象征。在以简约、怪诞、奇异拼贴和色彩和线条构成为主要特征的后现代主义设计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特定的文化气息,否定和反叛理性主义的世界观,赞扬和肯定多元性与不确定性。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艺术设计;文化精神;
任何一种文化现象的产生都有其浓厚的思想文化背景和社会历史背景,反理性主义思潮的后现代主义也同样有其产生的社会文化根源。在现代社会经济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和文明程度都有了极大的提高。但是,在人们过度追求物质享受的同时,很容易产生自我价值观的混乱及精神信仰的危机。这样在现代主义设计中就出现了厌烦、冷漠、近于模式化的以极简为宗旨的设计风格,此后,后现代主义设计又在反现代主义的基础上产生了。
一、后现代主义艺术设计的发展及特征
艺术设计发展到今天,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是深远的。它不仅体现在社会经济生活和技术运用上,而且它本身也体现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时代观念的变迁。艺术设计的发展分为三个历史阶段:第一阶段,艺术设计只是为了少数贵族特权阶级服务,呈现出传统的、以手工工艺为主的古典主义设计特征;第二阶段,艺术设计以形式简单,功能性强为其主要宗旨,呈现出工业化的现代主义和国际主义的特征;第三阶段,就是现代主义之后的设计阶段,这就是人们所称谓的“后现代主义”设计阶段。
学术界对后现代主义(Post-Moderism)没有确切的定义,普遍认为它的内涵与外延较难界定。有学者认为,后现代主义是从20世纪 50年代的美国“反文化运动”开始的,这样就将“波普”运动看做了后现代主义的起源。[1]后现代主义的设计与后现代主义思潮是紧密相联的。后现代主义设计不强调功能性,不考虑社会经济因素、文化因素对设计的影响,而重视装饰和个性、具有反传统、漠视理性的特点,表现出对现代主义、平凡主义的一种厌倦。但是,在形式上它仍然是一种现代主义或国际主义的延伸,是在现代主义基础上所做的再塑造,是一种个性的体现和张扬。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它是前两种设计风格的结合或继续。但是,我们又不能非常绝对地说,这两种设计风格,哪一个更能代表时代的进步,因两者有其某种社会功能相同而并存。上世纪90年代后,经济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使得后现代主义的设计风起云涌,它满足了人们对生活的个性化、多元化的追求。因为后现代主义设计的产生,使得人类的社会生活和世界显得更丰富多彩,更加人性化。可以说,这是后现代 主义设计的优点。
三、后现代主义艺术设计的文化精神
后代主义建筑、阿基米亚和孟菲斯小组等是众多的设计流派和思潮中有较大影响的,对建筑设计的高技术思潮的一种引申是艺术设计中的高技术风格。意大利有两个激进的设计组织,即阿基米亚和孟菲斯小组,他们继承了“反设计运动”的传统,反对现代主义的设计风格,强调大众文化的价值。而后现代主义建筑作为众多的后现代设计流派之一,它最早出现在上世纪60年代的国际建筑界,它不是广义上的对后现代文化思潮的指称,而是指狭义的对现代主义国际风格的建筑流派和思想的一种反叛。上面所指出的设计思潮流派在其众多的先锋设计师的实践努力的基础上,汇聚集成一股强劲的后现代主义的设计思潮,体现出了或显或隐的后现代思维方式和文化精神。
摘要:本文通过对儿童艺术特点的剖析,揭示西方现代主义绘画吸收和借鉴儿童艺术造型符号之后所形成的前所未有的率真、稚拙和清新的品质,并结合艺术家的具体作品分析进一步指出西方现代主义绘画在本质上有别于儿童稚拙艺术,张扬着独特的艺术个性,具有大巧若拙,拙中藏巧的艺术境界。
关键词:儿童艺术率真稚拙荒诞现代主义
一、引言
人们过去并未意识到儿童随意而愉快的涂抹有什么特殊意义,更谈不上对儿童艺术的发现及关注,然而,随着人类艺术史上对儿童艺术的发现及现代艺术的产生,儿童艺术在当代艺术世界的位置正日益凸显。现在,“儿童艺术”已是被普遍接受的概念,儿童艺术中那种形象的简化、画面的和谐、富有表现力的线条、大胆的纯色平涂以及那种无意识的创作状态,使得西方现代艺术家怀着新奇的目光从儿童艺术中汲取营养。
