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物价调控

物价调控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物价局市场物价调控意见

稳定市场价格预期。通过报纸、简报、电视、宣传栏等各种形式向广大群众宣传当前的物价政策形势、切实做好价格信息宣传工作。引导市民理性对待市场价格变化,防止误导消费者心理的负面报道刊播,以稳定价格,安定民心。

价格总水平逐月攀升,根据近期以农产品为主的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较快。城乡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的生活负责逐渐加大的严峻形势,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证群众基本生活的通知》国发〔〕40号)和省、市政府及物价部门出台的一系列稳定物价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做好价格调控监管工作,稳定市场价格,切实保证群众基本生活,特提出以下意见。

一、认真落实国家调控政策。切实降低农产品生产流通本钱;依照政府的统一部署,完善价格调节基金制度。协调做好食用植物油、大米、肉蛋菜等重要商品的推销、调运工作,确保2011年元旦、春节市场货源充分,价格稳定。

二、强化监测预警。严格落实重要商品日监测演讲制度,密切关注粮油肉蛋菜等群众生活必需品及煤炭、柴油、石油液化气、化肥、棉花等能源、原材料的市场供应和价格变化情况,对可能引起市场价格异常波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进行预警、预报,适时启动应急工作预案,妥善化解处置。

三、暂停出台政府提价项目。近期我区不再出台新的政府提价项目。对已出台的政府提价项目,要充分考虑社会接受能力,制定完善配套措施,把价格调整对市场和群众生活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继续抓好各项清费减负措施和药品降价工作,监督区内各交通、公路收费站落实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收费减免政策,进一步规范和降低集贸市场摊位费和超市进场费。

四、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引导经营者合法行使自主定价权,遏制跟风涨价和不合理涨价。继续深入开展废品油、医疗和药品收费、涉企收费、涉农收费等专项检查,强化监管力量,开展市场价格检查,重点检查经营者故意夸大供需矛盾,捏造、散布农产品受灾减产等虚假信息,以及其他变相涨价、串通涨价、牟取暴利等价格违法行为。

五、疏通诉求渠道。确保投诉举报电话24小时开通,做到有报必查,有查必果,有果必复,着力提高办结率、回复率和满意率,及时化解价格矛盾纠纷。

全文阅读

明年价格调控的重点是房价不是物价

10 月20 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吴晓灵在2007 年国际货币与金融委员会秋季部长级会议上指出,中国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快速发展。

业内人士认为,刚出炉的9月份金融数据显示,国内流动性过剩的形势进一步严峻,总量调控的政策压力进一步加大。

9 月份投资稍有回落

就已知的三季度数据来看,中国经济在消费、投资、外贸等领域的高增速开始出现放缓迹象。虽9 月CPI 依然高于6%,但相比8 月,涨幅已减少0.3%。 这些关键数据包括,前三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7%,比上半年下降.2 个百分点;外贸顺差保持在239 亿美元的高位,但稍低于8 月份的250 亿美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增长15.9%,但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12.3%,增速同比低0.3 个百分点。

从货币供应量来看,央行货币政策主要盯住的中介目标M2同比增速(18.45%)连续第三个月超过18%,并对比上个月环比增加0.36个百分点,表明中期货币供应形势仍然相当宽裕。而作为短期流动性观察指标M1同比增速(22.07%)虽然比上月(0.7个百分点)略有减少,但仍然连续第二个月保持在22%以上,而M1高过M2同比增速的剪刀差连续第十个月存在,表明流动性短期化的趋势逾趋严重,这无疑将对物价上涨形成即期的推动作用。

特别的是,9月份银行间货币市场质押式债券月加权平均利率高达4%,比8月份高出接近2个百分点,这表明银行间货币市场资金出现短缺,拆借成本急剧增加,在这样紧张的资金环境中,加上国家密集的政策调控,9月份信贷同比仍然大幅增加,这表明金融机构信贷投放热情相当高,国家控制信贷的压力进一步增加。

