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童真艺术论文

童真艺术论文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浅论儿童文学作品中的艺术真实

摘要:毫无疑问,儿童文学以其文学体裁的特殊性,更充满无尽的想象。然而,再赋予想象的作品也不失“客观存在”与“普世价值”的艺术真实。本文试就儿童文学作品中的艺术真实问题进行粗浅的探讨。

关键词:儿童文学;艺术真实;客观存在;普世真理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8-0000-01

儿童文学以其读者与写作题材的特殊性而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存在。对于成功、高水准的儿童文学而言,其简洁晓畅、充满灵性的文字里所蕴含着的恣肆的想象与丰富的内涵像是给儿童插上了翅膀,助他们翱翔在快乐、缤纷的童年天空之中。但正如其他类型的文学一样,儿童文学也需要一个框架,那就是“艺术真实”。《儿童文学审美创造中的艺术真实》一文探讨了儿童文学作品与作品艺术真实的区别,“儿童思维所具有的生命性、同一性与游戏性三个原则,正是儿童文学艺术真实不同于艺术真实的原因所在”。[1]但不论如何,“艺术真实”是儿童文学所绕不开的话题,是产生优质作品所不可或缺的前提。

此处讨论的“艺术真实”包含两层意义:(1)客观存在。(2)普世真理。首先,意识反映物质,客观的真实,是所有文学作品的源泉。充满想象激情的现代主义文学及后现代主义文学,如卡夫卡《变形记》、《城堡》,博尔赫斯《沙之书》、《环形废墟》;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如马尔克斯《百年孤独》,这类作品纵然洋溢着奇幻的想象,拥有超自然的情节,但它们均是立足于现实之上再加以想象渲染的成果,因此能得到一代又一代读者的肯定与喜爱,成为经典作品,魅力经久不衰。这充分说明,只有坚实地站在现实世界的土地上,天马行空的幻想才能得到接受,并为故事锦上添花。同样,儿童文学也必须做到植根现实。在此基础上,还不得不考虑儿童的天性特点。儿童与人类的童年时期有异曲同工之妙,“人类群体童年时期的思维特征与生命个体童年阶段的思维特征具有几乎一致的同构对应关系,万物有灵、非逻辑思维等是这种关系的最具体表现”[2]。关于这一表述,生活中一个典型的例子是:童年时,女孩子中流行的一个游戏便是抱着布娃娃将其作为自己的孩子来呵护。在这一过程中,布娃娃已被儿童“人化”了。因为心智水平尚处于较低阶段,他们对自身之外的事物常常存在着敬畏之心,对一切自然的现象存在强烈的好奇。因此,在立足客观真实的基础上,儿童文学更需要做到一种“艺术化的真实”,寄托对孩子健康成长的美好祝愿,同时补偿他们无法拥有只能在幻想中存在的各种“超能力”的遗憾。安徒生的经典童话《拇指姑娘》,一个只有拇指般大小的女孩,她诞生在花朵里,被癞蛤蟆劫持,受到水中鱼儿的帮助,又受到金龟子的抛弃,经历了一系列苦难之后,当她将要迫于无奈嫁给自己并不喜爱的、厌恶大自然的鼹鼠先生时,被曾受过她恩惠的燕子带走,来到一片温暖的国度,与花中国王喜结连理。这个纯属虚构的童话故事情节优美而又流畅,激起儿童无限的遐想。这个故事能够打动儿童,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其中的想象有着现实的依据。譬如,作者使用拟人手法,设定动物们都有着人的思维,符合儿童的心理;对拇指姑娘体型的描写让人相信她能够被一朵花儿容纳,美丽的容颜和善良的心灵能够吸引蝴蝶、金龟子和鼹鼠等动物;癞蛤蟆是丑陋的典型代表;鼹鼠是穴居动物不喜阳光;等等。在这一系列的现实的保证之下,整个故事浪漫的想象便有据可依了。这样的儿童文学作品,鲜活灵动,闪耀着夺目的光彩。

“艺术真实”的第二层含义“普世真理”,可以引申出“人文关怀”这一内涵,在普世价值这一层面为儿童文学提供丰富的精神滋养。意识反作用于物质,在儿童进行文学作品阅读的过程中,作品所蕴含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会不自觉地进入儿童的头脑,很可能逐渐转化为他们的人生态度。根据皮亚杰与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儿童个体的道德判断形式处于不断发展之中,道德发展是学习的成果。[3]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水平相较于成人还处于较为低级的阶段,对外来的思想与行为很容易进行学习、吸收与模仿。因此,真理,是儿童文学内涵中所应有之义。儿童文学应是有教化儿童的作用的,这种“教化”不是枯燥无味的道德说教,而是让他们在真理的滋养之中,自然而然地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与高贵、美好的品德。真理,应当作为标杆,去引导新生的儿童发现世界、了解世界。儿童文学作为其承载物,需要传达出正面的信息。如英国的艾利克斯・希尔的作品《天蓝色的彼岸》,讲述了一个名叫哈里的小男孩在与姐姐吵架之后,在大街上骑车却不幸遭遇车祸而死。他的灵魂在走向天蓝色的彼岸――来世之前,和另一个幽灵阿瑟一道回到人间,向父母、姐姐告别,向他们表达自己的歉意与爱,完成了他生前的遗憾。可以看出,这部作品中所蕴含的价值观是:发现生命、珍惜生命,同时直面死亡。作者试图向孩子们证明死亡并不可怕,因为有爱能够永恒地横亘生死两界。作品用浅显易懂、优美轻快的语言向儿童展示生命的奥秘与内涵,是有益于儿童成长的。

