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外国文学教学

外国文学教学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外国文学教学文本分析

1影视狂欢时代的到来与经典文本的失落

自1895年电影诞生以后短短一百年左右时间里,如狂飙之风般改变着人类的阅读方式感知方式。随着新的科技手段的推波助澜,影视大有超越文学、艺术等门类成为霸主之势。为什么我们会喜欢看电影?为什么会对银幕上的一幕幕活剧激动不已?这个看似简单而可笑的问题也是很多电影人与理论家们争论不休的问题。从人的视觉原理上看,人的眼球对活动图像的感知较文字语言更具优势,因而从生理上人更倾向于活动的图像而不是静止的文字。作为“传媒符号”的影视也以其直观、生动、形象的画面带给人享受、放松和娱乐,这种感召力在很大程度上代替了文字阅读。相反,具体到外国文学领域,经典名著的命运就江河日下。影视的强烈冲击,加上我国由生产型向消费性、享受型社会的转化,大学生群体思想躁动,世俗化、功利化、实用化等随着滚滚商品大潮汹涌泛起。外国文学名著丰富的内在世界被沸腾躁动的世界和影视狂欢遮蔽,神圣的文学被除魅,通俗读物、休闲娱乐读物、图文本等文化快餐代替了经典文本,许多经典名著被冷落。一些学者通过这方面问卷调查发现,大学生更喜欢翻阅文化快餐、休闲类读物,在网上看娱乐视频。当前,大学生不读名著已经是极为普遍的现象。名著的命运从侧面反映出高校人文精神的失落。社会大环境的变化引发小环境和学生内环境的变化,给外国文学教学造成了一定的困境。

2外国文学教学中如何处理好名著影视和经典文本关系

2.1大量可资利用的名著影视资源

影视在叙事、人物形象、视听等方面存在重合因素,文学中的大量空白也为影视改编提供了可能。由外国文学经典文本或作家生平改编影视作品是一笔巨大的资源,如由卡夫卡和左拉生平改编的电影《卡夫卡》、《左拉传》,法国人自己拍摄的巴尔扎克的生平传奇《巴尔扎克》等;根据文学名著《伊里亚特》改编的电影《特洛伊》,根据俄狄浦斯王的故事改编的电影《俄狄浦斯》,根据中世纪《亚瑟王传奇》改编的《亚瑟王》,由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改编的同名电影,由莎士比亚戏剧《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改编的同名电影,由歌德诗体巨著《浮士德》改编的电影,由雨果的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改编的同名电影,由奥斯丁小说改编的电影《傲慢与偏见》,由哈代的《德伯家的苔丝》改编的同名电影,由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改编电影,由小仲马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茶花女》,由勃朗特姐妹的小说改编的《简•爱》、《呼啸山庄》,由司汤达小说改编的《红与黑》,由莫泊桑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项链》,由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改编的同名电影,普鲁斯特同名小说改编的《追忆逝水年华》,由海明威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老人与海》、《丧钟为谁而鸣》,由肖洛霍夫作品改编的电影《静静的顿河》,由卡夫卡作品改编的同名电影《乡村医生》、《变形记》,由乔伊斯的《死者》改编的电影,由海勒的黑色幽默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第二十二条军规》,贝克特作品改编的《等待戈多》等等,可以说,由外国文学名著改编的电影几乎覆盖了外国文学课程教学任务中代表性作家作品,是一笔巨大的可资利用的教学资源和财富。名著影视融合了文学与电影两种不同类型的艺术门类彼此的优长之势,既有“读”的优长,又有“看”的优长,可作用于欣赏者的视觉、听觉。

2.2名著影视和经典文本的优势与局限探讨

外国文学改编的名著影视和文学文本像双胞胎姐妹,虽然在相貌上有着极强的相似性,但却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影视艺术的最大魅力在于能够以经典文本为依托,通过光影、色彩、音响、声音交汇的生动逼真的动感时空直观地诉诸人的视听,展现外国文学经典文本中所描绘的生动丰富的社会生活场景,给人极大的视听享受。外国文学教学中一些文化背景、特定时空等通过影视要比口头讲授更容易接受,“影视文化的心理亲和力和传统的强制性灌输相比,更能渗透进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和生活方式之中”,①学生的接受路径是由影像到文本,②先接触名著影视,之后才回头看作品的,名著影视起到了普及文学名著的作用,这对我们的教学也不无启发。名著影视和经典文本相比也存在不同,改编毕竟是再创造,是另一种艺术创作,“原著加我”、“我”加原著、原著淡去,突出自主意识等改编观念,③使名著影视的情况和经典文本相比变得复杂,改编或围绕原著小范围作改动,或利用原著表达编导的新意图,或只从取原著的一个点生发成一个全新的故事;或参照原著但很多地方进行大删大改,如黑泽明的《》是根据陀斯妥耶夫斯基同名小说改编,《乱》取材于莎土比亚的戏剧《李尔王》,但都与原作大相径庭。那些忠实于原著的改编,有些也会在基本情节上随着改编的需要作一定改动和调整。此外,因影片时长的限制,在情节、线索、语言、镜头上的信息量需要尽量简明,必须限制信息量的提供,因而文本中大量抒情、心理活动、超现实、抽象、议论性、缺少可视性的段落和文字甚至诸多细节描写,在改编过程中都被删去,因而显得单一扁平,如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中关于斯捷潘•阿尔卡季奇因私情被妻子斥责时的窘境中的神态的描绘,其中许多描写都不具备视觉造型性,只有最后一句“不由自主地突然浮出了他那素常的,善良的,因而痴愚的微笑”能够被表现在银幕上,其他都被舍弃。另外,观众在欣赏过程中只要带上耳朵和眼睛就行了,其主体意识和身心在欣赏电影时都被“感觉剥夺”,美国学者宾克莱曾使用过一个概念叫“委身”。名著影视在教学中有其优势所在,但名著影视只是了解原著的一种方法和途径,它和原著之间不能划等号,也不能代替经典文本的阅读。我们在以之作为教学片时,要慎重对待,首先要根据其改编风格进行筛选,尽量选取那些较忠实于原著、改编的比较好的影视资料运用于教学,对原著作全新改编的也可选取少量作为片例,因势利导,同样能收到预期效果。英伽登和伊瑟尔等理论家指出,文学作品存在大量空白,必须依靠读者自己去体验去“填空”,在可能的范围内去再创造。经典文本以语言文字为媒介,可以有多线索、复杂情节、细密的描述;文本通过间接方式生成艺术形象,即所谓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经典文本展示给我们更大历史和生活空间,古今中外各式人生百态、社会风情、形形人物,使我们能透视复杂多变的人性,了解人隐在的内心世界和感受方式。阅读能滋养人的身心和灵魂,阅读可以让人成熟、成长,我们可在名著的海洋中一千次一万次地成长,获得丰厚的人生经验和积淀。不可否认,随着时代的发展,农业社会那种悠闲的阅读方式遭遇到读图挑战,外国文学名著中那些大部头尤其是鸿篇巨作如《追忆逝水年华》、《战争与和平》、《尤利西斯》等被束之高阁,情节淡化没有情节的作品少人问津,象征主义、超现实主义、新小说、意识流小说等作品更是曲高寡合。

