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现代化进程论文

现代化进程论文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外国现代化进程中障碍机制研究论文

根据大家普遍接受的现代化定义,现代化是指以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为推动力,实现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大转变,它包括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个方面。现代化是一个历史的范畴,是一个全球性的进程。它已经有两百多年的历史,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中叶(大约1780~1860年),它从英国的工业化开始,然后向法国、德国等西欧国家和北美扩散。第二阶段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工业化继续向波兰、俄国等中东欧国家和日本扩散。第三阶段从20世纪下半叶起,工业化在广大的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国家普遍展开。

俄国的现代化进程经历了两个阶段:1861~1917年是资本主义现代化阶段,1917~1991年是社会主义现代化阶段。现在俄罗斯正面临着艰难的第三次现代化转型阶段。前两个阶段的工业化和现代化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1913年,俄国工业生产总值在美国、德国、英国、法国之后居世界第五位,但国民生产总值仅为美国的39%。1985年,苏联工业产值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但是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仅为美国的40%。[1](p249~250)俄国和苏联现代化的目标都没有实现。旧俄国在1917年被革命,苏联也在1991年瓦解了。两阶段不同的现代化模式都以失败而告终。这是为什么?本文主要就俄国资本主义现代化(1861~1917年)的障碍机制谈些浅薄的看法。

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一般是由内部自下而上自发的渐变过程,是由资本主义私有制和自由市场相结合的结果,资产阶级在现代化进程中起主导作用。俄国的现代化则是在1853~1856年克里米亚战争中被英法两个资本主义国家打败后通过1861年废除农奴制的自上而下的改革启动的,沙皇政府在现代化进程中扮演主角。由于市场发育不足,俄国的现代化带有国家行为和赶超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特点。但是,沙皇是贵族地主阶级利益的代表,改革不得不照顾贵族地主的利益,所以俄国的现代化一开始就处于无法克服的矛盾之中。

在俄国的现代化过程中,农奴制始终是主要的障碍机制。当14~15世纪农奴制在西欧各国消失时,农奴制却悄悄地在中东欧国家兴起。俄国是农奴制延续时间最长、表现形式最为野蛮的国家。1807年,拿破仑在华沙公国(1815年后称波兰王国)颁布宪法,废除农奴制,农民获得了人身自由。同年,普鲁士政府废除农奴制。1848年,奥地利政府废除农奴制。唯独俄国的农奴制延续到1861年。在农民获得人身自由和份地时,农民却被迫交纳远远高于当时土地的市场价格的高额赎金。对于农民来说,支付赎金是一场掠夺,它夺走了农民多年积累的资金,阻碍了农业经济按市场原则改组的过程,使俄国农村长期处于贫困状态。这种掠夺农民的暴行在易北河以东的农奴制国家和地区的确是罕见的。1861年改革不仅没有废除中世纪的村社组织,反而加强了村社的经济职能。农民赎买份地,地主不是同农民而是同村社签订契约。村社限制农民离开农村,遏制了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农民获得的份地通常低于改革前拥有土地的数量,地主占去了一部分农民的好地。俄国农民的不自由和任人宰割的状况在欧洲是独一无二的。

在改革后的40年里,由于人口自然增长率提高,农民的份地不断减少,从1861年的4.8俄亩(1俄亩等于1.09公顷)减少到1905年的2.6俄亩。农民缺乏土地的现象日益严重。农民小生产者的地位限制了他们与市场的结合,妨碍了国内市场的扩大。

1861年改革保留了大量农奴制残余。地主的土地所有制是农奴制残余的主要表现。根据1900年的资料,在私人所有的土地中,贵族占有79.8%,而农民只占有5.5%,商人和市民占有12.8%;20世纪初,拥有500俄亩以上大地产的地主占有很大比重,甚至形成了拥有5万俄亩的土地寡头集团。155个大地主的土地面积达1620万俄亩,几乎占全国私有土地的20%。[2](p494)由于农民缺乏土地,农村存在着大量剩余劳动力,地主可以通过工役制继续奴役农民,他们让农民用自己的农具和耕畜为其耕种土地。工役制妨碍了地主用先进农具和雇佣劳动者按资本主义方式经营农业。根据列宁的统计,在欧俄43个省中,有19个省的地主经济资本主义制度已占优势,这主要是波罗的海和西部各省;有17个省的地主经济工役制度占优势,这主要是黑土省;还有7个省是混合经济占优势。

全文阅读

文书档案管理现代化进程的论述

[摘 要]文书工作是档案工作的基础,档案是文本的综合,是实现文本价值的一种重要体现,文本档案管理的科学化、规范性、信息化是文书档案管理的基础,下文则主要分析当前形势下如何做好文书档案向现代化推进的工作。

[关键词]文书档案;管理现代化;推进

前言

文书档案管理体现了整个单位的管理水平,是档案存在的基础与重要的资源,其管理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档案资料的质量与完整性,唯有树立文书档案的规范性、标注化才能促进文书档案利用率的提高,为单位的建设与发展提供有力的保证。由于这类档案其生产过程中在内容与形式上存在一定的共性,对档案的规律有重要意义。随着科技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与时展不相适应,不利于长远发展,对此,必须要采取有效对策加以改进,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从当前的情况来看,文书档案管理的现代化主要具有以下的几点优势:

