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化资源概论

文化资源概论范文精选

文化资源概论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文化旅游;旅游资源;文化旅游资源;资源开发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3-0163-03

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属于旅游管理的研究范畴,近年来发展势头强劲,成为学术研究热点。随着我国步入“新常态” “一带一路”等战略背景,包括旅游业在内的第三产业正努力求取进一步发展。旅游本身对城市经济发展、就业机会增加、政府职能的转变、提高人们对城市的了解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旅游事业迅速发展的当今,人们的旅游需求已不只是满足于对自然风光的游览,正日益向文化旅游等高层次方向发展”[1],这一认识凸显了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的迫切性。

“没有文化的旅游不是真正的旅游,是没有生命力的”[2]。笔者通过比较准确和全面的文献收集发现,我国学界在1995年发表第一篇关于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研究论文[1],迄今已有21年。如今,学界对此课题研究不仅没有冷落,反而以更多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更好地契合时代特点,更加深入细致地去进行研究。本研究主要对从中国知网搜集到的1995-2016年间(截至2016年9月15日)的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文献进行思考分析,目的在于厘清文化旅游资源概念、梳理研究发展阶段、回顾研究主题,在理性反思的基础上探索这一研究的未来趋向。

一、文化旅游Y源的概念界定

大部分的文献有提到文化旅游、旅游资源,并且将其作为关键词,但对文化旅游、旅游资源的概念界定,学者之间没有达成一个统一的观点,关于文化旅游资源的概念界定更是少见。笔者认为,界定文化旅游资源这一概念非常重要,对文化旅游资源研究有着很大影响。

笔者发现,对文化旅游、旅游资源、文化旅游资源三个概念不同学者持有不同观点。大体可以分为理论概括方式、事物列举方式、理论概括与事物举例相结合方式。

采用理论概括方式即直接下归纳性的抽象定义。例如“凡能够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并可能被利用来开展旅游活动的各种人文客体或其他因素,都可称之为文化旅游资源。与自然旅游资源相比,文化旅游资源有丰富的文化内涵”[3];还有学者提到“旅游资源包含两个大的类别: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一般看来,广义的文化旅游资源等同于人文旅游资源;狭义的文化旅游资源特指以文化吸引为最主要功能的对旅游者产生强烈吸引力的文化现象”[4]。

采用事物举例方式的学者没有下归纳性的抽象定义,而是列举出具体的旅游资源。例如,有学者从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规划实践角度将其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实体文化旅游资源,主要指一切以景观实体为构成并可供旅游者直接作为旅游目的地的民族文化部分,如建筑、交通、特色城镇和村落、节庆场所、纪念地等;第二类是社会氛围文化旅游资源,主要指一切以旅游者可以感受到的由物质、行为、观念等构成的文化氛围部分,如器物、饮食、服饰、习俗、语言、思想观念等;第三类是精神文化旅游资源,主要指狭义的精神创造部分,如民间文学、神话、戏剧、歌舞、音乐、绘画、工艺、哲学、宗教等部分[5]。

采用理论概括与事物举例相结合方式的学者既下归纳性的抽象定义,又列举出具体的旅游资源,认为文化旅游资源主要表现为大量现实存在的富有文化内涵的人文景观之中,“文化旅游是旅游的重要形式,它是指以人文旅游资源为主要内容的旅游活动,是旅游者带着了解历史、建筑、艺术、宗教、风俗民情等特殊目的去参观游览或参与的活动”[6]。

笔者发现,对文化旅游、旅游资源等概念界定采用理论概括方式居多,具有高度的抽象,但是不容易被理解。而事物列举方式将概念具体化,容易被理解,但是难以穷尽。理论概括与事物列举方式相结合,既有抽象,又有具体事物界定,避开了单独使用理论概括方式或事物列举方式的不足之处,是一种比较可行的概念界定方式。文化旅游资源是文化旅游与旅游资源的复合,只有将文化旅游的本质特征和旅游资源的要点结合起来,才能较为正确地理解文化旅游资源的概念。而文化旅游的本质特征就是人们通过旅游而感受文化的一种活动,旅游资源的要点则是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两大类,以及这两大类包含的若干个小类别。旅游资源是文化旅游的基础,文化旅游是旅游资源的展现,“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资源是旅游业产生吸引力的源泉”[7],文化、旅游、资源这三者有机的结合便成了文化旅游资源。

因此,笔者认为,文化旅游资源是以文化为导向、旅游为目的、资源为基础、人作为主体,是独具文化符号特征,并具有可开发性、可传播性的一系列外在物质形式或者内在精神思想的总和,其目的是使游者在活动中达到感受文化内涵、增加知识、陶冶情操等积极效果,进而推进旅游业更进一步发展,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

二、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发展阶段

通过统计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的发文年度分布,可以看出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的进展情况。1995-2016年这21年间,我国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初识期(1995-2002年),这一阶段的发文量很少,仅仅对西南地区几座城市的民族文化和宗教文化以及极具地方代表的景观具有可开发资源的初步介绍为主,很少谈及资源开发的方法以及存在的问题。

第二阶段为热潮期(2003-2011年),这一阶段发文量飞速增加,其中2011年高达 60 篇。由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文化旅游的刺激,以及经济全球化发展,第三产业日益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竞争力与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其中旅游业在第三产业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人们不仅仅满足物质需求,对精神文化享受也越来越多,而文化旅游又是精神文化享受的重要内容,这无不大大促进了文化旅游的发展。因此,学界掀起了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热潮。

第三阶段为稳定期(2012-2016年),多范围、多视角、多方法成为这一阶段的特点,不仅仅研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对策,还对资源开发后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思考以及对缺陷的弥补方法。但是,有关中外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对比的文献屈指可数,团队型的合作化研究模式同样很少见。

三、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主题

“统计文献的研究主题分布可以揭示人们在该领域已经研究了什么,还要研究什么,甚至应该研究什么,以及整体发展形势如何等等”[8]。笔者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对我国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主题汇总分析如下。

第一,21年来,随着我国文化旅游资源研究由初识期、热潮期进入稳定阶段,学界对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基本理论问题的阐释逐渐深入。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入手,分析文化旅游的开展形式,在资源开发的前提下,提出建设性的理论,做到文化在旅游资源开发的进程中得到更大的宣传。另外,人们在传统旅游的基础之上,不再将其简单作为一项活动形式来看待,在文化旅游资源层次方面,人们更加注重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涉及的有利部分,并和时代背景结合起来,使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关系到地方文化兴衰[6]、旅游业务发展[9]、人们精神消费[10]、经济效益[11]等,并逐步向多元化扩散。但持续的开发热度,难免会超过文化旅游资源本身的负荷能力,也因此催生了诸多负面问题,又使得相关研究涉及了文化旅游资源该如何开发、开发所产生的问题、如何解问题、如何保护性开发,等等。

第二,地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自从进入初识期以来就已成为主要研究主题,其中对地区和城市的研究尤为突出。例如,湖南西部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12]、开封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13],等等,均以某一地域作为研究主题,对当地以及周边地区的旅游发展提供了最为直接的理论依据。一方面,对县级地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的提出,文化旅游资源具有丰富多样和相对集中两大特点[14],相关研究论述了开发现状,提出在其开发旅游资源的一些构想及科学规划的建议。另一方面,对省级地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研究指出,建成旅游大省或民族文化大省,不能不讨论旅游与文化的问题,而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是其中一个最基本的关系[15],文化旅游是旅游业发展的最新趋势,旅游资源大省必须以文化旅游作槁糜我档闹饕发展方向[16],同时要着力调整旅游产业结构,壮大产业规模,切实转变增长方式,全面提升产业素质,提高旅游经济效益,增强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力争将旅游产业培育成全省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实现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的跨越[17]。此外,也出现了少量关于乡镇、校园、具体景观等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色的旅游资源开发的研究内容,并取得了一定成果。

第三,进入热潮阶段以来,文化旅游资源类别开发研究得到深入发展,引人注目的包括宗教、民俗、历史、饮食、民族、名人名居等大类别,以及山水、体育、古建筑遗址、武术、红色文化、渔业文化、农耕文化、曲艺文化等子类别。以宗教类别为例,可以发现学界对宗教文化旅游资源的研究表现出十分热衷的态度,认为宗教文化与旅游关系十分密切[18],其开发是一项需要慎重对待的工作,应着眼透过大量的实体性景观和活动性景观来挖掘其中包含着的能够满足人们旅游需求,激发旅游动机的文化因子,并将其组合成完整的旅游产品[19],才能有效保护宗教文化旅游资源,促进其与社会相适应,最大限度地发挥当前形式下有利于宗教发展和旅游业发展的有利因素,实现“双赢”[20]。再者,学界对民俗文化的研究多是进行一个地方的整体民俗的研究,指出“民俗文化是文化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简单地说就是历代相沿积久而成的风尚和习俗”[21]。对于各个大类别和子类别,许多研究主题是相互贯通融合的,研究的内容,都是先以大的类别处理,再层层分化,形成单一特定的种类,结合具体旅游资源开发的要点,最终完成的主题内容。

四、结语

通过对1995-2016年这21年间的我国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文献进行分析,笔者得到了以下几点思考:第一,目前对文化旅游资源的概念界定仍然存在问题,因为其带来对文化旅游资源的特征、类型和要点等方面的认识存在很大影响,所以未来需要学者对概念界定进行系统性的认识。第二,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这一热点已在我国兴起,从初识期到热潮期再到平稳期可以发现,但是学者借鉴国外、中外比较的意识还有所欠缺,对于需要团队研究的问题,学者间的合作还需要加强,这样有助于学者开阔视野、拓展思路,并且有利于人们避免盲目进行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第三,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虽然已经成为当今学界研究热点并且取得了很多成果,覆盖了基本理论问题研究、地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文化旅游资源类别开发研究等主题。但是,不同主题之间的研究成果数量与质量相差很大,对一些顺应时代潮流的子主题的研究,是今后仍需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王世宜,李红,曹诗图.对三峡地区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构想[J].中国三峡建设,1995(1):49-50.

[2]梁锦梅.客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初探[J].福建地理,2000(2):34-36,54.

[3]杨利芳,张继前.黄土高原地区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以山西省临汾市为例[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4):82-87.

[4]李光梓.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刍议[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8(2):99-103.

[5]杨寿川.云南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75-76.

[6]骆凯.论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系统管理[J].法制与社会,2008(6):164.

[7]陆世军.云南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J].经济旅游研究,2007:109-111.

[8]郝成淼.我国外语教育政策研究的概况与前瞻――基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文献计量分析(1993-2012)[J].现代大学教育,2013(1):57-64.

[9]张晓萍.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人类学透视[J].思想战线,2002(1):31-34.

[10]李秀金.论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系统管理[J].理论学刊,2005(2):115-116.

[11]吴书锋.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隐忧及对策[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6):20-26.

[12]李向阳,蒋才芳.湖南西部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及其保护对策[J].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122-124,128.

[13]郭鹏飞,张芳芳.开封市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问题与对策[J].城市旅游规划,2014(8):113.

[14]张林生,曾克峰.庐山南麓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问题探讨[C]//湖北省地理学会2006优秀学术论文集:地理科学类,2006:87-89.

[15]陶犁.论云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J].云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0(6):78-80.

[16]刘晓霞.陕西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J].人文地理,2004(5):18-21.

[17]陈培.河南省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对策研究[J].科技风,2008(5):114.

[18]张建忠.论宗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J].生产力研究,2009(7):140-144.

[19]华钢.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对策研究[J].网络财富,2008(4):162-164.

