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美国大选中,奥巴马赢得众望所归的胜利,而美国历史也翻开了新的一页。这也是互联网政治新的里程碑。奥巴马充分利用互联网等新媒体扩大了影响力,也奠定了胜利的基础。从此以后,任何谋求进入白宫的政治家都必须充分认识到互联网的魔力。不仅如此,互联网还唤起了青年人积极参与政治的意愿,也将使得“变革”成为未来若干年受人关注的政治词汇。
当我们惊异于互联网改变生活的力量,憧憬着它对民主政治和民主监督的巨大推动力时,网络暴力又向我们展示了它狰狞的一面。自“虐猫事件”后,“网络暴力”现象愈演愈烈,“铜须门”、“史上最毒后妈”、“姜岩事件”、“很黄、很暴力”的事件接踵而至,参与网民数量形成规模,不仅在网络上声势浩大,更对现实生活产生冲击。
从网络民意到网络暴力
不少网站,大到门户网站,小到专业网站,打开后,常会有的窗口显现,或者以“很黄、很暴力”为内容的社会新闻。诸多反道德、反传统、反伦理、反科学的现象、事件被置于网页的重要位置。有业内人士称,网站赖以生存的是点击率,点击率越高广告收入就越多,而性和暴力是增加点击率的主要法宝。
越来越多的网络群体暴力事件正在向刑事方向发展,网络声讨从正义的道德审判转变成对公民人权的践踏。网民的道德审判、恶搞、侮辱、谩骂给当事者心理造成极大创伤,侵犯了当事者的隐私权与名誉权,给其生活造成相当大的不便。
纵观种种网络暴力事件,我们发现,网友们采取的策略如出一辙,将当事人的真实身份、姓名、照片、生活细节等个人隐私公布于众,使当事人承受的精神压力从虚拟的网络社区转移到现实社会中,打破了他们原有的正常工作、学习和生活秩序,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围绕所谓“川航张敏佳事件”、“虐猫事件”、“铜须事件”及“崔真实事件”,某些网友所发表的言论,已经超越了正常理性,不仅在虚拟空间对当事人进行道德审判,更严重的是,当事人在现实生活中受到了处罚。而这些处罚的基础,并不是公开的程序,而只是网络舆论的过分压力。
“网络暴力”已经开始挑战传统社会的道德和法律底线,亟须运用法律、文化和道德等手段给予制止,治理网络暴力需多管齐下。
依靠技术治理网络暴力
网络就像一面镜子,它反映光明,也暴露黑暗,人们享受其便利,也饱受其困扰。
拿网络暴力来说,无知、愚昧、盲从、冷漠和自私等人性弱点,往往都在这一现代信息技术的温床上集聚和放大,形成难以置信的倍增效应。与现实生活中拳脚相向的暴力行为不同,网络暴力在虚拟空间里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对他人进行恶意诋毁与诬蔑。尖酸刻薄、暴戾恣睢,无所不用其极,从而对当事者构成巨大的精神伤害。杨振宁的遭遇便是一例。
一些网民热衷于评判杨振宁对中国科技事业的贡献,并搬出邓稼先来做比较,好似高下立判,而大多数吃瓜群众不会深究这种对比的合理性,也开始愤懑难平。其实,自然科学研究是有分类的。邓稼先在“两弹”中的成就属于技术科学领域,而杨振宁的“宇称不守恒”理论、“规范场”理论则属于基础科学领域。邓稼先能做的事,杨振宁不一定做得了。而杨振宁能做的事,邓稼先也不一定做得了。正所谓术业有专攻。
时间退回到上世纪50年代,那些归国科学家们掌握了技术科学的专业特长,积极投入到“两弹一星”研究中,这是学以致用。而基础科学研究是需要供养的。以当时中国一穷二白的状况,显然没有条件也不适合杨振宁个人的科研发展。可以断定,假如杨振宁当时也回国效力,别说得诺贝尔奖,即使作为一般科学家也都难有太大建树吧。
基础研究的成果惠及全世界,其中也包括中国。而且,以是否为中国搞科研来判定爱不爱国,这种想法本身就难免偏狭。吃了馒头不饿,但饿了一定要吃馒头吗?事实上,身在异邦的杨先生一直在为中国的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贡献着聪明才智,发挥着独特而且难以替代的作用。他在这方面的功劳有些人们耳熟能详,有些则不为公众所知。
退一万步说,就算杨振宁当初回国后能够做出和邓稼先一样大的成绩,他选择留在美国工作和生活的个人决定,也依然应该得到人们的尊重。回国固然精神可嘉,但不回国也没对不起谁。杨老是科学伟人,同时也是凡人。凭什么要求人家必须按照你的想像,成为一个生活中的“完人”?凭什么要求人家必须挤进“毅然放弃国外优厚待遇”的人群?