1.文书档案现代化管理的高效性

传统的文书档案管理工作完全依赖人工,靠工作人员通过手工统计、手工归纳、手工整理等等,不仅工作繁琐、复杂,而且工作效率较低,同时也浪费了人力、财力与物力,制约了管理水平的提高。现代化的管理可以降低劳动强度,提高人员利用率,改善工作效率。传统的文书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立卷难、管理工作难,利用率差的问题。具体如下:

1.1传统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第一,立卷难。立卷工作是文本档案管理最基本的规划与统筹,在立卷的过程中,要注意对档案各个大纲的归类及按照标题进行排列,确定保存期限进行装订,该工作需要细致的观察能力与持久的耐力,这项工作较为枯燥,难度较大且难以掌握。

全文阅读

我国现代化进程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论文

根据孙的说法,中国的现代化过程属于“后发外生型”,是在殖民侵略,国家遭遇外部挑战的情况下“被迫”开启的,可以说是一场激变,一次剧烈的脱节,一次对外部挑战的积极回应。

中国的现代化觉醒从林则徐、魏源到李鸿章、曾国藩,再到康梁和五四时贤,对西方的学习经历了由军事到技术再到制度最后到全盘吸收西方文化的过程,并且最终选择了革命这条最彻底的道路。

在遭遇殖民侵略之前,中国自身是缺乏足够的现代性因素积累的,改革开放后,尤其是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后,中国社会对现代化的认识有了很大的转变。“早发内生型”现代化国家的手段是创新,而“后发外生型”国家的主要手段是“采借”,因为他们可以在早发型国家的现状中看到自己未来的前景。但中国在“采借”的过程中呈现出一些畸形的表现:以西方的现代化指标为标准,一味追求“工业化水平”“城市化水平”,以西方的理论为圭臬,一味的强调民主、人权,将几千年的中国经验化为零,缺少对现实的反思和对传统价值的认同,我觉得,这种将西方价值理念奉若普遍真理的思想实际上也是中国现代化过程遭遇的深刻危机。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与西方是不同步的。中国刚进入前工业时期,西方“早发内生型”国家已经步入了后工业时期,而且“后发外生型”国家的现代化具有“一揽子解决”的特点,因此中国在现代化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与西方相比,除了一些共性的问题,比如贫富差距大,腐败滋生,道德失范、环境恶化等,也有一些不同于早发内生型国家的特殊问题.

这种现代化进程的不同步一方面使中国可以采借西方国家已经积累起来的现代化因素,另一方面也给中国现代化造成了不利的国际环境。西方国家虽然鼓吹自由贸易自由市场,但他们无法容忍中国与之自由竞争,他们掌握着全世界的话语权,必然会利用其所谓的道德优势维护自己的霸权地位与经济利益。根据沃勒斯坦的“核心-边缘”理论,中国在国际分工中属于依附型的地位。我们通常只看到市场经济体制下中国经济的飞速增长,却没有看到在GDP的快速增长中,中国付出了劳力和血汗,过半的利润是流向外资企业的!另外,中国也存在盲目跟随国际潮流的问题,在实体经济未发展成熟时将注意力转向金融业,其实是将自身置于被动、危险的境地,因为世界金融体系是以美国为主导的,美国利用金融工具向全世界借钱,中国用产品换取了大量外汇,而拿到的只是账单不是货款;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又把“负责任大国”的帽子扣给中国,试图让中国为其危机买单。

政治方面,以西方为主体的现代化在全球蔓延的过程实质上也是西方意识形态在全球被兜售、推销的过程。中国的现代化催生了一个值得注意的群体,就是所谓的金融买办集团。这些人是现代化的既得利益者,自然也成为西方意识形态的消费者和宣传者,再加上中国历史上缺少明确的“国家”观念,多强调“天下”观念,因而中国现代化不仅没有像“早发内生型”国家那样强调民族国家甚至民族主义,相反,却引发了我们民族认同的危机和“西方化”危机。

文化方面,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贯穿着一条向西方学习的主线。五四时贤对传统文化进行了全盘否定,对西方文化进行了全面歌颂,后继的知识精英们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也习惯性的忽视了本土文化资源,传统礼俗和社会人伦。一个人的知识结构决定了他的认同。为了维护其知识的有效性,他们也必然要维护西方的意识形态,而不知甄别辨析。这种对西方文化的“学习”切断了民族文化传播的途径,是一种单向的文化选择,中国思想界逐渐失去了精神独立,中国的知识界逐渐失去了支持产生的热力,知识精英将西方的思想理论奉若神明,在社会科学界表现为学科主体性的消失,一味的崇拜西方经典理论和研究方法,不能立足中国经验、回应中国的现实问题,这种知识界自信心的消失其实是现代化过程中中国人思想精神崩溃的写照。

