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化经营

文化经营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文化经营“人格化”

“这里展示的所有精品家具和红木制品,都是留给有缘人的,我只做内行人的生意。”在朋友圈里被戏称为“小王爷”的深圳王府一主人王良溢,年轻朝气,谈吐儒雅,俯身站在宽大的书案前,边神闲气定地研砚磨墨,边谦逊地示意笔者随意观赏展厅里一应价值不菲的红木藏品,率性洒脱。

置身其中,伴淡淡沉香萦绕,闻耳畔琴声袅袅,古韵幽静,舒展风流。举手投足间,“小王爷”确是有着几分当年周公瑾“羽扇纶巾”的风骨,彰显品位。

王府一的三处茶室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随口谈到出入王府一的商贾名流、文人雅士,王良溢如数家珍,毫不掩饰内心的敬仰之情:“常到这里来的都是崇尚传统文化、事业有成、学养丰富的高端人士,以前习惯叫我‘小王’,如今和‘王府一’连起来顺口称呼,‘小王爷’就叫开了,都是志趣相投的朋友,乘兴来品茶淘宝的。”

位居深圳艺展中心六楼偌大的王府一(原王氏腾龙阁)红木家具展厅里,不同区域分设三处清净之地――私人茶室,以作王良溢的待客之所,每每高朋满座,平时很少有空闲。“小王爷”王良溢属马,性情质朴,为人诚挚,加之这里“好东西多”,来此品茗论艺、赏红木家具的朋友络绎不绝。

分设茶室三处,各聚三五好友,谈笑中挥洒春秋雅意,把玩间找到感觉了,各取所需掏钱易货,真是个怡情舒心好去处。

我只做内行人的生意。有着海外留学经历的王良溢恃才傲物,坚定地把经营红木古典家具文化当作终身追求的学业归属和年轮延续,膜拜中国传统讲坛,1500平方米展厅课堂,携手志同道合的师生文以载道。

三处茶室,承载王良溢执著的创意追求。

全文阅读

民营文化经营发展思考

摘要:本文从四维文明视野切入文化产业,以浙江民营企业投资文化产业特点为主线,探析浙江民营文化产业的独特经营模式。

关键词:精神产业民营文化企业文化资源文化产业链

一、从四维文明视野看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这一术语产生于上世纪初。它最初出现在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合著的《启蒙辩证法》一书之中。它的英语名称为CultureIndustry,汉语可以译为文化工业,也可以译为文化产业。文化产业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和特殊的经济形态,影响了人民对文化产业的本质把握,不同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看文化产业,完全有不同的理解。本论文从四维文明划分的角度认识文化产业的精神属性,以区别于认为文化产业只是文化艺术产业或创意产业的狭隘认识。

自从梁启超提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区分以来,关于两个文明建设的论述越来越多。但是仅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二维文明不足以概括人类文明全貌,一些人为了弥补这一缺陷,曾经提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分野,也有人把人类文明区分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三个层面,最为流行的是就人类文明的主干部分简单分为政治、经济和文化三大板块。其实,人类始终生存于自然与社会、物质与精神的对立统一体系之中,人类文明可以大而化之地分为自然文明与社会文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四个区域。自然文明是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社会文明是处理人与人和社会的关系;物质文明是处理人与物质的关系;精神文明是处理人与精神的关系。

四维文明之间互相贯通彼此渗透,相互依存相互作用,融为人类文明整体。在上述划分之中,四维文明之间也是互相交错,彼此交融的,并没有一条截然分明的界线,但是各自的主干是相对明晰的,大致说来,政治属于社会文明,经济属于物质文明,文化属于精神文明。

