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土建职称论文

土建职称论文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土木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双师型队伍建设

摘 要:应用型人才是教学型大学人才培养的共同目标,“一线适用、落地生根”是北华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特色,该文介绍了北华大学关于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双师型队伍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土木工程 应用型人才 人才培养 双师型

中图分类号:G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9(a)-0223-01

土木工程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创新应用型人才社会需求量大。北华大学系省属教学研究型综合大学,依据学校办学定位,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层次属于应用型人才,多年来,已为国家培养了两千余名土木工程领域的毕业生,我们以“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为专业办学目标,形成了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一线适用、落地生根”的办学特色。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实践能力的锻炼与提高,除了相应的培养方案,结合工程实际和行业需求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注重行业和职业知识的传授和实践技能的培养外,拥有或建设一支双师型师资队伍是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先决条件。

1 关于双师型教师

所谓双师型教师,就目前研究者观点与表述可以概括为如下六种观点:一是“双证”说,这种说法认为凡是持有教师资格证和职业技能证的教师就是“双师型”教师;二是“双能”说或者叫做“双素质”,认为既具有作为教师的职业素质和能力,又具有技师或其他高级专业人员的职业素质和能力的专业教师,是“双师型”教师;第三种是“叠加”说,与前两种相比,此观点比较折衷,也比较普遍,它强调的是“双证十双能”;四是“双职称”说,要求教师既具有讲师的职称,又具有工程师的职称;五是“双层次”说,认为教师既要能讲授专业知识、又能从专业实践的角度引导学生人格价值、又能指导学生获得与个人个性匹配的职业的一种复合型教师;最后一种是“特定”说,这种观点只是指出“双师型”的提法只有在特定的情况下才有意义,这一特定的情况就是当前职业院校重理论、轻实践的背景。离开了这一特定的背景,“双师”的提法就不再有意义,因为普通教育同样要求理论联系实际。

关于土木工程专业的双师型教师,结合有些学者的论述可将其概括为以下两种:一种是“双职称型”,即教师获得教师系列职称外还应取得工程师职称;另一种是“双素质型”,是指教师既要具备理论教学的素质,也应具备实践教学的素质。诚然,理论功底深厚实践能力不一定强,实践经验丰富不一定适合教书育人。许多人可以通过不同的手段同时拥有工程师和教师系列职称,然而我们看中的“双素质”,也即是“双能说”,教师既要拥有理论教学素质,胜任教书育人,又要有较为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能够胜任实践教学的要求。双师型教师首先应该是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师,是一名合格的教育者,职称的高低不是决定因素。其次,双师型教师应具备相应的实践经验或应用技能,具备‘工程师’经历与能力,能够培养学生理论与技术的应用、技术创新等方面的实践能力。

近年来,高校教师朝向高学历高层次化发展,许多高校更是朝向博士化发展。对于土木工程这样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技术领域,很多毕业生要从事生产施工、工程设计等实践工作,硕士也好,博士也罢,几乎都是出了校园又进校园,自身严重缺乏实践经验与技能,如何能有效地教会学生学以致用,更有效的胜任即将面对的实践岗位呢?

全文阅读

谈士官院校应然的师资结构及优化途径

师资结构是指院校为发挥教育职能,把不同学术水平、不同专长、不同学历、不同经历、不同年龄的教员,按照一定的原则组合起来而形成的结构。教员队伍的质量,既取决于教员的个体素质,又取决于师资结构的状态。师资结构合理,有利于发挥教员个体积极性和群体优势,产生1加1大于2的效能;有利于教员在专业上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有利于提高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效果,特别是有利于教学科研工作长期稳定的发展。因此,优化师资结构、使师资结构日趋合理是关系到土官院校教育目标能否实现,教育质量能否稳定发展的重要问题。

一、士官院校师资的合理结构

士官队伍是我军人才队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士官队伍建设就必须对土官院校的师资结构进行优化。那么,土官院校应然的师资结构就是,科学合理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专业结构及来源结构。