值得关注的是:在三季度,人民币贷款期限的长期化更趋严重,从今年以来,企业和居民户新增中长期贷款在总体新增贷款中所占比重持续增加或基本持平,而短缺贷款所占比重则持续降低,特别的,今年新增居民中长期贷款所占比重要超出去年,并且所占比重增加的速度越来越快,而居民户中长期贷款中绝大部分是房贷,这意味着,今年以来,房贷在信贷扩张中的贡献越来越大,特别在3季度,已经开始成为最主要的增长因素,也成为银行信贷风险急速聚集的重要因素。

再次,9月份外汇储备新增250亿美元,虽然比前几个月的规模有大幅回落,但考虑到央行很可能在9月份将最高1000亿美元规模的外汇储蓄销售给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因此9月份的新增外储可能远远不止这个数据。这表明,外汇占款产生的流动性压力仍持续存在,并将加大总量控制的压力。

全文阅读

物价调控不能下猛药

在通胀周期和可能由此而来的加息周期的议论中,8月份的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在为此作了更大的注脚。此次CPI达到10年来的最高水平,同比上涨6.5%。中国好象正在陷入通胀的圈子中,如果我们仔细分析,事情没有想象的那么糟。

因为最重要的是,此次物价上涨仍以食品为主。

引发价格总水平上涨的主要原因依然是食品价格的上涨。据统计,在1-8月份居民消费价格上涨3.9%中,食品价格带动了3个百分点,CPI中的其他项目仅上涨0.9%。与食品价格相比,其他消费品价格涨幅不高,有的还有所下降。

在居民消费物价上涨较快的同时,生产性物价呈现稳中有降的走势。近几年来,我国基础行业特别是原材料、能源等行业生产能力增长较快,高耗能和资源性行业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生产资料市场的供求关系明显改善。煤、电、油、运供求平衡,钢铁、电解铝、铁合金、焦炭、电石、汽车、水泥、纺织等行业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产能过剩。当然,由于流动性过剩问题依然存在,今年以来,房地产价格步步升高,应引起关注。

从食品价格看,粮食是食品中最基础的产品,肉、禽、蛋、水产等食品的生产都是以粮食作为原料,粮食价格的上涨,将直接引发肉、禽、蛋、水产等食品生产成本的增加,会从成本上导致肉、禽、蛋、水产等食品价格的上涨。从2004起,我国粮食生产已经连续三年增产,今年夏粮再获丰收,虽然秋粮会受到旱灾的影响,但粮食总体上处于供求平衡、略有结余的状况,今年以来,粮食价格涨幅基本稳定在6%以内,肉、禽、蛋的生产成本基本稳定,其价格没有持续上涨的基础。今年肉类价格的上涨,主要是由于疫情、前期养殖赔本等原因使生猪供给出现短缺。从生猪市场供求来看,一般来讲,我国粮食与猪肉的合理比价为5∶l,即5斤粮食可转换1斤猪肉,而现在一斤猪肉的价格相当于10-14斤粮食的价格,目前养猪的比较收益大大高于卖粮收益,农民养猪的积极性很高。同时,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鼓励生猪的养殖。生猪的生产周期一般在3-6个月,供求关系的变化只是时间的问题。今年年底,肉类价格会趋于稳定。

从工资成本看,物价上涨能否导致工资上涨,引发物价工资联动,加大物价上涨压力,形成通货膨胀预期呢?我认为不会。首先,就业压力仍然很大,物价工资联动机制基本不会发挥作用。其次,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快于工资的增长,今年1-7月,金融机构工资性支出仅增长8.4%,全国劳动生产率增长10%以上,工业劳动生产率提高17%以上。单位产值中工资的比重在不断下降,而利润率不断提高,不会形成工资成本推动物价上涨的情况。

通货膨胀的机理和传导机制可能多种多样,但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只有一个,即货币供应量过大。2004年以来,我国一直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控制货币供应量,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速基本维持在17%左右,与经济增长速度和物价水平基本适应。当然,从2006年年中以来,随着股市的活跃,与当期消费密切的狭义货币供应量有所加快,为物价上涨提供了相对宽裕的货币环境。比如今年7月末,M1同比增长20.94%,增幅比上年末高3.46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高5.6个百分点。但针对货币增长偏快、货币流动性较强的问题,今年以来,我国实施了稳健的财政政策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连续七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三次提高存贷款利率,增强了人民币汇率弹性;多次调整出口退税率和提高股票交易印花税。这些政策有的已经发挥作用,有的正在落实,假以时日,政策效果就会显现。

