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物理教学实践论文

物理教学实践论文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实践教学物理教学论文

一、职业高中物理教学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提升了我国教育水平.近年来,职业高中物理教学水平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在职业高中物理教学阶段,教师对教育的思想和理念进行深刻的分析,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造和创新,培养学生的扩散性思维.但是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大多数教师没有完全注重对学生具体的学习情况及其他方面的关注,因此就使得很多学生对物理学习不感兴趣,同时也没有产生强烈的学习热情.而且教师在讲解知识过程中只是对着教材照本宣科的念,学生完全出于被动的地位,无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终使得职业高中物理教学水平普遍偏低.因而在职业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老师没有从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入手分析,从而使得学生的物理学习综合能力偏低.

二、职业高中物理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1.匮乏自主性目前大多数职业高中物理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还是坚持传统的教学模式,这样做的结果不仅会打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让学生自身没有想主动参与教学课堂的兴趣.学生在物理教学课堂上,通常都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自身基本上没有对问题进行独立的思考,其在物理学习过程中也匮乏主观能动性.

2.缺少独立的学习环境在经过对学生及教师的访问调查过程中发现,很多职业高中物理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少让学生成为课堂的核心,让学生在教学课堂中处于主体地位.一般情况下,都是老师在课堂唱主角,学生当观众,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自主练习,学生无法按照自身的兴趣爱好对物理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

3缺乏实验教学在物理教学过程中,通常都把实验纳入到理论学习过程中,通过实验的成效和结果,以期能够更好地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让学生亲自参与到实验中,提升学生物理学习能力和实践教学动手能力.但是事实是绝大多数的教师都是以讲解理论知识为主,并没有演示一些相关的实验来更加生动地体现理论知识,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学生的实践教学能力.

三、“以学定教”在职业高中物理教学的应用

1.从学生自身的兴趣入手在职业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其中最关键的在于学生的兴趣爱好.要想提升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首先就必须从学生自身的兴趣入手,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同时从物理课程的属性出发,选择一些有趣味性实验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传统的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对着教材照本宣科的念,学生被动地接受理论知识,尽管学生对于理论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由于自身匮乏实践教学,无法深入地理解其内涵,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生的实践教学综合能力.譬如教师在讲到自由落体运动时,教师可以首先将自由落体运动的基本原理向学生进行简单的介绍,之后教师可以在空旷的教学楼中进行试验,将两个重量不一的球体同时向下做自由落体运动,观察两个球体落地的时间.学生对于试验的结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疑问,于是老师就学生提出的疑问进行一一解答,这样就可以加深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全文阅读

物理教学实践论文

【摘要】一、创新教育在新世纪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二、中学生创新教育的内涵和内容:1、创新精神主要表现为创新意识和“质疑”精神。2、培养创新能力,主要表现为课堂教学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验教学中的创造能力的培养。3、培养学生创新人格和协同合作的精神。

三、创新教育的探索与实践:1、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2、挖掘学科特点,培养创新能力。3、培养学生创新人格和协作精神

【关键词】创新探索实践

一、创新教育在新世纪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现代社会是知识经济社会,而知识经济的核心是创新。当今世界的科技竞争、综合国力竞争越来越表现为创新型人才的水平和数量的竞争。创新教育是当今世界许多国家教育改革的焦点和核心,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要矗立于世界优秀民族之林,必须要有全民族整体素质、科学水平的提高。学校教育是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主渠道。教师要明确创新教育思想、创新教育培养目标和实施方案,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使他们想创新、敢创新、会创新。

二、中学生创新教育的内涵和内容

创新是民族的灵魂,创新是科学发展的动力,是技术革命的生命。中学生创新教育的内涵应是:通过创新教育使学生对已有的经验和知识进行分解与组合后,产生某种新的、独特的思想观点、思路设计、途径方法……的活动过程。

