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青年是社会文化未来的承载者、传承者和创造者,当代中国青年的文化属性如何,关系到我国传统优秀文化是否能得到传承,关系到我国与时俱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否可以得到推广和发扬,关系到我国未来文化发展的前途和命运。
关键词:当代青年文化属性象征文化。
从不同的理论、不同的角度看待某种文化或文化现象会得出不同的关于文化属性的判断,本文主要应用马格利特·米德的“文化模式”理论,即“前象征文化”、“互象征文化”、“后象征文化”理论来研究当代中国青年的文化属性。
青年是社会文化的集合体,社会文化形态影响着青年怎样接受和接受什么文化,这也就影响着青年文化属性的形成和确立。本文认为当代中国的文化形态中后象征文化仍然是处于中国社会文化的基础地位,互象征文化处于当代中国文化的主导地位,前象征文化在当代中国有一定的苗头但并不明显,是中国社会文化形态的未来发展方向。当代中国的三种文化形态也就决定了当代中国青年的三种文化属性,即:后象征性、互象征性和前象征性。下面我们就来具体探究一下当代中国青年的这三种文化属性的所处的地位和表现。
首先,研究一下当代中国靑年的后象征性文化属性。中国自古就有尊重父母、尊重传统和尊重历史的文化传统,这使得当代中国青年无论是从精神上,还是品德上都具有深厚的向长者、向过去经验学习的后象征性。可以说,中国文化之所以能经历千年的传承与发展,其关键因素之一就在于中国青年一直具有后象征性的文化属性,正是这种文化属性的具备决定中国的青年是中华文化的继承者。所以,后象征性是当代中国青年的基本文化属性。
其次,考察一下当代中国靑年的互象征性的文化属性。由于当代中国社会处于互象征文化形态占绝对优势的社会,社会存在着属于不同辈分群体文化期望和文化价值,所以互象征性是当代中国青年的主要文化属性。这表现在:老师、同辈人和青年团体已成为青年人学习和获得文化信息的楷模。当代中国青年形成了以自己的同辈人作为文化楷模的文化,而这种属于青年自己的文化是当代中国青年互象征文化属性的集中体现。可以说,在当代中国互象征文化无处不在,青年人有自己的偶像和楷模,但他们很少是自己的父母或是长者,而是与他们年纪相差不是很大的同辈或年轻成年人中的精英,总之,青年人的楷模不再是或不只是自己的父母和长辈,他们更亲近于与自己成长背景相似的同辈人。
最后,重点探讨一下当代中国靑年的的前象征性的文化属性。前象征文化的基本特征是青年成为社会的权威,长辈以青年为文化楷模。当今中国,社会的权力和权威仍掌握在成年人手中,前象征文化并不明显,但当代中国青年的身上已经有了前象征性文化属性的某些体现。在经济领域,许多青年人成为中国行业和企业的领军人物,他们不但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更是未来发展的领路人。时代的大潮把他们推向了中国甚至世界的前端,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创新精神,开拓着中国甚至世界的未来;在科技领域,特别是在新型科技领域,青年人的创新、开拓的精神和能力是有目共睹的。他们以自身丰富的知识和对科学技术的掌握程度已经把他们的父母远远抛在了另一个时代。许多长辈不得不向青年人学习新的知识,以求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在文化领域,青年人已成为中国流行文化的领路人。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青年人的文化也会成为引领中国社会文化发展的新路标。
以上我们从社会的不同领域呈现了当代中国青年前象征文化属性的一些表现。但由于中国社会自身发展水平的限制,当代中国青年的前象征性的表现是有限的。当代中国青年存在着创新性不足的问题,他们往往只是学习或借鉴欧美等发达国家青年的流行文化,缺乏原始创新性。可以说,中国青年的前象征文化属性的真正确立和壮大,还得伴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步伐走很长一段路。
[摘要]形成于20世纪初期的现代设计,以机械化大批量生产为前提,以社会公众为目标受众,包含着社会化的设计观念和社会性的公共设计主题,并伴随着社会文化思潮的变迁而发展。现代设计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文化行为,社会文化对设计师及其设计作品的风格具有主导作用。
[关键词]现代设计;设计文化;公共设计
现代设计和现代设计文化形成于20世纪初期,在包豪斯时期首次达到高峰,并随着理性主义和现代主义设计的发展而与大众生活日益密切。社会是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的总和,社会文化是在物质生产活动中衍生出来的文明。设计也是一样,它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并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现代设计是以机械化大批量生产为前提,在现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和现代社会文明高度发达的基础上,以现代社会的公众生活为指涉对象的社会文化活动。现代设计在满足社会公众物质和精神需求的同时,也在实现设计的社会意义,与社会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一、现代设计文化
文化在本质上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成因、外化及其产物,在普遍而广泛的意义上,文化是人类通过与外在的、构成创造前提条件的环境相适应所实现的一切生活方式,所形成的心态和行为样式,以及由这些方式和样式的需要所创造的产品[1]。这就是说,文化不仅包括物的方面,而且包括心的方面和心物结合的层面。文化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既是人适应自然并与之相互作用的结果,也是人适应社会并彼此相互联系的结果。文化一旦形成并不断演进、发展,又会制约包括设计师在内的所有人的心态行为及其与外在环境的关系,构成不同社会群体的人们独具一格的生活风尚和行为样式。