而现代经济已经早已突破了物质经济的狭隘概念,走向“大经济”的广阔天地,涵盖了自然经济、物质经济、社会经济和精神经济等多个领域。在经济中心时代,从经济视角透视人类文明的一切方面,所有的活动均可以经济尺度加以衡量。国民生产总值(GDP)可以相应分解为自然生产总值、物质生产总值、社会生产总值和精神生产总值四个基本方面,各自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成为衡量一个经济体系内部结构的重要指标,进而自然生活消费、物质生活消费、社会生活消费和精神生活消费在人们生活总消费中所占比例也成为衡量人们消费结构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尺度。从这个角度出发,满足人们自然需要,扩展人们自然自由的产业群落为自然产业;满足人们社会需要,扩展人们社会自由的产业群落为社会产业;满足人们物质需要,扩展人们物质自由的产业群落为物质产业;满足人们精神需要,扩展人们精神自由的产业群落为精神产业。

从四维文明视野看文化产业,文化产业属于精神产业。

全文阅读

向文化产业经营者“进化”

2009年5月,成都传媒集团与中国移动集团四川公司签订《关于“中国移动无线音乐基地”入驻“成都东区”的合作协议》。占地面积300余亩,建筑面积约17万平方米,总投资50亿元,在原成都红光电子管厂旧工业厂房原址基础上改建,融合数字音乐制作、展演于一体,缔造数字音乐发展基地和创意文化体验园――“成都东区音乐公园”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被誉为成都文化创意产业全新版图的点睛之笔。

新媒体迅速成长,迫使媒体不断创新盈利模式。成都传媒集团在卓有远见的战略布局下,摸索出了一条利于自身可持续发展的整合经营、资本运作和治理结构之路,并将全新模式下的传媒价值链条延伸至更为广阔的文化产业空间。

深度挖掘资源整合潜力

“‘博瑞投资集团’连同旗下上市公司‘博瑞传播’是成都传媒集团的投资平台、产业经营平台、资本运作平台,把它做大,成都传媒集团的市场主体就做大了。”博瑞传播副总裁姜雪梅给了成都传媒集团庞大的经营组织架构以一个清晰的提领。

早在1997年7月,仅用三年时间完成创业期的《成都商报》,以多元化投资为目的,成立了一家投资公司,即博瑞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两年后,蓄势待发的博瑞投资看中了资本市场巨大的资金吞吐能力,借壳“四川电器”,受让原成都国有资产管理局持有的该公司股份中27.65%的股权,成为其第一大股东,成功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四川电器是一家经营电器开关的生产制造商,“博瑞投资”入主后,实施了一系列资产重组,公司的主营业务逐步由电器生产与销售业务转向广告、印刷、发行及投递业务,随即公司更名,这就是当年被媒体称作“报业第一股”的“博瑞传播”。

在成都市委市政府的政策助推下,借助博瑞投资的市场化运作,成都传媒集团整合市属优质媒体,现已发展成为报刊、广电、网站、手机、户外媒体等一应俱全的大型跨媒体综合传媒集团。据姜雪梅介绍,“集团成立三年来,在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前提下,各媒体单位将经营性资产剥离,全部‘对号入座’,由博瑞投资旗下各子公司统一运营,其中一部分优质资源还被装入上市公司。这样一来,博瑞投资迅速获得传统媒体诸多经营资源,得以迅速做大,并具备进一步投资新媒体领域的能量”。按照“资源配置市场化,资源整合集团化”的原则,成都传媒集团通过推行经营性资源整合,实现了传统媒体广告、印刷、发行等环节上的资源收益最优。

通过公司化运作,整合报业、广电两大传统媒体板块的广告和经营业务。在报业板块,博瑞传播全资子公司博瑞广告有限公司是《成都商报》、《成都日报》、《成都晚报》三报的首席广告商。公司与报社之间是完全意义上的购销关系,价格、服务等都经双方谈判达成,并全部按合同执行的。2009年,随着资源的规模优势和品牌优势在区域内逐步形成,三报广告市场拓展成效明显,其中,《成都商报》广告收入突破8亿元,在全国都市类报纸中排名第一。

