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团建活动心得体会

团建活动心得体会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乡团干部作风建设教育活动心得体会

*村团支部在乡团委的指导下,在村党总支的领导下,严格按照乡团委的要求,积极开展“转变作风·岗位建功”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学习活动的深入开展,我有如下几点体会。

一、充分认识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做为基层团干部,要把学习作为人生的第一要务来抓,做到终生学习,只有学好知识才能把自己的工作做好,才能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只有自己带头学习,广大团员才会积极主动地学习,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我村团员青年的整体素质。团员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才能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增强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活动的成果。

二、开拓创新,促使团的工作与时俱进

做为团干部,不仅仅在工作中有创新,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有创新意识。创新是发展的动力,是发展的根基。只有树立创新意识,工作才能充满活力。共青团队伍建设才能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壮大,创新工作中谋发展,谋建设,谋群众利益,不仅仅要树立创新意识,更要树立发展意识,只有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无限的,是一个团队的生存之道。

三、转变作风,树良好形象

在工作中,要不断改进工作作风,认真服务青年,服务群众,秉公用权,办事公道正派,不谋私利和特权,顾全大局,以全团的利益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言行一致,大兴求真务实精神,发扬求真务实之风,自觉维护好自身形象,切实改进一些作风飘浮,工作懒散等坏毛病,着重解决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纪律作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四、树立服务青年意识,紧密联系群众

全文阅读

开办“创建和谐团队活动”心得体会:以案为鉴,深刻反思

以案为鉴,深刻反思各位领导、各位同事:近期开展的行政效能建设活动、“以案严纪廉政勤政促发展”主题警示教育活动以及“创建和谐团队创造一流业绩”活动,从不同侧面表达了市委、市政府以及市局对于抓廉政建设、建和谐团队、促效能提升、创一流业绩的决心和信心,这既是一次难得的机遇和契机,更是一次严峻的考验和挑战。我认为,自己作为市人事系统的一员小兵,应该自觉落实领导要求,在整顿作风、展示风貌、服务群众、树立形象方面做得更好。下面,我结合活动情况及本人实际,谈一些自己的体会和想法,不足之处,请各位领导及同事们批评指正。第一,充分认识廉政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任何时候都不能麻痹大意、放松警惕。孟子曾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是古人的道德标准;同志语重心长地告诫每一位党员干部,“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这既是对党员干部的关心和爱护,也是提高每一位党员干部拒腐防变能力的必修之课。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的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经济体制大改革、大转型的特殊历史阶段,倡导廉洁自律、抓好反腐倡廉尤显重要。近年来,市人事系统不断加大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不断加大对案件的调查处理力度,不断完善和巩固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使廉政建设得到重视和加强。我认为,廉政建设不仅具有时代性、紧迫性,而且具有长期性、持续性。作为人事系统的每一位干部职工,都应该以张建辉严重违纪违法案件为鉴,时刻保持清醒头脑,筑牢廉政防线,自觉当好清廉执政、一心为公的表率和楷模。第二,要把廉政勤政建设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以廉政促效能提升,以勤政促又好又快发展。党的十七大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社会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作为共同目标。我认为,发展要“好”,就要“廉”,不廉就会“背道而驰”;发展要“快”,就要“勤”,不勤就会“裹步不前”。目前,中心还存在一些与形势发展不相适应的现象,如奋斗决心不大、工作效率不高、办事能力不强、创新精神欠缺等情况,靠惯性工作、靠经验工作的情况还很普遍,这与上级的指示精神不相适应,也与时代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实践反复证明,行政效能不高,就会迟滞发展节奏,就会影响经济增长,甚至错失良好的发展机遇。当前,在全市上下同心协力建设和谐奋进新南宁的大好形势下,我们应自觉承担责任,把各项工作做快、做好、做活,让客户满意,让上级放心。前段时间,我们中心出现了被客户投诉的事件,由此暴露出管理不严、作风不实、措施不硬等问题,经过严格整改,现在这种情况已得到了有效纠正。可见,勤政廉政及效能建设,关键还在于常抓不懈、从严要求。第三,要坚决服从、服务发展大局,始终与上级保持高度一致,克服困难,令行禁止,勤奋不怠。当前,我市政通人和、万众一心,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作为一名普通公务员,我们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自觉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创建和谐团队,创造一流业绩”的号召,自觉摆正工作关系,准确定位,全面履职,为群众提供各种优质、便捷、热情的服务,为构建和谐南宁做出新贡献。我认为,要做好各项工作,就必须深刻吸取“6·26”防空警报误响事故的教训,把各项工作做得更细一些、考虑得更周到一些、发展眼光更远一些,坚决防止出现与发展大局不和谐、与上级要求不一致、与自身职能不相称的情况。对于工作中的矛盾和困难,要灵活化解、积极破解,不推不拖、稳妥解决。我从事的会计工作属于重点岗位,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因此只能慎之又慎、严之又严、细之又细,绝不允许出现任何人为差错。我决心以实际行动,做到让领导满意、同事满意、群众满意。第四,要把行政效能建设、“双创”及“以案严纪”主题警示教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我认为,在各项工作中,只有坚持统筹兼顾,整体推进,才能避免顾此失彼、就事论事。我将自觉地把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与以上各项主题活动有机结合起来,认真学习有关文件,积极参与大讨论,认真对照检查,自觉抓好整改工作。对于客户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我将建立解决问题的明细表,确定解决时限,力争按时、全面、逐一解决。我还将深刻领会和吃透上级文件精神,认真倾听客户意见和建议,制定切实有效的整改措施和落实方案,把实事干好,把好事干实。目前,我中心已经制定了比较完善的整改方案,各项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开展,客户的满意度不断提高,整改成效日益凸现。各位领导,“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相信,在局领导的直接领导和同志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有能力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使廉洁自律工作更加扎实细致,使效能建设得到较大幅度提高,使“双创”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此文章是我站原创文章未经我站允许不得私自转载我站文章。