总的看,当前煤电油运等物质资源供求基本平衡,非食品消费品供过于求,没有出现总需求超过总供给而引起物价全面、持续上涨的现象。物价水平适度上涨对于保护和促进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特别是提高农民的收入也是有益的,3%-5%的物价涨幅是可以承受的。同时,应当高度关注低收入阶层因食品价格上涨带来的生活水平下降问题。

全文阅读

物价局加强价格调控讲话

同志们:

这次物价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中央和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去年物价工作,分析当前物价形势,部署安排今年物价工作。刚才,建民同志总结了去年的物价工作,对今年的工作做了具体部署,我完全同意。下面,我再讲三点意见。

一、认清当前形势,增强做好物价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价格是资源配置的重要杠杆,也是调节社会利益关系的重要手段,直接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利益和群众生活,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过去的一年,全市物价部门积极贯彻宏观调控政策,围绕全市发展大局,加强价格调控和监管,为稳定市场物价,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一是价格调控监管水平进一步提高。去年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0.9%,市场物价运行比较平稳,促进了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二是群众关心的价格热点难点问题得到了解决。实现了城乡各类用电同网同价,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节约型社会建设。出台了出租车减免收费临时措施,实施了部分药品降价政策,整顿了房地产价格秩序,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三是部门形象进一步提升。启动了“价格服务进万家”活动,赢得了广大农村群众、社区居民和医院患者等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另外,在完善价格形成机制、疏导价格矛盾,整顿和规范市场价格秩序,提供价格公共服务等其他工作方面,也取得了可喜成绩。

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经济运行中仍然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影响价格总水平上升的因素仍然不少。能源、原材料等生产资料价格已持续在高位运行,对下游产品成本推动的压力已经逐步显现出来;粮食供求仍有缺口,种粮靠天收的局面并未改变,今年的气候因素难以确定,可能会对粮食价格产生新的影响;国际石油价格仍不稳定,这都将对国内价格产生影响。这些问题表明,当前经济运行中的不稳定、不健康因素还没有完全消除,宏观调控仍处在关键时期,防止价格总水平过快上涨的任务仍然艰巨。因此,我们一定要增强紧迫感、使命感和责任感,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关于经济形势和物价形势的判断决策上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增强驾驭物价工作的能力,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进一步把宏观调控措施落实到位,为全市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创造良好的价格环境。

二、突出重点,扎实做好今年的物价工作

刚召开的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对今年的经济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各级物价部门要围绕宏观调控任务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稳妥推进价格改革,完善价格机制,强化市场监管,不断提高调控水平,努力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促进社会和谐。

(一)围绕党和政府中心工作,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物价工作全局。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物价工作,核心是用发展来统领各项物价工作,关键是围绕党和政府工作中心,研究落实各项物价工作,服务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深化价格改革,加强市场监管,解决民生价格问题,提供价格公共服务,都必须统筹兼顾,协调好方方面面的利益关系,平衡好各方的价格权益。在做好促进经济发展价格工作的同时,要做好促进社会发展的价格工作,推进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在做好城市价格工作,促进现代城市发展的同时,要做好农村价格工作,服务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在充分发挥价格调节利益关系的作用,平衡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促进人与人关系和谐的同时,要研究利用价格杠杆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措施,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只有服从和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处理好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的关系,把握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协调好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的关系,创造有利于实现全面、协调、持续发展的价格环境,物价部门职能作用才能充分发挥,才能取得党委和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不断开创物价工作新局面,为经济发展做出新贡献。

全文阅读

物价走势怎么变宏观调控怎么调

一、今年中国物价走势呈两大特点

综合起来看,去年中国的物价水平是下降的。去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比上年下降0.7%,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l)下降5.4%,大宗商品价格指数(ccPI)比上年下降21.8%。预计这种情况在今年内将要发生重大变化,整体物价形势将呈两大特点。

