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市创建办:
2011年3月3日,市创建办发出了《关于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第三批红黄牌警告的通报》,对我局因辖区下渡街道仓景苑、藤山苑等12个小区“门前三包”不到位,小区内日常保洁不及时,绿化带、道路等公共设施破损等问题给予黄牌警告。我局领导高度重视,在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在市创建办的督导下,积极采取措施落实整改,现就我局前阶段物业服务行业创建工作开展情况及黄牌警告通报项目整改情况报告如下:
我局前阶段物业小区创建文明工作情况:
区地处市区南大门,辖区面积142平方公里,有五个镇、八个街道。随着市“南进”战略的深入实施和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物业管理行业也蓬勃发展。目前,我区共引进物业管理企业89家,实行物业管理服务报备项目218个,总面积达1340万平方米,从业人员6700多人。全区创“全国物业管理示范住宅小区”项目5个,创“省物业管理示范住宅小区”项目5个,创“市物业管理示范住宅小区”项目达50个。目前仍有140多个小区没有实施物业管理。
在全市积极开展的创建工作中,我局紧紧围绕我市物业服务行业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总体目标和要求,结合我区实际,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活动。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物业服务行业文明城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担任组长,分管物业的副局长担任常务副组长,其他三位副局长担任副组长,成员由物业管理科工作人员组织,下设办公室(挂靠我局物业管理科),负责全区开展物业服务行业文明城市创建整改工作的指导、检查与督促工作。二是加大宣传力度。动员全区行业力量,抓文明创建,促环境优化,其间共组织全区街(镇)、社区及物业服务企业负责人召开4场宣传动员大会,发放528份宣传资料,要求务必把创建工作和日常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确保文明创建活动取得实效。三是加强检查与监管。积极协同各街(镇)、社区对39个物业小区进行了抽查。到目前为止,针对存在问题已下发整改通知书146份,责令物业企业限期整改到位,并重点检查了业主强烈投诉的几家物业服务小区,如水口苑、摘仙苑、新龙津小区、榕信南苑等小区。创建过程中,大部分物业服务企业都能正确对待和高度重视创建迎检工作,并以此为抓手,积极配合我局及属地街道、社区,采取有力措施限期整改到位,但仍有个别物业服务小区在整改期限内未予以整改,如“榕信南苑小区”,我局已将该小区物业服务企业上报市房管局,已给予通报批评。
区地处城乡结合部,小区管理的特点是:老旧小区多,农民安置房多。由于点多面广和物业企业管理服务水平参差不齐,因此暴露出来的问题也多。做好物业小区的多项监管工作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必须持之以恒、常抓不懈。
“黄牌”警告后的整改工作情况:
在3月3日接到市创建办发出的第三批黄牌警告通报后,我局领导班子十分重视,立即召开局长办公室会议,自觉查找原因、分析差距和不足,研究整改措施和意见,要求务必再动员、再部署,动员全区行业力量,积极行动起来,知耻后勇、奋起直追,正视问题抓整改,采取措施摘黄牌,具体措施如下:
【摘 要】 财政部于2015年12月2日了《政府部门财务报告编制操作指南(试行)》等三项制度,用以规范权责发生制下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试点期间政府财务报告的编制工作。从《部门指南》列举出的四类调整事项中可以看出目前政府会计制度中还存在以下几项较为突出的问题: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不统一,在编制财务报告时存在多项不统一的调整事项;没有统一的折旧年限;权责报告的改革早于权责会计的改革,出现了许多调整分录等。文章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政府会计改革的一些建议,主要包括:降低制度成本、提高改革效率,尽快出台成套的权责发生制下政府会计的具体准则和应用指南,尽快统一折旧年限,尽快统一信息技术等。
【关键词】 《部门指南》; 调整事项; 政府财务报告
【中图分类号】 F2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17)06-0048-03