全文阅读

团队管理方案

社区文体团队是社区群众性文化活动中富有活力的群众性组织,它能吸引和组织居民群众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活跃居民群众的文化活动。为了进一步提高五角场社区群众文体团队的综合水平,加快社区文化事业建设步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做出积极贡献。特制定五角场社区文体团队管理办法:

一、指导思想 以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以文化凝聚社区,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不断满足广大社区居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依托社区人文资源,推进社区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

二、管理任务 开展社区文化活动的任务,就是要不断提高社区的文化氛围,满足居民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把社区建设成为文化生活丰富、文化特色鲜明、文化氛围浓厚、运作机制建全和居民参与程度高的高质量、家园式文明社区。

具体为:

1、组织开展社区各层次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活动,包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教育。

2、立足社区、整合社区各类资源,充分挖掘社区的丰富文化资源,逐步形成社区文化与商业文化、园区文化、校园文化、营区文化相结合的新格局,从而推进社区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

3、组织社区文体团队定期互通信息、交流开展文化工作情况,开展形式多样的工作经验交流和工作研讨,共同探索社区文化建设发展方向和途径,达到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

4、发挥文化活动中心的专业指导作用,运用好活动中心的专业特长的优势,组织经常性的骨干培训工作,为基层文体团队培养更多的团队领导组织人才。

全文阅读

构建和谐校园视角下的大学生社团建设

摘 要:大学生社团活动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强化学生自我管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构建和谐高校校园的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剖析大学生社团建设中新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力求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从而促进大学生社团在推进和谐校园的建设中发挥更重要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社团 新模式 作用 问题 对策 和谐校园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5(a)-0250-02

在新时期,构建和谐校园是高校健康发展的基础,是高校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更是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关键。总之,大学生社团建设必将促进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更好发展。

和谐校园的核心是内和外顺、协调发展、和衷共济,是要营造一种自由、全面、整体、协调的多元化的育人氛围,从而保证学校教育各个方面的通畅运行,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形成和谐发展的合力,达到学生、教师、学校共同发展的整体效应。

科学、民主、人文、开放是和谐校园具备的基本特征,具有激发师生创造愿望和创造活力的作用。构建和谐校园必须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体制建设的和谐、思想道德水平的和谐、学习和创造的和谐、校园文化的和谐、学校和社会的和谐。

