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伟大的悲剧教案

伟大的悲剧教案范文精选

伟大的悲剧教案范文第1篇

导入一:

有关南极的视频导入

师:这是南极,曾是一块神秘的大陆,吸引着众多的探险者来到这里。

1910年6月1日,英国人斯科特带领探险队离开英国,前往南极。1911年11月,他们在埃尔斯角附近登陆,准备征服南极点……请同学们设想一下,他们此行结果如何?

生可能的回答:成功、失败,要求学生简单陈述理由。

师:那就让我们带着这美好的祝愿或担心,随斯科特他们一起踏上南极探险的旅程。

导入二:

聊天对话

同学们,你喜欢探险吗?为什么?

生可能回答喜欢、因为有趣、好玩,也可能说不喜欢,因为有危险等。

师:这是我们想象中的探险,下面请同学们跟随斯科特经历一次真正的探险

二、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要求学生用简短的语言概括故事梗概。

三、研读

承上面学生的概述

1、关于“悲剧”的理解

师:所有队员全部遇难,怪不得作者称这次探险为“悲剧”,那么这次探险只是因为这样的结局被称为悲剧吗?

生如果不能找出其他的悲剧因素,老师稍做启发:鲁迅先生说“悲剧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生命自然是最有价值的,除了生命,还有什么是有价值的呢?

生找文中各种悲剧因素,老师和学生一起阅读交流、提醒注意细节。(适时引导假如只死一个人是不是悲剧、假如没人死但是失败而归是不是悲剧)

2、关于“伟大”的理解

师:概括我们所说的内容,这次探险中包含了:死亡悲剧、失望悲剧、见证者悲剧……等,同学们对“悲剧“的解读可以说很深刻了,那么作者为什么成这样的悲剧为“伟大的悲剧”呢?(或“面对这样的悲剧,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呢?)你认为哪些地方体现了“伟大”呢?(伟大之处究竟是在于何处)请你找出来,分析一下,并有感情的读给大家听。

生分析朗读、老师参与

师:同学们对课文的深刻理解,一定要让茨威格因为知己了。他不选成功者来赞美,却满怀深情礼赞这些失败的英雄,正是要赞美他们勇于探索、勇于献身的精神、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正是这样一些精神,是人类永恒的动力、精神的源泉。另外老师还读出了茨威格关注的不是事业的成功者,而是引起人精神上的震撼和启迪,这是一个伟大作家的价值取向,关注人物的心灵。

四、悟读

是啊,这一幕伟大的悲剧令我们深深的震撼,也给我们留下了长长的思考,同学们从中受到了哪些启迪呢?可以联系自己生活来谈谈吗?

师生交流(学生说启发估计太空,一定要提醒他们去寻找生活中的一些例子)

伟大的悲剧教案范文第2篇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快速默读课文,梳理情节,感悟内容,体会情感。

2.把握文题“悲剧”的内涵,明确“伟大”的意义。

3.研读课文,体味关键语句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团结合作、勇于牺牲的精神。

2.引导学生认识人类挑战自我,实现生命价值的伟大。

【教学重点】

1.把握“悲剧”内涵,明确“伟大”意义。

2.研读课文,体味关键语句的含义。

【教学难点】

激发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认识人类挑战自身,实现生命价值的伟大。

【教学类型】

讲读课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速读默读课文,理清故事结构,整体感知文意。把握“悲剧”内涵,明确“伟大”意义。

一、导语设计

设计(一)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南极地图,美丽的南极风光,可爱的动物企鹅蓝鲸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播放世界各国在南极的科学考察站地图,介绍中国的长城站、中山站,特别介绍设在南极南纬90°的名为阿蒙森——斯科特的科学实验站,这是为纪念最早到达南极的两名探险家挪威人阿蒙森和英国人斯科特而命名的。今天,让我们在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引领下走进英国探险家斯科特的故事,去感受定格在历史长河中那悲壮的一幕吧。由此导入板书课题。

设计(二)用多媒体播放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图片,介绍中国航天事业取得的骄人成绩。播放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73秒爆炸、“哥伦比亚”号返航时解体的画面。播放2002年北大科考队和登山队攀登希夏帮马峰时不幸遇到雪崩,5人遇难等画面。说明人类在探索未知领域的征途中留下了许多伟大的悲剧,但人类却从未停止过探索的脚步。今天,让我们在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引领下走进英国探险家斯科特的故事,去感受定格在历史长河中那悲壮的一幕吧。由此导入板书课题。

二、预习检测

出示学习目标

请学生说说本课需学习哪些内容,老师点拨归纳。

读一读,写一写

吞噬(shì)角逐(jué)雪橇(qiāo)癫狂(diān)

˙˙˙˙

拽(zhuài)悚(sǒng)毋(wú)皑(ái)怏(yàng)

馨(xīn)温馨赢(yíng)输赢

罄(qìng)告罄羸(léi)羸弱

磬(qìng)钟磬

1、毛骨悚然(sǒng):形容十分恐惧。悚然,恐惧的样子。

2、耀武扬威:炫耀武力,显示威风。

3、坚持不懈:坚持到底,毫不松懈。

4、风餐露宿: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

5、怏怏不乐(yàng):形容不满意或不高兴的神情。

6、姗姗来迟:慢腾腾地来晚了。

7、忧心忡忡(chōng):忧愁得心情不能安静

三、资料助读(多媒体显示图文)

(一)作家简介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作家。他的文学活动从诗歌创作开始,主要成就在传记文学和小说创作方面。他是20世纪最受欢迎的德语作家之一。他的传记不拘泥于史实,着重表现人物性格。

作品有中短篇小说集《最初的经历》、《马来狂人》等,传记作品有《人类命运攸关的时刻》、《人类的群星闪耀时》、《三位大师》等,戏剧作品《耶雷米亚》等。

(二)南极简介

南极之最

最大高原--------最大冰库--------世界“寒极”--------世界“风极”

四、速读课文,理清脉络,整体感知

(学生快速自读默读。多媒体显示思考题,小组讨论,回答问题。意在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训练学生筛选信息、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1、请用一个词语概括你读文的感受或心情。(如感动、崇敬、钦佩、敬佩等)

2、梳理脉络情节(按时间顺序)(点拨、讨论、提问。)

奔向南极绝望而归带信作证归途遇险悲壮覆灭

3、复述课文内容。(提示六要素)

(提问。训练学生准确把握文章内容,锻炼学生语言概括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课文主要写了斯科特探险队五人,精疲力尽又满怀希望奔向南极点,却悲哀地发现已经有人捷足先登,只好垂头丧气地踏上归途,由于遇到恶劣的天气,最后一个个悲壮地死去。

最后教师介绍斯科特探险队南极探险的整个经过。

1910年6月1日,斯科特带领探险队离开英国,前往南极。1911年10月,他们在新西兰的埃文斯角附近登陆,准备在当年12月至次年的1月左右征服南极点。可是就在这时候,他们得到消息说,挪威人阿蒙森率领另外一支探险队正向南极进发,要“和他争夺第一个揭开冥顽的地球的秘密的荣誉”!于是,斯科特一行于11月1日匆忙出发,“去争取国家的荣誉”。经过一番激烈的竞争,结果阿蒙森队捷足先登,于1911年12月14日到达南极,而斯科特队则于1912年1月18日才到达,比阿蒙森队晚了将近五个星期。最后,阿蒙森队胜利而归,成功的旗帜永远飘扬在南极点上,而斯科特等五名冲击南极的英雄,因为南极寒冷天气的突然提前到来,饥寒交迫,体力不支,在返回的路上与严寒搏斗了两个多月,最后长眠在茫茫的冰雪之中。(11月12日,一支探险队发现英雄们已冻僵的尸体。)

4、请用一句话概括全文内容。(时间、人物、地点、结局)

(讨论、提问、归纳:1912年3月,英国探险队斯科特一行五人在从南极返回途中不幸全部遇难。)

5、作者对整个事件的评价在文中的哪一部分体现的(找主旨句)?有何作用?(点明主题)

(讨论明确后齐读最后一段,加深对主题的理解。)

五、质疑问难,合作探究

1、“悲剧”之“悲”是指“悲哀”还是“悲壮”?

2、既是“悲剧”又何来“伟大”呢?这是否矛盾?

(不矛盾。勇士们的肉体悲壮的死去令人悲痛,但他们勇于探索的精神却是伟大的。)

3、本文“悲”包括哪些内容?“伟大”指什么精神?(板书设计)

失败之悲勇于探索

作证之悲诚实守信

死亡之悲悲剧————————伟大集体主义

离别之悲献身事业

世人之悲给人精神鼓舞

课文颂扬了一种人类勇于探索的精神,为事业而献身的精神和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

六、巩固训练

请用“悲在____,而____伟大”的句式,表述你对课文题目的理解。

例:“悲在全军覆灭,而冒险精神伟大”、“悲在为胜利者作证,而诚实守信的精神伟大”等。

七、拓展延伸

联系各科所学知识及课外阅读积累,展示所学成果。

1、谈谈你所知道的古今中外“伟大的悲剧”式人物或事件及对你的启示。

(抗洪抢险、抗非典等救灾中英勇献身的英雄们;刘胡兰、、、等为国牺牲的革命先烈;伽利略备受教会打击,沉冤三百年;美国“哥伦比亚”号、“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先后毁于一瞬,宇航员全部罹难等等。)

2、你还知道古今中外哪些探险者的故事?

