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武术防身术教学

武术防身术教学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武术攻防组合引入中小学武术课堂探析

摘要:武术是一项极具健身价值、育人功能和民族文化传承的运动项目,而武术的攻防组合富有攻防含义和健身实用价值。目前中小学武术教学内容基本上是以竞技武术套路为主创编的五步拳、少年拳第一、二套、初级长拳、初级器械等武术竞技套路;武术竞技套路的动作技术要求的动作规范性高、动作方向路线变化多、表现方法复杂多样,并要求动作舒展优美,表演性强,其对人的柔韧、协调、灵敏等身体素质要求较高,而相对于没有任何武术基础和武术基本功的中小学生来说,在有限的武术教学中是很难完成其教学任务的。武术的攻防组合攻防含义明显、动作简单易学、动作富于激情、健身实用价值高,能较好地提高学生的防身自卫能力,同时对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要求不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感受到武术攻防组合的健身、健心、团队精神等作用。

关键词:中小学武术教学 武术攻防组合 中小学生 民族文化 民族精神

1武术攻防组合的概念、内容与形式

1.1武术攻防组合的概念

武术攻防组合是指在传统武术套路中有针对性地选取攻防含义突出的动作或现代搏击动作、攻防动作、擒拿动作等进行有目的的组合而成的武术组合形式。它既有别于武术套路又有别于搏击格斗,没有固定的套路、没有对抗的单人演练,类似于武警的擒敌拳。

1.2武术攻防组合的主要内容

武术攻防组合可以是徒手的攻防组合、对练攻防组合、擒拿攻防组合、防身自卫组合,也可以是器械类的短棍搏击组合、长棍搏击组合等。

1.3武术攻防组合的主要形式

全文阅读

浅析高校武术教学中攻防技术对学习效果的影响

[摘要]在高校武术教学中,仅注重健身性和表演性的教学目的已不能完全适应现代武术教学发展的需要,其忽略了武术的本质属性――攻防技击性。为进一步了解其价值,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吉林地区三所不同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攻防技术在课程中的运用,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加学习兴趣,更快地掌握技术动作,提高教学质量,从而为武术在高校中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攻防技术 武术套路 武术教学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11-0100-02

中华武术,博大精深,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也是深受人们所喜爱的一项集健身价值、观赏价值和防卫价值为一体的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然而近年来,在高校武术教学中,其眼光更多地落在观赏价值和健身价值上,忽略了武术最本质的特征――攻防技击性。在教学中,学生只是一味机械模仿练习,无法领会其动作的攻防含义,从而感到枯燥乏味,失去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适度讲解攻防含义,增强学习兴趣,掌握学习方法,以便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教学目的。为高校武术套路教学规范化、正规化、良性化的发展献计献策。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吉林体育学院学生45名,东北师范大学学生45名,长春师范学院学生24名,共计114名学生。其中男生68名,女生46名,平均年龄在20―22周岁之间。

(二)研究方法

全文阅读

如何提高武术课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20

武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民族精神的体现。学习武术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是爱国的一种体现.经常从事武术锻炼可以强健身体,防身自卫,达到"内壮外强",.并且可以修身养性,用辨证唯物主义看待事物。武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理论基础,以徒手和器械的攻防动作为主要锻炼内容,兼有功法运动,套路运动,格斗运动三种运动形式的体育项目。在武术教学中,多数学生不愿意接受这项运动.产生这种结果并非是武术本身的过错,而是我们的教学手段,方法存在着不合理因素,在教学中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如何在武术课上激发学生对武术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武术课教学质量,使中国武术事业蓬勃发展,是我们体育教师所必须解决的问题。

武术教学中,提高学生们对武术的兴趣是关键,学生在体育课上不接受武术是因为对武术不感兴趣,要在体育课上激发学生们学习武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应当从思想意识,攻防含义,保健作用等方面下手.

