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网络舆情应对

网络舆情应对范文精选

网络舆情应对范文第1篇

关键词网络监督 网络舆情

中图分类号:d92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0)12-268-01

同志指出: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网络监督的加强,使得作为行使查办职务犯罪和诉讼监督职能的检察机关不可避免地处在网络舆情关注相对集中的部位。面对日趋复杂的网络舆情,尤其是涉检网络舆情,如何加强其研判和应对工作,从而进一步提升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是检察机关面临的新的课题。

一、网络舆情特点

(一)网络舆情的突发性

网民可以借助互联网平台匿名发表观点是网络舆情突发性的一个重要原因。纵观历次网络舆情事件,均是一个热点事件,在众多网民快速、大胆的发表意见后,在短时间内促使事件产生重大影响,促使更广泛范围的社会群体讨论、关注。

(二)网络舆情的情绪性

到目前为止的绝大多数网络舆情在初始阶段均体现出对某个社会现象的普遍化情绪,这种情绪在网民中迅速传播,产生普遍认识与共鸣,进而推动舆情向更广的范围和更深的领域漫延扩散①。从涉检网络舆情事件可以看出,其发生往往是一个热点事件,逐步升级到网民对司法机关的不满情绪,该情绪在网络上迅速传播,从而产生较大的影响力和作用。 毕业论文网

(三)网络舆情聚焦公权力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分析通过对2009年网络上争议问题的热帖进行频次分析发现,“官员”、“警察”、局长”等高频词说明现在网络舆情关注的热点问题很大程度集中在公权力的使用这一领域。网民把注意点集中到公权力的合理、合法使用上来,对推动社会加快转型,妥善处理遇到的问题与矛盾,有积极的作用。

二、涉检网络舆情应对存在的问题

(一)对网络舆情的特点、规律及其影响认识不足

分析众多的网络可以看出,对网络舆情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关注度不够,是网络不断扩大升级逐步失控的一个重要原因。各级检察机关必须加大对网络舆情的重视,把握网络舆论的特点,从而有效引导网络舆情。

(二)以我为主、抢占先机的意识不强②

在网络舆情形成初期,更多的是彰显公民实现话语权的的欲望,体现的是一种附和情绪和盲从心理。因此,在其形成初期,有效的主动引导可以防止网络的发生。目前,各级检察机关在面对网络舆情时,消极防御应对较多,积极抢占先机引导偏少。以“豪车门”为例,相关部门在事件肇始之时未作有效预防,在舆论形成时期,尤其是在个别媒体采访时对事件遮遮掩掩,错失先机,导致后期被动应对。

(三)迅速有效应对重大舆情的能力不强 论文

从众多网络中看,网络舆情形成后,相关部门未能及时反映、有效应对。危机发生后应对危机的措施未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对网络舆情工作缺乏前瞻性和预见性,危机舆情收集和分析工作滞后,对可能引发涉检的、苗头性问题缺乏政治敏感性,导致了重大舆情应对工作的被动。

三、涉检网络舆情的应对措施

网络舆情应对范文第2篇

一、客观认识网络舆情带来的压力和挑战

网络舆情两个特点更加明显。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民人数剧增,特别是互联网与传统媒体的深度融合,网络舆情呈现了两个方面的显著特点:一是数量急剧攀升、量大面广。随着社会治安形势的复杂和公众诉求的进一步多元化,在当前及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网络舆情频发将会是常态。二是反应快速、上下联动。在当前情况下,网络媒体知晓、新闻的速度早已超过了平面和电视媒体,时间甚至要以用分、秒计算。

网络舆情的两重属性更为突出。根据一项研究表明,约有62%的中国网民表示,他们更愿意分享负面评论。各种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特别是热点、敏感问题,在互联网上表现出来后,很容易在短时间内引起大量人员的共鸣,迅速扩散、放大,产生巨大的舆论力量,可以使简单问题复杂化,局部问题全局化,有的甚至引发过激的。同时,互联网已经成为境内外敌对势力对我进行渗透破坏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但是,在看到网络舆情危害性一面的同时,也要客观看到网络舆情是加强社会监督、参与公共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我们一定要客观认识网络舆情带来的压力和挑战,坚持“主动介入、严格管理、强势利导、趋利避害”的思路,进一步完善相关工作机制,积极主动、科学合理地做好网络舆情的应对处置工作。

二、认真分析网络舆情应对工作的薄弱环节

与数年前相比,我们在探索建立舆情应对处置机制上取得了很大进展,舆情应对的水平得到了整体提升,但是在面临重大突发舆情事件时,仍暴露出被动应付多、主动引导不足等较多问题。

应对机制与实战未达到紧密一致。目前我们缺乏实战、统一的舆情应对实战规范,应对处置手段单一,处置的效率不高,影响了公安机关应对处置网络舆情的总体效果。

素质能力与实战未实现同步发展。从目前来看,基层单位的网络舆情应对意识、技能水平比较有限,应对起来还有很大困难,易失去战机,导致被动,还不能真正适应网络舆情的发展形势。

队伍建设对实战未形成有效支撑。网络舆情应对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一方面,我们专业人员比较缺乏;另一方面对已经建起来的舆情引导队伍还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三、深入完善规范网上舆情应对工作机制

强化网络舆情应对的认识和理念。针对网络舆情的特点规律,一要树立网络舆情就是警情和现代传播的理念,自觉把网络舆情应对工作作为公安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强化网络舆情意识,在日常工作中严格注意预防舆情发生,或者舆情发生后能及时、妥善应对;二是树立舆情就是信息的理念,既要有效利用舆情为社会管理工作特别是公安打击管理工作服务,也要善于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应对网络舆情的工作效能。

网络舆情应对范文第3篇

关键词:网络应用;特点;机制建设

中图分类号:G250.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网络舆情的形成迅速,对社会有着巨大的影响。有效应对网络舆情已成为政府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政府要提高对网络舆情全面掌控的能力,必须以构建长效联动机制为目标,建立完善顺畅的信息运作体系,细化工作职责,加强组织协调。建立并完善网络舆情信息多维采集机制、快速反应的政府网络问政机制、网络舆情信息研判、报送、反馈、处理机制,健全工作保障机制,加强网络道德自律与网络规范建设,善用新媒体,建设传媒互动的立体引导机制。只有保障这些机制有效运行、密切配合、相互协调,才能真正发挥政府在网络社会中

1目前我国网络应用的基本状况

当前互联网已经成为中国社会各阶层利益表达、情感宣泄、思想碰撞的重要舆论渠道;也是政府治国理政、了解社情民意的新平台。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3年1月15日在京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64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2.1%,保持低速增长。与之相比,手机网络各项指标增长速度全面超越传统网络,手机在微博用户及电子商务应用方面也出现较快增长。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手机网民数量为4.2亿,年增长率达18.1%,远超网民整体增幅。此外,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也继续提升,由69.3%上升至74.5%,其第一大上网终端的地位更加稳固,但是手机网民规模与整体PC网民(包括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当前,我国网民数量已经处于高位,网民增长和普及率进入了相对平稳的时期。而智能手机等终端设备的普及,无线网络升级等因素,则进一步促进了手机网民数量的快速提升。

家庭接入网络比例超九成手机微博用户近三分之二,《报告》显示,在网吧、学校机房等场所接入互联网的网民比例下降幅度较大,其中网吧网民占比下降了5.5%,在学校公共机房上网的网民占比下降了3%,而在家中接入互联网的比例继续走高,有91.7%的网民在家中上网,增幅达到3.4%。

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微博用户规模为3.09亿,较2011年底增长了5873万,网民中的微博用户比例达到54.7%。 手机微博用户规模2.02亿,占所有微博用户的65.6%,接近总体人数三分之二。[1]

2网络舆情的概念和特点

网络舆情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围绕社会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民众对社会管理者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它是较多群众关于社会中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等等表现的总和。其根源是社会矛盾;核心是利益问题;本质是意见情绪。

据统计,一件社会事件发生后,2至4小时即会出现该事件的网络信息,4至8小时该网络信息会扩散,24至48小时即达到传播峰值,并最终导致网络。

据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统计,2012年反腐倡廉类舆情所占比例最大(28%),其次是社会民生类舆情事件(17%)和公共安全舆情事件(11%),其余较为平均地分散于文化教育、刑事案件、涉外、社会道德、食品卫生、环境保护等舆情事件中。例如2012年的毒胶囊事件、浙江幼儿园女老师虐童照片事件、陕西“表哥”杨达才事件等等,被媒体和网民曝光之后,引发网民极大的关注和愤怒,质疑声音不断,食品的安全风波还没有平息,用药的安全再次呈现。网络上的毒胶囊等事件是现实中的一次集中爆发。

网络环境下的舆情信息的主要来源有:新闻评论、BBS、博客、聚合新闻(RSS)。网络舆情表达快捷、信息多元,方式互动,具备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