其实在路径选择上,西方现代化的道路并不具备普遍性,现代化道路和模式的选择首先要基于本土的文化、历史传统。现代化的思想中包含一种目的论的历史观,把人类社会的实践理解为一个通向终极目标的途径,这一点与马克思的思想有契合之处,马克思也把社会主义看作是一种现代化工程。中国现代化过程中所暴露出的一些问题是西方国家不曾经历的,如孙提出的四大现象:错位、失衡、畸变、两难。因此我们找不到解决问题的范本,只能“摸着石头过河”。世界秩序的不公、西方话语霸权更是为中国现代化设置了障碍。中国,尤其是中国的知识界应该如何应对现代化的冲击?“早发内生型”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标榜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思想,而在“后发型”德国,李斯特也提出了“幼稚工业保护主义”,实际都不具有普遍性,都是国家利益本位的。将西方的东西理想化,拿来作为我们抽象的价值模式,不注重文化特殊性,就会导致全球主义、西方中心主义,就等于默认了西方的霸权主义。我觉得,中国首先应该从精神奴役中挣脱出来,创造出符合中国现实的维护自身现代化利益的学说,掌握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主体性,而不是去寻求同西方的现代化理论对话,更不是去拥抱西方的意识形态,而是与之分庭抗礼。就像摩罗在《中国站起来》中讲的,在“文明的交往中,区分‘我们’与‘他者’,寻找那些使我们成为我们的东西”,要敢于挑战世界的潮流,承担自己的历史使命

全文阅读

试论从苏北现代化进程看落后地区构建论文

论文摘要:现代性特指西方理性启蒙运动和现代化历程所形成的文化模式和社会运行机理,现代性的确立与实现的过程就是所谓的现代化过程。苏北经济发展长期滞后,从根本上说是因为缺乏现代性原则的规范,在精神性维度上表现为主体性意识缺乏,在制度性维度上表现为现代性还没有作为理性化制度安排渗透到社会运行的机理中去。因此,要加快像苏北这样的落后地区的现代化进程,必须积极进行现代性的构建:立足现实,强化主体性意识;加快体制改革,促进社会转型;破除城乡二元制结构,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

论文关键词:现代性:现代化:苏北

一、现代性与现代化

什么是现代性?中外学者们从不同视角对现代性问题进行了长期的探索,观点各异,可谓见仁见智。英国著名学者安东尼·吉登斯关于现代性的研究在全球范围内颇具影响,他运用多维视角对现代性进行重新审视,在不同的理论著作中对现代性作了多方面的界定,“现代性指社会生活或组织模式,大约17世纪出现在欧洲,并且在后来的岁月里,程度不同地在世界范围内产生着影响”。现代性“首先意指在后封建的欧洲所建立而在20世纪日益成为具有世界历史性影响的行为制度与模式”。“在其最简单的形式中,现代性是现代社会或工业文明的缩略语。”从一般意义上来说,现代性特指西方理性启蒙运动和现代化历程所形成的文化模式和社会运行机理,是人类社会从自然的地域性关联中“脱域”(disemt~ding)出来后形成的一种新的人为的理性化的运行机制和运行规则。

现代性包含精神性维度和制度性维度两方面,是用来说明现代社会的社会与文化特征的术语。历史上不少学者在探讨现代性问题时,首先把现代性作为一种理性的文化精神,如康德关于“启蒙”的理解、胡塞尔的“纯粹的理性”、哈贝马斯的“时代意识”、利奥塔的“宏大叙事”等等。

从现代性的精神维度来看,现代性包含我们经常所说的理性、启蒙、科学、契约、信任、主体性、个性、自由、自我意识、社会参与意识、批判精神等。现代性作为“脱域”之后的理性化社会的主导性文化模式,不仅要作为文化精神和价值取向渗透到个体和群体的行为和活动之中,而且必然作为自觉的制度安排而构成社会运行的内在机理和图式。正是在这种意义上,吉登斯干脆断言,“现代性指社会生活或组织模式”,而韦伯则详细地从经济运行的理性化、行政管理的科层化、公共领域的自律化、公共权力的民主化和契约化等角度揭示了现代性作为理性化制度安排的普遍性。

现代化与现代性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现代化是指社会秩序从传统向现代的变革过程。它是一个综合的、多层次的动态的概念,以工业化为发端,涉及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领域的整体变迁在经济上是指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进化;在政治文化方面是从经济依附型的政治文化向参与型的政治文化转变;在社会治理方面是指从以习惯为主导的规则系统向以法律为主导的规则系统进化。在现代化的过程中,经济的变迁是现代化最终的决定因素。

现代化并非是在个别国家和地区发生的特有社会现象和发展趋势,而是带有普遍意义的全球性发展趋势,也是世界各国、各地区发展的必经之路。现代性是在社会现代化基础上抽象与提炼出来的一种东西,现代性是唯一的,现代化却是可以多种多样的。国外学者布莱克曾经用因果关系来说明现代性与现代化之间的区别:“从上一代人开始,‘现代性’逐渐被广泛地运用于表述那些在技术、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诸方面处于最先进水平的国家所共有的特征。‘现代化’则是指社会获得上述特征的过程。”现代化是动态的,是“因”,现代性则是静态的,是“果”;现代化的过程就是现代性的确立与实现的过程。现代性与现代化二者不可分割,没有现代化,现代性就无法体现,而没有现代性,现代化也就失去了目标。中国的现代化离不开对现代性的追求,现代性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全文阅读

现代化进程中教学管理论文

一、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管理系统与高校实际情况不符

在高校教学管理中,学校相关领导对现代化信息教育管理技术比较重视,也逐渐开始关注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研发,但是由于高校教学管理系统往往由校外软件公司进行设计和开发,程序人员没有高效教学管理的经验,缺乏对管理工作的认识,在设计教学管理系统时,不能考虑到系统的全面性和实用性,使得教学管理系统与高效教学管理实际情况不符,很难适应高效教学管理的需求。