文化资源概论范文第2篇

[摘 要]“隐性旅游资源显性化”是指原来不曾被认知为旅游资源的客体而现在被认为是具有开发价值的旅游资源的总过程。文章分析了

>> 浅谈数学例题教学“隐性目标”的显性化 初探历史隐性知识显性化的途径 物流隐性成本的显性化探讨 谈数学例题教学“隐性目标”的显性化 社会旅游资源的概念及范畴探析 隐性就业显性化研究 旅游资源个性化对旅游资源开发的影响 军垦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军垦文化旅游资源的界定和特征 论广州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贵州旅游资源开发的分析和建议 浅析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民歌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的价值 旅游资源的市场化评价 浅谈GIS在旅游资源开发和规划中的应用 隐性知识在合作学习中显性化和共享问题初探 专业化视角下的校长隐性知识显性化思考 隐性课程显性化对辅导员专业化建设的价值分析 旅游文化与旅游资源文化概念的界定 论旅游的被吸引性与旅游资源概念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艺术 > 隐性旅游资源显性化的概念和应用 隐性旅游资源显性化的概念和应用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 要]“隐性旅游资源显性化”是指原来不曾被认知为旅游资源的客体而现在被认为是具有开发价值的旅游资源的总过程。文章分析了我国“隐性旅游资源显性化”的类型、特征和支撑“隐性旅游资源显性化”的三大内在动力。提出了“隐性旅游资源显性化”理论在实践中的四个方面的应用价值。[关键词]隐性旅游资源;显性旅游资源;旅游理论[中图分类号]P59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5006(2004)06―0060―04

文化资源概论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流媒体; 移动学习; 移动流媒体; 资源转换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志码] A

[作者简介] 李浩君(1977―),男,浙江上虞人。副教授,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移动学习、普适计算等研究。E-mail:。

一、引 言

随着互联网应用的快速普及和多媒体资源传播的日益频繁,迫切需要解决视频、音频、动画等多媒体资源实时高效传输问题;而流媒体能把连续的影音信息经压缩处理后存放到网络服务器上,以流式传输技术在网络上传输多媒体资源,让浏览者不需要等到下载完成, 就可边下载边观赏,为互联网多媒体资源快速实时传递提供了较好的解决方案,已被广泛应用于网络视频点播、行业培训、远程教育、视频会议以及远程医疗等领域。[1]流媒体学习资源是指以学习为目的的流媒体资源,具有传统视频资源画面生动形象、内容直观易懂以及播放动态流畅等特点,弥补了其他学习资源教学情感缺乏等不足。根据流媒体学习资源播放设备的差异,可将流媒体学习资源分为传统流媒体学习资源和移动流媒体学习资源,前者是指运行在传统互联网终端设备(如台式计算机、笔记本电脑等)上的流媒体学习资源,提供传统网络学习环境下的视频学习资源,而后者是指运行在移动终端(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上的流媒体学习资源,提供移动学习环境下的视频学习资源。[2][3]

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各级各类优秀课程、精品课程以及视频公开课程等项目建设的支持力度,在较短时间内建设了大量的优质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课程门数累计达到6000余门,其中包括了大量的优质传统流媒体学习资源。而移动流媒体资源目前绝大部分都是由资源建设者自主开发,由于移动终端的多样性以及移动学习环境的复杂性,阻碍了移动流媒体资源顺利开发,造成了目前移动流媒体学习资源根本不能满足日益快速发展的移动学习需求。针对目前传统流媒体资源丰富性和移动流媒体资源匮乏性的矛盾,本文首先分析了从传统流媒体到移动流媒体学习资源转换的可行性,引入概念图理论,提出了从传统流媒体资源到移动流媒体资源转换理论,然后构建了基于该转换理论的流媒体学习资源转换系统,阐述了该系统架构和系统功能等内容的设计思想,最后结合《现代礼仪》精品课程流媒体资源转换案例详细描述了该资源转换系统实现的关键步骤,验证了本研究工作的可行性。

二、从传统流媒体到移动流

媒体资源转换可行性分析

学习资源是开展各类学习活动的重要保障,移动流媒体学习资源作为移动学习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通过视频方式呈现学习内容,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容易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但移动学习终端存在屏幕尺寸小、数据处理能力弱、支持格式有限等局限,使得移动流媒体与传统流媒体在资源呈现方式、知识组织方式、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因此,从传统流媒体学习资源到移动流媒体学习资源转换的关键就是能否对传统流媒体学习资源进行上述四个方面的改进和处理,使得移动流媒体学习资源能更好地适应移动学习环境下的学习活动。

(一)资源呈现方式转换可行性分析

目前传统数字化学习资源主要以Web学习网站形式存在,如学习社区、专题网站、Wiki、博客等,其中包含了大量流媒体资源。而移动学习资源则主要以WAP学习网站形式存在,如上海交通大学的移动学习系统、新东方的“移动英语”学习网站等。目前移动学习相关研究正尝试从移动终端自适应机制出发,将现有的Web资源转换成WAP资源,以适应在移动终端上内容的自适应显示。如欧洲的MOBILearn项目将400门E-learning课程迁移为mLearning资源。此外多媒体转换技术也可以较方便地实现传统流媒体学习资源格式和分辨率的转换,以适应移动设备的播放要求。

(二)知识组织形式转换可行性分析

传统数字化学习资源是以“课程―章―节”三级目录来组织知识内容,对于具体某节资源也涵盖了多个知识点内容。而移动学习资源颗粒度较小,一般以单个知识点作为基本知识组织单元,并按照“类别―主题―知识点”三级目录来组织和维护移动学习资源。因此,通过绘制能反映该学习资源的知识点分布图,然后按照该分布图将传统数字化学习资源进行分割,并重新组织成以知识点为基本单位的移动学习资源,而对于流媒体资源可以通过FFMpeg等工具对流媒体资源进行分割操作。概念图是一种知识表征工具,它能够反映学习资源的知识结构,并以此为依据将传统数字化学习资源转换成移动学习资源,实现知识组织形式片段化转换目标。

(三)学习时间转换可行性分析

除了知识组织形式的不同,移动学习资源的学习时间也是影响资源颗粒度的重要因素。传统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学习时间设置一般与传统课堂时间保持一致,维持在45分钟左右,而移动学习环境下移动学习资源的内容量需控制在一个合理的水平,斯坦福大学学习实验室将人注意力维持时间10分钟作为移动学习时间的上限,得到大多数研究人员的认可。因此,将传统数字化学习资源切割成多个基于知识点的移动学习资源后,仍然要对知识内容过长(超过10分钟)的资源,按照10分钟的时间维度,进行再次分割操作,最后形成符合移动学习特点的片段式移动学习资源。

(四)学习内容转换可行性分析

数字化学习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较成熟的硬件、软件、教学与组织技术等,积累了大量的优质数字化学习资源,成功地运用到各个行业的教育培训过程中。而移动学习实践活动是一种非正式学习活动,学习内容主要包括两类:一是简单实用的内容,如生活百科、商务英语等;二是根据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如考证考试、充电拓展类等内容,[4]而这些学习内容目前均有大量的传统流媒体资源可供选择,这为移动流媒体资源转换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保障,有助于提高移动学习流媒体资源的建设效率。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虽然传统流媒体学习资源与移动流媒体学习资源存在着诸多差异,但利用概念图绘制工具对传统流媒体学习资源进行知识点图系绘制,并以此为依据按照移动流媒体资源的特点进行流媒体学习资源转换,可生成符合移动学习环境下的移动流媒体学习资源,能极大地提高移动流媒体学习资源建设效率,丰富移动学习资源内容。

三、基于概念图的流媒体学习资源转换理论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流媒体技术已经在互联网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和移动终端性能的提高,也为流媒体技术在移动终端的应用创造了可能。概念图(Concept Map)是指利用图式的方法来表达人们头脑中的概念、思想和理论等,把人脑中的隐形知识显性化、可视化,便于人们思考、表达和交流;一般由节点、连线和有关文字标注等内容组成,节点上的概念表示学习对象,而连接线上写上两个学习对象之间的关系。鉴于概念图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诸多优点,已有学者将概念图相关理论应用于移动学习领域。[5][6]

本文根据传统流媒体学习资源与移动流媒体学习资源的差异性,结合移动流媒体学习资源特点,[7]引入概念图理论,提出了基于概念图的流媒体学习资源转换理论。该理论总体思想如图1所示,基于概念图的流媒体学习资源转换理论主要包括资源筛选、概念图绘制、资源生成、资源重组等四个部分,其中资源筛选主要负责选择合适的传统流媒体学习资源;概念图绘制是移动流媒体资源建设人员在理解原有传统流媒体学习资源内容的基础上,以概念图的形式来表现资源的知识结构,并为移动流媒体资源生成做好准备;资源生成是整个理论的核心,负责针对特定的传统流媒体学习资源进行资源转换工作;资源重组主要负责对已生成的移动流媒体资源进行管理和维护,使新生成的移动流媒体学习资源能更好地服务于移动学习实践活动。上述四个操作环节中,前一个环节是后一个环节的前提和基础,后一个环节是前一个环节的后续与发展,它们共同构成了流媒体学习资源转换理论。

图1 从传统流媒体到移动流媒体学习资源转换流程图

(一)内容筛选

移动学习并不是适合承载所有学习内容的学习方式,部分合适的传统流媒体学习资源可以被转换成移动流媒体学习资源,用来支持移动学习活动,因此,选择合适的传统流媒体资源是流媒体资源转换成功的前提与基础。坚持内容适合性原则与资源简单性原则相结合的资源筛选标准,选择面向终身学习的较为实用、简单、不需要长时间集中注意力的非正式流媒体学习内容,如语言短训、职业技能、轻松百科、生活保健、家庭理财、文化涵养等方面的内容,以及学校教育中逻辑复杂度低的学习内容,如英语、语文等学习单元相对零碎、知识耦合性相对较低的课程资源也适合转换成移动流媒体学习资源。

(二)概念图绘制

本文将采用概念图作为知识组织分析工具,分析所选定的传统流媒体资源中所包含的知识结构以及所蕴含的具体知识点,以此作为流媒体学习资源转换的重要依据。首先确定当前被转换的流媒体学习资源的中心主题;然后深入分析该资源内容,罗列相关概念;再次分析所罗列相关概念之间的层次关系、上下级关系等内容,中心主题置于概念图的最上层;最后反复修改与优化,绘制与传统流媒体学习资源相对应的概念图。

(三)资源生成

资源生成是真正实现从传统流媒体学习资源到移动流媒体学习资源转换的关键步骤。资源生成主要任务是将颗粒度较大的传统流媒体学习资源转换成移动流媒体学习资源。本文将通过呈现方式、学习时间、资源组织等三个角度来设计移动流媒体学习资源的生成机制。从资源呈现方式的角度分析,资源生成需要进行的操作有分辨率与资源格式转换,需要将高分辨率的、不同格式的流媒体学习资源转换成分辨率较低、适合移动终端流媒体格式的学习资源。从资源学习时间的角度分析,移动学习可以提供随时随地的学习,因此学习过程需要适应复杂的学习环境,学习过程容易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干扰而被分割成多个零碎的学习片段,形成片段式移动流媒体学习资源。从资源组织的角度分析,移动流媒体资源一般以知识点作为基本的知识组织单元,并且按照“学科―主题―知识点”三级结构进行组织和管理。

(四)资源重组

资源重组是对已经转化的移动流媒体学习资源进行进一步处理,使其能够更方便地为移动学习者所使用,提高学习效率。移动流媒体资源重组包括:概念图映射、资源序列化、添加资源描述信息等步骤。概念图映射是指将已经生成的移动流媒体学习资源与绘制的概念图中相对应的知识点产生一一映射关系,便于资源管理人员利用概念图来管理相应的资源;资源序列化用以明确知识点及移动流媒体学习资源的学习前驱后继关系,引导学习者按照正确的学习路径进行学习;为了尽量提供更多的移动流媒体学习资源背景信息,本转换理论最后步骤就是对已经完成转换的移动流媒体资源添加资源描述信息,使学习者能对资源的情境信息、知识目标以及相关视频内容的文字描述等方面有更明确的认识。

四、系统设计分析

(一)系统架构设计

从传统流媒体到移动流媒体学习资源转换系统采用了模块化设计思路,分成表示层、网络层、业务逻辑层、存储层等四层,层次结构清晰,软件耦合度低,便于管理和维护。系统架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

图2 系统架构示意图

(1)表示层。该层为不同用户提供了相应的操作界面。资源建设人员通过PC终端,利用有线网络或WIFI接入,进行资源生成与重组等资源转换操作。学习者也可通过手机、PDA等移动终端,利用GPRS、3G或WIFI无线网络,浏览移动流媒体学习资源。