综上所述,哪怕儿童思维在本质上离不开生命性、同一性与游戏性三大原则,儿童文学也并不是完全超越现实的文学艺术形式,在其充满生命力的无尽的想象的同时,也受到“客观存在”与“普世真理”的人类共同追求的“真”的规范,从而达成“艺术真实”。同样也只有“真”的作品,才更具“善”与“美”的特质,提升儿童文学的品质,感染读者。

参考文献:

全文阅读

儿童游戏空间中虚拟现实原则研究

儿童作为国家的希望和未来,如何让儿童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就变得非常重要,对于其生存环境的改良以及游戏空间的完善也变的刻不容缓。本文主要对游戏公共空间中的虚拟现实技术进行讨论。并为游戏空间的设计找寻新的方式,目的是为儿童的玩耍营造出一种充满趣味性的梦幻般游戏体验新模式。

儿童游戏空间中虚拟现实技术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虚拟现实技术作用于城市公共空间与景观公共艺术的同时,衍生出新的城市空间文化。人文与科技的再次交汇,使儿童公共游戏空间的艺术形式整体呈现出动态的发展趋势。本文正是对基于新的科技手段表现下的城市儿童游戏公共空间艺术的分析,寻求虚拟现实技术的交互特征,探索城市公共景观艺术发展的突破点。

儿童的健康成长不仅是关系个人的发展,也关系到以后社会的人口素质,甚至对国家的发展具有影响。良好、优质的儿童游戏空间环境既对儿童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又对社会和国家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在中国关于儿童游戏环境空间中高科技技术运用仍然较少,因此本文希望通过讨论这一领域并为其扩容,使之对以后在这方面的研究起到借鉴。

儿童游戏空间中虚拟现实的概念阐述

伊万・萨瑟兰(Ivan Edward Sutherland )最早提出了“虚拟”这个概念,他说“通过这个窗口,人们可以看到一个虚拟的世界,富有挑战性的工作是怎样使那个虚拟世界看起来更真实,在其实行动真实,听起来真实,感觉就像真实世界一样。”他的构想被后来逐渐发展起来的新技术、新发明所实现。3D眼镜、数据头盔、智能手套解决了构想中的视觉呈现、听觉辨识、触感震动等问题。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简称VR )这个词,又被译作“真实幻觉”,它来自于VPL公司创始人雅伦・拉尼尔。其含义是指利用电脑模拟,产生一个三维空间的虚拟世界,提供使用者关于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模拟,让使用者如同身历其境,及时地无限制地观察三维空间中的事物。

如果虚拟现实对于设计师来说,仅仅是一个技术,那么就显得平淡乏味。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它创造出全新的人类身体感知的体验,影响儿童认识世界,体验世界的同时,改变着儿童对于这个世界的理解。艺术家们因抓住了这样一个新技术发展的契机,通过“模型建立”、“空间追踪”、“视觉捕捉”、“听觉采集”等技术手段,实现了以前难以想象的科幻感和异度空间感,创作出以侵入式和体验式综合性极强的城市公共艺术,拓展了儿童的思维深度和广度。

全文阅读

“情”\“理”融合与儿童文学的创作

摘要:儿童文学是一个独立的特殊的文学门类,它的创作与作者所拥有的“情”、“理”有着紧密的联系。其中“情”是指对儿童的热爱之情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创作激情,它是儿童文学创作的动因;“理”是指儿童文学的作者应坚持正确的创作方向、应拥有科学的文学理论素养,它是儿童文学创作的路标。“情”与“理”的有机融合是儿童文学创作成功的基石。

关键词:儿童文学 情 理 创作

“儿童文学是文学领域中的一个部门,它反映着一般的文学方向和潮流,并且和同样起到宣传、教育的作用。”①这种作用是通过具有丰富人文素养的独特艺术形象对读者的感染、熏陶来实现的。它凝结着儿童文学作者在创作过程中的“情”、“理”因素。

