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外向型经济

外向型经济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外向型经济转型

内容摘要: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分工的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由传统的以垂直型分工为主转变为以产业链分工为主,我国的制造业位于产业链的底端,国际分工的利益较低。因此,必须参照新型国际分工模式,通过产业链的整合与升级,提高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我国的外向型经济转型才能成功。

关键词:外向型经济转型国际分工模式

自2008年以来,受资源价格上涨、人民币升值和美国次级债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出口企业经营状况恶化,出现了众多企业倒闭或者经营难以为继的现象,外向型经济风光不再,国内要求外向型经济转型的呼声日益高涨,那么外向型经济该转向何处呢?笔者以为应当立足全球视角,放在新型国际分工的格局下去考虑问题,否则得出的结论将失之偏颇。

国际分工格局的演变趋势及特点分析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国际分工的格局是动态演进的,不同阶段的国际分工格局亦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大体上可以将国际分工的格局划分两个阶段。

(一)垂直型分工阶段

此阶段的国际分工是基于不同技术水平下的垂直型分工,即不同产业之间的分工。该阶段大体上又可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从18世纪中叶至20世纪50年代,当时的国际分工处于传统的工业国和农业国这样一个分工格局。其主要特点是经济相对发达的工业国家主要生产和出口工业制成品,经济落后的农业国家则主要生产和出口农矿产品,形成了工业制成品生产与初级品生产的国际分工格局。第二个时期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至80年代,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跨国公司实施全球化战略,不仅使发达国家间的社会再生产过程相互交织,而且还将发展中国家纳入跨国公司内部的生产过程。发达国家将技术发展相对成熟、成本相对较高的产业部门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形成了发达国家生产和出口技术密集型和一部分附加值较高的资本密集型产品,发展中国家则主要生产和出口劳动密集型和一部分附加值较低的资本密集型产品的新格局。

(二)产业链分工阶段

全文阅读

“外向带动”外向型经济

中山市是我国沿海开放城市之一。目前,随着神湾港的开通,中山已形成东有中山港、南有神湾港、北有小榄港的"品"字形码头布局,其中,中山港的集装箱年吞吐量更是跻身全国十强、世界百强。

近年来,中山市积极推进“外向带动”战略,加快与国际产业结构转移对接,构建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迄今已与130多个国家、地区建立经贸合作关系。改革开放以来到2006年底,全市累计出口达785.6亿美元,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76.7亿美元,全市各类涉外企业约5000家。2006年进出口额达231.3亿美元,比增23.4%;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7.1亿美元,比增8.4%。在国际贸易摩擦增多、土地紧缺、用电紧张等不利因素制约下,我市外经贸始终保持了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良好势头,外向型经济成为我市建设“两个适宜”城市,构建和谐中山的重要推动力量。

本世纪的前20年是外经贸加快转型升级,实现协调平衡发展的关键而重要的时期,随着国内外发展环境的不断变化,确保外经贸可持续增长面临巨大的挑战和考验。回顾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5年来的发展历程,我们认为要加快外贸发展,提升外贸竞争力,必须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加注重外经贸结构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注重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注重扩大进口,加大设备、技术和战略资源的进口;注重培育新亮点,扶持一批民营出口企业做大做强,形成内外源经济互补互进的外经贸新格局;注重营造良好的外贸进出口环境,加快大通关建设;注重提高应对国际贸易摩擦的能力和水平。通过一系列措施,切实推进外经贸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推进外贸出口从低附加值、贴牌生产出口和货物贸易为主向高附加值、自主品牌出口为主和注重服务贸易转变,推进对外贸易从出口导向为主向进出口协调发展转变。

全面释放外贸主体活力是我市采取的重要举措之一。要适应入世后的经济运作规则,必须实施投资主体、目标市场和出口产品的“多元化”战略,其中最关键的是要深化企业所有制改革,充分释放外贸企业的活力。我市的外贸企业原来绝大部分为纯国有性质,近年来,我市积极对外经贸企业改革进行探索,以产权制度为突破口,坚持一司一策,选择最佳转制模式。2001年全市外经贸系统所属21家企业改制工作基本完成,转制面达100%,走在全省各市外经贸系统的前列。转制后,不断加大扶持力度,推动其走实业化、多元化、国际化的跨国经营之路。转制几年来,大部分企业资产质量好转,财务状况和经营效益改善。目前出口超亿美元的外贸企业,已由转制前的1家增加到6家;转制外贸企业出口21.5亿美元,是转制完成当年的3倍。