2015年12月2日,为了贯彻并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权责发生制下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的精神,财政部了包括《政府部门财务报告编制操作指南(试行)》[ 1 ](以下简称《部门指南》)在内的三项制度,目的是规范试点期间政府财务报告的编制工作,以便编制权责发生制下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从《部门指南》列举出的调整事项来看,比较复杂,而有些调整事项的复杂性是由相关制度的不完善引起的,因此,本文主要从《部门指南》的调整事项来谈政府会计的改革问题。
一、四类调整事项
《部门指南》第十条规定,单位在编制会计报表时,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应调整单位会计账簿相关数据后,再编制单位会计报表。其中涉及调整的事项主要分为以下四类。
(一)当期发生的资本性支出
比如购置固定资产、开展基本建设发生的支出等,按照现行的会计制度,此类资本性支出发生时单位已计入当期支出,但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的要求,该笔支出不属于当期费用,应该对其进行调整。调整分录为,借:净资产,贷:资本性支出。这类业务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中是一样处理的,因为在现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中关于资本性支出都采用双分录处理方法。
[摘 要]全面改革货物贸易外汇制度,可从大幅减少行政审批程序、实现贸易便利化、降低企业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以及加强企业自律性等方面进行。基于阐述改革后外汇管理制度的总体思路,深入分析其对企业的深远影响,并为企业积极应对改革提出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货物贸易;外汇制度;贸易便利化;成本;效率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5.02.082
[中图分类号]F832.6;F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5)02-0109-02
2012年,国家外汇管理局、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公告,自2012年8月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货物贸易外汇制度改革。本次货物贸易外汇管理改革是对以前出口收汇核销、进口付汇核销、出口退税和外汇收支管理的巨大变革,涉及范围广泛、意义深远。对企业来说,涉及到变革贸易业务部门、财务部门的操作流程与业务配合,以及与企业外部有关的银行、外管局、海关、国税等部门的对接方式的变更。
1 改革宗旨和改革要点
1.1 改革宗旨
一是完善货物贸易外汇管理,推进贸易便利化,促进涉外经济发展;二是贸易外汇收支与货物进出口一致性、真实性;三是外汇局建立进出口货物流与收付汇资金流匹配的核查机制,对企业外汇贸易收支进行非现场总量核查和检测,对异常或可疑企业进行现场核查,对金融机构办理业务的合规性实施非现场和现场核查。
本刊讯(记者 李栋)7月31日,《2012-2013中国出版业发展报告》(中国出版蓝皮书)新闻会在京举行。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郝振省对外报告成果,此次新闻会由院党委书记、副院长魏玉山主持。该报告既是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每年固定的科研课题,同时也是延续性的第九本出版业年度发展报告。
《2012-2013中国出版业发展报告》在框架、体例等方面延续往年惯例,按照出版业的编、印、发、科、供、贸的出版产业链进行设置,适当调整和增加了一些板块和内容,形成了主报告、分类报告、年度重点专题报告、出版传媒集团研究、企业个案以及港、澳、台地区出版业报告和附录七个部分。
《2012-2013中国出版业发展报告》将2012-2013年中国出版业发展的整体特点概括为“稳中求进,稳中有进”。稳和进相辅相成,辩证统一,构成了2012-2013年中国出版业发展的内在特点。《报告》从出版业体制改革、出版物内容、出版传媒集团建设、数字出版、民营书业、公共文化服务、出版业“走出去”七个方面对2012年出版业发展的特点进行了分析。
《2012-2013中国出版业发展报告》还对促进出版业改革发展提出了六项建议:一是学术期刊改革要尊重期刊发展规律的建议,对于学术期刊改革,国家应给予更多的人、财、物的扶持和政策支持,通过“增加投入、转换机制”来增强和改善服务,调整优化期刊结构,激活办刊活力,让学术期刊能够更好地承担起传播学术、服务科研的职能;二是出版业传播中国梦要注重实效的建议,要有思想性、价值性,应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一切领域,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三是对数字出版发展的建议,总体要加强数字出版整体化布局,提升数字化内容的价值;四是加大对民营书业的政策支持力度的建议,对教辅出版,应建立清晰、可行、双赢的教材授权模式,对怎么鉴定侵权、如何授权、是否要依据不同地域来授权、授权费用标准等问题能做一个详细、可行的规定;五是加快完善新闻出版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加大对农家书屋工程、少数民族新闻出版东风工程、盲文出版工程、公共阅报栏(屏)建设工程、国家古籍整理出版工程、重大出版工程等的财政投入力度;六是对出版企业“走出去”的建议,总体应全面提升出版企业“走出去”的内在动力,应协调各类支持政策,协调各级各类行政管理部门的政策制定工作,使鼓励“走出去”的各类政策相互包容,产生实效。
