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7-274-01
一、课文分析
本课是三年级教材中的第一课,写了小学的环境风貌和学生的活动,再现了美丽校园的场景,是一篇难得的写景和记叙相互融合的文章。需要我们反复的朗读和体会,学习优美句子的写作,对于校园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设计
1、知识目标。(1)读熟课文,了解文意,找出其中不认识的字,自己解决。(2)找出文中的比喻和拟人句,进行特点分析。(3)学会对于环境的描绘和分析,进行有效的仿写。
2、能力目标。(1)在阅读课文中,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在阅读能力当中进行情感抒发。(2)对于我们学校景物的描绘能力,对于环境衬托的描写,反映安静的句子。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1)体会对于学校和家庭的热爱,通过语句进行表达。(2)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周围人的情感。(3)教学设计。
三、教学过程
(荔波二小558400)
【摘要】笔者通过调查发现,所在的少数民族地区青少年对本民族语言、风俗、文化和艺术缺乏基本的认识,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发展面临困局。在这样的背景下,笔者试图在自己的教学中,将少数民族艺术赏析与小学美术教学的结合起来,进行具有本地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知识普及,有针对性的介绍一些民间艺术的图式和技法,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启发学生对传统艺术进行发挥和创造。通过教学实践,探索出适合本地文化艺术基础教育的方法,为本地文化传承有所贡献。
【关键词】少数民族艺术小学美术教学
前言
贵州省荔波县共有16.82万人口,其中有14.51万少数民族,是一个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可是,笔者在调查中却发现,本地的青少年对本民族语言、风俗、文化和艺术缺乏基本的认识,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发展面临困局。
笔者曾对工作小学的807名小学生进行少数民族文化常识调查,全校73%的学生不了解本民族(包括布依族、水族、苗族和瑶族)的民族风俗,85.5%的学生不知道本民族的代表性民族艺术是什么,87.6%的学生不会说本民族的语言。
笔者通过在乡镇实地走访发现,绝大多数掌握本地的绘画、织绣、织布、蜡染、马尾绣等民间艺术的艺人,年龄均在60岁以上,本地的少数民族艺术家老龄化严重,民族艺术面临失传的危机。
著名社会学者费孝通曾经指出,我们对于自己的文化要有“文化自觉”,唯有自觉,才能自信,唯有自信,我们的文化才能绵延下去。费老所说的“文化自觉”,它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换言之,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
民族地区作为我国少数民族的聚居区和民俗资源的富矿区,在其高校开展民俗学课程教学活动,对民族地区高校人才的培养以及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推广有着重要意义。时值我国高等教育的部分资源向培养应用型人才转型,所谓“应用型人才”,是指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社会实践的一种专门的人才[1]。在民俗学教学过程中,运用恰当的教学思维与方法,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其有效使用及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意义重大。鉴此,笔者尝试在民族地区高校民俗学的教学改革中引入案例教学法,对案例教学中四个主要教学环节的设计阐述自己的观点与看法。案例教学法是指根据教学目的和内容的要求,在教师的指导下,采用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的典型案例来组织学生学习、理解理论知识和提高知识应用能力的教学方法。[2](P63)笔者认为,“案例选择”、“组织讨论”、“教师点评”、“总结报告”是案例教学最基本、最关键的教学环节。
一、案例选择
案例选择是案例教学的起始点,应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提炼完成。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提前布置任务给学生,引导学生从身边的民俗事像开始、从感兴趣的话题开始、从专业层面开始、从社会热点开始,逐渐形成从个人到学校、从学校到社会的案例选择路径。根据民俗学的课程特性、民族地区高校的办学定位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民族地区高校民俗学教学案例应具备以下三个重要特点:
