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夏季值周工作总结

夏季值周工作总结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江夏湿地水化学变化规律及灌溉评价

摘要:以林周县江夏湿地为研究区域,对其水体全年主要离子进行季节监测,分析了该湿地水体水化学特征和主要离子时空变化规律,探讨了主要离子的初步来源,并对湿地不同季节水体灌溉效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湿地水体pH值在7.8~8.3之间,为弱碱性水,HCO3-在阴离子中占绝对优势,阳离子中春季Na+占优势,夏秋季节Ca2+、Mg2+占优势,冬季Mg2+占优势。TDS均<1g/L,为淡水水体。依据舒卡列夫分类法,江夏湿地水体化学类型为春季HCO3—Na型水;夏季、秋季HCO3—Ca、Mg型水;冬季HCO3—Mg型水。阴离子中除了SO42-之外,其余HCO3-、Cl-、NO3-含量均为出水口大于进水口。从同一离子不同空间位置来看,Cl-空间变异系数最大,其次是Mg2+,Na+最小;而从同一空间位置来看,3个位置离子浓度总体变化程度不大。根据离子间相关性分析和Gibbs分类法表明,江夏湿地水体离子来源主要是受拉萨河流域岩石风化的影响,枯水期(春、冬季)伴随一定程度的蒸发—结晶作用影响,大气降水影响不明显。灌溉效用评价结果显示,江夏湿地春季水体不适用于灌溉,而其他3个季节水体均可用于农业灌溉。

关键词:水化学特征;时空变化;灌溉效用;江夏湿地;

中图分类号:X1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42(2015)06-0311-05

水是湿地的主体,是湿地更新演替的主导因素,水质和水量是影响湿地自然环境的重要因素[1];水也是湿地生态系统中对环境变化响应最敏感的因子,同时湿地结构和功能也显著地受到水分条件的控制[2]。因此,湿地水环境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其研究核心是对于湿地水体水化学特征及其变化规律的研究,可以探寻湿地水体离子的来源,揭示水体所在区域的岩石和土壤特性,也可以反映周边人为活动对水体的影响[3]。当前,湿地生态系统总面积达600多万hm2,居全国之首[4]。对高寒湿地水环境的研究还较少,只见于拉鲁湿地[5]、清水河流域[6]、甲玛湿地[7]、纳木错湖[8]、青藏尕海湖[9]、珠穆朗玛峰绒布河源区[10]等地,这当中涉及湿地水化学特征研究的也只是很小一部分。本文以位于政治经济中心的拉萨河流域典型高寒湿地———江夏湿地为研究区域,基于2014年全年在湿地不同位置定期持续采集的水样,结合前人多年相关研究经验,探讨该湿地水体水化学特征及其时空变化规律,并对该湿地水体进行灌溉效用评价,旨在揭示其水体水化学特征、离子主要来源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该区域内水化学、地球化学循环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同时为拉萨河流域高寒湿地保护和管理提供理论支撑。

1研究区概况

江夏湿地位于林周县境内的江热夏村,属拉萨河上游,是季节性沼泽湿地,面积约为67万m2。每年6—9月雨季,拉萨河丰水期,湿地地下水位高,地表过湿或集水形成浅水沼泽湿地;冬春季由于拉萨河枯水期和地下水位低而使大部分湿地失水而形成草地。该湿地由于距拉萨市较远,人为活动较少,每年冬春季都有大量黑颈鹤来此越冬,是黑颈鹤保护区,也是其它一些野生动物越冬栖息地。湿地植被主要以浮叶眼子菜、三叶藻、荸荠、孤尾藻、水葱、斑唇马先蒿等为主[11]。林周县平均海拔3860m,属高原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地势平坦,谷地开阔,气候温和,水量充沛,年平均气温5.8℃,为半农半牧区。

2研究方法

2.1样品采集与分析

全文阅读

周末统调用电量季节性分析

[摘 要]周末是法定休息时间,办公人群较少,除大型企业连续生产外,大部分企事业单位均放假休息。因此,与居民生活习惯密切相关的居民用电量在周末与工作日变化较大。本文通过利用回归分析比较该地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周末统调用电量波动情况,结合季节气温特点,分析统调用电量变化情况。研究发现,因该西部地区夏季因气候炎热,周末居民用电量较工作日增加,说明夏季居民降温负荷占比较高。