更过分的是,网上还有大量舆论对杨老的晚年婚姻说三道四。夫妻年龄差距是百分之百的私事。人家两情相悦,与你何干!对于一段夫唱妇随、相敬如宾的美好姻缘如此谩骂和诅咒,不过是世俗观念对于脱俗爱情的无聊抵制,丝毫无损其正当性和纯洁性。当看到杨翁二人十指相扣、出双入对地出席各种活动时,看客们难道不应该发自内心地给他们更多祝福吗?也许你会说在这个焦虑的时代,吐槽名人生活也是一种茶余饭后的本能,但人生很长,爱情远比你想象的更有张力。
网络暴力频频上演,从平民到明星,从花季少女到耄耋老人,无不深受其害。它是现实生活中的暴力在虚拟世界的扩张和延伸,所折射的是社会的发展状态和人们的素质修养。网络的匿名和虚拟属性是网络暴力的根源,但一些网民法治观念淡薄、道德水准低下也是不容忽视的成因。让我们在网络上的精神家园成为一方净土,请从对网络暴力说不开始。
在网络上,很多语言优美、结构严谨、论证充分的好文章,下面的评论却让人不忍直视。其用词之肮脏恶劣,语气之蛮不讲理让人吃惊。这些人被人称为“喷子”。
我很难理解,“喷子”在现实生活中也是这样吗?他们对文章断章取义只为了进行一场毫无意义的口水战吗?
喷子心理学
特别留意了一下,喷子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存在,其影响之广已经导致了一个全新心理学领域的诞生――“喷子心理学。
通常人们要么认为参与骂战的人教育程度低,收入不高,对社会不满,要么认为这是出于人类的劣根性,任何人在特定情况下都有可能成为一个喷子。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认为并不是这样。
心理学家们调查发现,越喜欢在网上发表评论的人,就越喜欢在评论中攻击别人。而喜欢胡乱攻击他人的人,在性格上也有着惊人的共同点,那就是绝大多数都具有“暗黑四人格”,包括马基雅维利主义(利用和操纵他人、不在乎道德、自私自利)、精神病态(、易冲动、自私、麻木和残忍)、自恋狂 (自大、骄傲、以自我为中心)以及日常施虐者(以他人的痛苦为乐)。
这看上去是不是就像电影里那些丧心病狂的大坏蛋?没错,就是这样,人的邪恶行为都可以归因于这四种类型的人格。
所以,在网上评论区里胡乱谩骂的人,并非因为教育程度低,也并非仅仅因为观念不同,而是恶意人格带来的思考和行为方式。
最近,用“骂声一片”来形容娱乐圈丝毫不为过。事情缘起于甄子丹和赵文卓在微博上的骂战。由甄子丹监制并主演的电影《特殊身份》剧组在微博上声明终止与赵文卓的合作,赵文卓称剧组单方面毁约,甄子丹称赵文卓是借中伤他来自我宣传,双方争论不下,引发各自的圈内朋友在微博上“站队”。
2012年3月20日,舒淇在微博中表态支持甄子丹,随即引发支持赵文卓的网友炮轰,许多网友到舒淇的微博上留言,谩骂声不断,甚至有网友将她成名前所拍的古装艳照都翻了出来。不堪忍受的舒淇于3月26日凌晨一条一条地把1000多条微博全部删除,并取消了全部关注,关闭了微博。众多公众人物纷纷声援舒淇,引起一片混乱。力挺舒淇的香港演员杜汶泽随即宣布以后再也不上微博,著名导演王晶则效仿舒淇把微博全部删除。
这一系列事件让网络暴力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我们不禁要问,网络暴力何以再一次猛烈来袭?互联网如何实现理性回归?
