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体意识论文

文体意识论文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论余秋雨散文文体意识

摘要:建国以来相当长的时期,由于社会诸多因素的影响制约,当代散文创作呈现出相对平庸的状态。余秋雨的散文创作在自觉的追求中,以其高远而切近现实的主体精神及独特的艺术表现为散文创作奉献了一种新的文体范式,显示出极具个性特征的文体意识,表现出对当代散文实践的超越。

关键词:余秋雨散文;文体意识;主体精神

当代新时期散文创作五彩纷呈,表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但不少流派、不少风格独具的作家作品,往往在令人感动欣喜一时之后,则表现出后劲不足,很快便消歇无闻,然而余秋雨的创作却是个特例。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至今,他的散文作品广受欢迎,反响巨大。余秋雨散文这种持续地、广泛地获得不同文化层次读者接受的状况我们可称之为“余秋雨现象”。考察余秋雨散文旺盛而持久的艺术魅力根源可以发现,对于当代散文而来说,余秋雨散文的意义不仅止于为当代文学宝库奉献了丰富、精美的篇章,实际上还应引发人们对于散文创作规律、散文文体意识等理论层面问题的思考。

长久以来,人们对散文文体的理解一般多侧重于对形式层面元素的关注,因而对散文文体的阐释往往更为注重突出其共性化特征。这种思维显然对散文创作产生强烈的影响,当年杨朔散文对篇章结构的刻意雕凿便是一个典型。然而,如果对于散文文体的界定仅局限于形式层面的思考,必将对当代散文理论的建构与散文的发展有所局限。

追寻自《文化苦旅》以来的散文创作足迹,应当可以明确余秋雨散文实际代表着当代文学一种新的散文文体意识的萌生。在散文创作实践中,余秋雨格外强调创作主体对客体的价值叩问。2004年余秋雨曾在央视《百家讲坛》作了一个关于散文创作的专题讲座,其间曾谈到:“我当时写《文化苦旅》和《山居笔记》的时候,我比较重要的是想用我的脚去踩一踩废墟,在废墟当中感受中华文化还能给我什么感觉……”。所谓“感觉”,即指作者对这些人文山水的个性化感悟与价值性发现,而这种对历史文化的个性化感悟与价值性发现恰是余秋雨散文创作的起点和归宿。探入人类文明历史,透过两难困惑的辩证思索步步逼近真理是其散文的重要特征。“我写那些文章,不能说完全没有考虑过文体,但主要是为了倾吐一种文化感受。”[1]这里所谓“文体”指向大众的普泛理解,专指传统意义上的散文形式规范,即散文在表达方式、篇章结构、语体风范等形式元素的综合统一。然而这并不是余秋雨关于散文文体的思维,显而易见,这段表述明确地告知人们他写作散文是重在“倾吐一种文化感受”。由此可见,余秋雨的散文文体意识体现这种精神:散文创作是一个心灵追问的历程,散文的价值核心在于其精神内涵,散文的本质应定位于创作主体的“心灵体验”;创作主体“心灵体验”的内涵为“真诚”与“价值叩问”的统一,它积淀着作家个性化的生命意识,是作家对历史人生、社会文明切身体察、探寻追思而超越了世俗平庸的价值性认识与感悟。

事实上,俄国著名文学理论家、批评家别林斯基在论及文学文体问题时就曾指出:“文体——这是才能本身,思想本身。文体是思想的浮雕性、可感性,在文体里表现着整个的人;文体和个性、性格一样,永远是独创的。”[2]别林斯基的文体意识明确指向作品的内在精神,突出强调创作主体的个性化体验。说明文体实质上是富于作家艺术个性的把握生活的方式,它首先指向创作主体的思维方式及价值观念。遗憾的是建国以来相当长的时期,人们对文体的阐释往往囿于单纯的技巧或形式,散文领域亦无例外。由此直接导致散文创作或者是对形式技艺的过度加工,或者是作品内在精神显得浅薄或矫饰。余秋雨散文对精神内涵、创作主体心灵体验的强调为当代散文文体作出了富有启示性的阐释,并提供了可贵的范式。

这种散文文体意识带来了余秋雨散文文本浓厚的主观感悟色彩。他的散文虽然多以游记形式出现,如《文化苦旅》、《行者无疆》等,但与一般游记篇章大有不同。其笔墨所涉虽然表层也在访山问水,却不似一般游记重在“潇洒一游”。亦即说余秋雨的目光并非止落于对一个个无声景点的形象摹写,整体叙写经营也不是首先重在技艺精巧的追求。他散文笔下的客观风物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作家对社会历史文化省思的介质,创作主体的情感体验才是创作思维营构的主导。如记写我国著名藏书楼天一阁的《风雨天一阁》实际关注的是这样一个命题:“基于健全人格的文化良知,或者倒过来说,基于文化良知的健全人格。”[3] 它重在表达作者对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人格精神的体悟,因而叙写“天一阁”的历史变迁实际上成为考察不同历史时期知识分子精神人格的表层依托,全文精髓在于作者对以“天一阁”主人范钦为代表的一类传统优秀知识分子“轻常人之所重,重常人之所轻”[4] 的、“基于文化良知的健全人格”的人格光辉的揭示与歌颂。