其次,我们着力做大做强外贸龙头企业。外经贸发展的主体是企业,提升外贸发展的竞争力从根本上是要提升外贸企业的竞争力。过去,我市外贸企业规模小而分散,还经常发生不规范的竞争,削弱了国际竞争力。经过探索我们认识到,改变这种状况的有效途径是推动企业实现规模经营,节约成本增加利润,提高抗风险能力。从政府角度,就是要通过政策、资金等方面支持,培养规模大、效益优、竞争力强的龙头外贸企业,以大带小,以强带弱,实现整个行业实力的全面提升。2005年,我市有6家企业进入全国进出口额最大的500家企业行列,有3家公司成为我国出口额最大的200家企业;2006年全市有16家企业出口超亿美元。针对民营外贸企业不断涌现的情况,我市制定完善了《关于扶持民营进出口企业发展工作方案》,扶持民营外向型企业开展进出口业务,对重点企业进行跟踪服务,充分挖掘增长潜力,民营企业参与国际经贸合作竞争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截至2006年底,全市共有民营进出口企业694家,占全市内资进出口企业的91%,2006年民营进出口企业出口占全市出口总值的20%。

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我市不断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出口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低、核心竞争力低,在国际市场的竞争靠价格低,这样容易遭遇反倾销制裁等贸易壁垒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在追求出口规模稳定增长的同时,在战略导向上更加注重出口的质量、结构、效益,扩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商品出口。要大力实施“科技兴贸”和“品牌带动”战略,加快推动出口由“数量增长”向“质量增长”转变;积极推动外向型企业开展质量管理体系、环境体系和各类产品认证等工作,引导企业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创立自有品牌、商标。为此,我市对民营进出口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取得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和各类产品认证,取得国外知识产权,在省分配资金额度内予以支持;对获得国家级和省级名牌产品的企业,被授予“中国专利金奖”、和“中国专利优秀奖”等企业予以资助和奖励,在实施名牌战略中,走出了一条创区域品牌与企业创名牌相辅相成的路子。同时以区域特色经济和名优品牌产品为依托,以民营进出口企业为主体,积极培育和发展各类出口基地,增强出口竞争力。2006年高技术产品出口达35亿美元、比增21%;机电产品出口99亿美元,比增30%。目前,全市已基本形成以纺织服装、箱包、玩具、鞋帽等劳动密集型的传统大宗商品和机电产品出口为主体,以电子信息类高技术产品为新增长点的多元化出口商品结构,并打造了一批知名出口品牌。

外贸增长方式转变固然需要外贸企业本身努力,但是外部环境是否优化也很重要。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加快,贸易保护主义加强,加大了我国商品进入这些市场的困难;同时部分发达国家歧视政策干扰和发展中国家竞争加剧,在贸易上制造反倾销案件,实行贸易制裁,不断制造摩擦和对抗。特别是入世5年来,我市共遭遇反倾销等案28宗,涉案产品20多种,涉案企业170多家,涉案金额5700万美元。面对日益频繁的国际贸易摩擦,我市外贸发展面临巨大的压力。为了帮助企业积极应对外贸出口面临的各类贸易摩擦和技术壁垒,一是要健全职能部门机构设置,我市在广东省地级市中首批设立外经贸部门公平贸易职能科室,建立公平贸易专业网站,宣传普及公平贸易相关知识。二是要加强对大类敏感商品出口情况的跟踪分析,及时多类商品的反倾销预警,有效增强企业规避潜在贸易风险的意识,提高企业应对贸易摩擦的能力。三是大力推行“政府+行业协会+进口商+涉案企业”四位一体的应诉模式,建立上下联动的应对机制。指导涉案企业积极应诉,不断提高有效运用WTO规则交涉与抗辩的专业水平。在输美木制卧室家具反倾销、欧盟塑料袋反倾销等案件中,我市应诉企业成功获得较低税率,既维护了我市出口企业的合法权益,保住了出口市场份额,更确保了我市对外贸易的健康稳定发展,切实维护了我市产业的安全与发展。

