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团队建设与管理论文

团队建设与管理论文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基于“木桶理论”的民办高职院校双师教学团队建设探析

摘要: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是民办高职院校做强、做大的重要保证。“木桶理论”所倡导的建立共同愿景、团队核心能力及系统支持等重要策略,对民办高职院校双师教学团队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双师;教学团队;高职院校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6-0113-02

近年来,民办高职院校的发展非常迅速,在学校规模、教学水平和教学结构上都有显著的提高,同时也已经逐步形成了一支庞大的专业师资队伍,他们从事高职教育的素质也在不断提升。然而,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与现在民办高职教育的发展,需要在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的建设机制上进一步的加强和完善。因此,借助“木桶理论”来加强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正确理解“木桶理论”的内涵

“木桶理论”也叫“木桶定律”,其基本内涵是:一只木桶盛水的多与少,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块木块,而是取决于桶壁上那块最短的木块。根据这一核心内容,“木桶理论”还可以推出两个推论:一是,只有桶壁上所有木板都足够高,那个木桶才能盛满水。二是,只要这个木桶壁上有一块不够高度,木桶里的水就不可能是满的。在一个团队中,每个成员恰如构成木桶的木板,团队的成功不在于那个最优秀的成员身上,而是在于最弱的那一个队员,也就是团队的“短板”;一只木桶能够装多少水,在正常情况下不仅由最短的那块木板决定,同时也和构成木桶的所有木板的紧密程度有很大关系。因此,这就需要团队成员之间的密切协作;三就是桶底,一个好的木桶,首要的是它的桶底必须是好的,没有一个好的桶底,那也就盛不了水,这一点相当于一个团队为每个成员所提供的发展平台。借鉴“木桶理论”的内涵,那些基于木桶理论的探究团队建设的研究者们认为,可通过采用各种措施对前面所述的三个限制性因素进行调整,以增强团队的整体实力,进而提高团队的工作绩效。

二、充分把握民办高职院校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的现状

1.双师型教师自身素质单一性,整体水平有待加强。目前民办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基本上都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企业实践经验,新任青年教师也绝大多数是应届毕业生或博士生,他们只是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因此总体出现高学历、低技能的状况。具有双师素质的专任教师的实践经验和技能水平,也与企业实际要求相差距离较大。因此,在实训课程的教授过程中,专任教师的教学质量必定会有所影响。

全文阅读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管理研究

摘要:高效教学团队的建设无疑对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归纳了儒家管理文化中的思想精华,并且期望能够通过借鉴儒家优秀的管理思想来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的管理水平。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团队;儒家管理文化;人本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8-0005-0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加强国家意识形态阵地建设的主渠道,建设一只高质效的“思政课”教学团队对于凝聚教师共识,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就目前而言,高校“思政课”教学团队建设除领导层重视不够、体制机制和政策不健全、不完善等宏观层面的问题外,更重要的是团队内部的管理问题。儒家管理文化博大精深,本文期望能够通过借鉴儒家优秀的管理思想来提升“思政课”教学团队的管理水平。

一、儒家管理思想的精髓

儒家管理思想就其本质特征而言,是一种“人本主义”的管理思想。在儒家创始人孔子的学说中,“仁”是其核心范畴,内在精髓。孔子的一生中,讲学讲得最多的一个字就是“仁”。孔子曾说,“仁者,人也”(《礼记・中庸》),“仁者爱人”(《礼记・颜渊》),“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在孔子看来,“仁”就是人之为人的本质规定,“仁”的核心内涵就是尊重人、爱护人、以人为本。

