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本文把发展区域经济作为出发点,将开发中职学校物流专业的实训教材作为中心,在对市场进行调查、对企业进行基本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基于“工作流程”的中职学校物流专业实训教材的开发。
关键词:工作流程;中职;物流专业;实训教材
对于中等职业学校来说,要把学生教育和现实生活进行直接的联系,对他们进行的课程安排也要与实际紧密联系起来。为各行业直接提供高技术的操作人员是中职院校培养学生的基本目标,因此,对中职院校物流专业的学生进行教育,就要明确对中职学生进行培育的重点,即对他们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中职教育中的物流教育这一环节,对学生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更加重视,不仅要对实践教学的基本环节进行强化,还要改革他们的实训教材,可以说,改革实训教材是实现操作性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的重点。
1 基于“工作流程”开发实训教材
物流公司的主要工作流程:第一步,接货中转,接货前应该提前联系大概的到车时间,整理出库房准备接货。车到后要求司机把车停在指定的位置,交接运单并办好交接手续。第二步,卸车对货:白班卸货在货急的情况下原则是先卸返京货再卸中转货,而夜班则相反。把运单和货物及时的中转出去是对库房的基本要求。第三步,货物分发:首先根据小票上的电话和票上的提货网点分拣小票。第四步,付货:货物卸完并对货完成后及时通知客户提货。第五步,结算:将付完货的运单结算并以线路区分报账。开发这本教材,主要依据是市场调查,主要开发核心是对企业进行相关调研,在技能大赛、行业内专家的引导、带领之下,把在校内建设实训基地作为基本契机,制定一套建设校内中职物流实训基地的基本标准,另外,把该区域内企业主要的物流工作流程作为实训材料和实训依据,在校内建设相关实训设施、设备的基础上,进行对完全吻合于物流行业工作流程的实训教材的开发。物流专业实训教材的核心是对学生物流专业的专业技能进行培养,这样才会有利于专业教育和企业工作需求的完美衔接,真正达到教育目的,满足社会对人才需求。
2 开发实训教材的基本过程
2.1 明确物流岗位 经过一系列的企业调研和市场调查分析得出,在企业的相关岗位之中,物流专业的岗位主要有三个等级,分别为高等岗位、中等岗位、低等岗位这三个相关岗位群。高阶岗位群主要是进行全面的管理工作,这个工作主要是针对特定的组织进行的物流管理。中等岗位的群体是对细化的业务分支或者流程进行相对基础的物流管理工作。低等岗位这个群体需要的技术能力比较强,主要工作是对物流的某个阶段进行操作的员工,例如,快递员的工作。按照培养中等职业技术人才的基本目标进一步对物流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相应的目标,中职院校培养的主要是中等物流职业岗位和低等物流职业岗位所需的人才,把为企业培养有能力,肯坚持、不断吸收与学习的高素质物流操作人才和相对基础的管理人才作为主要的培养目标进行实训教材的确立基础,并把主干岗位进行确定。
2.2 学习物流技能 通过分析企业主要的工作流程,在对毕业生就职情况进行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对企业总经理,企业优秀员工的访问调查结果,总结出从事物流职业的人才必须具备的相关具有实用价值的能力。很多企业的老总认为,企业对踏实、能吃苦的员工会更加青睐,但是物流工作的操作和基础管理者的基础知识是否扎实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物流工作的工作效率,所以,在物流企业之中,职业素养并重于专业技能,当然,这个职业对员工的语言沟通能力也有相应的要求。因此,要实现对中职院校的人才进行培养的基本目标,就要在实训教材上加大对员工专业操作技能的培养,建立完善的实践培训体系。对物流实训教程的开展工作,让学生在具备基础物流实践操作能力的基础上增加对物流行业的理解,更有利于进入公司之后,员工的物流能力能得到公司的肯定。
【摘 要】实践是高职院校物流管理类专业的发展核心,没有实践的基础物流管理类课程就没有了发展的源泉。第三方物流是物流行业发展的趋势,社会分工的细化是促使第三方物流企业及其管理工作的产生前提。本文结合以上观点,就第三方物流实践课程的课程设计加以深入研究。
【关键词】物流管理;第三方物流;实践课程;教学模式
第三方物流随着物流业的发展而发展,是物流专业化的重要形式。物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会出现第三方物流,而且第三方物流的占有率与物流产业的水平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第三方物流知识因此也成为各类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必修内容,特别是针对实践类的课程更是如此。开设这类实践课程的目的在于充分了解第三方物流的原理、操作,使学生掌握现代第三方物流管理的理论、发展趋势以及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和实务操作能力。为此,实践教学设计水平的提高必须做到与时俱进。现结合我校的第三方物流实训平台对该类课程进行规划设计。
本文以北京络捷斯特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第三方物流系统作为设计背景,模拟第三方物流公司在物流运作全过程中的所有步骤。以期学生通过实践充分了解第三方物流企业运作的业务需求和特点及其核心运作和管理的目标——三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及其资源的调配与整合。
1.实训内容简介
模拟从物流信息系统初始化到整个物流业务活动结束的过程中,企业信息系统操作人员所进行的操作。主要包括下列几类岗位和系统模块,总计安排116 课时。
基础信息管理——系统管理员需进行系统初始化工作,在系统中输入企业的基础资料,包括站点、人员、车辆、库房、设备等信息。
客户管理商务人员——物流企业的商务部门主要负责项目客户的开发、谈判、签约和信息维护,要实现信息化,需在系统中维护客户合同信息、货品信息、计费标准应等。
【论文摘要】以锦州市财经学校为例,介绍了物流实训室的总体技术、功能目标及建设思路,并具体介绍了该校建设的物流软件实训室与物流操作实训室,最后简单提出了物流实训室建设的意义。
【论文关键词】中职院校;物流实训室;物流人才培养
1引言
随着物流在我国被逐渐重视,物流业在我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物流企业数量激增,物流基础设施投人力度逐年加大。伴随着“物流热”的持续升温,物流人才的需求也随之被提到议事日程,物流教育呈现迅速发展之势,从中专、大专、本科到研究生教育的招生报名人数剧增,各院校纷纷开设物流专业。
中职学院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其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因此,中职院校的物流教育更应加大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而实训室的建设就是为了促进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技术型、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关键。
就目前而言,物流管理专业职业教育类学生应具备的能力包括:各种物流设备的实际操作能力、关键物流技术的应用以及学生人职企业的基本能力等等。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掌握这些技能呢?这就需要学生在校期间加强实训,当然前提是要有配套的物流实训室。下而简单介绍一下我校物流实训室建设的情况。