(提示:张骞、玄奘、马可?波罗、麦哲伦、哥伦布、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等等。)

八、作业

1、掌握本节课所学内容,做书后练习题。

2、预习下节课内容:文中哪些情节、词语深深地打动了你,让你激动难忘?

3、写一篇读后感,谈谈你学了本文后的感受。

九、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学习了挪威作家茨威格的传记《伟大的悲剧》使我们深受震撼,勇士们敢于冒险,挑战自我,诚实守信,团结协作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从现在起,希望你们树立科学意识,勇于探索,勇于同大自然进行挑战,让斯科特他们的精神在你们成长的道路上一直相随吧!让我们记住这五位英雄的名字:斯科特、威尔逊、奥茨、埃文斯、鲍尔斯。(课件显示)

请大家一起念他们的名字,让这些英雄永远活在我们心里吧!(学生齐读)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研读课文,体味关键语句的含义,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并联系实际拓展延伸。【教学步骤】

一、研读课文,品味关键语句

文中哪些情节、语句深深的打动了你,让你激动难忘?请概括说明。

例如1、接受为挪威人作证的任务。

探险家诚实守信的博大的胸襟让人叹服、敬佩。

2、威尔逊博士临死不放弃科学观察。

科学家勇于探索和顽强进取的敬业精神让我们感动。

3、奥茨英雄似的死去。

科学家为事业自我献身的崇高精神和以集体为重的高尚人格令人心灵震撼。

4、斯科特将日记记录到他生命的最后一息。

科学家热爱事业,执着、拼搏的精神令人赞叹。

例5、“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

作者站在斯科特的角度,表达了他们在角逐失败后的一种极度沮丧,悲哀的心情,但作者并不同意这种说法

6、“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

作者使用拟人手法,表达的是斯科特一行人的心情。此刻,风中飘扬的挪威国旗就是他们的对手,胜利者阿蒙森似乎站在那里耀舞扬威、洋洋自得。

7、“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执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

英国人讲求绅士风度,主张诚实、守信,坦然面对成功和失败。深受这种文化传统熏陶的斯科特只能接受这一任务。正因为他的这一行为,其人格才显得无比高尚。

8、“但是在这白雪皑皑的荒漠上,只有心中的海市蜃楼,它召来那些由于爱情、忠诚和友谊曾经同他有过联系的各种人的形象,他给所有这些人留下了话。”

心中的海市蜃楼指他在离开世界前回忆的美好往事,对祖国、亲人和朋友的怀念。它们与现实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这样,突出了悲剧效果,给人们的心灵以强烈的冲击。

9、“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

&nbs

p;斯科特在与大自然的搏斗中虽然失败了,但他的心灵经受了考验,变得无比崇高。有价值的、美的毁灭当然是伟大的悲剧。

二思考探究

1、作者的思想感情是如何表达出来的呢?找出文中的相关的语句并大声诵读。

通过直截了当的议论,表现出作者对人物的颂扬之情。

例:“在阴森森的一片寂寞之中,始终只有这么几个人在行走,他们的英雄气概不能不令人钦佩。”

“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

2、作家茨威格为何不给胜利的阿蒙森作传,却充满激情地为失败者斯科特书写这悲壮的一幕?

作为一位伟大的作家,茨威格想到的不主要是事业的成功者,而是许多历史事件背后给人精神上的震撼和启迪。按照这个价值标准,这五位探险者,是全人类的英雄,让所有人仰慕,作者给他们作传更有意义,会给人长久的思考。

3、斯科特一行人探险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认识自然,挑战人类自我,实现生命的价值,给后人以精神鼓舞。

三创造阅读,拓展延伸

1、读了这篇文章,或许你对英雄对成败有了新的认识和体会。在你的心中,到底谁是真正的英雄;在生活中,我们怎样看待成败?

2、假如你是一位作者,你会为谁作书立传?你如何评价失败的斯科特?

提示:斯科特虽然在探索领域失败了,但他对科学的探索精神和爱国精神,不仅是英国人的骄傲,而且是全人类的骄傲。他的不懈探索精神给后人以巨大的精神鼓舞,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

四、作业

1、2002年7月,英国安妮公主到达南极,纪念斯科特逝世90周年。茫茫冰雪,浩浩雪原。斯科特等人长眠的地方,只有一方矮矮的坟墓,一个小小的十字架。请你为他设计墓碑并写几句墓志铭。

简介墓志铭知识。墓志铭是放在墓里或立在墓前刻有死者生平事迹或颂扬文字的石刻。要求语言简练,抓住人物最突出的品格特点,寄托刻写者的敬仰和哀思。

2、课外收集有关南极、北极、海洋、太空等探险的资料,制成知识卡片。

3、搜集整理中国南极考察站的资料,了解我国南极考察的成就。

五、课堂总结

有人说,历史是为成功者而写的。但茨威格却能关注一位失败者,他倾注了全部感情来写这个悲剧,颂扬了人类勇于探索的精神、为事业而献身的崇高精神。他们的精神让所有人仰慕,给后人以精神的鼓舞。英雄们的足迹烙在了南极的土地上,英雄们的名字镌刻进了历史的记忆。人类生存在地球上,探索这个星球的奥秘是会永不停歇的。

同学们,探险是一项极富挑战性事业,既是对自然界的挑战,更是对自我的挑战。愿将来你们中的某些人,也能成为像航天英雄杨利伟、聂海胜等英雄般的人物,让自己的生命活的有价值。

六、名言寄语

成功能证实一个人的幸运,挫折能证实他的伟大。

――――小普林尼

如果不献身给一个伟大的理想,生命就毫无意义。

――――何塞?黎萨尔

伟大的悲剧教案范文第3篇

如果说,有教育教学的活动,就有教育教学的“事例”的话,那么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案例本身在教师培训、教师专业发展等过程中所具有的功能已日益凸显。全国课改专家顾泠沅教授曾经讲过,“一个精彩的案例不亚于一项教学理论研究”。以叙事的方式再现教育教学实践时空中发现的各种有意义的事件及场景,从中反思感悟得出个性化的结论,这是案例的作用,也是一线教师最适宜的研究思路。

七台河市积极鼓励教师撰写教育教学中的所感所得,很多教师也中从益不断成长,从本期开始,我们将陆续呈现其中的优秀案例,使更多教师在比较中辨别、内化和提升。

前一阵,在校内课改展示课上我讲了《伟大的悲剧》一课。我之所以选这一课来做研讨课,是因为听了一节地理课,老师讲到在南极点上的一个科学考察站叫阿蒙森—斯特科站时,为学生讲了这一科学考察站得名原因。我想起本册语文书中有一篇写英国探险家斯科特的课文,于是决定借着学生刚学完地理这一时机来讲这篇课文。

《伟大的悲剧》是一篇节选的传记,记叙了英国探险家斯科特在南极探险失败后,和他的队员在返回的途中悲壮覆没的故事。读来令人感动,也不仅仅是感动,而是让世人去思考:人们应该如何去正确看待成功与失败?生命的意义是什么?人生的价值在哪里?作者茨威格是一位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他用心替那些失败者在诉说,特别是在面对失败和死亡时斯科特探险队员表现的那种勇敢、坦然、镇定的精神面貌,尤为震撼人心。

在这次死亡之旅中,这些探险者始终没有向遭遇到的苦难低头,都表现得异常英勇,所以在茨威格眼里他们虽是失败的英雄,但却都是值得称颂的英雄。茨威格不给胜利者阿蒙森作传,却充满激情地为这些失败者书写这悲壮的一幕,并称之为伟大的悲剧是极其正确和恰当的。这让我不由得想起鲁迅热情赞扬“不耻最后”者的话及给“伟大”和“悲剧”下的定义。两名伟大作家的看法竟然惊人地相似。于是我决定把鲁迅的名言作为切入口,以“失败的英雄”——“伟大的表现”——“悲剧的价值”为线索,用文章中描述的事实加以证实和理解,从而深刻理解文章的主题:人活着得有一种精神。

师:这些是斯特科一行悲剧的具体体现,那么我们读来的感觉是悲惨吗?

生:不,我认为不能用“悲惨”这个词概括他们,应该用“悲壮”一词,因为他们是为人类科考事业而做出的牺牲!

师:对,说得好,这正像鲁迅先生的一句名言: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鲁迅先生有一句话:“伟大的心胸,应该表现出这样的气概——用笑脸来迎接悲惨的厄运,用百倍的勇气来应付一切的不幸。”根据鲁迅对“伟大”一词的命名,你认为斯科特一行人够得上伟大,是值得称颂的伟大英雄吗?那么他们的“伟大”又从哪些情节中反映出来呢?

