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微生态制剂

微生态制剂范文精选

微生态制剂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微生态系统;微生态;制剂

前言:所谓微生态系统,指的是在一定结构的空间内,正常微生物群以其宿主的组织和细胞及其代谢物为环境,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能够独立进行物质、能量及基因相互交换的统一生物系统。对微生态系统进行相关研究,对我国动物养殖业的相关发展有着不俗的推动作用,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对微生态系统和微生态制剂进行相关研究,就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

1.微生态系统

在我国当下的微生态系统研究中,主要研究集中在对动物的口腔咽喉部微生态系统与胃肠道微生态系统两方面,在下文中笔者将结合自身实际工作经验,对二者进行详细论述,希望能够以此推动我国微生态系统研究的相关发展。

1.1口腔咽喉部微生态系统

在动物体内,口腔咽喉部称得上是其最常与外界接触到部位,这种特点使得动物的口腔咽喉部极易出现相关病症。在呼吸道的微生物检测中,由于不同的空气会对其造成不同的变化,这就使得通过检查呼吸道微生物的方式,就有可能对其进行大气污染的相关监测,这种发展也是口腔咽喉部微生态系统研究的发展方向之一[1]。

1.2胃肠道微生态系统

胃肠道微生态系统的相关研究,一直是我国相关业界研究的重点,其本身包含着大量的细菌,这些细菌是胃肠道微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保证着其本身作用的正常发挥。在胃肠道微生态系统中,其能够起到增强免疫力、维持生物的生长代谢、参与新陈代谢、维持动物健康等作用。

2.微生态制剂的作用

2.1促进生长

在微生态制剂的应用中,其能够有效的促进相关动物的生长。具体来说,由于微生态制剂本身含有大量营养物质,这就使得其在具体的应用中,能够产生促进相关动物生长的物质,最终实现促进相关动物生长的作用。

2.2提高饲料利用率

在微生态制剂的应用中,其能够通过自身特性,与相关养殖饲料进行混合,以此提高相关饲料的利用率。具体来说,由于相关微生态制剂能够对饲料中的蛋白质、脂肪等营养成分进行降解,这就使得相关饲料能够更为便利的被动物所吸收,大大提高相关饲料的利用效率[2]。

2.3提高免疫力

在微生态制剂的应用中,由于微生态制剂本身就是较为优秀的免疫激活剂,这就使得微生态制剂的应用能够起到提高动物免疫力的作用。具体来说,微生态制剂能够通过细菌本身或细胞壁成分刺激宿主的免疫细胞,通过激活免疫细胞的方式,提高宿主的抵抗力[3]。

2.4改善肉的品质

在微生态制剂的使用中,由于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代替抗生素的使用,这就使得相关动物体内的化学成分与有毒有害物质的含量大大降低,而通过微生态制剂作用产生于动物体内的有益微生物,将大大提高相关动物的肉质。据相关权威机构调查,通过微生态制剂代替抗生素进行饲养地动物,其本身具有鲜嫩可口、无腥味的特点,由此可见微生态制剂对于动物肉质提升所发挥的作用。

3.微生物制剂的应用

上文中我们对微生态系统与微生态制剂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了解,在下文中笔者将结合自身实际工作经验,对微生态制剂的具体应用进行相关论述,希望能够以此推动我国动物养殖业的相关发展。

3.1畜牧业的应用

随着微生态制剂研究的不断发展,微生态制剂在畜牧业中应用发挥的作用也在不断提升,据相关权威机构实验表明,合理利用微生态制剂能够有效提高猪的增重效率,极大程度上提高猪饲料的利用率,最终起到促进养猪业发展的效用。此外,在畜牧业养殖中引用微生态制剂,还能够起到减少相关动物疾病发生几率,减轻应激发应等功效,这些功效的发挥对于我国畜牧业发展有着较为不俗的推动作用。

3.2水产养殖业的应用

在水产养殖业中,微生态制剂同样能够发挥较好的效果。具体来说,在水产养殖中使用微生态制剂,对于提高相关水产产量,减少疾病有着较为不俗的效用,同时微生态制剂能够起到的改善水质的作用,也使得其在水产养殖业中的效用大大提升。

3.3其它方面的应用

除了上文中提到的在畜牧业与水产养殖业中的应用外,微生态制剂还能够用于改善土壤、环境、水体质量等方面,对于相关农作物产量的提高、病虫害风险的降低等,有着较为不俗的效用,由此可见微生态制剂研究的重要性。值得注意的是,在微生态制剂的应用中,相关应用人员应注意选择合适的菌种,并对菌种的数量与活性进行严格控制,以此保证相关微生态制剂能够顺利发挥预定效果[4]。

结论:本文就微生物系统和微生态制剂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具体研究,详细论述了微生物系统的研究进展、微生态制剂的作用与具体应用,在这些论证中,我们了解了微生态制剂在我国各个方面的广泛效用,希望能够以此推动我国动物养殖业的相关发展。

参考文献

[1]杨静利,张莉.微生态制剂研究进展[J].沧州师范学院学报,2012,01:53-56+130.

[2]陈谦,张新雄,赵海,官家发.用于水产养殖的微生态制剂的研究和应用进展[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12,03:524-530.

微生态制剂范文第2篇

关键词:微生态制剂 作用机理 应用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4(c)-0006-01

1947年,外国学者首次用乳酸菌饲喂仔猪后发现,乳酸菌可有效改善猪营养状况,增加其体质量。但微生态制剂一直没有得到深人研究,直到20世纪60年代才开始逐渐被实际应用于畜禽养殖。目前,我国的年使量已超过1000t。

1 微生态制剂

1.1 微生态制剂的定义

微生态制剂,又名益生素、生菌剂、活菌剂。动物微生态制剂是兽医生物制品的一种,它是根据动物微生态学基本原理研制的用于调节动物机体微生态平衡,增强动物对肠内有害微生物的抑制作用或通过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来预防疾病,从而促进动物生长或提高饲料转化率的一类药物或饲料添加剂[1]。

1.2 微生态制剂的分类

微生态制剂中,其常用的菌种有:乳酸杆菌类(嗜酸乳杆菌、双歧杆菌、粪链球菌等)、芽抱杆菌类(地衣芽抱杆菌、枯草芽抱杆菌、蜡样芽抱杆菌)、酵母类(酿酒酵母、石油酵母)。

2 微生态制剂的作用原理

2.1 微生态系统的定义

微生态系统指在一定结构的空间内,正常微生物群以其宿主的组织和细胞及其代谢产物为环境,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能独立进行物质)能量及基因相互交换的统一生物系统(Biosystem)[2]。当原有的微生态平衡受到破坏时,不同菌群优势的变化在临床上则表现出不同的疾病症状。如果找到可以用帮助重建微生态平衡的方法,则可以更快更有效地治愈该部位疾病。

2.2 微生态制剂的作用机理

微生态制剂进入机体内主要通过一些物质的生成和对肠道微生物区系的改变而发挥作用,其作用机理相当复杂,而且在理论上的研究进展还比较慢,目前主要有以下几个理论和假说[3]。

2.2.1 微生物优势种群理论

正常动物肠道内的微生态平衡时有益微生物占绝对优势,对整个种群起控制作用。一旦该优势种群受到破坏,失去这种优势,就会导致动物微生态失衡,致使动物发病。微生态制剂的使用可以补充或恢复优势种群,使失调的肠道微生态重新达到平衡。从而使动物健康得到恢复。

2.2.2 生物屏障理论生物屏障理论

又称生物颉颃理论,也称嵌合作用。正常微生物群构成机体的防御屏障,其中包括生物学屏障和化学屏障,微生态群有序地定植于黏膜、皮肤等的表面或细胞间形成的生物膜样结构上。形成一层生物膜,封闭了致病菌的侵入门户,起着占位争夺营养、互利互生等生物共生或颉颃作用。

2.2.3 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抵御感染

微生态制剂可作为非特异免疫调节因子,通过细菌本身或细胞壁成分刺激宿主免疫细胞,使其激活,能有效提高机体免疫力和巨噬细胞的活性。激发机体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增强机体免疫力和抗病力。

2.2.4 生物夺氧理论

微生态制剂中有益的耗氧微生物在生物体内定植,消耗环境内的氧气,可降低局部氧分子的浓度,有利于专性厌氧菌的定植和生长繁殖,而需氧与兼性厌氧菌下降。使肠道微生态平衡恢复正常,以达到治病的目的。有些微生态制剂含有蜡样芽孢杆菌和枯草杆菌等需氧芽孢杆菌,这些菌不是正常菌群的主要成员,在肠道不能长期定植。但能迅速消耗氧,使pH迅速降低,从而有利于双歧杆菌与乳酸杆菌的生长。