(2)网络层。该层是为各类设备接入本系统提供网络支持,接入的方式可以通过GPRS、3G、WIFI等无线网络进行数据通信,也可以通过有线网络进行数据通信。

(3)业务逻辑层。该层用来封装系统的具体业务逻辑服务,是整个系统的核心,涉及资源上传模块、资源生成模块、资源重组模块等。

(4)存储层。该层负责为系统具体应用提供数据来源,并存储系统交互过程中的各类数据,包括传统流媒体资源库、移动学习资源信息库(概念图、资源序列、资源描述信息等)、移动流媒体学习资源库、资源管理规则库(内容筛选原则、概念图绘制原则、资源生成原则等)。

(二)系统功能设计

根据上面提出的基于概念图的流媒体学习资源转换理论,本文设计了从传统流媒体到移动流媒体学习资源转换系统功能,该系统功能包括资源上传、资源转换以及资源重组等三大功能,具体系统功能设计如图3所示。

图3 系统功能结构图

资源筛选:资源建设人员从以终身学习为视角、实用取向的非正式学习内容中,或者从与学校教学中逻辑简单、内容单元零碎的学习内容相关的传统流媒体学习资源中选择合适的流媒体转换资源。

资源上传:资源建设人员判断该资源系列内容可以上传,有助于移动学习环境下的学习活动的开展,通过系统的资源上传模块将该系列资源上传到系统传统流媒体资源库。

资源列表:资源建设人员可以查询系统中已经上传的流媒体学习资源,资源列表包括最新上传资源列表、未处理资源列表和资源系列列表。

概念图绘制:资源建设人员通过选择未处理资源列表中的一项内容,并通过流媒体播放工具播放该资源的视频内容,根据视频内容和概念图绘制规则,绘制该视频的概念图。

资源转换:资源建设人员确认绘制的概念图合理、有效,并通过概念图和10分钟两个维度对原有资源进行资源转化操作,操作后将得到多个移动流媒体学习资源。

概念图映射:通过资源生成操作,将得到的多个移动流媒体学习资源和概念图中相应概念建立映射管理,方便资源建设人员管理新资源以及制作学习者的资源导航。

资源序列化:单纯依靠概念图导航,无法判别同一级中所列资源的前驱后继关系,因此,资源序列化的目的就是设置学习资源的前驱后继关系。

信息添加:为新生成得到的移动流媒体学习资源添加情境信息、知识目标、知识重难点以及必要的字幕信息,方便学习者利用移动流媒体学习资源开展移动学习。

五、系统功能实现

本文实现了基于Web的流媒体学习资源转换系统各项功能,该系统采用Windows Server 2003作为系统服务器,Apache Tomcat 6.0作为Web和WAP服务器;使用Java技术来开发Web应用程序,系统后台采用MySQL数据库,并使用MySQL Workbench可视化数据库设计软件来进行数据库建模和管理。系统集成化开发工具使用了MyEclipse 8.5,网页开发工具采用Dreamweaver8和Photoshop CS3,本系统实现案例使用了湖南大学袁涤非教授的《现代礼仪》精品课程资源,该课程内容逻辑相对简单,所需课程学习的注意力集中度相对较低,而且课程内容与学习者实际生活密切相关,学习者对该类课程有较高的学习兴趣。

概念图维度和时间维度是本系统实现资源转换的两个重要维度。资源建设人员首先要填写概念名称、选择父节点、子节点与父节点关系、是否是终端节点等信息;如果某个节点是终端节点,那么该节点可以成为知识点,包含相应的资源内容,因此需要为该节点设置其所包含内容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本系统利用Flex和ActionScript设计可视化的概念图绘制工具,从节点绘制、节点布局、连接线绘制等三个角度完成概念图的绘制工作,概念图绘制界面效果如图4所示。

图4 概念图绘制界面

根据已绘制完成的概念图,资源建设人员可以得到由概念节点对象构成的知识点对象数组,按照预先设定的10分钟片段时间对节点数组信息进行修改,并以此为标准,对FLV资源进行分段处理和转换。根据图4所示的概念图,该传统流媒体学习资源就被转换为定义与内涵、礼仪产生、礼仪形成、礼仪变革、礼仪原则、礼仪特征以及礼仪作用等7个移动流媒体学习资源;同时系统会自动完成资源与概念图之间的映射,然后自动跳转到资源序列化界面,系统会按照概念节点生成顺序作为资源序列化的默认顺序,资源建设人员可以通过向上箭头或向下箭头进行调整,系统也会根据每次的调整请求,动态调整移动流媒体资源学习的先后顺序,其效果如图5所示。

图5 移动流媒体资源序列化操作界面图

为了增强单个移动流媒体学习资源的可学习性,优化和完善转换后得到的移动流媒体学习资源,添加必要的学习资源描述信息,提高学习者对移动流媒体学习资源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最后形成的移动流媒体资源学习效果图如图6所示。

图6 移动流媒体资源学习效果图

六、总结与展望

学习资源是开展各类学习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针对移动流媒体学习资源匮乏性和传统流媒体学习资源丰富性的现状,以快速、高效建设内容丰富、类型多样的移动流媒体学习资源为目标,提出了从传统流媒体到移动流媒体学习资源转换思想,详细阐述了基于概念图的流媒体资源转换理论,设计并实现了从传统流媒体到移动流媒体学习资源转换系统,为移动学习资源建设提供了新思路。但是,本文研究内容也仅仅局限于流媒体资源类型的转换的,对于移动学习的片段化学习资源的设计与制作、移动流媒体资源的协作构建机制以及转换后移动流媒体学习资源的学习效果等问题还有待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杨戈,廖建新,朱晓民,樊秀梅.流媒体分发系统关键技术综述[J].电子学报,2009,37(1) :137~145.

[2] 杨金花,宋宝瑜.移动流媒体在远程教育中的关键性技术及应用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0,(6):104~107.

[3] 吴天生.移动流媒体技术及其教育应用探索[J].中国电化教育,2007,(8):109~112.

[4] 顾小清,查冲平,李舒愫,顾凤佳.微型移动学习资源的分类研究:终身学习的实用角度[J].中国电化教育,2009,(7):41~46.

[5] Gwo-Jen Hwang,Po-Han Wu,Hui-Ru Ke.An Interactive Concept Map Approach to Supporting Mobile Learning Activities for Natural Science Courses[J].Computers & Education,2011,57(4):2272~2280.

文化资源概论范文第4篇

【摘 要 题】信息资源建设

.

【关 键 词】本体论/数字图书馆/层次结构/信息资源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数字图书馆应运而生。数字图书馆的核心是数字化信息资源的组织与管理,而目前已有的信息处理方法在对信息客体进行深层描述时存在一定的缺陷。本体论(ontology)从信息客体或信息对象出发,通过建立信息客体之间的概念联系和等级关系,将对信息客体的揭示深入到知识内涵的层次并实现对信息客体内在联系的推理。由于本体论为信息资源组织引入了新的方法和思想,它无疑会对数字图书馆建设产生积极的作用。

1 本体论的概念

本体论原本是哲学中的一个概念,是指从人类行为中抽象出来的现实本质。但信息处理领域中的本体论与哲学领域中的内涵不同,国外一些学者已从多种角度对其进行了描述,如:“本体论是一种概念化的关系明确的模式”;“本体论是解释概念潜在的含义的逻辑关系”;“本体论是可以在人和机器间进行交流的某一领域共同的概念表达”;“本体论是可以共享和再利用的概念化模式”。而Borst则将本体论定义为“共用概念的正规明确的具体的概念化模式”,其“概念化”指的是通过标识某一现象的相关概念而建立的这一现象的抽象模型,“明确”指的是所用的概念的类型和用法的限制有明确的定义,“正规”指的是本体论的实例可以实现机读,“共用”指的是本体论所捕捉的知识带有一般性,而不是某些个体所独有的。

从本体论这些定义可以看出,本体论这一信息处理模式在保持原有核心特征的基础上,本身在逐步发展和完善。简而言之,本体论是一个概念的集合,这些概念包括等级结构、概念间的关系、每个概念所具有的属性及进一步限制的定理。当使用本体论表示数字文献资源时,是在描述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一是资源外在形式——题名、作者、出版者、文件格式、知识产权等,另一方面是资源内容——文献的主题。两个方面都可以使用本体论来建立等级关系的知识模型,在等级结构的知识模型中可以定义信息客体、信息客体的内容和相关的属性与关系。

2 文本文献本体论的构建

为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构建本体论不是单一的一个层次,而是在传统图书馆的基础上,针对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的不同发展阶段,形成一个多层次的体系,其中的第一层就是为文本文献构建本体论。

2.1 可行性分析

文本文献资源是传统图书馆馆藏的主体,随着图书馆数字化进程的深入,对揭示大量文本文献内在关系的需求更为紧迫,因而为文本文献构建本体论成为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本体论构建的第一步。

构建本体论的核心是建立概念的等级结构及定义概念属性,从而利用逻辑推理来推导概念之间的关系。对于文本文献来说,构建本体论的实质就是建立文献之间的等级结构,并定义文献之间的关系。与其它类型的信息资源相比,文本文献本身就有较为规范和概念明确的特点,所以为文本文献信息建立等级结构和定义属性较为便利。因为文本文献的等级关系在MARC上有较好的体现,所以在MARC数据的基础上构建本体论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和实用性,由此文本文献本体论的构建包括一个MARC记录的转化过程。构建本体论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推理,利用文献的等级结构和定义的属性可以在转化后的MARC上实现推导文献间关系的目标。构建文本文献本体论的最后一步是将推理的结果生成知识库。

2.2 文献等级结构的建立

构建文本文献信息本体论的基础是文献等级结构的建立。文献的创造过程始于一种思想,即“构思”。这种“构思”一经抽象,则被称之为“表述”。当“表述”出版后,它就成为“版本”。“版本”的物理形式为“载体”;如果是数字化的,这种“载体”则称为“数字化形式”。“载体”的某一版本称为“实例”。

文献等级各层次之间的关系比其看上去要复杂,低层次对高层次而言是一种继承关系。“实例”是“载体”、“版本”等中的一种,因此,“实例”有一个统一题名,这一统一题名可以直接检索到而无需利用文献等级结构导航。在著录逻辑中,文献等级中的每一个概念被定义为“属于”关系,或是一种对上层概念的“延伸”关系。继承的值与“延伸”关系相关上位类的值“相同”。

2.3 MARC记录转入本体论

将MARC字段和值转化为标识的文本要借助4个控制文档,这组文档著录了MARC格式和它与本体论的关系。主控文档将选定MARC字段和编码扫描为一个或多个本体论概念。一些扫描过程视MARC值而定,依据不同情况将单一字段扫描为多个本体论概念。第二个控制文档对多个MARC字段扫描为同一个本体论概念的情况建立优先权。第三个控制文档依据MARC记录的类型和书目层次标识MARC字段内编码的位置。第四个控制文档包括每一个编码的信息,包括编码—值表的长度和位置。

2.4 知识库的生成

将MARC数据转为用本体论概念标识的文本后,依据本体论所规定的文献等级结构及定义的相关属性可以进行如下推理:

·用统一的标准对中间概念的多项进行合并。统一标准算法使用基数限定,这一基数限定是本体论定义的一部分。如果某项的类型属于另一项,且允许多重值,那么该项被合并。

·标识合并相同的构思。有相同统一题名、作者、序列号的构思被视为相同的构思。当缺少统一题名时,使用版本项的题名代替。

·如果文风和相关作者值相匹配,或者版本层的某种衍生关系可以识别的情况下,标识和合并有相同构思的表述。

·在出版者和出版日期相匹配,并且一项的出版形式值是另一项出版形式值的子集时,标识和合并有相同表述的版本项。同时还可在载体层某种衍生关系可以确定的情况下合并版本项。

·依据MARC记录描述的衍生关系建立与先前文献的关系。如果在文献族中未发现原作,则生成原作相关知识的本体论(包括在文献等级结构中衍生文献所在等级以上的全部层次和来自MARC记录的信息)。

最后将推理的结构进行归纳,将具有相同关系的文献合并,从而生成知识库。

3 XML中本体论的构建

数字图书馆管理的不仅是文本文献,还有多媒体信息,因此,为此类信息资源构建本体论就成为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本体论构建的第二个层次。

