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网课决心书

网课决心书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云领教研 网铸校园

教育信息化的本质是通过ICT(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技术在 “教、学、研、管、服”的深度渗透和应用,为学生、老师、家长、管理者构建一个随时随地的泛在学习、跨越时空的沟通与协作、高效的教育管理、便捷安全的“智慧化”教育环境。在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支撑下,以移动互联的课堂、泛在的学习资源和社区、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智慧化教学,正在颠覆以固定的课堂、固定的老师、固定的课程为主的传统教育,教育信息化第四波浪潮――“智慧教育”正在到来。

一、华为“云、管、端”,助力教育信息化

云:华为为教育客户提供存储、服务器、数据中心、桌面云等全系列IT产品。云操作系统(Fusionsphere)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性价比业界最佳,能够实现端到端软硬件垂直优化,兼容多家虚拟化引擎和硬件,从而满足解决教育资源集中建设、总校与分校之间IT资源共享需求;融合一体机(FusionCube)实现了计算存储真正融合,内置高性能内部交换网络,完美支撑高性能科研计算、云存储、多媒体教室、数字图书馆应用;云桌面(FusionAccess)是端到端优化整合的桌面云,具有端到端系统化的安全设计、丰富的接入认证方式,低带宽,高网络容忍度,音视频优化,GPU直通的卓越体验,是校园办公协同、计算机上机室、电子评卷、多媒体教学等的最佳选择。

分布式数据中心(DC2)不仅可以大大提高IT资源的利用效率,还可实现数据中心之间的资源共享和统一管理、数据中心之间的容灾和备份。微型数据中心(MicroDC)将网络、计算、存储、安全、语音通信、远程管理集成在标准机柜中,实现3小时安装、1天上线敏捷部署,满足中小学、院系的IT信息化建设需求。

管:华为致力于面向教育客户提供全场景的网络承载及安全解决方案,包括光传输、骨干路由器、企业出口路由器、防火墙、流量整形、行为监管、多业务网关、园区及数据中心交换机、无线WLAN、XPON接入等产品。在CERNET骨干网、区域教育云网络、校园网精细化运营、无线校园、职教及普教校园网等多个场景均有成熟的解决方案及实际应用。

端:华为面向移动学习提供系列化MediaPad、面向校园安全的高清视频监控摄像头、面向协同办公提供的高清视频会议终端及客户端软件平台。基于需求深度定制的平板电脑课取代课桌上的书本和学生肩上的书包,成为电子书包,助力智慧课堂的各类教学应用。高清摄像头的全高清全智能保障校园安全。而高清的视频会议终端使得远程教学成为可能,促进区域教育公平化,使得偏远地区的孩子也能享用优质老师的面对面辅导。

二、华为智慧教育解决方案,助力教育信息化

顺应第四波教育信息化建设浪潮的发展趋势,以“网筑数字校园,云播智慧教育”为核心理念,华为凭借在教育行业多年的深耕、对校园客户需求的深入理解,在整合“云、管、端”ICT产品基础之上,推出“智慧教育云”、“智慧校园”、“智慧云课堂”、“移动书包”四层次的智慧教育ICT解决方案。

全文阅读

普通中学图书馆开展参考咨询服务研究

[摘要]新课改下的中学图书馆开展参考咨询服务不仅可行,而且非常重要。广东实验中学图书馆为成为师生们教与学的参谋做出了尝试。

[关键词]中学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广东实验中学

[中图分类号]G258.69[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5-6041(2012)06-0089-03

参考咨询服务是体现图书馆核心价值、展现图书馆员情报知识的重要工作,已为大多数大学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所重视。随着中学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和素质教育的改革,“校本课程”“研究性学习”和各种课题研究深入到广大普通中学。中学师生们在繁重的学习和高考压力下急需获取课本和教参以外的知识,中学图书馆不仅为教师教学、科研提供高质量的信息资源,也为时间紧迫的中学生扩大知识面、进行信息技能培训提供了支持,还为领导层提供教学管理、学校建设等跟踪服务,因此,在普通中学开展参考咨询服务显得极其重要。