全文阅读

物理教学实践反思论文

一、教学方式的选择

对于新课教学,我们一般采用“探究讨论式”教学模式,都让学生在实验室开展分组实验进行探究。每一堂新课的教学都安排“讨论与交流”环节,对于重要概念的教学更是安排多个讨论的题目,让学生去交流、去体验、去产生情感、去建构知识。

对于复习、习题课我们是让学生在课余自主完成一定习题的基础上进行讲授式教学,这样可以增加教学容量、集中解决学生在应用知识时遇到的困难,保证双基的落实。我校每周安排3个课时,我们的教学进度不追求速度,几乎是一节新课搭配一节习题课。

二、教学资源的筛选

我们手上有广东版、人教版、上海版、北京版、山东版等五种版本的教材及教师用书,其中广东、人教两版还配有教学光盘,为我们的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使用多种参考教材,有利于把握好教学的重点,有利于选取丰富的教学素材,有利于理解新课标的要求。比较以上各版本的安排,我们认为,广东版至少有三个方面的显著特点。以“从自由落体到匀变速直玫运动”的内容安排为例:(1)更注重学习的探究性。不只是第二章的标题用了“探究”二字,更是每一节都安排了探究性实验。第1节安排了比较轻重物体下落快慢的分组实验,第2节安排了用打点计时器来探究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实验,第3节安排了伽利略斜面实验。(2)更注重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先安排学习自由落体运动再安排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学习,是考虑到了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规律,第三节的“从自由落体到匀变速直线运动”则是考虑到了从一般到特殊的认识规律。(3)更注重伽利略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整个章节,不管是落体规律的探究还是斜面实验的探究,都贯穿了“观察—猜想—数学推演一实验验证一修正、外推”这种伽利略科学思想方法。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以知识为载体,以实验为手段对学生进行伽利略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让学生在实验和数学推演的过程中体会科学方法,产生对科学探究的积极情感。

又如:在教学设计的时候应该分析各版本教材,筛选合适的教学素材。在进行“探究形变与弹力的关系”的设计时,就用了上海版的讨论与交流的题目,用了人教版配备的视频录像。在进行测验时,把几本教材的练习题进行组合,也就基本把握住了课标所要求的难度。

至于学生使用的学习资料,我们选取了广州市中学物理教研会编写的《学习指导》,进行全批全改。这本资料有如下特点:对新课标的要求把握得准,题量适中,其中每节课的“提出问题”“归纳总结”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养成。特别是“提出问题”和“归纳总结”这两个栏目,要求学生一定要完成,我们对学生说:“提出问题和归纳总结是发明创造的前提,坚持每节课去提出问题、课后去归纳总结,长此以往,不知什么时候就会迸发出创造性的火花”。

教育论文在线

全文阅读

物理教学实践探讨论文

探究性教学已逐渐的走入课堂,原因在于,它将学习的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在科学探究过程中,老师不断给学生创造机会,尽量让课堂更加贴近学生生活,不断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探索物理现象,揭示隐藏其中的物理规律,并将其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乐趣、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其课堂结构是教师进行教学的程序,通过这样的程序来贯彻确定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它的基本特点是:“以启发为杠杆——以探究为核心——以讨论为特色”,努力做到使每个学生都能独立学习。

实践范例:

一、求未知电阻:

器材:电流表两只、电压表两只、电键若干、导线若干、已知电阻一个,求未知电阻。

模式1:以渐进性提问为主线,实验为基础讨论教学。这种教学首先把“问题”做为教学的出发点,通过问题的提出引入教学;通过问题的思考和讨论展开教学过程;通过问题的解决使学生理解和把握知识。

问题:电流表、电压表是用来做什么的?如何使用?电流表能不能测电压?电压表能不能测电流,如何测量?电键、导线、电阻是用来做什么的?要想测电阻,如何测量,需要哪些器材,步骤与表达式又是什么?

问题的升华:如果只有一只电压表,电键一个、导线若干,已知电阻一个,如何测量?如果只有一只电流表,电键一个、导线若干,已知电阻一个,如何测量?