2物流实训室总体技术及功能目标
参考国内外现代物流技术发展及物流运作实践,结合学校区域及师资优势,我们设计的物流实训室的总体技术及功能目标为:“以现代物流运作为基础,体现物流实训室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以物流信息系统及与上下游系统的集成为基础,体现实训室的信息化和供应链一体化;以rfid及rf手持终端、电子拣选设备的使用,体现实训室的智能化和高效化。总体技术目标:数字化物流实训室”。
[摘 要]本文根据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点,提出了以物流校内实训基地为基础的物流实践课程体系建设研究并设计建设科学合理地、符合现代物流企业岗位需求的实践课程体系。将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开发出基于物流企业岗位需求的实践课程和基于物流生产作业流程要求的实践课程,满足物流管理专业高等职业教育的需求。
[关键词]实训基地;实践课程;实训项目
[中图分类号]U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4)44-0157-02
1 引 言
我国早在2010年7月29日就正式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纲要”在第二部分“发展任务”第六章“职业教育”中指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提升职业教育基础能力。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就是要培养出学生应在掌握专业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我们从历年毕业学生所反馈的信息和对物流企业人才需求调研的结果来看,物流企业对从业人员的基本要求就是要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熟练的专业技能和良好的职业精神等等。基于此,对于承担高等职业教育任务的我们在校内只有通过建立物流综合实训室并对接物流企业岗位,以企业岗位需求并依据职业标准开发设计出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课程内容,在综合实训室中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有效对接,努力培养出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的合格毕业生。
为此,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内按企业标准建立了校内实训基地。该基地主要由建筑面积近312平方米的物流综合实训室(其场地布局如图所示)和400多平方米的物流管理实训室组成。该物流校内实训基地具备实验实训教学、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和专业技能竞赛等各项功能。在实验实训过程中,通过学生模拟物流企业中各岗位角色,使学生掌握物流各环节的基本操作,熟悉物流信息管理的基本流程,熟练掌握物流设备的基本原理和操作。通过与理论的结合,深化学生对现代物流理论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物流管理水平和操作能力。2 基于任务驱动教学要求的实践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明确提出: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创新办学体制,鼓励地方政府和行业(企业)共建高等职业学校……;……深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引入企业新技术、新工艺,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继续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实践教学比重应达到总学分(学时)的一半以上。为此,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牵头,联合同类或相近专业的职业院校和从事流通与服务业企业,以及相关科研院所和行业协会等法人单位,组建了湖南现代商务职业教育集团。我们充分利用集团资源,组建了由物流企业负责人、核心岗位责任人、物流领域专家学者等共同组成的物流管理专业建设委员会。在“专建委”的有力指导下,我们通过对人才市场的需求调查、毕业生就业信息反馈、校企合作企业的建议等制定了我院物流管理专业实践课程体系。该体系主要包括物流企业认知实训、专业核心课程校内实验实训、职业技能实践课、顶岗实训(毕业实习)四部分,具体情况如表1~表3所示。
3 基于物流企业岗位需求的实践课程开发
摘 要 本文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与应用型本科院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现状,针对高职院校与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衔接问题,探讨高职院校与应用型本科院校中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有效衔接的思路策略,为高职院校与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衔接提供参考。
关键词 物流管理 课程体系 专本衔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08.027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urrent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application type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logistics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system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application type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alent training convergence problems, explore idea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the application undergraduate cours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logistics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system effective cohesion method, for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application type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alent training interface to provide a reference.
