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化多样性论文

文化多样性论文范文精选

文化多样性论文范文第1篇

各美其美:

不同文化的自我肯定

“各美其美”的关键字不是“各”而是“美”,即各种文化都肯定并张扬自己的优点和特殊价值。一种文化只有在有了比较和鉴别,能够发现并辨识自己的“美”而不是“丑”时,“各美其美”才是有意义的。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但因此而养成的妄自尊大、坐井观天等,就不是“自美其美”。近代以来,中国在遭遇西方的挑战时一败再败,不得已而形成一种“文化失败”的观念,以至有“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自我揭发和自我批判。贺麟认为,只有通过“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揭发和批判,中国文化的“美”才真正呈现出来:“新文化运动的最大贡献在于破坏和扫除儒家的僵化部分的躯壳的形式末节,及束缚个性的传统腐化部分。它并没有打倒孔孟的真精神、真意思、真学术,反而因其洗刷的工夫,使孔孟程朱的真面目更是显露出来。”新文化对旧传统的批判恰恰是促进儒家思想新发展的一大转机,它不但没有割断儒家,而且还是儒家新开展的前提条件。所以,即使对儒家思想的发展来说,“五四”批判也是积极的、必要的,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自我意识也才是清醒的,才可能真正发现中国文化特别是儒家思想的真价值。所以,“各美其美”并不是自发的、本能性的自我肯定,而是经比较、反省后的自觉和自信,它经常是通过自我批判的方式来实现的。

美人之美:

不同文化的相互欣赏

在文明社会中生活这一事实本身就意味着有一种基本的共同文化,同时也意味着对其他自我的承认。仅仅各美其美,不同文化之间仍然缺少自觉的交流和交融,对其他文化的承认也可能是被动的、消极的。“美人之美”需要一定的认知和判断能力。直到1947年,贺麟还是认为:“我们从一开始,认识西洋文化的方法就错了。我们认识西洋文化,一向只看其外表,从外去了解,而没有把握住西洋文化的核心……总之,即自以来,亦还只是从用的方面着手,没有了解西洋文化的体,还是从外面去了解,没有进入西洋文化的堂奥。直到最近十年来,才渐渐地有一种觉悟,觉得西洋文明,不仅是物质文明,而在物质文明的背后,有很深的精神文明的基础,我们不但物质文明不如人家,精神文明亦还是不及人家。而这精神文明里面,尤其是那支配人思想、意志、情感、生活的宗教,更值得我们注意。”综合地看,西方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都有值得中国欣赏学习之处,这里不存在非此即彼的单向选择。只有全面认识西方文化,认真反省中国文化,才能对西方之“美”有一全面的认识。

美美与共:

不同文化的交往融合

“美人之美”只是不同文化和谐共处的前提之一。以为通过各种不同文化的相互欣赏来消除文化冲突,显然是不可能的。如果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着眼于文化的个性或特殊性,那么“美美与共”则是坚持文化的共性或普遍性。“美美与共”作为处理文化多样性的最后成果与最高境界,内在地具有对多样性的限制和约束。这就引申出几个问题。

其一,不同文化之间的“共”美,是一个注重文化共性和文化普遍性的行动。着眼于共性和普遍性,就一种文化而言,可以发现一脉相承的发展过程;就不同文化而言,可以发现人类精神创造的共同法则。“共性”或普遍性不是存在于各个文化之外、之上的另一种文化,而是体现、蕴含在各个文化之中的为全人类所实践并能共同接受的文化价值、意义、形式和风格。“美美与共”的“共”,是指不同文化之间的“共处”实践,是美美互动、共臻于美。“美”之所以为“美”,就在于它不是排他的、唯我独尊的,文化之“美”必然具有倾听、模仿、学习他者等特征,如此“美美”才能“与共”。

其二,不同文化之间的“共”美,是一个漫长甚至是没有尽头的过程。当代世界固然是“西风劲吹”,但西方文化本身就是建立在商品、服务和国际交流的理念基础上的。西方的哲学来自希腊,宗教来自中东,科学基础来自中国和伊斯兰世界,主要的人口与语言来自欧洲,就是一直被认为是塑造了西方现代性的启蒙运动,也直接受到当时传教士所引进的中国儒家文化及其政治制度的影响,可见“西方文化”本身就是众多文化的复杂综合体。在全球文化交流互动日益深入的今天,我们可以而且必须树立全球命运共同体的意识,自觉地取长补短,在差异中发现共性,在交流中建立共识。

其三,不同文化之间的“共”美,是一个涉及不同文化的伦理与政治理想。认识了另一种文化之后,认知者可以有两种选择:一是虚心学习以期“美美与共”,二是掠他人之“美”以为自己之“美”。政治学家摩根索(Hans J.Morgenthau)提出一个重要问题:“希腊人和波斯人之间、雅典人和马其顿人之间、犹太人和罗马人之间、国王和教皇之间、中世纪末期英国人和法国人之间、土耳其人和奥地利人之间、拿破仑和欧洲之间、希特勒和全世界之间争执的根源,是误解吗?一方对于他方的文化、性格和意图的误解就是问题所在吗?是否因此那些战争就不是为了实际问题而进行的呢?或者,与此相反,难道不能认为,在许多这样的冲突中正是人们对可能的征服者的文化、性格和意图的误解才维持了短暂的和平,而对那些事实的了解才使战争成为不可避免的吗?只要雅典人拒绝理会狄摩西尼的警告,战争的威胁就是遥远的。只是在他们了解了马其顿帝国的性质和它的政策的时候――这对于他们挽救自己来说为时已晚――战争才成为不可避免的。理解和冲突的不可避免性之间的这种联系是历史留给后人的悲惨教训之一:一方越是理解对方的立场、性格和意图,冲突就越显得不可避免。”理解并不导致尊重和爱护。希特勒钟爱巴黎建筑,但这不妨碍他挥师西进,占领法国,并在1944年濒临灭亡时下令毁掉巴黎;日本人喜欢中国文化,但照样发动侵华战争,对中国文化造成极大破坏。在电影《霸王别姬》中,日本军官青木对京剧的挚爱就曾令程蝶衣念念不忘。文化冲突之所以发生,在于不同文化之间互不认可,而不同文化之间相互认可与否,涉及的是能否建立一种具有约束力的文化伦理与政治伦理。

文化多样性论文范文第2篇

各国在处理移民和少数族群群体的公民身份和文化权利方面都有各自的办法。民族复兴运动以来,美国(Nieto,2009)、加拿大(Joshee,2009)和澳大利亚(Inglis,2009)等许多国家的领导和公民都认为他们的国家是多元文化的民主国家。这些国家中存在着一种美好的理想,即少数族群在保持自己重要文化特征的同时能完全融入主流社会。然而理想与现实之间总是有差距的。这3个国家的少数族群始终遭受着歧视。一些国家,如日本(Hirasawa,2009)和德国(Luchtenberg,2009),不愿承认自己是多元文化社会。一直以来,这两个国家的公民身份与生物遗传和特征紧密相关。不过这种生物特征决定公民身份的观念现在也淡化了许多,但传统仍在。卡斯特斯(2004)称德国的移民观念是“有区别的排斥”。出于经济发展的需要,德国只暂时性地、有选择性地接受移民工人,允许他们进入劳工市场,享有最基本的食宿保障和医疗。但移民不能拥有完全的社会、经济和公民参与权。

20世纪60、70年代以来,法国一直对移民采取了与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不同的态度。世俗主义,即政教分离观念,在法国扎根很深(Lemaire,2009)。这一观念随着天主教在法国的横行应运而生,并一直存留几百年至今。法国公立学校采取的是世俗教育。穆斯林学生在学校里不能戴面纱或者其他代表宗教的信物。世俗主义和天主教的主导引起了法国人对宗教信物的抵制(Castles,2004)。法国政府的目的在于同化移民。所以移民要想享受完全的公民权利就必须接受同化,放弃自己的语言和文化。

多样性对公民身份的挑战:欧洲的经历与发展

西欧很多国家,如法国、荷兰、瑞士、爱尔兰和英国,都面临着移民团体、公民身份和制度同化所带来的问题,下面几个国家的例子可以说明这个问题:(1)法国2007年10月24日,纽约时报一则新闻称:“法国两院通过了一部移民法案,法案提出,投靠法国亲戚的外国人需进行DNA测试。这一提议引起了一场激烈的讨论。”民众批评政府的提案,认为它带有种族歧视的意味。为平民怨,立法者把原来的长久措施改订为一个试行18个月的DNA比对测试。试行期间只有来法国找妈妈的孩子需要做DNA测试。新法律还规定移民在获得合法居住权之前必须学会法语(France-Presse,2007)。欧洲的穆斯林人口越来越庞大,尤其是在法国、荷兰、英国和瑞士。伊斯兰教是欧洲乃至美国发展最迅速的宗教。这种发展激起了欧洲大陆的排外情绪和伊斯兰恐惧症。荷兰采取了一定措施抑制穆斯林移民增长,譬如在做移民测试时给他们看露骨的影片。(2)荷兰要求提交移民申请的外国人,在进行机考之前,还要看一部露骨的电影。电影里有两个同性恋男人在公园亲吻的画面,还有女人从海里走入熙熙攘攘的海滩的情景。影片是要那些即将生活在荷兰的人提前感受一下荷兰自由奔放的文化(FoxNews,2006)。(3)瑞士在2007年中,保守党派瑞士人民党在大选中获胜。该党的一张宣传海报上印着三只白色绵羊把一只黑色绵羊踢下瑞士国旗的图画,图画下面还附着“安全起见”的标语(Charter,2007)。在之后的选举中,人民党获得了一战以后前所未有的高得票率。(4)爱尔兰在2004年前的10年里有大量来自南欧、东欧、非洲和亚洲的移民定居在爱尔兰,爱尔兰政府通过了一部公民法案。法案规定,凡是父母入爱尔兰籍不到3年的,其在爱尔兰出生的子女不能入籍(Fanning,2007)。(5)英国由政府出资设立穆斯林学校的举动挑起一场激烈的争论。争论焦点在于政府应该在保持学生宗教和团体文化时扮演什么样的角色(Tomlin-son,2008)。

学业成就差异:世界公民教育的一大挑战

我们必须传授学生一定的知识和技能,让他们成为既能参与到群体文化又能参与到国家文化中的合格公民。但是少数族群学生和主体民族学生之间的学业成就差距使这个目标很难实现。英国的非洲学生、来自加勒比海地区的学生、巴基斯坦学生和孟加拉学生以及德国的土耳其学生在学业方面落后于该国国内多数民族的学生。在美国,墨西哥裔美国人和白人学生的学业成就差距也很大(Banks&Banks,2004)。而英国的印度学生和中国学生学习成绩就很优异。美国的中国、日本和印度学生的成绩都要比白人学生好得多。少数族群学生低学业成就问题很复杂,不是简简单单就能解决的。这就意味着我们对少数族群学生学业成就的问题要有更深入的研究,不能仅停留在现有的理论基础。

