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网络编辑

网络编辑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网络编辑的素养

网络媒体具有强大的互动功能,网民可以自由内容进行交流、发表评论。编辑要有较高的政治修养,做好合格的把关人。现在一些格调低下的、黄色的、虚假的新闻充斥着网络媒体,影响极其恶劣,作为网络编辑既要做好舆论宣传工作,又要不断地加强政治敏感性,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正确社会的热点问题。

网络编辑要有较高的政治修养和新闻理论修养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是网络新闻编辑必须遵循的传播规律,是网络媒体生存发展的前提。网络编辑不但要能灵活运用网络技术,还要懂得新闻理论知识。网络新闻编辑要充分了解媒体所处的环境,报道的底线和,了解社会文化的背景,正确处理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的关系。善于挑选热点新闻,知道在什么时间,在什么位置,什么栏目,并根据网络新闻的特点拟定标题和进行裁剪。图片新闻是更能够吸引网友的一个热点栏目,它能非常直观地让网友通过图片看到发生了什么,让他有点击图片去了解事件的欲望。使网民能真正喜欢上我们的网站,喜欢上每个栏目,并且真正成为我们网站的忠实朋友。

首先,网络编辑要有宽泛的知识面以及深厚的文化知识积累。网络编辑每天要面对无数条各种各样的信息,哪些应该采用,哪些应该抛弃?因网上信息资源分散无序,垃圾信息多,再加上信息本身深度的缺乏,都要求网络编辑将其重新分类、组合。其次,作为网络编辑,需要有很好的文字写作能力。能写出好的文章,会给网站带来更多读者,自己的价值也会慢慢提升。如何去提高文字写作能力呢?那就要求编辑多写多读,并善于思考。在你拥有了较好的文字组织能力时,才会写出好的文章。

网络编辑不仅是技术平台的运用者、操作者,也是文化信息的发掘者、思想者,这就对网络编辑的素质与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个好的网络编辑不是每天重复做同样的事,应当是有所突破的,有突破才能使网站更好、更快地发展。无论专题的制作还是网络新思路的探究,都要求具有过硬的策划组织能力。当你策划一个新的内容时,必须要明白这个策划能给你的网站带来什么?它的影响力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如果要长期发展下去,它的成长源泉是什么?策划不是随意的,我们的诉求是要给网站的读者获取知识和信息的平台,我们策划每一个新内容都要从网站的互动者的角度出发,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我们想要的东西――得到读者的认可。

在网络世界里,虽然很自由,但也是有限度的,它有着自己的规矩与法规。很多网络编辑为什么会触犯法规受到惩罚,这就关系着身为一名网络编辑对事物的观察理解能力。网络传播是自由的,但也有一些潜在的行业规矩和国家法律的约束,我们得明白什么该,什么不该,不要触犯法律。

对于新闻的筛选,我们也得观察分析它的价值性,它要对我们网站的读者具有吸引力。比如你要选择社会新闻,就要选择现在最热点的社会事件,大家都非常关注的,要时时更新事件的发展动态,这样才能让读者在第一时间了解到事件的进展,从而来提高网站的关注度。

互联网行业是一个整体,网站的每一处都关系着整个网站形象与发展。作为一名好的网络编辑,除了能力外,团队精神尤其重要。我们需要融入团队,一起开心工作,建立一种愉快的氛围,对工作对自己都起到一种减压作用;在工作上要服从领导的安排,不要介意你多我少,我们需要明白都是在为网站工作,因为你是网站的一分子。

全文阅读

网络编辑六大

网民随时可以在新闻报道后面“跟贴”、“灌水”,发表各种信息、评论或意见,信息的发出者不再受控,而网络媒体无法对网上的各种信息立即全面有效地引导与控制。在这种格局下,网络编辑如果对网上各种信息反馈信息处理不当,就难免对社会造成不应有的负面影响。这就必须要求网络新闻从业人员具备较高的新闻职业素质。

较高的政治素质。网络采编人员要担负起正确导向的重任,就要不断增强政治敏感,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了解报道和底线,正确引导社会热点难点问题;要对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融会贯通。网络编辑在处理新闻稿件时,需要具备较高的国际政治敏感,维护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良好形象。如果网络媒体的采编人员没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如果不能做合格的“守门员”,后果不堪设想。

