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屯堡文化论文

屯堡文化论文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屯堡文化研究述评

摘要:屯堡文化作为地域文化传承的典型范例,对汉民的文化传承与变迁研究有着重要的意史。近年来,屯堡文化研究呈现出研究对象从外显文化事项到内在传承机制;研究方法从单一到多元;研究视野从理论研究向应用研究发展等待点。屯堡文化的总体研究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但在研究的系统性、普适性以及研究与展示平台的构建等方面仍有待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屯堡文化;研究概况;研究趋势

中图分类号:G12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59(2009)02-0093-07

自1902年日本学者鸟居龙藏对贵州屯堡人进行人类学考察以来,屯堡文化研究已有百余年的历史。80年代以来,作为强势文化在迁徙环境下传承、变异、建构的典型范例,屯堡文化成为文化人类学和社会民俗学研究的热点。截止到目前,涉及屯堡文化研究的相关著作和各类学术论文约400余篇(部)。本文拟通过对这些研究成果所呈现出来的基本概况和主要特点进行综述,以期为屯堡文化的研究提供一个全貌性的参考。

一、屯堡文化研究概况与特点

自上世纪初日本学者鸟居龙藏、伊东忠太对屯堡人进行初步研究后,相关的研究沉寂了近半个世纪。直到1950年,费孝通先生到贵州考察,指出“屯堡人一般被认为是‘少数民族’,实际上是‘汉裔民族’的事实。”此后,迄上世纪80年代初,屯堡文化因“地戏出国”而进入研究者的视野,并逐渐受到学界的重视,成为热点并呈现出了较多的学理性、应用性研究。本文主要以80年代以来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对近30年来屯堡文化研究的基本概况和主要特点进行综述。

1 屯堡文化研究成果的数量增加

通过对屯堡文化研究成果进行统计(见表1)可见,1983--1989年的研究成果仅有著作4本,论文9篇。而2006年一年的研究成果就有著作2本、论文46篇。90年代屯堡文化研究得到了一定的发展,特别是94、95年间,每年的研究成果达到了20~30件。本世纪以来,屯堡文化研究得到了较大的发展,2001~2007年间就有研究成果245篇(本)。仅2006年至2007年的研究成果就达到105篇(本),相当于从上世纪80年代初期到上世纪末近20年研究成果的总和。其间尽管也有一些小的反复,但屯堡文化研究成果数量的增长趋势是显而易见的。

全文阅读

小议屯堡方言传统文化研究

摘要:从屯堡方言现状以及其研究现状入手,指出屯堡方言研究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并给出屯堡方言研究的具体方案。

关键词:屯堡方言;研究意义;研究方案

引言

屯堡方言濒临灭绝,操此方言者多为中老年人,屯堡后代课堂用语多为普通话或英语。屯堡年轻人面临着更强大而富有的社群时,会对弱小贫穷屯堡社群的方言乃至文化产生信任危机,从而拒绝融入古老的传统文化。随着贵州的开发,媒体用语、街道标识语与超市用语皆为普通话或英语,很有可能100年后,这种方言会退出历史舞台。

一、屯堡方言研究关注点

世界文化大融合、经济全球一体化、国家民族大统一的时代背景下,政府虽然没有禁止使用屯堡方言,但也不会为宣传与存活屯堡方言而有所作为。即便如此,屯堡方言还是引起了社会学家、伦理学家、人文家、考古学家等专家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屯堡语言非常独特,正是其独特性丰富了中国乃至世界语言的多样性。屯堡方言的的种类和演变数据的缺失是世界语言学这门科学的损失。而且,不难看出,语言与文化唇齿相依,没了屯堡语言,屯堡文化也会没了依附,从而在世界上逐渐消失。另外,语言的改变会导致大脑的生理变化,从而进一步影响思想观念的变化。对屯堡方言的研究并不是一定要复兴屯堡语言,而是客观记录这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完善世界语言科学和社会科学。

