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团课思想汇报

团课思想汇报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学生团课学习思想汇报

团课,正是一个新的机会让我更加了解团,从新认识一个团员的职责与作用,更重要的是从思想的角度让自己更好的提升自己,要不同的年龄价段对团的认识是不同的,因为这一切都在变化当中,每时每刻都有新的变化,在这变化与发展中不断吸收,成长。团课,作为一个让青年朋友更加拉近距离的课堂里,让我更深刻了解作为一个正式的组织,我们应当如何去发展好团员之间或青年之间的问题。只有一个团体成员的心一致才能是使一个团队充满力量,充满活力。作为党下一级的部门,我们有权力有职责做好我的每一件事,为党的工作提供有力的辅助。决不能拉党的后脚。

经过三节团课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各位资深专家们的深入解说,让我们提升了很多。不是量的转变而是质的飞跃。站在不同的成长分段,从不同的身份从不同的地位,从不同的责任感下去看待问题,而不是原来的老套方法。一个事情的发展,不是从一开始就是存在的,而是要经过不断的积累与提升。到有条件时就一触而发/。作为一个团员我们不仅要做好我们自己的每个件事,对待好每件事,认真负责。更重要的是影响周围同学带动他们一齐参与,不断壮大团员的,团委的力量,为党为社会做出自己一份力。不在在乎自己的得失,而始终把党的工作放在心上,时时刻刻关注党、政府的动态,了解事时,关注民声。

经过各位领导、主任的讲解,一些以前没有了解到的,或忽略的细节,经过听课了深刻了解到了,无论是团员的工作还是团章的精神都有了一定的了解。还有一个些优秀的团员的师兄师姐们的交流也从另一个方面让我们了解了,让我们有更多的了解与更多的经验借鉴。让我了解到了一个团员的工作不是单是做好自己,更重要的是,也是他们经常放在口里的那句话,团队精神。也许就是团日活动的作用与原因。作为一个班集体,我们就要让同学们有更好的团结合作精神。一个好的团体是和谐的,是互助的。是充满活力与青春的团队。每个组织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团结的团队,那就没有理由长久的生存下去,更不要说壮大。

每一位资深的专家或成功人士。在他们成功的背后总是充满坑坑洼洼。没有一帆风顺的道路。要前进的道路上,我要要做心,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往往成功的关键在于自己的心态好与坏,一个好的心态能给人时时刻刻予动力。不断的向前冲,只有时时刻刻保持那种冲劲才会有更好的明天,只有为目标而奋斗才会持久。经受得住挫折,才能更好的生存,正是那生物界的弱弱强食。正处于学生时代的我们,也许即将走出校门到外打工的我们,只有学到扎实的知识才能更有力的和别人竟争。这是我们一职责!

社会发展正是需要有理想,有远望、有冲劲的青年。

全文阅读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实践教学路径探索

[摘要]:本文分析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针对高职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实际需求,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增强“基础”课适应性、吸引力和感染力,通过课堂实践教学探索,寻找出增强“基础”课教学实效性路径。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实践教学:高职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712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思政研究课题“增强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思考―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HXSZ120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作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首始课程。开设“基础”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培养和塑造思想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和法律素质合格的大学生,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在实践中的思想道德水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实践教学作为“基础”课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课整个教学过程的必要环节,指的是在任课老师的指导下,以“基础”课理论知识为依托,通过学生对社会实际生活的直接参与和体验,使其主观世界得到感性的再教育和主体能力得以优化的过程。

一、“基础”课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虽然“基础”课实践教学已经受到人们普遍的关注,但是随着“基础”课实践教学活动的进一步展开,一些问题依然困扰着“基础”课的实践教学。“基础”课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实践教学认识不够深刻。普遍存在着对“基础”课实践教学认识不够深刻的现象。二是实践教学基地不足。我国高职院校社会实践基地建设还存在着一定问题。三是实践教学经费不足。目前“基础”课实践教学经费不足、筹措渠道不畅,是实践教学难以全面有效展开的原因之一。四是社会实践有效机制尚未形成。高职院校内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多是由教学性、寒暑假性、勤工助学、学生自发性的开展,这些社会实践形式和“基础”课的社会实践尚未接轨,还是处于一种各做各的状态。五是社会实践的广度和深度不够。目前“基础”课实践教学还只是处于有限度的进行中,其深度不够。六是实践教学流于形式。目前许多高职院校的“基础”课实践教学由于没有教学大纲,任课教师各自为政等原因,导致“基础”课实践教学流于形式,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基础”课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基础”课课堂实践教学的有效探索