同时,正如英国文化社会学家阿兰·斯威伍德所说:“文化是一种实践,是以意识、行动与特定的价值观作为基础,然后寻求改变世界的一种手段。”[2]人的意识、价值观、心态结构既是文化的产物,又是文化的构成成分。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精神、风气和文化心理结构或文化心理逻辑,它们属于内在的隐形文化,对应于外在的、可以直接感知的常以物质形态存在的显性文化。人们总是生活于特定的历史文化之中,文化成为人们的生存环境,人类生活的任何一方面无不受着文化的影响,并随着文化的变化而变化。这就是说,文化决定了人的生活方式:自我表达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解决问题的方式、使用物的方式等。[3]从这个角度来说,以为公众创造合理的生活方式为目的的现代设计是一种文化活动,现代设计在为人类创造使用方式和生存方式的同时,也在创造着文化——现代设计文化。
现代设计文化是社会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综合而成的一种独特文化,其基本表现形态便是现代社会公众的生活方式,它能将社会公众的现实与理想、使用方式与审美理念、科学技术与艺术情感、商业经济与消费时尚、物质形态与精神意义水融地结合在一起。现代设计的观念和目的、设计对象的风格特征、设计活动本身和设计师自身的形成,都是社会性的。现代设计文化正是在社会文化环境、文化氛围、文化心态的基础上,通过现代社会的大机器生产和现代传播、消费手段,以社会公众为服务对象、生存依据和联系纽带的现代实用审美文化,它在与其他各种社会文化构成因素相互作用、渗透的过程中发挥其社会文化功能。
二、设计观念的社会文化分析
赵军
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副会长。
前几天某座谈会上,有专家指斥当下一些影片浮躁,毫无价值,“不能凭这样的影片完成走出去任务”云云。笔者在现场表态:不必过早宣布某些电影是否有价值,现在是中国翻天覆地的时代,是五千年中华文明未曾有过的变局,过若干年后再看,当下影片很有可能就是这个时代最生动的诠释,会变成一种记忆,提供很多有价值的历史记录。今天争议越大的影片对明天也许越有价值。
关注一部影片好坏,评判它是否浮躁低俗,都不如去关注其文化属性。很多人往往不注意文化属性的作用,评来评去都似隔靴搔痒。一说起中国电影走出去,就认为是外国不理解中国现实,殊不知即使在国内,中国人也未必都了解中国人。文化鸿沟首先是在内部,在中国人自己当中。
解开这一切的谜底就在于文化属性的整个生成、演变和蜕变中,尤其是在发生激烈碰撞的社会转型期的今天。电影是社会生活的银幕折射,就其娱乐本性而言,本不需要过于深刻的分析,偏偏专家们要从中找出最深刻的哲理来。也好,不妨就此剖析当下诸多电影现象,找出它们背后的文化属性才是硬道理。
前些天,在笔者参加的第十三届中国院线看片会暨市场研讨会上,会议代表们有幸在同一天内遇到三位文化背景完全不同的有份量的导演。
首先是《地球四季》的编剧、导演,法国纪录电影导演雅克・贝汉。雅克-贝汉温文尔雅,为大家讲述《地球日季》拍摄初衷,关于人如何珍惜动物、如何意识到地球上诸种生物的和谐共处,以及生物链的此消彼长和生命律动。雅克-贝汉身上彰显着法国文化氛围、欧洲文化氛围和世界文化氛围。
晚上,另一位知名导演登场,他就是“粉丝大亨”郭敬明。他推荐的是新片《爵迹》。郭敬明是当代的一个文化符号,据说他粉丝过亿,是80后、90后的代表。这也是一种文化,一种无需深刻但已经一呼百应的文化。只是没人愿意深究郭敬明身上所散发出的当代文化属性。这种文化属性在于以物质时代为背书向传统世界发出的颠覆叫嚣――来势汹汹并最终直面市场,挟巨大投资而不畏一搏,这就是郭敬明或者愿意为他“冲锋陷阵”的粉丝们的狂热文化。笔者以为《爵迹》在制作上算得上美文,只是没有深度。唯文化属性不以深浅论英雄,只需区分它属于哪一类文化即可。
论文关键词:校园文化;学习型;学习氛围
论文摘要:校园文化对于受教育者全面发展,以及创建提升素质教育氛围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讨论校园文化应当关注其功能及其作用的发挥。校园文化在学校文化建设、教书育人等方面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实践中,在营造健康向上校园文化氛围的同时,更应当让校园文化发挥促进学习的功能,校园文化最重要的属性应是学习功能。因此,设计、营造校园文化必须将重心放置在促进学生学习方面。
学术界、各级各类学校都曾从不同角度对校园文化展开过热烈的讨论,进行过比较深刻的学理分析。如结合建设和谐社会议题,人们对如何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发表了诸多有意义的见解。讨论比较集中的领域是,如何通过以人为本、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创造提升受教育者综合素质的优化环境等等。讨论大学校园文化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可以认为,只要大学在发展,校园文化就理所当然地成为学校、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高等院校的校园文化本质上是大学文化的组成部分,且大学文化具有“传授人文知识的性质”[1],故此决定了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必须凸显“教与学”的核心内涵。如何使这种内涵外化为现实,校园文化的功能属性是应当进一步讨论的问题。应当说,关于校园文化的价值、意义、实施方略以及相关功能等方面的探讨是比较充分的,但仔细浏览各项研究成果,不难发现关于校园文化学习功能的相关研究并不多见。无论人们对大学及其校园文化有什么样的认识,大学最终必须是也一定是传授知识,传播文明和培养人才的场所,学习永远是学生的第一要务,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学习风气是不应被忽视的。因此,营造健康向上的高等院校校园文化,终极目的之一是促进大学生学习水平的提高,而校园文化理所当然属于学习型文化。
