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网络教育专科论文

网络教育专科论文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网络工程专业中职与本科“3 + 4”分段培养课程衔接研究

【摘要】中职与本科“3 + 4”分段培养是我国推进职业教育向终生教育进程的重要举措,但目前“3 + 4”分段培养中存在着课程衔接不合理的问题,极大的阻碍了教育事业的向前发展。文章以网络工程专业中职与本科“3 + 4”分段培养课程衔接为例,阐述了中职与本科“3 + 4”分段培养课程一体化的具体举措。

【关键词】网络工程专业 中职与本科 “3 + 4”分段培养 课程衔接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049-02

长期以来我国的职业教育别称为断头教育,大多数职业教育的学生在完成职业技能学习后,就进入到工作岗位,很少进入本科进行继续学习,完成硕博研究生教育的专职学生更是微乎其微,这种现象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我国职业教育向终生教育迈进的进程[1]。专业中职与本科“3 + 4”分段培养课程相脱节是造成职业教育成为断头教育的主要原因,中职与本科“3 + 4”分段培养课程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势在必行。

一、网络工程专业中职与本科“3 + 4”分段培养课程衔接现状

网络工程专业中职教育的教学目标就是通过三年的中职教育,培养网络应用型人才,因此在中职中专网络工程专业的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法都倾向于让学生掌握网络应用型知识以及职场技能,成为社会中高素质的劳动型人才。而本科课程开设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术精神,成为高、精、尖科研人员或者高级工程师。不同的人才的培养目标致使中职教育网络工程专业教学中专业课教学内容以及企业实训不匹配的问题,从教学内容上割裂了网络工程专业中职教育与本科教育之间的联系,极大的影响了我国职业教育向终生教育迈进的进程。

1.网络工程专业中职基础教学内容和本科教育相脱节

不论是技术型人才的培养,还是研究型人才的培养都离不开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基础理论知识是让学生学习专业技能的基础,能够让学生更加快速的掌握专业知识,提升专业素养。因此中职和本科网络工程专业教学中都应当重视基础理论教学,但目前我国网络工程专业教学中存在着中职基础理论教学内容和本科教育相脱节的问题,例如中职网络工程专业教学中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放在网络工程专业知识的学习上,而忽视数学、英语等基础知识的学习,导致大部分中职网络工程专业的学生在进入本科进行学习时,往往因为无法跟上学习进度,而产生自卑的心理情绪,最终导致厌学与弃学问题的产生。

全文阅读

建立工科网络教育质量保障体制研究

从1998年教育部批准清华、浙大等四所高校首批开展试点工作以来,我国利用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信息技术手段发展起来的现代远程高等教育(下面简称网络教育)已经走过了十多年历程。网络教育对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入学率,推进学习型社会的建设无疑发挥了十分积极的作用。然而,应该看到,这十多年中关于网络教育的质量问题一直是热议的话题,而工科类专业培养质量更是关注的焦点。究其原因,主要有四个,一是目前国内外尚缺乏一个被广泛认可的网络教育的质量标准,而国内试点高校又以“985”、“211”等一批国家重点大学为主体,人们习惯以精英教育的标准来评价网络教育的质量;二是入学门槛低,办学规模扩展过快,一些学校在资源建设和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支持服务上不到位,所谓“宽进严出”政策没有得到真正贯彻;三是工科类专业实践性教学要求高,在课程体系中占有特殊重要地位,但由于受条件限制往往被淡化,结果直接影响到培养质量;四是网络教育时空分离的教学方式完全不同于全日制面授的教学方式,传统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不完全适用于网络教育。因此,比较普通全日制高等教育与网络教育的差异,解决好工科专业网络教育的难点问题,构建符合网络教育和工科专业特点、可操作性强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是提高工科专业网络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有利于这种新型的高等教育模式能够健康、可持续地发展。