“情”――成功创作的动因

“儿童文学是专为儿童创作并适合他们阅读的、具有独特艺术性和丰富价值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②其读者对象除因为职业需要或在阅读天性上、在文学心灵深处与儿童、儿童文学有一种沟通、默契和认同感的成年人外,主要对象还是未成年人。由于其接受对象主要是心智尚未成熟或正在走向成熟的儿童,于是有人就以为儿童文学创作很容易,认为它是“小儿科”,只要少写几个人物,情节简单一点,说点小孩子的话就行了。其实这种看法是十分片面的,事实上,“为儿童写作和给成年人写作同样需要严肃认真,甚至需要加倍努力才对”,因为“儿童的一切均指向未来,儿童的存在意义与民族的生存和意义是融为一体的”;③而如何造就未来一代的成长,正是儿童文学的永恒主题。正是因为儿童的培养与国家、民族的命运和前途息息相关,所以,自从以促进儿童健康成长为目的的儿童文学诞生之日起,如何造就未来一代的成长便成了儿童文学的永恒命题,也得到了具有远见卓识的文学巨匠们的高度重视。鲁迅先生在《儿童艺术展览会旨趣书》里写道:“人自朴野至于文明,其待遇儿童之道,均有三级。最初曰教育。更进,则因审观其动止既久,而眷爱益深,是为审美,更进则知儿童与国家之关系,十余年后,皆为成人,一国盛衰,有系于此。”④文学大师郭沫若在其《儿童文学之管见》中也严肃地指出:“文学于人性之熏陶,本有宏伟的效力,而儿童文学尤能于不知不识之间,引导儿童向上,启发其良知良能。……是故儿童文学的提倡对于我国社会和国民,最是起死回春的特效药。”⑤所以“真正的小儿科是最难的”,“它应该是一门高水准的艺术”。⑥作为儿童文学作者,应该充分认识到“儿童文学作家是未来民族性格的塑造者”(曹文轩语)这一重要意义,应自觉地把儿童文学创作当成一种伟大的事业、一种崇高的事业,而不仅仅是简单的文字游戏。

当然,作为一个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家,只是具有历史使命感是不够的,还应该拥有一颗热爱儿童的心、乐于为孩子们无私奉献的精神。正如青年儿童文学家刘东所言:“你可以不再天真、不再单纯,但你的心必须是充满爱意并且是善良的。”⑦因为“儿童文学的创作是一种精细的创造性劳动,对一个严肃的创作者来说,作品不是韩信用兵多多益善。要有精品意识,要厚积薄发,要有十年磨一剑的耐心、恒心和甘于寂寞之心……我觉得搞儿童文学的人应该有一种宗教情怀,对于所从事的神圣事业,要像教徒那样执著、那样虔诚、那样投入地崇善、行善、积善”⑧。只有你真真切切地拥有了一颗为儿童无私奉献的爱心,你才会甘于寂寞,甘于在当今经济浪潮和各种利益诱惑面前静下心来,会为此而不辞辛劳地深入儿童生活,熟悉他们的生活环境,了解他们的矛盾心理,才能写出孩子们真正愿意接受的好作品。

事实上,儿童文学的创作除了具有崇高的使命感和服务儿童的无私奉献精神外,还必须具有不可或缺的创作激情。大千世界五彩缤纷,可供作为创作题材的内容十分丰富,那么作者到底该选择什么样的题材来写呢?答案是肯定的,“作家要创作,就得对生活、大自然怀着饱满的激情,去获得对描述对象的深刻感受,并在感受中获得更加饱满的激情”⑨。只有具备了这种情感,才会激起创作欲望,产生灵感,从而进入创作过程。徐光耀在谈论《小兵张嘎》的创作体会时说道:“抗战时期,我13岁参加八路军,自己是‘小鬼’,也结识了同辈的‘小鬼’,一块儿在战火中摸爬滚打了七八年,打过仗,吃过苦,经受了锻炼,同时,亲见亲闻了许多‘小鬼’们创造的英雄事迹,受到了强烈的感动和吸引。”无独有偶,李心田的《战斗的童年》(即《闪闪的红星》前身)也是在受到4件刻骨铭心之事的感动下才创作出来的。正如他自己所言:“这4件事儿震撼了我,天天在我脑子里转,后来一个‘潘东子’形象终于跳到了我的眼前。我便开始写《战斗的童年》这本书。”⑩总之,儿童文学创作中的情感作用是十分重要的,不具备这一要素,奢谈儿童文学创作就只能是毫无价值的空中楼阁、镜中之花。正如列宁所言:“艺术家常常是在情绪的支配下行事的,他的这种情绪会产生一种压倒其他一切思考的力量。”当然,这种创作激情的得来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它应该是源于对儿童无限的爱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创作感动。

“理”――创作的规范和引导

全文阅读

窥视不可思议的世界

摘要:人类对于美的探讨是永无止境的。美的形式多样,内容广泛,本文主要讨论美在儿童绘画中是如何体现的。本文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通过对儿童审美心理及绘画心理的的研究来解释儿童绘画外显的现象,第二部分是提出儿童绘画的研究的重要性。

关键词:儿童绘画;艺术;审美心理;绘画心理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3)10-4-1

一、儿童绘画心理与审美心理

(一)何为儿童绘画心理?