学生由于不了解武术才会排斥武术,因此在教学中应该给学生讲述武术的运动特点,以便提高其积极性。武术教学是师生们共同努力,传承武术的过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武术技术,掌握武术知识,养成武德精神和行为。武术有着与其它体育项目的共性,都是强身健体.又有着与其它项目相区别的鲜明个性,动作素材具有攻防属性,并且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首先武术具有鲜明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中国武术萌生于中国,中国的传统文化孕育着它的成形,养育它成长,促进它的不断发展,完善.例如运动讲究"刚柔相济",搏斗崇尚"攻中寓防,防中寓攻",这些就是我国古代阴阳学的对立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理论在武术技法中的运用.其次,具有攻防再现性和表现性兼蓄的本质特点,武术的动作素材以攻防性能为本质,兼容攻防再现性和表现性.攻防再现指动作具有格杀价值,实战中能发挥攻防效用.表现性指动作体现攻防意向,但不一定具有实战作用,它只表现独特的攻防艺术.其三,多样统一的运动形式特点,整体统一的运动观念。在技法上讲究"内外合一",效果上讲究"内壮外强"。武术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国粹,作为一个炎黄子孙,龙的传人我们必须将中国的武术发扬光大,将它推向世界.使中国武术后继有人,最终走向世界,为中国的传统文化的传承做出贡献.

好的武术教学手段,方法会让学生对武术产生浓厚的兴趣,在武术的学习过程中会受到中华精神的熏陶,培养自己"自强不息"的精神,逐步养成不屈服于恶劣的环境和竟争对手,见恶不畏,见强不惧,勇于拼搏,夺取胜利。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应当在教学中给学生讲述我国武术的发展史,使学生了解我国武术的以前和现状.学生对武术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懂得作为中国人就应该了解武术,学习武术,让武术在世界得到发展,国粹得以延续。武术课安排是阶段性的,要想使学生达到“形神兼备”、“内外合一”就必须合理安排武术动作来进行课堂教学。

首先根据体育教学大纲合理安排教学计划,其次要充分利用课堂的准备部分。第三,在武术教学时,要根据武术的特点进行归类记忆有助于学生掌握武术套路。第四,在武术教学时,要选择适合于武术教学特点的教法:(1)对初学者采用分解教学法。(2)在授课时,口令与运动相结合。(3)练习和呐喊相结合。(4)新授课时,学生的站位和练习方向要固定。(5)灵活多样的教法。一节体育课,需要安排两个不同的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充分利用时间,把课时计划好、完成好,达到预期的目标。武术教学内容多种多样,其套路错综复杂,要求内外合一,形神兼备。

第一,应知道什么是勾、掌、拳及弓步、马步等,先学会手形变换、步型和手法变换等基本功,然后才能顺利学习套路。例如,少年拳的教学,其动作表面看似简单,但实质上该套路具备了长拳的穿、蹦、跳、跃、方向变化等运动特点。所以必须先教武术基本功以及相关的组合动作练习。然后教学生五步拳。因为五步拳包括了武术的主要步型和手法、动作少而简单、方向变化少,学生易掌握,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后进行少年拳的完整教学。只有对基本功有针对性地进行强化练习,才能清理在套路练习中的“绊脚石”,学生也会轻而易举地掌握少年拳等武术套路。

第二,充分利用课堂的准备部分。要合理安排好武术课的准备部分,改单一的徒手操为武术操,同时做一些武术基本功的练习,如:弹腿冲拳、弓步冲拳、马步冲拳的转换、双臂绕环、仆步轮拍、正、侧压腿等。这样做会使准备活动和基本练习衔接得紧密而充分,使学生建立初步的动作概念,具备良好的武术基本功,便于今后进一步学好套路。

全文阅读

浅谈武术公选课在普通高校中的推广价值

摘要:本文将采用文献法、社会调查法、访谈法等方法研究武术丰富的教学价值和锻炼价值以及对个人和社会产生的影响。普通高校开设和重视武术教学有助于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助于民族文化的传播和继承。因此,在普通高校中推广与普及武术公选课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武术;高校;公选课;推广价值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3-0157-02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特别是武术则被视为民族的瑰宝,是我国非常重要的体育手段之一。武术是以攻防技击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搏斗对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具有健体、防身、娱乐、观赏审美等多种功能和价值,在学校体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如何更好的推广武术公共选修课在普通高等学校的中的价值,是广大体育教师肩负的使命。

