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头颈部肿瘤

头颈部肿瘤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自查头颈部肿瘤

生活中,因为“头颈部肿块”而到医院就诊的患者并不少见,这当中有相当部分的患者在后期被诊断为肿瘤。由于头颈部器官众多,解剖结构复杂,许多患者不知该如何进行早期自我判断。本文谈谈头颈部肿块的自我检查。

肿块不等于肿瘤

一旦出现头颈部肿块,首先应该想到可能是哪些原因引起的。粗略说来,头颈部肿块的原因主要包括炎症性、先天性疾病和肿瘤。

炎症性肿块比较容易诊断,这类患者一般都有炎症的“红、肿、热、痛”表现。像临床常见的急性淋巴结炎、颈部脓肿等都伴有局部红肿、疼痛和皮肤温度增高。

有些慢性炎症如淋巴结结核,往往炎症表现不典型,需结合相关医学检查仔细鉴别。

先天性疾病引起的头颈部肿块往往在儿童或青少年期就能发现,如好发在颈部正中的甲状舌管囊肿、颈侧区的腮裂囊肿和囊状淋巴管瘤,这些大多是囊肿性疾病,质地较软,缓慢增大,无痛痒,通常结合年龄特点即可诊断。

头颈部肿块中最多见的情况还要属肿瘤,包括良性和恶性肿瘤。

神经源性、血管性及来源于甲状腺、腮腺、颌下腺等器官的肿瘤以良性居多。神经性肿瘤一般没有症状,生长缓慢,肿块以颌下区(下巴两侧部位)和颈根部较多见。血管性肿瘤一般位置较深,如在肿块处触摸到血管搏动,可诊断为动脉肿瘤。甲状腺肿瘤多位于颈前正中靠下方气管两侧。腮腺肿瘤多位于耳前、耳下、耳后部。颌下腺肿瘤位于下颌下。

全文阅读

头颈部肿瘤的“保腮放疗”

70%以上的头颈部恶性肿瘤在其治疗过程中需放射治疗的介入。但是一直以来,放疗造成的腮腺功能受损,导致的口干、口腔疾患是头颈部恶性肿瘤放疗最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

头颈部解剖结构复杂,包括眼球、晶体、视神经、视交叉、垂体、脑干、脊髓、腮腺等诸多重要器官和组织。

腮腺分泌约60%~65%的口腔唾液,它对X射线非常敏感。当照射剂量在10~15戈瑞(Gy)时,唾液分泌就明显减少;当照射剂量高于40~50Gy时,可造成腮腺永久性的功能损伤,导致严重的口干、口腔黏膜溃疡等口腔疾患。

由于头颈部肿瘤靶区与其周边危及的器官和组织错综交织,传统的二维放疗和三维适形放疗基本上实现不了保存腮腺功能的目的,在肿瘤靶区处方剂量接近70Gy时,腮腺平均剂量即超过40~50Gy。

现在有了调强放射治疗,可以实现“保腮”的目的。

所谓适形调强放射治疗,是指利用各种物理手段,根据肿瘤靶区的形状,通过调节和控制X射线在照射野内的强度分布,产生不同剂量梯度,对肿瘤靶区给予致死性的高剂量照射,而对肿瘤周围正常组织控制在耐受剂量以下的一种放射治疗技术。首先,是对肿瘤靶区达到三维适形的照射;其次,是使肿瘤靶区和邻近敏感器官可以获得照射剂量强度的调节。其追求的目标是尽可能提高放疗的增益比,即最大限度地将放射线剂量集中到肿瘤病灶内,而使周围正常组织和器官少受放射治疗的损害。

头颈部恶性肿瘤的调强放射治疗能够提高靶区剂量,同时减少周边临近重要器官的照射剂量,尤其能够保存大部分腮腺功能。临床研究显示,当腮腺受照射平均剂量小于26Gy时,有望保存大部分腮腺功能。

所以,头颈部恶性肿瘤的调强放疗也被称为“保腮放疗”。降低腮腺受照射剂量和保存腮腺功能是其最重要的目的之一。有研究证实,鼻咽癌是头颈部肿瘤中最适宜应用调强放射治疗的恶性肿瘤。鼻咽癌也是一种放疗可以治愈的肿瘤,其5年生存率可达70%以上。

全文阅读

头颈部肿瘤的信号

李先生是个大忙人,快节奏的工作使他无暇考虑自己的身体状况,感到疲劳了,休息一下再干。有一天他的手无意中触及颈部,竟摸到一个大肿块,这才想起颈部不适已有好几个月了。经专科医生检查,原来已是鼻咽癌晚期,而且肿瘤已转移到了肺部!

