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网络基础

网络基础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子商务网络基础

下一代电子商务的网络核心协议就是IPv6,在IPV4地址大量匮乏的情况下,而企业尤其是电子商务企业、电信运营商、终端用户对IP地址大量需求的情况下,IPv4过渡到IPv6势在必行。本文分析了IPv6协议,并给出企业客户部署IPv6的配置方案,并对技术发展趋势作一个展望。[关键词]企业IPV6部署IPV4一、引言随着电子商务、移动商务和3G的时代的到来,全球的互联网用户数量迅猛增加。2007年中国宽带用户数已达1.22亿户,居全球首位。全国手机用户数则超过5.15亿户。庞大的用户群体,使得本不够用的IPv4地址更显匮乏。同时,在电子商务越来越重要的时代,网络的安全问题凸现出来,而且庞大的路由表维护也给企业网络管理员制造了很大的麻烦。由于现有的IPv4先天没有考虑网络的安全问题,因此网络的安全需要靠上层协议解决,这样即浪费了大量的计算和网络资源,同时也不能完善解决安全问题。为了应对上述问题,给下一代服务的提供搭建具有更高性能、更高质量、更加可靠、安全、经济与开放的舞台。将现有的IPv4网转换为IPv6网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二、下一代电子商务网络基础IPV6协议分析IPv6(InternetProtocolVersion6),是下一代互联网的核心协议。该协议是由IETF(TheInternetEngineeringTaskForce,互联网工程任务组)组织设计,用于替换现有的互联网协议IPv4协议的一种新的IP地址协议。同IPv4相比较,IPv6在地址容量、安全性、网络管理、移动性及服务质量等方面有明显的改进,是下一代互联网可采用的比较合理的协议。其中,IPv6最重要的改进就是将现有的32位地址增加到128位,这样就使得地址变得几乎无限可用。按IETF的说法,就是可以为地球的每一个沙子分配一个IP地址。这样,传统的IPv4的应用就可以拓展到嵌入式设备、手持式设备、家电、传感器中,将来的上网设备就不再是单一的PC机了。随着IPv6技术的应用深入,真正的电子商务、移动商务时代即将到来。1.IPV6地址结构IPv6地址长度为128位,结构如表1所示:表1IPv6地址结构其中:FP字段(Formatprefix,格式前缀):该字段为标志字段,用于标志IPv6地址属于哪类的地址。当代表全球单播地址时,值为001。TLAID字段(Top-levelAggregationIdentifier,顶级聚集标识符):顶级的地址管理与分配的机构(如中国电信)。该字段包含了最高级的地址选路信息,也是网络选路中最大的选路信息。由于该字段有13位,因此可以有213=8192个顶级路由。其ID号由国际Internet注册机构IANA统一进行分配和严格管理。RES字段(Reservedforfutureuse,保留以备将来使用):该字段为8位,保留为将来用。最终可能会用于扩展顶级或下一级集聚标识符字段。NLAID字段(Next-LevelAggregationIdentifier,下一级聚集标识符):该字段长24位。该标识符被一些机构用于控制顶级集聚以安排地址空间。这些机构(大型的ISP、大型的网络接入机构,如中国电信下属的湖南电信)就可以按自己的方案和计划,把自己的IP地址按寻址分级结构来使用。如一级的NLAID结构可以用3位分为8个下一级的NLAID分支机构,前3位即为下级机构的前缀。3位前缀和剩下21位结合就构成该下级结构的地址空间。如果与RES合起来使用的话,大致等效于IPv4的地址空间。SLAID字段(Site-LevelAggregationIdentifier,站点级聚集标识符):被一些小型的ISP或者网络接入机构(如湖南电信下属的长沙电信)用来安排内部的网络结构。每个机构可以用与IPv4同样的方法来创建自己内部的分级网络结构。SLAID有16位,所以最多可有216-1=65535个不同的子网。如果用前8位作该组织内较高级的选路,那么允许28-1=255个高级子网,而每个高级子网可有多达28-1=255个子网。TLA、NLA、SLA三者构成了自顶向下排列的三个网络层次,并且依次向上一级申请ID号。InterfaceID字段(InterfaceIdentifier,接口标识符):该字段64位长,包含IEEEEUI-64接口标识符的64位值。2.IPv6地址类型一般而言,IPv6地址可分为下面三类:(1)单播地址(UnicastAddress):用于确认单独接口的一个地址。发往单播地址的数据包被发送到该地址所确认的接口。单播地址中有下列两种特殊地址:①不确定地址:单播地址0:0:0:0:0:0:0:0称为不确定地址。它不能分配给任何节点。它的一个应用示例是初始化主机时,在主机未取得自己的地址以前,可在它发送的任何IPv6包的源地址字段放上不确定地址。