《2012-2013中国出版业发展报告》分析指出2013年出版业发展呈现出七大趋势:一是现代企业制度将逐步完善,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将继续推进;二是“中国梦”将成为未来出版传播的核心主题,经济强国建设类图书将会是出版人重点关注的选题。三是出版传媒集团跨地域、跨媒体发展将会有新突破;四是移动网络应用日趋多样,微传播将获得社会持续关注。五是民营书业将有多方面突破,由单一售书向文化服务转变,开始提供一些延伸服务;六是全民阅读将成为国家重要文化工程,数字农家书屋将获大范围推广;七是“中国品牌”将在全球大放异彩。在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带动下,将有更多优秀出版物品牌“走出去”,出版企业抱团联合“走出去”将进一步推进,可能成为一种趋势。
来自《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新闻出版报》《中华读书报》《中国图书商报》《出版商务周报》《出版人》《出版广角》《新华书目报》《出版发行研究》《出版参考》《传媒》及中国出版网等十余家媒体记者与课题组部分成员参加了此次会。
摘 要 建立物料供应商评估和批准程序能确保用于生产的物料质量稳定,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本文从物料和物料供应商分级、物料供应商质量评估实施、物料供应商批准、合格供应商日常管理、物料供应商质量档案管理五个方面建立物料供应商评估和批准程序。
关键词 制药企业 物料供应商 评估和批准操作程序
药品是特殊商品,关系到人的生命健康。随着近年来药品质量事件的出现,说明物料的管理尤其是供应商的管理在制药企业质量管理过程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于制药企业来说,从一个合法合规、有能力有条件的供应商购进合格优质的物料是生产好药品的先决条件,抓好物料供应商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2010年版GMP第256条规定:药品生产企业“应当建立物料供应商评估和批准的操作规程”。根据新版GMP的要求,笔者就物料供应商评估和批准必须遵循的程序进行讨论。
一、物料和物料供应商分级
新版GMP中强调了质量风险管理,供应商的管理也应当根据企业所生产的药品质量风险、物料性质、物料用量,以及物料对产品质量影响程度来综合考虑物料风险,将物料进行不同的分类,并按不同的分类对供应商进行不同的管理。比如可将生产用物料分为ABC三级物料。对药品质量及用药安全有重要影响的物料、对药品质量有直接影响的工艺辅助剂、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列为A级物料。A级物料的供应商要审查其资质和现场质量审计。对药品质量及用药安全有影响的物料和印字的不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列为B级物料。实际生产情况耗用量较大、直接入药、对产品质量有影响的B级物料新增时,通常要进行资质和现场质量审计。除此之外,只需审核资质即可。对药品质量没有影响的物料列为C级物料。C级物料的供应商只需审核资质即可。
二、物料供应商质量评估实施
(一)初始物料供应商或新增供应商的资质审计
资质审计通常被作为供应商质量评估的第一步,资质审计不合格的供应商提供的物料是坚决不能用。不同类型的供应商,资质证明性文件略有不同,我们需认真审查,挑选出合规且符合企业要求的供应商。资质审计符合要求后,应发起变更申请。
摘要:本文认为,EKP系统是在企业内部生产和经营管理需求驱动下企业信息系统发展到最高阶段的产物,实现了整个企业的数据共享,使会计信息系统不再是物理上独立的系统,而是作为ERP系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实现了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财务与业务的集成。XBRL通过制定互联网上全球统一的电子财务数据标准及技术规范,以支持网络财务报告模式的变革,从而推进会计国际化和财务报告全球化的进程,以及通过财务呈报手段的改革来改善会计信息系统与外部信息使用者的供需矛盾。
