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土壤改良技术

土壤改良技术范文精选

土壤改良技术范文第1篇

关键词 盐碱土壤;改良;技术措施;酸性肥料;水旱轮作

中图分类号 S156.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7-0261-01

长岭县位于吉林省西部,土地肥沃,盛产玉米、大豆、葵花、高粱、马铃薯、辣椒、西瓜等。长岭县在吉林省粮食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县、吉林省玉米出口基地县和全国油料生产重点县。影响长岭县农作物产量提高的主要因素是土质因素。长岭县土质以盐碱土为主,严重制约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如何改良土壤、降低土壤盐碱性,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是摆在农业科技工作者面前的首要任务。

1 施用酸性或生理酸性肥料,定向中和土壤碱性

1.1 硫酸铵

硫酸铵水溶液呈微酸性,其溶解于土壤溶液中,解离成铵离子(NH4+)和硫酸根离子(SO42-),由于作物的选择性吸收,吸收的铵离子多于硫酸根离子,土壤中残留的硫酸根离子与氢离子结合,使土壤变酸,称之为生理酸性。因此,硫酸铵为生理酸性肥料。硫酸铵适用于一般土壤和各类作物,可作基肥、种肥和追肥。在硫铵数量较少的情况下,最好用作追肥和种肥。硫酸铵施在碱性土壤上可以降低土壤的盐碱性,起到改良土壤的作用。

1.2 过磷酸钙

过磷酸钙又叫过石或普钙,一般为灰白色粉末状或颗粒状,属速效性磷肥。产品中因含有游离酸而呈酸性。过磷酸钙施在碱性土壤中的效果比施在沙性土壤中效果好。

1.3 硫酸钾

硫酸钾易溶于水,属速效性钾肥,其吸湿性小,不易结块,物理性状优于氯化钾,为生理酸性肥料。硫酸钾可作基肥、追肥、种肥和叶面追肥。作基肥应采取深施覆土,能减少钾的晶格固定,提高其利用率。作追肥一般采用条施或穴施,集中施到作物根系密集的湿土层。硫酸钾尽量施在轻碱地和二洼地上,效果明显。

2 增施有机肥,增强土壤亲和性能

2.1 有机肥的作用

腐熟的粪肥、泥炭、锯木屑等有机肥含有多种养分供作物吸收,除了含有氮、磷、钾,还含有氨基酸、糖类和脂肪等,是作物营养的重要来源。增施有机肥可增强地力、培肥土壤。有机肥中的腐殖酸对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保肥保水有重要作用。有机肥和化肥配合施用,可以提高化肥的利用率,消除化肥的不良影响[1-2]。施用有机肥都有不同程度的增产效果,特别是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施用,增产效果更加明显。有机肥还能改善产品的品种,例如蔬菜上施用有机肥,可增加维生素的含量,而且口感好。充分利用有机肥可减少化肥用量和生产化肥所需能源,减少环境污染。

2.2 有机肥的施用方法

有机肥必须经过充分腐熟。家畜粪便含有大量尿酸,会造成烧种、烧苗、熏叶,同时含有大量虫卵、霉菌,如不腐熟会对作物造成伤害。多施有机肥,使土壤具有更强的缓冲性能,有机肥在土壤中分解产生有机酸,也能一定程度降低土壤碱性。应用碱性土壤改良剂,其组成主要包括石膏、尿素等。这种利用作物秸秆混合石膏等,将化学改良与物理改良相结合的方法,能从根本上改善土壤板结,效果显著[3]。

3 施用腐殖酸类肥料,调节土壤的酸碱度

3.1 腐植酸肥料的作用

一是营养全面。缺啥补啥,螯合肥添加了35%的经螯合反应后的钙、硫、镁、铁、锌、硼等中微量元素,能直接被作物吸收。二是缓释控释。腐植酸肥料添加了脲酶抑制剂和聚合氨基酸,是一种集有机肥的优点和控释肥的高效于一体的螯合型控释肥料,对氮肥具有缓释、控释作用。三是提高肥效。螯合肥能促进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和各种养分的互补,促进根系发育,提高植物对各种养分的均衡吸收能力,使氮、磷、钾综合利用率提高20%~35%。

3.2 黄腐酸钾的应用

黄腐酸钾是腐植酸肥料之一。含微量元素、稀土元素、植物生长调节剂、病毒抑制剂等多种营养成分,使养分更充足、补给更合理,从而避免了作物因缺少元素而造成的各种生理性病害的发生,使作物株型更旺盛、叶色更浓绿、抗倒伏能力更强[4-5]。黄腐酸钾能及时补充土壤中所流失的养分,使土壤活化、具有生命力,减少了土壤养分被过度吸收引起的重茬病害,产品完全可以代替含量相同的硫酸钾、氯化钾及硫酸钾镁,而且天然、环保。现在国内天然矿物质黄腐酸钾以欧华化工生产的最为优质。

4 水旱轮作,有效改良盐碱地

水稻种植是改良盐碱地的一个有效途径。特别是把种稻与水旱轮作结合起来,其增产改土效果更为显著。这项措施对于把水源较好地区的盐碱地建设成为高产稳产农田起了很大作用[6]。近几年来,长岭县在涝洼严重的几个乡镇进行试点,效果较好。在学习、总结、推广水旱轮作、以水治碱的过程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今后可在全县大力推广。

5 种植耐盐碱作物

种植耐盐碱作物,如棉花、豆科作物、麻类、地下结实作(下转第263页)

(上接第261页)

物、麦类等,边利用边改造。对于盐碱性特别严重的部分乡镇,水源条件不足。土壤改良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在推广种植耐盐碱作物的同时积极开展秸秆还田,实现边种植边改良。

6 参考文献

[1] 杨毅.常见作物病虫害防治[M].北京: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2] 徐映明.农药施用技术问答[M].北京: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3] 刘俊峰,侯俊奎.粘土地免耕栽培技术[J].华北农业报,2003(5):56-57.

[4] 热汗古丽・阿不拉.新疆盐碱棉田的改良与施肥[J].现代农业科技,2008(8):157.

土壤改良技术范文第2篇

关键词 :烟田 土壤改良 生产技术

济源市烟区属典型的暖温带大陆性季风型气候,独特的自然条件,有利于烟叶内在品质的合成和积累,是生产优质烟叶的理想产区。为确保“烟区发展、烟田增产、烟农增收”的目的,通过科学合理的土壤改良和加大新技术推广力度,可提升烟叶产量和品质。笔者在多年生产实践中,总结出了烟田土壤改良技术,以供参考。

1.我市烟区土壤供肥特性及烟田土壤改良原则

1.1 土壤供肥特性

一是土壤相对稍薄,有机质含量少。氮素水平不高,磷含量不足。二是土质偏粘,肥料较慢。6月中旬之前,由于低温低,少雨干旱,土壤B分释放缓慢,之后随着雨量增多和温度高,养分供应随之加快。7~8月份,一年中温度最高、水分最多季节,此时土壤养分释放达到高峰。三是旱地土壤肥效降雨、温度影响较大,年际间季节间变化无常。因此认为调节肥料较难。