全文阅读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实践教学探索

摘 要: 本文分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实践教学已取得的成效和不足,针对高职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实际需求,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增强“基础”课适应性、吸引力和感染力,通过课堂实践教学探索,寻找出增强“基础”课教学实效性的路径。

关键词: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实践教学 存在不足 推进实践改革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作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首始课程。开设“基础”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培养思想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和法律素质合格的大学生,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在实践中的思想道德水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实践教学作为“基础”课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课整个教学过程的必要环节,是指在任课老师的指导下,以“基础”课理论知识为依托,通过学生对社会实际生活的直接参与和体验,使学生得到感性的再教育,主体能力得以优化。

一、“基础”课实践教学现状

1.实践教学已经取得的成效。

近年来,高职院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对提高“基础”课教学质量,提升大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有积极的作用。这些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通过“基础”课实践教学,大学生对社会有比较客观的认识;二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促进大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四是培养大学生求真务实的作风;五是让大学生用所学知识服务社会、服务人民;六是提高任课教师的素质。

2.“基础”课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虽然“基础”课实践教学已经受到人们普遍的关注,但是随着“基础”课实践教学活动的进一步展开,某些问题依然困扰“基础”课的实践教学。“基础”课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实践教学认识不够深刻。教学中普遍存在对“基础”课实践教学认识不够深刻的现象,无论是学生和教师,还是学校和社会力量,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对实践教学认识不够深刻的问题。二是实践教学基地不足。我国高职院校社会实践基地建设还存在一定问题。由于高职院校不遵循“双赢”原则,只考虑社会实践基地能否满足教育的需要,学生是否得到切实的锻炼,而不考虑社会的需要,造成大学生社会实践失去外部的支持;大多数高职院校没有稳定的思想政治理论实践的教学基地,这就造成教师和学生需要花很大力气四处奔波寻找实践教学场所。三是实践教学经费不足。由社团、学生会发起的社会实践,只有少数人有机会参加。“基础”课实践教学的社会实践环节作为教学中的一部分,应该是人人有机会参加的。目前“基础”课实践教学经费不足、筹措渠道不畅,是实践教学难以全面有效展开的原因之一。四是社会实践有效机制尚未形成。高职学生社会实践具有教学性、寒暑假性、勤工助学、学生自发性的特点,这些社会实践形式和“基础”课的社会实践尚未接轨,还处于一种各做各的状态。五是社会实践的广度和深度不够。由于缺乏相应的条件和经费等原因,一些“基础”课教师进行实践教学时,更倾向于课堂上的实践教学,而很少使用更贴近社会的实践形式。百闻不如一见,目前“基础”课实践教学只有限度地进行着,其深度不够。六是实践教学流于形式。目前许多高职院校的“基础”课实践教学由于没有教学大纲,没有规范的管理组织和管理体系,任课教师各自为政,导致“基础”课实践教学很难持久、深入地开展,流于形式,很大程度地影响了“基础”课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全文阅读

浅谈训练学生思维的方法

如何有效地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广阔性与灵活性?

以下是我根据本县MS-EEPO有效教育改革实验实施一年多来的经验,介绍几种在初中数学课中训练学生思维,让学生的思维得到不断扩张的方法,与同行们一起切磋.

一、以任意素材扩张学生思维

具体做法是:教师出示任意一个素材,让学生以素材为发散点,经过扩张交互再扩张再交互再次扩张来训练,在规定的时间内思维向度扩张得越多越好.如,以“四边形”为载体,本人通过以下设计拓展学生的思维:

1.由“四边形”你想到什么?用微型卡1分钟时间独立写(或画)出来.

