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网络传输

网络传输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浅谈光传输网络

摘要:光传输网是一种通过光纤传送光信号的传输网。目前常用的有PDH系统、SDH系统、DWM系统。不同的系统在不同的光纤中传输的特性也不尽相同。本文将比较详细的介绍光传输网组成及传输模式。

关键词:PDH SDH WDM 单模光纤 多模光纤

中图分类号:TN9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3)12-0023-01

光传输网络,顾名思义是指传输光信号的网络。作为通信网的基础,他的规划与建设在整个网络的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所以的通信网在建设之初,都要结合以后需要承载的数据量和适度超前的原则来规划光传输网络。光传输网络根据覆盖范围的不同,可以分为长途传输网和本地传输网。

1 光传输网的发展历程

光传输网络由最初的单纯铺设专一光缆来进行裸光纤传输,逐步发展到使用PDH准同步数字系统、SDH同步数字系统,直到现在被广泛使用的波分复用(WDM)技术,伴随着它的发展带给我们的是越来越大的带宽,用来满足我们快速增长的数据业务。

2 光纤的种类

光传输网络既然是传输光信号的网络,自然离不开光纤。在光传输网中,首先将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然后通过光发送单元将光信号通过光纤发送出去,到达目的地后由光接收单元把光信号通过光纤接收过来,再转换成电信号传递给用户。在这个过程中,光纤作为传输媒介,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全文阅读

浅谈100G传输网络

伴随着Internet骨干带宽以每年50%以上的增长速度,用户业务类型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业务类型从原有的电话业务、Internet网页浏览的低速突发流量业务,逐步演变成以IPTV在线视频、P2P快速下载、视频点播及3G上网为主的高速持续流量业务,带宽饥渴程度逐日提升。为满足业务的发展需要,满足未来网络的发展需求,核心路由器已经推出100GE的业务接口,而且各大核心机房之间需要100G WDM传输来提供一个带宽的传输管道。面对端口的需求、面对带宽的需求,传输网络游40G WDM向100G WDM的演进是大势所趋,各大运营商争相进行100G WDM的实验和研究,力争尽早实现100G WDM的大规模部署。

100G传输的主要技术挑战

传输网络经历了线路速率从2.5G升级到10G、从10G升级到40G的历史。波分传输技术一直面临着一系列的物理限制。在从40G升级到100G过程中,这些物理限制因素仍然存在,而且更为严重。这些物理效应都和传输的线路速率和传输距离有关,线路速率越高,传输距离越长,这些物理效应及其对系统的危害也随之加剧。而波分传输技术的整个发展历史,就是不断的面对这些物理限制,挑战这些物理限制,不断的产生出新的调制解调技术,最终满足网络传输对线路速率和距离的需要。

OSNR 光信噪比容限

超长距离波分传输系统采用光放大器来克服光线损耗,延长无电中继传输距离。而光放大器在对光信号进行功率放大的同时,也会在光信号的频带范围内产生自发辐射光放大。在接受端进行光电探测时,自发辐射光放大和光信号会产生拍频效应,所产生的白噪声是波分系统那个最主要的噪声来源。另一方面,在波特率提升时,光接收机的电带宽也需要随之而线性增加,这样才使得接收光信号时不至于产生严重的滤波失真现象。而更宽的接收机电带宽将使得更高功率的拍频噪声进入接收机的判决电路,从而造成误码率的增加,以及OSNR要求的提升。一般而言,光信号的数据速率每增加4倍,传输系统的OSNR要求的分贝值会要求提高6dB。按照这样计算,在考虑到7%FEC开销的情况下,100G传输码型的线路速率将达到112Gbps,此时接收端OSNR将达到16.7dB,这将很难支持超1000km的商用化100G传输网络。