[关键词]周末电量 季节 回归分析

中图分类号:TM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2-0365-01

目前,在气温与电量关系研究上,各学者结合当地气温情况,各则重点的进行了分析研究。洪国平[1]等通过一次线性回归分析了气温对武汉市日用电量和电力负荷的影响,耿光飞等使用模糊线性回归法对电网负荷进行预测[2]。刘健、陈星等使用一次线性回归分析了城市系统用电量在随社会经济发展增长的同时, 因气候异常特别是因夏季高温波动而引起的居民和城市系统用电量的变化情况[3]。本文结合区域气候变化,分析周末电量变化情况,为其科学预测未来电量走势提供依据。

周末是法定休息时间,办公人群较少,除大型企业连续生产外,大部分企事业单位均放假休息。因此,与居民生活习惯密切相关的居民用电量在周末与工作日变化较大。本文借鉴艾林[4]和潘小辉[5]对用电量预测分析方法,结合春夏秋冬四季特点,通过对比分析周末日均电量与前后工作日均电量,研究四季周末统调用电量变化规律。

一、数据分析

本文以西部地区某供电公司2006年3月1日至2014年2月28日数据为样本数据。结合该地区春秋短、冬夏长的气候特点,划分春、夏、秋、冬四季比较分析,四季划分标准如下:3-5月为春节,6-9月为夏季,10-11月为秋季,12-第二年2月为冬季。

二、大样本回归分析

全文阅读

大气污染化学反应论文

1试验方法

1.1采样时间与地点

2012年3月—2013年2月连续1a监测青岛市大气中的VOCs,采样地点位于崂山区金家岭。该点临近崂山区主干道,周围主要是高、中层建筑,属于商业和居民混合区,东北侧距离约800m有山体环绕,西侧约150m是1个小型加油站。

1.2监测仪器

利用在线气相色谱仪观测大气中VOCs,仪器为法国CHROMATE-SUD公司提供的AirmoVOC分析系统,包括A11000型AirmoVOCC2-C6和A21022型AirmoVOCC6-C122台分析仪,由2组采样系统和2组分离色谱柱系统组成。其中C2-C6分析仪用于监测含碳个数在2~6之间的低沸点组分;C6-C12分析仪用于监测含碳个数在6~12之间的高沸点组分。检测器均采用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能确保分析的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仪器校准采取内部校准与外部校准相结合的原则,内部校准物质为正丁烷(体积分数60×10-9)、正己烷(体积分数20.5×10-9)、苯(体积分数32.5×10-9),系统每天自动启动1次内部校准程序。外部校准采用56种VOCs的标准气体,每种物质的体积分数在110×10-9~120×10-9之间,至少每月校准1次。

2结果与讨论

2.1VOCs浓度水平及组成

对青岛市大气中50种VOCs组分进行定量分析,其中包括烷烃29种、烯烃7种、芳香烃14种。观测期间,该市大气总VOCs体积分数(小时值)变化范围为0.5×10-9~230.4×10-9,全年均值为9.2×10-9,其中烷烃所占比例最高,为66.7%,芳香烃和烯烃所占比例为21.0%和12.3%。表1为青岛市VOCs部分优势物种的体积分数与国内外城市的比较结果。由表1可见,青岛市大气中的VOCs浓度较其他城市低,其中丙烷、正丁烷、异丁烷、异戊烷、丙烯、甲苯等组分的浓度均低于其他城市,而苯的浓度高于北京、中国香港、里尔。顺-2-丁烯、反-2-丁烯和异戊二烯的浓度水平与其他城市相当,乙苯的浓度水平与北京、达拉斯近似。