模式2:计算题入手:

全文阅读

教育理论与物理教学实践论文

【摘要】一、创新教育在新世纪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二、中学生创新教育的内涵和内容:1、创新精神主要表现为创新意识和“质疑”精神。2、培养创新能力,主要表现为课堂教学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验教学中的创造能力的培养。3、培养学生创新人格和协同合作的精神。

三、创新教育的探索与实践:1、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2、挖掘学科特点,培养创新能力。3、培养学生创新人格和协作精神

【关键词】创新探索实践

一、创新教育在新世纪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现代社会是知识经济社会,而知识经济的核心是创新。当今世界的科技竞争、综合国力竞争越来越表现为创新型人才的水平和数量的竞争。创新教育是当今世界许多国家教育改革的焦点和核心,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要矗立于世界优秀民族之林,必须要有全民族整体素质、科学水平的提高。学校教育是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主渠道。教师要明确创新教育思想、创新教育培养目标和实施方案,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使他们想创新、敢创新、会创新。

二、中学生创新教育的内涵和内容

创新是民族的灵魂,创新是科学发展的动力,是技术革命的生命。中学生创新教育的内涵应是:通过创新教育使学生对已有的经验和知识进行分解与组合后,产生某种新的、独特的思想观点、思路设计、途径方法……的活动过程。

全文阅读

物理教学实施创造教育实践论文

内容提要:本文在分析新时期中学物理教学现状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教学实际提出了初中物理教学中创造教育的几点原则、策略和在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实践和体会。

一、问题提出

(一)、时代背景

(1)、知识经济呼唤创新人才

21世纪将是知识经济占国际经济主导地位的世纪,也就是知识经济竞争的世纪。知识经济的竞争,实质上是技术创新的竞争、知识创新的竞争和创新人才的竞争。

技术创新是经济持续发展的中心环节。今天的经济增长,归根到底是知识应用于生产过程中,使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生产力,而技术创新是这一转化的中心环节,离开技术的创新,就没有经济的持续增长。但技术创新又是以知识创新为基础的,知识创新是新技术和新发明的源泉。所谓知识创新,是指通过科学研究,包括基础研究和应用的研究,获得新的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知识的过程。知识创新的目的是追求新发现,探索新规律,创立新学说,创造新方法,积累新知识,为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新理论和新方法,促进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

无论是进行技术创新,还是进行知识创新,最关键、最根本的因素是人才,是创新者。下一个世纪的知识经济,必将形成对人才尤其是创新人才的巨大需求,人才的竞争会异常激烈。那时谁拥有大量高素质的创新人才资源,谁就拥有持续创新的能力,谁就具备发展知识经济的巨大潜力;相反,谁缺少科学技术储备和创新人才,谁就会失去知识经济带来的发展机遇。因此,近几年来,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不约而同地加强了创新人才的培养和竞争。

近几年来,我国也充分认识到了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中国科协主席周光召院士最近指出:“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光靠引进与模仿没有出路,引进与模仿到了一定程度以后,就会跟不上去。”因此,“我们要发扬创新精神,增强创新能力,不仅在科技上要创新,在文化上、管理上也都要创新,不能墨守成规。惟有不断地创新,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才能在下一世纪走上一条迎头赶上先进的独特的道路”。1总书记在考察北京大学时指出:“创新是不断进步的灵魂”,“如果不能创新,不去创新,一个民族就难以发展起来,难以屹立于世界之林”。2那么,如何创新呢?周光召指出:“要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到培养人才群体的创新能力上,要更多地吸收外来优秀科技与文化成果,以我为主,充分发挥创新能力。”3总书记则强调:“创新,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靠教育,靠人才。”4“要加快知识创新,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关键在人才,必须有一批又一批优秀年轻人脱颖而出。”5为此,中国科学院开展了“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并提出了《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研究报告,这些都得到了总书记和朱基总理的充分肯定。