一、校园文化的学习功能或属性
讨论校园文化的学习功能或属性,可以从理论、实践两个方面展开。人们常说,21世纪人类社会是学习型社会,“学会学习”是21世纪的青年人最应掌握的本领。关于学习型社会、终身学习及其意义,已经有过较多的探讨,不需要多费笔墨。而关涉实际问题,则有一系列问题值得深思。比如,许多高校的校园文化多元化、多样性特点比较突出,主要体现“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许多人认为不断地追加各种投入、增加活动场所、活动设备,搞各种文体活动就可以,而这些活动看似轰轰烈烈,实则往往缺乏教育内涵,形成了一种简单的娱乐化的倾向,不能对学生产生很好的教育效果。”[2]还有人将这种现象解释为“素质教育的另外一种表现形式”。类似说法从表面上看并无不周全之处,但如果深入追问,则不难发现,无论多么丰富的课余活动,也仅仅是课余活动,终究代替不了课堂学习和专业学习,更不可以等同于真正意义上的学习活动。此外,由于某些校园文化活动流于表面,缺乏实质性精神文化内涵,丧失对大学生学习上的帮助与启迪作用。一旦校园文化教育功能弱化,校园文化的存在价值便大受贬损。大学生全面发展是社会的需求,也是自身成长发展的需求。但必须正视的是,全面发展的基础是良好的专业学习和专业素养,全面发展的目的是促进、保障专业学习,而有成效的专业学习、专业训练,也一定受全面发展的核心内容。高等院校校园文化“是注重精神文化作用的大学校园生活存在方式的总和”[1]。文化生活是大学生校园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丰富文化生活向来为各级各类学校一贯重视。但文化生活、业余生活的丰富多彩的终极目的是为大学生从事专业学习创造条件;文化生活、业余生活的丰富多彩并不能表明学习的丰富多彩。因此,校园文化活动中,应有意识地注入强化学习、专业等方面的内容,而各种名目的“节日”往往是大学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要内容。在这些“节日”中,应突出学习型内容,至少应让参与者认识到,学习远比各种“节日”重要。比如,在各种“节日”加大学习和专业内容的比重,增加类似论文竞赛、科技发明竞赛等内容,为校园文化人为地注入学习内容等等。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形成学生课堂内外浓厚的学习氛围。然而,这些举措、建议无论怎样设计、实施,均属于外在条件,实践中制约大学生学习动力、学习自觉的因素主要还存在于大学生自身。或者说,解决实践中大学生学习方面的问题,必须正视大学生学习方面存在的主观问题。
大学生厌学已是整个社会不回避的客观现实问题。可以认为,大学生厌学是当今社会一大难题,业已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关于大学生厌学的原因,众说纷纭,也有许多学者进行了比较深刻的探讨。大学生厌学原因非常复杂,很难找到一个高度概括性的、得到普遍认可的缘由。比如,有人认为是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有人认为就业压力增大使然,有人认为学校风气的作用,也有人认为是个体差异等等,不一而足。无论何种原因导致学生厌学,在追根溯源的同时,还应寻找医治此顽症的“良方”。当然,如同剖析厌学现象产生的原因一样,“医治”此顽症,各家开出的“药方”也不尽相同。结合我们所讨论的中心议题,我们主张校园文化建设应突出学习属性,至少不应淡化学习这一高等院校学生永恒的主题。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学习氛围,减少厌学倾向是值得认真研究和探索的途径。当然,百分之百寄希望校园文化解决厌学问题是不客观的,但校园文化毕竟以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的形式,以广大学生最能够接受的方式开展活动的,比之循规蹈矩的课堂教学,能够得到更多大学生的认同感,相对容易激励学习积极性。此外,“校园文化建设,能发展学生的智力,扩大视野……补充课堂教学的不足。”[3]讨论新时期校园文化建设时,有学者指出要“更新观念”[3]。“更新观念”也属于常议常新的话题,而且需要进一步讨论的是,各种观念的更新。我们认为,为使校园体现学习属性,发挥促进大学生学习之功能,也需要更新观念,即在各种校园文化活动中,组织者、策划者、设计者有意识地将学习内容融入其中,更新单纯的“活动”观念,并更新校园文化内容,从各方面表现出对大学生学习积极性提供支持,营造一种端正学习态度的外在环境。
校园文化的研究者、实践者一致认为,校园文化的重要功能之一是育人功能。但对育人功能的解说,却主要集中在德育层面。既然涉及育人功能,就不能仅仅强调德育,而只能是通过德育育人促进智育进步。高等院校校园文化的学习属性通过育人功能得以充分显示,除了我们前面叙述的针对厌学,有意识创造浓厚的学习氛围之外,学校的学风建设无疑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学风往往是一所高校学习风气、治学精神的缩影,是学校教育环境中的特殊因素,是一个学校精神风貌的直接体现。优良的学风与良好的学习氛围、环境密不可分;反之,学风不良意味学习风气欠佳,自然不可能形成浓厚的奋发向上的学习空气。学风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蕴涵于校园文化之中,校园文化是学风的重要载体。因此,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改善、改变学风,对扭转普遍存在的厌学情绪是有帮助的。