二、西方现代主义艺术大师对儿童艺术的认识与评价
儿童的作品究竟有何魅力?为什么会吸引全世界艺术家的目光?在儿童艺术中,儿童常常以其天真率直的心态每每使我们拍手称快,是任何人为的方法都无法企及的。儿童艺术是无意识下创作的作品,是儿童心智和心绪的自然流露,往往呈现着艺术创作最初的也是最纯粹的源泉。其构图造型稚拙有趣,似无法之法,有意想不到的生动。正如黑格尔所说:“儿童是最美好的,一切个别特殊性在他们身上好像都还沉睡在未展开的幼芽里,还没有什么狭隘的东西在他们的胸中激动,在儿童还在变化的面貌上,还看不出承认繁复意图所造成的烦恼,因而在儿童绘画里表现出来的是他们对事物无意识的、天真率直的看法。”儿童艺术更具创造性和表现性,注重个人感受。儿童天性充满热情,能主动、自由地表现画面,儿童看世界有他们自己的独特眼光,他看起人来,只看到一个人的一个大头,头上的两只眼睛,一个鼻子,一张嘴巴,什么耳朵、头发、眉毛,他都没有看见,所以他不画一个人的身体,他看得不重要,只画一条线来表示。这些入眼的观察对象在儿童的心目中形象分外鲜明。儿童是画其所想而非画其所见,因此儿童画出的作品往往想象丰富,用色大胆,富有生气,有更多的灵性。西方现代派艺术中,反叛传统,追求单纯和质朴无华是其共同的目的和重要特征,因此,现代艺术家们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了儿童艺术,而且给予儿童艺术以高度的评价,甚至对儿童的艺术状态和儿童的艺术作品崇拜不已。现代艺术大师毕加索曾说过:“我曾经能像拉斐尔那样作画,但我却花了毕生的时间去学会像儿童那样作画。”这在当时是很有代表性的。其实这种对儿童艺术的新的认识和评价在野兽派那里已有所表现。康定斯基崇拜儿童艺术是因为他认为儿童艺术是对事物内在本质的直觉表现,他说:“儿童除了描摹外观的能力之外,还有力量使永久的内在真理处在它最能有力地得以表现的形式中。……儿童有一种巨大的无意识力量,它在此表达自身,并且使儿童的作品达到与成人一样高(甚至更高)的水平。”画家马蒂斯、杜飞、夏加尔,尤其是克利、米罗和杜布菲等,同样感到了儿童艺术的魅力。西方艺术家所向往的那种无意识的创作状态、“信手涂抹”在儿童艺术那里得到了很好的诠释。
三、西方现代主义绘画对儿童艺术的借鉴与模仿
从19世纪后半叶起,西方画坛发生了重大变化,眼花缭乱的西方现代画派,既受到儿童绘画在艺术形式上以及表现技巧方面的启发,更受到儿童对待绘画的基本态度无意识的强烈冲击。对儿童艺术的推崇与模仿直接反映在他们作品的形式中。克利就一直崇拜儿童的这种天真状态,并以自己的方式加以模仿。克利在绘画技巧上使用儿童那种环绕的、粗陋的轮廓线,反应在作品《动物园》、《他喊叫,我们玩》和《女舞蹈家》中,这些画中线条技法与儿童素描的线条技巧很接近,尽管它更细窄,更优美。《高架桥的革命》画面上简单的甚至笨拙的高架桥,表现出了克利对儿童画天真稚拙的形象以及符号化形象的兴趣。在米罗的绘画世界中同样可以感受到这位大师对儿童艺术的推崇,在他1948年至1953年的许多绘画作品中,人物没有身体表现,头部直接安在以球形脚为末端的直腿上,整个脸像一个不规则的椭圆形或圆形,这种极端单纯化的形象的变体,也就是儿童画中的“蝌蚪人”样式,如作品《在甲壳下部》、《黎明时瞪羚的哭叫》和《绘画》以及早期最有名的作品《农场》都已呈现出一种儿童般稚拙的风格倾向。后来由于战争,米罗的作品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恐怖之感,但画面依然保持他那种天真、优美的风格。如系列《星座》及《女诗人》都是在战争的威胁之下创作出来的,但我们从中看不到任何血腥的痕迹。无怪乎有批评家说:“米罗的天才是一种返老还童的天才。”涂鸦和儿童艺术也是杜布菲的范例和灵感来源,他特别赞同用最简单的正面和侧面形象及儿童的轮廓线风格画出大脑袋粗陋人物,也赞同儿童对记忆中传达信息的细节的强调,杜布菲甚至希望以更加粗蛮、直接和确定的方式抛弃“后天学到的手段”,去探讨一条回到“艺术基本的、形成的时期,记录下儿童式的天真与好奇状态的道路”。在他早期的作品中,如《街上的男人》画面中描绘的是巴黎的景色与生活,具有一种天真稚拙的趣味。此后,他很快摆脱了克利艺术中那种幻想、略显天真的气质,而转向一种独特的、奠定自己在艺术史上地位的绘画创作方法,创作出一些涂鸦形态的作品,如在《人间的联欢节上》,我们可以看到的一种以此法创作出来的令人厌恶和不安的欢乐氛围。
