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物理新课程

物理新课程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走进物理新课程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12)08-0045-01

摘要:物理课程借鉴了国外先进经验,在课程资源方面,摒弃了传统的教科书的编写方式,以新课程、新理念为指导,提倡自主探索、扩展视野的研究方式,激励师生在教和学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行设计、互动交流、积累信息、收集补充,进一步完善知识的系统与应用。

关键词:综合课程 设置 实施 物理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设置了多门综合课程,综合课程指的是 在过去两个或两个以上学科的基础上综合相关内容形成的新的课程门类,如《科学》、《历史与社会》、《艺术》、体育与健康》等。从总体上来看,综合课程的逻辑起点是经验,因此,课程在关注知识内容以及系统性的基础上,同时关注知识的适用性、人文性和联系性。

物理学科是综合课程《科学》中的一个系列,笔者就这一系列的教学谈谈自己对综合课程的设置与实施的认识。

一、物理课程的特点

物理教材在新课程中称为《探索物理》,它是从《科学》综合课程中分设出来的,使知识更加系统化、专业化、适用化,同时又能学生的课业负担;《物理》是密切联系生活经验的学科,课程中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感知兴趣出发,以学生身边的现象为线索使学生的物理知识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社会,而体现出“从社会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如:“汽车安全带”、“安全气囊的应用”克服了惯性带来的危害。《物理》课程并非完全从《科学》综合课程中单列出来,它只是突破了学科界限,实质上把相关学科的知识链接在一起,统整了学科的综合知识,帮助学生认识世界的完整图景,如“密度”一节中安排的“科学世界——细微差别的重大发现”介绍了:1894年在从空气中取得的氮里分离出另一种当时还不知道的气体——氩。这就有机地把物理和化学的相关知识统整到一块了。

二、物理课程具有开发性

全文阅读

物理新课程改革

内容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人们的教育观念也逐步发生着转变。但在课堂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与新课改不协调的行为,诸如重知识传授,轻视能力培养;重课堂灌输,力求把知识讲细、讲深、讲透,忽视思维的启发和过程方法的学习;注重自身表演,忽略学生反映的现象。这些行为说明我们还没有完全理解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要求,还没有完全进入实施新课改的角色,还需要我们广大教师有目的、有意识的积极转变。下面就本人在物理教学中的几点认识和做法提出来与同行共研。

关键词:物理;新课程;改革;成长

一、变讲为悟,让学生自己在对知识的思索中体验、感悟

一位老教师听过我的课后,曾经这样问我:“你讲得挺明白,也挺好;可是你是否想过,你讲得再好,学生一定会明白吗?学生是否对所学的知识有所体验和感悟?”经老教师的这一问,我开始思索这个问题。以往教学时,一上课就声嘶力竭,嗓子常常讲哑了,将知识重复来重复去,学生到底学会了多少?记得一次期末考试,一看到试卷,我就高兴得不得了,试卷上几乎所有的题目类型我在平时上课过程中都讲到过,我心想:这一次我所任教的班级考得一定很好。与我搭档的老师还担心得不得了。可是,结果出来后,却令我吃惊而难过,讲过去的题目还不如别的班级没有讲过的效果好。赞可夫认为:“扎实地掌握知识,与其说是靠多次重复,不如说是靠理解,靠内部的诱因,靠学生的情绪状态而达到的。”作为一名教师,要想使学生掌握到真正的知识,就必须改变“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自此以后,我在课堂教学中,尽量用简练的语言去概括,其余的时间则留给学生自己去体验、感悟。这样做,既为喉咙找到了“良药”,又使学生找到了学习的方法。

二、师生互问,让学生在质疑中进步

传统教学中,一般是教师提出问题,要求学生来回答。再看我们的学生,一个个皱着眉,低着头,极不情愿地起来回答老师的问题。如果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设法解决问题,这将会极大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在授课过程中,我鼓励学生大胆地尝试提出自己的问题。为了让他们明白“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我对他们说:“综观科学史,大凡有建树的人,都具有‘健全的怀疑精神’或者‘刨根究底的好奇心’,敢于并善于对传统的知识、流行的观念质疑,这往往是他们走向科学殿堂的第一步。明代陈献章说得好:‘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学生时常受到鼓舞,经常提出一些有趣且令人回味的小问题。例如,在刚刚学完《声现象》后,有的同学就提了这样一些有趣的小问题: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引起的,为什么我们的手脚在振动时却听不到声音?