国际上有许多语言学家对世界语言尤其是濒临灭绝的弱势语言做了大量研究和记载,其研究模式和方法非常成熟,完全可以借鉴。其中方言和文化的关系,也是语言学中的热门课题,取得很多成熟的理论成果,有的研究课题不仅保存了方言,而且推动了那些独特语言和相关文化的发展。屯堡方言作为一个中国语言和文化的个案研究是历史和时展的必然。国内学者从2001年就开始了对屯堡语言的研究,如郑正强《南腔北调“二堡”话》(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年出版);吴之俊《趣说“屯堡化”》(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出版);伍安东,吕燕平,屯堡方言初探[J](安顺师范学院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吴伟军,从屯堡岛方言看早期贵州汉语方言的发展轨迹。贵州大学2005届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袁本良,《安顺屯堡方言研究之我见》等等。[1]这些著作对屯堡语言的历史演变、方言现象、语音、词汇和语法做了深入的研究,只是从学术角度的理论,但没有形成考证语料,没有语音实验室、没有方言类比图、没有方言分布图、总之没有屯堡方言的语料的收集、整理、分类和保存;也没有挖掘方言所承载的深厚的文化内涵,更没有在深刻理论方言文化信息的基础上进行较为科学和系统的翻译。

全文阅读

和谐社会视野下屯堡文化的历史价值

[摘 要]屯堡文化存在并延续至今已有了600多年的历史,而支撑其能够在现代化大潮冲击下而仍旧保持相对独立发展的内源性动力是它特有的文化元素。屯堡文化的内在聚合力使屯堡乡村社会形成一种内稳态机制,这种内稳态机制通过稳定社会结构来促进屯堡乡村社会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屯堡文化;内稳态机制;和谐社会

一、 屯堡村落文化概述

屯堡文化来源于历史上朱元璋大军征南和随后的调北填南的政治军事行为。南方和北方在地域上形成模的人口流动,大批中原和江南各省军士及其家属入驻西南,开始了贵州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开发,在黔中一带积淀为汉族移民独特的生活方式、礼仪习俗、语音语义、衣着服饰、及建筑风格等文化事象,并保持相对自我封闭状态,代代相传,相沿成习。在闭塞的山区条件下,组成独特的屯堡村寨,形成特殊的屯堡文化。屯堡文化是一种地域特色文化,因此屯堡文化既带有着鲜明的区位特色,而且其文化特色和社会结构特点也较为突出。

二、 屯堡文化的内稳态机制

屯堡所处地区的地理空间的闭塞性是让屯堡文化具有内稳态机制的前提条件,由于屯堡地区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河流和山丘的切割作用使得村落之间既存在着固化独立,又作为屯堡文化主要的文化支系互相连为一体。这种文化的整合力使屯堡乡民社会的发生和发展具有了同源性基础。

屯堡社会之所以能够在社会转型期保持文化延续的可能性 ,根本原因在于宗教礼俗制度的教化作用,在宗教礼俗制度的影响之下,屯堡社区系统内部本身形成一种对外的抗拒力,反作用为以传统文化为凝聚核心的回拉力,也就是这种弹性作用力使得屯堡文化形成了巨大的向心力。屯堡社区的社会交往和互动主要存在于社区内部自然情感的传递,本质上而言是一种对屯堡文化的守望和坚守。交往行为的内卷化带来的社会生活的自我平衡,则直接导致了屯堡文化内稳态机制的得以形成,在这种内稳态机制的作用下,屯堡人努力地坚守者文化特质,使屯堡文化在传统与变迁的双重作用下保持着相对不变。

这种内稳态机制其实是作为一种调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关系的协调机制存在的,在屯堡村落中,它让居住在这里的人们和谐相处,友好相生,它让屯堡社区的社会结构不断的趋近合理,它让屯堡的特色文化得以保存和传承。

全文阅读

安顺屯堡文化旅游的创新分析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愈发蓬勃发展,安顺旅游产业在地区经济中扮演重要角色,而屯堡作为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有待完善。笔者通过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针对安顺屯堡文化旅游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并提出解决屯堡开发问题的创新性对策,使屯堡文化旅游开发得到进一步完善,进而借此提高当地居民收入,拉动地区经济发展。

【关键词】:屯堡;文化旅游;创新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在现如今旅游大热的趋势下,一个地区旅游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在逐步上升,据贵州省旅游局统计,2014年全省共实现旅游增加值780亿元,占GDP比重已经达到了8.7%左右,进一步加强了旅游业在贵州省的支柱产业的地位。而文化旅游作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交织点,为单纯只因娱乐而进行的旅游活动赋予了文化的内涵,让游客在旅游的过程中既实现了娱乐的目的更了解和学习了当地的人文知识,是寓教于乐的新的旅游模式。