摘要:“现代主义”(modernism)一词来源于“modern”,有“近代”、“现代”、“时髦”“新式”等意思,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概念,学术界至今没有对它下一个准确的定 义。但是现代主义设计与20世纪初期的现代主义文学艺术具有同样的特点:脱离或反对传统的观念、传统的风格以及传统的技术手法。现代主义设计注重理性思考,强调功能要素的主导作用,并不断采用新技术、新材料。
关键词:现代主义 设计 关系
一、艺术与设计的关系
(一)艺术家和设计师分合
在现代主义阶段,有一社会分工的存在,艺术家和设计师分属不同的职业,二者是有区分的。但,由于学科的交叉性现象和职业的自由选择性,艺术家从事设计,设计师从事艺术的现象时有发生,加上艺术家对设计的贡献,设计师对艺术的鉴赏,因而出现了十分复杂的情况。艺术家和设计师有所交叉,有所影响,这是二者合的体现。所以,二者有分有合,是一个复杂的共同影响的状况。
(二)形式化因素上的一致
艺术发展到现代,风格开始从古典写实过渡到现代抽象,重视于对食物外形具象描绘的手法让位于对作者的内心和外界世界感受的具象非具象手法。就现代设计而言,从表面上来看,是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大机器批量生产要求的标准化、统一化,客观上需要其产品形式和结构的尽量简洁而精炼,所以出现了设计简洁的艺术化外形和精炼的产品结构。其实,这一结果的出现是由于时代所带来的现代设计功能主义的兴起而引发的。可以说,是由于工业化的发展,要求设计适应机械化大生产的需求形式趋向于简洁化。而相应时代潮流变化的艺术也出现了抽象化、几何形式化的趋势,这种抽象几何化的艺术形式刚好与设计简洁化的要求合拍,走向了共同的形式结合,促进了现代设计的发展。
(三)互为影响与会合
1.保罗•塞尚以及立体主义对空间变革的尝试
立体主义代表人物毕加索的创作,很大程度上受到塞尚的这种一张画面上呈现多个视点的表现。在立体主义画作中,把客观物体打碎,然后再将这些破碎的碎片在画面上从新组拼起来,使观赏者直观的看到三维世界中的客观实在。运用这种方法,立体派的艺术家们创作了无数传世之作,这直接引发了建筑和设计艺术的伟大变革,还对20世纪的绘画艺术有很大影响。塞尚及后来的立体派画家们运用的多视点观察的绘画方法,是对传统经典透视的一种挑战。按传统透视原理,运用一点透视,呈现给观赏者的是有限的视野范围内的景物,但假如运用多视角观察方法,看到的就是广阔的、多层次的、多角度的物体。通过这种方法使观赏者认识到,用传统透视原理描绘的空间,并不是唯一的描绘现实空间的方式。
2.未来主义所作的时间分解
塞尚以及立体主义画家尝试对画面空间的从新革新,而未来主义画家则尝试把时间从新进行分解。意大利是未来主义的发源地,未来主义画家们主张在画面上呈现物体运动感,通过在画面上呈现物体运动利于表现静止画布上还没有发生的事。未来主义的代表画家杜尚的画作《下楼梯的裸女》中,画家将一组组几何形形象,持续的动作特征,来描画一个裸女从楼梯上走下来的完整过程。这种近似的、持续的动作,可以解释未来派艺术家如何看待这个世界。把时间上有前后顺序的瞬间叠加在一个画面上,从而使画布充满运动感。未来主义画家们所运用的这种在一个画面中把时间从新分解的方法,是对长久以来静态时间表达方式的挑战,动摇了绘画艺术只表现某一时刻的原有想法。在未来主义之前,印象主义的画家克劳德莫奈就已开始尝试对同一景物,在相同角度,但在不同光线和时间段的表现进行研究,比如莫奈的油画作品教堂系列和干草垛系列。不同与未来主义作品的是,莫奈是把不同时间段的景物画在不同的画布上,而未来主义画家们则是把他们表现在同一个画面上。但是无论怎样,未来主义画家们把时间的概念又从新体现在绘画作品中。
3.超现实主义对虚无梦幻时空的描画
上个世纪初,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提出了潜意识的存在,而梦是反映潜意识的。受佛洛伊德的感化,一部分画家通过描画梦境来探知自己的潜意识,发现不合常理的特征表现,这样的方法后来被称之为“超现实主义”。梦境的特点有两个。第一是梦中的人或事在空间常会出现比较荒唐的联系,同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常规思维很不一样;第二是它不遵循现实生活中的时间规律。所以,观赏者常能在超现实主义绘画作品中看到艺术家把空间和时间重新组合,呈现的物象是特别荒唐的,也是对传统时空观的挑战。超现实主义代表画家萨尔瓦多.达利在他的作品《永恒的记忆》中,他把梦境中的时空进行了全新的描绘。代表时间的钟表被达利描画成了软绵绵的物体,这种像白日梦一般的绘画手法把人们平时生活中所熟悉的物体重新组合在一起,表现了对时空观念全新的理解。因此,通过艺术家的主观创作,在艺术作品中作各种各样的尝试,通过运用视错觉、矛盾空间等等手法,为观众创作了一个个似熟悉又陌生的情景。比如现代艺术中立体主义对空间的变革、未来主义尝试在画布上表现物体的运动感、超现实主义所追求的梦幻的空间描画,这种绘画的思想和表达方式都是超前的。其目的就是排除绘画技法和绘画形式的限制,真实地反映自己内心的最真切、最直接的感受。