Key words logistics management; course system; Faulty-to-undergraduate Teaching Linkup
1 高职专科与应用型本科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比较
1.1 课程总门数差别
通过比较(表1)可看出,应用型本科与高职专科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总门数差异也存在,课程总门数本科比专科多,其中专科总门数有33门,本科总门数有49门,出现此差异主要原因是由于本科学习年限比专科长,因此课程总门数也增加。
摘 要 物流装备技术是物流管理专业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本文基于笔者多年的教学体会,详细分析了物流装备技术课程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基于工学结合的理论,对于该课程的教材建设模式进行了深入分析。
关键词 工学结合 物流装备 教材建设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 课程的特点分析
物流装备技术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主要是介绍物流运作系统中各环节涉及到的各类型设备,要求学生熟悉各设备的类型、特点、功能及其选用和配置原则,进而在以后的工作中,进行物流系统的规划和设计时,能够合理地选用和配置各类物流装备,或对现有的物流运作系统的设备配置进行分析改进。
物流装备技术课程在专业的课程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学生在完成物流概论及运筹学等课程的学习基础上,讲授该门课程,为后续的物流运输、仓储与配送及物流系统规划等课程提供基本的知识基础。本课程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1.1 知识点多且杂乱
物流装备技术课程知识点涉及物流运输、物流装卸与搬运、仓储、配送、流通加工与包装等物流运作的各个环节,而每个环节涉及的各类物流设施设备,再加之其功能、特点及选用配置原则等,内容非常繁多,且各知识点间相对独立,系统性联系较少,因此显得有些杂乱。学生因为对知识归纳总结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在学习过程中面对大量零散的知识,尤其感觉难于把握。
[摘要]
文章从高等职业院校课程教学改革的角度出发,结合物流管理专业课程的教学实践,对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的做法与成效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
高职院校;物流管理;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近年来我国物流产业的高速发展,对物流人才形成了巨大需求,但是现在我国物流人才不仅从数量上面临着非常大的缺口,而且从质量上来看,物流专业学生毕业后无法立即上岗,动手能力较差,无法满足物流企业岗位的实际需要,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高职院校物流专业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过于传统,无法适应物流行业的发展需求及高职教育的发展需要。因此,我们在物流管理专业进行国家高职骨干院校建设基础上,结合“工学交替双循环”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对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实践。
1教学方法的改革
1.1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使理论与应用得到完美结合
在物流管理专业“工学交替双循环”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下,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教学本着“工学结合”的思想,真正做到“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重视学生在校学习内容与企业实际工作的一致性,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将课程设在校内和物流企业,按照每一教学情境的设计需求,结合实际需要,设计并创新了“以学生(Student)为主体,以目标(Target)做指引,以情境(Situation)融内容,以任务(Task)当驱动”的“STST”课程教学模式。[1]以“物流信息管理”课程为例。传统的“物流信息管理”课程仍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即:老师讲,学生听,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热情和能力,更谈不上独立的分析和解决问题;再加上长期以来,物流信息管理课程教学以讲授空泛的技术知识为主,实践内容较少,不仅脱离企业实际需求,而且导致很多学生由于较难理解这门课的知识而缺乏学习兴趣,甚至放弃了对这门课的学习,导致学生在真正上岗时实践能力极其薄弱。针对这些问题,物流管理专业在进行该门课程改革时增加设计了“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包括知识点和任务实现两大主要部分,一方面使得项目与理论知识保持紧密联系,另一方面实现了从理论到应用的完美结合。[2]该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之处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摘要:物流培训以其周期短,见效快,不影响正常工作等特点,受到物流领域各层次在职人员和非物流专业在校学生的青睐。本文从物流培训培养目标定位、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构建等方面对我国物流管理人才培训模式的构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关键词:物流管理人才培训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
The Discusion on Logistics Management Talent Training Pattern of China
Zhou Run1 Li Xingyun2
(1.Automobile Management institute; 2.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Abstract: Because of the short period, speediness and little influence to normal work, the logistics management talent training is welcome. The paper makes a systemic discussion on logistics management talent training pattern of China from target orientation,courses system construction, teachers group construction, etc.
