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物理实验

物理实验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谈物理实验

【摘要】物理学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实验是中学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建立物理概念和规律、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不可缺少的环节,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探索精神以及良好的学习方法。也是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提高人才科学素质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实验演示能力

如何来加大实验教学力度、改进实验教学、提高教学效果以推进物理素质教育,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重视演示实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物理演示实验具有形象真实、生动有趣的特点,能为学生在形成物理概念、得出物理规律前营造出活生生的物理情景,使学生感受倍深。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动作记忆效率比语言文字记忆效率要高好几倍。“百闻不如一见,百看不如一做”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对物理学习有障碍的人,其最大的障碍不在于智力因素,而在于缺少对日常生活的用心观察,头脑中缺乏感性经验,而这些感性经验恰恰是物理思维的基础。因此,教师不仅要用好课程标准上规定的演示实验,甚至教材上的一段话、一幅插图、一道习题也可以将它搬上“讲台”,进行演示。进行实验演示应作好以下几点:

1、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能力。教师必须研究教材中哪些地方学生感到抽象、容易混淆、接受困难,并结合教学实际,研究解决的方法,努力开发一些直观的演示。同时在教学中介绍一些近代物理学的某些思想方法和现代科学的新成就,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使学生的眼界更加开阔。这不仅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更多地拓宽学生视野丰富他们的想象,而且能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演示实验中增加学生的参与。演示实验是教师利用课堂时间为学生演示,在操作的同时又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观察、思考和分析的一种物理实验教学方式。演示实验通常教师演示,学生观察,但是很多实验学生根本看不清,特别是后边的学生。不同程度的限制和阻碍了学生智能和潜能的发展,直接影响学生实验心理素质的提高。因此,在演示实验中,应积极引导学生观察、猜想、分析、归纳总结。甚至在实验操作上让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充分了解实验的内容,多次重复,加深印象,巩固记忆。演示实验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参与,不仅有显示学生实验技能的机会,又能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及能力的培养,加深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同时可领略物理学的思想,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

3、合理运用多媒体进行实验教学。利用多媒体教学,是教学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系统科学的观察和方法,组织多媒体信息,形成合理的教学结构,以实现教学优化,使学生真正体会到物理学科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观察及分析问题的能力。如应用多媒体展示课堂实验无法演示的宏观的、微观的、极快的、极慢的物理过程,从而突破时间以及空间的束缚。进行逼真的模拟,灵活地放大或缩小物理场景,将物理过程生动形象地展现于学生眼前,使学生认识加强,理解透彻。对于可见度小,不易观察,且只能水平演示、观察的内容,利用多媒体进行物理实验教学,对学生脑子里形成正确概念有极大的帮助。不但为教和学增添了信息的传输和接收通道,而且为教学创设了良好的情境。

全文阅读

物理实验题

一、物理实验题的意义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学的研究方法通常是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对物理现象进行分析、抽象概括和总结,从而建立物理的概念和原理.

因此,实验题是最能考查同学们对物理学科的学习能力的一种题型.它不仅能反映同学们的观察能力、动手动脑能力,而且还能反映同学们对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理解程度,更重要的是它能再现同学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所以实验题是每年中考试题中重要的题型之一,在一份试卷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高,如2009年江苏省中考物理试题,实验题占约45%的分值.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实验题不仅在深度与广度上增加了,而且逐渐实现了从知识型到能力型的过渡,要特别注重做实验与背实验的区别,注重实验的过程性与操作性方面的考核.

二、物理实验题的类型

1.测量型实验题:分直接测量型和间接测量型两种.

直接测量型实验题主要考查各种常见仪器的使用和读数.正确使用常规测量工具是重点,中考试题中常涉及此类题.

间接测量型实验题主要是初中物理课程中几个重点实验,如对密度、浮力、机械效率、大气压、电阻、电功率等的测量,特别是“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为每年所必考.

2.探究型实验题:此题型的素材背景通常从同学们比较熟知的自然、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抽象出与教材联系较紧密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设置实验题,用于考查同学们灵活应用教材中所呈现的各种实验原理、思想与方法的能力.