1中学图书馆开展的参考咨询服务的特点

1.1 服务对象固定

中学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的对象相对固定,就是学校领导、教师和学生。学校领导有分管教学的、科技的、德育的、党团的、基建的,等等;教师可分为文科教师、理科教师、主课教师,科技竞赛教师、心理辅导教师、德育辅导教师,必修课教师、选修课教师、校本课程教师、研究性学习导师等;学生可分为初中生、高中生,文科生、理科生等[1]。图书馆可根据固定的服务对象分门别类,为他们提供针对性的服务。服务对象的固定,使人力资源有限的中学图书馆提供参考咨询服务更具操作性和可行性。

1.2 服务方式灵活

全文阅读

高校英语教学创新发展研究

“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增强了各行业的创新能力,构筑了社会发展的新动能。在互联网成为新兴媒介的基础上,教育行业也将在互联网的助推下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此背景下,由徐道平、王凤娇、赵卫红编著,吉林人民出版社于2019年出版的《互联网时代下高校英语教学研究》一书,将互联网时代和英语教学相结合,主要探讨英语核心素养在英语教学中至关重要的地位,并以高校为切入点,深刻剖析互联网时代对英语教学的影响,探索未来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策略。该书以“高校英语教学”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新时代背景下高校英语教学的现状、现存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探索了“互联网+”背景下英语教学的未来发展。

该书共有八个章节,整体可以划分为三个部分。首先,该书第一部分阐述了研究背景、内涵,细致分析了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英语教学在各方面产生的价值,同时在第三章又详细介绍了该书的相关理论和依据,点明了核心素养在英语教学中至关重要的地位,为后续问题的分析和探索做了强有力的铺垫。其次,紧密结合时代背景,深刻剖析了高校英语教学的现状与现存问题,客观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后,从时代背景、课堂教学模式两方面出发,系统化介绍了互联网对高校英语教学的促进方式和策略。该书层次鲜明、由内而外地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梳理文章脉络,依据问题分析法阐述当下高校英语教学的不足,为高校英语教学提供新时代背景下创新型的教学方式。1)主题明确,把握互联网时代下高校英语教学的核心。该书明确了核心素养为教学中的主要命脉,高校中课堂教学为提升英语核心素养的重要方式,并以互联网对英语核心素养的提升为根基逐步向外拓展,使教学在互联网的助推下形成由主干到分支的“树状”教学理念,即以提升大学生核心素养为中心思想,不断探索新时代创新型的课堂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和教学目标等。该书认为,中国的教育已经步入核心素养时代,课堂教育是教学中的重要途径,因此在互联网时代的导向下,改善课堂教育是高校英语教学的必然趋势。

该书主题鲜明,结构清晰,全书以互联网时代下高校英语教学为研究对象,采用两种分析方式来分析高校英语教学的现状与问题,探索教学新模式下的创新发展之路。第一种方式,是将“互联网时代”和“高效英语教学”看作两个独立个体来介绍二者的相互作用;第二种方式,是将“互联网时代”和“高效英语教学”看作一个整体,并结合实际来进行分析。2)着眼实际,从实际出发再落脚于实际。该书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两部分内容中,充分结合实际,使文章更具有现实意义。该书作者结合现实情况,说明当下高校英语教学课堂在互联网时代导向下,应以提升大学生英语核心素养为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正如书中所论述,基于教学本身的交叉性,实际教学应以理论为基础,以英语知识的思考应用为重要提升方向。而且,由于英语学科定位于文化学科范畴,学习中涉及思想、思维方式的转变,这正与该书作者坚持增加实践机会、增强教学实用性相契合,因此只有不断实践,才能真正感受另一种文化,使语言学习更加简单。另外,该书作者还指出了高校英语课堂的差异性和存在的问题、教师与学生所面临的困境,以及基于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英语课堂教学和培育核心素质面临的干扰,并明确指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和实际意义,认为应当依托互联网来丰富教学、增设实践,并采用集体、小组、差别化等教学方法相结合的形式全面提升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3)意义深远,旨在新时代背景下挖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该书作者认为,应以综合培育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与综合素养作为重要支撑点,结合互联网发展高校英语教学,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实际生活,提升学生的适应能力。同时,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大学英语改革成为必然趋势,高校在实际教学中应引入移动教学模式,使传统教学模式与移动教学模式相结合,立足于学生的兴趣点,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基于此,学生也能在新的教学方式中培养创新性思维,把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不断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效果。现代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基于互联网的大数据时代正悄然改变着高校教学,“互联网+”模式也成为各行各业的发展方向。该书结合时代背景,充分认清现状,为处于起步阶段的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高校英语教学总结了不足,并针对这些不足之处提出了解决方案,旨在借助互联网时代的优势,推动高校英语教学的发展与全面提升,为互联网时代下的高校英语教学提供发展策略。