(一)民族性。所谓的“民族性”即将当地少数民族的特色民俗资源融入教学案例。民俗学以民间风俗习惯及其它生活文化传承为研究对象。我国是一个拥有着五千年文明的文化古国,汉族和各个少数民族共同创造了我国丰富而珍贵的文化遗产。中国少数民族民俗文化是我国少数民族广大民众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创造、传承和发展的各类基层文化事象的总称,既存在于人们的物质生活领域,也存在于人们的精神生活领域,具有鲜明的独特性,是一个民族区别与其他民族的重要标志,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与当代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保护传承好我国的少数民族民俗文化意义重大。民族地区高校民俗学案例教学所选择的案例内容应突出民族性的特点,将当地少数民族的特色民俗资源融入教学案例,以提高学生对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了解程度和增强学生对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分析、评价及应用能力。
(二)地方性。所谓的“地方性”即所选择的教学案例应充分考虑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高校为地方发展服务,不仅是地方发展的客观需求,也是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地方发展是高校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地方高校发展的大部分资金基本来自地方财政。地方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必将给地方高校更多更大的财政支持、政策支持和宽松环境。因此,地方高校必须把自身的发展与地方发展紧密结合起来。”[3]众所周知,在我国,存在着一个严峻的事实,即有着特殊历史文化的民族地区和有着丰富文化资源的少数民族,社会经济发展往往都比较滞后。因此,民族地区高校更应担负起服务地方发展的职能,为地方经济和社会文化培养大批能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民族地区高校民俗学的案例教学应充分考虑地方政府部门和地方广大民众在民族民俗文化保护、传承、开发、利用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例如“少数民族如何保持和发展民俗文化的多样性”、“在保护民族民俗文化的前提下,经济发展处于暂时滞后状态下的少数民族,又如何利用自己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来改变自身落后的经济状况、从民俗文化资源的角度挖掘出脱贫的新途径”,等等。
(三)实践性。所谓的“实践性”即所选择的教学案例应充分考虑田野考察和社会调研的可行性。应用性是案例教学法的最大特点,具体表现为所选的案例主要是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对于民俗学这门课程而言,田野考察和社会调研是其最主要的课程实践方式,也是本门课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步骤。所选择的案例是否适合进行田野考察和社会调研,得看考察和调研的区域是否“适当”,所谓的“适当”即考察点或调研地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其一,拥有底蕴丰厚及保存较好的民俗文化资源,或拥有民俗文化资源保护传承、开发利用的相关经历,这是民俗学考察调研能否有效开展的前提条件;其二,具备较高的安全指数。安全问题是教师组织学生从事校外实践教学活动所考虑的首要问题之一,因此对当地安全隐患进行排查是非常必要的;其三,经费开支较低。出于为校方和学生节省开支的考虑,在同等条件下花费较低的区域应优先成为我们选择的场所。
二、组织讨论
组织讨论是案例教学的重点环节,也是案例教学的高潮部分,与教学质量息息相关。要组织好讨论环节,必须注意以下两点:
摘 要:赫哲族是我国众多民族的一支,该民族主要生活在东北地区的三江平原和小兴安岭一带,在本民族特有的渔猎文化基础上形成了独特的图案纹样和艺术气息。传统赫哲族鱼皮图案建立在该民族的日常生产生活以及宗教精神之下,在精美的纹样中透露出赫哲族勤劳勇敢的精神和奇肆诡谲的浪漫气息。在当今社会,如何以现代的图案设计手法表现古老的传统图案,进而实现其融合与传承成为如今图案教学中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赫哲族;鱼皮;图案;教学
1 赫哲族鱼皮图案的特点
1.1 赫哲族鱼皮图案的内容具有丰富性
赫哲族的鱼皮图案源远流长,既可以表现赫哲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也展现着赫哲族传统而古老的神话传说和宗教故事,因此其图案取材范围极广,具有相当的丰富性。赫哲族的鱼皮图案造型奇特,极具民族地域气息,我们能够从其多变的画面中感受到苍茫和诡谲的艺术气息。赫哲族的人民世代采用鹿皮和各种鱼皮做衣服抵御寒冷,衣服上往往饰有云纹、螺旋纹、各种花草和鸟兽鱼虫的变形图案,种类极为繁多。赫哲族的鱼皮图案寄托了当地人民对幸福、吉祥、富贵以及长寿的美好向往,男人和老人通常在鱼皮大衣上装饰朴素大方的纹饰,女性和孩童则常常选用奇幻艳丽的图腾花纹。