一、当前高校推广武术公选课的现状

武术分为必修课程和公选课程,在普通高校中,对武术公选课程的研究一直很少,在研究方向和内容上,大多数武术课程在普通高校中的开展都是以太极拳、武术套路的技术教学为主,对于武术的健身、防身、审美和武德教育等价值的研究几乎没有。近年来,在新《课程方案》的背景下,各高校对武术公选课程做了不同程度的修订和改革,但修订和改革力度不大,其成效和价值不明显,因此,在高校中普及武术公选课程成了发展的必然。

二、武术公选课在普通高校中的推广价值分析

1.武术公选课之于大学生个体锻炼价值。①提高高校学生的健身理论和益智观念。在武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武术健身理论的讲授,使学生明确在武术课程上的锻炼对人体各个系统和机能的影响,从而提高武术普通高校教学的理论水平和指导能力。众所周知,武术课程是一门具有强身健体、壮内强外、内外兼并的健身健美运动,在其发展过程中深受中医理论以及养生导引的熏陶,通过练习:对外可以利关节、强筋骨、壮体魄;对内能理脏腑、通经脉、调精神,受到由内到外的全面调养。普通高校中开展的公共选修武术课,不仅对血管,心血管系统有良好的影响,而且有利于调节神经系统、陶冶情操、缓解压力,还能够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健康、开发智力、充足精神。现代科学研究表明,武术运动与人的智力活动能够相互调剂,促进体力与智力的恢复,同时,武术课程在普通高校中的推广也是个体智力发展的途径。对于大多数普通高校学生而言,经常参加适量的武术课程的练习不仅有利于各种器官的发育和发展,而且能改善和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工作能力,对于大脑的发育也是非常有效的。②加强高校学生的育人功能和武德教育。加强武德教育,所谓武德,即武术道德,是从事武术活动的人在社会活动中所遵循的道德规范和应有的道德品质。传统武德源远流长,随着社会的发展,新时期的武德概况为“树立理想、为国争光、见义勇为、团结互助、修身养性、遵纪守法、文明礼貌、举止端庄”,它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是一致的。拳彦中讲到:“未习武,先习德,武以德立,以武显。”学习武术特别是普通高校中的公选武术课,首先,要对学生进行武德教育,通过武德教学,使学生了解现代武学的内涵,树立正确的武德观念,在日常生活中并能正确指导自己的行为规范。在学习中,按照武德的行为要求自己,表现出个人立身风度以及容端体正的尚武本色和特有的“精、气、神”。教师要注意学生课堂的表现,并给予正确的指导,培养学生正确的武德观。武术课程的教育价值还体现在能够锻炼大学生的意志,培养吃苦耐劳、果断勇敢、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高校推广武术公共选修课程就是一个锻炼学生思想品德作风,处世哲学的过程,更是人生观价值观是改造过程,可以真正让大学生体会到育人的道理。③激发学生的健身观念和对传统文化知识的探求。武术可以起到强身健体,祛病延年的作用,受到了社会和很多普通高校的普遍欢迎。日本医学家古田信夫经研究得出以下结论:武术具有精神和肉体的双重医药效果,多对高血压和肥胖病特别有效。此外,武术中的各种拳术和各种手法也具有医疗保健作用,例如:形意拳崩、炮横、劈、钻五拳,相应与五行匹配。练习这五拳可以相应收到练肝、心、脾、肺、肾的效果;八卦掌以及不少的拳种均强调站桩及行拳时要注意“五指抓地”,这有促进内气通畅的功效。高校学生通过学习各种武术拳域,在学习攻防技击和健身健美的同时,还可以了解古代人们的传统智慧结晶。现在许多普通高校开设武术公选课学习武术套路,不仅使学生了解了运动的表现形式,而且更需要了解武术中“一招一式”的由来和文化的底蕴并将其发扬光大。教师可以运用力学、心理学知识从攻防的角度剖析动作,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和学习兴趣,以加强学生对武术内涵的理解。武术的这种哲学思想,现在正普遍被高校教师和学生逐渐认识,并正发生着越来越深的影响。