1.2 烟田土壤改良原则

一是增施有机肥。可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保水保肥能力;二是增磷、钾肥,使氮、磷、钾比例协调,一般氮、磷、钾比例在1:2:3;三是硝态氮利于烟株吸收,提高烟叶品质。但硝态氮易淋失,成本较高。在我市烟区针对缺肥的烟田追肥,要求施用硝酸钾。四是基肥与追肥相结合。施肥要掌握“基肥要早,追肥要巧,基肥追肥配合好”的原则,确保烟株前期早发快长、后期肥用完,不贪青晚熟。基肥包括农家肥、饼肥、磷肥、75%的复合(混)肥,应在冬耕起垄时施入。一般基肥占施氮量的70~80%。追肥应在移栽后25天内施入,追肥应使用硝酸钾。

2.烟田土壤改良技术

改良土壤是提高我市烟田土壤保墒保肥性能、改善土壤结构、减轻烟草病虫害发生、恢复和彰显烟叶质量特色的重要途径。主要措施有:烟田深耕、秸秆还田与覆盖和施用有机肥技术。

2.1 烟田深耕,冬前冻垡晒垡

烟田预留后,当年年底前使用大型翻耕机将烟田进行深翻,耕层需达到25cm以上。根据土壤墒情灵活采取措施:一是如土壤墒情较差,可采用冬前深耕后趁墒细耙或冬起垄。二是若土壤墒情较好,则采取冻垡和晒垡,达到疏松土壤、加厚深翻层和消除土壤传播病害的作用。

2.2 秸秆还田与覆盖

还田秸秆主要是玉米和小麦秸秆,还田量宜在300~350千克/亩,还田方法是将秸秆却成1~2cm的小段或用粉碎机粉碎,最好提前1~2个月用微生物堆积发酵,整地时先均匀撒在田间,在翻耕,秸秆翻压15~20cm深。覆盖时间可为移栽前覆盖、移栽时覆盖、移栽后覆盖等。覆盖方式主要有全部覆盖、垄上覆盖、垄上覆盖地膜、垄间覆盖秸秆和烟叶生长前期垄上覆盖地膜、揭膜后覆盖秸秆等。

2.3 施用有机肥

2.3.1我市烟区主要以芝麻饼肥为主。实施有机肥后,能有效地改善土壤结构;有利于保墒,提高烟株抗旱能力;营养成分完善,有利于烟株生长发育;提高单产,改善烟叶品质。施肥方法:每亩用量一般在20~30kg进行条施。

在施用过程中应注意事项:一是严禁施用未经发酵的饼肥,因为饼肥在发酵时产生高温和分解时产生的乳酸等有机酸易伤害幼苗,对烟叶生长不利;二是要严把质量官,使用合格的芝麻饼肥,防止以次充好、以假充真问题影响施肥效果。

2.3.2生物有机肥

生物有机肥是兼备生物肥和有机肥效应的肥料,由于含有特定的功能微生物和有机质,对促进烟叶生长和烟株各部位物质积累都高于普通复合肥。对其使用要区别与单纯有机肥。

生物有机肥即可基施又可追施。施用生物有机肥注意事项:一是施用时必须埋土壤中,一般深施10cm左右,不能撒施于地表。二是生物有机肥的存放和施用,都要避免阳光长时间直射,施用后要及时覆土。三是生物有机肥要在有效期间内施用,防止过期影响肥效。

3.加大新技术推广

进两年来我市在坚持抓好烟田深耕、秸秆还田等常规技术推广应用基础上,也重点加大多元素矿物肥、生态炭肥和全营养素等土壤调理的示范推广力度。

3.1生态炭肥采用撒施或条施方法进行,亩用量在100~200kg。

3.2多元素矿物肥木用量在40~50kg,一般在整地前撒施或起垄时条施。

3.3全营养素肥料即可穴施也可叶面喷施,穴施时亩用量在3~5kg;叶面喷肥主要在的团棵期、旺长期和圆顶期进行。我市烟区叶面喷施的肥料种类主要是钾肥和微量元素,不同肥料的喷施浓度有所不同,其用量比例为:磷酸二氢钾0.5%~1.0%,硫酸钾0.5~1.0%,硝酸钾0.5~1.0%,硼砂0.10%~0.25%,硫酸锌0.05%~0.10%,硫酸锰0.05%~0.10%。

参考文献:

[1]郑宪滨,张正杨,刘国顺,张毅,等.秸秆覆盖对烟田土壤性状和烟叶质量的影响[J].河南农业科学,2007(10):47-50.

[2]蔡盛英.浅析烟草种植中土壤改良培肥的应用[J].北京农业,2011(9):87-88.

[3]汤海雄,龚鹏博.有机肥在烟草生产上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J].广东农业科学,2010(2):86-88.

[4]郭予琦.芝麻饼肥、秸秆还田与化肥配施条件下烤烟生长及品质表现[J].河南农业科学,2004(3):32-38.

[5]吴建峰,林业贵.土壤微生物在促进植物生长方面的作用[J].土壤,2001(1):18-21.

土壤改良技术范文第3篇

关键词 茶叶;土壤改良;硫磺;草炭

中图分类号 S1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08-0232-01

茶树(Camellia sinensis)属山茶科山茶属多年生常绿木本植物,性喜温暖湿润气候,多生长在温暖湿润的热带、亚热带和暖温带地区。茶树属于典型的喜酸性植物,其根系必须在酸性土壤下生长。

济源市地处北纬35°12′,东经112°,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土壤多为石灰质土壤,pH值多在7~8之间。由于济源是茶仙卢仝故里,为弘扬卢仝茶文化,培育地方特色产业,增加农民收入,在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的指导下,选择条件相对适宜的地方进行土壤改良调节,进行了茶叶栽植试验,并进行跟踪检测和茶叶栽培研究,目前茶叶长势良好,取得了初步成效。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选择

依据茶叶生长特性,选择背风向阳、土质中性偏酸的区域进行土壤改良和种植茶叶试验,本研究选择了王屋镇清虚村和思礼镇郑坪村2个地方。两地地表耕层土壤均为弱酸性,自然环境优美,周边远离工业企业。王屋清虚试验地位于王屋山区的清虚发山村,地处两山之间,为20世纪70年代人工建造的梯田,土质为少砾质中性砂石土,周边山林茂密,山上有机质含量高,沟内山泉水充足。思礼郑坪试验地毗邻九里沟景区,三面环山,为山区自然梯田,土质为多砾质薄层砂石土和红黏土。

1.2 试验材料

硫磺:S的含量≥99%,水分≤2%,砷含量≤0.000 1%,细度不低于400目。草炭:pH值≤6.0,有机质≥60%,腐植酸≥10%。茶树品种选择适应性较强的龙井43、天台黄茶、北斗等品种,所有茶苗均在3月22日前栽植完成。

1.3 试验方法

2013年3月初,用挖掘机对茶园土地进行深翻和改良,全园深翻80 cm,在深翻前将硫磺粉1 950 kg/hm2均匀撒施在地表,然后进行深翻,将硫磺均匀混入土中,并平整土地,捡拾石块和杂物[1-2],共深翻改良土地4.2 hm2。

土壤深翻后,按照茶园种植要求,采用双行双株条栽方式种植,大行距1.5~1.6 m,小行距30~40 cm,株距25 cm。在茶苗定植前按规定的行株距开好种植沟,种植沟宽50 cm、深30 cm。开好种植沟后将草炭165~180 m3/hm2均匀施入沟内(厚约5 cm),并将硫磺按0.1 kg/m(种植沟长度)均匀撒施在草炭表面,然后覆土回填,等待种植[3-4]。