二、对校园文化功能的探讨
“没底线”“无信用”正是社会生活的痛点;电影艺术能够以价值观的反思走进寻找“怎么办”的冲突当中,不啻针对痛点开出“治世救人”的良方。
电影是民族和社会文化属性的标识之一,当某种风格的影片在不短时间内迅速风行、成为流行品位时,我们就会发现,所谓“文化属性”已经展示。
过去无法想象譬如《从你的全世界路过》中陈末(邓超 饰)这样的人物能够成为市场追捧的主人公,就像过去我们不会想到从《疯狂的石头》开始,经过《失恋33天》《北京遇上西雅图》《泰濉贰吨泄合伙人》,当代国产片会出现《让子弹飞》《小时代》《左耳》《煎饼侠》《后会无期》《心花路放》等作品;也无法理解怎么《分手大师》《恶棍天使》会赢得高票房。中国当代电影已经表现出流行的真实文化属性,它们都具有以下三种明显特征。
第一,影片主人公大多是放弃底线或者说没底线的一群。在上述颇具代表性的影片当中,很多主人公正是这类角色。他们或者做事没有底线,或者做人没有底线,又或者在糟践自己形象上没有底线,例如《从你的全世界路过》中的陈末和《失恋33天》中的王小贱。在人物性格的刻画上,这些影片早就不满足于表现普通人和小人物。损人不利己,损己不利人,以自毁三观为自我标榜,正是陈末、王小贱、耿浩和郝义(《心花路放》)的共同特色。这些角色扮演甚至成就了一批明星。不是电影奉献了这种社会流行文化,而是文化属性造就了这样的电影市场和电影明星市场。
第二个特征是“无信用”。这是上述影片角色身上展现矛盾焦点的戏核所在。很多让今天观众纠结的影片情节都在不讲信用的故事中展开。看看《让子弹飞》是怎么把关于欺骗的故事串成一部悲喜剧的吧――“县长”是假的,“师爷”是假的,“县长”的老婆也是假的,“黄四郎”给自己找了替身――也是假的。在一连串“假的”故事中,每一个角色都在追逐着自己的“梦想”。当人们不因以“假”来遮掩自己的欲望感到羞耻时,无信用就成为正常的谋生之道。电影中常常出现的是对爱情的无信用,对婚姻的无信用,对承诺的无信用……故事就在其中一再发生。当真的东西变成假,假的反而成为真,我们再难简单以诚信判断是非。
在“没底线”+“无信用”的故事之后,中国当代电影的深层意义直指“怎么办”,这是第三个特征。精彩的剧情往往在“怎么办”上直戳人性的悲欢,开始怀疑、否定、批判“没底线”“无信用”。也正因此,我们对当下社会的文化属性依旧抱有正面期待――找回底线,找回信用和诚信,这才是结论。
找到当代生活的痛点是现实主义态度,“没底线”“无信用”正是社会生活的痛点;电影艺术能够以价值观的反思走进寻找“怎么办”的冲突当中,不啻针对痛点开出“治世救人”的良方。
大部分成功的中国当代电影最终都是喜剧,不是因为舍此不能讨好票房,而是电影人坚信一种共同价值――诚信与善良是世上所有事情的坐标。只有找回它们,重建它们,只有自己的生活中拥有它们,世界才会重新美好。从“没底线”“无信用”到“怎么办”,是成功的当代电影所以成功的剧情套路。说电影是造梦也罢,是灵魂的工程也罢,电影终归是生活的理想。中国电影当今的文化属性因此不是其他,是建立在世俗(真)基础上的对幸福生活的期盼,是世俗的理想主义回归。
论文关键词:校园文化;学习型;学习氛围
论文摘要:校园文化对于受教育者全面发展,以及创建提升素质教育氛围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讨论校园文化应当关注其功能及其作用的发挥。校园文化在学校文化建设、教书育人等方面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实践中,在营造健康向上校园文化氛围的同时,更应当让校园文化发挥促进学习的功能,校园文化最重要的属性应是学习功能。因此,设计、营造校园文化必须将重心放置在促进学生学习方面。
学术界、各级各类学校都曾从不同角度对校园文化展开过热烈的讨论,进行过比较深刻的学理分析。如结合建设和谐社会议题,人们对如何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发表了诸多有意义的见解。讨论比较集中的领域是,如何通过以人为本、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创造提升受教育者综合素质的优化环境等等。讨论大学校园文化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可以认为,只要大学在发展,校园文化就理所当然地成为学校、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高等院校的校园文化本质上是大学文化的组成部分,且大学文化具有“传授人文知识的性质”[1],故此决定了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必须凸显“教与学”的核心内涵。如何使这种内涵外化为现实,校园文化的功能属性是应当进一步讨论的问题。应当说,关于校园文化的价值、意义、实施方略以及相关功能等方面的探讨是比较充分的,但仔细浏览各项研究成果,不难发现关于校园文化学习功能的相关研究并不多见。无论人们对大学及其校园文化有什么样的认识,大学最终必须是也一定是传授知识,传播文明和培养人才的场所,学习永远是学生的第一要务,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学习风气是不应被忽视的。因此,营造健康向上的高等院校校园文化,终极目的之一是促进大学生学习水平的提高,而校园文化理所当然属于学习型文化。
一、校园文化的学习功能或属性
