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网络课程

网络课程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网络课程与网络课件

作者简介:张文宇(1993.2-),男,汉族,辽宁省盘锦市,沈阳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教育技术学专业。

摘 要:开发网络应用程序集成到网络教学平台,网络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可以互相沟通,记录和保存的数据,学生的学习过程。在线课程测试,以便找到网络课程运行错误,程序执行过程中,测试的目的是尽可能暴露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网络课程,网络课件

(一)网络课程和网络课件的概念

1、课程

本课程式学校整体教师的指导下,学习者的学习活动,包括一个广泛的概念,包括教育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甚至评价方法。

2、网络课程

网络课程是指一门学科的教学内容,通过网络性能和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

全文阅读

网络课程特征与网络课程建设

摘要: 本文详细阐述了网络课程的定义,深入分析和总结了网络课程的要素特征,并从网络平台建设、网络课程资源建设及教师队伍的技能培训三个方面对网络课程建设意义、原则和具体要求作了重点论述。

关键词: 网络课程网络平台课程资源技能培训

一、引言

当前,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迅猛发展,传统的教育模式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计算机网络以其承载的信息量大、延伸的范围广、传播的速度快、交互方便等优点,逐渐成为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网络教育的有力工具。网络教育不仅突破了传统教育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实现了教育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的共享,而且冲破了学校与现实社会之间的藩篱,带动教师与学生、学校与学校、学校与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它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利用网络的资源共享和信息传输特性,以及多媒体技术的展示功能,实现教师、学生、媒体多向互动,体现教学的个性化和协作化;它提供学习内容的广泛性和形式的多样性,使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基础、兴趣、习惯来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充分体现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因而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网络课程的定义及要素、特征

1.网络课程的定义

网络教学实际上是网络辅助教学,网络课程是网络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网络技术发展异常迅猛,而网络教育应用历史太短,可资借鉴的经验有限等客观因素的制约,不少教育机构与个人对网络课程的认识肤浅,一味随着潮流,将零散的教学资料搬到网上,便认为完成了网络课程建设,甚至实现了网络教学,从而走进了网络课程的误区,使得对网络课程的理论研究与课程建设实践处于迷茫状态。

我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颁布的《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标准体系和11项试用标准简介V1.0版》指出,网络课程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因此可作如下定义:网络课程是基于网络的关于专门学科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活动的总和,包括按一定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两个组成部分。网络课程是网络教学的基本单元,是通过综合教学设计,以计算机互联网络为主要交流平台建设的教学科目内容及实施教学活动的总和,因而它既不是一些商业网站未经教学设计所设立的吸引用户的课程,又不是一般性的辅网络教学资料。

全文阅读

网络工程专业网络程序设计课程探讨

摘要:网络工程是近年来为满足社会对网络和信息化人才的迫切需求而设立的本科专业。网络程序设计是各高校网络工程及相关专业广泛开设的一门专业课。本文依据网络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结合个人教学过程中的体会,对该课程的教学基本问题,包括课堂教学的内容设置与学时分配、实践环节内容与安排等进行初步探讨,阐述作者的理解和认识。

关键词:网络工程专业;网络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内容

截至2008年,我国已经有143所高等学校开设了网络工程本科专业,其中大学类高校89所,“211”大学21所,学院类高校54所,高校所在地覆盖全国26个省和直辖市[1]。网络工程专业培养的是具有良好科学素养,系统地掌握网络工程技术的基本理论、方法与应用,有较强的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能从事网络工程及相关领域中的系统研究、设计、运行、维护和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因此,该专业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与网络工程相关的基础知识与理论,以及各种网络系统设计、建设与维护技术,如网络协议体系、网络互连技术、网络服务、信息安全、组网实践、网络测试与管理等相关知识,也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网络应用软件与系统开发知识与技术,满足毕业生在今后的工作与学习过程中的多元需要。

为了让网络工程专业的学生掌握一定的网络应用软件与系统开发知识,很多高校都开设了网络程序设计或网络编程课程。然而,由于网络工程专业在大多数高校的开设时间不长,相关任课教师对网络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还缺乏足够的经验,因此对教学活动中的一些基本问题,如课程内容设置与学时分配、实践环节内容与安排等还缺乏统一的认识[2-3]。本文依据网络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结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

的体会,对该课程教学活动中的基本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阐述了作者对这些问题的理解和认识。希望本文能引起更多同行对网络程序设计课程的关注,从而尽快提高该课程的建设水平。