张老师15岁的儿子小强非常懂事,学习也好,很少让父母操心。最近他告诉父母,一侧鼻腔老是有点鼻涕,有点堵,父母想可能是鼻炎,中学学习正紧张,就到医药商店买了3支滴鼻液给孩子点滴,但用了一段时间后症状不见好,这才带孩子到专科医院检查,诊断为鼻腔肿瘤。伤心的父母难以相信,不多言语的孩子除了鼻子稍有不适外,其他方面都好啊,怎么就得了这病呢?伤心之余后悔没给孩子早点找医生。

原来,头颈部肿瘤早期时对全身代谢干扰少,极少引起明显的全身症状,而以局部症状为主,有些部位甚至在早期时可无症状。早期声带肿瘤可有声音嘶哑,它与慢性喉炎引起的声音嘶哑的区别是不因禁声或声休(不说话或少说话)而好转,并逐渐加重;咽部肿瘤可有咽异物感;鼻腔肿瘤可有患侧流涕、涕中带血、鼻塞;鼻咽癌可引起吸涕带血、颈部肿块和一侧耳闷等。由于患者在出现以上症状时并不影响学习和工作,常常不引起重视,等到病情加重才就医,往往丧失了最佳治疗时机。

也许由于生活中慢性咽喉炎、慢性鼻炎实在是司空见惯了,容易使人忽视。但当鼻塞、流涕或涕血老是固定在一侧鼻腔,声音嘶哑逐渐加重,不因休息、禁声而好转,当颈部出现无痛性肿块时,应引起高度重视。

头颈部肿瘤经有经验的专科肿瘤医生检查,在门诊即可通过简便易行的方法,如窥鼻器、间接鼻咽镜和喉镜等检查被发现,通过病理检查进行确诊,通过内窥镜、CT等手段确定病变范围,大多数头颈部肿瘤只要早期诊断,给予及时正确的治疗,都可能被治愈。许多患者经过合理有效的治疗,仍能像正常人那样工作和学习,甚至生儿育女。

恐癌不可取,但在生活质量提高的今天,更应关注身体全面的健康状况。通常的体检往往会忽视头颈部的检查,定期请专科医生检查一下您的五官实属必要。

(作者每周四上午有专家门诊)

全文阅读

头颈部放射肿瘤学论文

1具备扎实理论基础

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放射肿瘤学医生,除应遵循循证医学依据外,更重要的是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而放射肿瘤学所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肿瘤可以累及人体各脏器、组织,同时,某一部位肿瘤的发生、发展、诊断、治疗必然涉及解剖学、组织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影像学、诊断学、药理学、内科学、外科学等学科,因此,除熟悉医学院校的几乎所有课程外,还应掌握放射物理学、放射生物学等基本知识,并且还必须具有诸如肿瘤流行病学、病因、发病机制及肿瘤分子生物学等肿瘤学知识。就头颈部放射肿瘤学研究生而言,除掌握该专科所学的基础及临床知识外,还必须非常熟悉头颈部系统、局部及横断位解剖结构,有了解剖学基础,才能逐渐熟练阅读头颈部MRI、头颅和胸部CT等影像学资料,进一步明确原发灶侵犯的范围和远处转移部位,之后结合所掌握的肿瘤学生物学特点准确勾画出靶区范围。靶区勾画结束后运用放射物理学和放射生物学知识制订出患者的分割次数及剂量。要想让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一方面需要学生的勤奋,另一方面就要求临床教师传道授业,但如何在短短的3年内有效地传授相关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借助一些有效的手段来提高教学质量。

1.1多媒体、网络教学课堂的运用众所周知,放射肿瘤学涉及到放射物理、放射生物学、解剖学、影像学、计算机技术等,其理论比较枯燥、抽象难懂,常规、简单的文字教学晦涩难懂,不能形象的表达,学生无法理解,逐渐失去学习和工作兴趣。多媒体和网络教学课堂的应用弥补了常规教学的缺陷,这种具有文字、语言、动画等多种可视听信息的人机界面易于让学生接受,把多媒体网络技术引入到教学中,能给学生一个身临其境的环境,使学生对讲授的临床理论和实践操作能够形象、深刻地理解[6]。多媒体课件有相当多的优势,这是传统教学方法难以企及的。三维重建技术让抽象的知识实实在在地展现在学生眼前,便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的掌握与记忆;图文并茂的授课方式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放射物理中涉及各种射线的特征和等剂量线分布的特点,作者仅通过几张简单的图片展示就可以让学生明白电子线的等剂量线分布的显著特点为随深度的增加,低值等剂量线向外侧扩张,高值等剂量线向内侧收缩,并随电子束能量而变化。在放射肿瘤学中,头颈部肿瘤所涉及的解剖结构最为复杂,由于在本科阶段对头颈部结构的讲解不可能很细,且由于基础课在大学早期阶段已完成,进入临床后基本已遗忘,所以,研究生阶段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头颈部解剖的教学,如果仅仅通过文字描述和二维的图片展示,学生无空间概念,此时在自身教学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借助于医学网络课堂可以让学生立体、直观地观看三维教学图像和相关的一些头颈部解剖及手术,从而加深学生的直观印象。因此,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加大教学强度,更新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而有效地应用医学多媒体网站可进一步实现网站医学资料与国内、国际院校间的同步化。提高了学生专业知识的认识及兴趣,培养学生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提高在校医学生的实践技能。