一、网络高等教育与普通全日制高等教育的差异

尽管网络高等教育与普通全日制高等教育其本质是一致的,同为培养高层次专业人才的一种社会活动,但两者在培养目标、教学模式、管理方法、生源特征等方面却有着明显差别。

(一)培养目标不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呈现出两个宏观层面的基本特点:一是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多样化,各类高校不断调整办学定位和优化人才培养规格;二是各类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地方学校大量兴办,高等教育由精英化教育转入大众化教育,办学体制和办学模式呈现多样化。目前,国内举办网络教育的试点高校绝大部分定位于研究型或教学研究并重型的大学,因此其举办的普通全日制高等教育培养目标是研究型、学术型的高级专门人才,属于精英教育。而网络教育作为传统高等教育模式的延伸和补充,则主要为因各种原因不能进入传统大学学习的人们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培养的是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的应用型、技术型、职业型的专门人才,属于大众化教育。两者在质量标准上应有很大区别。

(二)教学模式不同

在传统的全日制教育中,教学的主要手段是课堂教育,即师生处于同一物理时空面对面地进行接触交流。教师在传授知识过程中通过言传身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并通过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则可以在与教师的同步交流中迅速获释疑问,提高学习质量。而网络教育的教学模式则完全不同,主办高校的教师与学生在时间和空间上是分离的,学习者在教师指导下主要借助于多种媒体的教学资源和网络进行学习,这对学校提供的教学资源、学习过程的指导和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

(三)学习者特点不同

全文阅读

本科生“计算机网络管理”课程的双语教学改革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网络工程专业对本科生英语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计算机网络管理”课程作为网络工程专业主干课程之一,迫切需要进行双语教学改革。本文从必要性与面临的问题入手,讨论本科生“计算机网络管理”课程的双语教学改革问题,进而提出改革思路,包括将管理作为一种互联网的思维方式开展双语教学、借鉴大规模开放在线教育思想创新双语教学平台,以及建立“教材――互动――考核”三位一体的双语教学体系。

关键词:网络工程专业;计算机网络管理;本科生课程;双语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02-0053-02

作者简介:徐慧,女,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网络与服务管理;王春枝,女,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院长,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网络、物联网、协同管理;陈宏伟,男,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网络、P2P;刘伟,男,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物联网、嵌入式管理。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面向物联网工程专业的网络管理与安全课程群建设”(编号:省2012273)、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P2P技术的网络安全协同管理机制研究”(编号:2012FFB00601)的阶段性成果。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制的《高等学校网络工程专业规范》建议,“网络工程专业主干课程一共有5门,即计算机网络原理、网络应用开发、网络设计与集成、网络管理与网络安全,它们涉及本专业最核心、最基础的原理、技术和实现方法等,应设置为必修课程”。[1]湖北工业大学(以下简称“我校”)于2008年面向本科生开设网络工程专业,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网络工程专业对本科生英语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计算机网络管理”课程作为网络工程专业主干课程之一,迫切需要进行双语教学改革。本文尝试从必要性、面临的问题与改革思路等三个方面讨论“计算机网络管理”课程的双语教学改革问题。

一、“计算机网络管理”课程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作为网络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计算机网络管理”课程是网络管理与安全课程群的核心课程,仅仅局限于特定的一种或几种网络管理技术的讲解,将不利于本科生更加全面地建立网络管理体系结构。因此,“计算机网络管理”课程立足于网络管理思维能力的培养,这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深刻认识到互联网的发展历程以及相应的网络管理技术更新。

全文阅读

对电大开放教育教学的几点思考

摘要: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探究一条适合开放教育形式和成人教育特点的有效的教学途径——网络教学与面授辅导有机结合,网络资源利用与学科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并重,具体应该做到如下几点:注重学科课程研究;注重学习方法指导和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充分发挥教师在网络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引导学生专业素养的生成。

关键词:开放教育;学科课程;教学方法;网络教学;主导地位

中图分类号:G642.0?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5-0099-02

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远程开放教育蓬勃发展,远程教学模式的探究就显得尤为重要。电大开放教育包含网络教学与面授辅导两种教学形式,二者如何有机结合,相辅相成,必然需要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与创新发展。本人在基层电大担任开放教育课程多年,面对成人教育教学的特殊性,我一直在努力探究教学方式方法,力求找到一条适合开放教育形式和成人教学特点的有效的教学方法与途径。在多年的教学实验中,我逐步积累了一些教学经验,现将我的思考与体会简述如下,希望能为从事开放教育的广大教师提供一些借鉴。

