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物理说课论文

物理说课论文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物理说课现状论文

(1)不知如何说课。也就是不知要说什么,所以就像备课一样,备了几张纸,然后台上一站,照本宣科。其实那是读说案,而不是说课,既是有备而来,我同意老师们精心设计说案,但说案只是一个书面材料,与说课不同。说课是以口语化情感化的语言,将所备内容通俗化精炼化,说课的话不一定就是说案上的话,不要求一字不差。说课者把说案上的某一重点环节以自己丰富的知识诠释出来,说出说案上点到而没有扩展开的精华。同时说课又不同于上课,不能一只粉笔一张嘴,十五分钟给大家推导出一个公式或定理完毕。

(2)不知说给谁。其实是意识不到说给谁。,说课者所面对的不再是学生,而是一批有头脑有阅历的物理专业精英。因为面对的对象不同,说课教师无需把众所周知的内容一一累述,造成头重脚轻,时间上分配不均。

(3)不知说什么。说课者在说完所有说课必备的环节之外,重点要说教学思路,你的教学方案如何让设计的?优胜之处在哪儿?依据什么?达到了怎样的目标?

举一例,一老师在说《电功率与安全用电》一节时,给每位与会评委手中一说稿,然后又不辞辛苦的将这些说稿一字不差的打在大屏幕上,最后在讲台上操纵鼠标的同时,一字不差的背下说稿,结果可想而知。人们只是摇头,所有人都承认该老师费了劲,用了功,但所有人都感觉到索然无味。因为都只有一个感觉,就是该老师是在背诵。除了背诵,该老师就一无其他,呆板、机械,让人怀疑他说课的真实性,对他的知识能力产生疑问,试问他又能如何灵活的驾驭课堂呢?

我认为一节好的物理说课,应该参考以下几点:

首先,要体现课标中的思想,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所以,教师从一开始就应该向给学生创设情境那样,创设属于自己独特的说课氛围。包括开场白及说课导入,很多教师不注重这个环节,往往是败笔的开始。开场白要彰显老师尊贵儒雅的气质,除了介绍自己本人来自哪儿、哪个学校、姓名之外,可不失时机的拉近听众与本人之间的距离,有时只是一句幽默的话,一带而过;走上台的那一刻起,就应面带微笑,自信而谦逊。根据活动时间,酌情播放一段优美惬意的舒缓音乐或画面:面朝大海,白色浪花翻滚,风吹乱长发;亦或是满地的油菜花,胡蝶纷飞;满眼的绿色等等。

第二,正式说课之后,要在教材简介中,点明所教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及教材特点等。你如何处理?理由何在?理出三维目标,圈出重难点,并从学生的角度(年龄特征、认知基础、认知特点、思维规律)优化出教学方法,这些可通过大屏幕展示要点,稍作停顿,口述。这就完成说课流程的前三者。因为所有教师基本都不会丢掉

这几部分,故我在此简述,这部分约占整个评价标准的38%。

全文阅读

物理说课现状分析论文

论文关键词:物理说课教学程序整体构想重点环节

论文摘要:物理说课是提高物理教研活动效率的一种教研手段。如何说好一节物理课,要有主有次,详略得当,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并保证每个环节都落到实处。

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推动,学科的交流活动日渐频繁。物理学科的活动形式由原来的老师单一现场做课,演变出如录像光盘记录课、实验操作技能演示课,及至当今流行的物理说课等多种教学研究形式。

物理说课是新时期选拔新人才,提高物理教研活动效率的一种教研手段。它既能表现出教师的业务素质及理论水平,也能体现出一位老师的基本功。那么,什么是说课呢?说课是“依照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及教学条件等因素,把备课、上课等主要过程从教学角度进行阐述。依托新课标,选择教学方法,合理设置教学内容程序。”一般有规定时间(约十五分钟)。在这规定的时间里,教师要以饱满的姿态,从教学内容、教学实情、三维目标及重难点方面,设置教学环节,同时辅以多媒体课件等。

现在,物理说课已经形成一个说课流程:

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情与学法说重点与难点说教学程序板书与板图

但这样一个流程只是让说课者不偏离轨迹,把握大的方向。每位物理教师在让学生创新的同时,必须有自己的东西。自己创新,自己有与众不同的闪光点。既做到面面俱到,又做到别具风格,这样才能看出个人风采。