色散容限

光信号在光纤中的色散效应来自调制光信号的光谱中的不同频率成分在光纤中的传输速度不同,从而导致承载业务信号的一串光脉冲发生畸变,导致相邻光脉冲之间产生码间干扰,使系统产生误码。传输光信号的色散容限与光信号的光谱宽度成反比,同时和光信号的脉冲宽度成正比。当信号的波特率提升4倍,其光谱宽度会提升到4倍,脉冲宽度会降低到原有的1/4,因此色散容限会降低到波特率提升前的1/16。对于100G NRZ-OOK信号,调节范围为几百ps/nm的可调色散补偿模块因为调节精度问题而不能满足要求。可见,对于100G传输,色散容限问题已经成为严重的问题,而传统的光学色散补偿方法已经不能克服色散容限降低带来的危害,必须采用更新的补偿措施,才能使得100G传输成为可能。

PMD容限

全文阅读

5G网络对传输网要求

【摘要】 为了能够更好的应用5G网络,对于其所传输的网络通道的承载力度的要求也更加细致对于目前的网络环境进行分析研究后,针对现有传输网络的局限性以及各方面的问题进行优化整改,为网络设备的承载问题的建设提供一些方案,对5G网络的运行提供一定建议。

【关键词】 5G网络 传输 优化

一、5G网络的需求

而根据现有的4G网络相对比起来,5G网络在传输过程当中速度更快且效率更高,为了能够更好的搭建网络覆盖范围,我们对于5G网络的站址资源的布置也要更加密集。对于5G网络的传输要求也会越来越高,目前通信网络的运营商大多采用层次化结构来构建传输路线,这对于5G网络的构建来说并不相符,难以达到运营5G网络的传输要求

二、5G传输网影响

根据现有情况分析研究后看出,现有的PTN运营商所拥有的传输技术大多由基础的PDH技术开始发展,经历了SDH技术时代后演变为PTN。在整个的发展过程当中,我们不停的将各种新型技术引进其中,进而对我们传输力度的提高起到明显的帮助。但是现有的TDM业务主要承载工具仍在SDH之上,为了能够有效的提高我们的带宽,对网络速度有极大的提升,需要我们经过多层次的重复使用,并对相关电路进行人工调配。所以在其整体操作成本以及灵活性上受到极大的约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随着移动通信业务的不断扩大,现有的SDH的传输水平很难与目前运营商所发展的业务匹配起来。而PTN技术主要还是通过SDH所l展而来,也能够与运营商的业务相匹配且能满足更种需求,解决了广大运营商的实际要求,弥补了以往技术上的差距。

三、5G时代传输网络建设的思考

根据对现有的PIN和IPRAN技术进行分析研究后,为了能够更加适合网络发展的需求,在保证成本的控制且满足业务要求的条件下,运营商对于建设传输网络应注重于以下两点:

全文阅读

网络传输论文:网络文件传输速度的干扰体探讨

本文作者:曾高峰 单位:民航贵州空管分局技术保障部通信网络室

网络文件传输机制中的多线程技术应用

1多线程技术的定义。所谓多线程技术指的就是这样一种机制,它允许在程序中并发执行多个指令流,每个指令流都称为一个线程,各个线程之间彼此互相独立。它和进程一样拥有独立的执行控制,由操作系统负责调度,二者的区别在于线程没有独立的存储空间,而是和所属进程中的其它线程共享一个存储空间,这使得线程间的通信远较进程简单。

2文件传输中多线程技术的引入。为了能够让文件在网络传输过程中能够更快速,我们有必要应用多线程技术。使用多线程传输文件时,发送端和接收端在读写文件时必须把文件共享属性设置为Cfile::shareDentNone。这是因为在发送端会有多个线程同时只读一个文件。

影响网络文件传输速度的因素分析

要想实现网络文件传输的最优状态,就应当充分掌握影响网络文件传输速度的各项因素。笔者通过分析现有理论以及自身的亲身实践,认为能够给网络文件传输速度带来较大影响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单词读取文件的大小。网络发送端每一次所读取的文件所包含的字节数以及网络接收端每一次写入文件所包含的字节数都会对网络文件的传输速度产生极大的影响。基于硬盘的读写性质,我们在进行读盘以及写盘的时候最好读入或者写入N个字节的数据(N为扇区的大小)。通过这种操作方式,能够加速文件被读入缓冲区以及写入磁盘的速度。