精通新闻理论和业务。网络编辑要有策划报道和组织实施采访的能力。网络新闻采编制作是前后方“一条线”、多环节“一条龙”,如果缺乏精心策划,没有周密的组织,往往会在采访、编辑、制作、等环节上出现脱节而贻误“战机”。探索适应网络新闻传媒的采编理念和样式,驾驭网络新闻传播的特点和规律,用符合网络网民需要的样式和适合网络新闻采编的特点,为网络新闻的传播服务。

丰厚的知识贮备。网络新闻采编人员要增强知识储备,首先要扩大知识面,重视政治理论学习,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其次是向实践学习,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和业务技能,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再次,要加强学习现代技术知识,特别是跨学科、跨领域、跨行业的知识,才能开阔视野,拓宽思路,拓展采编业务空间,提高采编工作效率和质量。

快速反应和理性思维能力。网络新闻,常常带有随机性。如果遇上突发事件,是否采写,怎样编发,要求网络编辑迅速作出正确反应,同时具备理性思维能力,善于运用有关方针政策或法律法规,准确判断突发事件或其他新闻线索的新闻价值及其社会影响力,避免采编活动和新闻报道给社会带来负面效应。

较高的网络新闻编辑水平。网络编辑有时为了抢时间,就“萝卜快了不洗泥”,一些未经认真加工的稿件便有可能仓促出笼,结果是漏洞百出,惨不忍睹。网络新闻编辑一定要有精品意识,在努力增强责任感的同时,养成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尽可能地减少和杜绝稿件中差错的发生。

更高的道德意识和责任感。这种道德意识不仅包含传统的职业道德,更是指网络新闻工作者本人在信息传播中必须具有强烈的道德心,对发出的每条消息负责。网络新闻,不管稿件来自何种渠道,都需要经过反复认真的选择,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同时网络编辑还要重视整体道德修养的提高,树立良好的整体职业形象,才能更好地肩负起网络新闻传播的历史使命。

(苏金远/荆楚网)

全文阅读

网络新闻编辑和报纸新闻编辑之比较

【摘 要】 文章对比分析了网络新闻编辑和报纸新闻编辑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提出了对网络新闻编辑和报纸新闻编辑的审核及把关要求。指出,二者虽然形式不同,但是本质相同,都是打造一个优秀的新闻平台,旨在传播优秀的新闻内容。网络新闻编辑要在保持自身优势的基础上,加强和传统报纸新闻编辑的合作,以期达到共赢的局面,报纸新闻编辑也要不断地改革创新,这样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 网络新闻编辑;报纸新闻编辑;异同比较

一、网络新闻编辑和报纸新闻编辑的相同点

首先,这两种新闻编辑方式虽然所用的途径不同,但是这两者的编辑程序是相同的,报纸编辑采用线下的途径,对新闻素材进行编辑,往往会对新闻素材进行组织,然后进行选择,再对其进行修改,还有对其版式进行一系列的设计等等。报纸编辑对这些素材起到了一个连接作用,同时对这些素材的质量进行甄别筛选,最后呈现在读者的面前。而网络新闻编辑是采用线上的途径,相比较报纸新闻编辑就多了一些内容,线上的网站和网址,以及线上新闻的多媒体编辑,主要指一些音频和视频,但综合来看,网络新闻编辑和报纸新闻编辑在新闻素材的处理流程上是一致的。

网络新闻编辑和报纸新闻编辑还有一点是一致的,它们两者的编辑目标是一致的。网络新闻编辑通过线上平台,采用一系列的互联网技术,助推了新闻的线上传播,改变了一部分读者的阅读习惯,但是即使如此,网络新闻编辑和报纸新闻编辑的编辑目的还是一致的。网络新闻编辑和报纸新闻编辑都是在不断的改良其新闻的传播方式,它们都在致力于让新闻的传播更加的便捷,这能让读者的满意度得到提升。最后,网络新闻编辑和报纸新闻编辑都是想打造一个让社会和读者都满意的新闻传播平台。

二、网络新闻编辑和报纸新闻编辑的不同点

网络新闻编辑和报纸新闻编辑两者一个是线上一个是线下,虽然两者在对新闻素材的处理流程上有相同之处,但是两者不同的路径就会导致两者之间必然存在着一些不同。

1、两者在版式设计上存在差别

全文阅读

网络编辑的“互联网意识”