不确定地址不能在IPv6包中用作目的地址,也不能用在IPv6路由头中。②回环地址:单播地址0:0:0:0:0:0:0:1称为回环地址。节点用它来向自身发送IPv6包。它不能分配给任何物理接口。(2)组播地址(MulticastAddress,又称为多播地址):与在IPv4中一样,组播地址被分配给一套属于不同节点的接口。发往组播地址的数据包被发送到该地址所确定的所有接口。IPv6中的组播地址统一使用FF00::/8作为其前缀。(3)任播地址(AnycastAddress,又称为泛播地址):一组接口(一般属于不同节点)的标识符。发往多播地址的包被送给该地址标识的所有接口。地址开始的11111111标识该地址为组播地址。IPv6任意播地址存在下列限制:①任意播地址不能成为IPv6中数据报的源地址,而只能作为IPv6中数据报的目的地址;②任意播地址不能分配给IPv6主机,但可以分配给IPv6路由器。3.IPv6报头结构和传统的IPv4报头结构相比,IPv6的报头结构做了很多调整,删除了IPv4中的InternetHeaderLength、TypeofService、Identification、Flags、FragmentOffset和HeaderChecksum字段。这种调整使得路由器对IPv6的报文处理对比IPv4分组处理更加快捷。表2为其报头结构。[1][2][][]表2IPv6报头结构Version(版本):该字段长4位,代表因特网协议(InternetProtocol)的版本号,该字段值为6。TrafficClass(业务负载类别):8位长,为包赋值不同的优先级,类似于IPv4中的服务类型(TypeofService)。这为差别化处理预留了空间。此论文由流星毕业论文免费提供网址FlowLabel(流标号):该字段为IPv6新增字段,该字段长20位。用于质量控制,对于特点序列的包请求予以特殊处理。如,IPTV的实时语音、视频数据可以使用该字段保证质量。PayloadLength(有效负载长度):该字段长16位,代表除了40位的报头外的,报头后的扩展部分加上数据部分的长度。他能表示的数据量为216=64K。NextHeader(下一包头):用于判断紧跟在IPv6后面的报头类型,也有加密的功能。这个部分判断,传输层报头或者扩展的报头是否跟在IPv6报头后面。HopLimit(跳转限度):该字段长8位,包路径一个路由结点该字段值就减一,当HopLimit值为0还没有到达目的节点,该包就会被丢弃,防止了包的永久转发。SourceAddress(源地址):该字段长128位,表示数据包发送方的IPv6地址。DestinationAddress(目标地址):该字段长128位,表示数据包预期接收方的IPv6地址。三、企业升级IPv6步骤现阶段,IPv4方面的应用处于绝对的主要地位。IPv6的应用还并不广泛。企业不可能要求客户同步升级到IPv6上来。这样贸然的全面的升级必然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并且可能会丢掉已有的客户。可以分几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IPv4网络占绝对的优势,IPv6机器只是一些孤岛,它们之间通过IPv4提供的隧道进行通信。第二阶段:IPv6网络与IPv4网络共存,基于IPv6的骨干网络逐步形成,大量的业务基于IPv6网展开。这个时候,IPv6网络间的通信可以通过骨干网或者IPv4隧道进行。而IPv6和IPv4网的通信也变得频繁而重要起来,他们之间可以通过双栈技术或者协议转换技术进行通信。第三阶段:IPv6骨干网络代替了IPv4骨干网络,这也是必然的趋势。IPv4网络成了一些孤岛。IPv4网之间通过隧道方式进行通信。先阶段一般企业Windows2003的服务器居多,而且该系统对IPv6支持最好,配置起来最为简单。所以一般可以考虑对该类系统进行配置升级到IPV6。升级的步骤:(1)添加IPv6协议栈:在本地连接属性中安装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协议”,然后按“添加按钮”,然后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microsoft的IPv6协议栈,然后按“确定”按钮。(2)确认端口的信息:使用Windows2003的IPv6的指令查看接口状态,确定配置成功。(3)通信①在IPv4网络中:需要和IPv6的其它机器通过隧道进行链接。②在纯粹的IPv6网络中,可以自动获取或者设置固定IPv6的地址后,就可以相互访问了。四、展望IPv6在全世界范围内,应用十分广泛。目前,应用最好的国家当属日本,其政府也积极的鼓励企业应用和研究IPv6技术。目前,中国正在努力的追赶中。中国拥有全球最大IP网络,随着IP业务需求基础的建立和实时IP业务的大规模商用,中国将会成为IPv6大国。要在下一代互联网标准和资源分配中力争更大的发言权。