1.2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教学法在教学中经常发现主动学习和被动学习最终的效果是有天壤之别的。被动学习,学生只是在被动接受知识,没有积极思考和解决问题,这样的结果只能是学得比较死板,不会灵活应用于临床,就正如平常所说的理论与实践脱节。如何才能将理论与临床结合起来,这就需要采用PBL教学法。PBL教学法是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首创。PBL最显著的优点是强调和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其核心是以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中心,提出临床问题作为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的内容,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进而应用于临床。以头颈部肿瘤中最常见的鼻咽癌为例,首先由学生采集病史、进行详细体格检查、提出相关的辅助检查,并熟悉患者病史。在对患者进行辅助检查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与该病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先查阅参考书及文献,如目前导致鼻咽癌的原因有哪些?病理组织学类型?结合该患者的症状复习典型的临床表现有哪些?典型的三大体征?初诊时的检查项目?为什么头颈部MRI检查优于头颈部CT?目前鼻咽癌的分期主要有哪几种?鼻咽癌治疗原则是什么?为什么放疗是鼻咽癌首选的治疗方法?待所有辅助检查结果回来后组织学生根据所查阅的资料确定最后的诊断、分期、治疗原则和方案,并由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出确定其诊断、分期、治疗原则和方案的依据。通过这样的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带着问题去有目的地查阅资料,即巩固了理论知识,又应用于实际的临床实践中。与此同时,再让学生参与放疗定位、勾画靶区、模具设计、复位等放疗的整个实施过程。学生认真参与鼻咽癌患者的放疗方案设计及实施过程,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2多学科轮转,拓宽知识面,进一步规范肿瘤的治疗

肿瘤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临床中绝大多数肿瘤患者伴其他系统疾病,如高血压、病毒性肝炎、结核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这些疾病的存在可能对肿瘤治疗方案的选择和疗效产生影响,也可能在肿瘤治疗过程中出现伴发疾病的复发或加重或出现治疗相关并发症,这就需要头颈部放射肿瘤学研究生能够综合应用临床各科知识来处理患者。此外,相同部位肿瘤由于临床分期不同,可选择的治疗方案和涉及的临床科室也有所不同,如喉癌Ⅱ、Ⅲ期,分期早可能首选手术治疗,分期较晚首选放疗。因此,到相关临床科室的轮转不仅必不可少,而且非常重要。通过相关临床科室的轮转培训,可使学生了解肿瘤手术治疗方式、适应证,以及化、放疗方案的选择;而且也有利于不同专业医生之间对于同一肿瘤治疗方案的选择进行有效沟通。如近年来,本院头颈部放射肿瘤学研究生先到纤维鼻咽喉镜室、影像科轮转,掌握基本的内镜及影像学知识,让学生对肿瘤的生长有一个立体、直观的印象,为勾画靶区打下扎实基础,然后到相关的临床科室,如头颈外科,了解不同头颈部肿瘤手术术式的选择和切除范围,明白肿瘤瘤床勾画的理论基础;最后再到其他肿瘤临床科室,如胸、腹部肿瘤科学习,培养学生树立肿瘤治疗综合、整体、系统的概念。综上所述,头颈部放射肿瘤学研究生的培养必须要有整体培养的观念,其目的是通过规范化培养,让学生树立较强的责任心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将这种规范、系统和严谨的态度应用到临床精心诊治患者,进一步提高肿瘤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作者:陈芳李亚军张庭友黄文碧苟小霞田昕邹彦单位:遵义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三病区一病区

全文阅读

老年头颈部肿瘤患者的围术期处理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头颈部肿瘤患者的围术期的处理方法,为改进和提高老年头颈部肿瘤患围术期的处理方式提供参考。方法:对2007年6月~2009年6月收治的68例老年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的术前、术中、术后的临床资料和手术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总结对其围术期进行处理是的注意事项。结果:分析发现对于整个围术期处理得比较好的患者,其生存率明显提高。结论:对不同的老年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应该选择恰当的方式,做好术前、术中和术后的处理,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减轻患者的痛苦。