1三大价格指数全面上涨。所谓全面性上涨,即中国三大物价指数中,无论是CCPI(中国大宗商品价格指数)、PPI(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还是cPI(全国消费品价格指数),都将在新一年内告别同比下降局面,出现程度不同的上涨,甚至是较大幅度上涨。

据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初步测算,今年1季度中国大宗商品价格指数(CCPI)将要出现20%以上,甚至30%的同比涨幅。其中,钢材市场价格同比涨幅超过20%,销区的天然橡胶(sCR5)涨幅超过30%,精炼钢价格涨幅超过50%。从进口情况来看,大豆进口价格涨幅超过15%,铁矿石进口价格涨幅超过30%,石油进口价格涨幅超过60%。

上游CCPI价格指数的上涨,无疑会对下游PPI和CPI价格指数形成很大压力。如果不出现大的意外,预计今年全国DPI指数涨幅有可能达到或超过8%,CPI指数涨幅达到4%。

上游CCPI价格指数上涨,对下游DPI和CPI价格指数形成很大压力已经在去年4季度的数据中得到了体现。据统计,2009年底CPI和PPI价格指数都出现了回升。其中11月份cPl同比上升0.6%,12月份上升1.9%;PPI也在12月份同比转正,当月上升1.7%。无论是CPI,还是PPI,12月份都是环比上升1%,呈现持续回升势头。

由于对比基数(翘尾因素)的影响,2010年全国三大价格指数的同比涨幅,在上半年,尤其是一季度涨幅较高,不仅是CCPl,并且DPI也有可能见到两位数涨幅高点。进入下半年后,三大指数同比涨幅均会逐步回落。

2 结构性差异依然显著。近年来,中国价格水平无论是在在上涨还是跌落过程中,都呈现出显著的结构性特点。三大价格指数的涨跌步伐很不一致,甚至进行反向运动。今年的物价上涨,依然存在显著的结构性差异。主要表现为资源类、原料类商品价格涨幅较大:而加工类、终端消费品类价格涨幅较小。

全文阅读

物价局调控市场价格总结

一、*年物价工作情况

*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在物价上涨压力持续增大和资源环境价格改革日趋迫切的新形势下,我市物价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一年来,我们积极调控市场价格,保持了价格总水平的基本稳定,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仅比上年上涨3.4%,明显低于全国的4.8%,也低于全省的3.7%,在全国36个大中城市中排列倒数第四;我们坚持以人为本,认真落实“惠民66条”,努力解决民生价格问题,减轻了群众的负担,缓和了价格矛盾,维护了社会的和谐稳定;我们积极推进天然气、成品油等价格改革,率先在全国对出租汽车承包费进行规范,使突出的价格矛盾得以缓解;我们加强价格监管,营造了良好价格环境,有效地促进了*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一)积极调控市场价格,保持了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

受国内外综合因素的影响,去年我市与全国一样,出现了新一轮的物价上涨,猪肉、食用油、液化石油气、居住等生活必需品价格显著上涨,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单月涨幅曾高达5.3%,创下1997年以来11年的新高。面对市场价格变化的新形势,我们沉着应对,按照政府主导、行业参与、企业自律、社会监督的思路,采取有力措施,稳定市场价格。一是严控提价项目出台。除国家和省部署的调价项目外,我市没有出台政府提价项目,缓和了价格上涨的压力。二是加强价格监测。启动了猪肉、粮油、蛋奶、饲料等价格的一日一报制度,密切注意市场价格动态,及时进行预警预报,防范价格异常波动的发生。三是加强市场巡查。启动了市场巡查制度,加强对市场价格的监督检查,严厉打击囤积居奇、哄抬价格、价格欺诈等违法行为,维护市场价格秩序。四是实行了适当的价格补贴。会同有关部门对低收入困难群众实施猪肉、燃气等价格补贴,每户每月肉价补贴20元,连续补贴6个月,气价补贴20元,连续补4个月,补贴金额达1791万元,使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由于措施有力,猪肉等价格的过快上涨得到有效遏制,市场物价基本保持稳定。