2.4人小组交互后补充自己的学习卡.

3.1~3名学生汇报自己的成果.

4.组建团队(8人),把本团队的成果用喜欢的方式在大卡上表达呈现并展示在恰当的地方.

全文阅读

以科技创新活动为载体提高大学生科技素养

[摘要]为提高大学生科技素养,以科技创新活动为载体,就如何加强基本实验技能训练、如何通过口头汇报锻炼表述能力、通过合作增强团队协作精神及撰写科技论文的能力等方面进行总结.实践表明,科技创新活动是大学生科技素养提高的重要平台,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

[关键词]科技创新活动 大学生 科技素养

大学生的科技素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国家未来的核心竞争力[1],是目前国内外高校十分重视的科学素养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课堂以外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高等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2-3]。3年来,课题组在建立合理的指导教师团队,在活动室管理制度的保障下通过对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进行管理与实践,对如何加强基本实验技能训练、口头汇报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及撰写科技论文的能力了训练。

一、学生基本实践能力的训练

在本创新活动基地进行创新活动的学生刚进入实验室时尽管在大学一年级有了一定的基础物理、化学知识及操作技能,但实践发现,学生应该具备的科学素养还很欠缺,比如,学生对创新活动积极性很高,但在项目设计时,内心是茫然的,不知如何下手进行创新活动;有的学生在配置溶液时错误也是经常出现,有的甚至用自来水稀释溶液;还有的同学实验仪器的使用很不规范,很容易使仪器遭到毁坏。基于上述情况的发生,教师从最基本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溶液浓度的配比等基本的知识、实验技能入手,通过教师指导、高年级学生的传帮带使其实践能力得到提高。经过一年的训练,学生从查阅文献资料、实验设计、具体操作、实验数据的处理及结果的表征都能独立进行,并且有了自己的一些想法。通过院内大学生科研活动及学科实验竞赛的基本训练,学生对课题研究有了初步认知,在前期的研究的基础上继续申报北京市大学生科研项目使得研究不再浮于表面,研究得以深入进行,这些学生基本以三、四年级的学生为主,他们随着知识、经验的不断积累,思维能力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不仅自身初步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素养,同时还能对低年级的学生进行基本技能的指导。

二、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大学生处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初级阶段,团队的合作意识、合作精神的培养对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至关重要。无论我校印刷专业还是包装专业的学生,不分专业,只要有着共同的爱好,他们组成2-3人的小组共同进行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本活动是共有科技创新活动小组7个。小组成员知识背景可能不同但更有利于相互学习,通过分工、合作完成活动项目。如,小组成员通过共同查阅文献讨论确定活动题目或参考教师给定的题目,理论知识扎实的同学负责实验的设计,动手能力强的同学主要负责实验操作,表达能力强、善于沟通的同学担起各方面的协调工作。除了团队内部有合作,创新活动室中团队与团队之间也进行着不同程度的协作,他们相互学习,共同进步。通过团队内部、团队之间的合作,学生在科技创新中不仅能力得到了锻炼、合作意识得到加强,同学间的友谊也日益深厚,几个团队的成员象一家人一样彼此关爱着。

三、学生口头汇报能力的培养

全文阅读

团队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浅谈

摘 要: 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与探究性学习一样,合作学习是实现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着力点,而我国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强调的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注重双基落实,强化程式训练,以致于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比较薄弱。新课程标准要求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也是数学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

关键词: 建设 数学 应用 合作学习 尊重学生 课堂教学 研究性学习 解决问题 教师

正文:当今社会正即将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各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这些竞争并不是靠个人的单兵作战就可以取胜,而是要靠团队精神,很多工作需要团队合作才能完成。因此,合作在今天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教育要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和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来说,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而小组合作学习在这方面具有其他教学组织形式无法比拟的优势。