全文阅读

物理课实验

所谓"实验导入"指的是运用实验导入新课。它是课堂实验教学的开端,与一切有目的的行为一样,良好的开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实验导入的主要任务是在学习者和新的学习课题之间创设理想的诱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愿望,使具有课题意识,明确学习目的,动员必要的已有经验和认识,运用学会的学习方法。

实验导入是物理课堂导入的最主要的方法。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主要采用了以下一些方法,现举例说明,与同行讨论。

1、惊奇现象导入法。这是一种相当普遍的实验导入方法。利用学生意想不到的奇特现象,唤起学生的注意,引起学生思考,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而导入新课。

例1:大气压强-覆杯实验导入

将一只玻璃杯灌满水,用一张塑料卡片盖在杯口上,再按住卡片把水杯倒过来。问,当把手移开后,会产生什么现象?松手后学生惊讶不已。从而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2、黑箱导入法。所谓"黑箱"是指内部结构和机制不清楚的系统,可以通过输入某种信息,从获得的输出信息中推断该系统的可能结构模式和机制。这种研究方法就称之为"黑箱方法"利用它创造的神秘感可以唤起学生的高度注意和积极思维,同时可以使学生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

例2:能量的转换与守恒-魔筒导入。

这是一只金属圆筒,称之为"魔筒",我把它沿台面滚出去,看一看会有什么现象发生?演示后学生奇怪,滚出去的圆筒还会滚回来,而且还反复地滚来滚去?原来筒里面有二根橡皮筋中间拴着一个重物(如图)。为什么这样的结构就会产生这种奇特的运动?在运动过程中能量是怎样转换的?学习了下面的课题,这些问题就不难解决。

全文阅读

如何用物理实验助推解物理实验题

物理实验既是物理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又是物理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同时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能力的前提。所有的物理知识都是在实验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因此,在初中阶段对学生进行实验的养成教育,既贯彻了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又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其实解答物理实验题并不难,下面谈谈如何通过物理实验帮助学生解各类物理实验题。

一、常见实验题类型

(一)测量型分直接测量型和间接测量型实验。

(二)研究型。

(三)操作型。

二、各种类型的出题方式及对策:

(一)直接测量型实验。

出题方式1: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例如:温度计读数时视线的要求;刻度尺的记录结果;天平的调节;不同测量工具共同使用时的要求等。

全文阅读

因物理实验喜欢上物理

摘 要:物理课程是一门注重实验的自然科学基础课程,可见物理实验的重要性。为促进物理实验教学的发展,加强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实验时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启发学生对实验现象所说明的问题进行积极思考和交流,在实验中获得成功,让学生因实验喜欢上物理。

关键词:物理实验;实验能力;喜欢;培养

物理课程是一门注重实验的自然科学基础课程,可见物理实验的重要性。为促进物理实验教学的发展,加强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新修订的课标中增加了对物理实验的要求,如:增加了“测量物质的密度”“测量速度”“探究液体压强”“观察静电现象”等等,同时,增加了实验条目,而且在附录中补充了学生必做实验,共20个。这些实验,不仅注重了内容结构的合理,而且注重了能力结构的协调。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同时还强调了进行探究式实验,鼓励有条件的学校不仅让学生完成列出的必做实验,而且应充分利用已有的实验器材,努力开发适合本校情况的实验课程资源,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动手做实验。这样不仅消除了教师的疑虑,也明确了实验要求,同时有利于我们物理教师开展实验教学。

在开展物理实验的教学中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同学们在实验室按照要求有秩序地做实验,我边巡视边辅导,发现有一个组的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实像”的规律时,居然把光屏拿掉,直接用眼睛去观察,当时我立刻制止了他的行为,我问:“你在干什么?”“我想去掉光屏,看看能不能看到实像。”他说。“实像只能用光屏承接,你认为能看到吗?时间这么紧!赶紧做!别胡来!”我说。当时我还暗自高兴……直到2012年6月25日下午(河南中考统一时间)中考物理结束之前,我还认为我是对的!可是2012年的中考物理题填空题第7题(如下),让我懊悔不已:

7.(2012河南)如图所示,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光屏上呈现了烛焰倒立清晰的像。如果去掉光屏,眼睛在A处能(选填“能”或“不能”)看到这个像,原因是光汇聚成实像后继续向前传播,进入人的眼睛,所以能看到。