纵观几次物理说课活动,我看到有的老师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全文阅读

初中语文作文课六步训练法

语文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它的课程性质更给了语文学科关注与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等方面最广阔的天地,语文无疑仍将是最有魅力的课程之一。

有人戏说,语文课程的考核只要让考生写篇作文,就初步可以看出这个考生语文功底高下了。此说,虽片面,但却也未免无道理。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积累;经典文章的阅读、欣赏、背诵、剖析等都是为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最终都将集中体现在写作中。因此,探究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教学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根据新课标“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是学生学习中的首席”的理念,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摸索出了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一套训练方法。本训练共分六个阶段(初中三年的六个学期每个学期一个阶段),每个阶段训练内容及步骤如下:

一、相互了解、培养健康心理

小学学生天性活泼,思维活跃、爱说好动,广大小学教师对这一点是深有体会,课堂上学生不分时间的说,教师刚制止不到一分钟学生又有说话的。小学生的这一特点是由于他们对一切事物、事情都好奇,充满了兴趣所决定的。而绝大多数教师对学生的这一表现极为反感,不是因势利导,而是采用高压的办法制止,长期下去扼杀了学生的兴趣及敢于在众人面前说话的习惯,使以后高年级的课堂上出现死沉沉一片,只有教师在自演自编自导的课本剧。鉴于此,笔者认为在初中第一阶段教师应因势利导,给学生创设学生发言的情景、时间,唤醒学生心底尘封已久的渴望,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在众人面前大大方方阐述自己的思想。根据这一原则,结合初一年级学生刚入学的特点,教师可利用每节课前5~8分钟时间由学生在原座位起立(不要走上讲台,一是节约出入所用时间;二是避免形式主义)进行自我介绍,并由同村的或相互熟悉的同学进行补充。全班学生进行完一轮之后,教师根据个人见解布置一些新的任务,如每节课由学生讲一个不是大家很熟悉的成语故事或是一个雅俗共赏的笑话,或是同学们亲身经历或听到的趣事给全班同学听,教师可根据故事内容或提小问题或进行总结或引导或评论。期末进行一次评选,最优的予以表彰。这样做的好处有三:一是教师在较短时间内掌握学生情况的第一手材料,师生之间,同学之间达到相互了解;二是培养学生组织语言完整表述一件事情,在众人面前发言的能力;三是增加学生对语文课的兴趣。

二、以叙为主,进行人物描写训练

就是利用课前五分钟时间以叙事、记人为主进行口头作文训练。其间结合教材穿插一些人物及环境的描写。在每个学生说完后教师予以指导、点拨。课下整理好写在作文本上交给教师,教师每天只需批改一篇作文即可。籍以此法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及写作水平。人物的描写,可以分步进行。第一步发动学生去寻找一些关于肖像及环境的描写片断,如《水浒传》中人物的描写,鲁迅笔下“圆规”杨二嫂的描写,在班上进行交流、总结,得出人物描写一定要抓住特征。然后每节课由一位学生描述某一位同学由其他学生猜这个人是谁。从而达到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抓人物特征描述人物的能力。当然在教学过程在也可以灵活教学,发挥教师、班内学生的特长说段评书等。

三、以物示范,感性导入,把握顺序方法

第三阶段训练以说明文为主。教学前,教师以学生身边的事物(如铅笔盒)为例向学生说明说明顺序(从上到下、从外到内)后合理运用说明方法进行示范说明。然后由学生们向同桌介绍自己的铅笔盒或某物件,从感性上认识说明文的特点。课下作为作文布置完成,初步学习写说明文。接下来由每位学生利用课前五分钟使用合理的顺序及说明方法介绍一件自己心爱的物品给全班同学听。刚开始时可以让学生带物品进行说明,之后脱离物品根据物品特点进行描述。期间教师可以找一些优秀的说明范文给学生阅读,摹仿。一轮进行完以后,学生初步掌握了写说明文的方法,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安排学生练习写一些建筑物的说明文。