作者:余建军 单位: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文化艺术学院

全文阅读

300万师生共用的“网络书包”

栏目寄语:

为了强化云技术,落地云应用,彰显云价值,微软(中国)携手中国计算机报举办了“微软Cloud OS第二届云创益大赛”。本届大赛历时111天,共吸引了6647位个人组选手共回答了70,078道题,59支参赛团队参赛,30多万次官网访问量,29,000多条官方微博互动。大赛为参赛者提供了一个了解、体验和应用微软“全云”的平台,同时也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团队和作品。为了树立“全云”时代的标杆,表彰优秀参赛团队,本栏目将持续报道10支进入决赛圈的参赛团队及其优秀作品。

“L-Box网络书包”是四川省教育厅按照我国教育部“三通两平台”(即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的工作要求,面向K12(从小学到高中三年级)提供的一个优质资源教育服务的云平台。值得一提的是,我国教育部正推行的“三通两平台”被认为是当前通过信息化的手段,解决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为何会选择Microsoft Azure在“微软Cloud OS第二届云创益大赛”上,“L-Box网络书包”的开发商上海云波软件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云波软件)喜获“最佳业务创新奖”。在谈到为何选择Microsoft Azure公有云来构建“L-Box网络书包”时,云波软件的业务拓展部云平台架构师龚荣波表示,这是由“三通两平台”的结构复杂、并发量大等特点所决定的――如果不采用公有云而选择自建平台,其成本会很高而且风险也很大。龚荣波进一步分析说,开始他们按照“L-Box网络书包”有300万个并发用户量进行评估。评估之后,他们发现,如果自建平台,包括机房建设、服务器购买等在内,一次性投入的成本非常高。而且,这样的做法也让“L-Box网络书包”面临着很大的不确定风险:他们不知道未来该平台会发展到什么状态、用户的活跃度将会如何,以及后期会有多少个第三方开发商开发的应用会加入进来。对于当时的心态,龚荣波总结说:“如果前期投入太多,则存在大量投资浪费的情况;而如果前期投入太少的话,则可能很难真正将平台支撑起来。”“在确定采用Microsoft Azure公有云平台之前,云波软件当时也考察了其他公有云。”龚荣波说,“考虑到‘L-Box网络书包’的架构比较复杂,担心其他云平台较难支撑,最后还是决定选择Microsoft Azure。”平台内共享教育资源谈到复杂性,云波软件业务拓展经理孙月介绍,“L-Box网络书包”借助混合云在平台上构建了包括教师、学生、家长、教育管理机构、教育辅导机构、公众等在内的复杂的教育关系网络。在这个关系网络中,基数达到1000万的人将基于不同的应用场景产生交集。例如,上课时,由于教师和学生都会应用到“L-Box网络书包”上的课件资源,所以并发量会很大,而在下课后,系统负载就会恢复正常。孙月介绍,云波软件已经在“L-Box网络书包”中开发了很多应用。例如,电子白板。老师可以在电子白板中备课,然后将电子白板和上课可能用到的视频、图片等教学资源上传到“L-Box网络书包”中去。上课时,老师可以从“L-Box网络书包”调出电子白板和相关资源来授课。老师上完课后可以将这些资源分享出去,其他老师可以拿来作为参考,而学生则可以以此来复习。除了开发自有的核心应用和承载各级教育机构的自有应用之外,云波软件还计划通过对权限的有效设置,邀请第三方开发商在“L-Box网络书包”上开发应用,将“L-Box网络书包”打造成为教育资源的互联网入口。云波软件通过为第三方开发商提供应用接口,使得第三方开放商也可以充分利用关系网络资源。孙月介绍,云波软件通过统一用户认证的做法,使得用户在“L-Box网络书包”上只需一次登录,就能进入权限允许范围内的所有应用。孙月还介绍,为了能够更好地管理“L-Box网络书包”上的应用,云波软件将“L-Box网络书包”的整体架构分成四级:省级、市级、县区级和校级。省级部署的资源可以共享给全省的用户,以此类推,同一级的用户都能够互相共享资源。据悉,未来“L-Box网络书包”将集成各类资源和教学工具,满足教师备课、授课、学生自主学习、师生互动交流的需求,实现优质资源的“班班通”。四川省教育部门还将以县域为单位发挥中心校的作用,组织教学点应用“L-Box网络书包”上的资源开展教学,开好国家规定的课程,提高教学质量。混合云为实名制保驾护航据悉,“L-Box网络书包”通过“两号一名”(教师资格证编号或学生学籍号、身份证号码、姓名)进行实名认证,从而构建了教师、学生、家长、公众等不同角色的教育网络关系,打造成为实名制师生网络学习空间。因此,“L-Box网络书包”又被称为“师生实名制网络学习空间”,目前正在四川省内一些试点区域的教育机构推行。说到了实名制,我们就不得不强调“L-Box网络书包”的安全和隐私问题。通过采用混合云架构来保障用户信息的安全性,是云波软件基于Microsoft Azure开发的“L-Box网络书包”的一大特色。“老师的教师资格证编码和学生的学籍号,都对私密性和安全性提出了较高要求。因此,我们在进行‘L-Box网络书包’设计时,决定采用混合云架构来保障这些信息的安全。”孙月介绍说,“我们把那些对安全性要求很高的数据放到私有云架构上,而将对存储要求较高,且对网络带宽要求较高的数据,如图像、视频等,放在Azure公有云上。”孙月强调,Microsoft Azure能够提供按需分配的弹性资源,支持大并发量,因而能够高效地支持“L-Box网络书包”运行,给老师和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体验。一键完成应用部署有资料显示,未来的“L-Box网络书包”将择优吸纳四川省内水平较高的地方和学校优质教育资源实现共享,引进和制作课件素材、同步课堂、电子书刊、仿真实验、备授课工具、在线作业等成套优质资源,加快推进相关资源联盟建设,开展全省空中课堂系列专题的制作和推送工作。随着“L-Box网络书包”平台上的应用不断丰富,能否简化应用部署,引起了各方的重点关注。龚荣波介绍说:“相比自建平台,基于Microsoft Azure建设的‘L-BOX网络书包’的一大优势就体现出来了,它支持平台实现应用的快速部署。”“自建平台通常是由一个集群组成,里边是一个一个服务器。如果有新应用要上线,就需要将应用部署到集群上的每一台服务器上。如果经常要部署新应用,这个工作量就会非常大。”龚荣波说,“而现在我们要部署一个新应用,直接将应用放到网上一下就可以了,一键就可以完成部署。”未来,“L-Box网络书包”平台上可能会加入很多第三方开发的应用,到时候这一优势将更加明显。除此以外,龚荣波还介绍,如果用户觉得哪个应用比较好,还可以在“L-Box网络书包”上分享给关系网上的其他用户。孙月表示:“像四川省这样借助混合云平台来建设‘三通两平台’的做法是比较独特的,其他省份的相关部门得知四川省的经验后,都纷纷前来考察和学习。”据悉,目前“L-Box网络书包”的一期工程已经完成,服务覆盖了四川省4个地市。60万师生可以通过“L-Box网络书包”方便地获取所需的教育资源,并在平台上进行互动。预计“L-Box网络书包”的二期工程将在2014年6月份上线,届时该平台将能够支撑300万师生的使用。