全文阅读

网络安全基础课程教学

论文关键词:网络安全实验环境虚拟机工具软件

论文摘要: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广泛普及,层出不穷的信息安全事件也受到了大家的关注。高校计算机系大都开设了信息安全专业,而网络安全基础是该专业的一门实践性较强的重要的课程,如何设计好该门课程的实践学习是掌握网络安全方面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建立虚拟机的实验环境、选择合适的实验工具可以帮助教师更好的完成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课程的学习。

1引言

进入21世纪,随着信息技术的逐步普及和发展,信息安全问题也日显突出。如何确保信息系统的安全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国际上对于信息安全的研究起步较早,已取得了许多成果,并得以推广应用。目前国内已有一批专门从事信息安全基础研究、技术开发与技术服务工作的研究机构与高科技企业,形成了我国信息安全产业的雏形,但由于国内专门从事信息安全工作技术人才严重短缺,阻碍了我国信息安全事业的发展。在国家教育部门的宏观指导下,我国在一些高校已经设置了本科、专科信息安全专业,我国信息安全学科建设已经拉开序幕。

网络安全基础是一门具有普及性意义的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是信息安全专业中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通过学习要求学生具有全面的信息安全专业知识,使得学生有较宽的知识面和进一步发展的基本能力;使学生具有本学科科学研究所需的基本素质,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创新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应用能力,具有应用已掌握的基本知识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不断增强系统的应用、开发以及不断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该门课程对实践操作要求较高,因此如何安排好实验环境、选择合适的实验工具软件对学好这门课程显得十分重要。

2实验环境的建立

通常具备条件的大学应该建立相应的信息安全专业实验室,专门用于信息安全相关课程的学习和实践,来完善和加强理论知识。而无法建立专门的网络安全实验室的学校就要利用现有的条件来完成课程实践部分内容的传授和学习。由于在课程实践过程中,会涉及大量的实验内容,这些内容大部分都是与网络攻击与防范有关,因此为避免影响实验室的正常运转,不能直接在现有的环境下进行。这就需要以现有的普通计算机实验室为基础,建立专门用于网络安全实验的环境。利用虚拟机软件建立虚拟实验环境是一种有效且实用的方法。

常用的虚拟机软件由VirualPC,Vmware等。这里主要介绍一下VMware虚拟机软件。VMwareWorkstation是VMware公司的专业虚拟机软件,可以虚拟现有任何操作系统,而且使用简单、容易上手。在现有的实验室人手一机的环境下,利用该软件组建一个小规模的双机实验环境,在课程实验的过程中,由物理机充当攻击主机或客户端,虚拟机充当被攻击主机或服务器端,这样既不会影响现有的实验室配置,又可以完成课程的实验,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全文阅读

网络生态系统健康基础

摘要:

本文深入讨论了更健康、易恢复、本质上更为安全的未来网络生态系统理念。在这样的网络生态系统中,各种参与者能够尽快实时的协作起来,共同预测、组织网络攻击,限制其传播速度,减少危害,尽快将网络生态系统恢复至可信状态。