何为网络暴力
在网上发表具有攻击性、煽动性和侮辱性的言论,造成当事人名誉受损,人们习惯称之为“网络暴力”。网络暴力在突破了现实社会中人与人交往的道德底线的同时,往往也伴随着侵权行为。一些事件还未经证实,就有网民发表具有攻击性、侮辱性的言论,造成当事人名誉受损,心理承受重压:甚至一些网民还挖掘出当事人的个人隐私,侵犯其隐私权。网络暴力并不仅仅局限于语言暴力,网上频频出现的人肉搜索、“水军”围攻等事件,都可以归入网络暴力的范畴。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知道如何礼让,也知道不该随便问别人的工资,不问女士的年龄,这是礼貌所在。但是在网络空间中,还没有形成这样的网络文化。
网络暴力的形成,具有一定的盲从性。往往是一条信息发出以后,很多人就假定这条信息是真实的,于是进行转发、评论等。但很多事件都证明,初始的信息可能是不真实的,或者是存在误导的。信息的人,有一些出于善意,但没有核实信息的来源,也有一些在主观上确实具有一定的恶意。
此外,现实生活的紧张忙碌,让部分网友积蓄了较多的压力和负面情绪,为这些压力和情绪找一个发泄口,是网络暴力产生的—个重要因素。需要注意的是,你可以通过网络发言缓解现实压力和负面情绪,但是这种发言本身,不能骚扰、打扰别人,更不能侵犯别人的隐私和正当的权利。
摘要:现今我国已进入了数字信息时代,人们在享有便利和现代化的同时也面临着种种异化失序的现象,网络暴力便是其中较为有代表性的一种。网络暴力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暴力形式,有着其自身的形成缘由。我们应科学的掌握其规律并进行有效治理,以维护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
关键词:网络暴力;形成;缘由
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加之各种网络社交工具的层出不穷,互联网深深的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生活方式。但是,在网络改变生活、促进社会进步的同时,其所带来的异化失序现象也大量存在。因此,理性认识、研究和把握网络暴力的形成规律,及时引入法治治理模式,科学引导网络舆情,对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加快推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网络暴力的含义
根据《辞海》的解释:“暴力泛指侵害他人人身、财产等权利的行为;作为政治学的术语,则是指不同政治利益的团体,如不能用和平方法协调彼此的利益时,常会用强制手段达到目的。”网络暴力是暴力的一种新的特定形式,是传统暴力在网络上的延伸。有学者将“网络暴力”定义为:一定规模的有组织或者临时组合的网民,在“道德、正义”等“正当性”的支撑下,利用网络平台向特定对象发起的群体性的、非理性的、大规模的、持续性的舆论攻击,以造成对被攻击对象人身、名 誉、财产等权益损害的行为。 从本质上看,网络暴力主要是一种言语性质的暴力以及由此所引发的一系列敌意行为。从其对象上看,其背后所指涉的对象都是基于某一事件或某个人所引发的连串性或暂时性的公共讨论。但在网络暴力里的公共讨论并不是充满理性平和的交流、讨论,而是充满了恶语相向的文字,这些语言文字尖酸刻薄、恶毒甚至道德低下,已经远远超出了应有的正常承受范围。不光是对事件当事人进行人身攻击,恶意诋毁,极端者更将这种暴力从虚拟网络延伸到了现实社会中,成为恶性循环。互联网的出现为暴力的泛滥提供了比过去更为便利的条件,与一般暴力相比,网络暴力有着三大特征:“第一,以道德的名义,恶意制裁、审判当事人并谋求网络问题的现实解决;第二,通过网络追查并公布传播当事人的个人信息(隐私),煽动和纠集人群以暴力语言进行群体围攻;第三在现实生活中使当事人遭到严重伤害并对现实产生实质性的威胁 。”