在课堂教学中,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充分发挥学生之间合作学习的优势,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赋予学生在未来社会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合作学习要求做到“生生合作――能与同伴合作;师生合作――能与老师合作”。在运用团队合作学习时,各成员有明确的分工,在数学课上主要以数学科代表为组织者,由数学科代表组织团队的成员把各自的分工明确,这样就形成以数学科代表为核心的组织,这样也对数学科代表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数学学得好之外还要具备一定的组织和协调能力。

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竞争意识和能力,同时通过小组成员间互动和帮助,实现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但是,我们应明确,这只是有效学习方式中的一种,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合理的选择教学行为和学习方式。一般来说,较简单的认知学习任务,只需要个人独立自学或开展全班教学即可。面较复杂的,综合的学习任务,可以采取不同的合作学习方式。实现方法方式的多样化是非常重要的,要避免“将所有的鸡蛋放入合作学习之篮”。

在上《设计活动方案》一课时我尝试运用了以团队合作的学习方式。通过对这节课内容的学习,要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自己来设计出符合条件的活动方案。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

首先我是设计一个情景引入环节――玩丢色子游戏,让两名学生到台上演示游戏,游戏结束后问学生“你们会自己来设计这样有趣、好玩的游戏吗?”(激发学生的兴趣)

生:会(异口同声)。

全文阅读

98分的价值

我特别喜欢上孩子们的小组汇报课,因为他们总能给我带来一个又一个惊喜。又是一堂初一政治小组汇报课,我给出的汇报题目是“我们离自立还有多远”,每组可自选角度,采取各种形式进行汇报。汇报开始,有的小组拍摄家庭录像、有的小组自编自演短剧、有的小组进行问卷调查……此时轮到了这个小组汇报。

“今天我们小组的汇报主题是‘我们离自立还有多远’,刚才看到很多小组的汇报非常精彩,我们小组也经过了精心的准备,我们选择了一个特殊的角度,对我们的父母都进行了相关的调查:1.父母眼中的我们自立了吗?2.很多同学都说我想洗衣洗碗可父母不让,作为家长他们的解释是什么?3.我们哪些方面他们最操心,哪些方面的自立能力最需要培养?下面请看我们拍摄的VCR。”孩子们很快就被吸引了,专心致志地看着。而我此时发现小组中的一个女生焦急地和组长说着什么,其他的组员听到后也似乎变成了热锅上的蚂蚁,我隐约听到“课件没了,怎么会没了呢,这怎么办,你拷进去没有啊……”我猜到了什么,此时组长非常镇定地做了让组员安静下来的动作,“没事,冷静!问题既然发生了,我们下面该想的是如何解决!”组员很快安静了下来,组长和其中一个女孩在轻声讨论着什么。

VCR放完了,只见组长和那个女生一起上台,组长说:“我们小组还针对一些具体问题对我们班30位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并统计分析了数据得出了最后的结论,但是刚才发现出了点意外,这部分内容没有拷入U盘,下面我们请XX同学将分析的数据结论口头汇报给大家。”班级里产生了一阵小骚动,有的小组质疑这一环节的真实性。只见XX同学较为流利地将问卷问题和数据结果说了出来。最后组长小结:“这次我们小组的汇报结束了,这是我们第一次在刘老师面前汇报,我们真的花了很多的心思在这次汇报上,问卷这块XX同学花了很长时间做到半夜才完成的,但是我们很遗憾没有完成好,希望老师打分时能够考虑一下……”这小组每个成员都在为本组的汇报鼓掌。只听见一个男生低声说:“那没办法,就是没完成好……”