3.1 可行性分析

由于MARC等处理手段著录多媒体信息的缺陷,数字图书馆必须采用能标识各类型信息资源的标准和技术。XML具有灵活性和可扩展性优势,突破了MARC的局限,可以描述各种类型的文献资源。使用者可利用XML中的DTD自行定义所需的标记语言及XML文件的结构。如果使用者就DTD达成一致,则文献可以用一致的方式创造、传递和翻译,同时保留传递者指明的语义。在XML的DTD中构建本体论可以实现在概念层整合各种类型信息资源,它将来自句法和表述层的信息提高到更为抽象的概念和关系层进行描述,满足了揭示多媒体信息内在关系的需求。

3.2 等级关系的建立

实现基于本体论的XML描述首先要定义描述客体之间的等级关系,这就需要建立等级关系模型。以一个由人和出版物概念等级结构组成的本体论关系模型为例,本体论在框架逻辑中描述概念,规定“人”是“客体”的一个子概念;“职员”和“学生”是“人”的子概念等等。概念“博士生”同时继承了“学生”和“研究者”的属性,相继承的属性被定义在本体论的第二部分,指的是概念之间的关系,在此通过相应类型的属性建立起概念之间的关系。本体论的第三部分是定理,使用这一定理可以在已有事实的基础上推断新知识。例如,假设研究者A和B合作,则可推断出B也是研究者,同时B也与A合作。因此,本体论可以推断不完整的知识。

3.3 本体论DTD的生成

因为继承关系是本体论的核心,而XML本身并不支持这种关系,所以这一关系模式需要借助其它方法才能在DT D中生成。使用XML的参数实体可以实现这一目标,参数实体定义了可以用于DTD的替换字符串,每当参数实体被参照时,这一参照则使用替换字符串来代替。DTDMAKER是一个在XML文献的DTD中构建本体论的有效工具,它将本体论的概念扫入DTD的元素类型中,即对每一个概念元素类型都做定义,这些元素类型的内容模型由表达概念属性的元素构成。本体论中的属性和XML的属性一样可以表述出来,也就是说本体论的属性可以被扫入相应的XML属性中。最后一步是将本体论属性元素内容模型的规范扫入DTD中。

4 知识管理中本体论的构建

数字图书馆的目标是在对各种文献信息进行组织和管理的基础上,最终实现对知识的管理。在知识管理的全过程中构建本体论,可以实现对知识本身的揭示,实现数字图书馆对信息资源最高层次的管理。

4.1 可行性分析

在知识管理的过程中构建本体论主要由4项工作构成:①建立等级结构;②知识描述;③本体论信息浏览;④在推理基础上提供知识的智能检索。这些内容容易与关系型数据库技术相混淆:本体论模型对应于数据模型,对知识的描述对应于知识库中的数据项,查找则对应于SQL。然而,这种本体论方法与集中的数据库技术有显著的不同,它捕捉的是分布的而不是集中的知识,知识可以直接在它的初始位置被查找(如HTML网页),而不是被分割到相应的数据库中才能查找。这种方法允许对知识进行推断,知识虽然没有明确表达出来,但却可以根据一般性的知识(包含在本体论内)进行推导。

知识管理过程中本体论的构建具有上述优势。在网络环境下借助相应的基于的本体论服务工具,使这一构建过程具有很强的可行性。

4.2 等级结构的建立

构建本体论的关键步骤是等级结构的建立,这一过程与2.2、3.2部分所述内容相似,因此这里省略。

4.3 知识描述

在分布式的网络环境下,需要管理的知识资源分布在网页中,可以在网页中添加本体论的标识语句,如在HTML中对被描述的信息客体添加本体论的onto语句。在标准的Web浏览器如Netscape或Explorer中,onto语句的添加并不影响HTML文件的视觉效果,这样做只是使得主题事物知识的智能Web查找可视化。同时,这可以直接使用(再利用)语句体中的文本知识,避免了知识标注者重复表示相同的信息。

4.4 本体论信息浏览

由于使用者在标注和查询的过程中使用了本体论标识语句,因此,在此阶段可提供便捷的信息浏览。本体论元数据表示的是概念的等级关系,这种等级关系至少容易满足用户的两种需求:①浏览某一类的周围类目,以便寻找最合适的形成某一提问的类,②浏览全部等级,以便快捷地完成由一个等级向另一个等级的导航。

4.5 智能知识检索

在网络环境下可以使用基于本体论的服务Ontobroker,它由3个部分组成:网络爬虫(Ontobroker)、推理引擎及查询界面。

首先,Ontocrawler通过标识的网页进行查找并收集标注的知识片断。其次,将知识片断转化为以Ontocrawler所使用的表述语言规范成的事实。不论是推理引擎还是查询用户都不需要了解因特网上事实表述的句法,只有标注者必须使用标注语言。

推理引擎收到用户的提问后,利用两个信息源来推导答案,即主题事物的本体论和Ontocrawler中的事实。推理引擎的基本推理机制类似于知识库中的智能推导系统。

5 结语

由于信息资源组织在数字图书馆中的重要作用,开发科学有效的信息处理工具已成为数字图书馆研究的一个重点。本体论的构建弥补了现有手段描述信息客体功能上的不足,它既从宏观上为信息资源的有效组织提供了指导思想,也从微观上构成了描述信息客体的标准和技术。本文对国外本体论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系统整理,建立了构建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本体论的3个层次体系,并在每个层次的具体操作中形成了从可行性分析到等级结构建立再到本体论生成的方法体系。

【参考文献】

1 Gruber,T.R.A translation approach to portable ontology specifications. Knowledge Acquisitions, 1993(5): 199-210

2 Uscbold, M. Ontology: principles,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 Knowledge Engineering Review, 1996(11) :93-155

3 Farquhar A., Fikes, R. et al. The ontolingua server: a tool for collaborative ontology construc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nmn-Computer Studies, 1997(46) :707-728

4 Michael, Erdmann. How to structure and access XML with ontologies. Data & Knowledge Engineering, 2001 (36):317-335

5 www. aifb. uni-karlsruhe, de/WBE/broker/

6 Birmingham,W. Building ontologies for the Internet: a midterm repor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Computer Studies, 1999(5) :687-712

7 Guarino,N. Semantic matching: formal ontological distinctions for information organization, extraction, and integration. Computer Science, 1997(5): 139-170

8 Louise, C. Extracting focused knowledge from the semantic Web.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Computer Studies, 2001 (54):155-184

9 O' Leary, D.E. Impediments in the use of explicit ontology for KBS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Gomputer Studies, 1997(46) :327-337

文化资源概论范文第5篇

一、关于资源承载力的概念

资源即资产的来源,是人类创造社会财富的起点。资源按其来源可分为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环境资源是自然资源中的重要资源。随着工业化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人类开始意识到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尤其是“石油危机”的出现,进一步加剧了这种认识。资源承载力的概念开始应运而生,并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广泛的关注。但是关于资源承载力,迄今仍没有一个公认的确切定义,一般资源承载力是指:一定区域、一定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某资源持续供养人口数量的规模。综合对资源承载力的定义,大概有以下几种类型:(1)“数量”式。这是最常见的一种定义,如在自然资源或环境对人类的承载力领域,Abemethy将承载力定义为在不造成物理、生态、文化和社会环境退化的情况下所支撑的人口数量;(2)“负荷”式。如Catton将环境承载力定义为“在不导致系统退化和影响未来承载能力的情况下,某特定环境能够持续性地或永久性地支撑的最大负荷”,可采用人口数量与其总需求量的乘积来表示。(3)“速率”式。如Rees将人口承载力定义为在不轻易地影响相关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功能完整性的情况下,特定的环境能够无限期地支持的最大资源利用速率和废物产生速率,即最大负荷。(4)“能力”式如唐剑武等将环境承载力定义为“在某一时期、某种环境状态下,某一区域环境对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支持能力的阈值”。尽管资源承载力定义多种多样,但其内涵基本一致,其研究的共同出发点是从资源制约的角度进行资源承载力的研究。

二、关于资源承载力的类型

尽管资源系统包括自然资源、经济资源和社会资源3个子系统,但目前有关资源承载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自然资源领域,其中以土地资源承载力的研究历史最长。80年代后期考虑到土地承载力研究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学者们转而研究水资源承载力,后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资助下,开始了包括自然资源、能源以及智力、技术等在内的资源承载力的研究。

(一)土地资源承载力

土地作为人类活动、生存和发展的场所与空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重要的物质基础,因此土地承载力一直是承载力研究的重心和核心。

1.土地承载力的概念。土地承载力是指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利用当地的资源以及技术等,在保证与其社会文化准则相符的物质生活水平下,能够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2.土地承载力研究的进展

土地承载力研究最早是由人口学家展开的。到上世纪20年代,帕克和伯吉斯提出了土地资源承载力的概念。1970年以前的土地承载力的概念大多是生态学上承载力定义的直接延伸,由于只考虑区域土地的粮食供应量所能养活的人口,而不考虑其反馈作用,因此只能对某个时期该地区所能供养人口数量作出粗略的估计。下表列出了国内外对土地承载力研究的主要成果:

综上所述,土地承载力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单因子分析法、农业生态区划法(AEZ),多目标规划法、系统动力学法。

纵观以往对土地承载力的研究,可看出具有以下局限性:(1)传统意义上的土地承载力研究以耕地为基础,以食物为中介、以人口容量测算为目标,研究一定的生产技术水平下,依靠本地区自然资源、社会资源所能承受的一定消费水平下的人口量,这在一定意义上难以揭示区域人地关系的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复杂关系。(2)土地承载力研究面对的将是一个包括人口、资源、环境在内的生态经济系统中所有组分的和谐共存关系,不是生态经济系统中某一子系统,更不是子系统中的某一组分。(3)以往土地承载力研究中往往将区域土地承载力系统作为一个孤立封闭的系统,这使得区域现实的土地生产潜力和区域实际能提供的食物量可能相差很大,再加之人口大规模的区际流动,从而导致由土地生产潜力计算的承载能力可能远远偏离区域实际承载能力。

(二)水资源承载力

1.水资源承载力的概念。水资源承载力(Water Resources Carrying Capacity,WRCC)是承载力概念与水资源领域的自然结合,目前对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的定义,国内外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分析这些定义,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观点:徐有鹏提出,水资源承载力指在一定经济技术水平和社会生产条件下,水资源供给工农业生产、人民生活和生态环境保护等用水的最大能力,也即水资源的最大开发容量。施雅风等认为,水资源承载力是指某一地区的水资源,在一定社会历史和科学技术发展阶段,在不破坏社会和生态系统时,最大可承载的农业、工业、城市规模和人口的能力。刘昌明在“水与可持续发展”一文中指出,区域水资源的承载能力是提供给社会与经济的潜在水量中对工业、农业、城市等部门发展支撑的那部分水量。

2.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进展。区域水资源承载力(Regional Water Resources Carrying Capacity)的理论研究,国际上单项研究的成果较少,大多将其纳入可持续发展理论中。在国内这方面研究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对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才逐渐成为资源承载力研究的主流。其中以新疆水资源承载能力的研究为代表。我国对水资源承载力的模型研究可以在下表中做一总结。

(三)环境资源承载力

1.环境资源承载力的概念。环境资源承载力概念是随着人类对环境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入以及环境科学的发展出现的,其理论雏形源于环境容量的概念。根据承载介质的不同,环境容量又可分为土壤环境容量、水环境容量和大气环境容量三大类。由于环境容量仅反映了环境销纳污染物的一个功能,因而,也可以把它作为一种狭义的环境承载力。

2.环境资源承载力的研究特点。环境承载力的大小可以以人类活动作用的方向、强度和规模来加以反映,有以下几个影响因素:(1)环境标准。环境标准是指由政府有关部门所制定的强制性的环境保护技术法规,制定环境标准的目的是为保护人民群众健康、社会物质财富和维护生态平衡,保护大气、水、土壤等环境质量。(2)环境容量。从前面对环境容量的分析中可以看出,环境容量大小与区域环境质量有着密切关系。环境质量优越的区域环境容量就相应较大,反之亦然。(3)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环境承载力主要是针对污染物而言,所以这里的人类生产生活方式主要是指与污染物排放有关的生产技术、环境控制措施、生活习惯等。