1.4 数据采集

土壤改良前,在2个试验区域共选择有代表性的5个地块,每个地块分别采集20、50、80 cm 3个不同深度的土样进行检测。每块地进行3点混合取样,所有地块不同深度按平均值进行记录。土壤改良60 d后,每月中旬对上述5个点分别采集土样进行检测,分别于5月、6月、7月、8月、10月、11月重复采集土样进行检测,跟踪pH值变化情况[5]。

每次土壤检测后,对5个试验点数据进行原始记录,为降低试验误差,每次对不同深度数据进行算术平均,取平均值进行记录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将不同深度土壤pH值在坐标上进行标注,形成土壤pH值变化曲线,与对照不同土壤深度pH值进行比较。由土样检测数据(表1、图1)可以看出,由于试验地区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降雨量在600 mm左右,且降雨多集中在夏季,土壤蒸发量明显大于降雨量,因此土壤逐渐碱化,并且在一定范围内随深度增加,土壤pH值逐渐增加。

在施用硫磺、草炭改良后,土壤pH值明显降低。20 cm的耕层土壤,未处理前pH值已经在6.25,属于酸性土壤,并且受灌溉、降雨、耕作等农事影响,土壤pH值有所降低,但变化幅度不大;50、80 cm土壤,在改良后效果显著,达到了茶叶生长的要求。

从土壤深度看,处于50 cm深的土壤,由于受其他干扰因素较少,且在改良过程中硫磺、草炭等施用均匀,因此改良效果最好,pH值相对稳定均匀。

从硫磺施用时间来看,从60 d开始,土壤pH值已经明显降低,在4个月后效果达到最好,在未来的连续监测中,pH值变化不大,相对稳定,并且均在茶叶生长的适宜范围,达到了预期目的。

3 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用硫磺、草炭调节土壤pH值是可行的。硫磺对土壤pH值的调节主要特点是效果持久稳定,其作用机理是硫磺施入土壤后被硫细菌氧化成硫酸酐,硫酸酐再转化成硫酸起到了调节pH值的作用,硫磺施入土壤后需要分解后才能起到调节土壤pH值的作用;草炭用于土壤改良最主要的作用是能够增加土壤的有机质。

综上所述,通过调节土壤pH值和添加土壤有机物料,可以有效地解决土壤条件对茶叶栽培的限制,为扩大茶叶种植范围,实现南茶北移,弘扬历史文化,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法。

4 参考文献

[1] 谢兆森,吴晓春.蓝莓栽培中土壤改良的研究与进展[J].北方果树,2006(1):1-4.

[2] 张昌爱,张民,曾跃春.硫对石灰性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07(7):1453-1458.

[3] 湛润生,岳新丽.硫磺在石灰性土壤改良中的应用[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2009(1):42-44.

土壤改良技术范文第4篇

关键词: 酸性土壤;成因;改良技术

一、矿物和工业废弃物的改良作用

除了利用石灰改良酸性土壤的传统方法外,人们还发现利用某些矿物和工业废弃物也能改良土壤酸度,如白云石、磷石膏、粉煤灰、磷矿粉和碱渣等矿物和制浆废液污泥等工业废弃物。白云石是碳酸钙和碳酸镁以等分子比形成的结晶碳酸钙镁化合物。在安徽酸性黄红壤上的试验表明:酸性黄红壤施用白云石粉可以降低土壤交换性铝的含量,提高土壤pH值和交换性钙、镁的含量,显著提高作物产量,且有明显的后效。

磷石膏是磷复肥和磷化工行业的副产物,它的主要成份是硫酸钙,还有未分解的磷矿粉和酸不溶物等。过去主要用于改良碱性土壤,近年用作酸性心土层的改良剂,效果很好。磷石膏改良底层土壤可概括为“自动加石灰效应”。施用磷石膏提高了心土层土壤盐基饱和度,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如容重下降,总孔隙度和非毛管孔隙度增加,土壤结构改善,团聚体破坏率降低,红壤通透性和结构性增强。

粉煤灰是火力发电厂的煤经高温燃烧后由除尘器收集的细灰,呈粒状结构。主要含硅、铝、铁和微量元素, pH值在10 - 12之间。粉煤灰中含有CaO、MgO等碱性物质,可以中和土壤中的酸性物质。研究表明粉煤灰施入红壤性中低产田可以中和土壤酸性,提高土壤养分,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孔隙度,并且有利于保湿保墒,使水、肥、气、热趋向协调,为微作物生长创造了良好的土壤环境。

碱渣是制碱厂的废弃物, pH值为9. 0 - 11. 8,呈碱性。根据X - 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等综合分析可知碱渣主要矿物成分是结晶不良的方解石, 次要矿物有伊利石、绿泥石、高岭石等。碱渣中含有大量农作物所需的Ca、Mg、Si、K、P等多种元素, 用此土壤改良剂代替石灰改良酸性、微酸性土壤, 可调整土壤的pH 值, 加强有益微生物活动,促进有机质的分解, 补充微量元素的不足, 使农作物增产效果显著。

造纸制浆废水处理产生的沉淀固体称之为“木质素污泥”,含有来自制浆原料中的木质素等有机质和相当量的石灰质,与石灰、粉煤灰等具有某些相似的物理化学性质。木质素污泥具有较强的碱性,且含有多种植物生长需要的常量和微量元素及有机质。将其施用于酸性土壤,不仅能中和土壤的酸度,还能补充酸性土壤所缺乏的Ca等有益于植物生长的元素。施用造纸制浆污泥可使中强酸性土壤的酸度降低,抑制土壤中铝的活性,对削减土壤铝毒害和提高土壤磷的有效性也有积极作用。

另外,磷矿粉、城市污水处理厂产生的碱性污泥、炼铝工业产生的赤泥、燃煤烟气脱硫副产物等也都应用于酸性土壤的改良,并取得一定的效果。

二、有机物料改良剂

在农业上利用有机物料改良酸性土壤已经有千余年的历史。土壤中施用有机物质不仅能提供作物需要的养分,提高土壤的肥力水平,还能增加土壤微生物的活性,增强土壤对酸的缓冲性能。有机物料还能与单体铝复合,降低土壤交换性铝的含量,减轻铝对植物的毒害作用。用作改良土壤的有机物料种类很多,在农业中取材也比较方便,如各种农作物的茎秆、家畜的粪肥、绿肥和草木灰等等。利用有机物料改良酸性土壤的研究,目前国内的相关报道还很少,多数集中在利用种植绿肥等调节土壤酸度方面。强酸性土壤上分别施用泥碳、泥碳和绿肥、泥碳和水稻秸秆、泥碳和鸡粪以及泥碳和油坊软泥均能不同程度地减少土壤中铝对作物秧苗的毒害作用。因为泥碳中含有一定量的腐敏酸和富里酸,能与铝形成不溶性有机物- 铝络合物。向土壤中加入绿肥,会增加铝在土壤固相表面的吸附;绿肥分解产生的有机阴离子与土壤表面羟基的配位交换反应将OH- 释放至土壤溶液中,可以中和土壤酸度,降低土壤铝的活性。泥碳可以解除铝毒,石灰可以降低土壤酸度,将泥碳与石灰混合施用也可以取得更好的改良酸性土壤的效果。

焚烧作物茎秆产生草木灰在农村中很常见,木材工业的残余物的焚烧也会产生很多的草木灰,这些草木灰对酸性土壤也有很好的改良作用。施用草木灰对酸性贫瘠土壤主要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草木灰在土壤中会产生石灰效应,使土壤的pH 值大幅度升高;另一方面,草木灰能增加土壤养分含量,特别是K含量丰富能极大提高土壤钾含量。将猪粪与小麦秸秆混合,在一定条件下腐熟8周后施于酸性红壤中,发现土壤的pH升高,土壤无机态铝浓度降低;研究还发现施用猪粪和小麦秸秆对缓解铝毒的作用比用碳酸钙更明显。