我打分和评价的时间到了,我首先总体肯定了班级第一次出色汇报,然后对每个小组依次进行评价打分,轮到刚才那一小组了,我从刚才的那句“那没办法,就是没完成好……”作为切入点,我同意他的观点,(只见男生显出惊异的表情)并会对这组进行扣分,一个再认真准备的汇报因为失误没有完整展现就是残缺的,遗憾的!在我们今后的很多类似的事情中一定要多注意,做到万无一失!接下来我肯定了此组所选的角度、构思和创意,并把我刚才看到的那一幕讲给班上的孩子听。“我们有些孩子平时碰到班级投影仪坏了,课件没了等一些突发性事件时表现得特别的紧张、焦急,而老师一直在观察她们的反应,我欣赏组长的冷静沉着!我更欣赏组员们在组长的影响下很快调整,不再抱怨而是集中力量解决问题!汇报后的掌声更是让我感受到团结的力量。初一的孩子能够做到在突发事件面前“淡定”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初一的课程涉及的一块主要内容就是心理品质、心理素质,她们已经将课程内容实实在在地用到了生活中,我认为这比什么都重要。good!经过思考我给这个小组的最后得分是98分!”班级的鼓掌声中,那组姑娘们的掌声特别响亮,有的紧紧拥抱在一起。第二天,那个组的组长在我没有要求的情况下将缺失的那部分内容交给我,而且希望下节课给她们几分钟时间让她们展示一下,我满意地点了点头。

我为什么给这个小组打98分呢?这个98分的价值何在呢?

1.从选择角度到内容构思到VCR的拍摄,我很明确这组非常重视与认真地准备了这次小组活动,而且发现问题后所表现出来的冷静沉着与团结是我欣赏的,是我们很多孩子都该具备的。98分是对她们认真态度的一种肯定,是对突发事件冷静处理的肯定,是对团结的一种肯定,是我这个刚接班的新老师对她们的肯定。

2.全班孩子认识到老师是民主开放的,是变通的,不是死板的。老师欣赏的是将书本知识化为自己实际的行动而不是纸上谈兵。两分的扣除告诉孩子们:我们离100分是有距离的,因为我们毕竟出现了失误,在今后一定要注意,避免类似事情发生。分数98的价值不在于本身,而在于提高了孩子们的认识,促进了他们的发展。

英国著名课程论专家斯滕豪斯认为,“真正的教育要使人更加自由、更富于创造性。教育成功的程度即是它所导致的学生不可预期的行为结果增加的程度。”很高兴的是这次汇报后,我很快被孩子们接受,98分让那个小组在以后活动中做得一次比一次出色,而整个班级的政治课进入了一种良性循环!

全文阅读

活动单导学中,浅谈自主与合作的有效结合

在活动单导学背景下,人手一份活动单,在团队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开始了轰轰烈烈的讨论,看起来大家都积极参加了讨论,其实,仔细听听,滥竽充数者不少,抄写别人答案,美其名曰:分享胜利的果实。或者在最后陈述小组汇报时,仅有一人代表发言,既掩盖了一部分人的观点,也养了一批懒汉,无形中扼杀了一部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等等,因此在英语课堂中,在活动贯穿整个课堂的同时,如何进行一些自主活动过程,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把团队和自主有效地结合呢?

一、 团队目标布置中,自主目标的体现

目前的活动单导学的活动任务布置中,很多老师在英语教学中贯穿一些思维和活动都是一定的格式。并且对活动单导学的理解有误区,根据活动单中所设置的任务从头到后都是让所有的学生一起讨论,但学生所讨论的问题,大多数是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无关的问题。这样的课堂教学热闹非凡,但费时低效。原因是教师忽视了团队目标的导向作用。 这是当前活动单导学中英语教学最突出的问题。要优化活动中的个人与团队的关系,必须坚持活化教师主导作用和强化自主和团队目标的统一,把活动单中每一个学习活动的团队和个人目标与要求明确到每一位学生,要做到两者具备,就必须在布置团队任务目标时,强调自主目标的实现。如在译林牛津版高中英语教材模块9 Unit2 Project中 我们设计的活动单中的第二个活动就是根据文章的快速阅读完成一个任务型阅读的表格,对于这个活动,如果老师的要求仅仅是:“give your five minutes and co-operate with your teammate,then write the answers on the blackboard ”,结果也能体现在黑板上,正确率可能也不低,但至少有一半的学生不能认真去体会文章的内容与结构,表面课堂效果不错,实际学生的受益不广。如果把刚才的目标与要求改成:“read the article about the imperial tombs by yourself,know something about the Ming Imperial tombs and the Qing Imperial tombs then try to complete the task-based reading after that please check your answers with your teammate,discuss with them and write the best answers of your group on the blackboard,”这样每一个学生就有了这一个活动的个人实现的目标,在自我方面有了实现的终点,形成了学习目标,其效果不言而喻。