(二)全面开展价格惠民行动,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惠民66条”决定,以价格惠民行动为载体,从人民群众最现实、最直接、最关心的价格问题入手,采取了一系列价格惠民措施。一是减轻了群众的看病负担。对医疗服务价格进行了改革,实施了新的医疗服务收费标准,降低了222项收费,年减轻群众负担约9910万元。降低了部分药品价格,平均降幅约12%,年减轻群众负担约3亿元。统一了社区卫生服务价格,按从低标准进行了统一规范,为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方便群众防病治病创造了有利条件。二是停止收取管道燃气初装费。按照省的规定,停止收取延续多年的管道燃气初装费、增容费、开户费,减轻了群众的负担。三是在农村实行了免费义务教育。从去年秋季入学开始,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收课本费,实现了完全意义上的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年减免金额约3900万元。此外,对高中择校生收费进行了规范,明确了择校生按规定缴纳择校费后,学校不得再向择校生收取学费,同时明确了择校生课本费标准。四是对低收入群体实行价格优惠政策。包括气价、水价、电信资费、有线数字电视基本收视维护费等优惠,其中基数内的燃气、自来水价格分别优惠40%和47%,有线数字电视基本收视维护费减收50%。五是停止收取外来人口IC卡工本费。从去年10月起停止收取外来人口IC卡工本费,年减轻群众负担2082万元。六是实行公厕免费开放。到目前,全市已有7个区的683座公厕实施了免费开放,还有3个区的公厕正在推进免费开放的前期工作。七是扎实推进我市低收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编制工作。对低收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变化情况进行认真研究,从保障低收入困难居民的基本生活不因物价上涨而出现下降着眼,积极与统计、民政、财政、劳动和社会保障等部门协商,研究建立保障低收入困难居民基本生活长效机制的可行性,并着力推进相关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三)深化资源环境价格改革,提高了*的综合承载力

一是加大了差别电价实施力度。根据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我局牵头成立了实行差别电价政策工作小组,会同经贸、供电等部门,加大了对25家限制类、淘汰类高耗能企业差别电价的实施力度,迫使这些高耗能企业加快改造、转型,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有效地促进了我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对于节约能源和降低消耗起到了积极作用。二是实施了国Ⅲ排放标准车用燃油价格。为降低机动车尾气排放污染,缓解我市空气污染压力,改善环境质量,我市提前实施国家第三阶段机动车排放标准,我局在总结国Ⅲ标准汽油柴油临时价格执行情况的基础上,从*年4月15日起,出台实施了国Ⅲ排放标准车用汽油柴油价格,稳定了国Ⅲ标准车用燃油供应企业的信心,保障了国Ⅲ标准车用燃油的供应,有效地促进了我市的环保建设。三是公布实施了天然气价格。经省物价局和市政府同意,我局公布实施了天然气试行销售价格,其中居民用户试行销售价格为每立方米3.45元,与同等热值的管道油制气相比,价格下降了6.5%。天然气价格的公布实施,对于推进我市天然气工程建设,方便群众生活起到了积极作用。四是调整理顺了部分价格。在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大幅度上涨的情况下,我局及时调整了区域性管道燃气价格,使供求双方的利益得以合理调节。同时,适时实行煤电、煤热、油气、气气等价格联动,使能源价格的形成更为合理。

全文阅读

我国调控物价应剔除食品涨价因素

10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3.2%,比9月再次高出0.1个百分点,不断接近年初制定的3.5%的政策目标。其中占比较大的食品价格上涨6.5%,比9月高出0.5个百分点,位列类消费品之首。对此,有关部门针对9月数据给出了季节性因素、节日消费拉动、气候变化等解释。这些因素显然都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食品价格,但并不是规律性的经济解释。

我国食品价格多年持续上涨无法用上述原因解释。2002-2012年,食品价格持续较快上涨,十年累计上涨93%,其中2008年最高时上涨14.3%。年度之间连续呈现相同增长趋势,显然难以再用季节、节日因素解释。退一步讲,即使在一年内,季节和节日等因素也都是有规律的,即使价格环比变化较大,一般也不至于过度影响同比增速。气候、灾害等原因也不能说明问题,这么大国家很难说哪一年一点灾害没有,如果以此做解释,那就暗含了气候、灾害一年比一年严重的假设,因为价格一年比一年上涨,这不符合实际。也有人用农产品(行情,问诊)种养周期解释价格,同样周期充其量只能解释短期波动,无力解释价格持续十年上涨。