关键词:内部信息需求;外部信息需求;ERP;网络财务报告XBRL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全球化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我国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或集团企业,对建设和应用企业信息系统有了迫切需求,很多企业已经或准备应用ERP(EnterpriseResourcePlanning,企业资源规划)系统,我国企业的会计信息系统正处在从“部门级”到“企业级”的转型阶段。与此同时,作为支持会计国际化和财务报告全球化的会计信息生产与提供的信息技术规范也在不断发展,其中,XBRL(eXtensible Business Reporting Language,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通过制定互联网上全球统一的财务报告的技术规范及其实现手段,以支持网络财务报告模式的实现,从而推进会计国际化和财务报告全球化的进程。在这种全球化、信息化的背景下,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如何转型,如何应用网络财务报告技术去或获取财务信息,ERP、XBRL给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带来了什么变化,本文将从其与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发展关系的视角,梳理出脉络,以期为企业信息化建设以及会计人员提供启示和帮助。
一、会计信息系统与会计信息需求
(一)会计信息需求是会计信息系统存在的前提目前对会计信息系统的定义尚无明确统一,但从会计信息系统所实现的功能和作用来看,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会计信息处理,即收集、存储、加工、传输、维护各种会计数据,向信息使用者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二是信息支持,即辅助信息使用者作出最佳决策。会计信息系统在实现这两方面功能之前,首先要明确谁需要会计信息,什么样的会计信息能够满足决策需求。会计信息的需求者即企业利益相关者,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管理者等,而不同的信息使用者做不同的决策对信息的需求都不同,同时也要考虑会计信息的生产和提供的成本,因此,目前采用的是通用财务报告这种折衷方式。会计信息系统作为一个信息处理和信息支持系统,如果不能很好的满足使用者的信息需求,就会被淘汰,因此会计信息系统也是在不断的变革和求生存的危机中发展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在经济管理中的广泛应用为会计信息系统的变革和发展提供了契机和技术支撑,为满足企业内部和外部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提供了新的实现途径。
(二)企业内部管理对会计信息需求而产生的会计信息系统变革企业内部管理者需要会计信息以掌握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效益、资金流状况,并据以组织、调节、控制生产和经营活动,以推进企业实现其战略目标。因此从会计管理的视角来看,内部管理者需要一个满足内部管理需求的会计信息系统,即管理会计的内部报告系统。这一系统要求能够及时提供准确的成本、资金等会计信息;能够实现会计的事前预算、事中控制、事后核算与分析,以帮助管理者提高经营管理的绩效和决策水平。而传统的会计信息系统作为企业的一个职能系统,受“职能壁垒”和“会计科目分类记录”的约束,当一笔经济业务发生后,只能被动的等待业务单据的传递、按企业的会计科目采集会计数据,并按科目分类的方法进行归类、汇总、计算,一直浓缩到财务报表。对于内部管理者来讲,这种滞后的会计信息不能被有效利用;会计信息与业务信息的分离,不利于企业的经营管理与决策;按会计科目浓缩的会计信息难以满足经营管理的需要。另一方面,经济的发展、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规模和业务的扩展急需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能够强有力地支持管理决策的信息需求。因此,消除“职能壁垒”,将会计业务与其他部门业务融为一体,实现整个企业的数据共享,实现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合一,成为企业信息系统改革的方向。而ERP系统正是适应这种变革的产物。
(三)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对会计信息需求而带来的会计信息系统变化满足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涉及的因素很多:一是会计信息将影响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分配格局和社会资源的重新配置,不是简单的会计信息处理和信息支持问题;二是外部利益相关者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等众多主体,不同的主体或同一主体中不同的个体,做不同决策时对会计信息的需求也都不同,很难全部枚举;三是经济在不断发展,对会计信息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四是会计信息的生产和提供受成本约束等。