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化语言学论文

文化语言学论文范文精选

文化语言学论文范文第1篇

(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求

社会的发展脚步在迅速的加快,学校也应该加快脚步,不断地进行改革与创新,将专业化的知识注重与现实的结合,从而来培养更加高效的复合型人才。汉语文学是一门专业性十分强的专业,该专业主要是研究我国博大精深的文学,尽管可以陶冶人的内心情操,但是与社会的接轨不是很强,所以学校需要在该方面进行大力的改革与创新,学校不应该死板的教育学生们知识,而是更好地去应用知识。改变传统的授课模式,让学生们进行自由化的学习与发展,重点培养学生们的创新能力,树立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将汉语言文学与信息化充分的结合起来,学校教师不断地进行研究与总结,创新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激发学生们学习汉语言文学的兴趣,逐步的提升学生们的专业素质与专业修养。

(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汉语言文学在未来的发展还是很具备一定的市场前景,汉语言文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专业,所涉猎的科目与信息十分的广泛,并且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比一般的学生更加的具有文笔能力,在创作、文化管理、编辑、文学评论等方面是十分的需要该专业的人才。面对现在这样一个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学生们除了具有专业的知识以外,还应该掌握信息化的技能,将两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才能更好的提升自身的职业技能,在未来的就业环境中也能增加自身的竞争力。这是时展的必然,不努力学习就会被时代所淘汰。

二、汉语言文学信息化结合应用的具体举措

(一)加强汉语言文学的信息化管理

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学校要不断地进行改革,实现人性化管理。信息化的时代需要的是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学校也强调以生为本。所以学校在汉语言文学的教育与管理上,应该实行自主化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们充分展现自身的才能。让汉语言文学进行信息化,需要加强该专业的实践管理环节,让学生们所学的专业能够应用到实处。学校可以与有关单位或者企业进行合作,每年组织学生们去相应的单位进行实习,不断地锻炼学生们的学习技能,从而更好的帮助学生们提前适应社会,同时也加强学生们的专业素质与修养。最主要的是加强专业的实践环节,学生们学习专业知识更加的认真,并且容易理解,有助于提升教学效果与实用性。

(二)打造汉语言文学与信息化的一体化教育体系

随着信息化的高速发展,市场经济的高效运转,当前社会对人才的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学校应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注重培养知识、技能与素质等全面发展的人才,加强汉语言文学与信息化的有效结合,以社会对人人才的需求为着手点,不仅要让学生们掌握汉语言文学的专业化知识,也要提升学生们的信息技术能力,将这两者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努力去构建汉语言文学信息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们学习汉语言文学信息的专业技能,努力促进课程改革,不断的去拓宽获取信息的渠道,丰富学校的教学资源,不断地提高学校学生们的综合信息能力。

(三)优化师资力量

汉语言文学信息化在我国的发展还不是十分的迅速,并且在高效的师资队伍建设还不完善,存在很多的问题,上面已经提到过。如何建设一支高效的师资力量需要学校的不断努力与创新,学校首先应该加大师资队伍的建设,老师首先应该接受高效化的培育与管理,这样老师才能真正的为学生们言传身教。学校也可以从社会上聘请专业的汉语言信息化教师来学校进行专业化的知识讲解,让学生们能够将专业性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真正的结合起来,更好的帮助学生们获取技能与知识的真正理解。学校在组织老师进行专业化的培训之中,也可以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经验,结合我国的发展脚步与实际国情,真正的实现技术与专业的融会贯通。同时,学校要想不断地改进自身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技能,就应该尽量的去争取政府相关部门的扶持,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采用相应的实际措施,学校的汉语言文学信息化的结合应用筹措相应的资金,从而更好的去实现两者的实际结合与具体应用。从而还能更好的提升学校的教育理念与教育声望,吸引更多的学子前来本专业进行就读。

三、结束语

文化语言学论文范文第2篇

在词块理论指导下,可通过词块教学法以及其他途径克服学习者的语言石化,具体从以下两方面着手。第一,教师层面;第二,学习者层面。

(1)从教师层面出发,教师应适当调整教学策略,注重词块的正确输入。Krashen在20世纪80年代研究的“语言监控模式”中便提出了著名的“输入假说”。他认为,语言习得过程的前提应当是语言输入,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点应放在如何为学生提供大量准确的语言输入以增强学生的语言积累。例如:十年前我与约翰的第一次在机场见面的场景还历历在目。表达版本1:Tenyearsago,thescenethatmyfirstencounterwithJohnattheairportwasvivid.表达版本:MyfirstencounterwithJohnattheairporttenyearsagoisvivid.分析以上三个表达版本发现,版本1将整个句子的重心放在“场景”一词中,学习者泛滥地使用被动语态,句子表面看似符合语法结构,实则违背了目的语的表达规则,极其不地道;部分学习者对于时间状语“随意安插均可”的僵化思想导致句子出现歧义,且时态前后矛盾;版本3符合目的语表达规则并完整地再现了原句的本质含义。另外,教师应当帮助学习者建立“师生良性循环反馈机制”,教师在学习者误解或误用语言时给以清晰的语言反馈,同时向学习者输入准确的词块,以促进其完整且正确的语言输出,增强其学习语言的自信心。从上述例证中可总结出:教师可通过加强对学习者大量准确的词块输入,使学习者意识到不同的语境应当使用不同的语言结构,在得到有效的语言反馈之后完整输出目的语,从而克服语言石化,提高学习效率。

(2)从学习者层面出发,应当配合教师教学工作,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主动克服母语的负迁移带来的影响。例如,在课堂上:外教:Couldyouexplainwhatsyntaxis?学生:Explainwhat?上述例句中,学生习惯将母语“什么”迁移到英语中,还有其他诸如:用“noface”来表达“没面子”;“Somepreferradishbutothersprefercabbage.”来表达谚语“萝卜青菜,各有所爱”等。另外,除了尽可能多地接触原汁原味的具有语法功能的目的语词块以外,学习者应当加强对具有文化功能的词块输入,自觉进入目的语的思维模式和认知模式。Itrainscatsanddogs.”是表示“下倾盆大雨”“;Confidenceman”指“骗子”而非“自信的人”等等。从上述例证可看出,学习者可通过在外语教学过程中,注重文化融入,习得具有文化背景常识的词块有利于其准确进行语言输出,以此来解除语言僵化问题。