2套接字的个数。网络文件在传输过程中,通常状况下都是一个线程单独获取一个套接字。在这种模式下,套接字的数量也就等于传输线程的数量。这样就会产生这样一个问题:套接字的个数越多是不是就意味着网络文件的传输速度就会随着而增长呢?实践证明,而这并不是成比例增长的。比如,当我们在开展“一个线程单独获取一个套接字”的编程过程中,当套接字的个数(同线程的个数相等)到达一定规模时,如果再使套接字的数量持续上升,那么所表现出来的对于传输速度的提升就会越来越弱。在套接字的数量达到临界值以后,甚至还会降低传输速度。

全文阅读

传输网网络优化分析

【摘要】 本文围绕传输网的四个考量对本地传输网的需求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传输网优化的必要性。并以网络结构、传输设备、光缆线路三大要素对本地传输网的优化内容进行探讨,并对网络拓扑、传输设备优化的部分细节问题具体展开。

【关键词】 网络结构 通路组织 同步 MSTP

一、概述

随着通信网络的飞速发展,在网络安全性、可控性、高效性和扩展性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和隐患。因此对传输网进行优化是非常必要的。传输网的优化内容其组成的三要素:网络结构、传输设备、光缆线路。本文主要结合这三个要素针对本地传输网的优化来展开浅显分析。

二、网络结构的优化

网络结构的优化包括结构拓朴的优化、通路组织的优化、同步方案的优化等。

1、结构拓扑的优化

一般传输网结构是采用分层、分区、分割的概念进行规划,例如本地传输网可分成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3层。(1)核心层网络的核心节点通常不会很多,特别是在中小城市,根据需求情况,大多尚未设这一层。在组网保护方式上基本都是复用段保护环。(2)汇聚层节点的数量不宜太多,以2.5G速率环而言,一般为4~6个比较合适; 汇聚层可以采用2纤或4纤的复用段保护环或通道保护环。如果是有汇聚型的业务,一般是要汇聚到中心局站。(3)接入层涉及站点数量多,结构也复杂,是网络优化中工作量最大的层面。

全文阅读

地铁光传输网络的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轨道交通成为一个新兴产业,面对科技的发展,地铁运输为了满足乘客的要求,使用了大量的自动化设备,为地铁乘客提供安全和可靠的服务。文章对光传输技术国内外现状进行了介绍,对光传输网络的理论基础进行阐述,对光传输网络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可以看出光传输网络在地铁信号传输保护系统、带宽利用率、网络灵活性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势。

关键词:地铁;光传输网络;技术;前景

中图分类号:TN9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3)08-0086-02

1 地铁光传输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在地铁所采用的传送网已经经过了几代的发展,从最早的北京地铁开始使用,到目前在全国地铁城市地铁信号传输系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技术越来越先进,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而在国外,北欧和南欧很多国家的主要城市,比如丹麦的哥本哈根、瑞典的斯德哥尔摩以及意大利的罗马、西班牙的马德里等城市都是使用MSTP设备,而西欧许多国家的主要城市,比如德国的柏林、英国的伦敦、法国的巴黎、比利时的布鲁塞尔等采用的都是ASON设备,而在美国以及俄罗斯的多数城市,因为地铁建设的较早,采用的多数是PDH设备。

随着以太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地铁的信息传输系统中也建立多种传输路由器、交换机,作为以太网的补充。可以说,目前的光传输设备的可靠性大为提高,对信号的传输更准确、更迅速,细节性更强,设备的可扩展性更加出色。地铁通信网络设备的开发,形成了一个灵活、高效的传输方式。每个城市的地铁系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城市特点的新技术,并充分考虑到保护现有信号资源及信号的良好传输。

2 光传输网络的理论基础

2.1 光传输网的性质

全文阅读

本地传输网络优化探讨

本地传输网是高度竞争和开放的网络环境,受用户和应用的驱动,其基本特征是业务类型的多样性及业务流量流向的不确定性。本地传输网在整个通信网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根据业务发展和市场竞争的需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对网络进行改造和优化,组建一个面向经营、支持多业务、多协议、提供多种接入手段的本地传输网,已经成为通信运营商的迫切要求。