目前最主要的解决方案是,首先对企业会计信息的生产和提供进行规范,并纳入法规范畴,这就是企业会计准则;对外部利益相关者的信息需求采用折衷方案――通用财务报告。显然,这种方案不能满足外部信息使用者的决策有用性的个性化需求。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和互联网普及应用的国际大环境使得企业外部信息使用者的国界模糊,迫切要求会计国际化和财务报告全球化,我国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就是会计改革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重要举措之一。然而,由于会计准则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各利益集团博弈的结果。一方面无法彻底解决以决策有用观和受托责任观为目标的会计信息系统的供求矛盾;另一方面,各国会计准则也只能是“趋同”,而不可能做到完全“等同”,因此,同一财务报告在不同会计准则间的转换仍然是跨国经营和国际投融资时必须面对的问题。互联网技术的广泛深入应用为企业外部信息使用者扫除了时空障碍,人们开始从信息技术的角度,希望在互联网连接的企业信息系统平台上找到一种解决方案,使会计能发挥国际商业语言的功能,并为外部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提供支持。网络财务报告、XBRL就是顺应这种国际化、信息化的产物,其将使会计信息系统的输出和财务报告模式发生变革。
二、会计信息系统与ERP系统
近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出《关于出口货物劳务增值税和消费税政策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国家税务总局同时以公告的形式《出口货物劳务增值税和消费税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公告),全面清理和规范出口退税政策,进一步明确了出口退税货物的条件、范围、计税依据、退税率、申报时限、申报资料和要求等内容。通知将部分未按规定申报办理退税的出口货物由征税调整为免税,同时放宽企业申报退税期限,由原定90天调整为最长470天(从出口之日算起)。通知和公告从今年7月1日起实施。
国家税务总局有关人士表示,这次出口退税政策调整,是基于当前经济形势的发展和退税政策存在文件调整多、规定零散、管理不便等问题,出于稳定外贸出口、减轻企业负担、简化退税申报程序、便于征纳双方系统准确了解和执行出口退税政策的考虑做出的。据介绍,这次通知和公告梳理出全部现行有效规定,进行了整合,在保持我国出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退税制度基本稳定的基础上,针对出口企业反映较多的问题进行了调整。
根据通知和公告,相关出口退税政策有以下调整:
扩大生产企业收购货物出口退税的范围,增加了视同自产的与本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相关的货物。规定集团内成员企业收购出口的成员企业及集团公司生产的货物,可视同自产货物退(免)税。
将部分出口货物由征税调整为免税。自2004年以来,对一些未按规定申报办理退税的出口货物,按规定不予退税,须按内销征税,主要包括出口企业未在规定期限内申报退税和虽己申报退税但未在规定期限内向税务机关补齐有关凭证的货物等。此次将不予退税并按内销征税的规定调整为免税。
放宽企业申报退税的期限。原规定企业须在货物报关出口后90天内申报退税,否则不予退税,现修改为当年出口的货物须在出口的次月至次年4月的各个增值税纳税申报期内申报退税。
调整外贸企业委托加工修理、修配原材料的出口退税规定,申报退税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加工费应包含原材料金额,统一按出口货物的退税率退税。
重新明确免税品经营企业销售给免税店的进口免税货物,以及海关隔离区内免税店销售的免税货物和海关隔离区外免税店销售给出境人员的免税货物免征增值税。
新华传媒的全称是上海新华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出版发行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目前已成为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唯一的资本平台和A股市场上最具实力的平面媒体类上市公司之一。新华传媒是文化体制改革的先行者和受益者,在上海市委宣传部的大力推动下,通过规范改制和两次重大资产重组,依托资本市场进行资源整合和规模扩张,业务范围实现了从单纯的图书发行向报刊经营、广告、媒体衍生产品开发等多种业务的转变。随着主业转型,新华传媒确定了新的发展战略和商业模式,以新媒体为突破口,通过业务运作和资本运作打造完整的媒体经营产业链,目标是形成跨媒体、跨区域的综合性传媒“航母”。