讨论校园文化的学习功能或属性,可以从理论、实践两个方面展开。人们常说,21世纪人类社会是学习型社会,“学会学习”是21世纪的青年人最应掌握的本领。关于学习型社会、终身学习及其意义,已经有过较多的探讨,不需要多费笔墨。而关涉实际问题,则有一系列问题值得深思。比如,许多高校的校园文化多元化、多样性特点比较突出,主要体现“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许多人认为不断地追加各种投入、增加活动场所、活动设备,搞各种文体活动就可以,而这些活动看似轰轰烈烈,实则往往缺乏教育内涵,形成了一种简单的娱乐化的倾向,不能对学生产生很好的教育效果。”[2]还有人将这种现象解释为“素质教育的另外一种表现形式”。类似说法从表面上看并无不周全之处,但如果深入追问,则不难发现,无论多么丰富的课余活动,也仅仅是课余活动,终究代替不了课堂学习和专业学习,更不可以等同于真正意义上的学习活动。此外,由于某些校园文化活动流于表面,缺乏实质性精神文化内涵,丧失对大学生学习上的帮助与启迪作用。一旦校园文化教育功能弱化,校园文化的存在价值便大受贬损。大学生全面发展是社会的需求,也是自身成长发展的需求。但必须正视的是,全面发展的基础是良好的专业学习和专业素养,全面发展的目的是促进、保障专业学习,而有成效的专业学习、专业训练,也一定受全面发展的核心内容。高等院校校园文化“是注重精神文化作用的大学校园生活存在方式的总和”[1]。文化生活是大学生校园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丰富文化生活向来为各级各类学校一贯重视。但文化生活、业余生活的丰富多彩的终极目的是为大学生从事专业学习创造条件;文化生活、业余生活的丰富多彩并不能表明学习的丰富多彩。因此,校园文化活动中,应有意识地注入强化学习、专业等方面的内容,而各种名目的“节日”往往是大学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要内容。在这些“节日”中,应突出学习型内容,至少应让参与者认识到,学习远比各种“节日”重要。比如,在各种“节日”加大学习和专业内容的比重,增加类似论文竞赛、科技发明竞赛等内容,为校园文化人为地注入学习内容等等。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形成学生课堂内外浓厚的学习氛围。然而,这些举措、建议无论怎样设计、实施,均属于外在条件,实践中制约大学生学习动力、学习自觉的因素主要还存在于大学生自身。或者说,解决实践中大学生学习方面的问题,必须正视大学生学习方面存在的主观问题。
大学生厌学已是整个社会不回避的客观现实问题。可以认为,大学生厌学是当今社会一大难题,业已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关于大学生厌学的原因,众说纷纭,也有许多学者进行了比较深刻的探讨。大学生厌学原因非常复杂,很难找到一个高度概括性的、得到普遍认可的缘由。比如,有人认为是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有人认为就业压力增大使然,有人认为学校风气的作用,也有人认为是个体差异等等,不一而足。无论何种原因导致学生厌学,在追根溯源的同时,还应寻找医治此顽症的“良方”。当然,如同剖析厌学现象产生的原因一样,“医治”此顽症,各家开出的“药方”也不尽相同。结合我们所讨论的中心议题,我们主张校园文化建设应突出学习属性,至少不应淡化学习这一高等院校学生永恒的主题。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学习氛围,减少厌学倾向是值得认真研究和探索的途径。当然,百分之百寄希望校园文化解决厌学问题是不客观的,但校园文化毕竟以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的形式,以广大学生最能够接受的方式开展活动的,比之循规蹈矩的课堂教学,能够得到更多大学生的认同感,相对容易激励学习积极性。此外,“校园文化建设,能发展学生的智力,扩大视野……补充课堂教学的不足。”[3]讨论新时期校园文化建设时,有学者指出要“更新观念”[3]。“更新观念”也属于常议常新的话题,而且需要进一步讨论的是,各种观念的更新。我们认为,为使校园体现学习属性,发挥促进大学生学习之功能,也需要更新观念,即在各种校园文化活动中,组织者、策划者、设计者有意识地将学习内容融入其中,更新单纯的“活动”观念,并更新校园文化内容,从各方面表现出对大学生学习积极性提供支持,营造一种端正学习态度的外在环境。
校园文化的研究者、实践者一致认为,校园文化的重要功能之一是育人功能。但对育人功能的解说,却主要集中在德育层面。既然涉及育人功能,就不能仅仅强调德育,而只能是通过德育育人促进智育进步。高等院校校园文化的学习属性通过育人功能得以充分显示,除了我们前面叙述的针对厌学,有意识创造浓厚的学习氛围之外,学校的学风建设无疑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学风往往是一所高校学习风气、治学精神的缩影,是学校教育环境中的特殊因素,是一个学校精神风貌的直接体现。优良的学风与良好的学习氛围、环境密不可分;反之,学风不良意味学习风气欠佳,自然不可能形成浓厚的奋发向上的学习空气。学风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蕴涵于校园文化之中,校园文化是学风的重要载体。因此,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改善、改变学风,对扭转普遍存在的厌学情绪是有帮助的。
二、对校园文化功能的探讨
摘要:校园文化对于受教育者全面发展,以及创建提升素质教育氛围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讨论校园文化应当关注其功能及其作用的发挥。校园文化在学校文化建设、教书育人等方面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实践中,在营造健康向上校园文化氛围的同时,更应当让校园文化发挥促进学习的功能,校园文化最重要的属性应是学习功能。因此,设计、营造校园文化必须将重心放置在促进学生学习方面。
关键词:校园文化;学习型;学习氛围