全文阅读

贵阳市学校周边市售凉拌食品微生物污染状况

【摘要】目的 了解贵阳市学校周边市售凉粉和凉面微生物污染状况,为食源性疾病的预防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按冬、春、夏、秋季节在贵阳市云岩区、南明区的学校周边随机采集样品共200份,按检验方法《食品卫生微生物记分》(GB/T 4789)进行检测。结果200份检品菌落总数、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酵母菌和霉菌污染率分别为100.0%,97.5%,93.5%,97.0%和17.5%,3份样品检出沙门菌,2份样品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5份样品检出变形杆菌。夏秋季食品的菌落总数、酵母菌污染量高于冬春季(P值均

【关键词】食品处理和加工;重叠感染;对比研究;学生保健服务

【中图分类号】R155.65 R179 G47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9817(2011)09-1094-02

食品微生物污染是引起学生食源性疾病的主要原因,广受社会关注。据统计,贵州省2003-2005年学校食物中毒事件中,微生物性食物中毒占48.72%,位居第一。因此,学校及其周边市售凉拌食品的微生物监测对维护学生健康有着重要意义。为了解贵阳市学校周边市售凉拌食品的卫生状况,为食源性疾病的控制及卫生监督提供参考数据,笔者于2009年6月-2010年6月按季节在贵阳市部分学校的周边区域随机采集了200份凉拌食品进行微生物污染状况检测。

1 材料与方法

1.1样品来源

在贵阳市云岩区、南明区的部分大、中、小学校周边餐饮店和摊点,按不同季节随机采集凉粉和凉面样品200份,其中冬季(1-3月)各采集20份,春季(4-6月)各采集30份,夏季(7-9月)各采集30份,秋季(10-12月)各采集20份。所有样品采集后均在4h内送达实验室及时检验。1.2检验方法菌落总数,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沙门菌、志贺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胞杆菌、酵母菌和霉菌检测均按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GB/T4789)进行。

1.3统计方法检测数据按采集的季节分类整理后,细菌总数、酵母菌、霉菌的平均带菌量用几何均数表示。对细菌总数、酵母菌的带菌量进行对数转换后,采用SPSS 11.5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当样品霉菌计数

全文阅读

再生水中氯化物、总硬度与电导率关系的分析研究

摘要:目前天津市再生水行业应用范围已涉足农业、工业、河湖景观、生活杂用,其中工业用水主要以电厂循环冷却水为主,电厂对再生水的氯化物、总硬度等指标要求比较严格,本文主要研究再生水出水水质中氯化物、总硬度与电导率的相互关系,通过2013年至2014年某再生水厂出水数据,对水质化验数据进行跟踪分析,找出水质波动规律,研究比较得出其相关性,以便在突况下,通过电导率及时方便快捷的得到氯化物、总硬度的数值,为运行提供参考和指导依据。

关键词:氯化物;总硬度;电导率;再生水;相关系数

中图分类号:TU991 文献标识码:A

本实验主要研究某再生水厂出水中氯化物、总硬度与电导率的关系,通过化验数据分析监测结果,比较两者的相关关系,并总结数据之间的规律性,帮助运行人员根据电导率快速判断氯化物、总硬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 再生水厂工艺流程及水质情况

1.1工艺流程

以某再生水厂为例,目前再生水厂主要的深度处理工艺包括连续微滤膜(SMF)过滤、部分反渗透(RO)、部分臭氧(03)、氯消毒,核心工艺为双膜(SMF和RO)与臭氧联用,其中臭氧工艺段主要功能是脱色除味。SMF出水一部分直接进入臭氧工艺,另外一部分加入亚硫酸氢钠中和余氯后进入反渗透工艺,两个工艺出水后混合进入清水池。去除离子类指标的工艺主要是反渗透(RO),通过设计SMF出水与RO出水勾兑比例达到再生水相关的标准要求。

1.2再生水厂进出水水质

全文阅读

商业广场室外风环境设计论文

1工程概况

位于新市区,东临南三路,南临爱家购物广场,西临南二路,北临南纬三路,总建筑面积38208.85m2,其中地下17777.01m2,地上20431.84m2,地下负一层为库房,负二层、负三层为车库,地上9层为纯商业,建筑高度为47.7m,建筑效果。

2室外风环境设计模拟分析

2.1模拟工况

本项目根据《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确定夏季和冬季的风向和风速参数,在室外风环境模拟中研究的具体工况及参数设置。