3 微生态制剂的应用和研究现状

3.1 微生态制剂的应用背景

由于抗生素有抗药性、残留性、二重感染等特性,欧盟己全面禁止抗生素作为动物的饲料添加剂,其他各国也在加大对抗生素的限制,目前的研究认为,抗生素的负面效应主要有:长期使用抗生素会导致细菌产生抗药性,其耐药性因子的传递频率虽然只有,但由于细菌数量大、繁殖快,在这一频率下,仍造成抗药菌株的扩散、蔓延,而且可以使一种细胞产生多种耐药性[4]。

3.2 微生态目前的应用现状

日前在实际应用中,各国都有其法律的规定。在美国准许直接饲喂的微生物报道已有43种。但用于商品化生产的主要有嗜酸乳杆菌、粪链球菌和枯草杆菌、酵母菌、米曲霉等。日本主要使用枯草杆菌、纳豆芽抱杆菌、乳酸杆菌、乳酸球菌、酪酸菌等。我国正式批准生产的菌株主要有蜡样芽抱杆菌、枯草芽抱杆菌、乳酸杆菌、乳酸球菌、酵母菌等。在市场上,国外生产厂家使用最多的是Toyoi菌(抱子型杆菌培养物,从土壤中分离),其次为酪酸菌及Bifid (初代培养双歧杆菌)。

国内外关于水产养殖用微生态制剂的研究大局限于应用效果方面,而对于推广应用方面的研究,到目前为止仅发现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主持《微生物改良养殖生态技术的推广应用》,除此以外,暂无发现有关微生态制剂推广应用文面的报道。国外关于微生态制剂的研究比较早与相对成熟,对我国的相关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4 前景和展望

我们必须清楚的认识到并不是所有的益生菌都是绝对安全的。有的益生菌含有的抗药因子可以通过基因物质的交换转移到正常的肠道菌群中、现在有人把含有抗药因子的基因工程菌用做益生菌,其结果将会和滥用抗生索一样,制造出任何抗生素都无法消灭的超级细菌,给人类造成更大的威胁。绿色饲料添加剂的开发已是大势所趋,值得指出的是,在研究益生菌的同时,必须下大力气研究动物肠道菌菌群自身的特点及与寄主和环境之间的关系,才能设计出新一代高效的微生态制剂。

参考文献

[1] 黄永庆,陈学豪.复合微生态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J].饲料研究,2004(7):42~43.

[2] 张雅萍,史政荣.益生茵对烧伤大鼠肠道膜茵群和sIgA的影响[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4,16(5):257~259.

微生态制剂范文第3篇

关键词:微生态制剂;黑山羊;生长性能;影响

中图分类号:S81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632100

1 材料与方法

1.1 微生态制剂

对黑山羊生产性能进行研究的微生态制剂采购于北京天地大公司。

1.2 试验设计

本次试验主要包括45只黑山羊,选取年龄在6个月以内,对其进行分组,主要分为对照组,1组、2组3个部分,此过程为随机。保证各个小组包含15只黑山羊。其中对照组采取饲喂基础日粮,1组为在基础日粮的前提加入0.2%的微生态制剂,2组同1组基础上再增加0.2%的微生态制剂,试验周期为60周。

2 结果与分析

如表1所示,对照组,1组,2组在日采食量环节数据对比并不明显,其中母者数据明显(P0.05),1组、2组与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发现,日增重数据明显提高(P

3 微生物制剂对羊肉品质的影响

根据试验对比可发现,微生态制剂在黑山羊生产性能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优势,主要包括其消化机能,生产机能以及生产性能、污染物的排放与疾病的防治等方面。微生物制剂具备非常多的优势,在动物生长领域得到了普遍的运用。

微生物制剂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可以进一步对牲畜家禽等动物的微生态失调现象进行优势的调节,达到平衡状态;可以有效激发动物益菌种的增长,有效避免有害菌系生长所引用的危害,使其降到最低。

4 微量元素添加剂对羊肉品质的影响

在黑山羊机体当中,不可或缺的关键构成成分就是矿物质元素,其属于无尽营养师,可以有效提升黑山羊机体的新陈代谢,进一步提升生产的效率,其主要来源于动物饲料以及水当中。黑山羊机体对于微量元素的需求在不断增加。所以,在黑山羊进行生长的过程中,必须适时添加微量元素。而通过大量实践已经证明,伏映萍[2]在对滩羊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每日添加0.35mg/kg硒,滩羊日平均可以增重3.67%,此过程可以有效说明,在动物基础粮当中增加一定的硒可以进一步增加羊类的体重以及胴体净肉率,可以有效提升肉质的嫩度。

5 结束语

微生态制剂主体体现出2个方面的优势:有效扶植有益菌群;进一步抑制有害菌群。在此过程中,可以对动物胃肠道内的菌落平衡进行有效调节,进一步保证营养物质的充分吸收。微生态制剂还具有多方面的优势,保证饲料的营养价值的做大发挥,进一步提升生产性能。主要包括激活胃蛋白酶、产生有机酸、加强胃肠蠕动等。李光梅[3]等研究,海细毛羊基础饲粮中添加500mg/kg、1000mg/kg微生态制剂均能显著促进青海细毛羊的生长性能,与本试验结果高度一致。本研究表明日粮中添加0.2%和0.4%的微生态制剂均能提高黑山羊的生长性能,仅在60d试验期内每只黑山羊分别增重5.73kg和6.92kg,显著提高了黑山羊的生长速度,说明微生态制剂可在黑山羊养殖生产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胡顺珍,张建梅,谢全喜,等.复合微生态制剂对肉鸡生产性能、肠道菌群、抗氧化指标和免疫功能的影响[J].动物营养学报,2012(2):334-341.

[2]石峰,王涛,牛钟相.乳酸菌微生态制剂对肉鸡生产性能及免疫机能的影响[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79-83.

微生态制剂范文第4篇

关键词:微生态制剂作用机理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9-0227-01

微生态制剂主要是指能够改进人体肠道微生物平衡的一种口服制剂。它主要是结合一些生态学的原理,并利用人体内部的正常菌落来进行相应的配制和合成,从而改善人体肠道的微生物平衡,促进人体健康。特别是一个人处于婴儿阶段时,肠道内部的微生物群落还不完善,各种功能还需要很长的时间来进行完善。因此婴幼儿相较于其它成长阶段的人来说,肠道的微生物群落更容易出现失衡现象,而微生态制剂在儿科中的应用也比较重要。就近年的实际发展情况来看,微生态制剂的种类得到不断的增加,而临床的疾病谱也在不断的丰富。这些都给微生态制剂在儿科临床应用的发展带来了促进作用,同时也极大增加了婴幼儿的身体平均健康程度。

1微生态制剂的分类和作用机理

1.1微生态制剂的分类。当前儿科的实际临床应用中,使用最为广泛的就是益生菌。根据每一种菌株的作用机理及具体来源,可以把微生态制剂分为三种,即共生菌制剂、真菌制剂和原籍菌制剂。共生菌制剂主要是有由人体肠道外的菌落组成,并且能够对原籍菌生长直接或间接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例如枯草杆菌和芽孢杆菌等;真菌制剂主要是由布拉酵母菌组成,并且其作用机理比较独特;原籍菌主要是由人体肠道内部本来就拥有的菌落组成,并且能够直接的对体内的菌落进行补充,例如粪链球菌和双歧杆菌等。

1.2微生态制剂的作用机理。微生态制剂的作用机理主要是在人体的肠道表面形成一个菌落膜,在促进肠道内部有益菌的同时,也抑制肠道内部有害菌的发展。此外,还能引导人体肠道进行各种酶类的合成,增强肠道的消化能力。同时大大遏制内毒素的增长,并增强人体的免疫能力。在这之中,复合菌种中的单一菌种拥有更大的优点,它不仅拥有更强的环境适应能力,还能够快速的对肠道内部的微生物平衡进行相应的调节。

2微生态制剂在儿科中的临床应用

2.1预防和治疗腹泻。腹泻是儿科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且患有腹泻的婴幼儿,其肠道菌落一般都比较紊乱,而以益生菌为主的微生态制剂可以对此有很好的预防作用。根据相关的研究表明,当婴幼儿患有腹泻的时候,其肠道内部的厌氧菌落就会急剧下降,从而使得肠道的拮抗功能变低,加剧了腹泻的侵袭程度。而腹泻的加剧又会进一步的降低肠道内部的厌氧菌落,从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此时如果使用相应的微生态制剂,就能够对肠道内部的菌落进行及时有效的补充,从而使得婴幼儿肠道内部的菌落重新达到平衡状态,并修复肠道的屏障和损伤部位,增强肠道的功能性和结构性。

2.2缓解乳糖不耐。婴幼儿身体的各个功能发育都不完全,消化系统也不例外。如果婴幼儿食物中的乳糖不能得到良好的分解和吸收,就会引起肠鸣和腹痛等类似的临床症状。而微生态制剂中的嗜热链球菌和双歧杆菌等就能够良好的分解婴幼儿食物中的乳糖,进而缓解婴幼儿的乳糖不耐。

