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托班教师科研工作计划

托班教师科研工作计划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案例内容:郑州推进优质教育倍增的主要做法

1. 郑州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向高位迈进

近年来,郑州市以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为重点,大力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向高位迈进。首先是2010年启动“班班通”建设工程,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班班通”工程是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的优化和提升。“班班通”系统主要利用电子白板、短焦投影仪、网络多媒体教学机等信息化设备,通过互联网实现高速连接,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由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转变。2010年,郑州市投资1.27亿元,完成了一期工程409所中小学、7626个班级的“班班通”设备的安装工作,11月底正式开通启用。自此,郑州市中小学师生告别了“黑板+粉笔”的传统课堂教学,取而代之的是信息化电子教学,实现了优质教学资源、名师资源进入每一个教学班,有效提高了教师教学水平和效率。2011年,“班班通”二期工程已经启动,将于年底实现对农村所有中小学班级的全覆盖。其次是启动质量提升工程,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提出了“道德课堂”理念,在全市积极开展构建道德课堂活动,涌现出了以郑州102中学“网络环境下的自主课堂”为代表的一大批新型课堂,并在全国高效课堂首届博览会上被作为全国九大教学范式之一进行宣传推广。在此基础上,2010年下半年,郑州市又提出实施“优质教育倍增工程”。

2. 省属优质学校教育资源倍增是重中之重

2011年1月4日,郑州市政府出台《关于优质教育资源倍增工程的实施意见》,将按照城市组团的理念,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扶持举措,推进基础教育高位均衡发展。根据《意见》,未来两年,郑州市将投入21.54亿元,新增4.58万个优质学位,使优质学位总数达到6.1万余个。在1月13日召开的2011年度郑州市教育工作会议上,优质教育资源倍增工程被列为该市教育工作“一号工程”。紧接着,1月11日,郑州市教育局召开全市优质教育资源倍增工程推进会,成立优质教育资源倍增工程项目指挥部。实行优质教育倍增工程,其实质是实现教育的高位均衡和高质公平。工程将按照存量挖潜、扩能建园、产事并举、借力发展、创新体制、提高质量的原则,加大力度,科学统筹,精细运作,力争通过两年的努力,使市区优质教育资源得到明显拓展。所谓优质资源,就是办学条件好、教学质量高、被社会公认的学校,这样的学校目前仅占郑州市教育资源总量的三分之一。根据测算,郑州市区目前共有优质学位15500个,其中优质小学学位6900个,优质初中学位3600个,优质高中学位5000个。按照倍增项目计划安排,到2012年,市区优质教育资源将实现45810个学位的增量,其中,高中学位增量6200个,初中增量学位11600个,小学增量学位28010个。按分年度目标,2011年学位增量总数为15435个,其中高中学位增量1350个,初中学位增量4400个,小学学位增量9685个;2012年学位增量总数为30375个,其中高中增量学位4850个,初中增量学位7200个,小学增量学位18325个。倍增项目总投资概算21.54亿元(市财政投资9.41亿元,区财政投资6.27亿元,其他投资5.86亿元)。其中,2011年投资概算10.78亿元(市财政投资6.25亿元,区财政投资3.52亿元,其他投资1.01亿元);2012年投资概算10.76亿元(市财政投资3.17亿元,区财政投资2.74亿元,其他投资4.85亿元)。

郑州市优质教育资源倍增工程项目共分为省属学校、市属学校及各区学校项目。其中,省属优质学校的教育资源倍增工程,是重中之重。按照实施方案,倍增工程整体实施采取扩建挖潜、一校多区、强校托管、联合办学四种倍增模式。根据安排,今明两年,对没有改扩建空间的学校,将通过局部调整、初高中分设或新建、购置等途径增加新校区,实现好的学校一校多区办学,均衡合理布局。两年内,郑州17所学校将建新校区。今年,郑州市区好学校还要继续扩大招生规模,有发展空间的,要通过改扩建或内部挖潜,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增量,今年,17所学校将进行改扩建。对于相对薄弱的学校,将通过优质学校托管的办法,充分利用相对薄弱学校的校舍,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增量,今年,有16个优质学校托管了弱势学校。另外,对部分优质学校与相对薄弱学校,将通过资源整合、联合办学,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