1教学目标与特点

1.1教学目标

根据网络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我们认为网络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习者了解网络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常用的网络编程接口,理解网络程序设计的基本原理,掌握基本的网络程序设计模型,同时具备进一步学习新的网络编程知识与技术的能力。网络工程专业的网络程序设计课程应重点教授基于网络编程接口的网络程序设计基础知识,为后续使用和开发网络应用系统打下基础。有别于信息管理类专业面向Web的网络程序设计,本课程的中心内容是基于操作系统套接口的客户/服务器程序开发技术。

全文阅读

网络课程探究

随着教育和网络的蓬勃发展,网络教育也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网上学习已成为了终生学习的前沿阵地,网络课程的建设已引起我国教育部门和教育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正在进行着大量的研究、实践。

一、网络课程的概念

网络课程,顾名思义就是用于网络教育的课程,因此既要考虑课程的一般特性,又要考虑作为网络教学的特性。课程是指在学校的教师指导下出现的,学习者学习活动的总体,其中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乃至评价方法在内的广泛的概念。网络课程首先要考虑到教学信息的传播方式发生了改变,其次还要考虑由此而产生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学方法等的改变。因此网络课程涉及到了与教学活动相关的一切因素,如探究性学习的基本过程,学生的自主性和交互性等。

二、我国网络课程的现状

在教育部召开教育部启动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研讨会上,与会专家讨论提出了《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试行稿)》,为网络课程的开发提供了一个方向。但由于网络技术发展异常迅猛,教师与课程开发脱节的问题比较突出,教育界对其技术应用还不够深入,加之网络教育应用历史太短,可资借鉴的经验有限等客观因素的制约,在对网络课程的认识和课程建设等方面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

三、网络课程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分析与探究

与传统的教学课程相比,在学习环境上网络课程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的封闭性,变得更加的开放,教学过程上要比传统的课堂教学变得复杂多样,在网络课程中教与学的角色几乎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1.网络课程内容呈现形式。目前许多网络课程的内容都是以简单静态页面和链接的形式呈现给学习者的,或者就是一些教师上课时的现场录像。内容的组织形式也是线性的,缺乏灵活性和互动性,这只是传统课堂教学的一种迁移,将教材电子化到WEB页面上来。对学习者而言无疑是另外一种填鸭式的灌输,学习者在学习这种没有老师引导的网络课程时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和注意力而转向其他更具有吸引力的东西,如聊天,听歌、看电影等等。要想最大限度地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使其能主动的对课程产生兴趣全身心的投入到网络课程式的学习中,就要增强网络课程的互动性、趣味性、灵活性,要改变静态页面的呈现方式,多一些动态的能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内容,抓住学生者的心理,让其能参与其中,寓教于乐。

全文阅读

网络课程教学

一、具体指标项的分析

1.关于导航

导航应该包括软件使用导航和课程内容导航。在被调查的网络课程中,基本上都能提供不同程度的课程内容导航,而提供软件使用联机帮助系统的有60%,其中只有33%的课程提供了较为系统、完整、规范的软件使用联机帮助系统。有53%的课程使用了路径导航。

我们认为,导航并不是越细越好,对于界面设计清晰、层次结构简洁的网络课程,用户无需花很大功夫就能够熟悉和掌握。导航应简洁明了,但必要的导航是不可或缺的。

2.关于教学/学习目标

调查显示,67%的课程有明确的教学/学习目标陈述,而只有13%的课程对目标做了细化,清晰地告知学生各章的目标层次

(按照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而设置的)。

学生借助网络课程的学习是一种高度自主化的学习。在远程学习中,教的过程与学的过程是分离的,而网络课程作为教与学之间的桥梁,应该承担起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许多角色与任务。传统教学中的一些环节在网络课程中应该通过相关栏目体现出来。远程学习者面对一门全新的课程时,对于教学/学习目标的了解是最起码、最基本的。远程学习者不但要清楚整个课程的总体目标,而且也要明晰各章节,各知识点,各阶段的学习目标。依据桑新民教授提出的学习目标层次化、阶段化、可视化原则,我们认为,网络课程目标的设置应该实现从课程目标向学生学习目标的以下几个方面的转化:即,从共性目标转化为共性与个性相统一的,符合学习者个性特征的高效个性化学习目标;从教师制定的抽象课程目标转变为师生共同制定的,具体、明确、可操作、可检测的学习目标;由单一目标向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目标的转化——一门网络课程不但要有教师统一制定的课程目标,还要有小组的学习目标及个人的学习目标。总之,要注重学习者目标意识的培养,努力培养学习者将学习目标转化为学习计划的意识和能力。