(二)落后的管理体制

传统教学管理模式中,学校教务处掌握了绝大部分的教学资源信息,导致院系二级管理存在诸多问题,直接抑制了教学信息化管理水平。在这样的条件下,学生和教师在资源调度时,流程多而复杂,使教学管理者将大量的时间浪费在重复的工作中,为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带来很多麻烦,教学管理工作陷入一种恶性循环中,大大降低了高校教学管理水平和质量。另外,各教学管理岗位相对较独立,教学资源、数据和信息没有实现共享,这些重复数据由不同管理岗位发放和使用,难以确保数据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直接阻碍了教学信息的有效处理。

二、加强现代信息技术进程中教学管理的思考

(一)更新教学管理理念

若想有效地推进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就必须转变和更新传统的教学管理理念、管理方法和内容,树立先进的现代教育理念,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实现管理理念的创新。因此学校相关管理部门应更新教学管理理论,健全教学管理制度,使学校领导、教师和学生认识到现代化信息教学管理的重要性,为其创设出一个人人都会用的管理氛围,促进我国教育技术现代化的教学管理工作,实现高效、科学的教学管理目标。

全文阅读

论述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摘 要:我国的文化是博大精深的,尤其是传统文化,对于我国现代化的进程有着重要的作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也需要结合中国的传统文化,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文化内涵,从政治角度来看,我国现代化的政治改革也需要参考我国传统的政治文化,这样才能够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精神,从而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推动现代化的进程。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进程;地位与作用

我国的现代化就是进行自我完善和发展,也就是说要不断地与时俱进,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而形成一种有着积极向上的精神的东西。我国的现代化也是如此,我国的传统文化能够促进现代化的不断进步,我国的传统文化正在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全世界人的眼球,因此我国现代化的进程中,必须要融入中国的传统文化,为我国现代化的发展做出贡献。

一、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地位

(一)是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根基

中国传统文化是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根基,这主要是由我国现代化的本质决定的,现代化的本质就是要在科技革命的引领下,进行社会的转型与变迁,我国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农业占有重要的地位,社会变迁受到了农业社会的阻碍,但是我国的传统文化却为我们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对我国农业社会的现状进行了真实的反应,能够对我国农业社会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规律有着清楚地了解,在这样的情况下,就能够摆脱农业社会的阻力,为我国现代化的发展铺设道路,提供更多的发展思路。我国现在化进程是不能够脱离社会现实而进行的,必须要充分的结合我国社会的文化背景,对于我国农业社会有着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进行现代化建设,但是也不能够偏x实际,这样就极容易出现文化虚无主义,使我国的现代文化成为半截子文化。

(二)人文主义理念是现代化进程中的共同原则

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以人为本,坚持人本主义的基本理念,这是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遵守的原则,也就是说要建设“以人为本”的现代化,尤其是在我国,传统文化是有着浓厚的历史的,在商周时代的时候,人类所认知的一切能力的局限性都是在认识自然的基础上的,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对于自然界的万物就会本着敬畏的态度来进行,随着人们认识的程度不断的加深,天命的统治就会逐渐的减弱,人们理念就被人们提出,我国的传统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主要是以人们理念为主,而且为了人们的生存与发展,就必须要不断的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我国传统文化对于我国的现代化进程有着重要的影响,这主要是由我国生态、文化、政治和经济等全方面的进行的,在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是不能够缺少传统文化的支持的,任何一个方面都离不开传统文化,因此必须要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融入到现代化建设中,是各个民族、地区与国家必须要遵守的原则。

全文阅读

文艺评论应自觉与文化传统的关系

内容摘要:在这个文化大众化、阅读碎片化以及媒介多元化的时代,传统文化的力量依然焕发出自身强大的精神效能。从事当代文艺评论者必须具有充分的文化传统意识。文化传统与当代文艺评论之间的对话,不仅是一个理论命题,同时也是一个丰富的、具体的、鲜活的话语实践过程。在文化立场层面,当代文艺评论必须建立整体性的文化视野。在学理方法层面,当代文艺评论应自觉发掘古代文论的理论资源。在具体创作和批评实践层面,应更多自觉地重视和借鉴传统文化资源。