近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某些植物物料对土壤酸度具有明显的改良作用,这种改良作用不仅仅是通过增加土壤的有机质来增加土壤CEC,而且由于植物物料或多或少含有一定量的灰化碱,能对土壤酸度起到直接的中和作用,可在短期内见效。在一定条件下,豆科类植物物料比非豆科类植物物料的改良效果更佳,如将羽扇豆的茎和叶与酸性土壤一起培养,其pH增加的最大值可达1 - 2个单位。豆科植物物料对土壤酸度具有较好改良效果的原因与这类植物生长过程中其根系对无机阴、阳离子的不平衡吸收有关,由于生物固氮作用,豆科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其根系会从土壤中大量吸收无机阳离子如Ca、Mg、K等,导致植物体内无机阳离子的浓度高于无机阴离子的浓度,为保持植物体内电荷平衡,植物体内有机阴离子浓度增加,这些有机阴离子是碱性物质,当植物物料施于酸性土壤时,这些碱性物质会很快释放,并中和土壤酸度。测定结果表明,羽扇豆茎和叶所含灰化碱的量是小麦秸秆的7倍多。豆科类植物物料能够提高土壤pH的另一个原因是有机氮的矿化,豆科植物的固氮作用使其体内积累了大量的有机氮,有机氮的矿化反应是一个消耗质子的过程,这一过程也使土壤pH升高。但矿化反应产生的铵离子的硝化反应是一个释放质子的过程,这一过程将抵消豆科植物物料对土壤酸度的中和作用。

近年来,人们还开发出营养型酸性土壤改良剂,即将植物所需的营养元素、改良剂及矿物载体混合,制成营养型改良剂。这种改良剂加入土壤后,在改良酸度的同时还提供植物所需的钙、镁、硫、锌、硼等养份元素,起到一举两得的效果。另一种复合型改良剂除了供应养分、降低酸度外,还具有疏松土壤、提高土壤的保水性的功能。

结语

随着化肥的大量使用已经造成土壤氢离子的大量积累,严重破坏了土壤PH的平衡,土壤逐年酸化,严重影响作物的产量和质量。目前,改良酸化土壤,减缓土壤退化的研究已经成为一个国际性的课题,所以全面了解全区土壤pH现状和变化对土壤肥力评价和今后的施肥指导十分重要。关于土壤酸化问题的研究,土壤酸化特征、不同物料的改良效果还需更加深入的探讨。

参考文献:

[1]赵明,赵征宇,蔡葵,等,有机肥料对土壤可溶性氮素变化的影响及肥效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2008,01

土壤改良技术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土壤 土壤类型 潮土

一、景县耕地的基本情况

1.土壤类型及分布

景县耕地土壤绝大部分为中壤质或轻壤质冲积潮土,成土母质为河流冲积物,土层深厚,土壤肥力水平较好。按照土壤质地的划分,景县主要分为砂壤、轻壤、中壤三种类型:砂壤主要分布在王同、连镇、梁集、杜桥、龙华、景州六个乡镇,占总耕地面积的30%左右。轻壤在景县各个乡镇均有分布,主要分布后留名府、青兰、广川、留智庙、北留智、安陵,刘集。占总耕地面积的61%左右。中壤主要分布在降河流、温城、王谦寺三个乡镇,占总耕地面积的7%左右。其他类型的土壤也有零星分布,占总面积的2%左右。

2.景县轻壤质土壤的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轻壤质土壤其性质介于沙土与粘土之间,群众称之为“两合土”呈碎屑状结构,疏松,一般都有良好的耕性,适种作物广泛,是较理想的耕作土壤类型。

轻壤质土壤虽是较理想的耕作土壤类型,但因长期的粗放耕作,及掠夺式的种植,重用轻养的种植方式,使农作物的种植环境越来越差,极大地影响着农业生产的持续增产;在生产中长期的使用化肥,且重施氮肥、磷肥,不重视钾肥和其他中微量元素的施用,造成土壤养分的失衡,作物抗病性差,产量降低,耕地土壤板结,透气性差,理化性质降低;土壤耕层浅、有机质含量较低、引起土壤肥力降低,农产品品质差。

二、土壤改良培肥技术环节

景县耕地土壤培肥改良的主要方向为增施有机肥料和中微量肥料的使用,同时应平衡钾肥和磷肥的施用,逐步提高土壤各种养分元素的含量。

1.有针对性的补充作物所需的营养元素,根据作物缺什么就补什么、缺多少补多少的施肥原则,实现各种养分平衡供应,满足作物的需要,达到提高肥料利用率和减少用量,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节省劳力,节支增收的目的。

2.景县的土壤耕作措施一般分为犁耕和旋耕,犁耕耕层深度为15厘米左右,旋耕耕层深度为12厘米左右,为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应采取深耕、深松的耕作措施,其耕层深度应提高到30厘米左右。景县有机质平均含量为1.3%,通过增施有机肥料及生物肥料等措施使有机质的平均含量提高0.6个百分点。

3.通过实施平衡施肥、轮作倒茬、深耕深松、增施有机肥等措施,使冬小麦平均产在445公斤的基础上,单产增加30公斤,增产幅度达到6.7%;夏玉米在450公斤基础上,单产增加50公斤,增产幅度达到11.2%的产量目标。

三、主要措施及步骤

1.推广平衡施肥技术,协调土壤养分

平衡施肥技术:主要包括测土、配方、配肥、供肥、施肥五个技术要点。在小麦、玉米播种前以200亩为一个取样单位通过对土壤大量元素(氮、磷、钾)、有机质等指标测试分析;配方即综合分析处理信息数据,确定所需养分的合理施用量和配方,提出合理施肥建议,开展技术宣传与培训;配肥即实行技物结合,按所确定配方,生产配置专用肥;供肥及开展农化服务,将优质配方肥及时供应到农民手中;施肥即通过技术培训和田间示范指导农民按施肥建议施肥。推广应用该技术,可促进土壤养分平衡,培肥改良缺素障碍土壤。

2.增施高效有机肥

增施高效有机肥培肥地力,改善土壤的供保水、肥能力。大力推广秸秆还田技术,在小麦成熟后,利用小麦联合收割机进行收割,然后带茬播种玉米,脱粒后的麦秸完全运田外,再覆盖在玉米田,在玉米成熟后,留秆收穗,然后利用玉米秸秆粉碎机在田间直接进行粉碎,同时把腐植酸类有机肥均匀撒施地表、然后再进行耕作,每亩可回田玉米秸秆400公斤以上,腐植酸类高效有机肥每亩用量50公斤以上,通过以上措施,可使土壤的肥力状况达到中等偏上和高等肥力水平。

3.轮作倒茬

在全县范围内结合种植业调整,在小麦、玉米、和棉花三大作物种植中进行合理安排。在小麦、玉米和棉花的两套种方式中,实行农作物产地内轮作,每隔两年轮作一次,达到每年30%的种植面积做到轮作倒茬。同时把任务分配到乡镇,分解到村、落实到农户,保证轮作倒茬目标的实现。