2.3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功能性便秘主要包括排便困难、次数少和大便过硬三种情况,其主要原因就是肠道的蠕动能力差。而对于儿童来说,出现功能性便秘主要和儿童的事物有关系。简单来说,如果食物中的蛋白质含量较多,但是没有相应的碳水化合物,就会使得肠道内部的发酵菌落明显减少,最后导致大便干硬。尤其是食用牛乳的儿童,干硬情况尤为严重。在实际的临床治疗中,发现很多患病的儿童都有挑食和厌食的情况,长期下去就形成了便秘。所以在治疗中,应该首先对儿童的饮食习惯进行改善,必要的时候在使用润肠剂的同时,指导儿童服用相关的微生态制剂,从而实现补充肠道菌落和维持肠道酸性环境的目的从根本上治疗便秘。

2.4治疗幼儿湿疹。湿疹是儿科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其患病的原因比较的复杂,但是如果婴幼儿肠道内部菌落发生紊乱的时候也会诱发。而微生态制剂能够最大程度的调节肠道内部微生物平衡,对于湿疹也有着比较好的治疗效果。相关的调查研究发现,枯草杆菌和双歧杆菌等微生物制剂,在此方面有很好的疗效。

2.5治疗小儿厌食。小儿厌食也是一种疾病,其主要是因为相关疾病破坏了消化系统,或者是因为神经系统因为环境的影响,不能良好的调节消化系统等。通过一系列的临床实践和调查研究,发现嗜酸乳酸菌和双歧杆菌等在此方面有很好的治疗效果,能够大幅度的改善婴幼儿贫血和营养。

2.6治疗新生儿黄疸。皮肤黄疸是肝胆疾病的主要表现形式,其主要是因为新生儿的肠道中,胆红素含量相对较高,并且β-葡萄糖醛酸苷酶的活性也较大,而肠道内部也没有和胆红素代谢有关的细菌,从而大大增加了发病的几率。而微生态制剂的治疗机制主要分为四个方面。一是能够快速的补充肠道内部正常菌落;二是大大降低肠道内部β-葡萄糖醛酸苷酶的活性,从而减少胆红素的肠肝循环;三是维持肠道的酸性环境,并使得胆红素从肠道中排出;四是增强肝中相应酶的活性。

3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在微生态制剂方面的制作技术方面也会得到很大的提升。而微生态制剂的临床应用作为保证婴幼儿身体健康的有力手段,在未来的发展中也有其新的意义和内涵。作为一名优秀的儿科医生,在当下更应该对微生态制剂应用的核心内容进行深入的了解,结合目前的应用重点和未来的发展趋势,积极借鉴微生物制剂在儿科临床应用方面的先进技术经验,改善自身的应用方法,做好微生态制剂在儿科中的临床应用工作。

参考文献

[1]郑跃杰,黄志华,刘作义,王文建,程茜.微生态制剂儿科应用专家共识(2010年10月)[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1,01:20-23

[2]沈秋燕,茹先古力·纳赛尔,陈春花.微生态制剂治疗388例急性腹泻患儿的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0,S1:1230-1233

微生态制剂范文第5篇

我国水域资源丰富,具有3000年的悠久的水产养殖历史,水产养殖面积高达780万公顷。2010年,我国水产品总产量达5373万吨,居世界第一位。近年来水产养殖业在我国迅猛发展,工业化大规模养殖日益壮大,一些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使得养殖水体饱受外源性污染的困扰,与此同时,养殖池内本身的抗生素和饵料残留等内源性污染问题又为养殖生态的恶化推波助澜。

养殖池水一般由天然水(河流、湖泊)补给,外源性污染的排入破坏了天然水体的自净能力,降低了入塘水的水质状况,而集约化、密集化的水产养殖的过程中,由于水产动物排泄物质的不断累积和饵料残留在池底的残留,养殖池中有机物负荷日益增加,分解会导致水中溶解氧降低,氨氮增高,并释放出硫化氢等有害的物质。传统改善水质的方法通常采用排出大量旧水、灌入新水,结合泼施生石灰或漂白粉等方法,这些常规措施虽然一定程度能调整水质但存在许多缺点,影响鱼类等水生动物的生长。无副作用,净水效果较好的微生态制剂将成为21世纪水产健康养殖的关键技术。

1.1微生态制剂简介

微生态制剂作为水质净化剂,可以调节水体微生态平衡,具有改良水质、预防疾病、促进生长等作用。目前作为常见的微生态制剂主要有芽孢杆菌、光合细菌、。放线菌、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蛭弧菌等。主要剂型有液体型、固体型和半固体型。

2.微生态制剂作用机理

2.1 微生态制剂消除有害污染物,调整养殖池中生态平衡,改善水质

微生态制剂通过氧化、氨化、硝化、反硝化、解磷、硫化及固氮等作用使之降解,最终分解为二氧化碳、硝酸盐、硫酸盐等。有效的降低了水体中的BOD、COD,使水体中的氨氮,亚硝酸盐、氨的浓度,清除排泄物质,饵料残留,浮游物生物残体,从而改良水质,维持水体生态平衡。

2.2微生态制剂减少鱼类疾病发生

减少预防疾病,抑制有害微生物生长广谱抗生素大量使用的弊端已经凸显,而微生态制剂在水产养殖业应用取得了极好的效果。微生态制剂产生非特异性免疫分子,可以使B细胞增加抗体同时维持吞噬细胞的活力防止毒性物质的滋生。微生态制剂的投加使得有益微生物形成优势种群,进而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繁殖,达到良好的微生态平衡。这样使得养殖水产品鱼、虾得病几率大大缩减,并节约了养殖成本。

2.3微生态制剂促进鱼类生长

饵料添加剂微生态制剂能够产生各种有益营养物如维生素、氨基酸等。将微生态制剂混入饵料添加,能够提升鱼类消化酶活性,有利于分解饵料中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物质,有利于水产动物对于饵料的进食与吸收。同时微生态制剂本身某些也可以作为饵料添加。

3.国内外研究概况

3.1微生态制剂国外研究概况

在欧洲、日本等国家微生态制剂除应用于人医、畜牧兽医、微生态饮料、化妆品的生产等方面,在水产养殖及防病治病上也有广泛的应用。在60年代日本就开始将光合细菌运用于水产养殖上。Sasak研究了光合细菌降解牡蝠养殖区底泥中的有机物,修复牡蝠养殖环境的作用。美国学者研制的Alken Clearflo是以枯草杆菌、地衣杆菌、多粘杆菌、假单胞菌等制成的系列微生态制剂,用于废水处理,取得很好效果。日本小林正太将患有鲤鱼烂腮病,穿孔病,金鱼绵头病,鳗鱼水霉病,赤鳍病的病鱼用光合细菌以一定方法处理,15天后病鱼恢复健康。日本佐贺新闻用枯草芽孢杆菌对海底堆积物,鱼池和养鱼水库的污泥进行了分解净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美国Green lake测算数据表明光合细菌每年同化炭60t,同时脱毒硫化物达84t并能明显减少养殖病的发生。

3.2微生态制剂国内研究概况

我国微生态制剂在水产养殖业中的应用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经过20多年的研究已经可以直接或者间接的作用于水产养殖对象。李跃华、葛佳春等用2种微生态制剂作用于青虾养殖池,利用制剂中的硝化细菌、枯草芽孢杆菌、假单胞杆菌降解水体中有害物质,施用后青虾生长速度明显加快。任保振等,王广军等在温室养鳖池投喂含有蜡质芽孢杆菌的有益微生物结果降低了水体中的COD、氨氮、亚硝酸氮的含量,池水和底沙中的异样微生物数量明显增加。刘忠等实验表明将光合细菌投加入鲍鱼鱼苗中,成活率比对照组提升了13.5%,平均体长提升了2.4%。翟士君等应用放线菌对温室养鳖池净化水质的效果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水质透明度明显增强,并增加了幼鳖的摄食量和抗病力。宫兴文等将放线菌和光合细菌联合起来使用,也取得了明显的净化水质的效果。薛恒平等研制了由芽孢杆菌,光合细菌,蛭弧菌等组成的复合菌种,在虾池每周施放一次结果水质良好,试验组对虾病毒病暴发的时间延迟了10d,产量增加了40%。

4展望

微生态在水产养殖中具有良好的水质调节作用,降低水中对鱼虾有害的氨氮等物质。且富含B族维生素和辅酶Q等生理活性物质,能明显促进鱼类等水生生物的生长,也能防治鱼虾病害的发生。由于目前大量使用化学药品和抗生素来防治鱼虾病害的发生,化学药品易残留在环境中,带来二次污染,抗生素容易使病原产生抗药性,长期使用后效果不佳,与其相比,微生态制剂具有较多的优点,在水产养殖中将具有较大的开发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杨正勇,郭灿华,陈清源. 我国水产养殖业内因致污的研究[J]. 前沿论坛,2002(10):43-46.