作者:孙益华 单位:湖北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摘要]现代建筑装饰艺术及其文化是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起来的,建筑文化包括环境的、生存的、社会的和历史的四个文化层次,由此统和为一个整体。随着社会文化的多元化的深化发展,主要以纪念性、公共性建筑的现代建筑文化也在加快其多元化的步伐。科技的文化功能在对建筑文化中精神层次的发展,其最具深层次的动力性和革命性。
[关键词]现代主义 建筑 文化 态势
现代建筑装饰艺术及其文化是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起来的。从19世纪至20世纪初自的工业革命,以科技为主导的西方文明主宰着整个世界。欧洲率先萌生了具有现代建筑文化性质的雏型,随之蔓延开去,其它各区域基本上形成了世界总体的现代建筑文化发展态势。因而,世界建筑文化总体上发展不同步,且存在着种种非理性的东西,这直至现今仍然不绝如缕。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即:一是欧洲的那种不甚理性的强权意识,忽视了各区域客观环境所形成的传统建筑文化观念意识的存在和必然。此后其又逐渐渗入到文化渊源深厚的亚洲地区等,然终因阻力难行也逐渐对其认识到了其一定的合理性。二是其它区域对欧洲的简单的建筑模仿意识,机械地认为一种建筑型体或一幢建筑物在某一地区或地点的成功就是任何地区成功建筑的标准模型。就建筑文化的交流而言,这具有一种不合理性,但却是现代建筑文化发展至今的一种普遍现象。国内现代建筑的发展,去个别地方保留这传统的亮点,大多建筑都被现代建筑之风予以清一色化。国内现代建筑文化的发展却是迟缓的。“八、九十年代自诩为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建筑,是外来的与本土的建筑构件的组装,这似乎又是一种既满足现代生活需求、又具有依恋的民族情结的改良思想。于是,人们可以将本土传统建筑肢解,取出具有民族特色的代表性构件,替换上引进的西方建筑的相应位置上。不同文化以及建筑文化的交融好像就只是混成、组装了,这仍然也是有些简单化了文化以及建筑文化的深刻本质,这同样是一种不甚理性的现象,在现今也甚为普遍”。
就本质而言,建筑文化包括环境的、生存的、社会的和历史的四个文化层次且统和一体。一般而言,建筑文化整体的构成从内至外可划分为三个层次。即:“第一层次,表层形态是物,即它的物化形态,主要是建筑物材料的选用。所处的地理环境等客观的物所反映的;第二层次,中间形态是心与物的结合。也可称作精神意志的外表。如各种规范、法规和创作理论等:第三层次,是深层形态即心,是某一文化的整体精神,如伦理道德、宗教感性、民族习性和价值观念等,它直接指中层的变化,它无声无形,只有思考、分析才能感知它的存在。外层的建筑文化较松动,容易改变,越往里越稳固,观念的东西最难改变。”大多数建筑是器物性文化,重在功能即使用。为满足人们现代社会生活的多元性,那么现代建筑的使用功能就必须具有其多元性,那些一元的、单一的的模式显然是不合时宜。因为现代建筑日益重视给现代人类提供活动的多样化的场所,所以现代的建筑类型也具有其多样性。这对于那些居住建筑、商业建筑、工业建筑、公共建筑、纪念性建筑等的形式与功能要求而言都应该做到差别化设计。比如现代建筑文化中的居住建筑、工业建筑追求的是经济适用,而公共性建筑则更注重其精神层面上的实现。工业化革命的浪潮涌动起现代建筑文化的多元化走向。另外,由于东方与西方其社会形态结构、生活习惯以及习俗等社会文化方面的差异,因而也就造成了相应社会生活形态中的建筑文化上的区别。总而言之。现代社会生活的多元性,即人类地域生活文化的多元化决定着现代建筑文化的多元性,这就是现代建筑文化具有多元性的根由所在。