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物理公式

物理公式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如何系统理解物理公式

物理公式是物理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物理规律的总结,是前辈科学家们,厉经千辛万苦探究的结晶,是物理知识浓缩后的精华.如果把物理学看作一顶皇冠,那么,物理公式就是镶嵌在这顶皇冠上的一颗颗宝石.在物理学学习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在学习中,很多学生把重点放在背公式上,背熟一个公式,当然很简单,但我们都知道,物理学习中切忌死背公式.即使背熟了公式,由于没有很好的理解和掌握公式,在用公式去解决实际问题时,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总认为自己已经记住了公式,但在使用时却不会用.用的时侯,只会机械的去套,题型稍有变化就不知道怎么办.有时即使公式用对了,各个量之间的关系没弄清楚,带错误的数据去计算,结果仍然错误.有时要解决的问题本来不满足这个公式的使用条件,只因这个问题中有公式中需要的物理量,于是就用这个公式去计算,结果仍然错误.有时计算时,不注意单位的统一,结果当然也是错误的.有时要用公式去对一些变化的量作定性的分析,判断时,不会根据情况的变化去作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等问题都会在学生的学习中出现.

综上述,究其原因,就是学生在学习中,没有完整的,系统的掌握好物理公式而导至的结果.

如何才能完整,系统的掌握物理公式,达到熟练应用的目的呢?笔者认为,在学习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

1 认真理解公式的物理意义

每个公式后面都是一个物理规律,公式是物理规律的数学表达式,所以,首先应认真的去理解物理规律,规律中的每一个字都要去认真地理解,做到咬文嚼字,也就正确是理解公式的物理意义.以欧姆定律为例;I=U/R;它的物理意义是:在电路中,通过导体的电流,等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与导体的电阻的比值.仔细的去体会这些文字,而不是去背:I等于U 除以 R .又如密度公式ρ=m/V,它的物理意义是:物体的密度,等于物体的质量与物体的体积的比值(即,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而不应简单的去背ρ等于m除以V.前些年,中考时可以使用理化手册,很多学生,找到了公式,但仍然不会做.不理解公式的物理意义,只背公式是没有意义的.

2 弄清公式中各个字母的含义

在物理学中,一般每个物理量都有一个相应的字母表示.例如在电学中: I 表示电流,U表示电压,R表示电阻,P表示电功率,W表示电功,E表示电场强度,B表示磁感应强度.在力学中: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ρ表示密度,F表示力,s表示距离,t表示时间,v表示速度,a表示加速度,p表示压强.也有一个字母在不同的地方表示不同的量,在速度公式中s表示距离,在压强公式中,S表示受力面积.在压强公式中,p表示压强,在功率公式中,P表示功率.在速度公式中,t表示时间,在热量计算公式中,t表示温度.公式中各个字母表示什么物理量,一定要弄清楚,不然就会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

全文阅读

物理公式中的“学问”

摘 要 物理学中的力学公式虽然不多但一直是困扰大多数高中学生的难题之一,很多学生遇到物理问题往往胡写乱写公式,本文通过对力学公式源头处分类、分析,将力学公式分为生成性公式与表现性公式,并对生成性公式与表现性公式进行详解挖掘高中物理公式中的“奥秘”,并从哲学角度为广大初高中生开启学习物理的新思路。

关键词 生成性公式 表现性公式

正 文:

一、问题的由来

我在认识到许多高中学生中都会遇到这样一种现象,数学、英语、语文、化学、生物都学习得非常好,唯独物理学习的很烂,交谈中我好奇地询问缘由,物理所需掌握的信息量(需要掌握的公式、定理的数量)比化学和英语都低,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我分析其原因,得出结论。

既然数量较之其他学科都少,程度应该就都深,数学、化学公式是学习数学、化学的“基石”,那什么物理学的“基石”呢?显而易见,基本定理定理与公式,今天我就带着各位老师和同学为大家揭示下物理学公式与定理中蕴含的“奥秘”。

二、基本定理与力的基本种类(理论准备)