全文阅读

多采课堂 个性激扬 ——《羚羊木雕》几种不同处理方法

亮 当我备课到《羚羊木雕》时,不觉得想起来谷素贞老师和林爽老师对这一课的处理。谷素贞老师的教学过程如下:先以“你和家长之间是否有过冲突?”导入,很贴近学生实际,起到较好效果;再给学生以足够时间感知课文,以文中“奶奶”说的话切入,变换语气读,引领学生深入课文,分析“我”“父母”等的优缺点,揭示课文矛盾所在,最后请学生帮老师想想,怎样才能防止老师成为文中父母一样的人。谷素贞老师对课文的切入点选得准,师生对文中人物讨论得很周全,学生课堂的情感体验很深刻。特别值得一提的谷老师很注重引导学生对文中多次出现又很重要的词语的品味,如母亲口中的“贵重”,我的“流泪”等等,这些细节的品味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不断深化。 林爽老师她是这样处理的:先听老师朗读课文,学生用心听并说说感受,为整体感知课文;再研读课文,她让学生就课文的“文章内容”“思想感情”“感触最深的句子”选一个方面进行欣赏;接着说说“你认为最惊心动魄的是那一情节”,生说并有感情的朗读。整体感觉课堂很活跃,学生思维的闸门已被打开,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较深,学生的发言也各有特点,这不能不说说教师高超教育水平和良好课堂驾驭能力的体现。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正确把握语文课程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以期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感觉新课程带来的不但是整个教学体系的变革,学习方法的变革,更是教师个性成长、教学风格形成的强大推力。一篇文章,不同处理方法,不同学习目标,教师教的兴趣盎然,学生学的有滋有味。我想,一样课文,两个人各有风格,我为什么不能上出我自己的特点,符合我的学生的特点。 《羚羊木雕》这篇课文说的是,“我”把贵重羚羊木雕送给了最要好的朋友万芳,父母发觉了,逼“我”去要回来,“我”被逼无奈,只得硬着头皮开口,让万芳把羚羊还给“我”。“我”对朋友这样反悔,伤心极了,文章含蓄地批评了父母重财轻义的行径伤害了孩子之间的感情。本文所写的家庭故事贴近学生生活,结构精致,布局巧妙,情节发展曲折,学生喜欢读,也易于理解。因此,我决定对此文不做过多分析,主要加强朗读,分角色朗读,让学生自己在朗读中品味语言,揣摩内涵,学会判断辨别,学会思辨,学会针对特定问题进行辩论。 教学开始了,第一句话我是这样说的:“少年时光,我们同学充满朝气,对将来充满憧憬,同学们个性开始飞扬,自然生活中难免会与父母、朋友发生各种各样的争论碰撞,请说说生活中你与他人有过哪些争论碰撞?”学生们兴致很高。我又说:“面对生活中这许多是非,你有没有想过‘谁对,谁错’,谈谈理由。”通过课前贴近学生的生活事例的分析,加强了学生思辨能力,引入课文,我首先做的是引导学生作好整体感知课文,为下节课的辩论打下基础。 “先请同学们自己大声初读课文,积累词语,解决疑难字词。” 与平时一样,对于生字词,我总是让学生自己解决读音含义。学生们读课文,我心里想的是下节课的辩论,因为这样的课我没上过,对课文的内容不作深入的分析,学生们能够有自己的独到的理解吗,我有我的怀疑。这节课我必须要做的是为辩论打下良好的基础。当学生们给自认为较难的字词圈好,并识记后,我让学生再读课文,找出课文人物,理清人物关系矛盾所在。很快,黑板上形成了本文矛盾焦点所在:我重友谊送羚羊木雕给好友万芳;父母重羚羊木雕让我向万芳要回来。 这样学生初步明白这一家子在争论什么?矛盾的焦点在哪里?各自人物所持的观点都明确。于是我让学生分角色进行创造性朗读,再一次深入体会各人物不同的态度以及他们的理由。原本我以为学生会读不好,但想不到分角色朗读中竟然有几个学生读的有模有样,我立刻抓住这个机会说:刚才有几个同学真的有点文中人物的神情,“妈妈”有妈妈的样,“父亲”有父亲的威严,“我”有我的委屈,好像个人都很有理由似的。这样好了,我们下节课进行一次辩论大赛,认认真真地讨论讨论这个问题,当然前提是同学们对课文深入了解,辩论时才会有话可说。学生的兴致一下子高涨起来,我真的感觉到这时的课堂才是真正学生的课堂。 下面的步骤很简洁,先简单介绍辩论具体形式,流程(观点阐述,自由辩论、总结陈词),确定辩论双方代表,亲友团成员以及主持人选,布置双方成员查找相应资料。 “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一位参加辩论的同学这样说。学生们布置好教室,我不放心,又重申了几条我讲过的注意事项:辩论一切都正规化,辩手需要亲友团的大力支持,辩手发言要口齿清晰,观点鲜明。主持人宣布,“辩论开始,下面先进入观点阐述阶段。”主持人因为紧张忘记了先有代表“我”的甲方阐述观点,辩手也因为紧张发言有些停顿。但接着的自由辩论着实让我大大的吃了一惊,辩手们针锋相对,大胆反驳,全无刚才的胆怯,教室后面亲友团也没有让大家失望,辩论进入白热化阶段。辩论中,他们有“生命诚可贵,友谊价格高”,我重友谊高一切;有“小孩子必须听父母的”家长式的霸道;有“可怜天下父母心”的呼吁,有“可怜天下子女心”的呐喊;有做人“以诚信为本”,送出的东西不能要回来,有“小孩是未成年人”,送人东西需要家长参谋……等等。学生们思绪万千,灵感的火花不断的闪现,这是我课前所未预料到的。 可以说此时,我课前的所有忧虑全然无存,学生们是有能力达成他们所未经过的事的,这一点我很肯定。当下,针对课文我插入了以下几问,作为对课文的深化。①、假如辩论双方如“我”,“爸爸妈妈”都早点采取适当的方法,可不可以避免课文的结局?②、可以看出“我”“爸爸妈妈”“万芳”各是怎样的人? 课结束了,但是学生们意犹未尽,有学生要求再进行一次辩论,甚至有学生找我争论。这样的课可说是我从教至今为数不多的,静下心来反思,首先我认为我符合了新课程所提倡的上课要因人而异(教师、学生)的观点,我个人对于课堂倾向于活跃,鼓励学生大胆发言,积极参与,对于学生我希望他们都成为活泼有独特性格的个体,而这篇文章也正适合这样的上法,故而课堂感觉较为满意。辩论前的课文感知,辩论中的思绪飞扬,辩论后的反思,不正符合了语文课程提倡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纬度要求吗? 当然,这堂课的缺点很明显:有部分学生对课文理解了,但不会很好的表达;辩论中因不得其法,导致辩论向无所谓的争论发展;课文知识点的落得不实。但是这又有什么关系,学生活了,思维活了,课堂是学生的课堂,就足够了。我一直思考着怎样的课才能算作好课,或许新课程的春风正给我带来满池的活水,一堂愉悦的课让人如坐春风,有的是生生之间,师生之间情感交流,精神的愉悦,全然没有人们问的“课上得怎么样”之感,全无成败得失之感。