多元文化公民身份与文化民主

多元文化社会面临的一大问题就是,如何使国家既能包容公民多样性又能让公民形成一套共有的价值观、理想和目标(Banks,2007)。如果一个国家没有一套崇尚公平和平等的民主价值观,公民的权利就很难得到保护,也享受不到文化民主和自由。加拿大政治理论家威尔金里卡(1995)和美国的人类学家罗萨多(1997)提出了一些关于多样性和公民身份的理论。他们认为在民主社会中,各个民族和移民团体都应有权在参与公民文化的同时保护自己的文化和语言。金里卡把这个观点称为“多元文化公民身份”。罗萨多称它为“文化公民身份”。我们今天所谓的“多元文化公民身份”在20世纪20年代被美国学者德拉斯勒(1920)称为“文化民主”。德拉斯勒和卡伦都是犹太移民,他们支持文化自由,倡导维护来自南欧、中欧和东欧移民的权利。他们认为,文化民主是民主社会的重要特征,文化民主应该和经济、政治民主共存。他们也支持民主社会中来自各群体的公民都自由地参与到公民生活中去,并享受经济平等权。他们也认为,这些人就应该享有保存群体文化和语言的权利,这并不与国家的民主理想相冲突。德拉斯勒说,文化民主是政治民主的重要组成部分。

统一性和多样性的平衡#p#分页标题#e#

大多数国家都存在着文化、民族、种族、语言和宗教多样性。这些国家都必须处理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平衡问题,即在应对人口多样性时不能忘记统一性的目标。这对构建民主社会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因为两者的平衡可以更好地团结少数族群,保障他们的权利(Banks,etal,200l)。过去,许多国家为了公民统一性不惜逼迫少数族群团体放弃他们自己的语言和文化,让他们融入到国民文化中去。譬如,在美国,墨西哥裔学生在学校因说西班牙语受到处罚。美国印第安青年被迫去上远离族群文化的寄宿学校(Lomawaima&Mc-Carty,2006)。1869~1969年这100年间,澳大利亚土著孩子被带离家园,住在国家规定的保留区(Broome,1982)。这些孩子被称作“被偷走的一代”。2008年2月13日,前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曾公开向这些孩子道歉。只有国家文化反映各群体学生的经历、希望和梦想,他们才能更好地拥护这个国家。如果少数族群文化受到学校和国家的排斥,这些民族就很难心甘情愿融入国家,为国家出力。随着全球多样性的不断深化,21世纪的公民教育必须改头换面。多元民主社会的公民应该既保护自己本群体的文化,又积极参与国家的共有文化。只有统一没有多样,霸权和压迫就会横行。只有多样没有统一,国家就会分裂。譬如,宗派斗争和暴力对于正处于战争中的伊拉克来说就是雪上加霜。在多元文化民主国家中,多样性和同一性要平衡存在。法国、英国和德国等许多国家都艰难地保持这种平衡。2004年3月15日,法国颁布了一条法律,禁止穆斯林女孩在公立学校穿戴面纱。这项法律反映了法国的“世俗主义”,也体现了法国政府拒绝正面处理复杂的种族、民族和宗教问题的态度(Bowen,2007;Lemaire,2009;Scott,2007)。2005年的动乱告诉我们,在法国的阿拉伯人和穆斯林很难得到法国人的认同,法国白人对他们也是另眼相看。2005年11月7日,有一群群阿拉伯男青年在法国接受了美国公共广播公司的采访。其中一个男青年说“:我有法国人的身份证件,但是到警察局的时候,他们都不当我是法国人。”法国人在对待种族关系和多样性问题上,多采取同化融合的态度。国家也一直采用这样的政策,一直致力于消除文化差异(Harg-reaves,1995)。2005年7月7日伦敦地铁和公车爆炸案之后,警方怀疑这场56人丧生的血腥事件是穆斯林自杀式爆炸者造成的。自此,民族和宗教紧张以及伊斯兰恐惧症就在欧洲不断蔓延开来。制造这起事件的年轻人都是英国合法公民,但显然,他们对国家和非穆斯林的英国人情感并不深厚。

公民身份和公民教育的定义

韦伯斯特英语百科词典未删节版给公民和公民身份的定义分别是,公民是一个国家本土出生的或后来入该国国籍的,为这个国家效力并受到该国保护的人,公民身份是公民享受权利、优待和责任的状态。字典上的定义并未体现出学者们对多元文化民主国家中公民和公民身份定义的热烈讨论。2002年,我在意大利贝拉吉奥组织主持的会议上就此问题进行了讨论。会上,学者们称,多元文化民主社会的公民认同主要的国家价值观,并致力于维护巩固这些价值观,也能够帮助国家缩小民主理想和实践之间的差距(Banks,2004a)。因此,公民教育应该帮助学生获得成为合格公民的知识、态度和技能,让他们为国家的民主和公平做贡献。要想成为有思想的决策者和公民,学生必须掌握一定的社会科学知识,明确他们的道德贡献,确定行为的方向,并且遵循民主的价值观。加德曼称,多元文化民主社会具有公民平等性、忍耐性和包容性。公民教育的另一个目标就是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容忍和认可。加德曼认为,多元文化社会的民主教育的一大特征就是谨慎(2004)。巴西学者阿尔维斯席尔瓦称,民主社会的公民为推动社会进步贡献力量,为的不只是某个种族、民族或文化群体的权利和利益。她曾写道:公民就是不为个人得失,而为全人类利益与不平等做斗争的人。在这场打破特权、为全人类牟利的斗争中,个体成为了公民。席尔瓦(2004)认为,由个体成为公民是一个过程。教育必须促进学生公民意识的发展。她举例说明了巴西公立学校中印第安人和黑人孩子的公民意识是如何提高的。奥斯勒尔(2005)认为,学生应该在学校里真正行使公民权利,而不是只在形式上拥有公民身份。

(1)公民身份众说纷纭:学者重松(2004)以亲身经历说明在日本这样的多元文化社会中公民身份认同的复杂性。成为合法的公民并不意味着一个人在制度上融入了主流社会,或是大多数主流民族的人已经认可他的身份。一个人的种族、文化、语言和宗教特征很大程度上影响别人对他公民身份的认定。很多美国人认为出生在美国的亚裔美国人是移民,有时还会问他们是从哪个国家来的。

(2)贝拉吉奥会议上提出的多样性和公民教育计划:多样性的深化及各群体对权利和认同的诉求要求对公民教育进行深化改革。华盛顿大学的多元文化教育中心启动了一个改革公民教育的项目,以此来促进民主发展,满足各群体的需求。该项目启动后,首先召开了一个以“多元文化国家的民族多样性和公民教育”为主题的会议。会议于2002年6月在意大利贝拉吉奥的洛克菲勒基金研究会议中心举行。会议得到了斯宾塞基金与洛克菲勒基金的赞助,有来自巴西、加拿大、中国、德国、印度、以色列、日本、巴勒斯坦、俄国、南非、英国和美国12个国家的代表出席。会上的论文全部发表在我编辑的《多样性与公民教育:全球视角》一书中。此次会议得出的一个结论是,全球移民和全球化的政治和经济因素给各国带来了巨大挑战。但是国家的发展还在继续,国家的数量也在增长。1950年到2002年间,联合国成员国的数量由80个增长到了191个。全球化和国家主义是两股共存并有时会相冲突的力量。面对这种趋势,教育者们应该重新审视和规划公民教育,培养学生适应这种趋势的能力,并为这种趋势向更公平更民主的方向发展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贝拉吉奥会议还得出一个结论,即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背景下,公民身份和公民教育的定义与执行大不相同,有关它们的理念也是有争议的。然而,各国又面临着共同的问题,譬如,如何培养合格的国家与全球公民。同时,与会人员一致认为,我们必须组建一个能为解决这些问题制定规划和方针的国际性组织。

民主与多样性

贝拉吉奥会议之后,华盛顿大学多元文化教育中心在芝加哥斯宾塞基金和华盛顿大学的资助下,创立了国际共识座谈小组。该小组出版了《民主与多样性:全球化时代下公民教育的原则与理念》一书。书中提出4条原则,10大理念(见表1)。该书得出的一大结论是多样性的涵盖很广,这包括多元文化国家各群体或群体内部存在的种族、文化、民主、语言和宗教的差异因素。#p#分页标题#e#

同化主义理论与公民教育

20世纪60、70年代民权运动之前,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英国等国的同化主义公民教育理念倡导消除各群体学生的文化和语言。这一倡导的结果是许多学生遗忘了本群体文化、语言,抛弃了原本的民族身份。有些学生与自己的家庭和群体疏远。还有些学生则与国家的公民文化隔绝,譬如今天在法国的许多穆斯林青年(Lemaire,2009)。由于他们身上带有明显的种族、文化、语言或宗教特征,所以即使他们获得了主流社会的语言和文化,也很难真正地融入其中,并完全参与到公民文化中去。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和学校实施民主与人权教育,让学生逐渐融汇这些观念。只有当学校和课堂充满民主与公平,学生们才能逐渐获得民主的态度,掌握践行民主的方法,并真正做到与来自各群体的人和睦相处。杜威曾说过,真正的教育在体验中获得成功(Dewey,1959)。科尔伯格对于学校民主与公平的看法告诉我们,学校的民主在于行动。他曾在美国马萨诸塞州坎布里奇市的一所高中里设立了一个“公平社会”。学校中的每个人,无论教师还是学生,在制定学校政策方面都有发言权。这个公平社会采用参与性民主制,教师和学生有平等权利,有争议问题要以公平和道德准则为基础解决,课程内也包含很多启发性的道德讨论(Kohlberg,Mayer,Elfenbein,1975)。要想大多数教师都能践行民主与公平,我们还需很多努力。多元文化民主国家的学生们应该平衡他们对自己的群体、国家及整个世界的情感以及他们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有时,对于那些欧盟成员国的学生以及亚洲某些地区的学生,地区意识也很重要。但是这种平衡很难形成。大部分时候,国家重视的是学生的国民身份,他们的群体文化以及他们应对全球化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却往往被忽略。