1、理论基础

关于儿童绘画心理发展有这么几种学说:第一种,[美]罗恩菲德(儿童美术心理学家)认为儿童绘画心理发展是直线发展模式;第二种,[美]加登纳(艺术教育家及心理学家)认为儿童绘画心理的发展模式呈“U”型曲线,且一般人都只能达到“L”的发展;这两种都与皮亚杰所主张的儿童绘画能力单一发展路线相一致;第三种,[日]滕江冲(学者)的观念则是多轴媒体表现及儿童绘画能力发展的多元路径,是对教育、教学价值的强调。

2、泛灵论

全文阅读

用音乐留住童年

【内容摘要】文章通过对纯真“童年”正在逐渐消失的危机提出警示,从儿童心理发展、儿童思维特征等方面发现童年世界之所以多姿多彩、美好纯真的秘密,论证音乐艺术在帮助儿童引发、保留、延续儿童思维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以及音乐学习是留住童年,留住儿童思维、儿童精神的有效方式。

【关键词】童年 艺术教育 儿童思维 儿童心理 艺术天性

一、“童年”时代的从无到有

年幼时诵读描写童年的美丽诗篇,总会赞叹艺术家的智慧,在他们的眼睛里,世界竟然是这般富有诗意。等到懂些事理之后,才明白这世界之所以可爱,正是因为人类自身具有一种不断否定自己,力臻美好境界的向性;正是因为人类在创造世界的同时,也开拓着自己的精神田园。

茹毛饮血的时代里,我们的先民与动物一样,遵循着弱肉强食的秩序。这种暴力原则普遍存在于人与人的一切关系中。因此人群中的最弱者——儿童,一直是最底层的受害者。他们得和成人一样自谋生计,却因力弱难胜而所得微薄;他们得和成人一样面对法律——即便由于无知而犯下错误——也得接受同样惩戒,甚至处以极刑。假如说原始人对待年幼的生命有一些特殊之处,那么也仅仅源自于某种对后代的哺育本能,或者是对血缘关系的一些模糊意识上。

古希腊时代已经有许多关于如何教导青年人习得勇气和美德的精彩论述,然而却没有专门的“儿童教育”的观念。人们仅仅含糊地将被教育人群混淆,而对养育儿童和关注儿童心理健康成长等方面更是没有提出过任何有价值的见解。人们既不理解知识的获求是需要循序渐进的,更分不清成人的精神需要与儿童愿望之间的区别。

文艺复兴运动将人文主义的光芒照进了幽冥昏暗的“人生”领域,沐浴在“人性”春风下的学者们让童年这颗种子迎甘霖破土而出。1544年,托马斯·费尔(Thomas Phaire)①出版了英国第一本有关儿科学的《儿童之书》(The Book of Children)。人们开始意识到“儿童应该越来越成为受尊重的对象,他是一个特别的产物,有着他不同的本质和不同的需求。他们需要与成人世界分离并受到保护”。②社会渐渐地开始向儿童隐瞒成人世界的秘密,并为儿童建立一个属于他们的纯净世界。

慢慢地,孩子们开始进入专为他们设置的学校读书,人生各阶段开始变得鲜明起来,童年也渐显它的美好。成年人开始庆贺孩子们的生日,有了糖果和玩偶,有了适合他们穿着的可爱服装,更有了儿童读物。

全文阅读

儿童艺术教育中的艺术观念探析

【摘要】艺术观念是制约儿童艺术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核心因素,儿童艺术教育的目的、内容与方法直接或间接地受到教育者所持艺术观念的影响。本文在剖析艺术观念之历史流变的基础上,反思了一些教育者长期被囿于“美的艺术”观念中所带来的问题,并指出了更加开放的艺术观念对于儿童艺术教育的意义。

【关键词】儿童艺术教育;艺术观念;美的艺术观

【中图分类号】G6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604(2009)12-0023-04

近年来,广大家长和教育者越来越重视儿童艺术教育。然而,在为此感到欣喜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儿童艺术教育热”背后隐藏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儿童艺术教育观念陈旧,儿童艺术教育内容狭窄,儿童艺术教育方法失当,等等。笔者认为。造成上述诸多问题的一个深层次原因是一些儿童艺术教育工作者的艺术观念有失偏颇。换言之,相对滞后的艺术观念已经成为阻碍我国儿童艺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原因。因此。反思我国儿童艺术教育中的艺术观念问题。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具有现实意义。

(一)

儿童艺术教育的目的、内容与方法直接或间接地受到教育者的艺术观念的影响。换言之。形而上的艺术观念是统摄儿童艺术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核心因素,对艺术的解读直接关系到人们对儿童艺术教育的理解。我们完全有理由说,人们持有什么样的艺术观,就会持有什么样的儿童艺术教育观。