全文阅读

融入新课程的中小学图书馆建设

中小学图书馆是知识的宝库、科学文化的殿堂、信息情报中心。新课程教学需要中小学图书馆提供丰富而不断更新的课程资源。中小学图书馆要长期立足于服务新课程,引导师生利用图书馆的课程资源,面向学生推荐有针对性的课程资源,开展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等新课程提倡的学习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通过有效的读书活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手动脑能力,增强其自学能力,开阔其视野,增长其知识,提升其信息素养,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思维力、想象力、创造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创造优越的文化氛围。

一、服务新课程教学:开发图书馆资源的出发点

1.加强图书馆资源建设的针对性

有些师生到图书馆借阅有关德育工作的图书,总是望书兴叹,惆怅而返。根本原因是图书馆没有开发并建立德育课程资源。图书馆不乏德育理论方面的图书,在不被师生注目的故事类图书中,也有许多以弘扬主流思想为主旋律的图书,这些读物以故事形式潜移默化地教育读者。由于没有开发德育方面的专题文献,查找与检索都非常困难,造成师生不了解阅读哪种书能够提高学生哪方面思想觉悟的被动局面。因此要加强阅读引导和推荐,下苦功夫深入研读每种图书,建立完整细致的思想政治教育专辑书目和相应的内容简介、思想精髓分析等德育课程资源体系。为此,我们把以爱国主义教育、传统美德、民主法制教育等方面为主旋律的图书,通过分类编目、内容简介、读书心得、思想分析等多种形式,突出每种图书的思想价值。分析研究每种图书思想教育的重点对象,针对读者的思想问题对症下药。我校图书馆积极利用这些开发出来的德育资源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受到了更加深刻而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对于中小学图书馆的其他类专题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也应该参照以上的方法进行,以便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型读者的阅读需求,从而为新课程教学提供广博而优质的课程资源。