全文阅读

高职网络课程

【摘要】网络教育是信息社会教育现代化发展的产物,它是通过因特网或其他数字化内容进行学习与教学的活动,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具有全新沟通机制与丰富资源的学习环境,实现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网络课程为网络教育提供教学内容,是网络教育中学习者最主要和最直接的学习对象。本文首先论述了网络教育的含义、特点与意义,然后结合网络课程建设的理论基础,论述了高职网络课程《实用模拟电子技术》的设计与开发实践.【关键词】网络教育;网络课程;课程开发【Abstract】Thenetworkeducationisanoutcomethatinformationsocialeducationmodernizethedevelopment,itisanactivitytopassbecauseofturnwithnetorotherarithmeticfigurescontentsproceedthestudyandteaching,makinguseofwellthemoderninformationtechniqueprovideof,havetheallnewcommunicationmechanismandthestudyenvironmentoftheplentifulnessresources,workcourseisstudyobjectthatnetworktheeducationprovidesthecontentofcourse,isalearnermostinthenetworkeducationwithmostdirectly.Thistextdiscussedtheeducationalmeaning,characteristicsinnetworkfirstandmeaning,thenjointogetherthetheoriesfoundationofnetworkcoursedevelopments,discusstheseniorhighvocationalschoolnetworkcourse《thePracticalandSimulativeoftheElectronicsTechnique》practicewithdevelopment.【Keywords】networkeducation;networkcourse;coursedevelopment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和因特网的日益普及,人们工作、生活和学习的方方面面都受到了深刻影响,随之也涌现出诸如e-Business、e-Marketing、e-Library、e-Learning之类的新概念。网络教育就是信息社会教育现代化发展的产物,它是通过因特网或其他数字化内容进行学习与教学的活动,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具有全新沟通机制与丰富资源的学习环境,实现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1]。网络教育离不开良好的硬件设施支持,但更重要的是要为学习者提供设计合理、完善的网络课程。网络课程为网络教育提供教学内容,是网络教育中学习者最主要和最直接的学习对象。笔者有幸参与了教育部“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之一的《实用模拟电子技术》网络课程的开发建设,该课程主要是面向高职高专教育,由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承担制作,在实践中加深了对网络教育、网络课程的理解与认识。一、网络教育的含义、特点与意义究竟什么是网络教育?教育的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媒体、教育环境与时间等。网络教育作为教育领域的一项新生事物,是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后产生的新概念,是运用网络技术与环境开展的教育。我们平时说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是突出说明教育环境;应试教育、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等突出的是教育观念;文化教育、品德教育、科学教育等是突出说明教育内容;面授教育、远程教育等是反映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时空关系;广播教育、电视教育、网络教育等则是突出传播媒体的教育应用[2]。网络教育具有“共享教学资源、交流教育信息、互动网上教学”等功能,它打破了传统教育的时空和年龄限制,使学习者可以在没有围墙的学校学习,共享国内外的优秀教育教学资源,真正为终身教育创造了条件。教师和学习者可以跨越空间进行实时或非实时的交流,教师的讲授和学习者的学习,可以在不同地点同时进行相互交流。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可以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地点,自由选择学习内容,自行安排学习计划,随时提出学习中的疑难问题,并能得到及时的解答。网络教育可提供以学习者为主体的自主学习环境,能充分发挥学习者自主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而不是传统的以“教”和“教师”为中心的教育。