总体上说,我国很多儿童艺术教育者的艺术观念相对滞后,主要表现在长期囿于“美的艺术”观念之中。与此相应,教育者往往只是让儿童接触那些所谓“美”的艺术品,儿童的艺术创作也以“美”为标准。这在我国的儿童艺术教育实践中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早在1982年。美国哈佛大学的霍华德・加登纳教授作为中美艺术教育高层研讨会的美国代表团团长,就对包括儿童艺术教育在内的中国艺术教育的整体状况进行了详细考察,并于1983年写了一篇《中美艺术教育的区别》的考察报告,其见解从一个侧面印证了上述观点。他这样写道:“中国教育家认为艺术是培养儿童的美感的,使他们能欣赏美的和谐与平衡。这种对美的评论,源于中国传统对这些品质的珍爱。从低年级起就很明确地区分什么是美的,什么是不美的。让孩子们看哪些图案美,哪些不美,鼓励他们自己画出美的图案来。而在美国的艺术教育体系中,美肯定难免也是一种价值。但美的观念是开放的。不是预先定死了的。而且美也不仅是美学的价值。人们还承认,艺术作品可以企求表现现实或真实。即使这些不美,甚至使观者感到丑、悲或不协调。”加登纳发表这篇考察报告距今已有20多年了,然而,如其所言的中国儿童艺术教育却未有多大改观。很多教育者都在竭力避免让儿童接触到那些所谓丑陋的艺术作品。以免受到某种“不良”的影响。这是与其自觉或不自觉地持有的“美的艺术”观念相一致的,即凡是美的就是艺术,或者说,凡是艺术就是美的;凡是不美的就不是艺术,丑是对艺术的否定。

应当指出,上述现象随受教育者年龄的递减而愈发凸显。换言之,相对于成人和年龄较大的儿童而言,年龄较小的儿童(尤其是学前儿童)所能接触的艺术品更要以“美的艺术”观念作为“统帅”。因而艺术作品的风格与样式更加单一。以儿童音乐教育为例,在很多地方,“音乐教育往往因强调某种音乐风格(那些‘站得住脚的’),忽视――有时是无视――其他某些风格。而显得眼界狭小。这在幼儿教育中尤甚”。[2’可以说,美国音乐教育家贝内特・雷默指出的上述问题,不仅在我国的幼儿音乐教育中存在,而且在其他门类的幼儿艺术教育中具有普遍性。究竟什么样的作品属于“站得住脚的”艺术作品呢?在很多幼教工作者的心目中,往往只有符合“美的艺术”观念的作品才称得上。

全文阅读

儿童艺术教育思想研究

摘要:本文从《竹影》这篇文章着手,探讨了丰子恺的儿童艺术教育思想,他强调儿童艺术教育必须与生活相关联;必须坚持“儿童本位”思想;大人要平等地对待孩子;大人要因势利导设计孩子学习。同时论述了丰子恺对艺术教育目的的三重解读,他认为艺术教育可以使人学会艺术的生活;摆脱“人生的苦闷”;培养良好的人格和德行。

关键词:丰子恺;儿童;艺术教育;教育思想;教育目的;竹影

众所周知,丰子恺不仅是我国著名的画家、散文家和书法家,更是一位优秀的教育家,尤其重视儿童的艺术教育,对此提出了许多具有独到见解的教育观点。《竹影》主要讲述了年少时的丰子恺和弟弟,以及弟弟的同学借着月光在屋后院子的水门汀画竹影,并通过爸爸的教导,领悟到了艺术美的故事。这篇散文虽然不长,但我们却可以从中窥探出丰子恺的儿童艺术教育思想。

一、艺术教育必须与生活相关联

丰子恺撰写《竹影》这篇散文,主要是想通过“画竹影”这件趣事对儿童进行艺术教育。但月光下的竹影是生活中很常见的景象,随手涂鸦也是儿童生活中很常见的行为,这样的取材究竟是出于什么原因呢?我想这和他认为艺术教育应该和生活相关联的思想密不可分。文中孩子们画竹影这一行为,可以看成是儿童的随手涂鸦,儿童的随手涂鸦其实是他们内心世界的画像,是他们思想情感的表现,是他们对于现实世界的所思所想所悟。丰子恺认为,评判一幅儿童画的好坏,最重要的是看它是否与生活相关联,如果一幅儿童画与生活相关联,那就是值得称赞的画作。同时,他也告诫人们“不仅儿童画是如此而已,文艺之事,无论绘画,无论文学,无论音乐,都要与生活相关联,都要是生活的反映,都要具有艺术的形式、表现的技巧、与最重要的思想感情。艺术缺乏了这一点,就会变成机械的、无聊的雕虫小技”。由此可以看出,不论是儿童画也好,文学音乐也罢,只要是有关艺术的就必须与生活相关联。那么,艺术教育当然也是如此。艺术教育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图画和音乐学科,因为图画音乐只是“直接的艺术的教科”,艺术教育应该融入一切的学科之中;艺术来源于生活,艺术教育只有与生活相关联才能称之为“完整的艺术教育”。所以,丰子恺取材于“画竹影”这件趣事来实施儿童的艺术教育,主要是因为竹影这一景物是来自于日常生活之中的,画竹影这一行为也是来自于儿童的日常生活之中的。艺术必须与生活相关联,儿童的艺术教育当然也必须如此。