2.寻找课程资源建设的有效途径

图书馆课程资源的基本建设要以新课程理念的要求为宗旨,结合新课程教学实践活动,以现代信息化的课程资源管理体系为目标,形成博大、深广、实用、高效、全面的图书馆课程资源。为极大地满足师生对课外资料的阅读需求,可以从以下四种途径开发各学科的课程资源。第一,利用好数字图书馆和课程资源库、期刊数据库、电子阅览室等拓展课程资源,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一方面对学校数字图书馆中贮备的资源尽力开发利用;另一方面利用网络下载尚未贮备的信息资源,继续购买有针对性的优质数字图书,建设好数字图书馆。第二,利用中央电教馆远程教育网和互联网下载新课程教学资源,刻录成光盘或利用校园网实现师生共享,积极向师生推荐网络课程资源。加强图书馆对学校所有教学光盘、音像资料等文献的管理,把教学光盘等文献按学科分类制成电子、音像课程资源目录。第三,“书目”实现数字化管理,包括分类书目、学科书目、专题书目、数字化文献目录等。通过校园网向学生推荐课程资源,制作介绍和推荐图书的网页,对图书馆中的优秀图书和新书进行有针对性的推荐,采取专题图书推荐的方式,推广新课程教学、科普、法制、文学等师生喜闻乐见的专题图书,利用校园网实现馆藏数字化文献资源共享。第四,课程资源的建构离不开校本课程和教研培训,图书馆日常工作中要积极吸纳师生创造的优秀文化,收集教师参加各级培训活动的培训资料,收集科研课题成果等,然后刻录成光盘。构建既包括校本教研成果、电子教案及课件、优质课实况等教学常规资源,又包括试题、参考文献、师生发表的著作,更包括在学校办学历程中积淀的先进文化、教学模式、管理经验等。这些资源对师生起着激励作用,为新课程教学实现跨越式发展搭建了平台。

二、为师生提供优质服务:图书馆课程资源建设的核心

1.务实创新提高服务质量

全文阅读

系统解剖学课堂教学探讨

摘要:以医卫码头云平台为载体,在临床医学《系统解剖学》课堂教学中通过构建云板书课件、创设云板书链接、制作云板书二维码,实施云板书线上线下教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拓展学生获取相关知识的信息渠道,促进学科知识渗透融合。真正实现以教师为中心、知识灌输为主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新模式转变,逐步让学校教育更多从静态知识传授转为智能教育。

关键词:系统解剖学,课堂教学,云板书教学

《系统解剖学》是医学各专业基础核心课程,与医学后续课程以及临床各科联系密切。长期以来,国内各医学院校《系统解剖学》课堂教学基本上都是采用PPT课件授课,该授课模式教学内容比较系统,规范;但它同时存在着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和素质培养的缺陷,尤其是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和临床思维发展方面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和落实[1]。在网络如此发达的今天,这种教学方法对高等医学院校的学生们越来越不受用。鉴于此,本课题组以医卫码头云平台为载体,通过构建《系统解剖学》课程云板书课件,并实施网络平台下的云板书教学。经过二轮的教学实践,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1云板书教学概况

云板书教学是教师通过搜集课程优质资源,利用photoshop软件,构建格式规范的教学地图,并将教学地图上传到专业网络平台,在网络环境下展开的教学活动。云板书教学的关键在于云板书的构建,它包含二部分内容,其一是云板书课件的制作,它需要大量优质资源做铺垫,其二是以云板书课件为载体创建云链接,它需要教师具备广博的多学科知识。云板书课件通常采用JPG和PSD二种格式保存,以满足学科知识不断更新和信息不断拓展的需要;云板书课件全天候挂在网络上,只要网络通畅学生便可以不受时空限制自主学习,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或兴趣有目的地对学习内容进行重复和拓展,便利了学生的温故知新;云板书课件可以拷贝给学生,在缺乏网络条件时学生照样可以浏览自学,巩固了学生的学习自;以云板书课件为载体,通过创建云链接标注,实现优秀网站信息、视频、图片等资源的网络共享,促进不同学科知识的交叉渗透融合,促成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和传统PPT课件教学相比,云板书教学的最大优势是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打破了学科知识壁垒,拓展了学习视野,培养了学生临床思维能力。