为了提高通关效率,我市全力推动“大通关”建设。加快货物通关速度既是有关部门的办事效率的体现,更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政务环境状况的集中体现,也是企业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所期望的。我市建立了外经贸联席会议制度,外经贸、海关、国税、外汇管理、检验检疫等职能部门定期研究解决扩大出口和吸收外资的关键和紧迫问题。全面整合口岸资源,加快“电子口岸”建设,如推行无纸化报关、电子报检、电子签证、电子转单等,使通关环境更加畅顺。目前已有100家外资企业加入海关联网监管。

全文阅读

外向型经济发展

此论文从近几年中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做法,改革的主要成效,今后改革取向,几个方面说明了我国外汇管理体制外汇发展完善。

摘要:为了加快中国外向型经济发展以及中国经济与国际经济接轨,在1994年外汇体制改革成功的基础上,又进行了一系列新的外汇体制改革,并取得了圆满的效果。认为今后中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方向将是逐步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推行比例结汇形式的意愿结汇制、建立符合国际规范的外汇市场、扩大中国金融业的开放程度、完善国际收支申报体系和法规。确保中国经济真正融入国际经济主流。

一、近几年中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做法

1.确立了对资本项目进行管理的新方针

1996年11月实现了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后,中国外汇管理原则及其内容相应发生了重大变化,即由可兑换前的侧重于外汇收支范围的严格审批转为对交易真实性进行审核,外汇管理的方式由事前管理、直接审批改为事后监督、间接管理的模式。这就是说,凡是经常项目下的交易,只要单证齐全、真实可靠,就可以不受限制地对外支付货款及运、保、佣费用。按照国际常规和改革顺序,一国实现经常项目可兑换后,应继续进行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改革。不过,中国并没有急于求成。鉴于中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的国情以及20世纪80年代以来拉美等发展中国家脱离实际,过快开放资本项目造成外汇流失、频繁发生金融危机的事实,中国审时度势,适时提出对资本项目进行管理的新方针,并在1997年1月14日新的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中进行了明确规定:“国家对经常性国际支付和转移不予限制,……对资本项目外汇进行管理。”在市场机制不健全、外汇资源相对稀缺的条件下,中国作出对资本项目进行管理的决定,无疑是正确的和及时的。随即而来的亚洲金融危机证实了这一点。

2.构建宽松的外汇环境

中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基本出发点是为中、外资企业及个人创造一个良好的外汇环境,促进国民经济的正常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顺利进行。本着这一原则,近几年中国外汇管理当局努力抓了这样几项改革:一是于1997年1月1日起,开始进行远期银行结售汇试点,为企业提供规避汇率风险、降低交易成本的保值手段;同年10月15日,允许符合一定条件的中资企业开立外汇帐户,保留一定限额经常项目外汇收入。二是增加外汇管理的透明度、公开性。1999年5月28日,中国外汇管理当局开通了国际互联网网站,内容包括全部现行外汇管理法规、业务操作指南等。三是各地外汇管理部门努力提高服务水平,不断探索,开办了“红色通道”、“首问负责制”、“免费咨询电话”等新的服务项目,为中、外资企业和个人提供优质服务。四是在个人因私用汇方面,也在真实性需求的基础上逐步向便捷宽松的方向发展。1994年个人出境旅游只能换购60美元,1996年提高到1000美元,1997年再次提高到2000美元。五是于2001年初允许中国境内居民从事B股投资,为国内持有外汇的居民提供了新的投资渠道。

3.完善外汇市场建设

全文阅读

外向型经济转型途径

自2008年以来,受资源价格上涨、人民币升值和美国次级债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出口企业经营状况恶化,出现了众多企业倒闭或者经营难以为继的现象,外向型经济风光不再,国内要求外向型经济转型的呼声日益高涨,那么外向型经济该转向何处呢?笔者以为应当立足全球视角,放在新型国际分工的格局下去考虑问题,否则得出的结论将失之偏颇。

国际分工格局的演变趋势及特点分析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国际分工的格局是动态演进的,不同阶段的国际分工格局亦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大体上可以将国际分工的格局划分两个阶段。