为实现倍增工程“增量不降质”的目标,郑州市教育局高标配备优秀师资。其一,强校托管、联合办学项目优秀学校的校长一律兼任被托管、联合学校的校长,并由优质学校向被托管、联合学校选派优秀的教学副校长和教务主任。同时,优质学校向被托管、联合学校增派起始年级优秀中青年骨干任课教师,其中小学4~8名,中学5~10名。其二,郑州市教育局还建立了“校聘” 、“局聘”、“市聘”三级教师储备机制,为选聘优秀教师服务倍增项目学校教学开辟新渠道,新进的优秀教师提前一年到优质学校跟班实习,第二年任教担课,为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倍增工程“增量不降质”的目标提供了优质师资的储备保障。其三,采取“以师带徒”、“学校自训”、“系统培训”、“课题引领”、“专家指导”、“外出进修” 的方式,对倍增项目学校教师进行分类别、分层次、有针对性的培训。

【图表说明】优质教育资源倍增工程以市区省级示范性高中和办学条件好、教学质量高、社会认可的招生热点初中、小学为依托,采取“扩建挖潜、一校多区、强校托管、联合办学”四种推进模式。

3. 倍增工程纳入年度目标考核

全文阅读

基于全员\全方位育人理念的学生工作体系的 建构与实践

摘 要:人才培养是高校学生工作的根本任务,建构“以生为本”的学生工作体系,实现人才培养的目的和社会责任,是高校学生工作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近几年,嘉兴学院生化学院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坚持全员、全方位育人理念,逐步探索出“以生为本,服务育人”的学生工作体系,建构起全员、全方位育人的长效机制,对学生工作的创新有一些借鉴意义。

关键词:全员;全方位;育人理念;学生工作体系;建构

新时期高校学生工作备受关注,社会转型下学生工作面临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建构一套行之有效的学生工作体系在高校人才培养中意义重大。全员、全方位育人就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充分发挥学院整体效能,把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渗透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形成领导、教师和学生全员参与的育人格局。近年来,各高校围绕全员、全方位育人这一核心价值做了不少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嘉兴学院生化学院以“抓好常规、突出重点、凝练特色、建构品牌”为基本原则,根据学生特点和专业特色,依托学院现有资源,逐步探索出了一套符合学生发展的学生工作体系,即建构出“四支精干队伍”,凝练出“四大文化品牌”,提炼出“四条工作设想”。

一、育人之基:四支精干队伍

学生工作的关键在于建构精干的学生管理队伍。高校学生工作中与学生最密切的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在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学生党员和干部队伍在学生工作中具有引领和标杆的价值和意义。学生工作队伍建设是实现育人之基石,生化学院逐步完善辅导员、班主任、党员、学生干部四支队伍的选拔、培养、管理和考核机制,四支队伍相辅相成、相互配合,逐步形成全员育人的工作格局。

1.辅导员队伍:顶层设计有突破

以2013年生化学院聘岗为契机,大胆创新,实现顶层设计有突破,固定岗和流动岗相结合,工作内容模块化,人员齐备,分工明确。在队伍建设上,重视辅导员的专业化、职业化;在工作理念上,注重以工作带动研究,以研究促进工作。

2.班主任队伍:建构品牌促和谐

全文阅读

教育局强化成人教育管理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县教育局2009年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工作意见》为指导,围绕服务镇域经济发展这一目标,以项目培训为重点,主动深入社区、农村、企业,努力构建社区教育有效模式,扎实开展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作,不断满足广大群众终身学习的需求。

二、工作要点

(一)以项目培训为重点进一步拓展教育培训工作

1、继续抓好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作。2009年,镇成校要围绕镇域经济发展的目标,依托职成教中心,在开展调研的基础上,继续抓好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作,重点做好五类项目培训工作。