高中阶段的同学所需掌握的力学定理、电学定理屈指可数,力学三大定理,电学方面主要是电学结合力学与电学元器件的基本特性,由于力学在整个普通物理理论中的基石作用,所以今天我们只对力学公式进行研究,现在我们先回顾一下这些看似简单但却用处极大的定理定义。。

全文阅读

浅谈物理公式中“=”的意义

摘 要:本文根据作者对物理定理、定律以及物理概念的认识和理解,介绍了物理公式中“=”表达的几种意义。

关键词:物理公式;等号;意义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148(2007)8(S)-0019-2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清楚地解析定理、定律以及反映物理量之间关系的物理公式中“=”的意义,让学生明白“=”的真正涵义,应该说是很有好处和十分必要的。下面就物理公式中“=”的意义,谈一些认识。一般说来,物理公式中的“=”至少有三种不同的意义。

(1)“=”最基本的意义是表明等式两边的物理量在数值上相等,即纯粹的数学意义。例如机械能守恒定律

表明系统末态机械能与初态机械能在数值上相等。任何一个物理公式都具有这种意义,日常计算和换算等式中的“=”反映的也都是这种意义,例如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的关系T=(t+273)℃。另外,有些物理公式中的“=”在表示等值关系的同时,还具有更丰富的物理含义。例如,如果等式两端联系的表达式为矢量式,则公式中“=”也同时反映等式两边物理量方向相同的关系。以动量守恒定律为例,该定律的表达式

不仅表明系统末态动量与初态动量在数值上相等,同时表明它们的方向相同。

(2)反映不同物理量之间相互依赖关系的,类似于数学中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如一条直线的数学方程为y=ax+b,其因变量y随自变量x变化而变化),表现为一种因果关系。物理公式中有许多就是表现的这种关系,例如牛顿第二定律

全文阅读

让物理公式“活”起来

物理公式是物理知识的浓缩,是物理概念的简写。初中学生想要学好物理必须掌握许多公式。从而形成一种用“套公式”吃遍天下鲜的办法。实际公式的确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但是死搬硬套的公式却不利于学生的正确物理思维的培养,本文旨在梳理物理公式和其他物理知识的联系,让物理公式做到“活学活用”。

一、公式便于物理概念的理解

初中物理定义很多、很抽象,不好理解,比如八年级刚开始学习物理,接触到密度的定义:单位体积所含物质的多少。初学物理的学生很难理解:单位体积是什么?所含的物质的多少又是什么?定义是帮助学生解释物理概念的,结果解释不清楚就达不到定义的作用了。此时给学生出示用公式做的定义,结果就显而易见了ρ=:密度就是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同样八年级学生也对压强的定义、压强的作用效果或者说单位面积所受到压力的大小无法理解而头疼。如果用公式P=:压力和表面积的比值。学生立马就明白这个概念。到了九年级电学部分电压、电阻、电功率、电能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物理概念,几乎所有的定义都需要使用公式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在使用中慢慢加以体会。

比如,机械效率和功率的区别,如果用其他方法解释可能讲了半天学生没法理解,但是利用公式就能事半功倍,两者公式上可以看出不同P=和η=×100%,一个是所做的功与时间之比,一个是有用功与总功之比。学生记住公式便能说出两者之间的区别。再比如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作用,浮力的大小等于被该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力。而公式:F浮=G排简练地概括出其中的阿基米德原理,学生理解就非常简单了。

二、公式便于了解物理量的影响因素

初中阶段知道怎样改变物理量的大小很关键。初中物理量本身很多,而许多物理量的影响因素又有很多,很难记忆。此时利用公式就可以简化很多记忆过程。比如,液体压强的影响因素是:液体的深度和液体的密度,与受力面积和方向没有关系。如果用公式表示P液,=ρ液gh只要学生理解公式中ρ液表示液体的密度、h表示物体高度。液体的压强大小只决定于公式中的变量,与其他没有任何关系。