就我国长期发展趋势看,食品价格上涨是三方面原因导致的。

一是持续加快的城镇化、工业化过程影响农产品供给。因为农业比较收益偏低,农村散养一头猪一年的收益仅相当于外出务工1-2天的收入,因此劳动力不断从农业转向工业,从农村转向城镇。导致就业人口减少,农村土地抛荒现象增多。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比从2007年的40.8%下降到2012年的33.6%,年均降幅超过1个百分点。同时农民工持续增加,2012年底已达2.63亿人。为弥补从业人员的减少对农产品供给的压力,只能大量使用生产效率更高的机械、化肥等生产资料。

二是农民生产生活成本推动食品价格上涨。2002年以来,我国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十年累计上涨近90%,构成农产品等食品价格上涨的直接成本。同时食品间接成本也明显增加,近十年每百户农村家庭家电拥有量大幅增加,人均家庭设备支出年均增长15%,其中冰箱、空调分别增长3.5倍和12.3倍,交通通信条件明显改善,人均交通通信现金支出年均增长17.4%,移动电话拥有量增长21.2倍,摩托车增长近1倍,生活条件的改善必然带来消费支出的增加,十年来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消费支出年均增长13.2%。

三是食品的数量和质量需求拉动食品价格上涨。精细化加工制作的各类食品要求消耗更多原材料,以牛奶为例,随着奶粉需求的增加,作为原料的鲜奶需要量成倍增加,因为7-8斤鲜奶才能制成1斤奶粉。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知识的普及,人们对食品的质量、安全等要求不断提高,而这无疑需要基础原料、生产加工、储运、销售等环节都增加成本,相应拉动食品价格。

我国农业比较效益偏低的现象还将长期存在,食品价格总体上涨的局面很可能还将持续,直至工农业比较收益基本相当。这样看,只有种养周期导致农产品价格下跌,或流动性过剩带来的价格暴涨暴跌,才是需要重视和解释的。否则是我国当前所处阶段正常的经济规律,不需要给予食品价格偏高过多关注。

上述规律表明,物价调控应该剔除食品涨价因素。美国20世纪70年代因为石油危机带来燃料和食品等价格快速上涨,为消除外部因素,准确反映物价实际变化,便于货币政策调整,提出了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概念,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加快调整的过程中,农产品价格较快上涨是必然趋势,应借鉴美国做法,将扣除食品价格的CPI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之一。同时给食品价格制定更为宽泛的调控区间,比如8%以内,以提高政策对食品价格的容忍度。

全文阅读

物价局价格调控工作意见

物价局20*年工作将紧紧围绕全区工作中心,进一步提高、服务大局意识,围绕关注民生、发展经济、促进和谐,重点强化八个方面工作:

一是强化价格调控和治乱减负目标责任制的落实,为就业、就学、就医和社会稳定营造良好的环境,继续抓好对我区大型企业、纳税大户的“重点服务、重点监测”工作,优化投资环境,支持全民创业和民营经济发展,促进我区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是强化市场价格监管,查处价格违法行为取得新突破,关注民生,加强市场价格监测,加大专项检查力度,开展有关涉企、涉农收费专项检查、开展教育、医疗药品收费和商品房价格三大热点问题的专项检查;加大对不正当价格行为的监管,继续对影响社会稳定、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价格欺诈、哄抬物价等价格违法行为进行重点查处。

三是强化价格诚信体系建设,明码实价覆盖率进一步提高,开展各类创建活动,继续加大价格诚信市场群、百城万店无假货的宁南汽贸一条街力度,力争该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四是强化价格服务意识,“价格服务进万家”活动全面推开。开展价格服务进社区,农村落实到村组,把“价格服务进万家”当作价格工作的一项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当作一项“民心工程”来抓,通过价格服务进万家活动,关注民生、维护群众利益、促进新市民素质的提高、促进雨花和谐。