2结语

文化语言学论文范文第3篇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文化教学主要包含两个内容,分别为文化知识的学习和文化意识的培养。总体来讲,大学期间文化因素在语言教学中的表现主要有以下两点:

1.1通过阅读提高文化知识在教科书中有非常丰富的阅读资料,其中包括中华民族文化因素以及外国文化因素等,这为开展文化教学提供了基础条件。在具体的教学应用中,教师可以将多篇文章的同一个类型素材作为基础,通过阅读的形式让学生了解文章中的各种文化信息,从而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底蕴以及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教师通过这种形式集中提供给学生某个类型的文化内容以及文化背景,使学生在相对较短的时间里了解并掌握某个文化专题的词语、选材、类型以及文化内容等。教师一定要提供合理的主题,如果提供的资料范围比较大、比较广且不是同一类型专题,那么非常容易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挫败感。经过多年的教学经验,学生在不了解某个专题文化背景的情况下,在阅读过程中就会缺乏这方面的文化知识,所以便会直接影响到阅读的效果。因此,教师在选择材料时应该多提供一些难易适中、适合不同学生学习程度的资料,以此充分调动学生阅读的兴趣,从而通过阅读的形式提高学生的文化知识,真正做到在文化中学语言,在语言中体会文化。

1.2通过写作提高文化内涵水平将写作教学与文化有效结合,主要是通过写作的形式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化,同时写出思路清晰、架构合理的文章。当今很多教师都不太重视写作内容的要求。其实,教师完全可以将文化因素融入到写作教学过程中,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内涵水平。比如,教师在讲解函件或是书信格式的时候,可以要求学生练习写给一些个人或是商业性质的函件,内容可以包含各个地方的文化、旅游、教育、饮食等方面,也可以要求学生写一些关于中华民族文化或是外国文化等文章。

2实现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相结合的方式

2.1在教材中获取文化知识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现有课程内容搜索教材中体现的文化因素,尽可能地运用课本内容讲解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这样可以使学生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语言的技能,还可以充分了解与课本内容相关的文化内涵,从而有效地将文化知识与语言教材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教材呈现的都是真实可靠的内容,且这些教材内容非常容易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可以更有助于学生通过课本学习来理解文化内涵以及培养文化意识。因此,老师应该彻底将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相结合,并将这种教学理念在课堂中得以实现,通过最大限度发掘教材资源的形式来帮助学生获取更多的国内国外文化知识,不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以及语言文化能力。

2.2课内外阅读活动通过大量的阅读可以充分了解各种文化,也可以了解我国各地的风土民情、饮食文化、旅游特点、教育现况等。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近距离感受到丰富的语言内容,不断扩大词语的储备量,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和掌握本国或是国外的文化内涵。教师应该安排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同时要按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短到长的阅读原则。又或是建议学生坚持每天阅读一些杂志刊物,获取最新且与社会热点息息相关的有关政治、教育、生活、文化、经济、娱乐等方面的内容。学生通过这种长期不间断的大量阅读,可以大大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积累大量的阅读信息,有效提高语言能力,从而不断积累丰富的文化知识,增强自身的文化意识。

