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月18日,来自河北保定的王先生在广州总医院做完一系列检查后,兴奋地说:“血糖指标完全正常了,高血压、高血脂不见了,体重也从130公斤降到了95公斤,困扰我6年之久的糖尿病,终于治好了。”
王先生是2013年8月14日在广州总医院甲状腺糖尿病外科接受的微创手术,这次来是按照主治医生的要求前来随访的。在看了王先生的随访检查结果后,甲状腺糖尿病外科主任吴良平很满意,并叮嘱王先生以后要少抽烟,养成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手术之前,王先生的血糖指标高达12.8毫摩尔/升,目前已经稳定在5毫摩尔/升。
吴良平主任介绍,医院为王先生这样的肥胖型糖尿病患者,做的是外科微创手术——胃旁路手术,“通过专门的器械在患者的肚子上打4个1厘米的小洞,有专门的套管进去,通过腹腔镜技术,医生在腹腔里面完成手术。它的治疗机理是减少食物的摄入与吸收,从而减少能量的摄取与糖代谢负荷,重建胃肠道,改变肠胰岛素轴激素的分泌,从而改善糖代谢。”
据悉,2009年,在美国召开的首届全球2型糖尿病微创手术治疗年会上,专家建议胃旁路手术(GBP)在世界范围内推广应用,美国2009年糖尿病防治指南中已将GBP手术列入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的标准术式。
由吴良平主任领衔,广州总医院五六年前在国内率先开展了胃旁路手术治疗肥胖型糖尿病,这几年的手术总量达到近400例,在国内遥遥领先。吴良平也因此当选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分会肥胖症及糖尿病外科委员会常委、全军糖尿病外科学组副组长。
“临床观察的结果是非常理想的:胃旁路术后的总体有效率为95%,治愈率80%左右。糖尿病病史5年以内的,手术有效率为100%;病史10年以上的,有效率在70%,术后能长期维持血糖在正常水平,并且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吴良平告诉记者,医院这几年也加大了对病人术后的随访统计。
这次与王先生一起来随访的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五六名患者,他们都是术后大约半年来医院随访的,结果都令人非常满意。来自浙江的33岁男青年邹先生告诉记者,他有2年糖尿病病史,这次糖化血红蛋白的随访结果是5.3毫摩尔/升,已经完全处于正常值范围内,体重也较手术前下降了15公斤。
在病房采访时,记者遇到了刚办理入院、等待手术的福建姑娘小吴。血糖指数11~15毫摩尔/升之间,身高156厘米,体重77.92公斤,BMI指数(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平方)为32.01公斤/平方米。“像小吴这样的肥胖型糖尿病患者,就非常符合手术的特征。”吴良平主任说,BMI指数≥27.5公斤/平方米的2型糖尿病、无胰岛细胞功能衰竭,是胃旁路手术的适应人群。
他是我国微创外科领域里的泰斗,他从无到有开创了世界一流水准的中国肝胆外科;他主编的《外科手术学》被誉为“外科医生的圣经”。
他就是我国胆道外科学奠基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总医院黄志强教授 。
时针指向晚上10点,黄志强院士回到了下榻的重庆希尔顿酒店。
想到这么晚还要打扰这位82岁高龄的老人,记者实在有些于心不忍。而且我们知道,这时的黄院士已经非常疲劳,因为白天他给参加2004中国国际肝胆外科交流会议的700多名专家做了一台复杂的肝内胆管结石摘除的演示手术。为了让更多的患者从黄院士这里获益,我们最终还是“残酷”地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就微创外科这个话题采访了他。
在一个小时的采访时间里,精神矍铄的黄志强院士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敏捷的思维、严谨的语气,一如他做手术一样的精准。
走近微创外科
作为我国微创外科领域里的泰斗,谈及微创外科的历史时黄志强院士如数家珍:1987年法国的Mouret医生在电视腹腔镜下完成了胆囊切除术,标志着外科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微创性手术时代真正开始。时隔四年(1991年),云南曲靖市第二人民医院也开展了国内第一例微创外科手术,当时,黄志强院士应邀到手术现场作技术鉴定。
“虽然是第一例,但手术非常成功,它为患者带来的益处,让我深深地感到了推广这项技术的必要性!”黄院士至今仍记忆犹新。
现年40岁的赵先生在某医院被诊断出胆囊癌。然而,从拿到检查报告到现在已一个多月了,赵先生还在为选择何种治疗方案而摇摆不定。“在我老家的医院,一位中年的肝胆外科医生认为我的情况可以做微创手术,好处是创伤少、恢复快,术后可以尽快开始化疗。”当赵先生带着检查结果来到广州的专科医院,一位专家级的教授却建议“最好还是传统开腹手术,主要是担心微创手术万一做得不好,容易导致肿瘤细胞的转移”。
事实上,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普及,90%以上的外科手术都可以通过微创来完成。很多患者的康复时间大为缩短。然而,临床上也不乏失败案例,甚至加快了病情的进展。那么,作为患者该如何选择呢?