关键词:

网络生态系统;健康;基础

1安全网络生态系统概述

我们当前的网络空间安全能力是自然分布的,私营部门和各级政府存在各种大量的专长。诸如漏洞扫描器、入侵检测系统和杀毒软件等安全产品并不交换数据,安全政策不一致。相互竞争的制造商开发这一技术,没有共享信息或确保协调性反应的动力。结果产生的环境就是安全产品保护的是单一团体、单一用户或者甚至单一用户的一个方面。相互防御几乎就是碰巧。网络生态系统是全球性的,包括政府和私营部门的信息基础设施;各种互动的人、程序、信息和通信技术;影响网络安全的条件。根据这一设想,各种参与者能够尽快实时的协作起来,共同预测、阻止网络攻击,限制其传播速度,减少危害,尽快将网络生态系统恢复至可信状态。为实现这一未来,安全能力必须被嵌入在网络中的各种设备内部,它允许在设备内或设备间采取一些预防性和防御,防御能力分布在所有网络生态系统的参与者之中;而近似实时的协作防御能够实现,得益于设备的内嵌互操作安全能力,以及可信信息交换、配置策略共享等因素的组合。对于健康的网路生态系统,各类参与者能够在遭受攻击后广泛、有效合作,反应敏捷,快速恢复。如果有了安全协作机制、通用策略、预定义的措施、标准的信息交换机制,以及健康的网路参与者,健康的网络生态系统就可以抵御所有已知的和新兴的网络攻击,改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可靠性和适应性,更好地保护隐私、商务及。

2网络生态系统健康的三大基础

2.1基础一:自主化行动

全文阅读

无线Mesh网络基础知识

摘 要 WMN又称为无线网状网,是一种基于IP协议的具有高容量、高速率的新型分布式无线网络。它由位置相对固定的Mesh路由器和移动随意性很大的Mesh客户端组成,通常要与其它网络连接才能提供用户所需的网络服务。从某种意义上讲,WMN更是一种网络接入架构思想。“Mesh”原意是指所有的节点全部互连,而实际上绝大多数WMN只需部分节点互连。

关键词 无线Mesh网络 异常检测 RBF神经网络

中图分类号:TP183 文献标识码:A

1无线Mesh网络定义

目前,主要推动无线Mesh标准发展的是Wi-Mesh联盟和SSEMesh组织。2009年形成的IEEE 802.11s标准草案(DraftD3.00)就是由它们两联合提出的。其它标准如IEEE 802.15,IEEE 802.16和IEEE 802.20 也都将引入WMN组网技术中。

移动性网络拓扑健壮性网络规模及扩展性业务类型应用 Mesh路由器构成网络主体,移动性较差,无功耗限制;Mesh客户端移动性强,有功耗限制静态或者弱移动的网络拓扑强Mesh路由器数量较少,Mesh客户端数量庞大。可以实现多种无线网络的互连互通,扩展性强提供客户端节点到网关节点的无线接入、无线子网到Internet的无线接入及多种无线网络间的互连互通多为民用通信移动性较强的客户端构成网络主体,有功耗限制。

2无线Mesh网络拓扑结构

WMN通常由Mesh路由器和Mesh客户端组成,先介绍这两种网络设备。

全文阅读

网络学习会计基础论文

一、高职会计专业会计基础课程学习效果低下的原因

(一)会计基础课程本身难度较大

会计基础课程是会计专业的入门课程,内容抽象,专用名词多,逻辑性强,语言枯燥,不易理解。加之该课程是学生进入大学学习的第一门专业课,学生没有任何相关专业知识的积累和社会工作经验,对企业组织机构设置没有了解,学生普遍反映该课程难理解,对多数知识点及专用名词只是记忆,不会应用,渐渐失去学习兴趣,导致学习效果低下。