“和谐观”也是儒家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论语・学而》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不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意思是说,要运用礼义教化使各种关系达到和谐统一。“和”是孔子毕生都在追求的理想。在儒家的管理思想中,“和”是一种管理的结果和状态,同时也是一种管理的方法和协调的努力,其含义和内容是非常广泛而深刻的。首先,孔子之“和”是指做任何事情都应恰如其分,反对“过”与“不及”。在管理国家方面,孔子主张“宽猛相济”,孔子认为“宽”与“猛”这两种政策运用得好、适度,就是“和”,“过”与“不及”都会降低管理的效果。其次,孔子之“和”还指事物的各个不同部分,不同的事物之间要相互协调,达成统一。在孔子看来,每个人都应“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礼记・中庸》)。再次,孔子之“和”还指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物与物之间要和谐相处。

此外,在管理的人性假设层面,不论是孔子的“性相近,习相远”,孟子的“性善论”,或是荀子的“性恶论”,都强调人性是可以塑造的。若在良善的环境中则为善,若在恶的环境中则为恶。人性是可以熏染的,关键是看环境。在管理的价值层面,儒家认为应该义先利后,遵从“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君子义以为上”(《论语・阳货》),“君子义以为质”(《论语・卫灵公》),“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孟子・离娄上》)等“以义统利”的价值取向。在管理的组织层面,儒家强调“明分使群”,荀子说,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人何以能群?曰:分。分何以能行。曰:义。故义以分则和,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荀子・王制》)。人类之所以优于其他生物,就在于人的社会性(合群性)。人不能离开群体组织而独立存在。而要使“群”成为现实的社会组织,就必须有“分”,要保证社会组织的合理性,就必须有“义”。所谓“分”就是对群体组织内部成员的名分、职位、等级地位作相应的规定,使其各有其角色定位,要各得其宜。有分工有合作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才能产生强大的力量。在管理的控制层面。儒家主张“德礼之治”,其内容与特色为:强调以“德”为内容的内在控制及以“礼”为内容的外在控制的相互结合运用,两者当中又以内在控制为主;注意德礼引导教化的事前控制,而不十分重视以政刑惩罚为手段的事后控制。在管理方法上,儒家提倡“中庸之道”和“执经达权”。中庸之道就是深明“日中则移,水满则溢,月盈则亏”的道理,所以凡事都可把握分寸、适度,从来不走极端,反映到管理上,就是一切求合理。“执经达权”就是管理既要讲原则性,又要讲灵活性,将两者结合起来。

全文阅读

管理类本科教学团队影响因素分析及建设对策

[摘要] 本文从团队组成、团队带头人、团队教学工作、团队教学研究、团队教材建设及团队运行管理机制6个方面分析影响教学团队的因素,并从加强管理类本科教学团队的组成建设、加强团队带头人的培养、不断完善教学工作、加强教学研究工作、加强团队教材建设及建立健全团队运行管理机制6个方面提出建设管理类教学团队的建议。

[关键词] 教学团队; 影响因素; 团队带头人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11. 057

[中图分类号]G45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 - 0194(2012)11- 0089- 02

根据教育部《2010年国家级教学团队申报指南》文件精神,分析管理类本科教学团队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建设教学团队的合理化建议,有助于促进管理类本科教学团队建设。教学团队建设对于促进团队合作,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开发教学资源,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推进教学工作的传、帮、带和老中青相结合,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1管理类本科教学团队的涵义

斯蒂芬·罗宾斯是组织行为学的权威,他指出:工作团队通过其成员的共同努力能够产生积极协同作用,其成员协同努力的结果使团队的绩效远远大于单个成员绩效的总和。

张笑涛认为,本科教学团队的愿景目标是教书育人,是以教学工作为主线,以重大的教学改革项目为突破口,以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基地建设、教学研究项目等为重点,以教研室、研究所、实验室、教学基地、实训基地和工程中心等为建设单位,以系列课程或专业为建设平台,为完成其教育教学目标而由分工明确、相互协作、责权利统一的一些在学历、年龄、学缘结构等方面优势互补的教师组成的团队。