2云板书的构建

2.1云板书格式

依据目前课堂教学屏幕投影尺寸和实际听课学生人数,我们将云板书课件(图片)的画布宽度固定为150cm,高度则根据知识点内容多少而定,一般设定为450~750cm左右,分辨率设为72像素/英寸。系统解剖学云板书课件主要由文字和图片二部分内容构成,云板书左侧1/3左右版面用于主要知识点文字描述,右侧2/3左右版面用于图片等插入。云板书课件内的主标题、分标题、正文文字部分分别采用黑体4号加粗、黑体4号和宋体小4号字编排,云板书内的图片大小要求在600像素以上,以保证课堂教学时图像的清晰度和放大要求。

全文阅读

天津市小学《习字与书法》网络微课程初探

网络微课程是在信息技术成为普适技术——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人们学习工作生活必不可少的技术;学习成为泛在学习——人们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自己所需要的任何内容学习的时候产生的,是信息技术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产物。

“微课程”之所以被冠之以“微”的词头,是因为该课程具有短、精、便的特点。

“短”指的是该类课程自身时间长度较短。相对于传统课堂教学一般的时间长度40~45分钟而言,网络微课程的时间更短些,一般不超过20分钟/每节。例如,我们所开发的《习字与书法》网络微课程,每节课的学习时长就只有15分钟。这样做的依据是:在40~45分钟的教学中,小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不超过20分钟这样的心理特征。另外,我们也考虑到一定要给40分钟的班级集中授课时间预留出充足的练习时间。这样,有利于学生习字与书法能力和水平的提高。当然,微课程的时间还可以更短些,一二分钟,三五分钟,八九分钟均可,时间的长短应由不同的对象或不同的教学目标与教学需要而确定。

“精”指的是该类课程内容精且由名师传道。微课程并不是学习内容的简单压缩,而是既要强调所选内容一定是构成这一课程的知识或技能的、缺一不可的重要内容,又要由本领域中最为知名的教师来担任主讲教师。《习字与书法》课程的主讲教师均为天津市书法界名家,这是其成为“精品课程”的根本所在。之所以要坚持内容“精”、教师“名”,为的是更加有效地提高教与学的效率和质量。

“便”是指该类课程易于传播,便于学习。微课程文件一般都以FLV、WMV等形式,既可以支持网络在线学习,又可以支持手机用户下载后在自己方便的时候学习。这样,才能够充分体现数字技术的普适性和现代学习的泛在性,真正使学习者能够随时随地、随心随意地学习。

基于上述认识和课程改革的需要,2010年天津市电化教育馆陆续摄制开发《硬笔书法》和《软笔书法》(小学四至五年级开设)。这两门微课程统称《习字与书法》)网络微课程,共有160课时,每学期各16课时,每课时授课时长大约15分钟。

《习字与书法》每课时的结构大致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回顾旧知、巩固所学。第二部分是导入新课、明确目标。第三部分是教授新知、突出重点。这部分占用的时间相对较多,也是整个课程精华所在。在有限的时间内,教师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将知识规律和内在联系讲明白讲透彻。第四部分是小结要点、布置作业。

《习字与书法》)网络微课程的开发和应用,较好地解决了天津市书法课师资紧缺的难题。自2010年暑期我们将《习字与书法》网络微课程放在天津市教育委员会的“开放学堂”(如图1)和“博学乐园”(如图2)网络教学平台上开始,截止到2012年10月初,“博学乐园”中注册用户已达47069人,总学习时长达84740分钟。

全文阅读

面向“数字原住民”的一节信息技术课

《网络改变生活》一课内容涉及信息浏览、电子邮件、网络购物、即时通讯、博客与微博、个人图书馆等互联网应用,功能非常丰富。教师普遍感觉这种操作性较强的内容很难驾驭,涉及的知识面广、容量大,学生熟悉程度各异,要上好这一课,对教师来说极具挑战性。2017年3月,在无锡市初中信息技术优质课展示活动中,蠡园中学的汤巍楠老师和南湖中学的朱敏花老师就这一内容分别上了两节展示课,给大家提供了很好的研究范本。