2.3针对不同专业,教学中名著影视和经典文本各有侧重

全文阅读

语文外国文学作品教学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现状

(一)教师在教学中的偏失

外国文学作品与国内文学作品最大的区别就是,作品写作产生的文化背景不同,这也是选录外国文学作品最大的教学重点。在目前的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对外国文学作品的写作背景讲解较少,学生理解这些外国文学作品时,对写作背景不了解,难免在理解上有偏差,不能达到原本的教学效果。中外文化本身就有很大的差异,教师在进行外国文学作品的讲解中不注意讲解文化内涵和文化背景,学生在学习上也会有较大难度。比如在《罗密欧与朱丽叶》中描述了很多的宫廷舞会和成年男子之间的决斗,这与中国同时期的文化有很大的差异,再加上学生对西方文化的了解不够,教师讲解也存在一定的缺陷,这就容易导致学生的学习障碍。再如在语文教材中收录的《我有一个梦想》,这是马丁•路德金的演讲词,演讲的背景是在美国黑人奴隶运动的背景下,教师如果不能对这一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有明确的讲解,学生对作品中的鼓励性和激励性的言语理解就不透彻,选录这篇文章也就没有任何意义。教师在对外国文学作品的课堂教学中有这样的缺失就容易造成教学效果的折扣。

(二)学生学习中的问题

由于在高中语文教学目标中不要求学生掌握外国文学的发展史,所以很多学生对外国文学作品的学习不重视,而且在学习中没有完整的外国文学知识体系,这对学生学习外国文学作品也是很大的阻力。学生在学习外国文学作品时,重点停留在可能会考试的内容上,这种学习目标本身就是一种误区。例如,学生都知道在考试中可能会对外国文学作品的作者和生平以及流派有考核,学生在学习时就把作者和流派作为学习重点,对文学作品中表述的文化内涵和文学意义一带而过,这就导致了高中语文外国作品的教学效果不明显。

二、高中语文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改革

(一)教学方法的改革

教师在对外国文学作品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教学之前一定要对文章的写作背景进行介绍,让学生先了解文章写作的时代背景有利于学生把握文章的整体性,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文章的内容,适当地为学生扩充一些课本外的知识,并注重对比外国的文学作品与国内文学作者之间的异同,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有着重要意义。我们通过比较就很容易发现外国文学作品习惯直接描述人物的心理活动,这在很多外国文学作品中都能够体现出来,例如《辛德勒名单》和《罗密欧与朱丽叶》中都能体现出来,在中国的文学作品中主要是通过对人物语言和动作的描述烘托心理活动。通过对比促进学生对外国文学作品的理解,达到教学目标。另外,在外国文学作品的讲解中还应该突出外国作家的写作风格,比如讲解莎士比亚的美妙诗句、欧亨利的意外结局、惠特曼的热情奔放的情感等等,增加学生的文学涵养,感受外国文学作品的魅力。

全文阅读

当代外国文学教学论文

一、外国文学教学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一)教学对象性格特点和知识接受习惯的改变对外国文学教学提出新的挑战当代大学生年龄层大多集中在90后、00后,他们的性格特点体现为有主见、有思想,对新鲜的事物有好奇心,接受信息较快,但缺乏耐心,面对名著如林的外国文学作品,绝大多数学生存在阅读量不足的现象。而文学作品阅读的多少与好坏,又直接影响学生是否能够学好外国文学,更影响文学课的教学效果。面对这样的状况,以往填鸭式教学模式和单纯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方式亟需改革。另外,在激烈的社会竞争和就业压力面前,学生学习的功利性、目的性强。世俗化、功利化的情况在大学漫延,使外国文学蕴含的人文精神倍受冷落,受当代大学生的性格特点及社会影响,高校文科生中出现了学文学的不读外国文学名著、文学专业的没文学气质的怪现象。

(二)外国文学的专业特点和专业内容都增加了知识的传授与接受的难度外国文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传统课程,它较其它文学类课程而言,学生对其作品的理解有两层障碍,一层是文化上的间隔,一层是时空上的间隔,这使得曾经的外国文学经典成为一座座让人仰望的文学高峰令学生望而却步,面对外国文学经典著作,学生在阅读时常常会产生理解上的困难。部分学生因为读不懂、读不惯而放弃对外国文学作品的阅读,甚至放弃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亲自体味文本,更谈不上对知识的吸收、理解和对问题的发现与思考,导致外国文学课堂出现讲授与接受衔接不好的尴尬局面。

(三)课时压缩带来的教学困境近年来,全国多所高校的外国文学课面临着课时压缩带来的教学困境。在有限的学时期间引导学生系统地掌握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实现高校的素质教育和人才培养目标,无疑给外国文学的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这对外国文学的教学模式转换和改变提出了要求。

二、改变教学模式,渗透人文知识

为提升外国文学的课堂教学质量,强化教学效果,教师要在教学中增加与学生的互动,让对外国名著望而生畏的学生对课堂内容感兴趣,找到学生学习外国文学的症结,对症下药。

(一)以人文知识促理解、提高学习兴趣,活跃课堂外国文学所以难,难在理解上。在课程讲授时可以将人文知识渗透到文本的解说中来,例如:在讲解绪论“中西方文化差异”部分时,可以插入中国古代的艺术作品与古希腊雕塑等艺术作品,通过对比,让学生感受到异国文化的冲击力的同时,还可以启发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有助于消除学生在文学理解上的文化障碍,增他们的知识储备,活跃课堂气氛。再如,法国现实主义文学家斯丹达尔的《红与黑》是1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品之一,但这部名著的政治色彩使学生难以充分理解它的时代意义、体会这部作品独特的艺术技巧。针对这一问题,在作品讲授中可将1830年前后法国的社会人文融入到作品的讲解中,让学生深刻理解这部作品实际上是一部政治小说而不是爱情小说。

(二)以人文知识促美育教育,提高审美鉴赏能力,拓宽视野要想使外国文学这门传统学科在高校素质教育中发挥应有的精神价值和作用,那么在教学中应注意发挥其美育和德育作用,而实现这一教学目标的手段就是将人文知识渗入到教学中去。因为人文知识蕴涵了丰富的学科知识,包罗万象,其中也囊括了许多美学观点,这些都可以引导学生去分析挖掘作品的内在美,使学生对作品的文学性的赏鉴和批评更具理论深度,帮助学生理解作品,还能提高学生的审美和鉴美的能力,增加知识储备,达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授古希腊文学时,可以让学生欣赏以古希腊神话为题材的艺术作品图片;在讲解现实主义文学的兴起时,可以运用对比的教学方法,把现实主义之前的古典主义画家弗郎索瓦•布歇的组画《蓬帕杜夫人像》与现实主义画风倡导者库尔贝的《浴女》进行比较,通过对古典画作与现实主义画作艺术效果的强烈对比,提升学生对艺术的鉴赏能力,让学生深切地体会到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文学特点以及作品在那个时代的重大意义,充分掌握现实主义的艺术源流,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