网络媒体内容建设的主力军的网络编辑重要性日益凸显,报人转投互联网成为一种趋势,然而网络编辑与报纸编辑相比有着自身独特的特性与要求,如果对网络媒体的特点没有充分的认识与准备,报人转型未必人人能够胜任网络编辑。

那么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编辑有什么差异,网络编辑有什么职业素质与职业能力要求?为了解该职业各方面情况,2009年7月至10月,笔者对20多家不同类型的网络媒体进行了调研,发现网络编辑的互联网意识是其最重要的特点,也是与传统媒体编辑的最主要不同之处。在报人转型的过程中,具有互联网意识的人往往转型比较顺利,能够较快适应网络媒体的环境,并发挥出自己的新闻专长,反之则会水土不服,难以进入新角色。

互联网意识的核心价值

很多网站总编谈到网络编辑的职业要求时会提出很重要的一点:懂互联网,认为网络编辑首先是互联网人才,其次才是编辑人才。其实互联网人才与编辑人才并不是相对而言的,但懂互联网的第一位要求说明了网络编辑必须具有互联网意识,对于网络媒体的本质与特点有充分的认识和理解,并在工怍中培养与强化这种意识,将之内化为自己的能力。

对于网络媒『本与传统媒体的异同,有不少专家学者从理论上探讨过,而业界从工作性质与产业发展的角度通常将网络媒体的本质差异概括为:技术驱动、用户中心。网络编辑的互联网意识就是要求编辑深刻理解网络媒体“技术驱动,用户中心”的理念,这并不是要求编辑也要具有技术开发能力,毕竟媒体形态虽然不断变革,但万变不离其宗,核心仍然是内容。具备互联网意识就是要具备互联网技术应用能力,在此基础上进行内容策划与建设,理解各种新技术能够如何推动内容产品推陈出新,在工作过程中始终贯穿信息服务要满足用户需求的观念,养成“以用户为中心”的思维模式。

技术革新推动内容建设

纵观媒介发展史,古往今来,人类的科学技术发明在信息传播领域的应用,始终推动着媒体的变革与发展。网络媒体的核心产品仍然是内容,媒介技术的发展为内容的传播提供了技术的支持和平台的架构,使内容的传播更具生动效果。网络编辑要理解技术能够为内容建设带来怎样的效果,通过与技术部门的沟通开发适应用户需求的内容产品,改进传播效果。

曾在《南方都市报*、《新京报》任职的记者陈峰进入网络媒体后深刻地理解了这一点。他谈到从报社记者到搜狐、和讯、酷6等网站主编、总编的转型体会时,最深刻的就是网络技术对内容建设的驱动力。

全文阅读

网络编辑与传统编辑的角色差异

“编辑”一词最早见于唐贞观年间,史学家李延寿在其撰写的《南史·刘苞传》中写道,刘苞“少好学,能属文,家有旧书,手自编辑,筐筐盈满”。此处的“编辑”,意指文章、资料的收集与整理,而今天我们所说的“编辑”,虽然也包含此意,但已经不仅仅限于此。新闻编辑作为一种职业,是在新闻媒介产生以后才出现的,随着新闻传播事业的进步,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站依次有了专职的编辑。编辑业务随着媒介形态的变化而发展,新媒介的编辑特点是在汲取传统媒介的编辑经验中衍生出来的。 所谓“传统编辑”,这里是相对于网络编辑而言,指网站这种传播媒介出现之前的编辑形态。网络编辑与传统编辑的社会角色,既有相似之处,也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的角色

首先,无论是网络编辑还是传统编辑,都扮演着多重角色。编辑在媒介产品的生成系统中处于特殊的中心位置,这种地位赋予了编辑多重角色。这表现在:

第一,编辑部门是各阶段新闻传播活动的策划者和组织者。编辑担负着策划、组织新闻报道的任务,随着传媒竞争的加剧、受众对新闻传播需求的不断提高,人们已经不能满足于信息的知晓,而是要求媒介围绕新闻事件或社会热点、焦点问题,提供尽可能详尽的背景资料,并进行必要的解释、分析和预测。因此,新闻报道逐渐由平面走向立体,由单向演化为多元,组合式报道、专题式报道等报道形式运用得越来越广泛,编辑环节之于新闻报道的策划、设计、组织,事关媒介的核心竞争力。在新京报网主编颜珍看来,相比之下,当前网络编辑最为欠缺的恰是新闻素养:“我们的编辑团队做得最多的培训,就是告诉编辑,你们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一个核心竞争力,这样你才不会被淘汰。”无论传统编辑还是网络编辑,新闻职业素养都是其必备的核心素质。