(一)梯次配置的年龄结构

年龄结构是指教员年龄构成和平均年龄情况。年龄结构主要包括教员队伍的平均年龄,各级职务教员的平均年龄,各年龄段教员人数的比例等几个主要指标。其中,以各级职务教员的平均年龄最为重要。年龄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反映教员队伍教学、科研能力的兴衰趋势。根据现代生理学和心理学统计,一个人的最佳年龄区域是25岁―45岁,此一阶段的记忆力和理解力都最佳,可谓一生中创造力的“黄金时期”。所以,较好的年龄结构应是由20多岁、30多岁,40多岁、50多岁的人组成,形成两头小、中间大,老中青三结合的梯次配置结构,而且使大多数高级职称的教员年龄在37―50岁之间。

(二)比例适当的职称结构

职称结构是指教员队伍中具有各类职称教员的数量比例关系。即教员队伍内教授、副教授、讲师和助理讲师的人数要有合理的比例。目前,我军院校教员职称结构大体分为三种类型:以专科教育为主的院校,其职称比例呈正金字塔状,高职所占比例小,中职适中,初职所占比例较大;以本科教育为主的院校,其职称比例呈椭圆型,高职和初职比例所占比例较小,而中职所占比例较大;以研究生和本科生教育为主的院校,其职称比例呈倒金字塔状,高职比例大,中职次之,初职较小。土官院校的教员应该是“双师型”教员,既是教师,又是工程师,因而其职称结构以水滴型为宜高职相对减少,扩大讲师和助教的比例。

(三)层次合理的学历结构

全文阅读

高职院校土木工程实训基地建设诌议

摘要:高职院校的土木工程实训基地建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思想,目前,很多高职院校通过展开校企合作为学生构建适应建筑行业的研究与工作平台,提供就业机会和广阔的前景。

关键词:高职院校;土木工程;实训基地;建设;思考

文章编号:ISSN2095-6711/Z01-2016-03-0070

土木工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与创造性,很多高职院校都把这项学科作为重要教学内容,不仅让学生学习理论知识,还注重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本文将论述土木工程的内容,并浅析高职院校土木工程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考。

一、土木工程的概念

土木工程学是对各类工程设施建造科学技术的统称。相对于其他学科,土木工程学具有实践性、理论性强的特点。这和土木工程的发展历史有关。土木工程也就是建筑工程,随着社会的进步在不断地发展,建筑被称为凝固的音乐,即建筑的形式语言与音乐具有相似性,在空间上讲究对称。但是,土木工程并非是凝固的,它具有审美功能和精神向往以及四维空间。土木工程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知识水平的提高,获得了新的价值,例如埃及金字塔、古希腊神庙、黄鹤楼、岳阳楼、菊儿胡同都具有新时代的意义。而且,土木工程是在开放与闭塞之间的一门艺术和工程相结合的学科,在结构力学实践和人文精神的双重支撑下不断地发展。土木工程和历史文化、自然环境的关系密不可分,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土木工程已经经历了几千年的变化与发展,具有独特的文化意义,万里长城是抵御异族入侵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北欧的传统建筑多为尖顶,这是由于当地的冬天容易积雪,木材构筑的屋顶承受不了积雪的压力,所以将屋顶盖成尖顶。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和科技的发展,诞生了许多新型的土木工程名词,像建筑生态学、建筑经济学和绿色建筑等。高职院校在引导学生研究土木工程的同时探究历史文化和地理环境因素,并注重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为学生建设了实训基地。

二、关于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的建议

很多高职院校都在校外建设了土木工程的实训基地,但是校内的基地工作做得不够,基本上只有简单的培训室。因此,需要加强校内基地建设工作,首先为实训基地投入必要的资金。而且,实训基地的设备,以及功能必须齐全,不仅需要1000平方米左右的实训基地,还要配备实验室、工种模拟实训场、工程测量实训场、土力学实训场和相关的仪器与设备等。另一方面,师资水平决定着教学效果,必须不断提升土木工程学科的教师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学校理应给相关专业的老师定期开展培训。