关键词:文艺评论;文化传统;对话;价值转化

文化传统是一个民族稳定的精神基座,这个精神基座大致是由集体的生活方式、审美习惯、哲学理念等方面构成,但我们更为强调的是从哲学、艺术层面来谈论文化传统。如今,尽管我们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被西方文化所影响,但是我们的哲学精神、审美精神依然保留着自身的独立性和自足性。文化传统的承传和积淀又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当中形成的,因此具有一种稳固的集体认同的精神力量。正因为文化传统的稳固与强大,中国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几乎每一个重要的社会转型期都会面临如何对待文化传统的问题。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古今之争”“中西之争”一直是知识界争议不休的问题。这个问题背后,牵涉到中国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由于不断经受着西方文化的强势渗透和冲击以及人们对古典文化传统的不断反思和质疑,以往统治了中国几千年的“原道”“宗经”“征圣”的文化传统不断地被瓦解。即便这样,中国的知识分子其实一直都没有抛弃文化传统。五四新文化运动与文化传统之间并不是排斥对立的关系,而更多的是一种批判性继承关系。在不同时期的社会转型中,我们总会看到两种相互对峙的力量——保守与变革,这两者既形成一种张力关系,又具有双面性。从保守角度看,保守者往往相信文化传统背后的稳定性与超越性,他们相信文化传统一定存在着不因时间而改变与褪色的价值,因此会有意识地去坚持并维护文化传统的价值,可是一旦文化传统的保守力量走到极端,则容易转变成一种不顾时代与现实变化而盲目固守的狭隘态度,从而阻碍文化的革新。从变革的角度看,永远会有一批人走在时代前沿,去发现文化传统自身的弊病,并自觉地努力推动文化传统的更新与再造,但是变革一旦走向激进和极端,就容易导致全面否定文化传统,从而滑向文化虚无主义。因此,我们要辩证地看待文化传统与现代化之间的关系。事实上,中国文化传统既有“万变不离其宗”“原道”“宗经”等对文化的永恒价值的固守,但同时也有“道通为一”“惟变所适”“相反相成”等注重不同事物之间的变化关系的把握。文化传统不是一个凝固的实体,它一直处在一个不断变化着的时空序列之中,我们既要看到文化传统的传承性,又要看到其在不同时代的变异性。

我们应该立足于此来思考文化传统与当代文艺评论之间的关系。文化传统要完成现代价值的创造性转化,离不开当代文艺评论的批评实践。一方面,从文化脉络来说,强调文化传统与当代社会的接轨与融合,是对中国文化传统之根的体认与再造,也是当代社会弘扬文化传统以及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题中之义;另一方面,文化传统作为一种精神和思想资源,应该以其继承性与超越性,成为当代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精神来源,进而对当代文艺理论的本土建构产生积极影响。而这,必须建立在文化传统与当代文艺评论之间的互动与对话之中。换言之,文化传统必须具有现代视野,与此同时,从事当代文艺评论者,又必须具有充分的文化传统意识。文化传统与当代文艺评论之间的对话,不仅是一个理论命题,同时也是一个丰富的、具体的、鲜活的话语实践过程。首先,在文化立场层面,当代文艺评论与文化传统的对话必须建立整体性的文化视野。整体性的文化视野有两层含义。其一是注重文化传统的持久性与包容性。在回归文化传统的同时,我们要更加注重挖掘文化传统的永恒价值。毋庸讳言,在全球化、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中国文化传统在世界格局的流动变化中一度受到强大的冲击和消解,如今,主流意识形态以及民间社会几乎不约而同地重新呼唤民族的、本土的文化传统的回归。那么,在文化传统的进一步更新与重建过程中,我们又必须警惕,对于文化传统的回归不应该排斥西方文化,我们应该更多注重学习和借鉴西方文化。当代文化精神的觉醒,应该以承认人类精神的多样性为前提,文化传统的复兴必须在世界视野中来获得比较和呈现。其二是注重文化生态的多元性。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众文化的兴起与勃兴成为了一个显著的社会景观,同时,大众文化的大受欢迎也一度使精英知识分子的文化话语权受到了挑战和挤压。上世纪90年代中期在国内掀起的“人文精神大讨论”,既表现出知识分子对文化传统的消解的担忧,但也因为其表现出来的精英主义的批评立场,加深了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之间的对立。不过,在当时显得新潮时尚的大众文化,比如风靡一时的电视剧《渴望》,如今看来其实更多表现的却是对传统的亲情伦理和世俗生活的回归与守护。大众文化并不完全是对文化传统的背离和抛弃,反而与文化传统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如今,在客观存在着主流意识形态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的多元文化生态下,如何以一种整体性的视角来看待不同文化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从而在文化的交融互动中重新探讨如何回归文化传统,弘扬文化传统应成为当代文艺评论者思考的问题。其次,在学理方法层面,当代文艺评论与文化传统的对话应自觉发掘古代文论的理论资源。文艺理论是文化传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代文艺评论应该有意识地对传统文艺理论进行创造性的批评实践。当然,如果从广泛层面而言,文艺理论传统既包括中国古代文论,也包括近现代以来通过一系列译介进入国内,进而参与到中国现代化进程之中的西方文论传统。特别是近三十年来,西方众多前沿的、先进的学术思潮被大量引进和译介。但正如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的,不能套用西方理论来剪裁中国人的审美,我们已经看到,对于西方文论的迷恋和推崇,很容易将之拔高到一个非历史的高度,从而不顾文化发展的实际情况,盲目套用西方文论来解释中国本土的文化现象。正因此,如何在借鉴西方文论的同时更加自觉地思考本土文艺理论话语的生产和建构,已成为学界探讨的重要方向。当代文艺理论的本土话语建构,必定离不开中国古代文论的参与。