网络的开放性和虚拟性,决定了网络舆情具有以下特点:①直接性,通过BBS,新闻点评和博客网站,网民可以立即发表意见,下情直接上达,民意表达更加畅通;②突发性,网络舆论的形成往往非常迅速,一个热点事件的存在加上一种情绪化的意见,就可以成为点燃一片舆论的导火索;③偏差性,由于发言者身份隐蔽,并且缺少规则限制和有效监督,网络自然成为一些网民发泄情绪的空间。在现实生活中遇到挫折,对社会问题片面认识等等,都会利用网络得以宣泄。因此在网络上更容易出现庸俗、灰色的言论[2]。表达见解偏颇,制造、传播不实信息,以至出现网络暴力。

每一个网络舆论监督事件,都有可能成为理性公民监督政府的手段,也有可能成为网络暴力、网络恶性,甚至通过人肉搜索等多种方式直接对现实生活中的个体和组织合法权益构成巨大的侵害。一旦碰到某些容易触发网民消极情绪的敏感新闻(如腐败问题、贫富悬殊、股市震荡等),网民的情绪渲泄很容易通过新闻跟帖大量汇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网络舆论发生偏离,相对集中的偏颇观点容易带来群体的盲从和冲动。此外,由于网络的隐蔽性,使得这种力量很容易被人利用,那些动机不良者的身影,经常会出现在网络舆论之中,这就难免失去这种舆论的公正性。

鉴于此,一个相对稳定的舆论导向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新闻跟帖等形式加强日常舆论引导力度,先入为主、先声夺人,让正面的、积极的声音占据主导地位,及时平衡舆论显得更为重要。

3网络舆情的机制建设

政府要有效掌控网络舆情,必须加强网络舆情的机制建设。政府作为公共管理主体,必须适应这一新形势发展,树立宏观视野,加强政府在网络上的自我形象经营。正视网络,紧紧围绕实际工作中的重点、核心问题,积极探索完善掌控网络舆情的机制,加强网络舆情的妥处机制建设。组织专家分析研究网民的思维方式,用大众接受的形式建设、管理和利用好互联网资源,发挥政府在网络社会中的作用。

3.1建立完善网络舆情信息多维采集机制

为保证及时、全面、准确地掌握网络舆情,政府应逐步建立完善的网络舆情信息监督和采集机制。网络舆情采集是整个网络舆情热点发现及趋势分析的起点,可依托网络舆情监测系统,构建优化平台。网络舆情采集时需本着系统性、针对性、及时性和准确性的原则,确定信息采集重点,要运用科学方法有机整合,形成稳定、高效的网络舆情信息监督和采集工作体系。

3.2构建快速反应的政府网络问政机制

网络舆情应对范文第4篇

关键词:网络舆情;应对策略;探讨

网络舆情就是现阶段的网络传播中,媒体大众和民众网友通过各种网络渠道对当下社会热点话题和公众关注的事件进行谈论、评论、发表观点和看法的一种现象。网络舆情是社会舆论的一种表现形式,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广泛应用,越来越成为民众表达意见、发表不满、传递情感的一种主要方式。因此,网络舆情的引导和控制是确保社会稳定和民众心态阳光、健康的一种必要策略和手段。应对网络舆情应该从根源上严格筛选信息的健康程度和可传播性,对于已经造成一定影响的网络舆情要通过相应的方式应对、控制。

一、目前我国网络舆情现状与载体

网络舆情的社会影响力主要受到网民数量、参与人数等因素的影响。截止到2016年的统计数据,在我国,上网网民的总数已经达到了7.1亿,手机网民总数已经高达6.56亿。这在我国15岁到60岁的成年人9.4亿的人口比重中,网民数量的比例高达76%。由此可见我国网络信息化的发展程度和广泛程度。通过网络、手机网络S时随地的观看消息、关注社会热点、发表言论、已经成为成年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比较知名的新浪博客、百度贴吧、各大论坛等都在极力助推网络评论版块的发展,各种软件的手机客户端和微信、QQ也成为传播舆论的主要途径。

二、网络舆情的分类和营销

(一)社会事件和公众现象导致的网络舆情

网络舆情虽然是在网络上传播的一种言论,但是所谈论的话题往往是当下社会的热点话题和流行趋势。网络舆论是有针对性的针对某一社会状况和民众事件引发的大规模的谈论和思想导向。就目前网络舆情的统计分析,我国民众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话题有社会养老、薪酬保障、公共医疗等。的网络舆情主要也是反应了民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和有关政策策略。

(二)小道消息及虚假消息导致的负面舆情

由于社会舆情能够造成很大的社会反应和民众聚集度,有些社会事件造成的大规模网络舆情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益。有些不法分子就利用网络舆情造成的大规模的社会言论从中谋取不法利润。他们借助我国现阶段网络管理制度的不完善现状,钻空子、走偏锋,故意、蓄意捏造虚假消息和负面报道,有些甚至存在欺诈、勒索等犯罪事实,造成民众大规模的社会反响和反对浪潮。使网络环境形成了非常不健康、不文明的状态。

(三)真人真事与社会道德弘扬的正面舆情

除了负面、恶劣的网络舆情,还存在很多正面、积极的网络舆情。网络虽然更大比例是宣泄、、抒发不满、宣泄情绪的地方。但同时也是弘扬正能量、倡导社会善举的优良土壤。近年来,很多社会上的好人好事,乐于救人、见义勇为、绿色通道等好人好事也大量在网络中转帖、流传,大量的正面舆情不断跟帖、跟赞。网络舆情同时也宣传了很多正义、善良的新闻事件,在社会中也形成了效仿和认可的局面。

三、针对网络舆情应对的策略

(一)构筑大数据网络

要想更全面、更系统的控制网络舆情,就需要构筑大数据网络平台。目前我国网络舆情是把整个网络体系分散成一个一个的单元进行监管和控制,单元型的网络舆情监控在可控范围内能够发挥其实时控制的作用,但是由于单元型的网络监管只是局部的管控,单元和单元之间也存在一定程度的“空隙”,在“各自为政”的单元区域网络监控的状态下,很多边缘性网络舆论言论就容易蔓延、滋生。全局性的网络监控就越来越凸显出不健全和不到位,单元型的网络控制互相之间的沟通、协调大都不到位。而且各个信息系统的信息化档次和操作人员水平也参差不齐,构成了信息互联的巨大阻碍。因此,构筑大数据网络成为了必然要求。只有把单元区域的网络监管统一起来,才能够从全局上把握和掌控舆论的正面性和阳光性。有了大数据的互联互通,才能够实现数据库的完整共享并实现实时数据沟通。

(二)构建专业舆情应对体系

构建网络舆情应对体系首先应该升级网络舆情监测系统。不良社会效应的网络舆情很多都是从源头开始没有监管到位。由于网络大数据的信息量和数据量不断增长,信息传递的方式方法又呈现多样化、偏门化趋势,这样给舆情监管带来非常大的工作困难。怎样通过舆情监管把舆情信息有效、正确的筛选是初步选择。一般来说,目前我国舆情监管系统存在筛选不到位,新型信息数据录入不到位,信息抓取有疏漏,人工化、原始化严重,智能化水平不高等状况。但是面对一日万里的信息大爆发,现阶段的舆情监控水平完全不能跟上信息发展的速度。所以造成了很多负面舆情、不利言论在形成一定规模之后才大量进行删减、屏蔽。这样的舆情效率工作低下,不利于后期舆情应对和妥善处理。

(三)完善网络舆情法律法规,落实新闻发言人体制

要想强化网络舆情应对体系,还要落实新闻发言人体制。只有落实了网络舆情传播的首问责任,追究到源头,实名认证,有据可查,可以追朔源头,依靠法律法规的健全和完善,对蓄意传播具有恶劣影响的网络言论的不法人士依法惩罚。能够从源头就对新闻和言论的人产生一定的威慑力和约束力,每个网络言论传播人员对所传播的内容负责,从而实现舆情言论的良好控制。

四、结论

综上所述,网络舆情是随着网络信息的飞速发展和信息传递的高速运行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的社会舆论问题,它是通过虚拟平台传递现实状况的一种体现。政府各个部门应该高度重视,从设备上、人员上和法律制度上不断的完善和健全网络舆情监管力度,从而实现网络舆情的正确应对。

参考文献:

[1]崔智慧.新媒体时代网络舆情的分析及引导策略[J],青年记者(中旬刊),2015,02(02):70-71.