全文阅读

团队合作式本科生毕业设计模式研究与实践

摘要:实施卓越计划的重点是解决高等工程教育以工程实际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通过高校和行业企业的密切合作,着力提升学生的工程素质,着力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的问题。以哈尔滨工程大学动力与能源工程学院的本科生团队合作式毕业设计模式为例,探索面向卓越计划的本科生毕业设计指导与管理模式,以期为国内同类高校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卓越计划;本科生;毕业设计;团队合作式

作者简介:孙文福(1979-),男,河南永城人,三亚学院理工学院,讲师。(海南 三亚 572022)王东旭(1957-),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哈尔滨工程大学动力与能源工程学院,研究员。(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基金项目:本文系黑龙江省高教学会“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课题(项目编号:HGJXHB2110351)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4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8-0198-02

2010年6月,中国工程院、教育部宣布联合成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家委员会”,批准第一批61所高校为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试点,哈尔滨工程大学是试点院校之一。“卓越计划”的培养目标是面向工业界、面向未来、面向世界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优秀后备工程师,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优势,增强我国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实施卓越计划的目的主要是提升学生的工程素质,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1]

一、团队合作式毕业设计模式的内涵

斯蒂芬・罗宾斯认为,团队是指一种为了实现某一目标而由相互协作的个体所组成的正式群体。这一定义突出了团队与群体的不同,所有的团队都是群体,但只有正式群体才能是团队。并且正式群体分为命令群体、交叉功能团队、自我管理团队和任务小组。后来,他又对团队与普通群体的区别作了深入研究,并得出四个结论:一是群体强调信息共享,团队则强调集体绩效;二是群体的作用是中性的,而团队的作用往往是积极的;三是群体责任个体化,而团队的责任既可能是个体的,也可能是共同的;四是群体的技能是随机的或不同的,而团队的技能是相互补充的。[2]

全文阅读

团队合作式毕业设计研究与实践

一、团队合作式毕业设计模式的特征

1.目标机制明确

项目团队组成人员共同讨论团队成员的管理模式及工作分工,明确每个团队成员的角色、主要任务和要求,指导每一个成员更好地理解所承担的任务;团队成员中没有主次角色,每一个人都是主力,每个角色都很重要,团队成员彼此配合,推进团队执行项目计划,集中精力掌握有关项目成本、进度、工作范围的具体完成情况,以保证项目目标得以实现;如果不能彼此配合就不能彼此之间互相推动,并按时完成工作目标。

2.强调合作精神

在学生团队之间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以团队合作为基础,团队成员要进行充分的讨论并相互督促,促进团队成员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交流、信任机制;依靠团队成员共同决策、共同解决问题,在确立团队规范的同时,鼓励成员的个性发挥;培育团队文化,注重培养成员对团队的认同感、归属感,努力营造相互协作、相互帮助、相互关爱、努力奉献的精神氛围,授予团队成员更大的权力,尽量发挥成员的潜力。团队的结构完全功能化并得到认可,团队内部致力于从相互了解和理解到共同完成项目设计任务。团队成员一方面积极工作,为实现项目目标而努力;另一方面,成员之间能够开放、坦诚、及时地进行沟通,共同解决毕业设计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3.类科研项目的管理模式

学生团队选题,教师团队指导答疑,项目管理式的毕业设计管理模式能够加强指导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保证了指导教师对学生的指导时间。类科研项目的管理模式能够培养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沟通能力及分工协作能力。该模式以专业能力培养为依托,突破学科限制,加强学生对专业整体认识的系统把握,培养学生独立承担工程项目的工作能力;学生考核评价多元化,学生自主评价、团队成员之间互相评价、阶段性的考核及毕业答辩考核等环节综合评定最终的成绩。[4]

二、团队合作式毕业设计模式的实践

全文阅读

基于目标管理的团队建设研究

摘要: 越来越多的组织正在用团队的形式进行生产运营活动,如何建设高效优秀的团队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关注,本文在团队定义的基础上,以目标管理为切入点,详述了组织如何将目标管理运用于团队建设中,讨论了组织在打造高效团队需要遵循的几点原则。

Abstract: More and more organizations use team as a mean in their daily operating activities. A lot of corporations focus on how to build efficient and excellent teams. On the basis of team definition, this paper uses management by objectives as the breakthrough point, describes how to utilize management by objectives into develop a team. Furthermore it discusses a few guidelines should be followed to create a highly effective team.