全文阅读

浅析中学语文说明文教学

根据目前三种基本文体教学来看,说明文教学是最为薄弱的环节。长期以来,说明文教学不受重视,甚至被忽略,这是因为说明文一般平平实实,缺乏形象性。应该怎样改变这种现状呢?说明文教学的关键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说明文教学的现状

“语文教学现状问卷调查”中,问及学生对文学类与实用类课文的喜好时,喜好实用类的学生只占17.7%。有的老师也认为:“我们应该承认这样的一种现实,广大师生都喜欢和看重文学作品……而不愿多读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和科普作品。”(在各类文体中,不少教师不大爱教说明文,学生也不大喜欢学说明文,觉得它既不像记叙文、文学作品那样形象感人,又不像议论文那样具有一种论证的逻辑力量,枯燥而乏味。这一认识,使说明文成了语文教学中的一个薄弱环节。而事实上,让学生学好说明文体,不仅是学生今后工作和生活的需要,而且它对学生整个思维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说明文思维与其他文体的不同

说明文是说明事物的。所谓说明,就是要客观地对某种事物或某一事理作解说,使人能够明白这一事物或事理。这就决定了无论在表达方式上或是在思维形式上,说明文都不同于记叙文、文学作品和议论文。与记叙文、文学作品相比,记叙文和文学作品主要是通过回想、联想和想象进行形象思维,而说明文则主要是通过分析和综合进行抽象思维。可见,二者所运用的不是同一类思维。