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旨在通过发掘屯堡百年的文化因子,将这些因子加以创新和利用,来设计出适合屯堡的景区旅游产品,这样可以使屯堡旅游更加吸引游客的眼球,可以使游客在屯堡的旅游活动不局限在“走马观花”的模式上。通过此项目的实施可以很好地将观众带动到屯堡农民生活的场景中,实现了旅游模式从观看到体验的创新。

1.2 研究意义

本次项目的研究可以为屯堡文化旅游提供可行性对策,从而创新屯堡旅游产品以最大程度吸引游客,带动当地旅游业的繁荣和相关产业的发展,既使屯堡文化保存的更好,又可以改变屯堡一直以来落后的面貌,为当地的村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也使屯堡的历史和文化价值被外界所知道,并带动相关研究领域的兴起和繁荣。

全文阅读

屯堡妇女服饰文化与传统哲学思想

“屯堡人”一词来源于明朝洪武年间,开国皇帝朱元璋为完成统一西南和巩固边陲,分别进行了两次大举移民活动,把北方的军队和百姓调遣、迁居于当时的云南行省普定路(今贵州省安顺市)一带,史称“调北征南”和“调北填南”。军队有战事负责打仗,无战事则与民同样过着农耕生活,包括他们的家属在内。由于当时官府实施长期的屯田戍边方针,使得二十余万军民永远留守在黔中大地上,繁衍生息,世代相传,随着历史的进程,产生出现在的屯堡人。如今安顺市所属的西秀区、平坝县、镇宁县、普定县、紫云县等县区内的众多村寨的地名还保留着浓厚的军事色彩,如“马官屯”“刘官屯”“张指挥屯”“许官屯”“陶官屯”“张官屯”……

由于屯堡人的祖先大多数来自我国古代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中原和江南,他们的生活习俗也都继承了祖先的传统。加上屯堡人的祖先作为当时的战争胜利者,后人们也无不以此为荣,心灵中深深地扎下了光宗耀祖的思想,希望把祖先的传统文化如使命般传给下一代。今天流行在屯堡妇女身上的服饰打扮就是其中最好的例子。这种服饰文化不仅展示了屯堡妇女光彩的人生里程,更重要的是从她们的服饰打扮中,看到了华夏民族的历史沉淀和凝固的地域性文化现象。当今屯堡妇女所穿戴的服饰名称多达十多种,色彩数十种,工艺制作程序难以统计,可算我国现阶段汉民族妇女服饰装扮中的佼佼者。屯堡妇女所用装饰品品种中,民族文化底蕴非常丰厚。服饰作为一种文化载体,代表不同社会时期的社会面貌、社会制度、生活方式。流传至今600多年的贵州安顺屯堡妇女服饰,印证了上述说法,且沿袭着古文化历史的意味,让人们目睹到消失的历史灵魂。

首先是屯堡妇女头饰的文化内涵。屯堡妇女头饰装扮以玉器为主,配有银饰,用来固定发簪造型的三种不同形状的玉制品“梅花”“管簪”“簪子”等,是屯堡妇女结婚时装扮头饰的必备之物。到老年有儿媳或女儿成家(结婚)后,发髻的装束上便减去“梅花”和“管簪”,只保留“簪子”,从头饰装扮表现出年龄的特征。屯堡妇女除了头饰戴玉制品外还有不论年龄大小而戴玉手镯的习俗。屯堡妇女如此的“尊玉、宗玉、爱玉”现象,反映屯堡人深受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影响。自古以来,我国先民很早就把玉作为一种装饰品。考古资料显示,1928年在山东历城县龙山镇古墓中出土的文物中,就有刻文的“玉笄”“玉镯”“玉簪”等精雕玉制装饰品,时间鉴定在新石器时期晚期时代,约公元前2000年到公元前1900年间。从旧石器时代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玉器的佩带代表着人们社会地位。从打磨的玉器到精美的玉雕作品,玉器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玉的文化随之更加丰富――新石器时代的玉龙、玉璧,商周的玉刀、玉戈,春秋的剑饰、带钩,汉代的瑞兽,唐宋的花鸟发簪,及元明清的大件玉雕,特别是清代,雕琢艺术可以说达到了中国玉雕史的巅峰,佩玉更是权利、地位、财富、人格和品德的象征。西汉哲学家董仲舒对玉解释为:“古之造玉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玉。三者,天地人也。”他是从中国象形文字来说明玉于“天地人”三者的关系非常密切之意。《诗经》里有“言念君子,温其如玉”之句。孔子说“玉之美,有如君子之德”。《礼记》《论语》中的“君子比德于玉”的观点认为玉具有仁、义、智、勇、洁等美德,将玉赋予君子象征,使之崇高化、人格化、道德化。古人的“人君德美如玉,而明若烛”,也就是说人的道德品质不仅要像玉一样纯洁、温润、含蓄、细致、内敛、透明,而且要会发光。这些有关玉的古代流传的哲学思想在屯堡妇女的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