3结论

文化语言学论文范文第4篇

一、所研究问题的社会背景 陈教授非常简练地讲述了外语学习在中国的地位。他从不同的角度介绍了中国近年来关于语言和文化之间关系(主要是外语教学与文化之间的关系)的一些令人关注的热点,如文化和外语教学和学习之间的关系;外语引起的外来文化入侵问题和为减少外来文化冲击而提倡只教语言不教文化的观点等等。从而引出本讲座的所要讨论的问题:从外语教学和学习的角度来说,学习外语有没有可能不了解或不学相应的文化,而只把外语作为一个工具来学习。重点论述了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文化起到了什么作用,语言怎么帮助我们认知社会和认知文化,语言与文化、认知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二、学术背景综述 为更好地帮助师生理解四者之间的联系,陈教授首先阐述认知、文化和语言的意义,然后详细地介绍了世界知名的学者在语言与文化之间关系所做的假设和研究理论。 1.萨丕尔—沃尔夫假设(Sapir-Whorfhypothesis)。美国人萨丕尔及其弟子沃尔夫提出的有关语言与思维关系的假设的主要观点是:A.语言决定思维;B.使用不同语言的人对世界的感受和体验也不同。人都具有语言能力,脑子具有语言的体系。它指挥人的思维。人的观念的形成不是一个完全独立的过程,它是受制于我们的语言体系的。语言系统不同,人的观念也不一样。语言结构影响人的思维,进一步影响我们观察世界,影响我们世界观的形成。 2.洪堡特的“语言世界观”概念。德国哲学家、政治家和语言学家洪堡特认为:每一种语言都包含一种特殊的世界观。语言使你用一种特别的眼光去看待世界。人从自身中创造出语言,同时也把自己束缚在语言之中。每一种语言都在它所隶属的民族周围设下一道藩篱。不同的语言结构影响某一物理现象的观察和表述。在此,陈教授还举了印度语以及汉语中的一些典型例子加以说明。 3.Borodisky的语言差别观。Borodisky认为,面对一些直接能看到、观察到的东西,语言与语言之间没有太大的差别,民族与民族之间比较容易趋同,如对不同颜色的认知,所有语言都差别不大。对一些抽象的概念,往往语言和语言之间的差别就比较大。 4.Levinson关于语言学习和认知发展之间相互影响的认识。著名语用学家Levinson指出,小孩在学语言的过程中就等于经历了一场认知的革命。对周边环境的观察和对语言的分类,实际上是我们对世界的认识。用语言认识世界,而认识的世界又影响到语言。在学习的过程中,语言学习和认知的发展之间是相互影响的。 三、实证性研究过程 陈教授非常详尽地阐述了自己实证性的研究。 首先指出自己研究的具体问题是:外语学习(或第二语言习得)与从前的经历是否起互相促进的作用?两者之间如何相互影响的?然后说明了研究的对象及对象分类的原则和意图。他把研究对象分为四类:(1)中文作为母语的中国人(没有学过英语或懂很少的);(2)中国学英语的学生(一年级);(3)中国学英语的学生(四年级);(4)英语作为母语的人。对这四组人进行一系列的比较与观察,目的主要是观察没有很多学外语经历的一年级学生和学习较深入的四年级学生在学习英语之后,其思维层面或某些方面是否受到英语的影响,在世界观上是否有不同,对某些问题的理解是否不一样。第一类人与第二类人的选取主要是起一个强烈对比的作用。最后他指出,研究主要从词汇、句法、篇章三个层面去分析,并分析了每个层面所采取的研究方法和研究中的发现。 1.词汇。从词汇方面的调查表明:(1)语言的学习潜移默化,学习者会慢慢的感知它的文化内涵,这是一个逐渐变化的过程。(2)在英汉两种不同语言里,隐含着很多文化和观念,没有绝对的对等词,关键是认识和研究它的文化内涵。(3)随着学习的深入和语言能力的提高,中国学生对“宣传”等词的认识也趋同于外国人的那种文化认知。(4)第二语言学习者对词汇里包含的文化意义从不理解到理解的变化过程,是对第二语言下的文化的认知过程。 2.句法。从对句子的翻译调查中发现:一年级学生翻译时在句法结构上受母语影响很大,写的大多是我们称之为“中国式的英语”,而四年级学生随着学习的深入,已经懂得运用一些英语的句法和结构,倾向英语“结构突出”的习惯,虽然有时会过多地使用介词短语。从中可以看出,汉语和英语的句法结构差异对学生学英语有深刻的影响,学英语的学生要改变汉语句法结构中“话题突出”的习惯(思维方式)需要比较长的时间。 3.篇章。从对篇章写作的结构方式方面的观察显示:随着英语学习的深入,学生越来越多人倾向选择说英语国家的人喜欢用的演绎法,而抛弃传统上中国人喜欢的归纳法。这实际上是语言学习这对另一种思维方式认知和接受的过程。 陈教授从词汇、句法和篇章三个层面的研究说明两个观点:(1)语言与语言之间是互相影响的,学第二语言时,初期阶段可能是寄生的——寄存在第一语言上的,受到原来语言的影响很大,包括词汇、语法、句法甚至观念和思维。(2)学语言的人随着语言水平的逐步提高,同时也逐步提高了对另一种文化的理解,接受另一种文化,语言与文化是分不开的。 四、研究结论 陈教授认为:语言、文化和认知是互相联系的,外语学习的过程也是认知过程的发展,之间是互相促进的。外语学习的过程就是适应另外一种文化思维和行为模式,这种适应不等于要去认同它,但要理解它。外语学习的过程尽可能接近它的文化,理解它的文化,才算真正掌握那门语言。陈教授强调,应该把外语作为一种文化来学习。语言和文化是绝对不能分开的。外语学习丰富了一个人的文化经历,提高了学习外语的效率,把外语作为一种交际工具,从而获得更有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p#分页标题#e# 五、研究的启迪 陈教授总结了从该研究中得到的一些启示: 1.在中国背景下的英语教学研究应更关注汉英两种语言的语言和文化方面的因素;2.在此方面,系统的和以数据为本的研究能提高我们对外语学习过程中语言、文化和认知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的理论认识;3.在实践层面上,形成良好学习策略和改善教学法的基础,是对不同层次的语言的分析和比较。4.外语教学帮助我们认识中国以外的世界,同时也帮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外语引起的外来文化入侵问题和为减少外来文化冲击而提倡只教语言不教文化的观点,是片面而且狭隘的。

文化语言学论文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本文分析了中国学生常见的英语语言错误,认为大部分错误都是由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和中英两种文化在社会习惯、日常生活及行为方式等方面的差异造成的。因此,加强语言文化差异方面的教育对学生纠正语言错误,进一步提高英语应用能力是很有帮助的。

语言错误是指人们在学习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在语音,词汇和句法结构等方面偏离目的语正确表达方法的现象。如[v][w]不分,[ts] [t?]相混,two chair或he go there every day等一类错误都是中国学生很常见的英语语言错误。

按照现代语言学和心理学的观点,学习语言是一个试验——出错——再实验的过程,语言错误是语言习得过程中要经历的必然阶段或要出现的必然现象。学生从对一种外语毫无所知到最后学会使用,要经历一个颇为漫长的过程。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学生使用的是一种过渡性的语言。这种过渡性语言既不像他们的母语,也不像他们将来要学会的目的语言,而是一种变化中的语言,因而常常会出现各种语言错误。

外语学习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它涉及到许多因素,有语言方面的,也有文化方面的;有社会习俗方面的,也有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因此,语言错误的形成与以下这些因素都有着直接关系。

一、 母语与目的语之间的语言差异

以英汉两种语言为例,英语是一种字母语言,而汉语则是一种象形文字,两者在语音词汇和句法上都有着明显的差异。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如果忽视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无疑会出现各种语言错误。

1.语音错误。英语具有与汉语不同的音位系统和发音特点,易造成学生的语音错误,如有学生把life错读成knife,把vest错读成west,把work错读成walk等。