但是,网络教育的实质仍然是教育,其核心和本质的东西仍然是传承文化和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网络教育蕴涵着无穷的魅力,这种魅力不只是体现在技术手段的先进上,而且更体现在它形成了一个新型的、交互的、开放的、终身学习体系,给学与教赋予新的内涵,给教育带来深刻的变革,推动了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和教学方式、教育管理、教育评价等的更新[3]。网络教育的教育核心和本质没有改变,但它对现代教育的影响却是广泛、深刻而长远的。二、网络课程建设的理论指导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称为结构主义,它最早是由瑞士学者让·皮亚杰(J.Piaget)提出的。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真正获得知识,主要不是从老师那里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情景中,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去同化当前学习的新知识,从而赋予新知识以某种含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要求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3]。而网络教育最本质的特点之一就是以“学”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地点、学习内容等,并可随时与教师进行交流互动;教师对学习者起到的是引导、帮助和促进的作用。这里并不是说网络教育与建构主义一定有必然的因果关系,但是网络教育的的确确比其他教育形式更好地体现了建构主义的教育思想,或者说建构主义找到了一种最好的表现形式。所以,网络课程在设计、开发过程中既要考虑到教材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层次,还要考虑到如何利用网络的特性,贯彻以能力发展为主,知识传授为辅的原则,突出学习者的认知主体地位,提高学习者的主体参与程度,加强对学习者的引导和帮助,促进学习者主动进行意义建构。三、网络课程《实用模拟电子技术》的开发实践通常情况下,网络课程的教学内容部分主要参考的是传统媒介的相关材料,最好是该门学科教师在长期传统教学中积累下来的教学资料,因为这些材料及资料都已经比较成熟;然后结合网络教学的特点,在一定教学理论的指导下,运用一定的教学策略,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加以表现,再利用网络技术进行传播。《实用模拟电子技术》网络课程是以上海第二工业大学郭维芹教授编著的《实用模拟电子技术》(电子工业出版社,1999年7月第一版)为框架来进行设计和开发的。(一)首页设计《实用模拟电子技术》网络课程的首页如图1所示:图1《实用模拟电子技术》网络课程首页课程的首页主要分两个区域:1.课程说明区该区域如图2所示,包含“三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要求和课程简介等内容。这些内容能使学习者了解本课程讲授的是什么内容,学好本课程需要掌握哪些知识。图2课程说明区Ø用鼠标点击相应条目,即可在首页中央显示该条目的具体内容。例如点击“基本理论”,首页中央就出现图3所示的内容。图3基本理论具体要求2.课程入口区课程入口如图4所示,有:开宗明义、顺序教学、实践训练、以“管”引“路”、练习提高和自我考查等。这些入口能让学习者从不同的角度学习本课程的内容和检验学习本课程的效果。图4课程入口区Ø用鼠标点击相应入口,即可进入该入口的学习环境。例如点击“开宗明义”就出现图5所示的学习环境。(二)教学设计在将教学内容制作成网络课程前,需要将各章节、课文、知识点以及相关概念进行逻辑的组织和结构。知识结构按照其组织方式可以分为:并列结构,即各知识点之间是并列和同级的关系;层次结构,即各知识点间通过递进、因果、条件关系来组成;复合结构,即综合了并列结构和层次结构而形成的复杂的网状结构。在进行网络课程的设计时,要根据教学目标,科学地选择教学内容,找出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思考传统教学方法为什么不能或没能很好地解决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及如何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学的特点来解决教学中的这一重点和难点。《实用模拟电子技术》的网络课程中,我们就设计了开宗明义、以“管”引“路”等特色栏目模块。把学习这门学科应该掌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可能会出现的难点比较清楚的列出来。如图6所示,我们把实用模拟电子技术中需要掌握的各种“管子”(即这门课程所涉及的物理器件)都集中起来,让学生在这里就可以把与各种“管子”相关的知识进行对比学习。图6以管引路栏目模块网络课程不是文字教材的翻版,而是将教学内容进行了新的整理、归纳、编写,一般会设计成几个模块,缺少文字教材的系统性优势。在《实用模拟电子技术》网络课程当中,我们还设计了“顺序教学”栏目模块,这样就弥补模块化设计的不足,尊重了教学规律,让学生对教学内容也有一个比较系统的学习。