一、注重学科课程研究

首先,学科教师应该注重学科课程研究,因为深厚的知识底蕴是搞好教学的前提。虽然现代教育资源广阔而丰富,但教材还是我们用以学科课程教学的主要依据和主要内容,教师首先必须要充分吃透教材,在此基础上还要广泛而深入地学习有关的专业知识,加深对课程的理解,丰富自己的知识底蕴,才能在教学中驾轻就熟,运用自如,游刃有余。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一方面在教学辅导中能很好地把握知识,把握重点;另一方面在教学互动中能很好地把握时机,抓住关键,引出线索,适时点拨和引导,面对学生的诸多问题能从容应对。

二、注重学习方法指导和学生学习能力培养

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完成教学任务的保障,也是教学的宗旨。电大业余班的学生大都是成年人,相对于普通教育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心智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意识记忆增强,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而死记硬背的能力开始减弱。针对成年人的特点,多一些学习方法的指导,对他们的学习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学生自己会学习了,对学习也才会有兴趣,不论是在课堂上互动还是利用网络交流互动,他们才会积极地参与进来。没有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做基础,互动研讨难免会遭到冷遇或陷入尴尬。学生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也才会通过自主学习顺利完成学业。

全文阅读

化学网络教育教学论文

一、化学网络教学管理基本思路

以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委员会制定的《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规范(试行)》中的关于远程教学管理系统的要求及教学活动的基本要素为基础在以质量为核心、以人为本、以科学的管理方法为手段、以优质服务为目标的网络教育教学管理基本理念指导下与学校网络教育学院教务管理工作人员合作融合双方力量进行科学化管理从学院层面的系统管理、教务管理、教师管理和学生管理四个模块构建网络教育教学管理模式。

二、模块化化学网络教学管理模式

1.系统管理。网络教育教学管理由于受到网络运行状况、计算机性能等因素影响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要有与它契合的管理制度和办法。鉴于西南大学网络学院已为我们提供了有效的用户管理和安全管理裁们重在研究为有效指导与监督教学过程的系统制度化管理制定了《西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网络教育管理办法》和《西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网络教师管理制度》成立了“化学化工学院继续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加强教学过程监控和管理。

2.教务管理。教务管理包括专业设置、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和教材管理(学籍管理已由网络学院完成)。根据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掌院在2001年开始开设网络教育《化学》专业2008年在对培养方案做出调整和修订后,专业更名为《化学教育》专业,同时新增《应用化学》专业。两个专业在培养方案、教学内容等方面都采取不同于全日制本科的方式突出网络教育的继续教育特色。教学计划是根据网络教育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结合培养目标、专业方向、学习年限和教学对象而制定投有盲目照搬普通教育计划。网上教学组织严格遵守教学计划作为考核、验收教学质量的标准。两个专业教学计划各自包含不同的11门专业课程、各有特色的6门选修课程、教育实习或工业见习以及毕业论文。《化学教育》遵循当前中学化学教学的改革模式和中学化学新课程标准教有所依、学有所用;由于大多数学员都是来自基层教学单位,因此依托基层教学单位完成教育实习的实践教学环节并设计合理的与学员从事教学相关性强的毕业论文题目精心进行指导。而《应用化学》则遵循当前经济改革浪潮中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实际需要充分考虑来自工矿化工企业的学生实践优势依托企业完成实践教学环节和毕业论文。化学网络教育教材包括文字类(一般使用统编教材制作为电子课件、题库和案例库)、图形(像)类、音(视)频类动画类等教材洛类自成体系J虫立使用。