2.词汇错误。英汉两种语言出于两个不同语系,因而在词义的内涵和外延方面没有完全的和必然的对应关系。如果缺乏对英语词汇的概念含意及引伸意义的深刻领会,只看字面意义翻译或用汉语方式翻译英文词汇,就会导致用词错误。如有学生把“政治家”(statesman)误译为politician,而不知道politician在英语中含有强烈的贬义色彩,容易引起人们的蔑视。如把a white elephant译为“一头白象”那就错了,应该译为“沉重的负担”。

3.词法错误。汉语属于分析性语言,没有词尾和词形变化;而英语则是结构性语言,要靠词尾和词形变化表现不同的结构意义。中国学生因受汉语影响往往忽视这一点,而出现各种词形错误,如名词单复数的词形错误及不可数名词的用法错误,代词的主格宾格和所有格的用法错误,动词的一般形式和过去形式的用法错误等等。

4.句法错误。中国学生常按照汉语的句法结构去理解使用英语,因而出现各种句法错误。如有学生混淆了汉英关于过去时和完成体的用法区别,因而把“你看过那部电影吗?”误译为“did you see that film?”, 把“昨天我看了一场电影”误译为“i have seen a film yesterday”。还有的学生不清楚汉英表达转折和因果关系上的差异,把“虽然……但是……”错译成“although…but…”,把“因为…… 所以……”错译“because…so…”。

二、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文化差异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各个民族不同的社会文化和风俗习惯都会在其语言中表现出来。因此,如果不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及差异,那么在英语学习和用英语进行交际时,常会出现误解或误用。中英文化差异引起的常见语言错误有以下几种:

1.问候用语错误。中国人见面常问:“你吃了吗?”或“你上哪儿去?”,以示问候。但是,如果你用英语跟英语国家的人这样说,他们会误认为你是想请吃饭,或误认为你是问个人私事而不高兴。英语国家的人常用“hello!” 或“hi!” 表示问候,或常以天气,健康状况以及兴趣爱好等为话题。

2.介绍用语错误。英语国家的人在需要问及对方姓名时,一般常说:”may iknow your name?” 或“your name, please?”。如果按照汉语习惯用“what’s your name?” 问对方姓名,会使对方产生一种被审问的感觉。

3.答谢用语错误。在英语国家,“thank you” 几乎用于所有场合及所有人之间,即使是家人和朋友也不例外。当别人问及是否再要点什么时,英语国家的习惯是:若想要就说“yes, please”;若不想要就说“no, thank you”。如果按照汉语习惯说“no more” 或“no more trouble” 就会引起对方误解。

4.赞美答语错误。英语国家对别人的赞美最常见的回答是“thank you”。如果按照汉语习惯对别人的赞美表示谦逊一番说“不好”,用英语说“not so good”,会使对方感到不愉快或迷惑不解。

5.收礼答语错误。收到礼物,英语国家的习惯是要当面打开,称赞一番并欣然道谢;而中国人常要先推辞一番,接受后并不当面打开。如果按汉语习惯推辞说“no need”或“we don’t need it”,那会让对方误认为是不喜欢所送礼物,甚至会感到尴尬。

6.涉及隐私错误。中国人见面时常问及年龄,婚姻,收入等情况以示关心;而英语国家的人对这些问题却比较反感,不愿意回答。因此,用英语问对方“how old are you?”“how much do you earn?”“what are you doing?”等一类话题会引起对方不高兴或误解。

7.颜色词用法错误。表示颜色的词在英汉两种语言中所表示的意义是不同的,如green是绿色,而green-eyed则表示“嫉妒,红眼病”;blue是蓝色,而blue mood则表示“沮丧,忧郁”;red是红色,而red-faced则表示“难为情,困窘”,in the red则表示“亏损”。如果把“红眼病”译成“red-eyed”,那就错了。同样,he looks blue.不能译为“他脸色发蓝”,其真正含义是“他情绪低落”。

8.比喻错误。英汉两种语言由于其文化附加意义和历史典故都不相同,因而有着不同的比喻用法。如果把“力大如牛”译成“as strong as a cow”,把“凡人皆有得意日”译成“every man has a happy day”,那就错了。其正确译文应分别为“as strong as a horse”和“every dog has its day”。

中英文化的其它差异还有很多,都会直接影响到对英语的理解和运用。如果对这些文化差异及语言本身的差异了解不多或理解不透,无疑会导致各种语言错误的出现。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加强中英文化差异和英汉语言差异的教育,使学生更多地了解语言文化差异方面的知识,将大大有助于使学生少出现语言错误,进一步提高自我纠错和正确运用语言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胡春洞,王才仁.外语教育语言学[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2]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文化语言学论文范文第6篇

虽然说英语文化是由英语语言所传递的信息,不是英语语言本身所具有的特征,但是我们必须有这样的思维,文化不是与语言相脱离的。英语国家文化所包含的诸多传统,比如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准则、、风土人情、生活方式、社会历史、自然地理等,应当都蕴含在英语文本的字里行间,不同阶段的教材有着不同英语文化的高度而又集中地体现。因此,我们必须力求去做到的是理清教师自身教学行为与英语文化渗透的关系。窃以为教师应当是学生接受英语文化熏陶感染的引路人,而要做到正确引路,教师对英语文化一定要有比较强烈的敏感性,这也是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核心要素。从一定意义上讲,当初中英语教师有了这方面的敏感性,学生英语语言文化的接受度肯定就能逐步提升。

所以,我们要做有心人和热心人,把搜集英语文化资源或者说挖掘英语课程文化资源变成自己的第一需要和自觉行为。其次要理清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与学生健康成长的关系。应当说目前学生接受英语国家文化的途径是广泛的,英语国家文化对学生精神成长的影响也是多元的。但从一定意义上讲,英语国家文化作为一种文化也有精华和糟粕,不是所有的文化都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的。再加之英语文化作为一种民族文化也可以说是浩如烟海的,而学生在这短短的学习时间内不可能全部学会。所以,作为教师我们必须努力做到的是自己要有解读英语文化的硬功夫,针对新课程标准中所描述的初中学生必须形成的相关文化意识的具体级别目标,思考学生文化内容的选择的问题。只有这样,初中学生英语文化学习的基础才能奠基得牢牢实实。