全文阅读

《周礼》对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地理的史学价值

摘 要:《周礼》作为中国的儒家经典,内容丰富,涉及古之九州、天文、国家的封邦建制。政法文税、弄伤医卜以及沟洫道路等等;而这些内容都构成了古代古代社会的方方面面。对研究历史地理更为重要。本文即从农作物、地图、行政区划、气候以及建筑五方面探究其史学价值。

关键词:《周礼》;职官;史学价值

中图分类号:K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9-0022-03

一、《周礼》简介

《周礼》是中国古代关于政治经济制度的一部著作,也是中国古代儒家的主要经典之一。主要内容包括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六篇,所以《周礼》也叫《周官》,又称《周官经》。在西汉成帝时,刘歆在校理秘府所藏书籍时,才将《周官》列入书目,但是缺冬官这篇,于是以《考工记》补足。在王莽建立新朝时,才改《周官》为《周礼》,并宣称这是周公时所制定的典章制度。在郑玄作注后,《周礼》与《仪礼》《礼记》并称《三礼》。在宋朝时,将其列入十三经中,于是成为了我国古代的法典著作。

其中,天官主管宫廷,地官主管民政,春官主管宗族,夏官主管军事,秋官主管刑法,冬官主管营造,它涉及社会生活的所有方面,这在上古文献中实属难得。里面所涉及的典章制度包括祭祀、朝觐、封国、巡狩、丧葬;还有用鼎制度、车骑制度、服饰制度等等。正是详细的记录了这些制度,使其更显珍贵。

通常,大家都认为《周礼》中所记述的各项典章制度,并非真正周代的制度,而是作者认为国家的理想制度。文中充满了人法天的思想,主张社会组织要效法自然原则,即“人法地,地法道,道法自然”。《周礼》以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等六篇为间架。天、地、春、夏、秋、冬即天地四方六合,就是古人所说的宇宙。《周礼》六官即六卿,根据作者的安排,每卿统领六十官职。所以,六卿的职官总数为三百六十。众所周知,三百六十正是周天的度数。《周礼》原名《周官》,此书名缘何而起,前人曾有许多猜测。依笔者之见,所谓《周官》,其实就是"周天之官"的意思。作者以“周官”为书名,暗含了该书的宇宙框架和周天度数的布局,以及“以人法天”的原则。其后,刘歆将《周官》更名为《周礼》,虽然有抬高其地位的用心,但却是歪曲了作者的本意。

《周礼》的许多礼制,都影响百代。如从隋代开始实行的“三省六部制”,其中的“六部”,就是仿照《周礼》的“六官”设置的。唐代将六部之名定为吏、户、礼、兵、刑、工,作为中央官制的主体,为后世所遵循,一直沿用到清朝灭亡。历朝修订典制,如唐《开元六典》、宋《开宝通礼》、明《大明集礼》等,也都是以《周礼》为蓝本,斟酌损益而成。又如“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的都城格局,成为历代帝王向往的楷模。但历朝都城,大都沿用前朝旧址,故其格局难以刷新。元始祖忽必烈建在北京建立元大都时,得以在金的上京附近重新规划,乃以《周礼》为范本,建立面朝后市、左祖右社的格局。以后,明、清两朝不仅沿用不废,还仿照《周礼》,建天坛、地坛、日坛、月坛、先农坛等,形成今日的布局。朝鲜的汉城,同样有面朝后市、左祖右社的格局,乃是海外依仿《周礼》建都的典范。

全文阅读

中职土木工程专业教师专业能力构成调研分析

摘要:《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已于2013年9月20日起施行,但以此为基础的中等职业学校各专业方向的教师能力标准尚无国家级文件颁布,这对于专业方向日益丰富的中职学校而言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对全国25个省市79所开设有土木工程相关专业的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开展调研,可以据此提出土木工程专业教师的专业能力分类,以期为教师专业能力标准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中职;土木工程专业教师;专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6)07-0050-04

一、调研背景

2013年9月,教育部颁发了《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专业标准》)。这是我国首次为职业教育教师的专业管理和发展制定依据。职业教育的发展自此迈出了重要一步。