1.2 赫哲族鱼皮图案的形成具有多元性
赫哲族鱼皮图案的多元性与该民族的地理分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赫哲族时代群居在三江平原(由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所构成的平原)和小兴安岭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使捕鱼成为该民族主要的谋生手段,因而形成了独特的鱼皮图案和极富民族特征的鱼皮文化。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赫哲族的鱼皮图案在保持传统审美特征的基础上吸收了汉文化以及俄罗斯、阿尔泰等地区极富特色的民族艺术元素和手法,更显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1.3 赫哲族图案内容的寓意性
作者:申玉红 杨启祥 周长军 单位:云南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一、问题的提出
民族数学文化的意义不仅在于它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最主要的还在于它对学校教育的现实作用和价值。少数民族的日常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知识,如各种几何图形、轴对称与中心对称、平移、全等形、相似形、度量衡、数列等等,结合少数民族数学文化与民族儿童实际开展因材施教,促进数学课程内容的改革,如编写乡土教材等[1],具有现实的意义。事实上,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体系,民族地区学校教育的内容要与之紧密结合,才能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才能形成民族非物质文化传承的土壤[2]。梳理少数民族日常生活中诸多方面所涉及的数学元素,我们可以看到少数民族文化中蕴藏着有利于民族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生动、直观”易于理解的“民俗数学”文化资源。这些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为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广阔的前景[3]。
二、少数民族文化中的数学元素
(一)几何图形少数民族的传统数学几何知识,产生并服务于生产、生活的需要,同时几何知识在生活中有很多表现和运用,如在建筑、服饰、日常用品等方面的诸多表现。(二)轴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少数民族的服饰和日常用品中有着丰富的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图8是彝族刺绣,图9是壮族织锦[6],图10是傣族服饰上的图案,这些图案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图11是苗族刺绣,其图案是一个中心对称图形。图12是水族的马尾绣[6],图13是傣族剪纸,它们是轴对称图形。(三)全等形、相似形与平移在少数民族的服饰图案中,有丰富的几何图形,如三角形、正方形、菱形等,这些图形通过平移等构成整齐、美观、富有装饰风格的几何图案。(四)代数知识
1.度量衡
少数民族的度量方法来源于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德宏傣族人民在日常生活中用到一些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容积单位、重量单位等,在度量单位的换算中用到数的二进制、三进制、十进制以及四十进制等[7]。羌族、西盟佤族等图14中,左边是苗族织锦上的图案,上面有一些全等的正方形,可以看作是由一个正方形通过平移得到的。中间是傣族筒帕,傣语意为挎包,通常称为民族包,它上面的图案是由正方形共点平移得到的。傣族的筒帕有着悠久的生产历史,已有一千多年,它织工精细、图案丰富、美观大方,既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又是精美的工艺品。右边是傣家妇女筒裙上的图案,它是由菱形共点平移得到的。图15左边是傣族男士包头上的图案,其上有两种全等形;右边是土家织锦,其上是由全等的六边形构成的图案。图16中的每个单独纹样是由一些相似的正方形或菱形构成的,单独纹样平移得到连续纹样。
2.数列
1少数民族地区医学院校基础医学形态学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