与议论文相比,二者同属于抽象思维。无论议论或说明,都要运用抽象的分析和综合的方法,说明文甚至像议论文那样也要运用概念、判断和推理。但是,二者的抽象思维又有所不同。议论文的思维,主要在于通过逻辑推理能够一步步地推出结论(观点或论点),从而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而说明文的思维,则主要是通过分析和综合(以及比较、分类、抽象和概括)的方法来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议论文和说明文虽然都用分析和综合的方法,但议论文更多地是对抽象道理的分析和综合,而说明文中对实体事物的说明则更多地对事物的实体进行分析和综合。说明文虽然往往也要用到推理,但说明文的推理在于说明客观性的事理,而议论文的推理则在于论证自己的观点。

三、说明文的重要性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或介绍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目的是给人以知识。说明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它主要包括说明对象、说明对象的特征、说明顺序、说明方法以及说明语言等五方面的内容。重新修订的中学语文课本,就拿初中教材来讲,修订前说明文不到20篇,修订后增到40篇。在各种文体中增长率最高,这样加大说明文的教学量,它符合了语文科工具性和实用性原则的要求。同时也清楚表明了说明文在整个教学中与记叙文、议论文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

全文阅读

课程论文在药物化学教学中运用的探讨

[摘要] 药物化学是药学的基础学科,针对传统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采用课程论文及答辩的形式进行教学和考核,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本论文主要就课程论文在药物化学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 课程论文 药物化学 教学改革

药物化学(Medical Chemistry)是建立在化学学科和医学、生物学科基础上,设计、合成新的活性化合物,研究构效关系,解析药物的作用机理,创制并研究用于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药物的一门科学。它是一门历史悠久的经典学科,具有丰富的内涵并涉及广阔的研究领域,其主要工作是发现与发明新药、合成化学药物、阐明药物化学性质、研究药物分子与机体细胞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在创制新药中,药物化学对后续学科的研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药学研究领域中的带头学科。

药物化学是制药工程、药物制剂和药学等本科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在学生的知识结构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其内容广泛,涉及面宽,交叉性强,学科发展快,药物分子的结构复杂,这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难度,容易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影响学习效果。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具备了内在的学习兴趣,学习行为才能持久、高效。因此,根据药物化学这门课程的教学特点,我们想到了通过设置课程论文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让学生主动地去探寻感兴趣的药物化学知识,进而强化药物化学的理论教学效果,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印象。并且还把课程论文作为课程的考核方式之一,将课程论文纳入学生的成绩评价体系当中,和理论考试成绩一起作为评价教学效果的手段。从而进一步的调动学生学习药物化学课程的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通过几年来在教学中进行课程论文的实践,我们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也发现了一些不足。本论文主要就课程论文在药物化学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探索。

一、设置课程论文重要意义和作用

论文是对课程的综合考察,论文的写作是一种复杂的劳动,不但能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能加强学生综合运用各种知识的能力。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老师布置和课程学习内容相关的题目,学生查阅大量的中文及外文文献,然后根据对论文题目的理解,对文献资料进行筛选,提炼出相关内容,运用所学的基本知识,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分析,概括,归纳,总结,撰写书面的论文,制作电子讲稿,并进行口头的报告。为了要把某个问题讲清楚,学生必须综合运用该课程甚至其他课程所学过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通过阅读大量的文献阅读科技期刊和学术专著,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查、阅、写”的综合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在运用理论分析思考问题的同时,让学生制作电子讲稿,每个人做一定时间的学术报告,还锻炼了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语言表达交流能力,这样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当今社会需要的正是具有各种能力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课程论文的写作应该说是一种操作性比较强的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方式。

通过在药物化学课中进行课程论文的尝试,我们发现学生对这种教学方式比较欢迎,它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学生对这种教学及考核方式投入了很大的热情,不少同学,都把这种实践作为对自己的一次锻炼机会,认真的调研文献,然后提炼总结,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学生不但对药物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有了更深入的掌握,同时还了解到了原理的实际应用,将抽象的概念与实际的科研成果联系起来,使他们对药物化学这门课程更感兴趣,也加深了对学科的了解和热爱。有些同学在论文中还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新见解,具有一定的学术水平。可以说课程论文在药物化学课程中的实践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二、药物化学课程论文的写作要求和评价目标

全文阅读

《落花生》第二课时说课设计与反思

说教材:《落花生》是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个单元的学习主题是生活中的启示。《落花生》着重讲了一家人过收获节的情况,通过谈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揭示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主旨。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四部分内容。恰当巧妙的详略安排,更好地突出了作者的写作意图。