1 大学生社团在构建高校和谐校园中起到的作用

大学生社团是由一群爱好相同志趣相投的学生,在经过学校相关部门批准后自愿组成的,按照有关章程自己进行活动的学生组织。

全文阅读

试论加强高校社团建设的重要性

[摘要]加强高校社团建设对于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创新型人才,作用不可或缺;对于学校提升管理,教学质量作用显著,对于学校希望取得长远发展意义深远。

[关键词]高校社团 作用 意义 建设途径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62(2013)05(a)-0022-01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对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教育正在从过去的应试教育模式向素质教育模式转变。

学生通过课堂学习提高了知识水平,但是相对于我们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来说讲,单纯的课堂学习远远不够,目前大学里还开设或组织了各类形式的素质拓展课程,如:公共选修课,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以此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而相对其他活动,自由灵活,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更加深受学生的喜爱。

1.社团的概念及分类

社团(massorganizations)是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人相聚而成的互益组织。社会范畴内的社团依其性质可分为政治性、经济性、科技、军事、外交、文化体育、健康卫生及宗教团体等。本文中的社团主要是指高校中以教师或学生为主体的社团。教育部学生司关于学生社团的解读是:“高校学生社团是学生自愿组成,为实现会员的共同愿望,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非盈利性群众组织。”

学校社团的分类,可根据社团的活动内容、活动的形式、活动的目的、活动的范围等进行多种分类,目前高校中的社团分类大致有:理论类、实践类、文艺类、体育类等。

全文阅读

大学生心理教导的实践探索

1心理健康教育与社团建设结合的实践探索

1.1发挥心理社团的支柱作用

形形的学生社团组织中,心理社团具有最具针对性、广泛性的心理辅导作用,因而,建设与壮大心理社团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途径.多数高校尚未建立心理社团或社团建设效果不佳,高校应鼓励有经验、有资历的教师与学生率先加入到社团的建设工作中来,加快构建基础性社团网络,树立并坚定社团“助人、育人、完善自我”的发展宗旨,策划并打出阳光、向上的口号,尽量不要选用“心理健康社团”这样直白的名称,这样的名称容易对学生造成一种疏远之感,对于这一方面,本人认为,可借鉴同济大学某学院“众爱社”的名称,让人一听就想起《论语》中“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的语句,马上将社团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拉近.社团成员的吸纳是壮大社团、扩大健康教育范围的主要路径.社团建立前期,由经验丰富的教师及学生亲自开展公平征选,切忌以“帮助心理不健康的同学解决问题”为口号或原则进行成员吸纳,这样的做法极易让学生将这个社团的性质同“校内精神病集中营”联系起来,让原本以传播爱心、阳光向上为中心的社团充营着不健康的因素.因而,心理社团要鼓励所有渴望发现自我、塑造自我的同学参与到社团建设中来,自由交流、真诚相待,抛开所谓的“外向与内向、正常与不正常”,在真诚的沟通与学习中,大家会发现,人无完人,每一位同学都有自己独特的优势与兴趣特点,都有得以不满意之处,大家应当相互理解、相互学习.在社团活动的组织与开展中,社团管理者应避免课堂式的理论讲解,而是积极邀请有专业经验的教师将健康教育的理论知识完全融入到实际的实践活动之中,并设立活动后期交流探索环节.例如,专业教师及骨干学生可组织全体社员观看成长题材心理变化的纪录片,并就此展开全面的交流与讨论,并鼓励全体社员用散文、摄影等多种方式讲述从小到大成长的点点滴滴,让所有同学深刻体会到不同的环境与背景之下的同学性格思维的形成特点,认识到自身的独特性与不可替代性,从而将已有的优势放大、在相互学习与纠正中消除弱点,最终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1.2开展其他学生社团的多元化心理教育

不一定要心理社团才能起到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一般性的社团一样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自我、塑造自我.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般性社团的活动组织利于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在提升活动组织能力、操作能力及社会实践能力的同时塑造正确的人生观及世界观,若注重社团日常组织活动中的心理健康辅导的话,必定可以帮助学生在参与和组织实践活动的同时建立起正确的社会观念与道德伦理思想,从而激发学生潜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校园与社会.本人认为,调研实践与体验实践活动都是很好的活动题材,社团管理者可在充分征求专业教师及社团成员意见的基础上组织社团成员参加紧贴校园生活及社会发展实际的调研活动及校园、社会角色体验活动,同时可发挥现代化信息系统的优势,鼓励有意愿的同学资源参与到校内外兼职实践活动之中,在相对独立、自主地融入到校园及社会生活环境中时,所有的成员都会有所体悟、有所发现,此时,组织者就要适时穿插交流报告环节,及时鼓励社团成员将实践活动中的所思所想表达出来,从而引发更深层次、更为久远的思考,帮助同学纠正错误观念.