2.2模拟分析

2.2.1风速。1.5m高度处风速云图(夏季、过渡季/平均风速)铁路局商业广场风速均低于3.2m/s,建筑的朝向与主导风几乎一致,有利于夏季、过渡季的自然通风。项目建筑外周围风速基本处于0.50~3.2m/s之间,周边流场无滞风现象,不影响周边环境质量。距地1.5m高度处初始风速、最大风速分别为2.17m/s、3.2m/s,风速放大系数为1.47,小于2;最大风速小于5m/s,满足标准的要求。

2.2.2风压。分析项目各立面风压分布状况,提供迎风面风压等值线图(夏季、过渡季/平均风速)迎风面风压等值线图以同样的步骤分析冬季平均风速情况下的建筑周边流场分布状况。

全文阅读

夏季降水时空特征统计分析

研究全球变暖背景下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发生规律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1],大量的研究已经表明,极端气候事件对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等各个层面的影响尤为严重[2-3],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是非常巨大的[2-4]。随着全球变暖,高纬度地区降水量趋于增多。国外许多专家用各种模式模拟了在温室气体浓度加倍情况下未来气候可能发生的变化,发现极端降水事件虽有较强的区域差异,但各地区的气候状态均有向极端化方向发展的趋势[5-8]。在我国,对于极端降水事件的变化,不少工作者分别针对全国[9-14]、长江流域[15-18]、东北地区[19-21]、西北地区[22-27]、北疆地区[28]等范围讨论了年内或季内极端强降水事件的变化,其中杨金虎[12,23,25]等指出:中国年极端降水事件与年降水量之间存在较好的相关性,尤其夏季极端降水事件与年降水量的相关性最好;西北汛期极端降水事件发生频次同降水量的空间分布有很大的差异;甘肃省夏季极端强降水量的异常空间分布可分5个关键区,并且对各区极端强降水量的表现趋势和周期做了分析。但对于极端降水事件的频数、强度的时空分布的变化研究还不多。

甘肃黄土高原区(图1)是一个传统的雨养农业区,生态环境系统比较脆弱,由于夏季干旱频繁发生,小量级的降水对于缓解农业旱情、改善土壤墒情起不到有效作用[27],夏季极端降水的概率虽然不大但会直接威胁到农业生产,给人们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并且随着全球变暖的持续发展,这种极端气候事件的出现频率将会大大增加[29],要注重极端天气现象的气候变化研究,特别是不能忽视发生概率较小,但对人类社会生态环境,农业生产影响巨大的现象及其规律。因此,本研究从极端降水的频数和强度入手,进一步分析甘肃省黄土高原区夏季(6、7、8月)极端降水事件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演变规律,更详尽的了解该区夏季发生极端降水事件的变化特征,从而把握主要雨带随时间的位置变化,对做好该区农业生产及气象减灾防灾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1研究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区资料选取

甘肃省黄土高原地区(图1)指甘肃省东部和中南部被连绵黄土覆盖的广大地域,为保留行政区划的完整性,研究区域包括甘肃省辖区内的庆阳、平凉、天水、定西、兰州、白银6个市。本研究数据是甘肃省气象局提供的1961—2009年逐日降水资料,在使用前对各个站点进行了比较严格的质量控制,删除资料序列长度过短或缺测等站点,最终选取了该区32个站点。

1.2研究方法

1.2.1极端降水定义

文中采用目前国际最为流行的百分位法定义了不同台站极端降水事件的阈值。使用百分位定义极端降水事件,避免了用统一标准(如50mm)的定义方法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检测不到极端降水的不足。其具体方法是:把各站1971—2000年6—8月各日的降水资料分别从小到大排序,各月均取第95个百分位所对应日的值,把该对应日30a平均值定义为该月极端降水阈值。研究各月极端降水特征时,分别使用其对应月的极端降水阈值来检测极端降水事件。某站某日降水量大于等于其对应月极端降水阈值时,则称为发生一次极端降水事件,某时间段(1个月)发生极端降水事件的次数称为极端降水频数,发生极端降水日的降水量之和称为极端降水量。某时间段极端降水量除以极端降水频数,称为极端降水强度。