其次是屯堡妇女服饰的文化内涵。屯堡妇女服饰包括上装和下装,均按照年龄的增长来规定款式和色彩。一是少年时期,二是中青年时期,三是老年时期,三个不同年龄阶段中,既有总的传统理念要求,又有各自阶段的特定因素。首先是款式模式化,屯堡妇女服装款式只有大袖和小袖的主要区分。小袖仅限于少年时期,大袖为成年后的款式,这是屯堡妇女服装最大特征,也是屯堡妇女成年后终身仪守的生活符号,不管她们走到哪里,宽衣大袖模式化的服装标志着她们就是屯堡人,这种服饰屯堡人自称“大袖子”。屯堡妇女的此种底蕴深厚的宽衣服饰文化沿袭了几百年前的历史。明朝是汉人执政的时代,曾遭元朝限制的汉服制度得到恢复和发展。汉服的最基本款式便是“深衣”。汉时,“深衣”的装扮已经出现在“衣襟角处缝一根绸带系在腰部或臀部”的现象。所谓“深衣”是指把上装和下装两部分连在一起裁剪,缝合成长袍的形状。“深衣”的最大优点,是能将人体头部以下掩蔽,突出典雅和含蓄的文化内涵。“深衣”一度被皇族和富贵之妇专享,后逐渐被民间效仿。屯堡妇女作为战争胜利者的家属,自然享受到贵妇的待遇,屯堡妇女今天身上穿戴的服装均由“深衣”演变而来。屯堡妇女服饰这种宽衣在造型上表现出了外在形式美和内在品质高的气韵美相一致,是一种中国风格的神气与韵味,流露出民族的潜在精神和文化的内在灵魂。还把表里如一、内外兼顾的个性美融入整齐统一、秩序分明的社会风尚之中,体现屯堡妇女贤善宽容、自然朴质的人格境界和道德修养,以及娴淑婉约、含蓄内敛、柔中寓刚的风韵气质和个性色彩。宽衣,不显人体轮廓,不露肌肤。人与衣、人与自然、衣与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和谐,互不冲突。“深衣”追求自然地遮盖人体,不以自我张扬炫耀为目的,不大肆表现个体。服装的宽松离体使身心自由,无拘无束,穿着时油然而生一种休闲惬意、轻松自在的舒适感,体现了融己于自然的脱俗的境界。古人又视丝绸为贵的象征,是因为古代中国人的祖先所用蔽体之物,最初是兽皮、树叶,后出现麻织品、丝织品。但丝织品昂贵,百姓无力承受,因此,丝织品象征高贵的思想根源由此产生,继而演变成戴丝者视为贵的传统习俗。今天屯堡妇女腰间的“丝头腰带”的文化内涵在此。

最后色彩也是屯堡妇女服饰文化中的传统哲学思想占主要地位的表现。蓝、青两色是屯堡妇女服饰的两大主色,尽管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五彩缤纷的服装布料被中青年屯堡妇女所青睐,但归根结底,蓝色青色仍主宰屯堡妇女服饰的命脉。蓝色似天,青色似地,意在人的生存皆于天地之间,这也正是古人“天人合一”的传统哲学思想在屯堡妇女服饰中的表现。

(作者单位:贵州省安顺学院)

参考文献:

1.张维青、高毅清,《论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内涵》《鲁艺苑》,1994年第3期.