网络教学的评价依赖于网络教学评价系统实现,评价的因素有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评价方式包括过程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在这门课程的设计中,我们设计了过程性评价栏目——自我考查。学生在进行了一个阶段的学习后,就可以针对每一单元的知识进行自我测试。如图7所示:图7自我考查栏目模块对于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要合理地安排和组织知识内容,体现出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从而体现出学科的教学特点,反映学科的教学规律,展示出知识结构的功能,方便组织教学活动,易于学习者自主学习,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三)系统设计1、学习环境《实用模拟电子技术》采用的是多入口、多路径的教学形式,方便学习者随时随地以不同的入口进入各种学习环境,以保证学习方式的自主性。其学习环境主要分入口选择区、树状目录导航区和内容显示区等三个区域。入口选择区学习环境中提供如图`8所示的入口选择区,是为了方便学习者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随地从不同的入口进入各种学习环境。图8入口选择区Ø用鼠标点击相应入口,即可切换学习环境。树状目录导航区(图5的下部左边部分)树状目录导航结构能让读者自始至终明白自己处于什么内容的学习中。Ø用鼠标点击相应条目,即可在内容显示区中显示该条目所对应的学习内容。内容显示区(图5的下部右边部分)内容显示区中的内容始终紧跟树状目录导航区中选定的条目,如在“开宗明义”树状目录的“动画演示”中选中“直流负载线和交流负载线”,那么内容显示区中出现的内容就如下图9所示。图9显示内容与树状目录结构中的条目相对应2、界面风格界面是网络课程与学习者交互的接口,友好的界面能帮助学习者有效地学习。网络课程的设计要注重界面的友好性,做到界面简洁明了,操作简便。首先,界面色彩的选择要符合视觉规律,应清晰、简洁,颜色搭配合理,主题与背景的色彩要对比并且和谐,在做到吸引学习者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的同时,又不至于使学习者的视觉疲劳。一般来说,以亮色调为主的画面会给人以明快、爽朗和高雅的印象;反之,以暗色调为主的画面则会传达出深沉、忠厚或庄严的效果,使人感到压抑、沉闷。根据此原理,为了使浏览者感到舒适、亲切、容易接受,我们选择了明快、清爽的红白色作为《实用模拟电子技术》网络课程的界面主基调,辅以中性的灰色进行衬托。其次,是字体的选择。一般来说,只要遵循网页设计中的字体设计原则就可以了:字体不宜过多,不要使用超过3种以上的字体。因为字体太多显得杂乱,没有主题。字号要适合,字号过大,会浪费版面空间,字号过小,又不能吸引用户注意力,还容易使眼睛疲劳。不同内容的字号要有所区别,原则上标题的字体较正文大,颜色也应有所区别。特殊的字体和符号要转换成图像。3、超级链接超级链接是组织课程各个知识点的一种很有效的方式,在进行网络课程的设计时,这种信息组织方式和管理技术可以做到在全面覆盖各知识内容的同时,又使得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突出,找出可能对学生学习有障碍的内容,找到问题解决的最佳方案。在《实用模拟电子技术》网络课程当中,我们就是利用超级链接把入口选择区、树状目录导航区和内容显示区有机的结合起来。从不同的入口进入之后,选择左下部分的不同栏目,右下部分就显示出该栏目所对应的内容。这是一种基于文字的超级链接。再者是基于多媒体信息的超级链接。如在“开宗明义”树状目录的“动画演示”中选中“直流负载线和交流负载线”(图9所示),这个“直流负载线和交流负载线”的动画演示当中,就做了节点是多媒体形式的超级链接。当学习者点击“按直流负载线移动”这个按扭,动画演示区就按直流负载线移动;点击“按交流负载线移动”,动画演示区就按交流负载线移动。这种超级链接的设计可以做到让课程更加生动、灵活和富有感染力,使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学习状况自主的选择学习内容。四、结束语虽然在《实用模拟电子技术》高职网络课程的设计和开发过程当中,我们遇到了不少问题,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但是,通过这次探索与实践让我们从各方面加深了对网络教育、网络课程的理解与认识。网络教育使教育资源共享变为现实;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学习的条件;有助于实现交互式学习;有利于促进教育社会化和学习社会化。它不仅对于学生来讲是"学习的革命",对于人们的思想观念来说,同样也是一场"革命"。作为教育工作者,应主动、认识、积极地学习和掌握网络与网络技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灵活运用,并结合教学实际进行网络课程和教学的设计、开发。【参考文献】[1]何克抗,E-Learning与高校教学的深化改革,中国教科网2001年12月25日[2]冯秀琪,教育、网络教育与服务,中国教育报2001年9月2日[3]邹菊梅,网络远程教育的课程设计与开发,教育技术论坛2002年2月6日[4]王琪,网络课程设计之点滴思考,中国远程教育2002年05月