事实上,中国古代文论深深地根植于中国文化的土壤之中,其相反相成的哲学思维、顿悟式的诗性思维和感物传统,以及“中和”“气韵”“意境”“物化”等概念,构成了中国古代文论较为完整的理论命题和范畴体系。当然,由于古代与现代文化语境已经转换,某些概念和范畴体系在当前的文化语境下已经失去了效能,当代文艺评论也要避免不加选择地挪用古代文论对当代文化进行生硬的阐释。当代文艺理论的一个重要方向是,从继承古代文论的精神与思维方式出发,以中华民族自身的文论传统资源作为内在基础和文化命脉,面对全球化程度日益加强的现实语境,处理好文论建设的现代性与民族性的关系,创造出既有现代思维高度、又具有民族性的中国风格、中国风骨、中国气派的当代文论形态。文艺评论则必须积极地参与到这一理论构建的过程之中。再次,在具体创作和批评实践层面,当代文艺评论要实现与文化传统的对话,侧重强调文化传统的价值实现。文化传统的现代价值的实现,必须切实地转换到具体的创作实践中。归根到底,要延续文化传统,还是要靠富有传统文化精神的文艺作品的传承。事实上,在当代文艺作品中,真正的优秀之作,或者说能真正以民族特色打动东方与西方观众的,恐怕还是运用中国式的智慧所创作的作品。对于当代文艺评论而言,一方面,应该从学理的角度思考文化传统的持久性和在新时代的价值转换,比如儒家的仁义礼智信、道家的逍遥物化、佛家的大慈悲等,应该如何在全球化视野中获得新的价值载体和价值表述?文艺评论应该为当代文艺创作者如何加强文化传统的吸引力与感召力提供思考,探讨文化传统在价值观念上与现代人生活的契合点,呼吁和引导文艺创作者加强对传统文学艺术形象和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运用。另一方面,当代文艺评论要加强对具有传统文化精神的文艺作品的关注和批评。文艺批评是文艺创作的一面镜子、一剂良药,是引导创作、推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重要力量。当代文艺评论的价值引领,就在于对那些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作品给予更多的关注和肯定,对一些盲目追求市场效益而粗制滥造、以低俗的恶趣味来博取人们眼球的文艺作品予以理性的审视和批评,引导人们回归到积极的、正确的价值观。唯其如此,当代文艺评论才能够自觉地跟文化传统构成一种良性的对话关系,从而加快文化传统在现代社会的价值转化。

作者:蒋述卓

全文阅读

小学语文习作生活化教学中的现代儿童学习理论应用分析

摘 要:在现代小学语文习作教学过程中,生活化的教学有着更加重要的意义,这一教学的应用离不开儿童学习理论的有效支持。本文从分析现代儿童学习理论的内涵入手,对小学语文习作生活化教学中现代儿童学习理论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现代儿童学习理论

小学语文习作作为一项系统性的教学内容,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语文能力、文字能力、书写能力与阅读能力。因此,合理应用现代儿童学习理论,提高习作教学的生活化、多样化就显得极为必要。

一、现代儿童学习理论简析

现代儿童学习理论作为一项成熟理论,包括诸多内容,下面从理论发展过程、心理结构重要性、理论运用模式等方面出发,对现代儿童学习理论进行分析。

1.理论发展过程

现代儿童学习理论的发展过程有着自身的独特性。相关研究表明,儿童学习理论作为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任务在于进一步论述学习的本质及其形成。因此,该理论重点探讨儿童学习的本质、过程、踊、方法和策略。其次,在小学语文习作生活化教学的过程中,应用这一理论能够让学生在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以及具体运算阶段都有着更加显著的成长,现今得到了许多小学教师的青睐与实践。

2.心理结构的重要性

全文阅读

师范学校文学理论课程探讨论文

论文关键词:文学理论;高等师范院校;课程改革;中学语文课程改革

论文摘要:基于文学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文学理论课程体系对于高师院校中文系学生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调查显示,当前高师院校中文系在文学理论课程的教学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它要求我们在编订具有时代性、前沿性同时又不乏普适性的文学理论教材以及开设相应的课程以加强文学理论教学的实践性、时代性等方面做出不懈的努力。

文学理论是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按照一般的观念:文学理论是一门“以美学方法论为总的指导,从理论高度和宏观视野上阐明文学的性质、特点和一般规律”,的学科,它的建立要以文学史提供的大量材料与文学批评实践所取得的丰富成果为基础,同时为文学史、文学批评提供理论指导。文学理论课程体系对于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专业素质的提高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它直接关系着学生的理论水平,决定着学生能否以科学的方法对具体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进行科学的分析与评价。然而,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在很大程度上偏离了这一目标。现实中的情况如同相关学者指出的那样:“在大学的文艺学研究与教学中,或者说在教科书形态的文艺学知识的生产与传播中,文艺学的危机就表现得尤其突出。学生明显地感觉到课堂上的文艺学教学知识僵化、脱离实际,它不能解释现实生活中提出的各种问题,也不能解释大学生们实际的文艺活动与审美经验。在当前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中,这样的现象是屡见不鲜的:教文论的不讲作品,讲作品的没有理论,理论因为与生动的文学实践相隔离而显得抽象、缺乏实际意义,文学实践也因为缺乏理论的引导而显得感性、随意。尤其是对于高师院校而言,人们往往对于那些玄奥、费解的理论观念对于中学语文教学的实际意义存在着疑虑,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人们对于文学理论相关课程的开设价值的怀疑。