世界大同主义与地方身份

努斯鲍姆(2002)担心过分强调国家主义会影响学生对人权与社会公平等普世价值观的认识。她认为教育者要培养学生的世界大同主义观。世界主义者认为自己是世界的公民,他们服务于全人类。努斯鲍姆把世界普遍主义和国际主义与狭隘的民族中心主义和爱国主义进行了对比。她认为要成为世界公民,我们不仅不需要放弃地方身份,还可以用它来丰富生活。另一个世界大同主义的倡导者阿皮亚(2006)也阐明了地方身份的重要性,他写道:我爸爸留给我和姐姐们的遗言中写着,要记住你们是世界的公民。而作为当时黄金海岸独立运动的领导者,他从来没有见过地方身份与普遍社会身份的冲突。我的妈妈是英国人,她对我们在英国的家和我爸爸的故乡加纳都十分有感情。现在,她在加纳已经住了50多年。在父母的影响下,我养成了多重的家庭观和族群观。国家主义者和同化主义者担心,如果学生保留了对本文化群体的认同,他们与所在国家之前的情感纽带就很难变得强韧。这就是他们的“身份零和论”(2004)。但人的身份本来就是多重的、变化的、重叠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多元文化理论认为,有权保留本族群文化的公民比那些被剥夺文化的公民更能投入到自己的国民身份中去。因此,各国必须进行体制改革以消除不平等,认同公民所处的文化,才能让他们更好地发挥公民作用。

文化、国家与全球认同的发展

在多样性深化和边缘群体诉求高涨的今天,同化主义关于公民身份的理念已经过时。今天的世界需要文化多元的公民身份以及文化民主。这种身份使公民的需求得到认可,激励公民不断为社会和国家做贡献。学生必须很好地平衡群体、国家和世界认同这三者的关系。它们是复杂的、相互联系的。公民教育就是要让学生明确自己在文化群体、国家及世界之中的身份与作用;让他们了解自己的生活和行为会影响到其他的国家,也会被其他国家所影响。全球教育则是让学生了解当今世界各国的相互依存性,让他们对这种性质有正确的认识。笔者对全球身份的界定与努斯鲍姆定义世界大同主义的方式相同。太多盲目的文化情感会影响国家的凝聚力。所以我们在培养学生对本群体的认同时,也要他们形成清晰的国家认同。但国家主义在很多国家都根深蒂固。所以公民教育就更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鼓励学生参与全球事物,解决世界难题。如果一个国家排斥某些文化群体,它就会面临国家分裂、各民族不团结的危险。所以,各群体的文化都要贯穿在学生的教育中,让他们从小就逐步形成群体、国家和全球三重意识(见图1)。

(1)不断深化的文化认同的重要性:笔者认为全球身份应该包括世界大同主义观、社会公平和人权。群体文化、国家和全球认同是在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中联系起来的。学生先有正确的文化认同,才能形成清晰的国家认同。有了正确的国家认同,积极的世界认同才能成为可能。

(2)文化认同的6个阶段:自我接纳是别人接纳你的前提,是一个人维护社会公平和人权的基础。如果法国的穆斯林学生不能尊重自己的宗教和文化,他们也很难接受英国的白人或其他地区的学生,也不能做到维护人权和公平。受到歧视和排斥的少数群体学生很难接受自己群体的文化。教师对所教学生的文化认同阶段要有正确认识,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推动其向更高阶段发展。

笔者建立了一个文化发展阶段模型(见图2),教师可以用这个模型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群体文化、国家和全球认同。笔者认为学生只有到达第三阶段———文化认同清晰,才有可能接受其他群体的文化,并获得明确的国家与世界认同。这只是一个理想化的模型,并不能准确描述某个个人的文化认同发展,只是为研究和促进学生文化认同发展提供一定参考。第一阶段:文化心理禁闭。个人对文化群体存有偏见,自尊心不强,有自我排斥现象。第二阶段:文化封闭。处于本阶段的个人对文化群体有新的认识,只是有限度地参与群体活动。他们对群体的情感复杂,不确定是否对群体有自豪感。第三阶段:文化认同清晰。个人对自己的文化身份很清楚,并能形成积极的群体态度。这一阶段的文化自豪感十分真实。第四阶段:文化二元性。个人对自己的文化身份有积极的认识,能积极并成功地参与到两种文化背景下的社会活动中去。第五阶段:文化多元性与国家主义反思性。个人对群体文化、地区和国家认同有反思性认识,对其他各群体都有积极态度。第六阶段:文化全球性与全球适应性。个人对他的国家、地区和全球身份有反思性认识,养成维护人权的意识。且个人无论是在群体、国家、地区还是世界范围都能积极地生活、工作。在本阶段的人已经具有世界大同主义观。他们认为所有人的人权都应该得到维护,公平应该在世界范围内践行,而不仅仅针对某个人类群体。#p#分页标题#e#

文化多样性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文化多样性原生态民族唱法

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1届会议上通过的《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标志着全球已达成提倡文化多样性的共识。保持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维持文化生态的平衡如同维护自然生态平衡一样,是人类生存和共同发展的前提和需要。文化多样性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延续的条件,也是世界文化发展的基础。

中国历史悠久、民族众多、语言丰富,因而声乐种类繁多。中国声乐发展到今天,在唱法上已经形成美声、民族、通俗、原生态共存的百花盛开的繁荣局面(这里的民族唱法特指上个世纪40年代以来,在中国传统声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学院派为代表的唱法)。在此文化多样性视野下,笔者就原生态、民族唱法与中国民族声乐的发展发表一己之见。

一、原生态作为中国民族声乐的根基和个性的体现,首先应当受到提倡和保护

原生态唱法是中国百姓在生活的自然空间中,以自然的发声方法为基础,不断总结和改进发展而来的。它不论在演唱的语言、内容、形式还是技巧上都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和民族特色。它多元的音乐风格、鲜明的民族特性、个性化的演唱都植根于特定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有其不可替代的相对的文化价值。近年来,主流媒体上的大量展示使人们对原生态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如青歌赛中朝鲜族卞英花古典的演唱、蒙古族的呼麦、李氏姐弟的海菜腔、扎西拉宗的康巴弦子等众多鲜明地方色彩、浓郁民族特色的演唱,都给大众带来了耳目一新的精神享受,使观众认识到中国除了有以郭兰英、李谷一、阎维文、、宋祖英等为代表的民族唱法外,还有如此丰富、有个性的声乐文化。

原生态是培养艺术家的沃土,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源泉。声乐教育家万昌文教授也曾经说过,要唱好民族风格的创作歌曲,就需要用民间音乐的风格和唱法。民族歌唱家大都有向原生态学习的经历,如吴雁泽到鄂西向放排工学习“打啊哈哈”后,才将《清江放排》唱得更加腔正味浓。胡松华曾深入40多个民族地区体验生活,曾向彝族歌手白素珍学习过“海菜腔”,向“草原长调之王”哈扎布学习过“若古拉”,向藏族“囊达”大师扎西顿珠学习过“真园”,向“花儿歌王”朱仲禄学过“花儿”,还学过维吾尔族“木卡姆”、苗族“飞歌”等原生态音乐,此类例子不胜枚举。

由此可见,原生态是中国民族声乐的根基和源泉,也是中国民族声乐的个性所在。它体现了中国音乐文化的博大精深、丰富多彩和源远流长,也体现了中华各民族的神韵,独特的审美品质以及巨大的艺术创造力,彰显出我们五千年文明古国无穷的音乐智慧。

但由于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及其他诸多原因,使原生态的生存受到了极大地威胁。因此,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应该制定切实可行的保护政策和制度并加强对其实施的力度。特别要重视对原生态的搜集、整理以及对传承者、原生态自然和人文环境的保护。媒体应该更积极地引导大众对原生态的关注和认识。在学校教育中应该增加更多原生态的内容等措施来保护和提倡原生态,这也是对文化多样性的保护。

二、民族唱法作为中国民族声乐共性的体现也应受到提倡和保护

以学院派为代表的民族唱法(以下简称民族唱法)是建立在民族语言基础之上的,适合民族的生理与心理特点,表现民族音乐特有的韵味,反映民族的审美取向和人文精神,植根于民族文化的土壤。在这些特征上,它与原生态没有本质上的差异。它继承了传统民族唱法的精髓,主要以汉民族为审美主体。它的产生与发展适应了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需要,是时代的产物。早在1963年,总理就曾经指示要研究出一套不同于别人,训练嗓子基本功的民族的歌唱、民族的发声方法,这就要求确立自己的民族唱法。要确立一个唱法或建立一个学派就必须有一套完整的体系,必须理论化、规范化、系统化。简言之,要有共性作为评价的标准。以学院派为代表的民族唱法正是这样做的并且发展得很快,已经能够作为中国民族声乐的代表走向世界,在新加坡、宋祖英在悉尼和维也纳金色大厅成功的独唱音乐会就是有力的证明。而且它已经被中国千千万万的老百姓接受和喜爱,其民族性、艺术性和时代性相统一的完整体系是其他原生态所无法替代的。它的共性化使其能更好地传承与发展。

由此可见,民族唱法与原生态原本就有着千丝万缕的渊源。如果说原生态是强调中国民族声乐的个性,那么民族唱法则是强调共性,是中国民族声乐这一问题矛盾的两个方面。樊祖荫先生也曾说过:“音乐教育的规范性与民间音乐的即兴性特征有着天然的矛盾,但并不能丢弃任何一方,应学会两条腿走路。”①因此,笔者认为民族唱法和原生态应该共融互补,共同繁荣我国民族声乐,从而达到提倡和保护文化多样性的目的。

至于田青先生所说“在规范化的歌声里不要说历史,常常连人性都感觉不到,感觉到的就是技术”。②这恐怕有些绝对。宋祖英在维也纳演唱的《孟姜女》,虽然外国人听不懂歌词,但观众热烈的反应说明他们听懂了音乐,听懂了艺术。况且国内更有数不胜数的民族唱法的忠实观众,他们中有几人能听出技术上的孰优孰劣?绝大多数是被歌唱家的艺术感染力所吸引,并接受和喜爱民族唱法。田青先生还说:“这个民族唱法很了不起,最适合歌颂,因为它宏大、亮、通、透、传得远,这种颂歌式的民族唱法就变成了我们唯一的民族唱法……我们的民族唱法就是‘颂’,你听几个有名的歌手唱过几首爱情歌呢?我们的民族唱法唱什么?党、祖国、母亲、父亲、战友、长江、黄河等。”③笔者认为这种说法似乎是对民族唱法稍有些偏见。就算民族唱法只唱颂歌,颂歌也有它存在的价值。就文化层面来讲,它也是多样文化中的一种,也应该被保护和提倡,更何况它还有如《兰花花》《望月》《五哥放羊》《孟姜女》《小背篓》《辣妹子》等许多颂歌以外的内容。

声乐艺术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民族声乐均为世界多元声乐文化的一元,都有其相对的文化价值。尊重不同民族声乐的差异性和平等价值,保护和提倡声乐文化多样性,传承和发展民族声乐,也是为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做出贡献。

注释:

①刘晓真.专家说“原生态民歌”[J].艺术评论,2004,10:34.