三、公式帮助学生排除实验多变量因素的干扰

初中物理探究验证实验的核心思想就是控制变量法。毫不夸张地说,学不好控制变量法就做不好物理实验。在验证不同物质吸收热量的能力不同的实验中变量很多。很多变量都会影响吸收热量的效果,比如考虑不考虑散热问题?在用煤油和水的对比实验中考虑不考虑湿度问题?如果逐一控制变量会使实验难度和复杂程度增加。而没有很好地控制变量会影响实验结果,导致得出错误的实验结论。如果我们可以通过公式Q=cmΔt,很清楚地看到影响吸收热量的多少的主要因素有质量、初始温度最终温度和物质的本身属性比热容。所以这个实验可以改成验证实验,在保证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在初始温度相同时,吸收相同的热量比较它们升高的温度。实验的设计思路一下就清晰了。在初中物理实验题中,学生能够通过公式确定实验中的主要变量有哪些,题目就简单化了。例如,如何增大机械效率的问题?学生在设计实验时不知道从何做起,如果能够用公式η=×100%。可以明显地看出机械效率的两个影响因素是有用功和总功。从而可以降低实验设计难度,控制总功不变的情况下,增加有用功所占的比重;控制有用功不变情况下减少总功,然后围绕这个思路去设计实验。

全文阅读

浅析物理公式的学习

物理公式是物理规律的具体体现形式,是对物理规律的一种量化描述,反映了不同物理量之间的本质联系,正确理解和掌握公式是学习物理规律的关键。在多年的物理教学实践中,发现有些学生对物理公式的学习存在诸多方面的问题,尤其对我们职业学校的学生而言。由于本身知识长期“营养不良”,造成对公式理解困难,死记硬背,在应用公式时生搬硬套等错误方法。为了解决这一系列问题,针对职业学校学生特点我总结了一点粗浅的经验供大家借鉴,不当之处请同仁们指正。概括为一下几个方面:1.“定义式”的学习所谓“定义式”(也可称之概念公式)指把物理概念在其内涵限定的条件下,依据概念内涵列出不同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公式,定义式是不受条件制约而普遍适用的。物理学上“定义式”种类繁多,形式多样。在学习过程中,当涉及一个新知识、建立新概念以后,往往会引出与概念相对应的公式,权且称之概念的“定义式”或“概念公式”。“概念公式”虽是人为定义的,但它也是反映了一定的客观规律。如电场强度概念,其内涵(即定义)为电荷在电场中某点的所受的电场力与电荷自身所带电量的比值。定义式:E=F/q。从形式上看,如单纯从数学角度就可能理解为:电荷在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与该电荷所受的电场力成正比,与该电荷所带电量成反比。这种理解方式是错误的,电场中某一点的场强与检验电荷受力大小、所带电量的多少及该点有无电荷无关;而只与场源电荷所带电量、检验电荷距离场源电荷的

远近及周围介质有关。这说明对物理“定义式”的学习不能简单的只看形式,更应从本质上去理解。又如磁感应强度概念,定义式为B=F/IL.从形式看,垂直放入磁场中某处的通电导线磁感应强度大小似乎与导线受力、导线在磁场中的有效长度、受力导线内的电流强度有关;而本质上与这三方面的因素无关。通电导线在磁场中某点的磁感应强度与导线在磁场中所处的位置、“原场源”导线的电流强度有关。因此,定义式的学习不仅要注重形式,更应把握本质。2.“基本规律”公式的学习“基本规律”在这里要区别于概念描述的规律,主要指一些基本定律等。如牛顿第二定律、第三定律,部分电路域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动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万有引力定律等等。这些规律是人类千百年来智慧的结晶,在掌握了公式的形式的同时应结合实际理解公式。如对万有引力规律公式的学习,其公式为:F=GM1M2/R2。万有引力规律告诉了我们什么?它揭示宇宙天体什么运行规律?原来在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界物与物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无论是宏观物体,还是微观粒子,它们之间都存在或大或小这样的作用力。微观领域我们觉察不到这些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可以通过实验测定),觉察不到但不等于它不存在;在宏观领域,我们可以感知宇宙的斗转星移、四季轮回,潮涨潮落,这些都是万有引力在起作用;发射宇宙飞船,卫星环绕地球飞行,人类成功登月……这无不是人类利用了万有引力规律的结果。在学习规律公式时还应注意公式的适用条件。有些物理规律公式目前现有的科学技术条件下是适用的,而有些在使用时则有条件制约。如机械能守恒定律限定的适用条件为:系统内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在这种条件下,物体运动过程中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而系统内的机械能总量保持不变,