全文阅读

实践教学之大学物理论文

1重理论轻实践,不利于应用型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

大学物理是一门实验学科,它的许多原理和结论都来自于实验结果[3]。但目前大学物理课程主要以课堂讲授为主,物理实验多数以验证性为主,知识陈旧,与实际问题偏差较大,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少数物理实验是设计性实验,但是受到实验仪器、实验时间和场地的限制,学生很难有深入的研究,学生只能被动地去做实验,限制了发散思维,不利于综合素质的培养。

2大学物理教学的改革措施

2.1整合教学内容,与学生专业相结合

学校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格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大德育、大工程、大实践”三大教育理念为指导,按照基础课程服务专业的思想,对大学物理课程内容进行了整合,以满足专业发展的需要。首先,向各院系专业教师和学生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大学物理与各专业后继专业课的关系,明确物理知识在专业课中的应用,进行知识点统计,总结出适合不同专业的知识体系[4],按照专业对不同知识的侧重,把大学物理教学分成三类。针对建工学院、矿业学院、理学院(工程力学专业)等相关专业应用力学知识较多,增加非惯性系与惯性力、刚体进动、伯努利方程、非线性振动、声波等教学内容。针对环化学院、材料学院的相关专业应用热学和元素性质的知识较多,增加多方过程、输运现象、玻耳兹曼分布、碱金属原子、交换对称性、能带理论和超导等内容。针对电气学院、电信学院等相关专业应用电磁学知识较多,增加电介质极化、物质磁化、交直流电、暂态过程、谐振电路、超导体电磁性质、电磁场的相对性等内容。在教学中增加了案例教学,根据不同专业,选取工程技术中与专业知识联系紧密的案例进行教学,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树立学生的工程意识。

2.2优化课堂教学环节,提高授课效率

2.2.1丰富教学内容与课堂节奏的把握

多媒体教学能使课堂信息量达到最高,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大学物理学时不足的问题。但是过多的教学内容会使教学节奏加快,学生没有时间去理解、思考教学内容。因此,教师要根据专业特点,合理地选取教学内容,选择的教学内容不仅要有一定的信息量,而且要重点突出,与专业结合,详略得当。多媒体课件文字要简练,以概念、定理和定律的叙述、图片的展示、动画和视频的演示为主,对于重点、难点和基本方法要放慢教学节奏,使学生看得清,来得及思考,能够接受和理解。

全文阅读

实践教学下大学物流管理论文

一、大学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现状

传统的物流管理专业实践大都是教师占主导地位,而学生则是处于被动地位。教师不断重复演示学生观看的教学模式扼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得因材施教的实践教学方法难以得到贯彻。教师的教学工作量也加大,其教学质量通常无法达标。长此以往,学生的自主想象空间被限制,知识的迁移能力无法得到有效的施展,最后培养的毕业生根本无法满足现代建设创新型人才的要求。

二、大学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及意义

对物流管理专业来说,实践教学不仅是教学活动,它同时还是生产、科研、社会实践等一般性的实践活动,更侧重于对理论知识的验证、强化和扩展,具有很高的直观性和操作性。同传统的理论教学相比较,实践教学的实验环境逼真,操作性强,可以使学生增强感性认识,而且能够把相对枯燥的专业理论知识同实际操作能力相结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最后提高了专业的教学整体效果,对市场人才的需求也就得到了满足。同时,物流管理专业是一门应用层析的专业,它所涉及到的应用面相当广泛,其教学工作也就有难度。当社会市场需要培养职业性人才时,实践教学模式就发挥了它应有的作用。从我国高校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不难看出,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方案都对市场就业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所以,对于当前高校的物流管理教育而言,职业的物流管理人才需要实践教学体系的完善和实施,更需要社会物流业市场不断提出高标准和需求。

三、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同市场发展需求分析

物流管理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对高校学生的培养必须加大力度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使毕业后能够很好的适应社会市场上现有的各种岗位。根据现有的物流市场人才结构分析,物流管理可以分为微观和宏观两大类,且二者不是对立,而是相互联系,密切相关的。当前的物流市场需求不断的增长,物流行业也进一步的对外开放,因此,对我国的物流市场人才的质量和数量提出了新的要求。从物流市场人才需求结构上来看,宏观管理层次人才和微观管理层次的人才是其主要需求。所以在高校里面,就要求物流管理专业培养实践型人才,从各方面调配人才资源,争取达到物流管理市场和专业的人才优化,达到人才利用效率的最大化。因此,高校内的物流管理专业有必要与社会市场需求相挂钩,分析市场人才需求结构,优化实践的教学体系,培养社会市场需求的合格人才才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目标。