《专业标准》是国家对合格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是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规范,是引领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基本依据,具有导向、引领和定位的作用,其中的部分指标是原则性的,实际可操作性不强。同时,由于《专业标准》重在指导教师的专业管理和专业发展,职后发展是其关注的重点,而职前培养及教师资格准入则无法参照之进行准确定位。因此,开发一套针对不同专业、不同方向的中职专业教师专业标准势在必行。教育部、财政部于2014年开展了针对不同专业方向的本科专业职教师资培养开发项目。

对土木工程专业职教师资而言,由于土木工程专业技术性强,既需要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又必须具备相当的实践技能,同时还需要根据技术的发展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目前土木工程专业教师的状况不能尽如人意,不仅许多教师毕业于普通高校的相关专业,即使来自专门培养职教师资的院校,教师的教学能力也很欠缺。

因此,如何界定中职土木工程专业教师的能力范围,如何明确教师的知识结构要求以及对教师的教学能力要求,成为教师标准建立的关键。在此背景下,笔者利用教育部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同济大学的资源,针对全国25个省及直辖市的79所开设有土木工程相关专业的中等职业学校进行了调研,希望通过此次调研为中职土木工程专业教师专业标准的研发提供现实依据。

全文阅读

专科院校开设水土保持专业的前景分析

摘要:治理水土流失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的不同,我国本科院校与专科院校开设的水土保持专业具有一定的差异。本科阶段注重理论知识和生态措施的培养,而专科阶段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工程措施的培养。以注重学生实践能力著称的专科院校,其开设水土保持专业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专科院校 水土保持 前景分析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3.146

水土流失已经成为威胁我国生态环境安全的重大问题之一,我国水土流失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38%。以长江流域的重庆市为例,重庆市水土流失面积3.75万平方米,占全市总面积的45.5%,年均土壤侵蚀模数3548 t/平方米,年侵蚀量1.33亿吨,全市每年进入江河的泥沙总量约1亿吨[1]。水土流失是生态环境退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直接影响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防治水土流失是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2]。

面对如此严峻的水土流失形势,国家和各地政府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水土治理工作。而具有一定水土保持知识的专业人才,是水土流失治理成败的关键。目前我国水土保持专业主要在农林类本科院校中开设,专科类院校开办该专业的时间较迟且数量也较少。本科院校与专科院校的水土保持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中都具有较大的差异。

1 本科类院校水土保持专业特征

本科类院校专业名称为“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代码090707。开设该专业的院校包括北京林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南林业大学等多家高校。目标是培养具备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水土保持、农业、水利、环境保护、土地管理等行政、事业、教学、科研、规划设计等部门从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规划、设计、施工、监测、管理、方案编制、概预算编制、预防、监督以及国土环境整治与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科阶段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设置的主要课程包括:水土保持工程学、水土保持规划、地质地貌学、普通植物学、森林生态学、林业生态工程学、土壤学、树木学、土壤侵蚀原理、林业生态工程学、工程力学、土壤侵蚀水动力学、水文与水资源学、测量学、水土保持信息管理系统、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水土保持规划、小型水利工程学、农田水利学等。本科阶段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的就业方向,主要是到各个企事业单位做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目前国内做水保方案编制的单位和工程很多的;其他的可以去气象、国土、林业、水务等事业单位。

全文阅读

明代甘青地区的“土官”与“土司”

摘 要:今甘青地区在明代时是否设有“土司”,学术界至今存有争议。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明朝中央政府在今甘青地区设立的土官进行了梳理,并与西南典型土司制进行比较,认为明代今甘青地区广泛分布着具有自身特色的卫所土司和僧职土司。

关键词:明代 甘青地区 土官 土司

中图分类号:K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05(2012)03-20-25

明清土司制度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国内少数民族史研究的重点和热点问题,涉及到土司分布、承袭、世系、家族等多方面的内容,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目前国内少数民族史学界对土司制度中的两个核心问题存在争议:从整体研究的层面来看,对于“土官”与“土司”概念的使用上没能取得一致,有的学者使用土官制度或土官土司制度来指代土司制度;从地域分布上来看,学术界对西南土司制度的研究较为深入,而忽略了西北土司制度的研究,甚至有学者认为西北地区在明清没有实行过土司制度。这两个争议问题的存在,已成为约束土司制度研究继续走向深入的瓶颈。