关键词 头颈部肿瘤 围术期 老年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elderly patients with head and neck cancer Perioperative approach to improve and enhance the old head and neck cancer patients the treatment of perioperative reference.Methods:Hospital from June 2007 to June 2009,68 elderly patients admitted to head and neck cancer patients with preoperative,intra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clinical data and surgical data were reviewed to summarize its perioperative processing is of Notes.Results:The analysis found that for the entire perioperativ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as relatively good,the survival rate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Conclusion:The different head and neck cancer in elderly patients should choose the appropriate way,good preoperative,intraoperative,and postoperative treatment,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survival rate and reduce the suffering of patients.

Key Words Head and neck cancer;Perioperative;Elderly

头颈部肿瘤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中老年较多见。由于患者颈部大血管多、血管丰富、神经多,其手术特点为剖伤性大、操作复杂,若有不慎,很容易导致大血管及神经的损伤。现将围术期处理情况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均为老年头颈部肿瘤患者68例,年龄64~81岁。其中舌癌行半舌或全舌切除、舌再造13例,喉癌行半喉或全喉切除、喉再造7例,口腔癌9例,筛窦纤维血管瘤、筛窦癌、上颌窦筛窦纤维肉瘤各2例,蝶窦黏液囊肿、筛窦黏液囊肿、上颌窦筛窦癌、鼻咽癌放疔后鼻腔及筛窦复发各1例;侵犯侧颅底10例,其中颈静脉球体瘤、腮腺癌、咽旁纤维血管瘤、鼻咽部脊索瘤、下颌骨造釉细胞瘤术后复发各1例,上颌窦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上颌窦癌4例。

术前处理:28例进行活检明确病理性质,9例应用MRA检查以了解肿瘤的血供情况。对3例筛窦纤维血管瘤患者术前行放疗,以减少术中出血;有8例肿瘤侵犯咽旁、鼻咽腔,术前行气管切开;68例术前均应用易透过血脑屏障的药物,预防颅内感染。

全文阅读

头颈部肿瘤患者口腔溃疡护理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头颈部肿瘤患者放射治疗(放疗)后口腔溃疡的护理效果。方法将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前、后分别收治的42例和40例头颈部肿瘤患者纳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针对性护理,比较2组患者疼痛消失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干预后口腔溃疡诱发因素知晓率及口腔黏膜反应分级。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消失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干预后口腔溃疡诱发因素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干预后口腔黏膜反应0度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放疗后口腔溃疡的治疗效果,缩短康复时间,提高患者对口腔溃疡诱发因素的知晓率。