全文阅读

外国文学教学改革论文

一、根据课程特点、从业需求确定课程培养目标

外国文学课程长期以来负载着多项教育任务,可以概括为下列五大项:1、系统掌握世界文学史主要思潮、流派的发展演变,了解各国著名的作家作品,识记文学知识;2、了解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历史、文化传统、审美心理;3、提高分析品评作品人物、事件的思维能力;4、通过对作品艺术特色的学习提高写作水平;5、提升学生的人文道德素质,培养学生审美情趣,陶冶道德情操。1、2属于知识目标,3、4属于能力目标,5是情感目标。外国文学学习的内容横跨中西、纵横古今,教学任务可谓艰巨,教师和学生不堪重负。高职院校外国文学课程要办出职业特色,要提高教学质量以满足职业需要,就必须对这些教学任务进行大胆裁减。高职中文专业毕业生主要担任管理、服务领域的文职人员、行政人员、客服人员、销售人员、幼儿教师等职务。毕业生和职场的反馈情况表明,花了大量时间习得的文学史知识对职业工作基本没有用处,外国文学课程定位出现了严重失误。高职学生重点要学习的不是高深广博、系统性强的文学史知识,对于作品的艺术特征、写作特点更不必着重讲解和训练,学生毕业后基本不可能从事文学工作。服务和管理领域要求从业人员除了拥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文字处理能力、办事能力,还要拥有良好的人文修养,包括坚定的职业信念、高尚的职业操守,吃苦耐劳、不怕困难的精神,敢为人先、敢于追求的勇气。外国文学的课程应紧扣这一职场对人才的需求确定教学任务。首先要充分发挥文学课程对人的教育感化和培养良好个性、高尚人格的作用。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观、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人格和坚韧的意志品质的教育,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人生,提升学生的人文道德素质,塑造完美个性。其次是要联系生活、社会和人生,通过分析作品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考能力和办事能力。

二、优化教学内容,构建注重人文素质培养和思维能力提升的教学体系

(一)详略得当,注重人性与道德激励。外国文学课程隶属于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课范畴。在教学中要改变过去拘泥于文学史、过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功能和知识系统性的倾向,降低理论难度,缩小教学范围。各章概述部分内容压缩课时,重点讲解各文学思潮的基本特征、诞生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社会心理原因和文学内部的继承发展性,这是文学史发展的脉络和灵魂,学生必须掌握。非一流的作家可以简单提及其杰出的贡献,不具有鲜明特征的则完全可以一笔带过。重点作家作品,首先需要介绍作家和代表作品中人物的人生奋斗历程和执著的人生追求,展现崇高的社会责任感、道德操守和人格魅力,激发学生崇敬之情,促其奋发向上,树立高尚的人生理想,增强自信心,勇敢面对人生挫折,养成永不服输、永不放弃的精神。至于其他作品不必一一介绍,统归到创作主题下说明即可。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对人物的品评和联系现实问题上,这部分的训练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二)打破学科界限,寓历史、文化、哲学于文学教育中。许多教师在讲外国文学史发展历史和具体作品时,对产生的时代背景总是三言两语交代,这种做法看似体现了文学的独立自主性,节省了教学时间,却得不偿失。要学好文学必须有坚实的历史、文化和哲学功底。文学是历史、文化和哲学的载体之一,历史、文化和哲学是文学产生的背景,三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文学的学习不能同这三者割裂开来,否则文学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如果不了解基督教的基本观念和宗教在西方社会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就理解不了但丁《神曲》中人本主义思想和宗教思想的矛盾统一,领会不了处于时代漩涡中的人的复杂矛盾性,也理解不了有些作家浓厚的宗教情怀;如果不了解近现代西方的哲学思想,就理解不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罪与罚》中善良的拉斯科尔尼柯夫为何会杀人;如果不了解西方社会的道德风俗和婚姻爱情观念,就无法准确评价作品中的人物。

三、利用影视剧扩大学生“阅读量”

不少研究者都主张学生要对文本细读,反对将观看根据原著改编的影视作品作为了解作品内容的主要渠道,认为原著一经拍成电影后,就失去了作品的魅力,存在他人错误解读的可能性,认为要真正了解作品,就必须读原著。这种观点具有一定的道理,但文本细读在高职院校教学中只能是一种蒙上理想面纱的可望而不可即的目标。长期的应试教育导致学生阅读面狭窄,学生在上大学前一般只读过两三部作品,主要集中在描写爱情的《简•爱》、《傲慢与偏见》、描写冒险生涯的《鲁滨逊漂流记》、《格列佛游记》和民间文学《一千零一夜》等作品,基本没有人读过《神曲》、《浮士德》等最能体现西方精神信仰和文化传统的经典作品,甚至有同学在上课前根本没听说过这些书名。这些经典作品一般都是长篇小说,动辄百万字。高职院校学生无论学习热情、意志品质、关注焦点、学习方法,还是思维水平、学习能力、自主意识都不如本科院校的学生。即使进入大学后知道应该读这些作品,也很少有人愿意花费大量时间,有毅力将之从头看到尾,能够大致翻一翻就已难能可贵了。经典作品文本细读在高职教学中无法实现,不能为了这个遥不可及的梦想丢掉了外国文学这整片森林。

对文学作品的认识要经历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在教师讲解某部作品前,学生如能先大致了解内容,就容易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促成认识的生成,更好地理解作品内容,而不是死记硬背某些已经被规范下来的知识。原著改编为电影后,概括了作品情节,抓住作品中最精彩、最重要的部分加以表现,使观众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作品的主要内容和人物形象,便于把握作品精髓。除了个别的电影在细节上有违原著的地方,基本上还是都能忠实于原著的。外国文学教学不能因噎废食,要充分发挥影视剧的作用,鼓励学生多看。对于那些没有或者无法通过电影表现出来的重要内容,教师要在学生观看后加以补充,对于有违原著的地方要加以更正。著名教育家王荣生提出,当前最迫切的工作是应将突破口由对教学法的依赖转到对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研制的注重上。关于外国文学教学的研究也要体现上述的转变,高职院校的教师在探讨“怎样教”的问题时,应结合本校“为什么教”“教什么”来确定。

全文阅读

课堂教学外国文学论文

一、“四环互动型”外国文学课堂教学模式

针对外国文学课程所具有的人文性特点及教学内容时间跨度大、涉及范围广、名家名作多的特点,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应由以往“教材—教师—课堂”为核心的封闭型教学向“导学—研读—讨论—延展”四环互动型课堂教学模式转变,注重教学内容的应用性,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学习能力。同时,在课堂教学各个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丰富教学手段,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促使学生在主动参与、互动学习中取得进步,提高学习效率。具体教学程序设计如下:

(一)导学环节

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整体精选和优化,切实突出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教师要精心设计“导学指南”,让学生课前搜集整理学习资料,梳理文学背景、作家生平等,学生通过消化教材或查阅资料来完成学习任务,与教师互动参与学习过程。课上先由教师对新课内容进行概述,然后由学生根据教师上一节课布置的“导学指南”,将自己从图书馆或网络搜索到的预习资料与同学分享,依次自由发言。教师一边引导,一边在黑板上记下一些主要观点,最后教师和学生一起归纳总结。比如,讲授莎士比亚的生平与创作,可以提前布置学生课前搜集一些有关莎士比亚生平及其作品相关的资料,特别提醒学生关注学术界有关莎士比亚著作权争论的内容,激发学生对莎士比亚创作背景的研究兴趣,也有助于学生对其作品的深入探究。再如,讲授高尔基的《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人生三部曲,教师要布置学生在课前搜集高尔基生平的相关资料,在课上进行交流补充,了解他成长历程中的辛酸经历,从而深刻体会作品的自传性特点。