1 传输网优化的必要性

1.1传输网发展的驱动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信息多样化、安全性的需求增长,传统的单纯将本地传输网作为交换网的配套来规划建设已经不适应网络发展的需求。在激烈的客户争夺战中,要求传输网能迅速接入新用户,按照客户的需求在短时间内调整电路,并针对业务的个性化需求,将传统TDM业务传输网,转向提供丰富接口和能动态分配带宽的综合业务传输网。如何充分利用现有网络资源,建设高效、可靠、大传输宽带、多种接口接入能力的综合传输平台,更好地满足全业务运营的需要,并在将来的市场竞争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已成为目前本地网建设面临的主要任务之一。

1.2传输网优化的必要性

(1)通过网络优化,解决存在问题,使现有网络结构更清晰、运营维护更方便,降低运营成本和提升网络竞争优势;

(2)充分挖掘现网的资源潜力,在网络结构的弹性上提供对远期的扩容支持;

(3)3G传输网建设初期,普遍采用E1电路透传的方式提供带宽,边缘接入层一般采用155Mb/s环网结构,带有十几个接入基站,传输容量无法满足3G网络建设的发展需求;

全文阅读

通信传输网络技术研究

0引言 输变电设备状态监测系统是实现输变电设备状态运行检修管理、提升输变电专业生产运行管理精细化水平的重要技术手段。系统通过各种传感器技术、广域通信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实现各类输变电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感知、监视预警、分析诊断和评估预测,其建设和推广工作对提升电网智能化水平、实现输变电设备状态运行管理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输电线路状态监测是输变电设备状态监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分布在输电线路上的各种前端监测装置采集数据,再经通信传输网络将监测数据传送到主站系统以实现集中监测。由于输电线路状态监测的特殊性,其监测点的选取不同于变电设备,具有布置分散、数据类型多样、传输距离远近结合、环境条件恶劣及布点灵活可移动等特点,因此对电力系统通信网络提出新要求。 1业务需求分析 目前,应用于输电线路状态监测的装置种类繁多,按功能可分为电气类、机械类和运行环境类;按安装位置可分为导线类、地线类、金具类、绝缘子类、杆塔类、杆塔基础类、非接触类;按产品形式可分为气象环境监测类、导线监测类、杆塔监测类、杆塔附件监测类和其他监测类[1]。从通信传输网络数据传送的角度分析,上述各类监测装置的状态监测数据大致可分为3类:窄带数据、中等带宽数据和宽带数据。3种状态监测数据的比较见表1所列。 2通信传输网络组成 典型的输电线路状态监测通信传输网络可分为微网、接入网、主网3个层次。1)微网:一般以输电线路杆塔为中心,通信覆盖单基杆塔周边数十米范围,主要解决各类传感器、摄像头等前端监测装置所采集数据的收发,并实现与接入网的连接。2)接入网:一般沿输电线路至变电站,通信覆盖范围为几百米至几十千米,除连接各微网外,主要负责连接杆塔节点设备和变电站节点设备。3)主网:一般可利用电力系统通信专网,目前电力系统通信专网已覆盖绝大部分变电站,变电站至各调度端的通信传输网络已经比较完善。在实际的输电线路状态监测应用中,可根据预先设定的功能要求和选用的通信传输方式简化通信传输网络。输电线路状态监测典型通信传输网络,如图1所示。 3通信网络技术 3.1微网通信技术 微网作为输电线路状态监测通信传输网络的末梢网,主要解决各类传感器、摄像头等前端监测装置所采集数据的收发。对于安装在杆塔上的各类传感器和摄像头,可采用RS–232/RS–485等串行通信接口或10/100M自适应以太网接口,以有线通信方式将所采集的数据汇聚至杆塔节点设备。对于很大一部分不安装在杆塔上的传感器,如导线温度等导、地线类监测装置,与杆塔节点设备之间主要采用无线射频通信方式。