二、网络暴力的形成缘由
网络暴力作为一种以网络为媒介发生作用的暴力,按理说其残暴性应该不及现实暴力。然而,网络暴力在很多情况下借助网络的虚拟性、开放性、多元性等特征而呈现出比现实社会暴力更多的产生机会、更大的参与范围以及更深远的影响。为了认知网络暴力这一异化失序现象,需要厘清网络暴力的形成原因,这样才有可能找到切实可行的治理之道,构建足以预防和应对网络暴力的公共管理机制。
(一)网络的特征与言语的暴力
互联网让人们能够自由地表达观点,尽情地发泄情绪,但也催生了网络暴力。网络暴力在突破了现实社会中人与人交往的道德底线的同时,往往也伴随着侵权行为。
网络暴力的特征
2012年,一起公务员发帖诋毁律师被判道歉赔偿的案件引起了社会的关注。案中,原告罗某既是法学教授又是律师,而被告何某则是某单位政法科公务员,双方签订委托协议,约定由罗某代何某主张房屋拆迁的赔偿费用。因过程中出现纠纷,被告何某就在网络上诋毁罗某的文章。最终,法院认定何某的行为构成侵权,判决其公开道歉并赔偿罗某损失和精神损害赔偿金共计8000余元。类似的网络暴力事件并不鲜见。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以其匿名性与快速传播性极易成为谣言的“助推器”和“放大器”。畅通的言论通道与开放型舆论环境给人们交流思想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同时,一些蔓延于网络的“情绪型舆论”,有时产生的负面影响也很大,从而加剧了群众的盲从与冲动,也使网络冲突与网络暴力现象日益突出。
网络暴力的预防措施
网络暴力虽然发生在互联网虚拟社区中,但它是现实社会中暴力的延伸,最终又会回归到现实社会中。面对网络暴力的这些负面影响,我们有必要采取措施遏制网络暴力的发生。
首先,从政府的角度来讲,应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强网络舆论引导,积极地拓宽民意表达渠道。互联网不是个人私器,利用网络舆情操控为一己私利服务,甚至不惜采取威逼胁迫乃至恶意诋毁的手段,必须受到法律的制裁。无论是市场竞争,还是网络经营,追求利益必须基于法律的底线。在网络自律与自治的道德律令尚不牢固的基础上,对明示规范的遵守与执行就成为网络治理的“不二法门”。另外,各级政府应具有明确的舆论导向意识,努力构建公共信息平台。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承载着民众“自由表达空间”的期待,但真正能形成公众舆论并通过社会信息沟通以及政府决策起作用的成就感并不多。绝大多数网络上的言论与意见没有被足够重视,于是民众反而在这种公共表达空间中累积了更多的愤懑。所以在现实生活中政府要积极地构建公共意见平台,切实听取民众的意见,努力实现社会的公平、公正,维护广大公众的利益。
第二,各种网络媒体、论坛等要依法自觉规范自己的信息行为,做好“把关人”角色。社区论坛也好,博客微博也罢,作为一种传播媒介,在帮助网民个体实现“畅所欲言”的同时,理应做好“把关人”的角色。信息的泛滥使网络编辑应接不暇,要想在极短的时间内循规蹈矩地选择并编辑海量的信息,即使对训练有素的编辑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此网络编辑一定要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确保的信息真实可靠,给予网民正确的引导。