医学教育分为两个阶段: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形态学是低年级的课程,组织学与胚胎学、人体解剖学、寄生虫学、病理学、微生物学等都属于基础医学形态学范畴。对低年级医学生,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学生而言,从高中到医学院校,学习方法、学习内容和老师教学方法都有很大改变,对他们来说这是一道坎,如何帮助低年级的医学生迈过这道坎是医学教育成败的关键。
1.1少数民族地区医学院校低年级学生对新的教学方法不适应
我国中小学教学,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学,主要以传统教学方法为主,以教师为中心,以考试通过率为目的的应付考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相对较弱,加上老少边山穷地区的社会发展历史和地理环境等因素,少数民族地区从学前教育到小学和中学,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方面都相对落后。少数民族地区的数学、物理和化学,特别是音乐、体育、美术和外语的教学水平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不小,有些地方的中小学老师还是“万金油”式,既上语文、数学,又上物理、化学,甚至还兼美术、音乐、体育,教学能力和教学精力都有所欠缺,影响少数民族地区的中小学文化素质。虽然来自不同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拥有吃苦耐劳、礼貌、善良等诸多优点,但是家庭、环境等因素造成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知识面、学习能力和交际能力有所欠缺,有不同程度的自卑心理,因此,来源于经济欠发达少数民族地区低年级学生综合素质较发达地区差。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从高中踏入大学大门,有许多问题需要面对与挑战,要求少数民族地区的低年级医学院校的学生从传统被动学习转变为自主学习,会有更多的困难和更长的适应过程,需要老师、同学积极和主动的帮助。
1.2少数民族地区医学院校基础医学形态学老师对相关病例临床知识欠缺
在强调培养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今天,作为基础形态学课程授课教师,在教学中我们要注意引导学生多思考,训练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因为“思考会变成一种激发智力的刺激”,使学生获得内化知识和独立工作的能力。要改变基础医学形态学教学与临床脱节的现状,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变以往的纯接受知识到自我获得、整合知识。首先是我们每一位基础医学形态学课程授课教师都应掌握相应临床基础知识,其次与临床医生联合教学。也就是说要学生联系临床实际,老师首先联系临床实际,要学生把基础与临床知识整合,我们老师首先把基础与临床知识整合。基础课老师案例教学课堂经验缺乏,也导致病例的搜集、整理和应用的能力不足,但少数民族地区医学院校基础医学形态学老师外出进修机会少,与临床脱节的时间较长,因此对相关病例临床知识欠缺,影响案例教学法在基础医学形态学的教学效果。
1.3少数民族地区医学院校相关医院病例档案建立不完善
由于历史和地理原因,经济欠发达少数民族地区医学院校相关医院病例档案建立时间较短,有些病例记录不够规范和详尽,病例来源不足,数量不多,病例种类不够丰富。电子病例档案建立时间较短且不完善,给少数民族地区医学院校教师特别是基础医学形态学的教师对病例的寻找和筛选带来困难,而病例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案例教学法在基础医学形态学教学效果,这就需要基础医学形态学老师在临床医生帮助下花更多时间和精力收集和精选与各科基础医学形态学的相关病例。
【摘 要】本文对民族服饰图案在服装设计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首先介绍了民族服饰图案在服装设计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其次研究了民族服饰图案中色彩、寓意、图案、造型、工艺在服装设计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民族服饰图案 服装设计教学 应用
前 言
近年来,“中国风”时尚服饰在全球范围内盛行,民族服饰图案也受到了国内外设计师的广泛关注。因此,在服装设计教学中,引领学生学习民族服饰图案,并使民族服饰图案在现代服装设计中有效应用,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对民族服饰图案在服装设计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并通过研究为高校进行服装设计教学提供借鉴。
民族服饰图案在服装设计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1.民族服饰图案的艺术价值
(1)民族服饰图案既要满足人们对美的追求,也要满足人们从精神上对自身的护佑需求;
(2)基于象征、指示等的需求,人们将民族图案置于服饰之上,譬如人们将图腾图案置于服饰之上。