同年,成都传媒集团广播电视营业收入也从3.31亿元增长至4.07亿元,跨入全国城市台前列。“三大方略”为广电板块广告业务快速发展和规模化经营铺平了道路。一是成都广电运行的是频道加中心制,广告业务由与各频道、频率平行设置的广告中心统一经营。就这一点而言,成都广电副台长马向阳的体会颇深,“由中心统一做,优点是资源集中了,整体作战能力增强了;过去各频道自己做,时间一长,都做成冤家对头了”。二是以集团媒体参股的方式,推进制播分离。目前,成都商报社与成都广电共同出资组建的“蓝海公司”就是一个试点,成都电视台二套经济资讯频道非时政类节目的制作和广告资源都由该公司经营。三是将影视剧部剥离,实行国有控股、民营参与,组建先锋影视剧制作公司,投拍影视剧。

全文阅读

文化经营:职业院校经营的核心支撑力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企业的经营理念开始进入我们的教育行业,越来越多的职业院校开始重视自身的经营活动,把它作为推动学校发展的核心支撑力。本文从文化经营的角度,来分析职业院校进行文化经营的必要性,消除学校在文化经营中存在的误区,并结合实际提出实现文化经营的路径和方法,促进学校的大发展。

关键词:文化经营;职业院校;核心支撑力

学校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形式,自身总会蕴含着一定的文化要素,学校文化是指学校主体在整个学校生活中所形成的具有凝聚力的学校风貌、制度规范和学校精神气氛等,透射出独特的校园精神的感染力和震撼力,其核心是学校在长期的办学中所形成的共同价值理念,共同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它常常对学校的教育教学产生重大的影响,它决定着学校精神的建树,左右着学校教育的发展。因此,职业院校在考虑自身经营权衡自身发展的时候,不能忽视学校文化的经营,不能忽视校园精神的培育。

一、职业院校启动文化经营的必要性分析

1.文化经营是职业院校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诉求。在总理的两次《政府工作报告》中都明确强调:要切实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用更大的精力、更多的财力加快教育事业发展。发展教育必须通过发展学校来实现,改革教育必须通过改革学校来实现,提高教育质量必须通过提升学校的文化经营能力来实现。可以设想,如果学校还是以前的学校,管理还是以前的管理,学校的运行机制依旧,那么,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是很难实现的。事实上,教育教学改革与学校文化经营是互相依托、互相促进的互动关系,一方面,教育教学改革对学校文化提出了挑战,为学校文化经营提供了契机,甚至可以说教育教学改革也是文化经营的重要内容之一;另一方面,学校文化是教育教学改革的载体,教育教学改革的根本依托在于学校文化经营,甚至可以说,学校文化经营是教育教学改革最深层次的改革。

2.文化经营是职业院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力保障。文化经营的宗旨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培养个性、陶冶情操、发展能力、提高素质。加强学校文化经营,对于优化育人环境,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真正落实素质教育,提高整体办学水平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缺乏学校文化经营的学校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真谛在于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可以说素质教育是一种不仅使学生学会做事,更重视学会做人的教育理念。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往往只解决如何“做事”,而提高素质则更多是解决如何“做人”,只有将“做事”与“做人”有机结合,才是理想完整的教育,所以说素质教育不是对教育的分类,而是一种指导思想,一种教育观念,它强调一种基础、一种素养,是一种做人与做学问的功底。因此在学生正值可塑性最强的教育时机,学校应教育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技能,更应是一种受用终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夯实正确的思想道德基础。

3.人文底蕴的欠缺不足,为学校推行文化经营提供了社会背景。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应当兼具科学与人文双重品质,而人文底蕴是构成人的科学文化素质的根本,人文底蕴是否厚实充足造成人的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下文野之分。而我们的学生由于缺乏明确的人生规划,不确定的人生目标将他们的求知天地,被迫局限在“狭隘”的学业训练和技能培训之中,忽视了科学思想、科学信仰、科学精神和科学伦理准则的传授。要想弥补这些人文底蕴的欠缺,仅仅靠一些“文化快餐”是无法奏效的,必须制定一系列人文底蕴的挖掘和培养的规划,建设完整的学校文化教育,并用这种教育去唤起学生改造和提升自己的强烈愿望,使其在习得知识的时候能够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在高雅的人文教育中形成高品位的文化素养,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可见,现代学校不可能无视这样重要的在文化经营中的导向性任务,不应该仅仅停留在“传承文明”的层面上,还要履行起传播和创造新文化以引领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文化使命。