全文阅读

屯堡文化生态旅游开发战略构想

【摘 要】以文化生态旅游发展研究为背景,依据政府的发展政策需要,结合九溪文化生态旅游资源现状,提出九溪在安顺屯堡文化生态旅游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开发九溪屯堡文化生态旅游的五个基本战略构想。

【关键词】屯堡文化;文化生态旅游;九溪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4)05-0087-02

一、问题的提出

1980年加拿大学者Moulin,C提出“生态性旅游”的概念,1983年墨西哥生态学家Ceballos-Lascurain,H提出“生态旅游”这个术语,并于1987年对其正式定义[1]。生态旅游就是前往相对没有扰或污染的自然区域, 专门为了学习、赞美、欣赏这些地方的景色和野生动植物与存在的文化表现( 现在和过去) 的旅游[2]。国外对生态旅游的研究主要从地居民参与生态文化旅游开发的作用[3]、生态文化旅游对当地经济和文化的影响[4]、利益引导居民保护生态文化旅游资源等方面进行研究[5][6]。

国内学者则从生态文化旅游对当地居民的影响[7]、生态文化旅游开发利用存在的困难及解决途径[8][9]、生态文化的保护对策以及可持续发展[10][11]等四个方面展开讨论和研究。

当前,旅游市场正在从自然观光向文化、休闲、度假旅游转变,文化与旅游结合的需求越来越明显,各地把文化旅游作为旅游业发展方向。国发〔2012〕2号文件对贵州的五大定位之一是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为落实国发2号文件,深入贯彻贵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黔党发〔2012〕15号文件提出将安顺建成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战略定位。因此,将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安顺屯堡文化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生态文化旅游创新开发进行深入研究是贯彻落实国发〔2012〕2号文件、黔党发〔2012〕15号文件的实践行动,促进区域生态文化与旅游高度融合,走出一条传承民族文化、弘扬生态文明,推进后发赶超的新路径。

二、九溪村屯堡文化生态旅游资源

全文阅读

对屯堡文化旅游开发的思考

摘 要:在贵州省中部的安顺,集中居住着一支有着独特文化背景的汉族群体――屯堡人。他们在这一地域内历经六百年而不改变其服饰,风俗,宗教,信仰,不被其他文化所衍化,顽强地存在于黔中大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屯堡文化。

关键词:屯堡文化;变易;传承;保护;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10-00-02

一、屯堡溯源

屯堡人是对居住在安顺、平坝、镇宁等地明代屯军后裔的专称。而以屯堡人为载体所形成的屯堡文化是对江南汉文化的延续与展。“屯堡”一词最早出现在清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安顺府署纂修的《安顺府志.地理志.风俗》载:“郡民皆寄籍,唯寄籍有先后。 其可考据者,屯军堡子。皆奉洪武敕调北征南。当时之官如汪可、费寿、陈彬、郑琪作四正,领十二操屯军安插之类,散处屯堡各乡,家口随之至黔”。可见,安顺屯堡追溯其渊源都与明初朱元璋在贵州的军事行动密切相关。朱元璋称帝建立新王朝后,元朝的残余势力梁王把匝刺.瓦尔密仍盘踞云南,不愿归附。为了达到经营西南边疆,重点控制云南的目的,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命颖川侯傅友德为征南将军,水昌候蓝玉、西平候沐英等为大将,统率三十万明军征讨云南并取得胜利。《明实录.太祖洪武实录》记“云南已克......至只霭翠(贵州宣慰使)辈不尽服,虽有云南,亦难守也。”为确保经营西南,明朝在西南地区大设卫所。安顺是素有“滇之喉,黔之腹”之称的军事战略要地。安顺经营得当,可“右临粤西,左控滇服”,同时还可拥兵威服各少数族。因此,明洪武十五年在贵阳置贵州都指挥使,统领十八卫二所,其中贵阳以西的六卫就有威清、平坝、普定、安庄四卫的治所在安顺境内。随着卫所的大量设置,军士们奉命控扼要地,广开屯田以自给,这批屯军及家属从此落籍贵州安顺一带。因此,明初在安顺军事屯田的军民,是现今屯堡人形成之渊源,但是构成屯堡人群体的绝不仅是调北征南军民的后裔,它还包括后来以调北填南等方式进入屯堡区域的移民。