中图分类号:G40-01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18-0202-03
学术界、各级各类学校都曾从不同角度对校园文化展开过热烈的讨论,进行过比较深刻的学理分析。如结合建设和谐社会议题,人们对如何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发表了诸多有意义的见解。讨论比较集中的领域是,如何通过以人为本、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创造提升受教育者综合素质的优化环境等等。讨论大学校园文化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可以认为,只要大学在发展,校园文化就理所当然地成为学校、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高等院校的校园文化本质上是大学文化的组成部分,且大学文化具有“传授人文知识的性质”[1],故此决定了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必须凸显“教与学”的核心内涵。如何使这种内涵外化为现实,校园文化的功能属性是应当进一步讨论的问题。应当说,关于校园文化的价值、意义、实施方略以及相关功能等方面的探讨是比较充分的,但仔细浏览各项研究成果,不难发现关于校园文化学习功能的相关研究并不多见。无论人们对大学及其校园文化有什么样的认识,大学最终必须是也一定是传授知识,传播文明和培养人才的场所,学习永远是学生的第一要务,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学习风气是不应被忽视的。因此,营造健康向上的高等院校校园文化,终极目的之一是促进大学生学习水平的提高,而校园文化理所当然属于学习型文化。
一、校园文化的学习功能或属性
讨论校园文化的学习功能或属性,可以从理论、实践两个方面展开。人们常说,21世纪人类社会是学习型社会,“学会学习”是21世纪的青年人最应掌握的本领。关于学习型社会、终身学习及其意义,已经有过较多的探讨,不需要多费笔墨。而关涉实际问题,则有一系列问题值得深思。比如,许多高校的校园文化多元化、多样性特点比较突出,主要体现“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许多人认为不断地追加各种投入、增加活动场所、活动设备,搞各种文体活动就可以,而这些活动看似轰轰烈烈,实则往往缺乏教育内涵,形成了一种简单的娱乐化的倾向,不能对学生产生很好的教育效果。”[2]还有人将这种现象解释为“素质教育的另外一种表现形式”。类似说法从表面上看并无不周全之处,但如果深入追问,则不难发现,无论多么丰富的课余活动,也仅仅是课余活动,终究代替不了课堂学习和专业学习,更不可以等同于真正意义上的学习活动。此外,由于某些校园文化活动流于表面,缺乏实质性精神文化内涵,丧失对大学生学习上的帮助与启迪作用。一旦校园文化教育功能弱化,校园文化的存在价值便大受贬损。大学生全面发展是社会的需求,也是自身成长发展的需求。但必须正视的是,全面发展的基础是良好的专业学习和专业素养,全面发展的目的是促进、保障专业学习,而有成效的专业学习、专业训练,也一定受全面发展的核心内容。高等院校校园文化“是注重精神文化作用的大学校园生活存在方式的总和”[1]。文化生活是大学生校园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丰富文化生活向来为各级各类学校一贯重视。但文化生活、业余生活的丰富多彩的终极目的是为大学生从事专业学习创造条件;文化生活、业余生活的丰富多彩并不能表明学习的丰富多彩。因此,校园文化活动中,应有意识地注入强化学习、专业等方面的内容,而各种名目的“节日”往往是大学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要内容。在这些“节日”中,应突出学习型内容,至少应让参与者认识到,学习远比各种“节日”重要。比如,在各种“节日”加大学习和专业内容的比重,增加类似论文竞赛、科技发明竞赛等内容,为校园文化人为地注入学习内容等等。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形成学生课堂内外浓厚的学习氛围。然而,这些举措、建议无论怎样设计、实施,均属于外在条件,实践中制约大学生学习动力、学习自觉的因素主要还存在于大学生自身。或者说,解决实践中大学生学习方面的问题,必须正视大学生学习方面存在的主观问题。
大学生厌学已是整个社会不回避的客观现实问题。可以认为,大学生厌学是当今社会一大难题,业已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关于大学生厌学的原因,众说纷纭,也有许多学者进行了比较深刻的探讨。大学生厌学原因非常复杂,很难找到一个高度概括性的、得到普遍认可的缘由。比如,有人认为是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有人认为就业压力增大使然,有人认为学校风气的作用,也有人认为是个体差异等等,不一而足。无论何种原因导致学生厌学,在追根溯源的同时,还应寻找医治此顽症的“良方”。当然,如同剖析厌学现象产生的原因一样,“医治”此顽症,各家开出的“药方”也不尽相同。结合我们所讨论的中心议题,我们主张校园文化建设应突出学习属性,至少不应淡化学习这一高等院校学生永恒的主题。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学习氛围,减少厌学倾向是值得认真研究和探索的途径。当然,百分之百寄希望校园文化解决厌学问题是不客观的,但校园文化毕竟以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的形式,以广大学生最能够接受的方式开展活动的,比之循规蹈矩的课堂教学,能够得到更多大学生的认同感,相对容易激励学习积极性。此外,“校园文化建设,能发展学生的智力,扩大视野……补充课堂教学的不足。”[3]讨论新时期校园文化建设时,有学者指出要“更新观念”[3]。“更新观念”也属于常议常新的话题,而且需要进一步讨论的是,各种观念的更新。我们认为,为使校园体现学习属性,发挥促进大学生学习之功能,也需要更新观念,即在各种校园文化活动中,组织者、策划者、设计者有意识地将学习内容融入其中,更新单纯的“活动”观念,并更新校园文化内容,从各方面表现出对大学生学习积极性提供支持,营造一种端正学习态度的外在环境。