生: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诚实、守信、绅士风度。

生:威尔逊博士在离死只有寸步之遥的时候,还在继续进行着自己的科学观察。他的雪撬上,除了一切必需的载重外,还拖着16公斤的珍贵岩石样品。——坚毅、执著、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心。

生:奥茨向负责科学研究的威尔逊要了10片吗啡,以便在必要时加快结束自己……这个英国皇家禁卫军的骑兵上尉正像一个英雄似的向死神走去。——舍己为人、团结合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大无畏的献身精神。

生:因为他们在失败面前、在厄运面前,甚至在死亡面前都没有低头,他们活得明白,死得坦然。——乐观向上、勇气十足。

生:他希望以后会有人在他的尸体旁发现这些能证明他和英国民族勇气的日记,正是这种希望使他能用超人的毅力把日记写到最后一刻。——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生:(人们)发现英雄们的尸体已冻僵在睡袋里,死去的斯科特还像亲兄弟似的搂着威尔逊。——热爱生命、热爱亲人、伟大的博爱。

(课后,觉得太过于注重结论,缺少一个分析的过程,应该深度探究人物的精神品质,更好地激发学生产生情感共鸣。)

师:茨威格为何不给胜利者阿蒙森作传,却充满激情地为失败者斯科特写这悲壮的一幕?

生:课文最后两句话。作为一位伟大的作家,想到的绝不主要是事业的成功者,而是许多历史事件背后给人精神上的震撼和启迪。

师:斯科特一行探险的意义何在?

生:认识自然,挑战人类自我,实现生命的价值,给后人以精神的鼓舞。

伟大的悲剧教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人文素养;健全人格;历史课堂

要探讨如何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那么何谓人文素养?所谓的人文素养即是指人文科学的研究能力、知识水平和人文科学体现出来的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内在品质。毋庸置疑,良好的人文素养无论是对于个人发展,还是对于整个社会发展来说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教学活动引导者和主持者的教师是否从培养健全人格与社会文明的高度去关注了这个问题,是否适时对学生加以引导、渗透和培养与养成。

下面笔者就以川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九课《古代的文字与文学》中希腊著名悲剧作家福克勒斯的悲剧《俄狄浦斯王》①的教学为例,来阐述我的这一观点。笔者在讲述这一部分的时候,没有简单地处理,而是在让学生初步了解了该剧主要剧情的基础上,通过讨论,师生一起探讨这样一组问题:

一出生就遭到命运诅咒的俄狄浦斯在不知道的情况下弑杀了自己的生父娶了自己的母亲,这在我们任何人看来无疑是一场悲剧,甚至可以说是一场违背人伦的特大悲剧。那么,《俄狄浦斯王》这部著名的希腊悲剧,它的“悲”在什么地方?俄狄浦斯王既然是一个悲剧人物,那么他又为何以被称为英雄而为人们所接受?这部伟大的希腊悲剧,之所以“伟大”,它到底伟大在什么地方,或者说它给你最大的震撼,最深刻的启示是什么?

经过激烈的讨论,学生很快在第一个问题上取得一致意见:俄狄浦斯王的“悲”,在于残酷命运的诅咒之下,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他的弑父娶母。

对于第二个问题,俄狄浦斯王“英雄”到底表现在哪些地方,争论就非常激烈了。英雄这个词,学生很熟悉,在他们的印象中,那么所谓英雄,应该都是形象高大,事迹辉煌的正面人物。但是,像俄狄浦斯王这样一个弑父娶母,看似“罪恶滔天”的人物,却何以还能被称之为英雄?答案就在这里,悲剧的俄狄浦斯王尽管一开始就受到了命运的诅咒,但是他从来都没有向不公正的命运屈服、逃避。他一开始就选择了一条与命运相抗争的道路,尽管到最后他依然没能摆脱那不公正的罪恶的诅咒,没能改变他最终的命运,但是,他的这个选择,以及在这个选择之后所做的努力,就让悲剧的俄狄浦斯成为了当之无愧的英雄。

这样一讲,学生开始有些明白了,明白了俄狄浦斯到底“英雄”在什么地方,明白了为什么俄狄浦斯能被称之为悲剧英雄。

接下来是第三个问题:这部伟大的希腊悲剧,之所以“伟大”,它到底伟大在什么地方,或者说它给我们最大的震撼,最现实而深刻的启示是什么?尽管学生的答案不一,但是通过以上两个问题的了解,本质的东西却是相同的,那就是:作家试图通过英雄人物与命运的戏剧冲突,给我们塑造一个同悲剧命运抗争的英雄形象,并以命运之不可抗拒作结局。教科书如是说。但是如果教师也仅仅理解到这里,我以为那就失之肤浅了。

其实这部两千多年前的不朽悲剧,即使是放在现在,在今天,依然有着其深刻的现实意义。而这部悲剧最核心、最伟大,也是最大魅力恰恰就在它的现实意义:毫无疑问,俄狄浦斯是个悲剧人物,但是他与命运抗争的精神却是英雄的、伟大的,尽管最后他失败了,难逃命运的诅咒。但我们要应该强调,再强调,俄狄浦斯毕竟抗争过、奋斗过、努力过。

理解到这个层次,其实俄狄浦斯王悲惨的结局早已经不重要了,而曾经笼罩在他头上的悲剧命运更是被抽象了,被抽象成了我们每一个人在一生中都可能遇到的苦难、不幸、曲折。然而,当所有的一切都走向结束的时候,在回顾你曾经经历过的抗争、努力,你自己知道毕竟抗争过,努力过。有了这些,足矣。

――这,正是人文素养的核心价值之所在。

参考文献:

[1]邓国琴.浅议历史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J].贵州民族报,2014.

伟大的悲剧教案范文第5篇

按照异步教学“提出问题指示方法学生学习明了学情研讨学习强化小结”的六步原则,根据课文《伟大的悲剧》内容,笔者设计了“异步教学学习指导方案”。

《伟大的悲剧》异步教学学习指导方案

一、学习目标

(一)学会生字、理解新词的含义,了解文章大意。

(二)学习用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概括课文内容。

二、学习时间:本课分两课时,本节为第一课时

三、自学作业题及方法提示

(一)必做题

1.请你小声朗读或默读课文:(1)给课文标上段序。(2)利用工具书并结合课文注解学会生字、理解新词,并写在课本上。(3)画出文中难以理解的句子,并通过对学、群学、请教老师和运用参考资料的方法来解决。

2.填空:文章主要人物是由 率领的 国探险队,共 人;他们的对手是 国的 率领的探险队。这次竞争的结果是 国的探险队赢了,比对手早到了 个月。

3.查字典找出“伟大”和“悲剧”分别是什么意思?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提示:用记叙文的六要素来概括。)

4.点明文章主旨的是哪个句子或段落?(提示:主旨句往往出现在文章首尾的抒情或议论部分。)

(二)选做题

1.斯科特一行做了哪些事让你激动难忘,为什么?(提示:细节描写表现了人物的什么精神品质,用以表现“伟大的悲剧”中的“伟大”?)

2.斯科特一行在探险中遇到了哪些不幸的遭遇?(用以表现“伟大的悲剧”的“悲”。)

以上教学设计方案大致体现了异步教学的学习过程。例如,必做题中的第3题的第一问:查字典找出“伟大”和“悲剧”分别是什么意思?学生在查字典时,发现“伟大”有几种解释,少数学生不知道该用哪种解释,于是就由“独学”变成“对学”或“群学”,体现了学生采用多样化的学习形式。

“明了学情”则体现在学生自学、对学或群学的过程中,包括老师的个别指导、分类指导和集体指导。如必做题第3题的第二问:要求学生用记叙文的六要素来概括文章内容。学生普遍不明白怎样把记叙文的六要素组合起来,老师“明了”这一“学情”后,在让学生进行“研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集体指导”:“什么人”在“什么情况下”或者“什么时候”做了“什么事”,“结果怎么样”了。这样一来,学生能较快地学会并掌握概括文意的方法。

值得注意的是,老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时要把握“易讲难引”(容易的知识讲解,难度大的知识引导)的原则,并做到个性问题个别指导、共性问题分类指导、大多数的问题集体指导。

本节课是异步教学法的展示课,因此,设计的“必做题”比较浅显,目的是要学生掌握“异步教学”的操作模式;“选做题”是第一课时的延伸,设计问题时可在第一课时的基础上提高一个层次。

一节课的最后5分钟为“强化小结”时间,简短的5分钟是为了保证前面的大部分时间学生能够充分地进行“六步学习”,老师也可以进行三种形式的指导,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笔者将本节课的“强化小结”分成两部分:一是检验学生做题的正确率,给重点问题一个参考答案,一般提问“必做题”里的重点问题,如本节课必做题中的第3题和第4题;二是设计问题,如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生可从学到的基础知识、学习方法、思想感悟等方面进行概括。)

伟大的悲剧教案范文第6篇

关键词:课堂教学;提问;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7-0207-01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有效性提问”,即指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和氛围,精心设置问题情境,有针对性地、创造性地真正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意识,有效解决问题,完成预定目标的课堂教学提问方式。

根据前面调查问卷和课堂观察了解到的情况,结合教师课堂教学中具体实践效果,笔者总结出提高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经验做法,认为教师在提高问题的质量,提高问题的有效性上,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一、课堂提问要关注教学目标,有利于目标达成

教师拿到一篇课文,首先应该确定它是什么类型的文本,然后看课程标准对这类文本有什么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教师要根据文本特点,按照课标的要求,认真解读出本文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不仅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还是课堂教学评价的重要参照。它既是教学活动的预期结果,也是串联教学活动的一条红线。因此,课堂提问也要围绕教学目标进行设置,提炼出解读文本的“核心问题”。

如一位老师执教《伟大的悲剧》时,设置教学目标为:1.能够用简洁语言概括出文章内容;2.品味文中令人感动的细节描写,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3.感受探险者身上所体现出的高贵精神品质。于是设置课堂上主问题为:整体感知——速读课文,梳理出故事情节,概括出文章的内容。品味语言——请找出文中的相关细节描写,体会其对人物形象刻画的作用。文本拓展——你如何理解、评价这件失败的南极探险?