3.教师管理。教师管理主要从资格审查、培训管理、责任管理和考核评价上进行管理。学院规定从事网络教育工作的教师必须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并且有一定网络教育经验。教师任课前均需经过岗前专门培训,掌握一定的现代教育技术和实践技能在进行教学管理的时候能够主导学生的在线讨论活动,准确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做出客观评价和指导。教师一旦承担网络教学需认真学习管理办法,熟知各项规章制度并与学院签订‘化学化工学院网络教育教师教学工作责任书”并建立化学网络教育教师档案。教学队伍建设:网络教育师资队伍的学科结构、学位结构、职称结构和年龄结构均有相应要求技照‘化学化工学院关于成立网络教育课程教学团队的决定”针对学院网络教育优质资源利用不够缺乏国内外知名专家授课情况通过外聘请内培养构建合理的教学队伍。目前已形成以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主力军的多个课程教学团队。教学研究:为了提高网络教学质量肩效进行教学改革与创新开展网络教育教学研究活动。内容涉及网络课程内容的组织、网络资源的利用、网络教学方式的探究、高校网络教学的设计原则、高校网络课堂教学的优化运用、网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等等。鼓励教师总结自己进行网络教育过程中的经验和感想技照科学论文的规范格式撰文投稿始予相应奖励,推动网络教育管理的理论研究。

4.学生管理。学生管理包括学生自我管理和学习评价管理。网络教育具有“师生分离”和“教管分离”性质教师角色淡化教学管理弱化而学生的自我管理凸显。我们在每个年级实行班组管理启选班长,定期轮换赴每一位同学充分参与管理锻炼自主能力加强自我服务,同时重视对学生自治的引导。学生学习评价管理由自我性评价和客观l胜评价组成。自我性评价:学生先完成自测题目和思考题目提交后与标准答案比较而做出自我评价。客观性评价:根据学生平时作业完成质量、设计实验的完成情况等给出具体的分数通过提供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使学生感受到评价方式的科学性和公正性。教学秘书定期分析学生学习评价相关结果及时反馈给教师做相应教学调整。

三、化学网络教学管理模式特点

全文阅读

农村体育教师怎样以网络教研为平台,促专业成长

摘 要:网络是信息时代的一个标志。网络教研是网络发展下的一个产物,也是一种促进体育教师专业成长的新型的教研模式。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对在农村小学体育教研活动的现状、网络体育教研活动与体育教师成长以及开展体育网络教研活动的新形式进行论述。

关键词:网络教研 体育教师 专业成长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4(b)-0231-01

目前农村小学体育教师教研能力的调查中发现,由于农村小学同校同学科的体育教师人数偏少,再加上长期缺乏优秀教师的“传、帮、带”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的教研能力相对普遍较低,这不仅严重地影响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同时,也制约了农村小学体育教师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而网络教研作为以促进农村体育教师专业发展为目的,以发现、研究和解决教育实践问题为着眼点,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优化和改善教研手段、过程和结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一种新型教研形式。实现跨区域的教学资源共享与同侪互助,实现课程专家、各级教研员和全国优秀教师的远程引领。因此,大力开展网络教研,是突破农村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瓶颈的一个新平台。

1 农村小学体育教研问题呈现现状

(1)农村学校因为体育专职教师人数少,课务重,每周小学是16节以上,中学12节以上,加上课余训练,很少有多余精力钻研科研。人数少,教研组凝聚力不高,业务缺少引领,外出听课学习机会少,新课程改革变成了“闭门造车”,缺乏专业监督的研修,教师专业提高幅度不高。(2)基本上农村学校的体育老师属于综合组,其学校的教研活动很难开展,一学期难得开几回课,往往又因为课后反思或者评议没有针对性而草草收场。(3)农村学校的信息相对闭塞,尽管各所学校都配备了计算机,但其利用律不高,根据笔者统计体育教师上博客的相对较少,在相关专业体育网站本地区体育老师活动的身影也不多。常常是要上公开课或者要查教案了,才匆匆在网上搜索一下。根据以上情况笔者认为农村学校应该寻求适合自己的教研模式,积极投身新课程改革,对农村的体育教研活动进行从体育教师本人调至整个地区的改革,以网络教研推进方式,全面提升教研效率。