说学情 :五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他们对生活已有所体验有所感悟,在学习上已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掌握了一些学习方法。但需要教师的引导,用文本为学生架起一道通向生活的桥梁。使学生在学习中生活,在生活中学习、会学习、会生活。

说教学目标 重点 难点

根据本课的内容特点及学生的情况,紧紧围绕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1、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十自然段。

2、理解“父亲”所说的话的含义,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3、学习作者主次分明,借物喻人的表达方式。

教学重点:1、理解“父亲”所说的话的含义,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全文阅读

让说明文生动起来

——我是如何来上《生物入侵者》的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说明文往往给人一种通俗易懂却又平淡枯燥的感觉。说明文的教学常成为一种模式:学生读课文,老师划定义,讲概念。这样的教学过程,学生学得没劲,老师讲得乏味。学生经常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再结合历年来中考的要求,说明文的确让人感觉是食之无味,弃之不敢。

如何让说明文教学生动起来?根据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小班化教学),我想到了网络。于是带着尝试的心态,我选择了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中的《生物入侵者》一课,进行网络环境下说明文教学的初探。

课前准备

1.分析教材:对教材进行分析之后,我认为《生物入侵者》一课的特点在于:科学概念通俗易懂,结构清楚明白。如果仅按照常规方法:只分析说明对象,说明结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话,达不到教学生动的效果,更不能达到提高学生素质和能力的要求。2.分析学生:在实现了小班化教学后,学生掌握了利用网络查找相关资料和制作多媒体课件的能力;有较强的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求知欲强.而教室中就配置了电脑,更可以让学生方便的利用网络,为教学提供了硬件条件.

于是我定下了这样的教学目标:①利用网络让学生在课前做充分的探究性学习。②紧扣教材内容让学生去学习:什么是生物入侵者?有哪些动植物是生物入侵者?生物入侵者的危害有哪些?③进行拓展性学习:防治生物入侵者有什么好办法?

在实际的准备过程中,学生在熟悉了教材之后,带着极大的热情和兴趣投入到利用网络的自主学习中,他们查阅搜集了大量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后,能够对相关问题得出结论。并且,每个小组都制作了以生物入侵者为主题的电脑课件,作为他们自己学习成果的汇报。图文并茂的网络,使平面的概念立体起来,让单调的文字鲜活起来,一下子让学生从课本中走了出来,激发了他们了解生物入侵者的极大兴趣,并产生了把自己的学习成果和同伴,老师交流的渴望。当然,我对学生们自己搜集材料制作的课件进行了预览,并和他们一起进行了讨论修改。使之主题明确,中心突出,更具观赏性。我始终认为这样有针对性的指导,有助于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得到提高。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了课前准备工作,不仅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熟悉了课文内容,更让他们对课文内容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对交流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充满了期待。这就为上好《生物入侵者》一课作好了准备。

全文阅读

说理文如何教说理

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从中年级开始就选入了多篇说理文。这类课文教学的一个主要目标就是让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明白课文是怎么说理的,从而学会说理。但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发现很多教师不知道怎样去引导学生学习说理。为此,我们丹阳市小学语文名师班以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滴水穿石的启示》一文为例进行了系列研究。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在引导学生学习说理时要注意以下三点。

一、厘清要点,清楚观点

这类课文都有一个中心观点,整篇课文都是围绕这个观点来展开叙说的,所以教学这类课文必须要明确课文是围绕什么观点、抓住哪些要点来叙说的。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去思考:①课文谈论的对象是什么;②课文针对这个对象说了什么理;③课文为了说这个理选择了哪些材料,呈现了哪些画面。整体切入,把握说理要点,读懂并清楚地说出课文所要说的理。《滴水穿石的启示》一文谈论的对象是安徽广德太极洞内滴水穿石这一天下奇观,作者根据对这一奇观的观察和分析后说了这样一个道理:“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课文为了说明白这个道理,选择了三个正面事例和一个反面事例,呈现了李时珍、爱迪生、齐白石这三位成功人士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的画面和雨水三心二意、半途而废的画面,抓住这些要点来阐释观点。