全文阅读

语文主体意识论文

一、强化"主体意识",激发学生作文的积极性

作文是学生借助自己对自然、社会及人生的理解独立完成的一种综合语言表达能力训练。主体的浓厚兴趣和强烈的表达欲望是俄文成功的前提。脱离了学生这个主体的客观实际的任何作文要求和作法,必然带来学生兴趣的丧失和畏难情绪的产生,如作文课,只要老师一布置作文题,学生都是哎声叹气,满脸的发烦和无柰。为此,在俄文教学中我们必须首先树立起牢固的主体意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老师头脑里占主要地位的不是"写"而是"人",老师在设计作文教学时,应充分考虑"人"的因素。具体的作法是,首先认真细致地分析主体的客观现状,摸清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其次,鼓励学生讲真话,让他们善于发表自己独特的观点。老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实际想法,尽管有时学生的想法是幼稚的,不成熟的,有时甚至是不对的,但老师也应该以平等的身份去交流,去引导,而不是以老师的身份去评判。这样尊重主体实际的做法,既促进了学生说话的欲望,也激发了学生作文的积极性。

二、重视阅读,关注生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为作文"蓄足"底气。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文同样如此,学生如果没有丰富的生活文化积累,没有对生活独到深刻的体验和感悟,要写好作文是不可能的。所以作文重点并不是讲授作文的写法,而是引导学生体验生活,我认为,以往作文训练实际上老师已注意到作文与生活的关系,也多次强调学生观察生活,学生也已从道理上知道观察生活的重要性,但仍对很多的生活现象和自己的生活经历熟视无睹,追根求源,这与学生认识水平有关。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而使他们对生活有自己独到见解而产生写作的冲动。方法之一就是加强阅读。要求学生准备一个阅读摘录本,定期检查落实。引导学生从阅读去感受那深刻;形象的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学生去珠文化底蕴,要教会学生正确地去和思考生活,我认为,明晓事物发展的多样性和曲折性。那一篇篇文章实际上就是总结出来的人生经验,使学生会有很多收益,共鸣多了,认识就会不断地提高,认识提高了,对自己的经历以地诸多生活现象就会有许多感悟。如有一个学生第一次坐飞机,他就详细地记叙了第一次坐飞机的经历。他为什么?他说,第一次坐飞机感受到了新鲜,但同时也感受到紧张和不安,他觉得比较起来,还是在陆地上踏实一些,他忽然对一个词有了深刻的体会,那就是脚踏实地。这种理解认识使他对第一次坐飞机的事情有了兴趣。这就说明提高了思想认识才会对生活关注。"人情练达即文章""作文即作人"就是这个道理,所以说,引导阅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才能关注生活,也才真正地解决了作文源头的问题。

三、训练发展学生的评议表达能力。

学生有了作文的兴趣,有了作文的"活水",还必须具备运用评议展现多彩的生活,发表自我主张的能力,哇圣陶先生讲过"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是让学生自己读书,不待教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俄文教学实际上就是通过种种方法训练学生使用语言的过程。训练语言的方法可以多种多样,如座谈会、讨论会、辩论会、讲演会、欣赏会以及做读书笔记、写日记、写周记、写信、写作文.....让学生在练习中逐渐去学习语言,运用语言。但也要注意,语言训练也要强调语言积累,没有语言积累,你就是练得再多学生颠过来倒过去就是那么干巴巴的几句话。所以应形成这样一种训练过程,在语言训练中感觉到不足,然后通过阅读去积累语言,这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在训练过程中,还有一个老师评价的问题,老师要正确对待学生语言训练中出现的问题,要善于发现学生训练中的闪光点和取得的进步,让学生有成功的喜悦和收获的快乐,从而保持学生作文训练的积极性。

总之,在作文教学中一定要强化主体意识,把"讲"转化为"到"",把"写"转化到"人",真正做到按语文规律办事。

全文阅读

试论文体意识的培养

近十年来,作文考试自从引入“话题作文”以来,文体对考生的约束降到了最低限度。“淡化文体要求”有其特定背景,这就是两个“套子”的存在:一个“套子”是近年来作文教学中出现了一种以应试为目的的模式倾向;另一个“套子”是命题与评判中过分强调文体要求的简单化倾向。两个“套子”都不利于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发挥最好的作文水平,在这种情况下提出“淡化文体要求”其目的是要解开“套子”,培养学生作文中的“立诚”精神,写出生动活泼、表达真情实感的文章来。学生一旦“自选”了某种文体,就要严格按照这种文体的写作要求去写,写什么文体,像什么文体。但自话题作文诞生以来,文体自选之风日盛一日,发展至今天,考试作文争奇斗艳,故作惊人之举的形式创新日渐泛滥,童话、寓言、戏剧、诗歌、文言文等形式的佳作频频亮相、异彩纷呈。就连题记、书信、病历、说明文、数学公式的证明、诊断报告书等形式也层出不穷,出现了许多“四不像”文章。这种过分强调“淡化文体”,以致“淡化文体意识”走到另一个极端。须知,“淡化文体要求”主要指命题上不限制文体,强调多种表达方式的灵活应用,并非不要文体。文章是承载思想的载体,思维的准确性、严密性和创造性,都要通过文章来表现。把握不同文体特点,强化文体意识,是写好各种文体文章的重要基础。

一、精读范文,培养文体意识

阅读和写作思维,都可以说是一种文体思维。没有“文体感”就不可能有应有的“语感”,离开“文体”的规定,“语感”便落空。阅读与写作相结合似乎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然而从强化现代文阅读能力训练的角度来看“以读促写”,却又不乏创意。学生以阅读范文体会并掌握各种文体特点,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起文体意识。