二、课堂提问要选择文本的最佳切入点,牵一发而动全身

著名特级教师余映潮老师曾说,“一个巧妙的‘问题’,有时能抵10次琐碎的提问”,“对‘提问’的研究,最神秘最有趣的是研究‘不提问’”。因此,教师要想“牵一发而动全身”,必须深入钻研教材,细读文本,寻找理解课文的突破口,探寻问题最佳切入点。

1.寻找文中的关键词,从关键词入手,设置问题。

案例:一位教师在执教《谈生命》时这样切入:

师:请大家齐读一遍课文第一句。

生(齐读):“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

师:同学们在朗读时有一个字读得比较重,是哪个字?为什么要重读?

生一:“像”字读得比较重。

师:为什么?

生二:从题目来看,课文应该写“生命是什么”,开始作者说“不敢说生命是什么”,而“只能说生命像什么”,“像”字制造了悬念,所以要重读。

生三:“像”字有统领全篇的作用,提示全篇都是运用比喻的手法来写,所以应该重读。

师:你们的发言让我明白“像”字标示着课文通篇采用了比喻的手法,在写法上与众不同,有统领全文、制造悬念的作用,所以我们重读它。那么,现在就请同学们接着读后面的课文,看看在冰心的笔下生命到底像些什么。

教师抓住一个读重音的字作为教学的切入点,新颖而富有启发性。其优点在于切口小,便于驾驭。这样切入不仅能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还能启发学生有效地理解“生命像什么”这一文学性表述中暗含的形象性、审美性和隐喻性。这个“像”字是全篇行文的纲领,抓住它就等于牵住了牛鼻子,能够收到“纲举目张”的效果。

2.以文章题目为切入口设置问题,统领全文

案例:执教《伟大的悲剧》一课时,执教教师先导入课文:

师:“同学们,天上最难的是太空旅行,地上最难的是南极访问。南极是美丽、神奇的。南极又是变幻莫测的,他多次拒绝了人类的访问。但让我们自豪的是,在1912年,人类两次踏上了南极,可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今天,我们就走进那些为挑战极限而付出沉重代价的英雄,感受伟大的悲剧。”(板书课题)

师:同学们,请看题目“伟大的悲剧”,这是一个短语。中心语是什么?

生:悲剧。

师:好,说明本文讲述的是一个悲剧性的故事。但是前面的修饰语是“伟大”二字,作者想要重点表现的是什么呢?

生:伟大。

师:很好。因为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是最有表现力的。那么,作者用“伟大”两个字来形容“悲剧”,既然是“悲剧”,那又为何“伟大”?这是否矛盾?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走进文本,体会作者在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悲剧,作者为什么说它是伟大的?

题目乃是文章的眼睛,它可以是文章的精要内容的提炼、概括、与浓缩;可以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因此,抓住文章题目,就抓住了全文的一根线。老师从题目入手,抓住题目中的“伟大”和“悲剧”两个词,让学生阅读文本,寻找作者集中表现这两个词的语言句子,以题目串起全文的阅读赏析,使原本散落的珍珠成了令人喜爱的珍珠项链。

3.进行桥梁式提问,架起对比阅读的桥梁

案例:执教《大道之行也》一课时,在学生自主学习,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老师提出一个问题:

师:“本文所提出的大同社会和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有何相似之处?”

问题一提出,学生开始回顾《桃花源记》中相关的描写,几分钟的思考后,学生们活跃起来了。

生一:“《桃花源记》中所描写的其实就是具体的‘大同’社会。如‘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就体现出《大道之行也》中的‘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生二:“陶渊明所描绘出的世外桃源的境界显然是根据《礼记》中大同社会构想出来的,详细再现了大同社会的生活状况。”

生三:“从‘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可以看出老人和孩子都很幸福,这和‘大同’社会中‘老有所终’‘幼有所养’一样,老人、孩子都得到社会的关爱。”

在课堂上,桥梁式提问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学生深入理解知识的阶梯,是知识间相通的桥梁,是触发思维的引信,更是觉悟的催化剂。教师在教学中合理地利用桥梁式提问,可以引发学生在对比阅读中,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地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

参考文献

[1]严永金.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名师最能激发潜能的课堂提问艺术[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伟大的悲剧教案范文第7篇

然而,《伟大的悲剧》之所以能入选语文教材并受到师生的喜爱,并不是仅凭其对历史事实的真实叙述,更与其选材的独特性与作家高超的艺术想象相关。这篇文章无论从叙述抑或情感角度品析,都有可细细咀嚼之处。

因为节选的缘故,题目由编者所加。由该题可将文章的主题分为隐形的双线――“悲剧”与“伟大”。其中,对“悲剧”的记录,作者采用了传记文学所必不可少的真实记录,我们暂且称其为“客观叙事”,而对“伟大”的阐释,作者则更多采用了“主观叙述”的方式,借此表达自己浓烈的情感。当然这里的“主观叙述”都是基于对斯科特真实日记的合理想象,并不与传记文学的真实性相左。

面对“伟大”和“悲剧”这两个存在强烈矛盾冲突的词语,疑问自然产生:那是怎样的悲剧?既是悲剧,为何又是“伟大”的?答案细细读来便可知。

一、在悲剧中品崇高

通读《伟大的悲剧》,站在“客观叙述”的角度,可将悲剧概括为两方面,即第二名之悲与抗争后仍难逃一死的毁灭之悲。

如果把斯科特一行的悲剧简单概括为失败之悲,即他们在征服南极的行动中输给了挪威人,那是对悲剧的肤浅诠释。在这篇文章中,悲剧不是普通的名词,指代“可悲的事情”,“而是作为审美意识的一种感知形态的美学范畴。美学意义上的悲剧是崇高的集中形态,是一种崇高的美”[2]。悲剧的主人公往往是人们理想和愿望的代表者,在他们身上,往往有令人崇敬或向往的人格、精神与意志。他们所遭受的苦难、厄运、失败,总是内蕴着上述这些令人崇敬的要素。在《伟大的悲剧》一文中,斯科特一行的失败为何堪称悲剧呢?第一,他们征服的是南极――“千万年来人迹未至,或者说,太古以来从未被世人瞧见过的地球的南极点”,这样的探险行动,因其艰苦卓绝而恰恰显示了人类探索自然、超越自我的雄心壮志,无论成败,其行动本身就充满英雄色彩,令人肃然起敬。第二,斯科特一行的失败不是因为他们没有征服南极,而是因为他们成为“第二个到达者”,他们的失败是“第二名”的惜败。他们比第一批到达南极的人迟到了一个月,但这一个月相对于南极未被人类踏足之前无数个日日月月来说,只是极短极短的一瞬,所以第一名和第二名之间的距离,微小到令人扼腕叹息。第三,征服南极是一场极难取得成功而极容易失败的冒险。从某种角度来说,正是征战南极的过程中所经历的千辛万苦,才使第一个问鼎南极成为值得青史留名的巨大荣誉,因为在任何情况下遭受的苦难越深,获得的成功就越弥足珍贵。然而,在经历了千辛万苦重重磨难后,斯科特一行却与这巨大的荣誉失之交臂。一边是以微弱的差距惜败,另一边是胜利者获得的巨大荣誉,两相比较,就具有了悲壮的意味。

除此之外,斯科特一行在与恶劣的自然环境抗争后仍难逃一死的命运,构成了本文“悲剧”的另一重含义――毁灭之悲。王富仁说:“人类与宇宙、自然、世界的对立意识是人类悲剧观念产生的基础。它是在人类感受到自我与整个宇宙、整个大自然、整个世界的分裂和对立中产生的。”[3]正如不是所有的失败都是悲剧一样,不是所有的死亡都是悲剧。斯科特等五人之死的悲剧意味,在于不屈不挠的抗争和难逃一死的宿命之间令人心碎的较量。斯科特一行与寒冷、饥饿、绝望及暴风雪进行了顽强的搏斗,但最后,“人的勇气终于渐渐地被大自然的巨大威力所销蚀”,大自然“召唤来寒冷、冰冻、飞雪、风暴――使用这一切足以毁灭人的法术来对付这五个鲁莽大胆的勇敢者”,在死亡面前,他们越是表现得顽强勇敢,死亡的结局就越具有悲剧性。他们的死,正应了鲁迅先生对悲剧的定义――“悲剧就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可以说,悲剧的震撼力,不是取决于毁灭性的结局,而是取决于主体遭遇毁灭时所迸发出的抗争意识、搏斗精神。正是抗争与搏斗,成就了生命中有价值有意味的一面,也成就了悲剧的崇高之美,没有抗争就没有悲剧!