首先,做好初中毕业生后备劳动力培训工作。根据县教育局有关文件精神,总结20*年度后备劳动力培训工作的经验,及早准备,规范操作,加强全镇后备劳动力培训工作的力度,着力提高学员的职业意识和职业技能,增强学员的就业和创业的能力,为现代新农村建设服务。本年度,计划举办后备劳动力培训班1个。其次,积极开展城乡成年居民“双证制”教育培训工作。要积极开展调研,确定“双证制”教育培训的对象,完成“双证制”教育培训的对象的任务,提高我镇城乡居民文化水平和就业能力。再次,继续做好务工农民岗位技能培训工作。围绕企业需求,依托镇工办,加强与相关企业联系,做好培训的宣传、发动和组织工作。本年度,计划举办外来务工人员技能培训、职工岗位技能培训5期。四是继续做好失地农民培训工作。年初,做好调查摸底工作,分析方法和对策,加强联系和宣传,依托各行政村,组织开展失地农民技能培训班。五是继续做好农业专业技能培训。联合镇农技站、科协,抓好绿证(农函大)培训工作。本年度,计划举办绿证(农函大)培训班2个。要依托农业合作社开展农业实用技能培训。同时,要加强研究和探索,推出有开创性的培训项目。

2、继续加大社区教育工作力度。在县社区学院的统一部署下,全面推进社区教育实验工作。要重点做好六项工作:一要继续开展“人文*”讲坛进社区活动,组织各社区举办健康知识、法制知识、科普知识等讲座;二要培育社区教育工作先进典型,使城北社区、百可社区、枣园社区、南门社区等成为我镇城镇社区教育工作的典型。三要组织召开县城社区教育工作座谈会,表彰先进集体,研讨社区教育工作。四要配合做好各镇成校与社区结对工作,完成协调与联系工作。五要主动与镇域中小学联系,探索青少年校外教育新途径,组织开展校外教育培训和实践活动。六要加强社区教育宣传工作。通过网站、报纸、电视、广播等媒体,积极宣传教育培训活动,营造社区教育良好氛围。

3、主动配合各部门、条线的培训工作。按照社区教育创建工作的要求,构建办学网络,集成人学校、党校、人口学校、法制学校等于一体,积极联系宣传、团委、妇联、工会、工办、农技、计生、司法等部门,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对镇村党员、农村从业人员开展各级各类培训活动。

全文阅读

谈谈我园培养卓越教师的做法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精神和教育部实施的“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我园在教师专业化发展中提出了卓越教师的培养目标,希望培养一批卓越的教师带动幼儿实现生动、活泼、充分的发展。卓越教师应当是充满教育智慧的人。教师的教育智慧包括教师对于教育教学工作的规律性把握、创造性驾驭和深刻洞悉、敏锐反应以及灵活机智应对的综合能力。根据卓越教师的基本特点,我园在培养卓越教师方面有以下一些思考和实践。

一、卓越的核心。在于心灵的成长

美国著名哲学家马欣格林曾经说过,卓越的内涵在于心灵的成长,而阅读是提升心灵成长的最佳方式。我园以“书香校园”为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阅读活动,最大程度地激发教师的阅读兴趣,提升教师的阅读能力,丰富教师的阅读经验,引领教师爱读书、会学习、敢表达、能创造。书香校园的建设更注重“香”这一精神氛围的营造,更加关注阅读过程给教师带来的情感体验和动力支持。我们引导教师通过交流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讨论在读书中遇到的问题,形成了全园热爱读书的良好氛围。读书活动使得教师的视野越来越开阔,自身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得以提升,从而朝着卓越教师的发展方向不断迈进。

二、卓越的表现。成就适宜幼儿发展的园本课程

我园将园本课程建设和卓越教师培养目标相结合,以园本课程建设为依托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要从本地、本园教学与课程研究的条件出发。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并灵活地执行。”因此,我园所追求的不仅要有自己的课程,而且要有适宜自己的课程。教研工作是幼儿园园本课程探索的重要过程,也是体现教师能力的关键。针对卓越教师的培养目标,我园尝试开展了“一思、二说、三想、四练”的教研模式。在市学科带头人的组织下每周开展一次教学观摩活动,观摩活动结束后,首先请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反思,教师的自我反思环节突显了教师成长过程中自我意识的提高,是进一步开展教学研究的基础和前提。随后,由学科组的其他教师围绕教学活动进行评课。针对其中的问题和疑惑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在研讨结束后将参加教研活动的感想形成书面评析,并将新知识、新理论运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自我反思、互助交流、领会感悟和教学实践四个环节全方位提升了每一位教师的教研水平,鼓励着每一位教师朝着卓越教师的方向努力,