(二)研读环节

教师引导学生联系作家、作品的时代背景,深入分析经典作品的经典片段,学生通过与文本之间的互动,提炼自己的阅读感悟。在导学环节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作品文本,可以运用多媒体手段,展示作品文本经典片段,结合学生课前对作品的整体阅读感悟,应注重对人物性格、人物心理、作者的叙事手法、创作倾向等方面的分析,启发学生品味、欣赏。在品读文本的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由作品改编的影视片段,更加形象地展现人物的性格,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当然,“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同一部作品,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鉴赏能力各不相同,他们的阅读感悟也千差万别,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多角度地去品读人物和情节,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独特的、真实的阅读感悟。例如,引导学生阅读莎士比亚经典剧本《罗密欧与朱丽叶》时,可以选取男女主人公“阳台对白”及“墓室倾诉”两个片段的剧本文本,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展示,为了配合分析,还可以放映相关的电影片段。让学生细细品味莎士比亚剧本中的语言特色,通过文本分析,让学生感悟剧中人物的性格及心理,并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把握莎士比亚早期戏剧创作的特色。再如,在研读艾米莉•勃朗特的小说《呼啸山庄》时,教师可以播放作品改编电影的开头片段,形象地再现小说扣人心弦的开端,从而使学生体会到该小说“倒叙与插叙相结合”及“旁观者叙述”的独特叙事手法的妙处。

(三)讨论环节

在引导学生研读作品的基础上,采取大课讨论与分组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布置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和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讨论,在讨论的基础上教师给以点评,形成“师生互动”;此外,学生在课堂上分小组交流阅读体会,促进同学之间的“生生互动”,学生在互动学习中取得进步。课堂讨论环节的有效实施,是解决学生思维僵化、教师教学模式单一的有效途径,可以充分发展学生个性,让学生在自由的讨论中,大胆发言、大胆质疑,从而突破教材及传统观点的束缚,尝试从不同的视角来解析作品,深化对作品内容的理解。当然,讨论环节不能流于形式,师生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教师要认真选择论题,周密安排讨论环节,要做到突出重点,有的放矢。教师最好在课前就告知学生有关的阅读要求和讨论话题,给学生充分的准备时间。在课上,还要注意结合学生在研读环节的表现,随机应变地调整讨论内容。在讨论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文艺理论课程所学的相关理论解读作品,各抒己见,使学生的创造力得以发挥,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也得到提高。在学生阅读文本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之间进行讨论,这样可以摆脱统一认识与标准化评价的束缚,让每位学生都能获得思考的乐趣,在学习过程中能充分享受平等与自由的愉悦氛围。讨论结束后,各小组派一名代表发言,总结本小组的讨论成果,在全班进行交流。最后,在学生讨论交流观点的基础上,由教师去粗取精,总结提高。例如学习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安娜•卡列尼娜》时,教师可以先摆出学术界对安娜丈夫卡列宁这一“官僚机器”全面否定的评价,再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找出作品中描写这个人物值得同情一面的片段,引导学生注意避免单一化地评价人物,学会对人物进行全面的认识和评价,也能让学生收获到自己的研究乐趣。

全文阅读

教学改革外国文学论文

一、教学改革实践

(一)教材内容的改革

第一,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重整教学内容。我们选择从古希腊神话到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作为主要学习内容,把20世纪现代派文学作为学生阅读内容,并着手写好课堂教学随笔,记录每一讲的心得。一段时间后,我们发现,采用讲座式风格,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各个时期的社会状况和文学状况简单介绍,凸显各个时期各个文学流派的最具代表性的名家名篇作品进行赏析,更受学生喜欢。第二,根据学生的心理需求,增加赏析内容。赏析的过程也是继承和批判的过程,很多典型形象与中国戏剧、小说、历史、现代人物有着许多的共性,具有现代性,完全可以进行比较。教改第二年起,我们大胆尝试了在每一讲中融入“中外文学比较”“作品的现代性”两个环节,对中西文学中可比性强的作品或是作品的主人公形象进行比较。比如维特与子君的形象、《悲惨世界》与《平凡的世界》、泼留希金与严监生“吝啬鬼”、安娜•卡列尼娜与蘩漪形象,把探索和挖掘作品的现实意义也纳入了教材内容,充分发挥了文学经典的无穷魅力。第三,根据学生审美需求,优选名家名篇,拓宽阅读范围。在每一讲的最后,我们摘录作品最精彩的片章供学生阅读欣赏,并增加“历届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作品简介”,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便捷地认知和了解世界的文学经典,在阅读中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拓宽知识面。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

第一,多媒体授课法。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把多媒体技术引入课堂已经成为时尚。五年中,我们把所有的教学内容制作成PPT课件,每一张PPT力求简练、清晰、精美且突出重点,并根据每一讲教学重点、难点的需要,适时插入相关的动漫视频辅助教学,做到“图、文、声”并茂,生动地展示了作品内涵,在“视听”上给学生以美感冲击。比如:截取电影《哈姆雷特》中“生存还是死亡”的独白,表现人物“犹豫”的个性特点;截取电影《红与黑》相应片段,表现于连“自卑———自尊的反抗———胜利的满足———自卑”来复的心理过程,如此等等。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既加大了课堂的容量,节省了时间,也便于学生直观、便捷地感悟作品主旨,理解人物形象,赏析作品的张力,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还会根据需要不断更新修改课件,力争在每一张PPT中展示最鲜明的色彩、最简洁的文字、最恰当的知识点,传递最前沿的信息,吸引学生视觉,活跃学生的大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第二,互动教学法。这种方法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师生”互动,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提出问题,学生灵活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观点;二是“生生”互动,学生讲授某一作品,提出问题由学生来问答。目的在于启发学生积极思考,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心理素质,提高学生表达能力,展示个人的思想和才华。“师生”间的互动是常用的方法,关键在于灵活的掌控,做好学生主动应答、解释指定学生回答两方面的准备,确保此方法在规定时间段得到有效实施。“生生”间的互动需要教师做好课前准备工作,转变课堂的角色,变“主角”为“配角”,变“主演”为“导演”。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作品登台讲授,并且提出问题,进行课堂互动。比如,在学生选择授课作品篇目后,教师要指导学生课件的制作,并要求学生根据20分钟的授课时间,提前设计好授课内容、重点难点、个人感悟、互动的问题、应答技巧等等。这种互动方法对授课者是一个全面的考验,对听课者是一个学习他人的机会,其效果往往比老师教授更能引起学生的关注,从而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和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气氛更活跃,师生关系更融洽,呈现平等、人性、和谐之美。第三,情景教学法。根据后现代建构主义开放性和灵活性的科学课程理论,我们会根据教学需要,恰当地安排作品的故事情节,让学生模拟角色登台表演。采用的方法有即兴表演和命题表演。比如,《罗密欧和朱丽叶》中舞会后的花园月下的钟情表白;《简•爱》中简爱与罗切斯特的经典对话等等这些片段,都可以让学生提前编排成话剧,或是即兴模拟角色对话,展示作品的情节和语言的魅力,以实现教学目标。第四,翻转课堂法。所谓翻转课堂,简单地说就是课堂“内、外”颠倒,其关键点在于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它要求教师先创建本课视频,上传到一个平台,学生在家中或课外观看视频中教师的讲解,完成提出的问题(作业)。回到课堂上,通过合作学习,师生面对面交流、答疑,以巩固知识。把传统教学课中的活动,拿到课前让学生自己去完成,课堂要做的就是学生展示学习成果,讨论重点难点,完成学习目标。2014年是我们教改的第五年,课题组成员通过幕课系统学习了翻转课堂教学法,并着手实践。比如,我们把现实主义文学巴尔扎克的代表作《高老头》第一讲的教学内容进行翻转。第一步设计好10分钟的脚本,写好教案;第二步制作PPT课件,配音录制教学内容,提前二周上传教学平台;第三步学生课堂外自主学习,完成学习内容。通知学生按要求提前阅读教材或者原著,提前一周(或三天)完成作业提交到指点平台。带着书面作业用于课堂小组活动。第四步课堂内活动。包括检测———讨论———交流———质疑———总结———个人作品展示等。新颖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展示自我的空间,有利于个性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目的改革