[2]秦梅枝,王晶.环境生物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内蒙古环境保护,1997,9(3):15一7.

[3] 韩士群.优化养鱼水体生态结构和调节水质的研究[J]. 科学养鱼,2000(9):51-52.

[4] 薛恒平等.微生物生态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J]. 中国饲料,1997(5):30-32

[5] 李勤生等. 微生物在水产养殖的应用[J].鱼类病害研究,1997,19(1):103-104.

[6] 杨美兰,林钦.微生物制剂对虾池养殖水质理化因子的调控效应[J].海洋环境科学,2007,20(2).

[7]郑耀通,胡开辉.固定化光合细菌净化养鱼水质试验[J].中国水产科学,1999,6(4):55-58.

[8]任保振, 王广军.应用有益微生物改善温室养鳖池水质的研究[J].水产科技情 报,2002,29(1):27-30.

[9]沈南南,李纯厚.3种微生物制剂调控工厂化对虾养殖水质的研究[J].环境科学进展,2007,3(3):20一25.

[10]李跃华,葛佳春.二种微生物制剂对青虾池水质和生长的影响[J].水产养殖,2009,30(l0):65一67.

[12]Nakamura S. Veterinary use of new quinolones in Japan [J].Drugs ,1995 ,49 (2) :152-158.

微生态制剂范文第6篇

【中图分类号】R-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522-02

微生态学(microecology)是研究正常微生态群与宿主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关系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微生态制剂(microbioecological preparation)是根据微生态学原理,利用对宿主有益的正常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和生长促进物质所制成的制剂,它通过保持微生态平衡,以提高宿主的健康水平或改善宿主的健康状态[1]。近年来,微生态制剂的临床应用日益广泛,它在防治感染,调节机体正常菌群平衡,提高机体免疫力和健康水平,促进生长发育等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 微生态制剂的种类

1.1 益生菌(probiotics) 益生菌由体内有益细菌制成,对人体健康有益。制作微生态制剂的益生菌应具备以下条件:①益生菌来自人体本身;②必须是无毒无害的;③能够以活菌的形式被大量制备;④在使用和储存期间,能够继续稳定低保持其足够数量和活性;⑤能够在肠道微生态环境中生存;⑥能够为宿主提供多种有益于健康的功能。目前集中国内外普遍认为最有效的标准菌种是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和嗜热链球菌;其中双歧杆菌是构成微生态的主要菌种,约占95%。

1.2 益生元(prebiotics) 益生元是一种不被宿主消化的食物成分(如寡聚糖),它可为益生菌提供营养,促进益生菌生长。

1.3 合生元(symbiotics) 合生元是含有益生菌和益生元两种成分的混合微生态制剂。这种微生态制剂不仅可以发挥益生菌的生理活性,又可选择性的增加益生菌的数量,使益生作用更显着持久。

2 临床常用的微生态制剂

2.1 培菲康 培菲康是粪链球菌、嗜酸乳杆菌、双歧杆菌三种肠道固有菌群的活菌复方制剂,它们分别定植在肠道上、中、下部位,且繁殖迅速,作用快而持久,在整个肠道形成一道屏障。

2.2 丽珠肠乐 为单一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肠球菌三联活菌。

2.3 金双歧 为长双歧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的三联活菌制剂,其中长双歧杆菌更适宜国人。

2.4 乳酶生 是临床应用最早的活菌制剂,为活的干燥乳酸杆菌制剂。

2.5 蜡样芽孢杆菌活菌(促菌生)是我国分离的需氧芽孢杆菌DM423菌株制成的一种活菌制剂。该菌进入肠道后,可消耗肠内氧气,制造厌氧环境,有利于厌氧菌生长,间接恢复肠道微生态平衡,从而发挥微生态的有效作用。

2.6 整肠生(地衣芽孢杆菌)为地衣芽孢杆菌无毒菌株的活菌制剂。

2.7 妈咪爱 为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多维颗粒,主要为乳酸杆菌,其他还有枯草杆菌、粪链球菌。

2.8 乳酸菌素片 是乳酸菌的代谢产物,其作用是调节肠内微生态平衡,抑制病原菌生长,且可以促进胃液分泌,从而增进食欲。

2.9 嗜酸乳杆菌(乐托尔)为乳酸菌的代谢产物,有助于肠道消化、调节微生态平衡。

3 微生态制剂的生理作用 研究表明,微生态制剂可能通过以下机制发挥作用。

3.1 生物屏障作用 以双歧杆菌为主的肠道厌氧菌群,通过壁酸与肠粘膜上皮细胞的紧密连接而占据肠粘膜表面,从而形成一个生物保护层,能抵御各种致病因子的侵袭。另外,肠道厌氧菌对维持正常的肠蠕动起着重要的作用,而正常的肠蠕动又是阻止致病菌在肠道定植的一个重要手段。

3.2 营养作用 以双歧杆菌为主的肠道厌氧菌可以合成多种维生素、叶酸;且可产生多种微量元素及矿物质等供人体利用。此外,双歧杆菌还可通过酵解作用帮助食物中的糖、脂肪及蛋白质的消化,有助于这些营养物质被吸收利用。

3.3 免疫调节作用 实验证实以双歧杆菌为主的肠道厌氧菌能增强机体的特异性与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可以激活吞噬细胞的活性,增强机体的细胞和体液免疫,从而提高机体对感染的抵抗力。

3.4 促进生长发育 双歧杆菌对婴儿具有明显促进生长发育和增强抗病能力的作用。因为母乳中含有的双歧因子(bifidus factor)能促进双歧杆菌的增长,而双歧杆菌的增长又促进了肠道对铁、钙及维生素D的吸收,这对促进婴儿生长发育及营养调节发挥了重要作用。

3.5 抗肿瘤作用 双歧杆菌通过降解肠道内N-亚硝胺等有毒致癌物质而具有防癌作用。但也有人认为双歧杆菌的抗癌作用与其增强了机体免疫功能有关。

3.6 抗衰老作用 口服双歧杆菌能明显增加血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和含量,从而减少自由基参与的氧化反应所导致的机体的衰老[2]。

4 微生态制剂的临床应用

4.1 胃肠道疾病的防治 通过补充益生菌,恢复微生态平衡,重建肠道天然屏障来抵御外来病原的侵袭。常用于防治急、慢性腹泻病、炎症性肠病及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4.2 缓解乳糖不耐受症 乳糖不耐受症也是一种非感染性腹泻症,是由于小肠乳糖水解酶缺失而导致的乳糖消化吸收不良引起的腹胀和腹泻等症状。双歧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和嗜酸乳杆菌含有乳糖酶,可促进乳糖的消化和吸收,从而使症状得到缓解。

4.3 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 儿童便秘的原因很多,功能性便秘与食物的成分有直接关系。其发病机制主要是结肠蠕动力差,因此治疗时改善饮食,短时间使用促动力药,必要时临时应用润肠药的基础上加用微生态制剂,通过调整肠道发酵菌和其他细菌的比例,降低肠道内的PH值,使肠道成为酸性环境,中和大便的碱性、软化大便,同时促进肠蠕动,从而达到排便的目的。

4.4 治疗婴幼儿湿疹 湿疹发病原因很复杂,一般认为与遗传、免疫、皮肤感染有关,但临床经验也表明,当喂养不当、食物过敏、肠道内感染等导致其消化道功能紊乱和肠道菌群失调时也会诱发。采用微生态制剂可取得一定效果。益生菌可使患儿体内白细胞介素-4分泌水平显着降低,r-干扰素/白细胞介素-4比值升高,通过下调Th2来纠正Th1/Th2失衡,为益生菌临床应用提供了新的证据。

4.5 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 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导致慢性胃炎、胃溃疡的主要因素,是导致胃癌的危险因素。国内外学者对微生态制剂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生物学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益生菌酸性代谢产物和细菌毒素可干扰Hp在胃黏膜的粘附和定植,减轻Hp相关性胃炎的粘膜损害。

4.6 治疗肠易激综合征 国内大量研究证实,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确实存在肠道菌群失调,表现为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减少,大肠埃希菌、肠球菌明显增加。临床应用微生态制剂如双歧杆菌(丽珠肠乐)治疗IBS的肠道症状有明显改善。Niedzielin等随机双盲对照试验证明,植物乳杆菌299v混悬液可有效缓解IBS的腹痛、腹泻等症状,表明肠道微生态和IBS症状密切相关,目前已在临床中开始应用为生态制剂治疗IBS[3]。