校园文化的研究者、实践者一致认为,校园文化的重要功能之一是育人功能。但对育人功能的解说,却主要集中在德育层面。既然涉及育人功能,就不能仅仅强调德育,而只能是通过德育育人促进智育进步。高等院校校园文化的学习属性通过育人功能得以充分显示,除了我们前面叙述的针对厌学,有意识创造浓厚的学习氛围之外,学校的学风建设无疑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学风往往是一所高校学习风气、治学精神的缩影,是学校教育环境中的特殊因素,是一个学校精神风貌的直接体现。优良的学风与良好的学习氛围、环境密不可分;反之,学风不良意味学习风气欠佳,自然不可能形成浓厚的奋发向上的学习空气。学风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蕴涵于校园文化之中,校园文化是学风的重要载体。因此,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改善、改变学风,对扭转普遍存在的厌学情绪是有帮助的。
【摘要】旅游资源在旅游业的发展中占据着首要地位。而其具有的文化属性,又是旅游资源的主要魅力所在。旅游资源的文化性,是本世纪文化旅游的本质特征。
【关键词】旅游资源 文化属性 旅游业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作为“阳光产业”的旅游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成为不少城市或地区的支柱产业。在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中,把握其文化属性,弘扬民族文化精神,是旅游事业振兴的重要因素。
要理解旅游资源的文化属性,首先必须明确文化的涵义。“文化”一词在我国出现较早,《易经》中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强调了文化对人的塑造作用。迄今为止,国内外学者对“文化”仍然见仁见智,但有三点应当是共有的:其一,文化是人创造的,包括人创造的物质产品、精神产品,没有人的行为,就无所谓文化;其二,文化能影响人,人都是一定文化的产物,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其三,文化具有民族性、时代性、开放性,任何文化都是民族的文化,一个民族与其他民族的区别,就在于它独特的文化。任何文化要想发展,都要与时俱进,否则就没有生命力。文化的开放性,即指文化可以相互借鉴、相互融合。
旅游,顾名思义,包括旅行与游览两种行为。通常认为,旅游是个人或团体离开自己的居住地到他乡异国去从事观光的活动,以此为获得物质上的满足或精神上的放松。可见,旅游是人们有目的、有价值的活动。在现代社会中,从旅游者的角度来说,有观光型旅游、度假型旅游、生态旅游、特种旅游(包括滑雪、登山、探险、狩猎等)、专项旅游(美食、修学、医疗保健等)。
自旅游活动产生以来,它就与文化就结下了不解之缘。历史上许多有名的人物,其文化上的巨大成就,或多或少与旅游活动有关系。孔子周游列国,传播儒家思想、治国理念,成为万世师表;司马迁走遍大江南北,逢人便问,写成《史记》名著;诗人李白写出“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等千古名句,没有亲身的体验,怎会有如此优美的诗句。地理学家徐霞客,到处出游,细心观察,撰成《水经注》一书。近代的康有为、谭嗣同,本来熟读经书,茫然于外部世界。但当康有为从广东到北京、从北京到上海,又到香港游历,看到西人治国有术,则激起变法之决心;谭嗣同游览各地,体察民情苦难。在上海,他看到化石标本,认为天地都在变,社会也应当随时而变。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说明旅游在开阔视野、增长见闻的作用。固然,今天的我们,有电脑、互联网,信息来源与古人相比,其条件不可同日而语,但代替不了人们自身的体验和感悟。在旅游过程中,旅游者涉足于自身文化相同或不同的文化环境中,受到有形或无形的文化熏陶,并在这些活动中得到身心的享受。人们看山,山各有不同;人们看水,水各有其状;带给不同的人不同的感受、体验,赋予了文化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旅游是满足旅游者的需求、提高其生活质量的必然选择,也是旅游向深层次发展的必然。据专家调查,英、美、日、德、法、澳等国的旅游者,无一例外地把“与外地人交往,了解当地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当作出境旅游的重要动力之一。在各国去欧洲的旅游者中,有65%的人是进行文化旅游。可以断言,旅游是是一种文化行为,文化是旅游的灵魂,21世纪将是一个文化旅游的世纪。
既然,文化旅游是现代社会旅游主体,或者说旅游就是一种文化旅游,那么,形成文化旅游的物质条件,即旅游资源的文化属性,应当成为我们深入了解和研究的重要问题。对某个城市或地区的旅游业来说,能否快速发展、繁荣兴旺,主要取决于其旅游资源是否丰富,是否具有价值。总的来说,凡是能吸引旅游者的以山水名胜、自然风光为主的自然资源和以历史古迹、文化遗址、革命纪念地、名人遗迹为主的人文资源,均是旅游资源。除了自然风光外,人文景观、民俗风情资源、传统饮食资源,以及都市和田园风光资源,都以文化为主体。也就是说,都以一定的文化形式表现出来,如古战场遗址、古城墙、古庙寺塔等。以山西平遥为例,虽然只是一个4.2万人口的、名不见经传的小城,但却是全国保护最完整的古县城。1997年底被联合国认定为“世界文化遗产”后,致力于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合理开发,大力发展旅游业,“黄金周”期间,曾有每日游客突破五万人次的记录。