三、卓越的成长。依托园校互助的科研模式

卓越教师必须能够以研究的眼光去探索、发现教育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这样的探索发现,最有效的证明方式就是参加科研活动。因此,我园积极鼓励教师参加科研活动,充分发挥教师在科研活动中的主体作用,指导教师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审视教育实践,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积极参加与幼儿教育实践密切相关的课题研究。为此,我园构建了扇状的科研模式,改变以往只有少数人主持课题、参与课题的局面,由主持过国家级、省级课题的人员申报课题,带领其他教师申报总课题以下的多个市级子课题,扩大参与课题人员的面。在课题结题以后,申报市级课题的人员再申报省级、国家级课题,而以往参与过课题研究的老师通过学习、操作之后再申报市级课题。如此循环往复,我园的课题研究模式就像是一把扇子,参与人员越来越多,科研水平向纵深发展。我园还依托于本地师范学院的高校教师队伍,为我园教师开展科研活动构建平台。我园的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和本地师范学院开展的卓越教师实验班不谋而合,因此在实践中探索了园校互助的模式。一方面,幼儿园作为高校卓越教师班的实践基地。幼儿园的领导和骨干教师成为卓越教师班的校外导师:另一方面,幼儿园依托高校丰富的科研资源,选送一批优秀教师参加高校的理论学习,积极参加高校中与幼儿教育实践密切相关的课题研究。

四、卓越的品质。来自家长和幼儿的肯定

全文阅读

深化学前教育整改意见

为加快我市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步伐,全面提升学前教育整体水平,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学前教育的需求,实现高标准、高质量普及15年基础教育的目标,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学前教育发展、全面提升学前教育质量的意见》、《*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学前教育发展的意见》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明确目标任务,制定学前教育发展规划

1.总体目标:经过4年努力,高标准普及学前教育。基本形成0—5周岁学前教育一体化管理体系;基本建立以社区为依托,以幼托园所为中心的学前教育服务网络;基本形成机制灵活、运作规范的学前教育发展模式;基本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学前教育的需求,使我市的学前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各类教育发展相协调。

2.具体目标:

提高学前三年教育普及率。学前三年入园率保持在98%以上。实施“托幼一体化”教育,建立0—2周岁早教基地不少于15个,100%的0—5周岁儿童家长或看护人能够得到平均每年不少于2次的优质科学育儿指导。

提高幼儿园建设达标率。至2012年全市100%幼儿园达到省级办园标准;省等级幼儿园在园儿童数占幼儿园在园儿童总数的比例达到90%以上;100%的乡镇中心幼儿园和80%的中心村幼儿园进入省等级幼儿园行列;全市省一级幼儿园达到6-8所。

提高幼教师资水平。至2012年,全市幼儿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达到99%以上,其中70%以上专任教师达到大专以上学历;持教师资格证比例达到85%,具有教师职称比例达到80%;100%的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培养一批名园长、名优骨干教师,每年增加一定数量的公办教师充实幼教队伍。

3.规划要求:市教体局要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学前教育发展规划,统筹全市幼儿园的布局和建设。各乡镇(街道、经济开发委)要制定辖区内学前教育专项规划,并将其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当地基础教育发展规划。切实增强托幼园所布局与建设的科学性,加快改善办学条件,确保辖区内适龄儿童(含外来人员子女)均能接受良好的学前教育。

全文阅读

材料类创新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摘 要: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难以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要。构建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成为高等教育的必然选择。北京科技大学通过多年的探索,依托学科优势,改革教学计划,把教书和育人紧密结合在一起,构建了“四阶递进,三体并举”的高水平创新型材料类本科人才培养体系,使学生经过4年的培养能够具有创新精神、提升创新能力,切实培养创新人才。

关键词:材料专业;创新型本科人才培养;教学改革实践

目前,材料科学迎来新一轮高速发展,半导体材料、结构材料、高分子材料、敏感与传感转换材料、纳米材料、生物材料及复合材料等成为材料科学与工程科学领域研究与发展的主导方向。我国材料科学领域中长期发展规划立足于国家重大需求,将自主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材料科学领域持续创新能力作为战略重点,对材料类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创造力是最核心的要求。然而,我国高校传统的教育模式过于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训练、创新精神的培养及创新能力的提高,限制了高水平创新型人才的挖掘和发展。