4.7 治疗新生儿黄疸 黄疸是新生儿期常见症状之一。金忠芹和武庆斌将70例临床诊断为病理性黄疸的患儿分为治疗组(45)和对照组(25)。治疗组加用微生态制剂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结果显示,两组患儿临床黄疸消退时间比较集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测定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4.9 肝脏疾病的治疗 益生菌制剂能抑制肠道腐败菌和产生尿素酶的细菌,从而明显降低肝炎、肝硬化、肝性脑病等患者血内毒素水平,改善肝脏病情。

4.10 肿瘤治疗 双歧杆菌能增强免疫功能,能有效防止肿瘤化疗、放疗后对微生态平衡的破坏。

4.11 医源性疾病的防治 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细胞毒性药物、激素、放射性核素、免疫抑制剂和化学药物等,均可直接或间接破坏体内益生菌的生长与繁殖造成微生态失衡,引起医源性疾病。采用微生态制剂能起到调节防治作用。

4.12 婴幼儿保健 微生态制剂可有效地防治各种婴儿腹泻。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抵御各种疾病,经过益生菌酵解的食物,有助于吸收利用,双歧杆菌能合成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促进生长发育。因而微生态制剂是有效的小儿保健品。

5 微生态制剂应用注意事项

5.1 服用方法 宜用低于40℃的温开水送服,以免制剂中有效成分被破坏。

5.2 服用注意事项 活菌微生态制剂不能与抗菌药物同时服用。若病情需要必须合用时,应分开服用,大约要间隔2~4h。死菌制剂虽然可与抗生素联合应用,但不应与吸附剂、收敛剂及酊剂同时使用,以免抑制、吸附活菌而降低疗效[5]。

5.3 贮存与保管 微生态制剂的活菌数及存活时间与储存条件密切相关,活菌一般都有怕光、怕热、怕湿等特点,温度越高、湿度越大,活菌存活时间越短,不正确的储存条件可能会严重影响疗效。有些制剂如培菲康、金双歧等标明了冷处保存,以保持它相当的活菌数量。

上述资料说明,微生态对维护人体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微生态制剂的生理、生化和作用机制等方面的深入研究,微生态制剂在临床应用将会更加日益广泛,它在保持肠道菌群平衡,促进内环境稳定,防止感染,提高机体免疫力,增进人体健康等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东红.微生态制剂的进展与临床应用评价[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6,6(3):139.

[2] 兰景刚,胡宏.双歧杆菌抗衰老作用的初步研究[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1995,(6):4.

[3] 张厚德,曾宗明.小肠细菌过生长综合征与肠易激惹综合征关系研究[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1,13(4):B208.

微生态制剂范文第7篇

[关键词]微生态制剂;益生菌;应用研究

1微生态制剂的研究现状

1.1微生态制剂国内研究现状

微生态制剂又叫做益生菌制剂或者活菌制剂。一般是从自然环境当中定向筛选分离而得到的,经过扩培繁殖后制作成含有大量菌体的活菌剂[1-2]。益生菌制剂不仅可作饲料添加剂使用,也可以用来做水质的调控剂,而且微生态制剂应用广泛,效果明显[3]。但是国内对于微生态制剂的研究水平仍然比较落后,产品质量不高[4]。这种研究状况与水品与资金短缺、政策重视程度不足以及民众对微生态制剂认可程度低等原因密不可分[5]。虽然有些菌剂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有效,但是具体的作用机理难以深究[6];并且微生态制剂相关产业环境安全评估体系在我国相对较少,这种缺陷限制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因此微生态制剂的安全评估体系是必不可少的[7]。我国养殖畜牧经济迅速发展,同时也逐步加大了对微生态制剂的研究,相关领域人才济济,有关学科也在逐步兴起。

1.2微生态制剂的国外研究现状

微生态制剂最先起源于日本。在进行了临床医学试用后发现,双歧杆菌活菌制剂在治疗腹泻疾病方面有着不错的效果。同时双歧杆菌也具有抗衰老、抗肿瘤等多种功效。上世纪80年代的日本就已经生产出许多种成熟的制剂产品。有些国家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和基因工程等技术改造菌种的遗传基因,通过基因重组后培育出性状更加优良的菌种[8]。目前,国外在微生态制剂的研究方面的技术仍处于领先地位。国内外微生态制剂研究已经形成一股热潮,相信微生态制剂与养殖畜牧、药学领域等相互渗透结合,并且随着生产工艺的不断提升,一定可以开发出性状更加优良功能更加强大的菌种制剂,为人类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2微生态制剂作用机制

2.1微生态菌剂的种类

目前,在生产中应用的微生态制剂菌种主要有光合细菌、芽孢杆菌、乳酸菌、酵母菌、酪酸菌和硝化细菌等种类,这些微生态制剂为实现可持续、集约化和生态友好的水产养殖环境提供了参考。2.1.1光合细菌利用光合细菌净化养殖尾水是一种成本低廉、快速稳定的方法。它的原料主要是利用光和二氧化碳,以硫化氢为供氢体。光合细菌的营养价值特别高,它的营养成分有蛋白质、核酸、叶酸和多种微量元素等,是主要蛋白质饲料来源,它还含有许多生理活性物质。此外它还可作为水质调节剂用于鱼虾等水产动物的尾水处理中[9]。2.1.2芽孢杆菌芽孢杆菌一般具有较强的抗逆性,能抵抗高温、辐射、酸、碱、酶等,是一种高效的微生态制剂菌株[10]。该菌主要作用于养殖动物的肠道中,并且产物具有多种消化酶的活性,且该菌对鱼池淤泥的分解效果良好,可以将残余饲料,鱼的排泄物等有机物转化为硝酸盐、硫酸盐等无机物,有效降低水中的COD、有害硫化氢、BOD以及氨氮等有害成分,以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2.1.3乳酸菌乳酸菌,耐酸,pH为3~4.5时仍能生存,如它可以在胃肠系统内定植,在里面降解水体氨、有机酸的过程是通过创造一个不友好的环境来控制致病微生物的生长,以此达到生态修复剂的作用。乳酸菌的能产生强大的抗菌分子,如过氧化氢、抗菌肽和有机酸等,增强了有益肠道微生物的优势,有利于防止致病菌的感染。乳酸菌还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它能够刺激水产养殖动物体内的T细胞系统,提高其抗应激能力。如在养殖虾体内添加乳酸菌可以改善养殖水体,增强对虾的免疫反应[11]。2.1.4酵母菌酵母菌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菌类,具有促进消化吸收的作用,是一种天然的发酵剂,还能提高有机物的利用率;人们通常把这种菌添加到饲料中,对养殖动物有良好的作用,它同时也可以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繁殖,达到净水的效果。2.1.5硝化细菌硝化细菌是一种可以将氨氧化为亚硝酸或硝酸盐的自营性微生物。实验研究证明,硝化细菌能够净化海参养殖的水质[12]。反硝化细菌由具有反硝化作用的微生物组成,它在厌氧条件下进行呼吸代谢可产生N2O和N2。反硝化细菌通过把水体中亚硝酸盐转变为无害的氮气排入大气中,使养殖池底沉积的有机物含量减少,有效防止水质剧变,它还具有专性好氧、依附性、产酸性、革兰阴性和无芽孢等特性。

2.2微生态菌剂的功能作用

2.2.1生物夺氧和生物屏障正常环境下肠道内的厌氧菌占优势地位,而需氧菌仅占1%,当饲用微生物添加剂时,需氧微生物可以迅速消耗环境内的氧气,形成厌氧环境,有利于厌氧菌生长,从而维护了肠道内的生态平衡。另外,有益微生物如一道屏障,维护着生物体的正常运转,微生态群可以有序地定值于皮肤粘膜等表面,形成一层生物膜,可对致病微生物起拮抗作用,益生菌还可在肠道内产生如乳酸、醋酸等活性物质,降低消化道内pH值,抑制有害细菌生长。2.2.2增强机体的免疫机能益生菌作为免疫促进剂的作用得到了广泛关注[13],一方面,他可以通过调节肠道相关淋巴组织,产生肠道免疫或者全身性免疫;另一方面,它还可以通过循环刺激机体的免疫机能。2.2.3改善水体环境,消除污染物微生物制剂投放入水体后,对养殖水体的生物具有一定的修复功能,它主要通过絮凝、硝化、解磷等作用,将动植物残体,残余饵料等废物,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分解为CO2、硝酸盐和硫酸盐等无毒物质为浮游植物等提供营养物质,促进浮游植物等进行繁殖,他们又提供了氧气,从而净化水质的目的,改善了水体环境[14]。2.2.4产生有益的次级代谢产物第一,微生态制剂中的有益菌群能够产生多种酶,促进水产品代谢和发育,例如它可产生蛋白酶等多种消化酶,可以降解饲料中的有机物等,有助于养殖动物的生长发育;第二,它也可以产生抗菌物质,降低肠道pH值,如它可刺激宿主分泌过氧化氢等抗菌物质,抑制致病微生物在肠道内生长;第三,微生态制剂还能提供大量营养物质促进动物生长,如类胡萝卜素、叶酸、促生长素等物质。