4.深耕深松

深耕深松可打破犁底层,耕层厚度,提高耕地质量,提高土壤需肥能力,促进农作物根系下扎,提高抗旱能力,促进节水增产。结合当地实际,应大力推广农田深耕、深松技术,一般在10月5日左右,玉米收获后,小麦播种前进行,每三年深松一次,隔年深耕一次,耕深达到30厘米以上。

四、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

通过推广深耕深松、秸秆还田、测土施肥等技术,提高土壤肥力0.1~1个等级,肥料利用率提高5~10%,小麦平均单产增加30公斤,玉米平均单产增加50公斤,照这样算,如果每年推广面积达到100万亩,共增收小麦300万公斤,玉米500万公斤,扣除投资成本,可增经济效益1000万元以上。

2.社会效益

通过实施各种土壤改良培肥措施,可极大的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和技术操作水平,加快新品种、新技术的普及推广,提高农作物防灾抗灾能力和产量品质,同时,可带动运输、加工及养殖等相关产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维护农村稳定、国家安定有重要意义。

3.生态效益

改良培肥措施实施后,可增厚土壤养分含量,增加活土层,提高地力,改善耕地质量,耕地地力提高0.6个等级,达到高肥力水平;平衡施肥养分均衡供应,化肥利用率提高10个百分点,减少化肥投入,提高农作物产量、品质,减少化肥污染,促进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对生态农业和可持续发展农业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土壤改良技术范文第6篇

关键词:低产田;土壤;改良技术;效益分析

随着科技的进步,现在的土地已经不再是像那些贫瘠而广阔又使用不到的荒地了。人口在增长,百姓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人们对于高质量的农产品追求也在增长,同时对于食品的安全指数也在不断上升。这使得人们对于高产量的土地需要感与日俱增。一块高产的土地,不仅仅只是需要达到数量上的提升,在作物的营养价值和最为重要的安全上,也是必须要达到标准的。对于现所存在的低产的土壤来说,对其进行土壤改良是势在必行的。增产增益是现阶段的土壤农业所追求的,改良后效益提高和农产品质量将成为现代农业一直要不断靠近发展的目标。

1 低产田的存在问题及改良技术手段

1.1 低产田的问题 对于种种因低产田而造成的问题,从各个方面,都应该有一定的详细了解。首先,对于低洼地,常会因遭遇涝灾发生水溃,然后紧接着产生次生盐碱化。土地盐碱化的产生,对于作物的生长具有很大的危害。而自然风沙的影响,已成为很长时间已关注到,却没有切实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在地处黄河一带的耕地,常年受到风沙的摧残,风沙伴随有细砂风砂土,多分布在东部和西部两个沙丘砂垄带上。低产田经历风沙后,造成土地质量更为低下了,防风固沙,也因此成为能够为维护土壤质量的一个长期重要的决策。土壤中营养成分的含量低和不平衡问题,是低产田的一大重点需要关注的问题。土壤有机质是土壤肥力的一个重要标志。土壤的肥力,决定了土地能够种出更为优质的产品。

1.2 改良技术 根据地势的不同,先进适用农业技术都已采用,但是根据种植作物的不同,将每一种不同季熟的作物都通过科学的方式种植。一般的套作和间作,都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对于一年一熟或一年两熟的作物,采用不同的种植方式,以减少土地资源的浪费,最大程度的增加有效面积的使用,以达到最大效益。土壤的肥力问题,通过对土壤土质的长效培育,先将土壤有机质的含量提上去,再在其上种植作物,这样就能使得作物的质量提高,并且,在作物长得比较饱满充实的同时,提高了其营养价值。

2 改良技术与效益增长

通过对土壤的技术性改良,从节省空间、时间上,再到土壤科学性培养上,一步步将土壤的肥力提上去,尽量通过各方面的技术手段减少风沙等自然环境对作物的影响,通过建造防风固沙林等有效措施来减少其危害,有效的解决现阶段低产田的遭遇的问题,以此来提高收益。改良治理土壤技术后,将能够从出产上,先保障产品的质量,这样,不仅仅只是出产效率增高,每一份增加的效率,都使企业获得不可小觑的增益,这才能算是切实可靠,有效的效益增长。对于前期的土壤改良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技术支持,也会在后期收到效益后,发现前期工作的经济性,并能够明显看到后期效益大于前期的投入。

2.1 改良技术的提高 土壤的改良必须根据当地土壤的实际情况一步一步地认真切实的做到改进。在各个影响土壤肥力各方面上做到稳扎稳打。因为,土壤的改良是一项长期而又艰苦的实践性工作,土壤改良不仅仅只是需要找到其根本所在,这还要相当的技术性工程地改造,以及在实践中摸索更加适合实际土地的改善方式,来提高土地的各方面种植能力。首先在低产田面积上做到逐渐缩小,先从小范围入手,得到一定的成效后,大面积广泛的实行改良技术,不能只求快,还要因地制宜的想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天气气候等不能够预估的环境影响。其次,是在土壤的肥力上,增加土地肥沃程度,才能够让种植的产物从土壤中获得营养,从而得到高质量的农

产品。

2.2 效益的增长 目前,针对土壤的改良,从各个环节上小心,注意,总结、提高都是很关键的。农业技术的排灌条件,肥料用量,耕作处理等农业技术水平,已达到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同时,土壤质量的改良,让这些水平都发挥了其应该达到的技术水平,一旦各环节的作用都发挥到位后,带来的经济效益一定是必然的,而工程前期的用心投入就是为了后期的增益,在农业发展这一大方向上,土壤改良技术的提高,必定会让后期收益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3 总结

河南低产田的土壤改良,和众多土壤改良工程的一致性在于,都需要因地制宜的去观察,发现土壤肥力不够,达不到效益的问题出在哪里,然后,有针对性的解决,并且在工程性的问题解决中,有组织性的秩序,一项项的完成所要达到的目标,都是在一个重大工程中非常关键的地方。从政府到私人,从上级,到下属各级别,认真履行职责,奖惩分明等各个环节的严肃认真处理问题态度,是在工程中,最不可忽视的。只有这样,农产企业的收益才能够提高,企业效益的增长才能够达到满意的水平。

土壤改良技术范文第7篇

我市位于辽宁东部山区,全市总人口57.8 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1万人。现有耕地93万亩,以旱田为主,旱田主要播种作物玉米、大豆,播种面积54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58%。

全市属于温润季风气候区,雨量充沛,热量丰富,雨热同季,光照较好,年平均无霜期156天,年降雨量800-1200毫米,平均日照时数2400小时,大于10℃活动积温3095℃。

我市高产田18.6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20%,中低产田总面积74.4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80%,其中中产田28.0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30.1%,低产田面积46.4万亩,占耕地总面积49.9%。另外全市PH值小于5.5的过酸性土壤32.5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34.9%;全市还有27.3万亩,占耕地总面积29.3%的地块土层薄或砂石含量多,每年不同程度的受到伏旱危害,这部分耕地大多数都为低产田,一般种植玉米亩产200-300公斤。

“八·五”时期,我市利用生石灰、炉渣灰等碱性物质改良酸性土,部分耕地得以改良,取得良好效果。2005年以来,我市开展大规模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在全市范围内采集土样9470个,对有机质、有效磷、碱解氮、速效钾和PH值等土壤养分指标进行测试分析。全市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在1.76-6.60%之间,平均含量2.59%;有效磷含量在8.3-29.6ppm,平均含量15.1ppm,有机质和有效磷含量同属3级水平(按全国土壤养分分级标准);速效钾含量在23-300ppm,平均61ppm,低于缺钾临界值(