一、“土官”、“土司”概念辨析

学者们对于“土官”与“土司”的概念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但目前依旧存在较大的分歧。

余贻泽先生将中央政府对少数民族酋长所封官职分为土官、土司、土吏3种,以土知府、土知州、土知县等为土官,以宣慰司、安抚司、招讨司等为土司。[1]1他沿用了将土职统称土司的观点,但未提出土官与土司的根本区别。首先提出土官、土司两类说的是江应樑先生,江应樑认为土官与土司的区别源于明朝把云南划分为两种不同的区域,而“土官属吏部铨选,土司兵部任命”,则是两者区别的重要表现,提出“土官文职,土司武职说”。[2]也有学者认为“土官”和“土司”在正史中出现的时间不同,“土官”一名,出现很早,元代时,“土官”是指中央王朝在少数民族首领中任命世袭地方官的统称。“土司”一词在明代中后期才出现,遂有“土官”和“土司”的划分。开始时“土司”专指宣慰司、安抚司、招讨司、长官司等中央政府在地方设立的办事机构即“署衙”,后亦将担任朝廷世袭官职的少数民族酋长称为土司,于是有了土官与土司含义上的重叠。成臻铭认为“土官不是土司”,他首先给出了土司的基础概念,即“广义的土司既指少数民族地区的土人在其实力范围内独立建造的且被国家法律允许的治所(土衙署),又指‘世有其地、世管其民、世统其兵、世袭其职、世治其所、世入其流、世受其封’的土官。狭义的土司则指后者。”[3]9认为“土官”在“土司”产生以后概念发生了变化,“无治所、未入流”成为“土官”与“土司”的主要区别,而土官具备了“世治其所、世入其流”的特征后便成为土司了。

支持土官即土司的学者也不乏其数,如韦文宣列举八条理由论证“构成土官和土司的基本内容一致,唯有名称和隶属上的差别,实质上根本没什么差别”[4]。罗贤佑认为“云南行省建立后,行省以下地方官员有流、土之分,于是始有‘土官’(亦称‘土司’)之名”[5]279,是将土官与土司视为同一事物。方铁教授将土官制度归于元代,土司制度赋予明清,但又认为土官制度与土司制度之间“大体一致”,而概称之为“土官土司制度”,因其论述的是羁縻制度向“土官土司制度”的转变,将二者等同起来看待也有其合理性。[6]白耀天则否定了“文职为土官,武职为土司”的观点,认为不能以所属职官类别来判定是否为土司,提出了作为制度而言,应以“土司制度”为名。[7]纵观持“土官即土司”观点的学者,其理由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土官和土司都是少数民族首领受中央政府册封获得的世袭官职,“土”与“流”相对应;第二,土官与土司职权相同,统摄少数民族地方军事民政大权;第三,土官和土司对中央政府“守土御民”的责任相同,且基本上都是有职无俸。

全文阅读

高职土建类毕业生可持续发展能力构成要素与培养途径

【摘 要】本文分析影响高职土建类毕业生可持续发展的原因,阐述高职土建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构成要素,从均衡配置基础课、增加专业理论计算类课时、打通学历发展的途径、参加各级技能大赛等方面提出高职土建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途径。

【关键词】高职 土建类 可持续发展能力 构成要素 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1C-0061-03

我国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为建筑行业培养了一大批人才。但是,高职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接受新知识、新技能的能力较弱,导致个人职业生涯后续发展困难重重。本文通过分析影响高职土建类毕业生可持续发展的原因,探讨高职土建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构成要素与培养途径。

一、影响高职土建类毕业生可持续发展的原因

通过对高职土建类毕业生可持续发展方面存在问题的梳理,笔者认为影响高职土建类毕业生可持续发展的原因主要是以下几点:

(一)学历方面先天不足。不考虑博士、硕士等研究生阶段教育,同为普通高中考入,学制4年的本科毕业生和学制3年的高职毕业生,由于高职毕业生持有的是大专学历,要想获得工程师等职称就需要更多年限,要想考取建造工程师、造价工程师、安全工程师等也需要更多年限。

全文阅读

高职院校土建类专业“双师”队伍建设现状调查与思考

[摘要]文章以高职院校土建类专业“双师素质”师资队伍现状的调查结果为参考,分析“双师素质”教师的内涵,找出“双师素质”师资建设存在的问题,并从加强制度保障,完善认定和考核体系,拓宽引进和培养途径,创新培养模式等方面给出“双师素质”教师培养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高职教育 土建类专业 “双师素质” 师资队伍

[作者简介]黄志良(1965- ),男,江苏溧阳人,江苏省常州建设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党委书记兼校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孙静华(1963- ),女,江苏常州人,江苏省常州建设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胡冬艳(1982- ),女,山东济宁人,江苏省常州建设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助教,硕士,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江苏 常州 213016)

[课题项目]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终身发展的制度设计”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GJA114017,课题主持人:孙建波)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9

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双师素质”的质量直接决定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的质量。加强“双师素质”师资队伍建设是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如何建立一支职业素养较高、专业实践能力较强、专兼结合的“双师素质”师资队伍,是各高职院校首要思考的问题。

有关“双师”内涵的表述众说纷纭。“双师素质”是在“双师型”之后出现的术语,是对“双师型”内涵的深层次诠释。“双师素质”既包括获得的“双证书”“双职称”等对“有形”资格的认定,还包括对专业技能和工作经验等“无形”资格的认定。2004年教育部颁发的《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明确提出了“双师型”教师界定的标准。“双师素质”教师是指具有讲师(或以上)教师职称,又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专任教师:有本专业实际工作的中级(或以上)技术职称(含行业特许的资格证书、及其有专业资格或专业技能考评员资格者);近五年中有两年以上(可累计计算)在企业第一线本专业实际工作经历,或参加教育部组织的教师专业技能培训获得合格证书,能全面指导学生专业实践实训活动……综上,笔者认为高职院校土建类专业“双师素质”教师应能及时把握建设行业发展最前沿领域的动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和一定的科研能力;具有高校教师资格证书和教师系列中级职称;具有相应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或执业资格证书。

一、研究对象及方法

全文阅读

如何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验教学效果

摘 要:文章针对高职院校实验教学存在问题,结合多年实践教学经验,从目标培养、实验条件、过程监控、评价体系等多方面阐述提高实验教学效果的措施方法,旨在促进高职实验教学发展,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综合能力。

关键词:高职院校 学生 实验教学 效果 提高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4(a)-0218-01

90年代后高等职业教育(简称高职教育)如雨后春笋在全国茁壮发展。实践教学中的实验课教学作为高职教育的重要模块,其方法、模式也在不断改进创新,但在运行中由于各高职院校存在师资力量不足、硬件设施匮乏、教学对象理论基础参差不齐,教学过程监控不到位等现象,造成不能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实验教学的始终,达不到预期教学效果。笔者以高职院校路桥专业为例,探讨如何采取措施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验教学效果。

1 明确高职教育培养目标,掌握高职实验教学重要性

高职教育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需要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尤为重要。实验教学是提高学生基本操作技能、专业技能、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是理论教学的继续、补充和发展。通过实验教学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索精神;增强学生实事求是,开拓创新的意识;训练学生操作技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将理论与实际有机结合起来。

2 改善实验条件,加强实验教学软硬件建设

软硬件设施是实验教学的重要载体。实验室建设水平体现了学校教学的基础水平和能力。因而应改善实验条件,加大实验软硬件投入。首先,应对现有实验室进行合理规划,采购一定数量的本行业使用最广泛的常规仪器设备和先进设备;其次,组织教师依据国家现行有效的标准规范编制行之有效的实验大纲、实验指导书和实验原始记录表格,促进实验教学有序进行;再次,在学生的业余时间开放实验室,提高实验教学场地、仪器设备的使用率。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