第三,网民应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增强法律意识,自觉守法地使用、、传播网络信息。网民拥有言论自由,可以根据自己的爱恨标准,转发或评论一些消息,但网民在行使自己的言论自由权利时,不得违反国家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虽然有些网站通过技术手段来设置敏感词屏蔽,但网民可以用其他词和方法来代替,所以网民在面对各种网络信息时,切勿盲目跟风、情绪化表达自己的观点,在发表言论时要遵守网络道德标准,客观实际地信息,或者有意识地筛选接收信息。如果网民文明、理性声音占据了网络言论的主流,那么那些惯于使用语言暴力的谩骂攻击者也就会自觉退场或者改变其行为方式。
[摘要]网络语言暴力是近年来新出现的一个问题,基于人们对网络的广泛使用和对各种事件的关注而产生,本文从冲突论的视角分析了网民个体进行网络语言暴力的原因,并分析了网络语言暴力的功能,同时提出了建议及设想。
[关键词]网络语言暴力 冲突 功能 网络实名制
[中图分类号]C9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5-0005-02
今天,许多人都已离不开网络,甚至有一些人的大部分时间都在网络上度过。网络给我们带来了难以估量的信息,并大大拓展了我们的言论空间。然而随之出现了一个新的社会问题,即网络语言暴力。
语言暴力是指使用谩骂、诋毁、蔑视、嘲笑等侮辱歧视性语言,使他人在精神和心理上遭受侵犯和损害。语言暴力是一种不容忽视的精神伤害。
而网络语言暴力是指:一个帖子或报道,描述一件大众感兴趣的,或能激发社会内在情绪的事情,被互联网这个巨大的传播平台演化成全民关注的公众事件,对当事人或组织造成不应有的压力,而且会影响事件的进程或司法判断,导致大大超过所犯错误的惩罚(张朝阳)。
网络语言暴力之所以存在,主要原因是发言人的身份有匿名性,并且很难对发言者所说的话去追究责任。对于这一点,也许有人会提出,现在由于网络强大的搜索功能,完全的匿名性已经不存在了。然而笔者认为,虽然现在在网上也存在着人肉搜索的情况,但是这只是针对个别人而言,对于其他大多数普通网民来说,是不会被别人进行大规模地人肉搜索的。因此,说那些发表暴力性语言的小网民是匿名的且无法追究其责任是说得通的,正因为如此,他们毫无顾忌地发表着粗俗暴力的语言。
至于网络语言暴力的性质和成因,张朝阳说:“施暴者不是某个人,而是集体的无意识行为,是记者或发帖者对后果的无意识,是网站编辑为制作吸引人气的内容的转载行动,是大众易于相信的惯性。”张朝阳只承认网络语言暴力的无意识性。
2003年孙志刚事件是网络舆论监督的一个成功案例,合理的舆论监督,经网络媒体的放大,常常有助于问题的解决。但是,不合理或者不合法的舆论监督,则可能会激化社会矛盾,不仅无助于问题的解决,甚至可能成为社会的乱源。2006年震惊中外的“铜须事件”在全球媒体的惊呼声中落幕,《纽约时报》,《国际先驱论坛报》和CCTV等中外媒体对这起网络事件不约而同地使用了一个词:网络暴力。网络暴力并不是传统的充满血腥的暴力行为,它们大多只是一些“不文明的粗口”和“失去理智”的网络行为,实在无法和暴力联系起来。然而,正是这些根本称不上暴力的网络行为,却在现实生活中一石激起千层浪。
网络舆论监督与网络暴力之间的距离近在咫尺。如何找到一个平衡点,让网络有效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而不至于产生网络暴力呢?