二、屯堡文化的界定

屯堡人的入黔祖先大都原籍江南,尽管历经数百年的变迁,今天的屯堡居民基本上较为完整地保留了明代江南汉族文化内容。军事行动的展开使汉文化落地生根,形成了我们今天在安顺地区看到的屯堡人及其屯堡文化。关于屯堡文化,学者界定不一,翁家烈先生如此定义说:“屯堡文化是古代汉文化在贵州的一份厚重的历史积淀,其发生发展变化及其对贵州历史文化的作用,通过屯堡人的这种特定的载体来实现展开”。[1]安顺学者吕燕平老师在他的贵州省教育厅社科项目的结题报告里对屯堡文化则表述为:“安顺屯堡文化是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来源于江淮的汉民族文化同安顺的自然环境相互整合形成的内容丰富,特点鲜明的地域文化”。吴羽老师在其《安顺屯堡文化的历史地理背景及地域文化特征》又称“屯堡文化就是独特地地域历史文化,保持着中原汉民族已经消失的600年前的汉族文化的诸多特点,但又明显区别于当地土著居民和后移民”。总结学界对屯堡文化的描述,屯堡文化的载体屯堡人这一群体实践的文化就是屯堡文化,他既有别于周围的少数民族文化,又和当地汉族文化有很大区别,实际上就是“一种由明代屯军后裔和清末以来江南汉族移民在贵州实践的地域文化”[2]。

三、屯堡文化的被发现与屯堡旅游的兴起

全文阅读

安顺屯堡与安顺屯堡人

摘要:安顺屯堡人是600多年前江南汉族文化的鲜活样本。这个特殊的汉族群体,具有丰厚的历史底蕴,与明代卫所屯田制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古安顺的地域,汉代已开始少数的屯田,据《元史》所载,元代今安顺一带已有屯军。明代大力推行的屯田制度促进了安顺屯堡的形成,同时也造就了安顺屯堡人群体。不过屯堡人的形成并非单一的,而有着复杂的演进过程。一般说安顺屯堡人是指这个妇女还保持“凤阳汉装”的汉族。随着卫所的解体,屯堡村落化加快,出现了屯堡区域的居民。对于屯堡人的考察,应从历史现象、文化现象、生活习俗、社会发展变迁等层面来审视。

关键词:屯堡;屯堡人;形成;变迁

中图分类号:TU-87.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59(2009)03-0107-05

安顺屯堡人是汉民族中的特殊群体,这个群体同它毗邻的少数民族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同时又与其它的汉族具有显著的不同特征。按清代和民国所编的地方志书的记载以及综合考察现当代学者们的主要观点,安顺屯堡人主要是对明代卫所屯田制废弃后,生活在今西秀区、平坝、镇宁、普定、长顺等地明屯军后裔的专称。其境域,以西秀区为中心,东至平坝县和长顺县西北,西至镇宁县,北到普定县,南达紫云县界,大约1340平方公里。根据专家们的田野考察,安顺屯堡人大约有30余万人口,由聚居在这块土地上的许多大姓的家谱来看,这个群体的祖先大多来自中国的江南地区,故清常恩《安顺府志・风俗志》称说:“屯军堡子,皆奉洪武敕调北征南……,家口随之至黔”,是明王朝“调北征南”的军事策略的遗踪,与明代卫所屯田制有着密切关系。从历史的角度看,这个群体已经传承了600多年,有着丰厚的历史底蕴;从聚居的地域来说,安顺屯堡人大多住在以屯或堡为名的区域内,保留了明代的一些军事遗迹;从文化的传承上讲,安顺屯堡较好地留存着明清江南汉族文化的鲜明特征。安顺屯堡人是600多年前江南汉族文化的鲜活样本。自1902年,日本人类学者鸟居龙藏到饭笼铺(今平坝县天龙镇)进行实地考察,认为安顺屯堡人“真是不可思议”,到1980年以后,安顺屯堡人渐渐进入学术研究的视野。随着旅游业的兴起,对安顺屯堡人的研究进一步引起学术界的重视,出现了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尤其是近年来安顺屯堡文化研究与旅游业的发展相结合,引起了国内国外广大旅游者的兴趣,安顺屯堡和安顺屯堡人群体得到广泛观注,由此也出现了一些对安顺屯堡人理解不透的误区,基于此,本文在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安顺屯堡和安顺屯堡人群体略书窥管之见。