关键词: 目标管理;团队建设;团队目标管理

Key words: management by objectives;team building;team management by objectives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9-0152-02

0 引言

组织行为学对团队的定义是:为了实现一个共同目标而工作的一群人[1],从这个定义中不难看出,团队与目标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如今,大量的组织以团队为基础来展开它们的日常工作[2],于是乎组织中的很多员工通常也属于团队的一份子,而且,越来越多的组织开始采用团队这一形式来处理其业务[3]。那么组织在团队建设的过程中是否会遭遇到困难和挑战呢?本文回归组织行为学对团队的定义,以目标管理为切入点,介绍了目标管理理论和团队建设相关理论之后,将目标管理理论和团队建设理论结合起来,研究目标管理理论在团队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为组织进行团队建设提供了几点可以遵循的原则。

1 目标管理理论

全文阅读

高层团队管理方向转变论文

【摘要】我国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在团队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本文分别从团队构建研究、高层管理团队研究、团队核心竞争力、虚拟团队的研究和团队绩效与激励研究五个方面进行文献综述,并得出团队研究的结论及其未来研究趋势。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团队研究;综述

1团队构建研究评述

周鹏飞对高效虚拟团队的构建研究指出虚拟团队是企业实现其战略目标的重要因素,分析了动态竞争环境下的虚拟团队影响因素和虚拟团队分析模型,以及制约团队效能发挥的因素,提出了构建高效虚拟团队的理论和方法[1]。

柳洲,陈士俊,张颖对跨学科科研团队研究中,从团队内部的学科交叉障碍和外部环境制约因素两方面入手,对跨学科科研团队的建设提出了对策和建议,即营造以人为本、相互关爱的工作氛围、建立科学高效的激励评价机制、加强适合学科交叉的科技管理体制建设[2]。

柳洲,陈士俊根据我国产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指出应合理设计创新团队的宏观布局,建立跨学科、跨部门、跨地域的开放式科技创新团队。科学实施科技创新团队的分类管理和科学的多层次目标系统管理,建立健全灵活合理的选人用人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3]。

团队构建是团队发展的前提,它必须依托团队构建原则和机制。目前团队构建是一种建立在高效虚拟、学科交叉、智能互补、思维各异基础上人员的互相配合协助。

2高层管理团队的研究评述

全文阅读

人力资源团队管理论文

编者按:本论文主要从团队构建研究评述;高层管理团队的研究评述;团队核心竞争力的研究评述;虚拟团队的研究评述;团队绩效与激励的研究评述等进行讲述,包括了虚拟团队往往是动态的,并由具有不同能力、不同文化或教育背景并跨时间、跨地域的人员组成、在团队研究的领域值得进一步深入分析与研究,人力资源团队是高知识密度的团体等,具体资料请见:

【摘要】我国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在团队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本文分别从团队构建研究、高层管理团队研究、团队核心竞争力、虚拟团队的研究和团队绩效与激励研究五个方面进行文献综述,并得出团队研究的结论及其未来研究趋势。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团队研究;综述

1团队构建研究评述

周鹏飞对高效虚拟团队的构建研究指出虚拟团队是企业实现其战略目标的重要因素,分析了动态竞争环境下的虚拟团队影响因素和虚拟团队分析模型,以及制约团队效能发挥的因素,提出了构建高效虚拟团队的理论和方法[1]。

柳洲,陈士俊,张颖对跨学科科研团队研究中,从团队内部的学科交叉障碍和外部环境制约因素两方面入手,对跨学科科研团队的建设提出了对策和建议,即营造以人为本、相互关爱的工作氛围、建立科学高效的激励评价机制、加强适合学科交叉的科技管理体制建设[2]。