这种状况的存在固然与人们认识上的某些误区相关,但它也与我们在文学理论课程教学中存在的许多问题有着直接的联系。在围绕着“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面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与探索”这一课题所展开的一项调查中,笔者曾向近十年来由各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分配到中学从事中学语文教学的毕业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有机会回到高校中文系学习,你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在问卷中表示希望进一步“加强自己的理论素养,提高自己分析、阐释相关文学作品的能力”。然而,当在同一份问卷中问及他们:“你觉得大学中文系应当减少课时的专业课程是什么”时,许多毕业生选择了文学理论方面的课程。在这里,提高理论素养的要求与削减理论课程课时的希望之间的矛盾鲜明地表现出来,这一矛盾迫使我们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在高等师范院校中文系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文学理论诸多课程是否,充分地起到了提高学生理论素养的作用,问题出现在什么地方?因而,对高师院校的文学理论课程体系进行学科反思,对其所涉及的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清理,从而对文学理论课程在高师院校中文系课程体系中的意义进行评价,这就显得非常必要了。

文学理论课程体系在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这首先是由文学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所决定的。文学教育,可以帮助学生认识社会生活、吸收人类传统中优秀的文化价值观念,帮助他们培养审美能力和审美情感,陶冶情操,发展个性。这种独特的学科价值,是其他学科替代不了的。文学作品的语言一般是规范、优美的语言,是理想的母语教育范文,中学语文教材中一般有一半以上的课文是文学作品,这体现了人们对于文学教育在中学语文学科中的重要性的认识。因此,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选读经典名著和其他优秀读物,与文本展开对话”fal。从这一要求出发,普通高中语文教材选用了大量的经典文学作品,“课程标准”还向中学生推荐了大量的课外经典读物,其内容涵盖了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包括《三国演义》、《红楼梦》、《呐喊》、《子夜》、《边城》、《巴黎圣母院》、《复活》、《老人与海》、《变形记》、《西厢记》及普希金、莎士比亚的作品等等。这些都说明了文学教育构成了中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文学教育既然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那么,指导学生进行文学欣赏也就构成了中学语文教师的一项基本职责。面对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语文教师对其理解不能停留在感性、直观的层面上,他应当具备一定的理论素养,能够站在理性的高度对一定时期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作出理性的把握,这样,较强的文学理论素养就成为我们对一名中学语文教师的基本要求。固然,中学语文教学不同于大学教育,它不要求向学生讲授系统的文学理论,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欣赏中,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并要求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朱光潜的《谈美书简》、爱克曼的《歌德谈话录》等文艺理论名著。另外,“课程标准”还要求教师“帮助学生提高审美能力,增强文化意识,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传承,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学习对文化现象的剖析”。这里所要求的审美能力的提高、文化意识的培养,理解多元文化的能力以及对一定文化现象进行阐释的能力,实际__卜都是指向学生理论素养的提高的。中学语文教师承担着指导学生展开文学欣赏,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分析和阐释一定文化现象的能力的使命,这就对高等师范院校在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理论素质培养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学生理论素养的提高,固然与他们对文学史的学习、作品的阅读有着紧密的联系,然而,对文学理论的全面、系统的自觉把握,是离不开文学理论课程体系的开设的。

就高师院校文学理论课程开设的目标而言,它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素质的提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

首先,文学理论课程体系的教学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掌握文学理论的一般知识,为他们能正确认识、分析文学现象奠定基础。作为一名合格的高等师范院校中文系毕业生,应当具备比较深厚的文学素养,他们对于文学的认识不应当停留于感性的层面上,而应当对文学的性质、特点,文学作品的构成、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欣赏的一般规律有较为深人、全面的认识。只有如此,他们才可能科学地认识不同时代、不同历史条件下的作家、作品及各种文学现象,才有可能深人浅出地引导学生进行文学欣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例如,当前中学语文教材选用了许多中国古典诗词,在对这些古典诗词的欣赏中,就离不开对中国古代文艺理论的认识,特别是文学理论中关于“意境”的理论是我们解读这些作品的的关键。然而,我在围绕着本课题的相关调查中曾向毕业生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对‘意境’、‘典型’、‘灵感’、这些术语的熟悉程度如何”?约有60%的毕业生选择了“知道,但不太清楚其·确切内涵”。这一回答是很不能让人满意的,这些概念都属于文学理论中的基本范畴,缺乏对其内涵的充分认识显然是不利于他们对学生阅读的指导的。

全文阅读

浅谈关于高等师范院校文学理论课程体系建设的一些思考

论文关键词:文学理论;高等师范院校;课程改革;中学语文课程改革

论文摘要:基于文学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文学理论课程体系对于高师院校中文系学生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调查显示,当前高师院校中文系在文学理论课程的教学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它要求我们在编订具有时代性、前沿性同时又不乏普适性的文学理论教材以及开设相应的课程以加强文学理论教学的实践性、时代性等方面做出不懈的努力。