首先,传统媒体必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网络媒体由于缺乏把关人,其公信力显然不能和传统媒体相提并论。作为党和人民喉舌的传统媒体如果在事件发生之后能迅速地利用自身的优势,调查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并及时准确地对该事件进行相关的追踪报道,就能确保网络媒体信息来源的可靠性,也能利用自己的公信力正确地引导舆论向有利于事情解决、有利于社会发展稳定的方向发展。
其次,必须加强相应的法律法规建设。
首先,国家应尽快出台网络道德和行为的相关法规,规范网民的网络行为。在多起网络暴力事件中,网民们打着正义的旗帜对当事人恶语相向、造谣中伤。有人还动用自己的关系网,利用各种手段调查当事人的私人状况,并将结果公布于网络。网民有私自侦察通缉的权力吗?公布、传播他人的隐私是一种典型的侵权行为,但谁将为此承担责任?网友们使用一些带有明显恶意攻击性的语言对当事人进行辱骂,是否已经侵犯他人名誉权?网友们的一些买凶杀人之类的带有明显暴力倾向的假想行为是否构成犯罪……这些都是法律必须尽快明确的一些问题。只有在法律上严格界定言论自由和侵犯他人隐私权等犯罪行为的区别,网民们的网络行为才会真正有法可依。其次,我国应加快立法速度,根据现实生活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完善民法的相关规定。如果对此类事,隋的处理有法可依,那么网友自然不会自视为审判者,胡乱地宣泄自己的情感了。网民们的情绪得到了理智的控制,网络暴力的发生自然会减少。第三,全社会必须重建责任意识。网络通缉、网络追杀的狂热者大多是28岁以下的一些青少年。他们习惯以娱乐的视角来审视社会,以娱乐的逻辑解读生活、游戏人生。责任感的缺失使得他们根本不顾及当事人的感受,只是一味追求娱乐的,终于演变成网络暴力。最后,网络媒体在网络监督的过程中必须严格地自律。 有专家指出,网络应该采取实名制。虽然这会有利于网络责任的构建和网络监控,但是同时也严重地侵犯了网络的隐私。目前网络媒体所培育的言论自由的氛围是十分宝贵的,是构建民主社会所必须的一个重要阶段。如果由于少数人的不当行为,而运用行政手段插手网络,势必会对言论自由造成很大的影响。网络监督必须强调自律。网络的自律来自网站和网民。网站要加强监控,过滤掉一些不当言论和涉及到个人隐私的信息。网友更要控制自己的过激情绪,一切言论以事实为根据。然而归根结底网络自律的加强是全民素质提高的结果。因此。我们还是要将重点落实到加强教育上来,努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以及道德素质,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规范网络行为,真正发挥网络监督的强大力量。总之,正确对待网络暴力,寻找到网络舆论监督和网络暴力之间的平衡点,才能有效地发挥网络媒体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正是由于在网络上的虚拟的暴力经常不必承担责任,使得一些人对于现实的暴力也进行回护。最基本的底线是,任何观点的讨论,不能变成暴力的解决
最近,在微博上,随着讨论交锋呈现出炽烈的状况,一些争论也日趋激化,开始出现一种暴力的倾向。这里有频繁出现的以暴力相威胁,展现出的暴力的渴望等,但更为危险的是在虚拟现实中的威胁和恫吓有了转变为现实的暴力的行为。
这些当然是一些局部的现象,也仅仅是极少人的极端行为。但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从暴力威胁的骂战转为了现实的人身威胁和尝试进行暴力行动,甚至一些实名认证的人士也参与了;二是这种现实的人身威胁和行动也得到了一些持相同观点的人的大声喝彩,认为这是很有道理的行为。这两个现象其实突破了互联网原有的和现实相对脱节的虚拟状况,而是在某种特定的状况下变成了现实化的暴力。