微创手术已成趋势
“微创技术确已成为外科手术的趋势。”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肺肿瘤外科主任医师周明说。以胸科手术为例,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各种微创手术就开始不断涌现。“以前做一个开胸手术,患者身上起码要留下一道20~30厘米长的刀口,而且创伤大、出血多,发生各种心肺功能并发症的几率也很高。而现在的微创手术,患者身上只需开几个‘小孔’就能完成,所以也被称作‘钥匙孔手术’。目前,在一些技术和设备都过硬的医院,几乎所有胸科手术都能用微创技术来完成。”
当前,随着微创技术的进步,特别是一些高科技辅助技术的引入,包括复杂肝切除、肝门胆管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等在内的复杂手术,都有借助腹腔镜成功完成的报道。
很多人以为微创手术最大的优势就是“伤口少”,其实不仅如此。随着设备的和技术的进步,微创手术还能给患者带来更多的好处。例如以前“手术视野受局限”是微创手术受到质疑的因素之一,但现在的腔镜可以放大,可以在整个手术腔体内“巡视”,“这意味着医生可以看得更清楚,巡查范围更广,看得更全面。而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证实,通过微创手术进行治疗的胸科肿瘤患者,其5年生存率、复发率等指标与传统手术相比毫不逊色。
微创技术缺乏严格“准入制”
“然而,微创手术虽好,却对医院的设备、医生的技术、水平和操作的熟练程度有着很高的要求。”周明说,否则微创手术的效果甚至比不上传统的开放手术。因为不熟练、不规范的操作,或是过长的手术时间,以及较高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往往会使手术失去微创的意义。
【摘要】目的:针对妇科微创手术的护理进行研究探讨。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在我院妇科进行微创手术治疗的80例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40例对照组和40例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整体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比较,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妇科微创手术;整体护理;护理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5-0115-01
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其手术治疗腹部切口小且美观,对患者带来的创伤较小,其微创手术治疗能够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患者的住院时间在一定程度上缩短,加快术后恢复速度,术后治疗效果显著。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和医疗技术的进步,多数患者选择微创手术治疗妇科病,其术后护理能够提高临床疗效,缩短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术后恢复速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主要针对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在我院妇科进行微创手术治疗的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在我院妇科进行微创手术治疗的80例患者,年龄在18~3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7.36±8.64岁;并将其随机分为40例观察组和40例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年龄在20~3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9.36±6.64岁;对照组患者年龄在18~3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5.36±7.64岁。通过对两组患者的年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之间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故具可比性。
1.2方法
【关键词】手术