(二)学生重视程度不够、投入精力不足

学生从高中进入大学,精神上完全放松。对新城市、新同学、新的生活环境等充满好奇。将更多的精力用于适应环境、认识新同学、积极加入各种社团等,对专业学习的热度明显不足,专业学习的时间投入较少。更有些学生在报考专业前对会计专业的就业方向缺少基本了解,到校后通过专业介绍及与学长的沟通,对未来工作有厌烦情绪,致使学习效果不够理想。还有些学生有学习热情,但属于学习困难生,对数字不敏感,不关心相关专业的经济事件,专业联想与迁移能力差,学习效果无从谈起。

(三)教师教学方法不得力,学生学习方法不科学

近年来,各高职院校积极推广教育教学改革,如项目化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情境模拟教学、现场观摩教学等方法得到广泛应用。会计专业教学也不例外,上述教学方法在会计基础课程中均有尝试。但从实践效果看,并不理想。其原因是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有自身的不足,加之会计基础是集理论学习与业务操作于一体的综合课程,既需要掌握基本理论知识,还要学会基本业务操作。同时,会计基础又是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必备课程。因此,上述任何一种单一的教学方法,均无法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学生大多采取课堂听课,课后完成作业,期末突击考试的学习方法。考试过后,所学习的知识点基本疏忘。对于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大多数学生采取报辅导班的方式来应对,尚未习惯运用网络学习法。

二、会计基础课程学习网站建设的理论依据和基本要求

全文阅读

大学生网络基础实结

经过几个月的实践和实习,我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憧憬,我要更进一步的要求自己,回想自己这段时间的经历与收获,我深深的感到在我今后的发展***给予我的是一笔多么宝贵的人生财富!现将个人实习报告总结如下:

单位给我的工作定位是从事网络部基础工作以及一些网站建设,网络程序开发等等,在此思想的指导下,我承担了园区网络的维护等基础工作,包括线路检修,交换设备更换,新用户入户等等这方面工作并很快掌握了其中的原理和方法,从学校的理论知识到过去一年的实践工作,其中的角色转变离不开单位各级领导以及同事们的帮助和指导。

网站建设方面,和**共同进行了**网站的改造,使用全新的后台,使**网站的功能更加的强大,管理更加的有条理和方便,取得了不错的社会效应。积极参加单位组织的各种活动,团结同事,养成了极强的团队互助精神。参加学习了"**培训",学习了"**"建设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并在实践中掌握了**建设软件"**"的使用方法。所做的这些都是对自己一个极大的促进和提高。

首先继续学习,不断提升理论素养。在信息时代,学习是不断地汲取新信息,获得事业进步的动力。走上工作岗位后,我积极响应单位号召,结合工作实际,不断学习理论、业务知识和社会知识,用先进的理论武装头脑,用精良的业务知识提升能力,以广博的社会知识拓展视野, 努力实践,自觉进行角色转化。

只有将理论付诸于实践才能实现理论自身的价值,也只有将理论付诸于实践才能使理论得以检验。同样,一个人的价值也是通过实践活动来实现的,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锻炼人的品质,彰现人的意志。

其次从学校走向社会,首要面临的问题便是角色转换的问题。从一个学生转化为一个单位人,在思想的层面上,必须认识到二者的社会角色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学生时代只是单纯的学习知识,而社会实践则意味着继续学习,并将知识应用于实践,学生时代可以自己选择交往的对象,而社会人则更多地被他人所选择。诸此种种的差异。不胜枚举。但仅仅在思想的层面上认识到这一点还是不够的,而是必须在实际的工作和生活中潜心体会,并自觉的进行这种角色的转换。

最后提高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我们不管做什么事都要有激情。只有激情的圣火点燃了,才可以发挥自如,才可以做到最佳,才可以不留遗憾。

以上是我的实习工作总结。一年的实习期很快过去了,是开端也是结束。展现在自己面前的是一片任自己驰骋的沃土,也分明感受到了沉甸甸的责任。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将继续学习,深入实践,不断提升自我,努力创造业绩,做好个人工作计划,继续为中心创造更多的价值。