全文阅读

浅谈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武术教学

摘要:武术是我国文化遗产之一,具有独特民族风格和思想内涵的体育项目,其内容丰富多彩,固有增强体质,培养意志,训练格斗技能等功能,也是我国传统的民族体育形式和健身方法,具有独特的技击性和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磨练意志等特点,所以武术教学是初中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体育教学 武术教学 示范

武术是我国文化遗产之一,具有独特民族风格和思想内涵的体育项目,其内容丰富多彩,固有增强体质,培养意志,训练格斗技能等功能,也是我国传统的民族体育形式和健身方法,具有独特的技击性和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磨练意志等特点,对强健身体,防身祛病,发展速度、力量、灵敏、协调、耐力等素质,培养勇猛、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具有积极地促进作用是初中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可目前我们很多学校并没有将其教学目标落到实处,就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加强理论学习,增强学生学习的动机。

初中生年龄较小,很少有机会接触到武术,而且初中的《体育与健康》课本上很少有与武术有关的理论知识,只有一些简单的武术动作、套路,看上去象花拳绣腿,远远比不上成龙、李连杰所拍的电影的武术动作,因此根本调动不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因此在实施武术动作、套路的教学内容之前,至少要安排一节武术的理论课。这节课可以是老师向学生介绍武术的起源、发展和内涵以及武术攻防技击性的特点和生活中防身、健身的作用等。也可以利用初中学生喜欢上网的特点,分组安排学生网上查找跟武术有关的知识,之后在课堂上向老师和其他同学汇报。还可以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先播放一段成龙的动作电影片,再让学生谈谈对中国武术的看法,最后再向学生讲解武术的起源、发展和内涵以及武术的特点、作用等。通过这一节武术理论的学习,学生不但学习了武术的理论知识,也加深了对武术的认识,领会了武术理论发展的精髓里离不开攻防技击意识。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理解武术基本的动作和套路不是花拳绣腿,而是学习武术的前提和基础,才能产生对武术的学习的兴趣和动机。

二、改变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1动作讲解上渗透武术的攻防含义

武术套路是中国武术的主要表现形式,攻防技击性是其本质。武术套路是人们为了便于练习,记忆和传授攻防格斗的方法,把许多攻防动作按起势、发展、收势编排有规律、协调、严谨的模范攻防组合动作。它以踢、打、摔、拿等动作基本素材,使武术攻防技术动作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其中许多动作可以在功夫那个实战中找到原形。

全文阅读

公共体育武术散打教学比赛探讨

摘要:文章采用资料法、调研法、教学观察法和逻辑分析方法,探讨学校公共体育武术散打的教学比赛方法和设置。研究结果表明:学校公共体育武术散打教学比赛宜采用全方位安全防护的方法,设置在武术散打攻防技战术教学之后,设置好学生攻防技战术和心理战术,由任课教师组织实施,负责教学比赛的安全工作。