手术是外科医生治疗疾病的基本手段,但手术却是一把双刃剑,手术本身就意味着损伤,如何在达到治疗目的的同时,尽可能地减少手术对患者造成的损伤,一直是外科医生追求的最高境界。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观念的形成,对组织愈合机理的进一步认识,以及日新月异的诊疗设备的出现,传统的骨科手术也向微创甚至无创方向接近。自1983年英国外科医生Wickham首次提出“微创外科(minimallyinvasivesurgery,MIS)”的概念以来,微创技术以及微创理论在骨科中的运用取得了可喜的变化。
1微创观念
微创不等于小切口,盲目选择小切口,而对皮下组织进行粗暴牵拉,反而有可能影响伤口愈合,或延长手术时间,更有甚者,还会因显露不清误伤重要神经或血管组织。作者的微创观点是指微小损伤,是以最小的侵袭和最少的生理干扰达到外科疗效的新型外科技术。它不光具有小的切口,重要的是有更佳的内环境稳定状态,更轻的全身反应,更短的愈合时间,更少的瘢痕愈合,以及更好的心理效应。
2骨科微创手术的应用
关节镜技术是骨科最早使用的微创技术。自20世纪60年代应用于临床以来,极大地提高了关节疾病的确诊率,并且完成了很多常规手术很难执行的关节内病变手术。它不但已经从初创时单纯的膝关节扩展到肩、肘、腕、髋、踝甚至指间关节,而且从原先简单的处理半月板损伤和滑膜疾病发展到能够做半月板移植,前后交叉韧带重建和软骨缺损移植。另外随着关节镜性能的提高和手术器械的改善,关节镜手术的时间明显缩短,而治疗的准确性和针对性却明显地提高。关节镜技术的日趋成熟,镜下手术进一步简化,对关节功能的干扰进一步减小,使关节镜的手术适应证不断扩大。在创伤骨科,关节镜作为关节内骨折复位后的评价辅助手段,使关节内骨折的复位更接近解剖复位,而且使切口更少,对骨折断端血供的破坏更少,减少术后的并发症,使患者的康复更快。
腔镜技术在骨科快速发展的领域是脊柱外科。椎间盘镜的广泛应用,配合术中C型臂X线机的准确定位,在不到2cm的切口内,已可完成髓核摘除、神经根管扩大等手术。由于最大限度地保存了脊柱后柱的生物力学结构,患者康复更快。自1993年胸腔镜首次用于治疗脊柱疾病以来,此技术已经可以协助骨科医生轻松完成胸椎前路椎间盘、肿瘤、结核病灶的彻底清除减压和脊柱重建,脊柱畸形的前路松解、矫形固定和植骨融合术。与创伤较大的开胸手术相比,其微创性在脊柱手术中占有明显的优势。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成熟,腹腔镜已经成功用于切除椎间盘后植入椎间融合器行腰椎融合术,也可用于腰椎肿瘤、结核的病灶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还可用于脊柱骨折的减压、植骨、内固定术等各种类型手术。其损伤周围重要血管神经的几率大为下降,已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经皮微创技术也在骨科领域快速发展,在术中C臂机或CT引导下,配合新型组织切割设备(激光气化、射频高温刀和聚焦超声切割刀等)和组织填充材料(如骨水泥),经皮精确找到病变部位,可以完成椎间盘髓核摘除,病灶取活检,肿瘤瘤巢的切除,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复位或填充。另外还有学者在术中CT监视下,经皮行寰枢椎侧块关节融合术,也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随着医学技术和医疗器材的发展和进步,越来越多的临床医学领域引进了微创技术,由于其创伤小、安全性较之以往的技术大大提高了,所以越来越多的患者享受到了微创治疗。
微创,从字面理解就是创伤很小的意思,所以一些人――不仅是病人,也包括一些医务工作者,便将微创手术与“小手术”画上等号了。
但事实并非如此。
70岁以上没有“小手术”
记得我在从事普通外科临床工作的时候,许多疾病的手术治疗都将70岁以上列为禁忌或相对禁忌。当初的一位老师经常教导我们:“70岁以上没有小手术!”后来,我看一本《老年外科学》,其中第一章节就明确指出,人到70岁时,各个器官的功能较之30岁时有明显下降,如肾功能下降70%,心肺功能降低30%~50%,所以,一个对年轻患者来说是“小手术”的手术,对老年患者来说就是一个“大手术”。
我们在20~30岁的时候可以跑步跑得很快,可以跳远、跳高,可以扛重物,但看看周围的老人,又有几人能跑能跳、能搬米袋呢?所有这些超出日常状态的运动,都要调动我们机体的各个脏器的储备功能。当我们跑百米的时候,心率可能达到每分钟100次以上;而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我们的心率可能只有每分钟70~80次。同样,机体在强烈运动的时候会产生更多的废物,要调动肝肾功能进行解毒和排泄,而老年人因为缺乏这种储备,所以无法及时发挥解毒和排泄的功能。
所以,一些平时身体倍儿棒的老人一旦接受手术,哪怕是微创手术,都可能发生各种各样的并发症。因为手术对机体来说不亚于一场剧烈的运动,即便是像阑尾炎这样的所谓“小手术”,也要调动机体的各个系统功能。
医生的意识里不应有“小手术”
微创技术=内镜手术