组网方案可参考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SensorNetworks,WSN),充分发挥WSN的低耗自组机制、异构系统的互连互通及大结构关联协同地处理数据等优势。由于通信覆盖仅为单基杆塔周边数十米范围,无线微网可选用多种适用于无线个域网(WirelessPersonalAreaNetwork,WPAN)的通信技术。从数据传输速率来看,高速短距离无线通信可采用超宽频技术(UltraWideBand,UWB),最高传输速率高于100Mbit/s,但通信距离一般不超过10m;低速短距离无线通信可采用Zigbee、低速UWB和Bluetooth等技术,传输速率一般低于1Mbit/s,通信距离一般不超过100m。尤其值得关注的是Zigbee技术,是基于IEEE802.15.4规范的近距离、低复杂度、低功耗、低成本的无线网络技术,数据传输速率高达250kbit/s,同时支持Mesh型网络拓扑结构。 3.2接入网通信技术 由于接入网主要负责连接杆塔节点设备和变电站节点设备,通信覆盖从几百米到几十千米不等,同时需要考虑图像/视频采集高带宽接入的要求,以及输电线路巡检机器人、直升机和PDA等移动接入的要求,因此接入网是中长距离结合、宽带化、多种方式接入的综合网络,是输电线路状态监测通信传输网络研究的重点。 3.2.1专网方案 1)无线中继方案。目前输电线路状态监测接入网中常用的无线通信技术主要有无线保真(WirelessFidelity,Wi-Fi)和全球微波互联接入(WorldwideInteroperabilityforMicrowaveAccess,WiMAX)[2]。Wi-Fi是基于IEEE802.11规范的无线局域网技术(WirelessLocalAreaNetwork,WLAN),覆盖范围为几百米到几千米,除提供固定的无线接入外,还提供移动接入能力。Wi-Fi使用ISM(IndustrialScientificMedical)无线电广播频段通信,其中IEEE802.11a标准使用5GHz频段,支持的最大传输速率为54Mbit/s,而IEEE802.11b和IEEE802.11g标准使用2.4GHz频段,支持的最大传输速率分别为11Mbit/s和54Mbit/s。WiMAX是一种基于IEEE802.16规范的无线城域网技术(WirelessMetropolitanAreaNetwork,WMAN),覆盖范围为几千米到几十千米,具有移动接入能力。WiMAX的最高传输速率可达100Mbit/s,还具备在2~66GHz频率范围内可利用所有需要或不需要许可的频段。在变电站、监测点杆塔以及需要设置中继的杆塔安装无线设备,将输电线路上的状态监测数据传送至就近变电站。无线中继示意如图2所示。该方案适用于传输距离较短、监测点集中分布在变电站出口段且有宽带数据传输要求的情况。对于上述采用无线方式传输数据的系统而言,随着传输距离的增大,设备的复杂度、功耗以及系统成本均会增加,因此要根据传输距离来选择无线设备型号。 2)无线中继与光通信接入方案。电力系统通信网中通常在110kV及以上输电线路架设OPGW或全介质自承式光缆(All-dielectricSelf-supportingOpticalCable,ADSS),尤其是OPGW光缆的广泛应用[3],为输电线路状态监测提供了高效、可靠的传输媒质条件。OPGW光缆在实际架设中,具有每隔3~5km设置一个光缆接头盒连接2段光缆的特点,而监测装置的布点主要根据输电线路运行的薄弱环节来确定,大多数情况下不会安装在设有光缆接头盒的杆塔,因此考虑采用无线中继与光通信混合通信方式实现接入网的全线路覆盖。在设有光缆接头盒的杆塔,安装光通信设备作为接入和传输装置,在杆塔上提供宽带数据接入服务,在未设光缆接头盒的杆塔则仅安装无线设备进行无线中继,通过无线与光通信的高效结合,对不规则、非线性的野外受监控线路进行网络覆盖,并且通过无线中继技术实现一些特殊的长距离传输和移动接入。无线中继与光通信接入网方案示意[4],如图3所示。该方案适用于架设有OPGW或ADSS光缆的输电线路,以及重要监测点、传输距离较长、有宽带数据传输要求等情况。