全文阅读

发展中的IP基础网络

半导体技术和软件技术的飞速发展给通信产业的革新创造了基础条件,以TCP/IP技术为核心的数据通信网络同样也随着上层业务与应用的日益复杂,向着智能化与多元化迈进。

IP网络最初的目的是实现所有个体间的互联互通,之所以采用IP地址,就是为了给每个网络上的个体一个唯一的代号。起初的网络规模很小,而且个体间通信的数据量不大,所以简单的连通便能满足正常的应用需求。随着各类应用激增,数据量也在迅速的以级数增长,这就要求网络带宽能够支撑大量的数据。

后来的网络使用者发现,一味的增加带宽并不能很好的解决应用要求,问题在于现实业务愈加复杂,对用户和流量的控制管理要求就愈加强烈,从简单的访问控制、服务质量、安全隔离到复杂的流量工程、故障检测、故障恢复,网络设备和网络结构一直不断的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网络功能逐步健全和强大的同时,人们开始关注与业务相关的应用,比如网络用户权限的控制、关键数据加密、语音视频系统的接入、存储系统的接入、上层应用的识别与控制等,同时为了使复杂的网络更加简单和易于维护,网络管理者还希望通过一种直观的视图方式监理整个网络系统的流量与用户状况,这对网络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支持传统网管系统的同时,这些设备还必须具备统计、分析和控制流量能力,并且还要把这些统计后的信息输出给专门的图形化软件。

业务功能的增加会带来增加多台设备的烦恼,不仅难于维护还会使整个网络庞杂脆弱,如果能将各类功能都集成于一台设备中,实现统一管理便能消除这种隐患,需要强调的是,这里必须运用先进的分布式处理技术,各种功能都通过各自专门的总线、硬件和软件处理,这是在不影响正常性能的基础上保证各项功能确切运行的基础,也就是近来经常被人提起的“多业务线速并发”能力。

其实,上面提到的众多功能和应用还仅仅只是为各种业务服务的,它本身并没有任何业务能力,但是随着IT技术趋于融合的现实,真正的业务将很可能直接集成到网络之上进行操作,特别是那些与网络强相关的业务,比如将病毒防御、网页浏览、邮件传真等业务直接融入网络设备中,不仅能提高业务效率,更能避免因网络瓶颈而给最终业务带来的中断与延迟。这里可以想象,现实业务形形,不可能针对某类业务专门定制特种硬件,人们期望着有一个像PC一样灵活通用的硬件“嫁接”在网络设备上,只通过二次开发甚至安装现成软件,便可实现各种业务的“入网”运行。这种面向业务的开放架构(即在专用网络系统内部集成通用软硬件的方式)是目前网络技术发展的最前沿。

IP骨干层通常采用网状或环状结构,从规模上讲一般要跨越很广的地域。由于骨干网络是整个网络体系的中流砥柱,所以对带宽和可靠性要求非常高。可靠性方面要求整网中任何一点故障都要在50ms内恢复,这样才能保证网络中正常的数据、语音、视频应用不会出现中断或延时。故障恢复技术要求的科研难点很多,从故障快速检测到故障点的迅速倒换,再到整网路由重新学习,整个过程要在50ms内完成一直都是IP领域内考验核心技术实力的一道难题。

骨干网络近年来发展的趋势是归一化,简单的说,就是让核心网络尽量简单,减少故障点,实现大数据的高速通讯。可以用“整合机房”来理解上面的意思,原本网络中心机房里设备繁多,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IDS、IPS、安全网关、流量统计器、负载均衡器等设备七国八制,不同厂家的不同产品堆放在同一机房中,任何一个小部件的失灵都可能造成全网瘫痪。为了解决这种问题,业内出现了一体化设备,就是在同一台设备上,将各类硬件集成于一体作统一管理,现在很多核心设备都具备集成路由、交换、防火墙、流量分析等业务的能力。为了实现更多上层精细业务的集成,业内已经有厂家在研制应用于核心设备中的通用硬件模块,该模块的性能甚至超过普通服务器的处理能力,加之其深谙TCP/IP的本质,在处理一些与网络耦合的业务时,会显得更加得心应手。

全文阅读

网络捕获编程的基础

[摘 要]随着对网络工作的深入,需要对网络数据包进行捕获,就要用到套接字的知识。套接字是支持TCP/IP的网络通信的基本操作单元,可以看作是不同主机之间的进程进行双向通信的端面点,简单的说就是通信的两方的一种约定,用套接字中的相关函数来完成通信过程。