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阅读教学是作文教学的前提和基础,作文教学是阅读教学的综合运用和实践,阅读指导作文,作文巩固阅读。以范文为模,认识理解掌握各种文体,学生再依照着仿写,最后才是创造。其实,就人们学习语文和写文章的发展进程来看,完全离开摹拟是不可能的,孩子从婴儿时期就是不断地在摹拟中学习的,作文也是有一个“抄写仿写有所创造”的过程,宋代大诗人陆游说过“文章切忌参死句”(《赠应秀才》)的名言。但是,他回顾自己的创作过程时,也说过“我昔学诗未有得,残余未免从人乞”(《九月一日夜溪诗稿有感起笔作歌》),说明他在初学写作时,也曾经历过一个“从人乞”的摹拟阶段。只有在长期的历练中,逐渐感悟到“诗家三味”,才达到“天机云锦用在我,裁剪妙处非刀尺”(同上)的境界。可见讲读课文教学对学生的作文,特别是文体意识的培养有着重要指导意义。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正确掌握各种文体的特点。教师在讲读记叙文时,要教学生明确认识这种文体:记叙文主要指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一类的文章,具体的说,它是借助叙述、描写、抒情等手段记叙社会生活中的人、事、景、物的情态及其发展过程,用以表现作者的思想,抒发作者感情的文章。如朱自清《背影》一文,作为一个从教者,应当教好并引导学生写好这篇优美的叙事散文,并可以借鉴这篇优美的散文对学生进行有益的作文指导。从叙事角度看,实现这种文体的真实性。在《背影》中我们可以看到“真实”的父亲,以及“真实”的我:“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事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家庭的情境是真实的;“望父买橘”一段对父亲颓唐的背影的刻画是真实的。学会真实,是指导学生写作的一个起码要求。从叙事中把握记叙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和结果)。写人要通过事来表现,叙事离不开写人的活动,而人物活动和事情经过又有它具体的时间和地点,有它的原因和结果,它们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整体反映事物的全貌。《背影》中人物形象的描写更值得借鉴,就“车站送别”这一段父亲买橘时的“背影”的刻画:从语言、动作、外形、神态描绘的合理,形象鲜明。“攀、爬、探、缩”,“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色棉袍”,“蹒跚”,“我走了,到那边来信!”……学完这些,父亲鲜活的伟大形象就浮现在我们面前。

讲读说明文时,就要让学生明确说明文的文体特点:说明文是种作者用来介绍事物,阐明事理的文章,它要求说明事物有合理的顺序,恰当地运用说明方法,给人予科学知识。在讲解课文时,一要明确说明文的布局顺序,如《苏州园林》一文,作者叶圣陶一开始就作了“游客”:苏州园林最大的特点就是务必使每个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然后将这幅画的自然美、立体美、细节美、典雅美、色彩美,依次的展现出来,才用先总后分,先整体后局部的结构形式,条理清楚,层次分明。《中间石拱桥》则是按照修建时间的先后选择了历史上最有代表性的几座石拱桥来表现我国建造石拱桥的辉煌成就。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说明文的顺序,懂得只有恰当地给作文安排一个合理的结构和合适的顺序,才能使作文达到言之有物,又言之有序。二在学习说明文时,一定要学会正确使用说明方法,讲解课文时,让学生掌握常见的方法:下定义、作诠释、列数字、分类别、作比较、打比方等,用文中的例子逐一学习并掌握好说明方法的基本要素要求,使说明有条理。

讲授议论文要明确议论的特点是以理服人,用说理的方法,以简练、判断、推理等逻辑形成,直接对客观事物进行分析、评论、证明。学习吴晗《谈骨气》一文明确全文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论证了“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这一中心论点。引用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解释“骨气”的含义,接着举三个事例:“文天祥的故事”、“嗟来之食”、“闻一多怒对枪口,拍案而起”。论证有力,观点鲜明。学生学习这种文体以后,就较为形象地把握住这种文体的特点:议论的主导性、材料的论证性、结构的逻辑性、语言的概括性和观点的鲜明性。学生通过课堂这一阵地,学习了各类不同文体的精美范文从而能熟悉论文体裁,在这种情况之下,就可以模仿范文格式写作。比如,学生在学习了《白杨礼赞》《囚绿记》之后,就可以练一练笔,以梅、兰、竹、菊、松、蜡烛等物为题仿写,进一步巩固这些文体的特点。

精美的范文,是我们学习各种文体的典范课堂的讲授,帮助学生在范文中掌握各种文体的特点和基本写作方法,培养学生的文体意识。讲解范文,阅读范文,把握范文,把握文体,明确规范,才能触类旁通,灵活运用,写出符合文体要求的文章来。

全文阅读

教学主体意识管理论文

一、强化"主体意识",激发学生作文的积极性

作文是学生借助自己对自然、社会及人生的理解独立完成的一种综合语言表达能力训练。主体的浓厚兴趣和强烈的表达欲望是俄文成功的前提。脱离了学生这个主体的客观实际的任何作文要求和作法,必然带来学生兴趣的丧失和畏难情绪的产生,如作文课,只要老师一布置作文题,学生都是哎声叹气,满脸的发烦和无柰。为此,在俄文教学中我们必须首先树立起牢固的主体意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老师头脑里占主要地位的不是"写"而是"人",老师在设计作文教学时,应充分考虑"人"的因素。具体的作法是,首先认真细致地分析主体的客观现状,摸清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其次,鼓励学生讲真话,让他们善于发表自己独特的观点。老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实际想法,尽管有时学生的想法是幼稚的,不成熟的,有时甚至是不对的,但老师也应该以平等的身份去交流,去引导,而不是以老师的身份去评判。这样尊重主体实际的做法,既促进了学生说话的欲望,也激发了学生作文的积极性。