二、努力发展英语文化学习的能力是加强语言文化学习的提升

文化语言学论文范文第7篇

1.教师的文化课教学情况教师的角色定位不准。教师在汉语语言生的中国文化课课堂教学中存在两种错误倾向:要么在授课过程中过分侧重讲解语言知识,忽略了文化知识的传授,使文化课沦为语言课;要么虽然讲的是文化知识,但全部用汉语讲解,不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导致学生听不懂,失去了文化课教学的意义。文化课教师必须弄清楚自己的角色定位,必须明白中国文化课教学不同于纯语言教学,是要以语言为工具来实现传授文化知识的学习目的。师资力量不足,教师能力不足。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课教学的课时少,分量不足,问题的原因在于专业的文化课教师师资力量不足。已有教师的中国文化底蕴不足,文化驾驭能力缺乏。有的教师由于专业原因没有系统学习过中国文化,在讲授文化知识时只注重中国文化知识的灌输,很少考虑到教学对象的母语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差异。“各国、各民族之间的交际文化是有很大差别的,它在第二语言的学习过程中同样会产生强烈的负迁移效应。”在教学中,教师不能主动引导学生进行跨文化现象的对比教学,导致留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中国文化知识,从而削弱了学习中国文化的兴趣。由此可见,文化课的课程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当务之急。教学手段单一。教师大多采用讲授法在封闭的教室内进行教学,没有或很少有实践活动,在利用现代化多媒体信息技术、营造中国文化环境等方面做得也不够。

2.教学模式问题目前,在汉语语言生中开设中国文化课主要有三种模式:专题讲座模式。这种方式适合汉语程度较高的留学生,在汉语言本科专业的留学生中开设还是比较适合的,而在汉语程度较低的语言生中采用此种模式是非常不合适的。传统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教师常常运用演绎的方法来概括中国文化的特点,这样很容易形成过度概括,使学生对中国文化产生某种刻板印象。”文化教学的实践活动过少,留学生缺少实践的机会。实践课模式。有的高校认为汉语语言生对汉语的掌握程度不够,只采用实践课的模式,学习一些诸如中国武术、太极拳、剪纸、书法和中国画这类的实践课程,而没有开设文化知识课。

3.课程设置及教材建设方面文化课课时少,设置的内容不够丰富。以长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为例:汉语语言生的文化知识课每周仅有2学时的中国文化专题讲座及20学时的语言文化实践活动。目前适合文化课教学使用的教材相对缺乏,大部分高校为汉语言本科生开设的文化课采用了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的《中国概况》及韩鉴堂编写的《中国文化》,而来华汉语语言生的文化课却没有合适的专门的教材,只有教师自己准备的资料或自编教材。

二、来华汉语语言生中国文化课教学改革的具体对策

1.要帮助留学生端正文化学习态度,实行分级分层次教学明确文化学习是更高层次的汉语学习,要想学好汉语一定要了解中国的文化、理解中国的文化、走进中国的文化中去。在学生汉语程度低的情况下,依托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根据学生的实际和个体差异分级分层次教学,制定低、中、高三层次的教学目标以及相应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初级程度的学生以文化实践课或者观看图片、录像、电影等多种方式来学习中国文化知识,文化教学要始终结合语言技能的操练和交际能力的培养来进行。中高级程度的学生可以采取CBI理论下的主题模式:可以就每个主题进行讨论,对中外文化现象进行比较,培养留学生的文化判断能力和鉴别能力,促进他们具备国际视野和多元文化意识,帮助他们更得体地运用语言的必备要素,而不仅仅是将中国文化的相关知识传授给他们。

2.补充师资力量,加强已有汉语教师中国文化知识方面的培训壮大对外汉语文化课教师队伍。在教师的选择上不能只招收中文专业的教师,相关历史专业、教育专业也可以胜任对外汉语教师的工作。中文专业的教师教授汉语语法上占优势,而在教授中国文化方面,历史、教育专业的教师则更胜一筹。当然,既能教授汉语言又能教授文化的双料教师才是最符合标准的对外汉语教师。

3.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中国文化课教学不能只局限于教师的单纯讲授,要将语言和文化很好地契合,要采用丰富多彩的形式进行教学。

文化语言学论文范文第8篇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汉语是汉语文化的一部分,英语是英语文化的一部分。如果没有作为文化一部分的语言,也就没有文化。语言和文化是不可分割的。旅游文化是一个较广义的概念。一般认为,应包含“旅游”和“文化”两个领域,以及由其不同方式组合的边缘领域。由于学者对旅游与文化有着多种多样的概念与定义,这两个因素的组合方式同样有相当多的选择,所以,目前学界对旅游文化的定义还未达成共识。关于旅游的文化概念,至今有许多不同的见解。国外学者对旅游文化的研究比较早。RobertW.McIntosh(美)在1977年提出“旅游文化”(thecultureoftourism)的概念,指出旅游文化“实际上概括了旅游的各个方面,人们可以借助它来了解彼此之间的生活和思想”,它是“在吸引和接待游客与来访者的过程中,游客、旅游设施、东道国政府和接待团体的相互影响所产生的现象与关系的总和”。这是国外学术领域在旅游文化方面较早的研究,国内学者对旅游文化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当时正值我国旅游业飞速发展时期,作为国内较早研究旅游文化的学者之一,晏亚初在《旅游文化管见》中写道:“旅游文化,是根据发展旅游事业规划和旅游基地建设,以自然景观(名山、名水、名城、名景)和文化设施为依托,以包括历史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内容,以文学、艺术、游乐、展览和科研等多种活动形式为手段,为国内外广大旅游者服务的一种特定的综合事业。”文化意识是语言交际的思维基础,语言的结构规律是在语言交际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而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是文化构成的基础,文化内涵是语言交际的具体内言的实际行为则是在社会文化活动中完成的。因此,掌握语言的结构规律,有助于进行正确的交际;有了文化内容的支撑,交际才更有实际意义。