我们身处内蒙古,这里有着丰富的民间美术资源:草原岩画、民族服饰、图案造型、寺庙建筑、宗教艺术、毡帐艺术等等,无不吸引着孩子们的目光。而在现代文明、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下,民族观念日渐淡化,生活方式逐步改变,蒙古族民族民间艺术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和文化土壤遭受破坏,传承延续困难,甚至濒临失传或消失。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带领学生大量收集民间美术资源,把丰富多彩的蒙古族民族民间美术与中学美术教学结合起来,让学生认同民族文化,认识到蒙古族民间美术的艺术价值,发掘它的美,继而热爱它,学习、传承并发展它,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以期在传承和弘扬民间美术的同时,使学生的独创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创新精神,动手动脑能力及美术素养得以提高并终身受益。以下是个人教学中几点思路:
一、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研究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研究,学生们利用课余时间对内蒙本土的民族民间美术进行调查收集,内容涉及民族氏族的起源传说、图腾崇拜、服饰、建筑、语言、民俗活动、民间艺人的生活及创作现状等等,并对收集到的民间美术实物和资料进行整理,有的制作成CAI教学课件,为民间美术进入课堂做好准备。我们为学生布置了社会调查研究的内容提要,引导学生通过网络、媒体、文献资料进行查阅整理,具体内容列举如下:《蒙古族服装装饰图案的研究》、《内蒙古的岩画艺术》、《呼市地区的昭庙壁画》、《蒙古包的装饰纹样》、《阿拉善盟的胡杨树》、《锡林郭勒盟草原风情》等。
另外可以在校外开辟民间美术实习考察基地,如参观博物馆、美术馆、展览馆等,教师可带领学生考察博大精深的民间美术,拓宽学生视野。民间美术是传承性教学,如果没有对民族文化内涵的掌握和对民俗风情的了解,不但无法学到精髓,而且无法很好地传承。
二、结合民俗节日,让学生感受生活
民间美术大都与特定的民俗节日、风俗礼仪和有关,结合民俗节日和风俗礼仪活动,如自治区每年一度的昭君文化节、草原那达慕大会、草原旅游节等等,带领学生走出校门参观、采访,进行人文内涵的考察,了解那些蒙古族民族民间美术的文化渊源,感受环境、体验生活,引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和美术创作灵感。我们在积累教学素材的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对这些民间美术的存在方式及其文化意蕴进行深入地考察,使之能够作为传承性教育的重要内容。
三、将民间图案的学习与学生生活实践相结合
美存在于生活中的每个角落,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尽量将蒙古族民间图案教学融入学生生活之中,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利用蒙古族图案装饰自己身边的大量物品,例如教室的门窗和黑板的边角可用蒙古族图案中的角隅纹样进行装饰;课桌的边框可以尝试用犄纹、云纹和回纹等二方连续图案进行装饰;同学们还可以利用丰富的蒙古族民间图案制作自己喜欢的饰品,如胸花、钥匙链、小头饰等;学生日常用的文具、书本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民间图案进行装饰;学生们还可以运用民间图案的理念进行标志设计练习,如设计校徽、校旗、班徽、校服标志、旅游团队标志、校运会标志等,另外我们还可以用具有民族特点的风格设计和美化自己的教室和校园和生活环境,例如班级的墙面装饰、学习园地设计、学生宿舍美化、校园橱窗设计等;在美术课上我们还尝试组织学生独立策划并布置一些庆祝仪式、运动会等场地,在设计制作各类用具、布景、宣传海报时添加赋有蒙古族民间特色的图案造型进行装饰;这样他们可以在生活实践活动中自然而然地学习并运用蒙古族民间图案艺术。记得在全市的学生运动会上,我们的学生利用具有蒙古族民间风格的图案设计制作了校运会标牌,在运动会的开幕式上,各个学校代表都举着凝聚学校精神风貌的标牌入场,而大多数学校的标牌设计都以和体育相关的奥运五环、体育项目、跑道等作为设计要素,而我校的标牌设计要素则突出了民族的特点,独具特色,标牌的中间以两个蒙古族摔跤手剪影作为主体图案,标牌的四个角和边缘部分则用角隅纹样和二方连续的云纹和回纹加以衬托,总之,我们的整个设计思路既蕴涵了体育精神又突出了地区民族特点,学生们举着自己设计制作的标牌入场,心中洋溢着喜悦和自豪,风格独特的标牌设计吸引了运动会观众的关注。
摘要:伴随时代的进步,时尚元素的出现,再加上国外服饰特色的潜移默化,民族服饰特色逐渐失去。基于这种背景,本文阐述了民族服饰图案在服装设计教学中的美学价值,然后对民族服饰图案在服装设计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民族服饰图案服装设计教学应用
引言