②③田青.原生态音乐的当代意义[J].人民音乐,2006,9:20,18.

参考文献:

[1]刘晓真.专家说“原生态民歌”[J].艺术评论,2004,10.

[2]田青.原生态音乐的当代意义[J].人民音乐,2006,9.

[3]金铁霖.民族声乐教学的现状及创新[J].中国音乐,2005,4.

[4]郭克俭.传统声乐文化特质及其当下意义[J].音乐研究,2004,4.

[5]王磊、赵英华.原生态民歌崛起的必然性及意义[J].中国音乐,2006,4.

[6]杨仲华、尤志国.中国气派民族神韵百姓欢迎──论金铁霖民族声乐学派的确立[J].中国音乐,2005,1.

[7]杨曙光.多维文化视野中的专业民族声乐教育[J].中国音乐,2004,2.

文化多样性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全球化 本土文化 文化多样性

全球化不仅是一种概念,也是一种人类社会发展的现象过程。目前,全球化定义诸多,通常,全球化是指全球各个国家的联系不断增强,人类生活以全球的共同规模为发展基础。同时,全球意识的崛起,也是全球化的一个重要表现。各个国家之间在政治、经济贸易上互依互存。全球化亦可以概括的解释为世界的压缩和视全球为一个整体。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的发展,全球化势力对人类社会影响层面不断扩张,从而逐渐引起各国政治、教育、社会及文化等学科领域的重视,纷纷引起研究热潮。对于“全球化”的观感是好是坏,目前仍是见仁见智。

一、全球化进程

全球化带来的影响也可以说不尽相同,其中我认为,随着全球化趋势的不断扩大,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意识形态自然会受到严峻的考验,经济实力雄厚的超级大国也会抓住这个机会,向其他相对经济落后的国家进行意识形态的侵略。这无疑也会对世界文化的多样性造成严重的打击。殊不知在当今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以美国为首的经济强国出现了文化垄断的苗头,其中,他们通过影视传媒的手段,来对其他国家进行美国文化的渗透,极力推销自己的文化意识形态。由美国的影视公司拍摄的《功夫熊猫》《花木兰》等和中国传统文化息息相关的影片也赢得了全球的票房,“中国人在电影院花钱看老外拍的中国故事”,这句话不尽让人哭笑不得。因此,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而言,如何一方面适应全球化的趋势,另一方面又能在从中发扬我们的本土文化,这是当下的一个难题。全球化不仅仅体现在经济方面,如今经济全球化也带来了“文化全球化”。

“‘文化全球化’是指“超越本土的文化认同和价值认同,或者说倡导一种所谓的‘全球文化’。全球文化的产生意味着一种超越国界、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普遍价值已经成为一种现实存在于世”。①事实上,我们正在感受着“文化全球化”向我们走来。但是,随着全球化程度的加深,似乎这种全球文化的内容变得越加有限,出现了归一的苗头。因此,这种以消耗自然资源和误解现代化为前提的社会文明正在向古老的传统文化产生强烈的冲击,甚至有些是毁灭性的。

作为一个拥有数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之传统文化无疑是丰富和深厚的。“中华文明是世界古代文明中始终没有中断、连续 5000 多年发展至今的文明。 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 深深影响了古代中国, 也深深影响着当代中国。 对于我们这个拥有多个民族并存、 多种文化融合的国家来说, 博大精深、 多姿多彩的各民族传统文化共同构筑了华夏民族的核心内涵”。②但是,随着两次的科技革命的到来,近代的中国除了饱受侵略的痛苦外,极少的受到了两次科技革命所带来的积极的影响。时至今日,中国的“本土文化”与世界上很多的传统文化一起承受着全球化浪潮的冲击,其中一部分最能体现民族特征的本土文化正在消失,有的甚至已经消亡。

面对如今的态势,无论世界上哪个国家试图逃避全球化的推动力都是不现实的,当然也是不明智的,因为,被卷入“全球化”的浪潮并不意味着牺牲本土文化,使之被淹没或者屈服于文化霸权主义。全球化对我们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应该积极面对各种挑战,让民族文化不断的磨练,既能适应这种环境,同时也能放射出自己独特的魅力。进而,才能在大的浪潮中抓住机遇,生存发展。

二、文化多样性

在2005年10月,第33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上,一致通过了《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其中,也对“文化多样性”做出了全面的定义:文化多样性(cultural diversity)是指各群体和社会借以表现其文化的多种不同形式。文化多样性不仅体现在人类文化遗产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表现形式来表达、弘扬和传承的多种方式,也体现在借助各种方式和技术进行的艺术创造、生产、传播、销售和消费的多种方式。也就是说各个国家和社会形态通过借助各种方式和技术来表现自己独特的文化特色,从而构成了文化的多种不同形式。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我们对待文化多样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文化多样性的意义在于:

1、文化的多样性就如生物多样性一样,是全人类生存的根本,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

2、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是民族性 , 这是一切民族立于世界的基石, 保持文化的多样性就是保持民族的独立性。

3、文化多样性是民族平等和人权保障的基础。

4、在世界性的现代化进程中 , 在文化多样性的自身发展条件下, 文化多样性在保持其文化精神的前提下, 能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吸纳异质文化的优质性, 能够与时俱进地实现自身的文化变迁, 这是文化多样性中一种有效的文化调适, 更是文化多样性应对现代化进程, 实现文化自主发展的有效方式与必然途径。

5、根据文化相对论理论 , 任何民族的文化都具有其独创性和充分的价值, 都是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并与其经济条件相适应的。

总之,如何一方面适应全球化,享用全球化给我们带来的物质文明成果,另一方面通过发展强大本国经济来实现民族文化的复兴和发展,已经成为了世界课题。我们要重视全球化给我们带来的一系列文明成果,绝对不能简单的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互对立,如果国家不能够将自己民族的文化发扬传承,那就不能立于世界之林,谈何国力,谈何国际地位?同时,我们也不能把本民族文化封闭孤立起来,呈现给世人的应该是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而非“单一”。因此,我们还要进一步的加强和世界各国之间的文化对话、交流与合作,兼收并蓄,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全球化进程与民族文化多样性》雷晴岚

文化多样性论文范文第5篇

在个性化信息资源组织体系中,存在着结构、来源各异的信息资源,需要对其进行整合,本文拟对个性化知识门户中的信息资源整合问题进行系统研究。

1基于个性化服务的信息资源整合问题的提出

1.1个性化信息服务对信息资源整合的要求

以用户为中心的个性化信息服务模式,是指为了方便用户利用其各种数字化资源,充分利用各种智能化技术对不同类型、不同特点的数字化资源进行整合,实现信息资源、信息技术、信息内容的集成,使目前信息资源组织系统的公共用户界面变得简单、友好,并且使用户能利用同一检索表达式或检索词对各种数字化资源进行同步检索,实现同一主题信息资源的一步到位的检索与查询。同时,还可以根据某些用户特定的信息需求定制具有个性化特点的用户界面来提供符合其特定需求的具有个性化特点的信息和信息服务。

个性化的信息服务是以信息资源整合和信息服务集成系统的建立为基础的,如果没有完备的资源整合体系作后盾,无缝的、贴切的、高效的、主动的、一站式的信息服务模式则是无法实现的。

个性化信息需求及服务要求信息资源必须进行整合。由于目前的信息资源组织体系并没有将其提供的各种信息资源整合为一个整体,只是简单地将各种商用数据资源和非商用数据资源连接到机构网站上提供信息服务。所以,目前绝大多数信息资源组织体系给用户提供的用户界面是一个既相当复杂又不考虑不同用户信息需求差异的公共用户界面。用户使用不同的资源往往需要使用不同的检索软件并需要对路径及其它一些参数进行必要的设置,这样就大大增加了用户检索和利用数字化信息资源的麻烦。[1]

目前信息资源组织体系中各种数字化资源的非整体化状态,致使其用户界面复杂单一,检索方式迥然不同。即使专业检索人员要查检有关某一主题的信息资源,也是一件相当麻烦和复杂的事情,更何况绝大多数用户并不了解各种检索技术、各种数字化资源的结构特点,且信息需求各异。所以,把信息资源组织体系诸要素有机地链接成一个整体,使得一般用户在一个简单、友好的公共用户界面上,利用一个检索表达式或检索词,能得到面向主题的“一步到位”的信息服务,是信息资源组织发展的必然趋势。建立以用户为中心的集成信息服务与个性化定制服务相结合的用户服务模式,是信息资源组织体系满足信息用户多元化、多层次、个性化信息需求,改进数字化资源的利用率,提高服务质量的必由之路。[2]

1.2基于个性化服务的信息资源整合

信息资源整合是一种信息资源优化组合的存在状态,是依据一定的需要,对各个相对独立的资源系统中的数据内容、功能结构及其互动关系进行类聚和重组,重新结合为一个新的有机整体,形成一个效能更好、效率更高的新的信息资源体系。信息资源的整合程度直接关系到信息资源能否被高效吸收与利用。

整合是连接现代信息资源组织与传统信息资源组织的桥梁。传统信息机构已建立起大量的电子化、网络化的书目数据库系统,指引读者使用图书馆馆藏。最著名的书目数据库是OCLC的WorldCat数据库[3],该数据库集合了全世界3万多个图书馆的4000万条书目记录。这些用MARC格式保存的书目记录自然应该成为信息资源组织体系的一部分。由于数字化信息只是人类信息的一部分,传统方式组织的书目信息也将日益增长。所以要将数字化信息与非数字化信息有机地联系起来,组成一个广泛的、有序的和完整的信息组织体系。由于传统书目信息和数字信息资源的组织,在技术和标准等方面有较大的差别,怎样建立起这两种信息组织之间的对应关系,也是信息资源组织研究的课题。[4]

基于个性化服务的信息门户将数据库、数据仓库和文档中的信息转变成可利用的信息,并把这些信息传送到用户面前。通过集成化的方法把原有应用系统通过一个核心组件服务器(即应用服务器的服务之一)集成在一起,能够获取其他应用系统中的相关数据和消息,所有独立的、分散的应用系统通过事件、消息和数据的相关性集成为一个有机整体。由于分布、异构的信息系统将是数字信息环境的主流形态,因此整合检索和整合浏览是网络环境下信息服务的迫切要求。目前虽有多方面的探索,但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而互操作性又涉及系统的、语法的、结构的和语义的4方面的问题。我们不可能奢望已存信息系统以及即将建立的信息系统全部实现标准化。我们只能最大限度地追求接口标准化,实现跨主题信息网关检索,从而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检索服务。[5]