关键词:学校公共体育 武术散打教学比赛设置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 2015 )01-0048-02武术散打运用了传统武术中的踢、打、摔和防守技法,结合体能、智能和技能,形成了“远踢近打贴身摔”的武术散打技法特点,成为继承和表现传统格斗术的规定竞技体育项目。[1]武术散打在与国外武道对抗赛中得到了不断的改进和完善,促进了武术散打的国际化进程。武术散打所同有的教育、竞技、健身、娱乐等功用,促使武术散打进入了学校专项课和选项课教学,公共体育武术散打的教学比赛方法和设置,是影响学校武术散打教学质量、教学效果和科技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学校体育教师有待于在实践教学中不断创新发展武术散打的教学比赛方法、技战术设置及新型安全保护用具,推进学校武术散打教学质量、教学效果和科技化的快速发展。1 公共体育武术散打教学比赛全方位安全防护方法学校公共体育学生,武术功底和武术散打基础都很差,较难掌握竞技对抗性很强的武术散打的攻防技战术。因此,教学比赛中,一旦被重拳击中或被重腿踢中身体要害部位,就容易发生肢体损伤。这些损伤会强烈地刺激武术散打课的学生,产生应激恐惧等多种不良心理,影响学生参加武术散打教学比赛的积极性和胆魄。范谋德对经过6个月散打课训练(包括实战和比赛)的280人进行问卷调查,发现96%的学生都不同程度发生损伤,损伤的性质多为轻型伤,一般损伤占92.7%,较严重的头、腹部击昏占2.5%,鼻出血占4.6%,因受伤严重留下较严重后遗症占0.3%。从损伤部位看,下肢损伤居第一位,为39.2%,上肢损伤占27.9%,躯干部损伤占24%,头面部伤占8.9%。在下肢损伤中以小腿和足趾部、脚背的挫伤发生率为较高,分别为19.2%、8.2%和7.6%,严重的骨折与脱位在整个训练过程中发现3例,约占0.3%。[2]由此可见,加强学校公共体育武术散打教学比赛全方位安全保护,重点是增加头盔、护腿和护脚踝的保护面积和抗击打效果,对口、鼻、目、耳等容易击中的部位,要设计好有效的防护面具,增加拳套的厚度和柔软度,确保重拳击中头面要害部位后仍无伤害,同时设置有效的武术散打教学比赛安全规则,有利于武术散打教学比赛的科学普及和创新发展。2 公共体育武术散打教学比赛技战术的设置方法2.1教学比赛中近打远踢技战术的设置方法教学训练时,既可以通过讲解,拆招,喂手来体会其心理战术和攻防技战术过程,义可以同假设之敌进行搏斗,强化心理技能[3]。教学比赛中,若自己身矮臂短,但攻防起动速度很快,身步闪转移动非常灵活,善于靠近对手进行摔打,应使用近距离贴身攻防技战术,抓住有利战机时要敢于快速逼近对手,以左右滑步闪开对手的截击,贴近对手后,即以拳脚连击对手有效空位,再以靠体摔技法制对手倒地;若自己臂长腿长,善于在进攻时放长击远,但攻防起动速度较慢,身法和步法不灵活,应使用截打远踢游击技战术与对手保持适当距离,以直拳和腿法直线堵截对手的近身攻势,快打快撤,使对方发挥不出来近击技术,以放长击远技战术取得最后胜利。2 2教学比赛中主动进攻技战术的设置方法教学比赛中,若已经了解对手的攻防实力和防守中的习惯漏洞,自己的技战术虽不如对手,但拳脚进攻力量、抗击打能力和体力耐力等素质都强于对手,应使用主动进攻技战术,控制住赛场主动权;若自己的攻防能力强于对手,对手已产生胆怯畏惧的心理反应,应使用主动进攻技战术压制对手,以主动得分战胜对手;若比赛时问已过半,对手的得分比自己领先,且采取保守战术拖延时间,应使用主动进攻技战术,抓住对手身步失调之机,防守漏洞之时,放手强攻,力争得分,寻机将对手击倒,反败为胜。2.3教学比赛中防守反击技战术的设置方法教学比赛中,若感到双方实力基本相同,但对手攻防技术较差,虽然是不停地进攻,但是没有章法,盲目地硬打硬拼,攻击效果很差,进攻时往往不注意防守空位,应使用防守反击技战术,巧避对方攻势锋芒,后发制人;若比赛已经接近终场,自己的赛场经验丰富,攻防感觉好,防守能力强于对手,点数比分虽然已较大的领先对手,但自己的攻防速度和耐力都比对手差,应使用防守反击技战术,以攻防假象控制比赛节奏,抓住对手的空位防守反击,保持比分优势。3 公共体育武术散打教学比赛心理战术的设置方法3.1教学比赛中紧张应激心理战术的设置方法教学比赛中,如果对手出现高度紧张,呼吸增快,手足无措,肌肉颤抖,动作失常,身步失调,愁眉苦脸,攻防反应迟钝等反应,就是紧张应激状态[4]。当发觉对手处于紧张应激心理状态时,应迅速调节心理战术,抓住对方担心比赛成绩不好而影响名声,因攻防技术发挥不好而遭同学嘲笑,因思维紊乱而技战术反应僵化之际,使用虚引实打的技战术,以较大的虚攻假动作逗引对手防守失调,露出空位,再以稳、准的手脚连击技术攻击对手有效空位,迫使对手始终处于紧张应激心理状态,发挥不出来自己的技战术水平而失败。3 2教学比赛中淡漠消极心理战术的设置方法教学比赛中,如果对手出现情绪低落,迷迷糊糊兴奋不起来,反应迟钝,动作怠慢,四肢无力,意志消沉,不想比赛等反应,就是淡漠消极状态4。当发觉对手处于淡漠消极心理状态时,应迅速凋节心理战术,抓住对手担心被击中受伤而畏惧胆怯,因想打义不敢打,因斗志涣散弄不清该反击还是该退守而攻防失调之际,使用先发制人的技战术,以迅猛的组合拳法攻击对手中上盘防守弱点,以连贯的组合腿法攻击对手中下盘有效空位,再以快摔法制对手失衡倒地,不给对手缓势之机,迫使对手怯场失误,恐惧消极而一败涂地。3.3教学比赛中过度兴奋心理战术的设置方法教学比赛中,如果对手出现情绪特别高,比赛时头脑发热,硬拼蛮干,猛打猛冲,技法单纯,慌乱急躁,呼吸加快等反应,就是过度兴奋状态[4]。当发觉对手处于过度兴奋心理状态时,应迅速调节心理战术,抓住对方得分心情迫切,因只想得分争主动而不停地进身出拳起腿,因开场不顺利急躁发火打气仗而不顾防守地猛打猛上之际,使用避实击虚的技战术,刺激对手急躁发怒而硬拼蛮干时,则采取先避开其急攻锐气,严密防守自身要位,致使对手急攻无效而自乱攻防阵脚,当对手兴奋之余斗志衰退,久攻之后体力下降,急躁之中漏洞百出之时,则善于抓住有利攻防战机,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一招得手即连环重击对手有效空位,迫使对手失利失分而整场失败。4 结语