3复合微生物制剂的应用

3.1复合微生物制剂的应用现状及前景

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现如今研究出微生态制剂在许多领域都有良好的作用,且具有无毒副作用,成本较低,不污染环境的优点,因此,微生态制剂也越来越被养殖户所接受,成为抗生素的良好代替品,应用也愈加广泛。

3.2复合微生物制剂的应用领域

3.2.1作为饲料添加剂在水产养殖上,利用增加水中溶氧量、使用活菌剂可改善水质等方法可以促进养殖系统中的有益微生物正常生长,将菌剂添加到饲料中,饲料的转化率、免疫力都有大大提升,促进了水产动物的生长。它不仅能提供本身富含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多种营养物质,另外有益微生物还能在代谢时还能产生调节动物肠道菌群的各种有机酸等,这有利于增强养殖动物的消化和吸收能力,促进其生长发育。在作为水产饲料添加剂的同时,也具有作为免疫激活剂的功能,从而抑制有害菌的生长、参与营养竞争、分泌细菌素等毒素杀死或抑制病原菌,还能为养殖动物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它们还能提高动物免疫细胞的活性、机体的免疫能力。利用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velezensis)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两种抗弧菌混合成的微生态制剂还能对弧菌造成的大量病害问题进行良好的改善,对弧菌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同时氨氮降解率还可高达50.12%[15]。微生态制剂还具有抑制绿藻等有害藻类,防治水华,增加有益藻类的数量的作用,张韦等在微生态制剂在长丰鲫池塘藻相中影响的研究得出微生态制剂对蓝藻的抑制能达到26%以上,对绿藻却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其他有益藻类也有明显增长[16]。微生态制剂还能改善畜禽类产品的品质,赵永玉在实验中证实微生态制剂对提高肉鸡的机体免疫力和生长性能有良好效果,肠道中的有益菌菌群水平也随之增多。并且证明了微生态制剂有提高动物对日粮的消化吸收率等生物学功能,相比抗生素更加安全[17]。3.2.2作为复合微生物菌肥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起,微生态制剂逐渐被应用于种植业,将微生态制剂与肥料相结合得到能够增加土壤多样性、改善农产品的质量的微生物菌肥,微生物菌肥中一般含有大量高活菌,可通过高活菌的生命活动增加土壤养分、激发土壤中的有益菌种繁殖生长,同时抵制有害菌,以此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改善种植地的生态水平。张志鹏等研究证实复合微生物菌肥中的有益微生物对小麦具有良好的促增产作用,说明微生物菌肥对于植物也具有巨大的作用,有发展的潜力[18]。3.2.3作为水质调节剂长时间进行水产养殖会使水池底部积存很多的残余饲料,这些物质如果长时间不处理水质下降的可能性非常大,与此同时,微生态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作用也被发掘,研究发现:蛭弧菌、芽孢杆菌和光合细菌等在水产养殖中对水质能起到良好的调节作用,能通过在水中发生一系列硝化、氧化、硫化反应,快速将水中的动物排泄物、腐败物质、残存的无法利用的饲料、有害的化学成分分解。同时罗志伟发现:微生态制剂还可以使鲤鱼的在使用药品时的应激反应减少,从而提高鲤鱼的免疫力,增加经济效益[19]。复合微生态菌剂中的有益菌群在繁殖过后能形成强大的有益菌群,防止养殖水体的持续恶化,间接阻断了寄生虫的繁殖,还能清除纤毛虫的幼虫和虫卵,从根本上解决了养殖水体的污染根源,使复合菌剂的作用能更加持久。3.2.4临床应用如今微生态制剂在临床上的治疗案例也越来越多,杨晓冬等研究发现在肝硬化引发的肠道菌群紊乱、肠道微绒毛损坏严重等临床病症中,微生态制剂使肠道菌群的自我恢复能力增强,并清除致病菌,并且可以改善肠屏障功能[20]。微生态制剂治疗肠道疾病的机制包括改善屏障功能,调节细胞介导的和体液免疫功能,通过争夺养分,拮抗作用,交叉喂养和支持微生物群稳定性与肠道菌群相互作用[21]。You-DongWan等研究表明微生态制剂能促进轻度胰腺炎患者体内功能的恢复并且还极大的缩短了病人的住院时间[22]。

4微生态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发展现状及问题

4.1微生态制剂的发展

4.1.1市场需求由中经纵横市场研究得出的数据可知,微生态制剂行业整体上正处于发展期,然而当前我国每年微生态制剂的生产量和使用量还不及4000吨,按照我国目前微生态制剂市场规模进行估算后,发现仍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前景。4.1.2经济效益微生态制剂在减少饲料投放量的同时,又有效提高了饲料利用率和水产生物的生长率,有效提高了经济效益。Liao等发现,抗菌多肽S100能改善南美白对虾的肠道菌群结构和生长性能,因此有效提高了饲料利用率[23]。宋明等发现,用添加2%由芽孢杆菌、酵母5菌、乳酸菌等菌剂的微生态制剂饲料进行饲养,可以使草鱼肠内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活性升高,测得草鱼的饲料转化率也随之提高[24]。如在广西助农科技的一款生物发酵饲料产品中,该产品运用固态发酵技术与大量能量和蛋白饲料结合,制得的微生态制剂饲料1公斤相当于约1.5~2公斤全价饲料能量,有效活菌数高达约200亿/克,在每吨全价饲料中添加本品1包(20公斤)的情况下,可以减少全价饲料40公斤(1包)的使用量。

4.2微生态制剂存在的问题

4.2.1制备与保存问题现在,我国缺乏对微生态制剂菌株源头性的研究,研发的菌株也较少,现有的菌种大多从德、美、日和韩国引进,进行反复扩增后再制成微生态制剂。但是菌种反复扩培后不能保持原有的优良特性。并且,我国对复合菌协同作用的研究和对相关菌种及其代谢产物在水产养殖中的相互作用的研究也不够深入[25]。因此,目前我国迫切需要掌握开发新菌种的核心技术、致力培育优异的新菌种。菌种筛选和保存技术还不够成熟。在饲料加工、运输和贮存过程中,菌体容易因温度、酸碱度等外界因素而降低活性甚至死亡。在实际应用中还要面临严格的保存环境问题,微生态制剂一般保存在干燥、低温、微酸性的条件下,保存不当会使制剂中活菌含量减少,进而降低使用效果和经济效益[26]。4.2.2施用方法不当我国从事水产养殖业的人员对微生物制剂的专业知识技术掌握不足,不科学的使用直接降低了微生态制剂的应用效果[27]。若施用时间不当,则不能发挥出应有的效果。微生态制剂应在晴天上午施用,且施用后应及时补充增氧微生态制剂,因为微生物制剂中大多数菌种为好氧活菌,其活化、生长、繁殖都需要消耗大量氧气,水体中溶氧量不足会降低微生态制剂的应用效果[28]。缺乏专业的知识技术,使用时施用剂量不达标、施用次数不当。施用活菌的数量只有在达到一定的指标后,才能使有益菌在其中竞争形成优势。经过长期连续使用后,益生菌才会在水体中增殖成优势种群,进而发挥作用,且在使用后需要加以观察和检测有关指标;部分养殖户甚至与抗生素或消毒剂同时施用,导致大量有益菌被杀死,导致对病原菌的作用下降[29]。4.2.3行业监管缺失,产品良莠不齐目前微生态制剂行业监管力度小,缺乏行业标准。行业中部分企业呈作坊式生产。并且微生态制剂的生产过程有部分需无菌操作,但是部分企业制作工艺不规范,导致生产的微生态制剂不具备良好的作用效果[30]。

4.3研究展望

微生态制剂范文第8篇

关键词:养猪 微生态制剂 价值0、引言

二十世纪初,生物学家就发现保加利亚杆菌具有抑制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及衰老的毒素,对此细菌学家便开展了以细菌相关作用为主的微生态制剂的研究,从此微生态制剂无论在医疗上还是在养殖方面的应用皆逐渐普及。有报道指出在养猪方面,最早研究和应用微生态制剂的历史可追溯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那时候便有人发现使用乳酸杆菌饲养仔猪可有效的增加仔猪的体重并改善仔猪的健康情况。微生态制剂是根据微生态理论研制的包括有益菌及其相关代谢产物的生物制剂,作用是通过维持消化道内微生态平衡而发挥作用。涵盖了益生素、益生元及合生元等。微生态制剂正以其防治疾病、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生长、绿色安全、无毒副作用、无残留的优点逐步成为替代抗生素类添加剂的主力军。

1、微生态制剂的种类

目前用于微生态制剂的微生物主要有:乳酸菌、芽孢杆菌、酵母菌、放线菌、光合细菌等几大类。美国食品药品监管局(FDA)于1989年就规定允许饲喂的微生物有43种,其中30种是乳酸菌。我国1994年农业部批准使用的微生物品种有:蜡样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粪链球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乳链球菌等12种。