(一)垂直型分工阶段

此阶段的国际分工是基于不同技术水平下的垂直型分工,即不同产业之间的分工。该阶段大体上又可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从18世纪中叶至20世纪50年代,当时的国际分工处于传统的工业国和农业国这样一个分工格局。其主要特点是经济相对发达的工业国家主要生产和出口工业制成品,经济落后的农业国家则主要生产和出口农矿产品,形成了工业制成品生产与初级品生产的国际分工格局。第二个时期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至80年代,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跨国公司实施全球化战略,不仅使发达国家间的社会再生产过程相互交织,而且还将发展中国家纳入跨国公司内部的生产过程。发达国家将技术发展相对成熟、成本相对较高的产业部门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形成了发达国家生产和出口技术密集型和一部分附加值较高的资本密集型产品,发展中国家则主要生产和出口劳动密集型和一部分附加值较低的资本密集型产品的新格局。

(二)产业链分工阶段

随着信息技术、服务业以及全球化进程迅速发展,分工逐步深化、细化,传统的垂直型分工的格局被打破,代之以产业链分工为主,即国际分工依据同一产业内部产业链条的不同环节来进行。具体而言,产业链条可以分为三大环节,即上游环节,包括研究与开发、创意设计、工艺及加工技术的提高和培训、原材料采购等分环节;生产环节,包括母板生产、系统生产、终端加工、测试、质量控制、包装与库存管理等分环节;下游环节,包括分销物流、批发零售、广告品牌管理及售后服务等分环节。经过多年的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发达国家致力于研发和品牌营销、控制核心技术等上、下游环节,而将加工制造环节转移出去,生产结构呈现出典型的“哑铃型”。

可见,此阶段的分工不再是单纯的产业间分工了,而是产业内分工,是同一产业内部不同环节之间的分工,在这一分工模式下,发达国家不再是单纯的资本密集型产品或者是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国,发展中国家也不再是单纯的劳动或者是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国了,而变成了发达国家出口的产品中也包含着劳动密集产品,发展中国家出口的产品也包含着技术密集型产品,只不过两种类型的国家在产品的生产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对于发达国家出口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来说,发达国家并不承担产品的生产或者加工环节,而是致力于该产品的研发、设计和品牌营销等上、下游环节,同样对于发展中国家出口的技术密集型产品来讲,发展中国家也基本上不承担产品的研发、设计和品牌营销等环节,而是负责该产品的加工或制造环节。因此,此种分工模式下的产品实际上不一定是发达国家生产的,可能是发展中国家生产的,很大程度上是多个国家共同完成的,产品多是“万国牌”。因为,这不是单纯的产业与产业之间的垂直型分工模式了,而是基于产业链条上的产业内不同生产环节的分工模式。

全文阅读

外向型经济结构的检验

摘要:

本文运用广东2004—2013年外向型经济发展数据,实证分析了广东外向型经济结构与速度之间的协整关系和格兰杰因果关系,得出广东外向型经济结构与速度之间的不完全协整关系和格兰杰因果关系。由此得出广东外向型经济发展要在稳增长条件下协调结构改革与适度增长的平衡关系。

关键词:

外向型经济;经济结构;增长速度

理论上,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速度之间存在着相对稳定的关系。经济结构往往是相对稳定的变量,而经济增长速度却会受到不确定性因素影响,导致短期内经济增长速度发生波动。在经济结构逐渐优化的阶段,经济将会呈现出上升态势,而结构逐渐僵化的背景下,经济增长速度将会出现下行趋势。经济结构调整在短期内会使经济减速,而在长期里,结构调整会带来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众所周知,我国经济面临的着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多重压力,而经济减速已经成为新常态的代名词。作为经济主要特征之一的外向型经济,是否也存在着结构与速度长期稳定的关系呢?本文将从结构与速度的关系入手,分析和判断广东外向型经济转型过程中,结构与速度之间的关系是异常变动还是处于正常范围之内。

一、变量选择与数据说明

(一)结构指标的选择结构指标选择外资结构、一般贸易结构和高技术产品出口结构三个变量。其中,外资结构是指经济结构中外资所占的比例;一般贸易结构是指一般贸易占对外贸易的比例,这里主要是指出口结构的比例;高技术产品结构是指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量的比例。