二、重视阅读,关注生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为作文"蓄足"底气。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文同样如此,学生如果没有丰富的生活文化积累,没有对生活独到深刻的体验和感悟,要写好作文是不可能的。所以作文重点并不是讲授作文的写法,而是引导学生体验生活,我认为,以往作文训练实际上老师已注意到作文与生活的关系,也多次强调学生观察生活,学生也已从道理上知道观察生活的重要性,但仍对很多的生活现象和自己的生活经历熟视无睹,追根求源,这与学生认识水平有关。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而使他们对生活有自己独到见解而产生写作的冲动。方法之一就是加强阅读。要求学生准备一个阅读摘录本,定期检查落实。引导学生从阅读去感受那深刻;形象的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学生去珠文化底蕴,要教会学生正确地去和思考生活,我认为,明晓事物发展的多样性和曲折性。那一篇篇文章实际上就是总结出来的人生经验,使学生会有很多收益,共鸣多了,认识就会不断地提高,认识提高了,对自己的经历以地诸多生活现象就会有许多感悟。如有一个学生第一次坐飞机,他就详细地记叙了第一次坐飞机的经历。他为什么?他说,第一次坐飞机感受到了新鲜,但同时也感受到紧张和不安,他觉得比较起来,还是在陆地上踏实一些,他忽然对一个词有了深刻的体会,那就是脚踏实地。这种理解认识使他对第一次坐飞机的事情有了兴趣。这就说明提高了思想认识才会对生活关注。"人情练达即文章""作文即作人"就是这个道理,所以说,引导阅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才能关注生活,也才真正地解决了作文源头的问题。

三、训练发展学生的评议表达能力。

学生有了作文的兴趣,有了作文的"活水",还必须具备运用评议展现多彩的生活,发表自我主张的能力,哇圣陶先生讲过"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是让学生自己读书,不待教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俄文教学实际上就是通过种种方法训练学生使用语言的过程。训练语言的方法可以多种多样,如座谈会、讨论会、辩论会、讲演会、欣赏会以及做读书笔记、写日记、写周记、写信、写作文.....让学生在练习中逐渐去学习语言,运用语言。但也要注意,语言训练也要强调语言积累,没有语言积累,你就是练得再多学生颠过来倒过去就是那么干巴巴的几句话。所以应形成这样一种训练过程,在语言训练中感觉到不足,然后通过阅读去积累语言,这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在训练过程中,还有一个老师评价的问题,老师要正确对待学生语言训练中出现的问题,要善于发现学生训练中的闪光点和取得的进步,让学生有成功的喜悦和收获的快乐,从而保持学生作文训练的积极性。

总之,在作文教学中一定要强化主体意识,把"讲"转化为"到"",把"写"转化到"人",真正做到按语文规律办事。

全文阅读

作文教学主体意识论略

摘 要:实现有效教育是教师的共同追求。作文教学“少、慢、差、费”仍为痼疾。重视弘扬学生作文的主体意识,当为走出困境的良方。本文在引导学生植根生活土壤、鼓励学生投入指导过程、组织学生参与作文评改等方面作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作文教学 主体意识 获取源头活水 营造“乐写”心境 探求作文规律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教育界就已经对主体性教育投入一定的关注,这标明当代教育理论研究的一种自身的觉醒,这是从重“事”研究向重“人”研究的一个飞跃。进入新世纪后,随着对“有效教育”的渴求,主体性教育更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社会不断进步和人类文明程度不断提高,使人的主体意识越来越强烈;另一方面也是时展对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培养创造性人才提出了越来越急迫的要求。

纵观近几年的教改实践,学生的主体性意识在各类教育、不同层面得以弘扬光大,成绩有目共睹。只是不尽平衡,死角犹存。诸如作文教学,仍一直被“老牛拉破车”的现象所困扰,中小学这样,职业学校也是这样。任何一种社会现象的产生和形成,都有其特定的时代根源。传统作文教学之所以会形成“少、慢、差、费”的状况,是因为多年来始终未跳出应试教育的怪圈。从教师方面看,他们受现行教育体制、思想、文化、社会需求的约束,只能围绕应试指挥棒打转,教学工作程式化、工具化,其本身的主体性也难能得到发挥。从学生方面看,已习惯于由教师编筐子、定调子、给料子、设路子,根本没有多少主体性意识存在的空间。因此,学生作起文来要么组装拼合,依样画瓢,合乎套路,却无个性;要么搜肠刮肚,硬熬苦榨,勉为成文,却无情感;要么妙手“移植”,合理“嫁接”,敷衍塞责,却无长进。如此以往,教师忙不堪言,学生苦不堪言,作文水平却常在“高原”漫步。

就此提出作文教学要更加重视弘扬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自身能动作用,弹弹老调也未尝不可。

一、引“主体”培植生活土壤

引导学生走进生活,主动获取“源头活水”,以解决“无米之炊”难题,这是学生走出作文困境的基础。

每每文题一下,环视教室,学生中苦瓜脸陡然增加。究其原因,是“无米之炊”难为了他们。这就像大家很熟悉的秀才写文章的故事中秀才一样,在想了半天写不出一个字而被他妻子嘲笑时,说了很到位的话,“汝有腹,吾腹无。”“腹无”怎变“有腹”?贴近生活,走进生活,别无他途。“大语文教育”的倡导者张孝纯先生说过,“语文与生活同在,凡有人类生活的地方都有语文,都有语言实践与语言学习。”鲁迅也说过,“如果写作,第一须观察。”社会生活是写作源泉,也是形成语文能力的土壤。认识社会生活必须借助于观察,而观察必须有主体的投入,否则,“身在宝山”也会“不识宝”。我们不难发现,即使对同一事物或同一活动的观察,有的同学感受深刻,因而描写细致入微;而有的同学则漠然置之,因而写得粗略空泛,其主要原因在于“身入”而“心不入”。如果主体没有观察生活的意识或意识不强,没能把“心”投入到应观察的氛围中去,眼神虚视,岂能有感有物?因此,要解决“无米之炊”难题,引导学生植根于生活土壤,当为对症下药。

全文阅读

体育教学意识论文

摘要:学校体育就是全体学生的体育,享受身体方面教育,是每一个在校学生的权利,是不能被剥夺或侵犯的。因此,为少数、为多数,还是为全体学生服务的问题,就成为学校体育改革发展中理论上和实际操作上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基于这种认识,学校体育都应当保证提供所有学生同等参与活动的机会与指导。