最近的二十多年微创技术有了非常大的发展,以前妇科手术用开腹来做,现在的内镜(比如腹腔镜)手术只需要在肚皮上打3~4个钥匙孔大小的口子就可以进行手术了。所以,在普通人心目中,就会把这种内镜手术称之为微创手术。
其实并非如此,中国工程院院士郎景和教授说,微创是一种观念,是一种原则,而并非专指某一种手术途径和手术方式。以最小的损伤,达到最佳的效果,这就是微创的目的。所以说,微创手术不仅仅指腹腔镜手术。
内镜手术=一切手术
任何手术都有其禁忌症和适应症,手术的方式除了疾病和治疗方法外,还决定于医院的条件,也不可能以一种手术方式解决一切问题。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科主任姚书忠表示,一个理想的综合医院,腔镜手术的比例在70%~80%之间。但并非每个医生都可以做腔镜手术,也不是每个医生都能做非常复杂的手术,每一家医院开展腔镜手术的程度也是不一样的,不同级别的手术需在不同的医院开展。
由此可见,不是每一家医院都能开展所有级别的内镜手术,因而也不能要求一切手术都由内镜手术来解决。
内镜手术=最好的手术
【摘要】目的:探讨显微微创斜视手术配合的配合要点,提高手术效率与病人满意度。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 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的49例斜视患者的手术配合情况进行记录分析、资料查阅、与医生探讨、总结、科内集体学习,用自设满意度条查表调查医生与病人的满意度。结果 手术均顺利完成,病人满意度100%,护理人员很快掌握手术配合要点,适应学科发展。结论 充分的术前准备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关键之一,护理人员对手术的熟练程度直接影响手术的效率。
【关键词】微创;斜视矫正术;手术配合
【中图分类号】R7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5-0366-02
斜视手术就是通过手术调整眼外肌的力量使眼球周围拉力保持协调,从而使斜视眼恢复正常位置,显微微创斜视矫正手术就是六条眼外肌的手术,不需要打开眼球,也不涉及视神经和眼内组织,非常安全,矫正手术最好在2-6岁完成,斜视虽然不像其他疾病一样对身体有明显影响,但是其危害一样不可忽视,斜视不仅破坏人体形象,对孩子心灵造成负面影响,使之产生自卑、孤独心理,而显微技术应用于斜视手术以来,国内外诸多临床资料和经验报道,显示验证了其与以往肉眼下斜视手术相比有诸多的优点[1,2]。它不仅能治疗身体的疾病,还有助病人重树信心。现将49例显微微创斜视手术的手术配合要点陈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我科2013年1月~2014年3月施行斜视显微手术的49例患者的手术配合,男27例,女22例;年龄2~23岁,均为共同性斜视,手术历时单眼10-20分钟,双眼20―35分钟。全麻38例,局麻11例
12方法制定手术配合流程,手术按流程进行,将49例病人的基本信息做登记,并将手术有特殊的做详细记录,手术安排分批次连台进行,将每一次手术的配合的共同点在手术后总结记录,将有疑问的地方术中记录,术后与医生讨论,并主动查阅资料,解决疑问,将多次手术后的记录要点做比较分析,总结出最有效手术配合,并组织科内人员学习讨论,调查每一次手术医生与病人的满意度,找出不足,下一次改进。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1-0204-01
【摘要】:目的探导用麦黙通超声引导下乳腺微创手术的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158例麦黙通在超声引导下的乳腺微创手术的乳腺肿块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观察和护理。结果全部患者术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其恢复良好。结论利用麦黙通超声引导下乳腺微创手术,操作简便、安全、创口小、不留疤痕,加强术前、术中及术后的观察及护理是确保手术顺利实施和患者尽快恢复的关键,值得推广。
【关键词】:麦黙通乳腺 微创手术护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审美观念和自我保健意识的不断提高,尤其女性对乳腺手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1]。传统的肿块切除术,常在表面留下难看的疤痕,即影响美观,又给患者的心理造成极大的影响和创伤[2]。在重视心理健康的今天,微创手术已经成为治疗乳腺疾病的发展趋势之一。麦黙通微创术是在B超引导下,利用真空负压吸引原理进行乳腺组织的活检和较小的乳腺良性肿瘤的微创切除。具有操作简单、切口小、组织损伤小、不留疤痕、符合审美要求等优点,受到女性患者的欢迎[3]。我院于2012年4月引进麦黙通旋切系统对乳腺肿块进行微创手术,共治疗158例患者,取得了良好的结果,现将操作方法诊疗及围手术期护理介绍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共158例共209个肿块,均为女性患者。年龄15——49岁,平均26岁。肿块数目1-4个/人,单例肿块121例,双侧肿块37例,肿块大小0.3—4.2cm。所有病例术前均行彩超检查。