柳洲,陈士俊根据我国产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指出应合理设计创新团队的宏观布局,建立跨学科、跨部门、跨地域的开放式科技创新团队。科学实施科技创新团队的分类管理和科学的多层次目标系统管理,建立健全灵活合理的选人用人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3]。

团队构建是团队发展的前提,它必须依托团队构建原则和机制。目前团队构建是一种建立在高效虚拟、学科交叉、智能互补、思维各异基础上人员的互相配合协助。

全文阅读

群职业教育教师创新教学团队建设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职业教育教学工作。为了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教学实效,需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以避免由于教师知识水平以及技能不高而影响教学实效。职业学院要增强教师团队的专业性、前瞻性,最大化地满足高职院校发展需求,完成人才培养计划。文章对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群职业教育教师创新教学团队建设进行研究,以全面完成教育教学目标,为国家培养合格人才。

关键词: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群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团队建设;人才培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国家已经出台相应的高端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规范,明确要求注重建构“双导师”结构,加强群职业教育教师创新教学团队建设,将其作为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举措。为此,高职院校应尽可能将旅游专业中的优秀人才纳入教学团队,深化校企教育教学合作,推进教师团队建设的高质量发展,使理论教学与行业实践技能培养有效结合在一起,提升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以及社会地位,为高职院校的综合化发展奠定基础。

一、群职业教育教师创新教学团队建设的基本内容

1.群职业教育教师创新教学团队概述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群职业教育教师创新教学团队是指以教书育人为目标,逐步提升专业教育教学水平以及实际教学效果,推进旅游管理专业的改革与创新。群职业教育教师创新教学团队建设要以课程专业基地为基础建设平台,依托教研室、工作室、实训室以及实训基地,由校内外专职教师以及兼职教师共同组成群职业教育教师创新教学团队,提升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2.群职业教育教师创新团队特征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群职业教育教师创新教学团队是一支以教育专业技术为核心,依据职业教育需求所配置的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为一体的教师团队。群职业教育教师创新教学团队在知识结构、思维方式以及性格特征等方面优势互补,具有良好的思想品格,坚持育人至上的价值观念,具有高水平的学术研究能力。除此之外,学校还应当实施产、学、研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全面推进高职旅游专业的快速发展,优化学生的实践能力,使教学与人才市场的综合性发展有效连接在一起。3.群职业教育教师创新教学团队培养模式高职院校的旅游类专业主要包括旅游管理、酒店管理等,目前主要采用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主要聘请旅游行业的专职技术人员讲解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并适当调整兼职教师比例,以提升群职业教育教师创新教学团队的综合素养,加强专业化旅游管理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提升兼职教师以及专业教师的教学水平。与此同时,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团队建设主要采取的是专兼职教师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兼职教师与专职教师的优势互补。在教师培养工作中,高职院校可采用一个企业衍生一个专业项目的模式,促进课程的全面进步与发展,以项目教学带动整体教学,打造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结合的教育教学团队。