2.月球上没有空气,交谈时必须用无线电话,我们知道:固体可以传声,且传播速度比气体快得多,那么我们在地球上随便拿一块小石头放在嘴边不就可以解决问题了吗?

全文阅读

新课程理念下物理课程中的科学探究

摘 要:物理新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是全新的教学方式。本文就学习科学探究的意义何在、如何走出科学探究学习的认识误区、课堂教学中实施科学探究应注意的问题等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物理教学 科学探究 意义 实施

在《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内容标准中,科学探究是与科学内容并列的。将科学探究列入内容标准,旨在“将学习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新课程实施以来,“科学探究”已成为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语,无疑会为物理教学带来蓬勃朝气,极大地改变着师生的教学和学习方式。本文仅就物理新课程中的科学探究谈些看法。

一、课程中科学探究的三重意义

第一,它是一种学习方法,强调学生自己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获取知识、体会科学方法、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

第二,科学探究本身也是学习的内容。平常所说的知识包括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怎样进行科学探究是一种程序性知识,以前我们对这类知识的学习不够重视。在科学课程的学习中,学生要通过对探究过程的反复体验,学会怎样进行科学探究。

第三,科学探究还是一种精神。要用这种精神探索和研究自然规律,也要用这种精神学习整个课程中的所有内容。

二、课堂教学中实施科学探究应注意的问题

全文阅读

高中物理新课程取向

【摘 要】新课程改革对高中物理教学提出了新的教育目标,为满足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终身学习需要,本文就高中物理的新课程取向与物理教师教育模式的发展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中物理;新课程;取向

一、高中物理新课程改革的意义

高中物理教学主要着眼于学生全面的发展,包括物理知识的获取和学生身心的发展。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学习效果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新课改为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对高中物理的内容编排做了重大调整及要求的侧重点也作了相应的调整。

(一)学习过程中的体现

高中物理新课程改革的目的是将目前普遍存在的题海战术、机械的训练教学方式方法,转变为启发和引导,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兴趣。创造性地开展改革教学,在学校方面为实现高中课程的基础化、多样化和选择性提供经验,也为同学们的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创造舒适的环境。新的高中物理课程改革的目标就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传统学习过程,只注重学生知识的学习,强调知识的重要。忽略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思维的培养,偏重于死记硬背。而物理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学生才是学习的真正主人,教师是物理课堂教学的指引者。学生是学习的主动者,通过自主学习活动,把科学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精神财富。怎样才能在新课程标准下建设新的学习模式,是新的时期教师面对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创造性地探索不同的学习类型,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二)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在教学方面的基本理念主要概括为“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探究,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重点是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就意味着要培养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个性的施展、创造性的解放,高中物理新课程改革在这方面得到了体现。课堂教学上反映出教师已经从开始的只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注重师生互动、合作探究等。教师们正在努力实践新的教学方式,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新课程理念已经开始深入一线教师和领导心中,并构建全新的价值体系。

(三)差异化教学的体现

全文阅读

物理新课程教学体会

摘要:本文结合新课程改革及新课程物理教学的改革趋势,指出新课程物理教学中加强思维能力培养的必要性,结合创新教育论述了新课程物理教学中思维能力培养的渐进措施。

关键词:教育改革;思维能力培养;渐进性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105-02

新课程改革在我省已实施多年,新课程的理念已被广泛熟知,逐步被一线教师认同并渗透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现就这几年来的教学谈谈个人在新课程认识上的一些体会。几年来高考几经变革,力度最大的是从“3+3”到“3+x”的高考制度的转变,当初引起不小的波动,有关各界迅速做出反应,有的学校甚至成立了综合科组,选出所谓全能型老师作为理综组组长,研究理综试题的特点,有的出版社有针对性的出版了与复习用书配套的理科综合辅导用书等。与此相比,这次课程改革虽然动作很大,但相对来说没引起恐慌,大家应对时都较为谨慎,都充分认识到任何能力要求都离不开知识的载体,课程专家们也明确指出,课程改革并不是不要高考,而是要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在重视“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全面提升学生的各种能力。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都要通过教师的实践得以实现,因此如何能顺应时展的要求,转变观念,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是摆在我们一线物理老师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新课程理念虽然不断地渗透到高考试卷中,但高考试题评价及分析时,常有“源于教材..........”的字眼,意即经课本中例题、练习、阅读材料、小字注释等材料中改造来的,因此老师们在教学时,把教科书看作是圣经,教学时包括在总复习过程中,教材中每一个知识点都要讲透,唯恐遗漏教材中的知识点,从而出现知识的盲点。课程改革后现行的教材有多种版本,各种版本的教材内容各有差异,如果像处理老教材的模式,势必造成教学内容比天还高,课时紧,甚至常听到很多老师说“不会教”的现象。那么我们要如何处理教材?首先要熟悉课程标准,把握每一节教学内容的“知识与技能”的要求,什么内容要讲,什么内容不讲,什么内容学生通过自己阅读就可以掌握,在此基础上把教材当作教学资源,从三维目标角度围绕知识内容整合教学资源进行教学。