近年来,我校充分依托学科优势,在材料类本科教学上不断进行新的探索,逐步确立了“启发创新思想、强化创新基础、培养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理念,建立了“四阶递进,三体并举”的材料学科高水平创新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实现了创新人才培养的系统性和长效性。

一、“四阶递进,三体并举”创新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的内容与实践“四阶递进,三体并举”创新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是指针对不同阶段学生的特点,通过创新文化氛围建设依次递进地帮助学生激发学习兴趣、启发创新思想、训练实践技能、提升创新能力,进而培养创新人才;按照培养创新型人才要求的知识结构,依托学校雄厚的师资、先进的研究平台及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开展师资体系、课程体系、实践体系“三体”建设,对创新型人才培养形成强有力的保障。该体系旨在推进和加强创新文化的熏陶和影响,切实落实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真正实现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1.改革教学计划,“四阶递进”,培养创新人才

我校针对新材料技术发展特点和趋势,探索设立了强化数理基础的“理科班”、与国际接轨的“国际班”和瞄准前沿方向的“纳米班”,在通识教育基础上根据培养目标和学生需求分类培养,制定专门的培养方案,完善课程间的衔接,去除陈旧重复内容,并将工艺教学内容纳入自主学习平台和创新实践过程中。强化“理论物理”、“量子力学”等基础课程,增加计算材料学、集成计算材料工程、材料基因组技术等材料研究新方法的内容。在保障材料学科创新型人才必需的基础上,在教学体系中引入“四阶递进”的创新思想培养方案,解决了教学体系中涉及的知识面较窄、教学内容相对陈旧及“灌输式”课堂教学等问题。

一是依托优质师资力量,名师导学,激发学习动力。我校材料学科目前拥有教授189人,其中包括院士5人,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长江、杰青等领军人才10人。新生入学伊始,依托材料学科教学名师、科研领军人物的人格魅力和最新科研成果,按“一班一师”由知名学者小班授课,讲授“材料科学工程导论”课程(1学分),使学生初入大学就有机会接受名师指导。通过与名师进行课堂交流,使新生感受到教师对科学的执着热爱和钻研精神;通过名师讲授,开通“本科生课堂”与“世界一流科研工作”之间的“直通车”。同时,授课名师担任该班大学四年的学术导师,引导学生了解专业,开阔视野,激发学习动力。通过该课程的设置,在大一阶段激发学生专业兴趣、引导学生确立正确学习目标。

全文阅读

幼儿园新教师成长计划

在教育理论改革的大潮下,在新纲要精神的指导下,在园领导精心的培养下,为了自己更好的工作,并在学习工作中得到成长。特制定教师自我成长计划,并在计划实施中不断修正自己、完善自己,不断提高作为一名教师应具有的素质。

一、认真履行好班组长职责,并积极主动的投入工作。

作为一名年轻的班组长,对于班组长的工作还需要不断的努力与学习。

首先,我将继续本着理解、关心、支持的态度与班级各位老师合作,统一工作思想、教育的一致,发挥教育的合力。

其次,作为班组长对幼儿的发展充满信心,更要以此来感染班组没一位老师,并以巨大的热情投身于幼教事业,运用内在的激励方式凝聚人心,以成就感、事业感去驱使班组成员在岗位上展示自己的才能,让他们都有自尊与自信。

再次,善于接受每个人提供的最好方法,并在工作中不断修正自己的计划、行为,以适应新的需要与新发展。

再次,定时召开班务会,商讨、交流班级工作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寻求集体智慧的最大化。

最后,深入学习开展家长工作。有针对性的做好家长工作,积极主动地争取家长配合;根据不同类型的家长的需要,指导家庭教育和家庭亲子游戏活动。

全文阅读

地方综合性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摘 要 基于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及地方综合性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以开办本科实验班为依托,以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为导向,在管理体制、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平台建设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与实践,以期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同时,为国家培养高层次的创新研究型人才。

关键词 地方综合性大学 创新教育 人才培养 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3-0001-02