网络舆情应对范文第5篇

[关键词]互联网 网络舆情 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4-0300-01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在给我们提供了诸多工作生活学习上便利之门的同时,也给我们了解民情民意开了一扇窗。广大网民越来越习惯于藉着网络的自由、开放和隐匿的特性,利用博客、微博、微信或其他传播载体诉说他们的需求和表达他们的意见。网络虽说是虚拟的世界,但已经成为现实社会的组成部分,也俨然是一个大社会。现在的网络舆情经常出现小问题扩大化,局部问题全局化,简单问题复杂化,个体问题公众化,一般问题热点化。面对如此复杂多样的网络舆情,我们如果不处理、处理不及时或处理不妥当,就会引起网民的不满,甚至引发恶性。因此,我们究竟该如何应对和处理好网络舆情,尤其是其中的负面舆情?又该如何引导网络舆情的正确走向?这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所要思考的。

一、信息时代网络舆情特征

1、自由与可控。从管控角度来讲,网络舆情即是自由的。我们要让网民说话,让他们畅所欲言,充分诉说各自的诉求和意见。同时,网络舆情是可控的。由于互联网的联通性,只要是在网络中活动过,都可以进行定位和追踪。

2、即时与互动。网络舆情的存在是即时的又是互动的。这样的特性大大增加了我们在管控上的难度。

3、隐匿与外显。由于网络的隐匿性,网民能任意表达各自真实的情绪和意见。在隐匿的同时又是外显的。当你在表达时,你所表达出来情绪和意见又完全暴露在互联网上。这是因为互联网的隐匿性所带来的外显性。

二、应对网络舆情存在的问题

“任何消息,如果官方出来否定,那就是真的了。”这话虽是网民的调侃,但背后折射的则是政府相关部门对网络舆情应对的得与失。我们在应对网络舆情的时候,往往会出现一些偏差和错误,造成不良的影响。

1、理念错误。经过前些年的网络反腐,许多人对网络产生恐惧,认为网民是不非理性的,不愿、不敢与网民对话,担心表错态说错话,往往以低调为理由,刻意回避网络。

2、方法不当。我们常常觉得报纸好,又很有权威性,所以什么都发表在报纸上。但现在看报纸的人是越来越少,其影响力越来越少。所以在使用方法的时候要有一定的策略,在配置上要有策划,在应对上也是要策划的。对网络媒体的影响力要有足够的理解重视。

3、应对无力。一出现问题,就推诿含糊,动不动就伪造像“临时工”这样一些借口来搪塞网民,毫无真诚、真实而言。有的则采取封堵删等粗暴恶劣手法,应对网络舆情,促使网民情绪更加激化。

三、如何应对网络舆情

网络舆情往往是零散的、不成系统的、还处于酝酿当中的。是网民围绕某一具体的现实事件所表达出来的一种认识和态度,但它还没有形成真正的舆论。网络舆情如果处理得好,就会变成良性的舆论,能够促进我们工作的展开。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将社会引向负面状况。因此,要通过我们的努力,使网络舆情变成良性的舆论。面对网络舆情,我们可以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使网络舆情向着良性方向发展。

1、信息的收集与归类。1)热点的识别。在信息收集的时候,要把敏感的、热门的话题进行收集整理。2)关注信息的倾向。特别要注意那些别有用心的挑拨的意见,找出它的倾向。3)寻找主题。要关注近期国家和本地的有些主题。使用关健词对舆情进行收集分析。4)建立舆情追踪机制。专人负责舆情的摘录分类分析整理。

2、信息的研判。收集到网络舆情以后,要加以监控、研判。推测它的趋势和走向,做到心里有数。进行检测研判需要做好:1)去伪存真。要做好负面信息的真伪核实工作。有些负面信息,有可能说的是真的,也有可能是谣言。如果是谣言,就一定要及时地辟谣予以回应,不然的话它会形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同时还要对网络舆情的性质进行评估,如他说的这些内容,是因为他真的是异己分子,还是只是一时的冲动,我们要对这些网络舆情的性质进行评估。2)趋势研判。当一个网络舆情收集到了以后,就要它的影响和发展趋势进行研判,确定其是向好的方面发展,还是走向坏的方面发展。

3、回应与沟通。在掌握舆情信息的基础上对网络民意及时回应、主动沟通。1)不要怕事。说实在的,谁都怕事,尤其在中国,“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是普遍心理。但是我们做这个工作,是躲不过去的,也许你主动一点,发展就会更好一些。2)及时回应。及时回应要注意抢在第一时间,及时回应,你的及时回应有可能把一个恶性事件扼杀在萌芽中。另外,有很多老百姓只不过发发牢骚,你的及时回应会让他感觉到很温暖,可以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3)主动。要主动,不要总是被动,不要你拨我一下,我就动一下。4)有效途径。在传播时要通过有效途径,要想好选择什么途径达到传播的目的,节省时间。

4、引导说明。对于舆情一定要避免它向负面的方向转换,要积极一些、主动一点,把事情做在前头,抢得先机。1)以人为本。在引导说明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以人为本。所有事情的背后都是人,所以,尊重人、尊重生命是我们的最高原则。你尊重别人的时候,也是尊重我们自己。2)换位思考。还要注意换位思考。老百姓跟我们还是不一样,虽然我们的待遇低一点,但衣食无忧,有些问题我们还是能解决的。但是老百姓解决一些事情还是挺难的。3)坦诚相待。还要坦诚相待。有的时候老百姓只是想要一句话,要你的那颗真心。我们把这些给了他,没有什么事解决不了。4)准备充分。在引导说明当中要真的说明白了。老说这个不知道,那个不清楚,只会引起更大的麻烦。

5、危机管理。我们知道,社会危机还是蛮多的,既有天灾,也有人祸。这么多的事情,该怎么处理,是需要思考的。1)危机的分类分层管理。也就是说,要注意危机的分类、分层。危机是联动式的,是多种社会力量参与的,所以危机管理单独靠自己是不行,而是要有一种完整的体系和机制。工作上要有体系意识、机制意识、环节意识,做事不要只看“树木”,而是要看“森林”。在森林中,把所有的树贯穿成一个整体,这样才能做好。2)应急响应。新闻发言人机制还要建立的,在媒体这么充裕的时代,宣传干部应该成为新闻发言人,能够代表一级机构,能够向公众宣布,做到谨慎说话,对事情负责,对国家负责,对民众负责,这是我们要做的。3)追踪效果。绝对不能一件事做完了就结束了,虽然做完很高兴,但过去就过去了。没有追踪的话,你的经验就没有真正成长起来。所以,事情做完之后,做一个追踪和评估,这是需要的。

网络舆情应对范文第6篇

关键词:新媒体;涉税;网络舆情

中图分类号:D630.9 文I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3-000-01

前言

在新媒体时代的涉税网络舆情中,税务人员的税收执法向来是涉税网络舆情的焦点,这就使得我国税务机关在新媒体时代很容易受到涉税网络舆情的影响。为了避免涉税网络舆情引起的负面影响扩散,正是本文就新媒体时代涉税网络舆情应对进行研究的原因所在。

一、新媒体时代涉税网络舆情特点

1.载体多、传播快、范围广

对于新媒体时代涉税网络舆情来说,涉税网络舆情的载体增多、传播速度加快、传播范围扩大是其本身具备的特点,这一特点的出现主要是由于我国网民数量的不断增多,更多的网民能够参与到涉税网络舆情的讨论、传播中所致,这自然就对我国当下涉税网络舆情的应对造成了较大的麻烦。炒热涉税网络舆情、传统媒体介入、事件不断关注度不断提高、税务机关公开表态已经成为我国当下涉税网络舆情发展的固有套路,而这自然就会对税务机关公信力与形象造成较为负面的影响[1]。

2.突发性强、关注度高

对于新媒体时代的涉税网络舆情来说,突发性强、关注度高也是这一舆情具备的特点,不同于传统的涉税舆情,涉税网络舆情的传播可以借助的网络平台数不胜数,而传播者也能够利用网络较好的隐藏身份,这就使得只要涉税网络舆情足够吸引眼球,我国网民就会为了自发的将其转载,使这一涉税网络舆情很快充满整个网络,这时想要进行涉税网络舆情的应对,相关税务部门往往需要付出较大的代价。

3.破坏力大

我国当下的网民总数已超7亿,而如此数目庞大的网络群体加上我国较为宽松的网络环境,使得我国网络监督可以称得上是无时无处不在,而由于我国民众整体素质还有待提高,这就使得一些不法分子很容易通过自身的引导,将网民的视线集中在涉税网络舆情中,这一引导过程往往伴随着虚假信息传播、蒙蔽民众的情况出现,这就很容易造成民众情绪失控,质疑国家税务机关的问题出现,由此可见涉税网络舆情的破坏力之大[2]。

4.存在联动效应

除了上述几方面特点外,我国当下的涉税网络舆情还存在着联动效益特点,这一特点主要表现为涉税网络舆情通过各种媒体报道、网民的争相传播,很快形成强大的舆论风暴,而如果相关国家税务机关不能在短时间内介入问题,这一舆论风暴就很有可能出现失控,最终在有心人的利用之下,对我国政府的形象与公信力造成巨大伤害[3]。