信息资源整合应立足于信息资源系统结构性优化整合。系统的结构性是指系统中各要素之间所形成的某种关系,是系统有机联系的反映。相同的要素具有不同的结构形式时,系统就会产生不同的功能和效果。

信息资源系统的结构整合包括横向和纵向结构整合。横向结构指的是信息资源专业学科上的相互关联性,横向整合即对不同的数据库中相同学科专业的信息资源进行优化整合。纵向结构指信息资源在空间上的相互关联性,纵向整合即是将不同学科专业的信息资源整合为具有多维立体网状结构的有机知识整体。

结构是功能的基础,结构决定功能。要发挥信息资源系统的整体功能,必须合理地整合结构,构建有效发挥功能的信息资源体系结构。[6]

基于个性化服务的信息资源整合方式优势有:首先,能够整合多种渠道多种媒体的数字信息,不仅包括文字、还包括图像、音频、视频等不同载体、不同介质的数字信息。其次,能够实现不同类型、不同级次(一次和二次)资源间的链接,建立其图书、期刊、会议、机构、人物等科学研究所需核心资源和相关资源间的整合与链接关系。第三,能够保持知识体系的整体性和关联性,通过知识因子的有序化和知识关联的网状化,沟通相互隔绝的学科领域,使之成为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有机体,发挥科学知识的整体功能。第四,能够形成具有新的组织结构和功能的资源系统。这种整合不是简单的集合和链接,而是剔除冗余、重复和劣质信息,形成一个获取便捷、利用率高的新的信息资源体系。[7]

理想的信息资源整合把各种信息资源透明地、无缝地链接在一起,让用户十分方便地使用这些资源而感觉不到他的每一步操作所调用的可能是不同的资源。

在个性化知识组织门户中,经过信息资源的整合,提供统一的检索界面,用户的信息利用将会变得非常便利,这也是数字资源开发、组织和管理所追求的一个重要的目标。

2个性化知识门户中信息资源整合的构想

在个性化知识门户中,信息资源的整合与系统组织形式有:建立开放资源系统、信息资源的整合导航、信息资源的无缝链接与动态重组。

2.1建立开放资源系统

从技术角度,个性化知识门户采用开放结构,开放地集成各种分布、异构和多样化信息资源和服务系统,动态构建满足各种用户群或业务流程需要的虚拟信息服务机制。

之所以采用开放体系,是因为用户面临的是一个分布的信息环境,需要充分利用各种现有和未来的、自建或引进或链接的、采用各种技术平台和数据模式的资源与服务系统,无论这些系统分布在什么地方。为了支持用户在分布环境中搜寻、获取和利用信息,个性化知识门户需要能够对分布和多样化的资源和服务系统进行搜寻、调用和集成,支持互操作和整合处理以及相应的集成管理,形成逻辑的集成服务。而这一切,又要在信息技术和用户需要不断发展、信息资源组织技术和体系结构不断变化的情况下建立,因此必须在按照一个逻辑体系来构建相应的资源与服务体系的同时,争取适应新的技术与机制(包括新的资源与服务类型)的发展。[8]

开放资源系统建设的目标是:制定信息资源系统和服务系统的开放描述、开放数据接口和开放服务接口规范,建立对资源系统数据进行系统化定制加工和个性化组织的政策机制和权益管理机制,建立对服务系统功能与流程进行系统化集成和个性化重组的政策机制和权益管理机制,支持第三方(包括市场力量)按照规则开发、组织和提供个性化知识化特色服务。

2.2信息资源的整合导航

信息资源整合强调导航能力,因为信息资源组织体系提供的信息,不管是专业性的还是综合性的,如果不提供导航能力,用户就像是在大海中迷路的船只一样。导航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既有基于资源类型的导航,也有基于知识分类体系的导航,同时也可以按照字顺浏览等。美国国家教育图书馆上,就按照资源的提供网站,向用户提供导航,让人一目了然。OhioLink提供了按主题浏览、资源类型、首字母来提供导航功能。[9]

笔者认为,随着数字化进程的加快,信息资源数量将会越来越多,在基于个性化服务的信息资源组织系统中,全面收集信息资源的相关信息,提供包含刊名、URL、数据库来源、ISSN、学科分类、主题词、资源类型、出版机构、使用权限、刊物被著名检索系统收录情况、刊物通信地址、刊物简介等在内的导航服务十分必要。同时应重视对引进数据库资源的开发研究工作,建立基于信息资源共享的信息机构联机电子资源检索平台,并提供各信息机构的虚拟馆藏信息,以便开展电子资源的文献传递服务。

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为支持科研用户方便有效地搜寻、发现和选择利用各种数字信息资源和其它信息资源,建立多个分布的学科信息门户网站,提供权威和可靠的学科信息导航,整合学科信息资源与服务系统,将学科信息资源与服务整合到用户桌面。[10]

2.3信息资源的链接与动态重组

在信息资源组织系统中,普遍存在着信息资源分散组织的现状。如不同格式的电子文档、多媒体文件无法实现统一管理和查询;基于关系数据库建立的业务系统无法高效地完成内容全文检索和主题检索;自建数据库和引进的数据库系统由于来源、所用管理系统的不一,各数据库信息资源之间无法实现统一维护管理,资源与资源之间缺乏按照知识主题的整合,各个分散的资源之间缺乏有机联系,不同信息资源无法实现集中、统一地上网并实现检索界面、检索方法的统一。

所谓信息链接与动态重组,指在已建立的信息资源体系基础上,将有关信息内容链接起来形成新的信息链或信息集合,从而实现信息的重组。[11]这种链接重组重要不依靠作者事先建立的链接,而是专门建立相应的链接机制,有意识地根据用户的特定需要和信息内容内在关系来进行面向用户的信息组织,可以看成是用户界面层的信息组织机制。

在基于个性化服务的信息资源组织系统中,要实现信息资源的无缝链接,即通过统一界面方便快捷地检索到信息资源组织体系内的所有分布式异构资源,实现统一检索界面、统一检索平台、统一用户认证。

在系统内实现对这些多源异构数据的统一管理;为异构、分布式资源提供统一的权限管理机制和安全机制;对多源异构数据的统一和检索;在统一管理和统一检索的基础上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

使用MARC格式对网络学术数据库的电子资源进行整合,将“实体资源”与“虚拟资源”融于一体,建立基于OPAC的一站式检索,提供“一站式”(One-stopShopping)信息服务。

2.3.1信息链接与动态重组的形式

信息链接具有多样化的形式,如:

(1)知识性链接。主要是信息内容与相关的知识组织体系链接,包括与词汇表、叙词表、分类表等的链接,通过建立链接可解释有关信息内容、按知识组织体系显示及组合信息内容,或进一步支持利用知识组织体系的映射。

(2)参考文献链接。主要指文摘索引与它们所标引的文献之间的链接,目前已成为各个文摘索引和全文期刊出版系统的标准功能之一,并逐步走向跨出版商跨系统的、可本地控制的开放式链接机制。

(3)引用网络链接。主要链接引用目标文献的文献、被目标文献引用的文献、同被引文献、引文耦合文献等。这类系统往往融合参考文献链接功能,但能进一步通过引文关系来链接相关文献,还可对引用链接实行动态更新,从而形成一个以文献为中心的不断更新的相关信息集合。[12]

(4)语义链接。主要是利用语义网络和概念集等,将信息内容与那些虽然没有直接语言关系或引文关系,但有一定逻辑联系的信息内容连接起来,例如关于某一疾病的文献与那些和该疾病有并发关系的其他疾病的文献链接起来。语义链接需要知识组织体系和推理的支持,往往体现为虚拟的动态的链接。

(5)重组性链接。其重点不在具体文献的检索,而是对一批信息内容按照特定体系重新组织,而这个体系可能是动态定义和个性化的,例如个性化资源系统,按不同分类体系或同一分类体系的不同层面组织资源体系,按主题分类组织检索结果。[13]

2.3.2信息链接与动态重组的模式

在个性化信息资源组织体系中,需要对信息资源进行链接与动态重组,其方式有浅入深依次为:书目管理系统OPAC与数字资源的整合、通过联合检索达到一定程度的整合、建立统一元数据库通过整合检索达到更高层次的整合。

(1)书目管理系统OPAC与数字资源的整合。书目管理系统OPAC与数字资源的整合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通过元数据融合达到统一检索的目的,第二种方法是通过建立关联达到相互调用的目的。

(2)通过联合检索达到一定程度整合目的。它的实现有两种方法:一是通过执行Z39.50协议,聚合不同平台上的异构OPAC数据库,建立书目整合检索系统。如上海地区图书馆所采用的“Webpac检索系统”的“多数据库检索”,可在统一检索界面上通过著者、题名、主题、关键词、标书号等途径,检索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复旦大学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的OPAC书目信息,不需要在各个图书馆不同的OPAC界面间来回切换。二是利用数据商提供的MARC数据,根据图书馆制定的数字资源著录标准,将数字资源导入OPAC,形成实体和虚拟馆藏的书目整合检索系统。

(3)建立统一元数据库通过整合检索达到更高层次的整合。通过支持分布的数字信息系统间的互操作、无缝交换和共享信息资源与服务,构建一个逻辑的集成信息服务机制,并按数字资源的逻辑关系组织成立体网状、相互联系的知识资源系统。如中国试验型数字式图书馆,它的数字图书馆应用系统是进行数字化建设及整合各类数字资源的基础平台,实现资源的深层标引和分布式资源库的跨库链接。

3基于个性化服务的信息资源整合展望

信息资源整合与重组是个性化服务发展和信息资源多样性发展的产物。随着数字资源的迅猛发展和个性化服务的普遍实施,可供利用的信息资源层出不穷,资源整合与重组势在必行。但由于数据库集成开发商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在制作数据资源的过程中往往对数据库进行了种种限制,如对数据库进行加密,使一般人难以读懂和理解其数据格式;同时还存在版权问题,这给信息资源整合与重组带来了一定的限制。目前,对资源整合与重组的探讨还处于萌芽状态,还是一个有待于探讨的领域。本文在个性化服务的信息资源组织中初步探讨了其资源整合与重组问题,其实现还有待于信息资源组织领域和数据库开发商的共同努力。