才适用公式EK1+EP1=EK2+EP2。又如公式I=U/R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相应公式P=U2/R及P=I2R都只能适用于纯电阻电路,余不赘述。3.“导出公式”的学习“导出公式”是指将“定义式”和“基本规律公式”进行适当的数学变形,或依据现有的规律公式与其它公式相结合推导得出来的物理规律公式。这些“导出公式”在物理学习中比较常见。如将定义式E=F/q可变形为F=Eq,公示形式变化的同时其物理意义也会发生变化。前者用来计算电场强度大小;后者用来计算电荷在电场中受力大小。如加速度公式的定义式为a=(Vt-V0)/t,经变形后可得Vt=V0+at,该公式即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公式,由此可计算出作匀

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任意时刻的即时速度;又可变形为t=(Vt-V0)/a,即可用来计算物体的运动时间问题;将该公式与平均速度公式V=(V0+Vt)/2、位移公式S=Vt相结合可导出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其他几个公式。即位移―时间公式S=V0t+at2/2;速度―位移公式Vt2=V02+2aS。又如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公式。通过实验,我们知道自由落体运动首先是匀变速直线运动,是一种初速度为0、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因此,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公式同样适用于自由落体运动,只将几个物理量的数值分别变为V0=0,S=h,a=g,由此就可得出自由落体运动的基本规律公式:Vt=gt、Vt2=2gh、h=gt2/2.由于数学变形的灵活性导致导出公式的多样性,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过程中根据具体问题灵活选择公式。如全电路

欧姆定律的公式表达式为:I=ε/(R+r)可变形为:ε=IR+Ir或ε=I(R+r)或ε=U+Ir,在实际使用时到底选择哪个公式呢?原则只有一个:选择能使计算容易,推导过程简化的公式。物理公式形式的多种多样,我们不可能把每个公式都印在脑海,在学习中关键把握无论公式形式怎样变化,万变不离其“宗”,变化的是形式,本质的内涵不会改变。准确找出同一规律范畴不同形式公式之间的本质联系对解决物理问题大有裨益。对同一道题,可以有不同的解题技巧思路,可以选择不同的公式。换句话说,解题方法有多种,但最终殊途同归。应用不同的公式,采用不同的解题方法最终都有“异曲同工”之效,明确了这一点,有关物理公式的学习就不难理解和把握。总之,物理公式大体上可以从上述三个方面去把握,当然三者是不能截然分开的,他们由本质的知识内容紧密联系在一起。知识的学习重在理解而非死记,理解了才能记忆,才能学以致用。

全文阅读

浅谈物理公式的物理意义

速度的定义是表示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通过的路程,由此我们可以得到速度公式为速度=路程/时间,即用符号表示为v=s/t。我们要深入理解速度的物理意义,必须从定义方向去理解。首先正确理解单位时间是关键,通常情况下我们将单位时间理解为1h、1min、1s;其次对路程在公式中的意义的理解是个难点――路程表示运动物体所运动的轨迹。由以上两点来引入速度的物理意义是表示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通过的路程。

例如:人正常步行时的速度为1.2m/s,物理意义表示:人正常步行时,1s内所通过的路程为1.2m。但是在日常教学中部分同学易出现以下错误:(1)将所表述的物理意义中的路程改为速度;(2)将所表述的物理意义中的1.2m改为1.2m/s;(3)不能直接将单位时间1h、1min、1s表述出来,……针对上述所出现的错误,结合表述公式的物理意义,总结了如下规律:在表述公式物理意义时,我们应该首先从公式中的分母开始表述并将其理解为一个单位,然后向分子表述其中的含义。其中分母、分之各是什么单位,我们应该表述为什么单位,切不可乱加改动。