第一,在教学中注重德育的渗透和人格的塑造。外国文学课程的开发,不仅在于让学生了解外国的文化,学会鉴赏和批判,还要通过经典作品的学习,感悟其中的底蕴,陶冶情操,放飞灵魂,更重要的是把作品转化学生前进的坐标、成长的动力、抉择的方向。优秀的作品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外国文学的核心内涵就是人文精神。每一个时代的作家和作品都展示了对人性的关怀与探索,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宽阔的阅读空间和精神家园,对塑造大学生高尚的人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人格发展的需要,把人本与文本相结合,在赏析中汲取精华,剔除糟粕,弘扬真善美,批判假丑恶,渗透道德教育,使学生明辨是非,提高人生境界,赋予经典作品新的生命和价值,促进学生高尚人格的养成。以《出埃及记》中摩西为例,开掘其胸怀大志、勇于奉献的人文精神,塑造大学生报效祖国的理想信念、追求人生意义的高尚人格;以《简•爱》为例,开掘文学经典中忠贞不渝、自尊自爱的人文精神,塑造大学生理性的爱情态度、纯洁高尚的道德人格等等。第二,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创新的本质是突破,即突破旧的思维定势,旧的常规戒律。在赏析外国文学经典中,我们引导学生解放思想,敢于突破作品的结局和历史学家的见解,从不同角度对人物形象进行评述,为“旧”形象撰写“新”篇章,鼓励学生对作品进行改编。比如,为悲剧人物安排新的命运:为“安娜”写新结局,把“哈姆雷特”变为行动者,对作家巴尔扎克人生进行评论等等。这样的拓展命题,需要学生阅读大量的资料才可以写出独到的观点,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了学生写作水品。另外,在考试方法上也进行了调整。我们采用卷一客观题+卷二主观题+平日成绩(课堂表现+小组评价+作业质量+创新能力)相结合的模式,加大了平日考核力度,使学生更加重视的是学习过程,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更加科学、更加合理。

二、结语

全文阅读

外国文学教学问题分析

本文要谈的是我国高等院校文学院(中文系)开设的“外国文学”课。这是一门本科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自1951年院系调整后,中文系一直开设此课。多数学校以每周3或4个学时、4个学分、每届上一学年(或一学期)的形式开设此课。也有不少学校为全校或文学院以外的其它院系开设了此课或与此课相关的课程。从课程体系、课程设置角度看,对此课还是比较重视的。1998年以前,外国文学是一级学科“中国语言文学”下独立的二级学科。1998年,教育部下文将外国文学与比较文学合并,建立二级学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总体上看,两者的合并对两者都有所促进。远的不论,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30多年间,外国文学教学在教材建设、教学内容和方法更新、师资队伍建设等诸多方面,与过去相比,都有了长足发展。但是,我们必须充分意识到,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发展,外国文学教学日益显现出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有些是我国人文学科教学共同存在的,有些则是外国文学教学本身要面对的。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一直不断有学者、教师指出外国文学教学面临的尴尬和困境并提出种种解决的办法。笔者认为,外国文学教学存在的问题,从根本上讲,其实就是一个问题,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几乎所有学生在中学时都学习过外国文学并有自己喜欢的作家作品,为什么上大学后却对这门课不感兴趣了?原因是多方面的,大致可以从三个方面看。从学的角度看,由于文化隔阂,只是像中学时代那样阅读个别作品、作品的部分章节还可以,系统地学习外国文学则感觉困难,有较强的陌生感;多年的应试教育,使得学生基础差,接收能力差;从教的角度看,教材内容更新慢,模式老套,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欠妥等;从整体的学校和社会氛围看,很多人不读或很少读文学尤其是外国文学的大部头的作品;再加上近年来,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文学日益重视,儒学复兴的浪潮把外国文学进一步边缘化了。如何解决学生学习外国文学积极性不高的问题?作为教师,笔者关注的是教的方面。一则,笔者认为,教的问题解决了,学的问题才能迎刃而解或得以主要的解决;二则,应试教育、整体的外在氛围等问题,不是教师的一己力量能解决的,我们不得不承认并面对这些事实,但是只要教师找到并坚持较好的课堂教学,或多或少,或早或晚,对问题的解决会产生积极地影响。解决教的问题,就是要解决如何通过教师的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学习中获得知识,获得精神滋养,提高文学修养和人文素质。一般而言,主要涉及教材的选用或编写;课堂教学内容及其设计;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的运用等几个方面。

其中,笔者认为,课堂教学内容的设计是关键,而内容的设计又是由教师对本课的理解即教师的关于本课的教学理念决定的。从教学理念讲,文学院开设的外国文学,应该强调一个区别,一个联系。一个区别指与外语学院开设的国别文学课相区别。外语学院开设的诸如英语文学(英国文学、美国文学等)、日语文学(日本文学)等,是把外国文学作为学生学习非母语的第二语言的资料,在教学中以语言解读为主,首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文学院开设的外国文学,是把外国文学当作文学研究的资料和部分,正像以中国文学为文学研究的对象一样。因为这种区别,文学院的外国文学教学要有整体视角,史的意识,要把作家作品放在纵(史的发展)横(同时代)构成的坐标系上加以解读。教师可以以作品为主,甚至可以以俄国形式主义或英美新批评的方法解读作品,但这种解读不能以语言理解为目的(语言理解是手段)。我们注意到,近年来,外语学院的教师越来越试图摆脱语言解读而表现出较强的文学理论研究的能力,正如文学院的教师越来越具备较强的语言解读能力。然而,外语学院教师面对本科生的教学,毕竟与面对研究生的教学以及教师自己的研究有所不同,文学院的教师也只能是具备一门或两门外语的能力,而他们要教授的却是由诸种语言构成的多国多民族的世界文学。