文化多样性论文范文第6篇

21世纪,由于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变得畅通与自然。时间和空间已不再成为交流的障碍,每个国家的人们都可以通过互联网轻松的感受到世界各地各民族丰富而具有特色的文化。由于世界各国谨慎地遵循着历史传统和生产方法,促使世界各国的动画生产也形成了比较独立、稳定的构架。为了满足本国人民的文化需求,各国的动画制作从题材选择的范围、造型设计的风格、故事的叙述手法,到整部影片的情绪基调,都融合了当地文化特色,彰显出浓重的异国风情。正是鉴于各国各地区民族文化与意识形态差异较大,以下论述中笔者主要选取世界动画行业中具有代表性的国家和地区来探讨不同文化背景与艺术形式影响下的动画艺术。基于商业追求与多元文化影响的美国动画一个社会的发展现状首先取决于其政治经济状况,美国作为世界经济第一大国,其文化具有明显的强势意味。作为文化输出最发达的电影传媒行业,美国电影以其强大的经济、科技、营销渠道把全球文化市场整合起来,通过多元的文化竞争策略,占据了全球主导地位。特别是以迪斯尼为首的美国动画行业很早就发现了动画中所蕴藏着的巨大商业价值,他们将动画片作为一种商品生产出来,并通过成熟的营销手段销售出去,从中获取了巨大的利润。美国动画不仅仅在商业上突显其霸主地位,在故事题材与文化内涵上更彰显其文化的多元性与包容性。美国不仅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而且各国大量移民促使其文化很早就向多元化方向发展。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各国观众对异地风情、异域文化的好奇和向往,导致了美国动画从内容题材方面的改变,一种以异域文化为背景,或者直接改编自外民族文化的影片也开始亮相银幕。其中的故事大多是从不同国家的传说和文学名著中提取素材,运用各种的表现技巧与方法,再以美国的现代价值观念加以整合包装,突显人类共有的、最能引起的情感共鸣的主题。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如《白雪公主》、《钟楼怪人》、《美人鱼》、《木兰》等。表现形式上美国动画运用了大量的外民族传统文化元素,从视觉和听觉方面不断给消费者创造出新鲜感,营造出了一个个奇幻美妙的异域场景。例如:来自古印度的故事《森林王子》,来自神秘阿拉伯世界的《阿拉丁》,来自印第安原始部落的《风中奇缘》,来自非洲大草原的《狮子王》等。美国动画之所以能得到全球的认可,其最主要原因就在于作品中所反映出的超越地域、民族和国家的精神。从商业角度来说,受众群体的准确定位、不同国家新颖的故事题材以及成熟的工业制作体制使得美国动画在制作上精益求精,内容上丰富多彩,无所不包。正是美国动画的这种制作体系使得其作品很容易被全世界观众所接受,进而在全球范围内产生影响。

追求艺术探索与哲学思考的欧洲动画欧洲作为动画的发源地,其动画表现形式更多的是一种实验性质的短片。欧洲动画创作者从一开始就和美国等商业动画大国不同,他们一直探索着动画的艺术本质,认为动画是艺术的载体,而非商业品。创作者从欧洲深厚的社会文化和艺术底蕴中寻求灵感,在欧洲丰富多样的文化传统中汲取养料,借鉴音乐、美术、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和实验,创造了许多不同风格且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动画艺术作品。从题材和内容的选择上看,欧洲动画作品中夹杂着不同的思想文化内涵,强调哲理性的思辨和特殊情绪的渲染,进而给人以启示和教益。这些启示和教益不仅仅在人物、故事的表面,而且渗透到对人类的思考、人性的感悟、社会的问题和哲学的反省之中。在他们的作品中很少有像商业动画中的噱头和荒诞搞笑的感官刺激,但是为了艺术的追求却不乏高雅的幽默和令人回味不尽的艺术美感。代表作有德国Lauenstein兄弟制作的动画片《平衡》、希腊导演NicoleVanGoethem的《希腊悲剧》等。从表现形式上看,由于动画的诞生就是源自一种技术和艺术上的探索,导致其与生俱来就有不断尝试的精神。欧洲动画创作者们在表现形式上不仅仅限制于传统手绘动画,他们利用油画、水彩、木偶、石雕、实物甚至真人,在视觉上追求各种创新与突破,将生活高度地抽象化、象征化、荒诞化,以简练的线条和色块、近乎单一的场景和主体人物来传达概念化的理念,探索动画表现力的可能性。正是欧洲动画制作者们的这种不断尝试与创新,才有了动画现在的艺术性与多样性,从而使得欧洲动画艺术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普遍的尊重与欢迎。强调民族精神与人文关怀的日本动画日本素有“动漫王国”的美誉,是全球最大的动漫制作和输出国之一。在日本,99%以上的人都属于大和民族,种族构成的纯粹性很容易形成文化上的同质性。这种文化的同质性不仅使日本避免了民族矛盾的纷扰,而且使日本在整体上既能吸收各国优秀的文化的同时,保持自己本民族固有特性。这种表现在日本动画上尤为突出,日本动画在题材和形式上大量借鉴中国传统文化以及欧美文化元素,并将其与本国的国民精神融会贯通,创作出独特风格的动画作品。例如动画作品《三国志》、《七龙珠》、《变形金刚》等。这种做法不仅促进了日本动漫产品在种类上的丰富多彩,而且有力地帮助日本动漫产品在欧美市场的推广,同时也促进了日本价值观和理念的传播。关注人类生存,追求人类幸福,是文学艺术追求的永恒主题。日本作为动画文化产业大国,把教育、商业和艺术放在同等重要位置来对待。从题材和内容上看,日本动画具有鲜明的艺术特征,注重故事内涵和思想深度,日本动画不像欧美动画那样充满艺术气息和欢快、乐观的气氛,其大多是表现成长、战争、人与自然的关系等现实问题。例如宫崎骏的动画《风之谷》、《千与千寻》、大友克洋的动画《AKIRA》《蒸汽男孩》等。日本动画所具有的民族精神与价值观不仅仅和创作者的主观情感、深入思考有关系,而且与日本社会的文化心理、民族的审美习惯以及接受定势等等有关。日本动画带给人的情感体验是多样性的,对世界的认识也是成熟与复杂的,正是这样的情感体验更加丰富了世界动画的艺术领域,这也是日本动画片赢得世界各国人民青睐的原因。赋予民族特色与传统意识的中国动画中国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本民族特有的文化价值观。中国本身就是一个非常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强调道德修养的国家。所以在文学艺术的题材和内容上强调其社会作用,讲求“诗言志”、“文以载道”、“寓教于乐”。中国动画受其影响在民族风格与思想内涵上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不断与从传统绘画、书法、壁画、年画、皮影、民间工艺和戏曲等等各个艺术领域汲取养料,并结合中国历史上的人物故事、神话传说、优秀的民间传统和丰富的童话寓言创作了一大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动画作品。例如:传统手绘动画《骄傲的将军》、剪纸动画《猪八戒吃西瓜》、木偶动画《神笔》、动画长片《大闹天宫》等等。中国动画除了与世界动画共有的夸张性、娱乐性等艺术特征之外,由于受到中国传统哲学、美学思想的影响,中国动画最突出的特点就体现在写意性上。其中以极具浓郁的东方美学特点和中国民族风格的中国水墨动画尤为突出。代表作有《小蝌蚪找妈妈》、《牧笛》等,这些极具鲜明民族风格和浓郁的中国文化传统气息的动画样式,促使中国动画形成了独具中华民族特色的艺术风格,形成了享誉世界的“中国学派”。

动画从诞生到今天已经有120多年的历史,世界各国各地区的动画艺术家们所创作的动画作品是我们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1年11月2日《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中所说那样:“文化由于时间和空间的不同而呈现出多样性。这种多样性体现于不同的人类群体和社会认同的独特性和复杂性。作为一种资源的交换,革新、创造及文化的多样性对于人类如同生物多样性对于自然一样,是必要的。基于这一认识,多样性的文化是人类共同的遗产。我们应该认定、并应该确认,这种多样性有益于人类的当代和未来。”由此可见,文化多元性与多样性是每个社会得以生存和保持竞争力的根源。每一种文化都有独特的渊源和适应范围,有最能够发挥自己功能的社会条件。因此,当今任何民族、任何国家的文化如果放弃全球化的视野,孤立地谈自己的发展,或脱离自身文化传统去谈发展都难以面向未来。也正因为有了文化的差异和多样性,才有了竞争的动力,才给予人类更多样的选择。如果没有文化的多元性也就不可能出现形式上的多样性,更不可能有今天绚丽多彩的人类动画艺术。因此,立足于多元文化的世界观,通过各国民族自身形式多样的艺术,进而促进动画艺术的不断发展,是每个动画艺术工作者的历史使命!

本文作者:赵一鑫张宁工作单位:四川美术学院

文化多样性论文范文第7篇

学校体育发展情况和社会价值取向影响大学体育文化的功能。从文化角度来分析,文化具有传递、继承、辐射以及创新等功能。大学体育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同样具有健身、育人、导向和创新等功能。

(一)学术功能

体育文化的学术功能,与体育学科自身发展相适应。在传统教学中,主要是在体育院校和体育科研部门才能体现出体育文化的学术功能,而现在,由于科研机构和研究人员的不断涌现,许多高校也对体育科研给予了高度重视,由于是一些综合性的高等院校,更加注重对体育科研机构的建设,这是新形势下,对大学体育文化学术功能的一种拓展。

(二)导向功能

大学体育的特殊性决定了大学体育文化的特殊性导向功能。大学体育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不仅要与国家、集体及校园利益相一致,又要把校园体育行为引导到体育建设目标上。体育在长期的教学、训练科研以及管理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体育价值观念,并不断进行升华,在为校园体育行为提供参照的同时,也引领校园文化向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随着社交网络交际的频繁,大学体育和日常生活逐渐融合。“终身体育”“全民健身”“健康第一”等思想观念的提出,促使大学体育文化对社会体育潮流或多或少起到了导向性作用。

(三)竞技功能

体育是竞技比赛的一种表现,因而,大学体育文化也少不了竞技功能。尤其是在现代高校体育教学中,更加注重对体育文化竞技功能的开发与利用。从而更好的体现“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体现出本校体育项目的特色。将竞技体育和学校体育进行有机结合,不仅能够增强本校的体育项目竞赛的实力,同时也为创建独具特色的大学体育文化营造出了良好氛围,起到了促进作用。

(四)创新功能

大学校园是体育历史文化的“储存室”,同时也是体育文化的“加工厂”。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体育文化也呈现出新的变化。它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促进了体育教学、训练、科研等在创新中得到了发展。创新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形式,体育新技术、新观念等不断涌现与推广,促使大学体育的发展也多姿多彩。