公共体育武术散打教学比赛,是武术散打实战竞技运动的普及推广,既要保持武术散打的基本攻防方法和竞赛规则,义要保证参赛学生的身心安全,还要不断提高教学比赛的技战术水平和心理战术水平,使公共体育学生通过教学比赛掌握武术散打的实用技战术和攻防心理战术。建议广大公共体育武术散打教师和学生在教学实践中改进和更新武术散打教学用具,完善公共体育武术散打护具的全方位保护功用,完善公共体育武术散打教学比赛技战术和心理战术的设置方法,使学生在身心安全的竞技娱乐中学会武术散打的攻防技能,促进学校公共体育武术散打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不断提升,推进武术散打竞技比赛与游戏娱乐活动的科学普及和创新发展。参考文献:[1]贺春林.中华武术发展模式及其科学管理[J].中华武术研究,2012(3):50-52.[2]范谋德.散打课运动损伤产生的原因及预防[J].福建体育科技,2002(3):54-55.[3]谢佳山.散打运动员的心理技能训练[J].福建体育科技,2006(3):14-15.[4]马启伟,刘淑慧,任未多,等.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269,273.

On the Teaching Competition of Public Sports Wushu Sanda

Wang Shilong( Hangzhou Polytechnic, Hangzhou Zhejiang 310018,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methods of data, interview. teaching observation and logical analysis, The paper discusses school public sports Wushu sanda teaching competition method and settings. The results show that: school public sports Wushu sanda teaching competition method should use comprehensive safety protection, set up after Wushu sanda offensive and defensive tactics teaching, set up student offensive and defensive tactics and psychological tactics, organized by classroom Teachers and be responsible for the teaching competitionsafe work.Key words:school public sports Wushu sanda teaching competition set up