2、微生态制剂对猪的作用

2.1作用机理

主要的理论和学说有:(1)微生态平衡理论;(2优势种群学说;(3)生物屏障理论;(4)微生物夺氧学说;(5)三流运转学说;(6)营养物质合成理论;(7)提高高免疫功能理论。微生态制剂的基本作用机理是:有益活菌进入动物消化道进行繁殖,抑制有害菌的繁殖,保持肠道内正常微生物生物区系的平衡,使得动物有机体内各种微生物相互之间,以及微生物同宿主之间所保持着相对平衡的状态,以便使之完成能源的流动及物质交换和基因传递等功能。

2.2作用方式

(1)维持肠道菌群平衡,预防猪尤其是仔猪的相关肠道疾病;(2)生物夺氧;(3)竞争抑制;(4)产生有机酸,降低肠道PH值;(5)产生过氧化物;(6)减少氨及胺等有害代谢物的产生;(7冶成酶、维生素和未知生长因子;(8)产生抗生素类物质;(9臌活宿主免疫细胞,促进吞噬细胞活力或作为佐剂发挥作用。

3、微生态制剂在养猪生产上的应用

3.1补充有益菌群,维持动物肠道菌群平衡

据张国龙等在1994年的研究报道指出,在第35日龄断奶的仔猪日粮中添加0.2%一O.4%的微生态活菌制剂(腊质样芽孢杆菌),可使粪便中大肠杆菌总数明显的降低。禹慧明等于2000年报道,饲喂了含有肠球菌的“益生健”的仔猪,在肠道中双歧杆菌和类杆菌的数量相比于对照组有显著增加,在盲肠中达到了显著水平;将该制剂用10一28日龄仔猪,可使腹泻次数减少35.6%,日增重提高14.4%,说明促进有益菌增殖、改善肠道内环境是该肠球菌制剂能有效减少腹泻、促进生长的原因之一。

3.3提高猪的机体免疫功能

1998年有报道,益生素可使仔猪产生较高的IsA水平。2001年有试验结果显示,“生菌素”显著的提高了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生菌素”较维吉尼霉素具有更强的抗腹泻能力,差异显著(P

3.6改善肉质,生产无公害的肉类食品

在微生态制剂的使用大大普及下可减少抗生素、激素等化学药物的使用,不仅使猪健康成长,而且因体内大量的有益微生物的活化作用而改善猪肉的肉质。据研究发现,添加微生态制剂后,猪肉的蛋白质含量明显增加,而脂肪、胆固醇含量下降,肉的纤维组织有所改变,从而提高了肉的品质。同时,其内脏器官发育良好,肠管粗细均匀、弹性好、油脂少,食用起来鲜嫩可口、无腥味。

4、微生态制剂在养猪业上应用价值

微生态制剂具有很多优点,从生产上看便是无公害产品,作为原生态绿色产品可做到对食用动物疾病的防治和保健,其在养猪业中将会起到重要的作用。微生态制剂今后的发展趋势:研究针对猪各个生长阶段的专用微生态制剂,以保证其效果;多种益生菌联合运用的制剂;寻找出更多更具有直接促生长作用的优良微生物;应用微生物工程技术,定向改造有益菌株,使其具有抗酸、抗热等能力;寻求防止微生物失活的技术措施,如稳定化技术与微胶囊技术;运用基因工程技术研究功能微生态制剂,通过对一些优良菌种的遗传改造,导入有用基因。

总之,动物微生态制剂是通过调节动物自身微生物平衡而起作用,作为原生态纯生物产品的微生态制剂,凭借其不含任何化学合成成份,和食用动物养殖上高效安全无污染的作用机制,使其在饲料添加剂中能更好的得到推广和应用,由于其作用方式独特,应用效果显著,具有抗生素所不具有的特点,绿色安全,所以应用前景十分广阔,我国微生态学奠基人魏曦教授曾经预言:“抗生素之后的时代将是微生态制剂的时代”。随着动物微生态理论的发展,动物微生态制剂必将成为饲料工业中最有前途的添加剂之一,目前其在养猪业的应用上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是显著的,更好的突显出了微生态制剂的价值。

参考文献:

[1]范先超,秦春娥.益生素对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口].江西畜牧兽医杂志,2003,4:24-25.

[2]铂舒会友,张彬,林兆京.益生素对规模化猪场母猪生产性能影响的研究口].福建畜牧兽医,2005,4(27):13—14.

[3]吕道俊,潘康成.微生态制剂对猪细菌性疾病的防治研究进展叫.饲料工业,1999,10(20):42—44.

[4]刘勇.微生态制剂及其在仔猪生产中的应用Ⅱ].饲料世界杂志,2006,1:7-9.