一、利用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一是要选取正确的施用时间,石灰类改良剂可以在作物收获后与栽种前施用,应尽早施用,尽可能远离播种期。PH值5.5以下的土壤,每亩施用生石灰100公斤,PH值在5.5-5.9的土壤,每亩施用生石灰75公斤,连续施用3年,可使PH值提高.04.-0.5左右。

由于石灰改土效果可维持3年左右,所以隔年再测试土壤pH值,以决定是否需再补充。

二要采取正确的施肥方式,石灰类改良剂的溶解度不大,一般采用表面撒施后再犁入土中。其翻土的深度应与改良的土壤深度目标一致。另外,最好与有机肥混合施用。因为有机质中的有机酸可以与钙结合助于其向下移动。

需要注意的是,土壤酸化是土壤形成和发育的自然过程,不恰当的人为活动可加剧土壤的酸化。因此,酸性土壤改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任何措施都不能一劳永逸。在改良土壤的同时还应注意土壤的维护,注意大、中、微量元素的均衡供应。

二、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凤城市2005年被列入为省级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县,2007、2008年被列入为部级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县,2009年~2013年继续被列为中央财政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县。几年来,按照《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的要求,围绕“采土测土、配方、配肥、供肥和施肥指导”五个环节,科学施用配方肥,针对不同作物,调节氮、磷、钾比例和施用数量及施用方法,用地与养地相结合。全面提高农民科学施肥技术水平。

三、提倡根茬还田技术

利用农用机械进行春耕耙地将根茬粉碎后还田,每亩可还田根茬100~150公斤,相当于增施1立方米优质农家肥,同时可疏松土壤,保护土壤墒情。根茬还田是增加土壤有机质,培肥地力,提高产量的有效方法,也是增加农业后劲的有效途径。

需要注意的一是还田后要及时追施底肥,有利于根茬的腐烂,同时防止微生物在分解有机质的时候与下茬作物争养分;二是进行翻耕,将粉碎的根茬发尽量埋在地下,这样做一是有利于根茬和土壤保持水分,以利于分解,同时也能保持肥效。

四、客土

利用砂土垫粘土、粘土垫砂良土壤,同时捡出田间石砾;垫土厚度5cm,每亩30立方米以上。

土壤改良技术范文第8篇

关键词:日光温室;土壤改良;技术要点

中图分类号:S15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733018

随着民勤县“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主体生产模式深入推进,民勤县日光温室瓜菜产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近几年,由于日光温室瓜菜作物长期连作,导致土壤易返盐,土传病害加重,土壤理化性质变坏,影响其生长、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为此,笔者经过3a的实验示范、研究分析,总结出民勤县日光温室土壤改良技术要点,供广大日光温室种植户参考。

1 土壤耕作及改良

1.1 深翻曝晒土壤

阳光照射最强烈的7月份,前茬作物及时收获拉秧,清除残株落叶,土壤深翻40cm以上进行曝晒,既可打破土壤障碍层,熟化土壤,提高土壤养分的有效性,又能起到杀虫卵、灭病菌,减少初侵染来源的良好效果。

1.2 浅耕疏松土壤

扣棚前瞅准天时再进行1次浅耕,深度20~25cm为宜,充分疏松土壤,接纳雨水,积蓄地墒。

1.3 生长期行间中耕

苗期和营养生长阶段,每次灌水后中耕1次,深度5~10cm为宜,苗旁浅,行间深,创造疏松的土壤环境,改善土壤的通透性。

1.4 因良,清除土壤障碍层

生产实践中,结合实际因良,对于耕作性差的黏质土壤要掺沙改良;对于保肥、保水、通透性低的沙质土壤要掺黏土或地表熟良;对瓜菜作物生长发育造成严重障碍的耕层土壤要换良,既消灭了初侵染来源,又创造了肥沃的耕层土壤。

2 高温堆肥以及配方施肥

高温堆肥,增施充分腐熟的优质有机肥是改良日光温室土壤的关键措施,因此,动员日光温室种植户利用7~8月高温季节,将优质农家肥和作物秸秆混匀加水用薄膜或土泥封好堆腐,可加入适量尿素和磷肥,15~20d左右翻堆1次,直至充分腐熟。用量:60m标准日光温室,每棚6~8 m?;水分:水分是影响堆肥能否充分腐熟及质量的关键因素,水分多影响堆温上升,水分少容易出现烧肥或不腐熟现象。衡量标准用脚踩以有水挤出而不流水为宜;堆高:一般不超过1.5m,不能过于踩实,要保持松软状态。有条件可在堆底加1层驴马粪,以利提高堆温,加快腐熟;翻堆:15~20d左右翻堆,细碎粪块,并掺入适量尿素和磷肥。60m标准棚,每棚掺尿素2kg、过磷酸钙100kg;起堆:堆肥是否堆好,从外观看堆体塌陷或明显缩小,刨开看柴草腐烂,颜色黑褐色,粪体散碎,无特殊臭味,不招引苍蝇。堆制好的堆肥,随用随起堆,随施肥随翻地随覆盖,以防肥分损失,改善土壤团粒结构、理化性质,调节土壤PH值,提高土壤肥力,降低土壤容重,增强土壤保肥、保水、保温及缓冲性能。

根据土壤供肥性能、肥料效应及瓜菜作物需肥规律,遵循平衡施肥原则,即有机与无机相结合原则;有机肥料无害化处理原则;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相结合原则;肥料深施覆土原则;肥水结合原则;集中施用原则配方施肥,避免盲目、超量、滥施化肥,造成土壤营养平衡失调,土壤板结、耕种性变劣、次生盐渍化、地力衰退,确保日光温室瓜菜“节本、提质、增效、安全、环保”。

3 合理轮作倒茬以及合理灌溉

根据不同科属的瓜菜作物按2~3a的间隔期进行轮作倒茬,利用瓜菜作物根系深浅、分布范围不同、吸肥差异,避免化肥残留超标、土壤酸化,减轻连作障碍,防止土壤板结,恢复或提高地力。也可在早春茬瓜菜作物收获后,复种一茬箭舌豌豆、毛苕子、饲用油菜等养地作物,以达到养地的目的。

根据瓜菜作物对水分的需求及土壤相对湿度进行合理灌溉,以调节土壤水、肥、气、热等条件,从而改善土壤温湿度和通透性,促使矿质养分溶解,提高土壤供肥能力,减轻土壤板结,保持土壤通透性,最终达到改善土壤环境的目的。

4 秸秆还田,改善土壤理化性状

4.1 秸秆覆盖

生育期间,在大沟内铺1层10~20cm长的麦草,300~400kg/667m2,既可降低温室湿度,减轻病虫危害,秸秆腐解又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培肥地力,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

4.2 秸秆深施还田

开沟坐趟时,在宽行内顺种植行开深30~35cm的秸秆填充沟,长度与种植行等长,沟内铺25~30cm厚的秸秆,铺平踏实覆土,沟2端漏出秸秆10cm ,以便通气,还需注意,顶部每间隔30cm用16号钢筋打孔,孔深需穿透秸秆,促进气体交换,并施用微生物菌剂或菌肥,通过有益微生物群体活化达到改良土壤的目的。