二、建构群职业教育教师创新教学团队的举措

1.构建新的评价标准为推动群职业教育教师创新教学团队建设,高职院校要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以建构“双师型”教师团队为依据,对所有教师进行全面且客观的评价,并制定针对性的培训管理策略,提高教育教学管理团队的整体素质。通过对教学团队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可知,专业群职业教育教师创新教学团队比较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以及应用能力,肯于帮助学生增强就业能力。构建新的评价标准,能有效推进群职业教育教师创新教学团队建设,提高群职业教育教师创新教学团队的培养质量。2.积极与企业进行合作在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团队建设过程中,高职院校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积极与企业进行合作,加大企业参与高职院校教师团队建设的力度,为构建新型的群职业教育教师创新教学团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在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可建立良好、稳定的关系,充分借助企业的资源和优势,实现旅游管理专业教师与专业领域的双向发展。高职院校要注重建构职业教育教学“双师型”教师团队,科学利用企业资源,合理划分导师的职责和对应的权益,促进职业院校与企业的长期合作。企业可选派一批高素质的人员到高职院校进行实践技能传授,以提升高职院校教师的专业实践技能,建构职业教育教学“双师型”教师团队。3.健全完善的专业保证体系在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团队建设过程中,高职院校要健全完善的专业保证体系,如考核评价体系、奖励激励体系和资金成本投入体系等。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群职业教育教师创新教学团队是一个技能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团队,因此,需要随着教师理论水平、实践技能的提升不断进行调整,把专业保证体系作为教师团队优化的依据,实现动态化管理。在高职教育教学团队建设中,教师是团队建设的主体,其参与的积极性与团队建设的质量和成效息息相关。因此,高职院校可对表现优秀的教师给予适当的奖励,激发教师的荣誉感和使命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高职院校还要将群职业教育教师创新教学团队建设纳入管理体系,确保团队建设有比较充足的资金,注重整合团队资源,扩大团队规模。4.培养专家型教师在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团队建设过程中,高职院校需要注重培养专家型教师,改变专职教师只具备理论知识、不具备实践操作技能的现状,按照企业的发展以及人才培养需求对教师进行实践技能培养以及理论知识水平提升。例如,高职院校可组织教师到旅游企业进行实践,提升教师团队的综合素养,帮助教师快速融入行业发展中,将所学知识融入教学设计,确保教学内容与时代接轨,提升专业教育教学的社会适应性以及创新性,满足时展需要。教师到旅游企业进行专业性培训以及技能实践,可采用挂职锻炼模式、顶岗实践模式以及部门培训模式。在企业培训的过程中,教师要深入了解行业的发展趋势以及企业的运行情况,熟知企业不同岗位在职人员职责以及实践操作技能,以不断完善自身的教育教学方案,选择新型的教育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真正成为专家型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效率为主,把大型旅行社、会展中心以及酒店作为实践基地,依据学生的培养方向做好针对性的轮岗实践,将社会实践中所学习到的知识融入课堂教学。5.积极参与学生的实习环节在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团队建设过程中,教师需要积极参与到学生的实习环节中,定期与兼职教师进行实践技能与理论知识探讨,明确旅游管理专业的发展方向,并积极参与到学生的实习过程中。这种教育模式既能明确学生要去哪里实习,教师要去哪里就职,又能了解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便于监督学生的实习情况,辅助企业及时对实习生进行有效管理。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能在第一时间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可对后续的实践环节和实践内容进行调整和完善。为进一步提升群职业教育教师创新教学团队的培养质量,高职院校需要保持校外实习与校内教学的有机性与连贯性,提升教师的专业实践技能以及专业理论水准,让教师更好地适应实践技能教学的需要,适应专业理论教学的需要,做一个名副其实的“双师型”教师。6.聘请专业教师在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团队建设过程中,高职院校可聘请一些专业教师来校举办讲座,以提高旅游专业群职业教育教师的资质、专业素养以及教学水平。比如,可聘请旅游部门的总经理或部门经理来校举办讲座,这些人员的从业经验丰富,熟知行业动态和发展趋势,其讲座更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同时,高职院校可吸引旅游管理行业中的高技能人才进入教学团队,以优化教师结构,提升教师整体素质。当前,部分高职院校存在教师实践技能强、理论知识欠缺的情况。为改变这种情况,高职院校可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提升教师的理论知识水平,使其能更好地适应教学,成为“双师型”教师。7.研究应用性课题在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育教学过程中,高职院校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好群职业教育教师创新教学教师团队的专职和兼职分工,由专业理论性强的教师进行专业理论知识的教学,由技能过硬的教师进行实践技能教学,以提高整体教学实效。这样的分工,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专业特长,能更好地优化和利用教学资源,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理论专业教师与实践技能专业教师要相互配合,实现理论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的相互渗透,促进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融会贯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依据大型的校内实训基地建构旅行团队以及“休闲贴吧”,帮助学生在校园内承接对应的业务,实现对课程、实训环节的内容衍生,将课程实践融入课程教学,实现教学相长。这种教学模式,能让学生快速适应自己的职业角色,仿佛置身于实际工作环境之中;能提升学生专业素养,让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职业需要。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能快速完成相关实习任务,提升自己的实践技能。在实际教学中,技能专业教师和理论专业教师可组成相应的教研组和项目团队,在同一个项目中开展集体备课,运用集体智慧解决教学中存在的疑惑和问题,丰富专业理论知识,提高专业实践技能,提升教学水平。同时,高职院校可以将企业作为开展基础项目教学的依托,与企业联合,共同对新课程教学进行开发,编写新课程教材,创建试题库、案例库,将其融入教育教学过程中,以提升专兼职教师的理论水准和实践技能。此外,高职院校要及时做好市场调查与分析,明确市场发展动态,使教育教学紧跟时展,满足时展对旅游人才的需求。8.创新教育教学手段文旅融合是当下旅游市场衍生的一种全新旅游发展理念,即文旅融合的思想观,其所具有的战略统筹导向作用十分明显,能够推动旅游市场深入发展,以文旅融合为助力,让整个市场环境呈现全新发展面貌,彰显新时代旅游行业风采。为顺应文旅融合的市场环境变化,满足人才储备方面的实际需求,高职院校需革新育人目标,顺应市场规律,深入分析文旅融合的发展趋势,探索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因此,在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创新教育教学手段,利用专业知识以及校内的科研优势做好专业性的课题研究,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高职院校还可以邀请一些校外技能人才来校,利用他们的实践经验,帮助解决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增强教师运作能力、产品开发能力以及旅游服务意识。这样还可以在课程教学中增添一些教学案例,实现理论知识教学与实践技能培养的完美结合,打造一支引领行业发展的新型旅游专业群职业教育教师创新教学团队。部分高职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教师是通过校园招聘以及社会招聘的模式进入高职院校的,而高职院校并没有高薪引进人才。为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高职院校可通过多种举措,增加教师团队高素质人才。高职院校对教师要定期进行考核,经常组织教育教学培训,增强教师紧迫感、使命感,提高院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提高院校核心竞争力,创办一流高职院校。