二、文化多样性环境下对高校体育文化的反思

高校体育文化在展现当代体育发展的总体特征的同时,也呈现出了新时期高校学生的精神风貌与文化素养。在当前多样化环境下,高校体育文化不仅要与世界体育文化、社会主流文化发展相适应,同时也要体现出本校体育事业的发展特色,发挥出高校体育主导文化的作用。

(一)坚持普适性与特色性相协调统一

在现阶段文化多样性语境下,高校体育文化建设需要坚持体育文化普适性与特色性的相互协调统一。首先,高校体育文化要坚持其普适性,紧跟时代步伐,体现时代气息,保证高校体育文化与社会体育文化的协调;其次,作为高校体育,又要体现出其自我的特色,凸显个性,在竞争中占有优势。同时,也要正确处理高校体育文化多样新与个性化之间的关系。由于体育文化面对的是全体学生与广大教育工作者,应该具有形式各样、丰富多彩的特点,在此基础上,高校体育文化要挖掘出自己的特色,并要保持。但是很多高校对这个问题认识不到位,为了提高学生的体育成绩,仅仅突出了几个比较占有优势的体育项目,忽略了体育文化多样化的特点。还有些高校,没有立足于本校的发展实际,将把整个学界体育文化建设作为了风向标,盲目发展,未能体现本校特色。这些极端思想与行为都不够正确,需要我们深入思考。

(二)以素质教育为指导思想

素质教育在我国教育制度改革的深入发展中,越来越凸显出其重要作用。高校体育文化在建设过程中也应以素质教育为指导思想,真正体现出素质教学的内容。过去,我们在教育中过度重视文化课成绩,但如今,我们的教育正处于向素质教育转型的时期。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高校体育文化也应该与这一指导思想进行接轨,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在素质教育中,需要重视校园文化的潜移默化影响作用。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有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一个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有利于培养体育兴趣,自觉养成学生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

1.彰显体育精神。国与国,校与校、团队与团队之间的竞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在体育比赛中,有利于形成学生对集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有利于提升集体的凝聚力。高校体育文化的建设和宣传,对于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推进素质教育是有重要作用的。

2.培养竞争合作精神。体育精神能够激发起学生的竞争意识,有利于他们以良好的心态应对将来日趋激烈的职场竞争。同时,体育项目中的团体合作性,促使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形成协作配合的意识,这也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良好契机。

3.塑造学生性格。体育竞赛倡导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对塑造学生实事求是、光明磊落的性格起着十分重要作用。

(三)尊重不同民族的体育文化

文化多样性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 民族地区 公平 发展 文化多样性保护

一、公平、发展与文化多样性保护

1.公平与公平理论

所谓公平,简单地说就是公正、合理、平等。对于公平的认识经过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早在两千五百年前,孔子就在《论语・季氏》中说:“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后来,这种“均无贫”的思想被发展成为绝对平均主义。西方对公平的认识也是源远流长,从柏拉图、亚里斯多德、伊壁鸠鲁到霍布斯、卢梭、康德、黑格尔到马克思和恩格斯等,分别从政治、社会、经济和法律等不同角度阐述了公平的思想。

公平理论(Equity theory)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John Stacey Adams)于上世纪60年代提出,是一种关于社会的比较过程的理论。美国政治哲学家罗尔斯(John Rawls 1921 2002)则从社会政治的角度提出了公平理论。在他著名的《公正论》(1971)一书中,罗尔斯提出了社会公正的原则。作为一种激励理论,公平理论常用于经济管理。实际上,公平理论也适用于社会。如果一个群体或者说一批人感到不公平,那么就会产生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当这些矛盾和问题激化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影响到社会的安定。

2.公平、发展、与区域文化多样性保护

公平与发展的问题由来已久。在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的时代,公平与发展的关系实际上就是公平与效率的问题。公平较多地被看作社会发展目标,效率则主要是经济发展目标。人们逐渐认识到:二者同时作为人类社会这驾马车的两个轮子,共生共荣,等量并重,不可偏废。他们作为社会均衡发展的整合目标表现为双向互动的态势。

公平与文化多样性保护同样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少数民族文化之所以面临生存危机,是历史上诸多因素造成的,而不公平的待遇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公平是文化多样性保护的基本要求,不能从政治、法律、经济等方面保证文化的公平,文化多样性保护就不可能实现。就民族而言,公平有利于建立民族自觉和自尊,促进民族团结,缩小民族差距,而不公平则会伤害民族心理,激化民族矛盾,拉大民族差距;同样,文化多样性保护有利于公平的建立。保护意味着对弱势文化的扶持与倾斜,这些政策、经济和法律措施有利于提高弱势文化的地位,从而实现权利和义务的公平。

另一方面,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又可以分为狭义与广义两种方式。狭义的保护仅仅针对文化类型本身,重点在于某一种或几种文化要素(基因),其结果常常是死的保护,其效果也往往是事倍功半。所谓广义的保护就是从整体上对文化生态系统加以保护。只有从整体上加以保护,才能使文化成为富有生命力的活的保护,也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实现活的保护,必须依靠发展,即在发展中保护。政治和经济的发展是文化繁荣的基础,而文化的发展也可以促进政治和经济的昌盛。

总之,公平与发展和保护密切相关,对一个区域的文化多样性来说,三者缺一不可。

二、乳源必背旅游兴衰的个案分析

1.必背旅游的发展过程

必背位于广东省乳源瑶族自治县的东北部,是乳源县辖镇。从自然条件来看,必背镇地处南岭山地南麓,山高谷深,层峦叠嶂,沟壑纵横,云雾缭绕,景色怡人,其山势以峻、奇、险、秀著称。从社会历史条件来看,必背是乳源过山瑶的聚居地之一,是旅居美国、泰国、缅甸、老挝等海外瑶胞的发祥地。1984年,美泰瑶族代表赵剑高等四人和美国威廉・凯利国际大学语言学教授赫伯特・帕内尔博士(瑶族名字叫盘贵福)等人访问必背。美泰瑶族代表的必背之行有三个目的:一是寻根。美国瑶胞于20世纪70年代移居美国,现有瑶族人口1.7万多人。他们保留与必背瑶族相同的语言和生活习惯以及传统的民族服装;二是看望中国的瑶族同胞;三是研究瑶族文字。1984年春,以著名瑶族研究专家白鸟芳郎教授为团长的日本少数民族研究团一行23人访问乳源。1984年12月,日本学者竹村卓二等人访问必背。1985年5月,美国密执安大学音乐学院教授到乳源考察瑶族音乐。1986年5月,香港中文大学、香港中华文化促进会联合在香港举行第一届瑶族研究国际研讨会,会议拟于会后组织与会人员赴连南和乳源考察,并在乳源闭幕。在这样的背景下,乳源县旅游局决定开发必背旅游。

1986年,乳源县旅游局积极向国家、省、市旅游局汇报美国瑶族华裔到必背寻根访祖及首届瑶族国际研讨会的活动情况,并作出可行性报告,争取资金,建成必背两层迎宾楼。1987年,韶关市旅游局拨款1万元,市政府拨款15万元,兴建了一座歌舞厅和一座公厕;国家旅游局拨款5万元,兴建了门楼、办公室、展览室、小商店等设施。1990年,县旅游局向财政借资数十万元兴建瑶山酒家。同年,必背瑶寨被广东省旅游局列为广东省四大民俗风情旅游热线之一。1991年,县旅游局和必背瑶寨旅游管理处请县民族艺术团老师、演员编导瑶族歌舞,培训了一支20多人的表演队伍。在保留“铜鼓舞”、“铙钹舞”、“草席舞”、“顶杠”、“爬刀山”、“独木行舟”等传统节目的同时,增加了吊脚楼瑶族结婚表演仪式、“打竹竿”、“闹金秋”等歌舞。以必背瑶寨为依托,乳源县主办了“穗港澳――乳源旅游业务洽谈会”。通过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办法进行大力推介和宣传,必背瑶寨的影响日隆。1993年2月,组织美国、新西兰等国家的15个外国人徒步穿越大瑶山旅游活动。同年,市政府投资30万元,修建了15套瑶山度假村。与此同时,瑶山酒家开业,主要提供瑶族传统美食,并有瑶族姑娘敬水酒等,受到游客欢迎。1996年,县旅游公司筹集资金10多万元,成功开发必背峡谷漂流项目。总体来说,必背瑶寨旅游起步早,发展势头良好,客源充足。然而,1997年,韶关市重点工程杨溪水库开工,由于修建水库和电站,旅游交通中断,必背瑶寨旅游逐渐沉寂下来。2002年,瑶山酒家被洪水冲垮,度假村变成了养猪场。

2.必背旅游对乳源瑶族文化的影响

必背旅游对乳源瑶族文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首先,必背旅游的开发强化了瑶族人口的民族心理,唤起了他们的民族意识,增强了民族自信,认识到了瑶族民族文化的价值,从而激起了他们保护民族文化的自觉性。

其次,必背旅游的发展直接促使了瑶族文化的复苏,活化了民间传统工艺,有利于文化的传承。例如刺绣,在旅游市场的带动下,许多人重又拿起了弃置很久的针线,使这一具有重大价值的手工艺术重新焕发出光彩。再如歌舞表演,其演员均非专业演员,而是由当地附近瑶族组成的一支业余演出队伍。旅游旺季是演员,旅游淡季是山民;游客来了是演员,游客走了是山民。通过表演,使瑶族的歌舞艺术得以发扬光大。这正是文化多样性保护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即:把死的艺术变成活的文化。

第三,必背旅游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有助于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除了门票收入以外,许多产品如腊肉、豆腐、番薯、玉米等价格上涨,一些土特产如石韭菜、冬菇、木耳、茶叶等供不应求。以茶叶为例,旅游开发时茶叶市场价每斤平均在100元以上,而旅游衰落后每斤20元左右还无人问津。按2004年茶叶产量23t计算,仅此一项,当地就损失约368万元,平均每人600多元。即使按瑶民销售价只相当于市场价的三分之一,平均每人每年纯收入也减少200多元,每户减少近千元。

不可否认,必背旅游对社会文化也存在着一些所谓的“负面”影响,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人们商品观念增强所导致的价值观念的变化。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市场观念取代小农意识,很难说这不是一种进步。

3.造成必背旅游终结的不公平因素

杨溪电站的开发最终导致了必背旅游的终结,这对当地人来说是不公平的。其不公平主要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首先,资源上的不公平。在资源开发上,重视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忽视了对文化资源的开发,甚至牺牲文化资源的开发来换取对自然资源的开发。乳源水力资源丰富,建国后,乳源县一直把水电工业的发展摆在区域发展的重要位置。不可否认,乳源水电的发展对于当地经济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在水力资源开发与旅游资源的开发发生矛盾时,旅游资源被忽视,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源观的落后和发展观的短视。杨溪电站的修建不仅阻断了必背旅游的交通,而且巨大地改变了杨溪河的水面景观,使作为必背旅游之一的漂流项目遭到彻底破坏。