在资本运作过程中,上海新华发行集团创造了“股权收购+资产置换+股改”这一全新的上市方式,而解放日报报业集团通过国有股权划拨等形式控股上市公司,由此实现主要媒体经营性资产的整体上市,成为国内省市级党委机关报媒体集团上市“第一股”,媒体集团取代政府部门逐渐成为新华传媒的主导者。新华传媒这种连环借壳上市方式,是现有体制下媒体资本运作模式的创新和突破,对我国传媒业探索适合自己的资本运作路径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作用和借鉴意义。
上海新华发行集团推进改制与借壳上市
新华传媒的前身是上海新华发行集团,集团公司成立于2000年6月,由上海新华书店、新华书店上海发行所、上海书城、上海音乐图书公司、中国科技图书公司等34家企业经过资产重组而成。集团从2004年起分三步走完成了企业改制,由国有独资企业转变为我国图书发行业首家混合所有制的企业集团。集团51%的股权由上海市委宣传部所属上海精文投资有限公司、解放日报报业集团、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文艺出版总社、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联合持有,形成了比较合理的法人治理结构。
上海新华发行集团于2006年4月剥离部分优质资产,并融进上海故事会传媒有限公司、上海联市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上海久远经营有限公司、上海炫动卡通卫视传媒娱乐有限公司、上海东方书报刊服务有限公司的部分或全部股权,组建新华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新华传媒是新华发行集团的主要利润来源。上海新华发行集团在改制过程中,创造性地将《职工分流安置方案》改成了《职工权益保障方案》,为了支持企业改制,从国有股权转让款中划出2亿元人民币作为改制职工权益保障资金,专款专用,这为其他企业改制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榜样。
上海新华发行集团在改制成功之后,通过资本运作成功借壳“华联超市”上市。华联超市股份有限公司是全国著名的以销售物质产品为主的大型超市公司,1994年2月上市交易。2006年5月华联超市公布资产重组及股权分置改革方案,公司将持有的除尚未使用完毕的募集资金48331.33万元以外的全部资产、负债及业务,与上海新华发行集团有限公司直接和间接持有的上海新华传媒股份有限公司100%股权进行置换。同时,公司吸收新华传媒并更名为“上海新华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原新华传媒实体不再存续,公司承继新华传媒全部的资产及业务。根据公司的股权分置改革方案,新华集团将采取“资产置换+现金对价”的组合方式向全体流通股股东执行对价安排。资产置换方案为:公司股权分置改革与重大资产重组相结合,即新华集团与直接和间接持有100%股权的子公司上海新兴商务服务有限公司,将其合计持有的新华传媒100%股权与公司除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以外的全部商业类资产(含负债)进行资产置换。
“新华传媒”的上市,是在我国资本市场实施股权分置改革和上海市国有资产进行战略性重组的背景下进行的。新华发行集团推出了“股权收购+资产置换+股改”这一具有创新意义并多方共赢的方案,通过资产重组与置换方式成功借壳上市。2006年8月,上海新华集团收购华联超市1.183亿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45.06%,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经过资产置换,公司主营业务由原来的经营连锁超市业务变更为经营文化传媒业务,公司名称变更为新华传媒,其商业模式也发生相应改变,成为A股市场上第一只真正意义上的出版类传媒股票。
新华传媒成功上市只是其整合上海市委宣传部下属文化传媒资源的开端,新华传媒上市后确定的发展思路,就是从现有图书主业向综合传媒集团拓展。
摘 要 通过对药物不良反应报告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探讨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方法,以期能够促进药物不良反应报告的更好实施。
关键词 药物不良反应 问题 对策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12.021
存在的问题
ADR信息滞后:除了比较严重的ADR能够及时上报外,ADR报告相对迟缓。由于药学人员不直接面对患者,仅依靠科室上报的ADR报告收集资料,而这些报告通常都是在对ADR做出治疗措施后上报的,药学人员已看不到ADR的现场情况,只能根据报告进行分析整理。
ADR信息的漏报:由于种种原因,医师不愿如实报告用药过程中发生的ADR。有时,药师接到口头报道的ADR后赶去收集时,医师害怕承担责任,又矢口否认,导致ADR的漏报。患者本人对ADR未引起关注,也是导致漏报的原因。
新的严重的ADR在报告总数中的比例较低:某些科室报告的ADR质量存在着一定问题,由于认识问题或其他原因,普遍存在避重就轻现象。