因此如何在新教材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进一步创造,在课堂教学中体现新的课程理念,这是实施新课程需要解决的最大问题。

二、重视科学探究

全文阅读

新课程下的物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2-0272-02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给我们教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机遇。课程改革,需要一批有改革意识的教师来操作。教师本身的素养能否跟得上课程改革的步伐,从根本上决定了课程改革的成败。面对新形式下的物理教学,作为一名年轻的物理教师体会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感和紧迫感,新课改为我们新教师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同时也对我们新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新标准》下创造性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是我们面对的一个现实的问题。以下是我在物理教学过程中的点滴体会。

1 转变教育理念和教学观念

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过分强调了知识的重要性、理论性和模仿实验的验证性,并没有从学生的实际兴趣、爱好出发,淡化了学生的学习思维的创造性和终身学习的一贯性。新的《初中物理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物理课程是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的,并以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提出了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三维教学目标的要求。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我们物理教师必须把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作为发展自己的当务之急。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1 从调整课程培养目标上来讲,教师要由使学生掌握知识的单一目标调整为对学生进行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目标的培养,目的就是要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所以我们的课堂教学就要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并且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物理观。

1.2 从教学方式的改变上来看,要由传统教学模式向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和科学探究的方向转变,从而实现教学方式多样化。美籍华人杨振宁教授在比较了中西方教育现状之后这样说道:“中国传统的教育方式很大的一个缺点就是教育出来的学生一般比较胆小,动手能力差,但会应付考试。而美国教育出来的学生胆子比较大,动手能力强,但不会考试。”分析这段话让我们知道,在当时代,学会如何去学习知识远比学了多少知识更重要。因此,设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的探究学习模式必将与物理教学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1.3 在课程内容的上,首先,要突出科学领域内最基本的概念、原理和规律,使学生能从中学会思考与探索科学问题的方法与途径。其次,要把最新的科学知识作为材料介绍给学生,使他们更加贴近前沿的科技成果,这样学生们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就会提高。另外我们还要把课堂丰富化,比如,增加与人类社会发展紧密相关的内容,这样学生们就体会到科学技术与社会进步的关系,可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和价值观。