因此,谈《伟大的悲剧》中“悲剧”的含义,如果不谈惜败背后行动的价值与成功的偶然,不谈毁灭背后抗争的激烈与搏斗的顽强,就无法理解悲剧与崇高相通的积极意义。

二、从痛苦中识英雄

通常,传记文学会将叙述的重心放在历史事件中人与事的记录上,然而,在《伟大的悲剧》一文中,茨威格却选择了跳出常规,他曾坦言“我在写作上的主要志趣,一直是想从心理的角度再现人物和他们的生活遭遇”,本篇也不例外。作者并不拘泥于对历史事件的叙述,而是创造性地融入对人物心理、人物性格的刻画以及对历史事件的抒情,极大地丰富了艺术的真实。他所做的这些,都是为了突出这一悲剧的伟大。

悲剧不仅表现毁灭与冲突,而且表现抗争与拼搏,这是悲剧成为一种美学价值类型的最根本原因。文章的结尾处这样写道“: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在这里,茨威格用饱蘸深情的笔触,盛赞斯科特一行在冰雪南极与厄运的搏斗。那么“,无比高尚”和“最伟大”,究竟体现在哪些地方呢?

文中有两个矛盾的关键词揭示了“伟大”的含义。

第一个关键词是“勇气”。茨威格在文中说:“在阴森森的一片寂寞之中,始终只有这么几个人在行走,他们的英雄气概不能不令人钦佩。最能证明这一点的莫过于负责科学研究的威尔逊博士,在离死只有寸步之遥的时候,他还在继续进行着自己的科学观察。他的雪橇上,除了一切必需的载重外,还拖着16公斤的珍贵岩石样本。”茨威格用表示距离的“寸步之遥”与表示重量的“16公斤”构成强烈的反差,暗示了斯科特一行不惧死亡的勇气,来自对探险事业的热爱和对职责的坚守,激发了他们面对死亡的英雄气概。除了这一处情绪化的叙述外,另一处情绪化的叙述是奥茨之死。奥茨两次寻死:第一次,他要求队友将他留在睡袋里,被“坚决拒绝了”;第二次,他坚决走向死亡,只为了把更多生的机会让给队友。茨威格动情地写道:“这个英国皇家禁卫军的骑兵上尉正像一个英雄似的向死神走去。”面对无可抗拒的死亡,恐惧消失了,对队友的深情厚谊赋予了奥茨走向死亡的勇气。他说:“我要到外边去走走,可能要多待一些时候。”对死亡故作轻松的调侃,和外面狂吼怒号的暴风雪又构成了极具震撼力的反差,英雄般的赴死,成就了奥茨伟大的心灵。茨威格用“这个英国皇家禁卫军的骑兵上尉”这样的称谓来指代奥茨,饱含赞颂之情,其言外之意是,奥茨的死,以另一种方式体现了皇家禁卫军的精神,他战胜的不是敌人,而是死神!第三处情绪化的叙述,是斯科特三人最后的死――他们“骄傲地在帐篷里等待死神的来临”。明明是等死,茨威格为什么要用“骄傲”来形容呢?因为他们的死亡,仅仅证明了自然的胜利和人类肉身的失败,然而,他们为生存的任何可能的机会战斗到最后一刻,也证明了人类求生的强烈欲望和不肯屈服的顽强意志,与无法抗拒的厄运具有同等的强度。他们与南极暴风雪抗争的过程,以及最后勇敢面对死亡的平静,已经证明了他们在精神层面的胜利。

第二个关键词是“恐惧”。

如果说上述三处充满作者强烈感彩的叙述,从正面塑造了斯科特一行的英雄形象,那么,对于“恐惧”的心理描写,则从反面衬托了他们的英雄气概。

茨威格一方面带着强烈的情感色彩,赞颂了斯科特一行面对厄运的英雄气概,另一方面,却又毫不掩饰地披露了他们面对厄运所产生的恐惧心理:“他们中间最身强力壮的埃文斯突然精神失常了”,“他们感到可怕的绝望”,“他们真是惊慌到了极点”,“从强制的镇静中还是一再迸发出绝望的厉叫”。茨威格为什么要反复向我们披露英雄胆怯的一面呢?

首先,斯科特等有着钢铁般意志的探险勇士,面对南极的恶劣天气,尚且绝望与恐惧,“英雄的恐惧”衬托出南极极端天气之可怕。读者可以借此去想象,从1月18日到达南极点,到3月29日死去,在这两个多月的时间里,斯科特一行遭遇了怎样的苦难?南极复杂的地形、低气压、零下三四十度的低温,以及可以在瞬间把雪粒吹成子弹的狂风,足以说明他们在南极遭遇了最激烈的痛苦,而最激烈的痛苦最能表现最伟大的心灵,痛苦的强度可以衬出伟大的高度。

我国南极中山站考察队员曾写下这样的日记:“白天下午四五点钟,温度也在零下8度左右,把手伸出来露天条件下写字,南极的天气像刀扎一样透过皮肤,在骨头上狠狠地划下自己的印记,手除了刺痛麻木完全没有任何感觉,写字时完全依靠手臂的力量牵引着笔动作,这时候,估计手上被人砍一刀,大概也不觉得痛吧!”[4]就在这样的条件下,甚至有时要直面零下四十多度的低温,斯科特的日记却一直记到他生命的最后一息,真正践行了他日记中所写的“尽力而为,至死方休”。那该是一种怎样的力量,牵引着斯科特的笔?茨威格将这力量解释为“希望”――他希望这本能证明他和不列颠民族勇气的日记,能传递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传递他们对探险事业的忠诚与热爱,传递他们对于全人类的深厚情谊。这种希望,使他们的心灵变得无比高尚。

其次,茨威格写斯科特一行的恐惧,是想说明真正的英雄是忠于人性的。在行动上他们表现出非凡的英雄气概,但在情感上他们是真正的人。这种英雄美学,源头是古希腊的美学思想。在古希腊人看来,痛苦的哀号与伟大的心灵是相容的,或者说,描写痛苦,对于表现英雄人物没有什么坏处。因此,希腊文学会表现英雄人物的痛苦和哀伤,让他们“既动感情,也感到畏惧”。他们“并不以表现人类弱点为耻”,只是不让这些弱点阻止英雄走向光荣,或是阻止英雄尽职尽责。[5]事实证明,斯科特一行所遭受的痛苦、绝望和恐惧,也没有阻止他们走向光荣,南极的狂风暴雨曾销蚀了他们的勇气,但却没有消灭掉它。他们用冻掉脚趾的脚板走到生存希望的尽头,骄傲地面对死神,最绝望的关头都没有放弃同伴,种种细节都证明,“他的哀怨是人的哀怨,他的行为却是英雄的行为。两者结合在一起,才形成有人气的英雄”[6]。在茨威格的笔下,斯科特等人就是这样“有人气的英雄”,唯其有人气,伟大才更有信服力。

通过对文本的仔细研读与思考,茨威格艺术语言背后的深厚感情也就渐渐显现出来了。茨威格是个以刻画人物心理与性格见长的作家,教学中要以此为抓手,重点赏鉴作者在主观叙事中所灌注的思想感情;同时,应该有意识地区分悲惨与悲剧的根本差别,从美学的视角去理解悲剧,引领学生正确理解崇高与悲剧、痛苦与伟大的关系。

参考文献

[1][奥]斯蒂芬・茨威格.人类的群星闪耀时[M].舒昌善译.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序言1~2.

[2]何静,舒英才主编.美学与审美实践[M].北京:文艺出版社,2002:48~49.

[3]王富仁.悲剧意识与悲剧精神(上篇)[J].江苏社会科学,2001(1).