4.文化经营是职业院校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当今中国正面临着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深层次的推进,它呼唤人的主体精神、诚信品德与法制意识;面临着加入WTO后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世界政治秩序重构的考验,它呼唤国际观念、民族情感、知识产权意识、合作与竞争意识;面临着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型,它呼唤人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面临着人类历史上的第三次知识转型,即由现代知识型(科学知识型)转向后现代知识型(文化知识型),它呼唤人的宽容精神、尊重文化的多元性及其精神生命的丰富性。所有这一切都对学校教育提出了全新的期望,也是对实现教育现代化提出的全新要求。因此,不断创造出更加符合时代精神的学校文化是职业院校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基础性任务。

全文阅读

文化产业经营管理论文

一、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热衷于短期利益,长远职业培养难以完成

这种现象在职业培养中十分常见,一般学生在接触一段时间的专业教育之后,会对这个行业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且把这个兴趣迅速的安排在实践上,学生在进行实践时,一般不会选择难度太大的进行,而且这些实践一般在学生的课余时间进行,并且有一定的报酬,这部分实践学校是无法进行阻拦的,从短期利益来看,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既锻炼了自己的实践能力,还获取了一定的酬劳,但是学生一旦发觉这种实践行为的短期利益,会利用大部分的课余时间进行实践,学生将所有的课余时间用来进行实践活动,这将严重影响学校的课业规划。文化产业的经营管理人员培养计划中不仅有时间过程,还需要大量的理论来做支撑,学生利用大部分的课余时间进行实践将意味着没有足够的时间能够进行理论学习,这对学生的长远职业规划是百害无一利的。

(二)教师和学生地位的问题

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员的培养在校期间教师应该注意理论知识的讲授,这种理论知识将手上必定要将教师放在主体,学生被动接受的位置,但这种教学方式学生接受能力差,教学效果不好,但是如果完全按照学生的意愿,那么理论知识将会被严重压缩,这将会影响教学进度,不利于人才培养。

(三)教学重点的划分问题

专业教育中,会把教学重点放在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上,教学重点也会放在这些专业知识中。在专业教育中也会有一些公共课的部分,这些部分不可取代,但是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又影响不大,如果对课程的安排不够合理,必将会影响学生对教学重点的认知,造成学校对专业知识的混乱,学生无法在校期间完成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计划,那么培养期间内实践课程过少,也不利于计划的开展。

二、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问题的解决

全文阅读

文化宫经营管理论文

一、文化宫创新经营管理体制的方向

文化宫创新经营管理,首先的是要从目前行政管 理的体制中切割分离,充分做到政事分离。政府要抓 大放小,即主抓宏观指导,具体细节放手去做,最大限 度激发文化宫作为独立的法人活力和动力,使文化宫 能自主行使其应有权利、自觉的提升服务的水平、自发 去满足群众的需求,独立的处理事物及承担责任。而 要做到这些,必须探索和形成新型文化宫运作的模式, 创新现有文化宫管理体制和机制。

二、新形势下文化宫经营管理的几点构想

要实现文化宫的职能,充分发挥文化宫的文化经 营职能,必须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办事。市场经济现 实条件下,文化宫应实行公司化的财务管理制度、财务 控制必须以市场做为导向,然后以资产做为纽带,用现 代的企业的管理制度作保证,以提高文化宫的公司化 的资本运作的效率和经营效益的水平作为目标。