三、关于资源承载力的分析评价方法

定量化是承载力应用无法回避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承

载力概念具有可操作性的保证。从长期发展过程中,主要形成了以下定量化方法:(1)替代指标(Alternative lndicator)或指标体系(1ndicator System)法。(2)系统动力学法(SystemDynamics)。(3)多目标决策分析法(Multi―objective DecisionMaking and Analysis)。主要是从多种资源的限制作用和(或)多个目标来分析特定区域的土地或环境承载力。(4)专家系统法(Expert System Approach)。主要是采用专家系统并通过建模来实现承载力的分析和计算。(5)营养需求法(NutritionDemand)。主要是在应用生态学领域中得到应用,根据特定环境所能提供的营养物和动物生长的营养需求之间的平衡关系来确定承载容量(6)问卷调查和计数法(Questionaireand Counting)。主要是应用于旅游和娱乐承载力方面。目前也出现了采用定量化模型来计算旅游承载力的趋势。(7)生态足迹法。生态足迹分析法从需求面计算生态足迹的大小,从供给面计算生态承载力的大小,通过对这二者的比较,评价研究对象的可持续发展状况。

四、关于自然资源承载力问题研究的展望

承载力作为一种描述人与环境或物种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的度量工具,在长期的争论中,已经对唤醒人类环境意识起到了突出的作用。但总体上看,无论是理论探讨还是实证计算,承载力研究都不够系统和深入,尚未形成从基本概念到量化方法的完善的理论体系。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对于承载力的概念和内涵尚未形成共识,以及能够准确描述人与环境或物种与环境之间关系的定量化方法尚为缺乏。纷繁芜杂的承载力定义甚至足以使专门研究承载力的学者都感到困惑,连对承载力本身存在与否都还存在很大的争议,一些主流的经济学家甚至认为地球并不存在承载极限。

目前,在对资源承载力的研究上呈现出几种学科和种类偏好:从研究角度上来看,资源承载力研究可分为总体资源承载力研究和各子资源承载力研究。总体承载力主要通过生态足迹法和相对承载力评价法对承载力进行评价,有些还会通过评价进而拟和其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曲线。但是,自然资源的复杂性决定了各种自然资源的范围和内涵难以界定。同时,他们对经济发展有着内在的关联和制约关系,很难明确二者的关系。因此,这方面的研究还处于尝试性研究,尚未得出成熟的结论。

对各个子资源承载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水资源、土地资源和环境等资源的承载力评价上,其中大部分研究以人口作为承载对象。也有部分研究以经济规模作为承载对象,但研究重点都是放在承载力指数的计算上,对相关经济发展问题的研究和政府政策的建议相对较少。在量化上,当前的承载力定量计算方式大都基于人口(生物)、环境及其关系的假设,采用线性方法求解,因此很难反映真实的现实情况,即使是系统动力学的非线性方法,也不能有效地刻画人口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加之承载力概念本身具有很大的动态变化性和不确定性,更加大了量化的难度,降低了量化结果的可信度及其对政策和管理的作用。

资源承载力的概念虽然源自国外,但是国外对于单个资源承载力的研究以及和经济问题协调发展的专门研究并不多,它一般仅与其他自然资源一起在可持续发展文献中得到了宽泛的探讨。这在于:第一,承载力是一个难以证明的、非规范性的、客观性和主观性相统一的概念,依赖于研究或管理目标、外界技术及人类活动输入等因素的条件性极限,具有较大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难于量化和对政策决策起到实际的作用;第二,欧美等发达国家的资源相对比较丰富,其对污染问题的关心一般要甚于资源量的问题。我国的资源承载力研究始于对土地资源承载力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后期,对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逐渐成为资源承载力研究的主流。总体上看,我国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吸收了国外的研究成果,一般偏重于应用和量化方法的研究,对概念的系统探讨较少。在概念上主要是借鉴了FAO和UNESCO对资源承载力的定义,在量化方法上则吸收了《增长的极限》中所提出的系统动力学方法。

文化资源概论范文第6篇

关键词:资源与环境保护概论;教学改革;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5-0139-02

资源与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基本条件。资源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有用的物质和能量;环境为人类提供资源、生命支持、舒适性、废弃物的排放场所等服务。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科技的进步以及经济的高速增长,人类社会正面临资源短缺、环境恶化和生态失衡等一系列环境问题。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是教育部整合了环境经济学和环境资源与发展经济学两个专业于2013年新开设的本科专业,该专业涵盖了资源、环境、生态、经济等各个方面。目前,全国仅有北京大学、山东财经大学、内蒙古财经大学、贵州财经大学等少数院校开设。本专业培养适应国家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基础扎实,视野开阔、兼具良好的人文素养和丰富的专业知识并善于解决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循环经济、节能减排、绿色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等问题的实际能力,能在各级政府部门、环境资源管理部门、农林牧渔各业、各类大中型企业以及相关科研机构等部门从事环境资源调查、环境资源项目评估、环境资源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资源综合利用、环境资源可持续发展及科研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现代经济管理人才。

《资源与环境保护概论》是高校环境本科专业和其他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环境类课程的入门课,也是贵州财经大学资源与环境管理学院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的学科共同课,在大一下学期开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深刻认识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对环境的影响,深刻理解资源与环境间的有机联系,深刻意识到资源环境的经济价值,同时使学生受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观的教育,掌握资源环境学和可持续发展学相关知识理论,树立学生正确的人地关系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目前,已有多位专家学者及高校教师对高校环境类课程如《环境学概论》、《环境保护概论》、《环境科学概论》等进行了一系列教学改革研究[1-5]。而针对财经类院校环境类课程的此类教学改革研究尚为少见。为此,笔者结合在贵州财经大学资源与环境管理学院开设《资源与环境保护概论》的教学情况和教学体会,进行了几方面的教学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资源与环境保护概论》课程特点

1.课程综合性强,内容多。《资源与环境保护概论》是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及其他环境类专业的基础入门课程,是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的学科共同课。本课程综合性、理论性强,包含的内容很多,涉及到物理学、生态学、化学、地理学、生物学、医学、经济学、社会学、伦理学等相关学科,学生要掌握这些内容并应用到实践中,需要有多方面的基础知识。同时也要求任课教师要有相关的知识才能把这门课上好。

2.财经类院校学生普遍重实务轻理论。对于财经类院校应用类学生而言,要学好这门课程存在一定的难度。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是文理兼收,高中阶段是文科的同学对于与化学、物理及生物相关的课程内容学起来就稍显吃力,而理科同学对于与地理有关的课程内容的学习要稍逊于文科生。另外,财经类院校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相对于理工科、地质类院校的学生,其学习态度往往不够端正。财经类院校尤其经济学相关专业的学生对学习具有很大的功利性和实效性,对理论性非常强的知识,学生往往很难提起兴趣,而实用性的知识比如财务管理、会计学等则易唤起他们的兴趣,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在讲解理论知识时结合当今社会经济及人们的生产生活,更加深入浅出地讲解理论知识。

二、《资源与环境保护概论》课程教学改革

1.完善教学内容的编排。《资源与环境保护概论》涉及资源科学、环境科学、资源环境评价、资源环境规划与管理、可持续发展等众多内容。本课程将资源科学和环境科学有机结合起来,选用的教材是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资源与环境概论》(王慧主编,2009年6月第1版),并结合多本资源环境学相关参考教材如《资源科学导论》(史培军等编著,2009年2月第1版)、《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钱易等编著,2010年7月第2版)等,对资源开发利用中的资源、环境问题及其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探讨了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影响规律以及作用机制[6]。课程内容共分为四篇,第一篇是资源与环境概述,第二篇是资源环境的生态学原理,第三篇是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污染,第四篇是资源环境保护的途径。其中第二篇和第三篇是课程的重点内容,选择了水资源开发利用与水环境、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土壤环境、大气环境与大气污染、固体废物与环境等内容进行重点讲解,便于学生掌握相关资源耗竭、环境污染的原理及治理措施,为后续资源环境经济学、环境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等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另外,重视课程知识的更新,由主讲教师及时补充学科前沿的理论知识和经典案例以及国内外资源与环境保护的最新发展动态及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比如讲到水资源开发利用与水环境时,引入新加坡再生水案例,引导学生思考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途径;讲到全球气候变化时,引入碳足迹、碳政治、低碳经济等新概念;讲到水污染时,引导学生初步评价水污染的经济损失并引入资源环境经济学的相关概念。及时将学科领域的新概念、新发现、新思路和新方法引入课堂,引导学生将知识的深度、广度推进到科学的前沿。

2.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满堂灌”、“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方式,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采用讨论式、案例分析等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良好条件。比如在讲大气污染、水污染时,可先由学生课后准备相关污染事件并在课堂讲解,讲到资源环境的生态学原理时,让学生准备生态学原理在资源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的相关资料,再由老师就相关知识点提问学生思考并作答。另外,老师课堂组织案例教学,也深受学生喜欢。比如讲大气污染时,老师在课堂给出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的“雾霾”案例,请学生分析雾霾产生的原因;讲到水资源开发利用与水环境保护时,引入“南水北调”案例;讲到固体废物污染时,介绍发达国家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的案例;讲到噪声污染时,引入当今我国城市普遍的“广场舞”带来的争议。引导学生思考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的关系,并从多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通过实际案例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环境问题的综合性和复杂性,深刻理解环境保护的艰难性,并最终意识到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的积极参与,需要经济、法律、行政、科技等多种手段,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掌握运用经济学方法分析资源环境问题产生、评价资源环境损失以及解决资源环境问题,兼具经济学知识和可持续发展眼光,进而更好地开展后续的专业学习。最后,根据教学需要,在加强理论课程教学的同时,强调实践教学的比重,比如组织学生开展校园节水节能状况调查以及校园环境状况调查,分析并评价校园节水节能状况和整体环境状况,师生对环境的重视和关注程度及学生的环境意识,并提出如何加强“生态校园”、“绿色校园”的建设。通过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从对书本内容的认知到验证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和独立完成事务的能力以及综合设计和研究创新能力。

3.改革考核方式。为培养学生的专业创新能力,考核应在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过程中进行,考核内容和考核方式灵活多样,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进学生专业创新能力的发展,提高教学质量[5]。将平时课堂上的ppt演讲、案例讨论、发言的表现等以0.2的权重计入期末总成绩中,实践成绩以0.2的权重计入期末总成绩中,期末卷面成绩的权重为0.6,期末卷面题型包括名词解释、判断、选择、案例分析、简答和论述等题型,全面考核学生对课程的掌握情况。通过考试方式的改革,实施综合评价方式,可以真实考核课程教学质量和学生对课程理论体系掌握程度及其知识应用能力,并实现以考促学和以考促教的考试功能。学生通过考试,可调整学习方法,达到学习知识、掌握方法、提高能力的目的;教师可通过考试检验教学是否达到教学目标要求,进一步改进和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从而达到教学质量的提高。

通过完善该课程教学内容的编排、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改革考核方式,学生学习课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了提高,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锻炼了学生综合设计及研究创新能力,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当然,随着课程的不断改革,还需要在教学中不断总结,不断完善,比如随着贵州财经大学blackboard教学平台的建立和完善,逐步建设本专业课程的网络资源,包括教学大纲、教案、课件、习题、实验指导等,开展网络教学,以进一步增强教师和学生的交流与联系,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马俊杰,王伯铎,宋进喜,等.“环境科学概论”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04,(4):57-59.

[2]徐颂.案例教学法在《环境科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27(7):79-82.

[3]杨淑萍.案例教学法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7,20(5):92-94.

[4]万大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环境学概论》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08,(11).