全文阅读

武术散打公共体育论文

1公共体育武术散打教学比赛全方位安全防护方法

学校公共体育学生,武术功底和武术散打基础都很差,较难掌握竞技对抗性很强的武术散打的攻防技战术。因此,教学比赛中,一旦被重拳击中或被重腿踢中身体要害部位,就容易发生肢体损伤。这些损伤会强烈地刺激武术散打课的学生,产生应激恐惧等多种不良心理,影响学生参加武术散打教学比赛的积极性和胆魄。范谋德对经过6个月散打课训练(包括实战和比赛)的280人进行问卷调查,发现96%的学生都不同程度发生损伤,损伤的性质多为轻型伤,一般损伤占92.7%,较严重的头、腹部击昏占2.5%,鼻出血占4.6%,因受伤严重留下较严重后遗症占0.3%。从损伤部位看,下肢损伤居第一位,为39.2%,上肢损伤占27.9%,躯干部损伤占24%,头面部伤占8.9%。在下肢损伤中以小腿和足趾部、脚背的挫伤发生率为较高,分别为19.2%、8.2%和7.6%,严重的骨折与脱位在整个训练过程中发现3例,约占0.3%。[2]由此可见,加强学校公共体育武术散打教学比赛全方位安全保护,重点是增加头盔、护腿和护脚踝的保护面积和抗击打效果,对口、鼻、目、耳等容易击中的部位,要设计好有效的防护面具,增加拳套的厚度和柔软度,确保重拳击中头面要害部位后仍无伤害,同时设置有效的武术散打教学比赛安全规则,有利于武术散打教学比赛的科学普及和创新发展。

2公共体育武术散打教学比赛技战术的设置方法

2.1教学比赛中近打远踢技战术的设置方法

教学训练时,既可以通过讲解,拆招,喂手来体会其心理战术和攻防技战术过程,又可以同假设之敌进行搏斗,强化心理技能[3]。教学比赛中,若自己身矮臂短,但攻防起动速度很快,身步闪转移动非常灵活,善于靠近对手进行摔打,应使用近距离贴身攻防技战术,抓住有利战机时要敢于快速逼近对手,以左右滑步闪开对手的截击,贴近对手后,即以拳脚连击对手有效空位,再以靠体摔技法制对手倒地;若自己臂长腿长,善于在进攻时放长击远,但攻防起动速度较慢,身法和步法不灵活,应使用截打远踢游击技战术与对手保持适当距离,以直拳和腿法直线堵截对手的近身攻势,快打快撤,使对方发挥不出来近击技术,以放长击远技战术取得最后胜利。

2.2教学比赛中主动进攻技战术的设置方法

教学比赛中,若已经了解对手的攻防实力和防守中的习惯漏洞,自己的技战术虽不如对手,但拳脚进攻力量、抗击打能力和体力耐力等素质都强于对手,应使用主动进攻技战术,控制住赛场主动权;若自己的攻防能力强于对手,对手已产生胆怯畏惧的心理反应,应使用主动进攻技战术压制对手,以主动得分战胜对手;若比赛时间已过半,对手的得分比自己领先,且采取保守战术拖延时间,应使用主动进攻技战术,抓住对手身步失调之机,防守漏洞之时,放手强攻,力争得分,寻机将对手击倒,反败为胜。

2.3教学比赛中防守反击技战术的设置方法

全文阅读

高职院校武术教育的内容定位研究

摘要:通过调查、分析、论证,认为:1) 高职院校武术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方面的定位是培养“在具备勇于拼搏、坚忍不拔的竞争精神的基础上,追求和谐相处”的中国精神;2) 高职院校武术在价值功能上的定位是让学生通过追求增强防卫能力的目标,来实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目的;3) 高职院校武术的技术体系应采用以简单实用的基本功、基本技术、基本组合为主的实用技术体系。

关键词:高职院校;武术;教育;民族精神;价值功能;技术体系;定位

中图分类号:G852.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8)05-0667-02

新世纪,随着东方文化的崛起,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成为中华民族发展的时代脉搏。在学校的各类课程领域中,与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有莫大关系的,除文、史、哲外,当数体育领域的武术。历史上,以武术为内核的尚武精神曾激励着无数有志之士为振兴中华而奋斗,由此,武术对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的巨大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为进一步深入研究高等院校的武术教育,并配合高校的能力本位课程建设,我们在原来对中小学武术教育研究的基础上,对高职院校的武术攻防教育进行了深入研究。

1研究现状

从90年代后期,已有学者陆续展开了有关开展学校武术运动的研究,有的对各地市中小学武术开展状况进行了实地调查,有的重点提出了更好地开展武术的具体措施,有的则重点研究了中小学武术教材建设,有的涉及到中小学武术内容的改革,还有一些学者进行了大学武术教学的研究。[1~4]但是,专门针对高职院校武术教育的研究论文还极为罕见。