关键词:课程改革终身体育学校体育素质教育

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旧的体育教学模式、评价方法和指导思想,已经不能满足时展的需要。《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还需要不断的摸索和发展。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课程改革的主体和执行者,要不断的学习,更新观念,积极的面对课程改革。

一、旧的体育观念和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

目前,我国学校体育普遍存在盲目追求体育教育目标的近期效益,过分强调学生的现实锻炼,片面地将增强学生体质及教育目标只集中于在校期间学生的体育状况上,体育课也因此变成了素质测验课,缺乏对学生从事体育活动的兴趣、爱好、意识和习惯以及独立进行自觉锻炼的能力方面的培养。由此造成了学生离开教师走向社会后就不知道如何进行体育锻炼,如何去强身健体,如何进行体育锻炼的自我监督。

二、更新观念,突破旧模式

1.强化体育意识,树立终身体育观

(1)让学生体验到体育活动中的乐趣,激发起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寓教于乐。

全文阅读

体育教学意识研究论文

摘要:学校体育就是全体学生的体育,享受身体方面教育,是每一个在校学生的权利,是不能被剥夺或侵犯的。因此,为少数、为多数,还是为全体学生服务的问题,就成为学校体育改革发展中理论上和实际操作上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基于这种认识,学校体育都应当保证提供所有学生同等参与活动的机会与指导。

关键词:课程改革终身体育学校体育素质教育

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旧的体育教学模式、评价方法和指导思想,已经不能满足时展的需要。《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还需要不断的摸索和发展。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课程改革的主体和执行者,要不断的学习,更新观念,积极的面对课程改革。

一、旧的体育观念和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

目前,我国学校体育普遍存在盲目追求体育教育目标的近期效益,过分强调学生的现实锻炼,片面地将增强学生体质及教育目标只集中于在校期间学生的体育状况上,体育课也因此变成了素质测验课,缺乏对学生从事体育活动的兴趣、爱好、意识和习惯以及独立进行自觉锻炼的能力方面的培养。由此造成了学生离开教师走向社会后就不知道如何进行体育锻炼,如何去强身健体,如何进行体育锻炼的自我监督。

二、更新观念,突破旧模式

1.强化体育意识,树立终身体育观

(1)让学生体验到体育活动中的乐趣,激发起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寓教于乐。

全文阅读

学生主体意识培养论文

一、加强学生自主教育,增强学生主体意识

从心理学角度而言,主体意识是指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主体的人对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是主体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观念表现。而学生主体意识的强弱、参与自身发展的程度及在学习活动中实现自己本质力量的自觉见,学校实行民主管理,培养学生的独立能力,使其学会自我管理是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实现自主教育的主要途径。

1、校内实行民主管理

为了把学生在学校中的主体地位落到实处,我们应在学校管理中进行大胆改革,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班级和学校管理。这是实现学生自主教育的外部条件和前提。

(1)让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在日常生活中,凡学生关心的热点和疑点问题,应通过校长信箱、校长接待日等形式广泛征集学生的意见,多层面、多角度地分析问题,从而妥善解决问题。使学生在参与中受到教育,得到发展,增强其主人翁意识。

(2)评价教师,学生是最有发言权的。我们应将教师的师德行为、工作态度、工作能力等德勤能绩各方面情况交给学生进行评议,并把评议结果作为学校对教师职称晋升、业绩考核、评优的基本内容之一。这样既有利于促进教师责任心的提高和整体素质的发展,更有利于增强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

(3)在学生管理中应实行学生班级自主管理。通过自荐演讲竞争上岗的办法推选班团干部,让学生充满自信又看到自己的不足;通过学生自主管理教室、寝室、班团活动、班际活动等形式,引导学生正确地对待自己和他人,不断提高学生的民主意识和道德意识。

2、培养学生独立能力

全文阅读

基于MTI文体意识的文学翻译论文

一、MTI文学翻译教学现状及问题

MTI近年来发展迅猛,但在很多方面仍处于探索阶段。研究发现,中国内地对MTI文学翻译教学的研究尚未完全展开,在《清华同方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更新至2013年底)输入关键词“MTI”,共有66篇相关论文。在已有的研究成果中,大部分或是聚焦于MTI课程设置和培养计划等宏观层面的研究论述,或是论证开设如科技翻译、法律翻译和汽车行业翻译等非文学翻译课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对于MTI教学,尤其是文学翻译教学探析甚少。此外,国内高等院校在设置MTI课程时,“只有65%的院校设立了文学翻译课”。这意味着多达35%的院校取消了文学翻译课程的设置,认为这门课程对于培养高素质的翻译人才没有任何意义或价值,而开设这门课程的很多院校仍采用本科阶段的教学模式,这几乎无益于培养高素质的翻译人才。诚然,MTI的课程设置要体现其专业性和实用性,但培养一位真正合格的高层次翻译专业人才,最基本的文学素养却是必不可少的。对专业的高层次翻译人才来说,文学素养的培养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大量有针对性的文学翻译练习,而翻译中是否具有强烈的文体意识则直接关系到译文质量的高低。因此可知,文学翻译课程在MTI课程设置中的地位未得到充分重视,其教学效果也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MTI文学翻译教学特点