第二,编辑人员是新闻传播活动的总“把关人”。编辑的核心任务是将精加工、细整合后生成的内容产品推向受众,展现编辑部门的集体劳动成果,在一定程度上是各项采编业务的整合者。在新闻传播活动的流程中,编辑环节是信息传递至受众的最后一道关卡。单就一篇新闻稿件或者一个专题报道而言,从最初的选题策划、内容采集、版面设计到编排修改、最终,编辑既作为加工者出现,也是最后的一个把关人。由于编辑的特殊位置,其在把关上的责任较为重大,不仅要从政策、技术等方面进行把关,还要确保新闻传播的真实与准确,设法消除其他环节所出现的错误。

第三,编辑环节是传媒产品内容生产体系和商业运营体系的中枢。无论是报纸的编务系统还是网站的内容制作部门,其生产的信息产品质量直接决定着报纸或网站的读者群,从而事关广告份额。因此,内容生产体系与商业运营体系是紧密联系、相互影响、不可分割的,从商业运营系统反馈的受众信息、经营性信息对内容产品的定位和改进具有重大价值,同时,编辑环节又是实现信息与效益之间转化的关键。通过视听率、点击率等指标的调查,内容产品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通过编辑环节,媒介组织的内容生产体系与商业运营体系之间可以形成良性的运转和互动。

其次,编辑是传媒组织编辑方针的制定者,设计、型塑传媒产品的形象。无论是传统媒体(报社、广播台、电视台)还是新媒体(网络、移动媒体),其创办或改版,均需要以总编为首的编委会首先制定具体的编辑方针。编辑方针是传媒组织内容生产体系的行动纲领和指南,规定了新闻传播业务活动的受众定位、媒介水准、风格特色以及竞争策略等,是一定时期传媒发展的蓝本。而具体到基层岗位的编辑,还担负着策划设计具体的版组、版面、频道、栏目的任务,从媒介产品的信息规模、个性结构到外在形象,都是编辑的智慧结晶。近年来,新创办的报纸和网站层出不穷,既有的报纸和网站也持续传递“改版热”,编辑环节的决策与设计作用得到愈发充分的展示。

再次,网络编辑和传统编辑都是基于创新工作的再创新。

全文阅读

网络编辑的社会责任

网络新闻传播内容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由网络编辑的素质所决定。作为“网络信息的把关人”,网络编辑的社会责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有人说,网络编辑就是网络搬运工,每天的工作无外乎就是“复制粘贴”、“粘贴复制”的简单劳动。从网络编辑的工作形态上看,确确实实在复制粘贴,但事实上,网络编辑是负责收集、整理、加工、编辑各种信息并及时将其发送到网络。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曾如此定义“网络编辑”:是网站内容的设计者和建设者,主要对网络信息进行采集、分类、编辑,并通过网络向世界,接受网民的反馈。

“网络搬运工”可以用来形容一个平庸的网络编辑,但是要做一个优秀的网络编辑就不那么简单了。优秀的网络编辑必须具备高度的新闻敏感。树立强烈的把关意识,承担应有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新闻敏感是一种素养,它是编辑记者对事实中新闻价值的发现和辨别的能力。从新闻价值的角度看,新闻敏感是对新闻事实中新信息的发现和辨别能力。新闻敏感是传统媒体编辑记者的核心素质,不仅适用于网络媒体的新闻从业人员,而且,由于网络媒体海量信息瞬息可以更新的优势,以及与数以亿计的受众(网民)的互动性特点,因此新闻敏感对于网络编辑的要求应该有过之而无不及。

不难发现,一些来自传统媒体的新闻,经过网络编辑的处理,往往会做得更醒目、更集中、更吸引人,传播效果和社会影响也更好。即使是对同一条新闻的处理,不同的网络媒体也会有很大差别,体现出不同的水准,这正是新闻敏感这一素质的不同所决定的。实际上,网络编辑在把传统媒体的大量新闻编辑整合到网络媒体上来的同时,更应该利用网络的开放性和灵活性,积极组织广大网民参与话题讨论等互动活动。因此,不同网站实力的比拼,实际上主要是网络编辑素质的比拼。