1.实施财务的平衡控制

在现实经济活动中,绝对集权和分权式财务管理 模式都是极其少见的,为了保障经营业务的开展,绝大 多数经济体财务管理的模式都是处于二者之间,以财 务平衡的控制模式居多。文化宫应只对关系文化宫的 生死存亡与可能对其产生巨大影响交易的事项来实施 财务集权的控制,而那些对文化宫的发展战略、单位的 关键竞争力及在可预见的未来对文化宫发展影响较小 的事项,则应在公司的统一调控及指导下去实行财务 的分权控制。 文化宫对收支预算、经营业绩的评估、财务总监任 免、大项投资等重大的财务决策来实施权控制,将文化 宫的一定限额内的投资及费用开支、奖金分配、职工工资等的决策权力交予文化宫各下 属经营实体或分属部门,文化宫只对经营实体或分属 部门实行必要监督与检查。实施财务的平衡控制将有 利于文化宫整体财务的目标实现,文化宫下属经营实 体或分属部门在审定决策的范围内实施自主经营并自 负盈亏,自主决策自己的经营服务模式,大大有利于体 现文化宫的主体独立地位,也对文化宫下属经营实体 或分属业务部门经营者起到激励的作用,可充分的调 动承包经营者和职工的创造性、责任感与积极性。

2.建设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文化宫应充分结合管理要求与实际情况,从资金管 理、财务管理的体制、固定资产的管理、成本费用的管 理、利润与利润分配的管理、会计核算、财务成果的预 测、考评考核全面入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不断的进行 补充和优化完善,从制度上实施规范管理,靠制度管人。 要充分发挥经营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建立健全以 财务考核为核心的经营管理体系。要发挥好财务管理 检查监督的控制职能,全面提高考核和检查力度,通过 量化财务数据来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检查。对 各个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全面预警式监控,降低和避 免经营风险。

全文阅读

林木经营论文:林木结构化经营初探

作者:剪文灏1,吕发1,张建华1,杨新兵2单位:1.河北木兰围场国有林场管理局;2.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

1结构化森林经营的方法

1.1保留木与采伐木的确定

1.1.2可进行采伐利用的林木

(1)除稀有种、濒危种及古树外的所有病腐木、断梢木及特别弯曲的林木。为防止病菌滋生和蔓延,改善林分的卫生状况,应立即伐除病腐木;断梢木和特别弯曲的个体已失去了生长优势和培育前途,在经营时也可采伐,不仅可以促进林下更新,还可以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当然这也许会增加一些抚育成本,但从长远来看,培育大径级木材所获得的效益还是远大于投入的成本。

(2)影响顶极树种、稀有种、濒危种生长发育的其他树种的林木,尽量使保留的中大径木的竞争大小比数不大于0.25,即能够使保留木处于优势地位或不受到遮盖、挤压威胁,使培育目标树尽可能地获得生长空间。

(3)达到自然成熟(达到目标直径)的树种单木。结构化森林经营不以木材生产为目的,也不排斥木材生产,而是一种保护而不保守的经营,在有效保护森林的同时对其进行合理利用。林木在进入自然成熟后,林木生长势下降,高生长停滞,生长量减少,梢头干枯,甚至出现心腐现象,因此结构化森林经营可根据林分的综合状况,在林木个体达到自然成熟时对其进行适当采伐。对于不同的树种或不同的地区,达到自然成熟的年龄和直径都是不同的。

1.2林木分布格局的调整方法

全文阅读

浙江民营文化产业经营特点分析论文

摘要:本文从四维文明视野切入文化产业,以浙江民营企业投资文化产业特点为主线,探析浙江民营文化产业的独特经营模式。

关键词:精神产业民营文化企业文化资源文化产业链

一、从四维文明视野看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这一术语产生于上世纪初。它最初出现在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合著的《启蒙辩证法》一书之中。它的英语名称为CultureIndustry,汉语可以译为文化工业,也可以译为文化产业。文化产业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和特殊的经济形态,影响了人民对文化产业的本质把握,不同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看文化产业,完全有不同的理解。本论文从四维文明划分的角度认识文化产业的精神属性,以区别于认为文化产业只是文化艺术产业或创意产业的狭隘认识。