二、 团队活动过程中,自我展示的愿望

美国教育家布鲁姆指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机、态度、好奇心以及情感在促进学生智力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这些方面要靠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和教师本身的感染、熏陶,是其它任何教学手段都代替不了的。”在现在课堂的活动任务中,如果没有人愿意发言或者讲出自己的观点,那小组的团队活动就是形同虚设,学习效果可想而知。或者部分基础薄弱的学生在发表观点的时候,由于质量问题引发别人的嘲笑,部分优等生不屑于讨论部分比较简单的问题,或者不愿意提出实质问题,敷衍了事等等,这些问题在目前的课堂中出现的比较多,所以教师要引导他们在团队活动中,讲出自己的真实意见,提高他们自我展示的愿望。

1.老师要关心学生的成长。当学生知道老师在关心他,帮助他时,他便会对学好英语充满信心。在老师的帮助下,他纠正了错误,英语成绩就会不断提高。活动单导学这种合作探究式的教学是让学生从英语教学活动中真正感受到获取知识的乐趣。在民主的氛围中,错误应该得到允许和理解,而不是排斥和打击,学生的创造性才会得到尊重和保护,学习的有效性才会得到提高。

2.要引导学生反思探究过程,在理性精神的指导下获得合理的解释,以充分体验到探究过程的价值,增强学习信心。

三、 团队成果汇报时,个人观点的补充

全文阅读

艺术设计专业设计管理课程教学

一、设计管理教学内容

现阶段,设计管理课程一般呈现两种形态:其一,将设计管理列为现行管理课程的一部分;其二,将管理注入设计课程。现行复合式、交叉式的设计团队人员组成往往存在以下问题:设计师被指派为设计项目的负责人或设计经理,但他们往往缺乏管理技能和训练,不能够应对复杂多变的企业环境;而管理人员作为设计项目的经理或设计经理时,却往往不具有设计决策的能力。因此,在设计教育中,一方面要加强传授设计人员管理知识,另一方面要深化管理人员的设计认知。因此,针对不同人员开设的设计管理课程的目的是不同的。针对市场管理人士开设的设计管理课程,其内容包括:增加视觉的感知度,传授设计程序的知识,培养设计管理技能,如设计审查与设计规范。而针对设计师开设的设计管理课程的内容主要是介绍管理概念、工具和技巧,如竞争者分析与企业策划,了解管理角色,洞察管理语言等。

二、根据课程特点和学生特点制订教学计划

各高校因设计的学科背景不同,培养的对象不同,使得同门课程对知识的权重有所不同。对于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在学习设计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学习设计人员的管理知识。艺术设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通过实战指导环节,让学生将理论和实践有效结合,学会应对不同的设计项目,寻找各种方式进行有效的沟通、高效的管理并制订合理的策略,使得对各种资源的使用能够达到最大化。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培养学生设计管理过程中各方面的能力,这些能力具体包括拟定设计策略、撰写设计文案、选择设计师、界定与分析设计问题等。教师要培养学生通过出色的设计推动经营策略的实施,提升企业的整体价值,提高设计项目的完成质量和效率。教师要让学生深刻明白设计管理这门课程的重要意义,以及未来对自身的社会成长所起的作用。针对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特点,教师普遍重视设计技能,重视计算机的操作和手绘技能练习,而对设计理论的教学兴趣不大。而设计管理课程在设计教育体系中的位置应该与市场学、消费心理学等课程一样,属于理论类课程,尤其增加了管理学方面的知识,知识讲解过程会相对枯燥。如何在设计管理的理论讲解过程中引起学生的兴趣,无疑是一个值得教师思考的问题。因此,在教学计划的制订上,笔者将知识讲解、课堂讨论、外出调研、项目汇报等多样教学形式纳入教学计划。