2外语教学与旅游文化

2.1外语语言是文化的基底

语言的发展是不断变化的,语言既是文化的基底,也是文化的一部分,两者是同步发展变化的。不同国家的历史背景不同,文化的基底不同,语言是国家文化的镜子,国家发展的历史长河,民族的根源,特点及其表现出来的民族心理都会在语言中得以体现。人类历史发展的记载和经验传授都是通过语言来进行描述和储存的。在旅游当中所体现出来的风土人情、行为习惯和生活场景都可以用语言来描述和体现。中国旅游资源丰富多彩,疆土辽阔,江南水乡的秀丽风情,西北风光的粗犷豪迈;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丰富多样的风俗习惯。这些旅游文化资源吸引了众多的外国游客入境旅游,然而,语言文化与风俗习惯的差异使得外国游客在入境旅游的时候,常常因为不能很好地理解中国文化而闹出许多笑话,外语作为跨文化交际的工具,起着传播中国旅游文化的作用。

2.2外语语言影响旅游文化

外语语言受到文化的强烈影响并与之相适应。每种语言都可以用来表达说话人想表达的任何意思,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家霍克特(CharlesHockett)对这种影响的性质看得非常透彻,他说:“语言的差别不在于说明什么,而在于说什么要相对容易些。”每种语言都可以用来表达说话人想表达的任何意思。但是对某一特定的语言,特定的内容可以表达得更容易一些。例如,英语和汉语都有表达亲戚关系的词语,但在用汉语表达时要相对容易一些,因为汉语表示亲戚关系的用词多一些,如“叔”、“伯”、“舅父”、“姨父”等,而在英语中仅有一个相应词uncle。“龟”在古汉语中虽然也有长寿的意思,但在现代汉语中,贬义的成分较多。如“缩头乌龟”“、乌龟王八蛋”等都是贬义。但在日语中“龟”则是长寿的象征,褒义色彩较浓,积极的意义较多。如“鶴は千年,亀は万年”“、亀の甲より年の功”等等。在日本,送人一件做成乌龟模样的工艺品,对方会感到很高兴。而在中国,包括东南亚的一些国家,不能送人乌龟,尤其是不能送给中年以下男人,礼品包装纸上也不能出现乌龟的模样。所以,如果简单地根据词意来对其进行翻译,而不了解其文化内蕴,在旅游当中,通过语言既达不到理想中的宣传效果,更会产生歧义。

2.3旅游文化借助外语语言来传播

外国游客来中国旅游,了解中国旅游文化的方式主要有导游介绍、网络资料、旅游宣传和朋友了解这四种不同方式,不管是哪一种方式,有声的讲解还是无声的阅读,他们都只能通过阅读旅游资料、网络媒介和导游讲解来真正切实地了解中国文化。语言传导的准确性也直接影响着旅游文化传递的正确性。具备良好的外语沟通能力,能把不同的景色,不同国家地域的文化、语言、思想表达自如。在外国游客提出相关国家地理文化问题的时候,能流畅地进行相应回答。同时也能熟知旅游景点的历史文化知识,地理、宗教、习俗等背景知识。

3旅游文化在外语语言教学中的应用

3.1增强学生对旅游文化的了解

在外语教学课堂中,文化的导入十分重要,教师应在导入基础知识的同时,认识到必须在外语教学中时时处处进行文化教育,首要培养学生对旅游文化的认识,因为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具备学习外族文化的能力,掌握并运用其目标语进行交际。无论是语言、词汇、习语、语句、篇章,每一环节都渗透着异国文化的影响。要用文化语言观指导英语教学,规范的教学与语言技能的培养同步进行。因此,外语老师在授课时,适时地对中西方文化进行对比教学,对异国的风俗习惯、和名胜景点进行介绍,从深层次上认识到两国文化的差异,不仅在语言重点难点上得到讲解,还培养了学生对不同国家文化差异和冲突具有识别的敏锐度,处在不同的场合时能通过文化的转换来实现语言转化,根据目标语来调整自己的语言理解和语言产出的自觉性,使学生学会在各种不同的场合中,适时地用外语进行有效、无障碍的交际,通过学生对旅游文化的了解,来加强其对语言学习的兴趣。

3.2帮助学生设立对话的文化语境

语境对于语言的学习者来说是关键因素,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最好的方法是使其沉浸于目的语文化的语境当中,同外语本族语使用者多进行接触和交流,然而许多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很少或几乎没有机会同外国人接触。在这种情况之下,教师就应该在课堂中尽量为学生创造语境,提供条件,让学生在创设的情景中练习各种不同的跨文化交际活动,可以通过旅游场景中的吃、住、行、游、娱、购来设定场景,通过此种活动来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以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还要鼓励学生通过参加英语角这样的活动来结交外国朋友,深入了解外国文化。在课堂教学的外语对话中,除了要让学生记住特定的交际用语,传授文化背景知识,了解外国风土人情,还应该在课堂环节中设置特定的交际语境,鼓励和督促学生进行口头或笔头、双边或多边的言语实践活动。例如,可以在课堂环节中设置情景表演的练习。在导游带团的过程当中,出现最多的问题就是语用错误,要实现沟通无障碍的对话交流,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角色的分配和场景的替换,让学生分别扮演游客和导游,商贩和顾客,可以对旅游环节当中的吃、住、行、游、娱、购方面进行情景的扮演和对话,加深对书本对话内容的理解和印象。