参考文献

土壤改良技术范文第9篇

关键词:保护地瓜菜;土壤改良

乐亭县是保护地瓜菜生产大县,全县蔬菜种植面积有3.4万hm2,保护地面积达1.9万hm2(约占56%),其中日光温室7 000 hm2,塑料大中小棚1.2万hm2。由于设施蔬菜生产连年种植和施肥缺乏科学性,导致土传病害、土壤盐渍化问题逐年加重。为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实现设施蔬菜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乐亭县结合生产实际,创造出保护地瓜菜土壤综合改良技术,并得到迅速推广,主要包括应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应用沼渣沼液技术和应用木美土里复合微生物肥技术。

1 应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

1.1 使用时间

定植前30 d。

1.2 使用方法

1.2.1 挖沟

在作物的种植行下,顺着作物种植方向挖30~35 cm深、40~50 cm宽的沟。

1.2.2 填秸秆

往沟里填满秸秆,原则是硬质在下软质在上、长的在下短的在上。厚度25~30 cm,注意两边留10 cm左右的秸秆为通气孔。一般每667 m2需秸秆2 000~2 500 kg(约0.3 hm2玉米地的秸秆)。

1.2.3 撒肥

在秸秆上每667 m2撒入磷酸二铵、尿素、硫酸钾的混合肥料(1∶1∶1)50 kg。

1.2.4 喷药

在秸秆上喷施辛硫磷乳油1 000倍液,防止玉米秸秆发生虫害。

1.2.5 拌菌种

5 kg菌种混合100 kg麦麸,对水80 kg,搅拌均匀。

1.2.6 撒菌种

把菌种均匀地撒施在秸秆上,可分2次或1次撒施。2次撒施就是当秸秆填充到50%时,均匀撒施1/3的菌种,填满后把剩余的2/3均匀撒施;1次撒施就是填满秸秆后一次性撒匀,然后用铁锹拍一下。每667 m2需要菌种8~10 kg。

1.2.7 整畦覆土

撒完菌种后立即覆土、整畦,覆土厚度为15~18 cm为宜,不宜过厚。

1.2.8 浇水

向沟内及时浇水,浇透为止。

1.2.9 打孔

浇水后能进地作业时,立即打孔。孔径2~4 cm,孔距40 cm,孔深以打穿秸秆为目的。

1.3 使用效果

1.3.1 提高地温4~6 ℃,提高棚温2~3 ℃。

1.3.2 释放CO2,能在农作物生长的小环境内提高CO2浓度4~6倍,可达到1 800~2 000 mg/m3。

1.3.3 减少化肥施用量,可减少1/3以上的田间用肥。

1.3.4 增加土壤有机质,加速土壤团粒结构形成,增强保肥保水能力。

1.3.5 有效减少地传及气传病害的发生。

1.3.6 提高瓜菜品质和产量。可使叶片变大变厚,茎秆变粗,根系发达,果品或蔬菜的口味变佳;含糖高的瓜类能提高糖度1度左右,提高商品率。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利用秸秆发酵后产生的生物热及释放的CO2,提高棚室内地温和CO2浓度,为温室果菜生长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有效解决设施果菜生产的土壤连作问题,提高果菜产量,改善果菜品质。

注意事项:由于使用此技术会提高地温和棚温,在生产管理上应及时浇水和通风。

2 应用沼渣沼液技术

2.1 使用时间

沼渣作基肥时,在定植前35 d进行;沼液作追肥时,在定植后20 d进行,之后间隔7~10 d追施1次。

2.2 使用方法

沼渣作基肥时,每667 m2施用3 000~4 000 kg,深翻土壤,扣膜闷棚7 d,保障通风换气。沼液作追肥时,在瓜菜根部开沟,从出料间提取沼液,对水2倍,充分搅匀后施入沟内,每667 m2用量500 kg。棚室内追肥后加大放风量,以防氨气中毒。

2.3 使用效果

2.3.1 提高瓜菜产量

沼肥营养全面,可为瓜菜提供必需的微量元素,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可增产10%。

2.3.2 提高蔬菜抗逆性

沼肥应用于瓜菜生产,可明显提高瓜菜抗冻、抗旱能力,确保棚室瓜菜冬季正常生产。

2.3.3 提高产品品质

沼肥中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腐殖酸,能有效地改良土壤,促进瓜菜根系发育,使植株发育良好,果实发育均匀、色泽鲜艳、口感好,从而提高产品品质,实现瓜菜绿色环保无公害生产。

2.3.4 减少病虫害发生

沼肥中含有的抗生素能增强瓜菜的抗病能力,可趋避蚜虫。应用于韭菜生产时对预防韭蛆的发生具有一定的作用,可减少农药使用量。

注意事项:一是沼渣作为基肥时,不能出池后立即施用,应在施用前将沼渣在棚外用塑料薄膜覆盖堆积10 d左右,让其充分腐熟,以免造成蔬菜烧根和有毒气体伤害。二是蔬菜是喜肥作物,需肥量大,为满足其全生育期对肥料的需要,要适当施入部分氮磷钾速效肥。

3 应用木美土里复合微生物肥技术

3.1 主要成分

以ETS复合微生物菌群(共60多种有益菌)为核心,含有效活菌数2 000万个/g,以天然有机物质为主要成分,并辅以甲壳素、豆粕、鱼粉、腐殖酸、大中微量元素等,经过长达60 d的生化处理精制而成,在将有机物料全部腐熟转化成腐殖质的同时,获得大量ETS有益复合微生物菌群的代谢产物(如多种抗生素、生长素等),施入土壤后可以迅速为作物提供全面均衡的养分,促进生长,抑制病虫害。

3.2 使用时间

定植前7 d。

3.3 使用方法

每667 m2施用木美土里复合微生物肥50 kg和撒可富复合肥30 kg,撒施于土壤表面。旋耕土壤30 cm深,随后起垄20 cm高。

3.4 使用效果

3.4.1 施入生物肥,土壤可以变肥源;深度改良土壤,形成土壤团粒结构;消除板结,保水保肥,提高化肥利用率;代谢产物中的有机酸溶解土壤中的矿物元素,固氮、解磷、解钾,大大增加土壤的供肥能力。

3.4.2 深度净化土壤,分解转化农残、药残,恢复自然生态环境;调酸降碱,改造盐碱化土壤,抗旱抗寒。

3.4.3 有效防治根腐病、根结线虫病。争夺营养来源, 抑制病虫繁殖,杀菌杀虫;产生抗生素,分泌几丁质酸,杀菌杀虫;减少打药,省工省钱。

3.4.4 促进作物生长,产生多种促生长类代谢物,与作物形成共生关系,促进植物根深叶茂、开花坐果、果实成熟。

3.4.5 提高品质和产量。糖度可提高10%~15%,果实鲜艳自然,口感纯正;产量一般提高10%~15%。

4 其他配套技术

4.1 防虫网技术的应用

在通风口处,加设防虫网,防治蚜虫、白粉虱等的危害,可预防病毒病的发生。物理防治措施的落实,确保了保护地瓜菜内在质量的提高。

4.2 二层幕技术的应用

在春季,喜温蔬菜定植后,棚内及时吊挂一层无滴膜,膜幅宽2 m,悬挂于距棚膜20 cm处,两幅之间用夹子夹严,这样有利于提高棚内温度,可提高气温3~4 ℃,根据天气情况,持续吊挂10~15 d,待气温升高后,撤掉二层幕。