当面对由诸种语言构成的世界文学并且是以翻译成汉语的作品为主要阅读文本时,教师能否让学生认识到语言、故事所孕育、传达的“意味”(艺术激起的审美情感以及诸如价值观、思想意识、文化倾向、社会趣味等)和如何体会、理解这种“意味”就显得尤为重要。与强调一个区别相关,强调一个联系指外国文学与比较文学的联系。外国文学与比较文学是两门课,有各自的理论范畴、学科体系、研究对象。有人强调两者的相同相通而忽略两者的差别从而主张将两者合并[1],笔者以为不妥。篇幅所限,在此存而不论。但文学院的外国文学,以从异质语言翻译成汉语的作品为主要阅读文本,这就内在地使外国文学具有了比较文学的性质,以比较文学理论和方法教授外国文学应该成为教师的自觉。以比较文学理论和方法教授外国文学,不是简单地运用比较的方法(比较的方法是各科研究和教学都可以运用的方法),而是以比较文学的视域,把握一种文学与异质文学的关系。当强调了这种区别、这种联系,不难看出,外国文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于它是我们了解异质文学和异质文化,从而更清晰、准确地了解自己的文学和文化的必然途径,20世纪以来,这可以说是不可或缺的途径。

不学习外国文学,对本民族的认识,对现实的了解,对世界的把握,都将是残缺的、片面的。儒学的复兴、对传统本民族文学的重视因而都不是外国文学学习的不利因素,而可以转化为学习的动力。教师要确立这种认识并把它贯穿到教学中去,以图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确立了以强调这种区别和联系为基础的外国文学教学理念,便决定了外国文学教学内容的设计应该注重两个方面的关系:其一,古典与当代的关系;其二,文学与现实的关系。外国文学涉及多国多民族的上下几千年的文学,内容庞杂。在极其有限的课时中,试图面面俱到,是困难的,也是没有必要的。有的教师抱怨教材不好,如内容不全面、重欧美轻亚非拉等。

的确,外国文学教材至今已出版多种,大多存在各种问题,[2]但是,教材只是辅的,教师的教学才是主导。而且,在内容安排上没有必要力求全面,也并非讲得越全越好。一般而言,由于时间靠的近,青年学生对现代和当代的文学更感兴趣。教师要以注重古典与当代的关系为中心,贯穿古今。讲授古典,重在揭示当代的渊源;讲授当代,不忘回望历史。在古典与当代的对话中解读文学的发展、演变,比仅仅按时间顺序讲授文学史更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外国文学教学中注重文学与现实的关系,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第一,注重中外文学关系。相对于外国文学,中国文学似乎更有现实性,写的是自己熟悉的生活,用的是自己熟悉的语言。学生对中国文学更关注,也更多感性认知。在外国文学教学中,注重中外文学关系,既有助于打破中国———外国二元对立的认知结构,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其实,注重中外文学关系是外国文学教学的内在要求(外国文学与比较文学的联系)。

当学生们认识到不能单纯地而必须在“互动认知”中认识中国文学,就会对外国文学的学习更加重视。第二,注重揭示外国文学在具体事件具体人物中所孕育所传达的具有普遍性因而具有现实意义的东西,诸如跨时代跨国度的人文精神(如狄更斯、巴尔扎克、列夫•托尔斯泰等作家作品中对贫富差距的忧虑,对下层民众的关心);宗教在文学中的表现和对世俗生活的影响(如但丁、福克纳等不同的宗教观及其文学表现)等等。注重揭示文学与现实的密切而复杂的关系,更能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以上所谈,对解决外国文学教学的根本问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是基础性的。在此基础上,辅以教学方式、考核方式的不断改进,多样化,则有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使外国文学教学成为“有效教学”。

全文阅读

初中外国文学作品教学

一、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外国文学作品

外国文学作品自20世纪20年代进入我国的中学语文教材,已有近百余年的历史了,它的发展经历了一条坎坷之路:“由少到多、由粗到精、由单一到多元,由工具性到人文性,由不自觉到自觉,直到在大纲中明确规定所选外国作品的比例及具体的阅读推荐篇目为止,实现了一个量变到质变的飞跃。”①从1920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中国第一套中学白话文教材《白话文范》(共四册,洪北平、何仲英编撰),选有四篇外国文学作品开始,外国文学作品进入了中学语文教材。建国后,我国的语文教材经历了不断探索、不断完善的历程,虽历尽坎坷,但外国文学作品始终在教材中占据一定的分量,而且比例越来越重。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教科书为例,1992年版初中语文试用版教材中外国文学篇目17篇,所占比例为7.5℅;2000年秋初中语文试用修订版教材中外国文学篇目28篇,所占比例为15℅;2001年标准实验版教材中外国文学篇目41篇,所占比例为24℅。比较三个版本可以看出,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语文教育改革的步伐加快,可以看出初中语文教材中外国文学作品从数量上可以说是大大增加;其次是体裁、题材丰富了。外国文学作品无论从国别、文章体裁、题材、风格流派、时效性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文学作品拓展到社会伦理、科普读物等多个方面,国家也由苏俄扩展到欧美亚,而且更偏重于19、20世纪的选文。三个版本中外国文学作品相同的篇目仅有7篇,《最后一课》、《皇帝的新装》、《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变色龙》、《我的叔叔于勒》、《福楼拜家的星期天》。现行标准实验版教材中:从作品的来源国家来说,美国10篇,法国7篇,英国5篇,俄国4篇……,不仅比例发生很大变化,还选有黎巴嫩、奥地利、日本、印度等国家的作品;从入选作品风格流派来说,除了传统的现实主义作品外,还有一些浪漫主义诗歌,哲理性散文等等,散文性作品在标准实验版中占据相当大的分量,如《我的信念》(玛丽•居里)、《莺》(布封)、《被压扁的沙子》(阿西莫夫)、《哨子》(富兰克林)等等;从入选作品的内容上说更是哲学、科学、天文地理无所不包,体现了与时代的紧密联系。现行标准实验教科书在注重语文工具性的同时,更强调语文的人文性,强调人文素养。它以语文和生活的联系为线索,按照“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三大板块组织单元,增加了外国文学名著导读,节选精彩的片段供学生欣赏,并给出一定的阅读指导,设置一些探究性思考题,是较1992年版语文教科书的一大变化。如:《鲁宾孙漂流记》、《名人传》、《培根随笔》、《简•爱》等等,既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对人生的积极思考,对学生文化素养、个性的提高和健全的人格培养,有着积极的意义。