(二)速度指标的选择外资增长的速度、一般贸易增长的速度和高技术产品出口增长的速度。其中外资增长速度是指广东实际利用外资的年增长率;一般贸易增长速度是指一般贸易年增长率;高技术产品出口增长速度是指国家界定的高技术产品的年增长率。上述数据在广东省统计年鉴中均具有可得性。同时,由于是比值关系,增长速度是一个无单位量纲的指标。所有数据均来自广东省统计年鉴,在必要情况下,对数据进行依据客观实际的处理。

全文阅读

外向型经济统计论文

一、安徽省与全国其他各省的外向型经济的聚类分析

1.指标以及具体数据S1各省的进出口总额(万美元)、S2各省的出口总额(万美元)、S3各省进口总额(万美元)、S4各省出口总额占各省GDP的比例、S5各省实际利用外资总额(万美元)、S6各省实际利用外资总额占社会固定资产总额的比例、S7外商投资企业个数(个)、S8外商投资企业注册资本中外方所占比例、S9国际旅游收入(万美元)。2.聚类分析产生数据并进行分析根据表1可知,若分为五类,则广东为一类;上海、江苏为一类;北京为一类;浙江、山东为一类;剩下的其他地区为一类。再结合进口、出口总额等各指标,可知广东、上海、江苏这些地区的外向型经济发展状况很好,北京、浙江、山东这些地区的外向型经济发展状况次之,而安徽则是属于外向型经济不发达的大部分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可以看出,位于东南沿海地区的省份,无论在对外贸易还是利用外资方面都比其他地区拥有明显的优势,一来这些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较早,有良好的基础;二来这些地区拥有地域优势,交通非常便利,与外国交流十分方便。广东位于东部沿海地区,与港澳台以及外国的联系都非常方便,十分有利于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上海作为长三角的中心城市,在长三角经济发展中占据首位,主要经济指标总量稳居第一。苏南地区经济发展迅猛,大部分是因为上海的经济辐射。浙江七市增长较快的城市所占比重较小,拉动能力不足,发展速度慢于江苏八市。而北京市我国的首都,更有其特殊的独有的发展优势,这些都是安徽所没有的,因此安徽省要想发展好外向型经济就要克服这些问题,发扬自己的优势。

二、安徽省各地级市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

1.指标以及具体数据X1各市的进出口总额(万美元)、X2各市的出口总额(万美元)、X3各市进口总额(万美元)、X4各市出口总额占各市GDP的比例、X5各市实际利用外资总额(万美元)、X6各市实际利用外资总额占社会固定资产总额的比例、X7外商投资企业个数(个)、X外商投资企业注册资本中外方所占比例。因为找不到国际旅游收入,故在此分析中删去该指标。2.由主成分分析产生数据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由主成分分析所可知,前3个因子的累积方差贡献率已经达到89.194%,所以应提取3个因子。第1个因子主要解释进出口状况,所以可解释为贸易开放度;第2个因子和第3个因子主要解释利用外资的情况,可解释为资本开放度。由这3个因子可基本解释外向型经济的发展状况。由此可以写出因子得分函数,继而得出安徽省各市外向型经济综合得分及排名,即表2。由表2主成分分析结果可知,合肥市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得分为1.5811,位居安徽省第一位。合肥市是安徽省的省会,这是它的绝对优势,国家已明确推进中部崛起,将在发展政策、资金和重大项目布局等方面给予倾斜,合肥拥有中科大、合工大等56所高校,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各种科研机构200多个,丰富的科技资源优势极大地催化和推动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作为长三角近邻和纵深腹地,随着高速铁路和公路的建设,全国内河航运重要港口的定位,将会凸显合肥市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地位,为合肥市加快融入长三角提供十分有利的条件,这些都非常有利于外向型经济发展。马鞍山市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得分为0.8026,位居安徽省第二位。马鞍山作为安徽省的东大门,皖江经济带的“老龙头”,有着紧邻长三角的独特优势,是南京都市圈核心城市之一。改革开放以来,马鞍山凭借着良好的区位优势,以融入南京都市圈为切入点,以谋求与长三角城市共同繁荣为目标,内强素质,外拓市场,抢抓机遇,奋力追赶,国民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改革开放以来,马鞍山以其独有的矿产资源,不断改善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近些年来,马鞍山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得到进一步拓展,利用外资实现高速增长,外向型经济发展势头良好。芜湖市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得分为0.6696,位居安徽省第三位。芜湖地处皖江一带,毗邻长江,接壤长三角,交通优势明显,拥有奇瑞、海螺、方特等诸多知名经济实体的芜湖经济在安徽省举足轻重。芜湖引进世界500强企业及其他跨国企业成绩良好,香港信义、台达、日本川崎重工、德国博世、美国伟世通、英国特易购等企业均在芜湖新设投资项目或加大投资力度,这些都有力地推动着芜湖市外向型经济向前发展。外向型经济发展优秀的前三位城市都位于安徽省的东南部地区,比较临近上海等长江三角洲一带,外向型经济受它们的带动比较大,发展势头良好,而最后几位的城市位于安徽省的西北部,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由此可见,安徽省的外向型经济发展十分不均衡,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这样非常不利于安徽省外向型经济的整体发展,在以后的发展中必须解决这一问题,努力实现安徽省外向型经济的协调发展。