ADR报告不规范:在收集的ADR报告中,一部分存在着报告项目空缺,药品名称、药物剂量、ADR名称不规范,不良反应过程描述不规范或过于简单,使信息不够详细,无法追溯ADR的具体情况。
质检机构须保证所出具检验报告的质量,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是一项政策性和技术性都很强的工作,其结论对于保证国家、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结果报告是检验机构检验检测工作的最终产品,也是实验室工作质量的最终体现。结果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直接关系客户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实验室的形象和信誉,必须对依据的正确性、报告的及时性、准确性进行有效控制。
要出具一份高质量信息充足的检验报告,首先要有质量保证体系严格切实可行有效的规章制度、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以及相应的记录表格,应涉及到抽样、运输、贮存、检测、原始记录、出具报告整个过程,每一步都要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抽样时,抽样人员二人以上应自始至终都在样品现场,并且同时开具抽样单(包括:任务来源、抽样单位、产品名称、注册商标、规格型号、生产单位、地址、抽样地点、样品数量、样品等级、样品编号、执行标准、检验依据、生产日期、抽样基数、抽样方法、抽样时间、抽样人员各自签名、企业陪同人签名并对检毕样品处理进行约定如取回、报损、放弃及联系方式、封条编号)字迹工整、清晰,如有更改要加盖名章或手印,样品加贴双方人员签名封条;委托检验时,由委托单位提供样品,签订委托协议,对样品状态进行描述,由客户填写样品名称、注册商标、联系人、电话、邮编、传真规格型号、生产单位、地址、生产日期、样品数量、约定检验目的、检验依据及项目、检验费用、检验完成时间、报告领取方式、检毕样品处理、委托方保证声明、检验机构声明、样品编号、双方代表签名、检验室验收签名、一式三份一联业务存档、二联交检验室附存档报告后、三联交客户。样品运输、贮存过程中要保证不会受到污染、损坏、变质、丢失。
业务科室做好样品登记,检验样品备查样品分开,填写样品流转卡开具检验任务通知单,检验室领取检验样品,检验室主任向检验人员分配检验任务,检验人员检验时必须严格按标准进行检验,标准按类别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四种,按性质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当国家标准和企业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发生冲突的时候,要按照上一级标准进行检验;若被检产品的材料变化和性能要求不属于上一级标准范围内时,可依据企业标准组织检验。
检验报告的原始数据一定要真实、准确、可靠、无误,使用仪器设备、标准物质、量具要在检定、校准周期内,化学试剂、标准溶液 要在保质期内,检验人员一定要经过培训、考核持证上岗,仪器设备、标准物质要进行期间核查,使用在培人员一定要进行监督,并做好记录。
原始数据记录包括样品编号、检验依据、检验开始时间、结束时间、环境条件、使用仪器设备型号、标准溶液浓度、检验过程描述、使用大型仪器检验项目要有曲线谱图并给出方法和仪器的检出限、检验员签名、同时做好仪器设备使用记录以备出现异常情况核查、各步运算要根据测量精度确定有效数字的位数,严格执行法定计量单位。原始记录字面工整,如改动时要双杠改并盖检验员名章。例:“正确错误”,改动后文字或数据要填写在改动处上方。原始数据记录整理完毕检验员交审核员审核后,原始数据记录与抽样单或委托协议书、检验任务通知单装订一起,编制产品质量检验报告,要具有完整、准确和科学的概括性,字迹要清晰、工整,不得涂改,用字要规范,这样才能提供出科学公正的检测报告。
检验报告的信息构成:报告封面、首页、附页、原始记录、产品抽样单或委托协议书、检验任务通知单等。检验报告封面标志的使用,通过资质认定的项目使用计量认证标志和编号、质量认可标志和编号。检验报告编号、产品或样品名称、检验类别、检验机构名称、检验报告注意事项、检验报告首页要把抽样单或委托协议书、检验任务通知单信息采集齐全、检验依据准确无误、检验结论严密。检验报告附页要有序号、检验项目、标准要求、检验结果、单项结论、备注等栏目,检验报告附页封尾处用以下空白结束、必须使用法定计量单位、使用大型仪器检验项目备注栏注明方法和仪器的检出限、检验报告字面校对无误进行装订检验员、审核员、批准人顺序签字并在封皮、首页及骑缝处加盖检验机构检验专用章。业务室按文件管理规定存档、发放。
当发出的检验报告出现错误,或接到用户的反馈,应重新检验备样,如必须对报告进行实质修改,必须请示业务所长和技术所长共同批准,以重发新报告,并收回原报告,作出原报告作废的相应声明;或以重新颁发数据修改单的方式,对“编号为XXX的检验报告”的某处进行修改,修改要符合记录的全部要求报告的修改应按准则所有要求,应有惟一性标识,并注明所替代的原件,原报告收回后归档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