微生态制剂范文第9篇

水产微生态制剂在鱼类、虾类养殖中应用广泛,其饲用效果也得到了肯定,而在海参养殖中目前应用相对较少。海参高密度的养殖环境、残存饵料腐烂、生物代谢物及生物残体的沉积、有害藻类及病菌的大量繁殖,导致养殖水体的理化环境和生态环境恶化,直接危害到海参生长、发育和产品质量。利用微生态制剂不仅能降低水体有机物污染,净化水体,还可抑制或杀死病源微生物;作为饲料添加剂,还可补充营养成分,改善海参胃肠道有益菌群,从而达到生态防治的目的。 1微生态制剂在海参养殖中的应用 1.1抑制有害菌,减少病害 海参高密度养殖过程中由于有害菌群过度繁殖,易引起海参烂边病、烂胃病和越冬保苗期及养成期的周身腐烂病。育苗期的烂边病、烂胃病,发病频率极高,引发的育苗失败率可达90%以上(徐广远等,2010;王印庚等,2005)。育苗期的烂边病和越冬保苗期及养成期的周身腐烂病,主要致病菌为海洋弧菌;烂边病主要是环境不佳、弧菌感染所致;烂胃病主要是弧菌感染和饵料品质不好,搭配不合理所致(王颖等,2009)。刘朝阳等(2006)研究报道,微生物制剂中的益生菌体在海参养殖池中生长繁殖,成为水体中优势菌群,可以排斥或减少致病菌繁殖,起到防病作用。目前,噬菌蛭弧菌微生态制剂已经广泛应用于鱼、虾、蟹养殖。陈家长等(2004)研究了噬菌蛭弧菌对中华绒螯蟹和暗尾东方鲀养殖池塘环境的改善作用,结果表明,噬菌蛭弧菌不仅能寄生和裂解一些异养细菌(包括有害病菌),降低养殖生物的发病率,而且对养殖生态环境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能有效控制养殖水体的化学需氧量(COD)、硫化物和氨氮等。薛德林等(2009)研究表明,将海洋胶红酵母、光合细菌应用于海参成参养殖中,能够提高海参产量14.3%~16.4%,并可有效减少由于弧菌引起的海参周身腐烂病等病害。 1.2参与海参体内的微生态调节 海参体腔肠道内存在大量的微生物,各种微生物在肠道内保持一定的动态平衡,构成肠道微生态环境。微生态制剂进入海参体内一方面能刺激和促进肠道微生物的增殖,调节肠道pH,刺激肠道微生物的生长和活性以提高微生物对饲料的酶解率,从而增强海参的消化机能,提高饲料和消化率(王立超等,2005);另一方面微生物与病原菌争夺营养或附着点,可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刘朝阳等(2006)研究报道,有益微生物如弧菌、假单胞菌、杆状菌和乳酸菌等有益微生物,作为非机会菌能够抑制机会菌的繁殖和生长,使幼参处于健康平衡状态;在越冬阶段和成体阶段,也是通过调节和改善刺参肠道功能,进而促进刺参的生长。 1.3净化水质,消除污染物 海参生长对养殖水体的要求非常高,水质不好极易引起海参吐肠、化皮等病症。春季是海参病害暴发和流行的主要季节(王印庚等,2004)。一般春季海参都会在水温为7~15℃时暴发因肿嘴而继发的吐肠、化皮等疾病。常发病的池塘类型有:(1)海参密度较大的池塘;(2)底质较差的池塘;(3)新池塘底栖硅藻等天然饵料严重不足的池塘。微生态制剂中的有益微生物的代谢具有氧化、氨化、硝化、反硝化、解磷、硫化及固氮等作用,能将上述海参生长环境中的有害物质分解为二氧化碳、硝酸盐、硫酸盐等,保证海参育苗水体中溶解氧、COD、生物耗氧量(BOD)和pH等指标的稳定。微生态制剂不仅净化了水质,还能为单细胞藻类的繁殖提供营养物质,促进藻类的繁殖,为海参提供饵料。于向阳等(2011)在辽西刺参育苗中应用EM菌,结果表明,EM菌具有净化水质、分解海参粪便和大分子有机物和提高饵料利用率的作用。邹健等(2007)研究报道,在海参疾病高发时期,应当积极监测水质。当水质下降时,加注新水、增加溶解氧和添加水中缺乏的某些营养盐类以恢复池水的生态平衡;同时还要定期使用EM菌制剂,一般每15天使用一次。因为EM菌属复合微生物菌,可有效分解池底的腐败有机物,将其转化为底栖硅藻可以吸收利用的营养盐,为刺参提供足够的饵料生物。 1.4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养殖成本 微生态制剂的菌体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氨基酸成分齐全,富含淀粉酶和蛋白酶等生理活性物质,还有不饱和脂肪酸、细菌多糖及各种辅酶,具有调节海参微生态平衡的作用(李君丰等,2010)。微生态制剂中维生素B6能提高蛋白质的消化率和氨基酸的吸收率,维生素B12与叶酸能促进胆碱与核酸的合成,这些均能促进海参的生长,提高海参的成活率(吴皓和吴盛辉,2008)。微生态制剂中芽抱杆菌可产生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分解酶,这些活性消化酶可以帮助海参提高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谢凤行和赵玉洁,2006;侯颖和孙军德,2004)。此外,微生态制剂还能显著提高海参自身消化酶活性。袁成玉等(2006)研究表明,益生菌可以提高幼刺参的消化酶活性和成活率,并具有促生长的作用。 2应用注意问题 2.1选择合适的菌种 可制作海参微生态制剂的菌种有光合细菌、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芽孢杆菌、酵母菌、噬菌蛭弧菌、碱杆菌属、黄杆菌等。选择菌种时应根据使用目的的不同,选择合适的菌种。如为稳定水质,防止水体老化,保持水质,可选用含有乳酸菌、光合细菌、酵母菌、放线菌、芽孢杆菌、硝化细菌等的EM菌制剂(于向阳等,2011);在海参疾病高发期,为提高海参免疫力可选用含有蜡样芽胞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的微生态制剂;如海参养殖池内出现海参化皮、肿嘴、滑板、僵硬症,可选用含有噬菌蛭弧菌、噬菌体的微生态制剂。 2.2禁止与抗菌药物同时使用 微生态制剂一般都禁止与抗生素类或抗菌化学类药物同时使用,否则会抑制或杀死其中的活菌,减弱或失去效果(丁彦文和艾红,2000)。如果发现病参后要马上检出、隔离。养殖池塘用0.5~1.0g/m3的强力溴或聚维硐碘进行杀菌处理。病参可用20μL/L的盐酸土霉素、青霉素各10g/m2或520μL/L的聚维硐碘浸泡30~60min。也可以在饵料中拌入2~3g/kg的盐酸土霉素、环丙沙星等制成药饵投喂一周进行治疗,停药一段时间后,再用EM菌制剂和噬菌蛭弧菌制剂泼洒水体,这对水生态环境维护和抑制病菌具有明显效果。#p#分页标题#e# 2.3选择适宜的贮存温度 微生态制剂属于活菌制剂,若保存方法和保存条件不当,都会造成细菌失活,因此必须根据相应的要求进行保存。温度是影响微生态制剂菌种存活率的重要因素。当温度超过30℃时,细胞内化学物质和酶反应加快,体内蛋白质、核酸和其他细胞成分可产生不可逆的失活。所以,微生态制剂一般冷藏于温度为2~8℃的环境中,以免细胞内的酶及其他细胞成分失活或变性,而影响菌体活力。 2.4长期使用 有益微生物具有净化调整养殖水体环境,快速分解有害物质,防病控病,修复海参肠道的功能,增强其免疫力和抗病力的特殊功效,但作用效果相对缓慢,因此在养殖中要最大限度的发挥这些微生物的调节作用,改善水产养殖生态环境,就必须持续使用,从而达到最佳使用效果。 2.5注意使用条件 应用微生态制剂要根据水质环境条件的变化,结合各种微生物的特性进行合理使用。如光合细菌生长的适宜水温为15~40℃,最佳水温为28~36℃,生产实践证明,水温在20℃以上时施用为好;水肥施用可促进有机污染物的转化,改善水体环境;水瘦时应先施肥再施用光合细菌,这样有利于光合细菌在水体中的活力和繁殖。芽孢杆菌为好气性细菌,当其繁殖时会消耗水体大量溶氧,因此在使用时要保证水体高溶氧,或提前2h进行增氧;当水体底质环境恶化或藻相不佳时使用,可将水体中有机质矿化生成单胞藻类所需的无机盐,从而构造一个良性的生态环境。 3展望 微生态制剂可通过调节整个海参养殖环境中微生物区系的组成和分布,抑制有害生物的过量增殖或加速降解养殖环境中多余的有机质,从而抑制和减弱病原微生物的致病作用,改善海参的肠道功能,提高消化能力,增强海参的营养作用,并能修复由于化学药剂和抗生素等长期使用对水体造成的污染。因此,以微生态制剂代替抗生素和化学促生素,将成为海参饵料添加剂的重要研究方向。

微生态制剂范文第10篇

微生态制剂是利用正常微生物或促进微生物生长的物质制成的活的微生物制剂,它可以调节微生态平衡[1],维持机体内菌群的种类及数量的正常分布,起到预防疾病,提高免疫力的作用。随着微生态制剂的研发步伐的加快,微生态制剂品种越来越多,应用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泛,特别是儿科。微生态制剂主要用于防治小儿变态反应性疾病、小儿肺炎继发腹泻、婴幼儿腹泻、新生儿黄疸、早产儿喂养困难疾病。本文结合临床和有关资料报道对微生态制剂的药理作用以及在儿科的临床应用进行阐述。

微生态制剂的药理作用

微生态制剂是利用正常菌群或其促进物质制成活的生物制品,其作用就是调整生态失调,保持微生态平衡,促进健康的作用,作用机理是使肠道内减少或缺乏的正常微生态在数量上或种类上恢复其生态平衡。目前,用于微生态制剂的菌种有地衣芽孢杆菌、片球菌、明串珠菌、链球菌、肠球菌、乳酸球菌、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等。临床分为3个类型即益生菌、益生元和合生素。

微生态制剂的临床应用

小儿腹泻病:小儿腹泻是小儿常见的一种疾病,特别是6个月~2岁婴幼儿,发病率最高,这是由于小儿胃肠道发育尚未成熟,消化吸收功能还不健全,受饮食的冷热、软硬等变化影响很大,还与天气的冷热有较大的关系,小儿受温度的影响较大,一旦受凉,也容易造成胃肠道的不良反应,造成菌群失调,而引起腹泻,严重影响了小儿健康和发育。近年来国内外应用微生态制剂通过调整肠道微生态平衡,抑制肠道病原菌繁殖,从而达到治疗腹泻的目的。长双歧杆菌能在肠黏膜上通过磷酸壁与肠黏膜上皮细胞相互作用密切结合,形成生物学屏障[2],构成肠道定植抵抗力,阻止致病微生物的定植与入侵,且长双歧杆菌能产生较多的乳酸和乙酸,降低肠道pH值,抑制致病菌的生长,可减少肠道毒素的产生和吸收。同时还可激活人体吞噬细胞的吞噬活性,增加人体免疫力。

功能性胃肠道疾病:功能性胃肠道疾病病因不明确,可能与肠道运动功能失调、内脏敏感性增高、黏膜免疫炎症、中枢和肠神经轴调节异常、肠道菌群紊乱等有关,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益生菌具有酸化肠道、改善排便和调节肠道免疫炎症反应的作用。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功能性便秘和功能性腹痛,推荐使用双歧杆菌、乳杆菌、粪链球菌、枯草杆菌、酪酸梭菌等益生菌药物[3]。

微生态制剂与变态反应性疾病:目前,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变态反应性疾病包括:药物过敏、食物过敏、特应性皮炎、结膜炎、哮喘、过敏性鼻炎等。哮喘的发生与胃肠道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减少有关,应用微生态制剂可以调节菌群之间的数量与种类的平衡,使菌群失调的机体恢复正常,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临床上多推荐使用酪酸梭菌、枯草杆菌、粪链球菌、乳杆菌和双歧杆菌制剂作为辅助治疗。

展 望

微生态制剂从应用至今,均未引起严重不良反应,是一类比较安全的药物,随着研究的深入,微生态制剂的临床作用已经得到认可和确认,病情逐步成为研究的热门话题。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研究的更为深入,而且日益兴盛,特别是随着基因工程的发展,微生态学步入了宏基因组学时代,微生态制剂会有一个新的发展契机。

参考文献

1 Parent D,Bossens M,Bayot D,et al.Therapy of bacterial vaginosis using exogenously applied Lactobacilli acidophili and a low dose of estriol:a p lacebo controlled multicentric clinical trial[J].Arzneimittelforschung,2010,46:6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