文化资源概论范文第7篇

【关键词】旅游学概论 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0C-0062-02

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是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项目的组成部分,旨在促进教育教学观念转变,引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推动高等学校优质课程教学资源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共建共享,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自2012年我国教育部启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以来,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在高校教学改革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将旅游学概论作为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来建设,可带动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整体提升,为提高本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打下坚实的课程基础。

旅游学概论是旅游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和基础课程,也是在第一学期开设的入门课程,该课程深刻地影响着学生对旅游管理专业的理解、后续开设课程的了解及未来就业方向的选择等方面。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将该课程作为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来建设,不仅可以引导旅游管理专业新生系统了解旅游学科的基础知识,全面认识旅游活动和旅游行业,也可以为后续课程学习打下基础,并能对旅游管理专业其他课程的建设起到示范作用,有助于其他课程的改善和提升。

一、旅游学概论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申报标准体系不明确。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是国家教育部通过对高等院校申报课程的审批而立项的,目前存在三个级别的类型:校级、省级和国家级,在申报过程中必须依照相应级别的标准进行规范建设,确保各项内容符合建设标准。笔者所申报的旅游学概论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从级别上来讲是院级的(独立学院),但是在课程建设时要求按照《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技术要求》中提出的标准来进行,这样使得初次申报的教师在具体的建设中要面临重重困难,在项目进行中期检查时有几门课程的负责人认为当初申报是院级的,课程建设执行时却要按照国家级的标准建设,在实际进行中难度较大,所以在中期检查后经审批同意后取消项目立项。

(二)课程建设资源较缺乏。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中,课程资源是核心,丰富的资源可为有效开展教学工作和保障教学质量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但是在旅游学概论的课程建设中,资源的缺乏制约着建设进度,主要表现在缺乏交互性辅助资源,如案例库、专题讲座库、在线测试及答疑系统等。

(三)课程组的师资队伍梯度不够合理。优良的教师队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人才保障。教学资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平台等的建设都要通过师资予以开发和实施,这就要求必须形成一支结构合理、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优良的课程团队。精品课程申报时,笔者所在教研室总共只有4名教师,当时一起作为项目组成员参与到旅游学概论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项目中,但是在项目开始不久,其中有一名老师就辞职,而另一位老师则转岗到行政部门,致使项目组成员减少,就算剩下的两位老师也均为刚进校不久的职称为讲师的教师,而此时又没有适合的专业教师来补充,这就导致项目建设的难度再次增加,而且也缺乏有经验的和高职称的教师来做引导,无法实现师资结构和职称结构的合理化,更谈不上多样化的教学。

(四)课程建设项目中教学方法单一。虽然现代的多媒体教学技术打破了“一本教材、一支粉笔”传统的教学方式,但是教学方法单一、呆板或缺乏灵活性同样是影响旅游学概论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因素。

在旅游学概论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中,主要是依靠现代的多媒体技术,采用的是由教师构建学生知识体系,以讲授为主,学生是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学效果都不是很好。

二、旅游学概论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质量提升策略

旅游学概论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在建设中虽存在不少的问题,但实际上也有相关建设成果,如课程网站的完善、《旅游学概论》教材的出版、建设中经验的积累等,这些都将为申报高一级的精品资源共享课提供基础条件和经验帮助。后期建设质量具体提升如下:

(一)明确申报标准体系,规范课程建设和发展。由于院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积累了相关经验,下次在申报过程中,要按照相关级别的标准指标,进行规范化的建设和投入,避免建设中出现手忙脚乱,确保各项内容按照标准要求建设。在项目获得批准后,从专业师资、建设资金等方面对原先已经建设好的进行完善和优化,以便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也确保旅游学概论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质量提升,教学效果良好。

(二)丰富课程建设资源,提高教学质量。首先,丰富基本资源和拓展资源,主要是补齐原先缺失的反映教学活动的必需资源,如推荐书目、前沿和热点问题等;开发能反映旅游学概论课程特点,可应用于教学与学习环节,支持课程教学和学习过程,较为成熟的多样性、交互性辅助资源,如案例库、专题讲座库、在线测试系统、答疑系统、互动交流、本土化教学资源等。其次,实现校企合作,整合优秀教育资源。一是邀请旅游企业人士参与课堂教学,拍摄教学视频;课程建设团队成员进入旅游企业进行理论讲解,拍摄实践学习视频,逐步建立旅游学概论课程的电子教学视频资源库。二是可借助桂林市旅游局或旅游协会的力量,通过旅游企业项目委托或邀请旅游专家进行讲座,以专业教师和学生为主体,收集桂林市在国际旅游胜地建设中和本市旅游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实践经验,作为案例教学的素材,编写适合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的案例库,开展案例教学。

(三)完善教学团队师资队伍,保证课程建设持续发展。精品课程建设的关键是教学团队的建设,课程建设的效果也依赖名师高效的教学质量,更要依托教学团队力量合理完成,才能保证课程顺利进行,持续发展。一是合理配备教学团队人员,完善教学团队结构,在提升现有教师的职称、学历层次和知识结构的同时,既要为旅游管理专业专任教师提供去旅游企业实践的机会,提升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也要支持和鼓励专业教师到国内外知名高校进行学习进修,参加相关教学会议和学术交流,掌握旅游学概论课程所涉及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动态,了解最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二是由知名教授担任课程负责人,发挥其在实际教学中的引导和师范作用,定期召开教研室活动,共同研讨旅游学概论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交流教学心得;也可与优秀旅游企业人士实现旅游学概论课程共享共建,将其吸纳加入课程团队,形成以本校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任教师为主体,以旅游企业、行业专家为补充的高度复合型教学团队,增强团队综合实力。

(四)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实现教学方法多样化和丰富性。同样的教学内容,如果使用的方式方法不同,产生的教学效果也必然会相差悬殊。在旅游学概论的课程建设中,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需要,在充分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同时要开发和创新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性,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习过程和教学效果趋于最佳。一是举办讲座,根据教学内容,适时邀请工作经验丰富的旅游企事业中高层管理者以专题形式开展讲座,可以让学生了解旅游业发展现状、趋势及相关问题,增加学生对旅游业现实和热点问题、行业和市场需求等方面的了解,为学生的未来学习指明方向。二是项目教学法,可以尝试以项目为载体,以团队协作为方式来进行教学安排与课程设计,可以由教师提出具体项目,让学生自由组成团队,完成项目从始至终的整个过程,最终以小组为单位提交材料并进行汇报展示,教师对内容进行点评,这样的教学方法既可以使课堂内容多样化,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语言表达、创新思维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

作为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旅游学概论所处地位极其重要,旅游学概论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更是一个不断完善的系统工程,课程建设虽有得有失,但既可以为其他课程提供示范效应,带动其他任课教师积极组建团队申报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也对旅游学概论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教学效果有极大帮助,对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孟秋莉.独立学院“旅游学概论”精品课程建设探析[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9)

[2]鲍富元.论《旅游学概论》本科精品课建设与创新[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12)

[3]王纯阳.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与实践――以《旅游学概论》为例[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5(5)

【基金项目】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2013年院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项目(2013JPK05)

文化资源概论范文第8篇

关键词:企业资源;会计要素;会计概念框架

引言

企业资源理论在现代管理战略中的作用在20世纪80年代被重视起来。在对企业竞争优势的研究上,经历了零竞争优势理论的新古典经济观点―环境决定优势的产业结构学派观点―内缘竞争力的企业资源理论观点。本文通过借鉴Barney的《企业资源与持续竞争优势》以及peteraf的《竞争优势的基石:基于资源的观点》的有关论点展开研究。对企业资源理论与会计理论的结合,主要通过将会计要素进行分类,再根据类别一一分析的方法,使分析结果更符合实际工作。

一、传统会计概念框架的缺陷分析

会计概念框架的理念在我国的研究起步较晚,我国于1992年正式颁布了《企业跨级准则》,会计准则的建设还尚未成熟。《企业会计准则》是我国会计准则体系中最为基本的准则,是制定其他相关会计准则的依据。《企业会计准则》对各项会计事宜的规定相对比较粗线条,对会计概念的阐述也相对笼统隐晦,所以在1997年,又相继颁布了较为具体的会计准则。具体的会计准则对《企业会计准则》中笼统阐述的概念进行了更加详细充分的解释,让准则更加易于理解和实际操作,具体会计准则就是我国会计工作的概念框架。但在实际的操作和运行中,概念框架只是作为《企业会计准则》的参考和使用说明,不具有《企业会计准则》的强制性,致使两者分轨运行。另外,《企业会计准则》作为基本准则,与会计概念框架之间不可避免的出现重复或者矛盾,造成实际操作上的困扰。传统的会计准则和会计概念框架已经不能适应经济的发展和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根据传统会计概念框架来指导企业的会计工作也不能真实全面的反应企业的实际经济活动。具体来看,传统会计概念框架主要存在以下缺陷:

(一)会计目标单一

会计目标是企业开展会计工作的宗旨,是各项会计工作的理论起点和逻辑起点。会计目标的制定直接决定了企业采取何种会计准则、使用何种会计假设、研究哪一个会计对象,也必将决定企业的会计工作结果。会计系统是企业管理系统的一部分,也是只管重要的部分,会计目标必须与企业的管理目标协同,企业的会计工作要根据企业既定的生产经营计划、企业运营宗旨而展开。但受目前会计信息需求的局限,传统会计工作的会计目标还停留在为决策提供信息,以完成既定任务为工作目标。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会计技术的不断发展,国际上对会计工作的界定已不再是单一的为企业“管好账”,更多的是参与到企业的管理,社会对会计信息有了更高层次的需求。传统会计概念框架中的会计目标过于单一,不能深入到生产经营环节中,在提高效率、监督管理方面的作用不够明显。

(二)会计要素范围狭窄

企业会计要素的设置普遍要与企业的会计目标保持一致,企业会计目标单一就会导致会计要素的范围相对狭窄。过去,受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局限,在企业会计准则的制定上。企业对各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通常采用历史成本的计量方法。历史成本计量可以方便企业的报表使用者对企业的会计信息进行简易分析,进而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及时的监督。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和规范,对会计要素的计量亟须采取多元化的方式,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公允价值等计量方法要作为会计要素的基本计量方法运用到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传统会计概念框架下的会计要素过于关注物质要素而忽视了非物质因素,这导致在企业经营成果的计算与实际存在差异,不利于挖掘企业的内在发展动力。

二、企业资源理论概述及对会计理论的借鉴

(一)企业资源理论内容概述

企业资源理论兴起于1980年代,由张伯伦和罗宾逊率先提出,并阐述专有资源对企业经营发展的重要性。主张从企业内部挖掘企业的发展潜力,加强企业的竞争优势。企业资源理论主张将企业看成寻租者,企业要通过先进的管理手段来获取经济租金和超额利润。企业管理的目的是要尽量发现自身拥有的不可替代资源,进而发展这项资源,为企业源源不断地创造经济利润、维持企业的竞争优势。企业资源理论认为,企业的竞争优势持续的时间主要取决于本企业的竞争优势是否能被竞争对手所模仿和持续使用。企业的寻租行为就是获取竞争优势的过程,企业的管理者要充分的发现更为高效可用的稀有资源,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利益。企业资源理论的理论基础是建立在企业间资源不同的假设上,资源不同决定企业在生产效率上的差异,拥有高效资源的企业在生产成本上是低于其他企业的。

企业的资源不仅局限于有形的资源,还要涵盖企业利用资源获得利益的各种方法。不同企业间的资源构造可以通过人为手段达到相同,但使用资源的手段各有差异,而这种差异是造成企业间差异性的重要因素。无形的资源包括企业的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等,这些资源与企业的绩效管理息息相关。所以,企业资源理论不单纯包括资源的获得,更包括科学的利用资源、组合资源,协调资源间的关系来达到企业寻租行为的成功。

(二)企业资源理论对会计理论的借鉴

企业资源理论把企业的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充分利用,来为企业创造价值。企业的会计理论要把企业资源理论中先进科学的思想加以借鉴,纳入到会计理论建设工作中。传统会计理论存在着目标单一、会计要素范围狭窄、会计信息不完整等缺陷,没有将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要的不可替代资源做出完整准确的核算。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竞争的不断加强,不可替代资源的利用质量将决定企业经济利益的多少。而会计核算在不可替代资源方面的疏忽,会导致企业的管理者不能对企业内部资源有完整的了解,不能充分调动资源来进行决策,不利于企业的管理者挖掘企业在资源上的内在潜力。

企业在开展会计工作时,应将不同的会计资源进行细化分类。会计对象的范围进行拓展,要包括企业所有的资源。将不可量化的资源进行单独核算,评估该资源创造收益的能力,将此资源单独披露到企业的财务报表体系中。企业可将无形的资源划分为能力,采取资源―能力的核算模式。通过“能力”将企业的无形资源提升到与有形资产一样的地位,这种做法可以有效弥补企业在无形资源管理上的疏忽,对企业的内在潜力可以更加充分的挖掘。在日常会计工作中,要加强会计管理人员与企业各部门管理人员的沟通和交流。保证会计人员及时掌握企业内部的资源变动情况,以便及时的调整相关会计核算方法。企业会计理论的建设要结合企业的内在管理目标,将会计工作的细化步骤与企业生产经营各环节想关联,细化企业会计科目类别,完善各科目明细项目的设置。