总评

《网络改变生活》一课所涉及的互联网应用,有的应用学生已经熟练掌握,如信息浏览、即时通讯;有的应用学生基本了解,如网络购物。于是,有教师提出,这样的课完全不用细讲,可以一带而过,属于可上、可不上的内容。另一种观点认为,虽然初中生基本都接触过互联网并能简单应用,但应用范围还是比较有限的,有必要详细地讲解并进行操练。其实这两种观点都发生了偏差,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了解网络对我们生活、学习、工作的影响,及其ι缁峤步、生产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本课的重点在于让学生体验网络给生活、学习带来的极大便利,网络改变了生活,不能仅局限于网络技术的应用操作。

朱老师精心设计了“运动会策划”的主题活动,让学生在解决系列问题的过程中了解网络应用,感受网络给生活带来的改变和便利;汤老师则通过设计“春游踏青主题读书会”策划活动让学生了解技术应用,体验网络应用对生活的影响。从这个层面分析,两位教师深入剖析了教材,定位准确,对“教什么”非常明确。

这两节课都是以大主题活动的方式组织教学活动,并在整个活动过程中贯穿明、暗两条线。明线是学生对任务的完成;暗线是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感受网络技术对生活带来的影响。

具体细节点评

1.巧设主题活动,激发学习兴趣

对信息浏览、电子邮件、网络购物、即时通讯、博客、微博、个人图书馆等网络应用的教学,通常会为每个具体应用设计相应的主题活动或选择相应的案例进行阐述。这样的设计使主题过多且分散,冲淡了对主题――网络改变生活的感悟和体验。

全文阅读

合理使用虚拟教学手段,促进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

摘 要 网络教学作为目前高校教学的最重要方式之一,己经成为高校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教学手段之一。本文通过几个方面的论述,阐明了虚拟教学手段在高校教学中的地位及如何使虚拟教学手段更好的为高校教学服务。

关键词 网络图书馆 虚拟教学 虚拟实验室 多媒体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网络虚拟技术如今已经全面引入大学校园和课堂,虚拟技术的应用是当今高等教育的必然趋势。如何合理的将现代的虚拟教学手段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结合,是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也是目前的当务之急。

1合理使用网络图书馆

网络图书馆,就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数字信息资源进行采集、整理和贮存,并向所有连接网络的用户提供服务的机构。与传统图书馆相比,网络图书馆由于使用了网络数字化技术,改变了以往信息存储、加工、管理、使用的传统方式,其所提供的服务不再受时空的限制,不受点对点传播信息的约束,将传统图书馆服务中心以图书馆为中心转变为以读者为中心,借助网络环境和高性能计算机等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与共享。

虚拟技术支持下的网络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有很大不同。它既有纸质图书,更拥有大量的电子图书,且电子图书的比重在日渐增强。因为电子图书存储相当便捷,不需要占据三维空间,加之学生可以随时通过网络终端瞬间查阅网上的任一图书馆或网络数据库的图书信息及资料,极大地节省了人力和物力,同时也方便了学生查阅资料。学生可以成为网上任一图书馆或数据库的读者,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实现图书资料共享。所以,网络图书馆应用的日渐普及,必然使传统图书馆的空间呈现出相对缩小的趋势,网络图书馆的虚拟空间则呈现出迅速扩大的趋势。网络图书馆的出现极大地满足了学生快速查阅资料及大量查阅资料的需求,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目前很多高校都引入了万方数据、超星数字图书馆、CNKI数字图书馆等大型网络数据库。有了上述这些大型网络数据库的引入,更加能极大地开扩学生查阅信息的范围,开扩了学生的视野关提高了阅读效率,从而提高了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

2合理使用网络虚拟的实验室

全文阅读

浅谈网络教学与培养问题意识的整合

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大力推进课改的现代课堂教学中,必须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切实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现代先进的网络技术已经在课堂教学中得以运用,使课堂教学“焕发了生命的活力”,学生也好像“如虎添翼”“知识淘金”“博览群书”“网上冲浪”“QQ世界”“邀游世界”,网络真的改变了学生以往那种沉闷的学习生活。如何利用网络来引导和培养学生“筛选信息”“发现问题”呢?值得思考和探索。