其次,经济上的不公平。至2004年底,乳源是广东省小水电装机容量最多、开发率最高、单列人均占有装机容量最多的一个县。然而,与许多其他地方一样,水电开发并没有使乳源从贫困中解脱出来。目前水电开发在经济上主要有补偿制度和分配制度。补偿主要是以有形的财产(土地、房屋、树木、设施等)和搬迁重建中的有形物耗为基础计算的,很少或没有考虑“无形”的损失,也没有考虑潜在机会的损失(即机会成本)。杨溪电站的补偿显然无法弥补必背旅游消失所带来的损失。在分配制度上,目前主要是采取“谁开发,谁受益”的原则,结果造成当地居民从中得到的利益非常小。

第三,区域上的不公平。区域之间的公平原则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则之一,也是我国目前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我国在过去的发展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为了整体的利益牺牲局部的利益、为了一个地区的利益牺牲另一个地区的利益的不公平现象。在发展时我们忽略了环境成本和资源成本,一个地区的利益被转嫁到了这个地区以外的地方。就乳源来说,虽然通过扶贫等各种形式有所回馈,但相对于当地的损失来说力度太小。

第四,科层上的不公平。“科层制(Bureaucracy)是蒙西尔・德・古尔耐(Monsieur de Gournay)在1745年所提出的概念,主要是指官员的统治。但这一名词是随着马克斯・韦伯(Max Weber)对现代组织兴起的系统解释而普及的。组织作为社会权力的根源,能够使个体承认他(她)也许是无力抵抗的。在杨溪电站的修建过程中,乳源当地领导也曾经多次到市里向有关单位提出不同意见和争取利益,但是,最后的结果是个别干部因工作需要而被调离其工作岗位。这也可以反映由于科层上的不公平,越往下,其声音越容易被淹没,基层的要求往往不被上层重视和采纳。

三、结束语

亚当斯和罗尔斯的公平理论皆强调了公平对于社会的重要性,人们也主要从社会目标上来认识公平。实际上,公平的内涵要复杂得多,例如,可持续发展要实现的核心目标之一就是代际公平。从乳源必背旅游的兴衰也可以发现,造成必背旅游终结的不公平因素至少表现在资源、经济、区域和科层等四个方面。因此,资源公平、经济公平、区域公平和科层上的公平是我国民族地区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必须正视和处理好的几个问题。

公平、发展、保护与民族地区文化多样性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公平是民族地区发展和文化多样性保护的必然要求;而发展既是公平的具体体现,也是文化多样性保护的基础和重要手段。乳源必背旅游的实例也充分说明:公平促进发展,从而有利于文化多样性保护;反之,不公平制约发展,从而也不利于文化多样性保护。从系统动态学的角度来看,公平、发展、保护与民族地区的文化多样性既可以组成一个相互促进、不断放大的负反馈回路,也能够形成一个相互制约、不断衰减的正反馈回路,其中,关键在于人们的选择与行动。

参考文献:

文化多样性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自然遗产;文化多样性;对话

在现代社会,随着科学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世界逐渐融为一个地球村,这大大推动了全球的经济和政治合作,也为全球性的文化交流提供了条件。为了进一步促进人类群体的和谐发展,人们开始关注全球文化的多样性,重视不同文化之间的良性互动。与此同时,随着人与自然问题的日益激化,人类文化和自然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微妙,越来越多的人强调人类文化和自然的对话,以此来谋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了促进文化的多元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了《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并且提出了相应的行动计划要点来促进该宣言的有效实施,其中第十三条明确提出了“制定保护和开发利用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的政策和战略”的行动要求。以下,本文将从自然与文化对话的四个阶段出发,分析自然遗产对文化多样性的影响。

从历史角度来看,自然先于人类和人类文化出现,人类各族群的文化都是在自然的根基上绽放的花朵,而并非随着人类的出现而产生。自然有其自身的游戏规则,即我们所熟悉的“丛林法则”,它强调的是“弱肉强食”和“适者生存”。起初,人为了生存,不得不被动地去适应自然环境,人类文化就是在这适应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这便是自然与文化的第一个对话阶段。显然,在此阶段,双方的对话主动权掌握在自然手里,人类文化只是被动地去适应自然。最终,人类各族群的文化深深地烙上了自然的印记,自然世界的多样性同样地促进了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发展。

随着人类历史的不断发展,人对自然的态度由原先的恐惧转变为敬畏。人们凭借对自然的了解克服了对自然的恐惧,但是自然对他们而言,依然是神奇而充满力量的。人们重视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适度改造自然而不试图征服自然,人类文化和自然展开了第二阶段对话。与第一阶段的被动适应不同,在此阶段,文化与自然的对话处于互动状态,东西方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也正是在这一时期所提出的。在这一时期,自然为人类提供了无穷的文化原材料,人类各族群从中各取所需,建立和发展族群内部文化。虽然每个族群的文化都有其独特之处,但在一定程度上,它们也与其他族群的文化形成互动,共同源于自然而又一齐体现了人类的智慧和追求。作为人类精神文化的一部分,各族群文化愈是独特,就愈能显示出人类文化的多样性与丰富性。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的发展进入前所未有的快速阶段,人们凭借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向世界发出征服口号,不能幸免的自然成了人类征服的对象,而且是最主要的征服对象。征服自然所带来的让人们遗弃了原先对自然持有的“天人合一”理念,人类文化变得野心勃勃,充满着对自然的侵略气息,这便形成了自然与文化的第三个对话阶段。不难看出,这一阶段的人类文化掌握了双方对话的主动权,它向大自然发起进攻,人们试图征服自然,使自然按照人类意志发展改变。但是,人们忘了自然才是文化的“根基”,本末倒置的做法只能让人类文化的发展源泉枯竭,强制自然按照人类意志发展所带来的后果是对自然多样性的破坏,自然多样性的破坏进一步导致了人类文化多样性的破坏。在征服自然过程中,处于优势的族群文化成了这一时期人类文化发展的标准模式,它以强势的姿态迫使其他族群文化向其看齐,人类文化在某种程度上呈现出了一体化的僵硬发展态势,这打破了人类文化应有的多元局面。

在现代社会,世界的全球化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趣味日益标准化,这使我们面临着巨大的贫乏危险,人们开始认识到尊重文化差异的重要性。唯有保护和促进文化多样性,方可确保多元化的世界视野,从而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更加协调,自此,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成了国际合作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与此同时,人们重新定位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天人合一”理念的价值再次被人们所认识,保护自然多样性,保护文化多样性成了国际社会的共识,人类文化和自然进入了目前新的对话阶段,也就是第四阶段对话。可以说,第四阶段是对第二阶段的回归,但较之于第二阶段,人类文化和自然的对话有了更为深刻的内涵。在这一时期,西方哲学中“一切事物的存在都有其合理性”的观点逐渐被人们认可,自然与文化的多样性以及两者之间的和谐发展成了人们共同关注的焦点,而从多样性自身而言,它也包含了自然与文化相互尊重、良性互动的对话前提。

文化多样性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多样化;探究式;多媒体式;角色扮演

对语文课堂多样化教学方法进行探索,可以一改传统语文课堂机械、单一的教学局面,转变学生的学习状态,使学生由原来的“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索,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实现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本文就在结合笔者自身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方法的多样化进行探索,旨在改变当今语文课堂高付出、低收效的局面。

一、采取探究式教学方式,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语文新课改提倡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是,当今的初中语文课堂仍然是以应试教育思想为主导,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被剥夺,学习个性被压制,始终是以被动者的身份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学习,这导致课堂气氛极其死板沉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严重缺乏。鉴于此种情况,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谨遵新课改所提倡的教学理念,采取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式学习方式,让学生以课堂主人对语文学习内容进行主动探索和求知,以此来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为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学习《风筝》这篇课文时,我没有采取一讲到底的方式,而是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让学生合作探究的环节,如,要求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课文围绕风筝主要写了几件事?这两件事相距二十多年,期间作者的思想感情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我”为什么不允许小兄弟放风筝?为什么说不允许小兄弟放风筝是对精神的虐杀?鲁迅对待自己的错误的态度与一般人有什么不同?然后要求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积极讨论,合作解决。这样,通过设计让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改变了以往学生被动接受教师死板灌输的学习方式,体现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激发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而且有助于学生深入感知课文内容,使学生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为本节课教学效率的大力提升奠定了基础。

二、采取多媒体式教学方式,呈现直观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现代多媒体技术被广泛应用到了各学科教学中,由于多媒体所具有的种种教学优势,对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将文本内容以多媒体课件的方式展现出来,创设一种直观式教学情境,如此,既能为死板沉闷的语文课堂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深层次的理解和感知,从而大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以《天净沙・秋思》这首古诗词为例,在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后,我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播放了诗作的四幅画面:老鸦依藤集枝图、小桥流水炊烟图、古道西风瘦马图、夕阳游子思乡图,同时,播放由费翔演唱的歌曲《故乡的云》,这样,在四幅画面的视觉冲击下,加上歌曲的音律,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这首古诗词中所描绘的画面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呈现在了学生面前,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教学情境的辅助下,学生也能深刻感受小令的意境美,对于学生想象能力、鉴赏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有助于学生深刻体会所蕴含的感情,为本节课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提供了保障。

三、采取角色扮演式教学方式,体现课程开放性特征,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

无论哪门课程,都不应该将学生始终局限在死读书、读死书的牢笼中,这样不仅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还不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汲取,无法构建出高质量的教学课堂。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采取角色扮演的教学方式体现语文课程的开放性,如此才能促进学生对语文学习活动的积极参与,使学生心情愉悦、精神振奋地学习语文知识,从而为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创造有利条件。

例如,在学习《范进中举》这篇课文时,我就组织学生进行了角色扮演活动,如,给学生分配好角色(范进、胡屠户、众相邻等等),然后将范进中举前后的故事情节演绎出来,在进行角色扮演之前,作为教师要对学生的扮演活动加以点拨和指导,以帮助学生正确把握各个人物的心理特点和形象。这样的活动新颖有趣,能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而且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故事情节,能深刻认识和感受到封建专制制度和科举制度的弊端,进而加深对课文思想感情的认识和理解。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改变传统一讲到底的机械灌输式教学方式,针对文本内容和学生学习特点探究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此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实现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