在当今,随着社会文化的多元化的深化发展,主要以纪念性、公共性建筑的现代建筑文化也在加快其多元化的步伐。这就告诉我们,建筑文化只有适宜新的社会文化的发展,才能植根于丰富的文化土壤之中茁壮成长。现代社会随着通信通讯以及交通等工具的发展,人们的文化交流与思想交流也日见便捷。与此同时,当代社会文明的冲突也使得现代建筑世界也变得复杂多样、丰富多彩。每年的世界建筑师协会的建筑师年会,各种各样的建筑展览,讲座。讨论会等等建筑思比如社会上各种建筑文化交流活动。由此更增强了建筑文化的多元性进步。在世界“二战”后的若干现代思潮,主要是对“理性主义”的关注与强化,其追求技术精美,也伴有“粗野主义”、“典雅主义”,其注重工业技术彰显、“人情化”与地方主义倾向是结合、“个性”与“象征”的结合等,这自然促使了现代建筑文化多元化的演进。
科技的文化功能在对建筑文化中精神层次的发展,是最具革命性的。其具有深层次的动力性,它能促使人们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的改变。由此生成的新的建筑哲学和建筑理论,必然导致了建筑文化的进一步变革。现代科技创造了一系列新型的建筑材料、先进的建筑设备、科学的结构设计理论以及建筑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在其“软件”方面,表现为建筑设计管理和建筑管理的科学化、合理化、系统化。因此,其最大限度地推动了现代建筑的发展,使之脱离了古典建筑的模式,走向理性主义、功能主义的康庄大道,为此建造了大批精美、牢固、合理、舒适的现代建筑。现代建筑的实践正把科技逐渐向建筑的规划、管理、法规、创作理论等领域渗透。随人们对生活质量的重视,更讲究建筑的物质属性应更富有人情味和文化气息。建筑师们研究探索了建筑环境学、建筑心理学等新的学科理论和科学的建筑设计规范模本,因而其也更具有时代精神。这在法国的巴黎之阿拉伯世界研究中心那用光学技术使窗花的宗教曼陀罗的韵律表现中得到充分的表现。科技的文化功能在现代建筑文化发展中是科学的力量,是推动现代建筑文化的兴起、发展的有生力量。
我们中国的建筑师在自己的建设中应体现中国传统的优秀的价值观念,批判地认识、学习和发展现代世界建筑文化才是。第一,建筑设计在回归原点的过程中,加以构建我们的文化价值观。所谓的回归原点,就是要能够在面对新的历史环境顺势而动,创造性地推进社会历史进步。超脱流派之争,力避商业主义的文化风蚀:从形体塑造到聚居需求、区域文化、技术经济、环境和生态等出发,去找建筑创作的原点之美。第二,切实促进传统与创新的结合、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传统建筑文化及其创新中如何融入自身的文化特色。这是中国的建筑师所面临的重大课题。中国建筑师在经历了片面的“民族化”和“西式现代化”反思之后,努力探索传统审美意识与现代审美观念、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方式、地域性技术与现代材料的结合途径,并取得了引人注目的创作成就。
论文关键词:后现代艺术;后现代艺术观念;美术教育;课程改革
论文摘要:后现代艺术观念既影响着世界美术教育的发展趋势,也深深影响着我国美术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无论从美术教育理念、还是从美术教育课程内容设置和结构模式方面,它都对我国的基础美术教育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后现代艺术是在西方艺术界出现的一系列艺术现象。它改变现代艺术的以自我为中心的艺术创作理念,而提倡艺术走向社会,贴近生活,强调艺术的社会功能。把多元化作为核心的后现代艺术观念一开始就渗透到了西方的美术教育中。在现代美术教育改革中,其发展趋势表现为倡导以人为中心,强调美术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强调通过美术教育使学生获得终身受益的美术能力,强调美术教育让学生运用多种手段、多种材料包括声、光、电进行美术作品的创作,这些都与后现代主义所呈现的普及化、生活化、多元化、解构化等特征是分不开的。在此影响下,西方各国家出现了许多新的课程理念,如90年代初美国盖蒂艺术教育中心提出了“以多元文化学科为本的美术教育”,力图通过美术教育挖掘个体的潜能达到全面发展。同时,强调扩展美术学习的领域,把美术与各学科联系起来,在学习方式上强调主动探究,形成综合全面的美术教育。在西方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潮影响下的西方美术教育,也影响着我国的美术教育改革。