二、应对新媒体时代涉税网络舆情的策略

1.凝聚舆情共识

为了能够较好的应对新时代涉税网络舆情,我国税务机关必须凝聚关于涉税网络舆情的共识,将涉税网络舆情视作一把双刃剑,避免将涉税网络舆情与地衣划等号的情况出现,而税务机关的每一名执法人员都应具备大局观念、责任意识与风险意识,这样才能有效的防范涉税网络舆情于未然。为了实现这一涉税网络舆情共识的凝聚,税务机关需要在目标和绩效中加入涉税网络舆情的工作考核,并明确涉税网络舆情归口办公室,这样税务机关才能够较好的提高自身风险意识,解决各类利益纠纷,真正避免涉税网络舆情的出现。

2.完善危机管理机制

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税务机关应对涉税网络舆情的能力,除了凝聚关于涉税网络舆情的公式外,税务机关还应完善自身的涉税网络舆情危机管理机制,这一危机管理机制的建设,需要保证税务机关具备新闻发言人、网络宣传员、税收评论员三支队伍,这样才能够有效对涉税网络舆情风险进行评判,在涉税网络舆情发展初期进行较好应对。此外,税务机关还可以通过组织局长接待日、开设公众开放日、主动公布舆情与处理结果的方式,加强与公众的沟通,这样就能够较好的降低涉税网络舆情的伤害力[4]。

3.讲究方式方法

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税务机关应对涉税网络舆情的能力,税务机关还必须掌握科学的涉税网络舆情处置方法,适当应用“冷处理”与“热处理”,这样才能够有效降低涉税网络舆情对税务机关公信力造成的威胁。具体来说,“冷处理”指的是设法降低涉税网络舆情的关注度,而“热处理”指的是是积极解决涉税网络舆情反映的问题,或是给予其有力的回应,“热处理”只有做到快速反应、本着实事求是原则、审慎信息、保证沟通渠道的畅通、亮明积极的应对态度,才能够将涉税网络舆情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而如果能够较好的处理涉税网络舆情,税务机关的自身形象与知名度还能够得到一定提升,这是我国当下处理涉税网络舆情的最好方法之一。

三、结论

本文就新媒体时代的涉税网络舆情应对进行了研究,详细论述了新媒体时代涉税网络舆情特点与应对新媒体时代涉税网络舆情的策略,希望这一内容能够为我国税务机关涉税网络舆情的应对带来一定帮助。

参考文献:

[1]甘玉球,李育平,邓永泽,廖晨,杨洋.涉税舆情的发展特点及其应对策略[J].南方论刊,2013(2):63-65+32.

[2]顾恩,顾慧武,钟怡.网络时代涉税舆情的应对[J].群众,2013,11:53-54.

网络舆情应对范文第7篇

关键词 网络舆情 应对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D926.3 文献标识码:A

一、当前网络舆情应对现状

纵观网络舆情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发现,它已经改变了我国传统的社会舆论格局,促发了网民的权力意识觉醒,但网络舆情的负面因素依旧存在,对社会发展造成威胁。政府做好网络舆情应对工作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以及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党和政府对网络舆情工作高度重视,但仍存在着应对不及时、应对不主动、监管无序化、问责不到位等问题,对社会稳定和政府公信力的维护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二、政府应对网络舆情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从思想认识来看,政府官员对网络舆情认识欠全面。

一是对网络舆情理解不深,重视不够,正面回应不够。有的片面认为网络是年轻人的娱乐工具,有荒诞低俗甚至“很负面”的东西,所以在工作中仍按传统工作方法和模式行事; 有的对网络民意的关注往往停留在“高点击率”、“高关注度”、“大量跟帖”、“群体性”之类的问题上,而除此之外大量的问题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处理;有的是对网民反映的问题,特别是不正之风、腐败现象等问题,不择手段地进行“删帖”,甚至一味排斥、打压,不少网络举报人因此获罪,使一些网民产生畏惧心理,严重影响了网上举报的积极性。二是视网络舆情为民意的全部,对网络舆情过度依赖。盲目迷信网络舆情功能的强大,要求对网络舆论全面放开,不加干涉,听任网民发表观点,这种做法可能导致网络舆论失控,带来一定程度的社会舆论混乱。

(二)从管理体制来看,“双轨统一分级管理制”实行中存在不足。

我国现行的网络管理体制是“双轨统一分级管理制”,即党委部门和政府部门同时参与,中央、省属、外宣媒体都参与地方网络市场的竞争,使得整个网络媒体结构多元化,行政隶属关系复杂化,在实际操作中会存在齐抓共管的现象,造成了网络舆情信息重复搜集、分散管理、政出多门等问题。而且在机构设置方面,某些地方政府的机构设置不够健全。首先,虽然某些地方政府部门都设有网络舆情监测中心、站点,但很少设立应急机构,所以发生突发事件时常常由于准备不足而应对迟缓。其次,设立的机构间还未形成完整对接的严密规范的系统,内外协同联动管理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另外,区县以下的网络舆情监管站点有虚设形象,从监测人员的配备到其文化素质及政治敏感度等应具备的基本素质都还达不到现实要求。

(三)从机制运行来看,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工作机制不系统。

网络舆情信息的庞大、变化的突发及影响力的强大加大了政府应对工作的难度,要保证政府工作目标和任务真正实现,必须建立一套协调、灵活、高效的工作机制。就目前我国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工作来看,虽然在实践的基础上已逐渐对工作流程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整个工作机制还未达到系统化的要求,如存在工作流于形式,人为因素作用较大;缺乏主动引导,依旧采取封堵舆论的方法;缺乏应对预案,透明性不高、应对失当等问题,使党和政府经常处于被动和被质疑的局面。

(四)从法律制度来看,网络监管的法律体系有待完善。

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相比,我国对互联网的立法还相对滞后。目前我国在这方面的法律法规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中国互联网络域名注册暂行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中国公众多媒体通信管理办法》等,它们的颁布对我国网络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但这些法规较零散,不够系统,有些法律较为陈旧,已无法应对日趋复杂的网络信息传播。缺少外在的法律约束不仅降低了网民的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同时身处网络群体中,“法不责众”的侥幸心理也助长了网络暴行的蔓延。

三、实现网络舆情科学应对的对策

(一)提升网络舆情治理理念。

首先,增强政府官员的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是人们对于媒介信息的选择、理解、质疑、评估的能力,以及制作和产生媒介信息的能力。网络作为新兴媒体,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日益显现。政府官员需要学会运用官方网站、媒体网站、网民留言板、官方机构或官员个人微博等互联网新媒体手段,进行信息和意见沟通。让“上网看看”、“在线聊聊”、“网上蹲点”成为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职责要求,使网络成为了解世界、掌握资讯,科学决策、推动工作,化解矛盾、促进和谐的重要平台。

其次,强化政府官员的责任意识。一要强化占领舆论阵地的责任意识。各级政府官员要积极探索和研究网络舆情发展规律,发挥政府门户网站和主流媒体的政治优势和思想优势,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做正面宣传,扩大主阵地的影响力。二要强化把握舆论导向的责任意识。政府要努力掌握网络舆论话语权,用主流媒体的声音占领网上新阵地,用多元化的方式引导多样化的思想热潮,巩固和发展积极健康的主流意识形态。三要强化化解社会矛盾的责任意识。政府官员要利用好手中的权力,履行好自己的职责,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解决好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问题。

(二)完善网络舆情管理体制。

1、实现网络舆情管理机构科学化。

网络舆情已经成为常态,各级政府应该设立网络舆情常设机构来保证网络舆情管理工作的常规性与延续性。从长远发展和管理需要来看,需要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常设性网络舆情管理机构,进行垂直管理。而针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危机应对,需设立网络舆情应急机构。它是在其常设机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临时机构,由宣传部门、职能部门、公安部门、部门、纪检监察部门、办公厅等成立领导小组。另外,为了更加有效地应对网络突发事件和问题,还应组织成立“顾问团”。为避免出现应对失误,可聘请权威专家学者、资深媒体人、公共危机处理专家等组成“顾问团”。

2、促成内外协同联动管理。

跨时空性是网络舆情与一般社会舆情的重要区别。网络舆情可以瞬时由一点辐射到地域上处于极度分散的广大受众,从而引发舆论狂潮。因此,政府要有效应对网络舆情,就要努力促成内外协同联动管理。体制内网络舆情管理机构应在网络舆情信息搜集的基础上,共同建立和完善多层次信息共享及部门间协同工作体系,以便统一调度应急所需的人力资源、物质资源、信息资源、权力资源和经费资源等,提高政府网络舆情危机应对的响应速度和处置能力。政府需做好更多行业和网民自律的宣传,通过政策和财政等方面的支持,为其提供保障,最终形成“网络主导、官民联动、上下互通、快捷通畅、条块结合、密切协作”的立体式、全方位网络舆情快速反应体系。