二、初中语文外国文学作品教学现状

社会的发展,对基础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语文学习的观点也产生了冲击,这才有了现今语文教材选材的重大变化。200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课程目标中就有“关心当代文化生活,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的论述。实现这一目标的最好方法,就是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外国文学的教学。教材的变化,给中学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同时现有的考试制度使得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出现了比较尴尬的状况,课程改革了,但是最终体现教学成果的还是分数。有论者曾经做过中学生课内外阅读外国文学作品情况的调研,结果显示学生对外国文学作品还是很感兴趣的,但是外国文学课外的阅读量很少,同时教师在解读语文教材中的外国文学作品时,大多采用“文章教学法”,甚至有的教师还认为“经典名著”对中学的语文学习没有多大的帮助,对教材中的外国文学作品略讲或者选讲,学生的学习热情没有被有效调动,自主性阅读没有能够体现。这些都是现今初中语文外国文学教学所存在的实际问题。现行教材的教参在对作品的解读从观念上已经有很大的进步,可以说跳出“用政治眼光关照文学”②的思维模式,不再拘泥于现成的说法,而是向学生提供多种的阐释。但从教师角度看,面对沉重的升学压力,以及外国文学知识在考试中所占比例小,导致多数老师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对待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上只能是重“知”而不重“识”。大多数教师认为外国文学作品与本国文学作品在教学方法上没有什么区别,在教学中只注重讲解字词和文学常识,要求学生死记外国作家、作品客观知识,以应付考试中的文学常识题,在解读前就已经把充满个性、饱含多重含义的作品解读成一个固定的模式,放弃了文学对学生美的情感熏陶。同时由于师范院校本身外国文学课程在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诸如课时量的减少等等原因,导致培养出的中学教师外国文学的素养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因而在教学中不可避免的出现对待一些近现代的外国文学作品选讲或者略讲的情况。另一方面,学生面对学业的压力,也没有过多的精力去对作品进行深入的理解,没有真正去理解作家透过作品所表现出的对他们时代的生存状态的思考,生存方式的求索,留下的也仅仅是一种“异国情调”,也仅仅是学一篇是一篇,很难对外国文学作品形成整体感知,与教材编写者的初衷相去甚远,学生没有真正从优秀的外国文学作品中获得知识的、情感的、审美的教育。

三、初中语文外国文学教学策略

“教师作为教学中的引导者,如果不能对外国作品具有正确的认识和足够的重视,那么又怎么会引导学生来重视这个部分呢?那么对学生的培养与发展就是打了折扣的,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与学生的终身发展、健全人格又从何谈起呢?培养学生‘尊重与理解多样文化’,使他们了解世界、放眼世界的目标岂不成了空谈?再好的目标,再经典的文本,如果没有在实际教学中得到落实,那么一切无从谈起。”③从目前新课程标准的宗旨及素质教育的要求来看,初中语文中的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要走出目前的状况,首先要转变语文教师的教育观念。对学生的培养,不仅仅是灌输知识,更应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文化素养。外国文学和中国文学一样,都是人类优秀的文化遗产,虽然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外国文学作品教学内容仅占五分之一的份量,但它同样担负文学教育的任务,不能因为篇目少,考试份量少,就忽视了它。在20世纪初,外国文学作品的译介和传播首先在青年学生中得到有力的支持和发展,促进了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运动。在21世纪的今天,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必须改变陈旧的教育观念,面向世界,更多更好地阅读外国文学作品,这无疑是让学生了解世界和时展的一个窗口,也能更好的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增强学生的内在综合素质,真正意义上去实践素质教育。其次,语文教师要不断学习,提升自我文学修养,特别是外国文学素养。很多中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不愿讲解外国文学作品,讲得浅略,很大原因是自己外国文学素养不足。大部分初中语文教师对外国文学的了解,大多来自大学时期的学习和教学参考书。由于大学外国文学课程教学中的诸多因素,很多学校对于20世纪文学几乎没有课时进行教学,如东方文学,很多师范类大学甚至没有开设课程,致使所培养的初中语文教师对外国文学现今的发展状况没有深入的了解。另一方面由于初中语文教师工作量相当大,根本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进行外国文学知识的积累,无法跟随时代的发展更新自己的知识,因此无法适应现今新教材中外国文学作品,对学生不能进行有效的教学。所以,教师要不断地学习,丰富自己的文化素养,不断丰富补充外国文学知识,加强外国文学理论的学习,随时关注学术界的研究成果,在教学实践中才能够融会贯通,触类旁通,才能像讲授中国文学那样得心应手,才能站在时代的前沿去启发学生和开拓学生的思维,才能真正意义上体现教材编写者的初衷,达到“关心当代文化生活,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初中外国文学作品教学要走出困境,除了教师因素以外,还存在教育观念、教材体系、考试制度等等深层次的因素。特别是考试对语文教师在教学中的影响,虽然教学大纲不断修改,教材也与时俱进不断完善,但在实际的教学中,为了应试,为了出成绩,外国文学选材在实际的实践过程中往往被肢解、被曲解。对于当下初中语文中外国文学作品教学中的尴尬局面,唯有改变当前应试教育的模式,使素质教育真正得以贯彻施行,才能有利于外国文学教学的进一步发展,才能真正激发初中生学习外国文学的热情,才能真正给他们打开一扇通向世界的窗口。

全文阅读

外国文学教学趋势

一、外国文学教学模式设计目标

我校的外国文学教学目标是严格按照教育部本科专业培养目标设计的。学校对外国文学专业课给予充分的重视,设立专门的外国文学教研室,由学院的骨干教师形成老中青的外国文学梯队成员担任教学任务。学院实施的是国家教育部的培养教学目标,教师是地方院校的师资水平。因此,老师们在教学改革中既有大胆改革的创新胆量,但同时也受到自身师资水平等方面的限制。

二、外国文学教学模式现状

从我校教师师资学缘结构来看,多数教师来自国内重点院校。外国文学的教学模式,基本上延续了教师自己读硕、读博期间的教学模式,即课堂上教师对于某一个思潮、某一个时期、某一个作家作品进行讲解和赏析;课下给学生们提供阅读书目以及文学作业等等。一般情况下,外国文学的教学实践为每周2-4学时,那么即使按照“英国文学”、“美国文学”、“英国文学史”、“美国文学史”、“外国文学”、“外国文学史”等课程设计,学生们对于这门学科的整体把握,基本上就是按照教师课堂重点来了解和学习。这是一种典型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过于强调教师在学生面前的权威,而忽略了师生之间学习的互动性;不能培养学生在外国文学学习中的灵活性、创造性、专业性以及同学之间的互动与分享能力。笔者在长期的外国文学教学中体会到,传统的单向知识授课的教学模式过多强调知识的传承性和知识的积累,容易扼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缺少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创新也就无从谈起。

三、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模式源自传统的知识观。从柏拉图开始,包括康德在内的西方传统知识论把知识界定为:知识是经过确证的真实信念(justifiedtruebelief),其特征是以命题的方式陈述的,即认为知识本身并不包含问题,并且解决完问题之后获得的知识可以脱离问题而存在。依据这种观念,教师所要做的就是将已经确认的知识(问题的答案)传递给学生,教学于是就成了一种知识的积累。对这种传统知识论做出最深刻批判的代表人物要数奥地利哲学家卡尔波普尔(KarlR.Popper,1902-1994)。作为当代西方颇具影响力的科学哲学家,波普尔提出的各种观点正日益得到人们的重视和承认,尤其是他的证伪主义理论,其向传统实证主义理论的挑战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理论体系之间的更替和发展,深含于其中的思维方法革命已经对人们的思维方式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波普尔提出了知识是一种猜想或者假设,而知识的增长是借助于猜想(conjecture)与反驳(refutation),其模式可表示为:P1-TS-EE-P2。在波普尔看来,科学不是始于观察,而是始于问题。面临着问题P1,人们首先提出假说,作为对此问题的常识性解决,即TS(tentativesolution);然后再对这一假设进行严格的检验,即通过证伪(falsification)消除错误,即EE(errorelimination),进而产生新的问题P2。如此反复,问题愈来愈深入、广泛,对问题做常识性解决的理论确认度和逼真度也愈来愈高(Popper,1972:119)。依据波普尔的理论,提出问题是获得知识的关键,甚至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为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或者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从而意味着知识的更新和进步。波普尔的知识增长理论对外国文学教学具有重要的启示,依据这一理论,学生无疑应该是文学教学的中心。依据这一理论,教师的角色主要是组织者(Organizer)、引导者(facilitater)和顾问(adviser),教师所起的作用是帮助学生的学习过程更有效和针对性,同时重点帮助学生解决他们自己解决不了或者感觉有困难的问题。而学生才是外国文学教学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从而形成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四、“1+2+3+4”文学教学及考核模式