关键词: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口腔溃疡;护理

头颈部肿瘤患者放射治疗(放疗)期间并发症较多,包括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放射性口腔干燥症、放射性骨坏死等,其中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发生率最高[1]。加强头颈部肿瘤患者口腔溃疡的防治和护理工作对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放疗耐受性有重要意义[2]。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结合多年临床经验总结了一套科学可行的针对性护理方案,对头颈肿瘤患者放疗所致的口腔溃疡效果明显,现将其临床优势进行分析,以期为头颈部肿瘤的护理干预研究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本院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后收治的42例头颈部肿瘤患者纳入观察组。将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本院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前收治的40例头颈部肿瘤患者纳入对照组。观察组男30例,女12例;年龄28~68(44.64±8.21)岁;肿瘤类型:喉癌11例,鼻咽癌22例,上颌窦癌6例,舌癌3例;口腔黏膜反应:Ⅰ度5例,Ⅱ度10例,Ⅲ度17例,Ⅳ度10例;对照组男29例,女11例;年龄28~68(44.61±8.08)岁;肿瘤类型:喉癌10例,鼻咽癌23例,上颌窦癌5例,舌癌2例;口腔黏膜反应:Ⅰ度4例,Ⅱ度11例,Ⅲ度16例,Ⅳ度9例。2组性别比例、年龄、肿瘤类型、口腔黏膜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纳入和排除标准纳入标准:接受放疗半年以上;放疗前无口腔疾病,放疗后出现口腔溃疡;临床以不同程度的口腔黏膜炎、溃疡、咽喉水肿、疼痛等为主要表现;学历为小学及以上;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其他恶性肿瘤者;有全身血液性或免疫性疾病者;其他原因所致的口腔溃疡;有精神疾病或交流障碍者。1.3治疗及护理方法2组患者均接受对症治疗,包括含漱液漱口、抗生素抗感染、补充维生素以及止痛药止痛等。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包括健康宣教、心理护理、饮食控制、放疗相关并发症防范指导等。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针对性护理:1)口腔溃疡知识讲解。通过知识讲座、经验交流会等形式向患者和家属详细讲解放疗后口腔溃疡的诱发因素、良好生活习惯和口腔卫生的重要性、口腔溃疡防治措施等[3]。2)口腔卫生指导。指导患者学会挑选合适的牙刷、牙膏,掌握正确的漱口和刷牙技巧,指导其定期除垢和复查口腔[4]。3)自我口腔黏膜管理指导。指导患者学会对口腔pH的动态监测,控制每日足够饮水量和漱口次数以保持口腔黏膜湿润,口腔黏膜干裂时使用鸡蛋清涂擦以保护黏膜,口腔分泌物过多时多漱口并遵医嘱服用甲硝唑、庆大霉素、地塞米松及维生素B12等药物[5-6]。4)口腔功能锻炼。指导患者进行鼓腮、上下牙咬合、发声、舌和面部肌肉运动等,预防肌肉萎缩和放疗后张口困难[7]。1.4观察指标比较2组患者疼痛消失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干预后口腔溃疡诱发因素(不良卫生习惯、口腔疾病、口腔唾液pH下降、口腔黏膜干燥、免疫力下降)知晓率及口腔黏膜反应分级。口腔黏膜反应分级参照WHO抗癌药物急性及亚急性毒性反应分度标准[8]中口腔溃疡分级标准(0—Ⅳ度)。1.5统计学方法运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计量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符合正态分布时采用两个独立样本t检验,非正态分布采用非参数检验;计数数据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患者疼痛消失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患者疼痛消失时间[(4.71±1.05)d比(5.11±1.42)d]、口腔溃疡愈合时间[(8.86±1.77)d比(9.15±1.80)d]均明显减少(均P<0.05)。2.22组患者干预后口腔溃疡诱发因素知晓率比较观察组患者干预后不良卫生习惯、口腔疾病、口腔唾液pH下降、口腔黏膜干燥、免疫力下降知晓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1.2.32组患者干预后口腔黏膜反应分级比较观察组患者干预后口腔黏膜反应0度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均未见Ⅲ度反应病例,详见表2.

3讨论

全文阅读

头颈部常见恶性肿瘤研究

1MicroRNA-486-5p与甲状腺癌

甲状腺癌是内分泌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头颈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占全部恶性肿瘤发病总数的1.67%[9],内分泌系统恶性肿瘤的91.5%[10],那行发病率高于男性,并且随着年龄增大发病率也增大,已经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常见疾病。甲状腺癌状腺癌通常分为四种类型:甲状腺状癌、甲状腺滤泡状腺癌、甲状腺未分化癌和甲状腺髓样癌,其中甲状腺状癌为主要类型,占甲状腺癌的79%~94%。针吸细胞学检查简便易行,诊断准确率高达80%以上,是早期筛查和诊断的金标准,但受操作者技术水平、肿瘤大小和患者配合程度的影响的,仍然会出现20%~30%的不确定者[11]。目前手术治疗仍是治疗甲状腺癌的首选方法,但手术风险及复发概率较高,因此通过对甲状腺癌病因及发生发展机制的研究,对于提高其诊断率、指导治疗及改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多种microRNA参与了癌细胞重要的生物程序的调控,间接起着促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功能,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2011年利用基因芯片技术,在甲状腺状癌中筛选出38个表达水平上调的microRNAs以及26个表达水平下调的microRNAs,并进行了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其中miR-486-5p下调大于2倍[12],在其他类型的甲状腺癌中miR-486-5P鲜有报道,即便是在甲状腺状癌中,对于其作用机制也是尚未有报道。

2MicroRNA-486-5p与鼻咽癌

鼻咽癌是中国南方和东南亚地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13],占头颈部肿瘤发病率首位。目前认为其病因与遗传因素、EB病毒因素以及环境因素等密切相关。鼻咽癌原发部位隐蔽,不易观察,且与鼻腔、鼻窦和颅内相毗邻,所以临床症状出现较晚而且各异,且鼻咽癌是头颈肿瘤中转移率最高的,发现时很多已是晚期,因此,早期诊断对鼻咽癌的疗效至关重要。鼻咽癌大多属于低分化鳞癌,对放射治疗敏感,因此,放射治疗为首选方案,其次为化疗或手术治疗。曾希[14]等使用TLDA检测鼻咽癌患者与非癌人群血清miRNA表达谱,检测到miR-486-3p在鼻咽癌患者的血清中表达升高,但是关于其作用机制等却鲜有报道。miR-486-3p与miR-486-5p虽为同一前体茎环结构的3'和5'序列加工而来,具有一定的同源性,但二者之间又无明确相关性,故miR-486-5p在鼻咽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功能尚未有报道。