二、艺术教育要坚持“儿童本位”思想

当孩子们正在兴致勃勃地画竹影时,爸爸出现了。原文写道:“忽然一个大人的声音在我们头上慢慢地响出来:‘这是管夫人的!’大家吃了一惊,立起身来,看见爸爸反背着手立在水门汀旁的草地上看我们描竹,他明明是来得很久了。华明难为情似的站了起来,他拿木炭的手藏在背后,似乎害怕爸爸责备他弄脏了我家的水门汀。”从“大家吃了一惊,立起身来”和“华明难为情似的站了起来,他拿木炭的手藏在背后,似乎害怕爸爸责备他弄脏了我家的水门汀”这两句话可以看出,孩子们当时是很紧张害怕的,主要是由于他们弄脏了水门汀,这反映出儿童随手涂鸦的行为在大人眼里是不被允许的。不仅是在那个时代不被允许,就算是在当下,也是会被制止的。那爸爸看见孩子们在画竹影有什么样的反应呢?是不是也像其他大人一样,马上制止孩子们的行为,并呵斥责骂他们呢?从下文我们可以看出,爸爸并没有那样做,或许从一开始爸爸就没有想过要那样做,因为文中还写道了这样一句话“他明明是来得很久了”,如果爸爸要制止孩子们的行为,应该早就动手了。从爸爸的这一行为中我们完全可以窥探出丰子恺“儿童本位”的艺术教育思想。他在《儿童的大人化》里提到:“大人因不理解孩子,而强迫孩子照大人自己一样地做人,这是一般的儿童教育上的病根。”“儿童本位”的教育思想是丰子恺教育思想的基础,他认为我们必须以儿童为本位,充分尊重儿童的天性,不要用大人的标准去约束儿童的行为。文中孩子们画的竹影就是一幅幅儿童画,一副“思想感情特殊,而画技未练的人所作的画,是‘重兴味’而‘轻理法’的绘画”。“重兴味”强调儿童在日常的学习生活和游戏活动中的趣味性和随意性,“小孩子的生活,全是趣味本位的生活,他们为趣味而游戏,为趣味而废寝忘食”。他们可以将袜子和鞋子脱下来给凳子穿上;吃藕时,用红线在藕片上有规则的孔中穿出一朵花来;他们也可以将两把芭蕉扇当做自行车来骑等等,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在成人的眼里,童心就是一种“趣味”。孩子们因为始终保持着一颗童心,所以生活中处处都充满着趣味。“人生无论何事,第一必须有‘趣味’,然后能欢喜地从事。这‘趣味’就是艺术的。”所以儿童画完全是孩子们由“趣味”而生发出来的艺术。“轻理法”强调的是儿童绘画时根本不注意绘画的技法。因为儿童处于身心发展还不健全的时期,他们根本不懂如何细致地观察物体的各个部分,不知道如何用线条和色彩去表现眼前的物体,所671周刊以只能粗略地把物体的轮廓画出来。丰子恺认为“他们本能地将事物去提纯、简化,把事物最重要的特征、最本质的东西反映出来,在提炼简化这方面,儿童比大人做得好”。因为大人的眼光常常被思虑所迷惑,看不清楚物象本身的姿态,儿童的思虑却非常简单,最容易发现物象的本相。可以说儿童画是忠于主观,故意把客观加以变化而表现的画作,和中国画有异曲同工之妙,因为一切中国画都是忠于主观,不肯依照实物而描写的,儿童画和中国画都是主观派艺术。

三、大人要平等的对待孩子

全文阅读

探讨李可染“孺子牛”作品的童心之缘

李可染在中国画发展的现代进程中,开创了不同于传统的新的艺术形式。他的山水瑰丽雄伟,在用心经营、着意表现祖国壮美山河的同时,也创作了一大批以“孺子牛”为题材的作品,这些作品充分体现了孺子牛精神与表达了对纯真童心的感受。他主张摆脱所有的修饰,以表达内心真诚的情感,在创作的过程中发现纯朴的童真,也是对人类自身灵魂的净化和心理平衡的关注。它永远跳动着天真的童心,不倦地歌颂“孺子牛”的高贵精神、道德理想。李可染的牛,是孺子牛精神与纯真童心的完美结合,其意义已经远远超出具体的事物形象,升华为一种坚不可摧的艺术力量和不可磨灭的精神力量的永恒象征。

李可染孺子牛作品中的孺子牛精神

1.李可染孺子牛的精神源头

1941年,李可染在文委会的工作完成后,重新开始了对中国画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那时李可染住在重庆郊区金刚坡下的农民家中他所住房屋的紧邻着隔壁的牛棚,里面养着一头壮大的水牛,每天都能见到,清早起床刷牙时能近距离观察它。白天在田里耕地的牧牛、粗声喘气的牛、晚上安静吃草的牛、闲逸蹭痒啃蹄的牛,都能听得清清楚楚,看的明明白白,而牛身上的温驯质朴的品性深深震撼着李可染。忆起鲁迅曾把自己与无私奉献的挤奶的牛相比拟,牛辛勤劳动一生,它用自己无私奉献、鞠躬尽瘁的品质让世人为他所钟爱,它那质朴憨厚的形象让人印象深刻,于是李可染把牛作为模特用水墨开始了从事牧牛题材作品的艺术创作了。同时在《水牛赞图》跋中也说过:“回忆当年郭老与吾同住在重庆郊区金刚坡下,吾始画牛,郭老写此诗,共三十六行,盛赞牛之美德,并称之为国兽,益增我画牛情趣”。把牛作为绘画题材特别描写,将其的独特形象放在自己的艺术创作中,歌颂牛的无私奉献、坚韧朴实的精神。这是李可染创作牧牛题材作品的起点,也是李可染创作“孺子牛”作品精神源头的完美体现。