四、如何系统的构建大学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1.加大改革课程教学的内容和手段,革新教学技术

全文阅读

课外实践教学模式下物业管理论文

1“以问题为导向的课外实践教学模式”的含义

以问题为导向的课外实践教学模式,区别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和实践教学模式,以二者结合为基础,辅之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设计为主线,在课外实践中对学生进行理论教育,是以“问题—答案—讨论—新问题—讨论—总结”为主要形式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需要教师结合专业发展的特点,通过自身学习能力和理论基础去发现专业或者行业相关的问题,也可以是学生自己摸索与专业相关的问题.以此为线索,学生可以在一个较轻松的氛围下自行查阅资料、文献,也可以与教师、同学进行交流、探讨如何解决问题.通过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一系列过程是在理论联系实践的基础之上进行的.教师将理论教学从课堂转移到课外,在实践中或者就业岗位上进行教学讲解,使问题解决于实践之中.这种模式的重大意义在于求解过程,在于学生围绕问题所付出的各种努力以及在学习过程中对学生兴趣的培养,也有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同时,作为90后甚至00后的大学生,缺乏的是与人沟通和交流的能力,很多学生毕业之后进入岗位无法适应工作中的人际交往与合作,通过这种模式恰恰可以增强人际交往和团队之间的协作能力,经过共同努力致力于问题的解决,为学生步入工作岗位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在学生求知的过程中,教师慢慢退居幕后,仅在关键时刻对学生的问题起到点拨、支架、教练的作用,教师不再是唯一的知识库,而是知识构建的促进者、信息的咨询者.教师并不是游离于教学之外,相反,作为这种模式的主线,问题的设计和实践环境的选择都需要教师提前做好准备,同时教师还要具备应对学生提出的各种创造性问题的能力.显然,以问题为导向的课外实践教学模式对教师和学生双方都提出新的要求,重新定义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为培养时代要求的应用型人才提供一种现实选择.

2物业管理专业应用“以问题为导向的课外实践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以问题为导向的课外实践教学模式”含义的了解,该模式正符合目前我国物业管理行业人才需求和物业管理专业人才.

2.1物业管理行业现状的要求

任何专业的设置都是依托于社会和国家的需求而设立,服务于学科行业的发展要求.物业管理行业在众多行业中是较有潜力的行业,有潜力说明物业管理行业还存在诸多的改进空间,也就是存在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物业管理行业存在的问题可以简单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是我国目前物业管理行业普遍存在的问题,例如小区物业收费难的问题、业主和物业公司以及开发商之间的矛盾冲突问题、物业从业者日常管理服务中包括物业法规中所存在的问题等等,需要物业从业人员去解决.这些最为新鲜、现实的问题正是物业管理专业课堂上最真实的案例和教学素材,教师可以直接将课堂转移到物业服务前线,在实践中去亲自体会问题的存在或者教师将问题进行归纳,通过问题将学生带入到岗位的实际操作,二者都可以让学生亲身体会物业管理行业存在的问题.以此使学生通过知识的学习以及自身探索,寻找解决问题的钥匙,此过程就是学生能力、知识水平提高的过程.第二种是在物业管理行业基本问题得到解决之后所需要面对的问题,也存在于目前我国大中城市的高级物业管理当中.由于物业已经达到基本服务水平或者业主要追求更高的服务质量和品质,需求决定市场供给,作为物业从业人员理应提供业主需要的服务.既然是高品质服务就应该突破原有的服务理念,将物业管理分为专业化管理和综合两部分,第一种问题可以归纳到专业化管理领域,理念创新问题则应属于综合领域.在传统服务内容上进行创新和突破,如家政服务、“小饭桌”服务、老年人服务等等,对这些问题的创新也是对物业服务的增值,而这些创新理念的源泉正适合在校园的物业管理专业学生中挖掘.年轻人思维活跃、天马行空、敢于突破,教师需要将这些想法、思维带入到课外实践教学课堂上,给予学生正确引导,使这些思维更加务实,甚至有可能还未走出校门就已经获得自己创新的专利.只要有成功的教学案例,就会使以问题为导向的课外实践教学模式进入一个良性循环,与物业行业就业形成无缝隙接轨.