4.3 遮阳网技术的应用

盛夏季节,前棚面最好覆上遮阳网抵挡高温日晒。但注意上午十时前和下午三时后,揭开遮阳网吸收阳光。

土壤改良技术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园林绿化;土壤;质量;土方设计;改良

中图分类号 S1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4-0218-02

在绿化养护管理过程中,植物生长不良的现象随处可见,枯死株也屡见不鲜。出现这种现象,既有种植管理不当的原因,更有不良土壤环境的影响。园林绿化土壤中,有些土壤掺杂大量的建筑垃圾,有些土壤因大型机械碾压而严重板结,还有些土壤不适应特定植物的生长特性,这些因素都严重影响了植物的正常生长。合理的土方设计及土壤改良,可以有效保障园林植物生长,创造良好的景观效果,美化城市的风景。

1 园林绿化土壤存在的问题

伴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园林绿化面积迅速扩张。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因发展前期未重视土方质量,在后续养护管理中暴露出一些土壤质量引发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种植土壤含有建筑垃圾

在绿化建设初期,由于绿化主管部门缺乏经验,未意识到土方质量的重要性,加之监管制度不完善,造成了相当部分的回填土方质量不合格,包括原有建筑垃圾清理不彻底,埋下了日后绿化植物生长不良的隐患。据重庆市风景园林科学研究院2005—2011年的调查,主城70%以上的园林土壤属于碱性土壤,约40%的园林土壤中石灰、砖块等建筑垃圾含量超标。

1.2 种植土壤严重板结

绿化工程中,有些地段车辆频繁进出,还有挖掘机、推土机的施工作业。经过这些大型机械的来回碾压,土壤中的毛细孔遭到破坏,深层吸水和渗水能力几乎为零。在这样的土壤中生长的植物根系局限在种植穴范围内,极易造成植物生长不良。

1.3 种植土壤不适应树种生长特性

长江中下游地区种植土壤一般中性偏碱,大部分绿化树种能够适应这样的土壤;但香樟、广玉兰等喜酸性植物无法适应。因此,当地种植此类植物往往生长不良,严重的还会表现各种缺素症状。

2 绿化土壤理化性状分析与土方设计

在园林绿化的技术准备阶段,需要收集地形、土壤、水文等详细技术资料,经过专业图纸会审、设计及施工交底后制定出最佳施工方案。在此过程中,土壤理化性状分析和科学的土方施工方案是极为重要的环节。

2.1 绿化土壤理化性状分析

一般绿化土壤是在适当清理建筑垃圾的空地上回填一定厚度的回填土,因此绿化土壤的理化性状分析必须包含原土壤和回填土方2种类型。土壤理化指标中,土壤pH值和通气孔隙度2项指标较为重要。

2.1.1 土壤pH值。土壤pH值是土壤理化性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其数值高低直接影响土壤中微生物活动和微量元素的有效性。根据当地几年来的检测结果,良好的绿化土壤的pH值一般在6.5~7.5;而混有建筑垃圾的种植土壤pH值一般在7.6以上。这样的碱性土壤严重影响铁、镁、锌等微量元素的活性,造成喜酸性植物生长不良或引发缺素症。

2.1.2 土壤通气孔隙度。土壤通气孔隙度俗称土壤通透性,是指土壤具有通气、透水以及植物根系穿插的特性。土壤通透性指标直接影响土壤中的水、气、微生物以及土壤肥力的有效利用,进而影响作物生长[1]。

2.2 绿化工程土方设计与施工方案

2.2.1 地形地貌设计。按照园林绿化整体规划的需要,结合当地自然环境等相关技术资料,充分考虑与建筑的协调性,设计相应的地形和地貌。根据植物生长特性,将其配置在特定的地形。

2.2.2 现场渣土清理。在回填土方之前,施工现场特别是种植区域的渣土要进行彻底清理,这对植物今后的正常生长十分必要。按照土方施工方案,对现场土方进行清理,过筛后好坏土要分开存放,渣土集中外运。

2.2.3 回填土方作业设计。根据植物根系生长需要回填符合要求的土方至设计标高,在回填中因机械碾压造成的土壤板结不可避免,所以回填土方后要对种植场地进行翻挖,配合实施土壤改良技术措施。

3 植物生长特性对绿化土壤的要求

当地绿化土壤的pH值一般在6.5~7.5,可以满足大部分绿化植物的生长;喜酸性植物适宜的土壤pH值一般在5.5~6.5,种植此类植物的土壤应该进行调酸处理,将土壤pH值改良至5~6。

当地绿化土壤通透性略显不足,可以根据植物需要局部进行改良。一般树穴土的土壤通气孔隙度要求≥8%,一级草坪种植土壤通气孔隙度要求≥45%[2]。

4 绿化土壤改良技术措施

当地绿化种植土壤一般中性偏碱,土壤肥力较低,根据栽植管理以及特定植物的需要,参照相应标准,在种植前及种植后的养护管理中有必要进行相应的土壤改良。

4.1 碱性土壤改良技术措施

4.1.1 酸性溶液灌根。结合抗旱,应用浓硫酸或磷酸6 000~8 000倍液进行灌根处理,稀释后的酸性溶液pH值一般在2.6~3.0,可以快速降低土壤的碱性,但需要多次应用。浓硫酸属于化学危险品,腐蚀性强,操作中要特别注意安全。

4.1.2 土壤施用硫磺。硫磺在土壤微生物以及空气的作用下,缓慢发生硫化反应,形成硫酸根离子,逐步降低土壤碱性。施用硫磺粉2~3 kg/m2,一年2次,可以使土壤pH值降低1.0~1.5。种植前改良可一次性施用硫磺粉5 kg/m2,30 d后可以栽植。操作中注意撒施均匀,在土壤表层5~10 cm施用[3]。

4.1.3 施用生理酸性肥料。生理酸性肥料是指肥料中离子态养分经植物吸收利用后,其残留部分导致介质酸度提高的肥料,主要种类有硫酸铵、氯化铵等。在养护管理过程中,针对喜酸性植物或弱碱性土壤,一定要适量施用生理酸性肥料[4]。

4.2 板结土壤改良技术措施

4.2.1 严重板结土壤的翻挖。因大型机械碾压造成的土壤严重板结,必须采用机械翻挖,翻挖深度:乔木不低于100 cm,大型深根系乔木150~200 cm,花灌木40~50 cm,草坪30 cm[1]。翻松土壤过程中,往土壤中掺入腐叶土或有机肥等,增加土壤通透性,并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4.2.2 栽培基质。在种植前,对于通透性不够理想的绿化土壤,可以采取局部改良措施,翻松土壤并往其中掺入腐熟秸秆、稻壳等多孔栽培基质,扩大种植穴范围,基质和土壤体积比为0.5~1.0∶1。

4.2.3 施用有机肥料。在养护管理中发现有植物生长不良现象,要施用有机肥配合其他改良措施,施用量0.5~1.0 kg/m2。严重的可在树冠正投影范围内扇形开挖,深度达到根系密集分布层,尽量不损伤主要根系,分3~4次改良根际土壤。

园林绿化土壤是植物生长的最基本条件,也是城市重要的资源,而且越来越稀缺,合理利用好有限的土壤资源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具体体现,也是园林绿化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必然要求。面对日益紧张的绿化种植土壤资源,对建筑垃圾、园林及其他废弃物进行处理,转变为可利用的园林资材,既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又具有相当的生态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5]。

5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CJ/T 340-2011绿化种植土壤[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1.

[2] DB440300/T34-2008园林绿化种植土壤质量标准[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

[3] 姚晓芹,马文奇,楚建周.不同酸性物质对石灰性土壤的酸化效果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6,14(4):6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