[关键词]套接字、原始套接字、面向连接。

中图分类号:TP393.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6-0101-01

1 网络捕获编程的基础

要进行网络捕获首先要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如何准确的定位网络上的一台或多台机。另一个是要找到主机后如何可靠高效的进行数据传输。这就用到套接字(SOCKET)和TCP的编程知识。

2 套接字的含义

多个TCP连接或多个应用程序进程可能需要通过同一个 TCP协议端口传输数据。为了区别不同的应用程序进程和连接,许多计算机操作系统为应用程序与TCP/IP协议交互提供了称为套接字(Socket)的接口。

3 套接字分类

全文阅读

地铁AFC系统的网络基础与网络化建设

【摘 要】地铁AFC系统的网络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了诸多方面的内容,需要严格依据相关的规范标准来进行,并且紧密结合具体情况,对网络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逐一解决,以此来更好的进行地铁AFC系统的网络化建设。本文以某城市为例,分析了地铁AFC系统的网络基础与网络化建设,希望可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AFC系统;网络基础;网络化建设

1 某城市地铁AFC系统建设概况

2012年6月,本城市开始试运营地铁2号线和3号线,标志着该市地铁进入到了网络化建设阶段,加大了AFC系统建设的难度。具体来讲,网络化AFC系统建设的特点包括这些内容:多线建设替代了以往的单线建设,需要将统一的服务界面和无障碍换乘服务提供给乘客;对互联互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着突出的矛盾存在于多种技术和产品之间;相较于系统的扩张速度,系统建设以及运营经验的积累存在着较强的滞后性,并且需要调整诸多方面的内容,如票务规则、系统接口以及运营模式等。为了促使AFC系统的互联互通得以实现,促使在各个线路间,乘客都能够无障碍换乘,就需要进行AFC系统的网络化建设。

2 AFC系统网络化建设的总体思路

通过1号线地铁系统的成功运营,为了促使网络化运营下的互联互通得以实现,将奔向技术应用到其他地区,避免颠覆性改造一号线AFC系统,这样就可以促使建设成本得到有效节约,同时,改造期间系统运行的平稳性也可以得到保证。编制了相关的技术规程,这样就可以在ACC系统中成功接入既有的一号线和新建的二号线和三号线,并且还可以无缝接入其他新建线路;系统还具有较强的可扩展性,这样随着时代的发展,可以对其逐步完善,以便于应用的新技术相适应。结合这些原则,就需要对技术规程进行统一制定,对线网AFC系统的各个层次间功能进行合理划分,对ACC的功能和定位进行确定,对新老线路AFC和ACC建设顺序进行确定,对相关技术和产品进行研发,促使AFC系统的互联互通得以有效实现。

一是AFC的系统结构:通常将五层架构体系应用到轨道交通AFC系统中,分别是ACC、线路中心、车站计算机、车站现场设备以及车票。在本工程中,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可能会改变和调整AFC系统的业务模式、票务处理流程以及票卡结构,那么我们将六层架构体系给应用了过来,也就是将业务内置型读写器层加设于车票和车站设备两层之间。具体来讲,业务内置型读写器指的是将嵌入式32位CPU以及大容量存储器件应用到读写器上,在读写器内部来部署完整的票务处理流程软件;如果调整了票务处理流程和票卡结构,只需要对业务内置型读写器中的软件进行在线升级即可,不需要对设备计算机的程序进行更改。通过业务内置型读写器的使用,还可以统一票务处理流程,促使互联互通得以实现,对各个线路AFC系统的服务水准进行平衡。在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快速化的过程中,通过标准化的产品,统一处理流程,有着较大的优势和作用。