2.2物业管理专业的要求

物业管理行业发展尚且存在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与其直接相关的高校物业管理专业更是如此,目前的形势是物业管理专业的人才输送与社会真正需求相脱节.所以,迫切需要从人才培养模式上予以改进,以问题为导向的课外实践教学模式正好与物业管理专业的要求相匹配,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说明.第一,物业管理专业特殊.目前设置物业管理专业的院校,大部分是大专类高职院校,本科层次的物业管理专业还较少,成立时间较晚,大约在上世纪90年代末才开始成立.大专类的技术院校学生最大的特点就是实践能力强,其教学环节是按照企业要求所设计,也就是所谓的订单式教学,但是这种培养模式的高职学生进入企业大部分局限在基层发展,上升空间较小.随着物业管理行业发展速度加快,对人才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相应出现了本科、硕士教育,物业管理行业需要大量的中层或者高层次人才,对于人才的需求不仅要有实践能力,还要有较高的理论水平.而物业管理专业的本科教育具备一定的理论水平,却在实践方面存在薄弱环节.众所周知,物业管理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每个学校的培养方案都设置实习环节,但理论教学大部门还是在课堂之内,实习质量又跟不上,这样对比,培养实践类学生同大专院校有一定差距.以问题为导向的课外实践教学模式正好可以改变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大环境,既可以锻炼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又可以发散其专业理论思维,更加符合专业人才培养的实际要求.步入岗位,既可以从基层做起,又具有较强的专业水平以拓展其上升空间,这种人才正是企业所偏爱的类型.经过一段时间的基层锻炼以及企业文化熏陶,定会成为企业的可用之才,为学生就业以及进入岗位后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第二,物业管理专业学生特殊.本校物业专业学生有相当一部分是经过调剂的学生,入学知识水平参差不齐.上文提出以问题为导向的课外实践教学模式需要学生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而本专业学生恰巧缺乏这种能力,自身惰性较强.笔者并不建议学生欠缺某种能力就规避之,通过教师的日夜备课、详细讲解以弥补.相反,笔者认为应该就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欠缺方面进行刻意培养,拉近与重点高校学生之间的差距.根据本校学生特点,教师应该提前归纳好问题,将学生带出课堂,通过外界的新鲜事物来吸引学生注意力,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专业相关问题探索之中,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积极讨论,共同将知识融解、消化,完成专业培养目标.

全文阅读

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论文

1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现状

1.1订单式

这种模式是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在充分进行市场调研和理性设计的基础上,通过签订“订单”,明确三方职责,在学校、企业两个教学地点实施教学活动,使学生毕业可以直接到用人单位就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例如,2006年至2009年,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管理系就曾经与“德邦物流”联合举办“德邦物流班”。

1.2学工交替式

这种模式是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学生在校学习与到企业实践相互交替的一种教学方式。学生在校学习以专业公选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为主,在企业以参加特定的生产实践为主,并学习实践内容相关的专业限选课程。例如,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2010年开始与广州航空邮件处理中心联合进行校企合作,采用这种模式运行培养了近300名物流人才。

1.3项目运作式

这种模式围绕物流生产或物流某一运作环节的项目开展教学活动,企业全方位介入专业教学,物流作业员直接指导学生的理论与实践学习。例如,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2012-2015年,连续4年将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送去广州航空邮件处理中心,接受行业高管对物流配送实训的课程教学。

2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问题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