另外,网络编辑的一个重要的技能是主动学习,因为网络作为一个新兴的媒体,需要从传统媒体那里学习很多东西。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编辑作为网络内容的设计者和建设者,其个人素质对网站本身的影响要直接得多。要成为一个优秀的网络编辑,就必须从传统的媒体中吸取宝贵的经验,不断探索创新,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新的表现形式和发展方向。

网络信息的把关人

网络编辑颠覆了传统媒体的编辑模式,也带来了新的难题,比如信息超载,不易过滤;追求时效,真假难辨;网络暴力,疏于引导等。这些都对网络编辑的素质和责任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网络空间的风险传播呈现出舆论多元化、信息流动的高度自由化等新特点,因此面对危机事件的发生,网络编辑首先应认清自身担当的角色和责任。

网络编辑在风险传播中应充分发挥“把关人”、“资讯人”和“舆论引导者”的角色功能。风险传播的全球化、知识性和不确定性,对网络编辑提出了特定的素质要求。除了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知识素养和较强的学习能力外,网络编辑还应当不断提高以下能力。

全文阅读

网络编辑的考核难题

网络编辑的考核,是一个普遍性难题。诸多网络媒体往往只从信息量和点击量两个方面对网络编辑进行考核,结果发现问题重重。首先信息只是网络编辑工作的一部分,还有其他工作没有纳入考核;其次量和点击量虽然是数量加质量的考核模式,但是这两项内容受技术影响大:采集器的使用可以将大量新闻瞬间转发到自己的网站上,信息一旦被搜索引擎抓取和推荐可以带来巨大流量,随机性很大。

在制定考核制度之前,首先要明确网络编辑的业务职责和基本素养,进而才能依据“工作量考核”和“行为考核”制定出合理的评判标准。

网络编辑的基本素养决定了其是否是一个合格的网络编辑,是否有能力从事这项工作。因此,在实际的考核过程中,要把基本素养排在第一位。网络编辑和传统媒体编辑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在整个新闻报道链条中位居二线。网络编辑在工作中必须具备和传统媒体新闻编辑一样的素养,即能对稿件做出合理的判断、取舍和修改。

首先是对新闻价值的判断:对于编辑来说,保证新闻的真实性是第一位的考虑,虽然网络编辑所面对的信息大都已经是新闻成品,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网络编辑就没有把关责任,对于重大和敏感的信息,求证和把关的工作一丝都不能减少;其次是文字处理和文字表达的能力:编辑在选稿、编稿和改稿的过程中,无时无刻不在跟文字打交道,一条被大量信息埋没的新闻,在编辑的手中可以起死回生,获得巨大关注;第三是较强的思考和筹划能力:网络编辑如何保证信息的公正和网站整体信息的平衡,这也是需要掌握的技巧;第四是较强的落实和操作能力:网络编辑最忌眼高手低,除了一些基本的软件操作能力,还要有快速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与 网站其他部门的协调能力;第五是不断学习的能力和人品修养、职业道德水准的不断提高:网络媒体发展迅猛,新技术层出不穷、新问题不断涌现,网络编辑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时代潮流。

网络编辑的业务职责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内容职责、用户职责、经营职责。

第一、内容职责。网络媒体信息来源丰富,网络信息的表现方式多种多样,如何在信息的海洋中选取适合本网站传播的信息,非常考验编辑业务能力。在内容方面,网络编辑的业务职责主要涵盖对图文、音视频信息的选择、编写、推介和整合四个方面。

网络编辑的内容业务职责可以通过量化的方式进行考核。量化考核的指标设置应该是以网站追求的最终结果和离结果最近的指标为核心考核指标。因此,几乎所有的网络媒体都把点击量和信息量、专题量作为对网络编辑业务考核的最重要指标。

第二、用户职责。网络编辑的用户职责是从内容职责延伸出来的,最终决定了内容职责的完成情况。对于大众媒体来说,用户的竞争是媒体竞争的核心要素,网站只有掌握大量的核心用户,才能提高媒体影响力。随着社会化媒体的发展,自媒体迅速崛起,用户也可以直接参与网站的内容生产。网络媒体之间的竞争重点也由内容竞争逐渐转向用户的竞争。