二、明晰结构,有序叙说

学习说理,不仅要明白说了什么理,还要知道按照怎样的思路来说理,才能做到说话有条理。这类课文的结构就是作者说理思路的外在表现。所以要明确说理思路就必须关注整篇课文的结构和主要段落的结构,厘清各段落之间的联系。在小学阶段,这类课文大多是总分总结构,全文一般是按照“提出观点―举出例子―总结观点”这样的思路来说理。开头段一般是总领全文,引出对象,常通过以下4种形式来提出观点:①直接点明;②古训引入;③现象剖析;④话题导入。中间段大多是以描述例子为主,并有适度议论,所举的例子都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有时还从正、反面来叙说,每个段落一般只表达一个中心意思,段中所有词、句、句群都围绕这个中心意思来阐述。有些课文的中间段落也是总分结构,段首句常常总领后文,提出观点,段尾句得出结论,强调观点或总结上文。结尾段一般以议论为主,呼应开头,照应课题,总结全文,常单独成段,有时文章的中心句就隐藏在这个段落里。《滴水穿石的启示》一文就是典型的总分总结构,课文开头通过对滴水穿石这种现象进行剖析后引出观点,总领全文;课文中间以三个正面例子及一个反面例子来证明“滴水穿石”的重要性,其中第三自然段也是总分结构,先是描述了李时珍、爱迪生、齐白石这三位名人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的事例,然后借助段尾小结句总结观点。课文结尾强调“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这个观点,呼应开头,总结全文,也是全文的中心句所在段落。整篇课文紧扣中心观点来展开叙述,结构紧凑,思路清晰。

三、把握事例,形象论证

这类课文一般都是借助实例来阐述自己观点的,这些实例很多是事例,事例就是作者说理的证据。在列举这些证据时作者常常运用一些巧妙的方法,努力把道理说得形象具体。所以学习说理还必须注意以下两点。

(一)把准事例

全文阅读

谈作文教学中的以说导写

摘 要: 作文教学要让学生把写作理论和生活实践联系起来,说自己实践的经过,说自己亲身的感受,说自己的心里话。这就是作文教学中的以说导写,这方法要得体,主要在课堂中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并适时做好启发,让学生驰骋想象,他们就会畅说联翩,笔墨飞洒。

关键词: 作文教学 兴趣 想象 畅说

写作难,教写作更难。传统作文教学模式是:教师指导学生审题,引导学生选材,分析写作结构,出示例文让学生阅读、理解,最后让学生参考例文写出文章。这样的作文教学过程只是向学生灌输写作理论,并且每次写作课都以这种模式进行,学生听多就觉得厌烦。所以一提到写作,学生就感到头痛。学生对写作不感兴趣,很自然,教师的作文课堂难以“活了”。这样写作的教与学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恶性循环。

在写作课中,怎样让教师教得愉快,学生写得尽情呢?陶行知先生早在三十年代就说:“解放孩子的双手,使他们能干;解放孩子的嘴,使他们能谈。”语文写作课正是让学生“松绑”,解放学生的肢体和心灵,给他们营造自觉、自由用“嘴说”的氛围。所以当前作文教学要让学生把写作理论和生活实践联系起来,说自己实践的经过,说自己亲身的感受,说自己的心里话。在作文课上让学生尽情地“说”,便于训练学生迅速将内部语言转化为外部语言,投入相互交流思想的语言环境中。

作文课上让学生“说”什么,怎么说呢?美国教育家有一句话:“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李吉林老师说得对:“生活是那样绚丽多彩,有形,有情,有境,小学语文教学就应与生活相通。”语文写作更应该这样,学生本身的生活内容是十分美妙多变、丰富多彩的,所以生活的所见、所闻、所感就是学生说话的题材,学生思之有实,言之有物、有情、有美……生活给学生提供了写作素材,写作让学生提高对事物的认识,发展学生自身的语言和思维。

在习作课堂上,指导学生“说”生活是一门讲究的艺术。教师方法得体,学生就会在课堂上畅所欲言,言言不断。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欲望源于周围的环境。我曾这样实践:在教写应用文――建议书时,一上课我便宣布:今天,我们来开一个讨论会――怎样管理班级,争当文明班。顿时学生欢呼雀跃,会上,大家畅所欲言,人人当记录员,把好建议一条一条地记录下来。学生经过讨论、记录,大多数能有条理地提出建议,他们都感到有很大的收获。最后,指导他们怎样把这些建议安排好,按格式写成建议书。这节课我通过给学生营造说话的氛围,亲身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很自然地说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悟、所感,寓学于乐中。可见创设情境,运用活泼多样的教学方式,是作文课“活”的前提。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