伟大的悲剧教案范文第8篇

小说通过对主人公苏比的刻画呈现出当时,美国社会的不公——穷人的悲惨命运及灵魂扭曲。而作品名称中的两个意象警察与赞美诗分别喻指者当时美国的法律与宗教两个领域。这两个领域跟穷人们的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然而美国穷人的不幸真的仅仅是美国社会制度等的因素造成的吗?我想不尽然吧。身在跨时代的我们,不是同样会耳闻“警察与赞美诗”式的任务与事件嘛。所以我们应该摆正姿态看待这个问题。

论文关键字:警察 法律 赞美诗 宗教 悲惨命运 灵魂扭曲

《警察与赞美诗》是美国伟大作家欧•亨利的代表作之一。

欧•亨利本人善于描写平凡人物,特别是纽约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文笔幽默,被誉为“美国生活的幽默百科全书”。他的《最后一片叶子》 ,《麦琪的礼物》还有就是这篇《警察与赞美诗》 无一不体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含泪的微笑”。

欧•亨利的闻名还在于他文章的结尾,被美国文学界称为“欧•亨利式的结尾”。用8个字概括就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警察与赞美诗》中也充分体现和诠释了这一特点。

苏比是本篇小说的主人公,作品可被分为三部分:1、寒冬迫近,食宿无着,乞求入狱;2、故意犯罪,警察不抓,我从入狱;3、听赞美诗,决意改善,被抓入狱。结局出人意料。

小说以苏比被抓而告终,也许在读完上部分的时候我会认为这样的结尾无可厚非,可是苏比最终被抓却是在他听赞美诗决意从善的时候。这样的结局确实是让人很费解,这也难免会引人深思。

在读到苏比第六次故意犯罪,还是不能“落入法网”,警察们“认为他是个不会犯错的国王”时,我有设想过故事将如何结局。大体上无非不是喜剧就是悲剧两类。悲剧的结局有:冻饿而死;终于入狱;彻底堕落等等。喜剧结局有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再好点可能就是挤进上流社会等等。那么小说以喜剧告终到底可不可以呢?我想如果是喜剧可能就没有批判性这一层面了,那没了批判也就悖于上文情节以及作者写文章的宗旨;相反悲剧的结尾更合乎逻辑的发展。

小说的前部分主要是通过对主人公苏比在寒冬迫近却食宿无着的凄凉境遇的描写来表现当时美国穷人的悲惨命运和灵魂扭曲:

悲惨命运

作者通过对比的手法写出社会的贫富不均,突出穷人的命运悲惨。如:冬天到了,富人想的是“海豹皮大衣”;而苏比“躺在街心公园长登上辗转反侧”,“吧三份星期天的厚报纸塞在上衣里,盖在脚踝和膝盖上,都没能挡住寒气”。(顺着这个思路,我们会认为苏比会是“冻饿而死”的结局。)

灵魂扭曲

苏比乞求入狱,是反常的心态;他甚至为了入狱使尽了手段,是反常的行为。哪些手段?总结出6种:(1)骗食(未遂),(2)砸破橱窗,(3)白吃(挨揍,)(4)调戏女人,(5)扰乱治安(6)偷盗绸伞。哪些行为?如“调戏女人”的“表演”,“扰乱治安”的行动,写得是非常幽默,富有讽刺性。这些行为都是“灵魂扭曲”的表现。(顺着这个发展,我们会认为苏比:“终会入狱”或“彻底堕落”,的结局。)

喜剧的结局都是相似的,悲剧的结局,各有各的悲剧。不管是什么样式的悲,都试图告诉我们那个社会给穷人带来悲惨的命运,扭曲了人的灵魂。这也是欧•亨利要告诉人们的。可是,欧•亨利并没有像我上面那样设想的那样安排结局,而是用赞美诗来感召苏比,用警察来抓他来结束小说。出人意料。

为什么最终要写警察抓苏比?我想只要读过这篇小说的人都会怀有这个疑问。

故事第二部分写了很多苏比的“罪行”,按道理他进十八次牢房都不为过,然而事实却非如此。有关苏比6次故意犯罪时警察的反映的描写很具有戏剧性,可简单的概括为(1)骗食未遂——警察不知;(2)砸破橱窗,“在警察是、的脑子里苏比连个旁证都算不上”——警察不信(3)白吃挨揍,“警察先是笑了笑,顺着街走开去了”——警察不理(4)调戏女人,警察“盯住他”,“还在盯着”,“老盯着”,苏比“懊丧地在警察身边走了过去”——警察不管(5)扰乱治安,“警察让警棍打着旋,身子转过去背对苏比,向一个市民解释”——警察不究;(6)偷盗绸伞,警察“急匆匆地跑过去搀一位穿晚礼服的金发高个儿女士过马路”——警察不暇。总之警察就是不抓。

那么在警察的眼里究竟苏比干什么才能被抓呢?

正当苏比被赞美诗感召,心灵得到慰藉,决心从善的时候,原文结尾写道:苏比感到有只手按在他的胳膊上。他霍地扭过头来,只见一位警察的宽脸盘。“你在这儿干什么呀?”警察问道。“没干什么”苏比说。“那就跟我来”警察说。第二天早晨,警察局法庭的法官宣判道:“布莱克韦尔岛,三个月。”作者对他在听赞美诗时的心理活动以浓墨重笔,写了他决意弃恶从善后的一系列梦想如庄严虔诚的赞美诗唤起他对一生中美好时刻的回忆“生活中有母爱、玫瑰、雄心、朋友以及洁白无瑕的思想和白领”;对堕落现实的憎恶——他憎厌“那堕落的时光,低俗的欲望,心灰意懒才能衰退,动机不良”;弃恶从善的决心——“要重新做一个好样儿的人”,“要重新振作当年的雄心壮志”,“要做一个?@赫一时的人”等。苏比的梦想破灭了。我惊愕了,为之惆怅。惊愕惆怅之余是深刻的思思,苏比故意犯罪6次,作为法律执行者的警察不抓他,而在他潜心聆听赞美诗,心灵得到慰藉,决意从善时,警察把他抓了。这正是:违法时直至法外,守法时绳之以“法”。这是一个多么富有讽刺意味的喜剧冲突及多么触目惊心的是给颠倒!欧•亨利这样安排情节,应是把他那支锋利的讽刺的笔伸向美国社会上层建筑里的法律领域——警察是法律的执行者。

“警察”暗指法律,“赞美诗”应是指宗教领域。上面说到作者通过警察对苏比行为的反映的矛盾的描写来批判美国当时法律,那“赞美诗”意象的刻画是对宗教的批判讽刺还是肯定赞扬,有人说,欧•亨利在这里夸大了宗教的作用,美化了宗教,他们试想不要小说最后五行文字;在“他要做一个?@赫一时的人,他要......”之后,接着写:“想着想着,天亮了,苏比迈开大步,迎着晨曦,向着充满希望的商业区去咯......”以这样的结尾结束全文,就是有夸大宗教的意味,甚至有些美化宗教了。

欧•亨利式的结尾的出人意料之处我想就在于他没有这样写。他让听了赞美诗心灵受到慰藉的苏比,给警察抓走了。这样写不但没有美化宗教,而且讽刺了宗教——赞美诗只能慰藉心灵,不能改变厄运。而既然不能改变厄运,那么,慰藉心灵的意义也就微乎其微了,心灵得到慰藉之后还要去坐牢,去受苦受难;受苦受难时还要虔诚地履行宗教教义。这样的宗教对于穷人来说还有什么作用!所以说,小说这样的结尾根本不是在美化夸大当时美国的宗教,他是要表达宗教是不可能使穷人消除贫困,摆脱苦难,宗教的作用甚微。

作者把“警察”和“赞美诗”放在一起是有用意的:(1)标题是小说情节的高度概括,通篇其实就是在写主人公苏比一警察及赞美诗的关系。(2)标题是小说主题的集中表现,警察是法律的执行人,赞美诗是宗教的代名词,苏比是社会底层穷人的典型;小说揭示的其实就是穷人与法律及宗教的关系。

欧•亨利创作《警察与赞美诗》的精彩之处在于其结局的出人意料、情理之中和标题的深刻意蕴;高明之处就在于其主题的升华:它不仅仅表现了美国社会下层人民悲惨的命运和扭曲的灵魂,而且把批判的矛头指向哪个社会的上层建筑法律和宗教两个领域。欧•亨利就是用这样出人意料的结局使得先前那些含而不露的内容一下子闪现出来,使得全篇的境界一下子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仿佛全篇那么多内容就是为了这一笔。这就是“欧•亨利式结尾”的巨大的艺术力量。

警察、苏比、赞美诗三者可以用连线表很清楚地透析文章主题:

警察 和 赞美诗

(法律) 苏 比 (宗教)

(穷人)

违 法 时置之法外 只能慰藉其心灵

守法时绳之以“法” 悲剧命运 不能改变其厄运

灵魂扭曲

是非颠倒 作用甚微

但是《警察与赞美诗》这篇小说难道仅仅就是为了写当时美国社会的制度给穷人所带来的悲惨命运而已吗?当时穷人的悲剧命运和灵魂的扭曲真的是美国制度所造成的吗?我在想不尽然吧。

最近不是有报道的标题为“《警察与赞美诗》的中国版”嘛,是一个真实性的案例。其主要内容不再是苏比为了度过严冬挑战法律,而是身患重病的中国公民李大伟为了免费治病故意抢劫。也许包括欧•亨利本人都无法预料的是,小说所描述的情景在100年后的今天,在大洋彼岸的中国会上演。

很容易发现,现代版《警察与赞美诗》是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的产物。试想,如果李大伟在身患重病,家庭又无力承担治疗费用的情况下社会能够担负起基本的保障之责,他就不会走向故意抢劫的道路,也就是说,正是由于罪犯享受的社会保障待遇要明显好于普通人,才使得李大伟为了能够获得免费治疗而主要寻找和制造抢劫的机会。从李大伟个人的角度来看,他是无奈的,也是无辜的,因为他之所以犯罪,是在生命与自由之间选择了前者,为了挽救自己的生命而宁愿牺牲自由。

完全有理由相信,由李大伟主演的当代版《警察与赞美诗》一定不是个案,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类似的情形还有许多,起初,他们也和绝大多数人一样纯朴善良,只是出于求生的本能和对生命的无比热爱,才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犯了罪。社保制度应防止无辜伤及无辜。

我们应该以平常心去看待美国,也应以平常心去看中国。

伟大的悲剧教案范文第9篇

命案发生后,为了掩饰罪行,魏秀娥与丈夫订立攻守同盟,并把知情的大女儿和儿子拉下水,帮助处理尸体、转移警方视线――悲剧进一步扩大了!