2.李可染孺子牛精神的发展

在1981年为鲁迅诞辰100周年纪念时,李可染在写鲁迅联语时说自己画牛是源于鲁迅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灵感启发,开始了对孺子牛精神锲而不舍的追求与对艺术道路孜孜不倦的探索,并给画室取了一个名字―“师牛堂”。“师牛堂”寓意以勤恳无私的牛作为自己的老师,以此共勉。鲁迅把自己比作默默无私的孺子牛,齐白石称自己是勤恳朴实的‘耕砚牛’,以及郭沫若都是用辛劳和甘愿奉献的牛的精神为榜样予以自己勉励。牛也,力大无穷,俯首孺子而不逞强,牵犁驾车,终生劳瘁,事农而安不居功,纯良温驯,时亦强辈,稳步向前,足不踏空,皮毛骨肉,无不有用,形容无华,器宇轩宏。于是便祟敬其性,喜爱其形,尊牛为师。“孺子牛”精神的另一特点是把牛与自己相比拟、以牛的品行勉励自己,充分体现了大师以牛为师刻苦进取的生活态度和对艺术孜孜不倦的追求。人越是敬畏自然的生命,也就越敬畏精神的生命。一切源于自然,自然生活中对人们对牛自身珍贵品德的发现,激起了人对于牛的崇敬之情。一生勤恳的牛,任劳任怨的无私奉献,给予人类显而易见的物质财富,也在无形之中给予人类无尽的精神财富。人类应多学牛兢兢业业,踏实工作,无私奉献的高贵品质,用牛的精神更好的建设我们所生活的社会,那么社会主义的道德风尚也将更上一层楼,这是李可染先生对他自己所创作的牧牛题材作品作过的解释,这也是李可染先生对新时代牛画寓意的全新阐释。

3. 孺子牛精神在李可染作品中的体现

老舍在《看画》一文中写道:文艺协会义卖会员们的书画,可染兄弟画了一幅水牛、一幅山水,交给了我,这两张我自己买下了,那幅水牛今天还在我的书斋兼客厅兼卧室里悬挂着,我极爱那几笔抹成的牛啊! 李可染于其后期的创作的《牧牛图》系列作品最为精彩,其中的《四季牧牛图》是李可染艺术深化发展的结晶。无论是乡间放牛的牧童和憨实的牛的融洽相处,还是对古人贤者艺术境界的创新追求,这些作品中所展现的天真烂漫的美感与勤恳憨厚的质朴,哪个不是画家关于人生体验的灵魂的深化?李可染在残酷的抗日战争时期、动荡的十年的艰苦环境中对于艺术道路的不舍追求,反复对于意境、题材的一再深化提炼,都是以瑰美的东方艺术在博大精深的世界艺术之林得以自立为基础的爱国情怀的表现。李可染一生中画了无数的牛,有无私的老牛在田地里勤恳耕田,有质朴的水牛悠闲的在水中嬉玩,有在天真的牧童跨下悠闲散步的憨厚黑牛等。李可染所画的牛,表达了人与牛之间亲密无间的融洽关系,赞美牛的默默付出、无私奉献、憨厚的天性及在平凡中坚韧的伟大品质。在他的画中充满了对孺子牛的精神的提炼与喜爱,充分体现了李可染对于孺子牛精神的付诸实践决心。

全文阅读

童心与童性的灵动展现

【摘 要】郭风的童话诗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所展现的儿童形象充满着童真和童性。本文就通过对郭风儿童诗中所展现的神奇的幻想者、快乐的游戏者、天真的对话者、睿智的教化者、自然的崇拜者和生命的守护者等多种形象的分析,探讨郭风童话诗中的童心童性及其艺术特色。

【关键词】郭风;童话诗;童心;艺术特色

郭风的童话诗是唱给儿童的歌,从第一支叶笛吹响那一曲充满着童心童性的歌谣一直唱到《月亮的船》、《蒲公英的虹》,这是一首首唱不完的歌,其中饱含着快乐与天真。它们就像绵绵的春雨,滋润着儿童的心灵,让他们看到这个世界更加自然、更为灵动的一面。郭风的童话诗有的是乡间的蒲公英、屋顶的烟囱和高高挂在夜空上明亮的月亮,这是最为纯粹的景致,净化着孩子们的情操。