2 网络体育教研活动与体育教师成长

2.1 网络教研有助于实现体育教师的自我反思和改进——专业成长

全文阅读

我国高校网络教育发展路径探析

一、国内外高校网络教育研究现状

美国高校网络教育开展得比较活跃,斯隆联盟的报告中提到美国约有三分之二的高校涉足网络教育的开展,约有三分之一的美国高校学生有过参加网络教育的切身体会。樊文强从组织创新技术采纳的视角分析了美国不同高校在网络教育方面存在的差异,具体表现在学生规模、开展类型、组织模式和院校开展率上,并从组织目的、文化、结构、组织环境和技术手段五个方面分析了不同高校存在差异的原因。樊文强、刘晓镜通过抽样调查分析了美国高校网络教育组织模式多样性,发现基于扩展教育部门、服务管理部门、依托网络教育同盟组织和以网络教育为主的新型大学是其网络教育的四种组织模式,并对这四种模式的具体特征进行了概括。马亮对中美两国高校网络教育的差异进行研究,他认为中美两国高校网络教育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教学方式、软硬件标准及对教学质量的评价方面。国内有关高校网络教育的研究主要围绕教育资源、学科建设、政策监管等方面展开。刘浩、师方媛从传播学的角度提出为加强网络教育信息资源的建设,应对信息严格把关,优化师资队伍,注重提高信息源的可靠性,并扩大信息资源的共享程度。汪为春用层次分析法对高校网络教育发展的资源优化进行分析,为网络教育的资源优化提出具体策略。黄琼珍、黄颖、谢海波分别针对高校网络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机制和如何评价教育资源进行了探讨。周小岩、杨普习概述了高校网络教育建设的成就和不足,并针对不足提出了解决措施。陈丰认为应通过科学的学科规划明确学科建设方向,加强高校网络教育的学科建设。刘永辉认为应通过保证生源质量、建设优质师资队伍、制定科学的学习监测系统和评估考试系统等方式提升高校网络教育的质量。洪晓青用方法—目的链理论研究了个人价值对高校网络教育学生满意度的影响,并提出了提升学生满意度的具体策略。

二、我国高校网络教育发展现状

网络教育的开放性使学习者拥有了接受平等教育的机会,学习者可根据自己的时间自由安排课程,这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学习者。1998年9月清华大学、北京邮电大学、湖南大学和浙江大学成为教育部首次正式批准的远程教育试点学校,之后不断有高校开发网络课程,实施网络教育。自网络教育实行以来,虽大大方便了学习者的学习,但也暴露出了许多问题。

(一)高校网络教育专业设置过于集中

我国开展网络教育至今已有60多所高校涉足网络教育,设置专业高达上百个,但却主要集中在经济学、会计、法学、计算机技术、英语等学科上,专业设置过于集中,某些高校并不擅长或在传统教学中未设置该类专业,却在该校的网络教育上设置相关专业,这不仅未能充分利用校内的教学资源,还使本校的优势未能得以体现。在课程设置方面,网络教育重理论型专业轻实践类课程,导致学习者在实际操作上经验欠缺。

(二)高校网络教育定位不明确

目前我国网络教育的范围包括普通专科、专科起点本科和研究生课程、第二学位、非学历培训等,涉及范围广,但对文化程度要求较高,且一般都是以学历教育为主,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不能满足他们对学习的需求。此外,学习者不能按照个人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从而导致他们在学习上缺乏主动性。

全文阅读

网络教学的设计与评价研究开题报告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和深入,特别是Internet与校园网的接轨,为中小学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使网络教学真正成为现实,同时也为中小学教育开辟了广阔的前景。陈至立部长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全国实施中小学''''校校通''''工程,努力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校校通’工程的目标是用5年到10年时间,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建设,使全国90%左右独立建制的中小学校能够上网,使中小学师生都能共享网上资源,提高中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校校通”工程的启动和发展,给中小学教学带来革新的机会,为学科教学信息化奠定了物质基础。如何有效地利用网上的资源,建构基于网络的现代教学模式是一个迫切研究的问题,而开展网络教学模式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就是网络教学的设计与评价。因此,开展网络教学的设计与评价的探索与实践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课题研究背景

(一)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网络教学的设计理论与方法的研究缺乏系统性

通过对国内外有关的学术刊物(如《电化教育研究》、《中国电化教育》、《EducationalTechnology》等)、教育网站和国际国内有关学术会议(GCCCE、ICCE、CBE等)的论文集进行分析,网络教学的设计研究主要是关于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设计和协作学习的设计等方面,缺乏系统的研究。可以说,网络教学的设计理论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去研究和探索。例如,在网络环境下如何利用网络资源进行主动学习、利用虚拟情境进行探究学习、利用通讯工具进行协商学习、利用工具进行创造学习的设计以及教师指导性活动的设计等方面,都值得我们去研究。