全文阅读

地源热泵空调设计建筑工程

摘要:地源热泵是节能、环保型冷热源装置。竖直埋管式地源热泵还具有对地下水无污染,并不影响地面沉降的优点,而且占地少、投资小、施工快。采用综合传热系数法,可大大简化地源热泵的传热计算。竖直埋管式地源热泵空调设计步骤,可规范工程设计、减少设计失误,并能提高设计速度。

1概述

地源热泵是一项高效节能型、环保型并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技术,它既不会污染地下水,又不会影响地面沉降。因此,目前在国内空调行业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希望尽快应用这项新技术。现在尚未见到有关地源热泵技术设计手册供设计人员使用,但又不能等待设计手册出版后才使用地源热泵技术。笔者从实践角度对中小型地源热泵空调工程设计程序进行深讨,供同行讨论。

地源热泵技术的关键是地下换热器的设计。本文将着重探讨有关地下换热器的问题。

2地源热泵地下换热器的形式

众所周知,热泵机组的热源有空气源、水源、土壤源等。

土壤源热泵空调也叫地源热泵空调,就是在地下埋设管道作为换热器,管道与热泵机组连接形成闭式环路,管道中有液体流动通过循环将热泵机组的凝结热通过管道散入地下(供冷工况),或从大地吸取热量供给热泵机组向建筑物供热(供热工况)。

土壤源热泵换热器有多种形式,如水平埋管、竖直埋管等。这两种埋管型式各有自身的特点和应用环境。在中国采用竖直埋管更显示出其优越性:节约用地面积,换热性能好,可安装在建筑物基础、道路、绿地、广场、操场等下面而不影响上部的使用功能,甚至可在建筑物桩基中设置埋管,见缝插针充分利用可利用的土地面积。

全文阅读

谈地源热泵空调设计

摘要: 地源热泵是节能、环保型冷热源装置。竖直埋管式地源热泵还具有对地下水无污染,并不影响地面沉降的优点,而且占地少、投资小、施工快。采用综合传热系数法,可大大简化地源热泵的传热计算。竖直埋管式地源热泵空调设计步骤,可规范工程设计、减少设计失误,并能提高设计速度。

关键词: 地源热泵 竖直埋管 综合传热系数

1 概述 地源热泵是一项高效节能型、环保型并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技术,它既不会污染地下水,又不会影响地面沉降。因此,目前在国内空调行业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希望尽快应用这项新技术。现在尚未见到有关地源热泵技术设计手册供设计人员使用,但又不能等待设计手册出版后才使用地源热泵技术。笔者从实践角度对中小型地源热泵空调工程设计程序进行深讨,供同行讨论。

地源热泵技术的关键是地下换热器的设计。本文将着重探讨有关地下换热器的问题。

2 地源热泵地下换热器的形式 众所周知,热泵机组的热源有空气源、水源、土壤源等。

土壤源热泵空调也叫地源热泵空调,就是在地下埋设管道作为换热器,管道与热泵机组连接形成闭式环路,管道中有液体流动通过循环将热泵机组的凝结热通过管道散入地下(供冷工况),或从大地吸取热量供给热泵机组向建筑物供热(供热工况)。

土壤源热泵换热器有多种形式,如水平埋管、竖直埋管等。这两种埋管型式各有自身的特点和应用环境。在中国采用竖直埋管更显示出其优越性:节约用地面积,换热性能好,可安装在建筑物基础、道路、绿地、广场、操场等下面而不影响上部的使用功能,甚至可在建筑物桩基中设置埋管,见缝插针充分利用可利用的土地面积。

3 竖直埋管换热器型式 最常用的竖直埋管换热器就是由垂直埋入地下的U型管连接组成。

全文阅读

夏热冬暖地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技术

摘要:夏热冬冷地区现有建能耗大的问题,这一地区的建筑必须充分满足夏季的防热要求,一般可不考虑冬季保温,但对于夏热冬暖地区的北区可兼顾。要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对现有建筑结构护热工性及室内热环境状况进行分析,从墙体、屋顶、窗户及室外热环境提出节能改造。