五是强化价格社会监督网络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广大群众维权意识。创新宣传方式,充分利用媒体和一切宣传手段开展宣传咨询活动,宣传有关价格法规,进一步提高群众的法律和维权意识。并进一步发挥价格举报电话作用,通过举报热线,建立起社会、群众与物价部门联系沟通的渠道,使它成为宣传政策法规、为民排忧解难、维护价格秩序的综合平台。

六是强化价格法制建设,执法水平明显提高。推行价格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强价格行政执法监督,做好行政复议和诉讼机构建设,健全价格执法案卷管理,提升案卷质量。

七是强化价格认证工作,进一步拓展认证工作新领域。提高认证人员素质,改善办公条件,提高服务质量。上与省、市价格认证中心挂钩,下与相关部门、周边兄弟区县联手,进一步拓展认证工作新局面。

全文阅读

浅谈第三产业对物价调控的影响

摘要:近来,物价上涨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成为了人们街头巷尾热议的焦点话题。它涉及民生、关系全局、影响稳定。做好物价调控,是确保国家宏观经济良性运行、以期实现经济宏观目标的基本手段,是维护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提高生活质量和标准的基本保障,是实现对外经济交往与合作安全可靠的基本屏障。本文从第三产业发展入手,阐述了第三产业对物价影响力的形成、对物价上涨的反应、对物价调控的反应,深入浅出的层层分析,发现第三产业对物价调控的影响力不可忽视。建议政府在物价调控时,要发挥好自身的领导、决策力,真正促使物价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第三产业;物价调控;影响

中图分类号:F0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1-000-01

近几年我国物价上涨迅速,对老百姓的生活日常生活产生的极大的影响。政府每次面临物价上涨,都会下达各种物价调控政策,但每次“调控”后,物价却越来越高。这说明物价上涨不但是一个经济现象,也是一个综合的社会现象。近些年我国第三产业发展如火如荼,对物价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第三产业是英国经济学家、新西兰奥塔哥大学教授首先提出来的术语,它是指除了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类行业。三大产业所包含的行业在世界各国没有完全一致的看法。一般来说第一产业包括农、林、牧、渔业,这是生产初级产品的初级产业。第二产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以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等,这些是在初级产业基础上成产加工产品的产业。第三产业是除上述各业以外的其它产业,包括:交通运输业、商业饮食业、保险金融业、教育文化业等等。第三产业比起一,二产业,行业更多,范围更广,内容更复杂。本文针对第三产业发展的现状,阐述了第三产业对我国物价调控的影响,下具体介绍。

一、我国物价上涨和物价调控的内在联系

经过多年对物价调控的实践证明,物价上涨的基本规律是基础生产生活资料调价,与之有关的产业会跟着提价,进而带动更多的产业随之涨价。这时政府为了稳定物价就会出台多种调控政策对涨价源头价格进行调控,这种调控策略会在短时间内控制物价,但对整个市场的涨价行为却控制不住。其它行业的涨价行为会直接影响基础资料的生产成本,促使其价格不得不再次上涨,这时政府只能接受涨价后的现状。整个物价水平就被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从此可以看出,价格的上涨是经济发展必然的结果,政府每次对物价的宏观调控,并不能使价格下降,只是暂时不涨或缓涨。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第三产业的繁荣,其影响力正在反作用调控效果。

二、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对物价调控的影响力越来越强

随着我国第三产业总体规模不断扩大,占GDP比重不断提高,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也越来越大,已成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渠道。第三产业的不断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同时其内部也进一步优化。

全文阅读

市政关于物价调控工作的通知

各县人民政府,州政府各部门:

今年以来,在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各地、各有关部门把稳定价格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围绕年初确定的价格调控目标,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措施,积极主动作为,全州价格调控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从目前情况看,我州的物价仍处在高位运行,今后一个时期影响市场价格变动的因素依然较多,物价调控任务艰巨,面临的压力较大。近期省政府召开次常务会议,骆惠宁省长对下一步物价调控工作做出了重要指示。为贯彻落实好会议精神,继续做好今后一段时期的物价调控工作,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当前我州的物价水平仍处于高位运行。物价的上涨,给相关行业和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生活造成较大影响。保障市场供应、加强价格监管事关全州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大局,事关广大群众根本利益。这既是当前一项重要的经济工作,更是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稳定物价工作的紧迫性、艰巨性和长期性,把稳定物价作为当前的重要工作来抓,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州委州政府物价调控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瞄准目标,抓住重点,强化调控手段,努力把物价涨幅控制在社会可承受的范围内,确保全年CPI涨幅控制在6.5%以内。各地在继续抓好食品类、居住类和衣着类价格调控的同时,兼顾烟酒类、交通和通信类、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的价格调控。

二、制定完善价格调控方案。各县要根据市场价格形势的变化,结合当地实际,及时调整工作重点,不断细化工作措施,充实完善调控方案,针对食品类特别是蔬菜类等涨幅较高、较快的品种,制定具体的调控工作方案,抓好各项价格调控监管任务的落实。严控政府调价项目,年春节前,除承接国家统一出台的调价项目外,州县一律不再出台事关群众生活的调价项目。

三、继续实施政府临时补贴。各县要克服困难,筹措一定数额的补贴资金,有针对性地在重点农产品消费量较大和供应相对薄弱的地区,以及人口密集、中低收入群体相对集中的地区设立平价牛羊肉、蔬菜直销点,满足居民“菜篮子”需求。继续对摊位费、占道费、卫生费实行减免政策,开展折价让利促销活动,并辅之以下浮政府定价收费和行政约谈、诚信和社会责任教育等经济、行政和法律手段,依法依规调控物价。

四、加强市场供应。根据市场需求组织货源,扶持和组织批发企业积极开展粮油、蔬菜、肉、蛋、禽等农副产品调运,提高市场有效供给。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建立牛羊肉、猪肉、蔬菜、日用品等重要商品保障供应机制和储备制度,做到“不脱销、不断档”,确保市场供应。各县政府要充分利用现有冷库设施,通过加大补贴,协调金融机构,为储备企业解决收购周转资金,储备一定数量的牛羊肉,共和县储备牛羊肉不少于300吨,贵南、同德、兴海三县均不少于200吨,贵德县不少于100吨。储备费用和风险费用由县级财政给予适当补贴。州财政将从价格调节基金和省政府安排的专项资金中,根据各县储备情况给予适当补助。州粮食部门要继续加强与省粮食局的协调,做好政府平价粮油投放工作,扩大平价粮油销售点和投放量,并将平价粮油投放工作延长到2012年春节后,最大限度满足群众的购买需求。

五、着力提高蔬菜种植面积和自给率。各县要早安排、早行动、早落实,落实一定数量的蔬菜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加大“菜篮子”工程建设力度,大力扶持蔬菜大棚、蔬菜基地建设,扩大蔬菜种植面积和自给率,提高应急供应能力。共和、贵德县2012年分别安排蔬菜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均不少于100万元,其余三县不少于60万元。要加快推进蔬菜直销店建设,鼓励有序设立周末直销菜市场、早晚市等临时摊点,提高供应能力。各县要超前谋划,制定价格调节基金使用管理办法,建立政府运用经济手段平抑市场价格的调控机制,扶持设立一批平价蔬菜供应点或每县扶持1-2个蔬菜基地,确保基金使用数额的50%以上用于蔬菜生产和流通领域基础设施建设,以增强政府调控价格的能力。

六、加强农畜产品综合市场、冷藏设施建设。州县商务、农牧、发改等部门要主动向上级部门衔接汇报,争取项目资金,加快重点农畜产品综合交易市场升级改造,加强产地牛羊肉、蔬菜等冷藏设施、蔬菜低温配送中心建设,改善流通设施条件,完善市场功能,促进产销衔接,扩大市场交易量,降低交易成本。年各县要加大县城所在地农畜产品综合交易市场改扩建力度,共和、贵德两县不少于2个,其余三县不少于1个。各县和有关部门要结合当前,面向“十二五”,尽快制定物商贸建设方案,建立保供稳价的长效机制。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