这种将网上的虚拟世界的讨论变为现实世界中的暴力的愿望之所以应该引起高度的关注,是它的出现突破了互联网文化的底线。观点之争当然自有互联网的一天就存在,在网上相当激烈的言辞你来我往,甚至破口大骂也是经常出现的。这些比起在纸媒或公共场合当然要显得越过了界限,但在互联网上还是某种虽然让人不愉快但却常见的状态。但今天这样把暴力公开地甚至炫耀性地展现其实是相当危险的,也确实是互联网文化的负面性的因素的爆发。在这里令人震惊的不是有人会在现实中使用暴力,这种试图用粗暴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欲望其实是人类社会中难以避免的,而在于和他观念相同的人觉得打得有理,觉得对方的观点已经不属于人类,所以该打。
这里有一种将暴力合法化的逻辑值得关注:自己的观点就是真理,对立面就无权发表他的观点,而必须诉诸暴力加以彻底解决。这种辩护的危险性在于它将不同观点和思路的论争最终变成暴力的对决,用现实的暴力解决网络的分歧。
网络上的热议,互相之间激烈的辩难,都是有价值的,而且也一直在社会中存在表达的空间。在感情上不喜欢自己的对立面,也有相当的表达的机会和可能。对立面显然不可能让这些声音消失。因此质疑和商榷或者否定都是正常不过的。但一旦以暴力的方式胁迫自己的对立面,则是既没有合法性,也没有合理性的。因为暴力只能使得问题的讨论不再有任何空间,这样的状况不可能有任何公共议题的分歧的讨论或争鸣的意义。暴力不可能也不应该是公共议题讨论的的最后的归宿,暴力里没有什么观点的分歧,而是彻底地终结了分歧。实际上,观点的分歧不可能通过暴力得到解决,不可能从暴力里得到真理,暴力里不可能有专业知识,暴力里也不可能有说服公众的资源。它只能让我们回到丛林法则主宰的社会。
值得反思的是我们在网络世界中常见的辱骂和随意的侮辱一旦从虚拟世界进入现实世界所造成的问题。正是由于在网络上的虚拟的暴力经常不必承担责任,使得一些人对于现实的暴力也进行回护。最基本的底线是,任何观点的讨论,不能变成暴力的解决。应该记住,你相信你说的是真理,但你的对立面也相信他说的是真理,但大家都必须在基本的规则和秩序之下用语言文明地进行讨论。如果我们期望社会变得更理性,变得更加合乎理想,我们就不得不听到不喜欢的声音。这才是微博的力量和未来所在,也是我们赖以存在的文明的底线。
据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报道:在韩国,网络流言害人不浅。
去年4月22日,金明才的前女友被人发现死在自己的卧室中,她是6天前服毒自杀的。
女友死的两周后,30岁的会计师金明才发现,自己已经成为韩国网络社区中最令人憎恶的人。
一开始,他的手机不断收到死亡威胁和恶意谩骂的短信。同时,在一些博客和网站上,迅速流传着关于他的谣言:说他在强迫女友堕胎后抛弃了她,他殴打女友和女友的母亲,女友最终不堪忍受而自杀。
这些不利于他的言论出现在其前女友死后被公布的个人主页上,并迅速以各种版本传播开来。金极力否认这些说法,警方随后也表示,他们无法证实这些言论。
但网民们却用自己的方式处理这件事。不断有人打电话到金任职的一家食品饮料公司,要求公司解雇他,否则他们将对该公司进行抵制。金就读的夜大的网站也不断收到匿名信,要求学校开除他。
金说:“我简直不能相信发生在自己身上的这些事是真是假。我不得不搬家。我不敢出去吃饭或者乘坐公交车。我活得像个逃犯。”
韩国官员说,韩国是世界上网络社区最发达的国家之一,而这个被人们称为“网络暴力”的问题已经发展到令人吃惊的程度。投诉数量从2003年的18031起上升到去年42643起,增长了不止一倍。妇女们称自己受到了性骚扰。一位16岁女生因为自己的照片在学校网站上传播并遭到侮辱而离家出走。一位女歌女被谣传是男儿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