一、西方后现代艺术观念对中国基础美术教育改革的影响
德国著名教育家赫尔巴特认为,“艺术是人的内部生命的表现,也是人的本能,要培养充分和全面发展的人,就必须开设艺术课程。”在现代全球化与多元化充斥的教育环境下,我国的美术教育更是素质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后现代艺术观念也直接影响着我国的美术教育改革。
(一)对美术教育改革理念的影响
后现代艺术观念倡导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消解了文化的中心论,强调文化观念多元并存,影响着我国美术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主要表现在:首先,强调统整的课程观以达到培养人的综合艺术能力,强调“以生活技能为本(而非美术制作技巧)代替内容为本的课程,并强调课程的统整”。闭在美术学习中让学生去了解各个国家的优秀文化艺术遗产,并了解这些艺术的生长环境,以及它们是如何产生的,怎样才能学会艺术等。这种多视点和多方面的求索,能使学生自觉地回到艺术的生长环境,从而使艺术学习的动力和兴趣不断保持下去。另外,美术教育改革强调人文性的学习。21世纪,随着信息化、数字化年代的到来,理性和感性的发展处于一种不平衡状态,社会的高速发展,使人类偏离了自然,人们认识到艺术是理性和感性趋于平衡的途径,因此,在美术教育改革中,人文性的学习被高度重视。我国的美术教育改革在人文性的学习上,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学习美术知识,使个人感情和整个人类的情感源泉联系起来,个人经验与人类的丰富经验接通,以促进学生与周围环境的交流。所以在课改中“不以单纯掌握知识技能为目的,试图改变艺术教育中学生机械模仿与枯燥训练技能的方式,把艺术知识、技能的学习还原到一种完整的艺术情境中,或把一定的知识技能渗透到某个人文主题中,让孩子围绕该人文主题展开轻松愉快的学习”。闭人文主义的学习,能够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实现美术技巧的掌握和人文主义关爱精神和审美价值感的提升。其次,注重以人为本,培养人的个性以达到完美人格的美术教育思想。后现代艺术观念“追求一种更完美的现代性,期望人的行为更具合理性”的观念影响着美术教育观念,“以人为本”成为现代美术教育思想的主导思想,美术教育改变了过去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育思想,提倡以‘培养人的个性,达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理念。英国教育家赫伯特里德曾提出“通过的艺术教育”,即通过美术教育来培养人,把美术教育作为引导儿童发展的工具,从而培养儿童的个性,达到完美人格的塑造。在我国的美术教育改革中也特别强调人格的培养,并提出“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尊重学生个性特点,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艺术活动,促进他们创造能力、审美能力等的提高,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二)对美术教育课程内容和结构改革的影响
摘要 后现代主义和现代主义一样是一种文化艺术现象,不宜无限地加以扩大而将政治、经济、工业、农业等领域全都包括在内。“现代性”也是一种有严格规定性的概念,不宜将其远溯十六世纪的某些哲学家,或将18世纪和20世纪的几次性质完全不同的政治革命通统“概括”到“现代性的大旗下”。后现论家们否定历史上一切艺术创作和理论,并不能阻止人类继承各民族的优秀文化艺术传统,并在新的世纪创造出更加灿烂辉煌的文化艺术珍品。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 现代主义 现代性 概念 理论 文化艺术