旅游资源所具有的文化属性,能给人以美的享受,使人产生美感、和愉悦感。人们把自己作为旅游资源的一部分融入其中,把人的躯体和意念融入自然之中,使人也具有自然本性。许多人文资源本身就是一种精神寄托与意念的产物。如苏轼写的《赤壁怀古》,所称“三国周郎赤壁”。他当然没有见到“周郎”,但想象到周瑜当年的英姿,感叹自己的命运。这就是旅游的文化,它使人受益匪浅。人们通过观光活动,可以得到新的知识,许多书本上不曾记载的知识,烙在游人的脑海里。
摘要:武术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现象,有丰富的内容。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逻辑归纳法着重从武术文化的历史性、地域性、传承性、实用性和变异性进行了分析。它的这些民俗属性遗存至今,对武术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今后武术文化的继承与发扬也必然会遵循这一特性。本文通过研究武术的民俗文化让更多国家和人民更深地了解我们的武术文化。
关键词:武术文化; 民俗; 俗文化
1.前言
中国文化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武术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一个分支,就是在这漫长的历史演进中逐渐形成的。武术文化在持续发展过程中整合了中国的优秀文化,源远流长,曾经在几千年封建社会中经历过辉煌。它起始于民间生活,有和中国其它传统文化一样的民俗特性,在其产生、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从内容到形式都与社会风俗习惯、民俗事项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
2.武术文化的阐述
2.1文化的概述
“文化”一词的内涵相当丰富,它是中国语言体系中古已有之的词汇。经过长期的发展,人类在使用文化这一概念时,它的内涵和外延性差异甚大,所以文化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自然的独特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被称作“大文化”;狭义的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所以又被称作“小文化”。[1]
2.2武术文化的概述
[摘 要] 电影作为一种文化存在,有其特有的文化属性。它既受民族文化的影响又体现民族文化的内涵。好莱坞电影在世界范围内受到热烈的欢迎,除美国高超的电影摄制技术等客观因素外,文化根基是其成功的另一要素。本文以好莱坞电影为分析对象,从宏观的角度分析了好莱坞电影中所包含的美国民族文化元素,主要包括:个人主义,开放性与包容性,开拓进取精神及“美国梦”,并通过这些具体的文化元素来说明电影的文化属性。
[关键词] 电影;文化;美国;属性
电影通常被视为大众文化,但大众文化也是人类文化的一种客观存在,它也受民族文化和传统文化的影响,同时电影也包含民族特有的文化内涵。民族文化和传统文化的核心元素是电影的文化根基。因此,电影具有文化属性,它以一种视觉表现形式成为人类建构文化,构建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影的不断发展一方面展现了民族文化内涵,一方面也为本民族文化的发展带来新鲜的文化元素。以好莱坞电影为例,铺天盖地的好莱坞电影不仅广泛地向全世界展示了美国文化,同时也为美国文化的不断发展注入了新的元素。
一、个人主义
从学科角度来讲,“个人主义是一种道德的、政治的和社会的哲学,认为个人利益应是决定行为的最主要因素,强调个人的自由和个人的重要性以及‘自我独立的美德’‘个人独立’。个人主义反抗权威以及所有试图控制个人的行动——尤其是那些由国家或社会施加的强迫力量上。”早期的移民为了摆脱旧社会的桎梏,为了追求生而平等的自由和幸福,希望在新大陆建立一个理想的国度。因此,自早期移民踏上这片新大陆开始,个人主义就牢牢地固定在美国人的心里。美国的祖先是一群有着执著精神的拓荒者,他们依靠自我独立和自我奋斗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从现实生活角度看,个人主义强调每个人在选择各自生活道路方面人人平等,其他人不得干涉。它强调自主、自觉和自我负责。《风雨哈佛路》中Liz说的“But I know that there is a world out there that is better,thats better developed.And I want to live in it.”(我知道外面有一个更好更丰富的生活,而我想在那样的世界里生活)。影片告诉人们这样一个道理:人生其实真的可以改变,只要你努力,只要你付出。如果Liz像其母亲或朋友一样就此沉沦,那么她的命运无疑不会发生质的转变。正是这种自主、自觉和自我负责的精神推动Liz一直向前,向着自己梦想的生活不断前行,直至成功。
个人主义被认为是美国文化的核心部分,主要是因为美国人把个人主义视作一种处世准则,他们强调个性解放,个人意识是完全独立的存在,不容他人侵犯和强加。一般来讲,个人的责任感、义务感、罪过感、爱国感、民族感等都属于个人主义范畴。反映这一价值观念的影片举不胜举。此类影片中大都讲述了主人公对自由的渴望,对个人意识的神圣不可侵犯均被给予突出的渲染,展现了他们对自由的强烈渴望,也将个人主义的精髓展现得非常生动形象。
二、开放性与包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