11月14日,魏秀娥一家四口全部被警方抓捕归案。

13岁少女横尸野外:亲生母亲是疑凶

2005年11月9日早晨5点多,天还没亮,河南新郑市龙王镇13岁的小女孩李伟巧的父母李智富和魏秀娥,在寒风中走东串西在亲戚和邻居家中,焦急地寻找自己的小女儿李伟巧,声称小女儿从昨天下午去上学就―直没回家,不知道孩子跑到哪儿去了,言语中夹杂着悲伤和慌乱。亲戚和邻居一边安慰他们,一边四处打电话帮他们寻找。

在一帮人慌乱地寻找几个小时后,8点半,新郑市公安局110的民警忽然来到李伟巧家中,说李伟巧已经被人杀害在村东菜地头水沟里。一家人顿时嚎啕大哭,魏秀娥拉着民警跪下直叩头:“谁那么狠心杀死我女儿啊?!我女儿死得好冤枉啊,一定要找到杀害我女儿的凶手……”

民警一边安慰魏秀娥夫妇,一边迅速展开侦破工作。新郑市公安局迅速成立了“11.9”命案专案组,由赵建武局长亲自任组长,组织几十名民警,走访死者家属、亲戚、朋友和同学,了解李伟巧遇害前一天的活动情况。根据李伟巧脖颈被掐伤痕迹的法医鉴定,属扼颈窒息致死,死亡时间为11月8日晚上10点左右;根据尸体所在现场没有打斗痕迹分析,菜地水沟只是抛尸现场。那么第一做案现场在哪儿呢?

经过细致摸排,专案组查清了李伟巧11月8日下午放学后的行走路线和最终出现地点,在死者生前消失的区域确定了重点嫌疑人,但又均予以排除。

5天过去了,案子的侦破却陷入低谷。就在这时,―个情况反映到了专案组:有人看见李伟巧放学后回了家。这与死者家人“没有回家”的说法相左。警方再次询问证人和李伟巧的家人,双方都肯定自己的说法。显然,有一方讲了假话。根据排查,该证人根本没有做案时间。

专案组再次召开案情分析会,决定调整侦察思路。这时,有人提出:死者死亡时间是深夜,死前应该吃过晚饭,所以应该从查找死者胃里成分人手。

这一思路的调整很及时,疑点越来越明显地靠近了李伟巧的家人。民警发现,李伟巧父母的叙述有破绽:他们全家一致说李伟巧晚上没回家吃饭,可民警发现死者家属11月8日所食晚餐和死者胃内成分相同。显然,李伟巧放学后回了家,并一同吃了晚餐。李伟巧的父母为什么要撒这个谎呢?

11月14日晚,专案组悄悄地把李智富、魏秀娥以及他们的儿子、女儿传唤到案。办案民警利用逐个突破,分头攻心的策略。经过一夜的对抗,这―家四口终于招认了魏秀娥掐死李伟巧,然后抛尸的事实。公安机关迅速对他们进行了刑事拘留……

俗话说,虎毒不食子。魏秀娥为什么要对自己的亲生女儿下这样的毒手呢?

李伟巧今年刚13岁,是李智富、魏秀娥夫妇晨小的孩子,她上面有两个姐姐和一个哥哥。她自小就比男孩子还调皮捣蛋,令全家人非常头疼。

李伟巧上学后,调皮捣蛋的事就更让父母应接不暇,这让父母很为自己的女儿伤脑筋,也觉得女儿给自己家丢尽了脸面。脾气暴躁的李智富、魏秀娥夫妇不知道该如何引导女儿,对李伟巧唯一的教育就是暴打―通,再给人家赔个不是。而让他们苦恼的是,李伟巧是越打越“痞”,“痞”性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长。

李伟巧上小学6年级时,学校不远有两个网吧,她学会了上网,经常逃课沉迷于网吧,乐此不疲。父母不给地上网的钱,她就和自己那帮网友开始去偷。

一天,李伟巧偷了一部手机,想着哥哥正想买手机用,就回家偷偷跟哥哥协商200元卖给他。哥哥这才知道妹妹竟然到了偷手机的地步,气得打了她一顿,并责令她把手机立即送还别人。李伟巧恨死了哥哥,把手机转手卖掉。几天后,手机的失主找上门,李智富夫妻俩给人家陪了不是,又包赔几百元才了事。然后,他们对女儿大打出手。从此,亲戚和邻居都知道李智富和魏秀娥的小女儿是个“小偷”。夫妻俩对这个“不争气”的小女儿,真是伤透了心……

残忍母亲掐死女儿:只因她恶性习沾身不乖巧

2005年11月8号下午,李伟巧放学回家后,放下书包就出去玩。吃晚饭时,魏秀娥一边斥责李伟巧不干活,一边责令她晚饭后把锅洗刷掉。哪知道她一放下碗就跑得无影无踪,李智富出去寻找了半个多小时,发现女儿竟然进了一个男同学的家。女儿虽然才13岁,但身体已经基本发育成熟。

“难道女儿早恋了?”李智富既气愤又尴尬,就回家让妻子去找女儿回去。魏秀蛾来到那个男生家,却没有见到女儿的影子,原来她又躲到别处玩去了。

李伟巧知道父母生气了,回家不挨打至少也得挨骂。于是,她索性玩到晚上10点多,盘算着父母睡着了,才偷偷溜回家。但还没等她走到自己的床边,母亲已经过来抓住她了,原来魏秀娥专门在等女儿回家,想狠狠地教训她―次。

看着母亲一边骂,一边来打她,李伟巧一下也愤怒了:“你们有气就撒我头上?天天打我,有本事就打死我!”一边说,一边推搡母亲。她已经长得跟母亲的个头差不多了,力气也不小了。在推搡过程中,魏秀娥一下就被女儿推倒在床边,女儿并没罢手,而是手脚并用地和她厮打。魏秀娥顿时怒火中烧:“我养你干啥?我要你这样的闺女干啥?你现在还打不过我就开始还手,再等几年你还不杀了我?”

魏秀娥一边怒骂,一边起身扑向女儿,一手将女儿推在墙壁上,用身体紧紧挤压着女儿的身体,一手死死地卡着女儿的脖子。

此时,魏秀娥已经失去了理智,在双方厮打中,处于弱势的李伟巧渐渐失去了挣扎的力量。她嘴巴开始一张一合,断断续续发出嘶哑的“妈――妈”的求饶声。可悲的是,这些并没有唤起魏秀娥的母爱,她卡着女儿脖子的手越收越紧……

两三分钟后,李伟巧瘫倒在地,再也不动弹了。魏秀娥狠狠地踢了她几脚:“你就装死吧!你早死一家人早安生!”然后气喘嘘嘘地坐在女儿床上。魏秀娥看着女儿渐渐变紫的脸色,觉得她不像是装,急忙走过去,用手试探一下女儿的鼻息,已经停止了。她不禁惊叫了一声:“孩子她爸,你快来!”

就在魏秀娥打李伟巧时,一家人除了二女儿李红在市里打工没有回来外,大女儿李春梅、儿子李军龙和丈夫都在家,并且都听见了两人的厮打声。因为他们习惯了这种打骂声,所以谁也没起床来制止。直到听到魏秀娥的叫喊声,李智富这才漫不经心地起床过来,伸手探了探女儿的气息。这一探,他也吓了一跳。李智富急得踢了老婆几脚:“你咋打哩?你……”闻声而来的大姐和哥哥也吓得不知所措,姐姐扑过去抱着妹妹的身体摇晃,希望能把妹妹给摇醒:“巧巧,你咋

老不听话啊,你醒醒啊……”

李智富和老婆急忙掐小女儿的人中,推她的胸口,希望她是被憋了一口气,能在几分钟里缓过气来。―家人折腾了10多分钟后,李伟巧还是脸色暗紫,没丝毫气息。

抛尸灭迹结同盟:一家四口赴囚笼

李伟巧的意外死亡,吓傻了一家人。李智富对两个孩子说:“这事谁也不许出去说,你妈打死她也不是故意的,说出去你妈说不定也得被枪毙。已经死了一个了,绝对不能再把你妈填进去了。找个地方把她埋掉,就说她失踪了。”

大女儿和儿子都知道这是犯法的,却都不敢吭声。

看着两个在泪水中沉默的孩子,李智富和魏秀娥夫妻俩已经不再顾及他们在想什么了,唯一的念头就是怎么逃脱法律的制裁。他们和孩子们协商,如果明天有人间起李伟巧哪儿去了,就说今天上学后一直没有回家,也没回来吃晚饭,不知道她去哪儿了。

商议完毕后,夫妻俩就让两个孩子给他们探路、望风,帮他们观察周围的动静,以便抛尸。夫妻俩反复交代两个孩子,一路上不许发出声音,更不许哭!