以上各研究都或多或少地涉及到了学校武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关于武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研究》课题组对各方面问题进行了综述,指出:建国后,对“唯技击论”的批判,使武术走上“唯套路”的发展之路,武术的防身功能被淡化,降低了武术的魅力;形成于计划经济时代的“举国体制”,使中小学校成为竞技武术后备人才培养与选拔的基地,造成学校武术教学竞技化,枯燥乏味的基本功训练与高难动作抹煞了学生学习武术的积极性;多年如一、繁杂难学的套路教学内容,使多数体育教师不能胜任正常的武术教学任务;以上诸多问题造成了“学生喜欢武术,不喜欢武术课”的尴尬境况。[5]以上这些问题及言论确实发人深省,学校武术教育亟待进行一场全面的改革,高职院校的武术改革同样迫在眉睫。

全文阅读

浅谈中等教育学校编写武术对练教材的重要性

摘 要:在多年的体育教学过程中,笔者感到武术对练是体现武术本质特征的内容,是我国武术的精华成分。但由于武术对练的难度和对身体素质、身体能力的要求较高,所以一直局限在武术运动员和部分武术专业的师生范围内。很多中等教育学校的学生对此渴望而没有机会了解和学习,因此提出以下几点来说明武术对练教材编写的重要性。

关键词:中等教育 武术对练教材 编写

一、武术对练简介

对练,是武术运动有的一种演练形式,即两人或两人以上按照预先设计好的套路动作程序进行的假设性攻防实战演练。对练的演练是以表现攻防技能为核心,其攻击目标常常是以假为真,如果方法准确,攻防合理,配合默契,意识就会逼真,甚至能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

武术对练是中国武术项目之一,其套路是在各种武术单练(拳术、器械)项目的基础上由踢、打、摔、拿、击、刺、劈、撩、砍、点、蹦等技击方法组成的,并由2人或多人进行对练。

武术对练一般分为3种,即徒手对练、器械对练、徒手与器械对练。

1.武术徒手对练。双方运动员在相同拳种的单练基础上,运用各种手法、腿法、身法等,按照进攻、防守、还击的运动规律编排对练套路。例如,长拳对练多包括窜、蹦、跳跃、跌扑、滚翻等动作,演练的风格要求快速,敏捷;擒拿对练是按照逆人体关节而动的原则,利用刁、拿、锁、扣、搬、点等手法进行擒伏与解脱、控制与反控制的练习。

2.武术器械对练。双方可持相同器械(如各持单剑),也可持不同的器械(如一方持单刀或双刀,另一方持单枪)进行攻防练习。不同武术器械对练,其风格也不尽相同。

全文阅读

融入生命安全教育的高校武术课程改革与实践研究

摘要:体育教学中融入安全教育的理念早已提出。武术课程作为高校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高校武术课程改革的步伐始终没有停止。武术项目本身具备的天然的安全教育属性,多样的防身自卫方法,丰富的基本功动作练习都能与安全技能所需要的能力很好的融合。武术课程融入安全教育,对进一步深化武术课程改革,探索武术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新思路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武术课程 生命安全 教育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1-0058-03

1 前言

经济与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并没有使人们感觉到更加的安全,相反现在我们每一个人都人心惶惶,不安全的感觉与日俱增。如今,暴力犯罪、、盗窃,各类刑事治安案件在高校时有发生,犯罪逐渐趋于年轻化;校园踩踏、校园火灾、实验室事故,一次次惨痛的教训,带来的是无限的恐惧。高校中发生的任安全事故,都会给社会带来极大的影响。

当前,安全教育引起了全社会的反思,但如何进行安全教育,用什么形式进行教育,长期以来并没有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大学生安全教育的缺失已是不争的事实,一方面是理论教育的缺乏,而另一方面是技能教育的缺乏。生命安全教育,是针对遭遇突发性事件、灾害性事件的应急、应变能力,避免生命财产受到侵害的安全防范能力,遇到人身伤害时的自我保护、防卫能力,以及法制观念、健康心理状态和抵御违法犯罪能力的教育。它不仅应该包含安全知识的教育,还应该包括安全技能训练的教育,而这样的技能在高校教育中,只有体育课能够给予。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