我们再次以速度公式――v=s/t为例:在表述其物理意义时,首先应该表明单位时间;其次说明该物体所通过的路程;最后将前面所讲的所有内容综合就可以得到速度公式的物理意义。以刚才以上所举的“人正常步行速度v=1.2m/s”为例,我们应用上面的方法来表述其物理意义:首先应说明人步行时间为1s;其次说明人通过的路程为1.2m;最后我们将以上两点进行合并在一起;即为人正常步行时,1s内所通过的路程为1.2m。根据以上方法就能够较为轻松地表述速度公式的物理意义,使学生能够较为真正地理解物理公式的物理意义,同时也能够进一步培养学生物理学习的兴趣。

基于以上表述物理公式的物理意义的方法,我再举几例供大家参考学习:

例1:物质的密度公式:ρ=m/v的物理意义是什么?(m:物体质量;v:物体体积;ρ:这种物质的密度)

物理意义:某种物体单位体积所含的质量。

比如水的密度为1.0×103kg/m3,物理意义为1m3水所含有的质量为1.0×103kg。

例2:物质的比热容公式:c=Q/m・Δt的物理意义是什么?(m:物体质量;Δt:温度的改变;Q: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c: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全文阅读

谈物理中的单位和公式

摘要:物理量是既有数字又有单位的量。本文简述单位的确定,数字的取得,物理公式中,各字母代表的物理量的单位之间是什么关系。

关键词:测量 单位 数的等式 量的等式 公式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6.037

为了定量研究物理现象,必须对物理量进行测量,就是用一个与被测量同类的量与该量作比较,这个用以比较的量就是单位。用某一单位测某一量的结果是一个数。若用A表示被测的量,A1表示测量单位,a1表示被测的数,则省 A=a1A1

以a2表示用单位A2测A所得的数,有

A=a2A2

故 a1 A1=a2A2

即 a1/a2=A2/A1

全文阅读

单摆周期公式物理教案

高级中学课本《物理》(必修)第五章第三节“单摆”一节的教学中,大纲对周期公式的教学要求是:知道单摆的周期公式,并能用它进行有关的计算。教材是在通过定性演示、证明单摆的周期(在摆角很小)跟振幅和摆球质量无关而只跟摆长有关的基础上给出单摆的周期公式,若再配以一定量的典型习题,让学生反复演练、熟悉,上述要求不难达到。但是,从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及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角度来看,这样的教学存在严重的缺陷。为使学生体会物理实验对物理学科发展的意义,重复物理学家艰辛的探索过程,领悟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在建立了“单摆”的理想化模型及明确小角度下单摆的振动规律之后,对单摆振动周期的研究,改演示实验为探索性学生实验,采用以探索为中心的启发式综合教学法,进行了如下教学设计。

【准备、猜想阶段】

1.首先指导学生挂好“单摆”,启发引导学生明确:(l)实验必须保证摆角小于5°;(2)要挂好之后测摆长,摆长指悬点到球心之间的距离;(3)为减少测量周期的误差,用累积法测单摆的周期且从摆过平衡位置开始计时;(4)不能让“单摆”作锥摆运动。

2.指导学生让单摆振动起来,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分析,让学生大胆猜测决定单摆振动周期的因素,在老师的启发提问下,总结猜想结果,影响单摆振动周期的因素为:振幅、摆球质量、摆长、重力加速度以及空气阻力。明确告诉学生,由于单摆在小角度下振动,空气阻力较小,可以忽略,从而说明,本节课的实验目的是研究单摆的振动周期与振幅、摆球质量、摆长及重力加速度的关系。