三、设计管理课程的教学方法

1.专业教师和设计管理人员共同授课

专业教师与设计管理人员共同授课,是设计管理的教学方法之一。专业教师与设计管理人员各有专长,专业教师有一定的专业理论基础,讲解逻辑性较强,有一定的前沿理论思想,但缺乏设计管理经验;而设计管理人员能弥补这一缺点,他们没有授课的经验,但有配合设计工作的案例讲解,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后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实际工作。以大连工业大学艺术与信息工程学院三年级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设计管理课程为例,采取专业教师与设计管理人员共同授课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效果明显改善。课程由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师和装饰设计公司的老板、设计师组成专业的教师团队进行教学,专业教师讲解设计、管理、文案等相关理论,之后设计管理人员讲解项目设计流程、案例、公司和团队管理等具体内容。学生听课状态良好,课堂讨论进行顺利,效果显著。

2.结合企业项目,以小组讨论的方式

全文阅读

通识教育下的信息素养教育分析

1通识教育推动下的信息素养教育

随着高等教育制度与国际的日益接轨,目前国内众多高校都在实施通识教育,通过学位学分要求,增强师生对通识教育的重视。依此契机,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也从传统的文献检索课框架中跳跃出来,成为大有可为的一项通识技能。通识教育针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大学生的特点,提供全方位分析、获取信息的较为全面系统的知识和技能培训,因具有较高的普及作用,从而得到迅速普及推广,成为信息素养教育的主要形式。综观国内外高校信息素养通识教育服务形式,可以发现,图书馆专题培训和公选课是通识教育的两种基础实现途径。除此之外,一方面,图书馆需要从通识教育的目标和要求出发,重新设计教育培养的目标,提供信息素养通识教育,与学校通识教育举措相一致;另一方面,积极发挥信息素养对信息的组织揭示核心要义,对普遍开展的通识教育,开展嵌入式或整合式教育,扩大信息素养教育对通识教育的支持度和影响力,力争促进通识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通过两种方式,开展以信息素养教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支撑专而广的综合性人才培养。

2信息素养通识教育实践探索

2.1课程发展与积累

2010年9月《信息素养与实践》通识课程正式开班,主要面向本科生开设教学。每学期2个学分,由32~36个学时构成。应该说,本科生教育很大程度上是知识探究式教育,从课程名称上看,该课程既强调对信息素养知识的全面教授,又强调对信息素养的实践性、体验式应用,这与学校的本科生教育目标相吻合。经过2010年两个学期1个教学班的教学积累,2011年9月开始,课程开设2个教学班,并对教学对象重新定位,一个班专向本科一年级新生开设,36学时;另一个班则针对本科生其他年级教学,但主要是大二、大三本科生,33学时。为充分发挥馆员在信息素养方面的专长,锻炼馆员的综合能力,每个教学班各由一个教学团队承担,由4~5名骨干馆员组成。同时,在校内招聘在读研究生担任课程助教,负责教学中的日常辅导、联络、跟进。2012年7月起,伴随上海交通大学实施夏季小学期教学制度,《信息素养与实践》也作为核心通识课程参与教学,每个学期32学时,由此,每个学年均有三个学期的教学计划,大大提升了课程的推广面和学生受益面。

2.2教学目标与内容

《信息素养与实践》旨在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及创新能力,增强利用信息的意识和能力,具体来说,在当今信息量无限膨胀和信息质量参差不齐的背景下,培养敏锐的信息意识,明确信息的性质与范围;有效地获取和评价信息;分析和利用信息,将获取的信息融入自身知识体系;合理、合法地获取和利用信息,了解相应的经济、法律和社会问题,并积极利用所获取的信息和知识,创造性地开展科研创新和实践。教学内容上,除文献检索内容外,增加了信息意识、信息评价、信息伦理与道德等专题内容;教学方式上,在课堂教学之外,融入分组讨论、实践调研、综合练习等环节,通过讨论和实践,帮助学生掌握信息利用与评价的基本方法,增强信息素养意识和信息利用能力。

2.3构建适用性教学模块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