2 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

全文阅读

物流管理课程创新论述

1学校物流管理课程存在的问题

不注重社会实践。在中国古代,不论从某个时段的教育的横向研究还是从纵向整个中国历代教育发展的研究来看,对人才的评价和选拔都是注重文字的运用,所以在传统教育理念中,人们都没有将社会实践的学习纳入到正规的教学体系当中,使整个社会忽视了对社会实践教育的认识和重视。延续了几千年的这种理念已经在国人心中根深蒂固了,在教育教学中也成为了惯性。现在的教育模式虽然有了很大的不同,但对社会实践的认识不够依然较为严重。学校更注重的是课本科学知识的学习,每天朝九晚五的上课、学习、看书、自习,并且通过定期的考试对所学知识掌握程度进行考察检测。学生也只能成为摄取知识的机器,却无法将知识转化为实际工作的能力,创造出社会效益。②没有体现学生能力的差异性。个体之间有共性也有个性。现在学校的教育基本上遏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或者试图通过教育的方式使学生的个性转变为共性。即使在相同的物流管理专业,学生也会有各种能力的差异,例如有的学生宏观意识比较强,能从大的范围考虑整个领域的发展,具有前瞻性;有的学生执行力比较强,具体的工作能够做到近乎完美。而目前学校物流管理课程没有将学生的差异性体现出来,教育所表现出学生的能力就是平庸。每一个人都是一台精密仪器,仪器内的配件也有着细微的差别,往往这一厘米甚至一毫米的差异会使该领域拥有巨大的创新,对该领域的发展产生强大的推动作用。③课程安排和教学材料选择不合理。学校教育以课本为根本,这是毋庸置疑的,文字和书是传递知识和思想的最好载体,对学生进行教学就要以课本为基础。但是专业书籍丰富多彩各式各样,如何使教育资源得到最优化分配,教学材料的选择就显得极为重要。对教学材料的选择要从多方面进行综合考量,例如所研究的主要问题,作者的知名度,在该领域的学术成就,观点是否有创新等等。与教学材料选择密切相关的就是课程安排问题。物流管理研究在高校目前还是一个较新的专业,研究深度还不够,因此在课程设置方面也有许多的不合理性。同一时期学习的各门课程之间没有很好的连接性,处于认知阶段的学生更加无法自己综合知识形成体系。在实际工作中也就更容易素手无策。④对学生的管理方式不当。学校和老师的教育理念都是以学习书面知识为主,没有建立与企业之间长久的合作关系,搭建组织学生参与专业社会实践的平台。此外,学校作为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监护者,没有鼓励学生自己以个体的方式踊跃参与社会和企业的各种活动,进行自我能力的培养。

2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改革的基本原则

以实际工作能力为根本的原则。就业意味着工作,就要创造一定的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物流管理的课程体系改革要以提高学生实际工作能力为根本,是课程体系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尤其是要注重专业领域中核心能力的培养,使各项能力能够有效结合。②课程设置与职业标准相契合的原则。目前较为广泛接受的将课程设置和职业标准相契合的方式就是证书制。考取证书所要求掌握的技能和知识通常是平常专业工作中所必备的基本能力,把考取物流管理证书所要求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加入到常规教学的内容当中,间接能够提高学生在专业领域的就业能力。同时,在考取证书后可以给予学生在学校表现的奖励,依此推动教学模式的创新和发展。③课程体系的开放性原则。体系的开放就是全方位的开放,从学校、老师和学生三方面入手。学校在进行课程设置时,不能只限于专业课,应该加强基础课程例如语文、政治、体育和心理教育等等,使学生形成发散思维,从多角度考虑解决问题的方法。老师也要对学生开放,选择优秀的学生加入研究小组,共同探讨相关专业问题的研究。④课程内容的统一性原则。以就业为导向的物流管理课程改革是将就业作为根本目标,逐步改革原有课程体系,一切改革都以就业为本。课程的设置要与工作内容相统一,在改革目标的指导下提高课程设置的效益。⑤重视学生主体的原则。学生是课程体系改革的主体,改革要以提高学生能力为重点。应该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功能,给学生提供各种大大小小的自我学习、自我实践、自我创新的机会和平台,让学生在实践中成长。

3以就业为导向的物流管理课程改革的开发

创新教学理念。理念是高于一切的具有指导意义的观念。物流管理的课程改革首先必须要创新传统教学理念,以就业为导向,以社会需求为落脚点,加强学校和企业的联合作用,加强学生知识、能力等素质的综合培养。将企业的实际需求融入到学校常规物流管理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当中,建立新的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根据证书制的资格认定标准,建立新的符合认定标准的教学内容,特别是教学材料的选择和课程的合理安排。②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实施是决定教学效果的直接原因,当然更是物流管理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不论是课堂教学还是实践教学,都需要良好的教学方法的实施。教师是教学方法的主体,学生是客体。但是事物是运动发展的,客体可以成为主体,主体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成为客体。在创新教学方法中,教师应该主动反主为客,减少学生的客体功能,提高学生的主体作用。例如让学生体验当老师的感觉,经历课程设计、上台授课的过程,整个过程中可以加深对知识的把握和理解。此外,教师还可以采用案例教学的方法,让学生在实际案例中增强分析、判断等逻辑思维能力。③完善教学设施。完善的教学设施是课程改革的保障。硬件是基础,逐渐完善学校多媒体教学设施的建设以及实验室建设,给学生提供优质的学习条件和环境,确保学生提高知识、操作能力等职业素养。