3.3提高学生外语语言的应用技能

外语教学不仅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更重要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交际应用能力。在课堂教学环节中,要把课堂时间尽量作为学生实践的环节,努力创造条件,激起学生讲英语的欲望和需求,培养和促进学生外语语言应用技能的提高。外语的应用技能要在达到沟通理解的基础上,适时合理地进行沟通交流,而不是中式英语的沟通和比手画脚的理解。例如在一些外国游客较多的景点,一些地陪见到外国游客就会说“hellositsit”,并一边做出请坐的动作,一些小商贩看到有外国游客经过,就会大喊“comecomelooklook”,便一边拉进店里,一边拿着计算器来砍价。显然他们说的是中国式的英语,虽然是最简单的英语,发音也不标准,配以一些简单的肢体动作,外国游客也能领会他们的意思,但这样英语却不能在知识阶层推广开来。中国文化与外国文化有着截然不同的文化底蕴,在语言表达方面也有很大的差异,对于许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中国传统文化,如果直接照字面意思翻译的话,外国游客很难准确理解其内涵,有时还会产生歧义甚至误解。比如,导游带领一队外国游客到传统的中国餐馆就餐时,当外国游客问到“童子鸡”是什么时,如果照着字面意思直接翻译就是“chickenkid”,也就是“儿童鸡”,这时外国游客就会满脸疑惑。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许多成语故事、诗歌、寓言、节日等传统文化都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并不是用一两句话就可以清楚地表达出来,但是外国游客如果不了解中国文化,单从英语翻译中了解中国文化的内涵是很难的。同时,如果涉外导游只了解中国文化的内涵,并不了解外国的文化底蕴,那么对菜名、诗词歌赋的翻译则无从下手。中西方文化不同及思维模式的差异必然会给英语翻译造成一定的影响,虽然都懂得英语也很难进行有效的沟通,所以提高学生外语语言的应用技能也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非常重视的问题。

4结语

文化语言学论文范文第9篇

(一)提高教师自身文化修养

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师与一般的语言教师相比,要求更高。他们不仅要讲授语言,还应承担传播文化的任务。基于此,我们认为对外汉语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1、树立起正确的语言文化观,把文化作为对外汉语教学的基础。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只有意识到这一点,才能以文化为背景进行语言教学;才能在教学实践中,将文化知识的传授渗透到语言教学之中,使学生学习语言的同时,了解该语言的文化;才能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在语言教学中有意识地导入与之相关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知识。

2、随时充实自我,了解并熟悉中外文化。“要给别人一瓢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要传授给学生丰富、正确的文化知识,自己当然要先了解并掌握相关的文化知识。因此,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师必须不断充实自己的文化知识,既传承文化又紧跟时代。在充实本国文化知识的同时,对外汉语教师还要涉猎和了解一些必要的外国文化知识。因为对外汉语教学面对的是来自世界各地的外国人,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度,有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要让他们了解中国文化,我们必须将汉文化和他们自己的文化相比较。只有这样,他们才易于接受汉文化,从而更好地理解汉文化。

3、在语音、词汇、语法教学中渗透文化背景知识。过去,我们的对外汉语教学存在许多不足,往往偏重于对语言知识本身的讲解,而忽视了文化的传授。我们认为,应将语音、词汇、语法教学等放在文化背景下教授,也就是说在语音、词汇、语法教学中渗透文化教学。例如,教师在进行词汇教学时,可以将该词的表面意义、搭配意义、句法功能以及感彩分布将给学生。先让学生了解词的表面意义,进而通过引导和比较,让学生了解词的搭配意义、句法功能以及感彩等深层的内涵意义。在词汇教学中加强这种带有文化意义的介绍,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词的理解,更好地把握该词的用法,而且能够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觉得每一个汉字背后都有一个美丽的故事。此外,语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师将文化教学与技能训练有机结合起来,使技能训练成为在一定语言文化背景下进行的模拟交际训练。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文化意识,又锻炼了学生的听说能力,一举两得。

4、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现代化高科技手段已经引入教学之中,对外汉语教学也不例外。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和手段,向学生更加形象地讲解文化。例如我们可以利用电脑、幻灯片、录像等现代教学设施和手段给学生展示和介绍汉民族的历史、地理、风俗等,这种直观教学比枯燥乏味的单纯口头讲述要好得多,能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印象深刻。

(二)改进教学方法,理论实践并重

我国的对外汉语教学一直以来都遵从传统教学观念和传统教学模式,就是以“教”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20世纪90年代以后出现转折,开始由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以“学”为中心要求教师依然是主导,学生变为主体,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受到重视。

对于留学生来说,他们学习外语的最终目的是交际,但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更不知道如何使用。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不妨让学生亲自实践,以得到切身感受。比如要教授购物方面的课文内容,上课前教师可以安排一个课前作业———让留学生亲自去超市购物。这可以使留学生能直接感受在中国的超市购物时应怎样称呼、怎样询问价格、怎样付款等等。此前,教师可以先给学生介绍一下中国人购物时的惯用语。首先涉及到中国的称谓文化,超市的工作人员可以称之为售货员,或更为亲切地称之为大姐、大哥之类,使其年龄、性别而定。其次是询问价格的几种说法,以及付款时用语等。这样,学生在学习之前,对该内容就已经有了切身体验,学习起来更容易。通过类似的实际性操作,留学生不仅掌握了课文内容,而且在不同的语言氛围中了解各种表述的语用条件,这种训练对于整个汉语学习乃至专业学习都是受益非浅的。

(三)贯彻各种教学原则,使之有机结合

将各种相关的教学原则贯彻到文化教学之中,教学效果将更为理想。

首先,贯彻整体性原则,就是将语音、词汇、语法等放在文化背景中教授,在语音、词汇、语法教学中渗透文化知识,使二者融为一体。例如,教师在讲解成语“生龙活虎”时,不仅让学生了解该成语的表面意义,还应当通过引导,让学生了解龙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龙文化在中国的悠久历史。

其次,贯彻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原则,也就是说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掌握程度等,确定不同的文化教学内容。例如初级阶段的学生汉语知识有限,对他们进行教学时,应让学生了解一些普遍的常见的文化现象,主要介绍一些日常生活交往方面常用的语言形式。比如:称呼、问候、问路、打电话、购物、告别等,使学生掌握正确的交流用语,以利于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口语表达。到了中高级阶段,学生已有一定的汉语基础,这时可侧重引导教授一些深层次的汉文化内容,如避讳语、禁忌语、委婉语、歇后语等,向他们介绍更多的习俗文化方面的内容,包括习俗习惯、人际关系等,以便他们能很好地了解中国文化尤其是汉文化。

当然,中国文化上下五千年,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间的知识更是难以计数。作为中国人,很多知识也并不知晓,所以要将这些知识全部教给学生是没有必要的,也是不可能的。我们进行文化因素的教学,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以致用,能够交际,这种教学不等同于单纯的文化知识的学习。因此在教学中,要侧重于和跨文化交际密切相关的文化知识。

文化语言学论文范文第10篇

一然而,当代文学教学的现状如何呢?