一、神奇的幻想者

童话诗本身就具有童话的基本特点,在童话的世界里,青蛙可以变成王子,公主有可能变成白天鹅,继母有可能是可恶的巫婆……以上种种都离不开幻想。在郭风的童话诗中,始终有一个幻想者“我”的存在。在《我的叔叔――稻草人》这首童话诗中,“我”眼中的“稻草人”是“叔叔”,稻穗的弯腰是在对“我”鞠躬,它们穿着黄色的翻领制服,而“我”的叔叔则是他们的体育老师,只会比手势的“体育老师”,与叔叔约定放学时讲故事。我们不得不佩服儿童离奇却又充满童趣的幻想。在儿童的想象世界中,春天会被点亮地像一支花烛;油菜花是一个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小村姑;松菌和红菇是两个持伞的孩子,且在一路旅行,他们的伞还能睡觉时合起来;豆荚里的小豌豆是可爱的三姐妹,而豆荚是一张奇异的小床……儿童的想象总是令人折服,那是一个充满童真童趣的神奇的世界,奇幻而又平和,充满趣味性。

二、天真的对话者

传统的童话或是童话诗都是以一种讲故事的讲述式的口吻进行写作的。而郭风则在形式上进行了创新。郭风童话诗的故事性不强,但却吸引了大量的读者,其魅力在于诗人站在儿童的视角与周围充满灵性的自然之物进行天真的对话。对话体的结构,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在读诗也是在看对话、看童话。童话诗《油菜花的童话》是最为明显的代表之一。诗人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蜜蜂和油菜花之间的对话。蜜蜂和油菜花是天真懵懂的,就像孩子一样,但正如班马在1984年所提出的“儿童反儿童论”一般,因为儿童身上存在着许许多多的“小”,才促使儿童视角渴望着许许多多的“大”;也正是因为儿童本身状态的“幼稚”,才产生出儿童的精神投射强烈地指向成人化的“成熟”。蜜蜂和油菜花的对话便是很典型的代表。蜜蜂天真地认为好朋友就是要结婚,油菜花则说要妈妈同意才能结婚,俨然一个“小成人”。它知道结婚的时候会放鞭炮,对“有没有结过婚”的问题与小蜜蜂争论不休,直至最后由豌豆花那里得知“结婚是大人的事”。我们能够看到一个努力想像大人一般说话的儿童,稚气却又将唐僧几人的特质用一种调侃的语调生动地展现。这些都传神地展现了它们所象征的儿童形象的天真无邪,也从侧面形象地反映郭风童话诗吸引儿童的一部分原因在于对儿童状态的适当摆脱。

三、自然的崇拜者

全文阅读

集体无意识在艺术世界应用

【摘要】“集体无意识”是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在艺术创作中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是解读人类审美心理、艺术欣赏心理的钥匙。本文分别从概念、结构组成以及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意义做了详细的论述,并提出了艺术创作应符合受众群的“公共艺术无意识”的创作原则。

【关键词】无意识集体无意识艺术创作

“集体无意识”是由瑞士心理学家、哲学家荣格提出来的。荣格是分析心理学的奠基者弗洛伊德的学生,也是分析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荣格发展了佛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将无意识具体地区分为:误差无意识、病患无意识、梦幻无意识、本能无意识、习惯无意识及集体无意识。按照荣格的话说,“集体无意识”是指“有史以来沉淀于人类心灵底层的、普遍共同的人类本能和经验遗存”,这遗存既包含了人类先天的生理学意义上的遗存,也包含了人类后天的社会生活意义上的遗存。

在荣格之前,弗洛伊德就已提出了“无意识”这一概念,但这种纯心理学意义的“无意识”只是一种“个性”,或者更准确地说,它只是客观个体的一种意识属性。正因为如此,“无意识”理论仅仅只可能用于研究客观个体的无意识行为,例如“释梦”[弗洛伊德将梦认为是人在无意识状态下(梦中)“愿望的满足”]及对精神病人进行“心理治疗”(医生可以从病人的习惯行为中找到习惯无意识,再按照他或她的习惯无意识就可探索他或她的心理病因,最后可采取相应的心理治疗方法)。

而“集体无意识”的提出在心理学发展史上可以说是一次里程碑式的伟大成就,它第一次将心理学从纯个性化的研究中解放出来,将心理学引入了广阔的人类学领域、社会学领域以及一切意识形态领域(哲学、伦理学、美学、艺术学、宗教……)。

就艺术理论而言,“集体无意识”是解读人类审美心理、艺术欣赏心理的钥匙,完全可以有理由说,如果不理解“集体无意识”就很难将美学和艺术学置于坚实的地基之上。

简单地说,无意识就是一种“没有意识到的意识”,或者说是一种“不自觉的意识”,人们常常也将其称为“潜意识”。我们认为“潜意识”一词也许比“无意识”好,因为“无”字往往易发生误会,“潜意识”可能会更好。

人类的“无意识”是由两部分构成的,一是人的种群无意识,或者说是人的先天本能无意识;二是人的后天社会生活习惯无意识。人的种群无意识是人在漫长的种群发展过程中所积淀下来的无意识,人在历史长河中会出现多种习惯思维方式,但随着岁月默默的无情冲刷,习惯思维方式在意识中被淡化了、隐退了(所谓时间能改变一切)、沉淀了,变成了无意识。此种无意识就历史而言是习惯无意识,就我们今天而言就是先天的本能无意识。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所谓先天的本能无意识说到底实际上还是后天的历史的无意识,只不过是因为人只能将自己生命时间段之外遗存的习惯称之为先天的。

全文阅读