3MicroRNA-486-5p与喉癌

喉癌是头颈部肿瘤中常见的恶性肿瘤,在呼吸道肿瘤中发病率居第2位,病理类型以鳞状细胞癌为主,约占95%,其发病率每年增加约25%。目前喉癌的治疗方法主要是科手术治疗,虽然人们一直致力于对喉癌早诊断、早治疗,并在切除癌肿的前提下尽可能保留或重建喉功能,但是患者术后仍有不同程度发音障碍和吞咽困难。因此,迫切需要我们从新的角度认识喉癌的发病机理、复发及转移规律,从而为有效治疗喉癌奠定基础。对于喉癌中miRNA-486-5p的研究目前还不深入。王萍[15]等人在2013年应用微阵列芯片分析喉鳞状细胞癌miRNA与正常黏膜表达差异,共筛选出47个喉癌相关的差异表达miRNAs基因,其中24个表达下调,在这24个表达下调的miRNAs中,miR-486-5p较正常黏膜表达水平下调5倍以上。2013年张思毅[16]等人采用基因芯片技术,获得了喉癌及其正常癌旁黏膜组织中miRNA的全基因表达谱,进一步应用SAM软件找到了与喉癌相关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25个特征性miRNA,其中miRNA-486表达明显下调。也就是说,在喉鳞状细胞癌中miR-486有可能发挥着肿瘤抑制作用,但目前对其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功能研究并不深入。

4总结与展望

MicroRNA-486-5p在多种肿瘤组织中扮演者不同类型的角色,虽然目前在头颈部恶性肿瘤中的研究水平尚浅,但现有的研究成果中其表达均有不同程度上的下调,可见其在头颈部恶性肿瘤中可能扮演者抑癌基因的作用,随着对其研究的深入,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将被人们发现,而miR-486-5p也将在癌症的诊断、分期和靶向治疗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全文阅读

光动力治疗头颈部恶性肿瘤研究

1PDT的适应证与禁忌证

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选择PDT的主要适应证:①鼻咽癌:PDT的最好适应证为早期鼻咽癌,有望成为其根治疗法;对于复发性鼻咽癌是其主要的姑息性治疗手段,可以作为减轻和缓解症状的方法,以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命;亦可作为对鼻咽癌放疗失败者的补救治疗手段;②声带癌:对于早期声带癌实行PDT,可避免喉部分切除术,保持喉部的正常功能;③下咽癌:对于局部晚期需行全喉切除术的下咽癌患者可先行PDT,使肿瘤范围缩小,再行手术治疗,可避免全喉切除术,保持喉部的发音功能。对于不宜手术的晚期下咽癌,PDT可作为主要的姑息性治疗手段或者是其他治疗手段的辅助治疗;对于早期且未伴有淋巴结转移的下咽癌患者是否可行PDT还需商榷;④舌癌:PDT仅适用于早期舌癌患者,且需对颌下、颈上深淋巴结密切观察,舌尖癌的疗效优于舌根癌,原位癌、微小的浸润癌有望获得根治;⑤唇癌:PDT适用于原发灶小或因各种原因不能行手术切除的鳞状细胞癌;⑥口腔癌:传统治疗对口腔的功能和美容都有一定影响,且复发后,再次手术或放疗补救都是困难的。PDT对于早期口腔癌可达完全缓解。对于各种原因所致不能手术的局部晚期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如晚期喉癌、晚期口腔癌等,PDT在治疗此类患者时,则有很好的优势。而传统放化疗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组织也有很大毒副作用,可作为姑息性治疗手段。PDT的相对禁忌证:受目前PDT治疗所使用激光的透照深度的限制,肿瘤深度超过1cm,且侵入颈内动脉升部、咽旁间隙颈动脉鞘区及颅底的患者不宜做PDT。有颈淋巴结肿大或远处器官转移的患者,亦不宜选用PDT。