经过本科阶段的翻译积累,MTI研究生已具备相对扎实的翻译基础。因此,对任课教师而言,教学不应再专注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转换水平,而应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翻译理论素养与文学素养。任课教师应清楚地认识到,MTI文学翻译教学不同于本科阶段的文学翻译教学。一般说来,后者往往注重翻译技能的培养,关注语法分析和翻译对比,强调具体词性和句式的转化,比如汉英翻译中如何将动词转化成名词,如何将主动句转化成被动句等,重视语言层面上词或句的对等,以翻译的准确性为第一标准。然而,仅仅从词汇、句法等语言层面讲授文学翻译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学生往往“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关注字词之间生硬的意义转化,却忽略文本的整体构造和美学价值。因此,MTI文学翻译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培养翻译技巧的基础阶段,应寻找新的教学突破口,把文体学理论和翻译实践结合起来,以文体学理论为切入点,配以适量不同文体的翻译实践,注重培养学生翻译中的文体意识,引导学生在动笔前对原文的语言特征和文体风格进行仔细的辨析,并在译文中如实地加以再现,以达到“形神兼备”的效果。

三、MTI文学翻译教学与文体意识建构

针对目前MTI文学翻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教学特点,教师应该如何提高MTI文学翻译教学质量,结合MTI教学实践,笔者认为MTI文学翻译教学应结合文体学理论,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入手,加强建构学生翻译中的文体意识。具体讲,在理论部分阶段,针对课程特点,应在传统翻译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引入文体学理论;在实践部分阶段,通过练习的选材、批改、评析及课程反思等环节,在翻译实践中积极建构学生的文体意识。在实际的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文体翻译理论的讲授有利于宏观地建构学生的文体翻译观;适量不同文体的翻译实践则可以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根据词汇、语法、修辞、篇章等具体的文本语言特征对原文进行文体分析,并在译文中忠实地再现原文的文体效果,从而大大提高译文的质量。

(一)文体翻译理论教学与文体意识建构

MTI以翻译实践为中心,但是翻译理论的讲授却必不可少,因为“翻译的理论素养不仅对翻译实践能力有宏观指导作用,而且是翻译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MTI文学翻译教学来说,仅仅讲授基础的翻译理论还不够,还必须将文体学相关理论引入教学,配以相应的翻译练习,以加强学生的文体意识,提高学生的文字敏感度和鉴赏力,综合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翻译素养。就文学翻译而言,一般最难把握的是文体,尤其是风格的传达与再现。因此,在MTI文学翻译教学中,建构学生文体意识的第一步是让学生对文体与翻译的密切关系有着宏观、清醒的认识,从而促使他们在翻译实践中有意识地传达原文的文体风格。任课教师可在学期初向学生介绍国内外有影响力的翻译专家关于文体与翻译的关系的论述,之后简要介绍与翻译相关的文体学理论,并将其用于指导翻译实践,借此不断强化学生的文体意识。比如,被誉为“西方翻译理论之父”的M.T.Cicero对文体与翻译之间的密切关系进行了生动的论述:“我在翻译时将自己当做是演说家,而不是解释员:保留原文的思想与形式,或者说是保留思想的‘修辞’,但却使用符合我们表达习惯的语言。要做到这一点,我认为没有必要逐字翻译,而是要保留原文的整体风格与力量。”换言之,翻译不仅仅是意义的转换,更重要的是要保留原文的文体风格。持有类似观点的还有E.A.Nida、A.F.Tytler等知名学者:Tytler提出的翻译3原则强调“译文应完全复写出原作的思想;译文的风格和手法应和原作属于同一性质;译文应具备原作所具有的自如”;Nida认为“翻译是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从语义到文体再现源语的信息”。这里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英国学者JeanBoase-Beier在《翻译文体学研究》一书中论述了文体对翻译的影响,通过实例阐释了翻译研究的文体学途径。鲁迅、王佐良、刘宓庆、申丹等中国内地学者也强调翻译中文体风格的传达。刘宓庆教授指出:“翻译是接受语复制原语言信息的最通似的自然等值物,首先是在意义方面,其次是在文体方面的自然等值物。”26-35申丹教授也曾详细地论述了文学文体学与小说翻译的关系,强调将文体学应用于文学翻译这一领域的必要性。综上所述,翻译中传神地再现原文的文体风格是保证译文质量的关键,对于文学翻译尤其如此。特定的文体形式会产生不同的文体价值和美学效果。为了让学生在动笔翻译前学会系统地分析原文的文体特征,提高学生在文学翻译中的文体敏感度,MTI文学翻译教学应重点引介文体学理论,并将理论用于指导翻译实践。那么应该如何分析文本的文体特征?英国文体学家GeoffreyLeech和MichaelShort在其著名的《小说文体论:英语小说的语言学入门》一书中提出了一个具体的文体分析模式,即从词汇、语法、修辞、篇章等4个层面对文本进行较为全面、客观的文体分析。这个模式可以让学生系统地观察原文的文体特征,从而能够有意识地在译文中再现这些特征。在不同文体的翻译实践过程中,学生可逐渐体会到:“文体是一种选择的过程,各种选择都将对翻译产生影响。”因此,在动笔翻译前应细致地辨别原文的文体特征,“根据语言结构和文体价值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处理好“译文与原文之间特殊的文体关系”,努力在译文中再现原文的风姿原貌,提高译文的质量,以更多的翻译文化精品让中国真正屹立于世界之巅。