全文阅读

网络工程专业网络安全课程建设

0引言

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强调:“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事关国家安全和国家发展、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工作生活的重大战略问题”,“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我国网络用户已经超过6亿,手机用户超过14亿,而我国的网络安全形式不容乐观,网络安全事件呈上升趋势,既懂网络管理又懂网络安全的综合人才紧缺,这给网络工程专业的网络安全课程的设置与人才培养提供了发展的契机。

1网络工程专业网络安全人才培养的优势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各种网络威胁也随影而至。特别是无线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互联网的体系结构更加复杂,任何网络节点的薄弱环节都有可能会是网络攻击者的突破口。近几年,引起广泛关注的高级持续性威胁(AdvancedPersistentThreat)更是综合了各种可以利用的突破口对目标进行长期踩点,并在适当的时候对目标发动攻击。因此,网络安全管理人员需要具备操作系统、数据库、密码学的理论与技术、掌握网络路由与交换技术、网络管理技术,网络编程技术,以及常见的网络服务器的管理与配置,尤其是对Web服务器的深入理解。但无论是信息安全专业还是信息对抗专业的培养方案都在网络路由域交换技术、网络管理技术等相关课程的设置方面比较薄弱,无法满足网络安全管理人员对相关知识体系的要求。因此,网络工程专业依托其深厚的网络知识体系,更适合建立网络安全管理所需要的理论技术,更适合培养网络安全管理人才。

2网络工程专业的网络安全课程体系建设

根据当前社会对于网络和网络安全人才的需求,本校制定了相应的人才培养计划,历经10年的改革与发展,形成了当前网络工程专业下的三个特色方向:网络技术方向、网络安全方向、网络编程技术方向。无论是网络技术还是网络安全技术都离不开网络编程技术的支撑,缺少相应的编程能力网络技术与网络安全技术也注定会是瘸腿的技术,无法满足网络管理与网络安全管理的需求。因此这三个方向相互融合形成的高级网络与网络安全技术方向,形成了目前网络工程专业较为稳定的培养目标。次开课,经过十年的建设,目前已经成为本专业的骨干课程之一,建有密码学专业实验平台,形成了系统的教学与实践体系。课程设计64学时,其中48学时为理论授课,16学时为实验学时。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常见密码算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能够利用相应的密码算法研发安全信息系统或者安全通信系统。“PKI体系及应用”与“网络安全协议”是以应用密码学为基础的延伸课程。培养学生利用现代密码学的技术研发密码产品的能力。“PKI体系及应用”以证书认证中心为轴心,详细介绍公开密钥基础设施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以及公开密钥基础设施在现代密码产品中的应用研发技术。“网络安全协议”从密码应用系统业务逻辑层面的安全分析入手,介绍常见的网络安全协议、网络安全标准和典型的网络安全应用系统,在此基础上,介绍安全协议设计及其安全性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技术,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网络安全协议设计方法,能够根据具体的应用背景设计对应的网络安全协议,研发安全应用系统。网络攻防类课程是在以“应用密码学”等信息安全类课程开设的基础上,根据网络工程专业的建设和国内网络安全形势的需要而开设的网络维护类课程。其中,“网络攻防技术入门”是在大一新生中开设的新生研讨课,共16学时,分8次上课,以学生讨论的方式组织教学,通过安排技术资料研读和课堂讨论,启发学生对网络攻防技术的学习兴趣,掌握基本的网络威胁防护方法。“网络信息对抗”综合讲授与网络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网络渗透技术和网络防护技术。课程共64学时,理论授课32学时,实验32学时,每个理论学时跟着一个实验学时,以边学边练的方式组织教学。实验教学通过专用综合攻防平台进行验证性训练。“计算机取证技术”主要讲述计算机取证的基本方法、基本过程、数据恢复技术、证据提取技术、证据分析技术,以及常见的计算机取证工具的使用方法。“信息安全技术实训”是在四年级上学期开设的实训课程,共计192学时,8个学分。该课程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以实际的项目案例为驱动,训练学生对现代密码理论技术应用能力与程序设计能力,目标是设计并实现一个小型的网络安全软件系统。第二部分以实际的网络安全案例为驱动,训练学生对于目标系统的渗透能力与网络加固能力、以及对于整个渗透过程的取证分析能力。该实训课程与学生的实习相互结合,部分学生进入网络安全公司进行实习,提交综合实习报告来获得同校内综合实训相当的学分。通过三年的实践,效果良好。

3网络安全方向的人才培养分析

网络安全方向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课程体系,学生学习兴趣高涨,在校内形成了良好的网络安全研究氛围。自发形成了保有数为20人左右的本科生兴趣研究小组,另外,通过每年一届的全校网络安全知识比赛,促进了全校网络安全知识的普及与人才培养,通过组织参加全省大学生网络信息安全知识比赛,选拔优秀本科生进入相关课题研究,而且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此,本文对近3年的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了抽班级统计。每年的毕业生中都有近90%的学生从事与网络管理和网络安全相关的工作,继续考研深造的人数超过10%,其它无业或者情况不明者仅占4%。由此可见本专业基本达到了培养计划所规定的人才培养目标。