在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学模式中,笔者结合自己从事外语教学多年实践经验,在综合考虑学生接受和掌握能力的基础上,设计了“1+2+3+4”的教学及考核模式供大家参考。这个模式的具体意义是将满分为百分制评估体系引入课堂教学的指导和监督过程中,让学生对自己在每一个阶段的学习情况都了如指掌,通过对比和考核,激发学生自己学习的热情和信心,同时也用适当的规范引导他们进入艺术的殿堂。“1+2+3+4”的教学及考核模式的内容是:1即10分的考勤分;2即20分的外国文学赏析分;3即外国文学课程陈述分数(30分);4即学期结束的试卷考试分(40分)。下面将一一陈述。

全文阅读

外国文学教学改革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和形式悄然发生变化,学生不再满足于外国文学传统的教学方式。因此,需要不断地完善外国文学的教学进行改革,拓展外国文学的教学内容,探索外国文学的教学方式。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传播媒介的变化与更迭促使人类的思维方式发生变化,语言文字等传播的内容和形式也悄然发生变化,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微博、微信、博客、电子邮箱、网络电视、网络文学等成为学生交流和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与传统社会相比,新媒体的学习方式更加灵活,具有主动性、互动性、快捷性和超时空性。面对新媒体时代,高校教师如何在遵循教学规律的基础上,积极面对新媒体时代给教学改革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外国文学课程面临的问题与困难

一是外国文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但是随着我国高校实施2012版教学方案以来,外国文学的课时在不断的缩减,再加上由于外国作家作品众多,学生不容易记住,且作品篇幅长,学生很少阅读文本。二是中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学生更愿意学习和理解本国的文学作品,接受与自己年龄跨度小的作家作品,对外国文学作家有排斥心理。三是外国文学的教学方法比较传统,没有创新。本身课程就难度大,知识体系庞杂,教学过程基本上是教师讲授、学生被动听课,缺少新意,课堂气氛比较沉闷。学生本身阅读作品文本少,积累的知识比较薄弱,教师要在有限的课时内将知识传授完,并且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就显得进退两难。这就需要教师另辟蹊径,寻找与学生交流机会,拓宽教学渠道,而新媒体的形式,恰恰可以弥补这种缺憾,在课外开拓多种途径,如建立外国文学博客群、开设课程微信公众号等。

二、外国文学教学对策

(一)拓宽教学内容

在新媒体时代,教学内容侧重指教学过程中同师生发生交互作用、且服务于教学目的达成的动态生成的素材和信息。无疑,这对传统的教学内容提出了挑战,教材作为教学内容的“载体”,不再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因此,在教学内容上,教师必须有针对性地拓展教材内容,深化教学内容,培养学生们的阅读习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一是以教材内容为主,进行跨学科教学,挖掘外国文学的文化内涵。外国文学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资源,其核心内容就是贯穿了“人文精神”的内涵。学生之所以认为学习外国文学困难较多。是因为走进外国文学的课堂,对学生来说本身就是中西异质文化的碰撞。那就需要教师多角度的进行讲授,比如讲授《简爱》时可以结合学生们的阅读经验,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从形式主义阐述西方“灰姑娘”的爱情故事,从文本角度讲授《简爱》与哥特式的小说传统;用心理分析方法讲授作者与《简爱》的关系等,这样就培养了学生的理论意识和科研意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二是巧妙运用网络影视资源,为外国文学教学提供形象而直观的资料。外国文学不仅信息量大,理论性强,还具有较强的艺术性和审美性,很多经典作品被拍成了电视剧或者电影。因此,在外国文学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的影像资料,为现代化教学提供支持。在新媒体时代,文学与影视、游戏、动漫的结合成为一种倾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借助丰富的影视资源,把学生“召唤”到文本中来。如讲授古希腊文学的荷马史诗,我们预先设计问题,然后播放电影《特洛伊》(2004)与《奥德修斯与迷雾之岛》(2008)的精彩片段,与《荷马史诗》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影视作品具有形象、生动、直观的特点,学生可以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兴趣有选择地观看影片,并将文本和影片进行比较分析,以弥补教材知识和课堂学习的不足。三是引入比较意识,树立比较文学的观念,建立欧美文学与亚非文学的有机的内在联系。比较文学所强调的“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把欧美文学与亚非文学联系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使学生能够宏观地把握世界文学的本质,找到共同的“文心”或“诗心”。如把“多余人”作为一种世界性文学现象来讲授,从社会历史与文化环境等方面比较俄国“多余人”、日本“多余人”与中国“多余人”的异同,探讨“多余人”的悲剧成因、社会意义和审美价值。四是引入前沿观点,有争议性的话题,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重视对外国文学研究的前沿问题,引入前沿观点,并融入教师自己的评价,力求使课堂充满思辨色彩,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的能力。如讲授中世纪文学时,很多教材的版本都把这一时期定义为漫长的黑暗的一千年,教师可以谈谈自己的看法,并将对中世纪的评价最前沿的观点引入课堂,引发学生们的思考。

(二)探索外国文学的教学方法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外国文学就必须走出教学方法的困境,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实践性。从教师这方面来说,可以在以下方面有所突破:一是利用新媒体将课堂授课、讨论交流、课外阅读等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新媒体不受时空的限制,师生可以双向交流。在外国文学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开设微博、课程的微信公众号,在微博上可以设计板块,根据学生在微博上的反馈进行教学内容的调整,或者根据学生在学习中接受知识的难易程度进行有效沟通;也可以提前在微博上教授内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主动去学习;课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微博留言进行一对一指导,实现“私人订制”的模式,有效的缓解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矛盾。二是增强实践教学的效果,每学期可以举行一次诗歌朗诵会或者是小型话剧演出,活动在教学初期就进行安排,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自由组合,朗诵的形式可以是中文也可以是英文,适当的配上音乐。小型话剧需要学生们对作品的原著进行解读,如《哈姆雷特》《李尔王》《达尔杜弗》等,从服装、道具、语言、肢体动作等方面融入时代背景因素,可以让学生们更好地融入文本。经过实践证明,这两种方式很受学生的欢迎,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们阅读原著,提高学习兴趣。三是实现教学内容的网络信息化,搭建网络教学平台和资源库。在新媒体时代,学生既可以通过校内网络教学平台与教师展开互动交流,又可以在国家精品课程网、芦笛外国文学论坛等校外网站下载相关资料、进行专题讨论,还可以通过外国文学网、文贝网等网站及时掌握学术界的最近动态。在学校网络教学平台上展开教学活动,与学生进行网上互动式教学活动,不仅可以促成良好的师生互动局面,而且可以促成学生之间的互动局面,从而实现跨越时空限制的互相交流和协同学习。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