如果万一被人看见,就说李伟巧有病,他们带她去看病。交代完孩子,李智富这才战战兢兢地用一件棉袄把李伟巧包裹了一下,然后背起女儿的尸体,让妻子拿了一把铁锹。在寒冷、漆黑的夜幕中,一家人在罪恶中潜行……

魏秀娥夫妇本来是想把女儿背到很远的地方埋掉,但背着女儿的李智富,每走―步,腿都在打颤。两个孩子更感到恐惧,紧紧贴在父母左右不离半步,根本顾不上帮父母观察动静。寒风吹落树叶打在枯草上的响声,都能让―家人胆战心惊……

当走到村东头一块菜地时,李智富突然滑倒在菜地旁边的一条小水沟中,尸体也被甩在一边。两个孩子吓得同时“啊”地惊叫起来,夫妻俩急忙去堵孩子的嘴。这地方不是久留之地,必须马上离开!她低声对丈夫说:“干脆就把她扔这水沟里算了,背得越远,用的时间越长,万一被人看见了,就啥都完了!”

李智富说:“放这里昨办?这里挨着村子,明天一早就会被人发现的!”魏秀娥心存侥幸地劝说丈夫:“她不见了早晚是要有人问起的,不如就扔在这里被人看见报案好了,那样就不会有人怀疑是咱弄的。”

于是,夫妻俩把李伟巧的尸体抬起来,面朝下,扔进了水沟,然后一家人像被鬼赶―样地跑回了家。这天晚上,一家四口,谁也没睡着,一直熬到天色发白。

没想到,他们最终栽在民警手里。直到此时,魏秀娥才知道,她不但害死了小女儿,也害苦了大女儿、儿子和丈夫。她悔恨交加,但是―切都晚了……

12月17号,魏秀娥夫妇及大女儿和儿子,被新郑市检察院批准逮捕,等待他们的将是法律公正的处罚。

笔者在走访死者亲戚、邻居时,听到的全是对魏秀娥的指责,指责她不但害死女儿,还想栽赃别人。李家唯一没有涉案的人是死者的二姐李红,她当时在市里打工,没有在家。当笔者问她如果那天她在家的话,会怎么办?她嗫嚅着,有点后怕地说:“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可能……也会跟哥哥、姐姐―样……”

谈起死去的妹妹,李红流着眼泪说:“虽然她很‘痞’,可我们都很亲她,平时我回家都要给她一些钱花。”二姐说,父母脾气比较粗暴,跟孩子的感情很粗糙,李伟巧就是在打打骂骂中度过了自己13年的人生,她的叛逆,其实也是逼出来的……

伟大的悲剧教案范文第10篇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是一个决策者、创造者,而不仅仅是教材的执行者。为此,教师需要营造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创设各种教学活动。课前的教学设计是有效教学的先决条件,教学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课堂的教学效果,所以在教学设计时,我认真解读教材,明确教学目标,有效设计教学活动。

1.1解读教材是有效教学的基础;教师解读教材是专业基本功,解读教材时必须对教材本身有明确地理解及读懂教材讲什么,教学要求是什么,再根据学生的特点确定教什么。我在教学《斑羚飞渡》、《珍珠鸟》这一类文章时,有忽略老斑羚的牺牲精神以及人和动物和平相处却一味强调“环保”问题。教学设计时应紧紧围绕主题,以免偏离方向。教师只有在领会教材意图,掌握教学思想,抓住教学起点的基础上,才能使教学过程得心应手,教学效果显著提高。

1.2明确目标是有效教学的核心;教学目标是有效教学的导航系统。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多变的动态过程,各种教学活动设计都应服从和服务于教学目标。根据经验,不少时候教学目标是迷失的,如,在教学活动课“戏剧大舞台”时,课堂从头到尾唱京剧、黄梅戏、扬剧以及表演,这样的课堂活也活了,乐也乐了,但学生最后并没有掌握戏剧的知识,只有教学目标明确了,定位正确了,才能克服教学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增强针对性,提高有效性。

1.3设计活动是有效教学的重点;学生负担过重,教学效率低下,在很大程度上缘于训练设计的简单化。新课程要求尊重学生课堂主体的地位是合作探究活动成为课堂教学的主阵地。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可以根据教材的要求,设计各种探究活动。我在教授“戏剧大舞台”活动课时,先让学生欣赏几种戏曲,提出第一问“这是哪几种戏曲剧种?你还知道我国的哪些剧种?”正当同学们讨论兴奋时接着提出第二问“能说出几个著名的戏曲故事吗?”此时学生兴致极高,课堂气氛活跃。于是又提出第三问“这些故事中人物有怎样的性格?常用些什么样的脸谱表达出来?”。在学习《伤仲永》一文时,围绕仲永“泯然众人”这一结果,原因是什么?先用书上的句子回答。再延伸:仲永自己有没有责任呢?你如果是仲永,你会怎么做?最后指导讨论:“谈谈成才的因素”“你将如何面对学习”等,让学生通过讨论在探究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这样,既激发学生兴趣,又让学得了应该掌握的知识。由此可见,好的教学活动设计能把课堂教学推向高潮。

2.有效教学的关键有效实施

教学设计是基础,教学实施则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既是策划者又是指导者,紧紧抓住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之一——有效地实施教学。

2.1有效讲授;在新课程实施中,有些人认为课堂教学只能“少讲”甚至不讲,其实讲授法是最基本的教学方法,教学离不开讲授。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讲授当然是必要的……问题是讲的内容、方法。讲亦有道。一是讲授内容是必要的,二是讲授方法是清晰到位有效的,三是讲授必须是适时的。孔子所谓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即是在学生迫切需要时发生的讲授是最有效的。

比如学习《伟大的悲剧》一文,对七年级学生而言有一定难度,我这样讲授:“我们知道悲剧就是以悲惨结局结尾的故事,而文题是‘伟大的悲剧’,既然是悲惨的故事,为什么蕴涵着伟大呢?文是“悲”又体现在哪几个方面?它们又伟大在何处?”我抓住文眼——“悲”和“伟大”,以“悲剧故事为什么蕴涵着伟大”这一看似矛盾的问题作为分析内容,成功讲授本文的主题。

2.2有效提问;有效提问是课堂对话的发端。有效的提问是指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问。把握空间的开放度,内容上的深刻性,对象上的层次化,是有效提问的关键。如,在教授《行道树》一文时,我提示学生用抓文眼法、寻找关键词句法等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学生对文中“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唯有这种痛苦把深沉给予我们”难以理解。我让他们抓住三个关键词“神圣”、“痛苦”、“深沉”,把大问题化成小问题。①为什么行道树认为自己的事业是神圣的?②从事神圣的事业行道树随了哪些痛苦?③为什么说痛苦反而把这种深沉留给我们?从痛苦中能得到快乐吗?对于这几个小问题学生容易解答。再把三个小问题连成大问题,学生的疑难就迎刃而解了。这样,注意提问的层次化,让不同的学生都拥有思考的兴趣。所谓深者得之深,浅者得之浅。

2.3有效倾听;有效倾听的真实含义是“有效的关注”。因为这里的倾听不仅指用耳朵,同时注重用眼睛。有效倾听是指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状况,心中有学生是教师专业化的标志之一。首先要求养成倾听学生的习惯,把课堂的中心工作从关注教案转移到关注“学况”上来;第二要善于发现,特别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回答及作业中的问题,善于发现这些问题的课程价值,生成珍贵的教育资源。

2.4有效反馈;有效的教学依托于有效的反馈。首先反馈宜适时,这时的反馈有利于学业的提高,同时反馈宜“积极”。所谓“积极”的反馈是指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继续学习的反馈,而不是通过反馈挫伤学生,力求在积极的反馈中交流情感,实现精彩的互动。学生对学习越是投入课堂反馈越是积极。因此,有效反馈对于教学有效性的影响举足轻重。

有效实施还可以通过课堂上进行有效活动以及有效管理来达到综合的有效教学的效果。

3.有效教学的保证有效反思

苏格拉底说:“没有反思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生活。”有效反思是有效教学的保证,同时寄寓着教师职业的人生价值。有效教学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面是通过有效反思来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