三、安徽省外向型经济发展状况其发展特点

由上面的主成分分析可知,外向型经济大体可由贸易开放度、资本开放度来解释。因此下面我从这两个方面来描述一下多年来,安徽省外向型经济的发展状况和发展特点。1.安徽省的贸易开放度近年来安徽省进出口规模逐步扩大。2000年进出口总额为334689万美元,2012年进出口总额为3928454万美元,2012年的进出口规模近似是2000年的12倍,其增长异常明显;从2000年到2012年出口商品中工业制成品所占比例逐渐增大。出口商品中工业制成品一直占最大比例,2000年出口商品中工业制成品所占比例为86.65%,到2012年占比上升到了93.36%;在进出口商品贸易中以一般贸易为主,进料加工贸易次之,其他的所占比例非常小。2012年进出口总额中,一般贸易占77.43%,加工贸易占15.16%。2.安徽省资本开放度近年来,实际利用外商投资额逐渐增大,外商投资企业户数不断增加,注册资本中外方所占比例在不断增加。2012年实际利用外商投资额为863811万美元,外商投资企业有4466户,注册资本中外方所占比例为74.50%;外商直接投资以独资经营企业为主,合作经营规模逐渐变小,合资经营规模逐渐变大,但今年有所下降。2012年,在对外签订利用外资协议额中,独资经营占外商直接投资的67.28%,合作经营企业利用外资额为4472万美元,合资经营企业利用外资额为70431万美元;在实际利用外资额中,独资经营占外商直接投资的65.97%,合作经营企业利用外资额为1971万美元,合资经营企业利用外资额为269883万美元。由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这些发展特点可知,安徽省的贸易开放度不断提高,进而反映安徽省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规模不断扩大,项目不断增多,效率不断提高,增长速度非常快。

四、安徽省外向型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

1.安徽省外向型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从上文分析中,可以看出安徽省外向型经济发展面临以下几个问题:对外贸易发展迅速,但对外开放度仍偏低,导致安徽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偏低;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但投资区域仍不平衡,导致安徽省外向型经济发展存在区域差异;外资企业和园区经济成为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但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仍然不够,对整体经济贡献仍不突出;外商投资的产业结构主要集中在二、三产业,而第一产业的投资很少,这不符合安徽作为农业大省的发展目标,同时第二、三产业也集中在制造业和房地产业上。2.大力发展安徽省外向型经济的对策利用有利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资源优势,发展对外贸易,努力提升安徽省外向型经济在全国的地位。安徽在中国的中部地区,兼得沿海和内陆双重条件,发挥着我国对外开放承东启西的桥梁,利用以上海浦东为龙头的长江经济带开发开放促进安徽省的开放和发展。安徽省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其中20多种重要矿产储量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可以利用这些资源吸引外资,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安徽省东南部地区应该发挥辐射功能,进一步带动西北部地区的外向型经济迅速发展;西北部地区应该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培养自己的外向型特色产业,吸引外商投资,加强对外贸易和交流合作力度。安徽省是农业大省,我们需要把这一优势利用起来,依靠科技的投入,改变传统的粗放型为集约型的增长方式,建成以出口为目的高效农业,逐渐成为农业强省。发展特色农业,利用科学技术,加强管理,规模生产,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