(三)健全网络舆情工作机制。

1、建立完善的研判机制。

网络舆情研判是做好网络舆情应对工作的关键环节,需要确定一套科学的研判流程。这包括:初步筛选--深入分析--综合判断--报告写作。初步筛选,即要将预设的目标舆情或热点舆情从海量的信息中提取出来。主要通过建立归类系统,进行量化分析和图表呈现的方式来筛选。深入分析,即探究这些有价值的舆情的生成发展规律,找出其信息来源、传播路径、利益诉求和网民参与动因等,分析舆情走势和可能产生的社会影响。综合判断,即结合初步筛选与深入分析的结果划分舆情危机等级,提出方案。报告写作,即通过对网络舆情定性与定量的判断,最终要形成相应的网络舆情报告,做出规律总结和研判结论。只有确立严谨的研判工作流程,才能为政府提供有价值的决策建议。

2、建立系统的预警机制。

首先,根据研判结果确定预警等级。将网络舆情的预警等级划分为:非常态的轻警告(IV级,蓝色)、警示级的中度警情(III级,黄色)、危险级的重警情(II级,橙色)、极度危险级的特重警情(I级,红色)。其次,建立预警组织体系。一是建立各相关职能部门的横向与纵向体系。相关的中央到基层的各工作网点,要充分调动各级各部门的积极性,使预警工作深入开展。二是建立政府到公众的立体体系。政府是预警的主体,社会中介组织是沟通与反应民意的重要组织也可承担预警的责任,专业机构提供技术或理论支持,而社会公众是网络舆情最初感知的社会主体。三是建立网上到网下的双层体系。在预警工作中,既要密切关注网上舆情的发展变化,也要通过了解网下社会的动态,适时调整方案,提高预警能力。

3、建立完备的引导机制。

政府需实现引导途径多元化。通过借助网络发言人、网络留言板、官方机构与官方微博、网络评论员等进行舆情引导。具体注意事项:一是完善网络发言人机制。借鉴传统的新闻发言人制度,组成一个完整的团队和制度,坚持“说明大事,说细实事,说透难事,说清坏事”的引导原则。二是制度化回复与办理网民留言。成立固定的工作机制,明确办理机构和流程;组建网络留言督办处,真正做到“件件有回复,件件能落实”。三是加强网络评论员队伍建设。培养一支业务过硬的网评队伍,是将网络舆情引导好的重要组织措施。

4、建立高效的处置机制。

首先,实现案情处置程序化。通过科学的计划制定,完善的部门协调,充分的人财物保障,可将网络舆情案件的处理从非程序化的决策过程,变成程序化的决策过程。这有利于提高有关部门的响应时间。其次,加强对相关官员的问责力度。根据《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的要求,对在群体性、突发性事件中处置失当,导致事态恶化、造成恶劣影响的政府官员进行问责。最后,在网络舆情危机处理后,要对危机情进行系统反馈和评估,从中总结经验和吸取教训,以不断提升政府应对网络舆情危机的能力。

(四)加快推进网络监管法制化。

1、尽快制定一部系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监管法》。对网民正常的权利、义务和责任进行明确界定,以规范其信息识别、、传播等行为,切实保障其正当的权利;对网络平台、网站、网络中介的职责进行合理的规范,加强对微博、社区网站等的有效管理;对政府监管的职责、监管的标准和方法作明确的界定,使政府互联网监管规范化。

2、对我国现有法律体系进行及时的调整、完善和补充。凡现行法律体系中与互联网相关且仍然适用的,应当保留;对已经不再适用的,应及时予以废除、修改和完善;凡现行立法不能涵盖的事项,要进行补充立法。从而形成一个由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及行业自律规范共同构筑的我国信息网络安全规范体系。

注释:

邹庆国.应对“网络问政”党政干部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147-148.

新华网.中国互联网期待在法制监管“度”上展现智慧. http:///2010-12/16/c_12888614.htm.

邹庆国.应对“网络问政”党政干部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136.

网络舆情应对范文第8篇

关键词:网络舆情;表现形式;应对方法

随着因特网在全球范围内的飞速发展,网络媒体已被公认为是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网络成为反映社会舆情的主要载体之一。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6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8.8%,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5.94亿,占比88.9%。网络新闻用户规模为5.55亿。使用率为83.1%。

在新时期复杂的医患关系环境下,医院网络舆情已经成为影响医疗机构形象和声誉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何应对复杂多变的网络舆情,已经成为医院管理者的一项重要课题。

1.医院网络舆情的定义

1.1网络舆情的定义。网络舆情是指通过网络传播的公众对现实生活中某些热点、焦点问题所持有的有着较强影响力和倾向性的言论观点。这些观点主要在新闻评论、论坛、聊天室、微博、微信、QQ群、博客、电子邮件、手机短信及对新闻的跟帖、转帖实现并逐渐加强。随着网络的普及与应用,网络中舆情的反应已经取代了传统的舆情交互途径,成为了社会大众对现实社会的真实反应。

1.2 医院网络舆情的定义。医院网络舆情是指在网络上形成、传播,并已经或可能对医院的正常医疗秩序及社会形象产生影响的涉及医疗安全和医患关系的舆情。

2.医院网络舆情的特点与规律

2.1舆情的突发性强。网络舆论的形成往往非常迅速,由于借助网络平台传播信息简单且身份隐蔽,网民能够快速、大胆的发表意见,一个事件的存在加上一种情绪化的意见,就可以成为点燃一片舆论的导火索。

2.2 舆情的难控性。医疗问题一直以来都是老百姓关心的热点话题,一旦部分网民利用互联网的匿名性、隐蔽性进行非理性舆情的“自由”传播,甚至发酵、放大、变形,就会给医院管理部门对舆情的控制和引导带来一定的困难和挑战,而此时想用技术手段进行控制是不太现实的。

2.3内容的偏差性。由于处于虚拟空间中,群体状态下的公众是情绪化的,此时人人都是新闻者,加之部分网民的理解能力、人生观价值观和周围环境的影响,对某些医疗问题会固执己见,加之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借机乱发虚假信息,制造与事实不相符的舆论给医院施加压力,这些虚假信息经过网络传播放大后,其后果均可能与存在的事实有较大出入,导致医患关系更加紧张。

2.4后果的破坏性。网络舆情危机爆发后,社会舆论往往会出现一边倒现象,若处置不当,可能会影响到医院正常的医疗秩序,甚至引发,对当事医院、当事医务人员乃至整个医疗行业都有着强烈而深远的破坏性。

3.有效加强应对医院网络舆情的对策措施

3.1成立应对网络舆情工作领导小组。由医院党委领导负责医院网络舆情的监测防控工作,建立高效的舆情监测和预警机制,设立专门的应对网络舆情工作办公室,并确定专人负责舆情监测工作,对相关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增强他们应对舆情的处理能力。

3.2建立网络舆情报告制度。指派专人每日浏览国内知名的各大网站等,及时掌握涉及本院的舆情信息,同时与县委宣传部网络办做好沟通联系,一旦发现医院相关舆情,立刻上报党委领导批示处理。

3.3建立网络舆情反馈机制。监测到有关涉及医院网络舆情后,党委领导根据信息内容及分类及时拿出相关处理意见并明确相关科室限期办理。办理科室核实舆情反映的问题,调查了解后作出解释与处理意见,后由宣传部门统一在网上对网民意见和疑问进行及时有效的回复和答疑。

3.4主动与发帖者沟通联系。对某些网民反映医院个别工作人员因服务不规范或者沟通不到位,给病人带来不便或导致患者及家属不满意而投诉的案例,一般通知当事人并由院部牵头与发帖者主动沟通,当事人对工作中的不足主动道歉,以获取病人及家属的谅解并争取撤帖。

3.5加强与媒体的沟通交流。对涉及医院医疗纠纷、管理不规范、救治不及时等一些群众关注度高的案例,一般采取主动与相关新闻媒体记者联系来院采访报道,真实的信息,正确引导网络舆情走向。另外及时与宣传部网信办领导沟通,与相关论坛、网站版主取得联系,把相关案例的真实情况及调查结果向他们反馈,尽可能获得他们的理解和帮助。

3.6建立医院新闻发言人制度。遇有突发事件和网民反映的热点、难点等舆情,由新闻发言人代表医院统一对外信息,新闻发言人一般由医院党委副书记和分管医疗的副院长担任,如遇紧急特殊事件发生,由医院主要领导指定事件处理的主要负责人担当。新闻发言人的信息应经院领导班子集体决议后敲定,按照确定的口径统一对外,确保的信息全面客观,措辞严谨,表达准确。

3.7强化医院正面宣传力度。在本地电视、新闻媒体、网站、医院报纸、医院宣传栏等主动反映医院服务群众、提高技能、改进工作的决策、举措、成效、亮点和各类先进典型等方面信息,不断强化正面宣传力度,积极传播正能量,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