1.3专业心理辅导课程提升教育效果

各种学生社团的建设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高校应转变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观念与思路,应将健康教育工作建立在自由、对话、实践的基础之上,充分利用学校已有的社团资源,将日常教育工作与社团活动挂钩,教师可灵活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融入到社团实践活动中,在不影响社团正常实践活动的前提下积极与社团组织者沟通交流,达成共识.如此,实际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题内容就会相应转变,去除陈旧、死板、不合时事的内容,更多地与学生校园生活及学习实际、社会认知现状相结合,并适时改变传统健康教育工作过于单一的工作形式,通过纪录片的观赏、自由发言、主题讨论等等途径,及时了解学生所思所想,在内容完善、形式多样的工作开展过程中,教师要时时自省,积极参加校内、地区乃至全国范围的心理咨询课程项目的培训学习,首先要提升自我、塑造自我,才能谈得上帮助他人、塑造他人.

2实践探索成果及工作展望

全文阅读

职业核心能力视角下职业院校学生社团建设探索

摘要: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需要有效的载体,学生社团在此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从职业核心能力内涵入手,寻找其与学生社团的内在联系,结合职业院校学生社团建设的现状,提出促进学生社团良好发展的策略,以提高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

关键词:职业院校;职业核心能力;学生社团

专业能力可通过短期的强化培训来提高,而职业核心能力却需要更长的周期才能提高,因而拥有较强职业核心能力的人才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青睐。如何提高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已成为各类学校关注的焦点。学生社团是学生通过参加活动,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重要平台,探讨借助学生社团平台,提高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一、职业核心能力的内涵

职业核心能力是在人们的职业生涯中除去岗位专业能力以外的能力,它普遍适用于任意一种职业,能使从业者适应职业岗位的不断变化,促进自身不断发展。从内容上分,职业核心能力包括两类基本能力,一类是职业方法能力,另一类是职业社会能力。职业方法能力主要针对个人而言,是个体进行独立学习、获取所需信息、获得所需知识与技能的方式、手段能力,包括自我学习、信息处理、数字应用等能力。职业社会能力既是个体独立生存所需的能力,又是个体持续发展所需的能力,具体包括与人交流、与人合作、解决问题、创新革新、外语应用等能力,这些能力都是在一个开放的社会生活中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1]。职业核心能力具有普遍适用性、相通性、可转移性等特点。

二、职业核心能力与职业院校学生社团的关系

学生社团是由部分拥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学生,按照一定的组织程序自发组织起来通过开展各项有益的社团活动,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群众性学生团体。它能对学校课堂进行有效的延伸,学生通过社团活动各方面能力得到提升。而职业核心能力则是从事任何岗位工作都应当具备的可迁移、一般性的能力,包括与人交流、数字应用、信息处理、与人合作、解决问题、自我学习、创新革新、外语应用等八项。从表面上看,职业院校学生社团与职业核心能力尚未存在明显的联结点,但通过深层分析,我们发现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学生社团是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有效载体

全文阅读

“生态体验教育”视阈中的社团文化活动与素质教育

“生态体验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意识、一种教育理想渗透于整个学校教育之中,旨在强调道德教育要深入到学校、家庭、社区、大社会生活和自然之境中,向生活世界、自然之境和未成人的心灵世界全面开放,引发人的生命感动,诱发人的道德体验。

生态体验社团文化活动素质教育位育中学倡导教师、学生的“双自主发展”,鼓励学生自主发展。学校为学生的德育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创造了丰富的体验情境,以生态体验教育为根基,展开了一系列的实践和探索。深入研究学生社团活动与校园文化建设与素质教育关系,对指导生态德育教育体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建立健全社团管理机制