由于光通信设备的功耗一般较大,因此设备选型时,除确保可靠性外,应尽量降低功耗或选择功耗相对较小的设备。对于老线路,局部光缆接头盒需更换成三通,并核实是否具备1~2芯可用光纤;对于新建线路,光缆的分盘和纤芯可预先规划,光缆接头盒的位置可根据监测热点设置,纤芯可按2~4芯预留。光通信方式具有通信容量大、实时性好、可靠性高等优势,目前输电线路状态监测接入网中常用的光通信技术为无源光网络技术(xPON)和光纤工业以太网技术。无源光网络技术采用点到多点的拓扑结构[5],在输电线路一侧变电站内布置光线路终端(OpticalLineTerminal,OLT),在杆塔上布置无源分光器(PassiveOpticalSplitter,POS)和光网络单元(OpticalNetworkUnit,ONU),利用1根光纤和POS将ONU沿输电线路呈链状分布。无源光网络技术能提供1.25G及以上共享带宽,可抗多点失效,所有节点距离一般控制在20km以内,无源光网络拓扑如图4所示。光纤工业以太网技术将变电站内、输电线路杆塔上的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利用2根光纤组成链状网络。由于输电线路特有的恶劣野外环境,其采用的以太网交换机在材料选用、产品强度和适用性等方面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光纤工业以太网技术能提供100/1000M共享带宽,点对点传输距离可高达80km,但不支持多点失效,光纤工业以太网拓扑如图5所示。#p#分页标题#e# 3.2.2公网方案 公网方案是指前端监测装置所采集的监测数据经杆塔节点设备汇聚后,通过公网GPRS、CDMA、3G等无线通信方式进行传输。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PacketRadioService,GPRS)是一种分组交换系统,属于2.5代(2.5G)技术,支持的理论最高数据传输速率为171.2kbit/s,实际使用可达到40~50kbit/s左右。码分多址接入(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CDMA)是一种无线扩频通信技术,属于2.5代技术,具有较强的抗干扰和抗多径延迟扩展能力,国内CDMA1XD增强型网络系统提供的传输速率可达153.6kbit/s。第3代移动通信(The3rdGenerationMobileCommunication,3G)是一种新的通信技术,已在国内推广使用,可提供高达2Mbit/s的数据传输速率。随着公网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实际应用中还可以通过时隙捆绑等技术来提高传输速率,以满足部分监测点较高带宽数据传送的要求。3种公网无线通信方式的比较见表2所列。公网方案适用于监测点比较分散、重要程度较低以及无宽带数据传输要求的情况,其优点是见效快、成本低。但该方案存在数据传输能力弱、通道可靠性差、数据安全性低等缺点,部分偏远地区公网信号无法覆盖,部分监测功能无法实现(如实时高清视频)。为确保网络安全,从主站系统到公网需建设专用通道,各种监测数据传输至专用的外网应用服务器,最后通过内外网安全隔离装置进入内网。 3.3主网通信技术 主网一般可利用电力系统通信专网。目前电力系统通信专网已覆盖各级调度/监控中心和绝大部分变电站,主要采用光纤通信方式,配置MSTP/SDH光传输设备。传递到变电站的输电线路状态监测数据可以通过已有的数据网络远传至监测主站系统,从而达到集中监测的目的。 4结语 输电线路状态监测布置分散、数据类型多样、传输距离远近结合、环境条件恶劣及布点灵活可移动等特点,对电力系统通信网络提出新要求。该通信传输网络的微网、接入网、主网3个层次具有各自的特点和要求,每个层次都有几种通信技术方式供选择。在工程实践中,应根据系统功能要求和实际工程条件选用1种或多种通信技术,组建覆盖各层次的输电线路状态监测网络,既要保证网络的安全、可靠,又要兼顾工程的经济、合理。