全文阅读

网络编辑的素质与责任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网络媒体对传统媒体的依附性也在日渐减淡,已然坐稳了“第四媒体”的位子,其社会影响力也为上到总书记下至普通百姓的社会所承认,网络媒体的发展大势已然被讨论的非常乐观。作为一个独立的媒体,网络媒体区别于其他媒体的不仅是载体的变化。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编辑作为网络内容的设计者和建设者,其个人素质对媒体本身的影响要深远和直接的多,这一方面由于传统媒体内部制度和工作流程都比较成熟,编辑风格基本稳定,编辑个人发挥的余地有限;另一方面是网络媒体需要编辑快速处理大量信息,在对其他媒体已的海量信息,不可能也没有必要象传统媒体那样进行反复的审稿。在实践中我们常常会发现一个网站的某些栏目虽然页面未变,可是稿件风格突然会发生变化,这一般都是伴随着采编人员的更换所引起的。为了尽是减少网站内容风格随着编辑个人喜好的大幅变化,近两年众多网站作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借鉴传统媒体的经验,严格区分采稿和页面组版编辑、实行频道负责制,有的网站还挖来具有丰富传统媒体采编经验的人员负责版面上稿,这实际上也反应了网络媒体的管理者对网络媒体的媒体属性认识的回归,也是对网络编辑职责认识的深化――网络编辑的职责的回归。

当我们不再把眼光集中在“网络”这个词上时,网络媒体的媒体属性就会被逐渐凸显出来。网络媒体作为一种媒体形式,在本质上与其他传统媒体并无二致,对网络编辑和传统媒体的编辑要求的基本标准和原则也必然是相同的。通过我们可以看到,二者间如果说有所区别的话,那也是互联网的发展对网络编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可以看出,网络编辑的工作职责和传统媒体编辑基本相仿,但一直以来网络编辑却被认为是一种低水平要求的工作,不能与传统媒体的编辑工作相提并论。众多的网络编辑也在日复一日单调的工作中试图摆脱“网络搬运工”这一标签。究其原因,不能不说在很大程度是由于网络媒体以牺牲质量来换取它所标榜的海量信息的。因此,需要将处理海量信息处理工作通过技术手段交给机器完成。在全天候滚动更新的网站上,既要保证迅速处理海量的、几乎是全媒体的信息,又要保证办网质量,依靠仅具备普通操作技能的网络编辑显然不可能,网络编辑还要成为――网络媒体意义上复合型人才。

网络媒体意义上复合型人才

传统媒体所要求的复合型人才一般是指既懂新闻业务又懂经营者,而对于网络媒体来说,复合型人才有着不完全一致的内涵。较高的政治素质、丰厚的知识贮备和过硬的新闻素养是任何编辑所必须具有的基本功,但仅具备这些这还不足以成为一名合格的网络编辑。网络媒体的特点决定了网络编辑还需要具备:

敏锐的新闻触觉和理性思维能力。网络媒体快速和海量的特点要求编辑必须把最新的新闻以最快速度发到网上,但这些传统媒体的产品对网站来说还是缺乏组织的初级产品,它们来自不同媒体和渠道,相互之间主次关系并不明确,要从这些庞杂的信息中迅速判断其新闻价值,需要编辑具有敏锐的新闻触觉,对媒体自身的定位要有深刻的认识,以及一定的理性思维能力。这样才能保证适合网站需要的新闻被以适合方式被呈现出来。

娴熟的新闻综合操作能力。网络编辑在对新闻素材进行再加工,以适当的形式推给网民并吸引网友参与到新闻的讨论中以放大新闻的正向效应,这实际上就是网站的原创活动,这种原创包括围绕新闻事件设立专题、开展媒体联动、网络调查、网友动等对新闻产品进行推介,它需要编辑具有娴熟的网络新闻操作能力和网络社交能力。网站的页面内容在不断的更新,每一次更新就是一次新闻策划。一个成功的新闻策划,事前都经过精心谋划。网络编辑对网络新闻传播的特点和规律的驾驭能力决定着网站内容的成败。

较高的采编设备和计算机操作技能。传统媒体分工较细,文字美工和技术人员并不交叉,网络媒体的编辑往往身兼数职;传统媒体在报纸定版和节目制作完成时编辑的工作就算告一段落了,而网络媒体到此只能算完成一半,这是由于网络媒体是依托于互联网、依赖于一定的技术界面。网络编辑不仅需要熟悉各种采访设备和音视频采集处理设备,还需要掌握相关素材的处理和网页制作能力,需要通过技术系统对新闻页面、跟贴等进行跟踪管理,不断延伸新闻产品的寿命,发挥出网络媒体的本来优势。