企业会计理论在对企业资源理论的借鉴上还要关注信息系统的借鉴,企业在开展会计工作时要充分的利用现有的信息技术和资源。利用会计电算化等现代管理技术,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信息化的同步。保证每项涉及现金收支、资产处置、能力资源变动的活动都能在会计信息系统中体现。在年度终了和一定的周期结束,利用信息系统的分析功能将各类会计数据进行分析汇总,得出分析结果。

三、以企业资源为基础的会计要素分析

(一)企业资源的具体分类

根据对企业资源理论的借鉴,会计上可将企业内部的资源分为资产和能力。

资产方面,可以沿用会计上的原有分类,在形态上将资产分为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有形资产主要核算企业包括厂房、设备、银行存款、现金等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无形资产主要核算企业的商誉、技术等。按照资产的流动性,可将资产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能力方面,能力是企业拥有的无形资源,包括企业的文化、价值观等。能力不能直接为企业创造利益,而是通过规范资产的使用方式来影响资产创造利益的程度,企业的能力具体有规模型能力和位势型能力等。

(二)以企业资源为基础的会计要素分析

以企业资源为基础,企业的会计要素构成可调整为资产+能力+负债+权益+收入+利得+费用+损失,其中前两项为企业拥有的资源。

资源要素的具体类型:

1、流动资产:企业的流动资产包括银行存款、现金、存货、短期投资及应收预付款项。流动资产一般会在一年左右的周期被企业使用或流转,企业的流动资产数额在不同的营业周期之间变动较大并且没有既定的趋势。对于流动资产中的各类资产,企业要在历史成本法计量的同时,结合公允价值、市值等计量手段,对于货币要考虑通货膨胀的影响。

2、非流动资产:企业的非流动资产包括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以及在建工程等。非流动资产会在一年以上的营业周期被企业使用或流转,企业的非流动资产在不同周期间变动相对较小。非流动资产的变现能力较弱,企业对非流动资产的持有周期长,在企业的资产总额中占有较大比例。非流动资产中的无形资产是非实物的资产,包括企业持有的专利权、商标权等,但不包括企业的商誉。企业的固定资产要按规定计提折旧,保证资产账面价值的准确性。

将资产按照流动性分类,有利于对资产进行分别的管理,按照流动性的强弱来进行不同的处置决策。企业在年度或周期终了会计算资产的流动性比例等指标,来分析企业现有资产的分配情况。通过有效的资产组合来使控制企业资产的流动性比例,为企业获得最为稳定和高效的利益。

3、规模型能力:企业的规模型能力包括企业拥有的知识产权、已经签署的各项合同、通过一定渠道获得的商业秘密等,拥有较强的规模型能力使企业在各项经济事务中处于主动地位。

4、位势型能力:位势型能力是企业过去经营成果的累积,是企业的形象、信誉等在顾客心中形成的地位。位势能力的获得需要企业付出长久的心力和物力,拥有较高的位势能力可以使企业在竞争中处于上游,成为顾客的首选。位势能力是企业文化的彰显,是企业核心价值的外在体现。

企业在对资源类会计要素进行分析时,要充分结合各要素的属性用途,发挥每项资源的作用,为企业获得更多的优势。

四、结束语

在国际经济全球化和竞争更加剧烈的今天,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的进步需要多方的共同发力。我国的财政体系要借鉴国际上的优秀经验,同时结合自身的国情需要加以完善。企业要加强内部财务制度的建立,完善会计基础工作流程。强化以企业资源为基础的企业财务管理意识,培养优秀的财务管理人员。加强与国内外优秀企业间的沟通和交流,了解最新的财会政策和工作手段。(作者单位:中国烟草总公司大连公司)

参考文献:

[1] 李玉菊.企业资源理论在会计学中的可借鉴性.财会月刊.2010年1月

[2] 李玉菊 张秋生.以企业资源为基础的会计要素研究.会计研究.2006年1月

文化资源概论范文第9篇

【关键词】知识元;教育技术学;学科资源库;知识元库

【中图分类号】G40-057【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1)05―0115―06

一 引言

目前的数字化信息资源库,从传统图书馆衍生而来,资源组织是以文献为单位,基于传统的倒排索引的组织形式。用户可以通过标题、关键词、作者、内容分类等“元数据”进行资源检索,检索结果通常是一篇篇的文献。这种检索形式并不能迅速而准确地提供全面的、系统的、针对性的知识信息,不能为用户提供针对具体问题的信息资源,用户依旧需要浏览大量的文献来寻求问题的解决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讲,如今的信息资源库,本质上还只是一本本堆积起来的数字化期刊、图书。除了在信息量大、检索查询速度快等方面有一定的发展外,数字化资源库提供给用户获取信息的手段与方式并没有多大变化,依旧类似于传统图书馆的“书目检索”与“开架借书”。[1]

在这种形式下,人们开始探索新的知识组织方式。可扩展标记语言(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XML)和资源描述框架(Resource Description Framework,RDF)的出现使得基于语义的知识组织成为可能。同时伴随着知识元理念的诞生,资源组织的最小单位由文献深化到文献中具体的、独立的知识单元。这使得以全新的资源组织方式建立资源库成为可能。基于此,本文研究了基于知识元的资源库的构建,并以教育技术学科为例做了深入的研究。本文首先通过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并结合我们的研究提出了教育技术学科资源分类体系;接着详细介绍了基于知识元的资源组织;最后在学科资源分类与知识元标引技术的基础上,构建教育技术学科资源库,并讨论了该资源库的应用。

二 教育技术学科资源分类

我们提出了教育技术学科分类体系如图1所示。我们将教育技术体系按照目前教育信息化所涉及领域分为五大部分:教育技术理论研究、教育资源开发、信息技术教育应用、信息化教育管理、信息化教育评价。对于教育技术基本理论,南国农先生将其分为现代教育媒体理论、现代媒传教学理论和现代教学设计理论和方法,很好的概括了教育技术基本理论的研究领域。[2]在此基础上,我们将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纳入教育技术基本理论的范畴,因为教育技术相关的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以及传播理论等是教育技术的本体理论构建的基础,而教育技术研究方法是教育技术理论和实践得以维持和扩展的关键。对于教育资源开发按照教育资源的存在形式将其划分为教育硬件环境建设和教育软件资源开发。对于信息技术教育应用,我们概括了目前社会上比较普遍的研究领域和方向,主要包括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网络教育、现代远程教育以及计算机辅助教学。对于信息化教育管理,针对其管理的对象,将其划分为信息化教育资源管理和信息化教育过程管理。信息化教育评价则包括了教学评价和学习评价。

在此基础上,进行更细一步的划分,如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又分为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传播理论等,而学习理论又进一步细分,并最终衍生到如“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等独立的知识单元,即为叶子节点。通过一层层的细化,教育技术学科分类体系最底层的叶子节点实为一个个的知识元。

三 基于知识元的资源组织

1 知识元的定义

知识元最早是出现在知识服务领域,作为知识的控制单位,通过将知识元从文献中抽取出来,组织成知识元链接的检索系统,产生极大的知识增值,推动人类对知识的利用,促进对新知识的创造。随着教育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及教学模式的改革,在教育领域也逐渐提出了知识元的概念。[3]由于目前对知识元的概念、应用及技术还处于探索阶段,因此对知识元概念的理解各有不同:

知识元是指能够准确表达知识内容本身的最小的不可分割的知识单元。[4]知识元是对一个知识的完整描述,它可以是一个独立的学科知识单元,也可以是一个事物的过程或结果、结论。[5]知识元是知识的最小单位,它通过不同的排列组合构成不同的知识单元。同时,知识元也是知识结构的最小元素,在知识结构中可以由知识元直接组成新的知识单元。[6]

由知识元的各种定义可见知识元的特征:

(1)知识元是显性知识的最小可控单位;

(2)知识元是有一定结构的;

(3)众多的知识元通过一定的语义连接在一起,可以导致知识价值的增值,甚至是催生新的知识;

(4)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等原理和技术仍适用于知识元的存储和利用。[7]

2 知识元的结构

结合DC(Dublin Core,国内称为都柏林核心元数据)标准及教育技术学的学科特点,我们定义知识元结构如下:每一个知识元由知识元名称、知识元内容、特征词、类型以及来源构成,如图2所示:

知识元名称,能够概括知识元内容所表达意思的词语或句子;

知识元内容,知识元所要表达的具体知识,它的表现形式是文献中最小的知识内容的概括;

知识元特征词,能够反映知识元内容的标志性词汇;

知识元类型,即该知识元属于哪种类型,最普遍的是把知识元分为两大类型:描述型和过程型,描述型又包括信息报道型、名词解释型、数值型、问题描述型、文献引证型等;过程型又包括步骤型、方法型、定义型、原理型、经验型等。不同的知识领域针对其知识的特点可能有不同的划分方法;

知识元来源,即该知识元具体来自哪篇文献。

针对知识元的结构,从文献《Mashup聚合技术与网络学习》中抽取的其中一个完整的知识元实例如下:

知识元

{名称:Mashup的含义

内容:Mashup,即聚合,是一种建立应用系统的新方式,主要是在单一页面中合并来自多个源站点的数据与服务,以创造出更为增值的服务并集中到一个平台上呈现给学习者。

特征词:聚合、服务、数据

类型:概念型知识元

来源:Mashup聚合技术与网络学习

}

3 知识元的表示――RDF/XML

XML 是由W3C 于1998 年2 月的一种描述任意文本结构的标准[8],XML 将数据的内容与显示格式分开,XML可用来标识数据以便机器处理,它允许用户根据自己的需要创建标签,XML只提供了信息资源的语法描述标准,没有给出语义描述。

RDF的出现使资源的语义描述成为可能,作为一种知识表示模型,RDF标准是实现语义web的核心基础技术之一。RDF提供一种支持语义网的语言,采用RDF表示知识元不仅能提供知识元的语法描述,而且能给出知识元的语义描述。RDF文档使用XML编写,被RDF使用的XML语言称为RDF/XML。例如上述知识元的RDF/XML表示如下:

xmlns:rdf="www.省略/1999/02/22-rdf-syntax-ns#" xmlns:knowledge="www.省略/knowledge#">

Mashup的含义

Mashup,即聚合,是一种建立应用系统的新方式,主要是在单一页面中合并来自多个源站点的数据与服务,以创造出更为增值的服务并集中到一个平台上呈现给学习者。

聚合、服务、数据

概念型知识元

Mashup聚合技术与网络学习

四 教育技术学科资源库构建

1 教育技术学科资源库结构

按照教育技术学科分类体系,运用知识元标引技术,构建教育技术学科资源库。在这里,我们提出了教育技术学科资源库的架构如图3所示,共分为四层,即数据源,知识元库,学科资源库以及应用平台:

(1)数据源

数据源在这里指资源库建立的原始数据,它是资源库建立的基础。对于一门学科来说,数据源是能够反映和覆盖该学科核心知识内容的资源。对于教育技术学科,我们选取了它的八门主干课程(教育技术学、教学系统设计、教育技术研究方法等)及其核心期刊(电化教育研究、中国电化教育、中国远程教育等)作为资源库构建的数据源。

资源库是一个不断扩充的过程,随着研究工作的开展,教育技术学科更丰富的内容会填充进来,从而逐渐提高教育技术学科资源库的覆盖面。

(2)知识元库

知识元库就是以一定的数据源为基础,通过知识元标引技术建立的。知识元标引包括知识元的抽取以及知识元的关系标引。

(3)学科资源库

在知识元库的基础上,依据教育技术学科资源分类框架,实现教育技术知识元的入库。

(4)应用平台

应用平台就是以建立的教育技术学科资源库为基础,利用资源检索、知识元抽取与可视化等技术开发相应的应用服务平台。

2 知识元标引

在这里我们把知识元标引定义为从元数据中抽取出知识元,并且标注它们之间语义关联的过程,即知识元标引分为两个步骤,知识元抽取和关系标引:

(1)知识元抽取

知识元的抽取即从复杂的宏观知识中找出最小的知识分子。

我们采取了从上至下的知识元抽取方式,如下图所示,我们把知识分为四个层次,从上至下依次是:文献、专业术语、主题以及知识元,然后从上至下逐渐分解,直至知识元。[9]如图4所示:

1)文献,知识元标引所依赖的资源基础。

2)专业术语,在这里指能反映某一门学科核心知识点的、该学科所特有的专业词汇,一个专业术语往往能概括该门学科一个比较核心的研究领域。当然,一门学科有很多专业术语。

3)主题,是专业术语的延伸,是专业术语所涉及内容的细化,某专业术语下的主题是该专业术语所涉及内容的一部分。一个专业术语往往有多个主题。

4)知识元,是最小的、不可分割的知识单元,它是对主题的进一步的细化,涉及到的是某领域里最具体的知识,例如具体的定义、问题描述等等。一个主题也通常具有多个知识元。

(2)知识元关系标引

知识元之间是存在着一定的语义关联的。知识元关系标引的目的就是标注从数据源中抽取出来的知识元之间的语义关联。知识元之间的关联其实就是宏观知识之间关联的微观表现,因此知识元之间的关系是非常丰富的,并且难以把握。目前学术界对此也没有统一的划分。我们结合教育技术学科的特征,概括了教育技术学科知识元间最常见的一些关系:同义关系、反义关系、上位/下位关系、整体/部分关系、属性/宿主关系等,见表1:

五 教育技术学科资源库应用

以知识元为基础建立的教育技术学科资源库将极大的促进教育技术学科领域的知识服务水平,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1 提供针对具体问题的知识服务。传统资源库的知识组织往往是以文献为单位的,但对于特定的问题,简单的以文献为基础的方式进行搜索会产生大量的无关信息。而基于知识元的资源检索可以从多个维度同时进行过滤、筛选,可以大大提高检索的准确性,带来了检索方式的多样性,从而为用户提供针对具体问题的知识服务。

2 提高资源的共享程度。传统教育资源库有很大弊端,由于各资源库之间往往不具备兼容性,导致资源库之间很难融合。而以知识分子为单位建立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库,它具有简单的、统一的描述,以此为基础建立的资源库之间不存在兼容性差的问题,从而有效的提高了资源的共享水平。

3 知识的增值服务。由于知识元是知识的最小单位,知识元与知识元的不同排列构成各种不同的知识。以知识元为基础建立的资源库有利于人们从更微观的层次发现知识的联系,从而实现知识的增值服务等。

目前,我们承担的国家863项目“知识浓缩与融合关键技术研究”利用该资源库重点开发了知识元的可视化平台等工作。首先构建了教育技术学领域的主题词表,利用中科院的分词系统ictclas4j,将领域主题词加到词典中,对文本进行分词、去停用词等前期的预处理工作,然后对处理后的文本利用资源库提取主题概念及主题概念之间的关系,接着在主题概念的基础之上提取知识元,最后利用XTM技术形成XTM文档,并利用DOM4j、java图形界面程序开发等技术对XTM文档进行可视化,呈现标题、主题概念、知识元及其属性,并呈现三者之间的各种关系。知识元可视化平台的建立将文献以可视化的方式呈现,将信息以基于传统的文本的形式转化为图形化的方式表达,更符合人类学习的规律,更容易被学习者接受,最重要的是可视化平台对知识之间的语义关联进行了深层次的挖掘,并将其清晰的呈现出来,将知识之间的隐性关联以图形的方式呈现出来。知识元可视化平台界面如图5所示:

总之,以知识元为基础建立的教育技术学科资源库对教育技术领域的很多方面都具有深远的意义,由于本文的研究只是以教育技术学科为例,当资源库的构建与应用延伸到其它领域时,其影响意义将会更加深远。

参考文献

[1] 温有奎 温浩 徐端颐 潘龙法.基于知识元的文本知识标引[J].情报学报,2006,(6):282-288.

[2] 南国农.信息化教育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J].中国电化教育,2009,(8):5-9.

[3] 张静,刘延申,卫金磊.论中小学多媒体知识元库的建设[J].现代教育技术,2005,15,(5):68-71.

[4] 文孝庭,侯经川,龚蛟腾.中文文本知识元的构建及其现实意义[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7,(6):91-95.

[5] 孙成江,吴正荆.知识服务战略:创建增值联盟[J].情报科学,2002,(10): 1028-1029.

[6] 周宁,余肖生,刘玮.基于XML平台的知识元表示与抽取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6(3):41-45.

[7] 知识元[EB/OL] .

[8] Bray T, et al. XML 1.0 Recommendation[EB/OL].

[9] Shanju Tao. Research of Knowledge Element Indexing For Educational Technology.IACSIT,2007.

Construction of Resource Base of the Educational Technology Based on Knowledge Element

TAO Shan-ju1 LIU Qing-tang1 WAGN Fan2 HUANG Huan1 GUO Hai-yan1 WANG Sheng-ming1

(1.NERCEL, Huazhong Normal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79, China; 2. College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nd Communications,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Lanzhou, Gansu 730070, China)

Abstract: The current digital repositories, derives from traditional libraries, the resources organization form of which is based on inverted index and takes literature as units. In this way, uses just can retrieval information through the titles and keywords and so on, the results of which are just some literatures, not specific knowledge information for concreteissues.And based on these, this paper makes further study about constructing resource libraries with the idea of knowledge elements and takes the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Firstly,we puts forwards the classification system on the resources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nd then introduces the knowledge element in detail. Following that, we construct the knowledge resource base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with the technology of knowledge element indexing and the classification of resources. In the end, we discuss the application of it combined with our research.

Keywords: knowledge element; educational technology; subject resource base; knowledge element base

文化资源概论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影视资料 中国文化概论 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是高等学校人文素质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而在不少高校的新闻传播学专业中,都把这门课程列为专业必修课或指定选修课。事实证明,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对于丰富新闻传播类学生的文化知识、提高人文素养、扩大知识面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影视资料在中国文化概论教学中成为课堂内容不可或缺的部分,因为课程内容本身的丰富性,为采用可视可听的影视资料提供了可能;而影视资料的采用,又为增强课程的直观感、生动感,增添文化气息,起到了有效作用。在课程的各部分教学中,影视资料运用都能产生积极效果。

1 “规定动作”注重规范性

综观国内主要的中国文化概论教材,其主要构成部分都包含三方面内容:一是中国文化的发生条件,包括中国文化赖以生发的历史地理环境、经济基础、社会政治结构;二是中国文化发展的主要脉络,主要包括从远古直到近代,中国文化发展的历程;三是中国文化的主要成就,包括在文史哲、艺术、科技等各个领域的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在这三个方面的教学中,影视资料都可以直观、生动地帮助教材和教案,来展现教学内容。如在介绍中国文化赖以生发的历史地理环境时,纪录片《中国佛教名山》、《再说长江》、《新丝绸之路》、《美丽中国》都成为教学的辅助材料,这些纪录片生动展现了中国名山大川的真实风貌,将中国的山水文化表现得淋漓尽致,让学生对于这些景致产生非常深刻的印象,一些曾经到过这些地方游览的学生更是结合纪录片,和自己的游览经历,讲述这些景观给自己带来的“文化冲击”。而在讲授中国古代的戏剧时,青春版《牡丹亭》、电影《梅兰芳》片断,或者让学生原汁原味地体会到戏剧艺术的精粹,或者让学生感受到戏剧艺术表演大师的不凡魅力。真实的艺术感受配合条理化的课堂教学,常常使学生产生共鸣。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与教材相观照,可以找到很多的影视资源与之配合。正是中国文化概论内容的丰富性,决定了可以在教学中发掘大量的影视资源。这些资源能够较好地诠释教材的内容,同时又能给学生直观的感受,这种资源与教材的匹配度,在其他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是较难做到的。

值得注意的是,在选取这类资源作为教学补充时,应当紧扣教材内容,讲究所选取资源与教材的高度匹配。注重规范性,是选取这类资源的前提条件,只有与教材高度匹配,才能合理展现教学内容。应当始终注意影视资料所起的辅助作用,而不是冲淡系统的常规教学。

2 实践教学注重针对性

很多开设中国文化概论的学校,都赋予了这门课程一定的实践教学内容,而这样的教学内容大多能受到学生欢迎。一般来讲,中国文化概论的实践教学,通常是把学生带到学校附近,一般是同一个城市中的历史文化遗迹、博物馆等地点,在这些地方开展实地讲课,使课程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同时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

以北京联合大学的精品课中国文化概论为例,实地讲课的课堂,就延伸到颐和园、美术馆、博物馆等地,并将这样的教学称为“多感官教学”。而笔者教学所在的岳阳地区,岳阳楼、君山、岳阳博物馆等历史文化景点,也成为实践教学的依托。

影视资料在实践教学中的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开展教学的地点,本身就有大量介绍与该地历史文化知识有关的影像资料,通常,对于较大规模的访问群体,这些场所都愿意播出这些资料。另一方面,是在现有的影视作品中,本身就有大量与这些历史文化遗迹有关的内容。如纪录片《颐和园》、《故宫》、《千古名楼——岳阳楼》等,而在开展实践教学之前或过程中,向学生播放这些内容,可以增强对历史遗迹的文化诠释,使学生在“实景”之中更能感受到景观所代表的文化纵深。

实践教学材料的选取有很强的针对性。就这门课程开展实践教学的高校而言,通常的做法就是“就地取材”。即到一个方便到达、而且具有典型的地域文化特征和代表意义的地点。实质上,很多城市都具有这样的地点,而这样的地点也能够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参与感,并真切地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现实影响。影视资料在实践教学中的地位要弱于实际场景所起到的教学作用,但影视资料在展现历史文化纵深感方面却不可或缺,它是使“可触摸”的文化,变得“可追溯”、“可思考”的重要促成因素之一。因此,在实践教学中注重影视资料的运用,是在针对性基础之上的深度拓展。

3 “自选动作”注重开放性

除了教师讲授之外,少量的学生作业和学生参与成为课堂的有益补充。让学生选取中国文化当中一个感兴趣的小单元,来进行适时的讲授,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性。而在学生讲授过程中,最能吸引注意力的,往往也是其精心选取的影视资料。

在某班学生以“鼓”为题材,讲授中国传统文化中“鼓”所扮演的角色时,分别向其他学生展示了安塞腰鼓、凤阳花鼓、京韵大鼓的表演片断,这些片断都来自网络视频,或者是电视片。而在展示与“鼓”有关的舞蹈环节,采用了电影《十面埋伏》中,盲闻声击鼓的片断。之后,主讲学生还展示了湖南花鼓戏《刘海砍樵》的高潮——刘海哥下山打柴遇到胡秀英的片断。而“鼓”都在这些影视片断当中,或者扮演突出的视觉形象,或者成为伴奏的主要背景声音。

学生参与是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自选动作”。在完成这一“自选动作”时,影视资料的选取,具有较强的开放性。这样的开放性表现在三方面,一是话题的开放性决定选材的开放性。因为学生参与的主旨是希望其能自己动手,成为中国文化某领域中知识较为丰富的“小专家”,所以对于话题没有较多设定。二是文化的包容性决定选材的开放性,正是中国文化的浩如烟海,使得选定的主题多种多样,每届每班的学生都不相同。三是影视的表现力决定选材的开放性。影视作品较文字、图片更有生动的表现力,而在一个希望较好的表现自我的场域,对于影视作品的重视就自然会更加提高。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学生的选题,其灵感都最早来自于影视作品。如有学生观看《叶问》后,决定讲述中华武术的发展,之后又在其他影视片断中找寻到叶问咏春拳的真实表演。有学生在观看BTV生活频道的MV《南锣鼓巷》后,把北京胡同文化作为讲授题材。而之后,这些作品又都成为讲授的组成部分。对影视作品的接触在帮助学生确立关注点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对于影视资料的运用是中国文化概论教学过程中可以积极开展的工作。对于这一工作的探索,能够使课堂更生动,学生记忆更深刻,教学更有效。

参考文献

[1] 李洪亮.对《中国文化概论》教学的几点思考[J].现代语文,2011(4).

[2] 俞娟.刍议《中国文化概论》的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J].黑河学刊,2011(5).

[3] 黄明智.浅析影视艺术特点及其教育价值[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