屯田制度是历代政府为军队取得给养和税粮,而利用兵士和农民垦种荒弃田地而采用的一项制度。这个制度由来已久,汉武帝时在西域屯田,汉宣帝时赵充国在边郡屯田,三国时曹操在许下屯田,唐以后各代屯田又称营田,有军屯、民屯。元明清各代沿袭屯田制度,卫所屯田称为军屯。明代“盐商在边郡募民开垦耕种,以所得粮草换取盐引”,称为商屯。明代屯田的范围最广,直到明末屯政废驰,清代除有漕运的地方屯田仍隶卫所外,其余卫所屯田改隶州县,属于民屯。在安顺屯堡地域,存在的主要是军屯和民屯。

两汉时期,汉武帝为一代雄主,大力开疆拓土,在西南地区进行屯戍,汉代舸郡中的少数据点也有屯田。元代,今安顺一带属于普定路管辖。贵州为三省的毗邻之地,属于边荒地区,元代统治者鞭长莫及,屯田显得更加重要。蒙古统一中国后,控制天下的国策是“内而各卫,外而行省,皆立屯田,以资军饷”,通过“寓兵于农”的方式,从而达到“养兵息民”的目的。普定路受曲靖宣慰司节制,元代统治者亦“置屯田为守边之计”,《元史・兵三・屯田》:“壬午,立普定路屯田,分乌撒、乌蒙屯田卒二千赴之。”乌撒、乌蒙指贵州威宁与云南昭通,说明元代今安顺一带已有屯军。《元史・本记》也提到屯田之事,“赦免云南从征交址蒙古屯田租”,又《元史》中提及“普定路所隶部曲”“连结蛮寇,杀掠良民”之事,说明元代今安顺一带有蒙古屯军屯田。这些史料表明在今安顺一带屯田由来来久,为明代大规模驻军屯田打下了基础。

全文阅读

屯堡女子“尖头绣花鞋”探析

[摘 要]屯堡女子尖头绣花鞋,除了鞋面上繁复郁丽的花纹为了美观,极具观赏价值外,它的出现主要功能还是为了服务于军事斗争。不管是穿上它更便于田间劳作,以提供军需,还是隐藏的匕首可以攻击来犯之敌,其实都是为了服务于严峻的军事斗争形势。

[关键词]屯堡;尖头绣花鞋;式样;成因;功能

时至今日,现代化的潮流铺天盖地,无论通都大邑,还是乡野山村,都充斥着令人眼花缭乱的流行元素。不仅传统的汉人,已经抛却了祖传的服饰,着一身笔挺的西装;就是一些在现代化面前犹豫迟疑的兄弟民族,因潮流的汹涌,穿着打扮、风俗习惯也风气渐开,多多少少沾染了现代化的气息。然而,今天的黔中地区(以安顺为主),却依然聚居着一支风俗习惯、穿衣打扮与众不同的汉族群体。因这群人的来历,与大明王朝的武力征服有关,且举家迁徙背井离乡之后,有秩序地在黔中安营扎寨,聚族而居,“形成军屯军堡、民屯民堡、商屯商堡”,(1)世世代代繁衍生息,故称屯堡人。

现在屯堡人的先祖本来生长于莺歌燕舞、莲叶田田的江南地区,只因践行明太祖“调北征南”的作战方针,而远离家乡。战争结束后,又为确保西南地区的繁荣稳定,而就地生根。没想到,这一住,就再也没有离开。

因以征服者的姿态出现于当时较为落后的云贵高原,“以特定的身份来到特定的区域”,(2)又从江南地区带来了较为先进的生产技术,且时时刻刻有作战任务在身,他们自成体系,较为封闭,即便今天,也还保留着独特而鲜明的文化气息。据有学者研究得知,这种独特的“屯堡文化”,随着岁月的变迁,时空的流转,非但没有丧失其原有文化的独特性,反而在某些方面有所增加,甚至增强,“这不能不说是汉文化史上的一个奇迹”。(3)