2、网络教学的评价研究才刚刚起步

随着Internet应用的普及,网络教学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场所。然而,与传统教学相比,网络教学的质量保证体系却显得不够完善、健全。如何保证网络教学的质量,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网络教学评价模型,已成为网络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时至2000年,教育部批准全国31所高校建立网络教育学院,但却没有制定出如何保证网络教育质量的相关政策。美国国家教育政策研究所(TheInstituteForHigherEducationPolicy)于2000年4月也发表了一份名为"在线教育质量:远程互联网教育成功应用的标准"的报告,然而,这些文章(报告)也仅仅是描述性的定义网络教学的评价指标,而对如何组织评价、如何获取定量数据、评价数据如何促进教学等方面则很少涉及。目前,网络教学的支撑平台中的学习评价模块往往只含有测试部分,而缺乏相应的分析与反馈。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全文阅读

论网络教科研与促进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关系

摘 要:农村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成长与发展,制约着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及新课改顺利实施和推进。网络教研平台充分利用信息化给教育发展和教师发展带来的契机和条件,借助网站、论坛、博客和各种网络工具,为教师提供了内容丰富、理念新颖、技术先进、适用便捷的优秀资源,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成为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助推器。

关键词:网络教研;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化

一、“网络教研”与“教师专业化”概念的界定

网络教科研是一种以网络为基础开展教科研工作的新方式。它借助网站、论坛、博客和各种网络工具,不受时空和人员限制,为教师提供了内容丰富、理念新颖、技术先进、适用便捷的优秀资源。

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个体在不断地学习与研究过程中拓展其内涵,增长专业能力,提高专业水平,从而趋向专业成熟的一种不断发展历程。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容包括:(1)专业精神的发展。(2)专业自觉的发展。(3)专业能力的发展。(4)专业知识的发展。

二、当前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现状和问题

1.教师的专业学历层次偏低,专业素质不高,水平低下。

2.教育教研缺乏专业引领。学校青年教师少,老年教师多,年龄结构失衡。

全文阅读

教学体系改革下网络工程论文

一、以需求为导向,把准改革方向

1.科学设置课程结构

网络工程专业构建了“三平台、六模块”课程体系。搭建了“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生涯教育”三个平台,形成了“公共基础课、素质教育课、生涯教育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必修课、专业方向选修课”六个板块。其中,通识教育平台包括公共基础课和素质教育课两个板块,占总学分36.9%;专业教育平台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必修课和专业方向选修课三个板块,占总学分58%;生涯教育平台贯穿于四年全过程,主要包括入学专业教育、职业生涯规划等必修课程和创业意识、校企合作班等选修课程,占总学分5.1%。课程在设置上妥善处理了公共课程与专业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核心课程、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关系。并通过引进、改造、借鉴等途径,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合作,构建符合专业、经济社会和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多样化的“平台+模块+课程群”的课程结构。

2.创新教学环节安排

为提高学生对网络的认识,避免在今后学习中产生盲目性,学院对新入校的新生在第一学期即安排了为期一周的网络工程实训。利用学院锐捷网络基础实验室、西元网络综合布线实验室、H3C网络工程实验室和云虚拟网络安全实验室等实验实训平台,让学生带着好奇去了解网络,带着问题去进一步学习网络。通过综合布线工程的现场讲解,通过网络互联通信的现场操作,通过网络安全攻防的现场演示,让学生对网络有了一个更为全面、更为直观且全新的认识,激发他们对网络的兴趣,也为他们今后更加明确地进行网络工程学习指明了方向。

二、以实践教学为重点,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是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学优势、学科优势和科研优势的集中整合,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要加快应用型人才培养步伐,必须加强实践教学,构建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要以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为背景、以基本能力训练为基础、以综合素质培养为核心、以创新精神教育为主线,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科学研究能力,锻造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