三、结语

全文阅读

高职院校科研团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目前,高职院校的科研活动形式已从“单打独斗”开始走向以团队作战,发挥集体的力量和智慧,不断产生新的科研成果,科研团队在高职的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当前高职院校科研团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从提高对科研团队建设的认识等方面,提出促进科研团队建设的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科研团队;科研管理

“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满足社会发展之需求”始终是高职院校的发展方向和培养目标,与之相关的科研活动也始终围绕这一目标展开。目前,高职院校的科研很多还是采取“单打独斗”的形式,远远满足不了高职院校以应用型课题研究为主的需要,在应用技术研发中也难以形成重大突破。在这种背景下,一种在企业管理中广为应用的“团队”形式逐步被应用到高职院校的科研活动中来,并得到了认可。交叉学科、优势互补的“科研团队”已成为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促进学科建设、提高教师科研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高职院校科研团队建设的意义

1.有利于整合高职院校的科技资源

高职院校成立时间短,科技资源有限,科研竞争力差,通过组建不同的科研团队可以整合学院有限的科技资源,有效发挥学院教师的科研潜力,提高他们的科研成果质量和科研水平。

2.有利于克服高职院校当前科研基础较为薄弱的困难

高职院校的科研基础薄弱是不争的事实,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其中以科研团队的形式带动教师从事科研活动是一条很好的途径。美籍德裔心理学家和行为学家(Kurt Lewin)库尔特・卢因的“群体动力”理论认为,群体总体不是群体部分的总和,而是超越了总和,即1+1>2。在科研团队中,教师在这个群体中通过不断地与他人交流,相互影响,学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共同提高,从而提高了学院的科研水平,克服了科研基础薄弱的问题。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