4.思考

虽然经过一系列的努力,我院在网络舆情应对处理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但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医院在管理和服务中亟待改进的方面还有许多,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提高医疗质量,改进服务态度,这样才能防患未然,从源头上遏制舆情危机。

4.1改进服务不断修复医院形象。对于网络上出现的一些批评和指责,医院应认真调查,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要从管理、制度、人员、服务等各方面进行危机后的形象修复工作,最大限度地消除舆情给医院各方面带来的负面影响,因此每一个舆情事件的结束并不代表着医院舆情工作的完结,而正是医院形象修复工作的开始。

4.2善待媒体实现合作与双赢。医院要认识到与媒体打交道的重要性, 平时主动与媒体建立密切的沟通机制,接待媒体采访要做到有理、有利、有节原则,不刻意躲避媒体,要借助媒体的力量来应对和化解各种舆论危机,及时消除不良影响,善用媒体,努力实现合作与双赢。

4.3处理好网上与网下的关系。网络舆情一旦发生后,进行应急处置的同时,网下要及时与患者、当事人取得联系,加强沟通,化解矛盾、解决问题,一经查实严格按照医院相关规定处罚,为医院的发展争取和谐的内外环境。

4.4做好专业人员培训工作。加强单位网络舆情工作队伍专业化培训工作,定期安排专业人员开展专业技术培训,掌握医疗信息传播、舆情发生和热点聚焦的规律,提高捕捉、分析、应对不良舆论信息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曹文献.积极应对网络舆情 有效促进和谐医疗[J]. 医院管理杂志,2012,19(10):901-903.

[2] 刘琰,张晓膺,周瑞珏.医院网络舆情的产生与应对[J].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3,3(24):89-91.

网络舆情应对范文第9篇

关键词:军队医院;网络舆情;策略

Strategies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Military hospitals cope with the Network Public Opinion

LI Jie,LI Zhi-jun,CHEN Jie

(The 113rd Hospital of PLA,Ningbo 315040,Zhejiang,China)

Abstract:Timely response to military medical network public opinion, correctly guide online public opinion and to deal effectively with the network of public opinion crisis, is a new task for military hospitals to fac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way to deal with public opinion related to military medical activities, and put forward suggestions on how to prevent it for military hospitals.

Key words:Military hospitals; Network public opinion; Strategies

近年来,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特别是一些医疗纠纷、医患矛盾的信息逐渐成为网上热议的焦点。军队医院作为军队单位的特殊性,如果对网络舆情不加以及时引导,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在网络媒体的炒作下,极有可能给医院工作带来被动,甚至对军队形象声誉造成影响[1]。因此,如何适应网络化、信息化的挑战,不断提升快速应对网络舆情、正确引导网上舆论的能力,是当前军队医院面临的一项十分重要和迫切的新任务。

1网络舆情的含义

网络舆情是指在互连网空间中,网民针对某一焦点热点问题公开表达具有一定影响力和倾向性的意见。涉军医疗网络舆情就是患者和民众通过互联网传递对军队医院医疗行为和管理工作的态度、意见和情绪。

2涉军医疗网络舆情的主要特点

目前涉军医疗网络舆情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特点:

2.1突发性强 在医患关系日益紧张的背景下,医患矛盾热点事件一旦发生,网友就会很快将自己所看到的记录下来,然后通过手机短信、微博、论坛,网络聊天等形式传播出去。在网络世界中,传者与受者的身份比较模糊,这种特点就造成了网络传播的传受同时性,加速了网络传播速度。在官方消息不确切、语焉不详的情况下,更促使网民传播自己的揣测。

2.2涉及面广 因互联网具有虚拟、开放、互动等特点和优势,网络信息可以跨越时空、地域的界限,深入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已经成为人民群众了解信息,沟通交流的重要平台,网民人数巨大,方式互动,网络舆情表达快捷,热点信息迅速得以大范围广泛传播。

2.3控制难度大 互联网为网民提供了论坛、博客、聊天等交流平台,网民可以利用互联网的匿名性、隐蔽性特点进行无限制的自由传播,甚至发酵、放大、变形,而这种传播往往难以在短时间内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

3应对涉军医疗网络舆情主要策略

当涉军医疗网络舆情发生时,要能够迅速查找与舆情相关的医疗救治信息,仔细研判医院在医疗救治过程中是否存在舆情所反映的问题,及时对所涉及的事件予以解释澄清,快速妥当处理舆情事件,以维护军队医院的形象。

3.1反应要迅速及时 面对涉军医疗网络舆情,医院主管部门要立即采取措施,快速、准确获取相关信息,全面了解情况,掌控事态发展[2],及时正面澄清事实,引导网络舆情朝着正面的方向发展,缩短影响时间,控制影响范围,避免事件进一步扩大化、复杂化。

3.2措施要得当有力 一旦发现网络舆情,监管人员应及时向各级领导和相关部门汇报情况,医院需立即找到涉事科室和人员全面了解情况,及时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处理相关意见,化解矛盾纠纷。同时加强与地方媒体和网站的联系沟通,借助媒体渠道,对损害军队医院形象的虚假报道进行辟谣,正面维护医院良好形象。也可根据网站的流程,通过正规途径进行删除申诉,或者联系发帖人,进行有效沟通,请发帖人主动删帖。

3.3方法要讲究灵活 在处置网络舆情时,医院要换位思考,从患者的角度出发,倾听患者的网络诉求,要尊重事实,讲究客观。对患者或家属过激的言论,要从医学专业的角度,耐心予以解释,阐明医疗过程中所采取救治方法的正确性和合理性,在相互沟通中求得理解。

4预防涉军医疗网络舆情的几点建议

4.1建立网络舆情监管机制 针对涉军医疗网络舆情的特点,医院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成立网络舆情处置领导小组,成员涵盖医院领导、医务部门、宣传部门、临床科室、辅诊科室和信息科,明确职责和分工,同时加强与上级保卫部门、地方公安部门、网监部门的沟通,多种渠道推动工作高效开展[3]。

4.2建立信息机制 要严格规范医院对外宣传和公共信息审批流程,依托医院门户网站正面宣传服务政策和医疗技术,正确引导舆情方向。

4.3建立舆情监控机制 制定网络舆情监控实施办法,指定专人负责对主流门户网站以及本地网站的新闻信息和互动类网络社区、论坛实施动态监控,及时掌握了解网络舆情动态并上报主管部门。

4.4建立应急处置机制 制定医院网络舆情应急处置预案,明确处理原则、工作方法、上报流程等内容,把责任落实到人。舆情热点出现后,按照准确、及时、透明的原则,根据网络舆情类别和等级,及时启动应对预案。

4.5抓好网络舆论主流阵地建设 大力加强医院门户网站建设,打造医院网络舆论主流阵地,切实加大医院网站对网民的宣传力度,确保在网络宣传上占据优势地位。并加强和媒体的沟通。主动与主要网络媒体建立沟通渠道,确保正面的、权威的信息始终占有主导权。

4.6建立网络舆情应对骨干力量 医院成立基于各医学专科的网评队伍,负责医疗信息工作,并在网络舆情热点事件出现时,负责网上发帖、跟帖和撰写发表网评文章等,利用专业知识及时开展正面引导。并加强对医护人员的网络舆情应对方法培训,开设网络知识、网络公共危机应对技巧与策略等课程,切实提高医院广大医护人员应对处置网络舆情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杨晓兰,夏锡仪,卞晓星,等.医疗机构应对网络舆情的策略[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1,22(1):80~81.