民族服饰图案发展时间长,因此,在漫长的进程阶段,它包含诸多民族历史脉络,文化特色以及相关的哲学与宗教内涵。许多的少数民族的服饰图案采取多种工艺手法,传达出简单,古典,绚烂,包含诸多和谐元素的纹理。同时,民族服饰的图案是历史发展的脉络,传递民族崇拜情结,包含了艺术设计思想的丰富以及独特的审美取向。追寻在民族服饰图案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深刻理解民族的自我保护以及神奇的艺术含义。
一、民族服饰图案在服装设计教学中的美学价值
民族服饰吸引人的地方不仅仅在于多样的款式,特别的造型以及高超的工艺,更在于多元的色彩。在实际色彩运用过程中,红色,黑色以及蓝色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民族服饰图案的基本格调,其他色彩也是充满着民族服饰图案。这样的色彩构成包含着强烈的节奏感,传递出一种生命力,给予我们一个释放想象力的空间。从某个角度上看,色彩传递的东西是虚幻的,容易给予人们想象的空间,可以改变人们的心情,时而宁静,时而充满活力与激情。在面对处理民族服饰图案的过程中,需要认真对待服饰色彩,对色彩进行简单地对比,从而使得服饰色彩出现一种真实美,提高美学价值的目的。
二、民族服饰图案在服装设计教学中的应用
(一)色彩的应用
摘 要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为了实现祖国更好地统一与团结,要重视对少数民族地区教育问题的解决。对教育问题的解决,首先要从基础教育开始,而基础教育中,中小学班主任则成为了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所以,对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班主任培训工作至关重要。
关键词 少数民族 教育 中小学 班主任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1 对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班主任进行培训的必要性
众所周知,教育乃是国家之根本,民族兴旺之保障。所以,在少数民族地区更要加强基础教育的建设与发展,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的整体科学文化素质,精神文明境界,从而更加努力地建设我们统一的祖国。由此,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地区的班主任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的人类灵魂工程师,肩负着重要而神圣的使命。他们的行为从小的方面讲,可以影响一个孩子的成长;从大的方面讲则关乎着我国未来国家的团结、安定和中华民族的崛起。
除此之外,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素质整体水平低于内地汉族发达地区。由此可能会造成对中小学学生学业的耽误。所以提高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素质,实行对少数民族地区教师的培训,迫在眉睫。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需要解决,那就是普通话的普及,只有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们学习好正确标准的普通话,才能够实现对更多的文化知识的学习。
2 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班主任培训工作的意义
上世纪末,我国便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西部地区是我国亟待开发的重要地区。而由于地理位置等诸多原因,西部教育情况令人堪忧。教育乃复兴之重,西部大开发必须要有雄厚的师资力量,进而保证普及教育。因此,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班主任的培训工作是当前面临的首要问题。通过对小学班主任的进一步科学合理的培训,使目前先进的思想灌输给我们宝贵的祖国花朵,使他们更加完善,更加具有开放的观念,从中获取创新意识与民族意识,为以后西部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当然,不仅仅对孩子们一生有好处,对于整个国家,也有毋庸置疑的意义。由于少数民族地区大部分是山区,山高路远,校点分散,教师分散的情况普遍存在,致使参加集中培训的难度很大。但是我们不能因为有困难就不培训,这就需要我们结合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制订符合当地实际的培训方案。通过经受培训的班主任,可以将民族与国家的概念更好地灌输给我们年轻的一代,不仅可以促进民族内部的和谐,还能促进整个民族的大团结。因此,可以说,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小学与中学班主任的投入,将获得丰厚长久的回报,对一个国家的繁荣,民族的团结都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