2PDT副作用及处理

由于目前临床使用的光敏剂(喜泊芬)在皮肤中存留时间较长,治疗后患者需避光1个月,不能直接暴露于日光和室内强光下,若防护不当,极易出现光过敏反应。PDT主要副作用为:①皮肤光过敏:主要表现为皮肤红肿、皮疹、轻中度红斑,重者可瘙痒、灼烧感或发生水泡等。一旦发生强烈光敏反应,大多数患者经过抗组胺药物治疗后即可恢复,个别严重反应者需特殊处理;②治疗部位肿胀疼痛:最常见,PDT后数日内治疗部位可出现局部一过性水肿或治疗部位疼痛,多数不需处理,部分经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③鼻塞、分泌物增多和头痛:多数能自行减轻或缓解,部分需对症处理;④出血:较少见,止血治疗后即可停止;⑤反应性水肿:系PDT后血管栓塞造成局部区域回流受阻所致,若肿瘤位于喉气管内,治疗后出现局部水肿可造成患者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故治疗中及治疗后应注意呼吸情况,可适当使用抗感染药物及激素等以减轻症状,床边准备好气管切开包,可随时行气管切开术。若肿瘤位于口腔颌面部,可出现局部反应性水肿。水肿压迫呼吸道可导致呼吸困难,应立即处理;⑥组织坏死:PDT后第1天,病变组织开始变形坏死,坏死组织脱落至喉、气管腔可阻塞呼吸道,致患者呼吸困难加重,PDT后2~3d可行内镜下清创,将坏死组织取出,使管道通畅,同时对疑有残留病灶的区域再进行PDT治疗。

3PDT疗效评价

PDT治疗的疗效可分为完全缓解(completere-sponse,CR)、部分缓解(partialresponse,PR)、疾病稳定(stablediseaes,SD)和疾病进展(progressivedis-ease,PD);其中CR:5个点位活检均阴性;PR:1~2个点位活检阳性;SD:3个点位以上活检阳性;PD:肿瘤病灶肉眼可见。对于PDT治疗不理想的患者应该及时采取补救措施。针对鼻咽癌的PDT治疗,中国临床抗癌协会(CSCO)肿瘤光动力治疗专家委员会的《肿瘤光动力治疗疗效评价标准2014共识第1版》中已制定其疗效评价标准:①可测量病灶按照实体瘤的疗效评价标准(RECIST);②不可测量病灶包括早期黏膜层病灶、放疗后复发的黏膜层病灶和增强CT/MRI检查无法发现的病灶可通过PDT治疗区域边缘4个点位(3、6、9、12)加中央1个点位活检结果来判断疗效(NPC影像学测量不到病灶的以此为准)。但是其他头颈部恶性肿瘤治疗的疗效评判还需进一步商榷规范。

4结论

PDT作为头颈部恶性肿瘤治疗的手段之一,与传统的治疗手段相比,具有更好地保护患者的器官功能及整体外观的优势。但应当注意的是,临床医师为患者选择治疗方案时,必须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合理选择其适应证及禁忌证,为患者选择最合理的治疗方案。

全文阅读

头颈部肿瘤多药机制管理论文

关键词:头颈部肿瘤;抗药性;药物疗法

[摘要]肿瘤细胞对多种化疗药物产生交叉抗药性是造成肿瘤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随着化疗药物在头颈部肿瘤的广泛应用,多药耐药现象在头颈部肿瘤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本文对近年来头颈部肿瘤多药耐药机制及其逆转剂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肿瘤细胞耐药性可分为原药耐药和多药耐药(multidrugresistance,MDR)。目前,大多数人认为MDR是肿瘤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MDR是指由一种药物诱发,同时对其他多种结构和作用机制完全不同的抗癌药产生交叉耐药[1];它往往导致联合化疗的失败。目前,头颈部恶性肿瘤术前或放疗前多采用诱导性化疗以及术后和放疗后采用辅助化疗。此外,一些肿瘤也采用联合化疗。但由于MDR现象的存在,头颈部肿瘤化疗效果不满意。因此,MDR机制以及其逆转剂(化学增敏剂)的研究对于头颈部肿瘤化疗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下面仅就近年来对MDR机制和MDR逆转剂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MDR机制研究

1P糖蛋白(P-gp)介导的MDR机制MDR相关基因过度表达P-gp是目前公认的MDR生物学基础。编码P-gp的基因是MDR基因家族成员中的MDR-1。P-gp是一种细胞膜蛋白。目前发现在具有MDR的细胞株中,P-gp的存在与肿瘤耐药程度和细胞内抗癌药浓度下降有关。结构分析显示P-gp由包括12个跨膜蛋白片段的2个相似区域和2个核苷酸连接区,每个相似区域内有6个疏水区[2]。它是三磷酸腺苷蛋白酶的一种。P-gp功能的准确机制尚不明确,大多数P-gp模型表明其功能是通过细胞膜转运药物,即化疗药物通过一个由P-gp跨膜区域形成的疏水通道泵出,从而出现耐药现象。对于此现象的解释有2种,一种认为可能由于P-gp药物连接区包含多个不重叠的药物连接位点,每个位点对于不同种药或不同类药有不同的亲和力。另一种认为由于每个药物连接区连接不同药物时均采用一个普通的机制,因此产生MDR现象。MDR耐药谱包括蒽环类、生物碱类、表鬼臼类、放线菌素及紫杉醇。MDR-1基因调节可以发生在各个层次,包括DNA复制、转录和翻译。如一个自发从丝氨酸到颉氨酸的突变可伴有明显对抗秋水仙碱的耐药现象。通过对P-gp磷酸化水平的调节也可影响化疗耐药特性。肿瘤细胞本身的分化程度也可影响人类MDR-1基因表达和功能,用维甲酸诱导神经鞘瘤细胞分化可提高MDR-1RNA的水平[3]。