全文阅读

高校《网络程序设计》网络课程的建设

摘要:目前全国各高校都已着手开展网络课程的开发与建设,网络课程已成为高等教育和远程教育必备的重要教学资源。本文主要从《网络程序设计》网络课程建设的背景、必要性、建设内容、建设的特点与创新点及应用情况进行论述,探讨网络课程建设中的问题,以期今后更好地开展网络课程的建设工作。

关键词:《网络程序设计》课程 建设内容

1 《网络程序设计》网络课程建设的背景与必要性

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课程的建设与实施对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和远程教育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网络课程是高等教育和远程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教学资源之一。教育部先后启动、实施了“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和“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目的都是为了建设一批高质量的网络课程,推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缓解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教学资源紧缺的现状。现今,全国各高校都已开始了基于网络的教学课程的开发,我院也在2011年搭建了统一的网络课程建设平台。因此,本网络课程是基于本院网络教学平台而建设和实践的。

《网络程序设计》这门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连贯性都很强的课程。该门课程主要是以程序设计为主,学习程序设计的方法,学习如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单纯地学习任何一种语言的语法规则,因此特别强调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另外目前的高校学生普遍存在较大的群体差异性,他们的专业基础知识、认知水平、能力层次参差不齐,若以统一的要求来对待每一个学生势必会给教学的进行带来很大的难度,进而使得部分学生有畏难情绪,失去学习的兴趣。

针对本门课程的特点、课时又非常有限的现状和学生群体具有很大的差异性等状况,教师在课堂上授课的时候单纯利用课堂时间明显严重不足,很多知识都只能点到为止,不能详细展开,特别是案例教学和实训教学这一块,这在一定程度上给教学留下遗憾和不充分。因此,弥补这种遗憾和不充分的有效方法就是需要一个开放式的网络教学平台,提供丰富完整的教学资料和学习材料,学生就可以通过这个网络平台进行自主地学习,另外网络教学平台还提供了网上答疑和学习论坛等工具,使得师生之间的交流更加畅快,从而达到更加理想的学习效果。综上所述,《网络程序设计》网络课程的开发与建设是必须的。

2 《网络程序设计》网络课程建设的内容

《网络程序设计》网络课程的建设要实现进一步丰富和完善现有的《网络程序设计》课程的基本课件及讲义,并完成6个教学资源库:教学课件资源库、课程案例库、教学视频库、试题库、课程作业库和参考资料库的建立与建设工作,并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学会使用网络课程平台并完成各种课程资源的查询与下载、实现网上自行测验、实现网上作业的提交等环节,此外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教学平台上的网上答疑和学习论坛与教师进行很好的异步双向交流。

全文阅读

网络课程教育

[摘要]

本文认为网络课程的数量和质量是当前制约远程学习者学习方式转变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研究以我国目前网络教育学院开发和使用的网络课程作为调查和分析的对象,结合对“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第一、二期的部分网络课程以及部分网络教育学院自行制作使用的一些网络课程的调查分析,对网络课程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探讨与反思,同时提出了远程教育网络课程设计、开发、应用等相关的一些重要问题。

从1998年9月教育部批准清华大学、浙江大学、湖南大学和北京邮电大学试点现代远程教育至今,全国已有67所普通高等院校建立了网络教育学院。随着网络教育试点实践的实施,对我国远程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关注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本文认为制约远程学习者学习方式的因素很多,其中之一便是课程问题。调查显示,现有的网络课程无论从质量和数量上,都不能适应网络学习者的需求;在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中,网络课程始终处于非主流的辅助地位。本研究试图对我国当前网络课程的现状作一调查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从网络课程之角度对远程开放学习做一反思。

本课题调查与分析的对象,涵盖了“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第一、二期的部分网络课程以及部分网院自行制作使用的一些网络课程;涉及网院的母体学校包括,清华大学、湖南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重庆医科大学等;学科包括理论力学、日语初级教程、刑事诉讼法学、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电脑广告设计与制作、机械原理、针灸学、财政学、画法几何和工程制图、动物生物化学等等。

一、对网络课程进行分析后的总体评价

课题组在对研究对象进行深入细致分析的基础上,对网络课程的总体评价如下:

1.几乎所有的网络课程都非常重视教学内容的”讲解”、“演示”环节,不同院校不同学科各展所长,如流媒体视频、文本、Flas等,更有使用虚拟现实等技术的,以尽可能将课程知识讲全、讲细、讲系统,且大部分教学内容皆按印刷课本章节顺序编排。