【探索、发现阶段】

1.怎样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呢?启发同学回忆研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及外力关系的方法,明确实验方法为控制变量法,即控制其他各量不变,研究周期与其中某量关系的方法,从而总结本实验有四个小实验:(l)研究周期与振幅的关系;(2)研究周期与摆球质量的关系:(3)研究周期与摆长的关系;(4)研究周期与重力加速度的关系。

2.为使学生顺利完成探索实验,可以发放探索实验提纲,并要求学生设计好纪录表格。

(l)研究单摆振动周期与振幅的关系:让单摆摆动,测出周期;再改变单摆的摆角(振幅),重测周期,比较它们是否相等。用两个完全相同的单摆,固定在铁架台上使它们同时开始做不同摆角的振动,观察它们的周期是否相同。

全文阅读

因物理公式中物理量的物理意义产生的悖论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2-0029-02

在物理教学中,特别是讲公式的推导过程,教师在讲台上不遗余力的推导公式和推论,这是舍本求末的做法。公式的推导过程是数学教师的任务,我们应更关注公式中各个物理量的物理意义。只要认清公式和推论中的各个物理量的物理意义,结合数学知识,物理教学会更简单有趣,学生学习也会更轻松。

【例1】关于伏安特性曲线斜率。

分析:1.如图1所示,当导体为线性元件时,其伏安特性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其斜率为K===,这时斜率在数值上等于电阻的倒数。但求斜率时不能用斜率的正切来求,因物理图线的坐标轴是含有物理意义的,其单位长度可以表达大小不同的物理量。

2.如图2所示,当导体为非线性元件时,其伏安特性是一条过原点的曲线,这时候曲线上某点的斜率在数值上还等于电阻的倒数吗?我们看看这时的表达为K==(这是一个微分表达式),只能说这是一个微分电阻的倒数,而不再是。但是OP这一条过原点的直线的斜率的倒数在数值上才等于这一状态下的电阻值。

【例2】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分析电流表外接和内接两种情况下电动势的测量值与真实值,电源内阻的测量值与真实值间的关系。

分析:不考虑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内阻有:

E'=U1+I1r'…(1),E'=U2+I2r'…(2)

全文阅读

丰田公司管理下的物流管理运作模式

摘 要:供应链概念提出以后,越来越多的企业将主要精力集中在核心业务,纷纷将物流业务外包。但外包物流能否达到企业的要求,是否会造成物流成本上升?不同的企业有着不同的体会。借丰田(中国)公司管理模式,以及丰田(中国)公司与同方环球(天津)物流有限公司合作案例寻找中国第三方物流未来发展方向及趋势。

关键词:丰田公司;物流管理;运作模式

中图分类号:F25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9-0245-02

研究表明,有效的供应链管理总是能够使供应链上的企业获得并保持稳定持久的竞争优势,进而提高供应链的整体竞争力。统计数据显示,供应链管理的有效实施可以使企业总成本下降20%左右,供应链上的节点企业生产率增值提高15%以上,供应链上的节点企业按时交货率提高15%以上,订货到生产的周期时间缩短20%~30%。合理借鉴各国第三方物流的成功经验,有助于推进中国第三方物流产业的发展。本文为此提出相应的结论及建议。

一、供应链管理下的丰田公司现状

丰田汽车的供应链管理模式来源于丰田生产方式―TPS,TPS―丰田生产系统,全称为Toyota Production System 又称为 TOYOTA Way,其被人广泛采用的叫法为JIT生产系统。经过美国国际汽车计划研究协会研究发展后,发展为Lean Production system(精益生产系统),即将必要的产品,在必要的时间,生产出必要的数量。

丰田精益生产方式所要求的精益供应链体系,能够实现生产数量和交货时间的精准性。这不仅使得丰田汽车供应链体系效率一直高于美国公司,并且大大降低了供应链成本。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前,丰田的供应链成本比美国汽车公司低8%左右。

2007年同方环球(天津)物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TFGL)的成立,亦使丰田进一步降低了物流成本。据估算,同方环球2008年为丰田汽车的中国业务降低了超过1亿元人民币的物流成本。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