P-gp与MDR-1在头颈部肿瘤中的表达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Rakin等[4]发现口腔鳞癌细胞内P-gp表达程度越低,则病人的生存期越长。此外,分化较好的肿瘤、伴有双倍体DNA的肿瘤以及体积较大的肿瘤,P-gp的表达程度较高。Kelley等[5]研究结果表明头颈部鳞癌病人经过MDR相关药物化疗后P-gp在其鳞癌细胞中表达有明显提高。Jain等[6]对正常、异常及鳞癌不同临床分期的口腔粘膜P-gp表达水平的研究表明生物学特征越差的肿瘤P-gp表达水平越高。

关于恶性淋巴瘤中的MDR-1基因表达情况也有许多报道。一些研究表明,在未经化疗的肿瘤标本中MDR-1基因阳性率约为10%~20%[7],而另一些研究则为50%左右[8,9]。化疗后的肿瘤标本MDR-1基因表达有明显提高[7,8]。Kang等[10]报道42%较顽固恶性淋巴瘤病人化疗后活检标本MDR-1基因表达比化疗前提高4倍。

2非P-gp介导的MDR机制由于P-gp介导的MDR机制还不能完全解释MDR现象。因此,一些非P-gp介导的机制也逐渐受到重视。它们主要包括:(1)谷胱苷肽转移酶介导的MDR;(2)多药耐药相关蛋白介导的MDR;(3)拓扑异构酶Ⅱ介导的MDR。另外,还有许多机制如肺耐蛋白、转移性抗原肽等具有三磷酸腺苷酶活性的跨膜转运蛋白介导的MDR,增加二氢叶酸还原酶的产物而导致对抗甲氨蝶呤、蛋白激酶介导的MDR以及增加DNA修补导致的MDR等。

全文阅读

局部皮瓣修复头面颈部皮肤肿瘤切除后缺损

[摘要]目的:探讨局部皮瓣一期修复头面颈部皮肤肿瘤切除后缺损的效果。方法:2006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155例头面颈部皮肤肿瘤病例,采取将肿瘤及其边缘0.1~3cm正常组织一起切除并彻底清创的方法,综合考虑创面的性质、部位、大小等因素,设计局部皮瓣一期修复切除后遗留的创面,术后随访期6个月~2年。结果:本组155例患者的切口均I期愈合,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6个月~2年,形态、功能良好,瘢痕不明显,无并发症,效果满意。结论:采用局部皮瓣I期修复头面颈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大小2.0cm×1.5cm~7.0cm×4.0cm),手术简单易行、适应证广、疗效较好,是比较理想的方法。

[关键词]头面颈部;皮肤肿瘤;皮瓣;皮肤缺损;修复

[中图分类号]R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455(2011)10-1508-03

Application of local skin flap for skin tumor of scalp and face or neck after surgical ablation

ZHAO Wen-bin,YE Jian-zhou,YANG En-pin,OUYANG Xiao-yong,YANG Jin

(Department of Dermatology,Affilated Hospital of Yunnan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Kunming 650021,Yunnan,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and advantage of using local skin flap for the reconstruction of medium-sized skin and soft tissue defect.MethodsFrom January 2006 to December 2010,Skin and soft tissue defect on the head ,face or neck in 155 patients were repaired with local skin flaps , according to the lesion type,location,and size,tumors were excised including the 0.1 to 3cm normal tissue around the tumor and the wounds were debrided completely.The defects were immediately repaired by using local skin flap.After operation,all patients were persevered to follow up for 6 months to 2 years. ResultsFlaps in all155 patients survived with primary healing postoperatively. All patients were followed for 6 months to 2 years,the postoperative contour and function was satisfactory. No complication occurred .All patients were satisfied with the cosmetic appearance.ConclusionThe local skin flap is an effective way to repair skin and soft tissue defect on the head ,face or neck.The size of the defect which were repaired ranged from 2.0cm×1.5cm to 7.0cm×4.0cm. Operation is simple ,indication is extensive and results are satisfactory.

Key words:scalp and face or neck;skin tumor;flap;skin defect;repair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