网络舆情应对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网络舆情;应对体系;评估指标

媒介信息已步入双向交流的Web2.0时代,直接驱动着政府社会管理方式进入网络治理时期。十报告提出:“加强和改进网络内容建设,唱响网上主旋律。加强网络社会管理,推进网络依法规范有序运行。”加强舆情信息工作、建立舆情信息机制是新媒介环境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各级领导干部执政水平的一项重要任务。如何应对新时期、新媒介环境下复杂多变的网络舆情,从而提高新形势下网络舆情的调控能力,及时准确地掌握社会舆情动态,科学引导网络舆论,优化社会舆论环境,已成为地方政府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的一个重要体现,是各级政府面临的重要课题和严峻挑战。

1 政府网络舆情应对机制体系化思路探析近年来,随着网络舆情事件的不断涌现,政府在相关事件的处置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各级党政机关对网络舆论的重视程度继续增强,反应速度稳步提升,问责力度不断加大,应对能力也在持续提高。但是,当前涉政网络舆情事件的发生率仍居高不下,据中国传媒大学网络舆情研究所的《2012上半年中国网络舆情报告》显示:涉及政府领域的公务员管理和司法执法类的网络舆情事件位列2012年上半年网络舆情热点事件排名的前2位。同时,其负面效应呈逐步增大化趋势,青岛植树增绿事件、“适度腐败论”事件、陕西“天价烟”等事件的应对过程均反映出政府网络舆情应对工作中还存在着诸多不足。究其原因,首先,不论是从网络舆情自身的特点来考虑,还是从政府网络舆情应对现状所反映出的问题来看,采用单一的应对机制或仅仅依靠单个政府部门的管理是无法满足网络舆情治理需要的。其次,网络舆情是“舆情”这一社会层面定性描述的概念与“网络”这一技术层面定量表征概念的有机结合体。网络舆情的应对既涉及到引发舆情的现实热点事件的解决和相关事件社会舆论的引导,既属于政府社会管理的范畴,又涉及到在网络媒介载体上,舆情信息产生及传播的技术特性,且必须依靠网络技术手段予以事前监测和事后调控。因此,必须将微观的技术方法手段和宏观的政府管理机制结合起来,进行网络舆情的应对工作[1]。其三,当前对舆情事件的分析往往是从少数案例中推出结论,缺乏系统性和普适性,没有将众多的网络舆情事件纳入到一个分析框架中,对网络舆情的复杂性及其网络传播机制等问题研究不够深入,缺乏对事件舆情准确分析的研判体系;对网络舆情演化规律的影响因素只考虑了舆情自身的变化特征,还没有将政府干预行为作为外部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最后,从应对实践来看,一方面当前各级政府部门对网络舆情的应对还处于一种自发的“蛮荒”状态:有的还局限于传统的舆论宣传方法,缺乏适应信息环境下的舆情引导机制;有的虽然购买了软件公司的舆情监测软件,但不适应政府部门的特殊需求,同时单纯监测手段的提高无法解决舆情处置和舆论应对的根本性问题;另一方面,在当前公共热点事件网络舆情的应对工作中存在着政府部门间各自为政的现象,既造成软硬件设施的重复建设,又导致在公共热点舆情爆发时,部门间互相推诿或信息口径不一致的现象时有发生,以及由于各自对于舆情形势研判标准的参差不齐,导致舆论引导策略不协调甚至相互干扰的情况。鉴于以上问题,亟需构建科学系统的标准化网络舆情应对体系。

2013年3月第33卷第3期现?代?情?报Journal of Modern InformationMar.,2013Vol.33 No.32013年3月第33卷第3期网络舆情动态调适应对体系研究Mar.,2013Vol.33 No.32 网络舆情应对的动态调适体系构建“体系”一词的解释为“若干有关事物或某些意识互相联系而构成的一个整体”[2]。根据这一定义,应对体系应涵盖政府网络舆情应对过程中的重点环节,并构建相应环节的应对子体系,全面覆盖网络舆情演化周期的各个阶段,同时支持政府网络舆情应对工作的全流程。基于这一思路,应对体系的基本框架应包括政府管理、研判实务、技术方法3个层面的内容3个层面中,技术方法层是基础层,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计量学、信息检索、人工智能等技术方法,设计网络舆情监测与分析软件,实现网络舆情信息的自动采集、属性分析、观点倾向识别、主题检测跟踪等基础。研判实务层以网络舆情监测软件为依托,进行网络舆情的信息监测和信息收集,并通过网络舆情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以评估指标为依据,进行网络舆情研判标准的参数设定,对采集到的舆情信息特征量化处理并进行分析,从而对网络舆情进行智能化预警、演变规律分析、发展趋势预测以及应对评估总结等舆情研判的实务性工作,并将最终的舆情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转化为参考性建议,为政府管理层应对机制的制定和应对措施的采用提供决策参考。政府管理层涵盖管理体制、法律法规、引导控制、应急联动等方面内容,进行具体网络舆情的网下事件处置和网上舆论引导工作。3个层面分别形成政府网络舆情应对体系的3个关键子体系:基于管理层面,构建网络舆情的政府宏观管理体系;基于实务层面,建立网络舆情的科学研判体系;基于技术方法层面,形成网络舆情信息预处理的技术方法体系。各子体系之间紧密联系,共同构成完整的政府网络舆情应对体系(如图2)。在研判体系中,引入近年来发生的热点网络舆情事件信息,构成基础案例数据库,并不断加入新近网络舆情事件,建立持续更新的网络舆情事件案例库。进而以案例库中的网络舆情事件为研究样本,对事件进行分类统计,抽取各类事件舆情信息的特征值,构造舆情分类信息特征值库。在此基础上,构造分析框架,综合分析政府在各类事件舆情的应对过程中所采取的措施,分析这些措施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并进行量化研究,将其抽象化、要素化,作为应对体系的外部影响因素(如图2中“政府干预行为因素环境变量”),并结合特征值库中不同类别舆情的特征值,进行理论分析,研究政府应对措施对于不同类别网络舆情演化过程的影响性,从而建立针对不同类别舆情的政府应对体系动态调适机制。3个子体系间有机融合,覆盖政府网络舆情应对工作的整个流程,同时,互动反馈,通过对舆情演变态势的即时统计分析和图表呈现,及时调整舆情应对策略,并基于应对的实效评估改进信息分析模式,优化体系架构,从而实现内部信息流共享,外部环境信息流动态反馈的自适应开放体系。图2 政府网络舆情应对的动态调适体系框架图

3 网络舆情应对体系的研判机理网络舆情研判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直接决定着应对体系的实效性,是整个体系的功能核心。研判体系作为中间层次,在政府网络舆情应对体系的3个子体系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对技术体系采集到的舆情信息进行分析研判,从而为管理体系提供决策支持。研判体系所涵盖的具体工作有以下3个方面:①舆情分析。建立网络舆情评估指标体系,对相关舆情信息,进行量化分析处理,包括属性识别、信息分类、数量统计、重要性分级,同时结合人工分析,通过与之前信息分析结果相比较,研判相关舆情的观点极性和变化趋势。②舆情预警。实现危机舆情预警通报,按照评估指标体系中相关指标的计算原则,得到特定舆情的综合量化评估值,将该值与预先设定的预警信息等级相比较,超过预警阈值则自动报警,继而引入人工干预,启动政府应急方案。③舆情评估。主要是总结网络舆情应对的经验教训,评估研判模型的准确性和政府应对策略的实效性,为舆情应对体系功能改进及应急预案评估和修订提供参考依据。为保证舆情研判的科学化和标准化,必须建立完备精准的网络舆情评估指标,增强网络舆情信息甄别的客观性,并及时通过预警等级指标的判断,对危机网络舆情进行实时响应,同时有助于加强对热点事件网络舆情发展趋势的预测,辅助政府干预性措施的制定,加强网络舆情治理的实效性。网络舆情评估指标包含舆情公共指数、舆情预警指数、演化周期指数、舆情趋势指数4个评估指标集(如图3)。公共指数是描述舆情信息本身属性的参数集合,是舆情预警指数、演化周期指数、趋势预测指数的计算分析中都需要用到的基础参数集。预警指数用于判别舆情的信息敏感度及情感倾向度,并通过定义舆情等级指数,实现危机网络舆情的识别及预警。演化周期指数主要用于定义和描述舆情演化周期中各个阶段的特征,分析舆情演变规律的参数集。舆情趋势指数主要用于追踪舆情发展态势,预测舆情未来的发展态势。将上述4个评估指标集进行细化,共选取17个指数作为二级评估指标,包含33个基础评估指标。评估指标主要有数量统计、程度分析、趋势比较、描述性判断4种类型。同时对33个基础评估参数进行权重分析,并根据权重大小设置相应的分值。权重的确定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突发事件网络舆情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有效性[4]。目前,用以确定评价指标权重的方法有多种,如专家排序法、专家决策咨询法、模糊方程求解法、多元统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等等[5]。我们采用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模糊综合评判模型与专家咨询法作为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通过建立层次结构模型、构造成对比矩阵、计算权向量并做一致性检验、计算组合权向量并做组合一致性检验等一系列步骤,得到评价指标的权重。相较于其他权重确定方法来说,该方法简单明了,同时能够充分考虑和比较评价指标间的相对重要性,增加权重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3.1 舆情公共指数舆情公共指数包含3个二级指标,分别是信息属性、信息基源、舆情类型。信息属性指标是反映舆情信息的基本属性。信息基源指标是说明舆情信息的来源是否基于现实事件或热点问题,并根据事件影响程度予以不同分值进行标示。舆情类型指标用于定义相关舆情所涉及事件的类型,用不同的分值标识不同类型事件性质的重要程度。各指标所属参数定义如下:信息属性:人、时间、IP地址、信息格式、来源网站、网站影响。信息基源:现实、现实热点事件/问题、非现实事件。舆情类型:舆情信息的内容或基于的现实热点事件所属的类型。网络舆情公共指数的计分项是依照各指标参数对于舆情重要性评估的影响权重来进行选取,按照上述原则,息属性指标中选取了“信息格式”和“网站影响”作为计分项,事件的图片和音频信息能体现事件的真实性,而视频信息的感染力更强。信息来源网站的权威性和人气量会直接影响信息的可信性及其传播范围,新闻网站具有采访权,的信息更具说服力,而热点论坛社区和微博的传播力强。信息基源指标根据网络舆情信息与现实事件的关联性强度进行分值的设置。舆情类型指标参照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戴媛等人所遴选出的14大类舆情主题指标[6],同时根据政府相关舆情应对的紧迫程度,将舆情事件类型归纳为7大类,分别设置相应的分值。