后来,我亲自跑到实验室做了这个实验,并且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我才意识到我错了,我当时真不该为赶时间,把“探究实验”变成“验证性实验”,在此我向我的学生道歉。

我保证,今后我绝不会犯同样和类似的错误!对于物理实验教学,任何一方面的忽视都有可能会造成学生发展的偏颇,因此,我今后定会注重物理实验教学。为提高教学教果,我们还应尽量创造条件做一些其他力所能及的物理实验。并根据实验内容、教学目标、实验条件等,设计成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有条件的学校应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增设一些学生实验,增加学生的动手机会。无论是演示实验还是学生实验,都尽量让学生明确实验目的,理解实验原理,放开让学生去做。做演示实验时,由于实验的操作者是教师,学生的主要任务是观察和思考,因此,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启发学生对实验现象所说明的问题进行积极思考和交流。

全文阅读

物理教学呼唤物理实验

物理是学生感觉比较难学的科目,有很多学生因为物理难学而弃理从文,有的学生在日记中写道:“物理难,物理难,物理课上难欢颜”。发挥物理实验教学的功能,运用物理实验,可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通过学生的感悟、体验形成能力,降低物理学习的难度,树立学好物理的信心。但是在物理教学中做实验需要花费比较多的金钱,耗费比较多的时间和精力,而且只通过笔试测验,做过实验的学生和没做过实验的学生相比,往往没有明显的差异。这就导致了长期以来,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存在很少做实验或根本不做实验的现象,其突出表现是:“教师的理论讲授+学生大量的笔头练习”。

由于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与学生参与的活动密切相关,所以这种缺失的教学模式将导致学生畸形的智能结构,毋庸置疑,这会严重影响物理教学的质量。例如:在讲解《分子间作用力》时,如果不采用实验教学,那么比较抽象的这部分知识就会枯燥无味。相反,在教学中采用一些演示实验:“酒精与水混合体积变小”和“两个表面光滑的软铅块可以相互黏合”的实验;再采用几个学生分组的小实验:“拉压橡皮”“将玻璃片拉离水面”等实验。这样,通过演示实验,将作用力加以放大,使学生对“分子间存在空隙并且存在作用力”得以形象理解;同时物理实验教学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习惯、科学思想、科学方法以及严谨学风、协作精神、健全的人格、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形成持久的学习内驱力,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作用,可以把握课程改革的正确方向。

因此物理教学呼唤物理实验,学生渴望物理实验。这也是由物理感知的特点、学生学习物理的特点和物理教学的本身特点共同决定的。

一、物理感知的特点

物理表象是感知过但又不在眼前的物理客体形象的一种影像。物理表象如果进一步概括和抽象就向物理概念过渡。因此,物理表象是从物理感知到物理概念和物理思维的必要的心理活动。要使学生通过自己的认识活动和教师的定向诱导在物理实验基础上去发现和总结物理规律,第一步应该建立准确而生动的物理表象。

物理现象与物理过程主要以光、声、电、气等为媒介而作用在观察者的感觉器官上,通过这些器官的神经通道进一步与观察者的大脑相互作用。在学生的实际学习过程中,无论是物理现象、物理过程,还是教学信息,都通过几种媒介先与学生的多种感官发生作用,然后是学生的感官与大脑相互作用。物理学是建立在物理现象、物理事实、物理过程的感知基础上的。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我们也要在物理现象的观察中和物理实验中总结、建立、检验物理规律。

在物理教学中加强实验教学,是扩大学生物理感知量的重要途径,也是最有效的手段。这包括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在实验中,声、光、电的刺激给学生展示出了一幅物理现象的奇特景象。学生的感官同时得到刺激,印象往往非常深刻。尤其是出乎意料的物理现象,更让他们兴奋不已。例如:在讲《机械能守恒定律》时,先将一个铅球系于绳子的一端,再将绳子的另一端悬于天花板上。让两名学生背对背站在距铅球平衡位置等距离的两侧,并且使两名学生和铅球的平衡位置在一条直线上。教师先将铅球拉离平衡位置,让铅球贴于一名学生头的后部,然后释放,当铅球在两名学生之间来回摆动时,学生都担心铅球会碰到两名学生的头部,心里非常紧张,当他们看到铅球并没有伤害到学生时,在有惊无险的状态中产生了疑问和兴趣。学生分组实验也是扩大学生物理感知量的很好途径。在实验中,学生亲自观察、分辨、操作、记录、分析。不仅学生的视觉和听觉获得物理信息,同时学生的触觉也有了锻炼和获得物理信息的机会。