全文阅读

网络编辑职业透视

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传统编辑方法与手段同多媒体技术日益结合,编辑工作也发生了全新的变化。网络编辑职业是一个新兴的职业,网络编辑人员是网站内容信息灵魂的设计师和建设者,网络编辑职业的发展已日益引起业界和相关领域的密切关注。

据估算,目前我国拥有网络编辑人员近300万,而传统媒体有编辑记者75万人,网络媒体从业人员从数量上远远超过传统媒体。同时,现在网络编辑的学科背景与六年前相比,也有了显著的变化。2000年以前,有着计算机学科背景的编辑成为各大网站的主力军,但自2000年以后,网络媒体竞争逐渐激烈,内容为王的理念被视为网站发展的“圣经”,有着社会科学背景的编辑逐渐占据主流,传统媒体的编辑记者进入网络大潮。从2004年开始,网络媒体从业人员与传统媒体从业人员进行大轮换,网站人力资源结构也趋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既有新闻、计算机的专业人才,也有了涉及中文、法律、财经、历史、外语等专业的人员。

如今网络作为第四媒体的地位已经确立,既然是一种媒体,那么与以往纸质媒体和广播电视相比,网络编辑工作的编辑特点又有哪些呢?这是一个很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

网络编辑具有超链接式编辑特点网络编辑工作的编辑特点几乎都可归功于Internet中的超文本技术。超文本是由相对独立的节点信息和表达它们之间关系的链所组成的信息网络。超链接的编辑方式具有跳跃性的特点。从某种意义来说,读者用网络阅读新闻实际上是在时间与空间的两维中搜寻他们需要的信息。时间和空间的变化会导致人们的阅读心理发生一些变化,同时,对新语境的陌生感导致读者与超链接的内容隔膜,文本与读者之间的互不认同感也由此产生。作为网络编辑,就应该降低这种“隔膜”所产生的负面效应,比如可以发挥网络编辑元素的多元化这个优势,在正文中较多地嵌入一些直观的图象或音频、视频等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更好地弥补电子阅读中的缺陷。

网络编辑具有全时化编辑特点网络的出现使新闻的时效性大大增强,在网络上可以第一时间新闻讯息,也可以在第一时间更新、修改、删除已的信息,有的网站还可以在线直播。但全时化新闻也有其显著的缺陷:不易于新闻的过滤,而且更新的速度快也易于淹没一些有价值的新闻信息,造成信息泡沫。这就要求网络编辑要有高度的职业责任感、新闻敏感度及集纳新闻的能力,及时把有较高新闻价值的东西突显出来。

网络编辑具有数据库化编辑特点一般大型网站都建有自己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网络资料的数据库化是受众本位的体现,读者通过过刊查询和资料检索等,能迅速地找到自己所需要的资料。大型门户网站都有自己的搜索引擎,很多新闻网站也有自己的内部新闻检索。网络编辑要想使自己的网站有较高的点击率或稳固的受众,就应建造网络资料库的特色,努力满足网民对各种信息的需求。

网络编辑具有交互性编辑特点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传播甚至已经有点类似于人际传播了,网络传播的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的传播方式模糊了传者和受者的身份,传者和受者可以互为主体,这在BBS中尤为突出。交互主体性的实现有利于交流双方在信息共享中达到相互认同、相互沟通。网络上的在线聊天、OICQ聊天等都是这种交互主体性的突出表现。作为网络编辑要充分尊重受众的主体精神和传播权利,为他们及时提供交流与沟通的平台。

网络编辑是技术与人文之间的桥梁。他们不仅是技术平台的运用者、操作者,也是信息的人文价值的开掘者。从这个意义上讲,网络编辑不但是新媒体时代的“把关人”,更是一位思想者,这就对网络编辑的素质与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全文阅读

《论网络新闻编辑规律》(一)

一、中、英文摘要

二、前 言:

二、第一部分:问题的提出和研究的维度

三、第二部分:理论基点----网络传播特点与网络新闻编辑基本规律

四、第三部分:宏观视角----网络新闻编辑思想与网络新闻受众的需求

五、第四部分:中观视角----网络新闻编辑策划与网络新闻受众的需求

六、第五部分:微观视角----网络新闻编辑实务与网络新闻受众的需求

七、结束语: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