全文阅读

外向型经济研究论文

一、我国外向型经济的困境

(一)金融危机的冲击

2008年下半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华尔街金融风暴,快速席卷整个国际金融市场,演变成全球性金融危机。接着对我国经济造成了重大的冲击和影响。因此,2008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把扩大内需作为保增长的根本途径,把“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推动又好又快发展”作为2009年的工作重点。

(二)“储蓄—投资—经济增长”的转换机制不畅通

就我国的具体情况而言,“储蓄—投资—经济增长”的转换机制不畅通,其原因大致如下:首先,中国储蓄——投资转换率低;其次,中国的投资率过高;再次,中国的投资效率低下。

(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即以内需促增长

根据西方经济学基本理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架马车”是消费、投资和出口。具体到我国目前的现状而言,以内需促进增长很有必要:首先,金融危机下出口的受阻;其次,“高储蓄—高资本—高投资—高增长”模式的不可持续。

1.“消费-增长”模式的理论基础

全文阅读

品牌,外向型经济的灵魂

一个地区或区域通过品牌产品占据市场,拥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和品牌产品,才能充分显示强劲的经济综合实力,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福建省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同时也是我国与世界联通的一个重要窗口。在外向型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福建较早树立了品牌意识,从1995年就开始推进品牌工作,十余年中硕果累累。近年来,随着外向型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和出口规模的迅速扩张,福建省大力实施出口名牌发展战略,稳步推进自主出口品牌体系的培育与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截至2005年,福建拥有“中国名牌”62个,有18个品牌被评为商务部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出口名牌。目前福建已是全国旅游鞋自主品牌最多的省份,共有12个旅游鞋产品获“中国名牌”称号,占全国同类产品的80%。

实施品牌带动利好多多

现代市场经济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品牌经济”。品睥是高质量、高信誉度、高市场占有率、高经济效益的重要表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也是区域经济活力的重要标志。一个地区或区域通过品牌产品占据市场,拥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和品牌产品,才能充分显示强劲的经济综合实力,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当前的福建经济正处于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发展的阶段。虽然福建工业外向度较高,外贸发展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拉动力之一,但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福建主要参与加工制造环节,不少企业采取贴牌加工方式,处于全球产业链的最低端,而不是从事速度、设计、流通、营销等高增值环节,大部分利润被拥有品牌权的国外企业所获得。所以,实施品牌带动,有利于推动自主创新和技术成果的产业化,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有利于引导和鼓励企业开拓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有利于整合提升区域特色经济,带动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有利于促进资源要素向优势企业集中,提高资源要素的利用率和产出率。

“三流企业卖产品、二流企业卖技术、一流企业卖品牌。”从国际品牌建设的经验来看,韩国、日本企业在较短时间内就创建了一批国际一流的品牌,并由此带动了本国产业的全面提升,确立了自身的贸易强国地位。而中国企业一直比较忽略品牌建设,多数仅是作为跨国公司代加工的生产基地,无缘品牌创建带来的超额利润,出口商品缺乏自主品牌,既影响了贸易收益,也不利于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和外贸可持续发展。

国际经验表明,深入实施自主出口品牌带动,加强自主出口品牌培育,是增强出口商品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是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优化外贸发展结构的必然选择。尽管福建是一个出口大省,但福建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仍然偏弱,缺少自主品牌、缺少自主核心技术,在产品源头、品牌形成这两个重要环节上福建企业才刚刚起步。

自创品牌百花齐放

全文阅读

外向型经济发展意见

为加快**市外向型经济发展,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东联西出”,提升**市外经贸发展水平,实现建设现代化国际商贸城的战略目标,根据国家和自治区有关政策精神,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建立目标管理责任制

每年将外贸进出口和利用外资目标任务分解到各区(县),与外资项目履约率和项目资金到位率一并纳入市委市政府年度综合目标管理考核。各区(县)、各相关部门领导的年终述职、总结要与外向型经济工作业绩和目标任务完成情况挂钩,形成全社会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格局。

二、建立表彰奖励制度

市委、市政府每年选择20家左右先进外经贸企业和年度目标任务完成好的区(县)及相关部门予以表彰和奖励,鼓励发展外向型经济。

三、建立外经贸网络平台

加大投入,在各区(县)、相关部门和外经贸企业建立**外经贸网络平台。不断完善各项服务功能,逐步实现外经贸网上审批和管理,并为外经贸企业提供系列电子信息服务,加强跨地区、跨部门的信息合作,逐步实现信息资源共建共享。