1.沟通机制

从管理角度来看,良性社团发展指导工作必须有明确的指导机构和正确的管理方法,学校社团管理机构由团委直接负责引领,由学生会社企部进行具体工作指导。校团委与社企部首先进行社团负责人面试选拔,选拔中以鼓励为主,提出合理的针对社团工作的建设性意见,由社团负责人结合社团工作实际进行具体实施活动。

2.激励机制

作为社团管理的关键,激励机制已经有较成熟的工作体系。认可激励主要是利用会议交流中,向所有社团负责人宣传某些社团的工作实效,倡议社团积极有效的开展活动。关怀激励主要利用在非正式场合,对于比较好的社团进行非正式谈话,给予及时的肯定或重要的建议,当然激励也包括对同学个人学习和工作方面的关心和帮助。

3.建立评价体系

全文阅读

马斯洛需求理论视野中的高校社团建设

[摘要]高校大学生社团是以大学生共同的理想和兴趣为动机,为实现自身的需要和目的而结成的群众性非正式-团体。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为我们透视高校社团的建设提供了―个很好的理论视角。从社团成员的心理需求出发,遵循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坚持四个原则,即以人为本、开放性、创新性和多样性的原则,对于建设一个满足大学生成长需要、人性化、充满关爱、和谐发展的学生社团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需求理论;社团建设;内涵;应用

[中国分类号]G6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905(2009)01―0035―02

一、马斯洛需求理论视野中的高校社团建设内涵

(一)从大学生的心理安全需要看高校学生社团建设

马斯洛的需求理论认为,当一个人的生理需要(例如饥饿需要)得以满足,随之而来就会产生安全需要。一旦饥饿需要得到满足,安全需要便出现了:他们需要远离痛苦和恐惧,需要规律性的生活和感到世界的恒常有序。在很多情况下,人类难以依靠个体的力量来克服这些来自内在与外在的恐惧。

我们撇开大学生的生理需求不谈,从大学生安全需要出发来看大学生社团的建设。大学生社团是一个群众性的组织,它是出于大学生对安全的需要而建立的。因此,如何建设一个让大学生栖身其中感到安全的社团。一个能够满足他们安全需求的社团,这就成为社团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从大学生的爱的需要看高校学生社团建设

全文阅读

从心理社团建设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摘 要:新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形势下,要进一步探索心理社团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发挥,需要进一步明确心理社团的重要性,找到并解决心理社团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优化心理社团建设,提高心理社团的服务能力和水平,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提供新的思考。

关键词:心理社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2-0209-02

随着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工作的开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已形成了一定的常规工作模式,同时,随着教学实践的开展和教学环境的改变,加强心理社团的建设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日趋明显。正确认识心理社团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性,结合现有的实践经验完善心理社团的建设,充分发挥心理社团的作用,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趋于完善,在当下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具有极高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意义。

一、心理社团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载体

发挥心理社团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作用的前提是对心理社团的重要性有充分全面的认知。正确认识心理社团才能对心理社团的建设提供正确的引导,才能有效的发挥心理社团的重要作用。

1.心理社团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我国政府及各级教育部门的有关文件要求,各高校以1:3000-1:5000的比例配备专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专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同时承担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咨询、宣传、科研及危机干预等工作,往往感到分身乏术,力不从心。为了保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使得心理健康教育深入到高校学生的每一个人身边,高校普遍构建了行之有效的多层次教育网络体系。设立学生心理健康社团是建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的基础,承担了联系学生和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部门的纽带作用,是将学生心理状况信息反馈、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执行的重要载体。

2.心理社团承担发扬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主体作用。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自上而下的系统工程,为了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学生自发组织的心理社团的作用必须得到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是唤醒大学生自我保护、自我发展的意识,这种意识促使学生自主地去学习心理健康知识,主动地去寻求帮助。学生由被动接受教育和辅导,变为主动地学习和调适,这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所在。心理社团正是由很多具备这种心理健康意识的同学志愿组成,他们是培养和带动的心理健康意识的先锋军,是发扬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主力军,所以,心理社团承担了发扬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主体作用。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