二、学生学习物理的特点

全文阅读

物理实验物理教学论文

一、优化课堂演示实验,增加知识的趣味性

进行对比试验,引发认知冲突。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根据教学实际合理的安排对比试验,可以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相关物理知识。如在讲解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这一章节的知识时,教师可以使用开关、新干电池、导线、小灯泡等实验器材构成一个回路,然后闭合开关,此时小灯泡会发光。教师再用将新干电池换成旧干电池,其他器材保持原状,在重新闭合新电路之前,教师可以提出相关问题,引起学生兴趣和思考:与上次试验相比,本次试验小灯泡能否发亮?光亮程度如何?在学生给出答案之后,重新闭合电路,小灯泡几部没有发出亮光,这与大部分学生的答案都不一样,于是便可以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进而自己动手投入实验,探寻原因和结果。

二、优化自主实验,提高学生积极性

除了演示实验,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学生自主实验也是常用的教学手段。学生在自主实验中可以亲自操作,从而积累更加丰富的实践经验。在物理实验教学中,自主实验主要包括课外实验和课堂实验两大类。自主实验的结构类型呈现出多样化特征,既有分组实验,又有个体实验,让学生在增强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意识的同时,也提高合作学习的能力。

1.增强课堂自主实验

课堂自主实验是目前物理实验教学最常用的实验模式,在课堂自主实验中,学生是操作的主体,教师主要负责指导和评价。例如在进行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这一实验时,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并提出“单摆简谐运动的条件是什么?如何运用单摆检测重力加速度?”等问题。让小组带着这些问题选择实验器材,设计实验方案,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摆线、米尺、小球、卡尺等器材,让学生先自主研究卡尺和秒表的用法,然后教师再做正确的示范和讲解。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实验细节加以指导和纠正,并组织各小组交流实验结果和过程,最后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实验报告。通过自主实验不仅可以引导学生养成严谨的学术态度,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鼓励学生进行课外实验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不能将实验仅仅局限在课堂中,还应合理安排学生进行课外实验。让物理实验拓展和延伸到社会生活中,不仅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运用能力,还可以充分展现物理教学的实用性特征,进而激发学生对物理教学的兴趣。教师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可以安排学生到户外利用生活资源,结合所学物理知识,进行小实验、小发明。例如教师可以将一根筷子插入一个装着米的杯子中,然后将筷子缓缓上提,通过实验结果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蕴含的物理学知识,进而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物理知识分析这一现象,从而将课堂理论知识与实验教学有机结合起来。

全文阅读

物理实验促进物理学习

一、物理实验对于物理学习的重要性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物理实验不仅能活化物理知识,还能引导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去观察周围的现象。因此,物理实验对学生的心理发展、个性的张扬、提高学生间合作意识和能力、体验和感悟科学本质等方面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于物理实验具有真实、直观、生动的特点,学生对于物理实验有着天生的、强烈的好奇心,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实施实验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的最佳时机。如果在物理实验中抹杀了学生的这种天性,那么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就荡然无存,更谈不上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平时的物理教学发现物理实验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

2.体验生活物理的生动

许多物理概念和规律都是从大量的生活事例中归纳出来的,并通过实验不断的验证、发展,最终服务人类。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经历许多事实,从而使他们有很多感性的物理知识,因此在教学中通过实验可以让学生经历物理规律形成的过程,使学生的感性知识上升为理性知识,这是形成概念、获得物理规律的基本方法。如果离开物理实验,学生学习物理就会脱离活生生的物理世界,无法激发学习热情。

3.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

物理实验可以揭示物理概念、规律的形成过程,实验的观察、数据记录、数据的分析、结论的获得,都能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包括学生的归纳能力。因此,教师通过精心设计探究实验,逐步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全文阅读