四、建立重点外经贸企业联系制度

全文阅读

外向型经济外语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摘 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我国外向型经济的迅速发展,市场对外语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我们应彻底改变“经院式”纯语言文学方向的外语人才培养模式,按照目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需要,规划实施厚基础、宽口径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策略。以期使学生不仅具有扎实的语言基本功,而且掌握丰富的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知识,为促进外向型经济稳步快速发展提供可靠的人才保障。

【关键词】外向型经济 外语应用型人才 培养策略

外向型经济是一种向外拓展式的开放型经济,是一国或地区为推动经济发展和增长以国际、国内广阔的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参与市场分工和市场竞争,并逐步建立起来的开放式经济结构、经济运行机制和经济运行体系。与国际市场的接轨决定了外向型经济对既能熟练掌握和运用外语,又熟悉某一领域的专业知识,具有知识的交融性、能力的综合性和创新性的外语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作为外语教学工作者,我们必须立足外向型经济对外语人才的素质要求,采取切实可行的策略,努力使我们培养的学生成为基础宽厚、知识面广,以外语为工具、以专业为方向、外语与专业优势互补的应用型外语人才。

一、培养外语专业的应用型外语人才

国家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外语教学的指导性意见指出:培养应用型外语人才是高校外语专业改革的方向。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许多高校的外语教学是一种单一的外语教学模式。即片面强调外语专业知识的灌输,忽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以及应用能力的提高。这样培养的学生也许外语专业知识掌握得很好,但是缺乏广博的知识面和实际工作的能力,难以胜任外向型经济所涉及的诸如经贸、科研等综合素质和技能高的工作。因此,基于外向型经济的外语专业的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要改革课程设置,使教学内容包含经贸英语、商务英语、国际新闻、国际贸易、国际金融、教育传播、外事外交等多个方面,充分反映现代科学的新成就和社会的新发展,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适应外向型经济对外语专业人才需求的多元化趋势。其次,在强化专业基础的同时设置不同专业方向。大学一年级重点培养学生的语言基本功,而后引导学生根据个人爱好主攻外语语言文学、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同声传译、书面翻译等研究方向,突出外语的应用性。第三,开设第二外语。在学好本专业外语的基础上,选修第二外语。如:英语――日语、英语――法语、英语――德语、英语――俄语、英语――韩语、英语――阿拉伯语、英语――西班牙语、英语――意大利语等。以更宽阔的语言修养适应外向型经济的需要。第四,实施主辅双修。主修外语,辅修新闻、经济、文秘、金融、商贸、法律、管理、计算机等非语言类的应用性课程,使得外语专业的毕业生既有坚实的语言基础和娴熟的语言交际能力,又掌握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二、培养非外语专业的应用型外语人才

一位多年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学者在一篇学术论文中提出了这样的论断:我国懂外语的人才很多,但能够熟练使用外语的法律、经济、财贸、金融、机械、化工、通信、软件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却很少,外语与非外语的应用性专业脱钩的现象比比皆是,严重制约了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比如,当前绝大多数IT行业实行软件外包,外语成为项目开发中的关键性因素。接受这些项目的技术人员仅靠区区三五百个外语计算机应用词汇和浅显的外语素养是不足以完全理解计算机科技类外语文献的,直接导致了相关行业不能在第一时间了解、吸收国际最新研究成果,只能维持低水平运作。针对这种情况,大学外语教学要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和就业需要,开发专业外语校本课程,使外语教学与学生的专业学习有机、和谐地融会在一起。为了提高学生学习专业外语的积极性,可以聘请外向型企业或猎头公司的老总给学生做专题报告,让学生明确掌握应用性外语在求职就业和未来职业发展中的优势。对于已经确定了就业去向的学生,在毕业前进行入职外语培训,以更具针对性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专业外语素质,优化学生的语言结构,实现学校外语人才培养与社会外语人才需要的“无缝对接”,为外向型经济的发展输送合格的非外语专业的应用型外语人才。

三、依托市场和企业培养应用型外语人才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