4结语

我国目前的物流管理才刚刚起步,物流管理的教育研究也不深刻。本文主要从高校毕业生就业难、课程体系改革的基本原则、课程改革的开发等几个方面对物流管理课程体系改革进行了探讨,帮助推动我国物流管理课程的发展。

全文阅读

探索物理新课程改革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新的物理课程标准,新的物理实验教科书,都对我们广大物理教师的教学活动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物理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物理知识和技能,物理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物理经验。通过几年的物理课程改革的实践活动,总结如下:

1.过去的教科书只是知识的载体,而物理课程标准已明确将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列入课程标准,新教科书全面落实了多方面的目标,将三点密切结合,例如:教科书精心设计一些学习探究活动;既注重教科书的文字系统,又重视图像系统和作业、实践系统【如每章节后的实践活动】;注意教学材料的教育功能【如科学之旅中的名人名言】;通过生动形象的呈现方式,让学生体验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形成过程;注意物理教科书与学生生活环境的联系【 本书中每个章节都有体现】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这样既能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开拓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自主地探索。

2.新课程的物理教科书为科学探究创设条件和情景物理课程标准将科学探究列入了内容标准之中,教科书在内容的选择、编排和呈现形式等多方面为实施科学探究创造条件、创设情境。过去的理科教材多数局限于科学内容的叙述,而新教材更像一本经过节选的学术著作,改变过去 《板着面孔说话》的局面,而把科学探究作为主题编入其中。

在各章节科学探究素材的选择上、在展示科学探究的方法和过程中,力求让学生学习有用的物理知识,尽可能从学生的生活及周围环境中选取学生感兴趣的探究内容。有趣、简单、循序渐进、力求指导学生自己提出探究的问题。

对科学探究过程的每个环节进行点播和指导,让学生经历和体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这里没有以说教式的口吻要学生干什么或不干什么,而是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自己去体验探究的方法。

3.教科书注重图文并茂 当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青少年通过视觉较容易认识和理解学习的内容,视觉对青少年的刺激作用约占各种感官刺激的百分之七十,教科书有些内容很难用文字说清楚,而用图画、照片、表格来呈现,,这样使学生一目了然,例如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光的反射)一节中,有遥控器和自行车尾灯两个实例,采用图片显示,使学生一目了然,容易接受。而有些内容用文字叙述比较枯燥,不易理解,而用图片更加直观、易懂。例如九年级物理第十一章第二节再将匀速直线运动时,过去教学使用严格的概念叙述形式传授给学生,使学生觉得抽象、繁琐。而新教科书当中采用“两个运动物体的频闪照片”呈现给学生,使学生直观上能感受到甲图始终快慢不变就是匀速,而乙图即为变速。我在上这一节课时,让学生直接观察“频闪照片”,不用讲解,学生自己就能定义出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4.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科学探究的教学科学探究是学生在物理课程和现实生活的情境中,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方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科学探究关注的目标是,让学生经理探究的过程、获得理智和情感体验,积累科学知识和方法等三个方面。与传统的接受性学习和训练性学习相比较探究性学习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和开放性。在科学探究中,学生不是面对教师和课本事先设计好的问题,而是需要自己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4.1 创设问题的情境,提出问题。 例如,在讲八年级物理第二章第一节《光的传播 颜色》一节中,课前先放一段光盘,灯光闪烁,创设一个情境,然后提问:“关于光,同学们想知道哪些知识?”这时学生就会提出各种问题,例如“想知道它是什么颜色?传播有多快?是直线传播还是曲线传播?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怎样?”等等。然后教师指导学生根据桌上已有的器材设计实验。

全文阅读

物理教育课程体系革新

1物理教师教育存在的问题

1.1教师教育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长期以来,由于历史原因,我院中学物理教师的培养都是由遵循师范院校的培养模式,多年来一直采用是混合式的培养模式[1,2],不能适应当今的教育形式和我校的专业发展形式,师范教育与专业教育职能不定,方向不明.我院的物理教师教育存在居多问题,具体体现在:(1)忽视应用型学科,学科间缺乏关联性且结构单一;(2)与重点师范大学和发达国家的师范教育课程相比,师范教育类课程占的比例过小;课程设内容单一、陈旧、不能适应当今科技和经济发展的需求;也与当前的中学教育教学改革形式不适应;(3)物理学专业在学校和所在的院部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教学手段落后、仪器设备严重老化,不能满足教育教学的基本需要.(4)学科、专业建设与师范教育的关系不协调.(5)我院物理学师范教育专业的培养模式与重点师范院学基本相同,没有形成自己的地方院校特色.