Key Words: Logistics Management Talent; Training Pattern
[摘要]现代物流业作为国民经济中一种新型的服务业态,可以从整体上提升一个地区的经济运行水平,对推动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肇州县的物流业发展迟缓,专业化、集约化程度不高,物流基础体系不够完善,缺少总体规划和现代物流管理人才。但从总体上看,发挥地理区位、交通运输、物质基础、政策环境等优势。可以通过树立开放思维,强化发展意识;完善配套政策,优化发展环境;选准发展重点,制定科学规划;搭建信息平台,强化科技支撑;实施人才战略,适应发展需求等五项措施,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步伐。
[关键词]现代物流业;发挥肇州优势;强化措施
现代物流业作为国民经济中一种新型的服务业态,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经济活动中的流通费用和成本,加速区域内商品流动,提高服务质量和经济效益,进而从整体上提升一个地区的经济运行水平。从肇州发展看,2010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80亿元,同比增长49%。在全省县域发展排名中位于第18位。这样的发展速度与经济总量需要完善的现代物流业作支撑,助力产业发展,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步伐。
一、肇州物流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肇州县的物流业发展起步较晚,发展迟缓,现代化程度不高,对于服务和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发挥不够明显。主要有五方面原因一是思想观念仅停留在货物运输的初级阶段。一些生产企业没有正确理解现代物流的涵义、模式,对新形势下社会分工合作、第三方物流等尚未形成共识;物流企业对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变,为制造商提供真正意义的物流服务等尚未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二是专业化、集约化程度不高。物流市场小、散、乱的问题比较突出,现有的5家企业基本没有建立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电子数据交换系统和货物跟踪系统。三是物流基础体系不够完善。肇州县境内无江河、无铁路,交通运输主要依靠公路运输一种方式。距离最近的肇东火车站为80公里,距离最近的哈尔滨国际机场为150公里,货物省内外运输和进出口周转速度比较慢,成本高。四是缺少总体规划和必要的政策支持。五是缺少现代物流管理人才。这些情况严重影响了物流业的发展。
二、肇州发展现代物流业的比较优势
(一)物质基础优势。2010年,全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5亿元,同比增长33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亿元同比增长35%。启动建设2平方公里肇州农畜产品加工区,规模以上企业达到22家。粮食产量达到25亿斤。境内原油产量突破100万吨,庆深气田增加探明储量500亿立方米,总量达到1700亿立方米。这都为发展现代物流业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地理区位优势。随着“松(吉林省松原市)肇(黑龙江省肇源县)大桥”建成及明沈公路、大广高速公路开通,有2条国道、1条省道、2条县道贯穿全境,肇州由过去的偏远县变成了大庆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和“窗口”,使之成为“哈大长”、“哈大齐”经济产业带上的黄金交汇点,对外关联度提高。对内可以辐射肇东、安达、大同、肇源等县(市、区),成为经济板块中心点。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并借鉴企业信息化架构规划研究成果,对运动训练信息化总体架构规划的组成问题进行了研究,为运动训练信息化战略架构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运动训练;信息系统;总体架构
中图分类号:TP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800(2013)005-0013-02
1、运动训练信息化总体架构组成
运动训练信息化战略架构是在竞技体育组织战略和信息化战略指导下的、建立在IT基础设施架构和安全架构基础之上的包括业务架构、信息/数据架构、应用架构和技术架构的集成体。
(1)业务架构。业务架构涉及业务的模版、功能、程序和关系,是竞技体育组织全面的IT方略和体系架构的基础,是将组织高层次的运动训练业务目标转换为可操作的业务模型,是对成功和灵活的业务运作方式的描述。同时适当划分业务的主要流程和共享流程,阐释和分析业务元素生命周期,支持业务模块的组织结构。
业务流程是整个架构中最有影响力的部分,是竞技体育组织为了实现其战略目标和价值的活动及过程,阐述运动训练业务流程和信息系统对这些流程的支持关系。因此,竞技体育组织的策略对业务流程的运行以及优先级别发挥了重大作用,它的每一个业务流程都是为了达到竞技体育组织的战略目标和价值。如果一个流程对该组织的战略目标的实现没有贡献,那么这个流程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业务流程要描述和反映出运动训练活动中现有的流程和改进与再造后的目标流程。正如企业运营一样,许多竞技体育组织可以通过不断的业务流程再造(BusinessProcess Reengineering,简称BPR)而实现竞争优势的提升和有效果的训练,从中也可看出整个业务过程的关键性。
信息技术在这个流程中相当于一个顶梁柱,起到了关键作用。但是,信息技术只是业务流程优化和再造的技术基础和推动力,因此,不能以信息技术作为流程的优化和再生的出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