全文阅读

网络传输和版权保护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与普及,尤其是国际互联网络(Internet)的迅猛发展,将人类文明带入一个新的信息时代。国际互联网络是数字技术与计算机通讯技术日益发展和密切结合的产物,作为一个巨大的通信网,其把全世界联结在一起。在网络环境下,版权所保护的作品有了新的传播方式,公众获得创造性文化产品的途径也发生了重大的变更,这对传统的版权保护制度造成很大的冲击。由于网络传输对版权人的利益有重大影响,因而该问题引起国际知识产权界的关注与兴趣。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纷纷组织专家研究网络环境下的版权保护问题并找出相应的对策,如美国、澳大利亚、欧盟、加拿大等等,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也于1996年底推出了两个新公约,解决网络传输纳入版权保护体系的问题。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统计,到1998年底我国Internet上网计算机已达74.7万台,用户达210万。且目前其发展极为迅速,因此网络传输对我国传统版权保护体系来说,也是一个严峻的挑战。版权制度是随着新技术的变化而不断完善的,我国的著作权法也应予以调整以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本文通过分析网络传输的法律性质,从重新界定合理使用和加强集体管理的角度,找出保护网络传输权利的对策,并提出对我国著作权法相应的修改建议,以期促进网络环境下对版权的保护。

二、网络传输的法律性质

计算机网络化给以往的作品传播形态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几乎所有传统传媒介质的作品都可以通过二进制数字编码在网络上传播,通过网络交换得到的作品与原始作品有完全一致的效果,且使用者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对于数字化后的信息很容易地改变或加工其内容,或插入其他信息。这种信息的数字化、网络化对著作权的影响是巨大的,但从本质上说,其仅仅是为权利人增加了一种传播作品的方式而已,并未动摇著作权保护的基础──只保护作品的表达形式,而不保护其思想内容本身。因而要使网络运行规范化,也不必对著作权法作根本的变更,只是应对现有规定作适当调整和补充。其中,网络传输的法律性质问题是规范网络运行的基础和前提。对于网络传输的法律性质,学者多有论及。但大体有以下三种见解:

1、网络传输是一种发行行为

根据我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5条的规定,发行是指为满足公众的合理需求,通过出售、出租等方式向公众提供一定数量的作品复制件的行为。而网络传输中,与传输的网络联网的用户即可从其计算机终端上卸载作品进行阅览、储存、打印或以其他方式进行使用。因此这种向公众传输的结果和经济影响与传统意义上的“发行”有相似之处。计算机程序可以从一台计算机传输到十台计算机,当传输结束时,原件保留在发出传输的计算机中,复制件则存在于每一台计算机的内存或存储装置之中,传输的结果本质上与发行十个复制件相同。以网络传输向公众发行作品复制件与以其他传统方式发行并无区别,因此网络传输是一种发行行为。美国1995年公布的信息基础设施工作组“知识产权和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工作组关于知识产权的报告”,即通称的“白皮书”就建议,美国的版权法明确承认网络传输属于向公众发行,在版权人专有的发行权之内。我国有的学者也持此观点,认为网络传输事实上是在社会公众中发行作品的一种新方式。

笔者不同意这种观点,主要原因在于网络传输过程中不存在传统意义上的复制行为,与传统的发行行为的内涵不符。从我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五条的规定看,发行是与复制行为相联系的,复制是指以印刷、复印、临摹、拓印、录音、录像、翻录、翻拍等方式将作品制成一份或者多份的行为。这可以理解为狭义的复制,此外还存在意义更加广泛的广义复制。这种广义复制实质上可以把著作权法所规定的全部经济权利的行使方式都包括进去了,因为可以认为一切“再现”原始作品的行为都是复制,而不仅仅是原封不动的复制,翻译、改编、录制等都是作品的再现,只是改变了表现方式。但这种广义复制在著作权法上意义不大,且易造成权利混淆,故一般并不采用。对于网络传输,有的学者认为也存在复制过程,即通常所说的“暂时复制”。暂时复制是指作品仅进入了计算机内存,没有固定在任何有形媒体上,这在网络传输中是广泛存在的。美国的白皮书就认为暂时复制是一种复制行为,此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1996年12月在日内瓦举行了外交会议,由于暂时复制遭到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反对,在版权条约的最终文本中删去了包括暂时复制的复制权的内容。关于暂时复制的主张实质上就是一种广义上的复制,这种主张并无太大的积极意义,相反还易导致网络运行各主体间权利义务的不确定,且其对于作品的使用,对于信息的流通,都会构成不同程度的障碍。因此网络传输过程中不存在传统意义上的复制,不是发行行为。再者,即使将网络传输行为看作是发行行为,也会产生与“发行权穷竭”原则的矛盾,应对该原则作例外规定。因为传统的作品的有形物经发行后,该有形物的发行权便用尽,而网络传输的作品是与有形物相脱离的,再适用该原则就会产生矛盾。