关键词:夏热冬暖;地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技术

夏热冬暖地区位于我国南部,在北纬27°以南,东经97°以东部分地区,包括海南全境、广东大部、广西大部、福建南部、云南小部分以及香港、澳门与台湾。该地区夏季漫长,冬季寒冷时间很短,甚至几乎没有冬季,长年气温高且湿度大,气温的年较差和日较差都小,太阳辐射强烈,雨量充沛。最热月平均温度25℃~29℃,累年最冷月平均温度高于10℃,累年日平均温度大于等于25℃的天数为100~200d。由此可见,这一地区的建筑必须充分满足夏季的防热要求,一般可不考虑冬季保温,但对于夏热冬暖地区的北区可兼顾。

1.夏热冬暖地区的气候特征与既有建筑夏季室内热环境状况

冬季的采暖要求。夏热冬暖地区既有建筑的围护结构,普遍采用240mm或180mm厚实心普通砖或190mm厚空心普通砖墙,其传热系数值K>1.8W/(m2・K),隔热性能比较差,尤其是西向的墙体在夏季其内表面温度可达到35℃~36℃,接近夏季室外计算温度的最高值。传统预制板架空通风屋顶[K=3.0W/(m2・K)]虽有一定的隔热效果,但在夏季高温炎热的气候条件下,经实测其内表面最高温度可达40T;左右,对人体产生明显的热辐射。与围护结构墙体相比,门窗的热阻远低于墙体,是隔热的薄弱环节。由于既有建筑的门窗多采用单层铝合金窗[K=6.25W/(m2・K)],有的还是气密性很差的木窗、钢窗,空调的耗能近一半是该处引起的。通过上述分析可见,夏热冬暖地区既有建筑由于护结构(包括门窗部分)的传热系数偏大,门窗气密性差,屋顶隔热性能不足,在炎热的夏季室内气温超过30℃,有的甚至高过33℃~35℃,远高于夏季室内热舒适温度的上限28t,不仅使该地区夏季室内热环境难以满足人们的正常的生活和工作需要,而且造成空调能耗的巨大浪费。

2.墙体节能改造技术

根据建筑围护结构传热计算:Q=K(ti- te)F可知,要降低传热量,必须减少传热系数K的值、护结构的面积F以及室内外的温差(ti- te)。由于外墙围护结构面积占整个建筑表面积的比例较大,对于一幢层数在6层的单元式住宅,外墙面积约占整个建筑护结构面积的65%,随着建筑高度的增加,这一比例将进一步增大。同时,通过外墙传热所造成的能耗损失约占建筑护结构总能耗损失的50%。由此可见,加强外墙的保温隔热性能对提高建筑节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对既有建筑外墙的节能改造,可通过提高建筑外墙的总热阻、设置通风隔热墙以及外遮阳等技术措施来达到减少能耗的目的。对外墙的节能改造可采取加设隔热层的做法,使其传热系数值K=1.0W/(m2・K);对于相对平整大片的东、西墙面还可采用通风隔热墙的做法,若在通风墙体的顶部与底部设置可开闭的通风口,在冬季关闭通风口还能起到保温墙的作用。

从围护结构内表面平均温度计算公式Qi=t i + ( tsa-t i)R i/R可知,为降低室内内表面温度包,除了增大围护结构的总热阻只外,还叮以采取降低室外平均综合温度乙的方法。为此,夏热冬暖地区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还可以通过对外墙采取遮阳和对外墙进行浅色饰面的措施,降低太阳对外墙的辐射强度及减少外墙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以达到降低室外综合温度的目的,其中采用绿色藤蔓植物遮阳,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利用绿色植物的生态隔热措施,不仅能遮阳,降低太阳对护结构的辐射强度,而且由于绿色植物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和蒸腾作用,降低了遮阳构件对周围环境的太阳辐射反射和热转移量,从而有利于改善建筑外部的热环境,进而减弱城市的热岛效应。此外,若遮阳设施采用用具有光电转换功能的太阳能光伏电磁板,不仅遮阳还能利用太阳能。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