实验物理教学

摘要:物理实验能给学生提供感性的认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帮助学生发现物理规律,建立物理理论。

关键词:物理实验观察能力物理理论

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始终是研究物理学的重要方法,因此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实验是重要的教学方法,通过演示和实验不仅能提供学生对所研究的物理现象的感性材料,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而且还可以使学生获得一定的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物理实验使指人们根据研究的目的,利用科学仪器设备人为的控制或模拟物理现象,排除干扰,突出主要因素,在最有利的条件下研究物理规律的一种活动。物理实验可以简化和纯化研究过程;可以强化研究条件;可以加速或延缓物理过程;可以重复再现物理过程;可以对物理现象或过程进行定量研究。总而言之,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下面从以下几点加以说明:

一、物理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师在演示实验中,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实验观察的目的,其次要让学生观察实验的装置,认真观察实验仪器的初始状态,了解各部分仪器、仪表的作用与功能,使学生对观察的目的,实验的仪器装置有一个整体认识。在做电学实验时,要先让学生看清电路。第三,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的发生和变化过程,演示实验一般要重复做二至三次,以便于学生反复观察,纪录实验现象、结论,教师还要带领学生分析思考逐步形成理论。这样,学生的观察能力得到了培养,对理论知识建立的过程有了较清楚的认识,使知识具体化,帮助学生理解较抽象的理论物理知识,能够使其久久留与脑海之中,保持较长的记忆时间1。一般地,第一次演示时,让学生集中观察发生的现象,第二次要求学生观察老师的操作,以便明确现象是怎样发生的,第三次让学生综合观察现象发生的过程及其结果如何。

为了增强演示实验的效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师可以在演示实验前或演示实验过程中,提出一些思考性的问题,以便引导学生观察实验中发生的现象及现象变化过程,把学生的无意注意转化为有意注意,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观察最需要观察的事物,并在演示实验过程中指导学生观察方法,以及观察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演示实验的观察训练中可以逐步减少教师的指导,从开始时实验前做详细的指导观察逐步地变为有重点地指导观察。在学生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后,可运用“无声演示”的方法,即教师在演示前和演示过程中都不讲解指导,而只操作给学生观察,演示结束后,让学生把观察到的现象和过程用科学语言正确描述出来,可以先提一名学生回答,然后请其他学生补充,直至达到要求为止。也可以让每个学生看完教师的无声演示后,写下自己所观察到的现象和过程,这也是考察学生观察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经过这样反复多次的训练,即可不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全文阅读

新课改物理实验

随着科技的进步,改革的力度不断加大,各行各业都受到改革浪潮的冲击,教育教学也不例外。在新世纪之初,全国上下的教育教学都在实行新课程标准教学改革,其目的是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在此我要谈谈新世纪之初的物理教学改革。

首先谈谈物理实验教学。

实验是物理学发展的科学基础,是检验物理学理论的唯一标准,而在物理教学中运用实验的知识,刻意促使学生能力发展,促进科学品质和世界观的形成。但是,我们教学一线的老师却不够重视实验的教学,认为只要能做好实验题,能考出高分就可以,会不会动手做实验不影响高考成绩。

比如笔者有一次给学生做分组实验,用“伏安法”测电池电动势和内阻,很多学生都说,在初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用电流表测电流和用电压表测电压的实验都没做过,到高中要做这样的实验太难了。

教学一线的老师不重视做实验,有多种原因:一是受到中考和高考升学率的影响,只要能考上重点高中或大学,学生高兴,家长高兴,社会声誉也好,实验会不会做也就无所谓了;二是很多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的教学条件差,没有与教材配套的实验器材、药品等,老师无法做实验,只能从理论上讲授实验;三是学生自身的问题,很多学生把做实验当作好玩,上实验课时在实验室东走走,西看看,甚至有些学生根本就不去实验室做实验,这样的学生连仪器都不认识,更不用说去做实验。

中学物理实验很多,有些一线老师对实验教学不进行分类,所以学生更难掌握实验学习。

笔者经过分析、整理,总结出物理实验的三大类别:

一是操作性实验。比如电流表、电压表、打点计时器、天平等。此类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基本仪器的使用方法、操作规则、性能、使用范围等。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