今年国庆,长假闲暇,笔者得空远赴安顺,深入屯堡文化村寨,与屯堡人的生活习俗零距离,全身心地感受这一群明代遗民几百年如一日的文化坚守。在屯堡文化保存较为完整鲜活的云峰屯堡,随着工作人员细致入微地讲解,一幅遗民文化的全貌逐渐清晰。

屯堡文化丰富多彩,在当地漫步,屯堡人的一举手一投足,皆可作妙不可言的文化解读。因地制宜的石头建筑,鬼斧神工。闻名中外的地戏,内涵丰富。青、蓝色调的服饰,诉说着梦里水乡,一个遥不可及的江南。屯堡文化的可圈可点,一言难尽。细细品味,用心解读,任何一个方面均可写成皇皇巨著。而深入其中,即使皓首穷经,也难窥其全貌。只是S着工作人员的介绍,与屯堡人的深入接触,我突然对屯堡姑娘那双穿在脚上的“尖头绣花鞋”兴味盎然。(4)

一、式样

全文阅读

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策略

摘要:屯堡文化旅游资源是贵州特有的一种文化旅游资源,在现代化进程中正逐渐的瓦解和消失,影响力远不及其他类似旅游资源景点。屯堡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还处于起步阶段,虽有政府政策支持、优异的地域气候条件和自身文化特色的优势,但仍存在市场开发不够、旅游人才缺乏、文化资源保护不足,未与其他旅游资源有效整合等问题。必须采取开发特色产品、打造特色品牌、加强市场营销、拓宽投资渠道和培育旅游人才等措施加大屯堡文化资源的开发。

关键词:屯堡;文化旅游资源;开发

屯堡文化来源于朱元璋大军征南和随后的调北填南,随着历史的变迁,这些军人在亦兵亦民的过程中繁衍生息,不断吸收当地的先进生产方式,恪守各自世代相承的文化生活习俗,形成了具有独特汉族文化现象的“屯堡文化”。[1]屯堡文化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学术、经济和社会价值。但其旅游资源开发仍处于初级阶段,没有一套切实可行的成熟开发策略,所以未能充分发掘出屯堡文化深厚的内涵,因而没有展现出屯堡文化独特的魅力,演绎出屯堡独特的韵味。要使屯堡文化旅游资源被发掘和保护,引起世人的瞩目和探究,就应该尽快的对其资源进行分析与开发,制定出因地制宜的开发策略,使更多的人熟知屯堡文化旅游资源。

一、屯堡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一)屯堡文化旅游资源孤立存在

屯堡文化是黔中独具特色的汉民族地域文化,是历经600多年积淀下来的目前国内最具特色的汉民族亚文化系统。[2]在安顺旅游兴市的战略背景下,屯堡文化旅游资源作为重要的人文旅游资源,已经进行了一定的旅游开发,但尚未与安顺现有的其他旅游资源进行有机的整合,旅游资源的单一性、孤立性较突出,不能满足旅游者多样化的需求。笔者通过在屯堡景区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到,前往屯堡景区旅游的游客中75.3%都居住在贵州省内,然而许多来贵州旅游的外省游客,在游览完著名的黄果树大瀑布、龙宫、国家级九龙山森林公园等影响力和知名度都很高的旅游地之后,都匆匆离开,致使屯堡景区无人问津,屯堡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孤立存在,无法发挥其吸引作用。

(二)屯堡文化旅游资源开发陷入自身困境

时过境迁,屯堡文化旅游资源不可避免的碰到了自身的难题,陷入了困境:一方面,以屯堡地戏、屯堡民居、屯堡服饰为代表的屯堡文化旅游资源被发掘出来,引起世人的瞩目和探究兴趣;另一方面,以屯堡饮食为标志的屯堡文化旅游资源又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不断地丧失。笔者在问卷调查中发现,给游客留下深刻印象的主要是通过感官了解的屯堡地戏、屯堡民居和屯堡服饰,屯堡地戏占31.3%、屯堡民居占35.5%、屯堡服饰占30.4%。然而知道屯堡饮食的人则少之又少,只占总数的2.8%。如果对屯堡文化旅游资源再不制定出合理可行的开发策略,屯堡文化旅游资源将逐步的埋没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进程中。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