实事求是地说,现行的教育模式或者教学模式并非毫无是处;同样,作为承载文学教育的语文教学对于学生在语言文化知识特别是基础知识掌握上也不无价值。但我们必须承认,违背人的发展规律,以应付升学考试为目的,重智育、轻素质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化纵横行为,是极其危险的。具体到文学教学,常常是重在字词、语法、内容等语言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略对文学作品生命精神的把握与感悟。从中小学到大学,基本如此。就拿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古代文学来说,有着近三千年历史的中国古代文学,承载了我们这个民族几千年来对生命的感悟与超越,各类优秀的诗词曲赋和骈散文章数不胜数、美不胜收。但由于诸多原因,这些优美而含蕴深厚的作品,它们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仅被视作“古文”,而学习“古文”的目的主要是掌握文章字词、章法、思想内容等。就这样,作家们每一次的心灵感悟与生命超越,就在教师反复肢解与割裂中化为一个又一个的知识点,作品的美学功能和精神涵养作用消失殆尽。即便是在大学,就算是中文系的专业教学,在社会上普遍弥漫的工具理性观念的影响下,仍然使得大部分教师与学生忽略甚至是不屑于对作品美学价值与生命精神的体悟与探索。这样的直接后果,就使得不少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敬而畏之、畏而远之,甚至畏而厌之,古代文学或者“古文”教学举步维艰。正如学者指出,诗歌阐释活动是一种意义活动。所谓意义活动,即不仅仅探察诗歌中所蕴藏事件的真实性和有用性,而更应该追索其对个体生命和灵魂的价值和意义。因此,古代诗歌作为一个历史积淀物,与当下人们的具体生活渐行渐远的情况下,古诗阐释更应该是一种美学阐释。因为,诗歌文化范畴的意义具有历史性,诗歌的美学意义却在于它对历史的超越。诗歌阐释如此,其他种类的文学阐释亦如此。文学是对人生困境的挣扎与生命有限性的超越,是作家情感体验的审美表达。其实,静下心来想一想,我们读唐诗,读宋词,读《红楼梦》,读《安娜•卡列尼娜》,难道是为了获得某种知识或技能(尽管有时候不少文学作品也的确能给予我们一些知识或者技能)?当然不是。我们阅读文学,是为了获得心灵的感动或者情感的慰藉,是为了人生能在现实的困苦中还能诗意地栖居。而我们最喜爱的文学作品,也一定是最能拨动我们心弦、最能引发我们感动、最能启发我们对于人生、社会与自然深沉思考而可能让我们实现生命超越的作品。吕叔湘先生说:“语文教学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正是基于此,以《春江花月夜》这首诗的教学为例,除了要掌握与理解诗歌的艺术特色、层次结构以及情感主题等这些知识之外,更为重要的是,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反复的吟诵中去体味诗歌清丽摇曳、婉转悠扬的语言韵律之美;并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联想与想象,根据自己的生命体验“进入”诗歌,重新激活、捕获诗人当年的生命感觉与情感诉求。因为“古代诗人的人生体悟,以及他们独特而有效的超越方式,才是我们最应挖掘的精神财富”。

二生活在盛唐时代

高潮即将到来之际的张若虚,在这首原本绮丽缠绵的宫体旧作中,所表现出来的对春江花月人间美景的敏锐捕捉与感动,对人生有限性这一终极困苦的挣扎与超越,以及对于现实有情人生的欢慰与珍视等,都将在千年之后,再一次穿过历史的苍穹,重新抚慰我们同样迷惘甚至忧伤的灵魂:它会让我们更懂得自然的美丽、造物的伟大,以及现实人生无奈甚至哀痛之余的熨帖与美好。懂得这些,这首诗歌才能真正被唤醒、激活,并在唤醒激活之后引发我们的内省与思考,继而激荡、净化甚至提升我们的情感世界与精神境界。这就是审美创造的价值,也是审美教育的价值。不然,仅从字句表达、层次结构等“知识点”来条分缕析,《春江花月夜》充其量只是一篇文章,一篇千年以前用诗歌的形式写就的“死”文章,它的美好、它的深邃、它的力量我们竟无从得知。更何况,文学作为审美的艺术,其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必须通过审美功能来实现。如果不能真正把握文学的审美特质以及借由审美创造所表达出来的生命呐喊与情感诉求,也不可能了解其语言特点、结构层次等的真正价值与意蕴,更遑论对学生情感的熏陶、人格的塑造。诚然,个体对于美的感受是千差万别的,高尚的审美情趣、审美追求,以及审美教育对于人生境界的提升也非一朝一夕就能达到,它需要多方面的、长期的、潜移默化的点滴渗透、熏陶与涵养。若能在我们现行的文学教学中,充分发挥文学的审美教育功能,在析读字词、分析结构等的同时,探究与把握作品鲜活的生命律动与跳跃,点滴渗透,相信不仅能让文学教学生机盎然,且能在师生共同的文学体验与关照中,悄然实现人生心智的成长与超越。因为,“自然是人的本来创造者,美是人的第二创造者”。

作者:佘红云 单位:海口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