3.2 舆情预警指数舆情预警指数包含3个二级指标,分别是话题敏感度、情感倾向度和预警等级指数。话题敏感度指标是标示舆情信息的敏感程度,将舆情监测系统采集到的信息文本进行分词处理,提取主题关键字,与预先设定的敏感目标词库中的关键词相比较,匹配一致则认为该信息为敏感信息。敏感目标词库中的关键词可设定为发帖地域、人名、机构名称以及政治倾向性词汇等,从而作为敏感信息的评判标准。情感倾向度是反映信息内容中的观点或情感倾向程度的指标,从而辨别发帖内容观点的情感倾向,并划分其倾向程度的级别。预警等级指标用于定义网络舆情的预警等级,等级越高表明舆情的影响范围越大,所导致的危机发生几率越高。各指标所属参数定义如下:话题敏感度:评判信息敏感程度,分为敏感和非敏感两项。情感倾向度:正面褒奖(最好、很好、一般),中性,负面批评(恶劣、很差、差、中性)。在综合考虑国际标准、我国相关机构管理规定及网络舆情演变特性的前提下,将网络舆情的预警等级划分为:轻警情(Ⅳ级,非常态)、中度警情(Ⅲ级,警示级)、重警情(Ⅱ级,危险级)和特重警情(Ⅰ级,极度危险级)4个等级,并依次采用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来加以表示[7]。网络舆情智能化预警的实现过程是:首先抽取那些能够突出反映舆情主要特征的因素,包括前述舆情公共指数中的信息属性、信息基源、舆情类型指标,以及后面要介绍的演化周期指数中表征信息热度及话题影响力的指标参数,还有预警指数中关于信息内容的话题敏感度、情感倾向度2个指标,分别进行量化处理。然后对上述3个指标集中各指数赋予一定的权重,并按照一定的关联关系进行计算,从而计算某一特定网络舆情的总指标值。最后通过比较预先定义的舆情预警指数中的预警等级指标,对总指标值所属的预警值范围作出预警等级判断,进行相应级别的警情提示。鉴于上述实现过程的分析,舆情预警指数主要用于实现危机网络舆情智能化预警功能的,其所包含的话题敏感度、情感倾向度2个指标参与舆情总指标值的计算过程,而所包含的预警等级指标是用于舆情总指标值范围的判断过程。

3.3 演化周期指数网络舆情的演化周期可分为4个阶段:萌芽阶段、发展阶段、高潮阶段、隐退阶段。各阶段的特点对比见表1所示:

表1 网络舆情演化阶段特点对比表

阶段事件致因热度网络观点

集中性影响力舆情态势萌芽阶段模糊很低个体分数极小出现端倪发展阶段逐渐清晰迅速增加群体分散扩大波动发展高潮阶段完全清晰稳定增高群体集中最大积聚顶点隐退阶段逐步淡化迅速收敛逐渐稳固降低逐渐消退了解了舆情演变周期的各阶段特点后,进而需要分析各个阶段的舆情要素构成以及它们的属性、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各阶段相同要素不同值的比较分析,获取舆情的变化趋势,最终归纳出网络舆情演化规律,建立相关网络舆情的演化模型。

3.3.1 萌芽阶段分析指标网站影响:用来评估网站的权威性。第一时间话题网络发帖的来源网站是否是国内外权威网站,可预测话题的影响范围及关注度。原帖属性:人、时间、IP地域、信息格式、来源网站、链接网址。信息基源:分析事件来源。发帖内容是否基于现实突发热点事件,现实事件的性质。话题敏感度:评判舆情信息的性质。事件的主题或内容是否和预先设定的敏感目标词库中的某个关键词相吻合。通过关键词所标识的特征性来判断发帖所涉及的地域、敏感人名、机构名、政治倾向等。情感倾向度:辨别发帖内容观点的情感倾向,并划分其倾向程度级别。正面褒奖(最好、很好、一般),中性,负面批评(恶劣、很差、差)。

3.3.2 发展阶段分析指标发帖数量:相关主题发帖数量周期统计。利用监测系统以日为周期,自动对主题所涉及的相同关键词发帖进行当天发帖总数统计,并观察隔日发帖数量变化趋势。互动量:统计各发帖的每日回复贴数,正反观点所占比例分布,隔日回帖数量变化趋势。影响扩散度:原帖被哪些主流网络媒体转载,主流网络媒体是否有此项主题的新闻评论贴出现,主题在网上出现的发帖地域是否扩大化,传统媒体是否报道相关主题。权威影响力:相同或相关主题的网络者及传统媒体的权威影响力如何,有否官方信息的权威。意见集中性:主题相关的网络言论中,意见是否集中,各种意见的重点及倾向是什么,之间有否关联,是否出现意见群体性趋势。话题变化度:每天的新发帖中主题的变化情况分析,是否有新观点出现,基于现实事件的话题,是否与现实事件变化同步,网络观点与现实观点是否一致。

3.3.3 高潮阶段分析指标舆情透明度:舆情事件来龙去脉或基于的现实事件过程清晰程度及疑点聚焦。意见群体极性:各种群体意见是否综合汇集成一种或几种观点,观点的正面性或负面性。政府互动性:政府官方舆论的数量。舆情处置维度:网络舆情发展的整个过程中,政府每次应对舆情的观点、举措、效果评价。二次舆论形成度:事件解决后,对整个事件过程的回顾及评价的言论在网上所引发的再次热点讨论贴数及出现的新观点。

3.3.4 隐退阶段分析指标相关主题末段贴数:跟踪舆情解决后一定时段内网络发帖数,统计其热度变化情况。三次舆论形成度:相关主题讨论逐渐消退后,最终处理是否彻底,事件是否出现反弹,从而引发原始话题舆情终结后的后续相关舆情出现。上述各阶段舆情要素所包含的分析内容主要有数量统计、程度分析、趋势比较、描述性判断4种类型,需要计算机和人工共同完成分析工作。计算机系统完成信息数量统计和趋势比较工作,人工完成描述性判断和评论及对程度分析结果进行验证的工作。最后,舆情规律演化框架的研究需要综合以上各阶段的舆情要素,可通过历史网络舆情为案例,进行各要素分析,从而整理出普适性的舆情演化规律,进而分类总结不同性质舆情演变的特殊规律。

3.4 舆情趋势指数发帖数量:相关主题发帖数量周期统计。利用监测系统以日为周期,自动对主题所涉及的相同关键词发帖进行当天发帖总数统计。互动量:统计各发帖的每日回复贴数,正反观点所占比例分布,隔日回帖数量变化趋势。影响扩散度:原帖被哪些主流网络媒体转载,主流网络媒体是否有此项主题的新闻评论贴出现,主题在网上出现的发帖地域是否扩大化,传统媒体是否报道相关主题。权威影响力:相同或相关主题的网络者及传统媒体的权威影响力如何,有否官方信息的权威。意见集中性:主题相关的网络言论中,意见是否集中,各种意见的重点及倾向是什么,之间有否关联,是否出现意见群体性趋势。热度变化度:每日发帖数、回复数、浏览数的变化比较分析。话题变化度:每天的新发帖中主题的变化情况分析,是否有新观点出现。舆情趋势指数通过舆情信息数量变化、话题集中性、影响扩散度以及观点变化等方面的统计分析对网络舆情发展趋势进行展现,同时对照网络舆情演化周期模型,估算当前趋势所处的舆情发展阶段,从而有针对性地调整政府应对措施并为将来舆情可能的发展状况拟定好应对预案,促进政府网络舆情工作的前瞻性和主动性。

4 结 语本文提出了网络舆情应对体系的基本框架,构建了政府网络舆情动态调适的应对体系,基于网络舆情评估指标的建立,详尽分析了应对体系的舆情研判机理,为解决当前政府网络舆情应对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新的理论方案和实践参考。

参考文献

[1]梅松.基于电子政务的网络舆情危机治理[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1,(4):41-46.

[2]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540.

[3]梅松.政府网络舆情治理中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思考[J].电子政务,2011,(6):76-79.

[4]徐家良.政府评价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35.

[5]张玉亮.基于发生周期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风险评价指标体系[J].情报科学,2012,(7):1034-1037,1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