文学理论是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按照一般的观念:文学理论是一门“以美学方法论为总的指导,从理论高度和宏观视野上阐明文学的性质、特点和一般规律”,的学科,它的建立要以文学史提供的大量材料与文学批评实践所取得的丰富成果为基础,同时为文学史、文学批评提供理论指导。文学理论课程体系对于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专业素质的提高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它直接关系着学生的理论水平,决定着学生能否以科学的方法对具体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进行科学的分析与评价。然而,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在很大程度上偏离了这一目标。现实中的情况如同相关学者指出的那样:“在大学的文艺学研究与教学中,或者说在教科书形态的文艺学知识的生产与传播中,文艺学的危机就表现得尤其突出。学生明显地感觉到课堂上的文艺学教学知识僵化、脱离实际,它不能解释现实生活中提出的各种问题,也不能解释大学生们实际的文艺活动与审美经验。在当前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中,这样的现象是屡见不鲜的:教文论的不讲作品,讲作品的没有理论,理论因为与生动的文学实践相隔离而显得抽象、缺乏实际意义,文学实践也因为缺乏理论的引导而显得感性、随意。尤其是对于高师院校而言,人们往往对于那些玄奥、费解的理论观念对于中学语文教学的实际意义存在着疑虑,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人们对于文学理论相关课程的开设价值的怀疑。

这种状况的存在固然与人们认识上的某些误区相关,但它也与我们在文学理论课程教学中存在的许多问题有着直接的联系。在围绕着“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面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与探索”这一课题所展开的一项调查中,笔者曾向近十年来由各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分配到中学从事中学语文教学的毕业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有机会回到高校中文系学习,你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在问卷中表示希望进一步“加强自己的理论素养,提高自己分析、阐释相关文学作品的能力”。然而,当在同一份问卷中问及他们:“你觉得大学中文系应当减少课时的专业课程是什么”时,许多毕业生选择了文学理论方面的课程。在这里,提高理论素养的要求与削减理论课程课时的希望之间的矛盾鲜明地表现出来,这一矛盾迫使我们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 在高等师范院校中文系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文学理论诸多课程是否,充分地起到了提高学生理论素养的作用,问题出现在什么地方?因而,对高师院校的文学理论课程体系进行学科反思,对其所涉及的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清理,从而对文学理论课程在高师院校中文系课程体系中的意义进行评价,这就显得非常必要了。

文学理论课程体系在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这首先是由文学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所决定的。文学教育,可以帮助学生认识社会生活、吸收人类传统中优秀的文化价值观念,帮助他们培养审美能力和审美情感,陶冶情操,发展个性。这种独特的学科价值,是其他学科替代不了的。文学作品的语言一般是规范、优美的语言,是理想的母语教育范文,中学语文教材中一般有一半以上的课文是文学作品,这体现了人们对于文学教育在中学语文学科中的重要性的认识。因此,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选读经典名著和其他优秀读物,与文本展开对话”fal。从这一要求出发,普通高中语文教材选用了大量的经典文学作品,“课程标准”还向中学生推荐了大量的课外经典读物,其内容涵盖了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包括《三国演义》、《红楼梦》、《呐喊》、《子夜》、《边城》、《巴黎圣母院》、《复活》、《老人与海》、《变形记》、《西厢记》及普希金、莎士比亚的作品等等。这些都说明了文学教育构成了中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文学教育既然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那么,指导学生进行文学欣赏也就构成了中学语文教师的一项基本职责。面对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语文教师对其理解不能停留在感性、直观的层面上,他应当具备一定的理论素养,能够站在理性的高度对一定时期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作出理性的把握,这样,较强的文学理论素养就成为我们对一名中学语文教师的基本要求。固然,中学语文教学不同于大学教育,它不要求向学生讲授系统的文学理论,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欣赏中,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并要求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朱光潜的《谈美书简》、爱克曼的《歌德谈话录》等文艺理论名著。另外,“课程标准”还要求教师“帮助学生提高审美能力,增强文化意识,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传承,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学习对文化现象的剖析”。这里所要求的审美能力的提高、文化意识的培养,理解多元文化的能力以及对一定文化现象进行阐释的能力,实际__卜都是指向学生理论素养的提高的。中学语文教师承担着指导学生展开文学欣赏,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分析和阐释一定文化现象的能力的使命,这就对高等师范院校在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理论素质培养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学生理论素养的提高,固然与他们对文学史的学习、作品的阅读有着紧密的联系,然而,对文学理论的全面、系统的自觉把握,是离不开文学理论课程体系的开设的。

就高师院校文学理论课程开设的目标而言,它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素质的提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

首先,文学理论课程体系的教学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掌握文学理论的一般知识,为他们能正确认识、分析文学现象奠定基础。作为一名合格的高等师范院校中文系毕业生,应当具备比较深厚的文学素养,他们对于文学的认识不应当停留于感性的层面上,而应当对文学的性质、特点,文学作品的构成、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欣赏的一般规律有较为深人、全面的认识。只有如此,他们才可能科学地认识不同时代、不同历史条件下的作家、作品及各种文学现象,才有可能深人浅出地引导学生进行文学欣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例如,当前中学语文教材选用了许多中国古典诗词,在对这些古典诗词的欣赏中,就离不开对中国古代文艺理论的认识,特别是文学理论中关于“意境”的理论是我们解读这些作品的的关键。然而,我在围绕着本课题的相关调查中曾向毕业生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对‘意境’、‘典型’、‘灵感’、这些术语的熟悉程度如何”?约有60%的毕业生选择了“知道,但不太清楚其·确切内涵”。这一回答是很不能让人满意的,这些概念都属于文学理论中的基本范畴,缺乏对其内涵的充分认识显然是不利于他们对学生阅读的指导的。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