1.2教育方式存在的问题(1)对情感、价值观、态度的培养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轻过程的体会,重知识的积累.(2)教学方式不多、过程不够灵活,学生不能积极参与、合作和交流;(3)学生不能主动合作学习、积极参加科学研究;(4)学生缺乏人身规划的经验和实践经历.(5)教师所学专业性与学科专业课程不相适应,教师职业技能水平、知识结构与学生的学科专业水平不相适应.

1.3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1)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物理学研究方法、物理学思维和物理思想培养不够.(2)必修课占用课时过多,内容过于繁杂,选修课门类较少,缺乏灵活性,学生的没有足够的选择余地.(3)物理师范实践、专业实验技能训练时间和机会不够.(4)综合课、跨学科和人文素养的课程所占比例过低.上述问题的存在,导致培养的学生专业基础不扎实、培养口径不宽、科研能力低下,与此同时学生教育理念、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不具有鲜明的专业特长.因此,物理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改革势在必行.

2物理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改革

面对基础教育改革的新形势,我们认为,物理教师教育改革具体体现在:(1)教师职业水平和专业能力的改革.加强教师职业教育能力的建设,采用教师教育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采用高端引进与教师进修相结合的方式,对学院的教育资源进行优化整合;改革现有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增强实验教学和实践性训练,提高教师职业水平和专业能力,实现物理教育的师范性和学术性的有机融合.(2)学科建设的改革.重视学科建设的核心作用,整合现有学科专业设置,大力进行学科综合性和多样化的改革,夯实学科基础,扩大学科范围,突出学科重点;提升学科结构层次,提升学科专业学术水平,增强学院综合办学能力.(3)教育模式的改革.专业性的教师教育体现,多样化的人才培养,开放性的教师培养形式.

3物理教育“专业课程平台”的建构

根据高等师范院校物理教育课程体系的培养目标和我院大类培养方案,建构“平台+模块+课程群”,提出“通识教育平台”、“学科基础平台”、“专业课程平台”、“实践教育、教学平台”的教育专业课程设置[3,4].

全文阅读

新课程环境下物理教学

在物理教育由应试教育逐步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过程中,摆在物理教师面前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是如何更新教育观念,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课程改革中的物理教学,教师只有结合教学规律以及学生的心理特点,不断更新教学模式,才能达到新教材培养创新能力的育人宗旨,才能创造出教学之美,体会到教学之乐.

一、科学方法教育的理论建构

科学方法是人们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总结出来的正确的思维、行为方式,是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有效工具.科学方法作为一种基本的研究途径、方式和方法,它与自然科学的概念、规律等知识是平行的,包含在自然科学的范畴之中.

在物理教学中进行科学方法教育,其理论思路至关重要.这种理论思路,主要是指科学方法教育的理论出发点和基本路线.正确、周密的理论构思和清晰的理论思路,能够把科学方法教育与中学物理教学的实际结合起来,从而更有效地解释、预测和引导学生的物理学习活动,并从中总结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物理教学规律.

以科学方法为中心的物理学知能结构分析方法,比以知识为中心的结构分析更能反映出物理学的特征,反映出知识、方法和能力的关系.事实上,每一学科的方法就是该学科的逻辑语言或符号规则,是使本学科多种事实与原则互相联系的手段和桥梁.各种方法综合起来就形成了探讨本学科有效途径的方法论.经验证明,学习者掌握某一领域的研究方法,其在该领域内的能力就会按一定规律不断增长.对于物理学来说,思想和方法就是其发展的灵魂.可以说,中学物理教学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是否学到了物理学的思想和方法.

二、教师要建立民主平等的课堂

氛围

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学过程不但是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良好的师生关系与愉快的课堂教学气氛是学生参与学习的先决条件.学生只有在喜爱任课老师、不感到心理压力的情况下,才会乐于学习.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尊重学生的爱好、个性和人格,以平等、宽容、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使学生能够与教师一起参与教学活动,做学习的主人,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和物理活动本身的爱好与兴趣.教学中教师只有从各方面发掘积极的情感因素,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想象的能力.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