自从梁启超提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区分以来,关于两个文明建设的论述越来越多。但是仅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二维文明不足以概括人类文明全貌,一些人为了弥补这一缺陷,曾经提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分野,也有人把人类文明区分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三个层面,最为流行的是就人类文明的主干部分简单分为政治、经济和文化三大板块。其实,人类始终生存于自然与社会、物质与精神的对立统一体系之中,人类文明可以大而化之地分为自然文明与社会文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四个区域。自然文明是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社会文明是处理人与人和社会的关系;物质文明是处理人与物质的关系;精神文明是处理人与精神的关系。

四维文明之间互相贯通彼此渗透,相互依存相互作用,融为人类文明整体。在上述划分之中,四维文明之间也是互相交错,彼此交融的,并没有一条截然分明的界线,但是各自的主干是相对明晰的,大致说来,政治属于社会文明,经济属于物质文明,文化属于精神文明。

而现代经济已经早已突破了物质经济的狭隘概念,走向“大经济”的广阔天地,涵盖了自然经济、物质经济、社会经济和精神经济等多个领域。在经济中心时代,从经济视角透视人类文明的一切方面,所有的活动均可以经济尺度加以衡量。国民生产总值(GDP)可以相应分解为自然生产总值、物质生产总值、社会生产总值和精神生产总值四个基本方面,各自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成为衡量一个经济体系内部结构的重要指标,进而自然生活消费、物质生活消费、社会生活消费和精神生活消费在人们生活总消费中所占比例也成为衡量人们消费结构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尺度。从这个角度出发,满足人们自然需要,扩展人们自然自由的产业群落为自然产业;满足人们社会需要,扩展人们社会自由的产业群落为社会产业;满足人们物质需要,扩展人们物质自由的产业群落为物质产业;满足人们精神需要,扩展人们精神自由的产业群落为精神产业。

从四维文明视野看文化产业,文化产业属于精神产业。

全文阅读

经营企业的最高境界是经营文化 等

经营企业的最高境界是经营文化

《非典型蒋锡培:利他成人》2013年5期

当这个世界浮躁到时时处处都在极尽谋术之能事,智者早已洞悉大道至简,且渐行渐远。远东的“聚人、助人、成人”之术,归根到底源自蒋锡培在利己和利人之间的制衡之道。“中学为魂,西制为用”的中国企业成功之道,在远东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经营企业的最高境界是经营文化,而企业文化的根本就是这个企业的价值观。蒋锡培用自己的价值观塑造了远东的“为己即是为众,为众即是为己”的企业文化,而且这个企业文化自上而下、融会贯通,并一次次高效地转化成生产力。所谓心正自然道正,方向对了,纵使摔个把跟头,也无碍大路朝天。合上文章,每个管理者能否说出自己的价值观?

大德集团企业文化部部长 张 衡

管理者要善用“积极抱怨”

《学会积极“抱怨”》2013年5期

作者给我们做了区分,抱怨分为积极的和消极的两种。这就需要高层管理者重视了,他们听到抱怨时,不要一味地责备,而是要区分是哪一种。甚至可以适当地提倡下属发一些“积极的抱怨”,这对处理人际关系、提高组织效率是有好处的。

全文阅读

跨文化经营有效对策

1文化差异与跨文化经营

1.1文化差异的定义与层次

文化差异即文化的相对性,文化群体性决定文化只适用于一定的范围,由于历史、自然条件、经济水平、社会制度等的差异,形成了丰富的文化种类。文化差异有以下四层

(1)没有文化上的差异,两个国家的语言也相同。这样的企业跨文化经营与国内经营没有什么区别。只是一些细节问题不可忽视。

(2)很小的文化差异,具有相同的语言。如美国与英国、澳洲等,跨文化经营需要考虑一些国际间的文化差异,但差别还是很小的,比较容易沟通,跨文化经营成功的可能性很大。

(3)中等程度的文化差异,相同的文化渊源,不同的语言。如美国与欧洲国家,共享西方文明,但是语言不同,差距较大;如中国和日本、越南、韩国享有共同的儒家文化,但是语言不同,文化差异仍然较大。

(4)高度文化差异,不同的文化渊源,不同的语言。如中国和美国,美国与阿拉伯国家。

1.2跨文化经营的文化差异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