2、网络传输是一种类似广播的行为

网络传输是与广播相类似的公共传播行为,其同有线电视传输没有本质的区别。家庭录制设备的出现同样遇到网络传输今天遇到的个人大量复制的问题,但是对于个人复制广播电视节目,并未将广播权解释为发行权;而且采用公共传播理论,可以避免“发行权穷竭”原则的矛盾。但根据我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五条的规定,播放是指通过无线电波、有线电视系统传播作品,播放方式包括无线播放和有线播放两种。依该规定及伯尔尼公约的相关规定,只有有限种类的作品和有限种类的传播方式能包容进去。因此可以通过对播放权含义的扩充,从性质上确认网络传输是一种公众传播行为,是属于作者的一种专有权利。但需对播放的范围予以扩展,从播放对象看,既包括现场的表演和展出,也包括音响作品、动画作品、电影电视作品、文学作品、美术作品、摄影作品等各类作品的数字形式;从采用的技术上说,既包括通过无线电波和有线电视系统的播放,也包括通过计算机互联网络的播放;从传输方式上说,既包括一对多的播放,也包括一对一的播放,即点到点的传输。

全文阅读

浅析本地传输网络优化

【摘 要】本文根据本地传输网络现状及网络中存在的不足,给予优化意见和方案。

【关键词】本地传输网;网络;优化

本地传输网络(以下简称:本地网)是各种业务最近的上行路径,是业务提供能力的最直接体现,是用户占有率最关键的网络结构。容量大、网络分布广、技术先进、网络安全等是运营商的竞争优势,维护管理好本地传输网络将有力地提高运营商的竞争优势,促进运营商业务的发展。电信行业日新月异,目前各大运营商经过多年的建设,本地网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技术先进、组网复杂的基础网络。电信行业的高速发展,许多本地网在建设的时候缺少系统的规划,网络在建设中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陷。所以,应该要对本地网进行优化、调整。

一、同缆、同路由优化

通信网络建设初期网络结构也比较单一,光缆布放一般很少考虑汇聚机房进出局同路由的问题。现在网络结构也越来越复杂了,之前的业务或许用一个汇聚层就可以承载,而现在要三个甚至五个以上的汇聚层来承载。由于建设初期光缆在汇聚层机房进局都是单一路由的,导致如今大部分的汇聚层机房都是同路由进局的。虽然同路由进局的长度不会太长,可是安全隐患却是非常大,假如同路由部分光缆中断,那么将会导致几个汇聚环下面所带的大片业务中断,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接入网光缆建设的过程中常常遇到路由不通或者建设困难等情况,因此造成许多接入环东、西向业务所承载的光缆都布放在同一条物理路由当中。这些同路由的光缆万一遇到外力施工、路面下陷、山洪暴发等问题发生光缆中断可能会导致整个接入环的业务失去保护而中断。

SDH网络由于在建设过程中分多期实施,而不同业务类型的SDH网络需求在不断变化,因而存在网络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早几年在传输维护过程中已经将一些不合理的网元优化成环,然而在新的工程建设中有的为了赶工期,有的纯粹为了提高逻辑成环率将一些单一的链上站点在同一条光缆中加入到环上去,造成同缆成环的情况。这种网络结构虽然可以避免电源问题而导致的传输中断,但是却无法让同缆成环的站点所带的业务在光缆中断时得到保护。

解决办法: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