二是ACC的功能与定位:在AFC系统中,最上层的管理中心就是ACC,它承担着十分繁重的任务,如汇总、清分轨道交通票卡的发行和票务收入,联动监督线网AFC系统的运行,并且还需要清分和管理轨道交通中应用的一卡通车票,汇总分析整个线网客流信息。在收益清分方面,主要是对清分规则进行制定和实施,以此来清分轨道交通各线之间的收益;在运营管理方面,主要是监视客流量、票卡流向等线网级运营状况,对相关参数进行管理,如线网属性、票价参数、车票种类以及乘客服务界面等,并且还需要对其进行汇总和转发。在分析决策方面,主要是将清分系统数据平台中的信息资源给充分利用起来,以便促使政府决策部门作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决策。

全文阅读

Openflow:未来网络的基础协议

2008年4月,一篇署名为Nick McKeown的论文《OpenFlow:enabling innovation in campus networks》在ACM Communications Review上发表。至此,被美国斯坦福大学clean slate研究组提出将近一年的Openflow向世人揭开了神秘面纱,一种将网络转发与控制解耦的新型网络交换模型逐渐浮出水面。

两年后,Nick McKeown又提出SDN(Software Define Networks,软件定义网络)的概念。它起源于Openflow,也正是它,使Openflow引起业界重视,Openflow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成为SDN的代名词。“SDN是理念,Openflow是技术。”盛科网络CEO孙建勇一语道破SDN与Openflow之间的区别。“在可以实现SDN的技术体系中,OpenFlow是相对成熟的技术之一。”清华大学网络研究院网络体系结构与IPv6研究室主任毕军又指出了两者之间的关系。虽然技术相对成熟,但是在追求标准化的IT界,尚未完全标准化的Openflow的标准化之路如何前行?这个过程会对SDN的发展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四个版本

传统网络架构由单独运行、封闭的设备连接构成,每台设备都有单独的操作系统,数据的转发和控制都由交换机和路由器完成,这会造成网络的管控细节做得不是特别到位。各种设备以及其相对孤立的操作系统在网络中零散分布,也使网络变得复杂且封闭。此外,由于设备异构,网络管理的兼容性也很难做到极致。

Openflow能够很好地解决以上问题。与当今IT界追捧的“软硬件一体化”不同,SDN试图用软硬件分离的理念颠覆现有的网络架构。Openflow作为新一代网络的核心技术,在分离软硬件方面肩负重任。Openflow交换机以流表的方式进行数据的转发,FlowVisor负责对网络进行虚拟化,控制器负责网络控制,三者各司其职、分工明确而又相互配合,构成了Openflow的网络架构。其中,控制器的引入是SDN网络架构与传统网络架构最大的不同。通过Openflow协议这个标准接口对交换机的流表进行控制,控制器能够实现整个网络的集中控制。在控制器上加载的应用允许用户按照自身业务需求对网络进行编程,实现网络控制的灵活可编程性。

就像802.11a、802.11b、802.11g、802.11n和802.11ac等标准一直在推进无线网络的发展那样,将来Openflow协议的标准化也会极大地推动SDN的发展。2009年12月,商业化产品Openflow1.0版本,这也打破了SDN仅仅停留在学术研究层面的局面,使其产业化。截至目前,Openflow家族又增加了1.1、1.2、1.3三个版本。“Openflow协议发展到1.3版本,与前几个版本相比,最大的改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控制面增强,让系统更加可用,一些模糊的地方定义得更清晰;另一方面是转发面的增强,可以匹配更多的流(Flow),有更多的动作(Action)。”孙建勇表示,“此外,随着版本的不断更新,协议的消息层面更加完善,比如支持了多个控制器的架构,消息格式日益OXM化,使其便于扩展。”

短短四年的时间,Openflow已经陆续四个版本,并且被《IT Technology Review》杂志选为十大未来技术。遗憾的是,作为描述交换机和控制器之间交互所用信息标准的Openflow协议,目前在国际上并没有特别明确的标准,大部分厂商认为这将不利于SDN的市场规模化。孙建勇不以为然,他认为,Openflow当时提出的主要目的在于简化网络,在某种程度上并不需要这么多的标准。版本的演进是为了支持越来越多的包括以太网/IPv4/IPv6/MPLS在内的转发标准。没有应用需求支撑的标准演进其实是人为的复杂化,对尚处于初生期的网络形态并没有好处。

学产结合 共同推进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