一、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应树立新型的高等教育人才观

在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发生重大调整的今天,传统的人才培养观念和模式遇到了很大挑战,高校毕业生在社会中的生存和发展更多地取决于其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和在工作中的创造能力。本科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基础阶段,在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时,应基于建设高水平大学的目标定位,树立新型的高等教育人才观,将人才培养目标提升到能够全面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且富有个性特色与创造力的高度来认识,学校要为学生提供更加宽广的成人成才教育教学平台,使学生在学会学习与创造、学会做人与做事的基础上,成为厚基础、宽口径、富有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

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特质表现在思想道德素养高;身心健康;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精神;基础理论扎实和良好的专业发展潜质;乐于探索未知,具有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对生活和事业永葆激情,适应能力强。其中,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是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基本特质中的核心内容。

二、以本科实验班为依托,探索实践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河南大学始建于1912年,是河南省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大学和河南省与教育部共建高校。为了探索、实践地方综合性大学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有效途径,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我校于2005年开办了文理实验班并以此为依托,充分利用我校作为综合性大学的教育资源和学科优势,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为核心内容,在教育理念、培养模式、教学计划、课程结构、教材建设、实践教学、教学组织与管理以及思想政治工作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到目前已完成了四年一个完整的培养周期。根据跟踪调查和统计,2009届文理实验班毕业生的基础理论扎实,知识面宽厚,思想活跃,创新能力突出,深得社会好评。毕业生就业率和研究生录取率在全校毕业生中均为前列,有51.6%毕业生考取中国科学院、中国社科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国家重点科研院所及“985”高校的研究生;在校期间获得“挑战杯”“数学建模”“英语演讲”“电子设计”等省级以上奖励1.3人次;31.2%的学生获得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资助;44人获各级论文奖。

全文阅读

幼儿园老师自培计划

一、指导思想

积极开展实践研讨,努力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与保教质量,以推进二期课改为核心,以《课程指南》及新教材为准绳,加强学习、研究,整体地领会与把握,使每一个教师都能得提升和发展。

二、现状分析

(一)教师现状

本学期,我园仍是9个班,其中2个托班,2个小班,3个中班,2个大班。本学期,我园在调走2位教师的同时又新进了2位教师。现在一线教师共有18名,其中在读本科有2人,大专有23人;区级骨干教师培养对象2名;高级教师9名,一级教师18名,平均年龄27岁。总体来说,我园教师较年轻,学历层次较高,接受信息能力较强,有一定的教育教学经验。

(二)保教工作现状

1、经过学习,教师对二期课改的理念有了粗浅的了解与理解,在实际工作中能尝试运用新理念。如:教师能知道并注意关注幼儿,捕捉幼儿的信息,能根据本班幼儿实际开展探索型主题活动,但在如何引发幼儿生成问题及教师如何回应方面,仍普遍存在着问题。

2、由于实施了分组教学,有效地促进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探索欲望等有了明显提高,学习习惯得到改善,而这些反过来又激发了教师的教学热情,教学质效得到提高。

全文阅读

托管对小学生自我控制能力的影响分析

【摘要】本研究采用半结构深度访谈的方式,对1例托管的小学生和1例未托管的小学生的访谈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具体探讨了托管对小学生自我控制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托管有助于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与生活习惯,托管有助于小学生更好控制自己的时间,托管有助于小学生更好处理自己的不良情绪。

【关键词】托管;小学生;自我控制能力

自我控制能力(简称自控能力)是自我意识的重要成分。它是个人对自身的心理和行为的主动掌握,是个体自觉地选择目标,在没有外界监督的情况下,适当地控制、调节自己的行为,抑制冲动,抵制诱惑,延迟满足,坚持不懈地保证目标实现的一种综合能力。表现在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

对于孩子来说,自我控制能力的获得,是其童年早期发展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儿童自我控制的发展,对儿童个性的发展、自我意识的形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学习、生活、社会交往和个性的发展。换句话说,孩子在这一阶段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对他们的一生都有着很重要的影响。

可是反观我们周围,自控力差、任性、幼稚的小学生为数不少,尤其是独生子女中更为普遍,由于自控力差而造成学习困难或经常违纪犯规的学生所占比例也较大。本文通过对1例托管的小学生和1例未托管的小学生的访谈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具体探讨了托管对小学生自我控制能力的影响。

1.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半结构深度访谈的方式,对典型托管和非托管小学生进行个案对比探索。

1.1 访谈对象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