1.2仪器设备 采用美国强生公司麦黙通微创旋切系统,该系统由8G-11G旋切刀、真空抽吸泵、控制器及相关软件组成。另外还有在彩超、B超、频率10MHZ。
1.3操作疗法 患者取平卧位或者侧卧位,术前行超声检查双侧乳腺确定肿块大小、部位、数量,手术医师确定穿刺点,做好标记。穿刺部位一般取外侧隐蔽处,也可以乳晕处进行穿刺,选择穿刺点以尽可能少的切口切除最多肿块为原则。常规手术消毒、铺巾,9号长针头将1%利多卡因注入乳腺后间隙进行局部浸润麻醉,并在药中加入1:200000——500000肾上腺素,以利于控制术中出血,延长药效,注射时采用在肿块周围多点注射疗法。在穿刺点处用尖刀先做3mm左右的皮肤切口。将麦默通旋切各系统处于定位状态,旋切进针关闭旋切凹槽,从切口内刺入并插至乳腺后间隙,保持针道与B超探头长轴一致,缓慢进针至肿块深面,用“十字交叉法”确定旋切槽处于肿块正下方,将系统处于取样状态,进行抽吸旋切,在负压的作用下肿块被吸入取样槽内,由助于取出标本,经反复取样直至病灶安全切除,最后将系统处于抽吸状态,吸尽空腔内积血,拔出旋切针,局部压迫15--20min,无渗血后弹力棚带加压包扎72小时,术后肿块常规病理检查。
【摘要】 目的 探究妇产科微创手术的护理措施。方法 200例在妇产科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实验组采取特殊护理, 对照组采取一般护理,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8.00%, 而对照组患者的仅为66.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妇产科;微创手术;护理;疗效分析
随着医学的进步, 微创技术越来越多的被应用于手术中, 而在妇产科中被应用最多的就是腹腔镜, 腹腔镜手术即在腹部切开一个小口将带有镜头的腹腔镜插入腹腔, 然后利用数字摄影技术把腔镜镜头拍摄到的图像同步呈现在专用显示器上, 术者就可以在显示器的指导下更加直观的进行手术和疾病的分析[1, 2]。为了探究微创手术有效护理方式, 提高治疗的效果, 本院特进行了实验探究,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按照随机数表法从2010年10月~2013年12月期间在本院妇产科即将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中随机抽出200例分为两组, 实验组100例, 年龄21~60岁, 平均年龄(41±1.6)岁, 对照组患者100例, 年龄23~61岁, 平均年龄(42±1.2)岁,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于对照组患者给予一般常规护理, 而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一些特殊护理:①心理护理:一般的患者对腹腔镜不了解, 因此会表现出不安、紧张、恐惧等心理, 如果患者的心理变化起伏较大就可能对术后的效果造成影响, 为了避免这些问题, 护理人员要及时对患者进行解释, 指出微创手术的优点, 降低患者的焦虑不安。对于严重焦虑的患者可给予药物辅助睡眠, 为手术做好准备。②术中护理:加强对患者舒适程度的护理:气腹机的进气速度的调整, 要先慢后快, 并随时根据患者自身情况调整;为了降低对患者的压伤程度, 在患者的各个隆突部位应加棉垫, 注意体质虚弱患者的保暖, 必要时可在床上加垫电热毯。③术后护理:术后3 h内持续心电监护, 每15 min监测血压脉搏血氧情况, 同时给予中流量吸氧缓解麻醉后不适, 生命征平稳后, 每4 h测一次体温, 测量血压、脉搏1次/h。④对于实验组的患者进行康复指导护理:在术后针对患者术后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及处理方法, 术后恢复的过程、早期下床的益处、疼痛产生的原因及如何克服手术伤口疼痛等问题给予全程连续的指导。
1. 3 疗效评价标准[3] 显效:患者术后无不良反应, 在术后7 d内出院;有效:患者术后出现轻度不良反应, 经治疗后迅速好转, 在术后10 d内出院;无效:患者术后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经一段时间的治疗, 在术后半个月后出院。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15.0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 计数资料用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