全文阅读

基于文体意识的汉语文学论文

因为在宋代,确实有很多人论文时持“先体制而后文之工拙”的标准。据《后山诗话》记载,黄庭坚自己就说过,“诗文各有体,韩以文为诗,杜以诗为文,故不工耳。”陈师道也说:“退之以文为诗,子瞻以诗为词,如教坊雷大使之舞,虽极天下之工,要非本色。”即使是“江西派”之外的人,也讲过类似的话,如朱熹曾云:“余尝以为天下万事皆有一定之法,学之者须循序而渐进。如学诗则且当以此等为法,庶几不失古人本份体制。”强调作文首先要遵循文章体制,这种观点既不是兴自宋代,也不止于宋代,实则是贯穿汉语文学史始终的。如果说包括刘勰在内的许多人把《尚书》中的“辞贵体要”这句话理解为强调文体对写作的重要性还显得有些牵强的话,那么《文心雕龙•风骨》篇中说“熔铸经典之范,翔集子史之术,洞晓情变,曲昭文体,然后能莩甲新意,雕画奇辞。昭体故意新而不乱,晓变故辞奇而不黩。”这段话,虽然不是专论文体问题,但显然已经包含了要求文章写作应该明白各种文章体制之义。同时期的《典论•论文》《文赋》也有相关论述。生活在唐朝的日本僧人遍照金刚在《文镜秘府论》中曾经谈到,如果不了解文章体制的“清浊规矩”,是不可造次作文的,“制作不依此法,纵令合理,所作千篇,不堪施用”。这种观点,与上述宋代文论家的观点已经十分接近。至于宋之后的情况,如明代的陈洪漠就把“体弗慎”与“意弗立”、“气弗昌”、“辞弗修”一起称为为文之“四病”,认为“文莫先于辨体”,“体正而后意以经之,气以贯之,辞以饰之”,才能写出好的文章。在宋代以后大量出现的诗话、词话、文章评点、小说评点中,强调“文各有体,不能相犯”的文字更是比比皆是。由此可见,中国古代的文学家与文论家,都有着十分明确的文体意识,而他们的文学写作与文学批评活动,就建立在明确的文体意识之上。在明确的文体意识支配下,“体正”是判断文章优劣的一个重要标准,“辨体”则是写作者必须经历的一种基本训练。

汉语文学文体意识的产生与成熟,与汉语书面表达对语言形式的特别关注有直接关系。在《论语•八佾》篇中,孔子讲“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后世的儒家学者宗周,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内容是尊崇周代之“文”。这里的文虽然含义十分广泛,包括周代在前人基础上重建的整个礼乐文化、典章制度,但至少诗与文章是包含在他们所说的“文”的概念之内的,而且还是其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在周人那里,作为礼乐典章制度重要载体的文章,不仅要求有切实的内容,还要求有讲究的形式。孔子所谓“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表明的正是当时人们对语言形式的看重。“尚文”的观念,对汉语的书面表达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汉代以前的文人作文,虽然很少单纯用于消遣娱乐,但无论是作议论性的文章,还是书写历史,都十分强调文章的形式与语言使用的技巧。甚至一些完全实用性的文章,也要采用韵文的形式,使用十分讲究的修辞性语言。汉赋以及之后的骈体文中大量使用的押韵、偶对等修辞手法,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在先秦的经、史、子类著作中,这些修辞手法都能够见到,尽管最初的时候可能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运用的。如果作一个历时考察,便会发现从周初到春秋战国之交,再到战国末年,各种文章体式有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的变化过程,各种修辞手法的使用也有一个从粗疏到精致的发展过程。而从句子的类型上看,则经历了一个从早期比较随意、简短的散体句式向比较整齐、结构比较复杂的排比句式、骈偶句式发展的趋向。以最能体现汉语形式特征的对偶句的使用来看,《尚书》《周易》等早期文献中,已经有一些比较简单的偶句,到《论语》《老子》等著作形成时,偶句出现的频率不仅比《尚书》《周易》更高,而且形式上也更趋完善。而到了战国时代,在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等人以及一些纵横家的文章中,对偶的运用,不仅已经十分普遍,而且也达到了十分精致的地步。汉代,不仅赋、颂、诔、吊等以铺叙言情为主的文体具有十分精致的形式,就是诏、策、表、奏等公文文体,论、赞、序、议等论说文体,甚至包括书信、契约等日常应用文体的写作,也大量使用精致的对偶句或排比句。汉语写作的这种状况,很自然地引起了文论家们对文学形式的关注,并产生了从语言形式的角度对文本进行分类的主张。发生在南朝齐梁间的“文笔之辨”,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而用“文”与“笔”这两个概念对文学进行二分,只是中国文学史上从形式入手区分文类的一次初步尝试。在“文”“笔”之辨之后,还有用“骈文”(在不同时期也分别称为今文、时文、六朝文、四六文)、“散文”(唐宋时多称为古文)这样一些概念对文章进行二分的分类方法。

在骈、散二分时,形式分类这一原则得到了更加彻底的贯彻。汉代以前的文体,主要是以文章的用途与功能为依据进行划分的。文与笔、诗与文、骈与散等文类概念的出现,以及律诗内部各种体裁的滋生,为中国文学走出早期以文章之用划分文体的思路,形成建立在形式区分基础上的比较科学的文体文类概念体系奠定了思想基础。从此以后,中国文学史上新产生的文体,无论是属于诗体的词、曲,还是属于文章范畴的八股文,以及小说文体中的笔记小说、话本小说、章回小说等等,采用的大多都是以语言形式、文章结构为根据的分类原则。更低级别的文体类别,如词中的小令、中调、长调,元曲中的小令与散套,明代戏剧中的传奇与杂剧等等,也都采取的是形式分类原则。从文学观念发展的角度看,以形式为依据对文学文本进行文体与文类的区分,是一种比以文章用途为依据对文体分类更科学的分类方法。汉语中“文体”一词作为文章学的概念,正是在南朝的梁代开始出现的,之后成为一个常用的文学术语,其内涵主要指向文章的体式与风格等形式方面。近代以来,汉语中的“文体”一词,一般与英文中的“style”一词对译。而“style”一词在英文中无论作为文体,还是作为文学风格,也都主要指涉文本中语词的选择、声律的安排、修辞手法的运用、篇章结构的组织等形式方面。而从先秦到汉代以用为原则对文章分类时,尽管有些时候也会由文体之用推及文本的形式,但是在更多的时候,文本的形式特征是被掩盖的。汉语文学从以文体之用为依据对文体进行分类与命名,到以文体形式为依据对文本进行分类与命名,标明了文学观念的长足进步。就文学写作而言,对特定文体规范的遵从与作家创造力的展现,是两种相伴而生、相互限定的力量。许多中国古代优秀文学作品的创造性因素,其实就包含在作家的才情与文体要求的奇妙结合之中,包含在作家对文体形式的创造性利用与对文体限制的巧妙突破之间。对一篇文学作品价值的判断,往往需要对其在文体方面的细微变化有敏锐的辨析能力。一个身居文学史现场的古代文论家,与当代的研究者相比,在这方面具备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当代的研究者往往抛开一个文本与其他文本之间文体上的关联,单纯地就一篇作品去谈论其艺术特征与文学成就,结果常常导致对作品的评价严重偏离文学史的实际。因此,作为一个合格的文学史研究者,需要真正进入汉语文学的历史语境中,对古代中国文学的文体格局及其发展状况有一个清晰的了解与把握。