1.满足学生好奇的心理,“吸引学生的眼睛”。“好奇”是青少年的天性,青少年那种猎奇的心理会驱使他“寻求新奇”,去“打破砂锅问到底”。网络世界是个“五彩缤纷”的“社会”。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都要根据青少年的需要,去捕捉适合青少年的“东西”。当每个青少年被你“巧妙”设计的教学情境和内容所“吸引”的时候,也会在情境中很自然地产生一个又一个“疑问”。比如,有位老师、执教“网上购书”。先设计了一个生活中购物情境:晓涵同学到书店购书。购书程序学生都对答如流。那么我们如果要在Internet上购书也是这样做的吗?一下子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各式各样的问题都来了。诸如:网上书店也能像书店一样选择吗?书有新华书店多吗?能打开看吗?价格贵吗?会不会上当受骗?学生各抒己见。老师神秘地说:“那我们就去‘看看’,体验一下网络购书的奥秘吧!”然后老师带着学生一起“走进”了网上书店“邀游”、购物。学生的好奇心驱使学生全神贯注地“沉浸”在网络中,也乐在其中。同时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网上购物”的真本领。

2.满足学生好动的心理,“营造活动的情境”。哪个青少年不“好动”,这是由青少年特殊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所决定的。我们根据青少年好动的特点有效地加以引导和规范。当然决不是压制。压制就会使青少年失去“灵感”、失去“创造性”、失去“童趣”。把握青少年“好动”的特点。营造一个良好的活动情境,学生必将“因动而疑”,“因动而学”,“因动而创”。

3.满足学生好玩的心理,“激发创造的灵感”。学生“好玩”是因为他们能从玩中找到快乐,那我们就根据青少年这一特点让他们在老师“预设”。的情境中尽情地“玩一把”。在开发学生智力、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挖掘学生创造力的游戏中有很多优秀的游戏。青少年本身是好学好问的,特别是当青少年遇到他所喜欢的东西时,兴趣更高,问题也更多。其实,只要引导得好,坏事也会变好事。所以,我们一些网络(电脑)教师要设计一些符合青少年特点的游戏。给青少年一个“自由”的空间,让青少年的灵感得以“常生”。

4.满足学生好试的心理,“提供体验的机会”。勇于尝试,敢于接受挑战,不放过哪怕百分之一的机会。是一个强者的素质。现代社会需要的不光是有知识和技能的人,还需要那些有勇气和毅力的人。“好尝试”是发现的基础。在探究过程中就会有问题产生。网络资源丰富,筛选健康的“精神食粮”,为学生提供体验的机会,会让学生在网络“跌打滚爬”中生发问题意识,从而达到“会问”。比如:教学《铺地砖》,我就设计了这样一个练习:先让学生上网查找“理想中的地砖”。然后,我引导学生把地砖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在电脑上排列出来。结果学生发现了很多问题。然后。我就组织学生进行了激烈的讨论,最后问题都解决了。学生经历了这个过程,有了体验的机会,才发现了“铺地砖”也是很有学问的。既要考虑到美观,还要考虑到经济、实用。长了不少见识。所以说,数学教学是离不开生活的。

5.满足学生好强的心理,“享受成功的快乐”。一个青少年有“争强好胜”的心态说明他有进取心,追求上进,只要“不偏激和过火”。因而老师要注意引导,防止青少年出现狭隘的妒忌心态、好胜心理才会“利大于弊”。利用青少年的好胜心理,培养孩子的敢想、敢问、敢质疑的精神。则具有时代意义。比如,在组织学生参加网页设计比赛中,教师就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比赛问题。特别是老师要看重学生经历的过程,至于比赛结果固然重要,但不能当成是衡量青少年能力的“砝码”。要发扬“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精神。我们要让青少年在学习过程中发扬“好胜的心理”,学习好网页制作的每个环节。激发学生质疑问难的意识。同时,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享受到成功的快乐。哪怕是一个小小的惊喜,老师也要与学生一起分享。这对青少年来讲就像“催化剂”一样激励他们不断努力下去。在网页制作过程中,学生经常抓住制作过程中的一些问题来“难”老师。

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创新精神的基石。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起点。高度肯定和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为中外教育家所共识。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是教学经验或实践上的一个技巧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所以,我们不要担心学生在网络课上(也包括其他课)会提出什么“稀奇古怪”的问题,真正值得担心的是学生没有问题能提。学生积极主动的问题意识。善于提问的能力以及敢于挑战的精神我们必须加以培养。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