2.网页的设计在布局、风格、色彩、链接、超文本等诸方面已相当专业化,基本不存在什么问题。

全文阅读

网络工程专业网络安全课程建设研究

1网络工程专业网络安全人才培养的优势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各种网络威胁也随影而至。特别是无线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互联网的体系结构更加复杂,任何网络节点的薄弱环节都有可能会是网络攻击者的突破口。近几年,引起广泛关注的高级持续性威胁(AdvancedPersistentThreat)更是综合了各种可以利用的突破口对目标进行长期踩点,并在适当的时候对目标发动攻击。因此,网络安全管理人员需要具备操作系统、数据库、密码学的理论与技术、掌握网络路由与交换技术、网络管理技术,网络编程技术,以及常见的网络服务器的管理与配置,尤其是对Web服务器的深入理解。但无论是信息安全专业还是信息对抗专业的培养方案都在网络路由域交换技术、网络管理技术等相关课程的设置方面比较薄弱,无法满足网络安全管理人员对相关知识体系的要求。因此,网络工程专业依托其深厚的网络知识体系,更适合建立网络安全管理所需要的理论技术,更适合培养网络安全管理人才。

2网络工程专业的网络安全课程体系建设

根据当前社会对于网络和网络安全人才的需求,本校制定了相应的人才培养计划,历经10年的改革与发展,形成了当前网络工程专业下的三个特色方向:网络技术方向、网络安全方向、网络编程技术方向。无论是网络技术还是网络安全技术都离不开网络编程技术的支撑,缺少相应的编程能力网络技术与网络安全技术也注定会是瘸腿的技术,无法满足网络管理与网络安全管理的需求。因此这三个方向相互融合形成的高级网络与网络安全技术方向,形成了目前网络工程专业较为稳定的培养目标。“PKI体系及应用”与“网络安全协议”是以应用密码学为基础的延伸课程。培养学生利用现代密码学的技术研发密码产品的能力。“PKI体系及应用”以证书认证中心为轴心,详细介绍公开密钥基础设施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以及公开密钥基础设施在现代密码产品中的应用研发技术。“网络安全协议”从密码应用系统业务逻辑层面的安全分析入手,介绍常见的网络安全协议、网络安全标准和典型的网络安全应用系统,在此基础上,介绍安全协议设计及其安全性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技术,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网络安全协议设计方法,能够根据具体的应用背景设计对应的网络安全协议,研发安全应用系统。网络攻防类课程是在以“应用密码学”等信息安全类课程开设的基础上,根据网络工程专业的建设和国内网络安全形势的需要而开设的网络维护类课程。其中,“网络攻防技术入门”是在大一新生中开设的新生研讨课,共16学时,分8次上课,以学生讨论的方式组织教学,通过安排技术资料研读和课堂讨论,启发学生对网络攻防技术的学习兴趣,掌握基本的网络威胁防护方法。“网络信息对抗”综合讲授与网络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网络渗透技术和网络防护技术。课程共64学时,理论授课32学时,实验32学时,每个理论学时跟着一个实验学时,以边学边练的方式组织教学。实验教学通过专用综合攻防平台进行验证性训练。“计算机取证技术”主要讲述计算机取证的基本方法、基本过程、数据恢复技术、证据提取技术、证据分析技术,以及常见的计算机取证工具的使用方法。“信息安全技术实训”是在四年级上学期开设的实训课程,共计192学时,8个学分。该课程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以实际的项目案例为驱动,训练学生对现代密码理论技术应用能力与程序设计能力,目标是设计并实现一个小型的网络安全软件系统。第二部分以实际的网络安全案例为驱动,训练学生对于目标系统的渗透能力与网络加固能力、以及对于整个渗透过程的取证分析能力。该实训课程与学生的实习相互结合,部分学生进入网络安全公司进行实习,提交综合实习报告来获得同校内综合实训相当的学分。通过三年的实践,效果良好。

3网络安全方向的人才培养分析

网络安全方向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课程体系,学生学习兴趣高涨,在校内形成了良好的网络安全研究氛围。自发形成了保有数为20人左右的本科生兴趣研究小组,另外,通过每年一届的全校网络安全知识比赛,促进了全校网络安全知识的普及与人才培养,通过组织参加全省大学生网络信息安全知识比赛,选拔优秀本科生进入相关课题研究,而且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4结语

通过在网络工程专业内设置网络安全方向,解决了没有信息安全专业条件下的网络安全人才培养问题。通过把网络技术、网络安全与网络编程相互融合的方式,探索了一条网络工程专业的发展道路,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达到了网络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今后的发展方向是加强网络编程能力的培养,培育高级网络管理与网络安全相结合的高级人才。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