然而,在讨论汉语文学写作与批评时所持有的“文各有体”这一基本原则时,我们还应该知道,对文章体制的强调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与之形成对照的,则是汉语文学在文本形态上存在的文体之间的互相渗透。实际上,对于任何一个时代的文学状态而言,文体形式的稳定性都是相对的,其中的某些因素随时而变,则是绝对的。文体变化的情况可能十分复杂,首先是文体格局的变化:一些文体逐渐地由核心文体走向边缘文体甚至消失,一些新的文体会悄然滋生并走向成熟,还有一些文体会由边缘向中心迁移。在这一过程中,一种核心文体要想维持其原有的地位,必然有所改变,这种改变常常表现为对其他文体要素的吸纳;而新文体在自己生长的过程中,也常常要吸纳其他文体的要素以丰富自身。因此,文体互渗的情况也就会随着原有文体格局的变化自然而然地发生。可以讲,“文各有体”是一种文学史的常态,“文体互渗”也是文学史的常态,前者保证了文学文本形态与原有文体格局的相对稳定,后者则作为一种动力,促进了文学文本形态与原有文体格局的变化与发展。在汉语文学史上,文体之间的相互渗透影响,首先表现为作为核心文体的诗与文之间的平行互渗。

在晚清以前,尽管不断有新的文体产生,但诗与文的核心地位一直没有发生根本的动摇。作为核心文体,诗与文之间在文体形式上的相互借鉴与吸纳也从来没有停止过。在中国古代文学的文体格局中,诗与文作为一组相对峙的文类概念,其间的区分,不仅表现在语言形式方面,也表现在功能方面。钱钟书先生曾谈过这样一种观点:表面上看,中国古典文论中“文以载道”和“诗以言志”似乎是相互冲突的,而实际上,“文以载道”中的“文”,并不是指文学,而是指区别于“诗”、“词”的散文或古文。“文以载道”和“诗以言志”两个命题,体现的是古代文论家对诗与文这两类文体职能的不同规定,这就好比说“早点是稀饭”、“午餐是面”一样,看起来针锋相对,实际上水米无干。钱钟书的这种理解,依据的正是诗与文在中国古代文学体系中作为两个不同的文类概念,处在对立二分的关系上这一事实。它们在文体功能与文体形式方面的区别,恰恰为其相互影响与渗透提供了可能。赋这种文体在汉代的定型及在汉以后的发展,正是诗与文互渗的结果。作为一种“文”的特殊体式,赋在其形成的过程中,不但吸纳了《诗经》《楚辞》的句式,吸纳了在诗歌中发展起来的韵律节奏形式,在其最辉煌的时期形成了以四言体为主的大赋以及“骚体赋”,而且还吸纳了被认为是属于诗歌的“抒情”性因素,承担了原来主要属于诗的美刺功能,最终成为一种亦诗亦文的文体。而且,赋体对诗体的吸纳并没有到东汉的抒情小赋为止,在之后的时间里,它还吸纳了律诗句法与结构方面的因素,形成了骈体赋、律赋。其实,从文体形式上吸纳诗歌因素的绝不仅是赋这一种文体。汉代以后散文的逐渐骈化,在包括应用文在内的许多文体中都有突出的表现;而散文骈化的过程,也可以理解为“诗”的文体形式向“文”的文体形式渗透的过程。至于文章对诗歌的影响,比较典型的例子应该算是由唐及宋逐渐展开的“以文入诗”的创作实践了,这种实践实际上是“古文运动”在诗歌创作上的投影。对于这一实践过程,清代学者赵翼在《瓯北诗话》中有一个精确而简洁的总结,说是“以文为诗,自昌黎始;至东坡益大放厥词,别开生面,成一代之大观”。韩愈不仅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首倡者与最重要的代表作家,同时也是一个有影响的诗人。他将自己在古文运动中形成的一些创作主张运用于诗歌创作,不仅写下了“破屋数间而已矣”、“岂谓贻厥无基址”(《寄卢仝》),“知者尽知其妄矣”、“不从而诛未晚耳”(《谁氏子》)等具有明显的古文句法特征的诗句,而且将古文中叙事、状物以及人物刻画的笔法,起承转合等谋篇、布局的章法,都引入诗歌创作之中。同时,韩愈还开了以诗歌发表议论的先河。韩愈“以文入诗”,在唐代诗歌史上形成了一种十分独特的诗风。到了北宋时期,像苏轼这样“人生识字忧患始,姓名粗记可以休。何用草书夸神速,开卷惝怳令人愁。我尝好之每自笑,君有此病何年瘳。自言其中有至乐,适意无异逍遥游……”深受韩愈诗风影响的诗作,已经随处可见。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