近读发表于本刊今年第二期“艺文论坛”的《后现代主义的再认识:概念,理论,文化艺术》(以下简称《再认识》)一文,颇有一些感想,特提出与文章作者们商榷,并希望能引起进一步的讨论。
这篇文章虽以对“后现代主义的再认识”为中心论题,但它实际上涉及对欧洲近现代文明史、思想史、哲学史、艺术史、社会史等诸多方面的理解和解释。特别是对“现代主义”、“现代性”的理解和解释。
欧洲的文明史在经历了以神权为中心的漫长黑暗的中世纪之后。迎来了以人本主义为中心的文艺复兴时期。在其后三四百年期间,欧洲各国仍处于封建社会阶段。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卢梭以及以狄德罗为代表的“百科全书派”为该世纪末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准备了思想基础,然而就当时法国社会经济结构而言“第四等级”即市民阶层的资本主义经济成分仍处于弱势地位。只是从19世纪三十年代英国工业革命开始,欧洲资本主义经济才有了大的发展,因此,持唯物史论的大多数历史学家都以19世纪三十年代作为欧洲近代史和现代史的分界线。
现代主义作为文化艺术现象。是欧洲从自由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经济时期亦即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才产生的。其思想来源十分复杂,海德格尔当然应该算一个,此外诸如弗洛伊德、柏格森、克罗齐、基尔凯郭尔等人的学说也起过较大的影响。在欧洲近现代的文艺史中,现代主义是继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之后的一种文艺现象或称艺术流派。它与政治、经济、哲学等诚然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它毕竟只是文化艺术现象,而不能将其无限扩大到其他各个领域。现代主义艺术家或称现代派以法国19世纪下半叶的作家波德莱尔的《恶之花》作为开山鼻祖,其后。英国的乔伊斯、法国的普鲁斯特等人相继推出了“意识流”小说,俄国的安德列夫、布洛克则推出了象征派戏剧。而在法国、德国、西班牙等国美术界,以立体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达达主义、未来派、野兽派等等名目出现的现代派艺术更蔚然成风。并影响到电影界。以致有法国及其他国家“先锋派”的登场。现代主义艺术家最大的特点是以“反传统”自居,他们否定一切传统规范、规则。追求表现形式上的创新,以至无所不用其极。现代主义艺术的历史功过,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之内,且不去说它。
我们想要讨论的是,《再认识》一文将“现代主义”、“现代性”等概念远溯到十六七世纪的法国哲学家笛卡儿(文中作迪卡尔),这确实令人吃惊。笛卡儿所处的时代距欧洲文艺复兴末期不久。应该属于欧洲近代史初期。其时人本主义或人文主义哲学思潮已十分活跃,像笛卡儿、康德等人的唯心主义哲学思想在一定时期内还占有主导地位。然而,不论笛卡儿也好,康德也好,都不可能有“现代主义”或“现代性”的思想及论述。主观唯心主义或客观唯心主义的哲学思想对后世的某些艺术家可能有过这样或那样的影响,但以之作为现代主义、现代性的“起源”,则未免有失偏颇。
至于对“现代性”的具体解释,则更使我感到不解。《再认识》一文将现代性定义为“自由、民主和个人主义”,并声称,在这面“现代性的大旗”下。可以把“法国革命、美国的独立宣言、1917年的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和1911年、1949年的中国的两次大革命”全都“概括”进去。这里产生了两个问题。其一是18世纪的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和20世纪的俄国十月革命、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性质完全不同的政治革命:其二,对前者即美、法两国的革命而言,用“自由、民主和个人主义”的口号来概括尚可说得过去。但用来概括俄、中两国的革命却未必合适。尤其是“个人主义”怎能成为他们实现革命的目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